我的学讲故事

时间:2019-05-15 06:5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学讲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学讲故事》。

第一篇:我的学讲故事

我的学讲故事

学讲计划目的在于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效、活泼,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意义。学讲计划践行以来,我作为青年教师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积极学习和投入到打造高效课堂的时间之中,以下是我践行学讲计划的粗浅心得以及在实施学讲计划工作中的点滴收获。

学讲计划主要强调让孩子“学进去”、“讲出来”,使学生在教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内化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达成学生的“教学相长”。首先,我帮助孩子分组并按学号编号,让孩子在各自的小组中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并能准确找出谁做的不足,及时订正。实现在小组内的互讲互教、互帮互助,达到组内成员间的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在小组内形成竞争机制,在自学的基础上优等生帮助学困生,实现一对一的教学。例如在学习认识11~20各数的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在小组内通过iPad的四叶草软件用小棒摆出11~20中的任意数字,并讨论这些数字的组成。大部分小朋友能用不同的摆法摆出同一个数字,然后通过找出最简便的方法总结出数的组成。例如数字12,可以3个3个的摆,也可以4个4个的摆,还可以5个5个的摆再添上2个,最后孩子们总结出:先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添上2根就是12.所以12是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孩子们在边摆边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且能通过自学和互相教学的过程学习和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这种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投入更充足的学习热情。同时我把不同的学习任务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根据各组各成员的表现加分和扣分,每个小组都积极参与并且能推选出组内的小老师进行帮助教学。

学讲计划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开阔的平台,使老师从授受知识和启迪智慧的阶段走向润泽生命的阶段,实现教育质的突破。在实行学讲计划的过程中,让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孩子在乐趣中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建立学习内容与已有知识与自然和生活的联系。

第二篇:今天我在数学课上讲故事

今天我在数学课上讲故事

“老师,我们没本子。”我们班的第三组同学在做课堂作业时异口同声。“噢,对呀,昨天我只改了三组本子。”

“我们交了,一定组长没交。”矛头又一致指向了组长。

组长高恩琦又赶紧低下头,在抽屉里找起来。“老师,我昨天准备才艺展示,忘记了。”边说,他将作业本从抽屉里拿了出来。

“就是你,就是你,”看着别的组孩子们已经开始写作业了,他们又在一边声讨组长,一边传作业本。(因为,我们班,作业时间紧,另外,我还有当天任务当天完成的规定,不交,第二天,我不补改。)

“噢,是因为你为了班级荣誉将这件事忘记了。可以原谅。”我一边安慰组长,又一边平复课堂的小**,“下面,孩子们先写今天作业,我到你跟前改,当然,边做作业边听我讲个故事。”于是,数学课上,我讲起了故事: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最后,他怎么样呢?

生一:“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生二“他还可能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 生三:“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一定不会这样。”

“是呀,孩子,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看,今天,我们每一个组员看上去都不是自己的错,就是组长高恩琦,但是,如果,昨天,我们组的任何一个想到这件事,组长不在这里,时间到了,我就送去,今天,不就在享受自己造的房子了吗?” 本子**在故事中平定了。

其实,很早我就在《青年文摘》上看到过这个故事,可是,当时,看的还是蛮有感触的,第二天就忘记了(因为那一般是我睡前看的)。其实生活中,我也经常遇上这样的事情,自己看过的故事,一下就忘记,到哪一天,有某个专家在我面前重复这个故事,并来作为某个道理的引子,让我心悦诚服,当时,真的,就是一个想法,专家到底是专家,水平就是高,完事。现在想想,不是这回事,因为,今天,我记住了,我还能在班级中给孩子讲了。因为最近生活中出现的许多事让我想到了这个故事:

校际联盟兼课题中期论证,窦老师从分工课题主动变成了总管,抛开课题报告审阅、课题资料等等不谈,摄像、记录、分工、协调、甚至教师上课简案、资料装袋、会场标语、校门口引导牌、现场桌椅排放……至始至终她都当作了她的房子在造。

