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哀郢教案(最终版)
《哀郢》教案
一、楚辞介绍
1、楚辞
“楚辞”在汉代一般被称作“赋”,在文学史上被称作“屈赋”、“骚赋”,“楚赋”,“骚体诗”等名称,是诗人屈原在楚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楚辞”这种诗歌体式,按其名称本义来说,是指楚地歌辞的意思,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它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在语言风格以及声调节拍上都有着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如语言风格上喜用“兮”字,是屈原在吸收民间语言和南方歌谣的形式与韵律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实际上,汉人把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体作品称为“赋”,把楚辞和汉赋混淆起来是不恰当的。“楚辞”是战国时代产生于楚国地区的一种新诗体,而“汉赋”却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带韵散文之类的作品。
2、“楚辞”与《诗经》
“楚辞”也受到《诗经》的影响,但与《诗经》相比,“楚辞”所表现出来的进步也是很明显的:
(1)《诗经》是我国历史早期的作品,主要属群众性集体创作,有浓厚民歌色彩。楚辞由屈原创造,是诗人吸取民间文学的营养并加以创造性提高的结果。
(2)《诗经》多以四字句为定格,篇章比较短,风格比较朴素。楚辞的篇幅扩大了,句式参差错落,更富于变化。
(3)《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文学,是我国当时南方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
二、屈原及其作品
1、屈原生平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姓芈(音米),氏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一生在外交上主张联齐抗秦;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追求圣君贤相的“美政”,力主改革以富国强兵。
屈原的生平详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楚世家》、刘向《新序·节士》。屈原少年时代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年轻时即楚怀王前期,曾得怀王信任,受到重用,当时屈原任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怀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与他同事的上官大夫,嫉妒他的才能。屈原为怀王起草改革朝政的宪令时,因拒绝代表保守势力的上官大夫要修改其中一些条文,而得罪上官大夫,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刚愎自用、感情用事的怀王“怒而疏屈原”,屈原被流放。后来屈原担任三闾大夫,把昭、屈、景王族三姓居住区管理得井井有条,“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王逸《楚辞章句》)。
楚怀王十六年(前313),秦惠文王想攻打齐国,当时的楚国在屈原的主张下,已与齐 国结盟,秦惠文王有所顾忌,就派张仪用重金作见面礼贿赂楚怀王,并向怀王许诺只要楚与齐绝交,就把商、於方园六百里的地划归楚国。怀王听信张仪的话,于是同齐国绝交。可事后,秦国并没给楚国地,楚怀王觉得受骗,一怒之下发兵攻打秦国。十七年(前312),秦国在丹、淅(二水名,流于陕西、河南境内)大败楚军,诛杀楚军八万余人,俘虏了楚将屈匄(音丐),占领了楚汉中方园六百里土地。十八年(前311),秦国考虑到暂时灭不了楚国,而且齐和楚又重新结盟,提出割让先前侵占楚国汉中六百里地的一半同楚国议和,怀王不愿意要地,而更愿意要先前到楚国游说并欺骗过他的张仪,张仪被秦国又派到楚国,他到楚国后,又重金贿赂当时掌权的靳尚,靳尚对楚怀王宠姬郑袖说秦将用美女来换张仪,会使郑袖失宠,于是郑袖又在怀王面前说情,怀王放了张仪。当时屈原出使齐国刚回,力谏怀王杀掉张仪。怀王也有些后悔,派人追张仪,可是没能追上。怀王二十四年(前305),楚国又背叛齐国同秦国和好,并前往秦国迎娶新妇。一向主张联齐抗秦的屈原因为劝阻楚怀王同秦和好,被贬斥到汉北之地(《抽思》云,“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怀王二十八年(前301),秦与诸侯联合攻打楚国,杀唐眛,攻占重丘。怀王二十九年(前300),秦国又进攻楚国,大破楚军,歼灭二万余人,楚大将景缺战死。怀王三十年(前299),秦国再次攻打楚国,攻占八座城池。当时秦昭王想把楚怀王骗到武关,怀王正打算动身,屈原劝谏道:“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动身,以免得罪秦国,怀王到了武关,结果被秦扣为人质,要挟楚怀王割地,遭到怀王拒绝。楚国立怀王儿子横,这就是顷襄王,他任命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顷襄王三年(前296),怀王客死在秦国被送回来安葬,“楚人怜之,如悲亲戚”,楚人因为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客观上则肯定了屈原判断之准确。子兰于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大怒,将屈原从汉北放逐到江南地区。屈原“上洞庭而下江”,辗转沅、湘一带,故都日远,长年不复,“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目睹国土沦丧,民众流徙,面对残酷现实,自感回天无力,又不肯与恶势力妥协,抑郁悲愤,遂于五月五日怀石,自投汨罗江而死。
关于屈原的死,苏轼《屈原庙赋》有解释、体悟,“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死犹能冀其感发而改行。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
2、屈原的生卒日期
关于屈原的生卒的具体日期,目前说法不太统一。
关于生年,后人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二句推测其出生年月日,主要有三种说法:
邹汉勋定为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3)戊寅正月二十一日; 郭沫若定为楚宣王三十年(前340)正月初七日; 浦江清定为楚威王元年(前339)正月十四日; 汤炳正定为楚宣王二十八年(前342)正月二十六日。
关于卒年,据《哀郢》、《怀沙》及《史记·楚世家》推测,亦无确证,目前也有几种说法:
黄文焕定为顷襄王十年(前289); 林云铭定为顷襄王十一年(前288);
蒋骥定为顷襄王十三四年或十五六年(前286-前283);
刘梦鹏定为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
3、屈原的作品
屈原两次被贬,流放中仍不忘国事,在失意中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以明志,表现了诗人志存高远、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思想境界,为了国家忍辱负重,含悲苦行,心系祖国,矢志不渝。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作品。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从内容分大致有三类:
一是以《离骚》、《九章》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述说了自己的生平、情感、理想以及同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境界;
二是哲理诗《天问》表现了他对宇宙、社会的怀疑和探索; 三是祭祀神灵的《九歌》。
楚辞在句式上突破了《诗经》四言为主的格局,句子加长,句式参差,富于变化,创作形式上也由短篇发展为长篇巨制,大量运用比兴手法表情达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先河。
鲁迅充分肯定了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他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屈原“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4、屈原人格对后世的影响
屈原的伟大之处,并非他那至死不离开楚国的实践行为,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生的进取模式,其内容包括:
(1)忠君爱国。他对楚国怀有“深固难徙”的钟爱,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深沉眷恋情绪,本国没有希望,甚至遭祸殒身,但他仍然希望存君兴国;受到疏远、流放之后,他怨君更忠君,将“俗之一改”寄希望于君之一悟,因而有恋阙思君、表白陈情的倾诉,有抨击群小、以显己美的对比。
(2)独立不迁。屈原廓其无求,头脑清醒,独立于世,横而不流,他追求正直、光明,鄙视周容、佞曲,即使备受摧残,穷困茕独,谣诼攻击,无人支持,也不改弦易辙。为了美好人格、操节的保持,他牺牲了欢乐、升擢,也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更牺牲了比生命还看重的“修名”。
(3)上下求索。对理想、对真理、对美政的追求,执著不懈,不屈不挠。
(4)好修为常。屈原说过,“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一篇《离骚》,言修者凡十一,志行高洁,仍不断磨炼、提高、完善。