於老师上课,虽然从抽签至答辩甚至听课都没有刘校长,但从备课到上课甚至回答专家的问题他又全都在场,一个中午去备课相当于写了一篇论文,一定要抓住小说这个文体的特点,上课不要记教案,课堂学生一定要写两次……这些,不仅於老师去实践了,数学老师的我也记住了,因为,我看到刘校长在听说於老师第一名时的那种激动,再联想到这种种时,我明白了,刘校长无意中也当作了自己的房子。

我们家孩子,昨天在放学时,我告诉他,“今天,爸爸给你买了两个包子”,“这有什么的。”我刚想发火,什么不知感恩的话还没开始,他又接下来了,“要是以前,你这么说是好,因为,两个包子再带筷子是一百分,那现在(中学150),这样,都变成了差生。”我和他爸爸哈哈大笑。这可能跟我一直带着一颗童心做教师的习惯有关吧。

还有学校的顾老师、刘老师、张老师、李老师、新老师、老教师……

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好像是从我们老师的角度去理解,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想想那个小语课本中的《爱之链》,我又在试想,窦老师下一次组织一个活动是否轻而易举呢?刘校长这样做以后,於老师成长起来又会怎么样呢?语文教研活动又会是什么样呢?还有我们每一个老师每天带着享受的心情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到了家里,我们的子女还会是一个个问题孩子吗?……

当然,今天,尝试从内归因的角度看看,又是不是我没有边读边思的好习惯,思维力还够的因素造成的呢?于是,我顺着想,如果,语文破碎讲解,多点联系生活呢,教育孩子少点说教,多点故事喂养,生活少点怨和忧,多点享和受(还记得那个法印和苏东坡的眼中有什么,心中有什么的故事),我们读书再多点思考,多点与生活的联结,我们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第三篇:讲故事学拼音

讲故事学拼音——拼音教学方法初探

纯粹是拼音的教学是很抽象和枯燥乏味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方法设计得当巧妙,就能引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会完成新的学习任务。

在教学汉语拼音an、yuan、en时,我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编故事,通过编故事使课文插图的表音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故事的学习气氛中愉快而又轻松的学习拼音。

首先,我出示一副提前找好的天安门的图片,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在学生激烈的发言中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认识的复韵母是an,但是怎样才能记住an 的形状呢?我让两个学生分别手里拿a 和n两张卡片,从不同的方向走到一起,a和n合并在一起,就成了an。然后,我又让学生自由想象发挥,让大家说一说怎样记住an的形状。这样一来,学生们兴趣高涨,议论纷纷,有的编小故事说:小安和小明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拿着a和n来到天安门前唱歌跳舞,他们一起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有的说儿歌:小丽和小敏,手拿a 和n,来到天安门,成了好朋友”等等,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这使我很高兴。

接下来,我一边演示卡片,一边叙述,小安和小明离开了天安门,各自回家了。小安在回家的路上走着,突然,一只皮球滚到了小安眼前,我问学生:这皮球是什么形状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圆形。于是我将提前写有yu的一个半圆卡片和另一个写有an的半圆卡片合并起来,组成了一个书写着yuan的圆球,这种直观的演示过程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最后,我又一边出示卡片一边叙述:小明回到家,发现家门是关闭的,这是小明该做一件什么事情呢?学生们又激情高涨,纷纷抢着举手,并且用手做摁门铃状,齐声说道:摁门铃。我趁机出示写有e和n的卡片交给学生,让学生仿照an的学习方法自由组合,自主讨论,自主学习。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知道,虽然同样是拼音,但如果不精心的设计是得不到好的结果,在教学中我只是把原来毫不相干的an、yuan、en,通过制作图片和编小故事使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熟知的事物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并且能很快地掌握新知识。

在教完an、yuan、en以后,在教in、un、ün时,我趁机鼓励学生向老师那样,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新知识。由于有了上次的经验,再加上老师的鼓励,学生们的兴趣很高,尽头也很足,三五成群,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不大一会儿,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编成了。王霞说:一匹马在炎热的中午从远处飞蹦而来,它跑的满头是汗,停下来想休息一会儿,忽然看见路边有一片树林,便急不可耐地跑进树林,在树荫下乘凉。一会儿有很多的蚊(un)子看到有一匹马在树荫下乘凉,便纷纷来捣乱,飞到马的身上咬它,马真在悠闲地休息,忽然被蚊子一咬,很生气,用马尾巴把一只只蚊子打晕(ü)了„„。小慧说:一只小白兔在烈日下奔跑,看见一片树荫(in),便停下来在树荫下乘凉。这时一只蚊子(un)子看见了小白兔,便朝小白兔飞去,小白兔一挥手把蚊子赶到了白云(ün)里„„。

当然,学生们编出的这些小故事与老师的适当引导语点拨是分不开的。这种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利用图形记住拼音的音和形,比起单纯的看图引入拼音,再读拼音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王佐行

2003.9.18

第四篇:讲故事,打比方,学电子(最终版)

讲故事,打比方,学电子——用一种全新的方法讲述电子及维修知识

我在学习中,感到电子知识比较抽象,理论知识比较难理解,对初学者来说存在入门障碍。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觉得电子知识和我们身边的事物有类似之处,通过类比可轻松理解艰深难懂的理论,所以开创此帖,陆续增加,希望给初学者以启发,也欢迎同行交流、指正,如有好的思路请不吝赐教。下面开始言归正传.第一讲:供电、时钟、复位

供电、时钟、复位是数字电路的三大基本工作条件。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就是打仗的基础,人无粮,马无草料,枪无弹,车无油还打什么仗?供电就是电路的粮草,就是满足电路工作条件的电压,没有电电器就不能工作,我们不能在停电后点上蜡烛看电视吧。电是动力之源,这很好理解。正如粮食要用布袋盛,子弹要装箱,汽油要用油桶一样,各种物资需要不同的供给方式,电路上各个元件的供电要求也不一样,有的要求电压高,有的要求电压低,有的要求提供大电流等等,这就要求供电电路提供不同的供电方式。

我们都看过**会开幕式,其中有一段是展示活字印刷术的,由800多名战士表演的,他们钻在道具字模里,该什么时候起立,该什么时候蹲下,彼此看不到,但一丝不乱,一点不错,除了战士们的敬业精神外,靠的什么?靠的就是每人有一个耳机,耳机里播放的是节拍,就和做广播体操的“12345678,22345678……”一样。谁在哪个节点起立,谁在哪个节点蹲下,都按照程序来,才能完成这样的表演。时钟就是起这样的作用。电脑里各个设备工作速度不一样,怎样把他们组织起来,按部就班地展开工作呢?用时钟,也就是给他们喊号子,快的喊一个号干一下,慢的喊两个号、三个号甚至十个号干一下,每个设备都清楚喊号时应该完成什么工作,和自己打交道的设备喊哪个号子就会和自己联系,自己应该在喊哪个号子时去联系别的设备,这样,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果没有统一的节拍就全乱套了。

现在我们来看舞蹈《千手观音》,开始时演员会都会摆一个预备姿势,其中邰丽华站在最前面,其余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位置,手的摆放也都有一定之规,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伸直,有的弯曲。接到老师的开始手势后就开始表演。如果她们到别处演出(相当于电脑关机后再开机),开始时也还会摆出相同的姿势,再或者说她们排练时如果有人错了(相当于电脑中途死机),也要退回到开始姿势再开始,而不会我行我素。继续自己刚才的动作,那也就一直错下去了。复位的作用相似于此,各个设备复位的过程就是“归零”,回到自己最初的状态,比如CPU把存储的数据归零,不然就会影响重新开始的计算的结果,应该注意的是,归零是各自归零,归零到自己的“零”,就是自己的原始状态,而不是都归零到相同的状态,正如千手观音只有邰丽华在最前面,而不是所有人都在前面(也不可能)。

通过上面的类比,我们就能理解数字电路这三个基本工作条件了。

第二讲:地线

初学电子时,不了解地线,总爱与大地相联系,看接地符号也觉得别扭,心想既然接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干吗不在电路图上直接画连在一起呢?