与众不同的是,屈原汲汲以求的是以上四项的“全能”,力图将执著不舍的深切眷恋、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坚韧不拔的求索精神、好修不懈的崇高品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超越现实的理想模式、完人模式,是屈原的伟大、独特之处,亦是其痛苦、悲剧之源。因为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气氛、屈原是无法进行“全能”操作的;若要操作,必有舍弃;若不舍弃其中一部分,则不仅不能实现、实施、尝试,而且连自身也难以保全,所以就一下子陷入了困境、难以解脱。屈原遭到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面临的已不是“进与退”、“仕与隐”、“成功与失败”的选择,而是“玉碎与瓦全”的选择。屈原克服了短暂的思想动摇,始终坚持“全能”,决不轻易舍弃其中任何一项。因此以其生命与“修名”为代价,为我们 自塑了一个完美的人格典型;屈原的悲剧,正源于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而他的矛盾,正是他的人格的体现、他的“美”的张扬,而他,也就成了民族精神的完美象征。
三、课文分析
1、解题
《哀郢》是屈原《九章》中的第三篇,郢是楚国的故都,在现在湖北荆州江陵县西北。“哀郢”的含义主要有二种:一种说法是对郢都沦陷的哀悼。另一种说法是指屈原被楚王流放离开郢都,借对郢都痛惜表达强烈的思君念国情感。(东汉王逸)
2、关于《哀郢》的创作背景
关于《哀郢》创作时间、地点、背景目前众说纷纭,有十种之多。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二种:
第一种说法是放逐思归说。王逸、洪兴祖持这种说法。这种说法推测此诗创作于顷襄王十八年左右(前281年),因为文中屈原说自己已被放九年,而据明代黄文焕《楚辞听直》认为屈原放逐是在顷襄王九年(前290年)左右。所以就是顷襄王十八年了。而据四川省科协的钱玉趾考证,约楚怀王二十九年(前300年),汉北两城市被秦军攻占,屈原从放流九年的汉北逃归郢都,立即被逐,东迁夏浦一带后写出《哀郢》。
第二种说法是白起破郢说。这种说法以王夫之,郭沫若为代表。认为此诗作于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当时秦将白起率兵击破郢都,顷襄王率残兵退守陈城(今河南淮阳)。后来迁都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到前223的被秦灭掉。
3、诗意串讲
[原文]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都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zhen3)怀兮,甲之鼌(音朝)吾以行。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词语] 1.不纯命:指天道无常;纯:正,常。2.震:震惧,惊动;愆(qian1):罪过。震愆:流离在外。3.离散:流离失散;相失:彼此失散。4.仲春:夏历的二月间;东迁:指楚国都东迁。5.去:离开。就远:踏上远行的道路。6.遵:沿着;江夏:长江和夏水。7.国门:国都城门;轸(zhen3):痛。轸怀:沉痛的怀念。8.甲:指甲日。鼌(音朝):同“朝”。甲之鼌:甲日的早晨。9.闾:里门,居住的地方。去:离开。10.怊(chao1):悲伤貌。荒忽:恍惚。其:加强语气,无义。焉:如何。极:终点。何极:哪里有止境。11.楫:划船的桨。齐扬:并举。容与:行进缓慢。
[译文] 老天爷的变化反覆无常,为什么要使百姓播迁动荡?人民都妻离子散不能相顾,正当仲春二月向东流亡。离开故乡而奔向远方,顺着长江和夏水到处流浪。走出国都的城门心绪纠结,一个甲日早晨我已在路上。从郢都出发离别了闾里,我忧思无边神志惚恍。一齐举桨而 心怀犹豫,令人哀伤的是从此再见不到君王。
[原文] 望长楸(音秋)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音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蝉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zhi2侄)。顺**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凌阳侯之汜(音饭)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gua4挂)结而不解兮,思蹇(音千)产而不释。[词语] 12.长楸:指郢都大梓树,古人以顾望乔木表示故国之思,此以长楸代指故乡郢都。13.涕:泪。淫淫:泪多的样子。淫:过甚。霰(现):小雪珠。14.夏首:地名,夏水与长江合流处。西浮:往西漂流,按讲屈原整个行程是东行,此处指行到曲折处,暂为西向。15.顾:回看,回望;龙门:郢城的城门名。16.蝉媛:同婵媛,缠绵,心里牵挂不舍。17.眇:同渺,遥远。蹠(zhi2侄):践踏。18.从流:随着流水前行。19.焉:乃。洋洋:飘泊无定的样子。20.凌:乘在上面。阳侯:大波。古代传说陵阳国之侯,溺死于水,其神为大波。这乃是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迷信解释。氾(音饭):同“泛”。21.翱翔:飞翔,这里形容船的忽上忽下。薄:义同“迫”,到,止。焉薄:止于何处。22.絓(gua4挂)结:牵挂而内心郁结。23.蹇(音千)产:迂曲不畅的意思,指委屈,忧抑。释:解开。