通俗地理解,地线就是是一个公共电压参考点,电压为0V,别的点的电压都以此为基准,比地线高的为正,比地线低的为负。地线与大地无联系,并不是与大地连在一起的。

地线上没有电压?不一定。在显示器中有“热地”、“冷地”之分,“热地”是交流电直接整流出来的直流电的地,标志是300V滤波电容的负极,而经过变压器隔离之后整流出来的直流电的地就是“冷地”,标志是行管散热片。“热地”与“冷地”之间有100多伏的电压,接触“热地“会触电的!彩电,彩显等的开关电源电路中的开关变压器的初级这边的地是热地,而在次级这边的地就是冷地。在维修时最好用1比1的隔离变压器,只要不同时接触到供电和地就可以避免触电,可以很好的解决在修理中热地会电人的危险。

地线上没电流或电流小?大错特错!这是受到三相四线制交流电的误导。在交流电中,因为电压、电流有相位差,所以相加的结果地线中电流最小。在电子电路中,恰恰相反,地线上的电流是整个电器中最大的。因为电流大,所以地线的压降也大,发热量更大,我们看到线所有路板上的地都是大面积的铜箔,为什么?还不是为了降低电阻。我们不妨把地线比喻成大地,不管多高山上的水,下雨也好,下雪也好,最终都会落到大地上,汇集成江河。电路中不管哪个回路,不管工作电压是高是低,最后都要回到地线形成通路,所以地线上电流最大。

跑线路时,跑到供电停止,跑到地线停止,所有的地线都是连在一起的,在电路图中一般直接画接地符号,简化了图纸,便于分析。

在维修中,经常需要对地打阻值,因为正常电路中对地阻值有个正常范围,如果太小,说明有短路的地方,如果太大或无穷大,说明有断路的地方。

电路中经常有元件需要接地,接地一般是为了屏蔽干扰,增强电路的稳定性。

主板电路中电阻偶有接地的,电感很少有接地的,有大量的电容接地。电容分两种,一种是电解电容,都是供电的滤波电容,为了供电稳定,容量较大,一般100微法以上。还有一种是高频旁路电容,容量几十皮法,是为了旁路高频干扰,提高电路稳定性。

第三讲 直流 交流 信号

除了极少数的设备(比如手电筒)只有直流或者只有交流(比如电灯)外,绝大多数电器中既有直流,也有交流。在设备中直流和交流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一般来说,对我们有用的都是交流,也就是变化的电压和电流,最后转化成图象、声音等等,典型的例子就是MP3歌曲(音箱发出)和视频、图片(显示设备发出)。那么直流有什么用?我们还要直流干什么?殊不知没有直流,交流也就成了空中楼阁。直流象长江水,交流就是江里的船,虽然我们只想要船里的货物,但还是要修水道,使水路畅通。水路不通,船不可能到目的地。对电路来说,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就是为了保证交流正常工作的必备条件,比如三极管的基极偏置电流、各芯片的供电、各门电路的高电平。船要在水中走才能远行,交流要在直流的基础上才能变化。比如,CRT显示器的三基色信号,末视放的供电电压必须达到80-100V,它的变化幅度才能达到60V,才能满足图象的显示要求。而三阴极电压是在黑电平钳位电压的基础上叠加上三基色信号才能正常显示。我们的维修过程就是检测波形(交流)和波形赖以形成的电压(直流)是否正常,从而判断哪个元件有故障。

下面再说一下信号,我理解信号就是有用的交流。有用的都是交流,但并非所有的交流都是有用的,比如寄生振荡,这是我们不需要的且需要抑制的。

第四讲 功能性元件和技术性元件

学电子有个窍门,先学原理,再学具体电路。为什么?因为原理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再详细分析电路图中元件的作用才能心中有数。先整体,再局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涉及到电路图,要先看方框图,再看元件图。只有对整个电路的功能、作用清楚了,才能对每个具体元件的作用有全面理解。

我的体会,学习时把所有电路的元件都分为两类,一类是功能性元件,就是对整个电路的功能实现起着主要、不可缺少的作用的元件,也就是说缺少了这个元件或这个元件不正常,电路的基本功能就不能实现。另一类是技术性元件,就是起着配合、补充作用,使电路更加稳定、安全、方便。拿人体来打个比方,心脏、肺脏、大脑就是功能性元件,这些器官出了故障,人就不能存活,或者活着也没有意义(如植物人)。而头发、手指、脚趾就属于技术性元件,有了这些器官,人显得美观、干活更方便,缺一根手指虽然不方便,但是基本不影响人的整体功能的发挥。

在主板电路中,南桥、北桥、电源芯片、时钟芯片等关键元件是功能性元件,而集成声卡、集成网卡等元件就是技术性元件。如果雷击造成集成网卡短路,大可摘掉而加1个外置网卡。在CRT显示器电路中,行管、高压包是功能性元件,而S校正管、节能省电电子开关管是技术性元件。

区分功能性元件和技术性元件的标准是对整体电路的影响大小,做这个区分的好处是便于快速抓住重点,首先理解电路,再就是对维修起指导作用。如果技术性元件出了故障,完全可以让它停止工作(视情况拿掉或者短路),避开它的影响,集中精力解决功能性元件的故障。待功能性元件正常工作后,再考虑如何处理,这样可以简化、加快维修过程。比如,在显示器中节能省电开关管工作状态不正常,我们可以短路CE极,先使电压加到后面电路,根据故障现象很快判断出故障所在,修好后再把短路线去掉(有时甚至不必去)。

在实际维修中,查找元件也是一项基本功。怎么才能很快地找到电路图上标记的某个元件呢?如果我们到火车站接一个人,在数以千计的人海中如何很快找到这个人?光知道这个人是男是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知道这个人有什么显著特征。比如很高或很矮,很胖或很瘦,长发很长或很短等等,反正是一个足以把他和其他人区分开来的特征,这样我们就很好找了。如果他本人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特征,但和他在一起的人有这个特征,那也就好办了。

一般来说,功能性元件都是有显著特点的,第一数量少,第二具备体积大、带散热片、引脚多等特点的一项或多项。据此特征,可以很快找到功能性元件。如果要找技术性元件怎么办,先看它和哪个功能性元件有联系,一般来说,就在这个功能性元件的附近,找到功能性元件后,顺着连线也很容易找到。

我们知道电路中用的最多的元件是电阻,其次是电容,再次就是二极管、三极管、场管、集成电路,电感用的也不多。我们也要具备一些元件封装的知识,说白了,就是元件的外观是什么样子。看到某种样子,要知道它是什么或者可能是什么元件,是电阻、电感、电容,还是二极管、三极管、场管等。比如TO-92封装的一般是三极管,但也有集成电路,TO-252封装的一般是场管,也可能是三极管或集成电路。可参看拙作http://及其它资料。第五讲 电子元件损坏规律

有生就有死,电子元件也有寿命。电子元件的寿命除了与它本身的结构、性质有关,也和它的使用环境和在电路中所起作用密切相关。

冬天快到了,突来一股寒流,一部分人体格较差,受不了环境的冷热变化,发烧感冒了,但身体强壮的人抵抗能力强,没有生病。这说明生病和自身体质有关。在电路中,身体最强壮的是电阻、电感,其次是电容、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管、集成电路),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半导体器件损坏机率最大,所以我们查找故障元件时要优先检查二极管、三极管、场管、集成电路等,一般半导体器件损坏时以击穿为多见,万用表二极管蜂鸣档测这些器件的任意两脚最低也应有一个PN结的阻值500左右,若是蜂鸣八成是坏了,可拆下再测以确认。

我们都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首长的警卫员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这说明工作岗位决定了危险程度。在电路中,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大功率状态下的元件无疑承受的压力也大,损坏的可能性大,同时也是电路的关键元件、功能性元件。凡在大电流的地方发热就大(焦耳楞次定律——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凡是加有散热片的元件都是易损件。大功率的电阻也是易损件。大功率的电阻怎么能看出来?和它的阻值无关,只和它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功率越大。在电路中,保险丝、保险电阻是最不保险的元件,首先因为它的熔点低,容易断,又因为它是保别人的险,冲到第一线,当警卫员,所以坏时先坏。