[译文] 望着故都高高的梓树长叹,禁不住雪珠坠落般泪滴涟涟。船过夏首又向西漂流,回看郢都的东门早已不见。内心牵挂旧都我无比感伤,回顾渺茫不知落脚何方。任凭**推移顺着湖水流动,在这里无所归依羁旅他乡。乘着漫无边际的阳侯大波,四处飘忽游荡不知将到何所。心情像打了死结总是不能开解,思绪萦绕纠缠始终难以摆脱。
[原文]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之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而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词语] 24.运舟:运转船只;下浮:顺流下航。25.终古之所居:祖先世代所居住的地方。26.逍遥:漂荡的样子;来东:来到东方。27.羌:发语词,楚地方言,无义。28.须臾:片刻;反:同“返”。29.背:背向;•夏浦:夏水滨;西思:思念西方。30.大坟:水边高堤。31.聊:暂且:舒:舒散。32.州土:指所经过的江汉地区;平乐:指土地宽阔,人民生活富饶。这句是说看到这里富饶的国土,想到富庶广大的楚国,迫切危亡,这里也不能久保,不禁感到哀痛。所以本句开头用“哀”字。33.江介:江畔,江边;遗风:古代遗流下来的淳朴风气。
[译文] 5 将要驾着船顺流下航,因此北出洞庭再东入大江。离开长久居住的故国之地,如今慢慢飘泊渐来东方。梦魂牵萦故都总欲归去,哪里有一时一刻忘记回返。背离夏浦心头仍挂念西边,伤心的是故都离我越来越远。登上江边的高丘远望,姑且安慰一下忧愁的内心。伤心楚国富庶的州原沦丧,沿江淳厚的风俗将无处找寻。
[原文]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cha4chi4)而含慼戚。[词语] 34.当:面对;陵阳:地名,在今安徽省青阳石埭之间,以当地陵阳山得名。35.淼:大水渺茫望不到边;•如:往。36.曾不句:我从未想到大厦会成废墟;夏作“厦”;•丘:丘墟。37.两东门:郢都两个东门;芜:生了荒草。38.怡:快乐。39.接:衔接。40.惟郢路:想起离开郢城的道路;辽远:遥远。41.不可涉:不能渡过,涉:渡。42.忽若:恍惚像是。去:离开郢都。不信:指不见信于楚王。43.复:同“返”。44.惨郁郁:悲惨忧郁;不通:指不能自解。45.蹇:发语词。侘傺(cha4chi4):失意的样子。慼:同戚,悲伤。
[译文] 面对着陵阳山还能到哪里,渡过浩淼的波涛欲往何处?怎料想宗庙宫室竟成荒丘,谁曾想郢都两东门也会荒芜?很久以来心情不快,忧虑与愁苦交替着接连不断。想起到郢都道路如此辽远,长江夏水涉渡多么艰难。感觉离开故都不被信任时间好象很短,至今已过九年仍然未能召还。惨恻郁闷襟怀不能舒展,惆怅失意心中悲戚满含。
[原文]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chen2)荏(音认)弱而难持,忠湛(音战)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音章)之。尧舜之抗行兮,瞭(辽)杳杳(yao3)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憎愠惀(温伦)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众踥蹀(音接叠)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词语] 46.外:外表;承欢:承君之欢;汋约:同“绰约”,美貌,这里形容小人的媚态。47.谌(chen2):诚然,实在;荏弱:软弱;持:指其立身。48.忠:指忠贞的人;湛湛:厚重的样子。49.妒:嫉妒;被:应作“披”;被离:伤乱交错的样子;鄣;阻挡,遮蔽。50.尧舜:尧帝和舜帝;抗行:高尚的行为。51.瞭:眼明;杳杳:远状;薄天:接近天,上达于天。薄:同“迫”。52.被:披,加上。53.憎:憎恨;愠惀:忠心耿耿的样子,指忠诚之人。54.夫人:那些小人;慷概,指口头上讲得慷慨激昂。55.众:指众小人;踥蹀:奔走的样子。56.美:指君子;超远:疏远;逾迈:越来越疏远。
[译文] 有些人表面顺从柔情媚态,实际上软弱无能难以依赖。良臣忠心耿耿希望进用,嫉妒者便纷纷设置障碍。唐尧虞舜都有高尚的德行,光明正大远远地上迫苍旻。众多嫉妒者群起诋毁,说他们不慈不仁横加罪名。憎恶内心美好的贤德之士,喜好能说会道的奸佞之徒。平庸者都奔走钻营天天进用,贤能者却越来越远地被驱逐。
[原文] 乱曰: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词语]
57.曼:引,展开;曼目:纵目;流观:四方眺望。58.冀:希望。59.首丘:头向山丘。古代相传狐在死时一定将头朝向它生身的小山。60.信:诚然,的确。弃逐:被抛弃放逐。
[译文] 尾声:
放开我的眼光向四方环顾,希望回都一次能在什么时候?鸟雀飞翔都要归还故土,狐狸死了头向着栖居的山丘。确实不是我的罪过而被弃逐,哪里有一天一夜忘记这烦忧!