元件损坏的方式,有过压损坏、过流损坏。过压损坏如雷击,击穿桥式整流管。过流损坏如显示器行管热击穿。相应于人来说也有各种死法。过压损坏如斩首,人头掉了,人已死了,身体完好无损。过压损坏的元件外观看不出明显的变化,只是参数全变了。过流像毒打致死,一开始还能禁受,越来越不行,等到死了,已是遍体鳞伤、血肉模糊。过流损坏的元件表面温度很高,有裂纹、变色、小坑等明显变化。严重时元件周围的线路板变黄、变黑、烧糊。

第六讲 电路中“多余”的元件

刚学电子时,总觉得电路中有些元件是多余的,比如07门电路,既然是跟随器,用导线代替不是一样吗?显示器开关电源启动电阻,用两个100K的电阻串联,用一个200K的电阻不省一个吗?这不是不走弓弦却走弓背吗?主板上DDR内存供电电路中,既然TL431精密电压稳压器可以输出精密2.5V,何必调压再用场管输出呢?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

为了说清这个问题,先讲一个著名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人被关在一个几十米的高塔顶部,门是开不开的,只有一个窗户,但窗户外面就是笔直的墙壁,无可攀爬。虽然没人看守,但是逃不掉的。在一个夜晚,他的妻子来看他,在塔下哭泣。他告诉妻子找一个蚂蚁,在蚂蚁头上抹了一点蜂蜜,用一根细线拴在蚂蚁腰上,把蚂蚁头朝上放在塔壁上。蚂蚁喜欢吃蜂蜜,老觉得蜂蜜就在前头,笔直地带着细线朝前爬去。等蚂蚁爬到窗前,他捉住蚂蚁,解下细线,让妻子在细线上绑上一根细绳,再在细绳下端绑上一根粗绳。他拽上丝线、细绳和粗绳,把粗绳绑在塔里,顺着绳子滑到地面,和妻子一同逃跑了。

故事讲完了,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有一根细线了,他为什么不顺着细线滑下去,还要绑细绳、粗绳?因为细线不足以支撑他的体重。在DDR内存供电电路中,虽然TL431能够提供2.5的基准电压,但不能输出大电流来支持内存工作,所以要以此电压为基准,将3.3电压调压成2.5V供给内存。门电路中也是这个道理,它首先是输出足够的电流去驱动后面的电路,同时也起一个缓冲的作用。

至于用两个100K的电阻而不是用一个200K的电阻,是为了电路的安全。一个电阻出了问题,不至于直接冲击到集成电路。在大容量电容旁边并联一个小容量电容,不是为了增加容量,而是为了让高频通过。因为电解电容是两块电极绝缘着卷在一起的,有分布电感,在低频下不明显,但在高频下就十分突出了,对高频有相当的感抗,小电容就是为了给高频提供通路。还有场管S极所接的过流检测电阻,有的用几个电阻并联,是为了提高可靠性,因为如果电阻阻值变大或断路的话,会造成电路工作不正常甚至会烧坏元件。用电阻并联,就不至于因为一个电阻出问题造成严重后果。

在电路中还有一些类似的看似“多余”的元件,其实这些元件都有作用,电路设计人员也不是白吃饭的,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要靠我们从原理和作用上去理解和掌握。希望大家举一反三。第七讲

第五篇:家风讲故事 我的家风

让孝敬之风温暖春天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

大家好!今天我讲故事的题目是---让孝敬之风温暖春天

春天来了,大家有没有闻到春风里弥漫着什么味道?

你看,那翠绿的柳树下推着轮椅的大叔的笑脸,你听,那金色油菜花田里为奶奶拍照的姑娘的笑声,你闻,餐桌上给爷爷夹的荠菜炒鸡蛋的清香、、、温暖的春天,处处都是孝敬之风!

《孝经》开篇就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孝,是家风的源头。

古有二十四孝中包拯辞官侍母,黄香扇枕温衾,董永卖身救父、、、、今有感动中国的陈斌强背母前行,邓小平赡养继母,田世元为母捐肾、、、、不胜枚举。我,出生在卧冰求鲤的王祥的故乡,我们家没有什么写进家谱、挂在墙上的家风,我的父母都是勤恳普通人,他们不会讲深奥的大道理,从小,父母就对我们谆谆教导-----百善孝为先。

每当从学校回家,妈妈总是说,“爷爷奶奶照顾你们长大,要记得感恩,送些点心和水果到奶奶家,陪老人们吃个饭。”奶奶儿女众多,家长里短难免出现矛盾,妈妈从来不去计较,她总是说,爷爷奶奶是长辈,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对长辈恭恭敬敬的。我参加工作不久,爷爷奶奶相继生病,爸爸姑姑叔叔他们把一切暂且放下,不离床前,不分昼夜,专心照料,亲身侍奉。周末我回家探望,大姑在灶前熬稀饭,二姑在切菜,爸爸叔伯在给老人翻身、、、、一家七口同吃同住,几日几夜不曾分离。悲伤的气氛里,充满温馨的味道。爸爸说,这是在重温曾经的生活,给老人最圆满的陪伴!当时正值农忙,地里的庄稼等待收割,爸爸说,庄稼烂了可以再种,你奶奶没了,我就真的没有妈妈了!爸爸的眼圈红了,姑姑的眼里满是泪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家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最简单的行为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真谛,他们的孝心让我肃然起敬,他们的孝行让我铭刻在心,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终身受益匪浅。家风就是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好的家风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出嫁后,公公婆婆家对老人的尊重和孝敬,也让我肃然起敬。每年大小节日,为让老人高兴,公公婆婆不论工作多忙,不辞辛苦,提前几天准备,买菜做饭亲自上阵,邀请亲戚们团圆聚餐。冬季寒冷,奶奶家没有暖气,婆婆专门为奶奶准备了暖气房子,亲自布置,几次去邀请奶奶来住,没事的时候一家人就去陪陪老人聊聊天。爷爷得病很多年了,公婆不惜人力财力物力请到最好的医生会诊,数十年如一日亲身照顾,公公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很少回家!公公说,“我也想回家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我也想回家抱抱刚出生的孙儿,可是,有什么比照顾老父亲更重要的呢!”大家的细心照料,使爷爷的生命比医生预计多了十几年!

“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一个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古今中外,孝心佳话连篇,赤子情深,山高水长。乌鸦反哺羔跪乳,孝道人伦千古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更要以身作则,尽孝道,讲传承,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一辈跟着一辈学,一辈一辈传家风。

下载我的学讲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学讲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名人 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

    “学名人 讲故事”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有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通过阅读、讲述名人故事的活动,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讲故事 学拼音——拼音教学方法初探五篇

    讲故事 学拼音——拼音教学方法初探 纯拼音的教学是抽象、枯燥的,但在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设计得巧妙得当,就能引起学生对拼音的兴趣,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新的学习任务。 在教学......

    我也要给爷爷奶奶讲故事

    今天中午,我读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会飞的房子》。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太阳快下山了,小盒子又飞了回去,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了,婷婷也从幼儿园回来了,大家边吃边说话,吃了一顿快......

    讲故事我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 怀远县兰桥乡小观小学 六年级 陈欣 电话:8711550 我的故乡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田野,有芬芳艳丽的花朵,有美丽的蝴蝶蜻蜓,有清澈见底的小溪,鱼儿在......

    我心中的真善美——讲故事

    去年十月一日,我和妈妈来到超市购物。这里人山人海,物品齐全。我紧紧地牵住妈妈的手,生怕自己走丢了。我和妈妈在人群中慢慢地移动,忽然听到一个小朋友哭着大喊:“妈妈,妈妈„„”......

    讲故事

    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心得集锦一 2009-12-10 16:33:03| 分类: 家校连心桥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徐逸凡妈妈 KIMI很小的时候我就会经常给他讲故事,算起来应该是在胎儿时期就......

    讲故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1)班,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平凡老人与2000个环保购物袋》的故事。 保护环境,关爱家园,不需要有多么壮烈的举动,它只需要一种坚持不懈的行......

    讲故事

    讲故事,教语文 ——关于故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摘要:课改以来,故事教学法成为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