4、内容分析
此诗不计乱辞,可分为五层,每层三节(四句一节)。前三层为回忆,第四层抒发作诗当时的心情,第五层为对造成国家、个人悲剧之原因的思考。乱辞在情志、结构两方面总括全诗,为第六层。
诗的开头诗人仰天而问,可谓石破天惊。此下即绘出一幅巨大的哀鸿图。“仲春”点出正当春荒时节,“东迁”说明流徙方向,“江夏”指明地域所在。人流、江水,兼道而涌,涛声哭声,上干云霄。所以诗中说诗人走出郢都城门之时腹内如绞。他上船之后仍不忍离去,举起了船桨任船飘荡着:他要多看一眼郢都!他伤心再没有机会见到国君了。“甲之鼌(朝)”是诗人起行的具体日期和时辰,九年来从未忘记过这一天,故特意标出。第一层总写九年前当郢都危亡之时自己被放时情景。
第二层为“望长楸而太息兮”以下三节,写船开后仍一直心系故都,不知所从。“长楸”意味着郢为故都。想起郢都这个楚人几百年的都城将毁于一旦,忍不住老泪横流。李贺说:“焉洋洋而为客,一语倍觉黯然!”因为它比一般的“断肠人在天涯”更多一层思君、爱国、忧民的哀痛。诗中从“西浮”以下写进入洞庭湖后情形,故说“顺**”(而非顺江流),说“阳侯之氾滥”,说“翱翔”,等等。
“将运舟而下浮兮”以下三节为第三层,写继续东行时心情。“运舟”指驾船、调转船头。“上洞庭”言由洞庭湖北行,“下江”言顺流而下。去之愈远,而思之愈切。诗人之去,可谓一桨九回头,读之真堪摧人泪下。
“当陵阳之焉至兮”以下三节为第四层,写诗人作此诗当时的思想情绪。在这一层中才指出以上三层所写,皆是回忆;这些事在诗人头脑中九年以来,魂牵梦萦,从未忘却。“当陵阳之焉至兮”二句为转折部分,承上而启下。此陵阳在江西省西部庐水上游,宜春以南。《汉 7 书·地理志》说:“庐江出陵阳东南”,即此。其地与湖湘之地只隔着罗霄山脉。大约诗人以为待事态平息,可以由陆路直达湖湘一带(俱为楚人所谓“江南之野”),故暂居于此。
第五层即“外承欢之汋约兮”以下三节,承接第四层的正面抒情,进而揭出造成国家危难之根源。朝廷那些奸佞之徒善于逢迎奉承,不仅因为他们无能,还因为他们无忧国忧民之心,只知为了一己的利益而诬陷正直之士,所以在治国安民方面实在难以倚靠。但关键还在于当政者喜好怎么样的人。“憎愠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忼慨”,便是屈原对顷襄王的评价。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作品表现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
诗的前三层为回忆,其抒情主要通过记叙来表现;第四、五层是直接抒情。乱辞总承此两部分,写诗人虽日夜思念郢都,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的痛苦和悲伤。“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语重意深,极为感人。全诗章法谨严,浑然一体。
四、艺术特色
1、本诗全诗结构严谨,在结构上具有独创性。
(1)开头并未交待是回忆,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留下深刻的印象。(2)四句为一节,三节为一层意思,很整齐。(3)倒叙法,先从九年前秦军进攻楚国之时自己被放逐、随百姓一起东行的情况写起,到后面才写作诗当时的心情。这就使诗人被放以来一直不能忘记的那一幅幅悲惨画面,那摧人肺肝的情景,得到突出的表现。全诗六层,从抒情方式上看,前三层在叙事中抒情,使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后三层直接倾吐内心,由于诗篇纪事和抒情融合为一体,诗句凄婉真切,感情真挚动人。
2、语言上的特点是对偶多,骈句多。
如“去故乡而就远,遵江夏以流亡”、“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背夏浦而西思,哀故都之日远”等,既富有对偶美,也有助于加强感情力度。
3、善于使用质问、反问的句式抒情。
将内心愤慨、悲伤、绝望的感情表达得异常充分,所以司马迁有“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的感慨。在风格上,徐焕龙《楚辞洗髓》谓之“于《九章》中最为凄惋,读之实一字一泪也”,诚然。
五、阅读与思考:
1、说说你对《哀郢》创作背景的看法。
《哀郢》是屈原《九章》中的一篇,其创作背景历来说法不一。王逸以为是屈原被流放时怀念故国而作。洪兴祖说:“此章言已虽被放,心在楚国,徘徊而不忍去,蔽于谗谄,思见君而不得,故太史公读《哀郢〉而悲其志也。”(《楚辞补注》)王夫之认为是为楚国郢都(今湖北省江陵市)被秦将白起攻破而东迁于陈(在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二七八年)的事件而作;《哀郢》即“哀故都之弃捐,宗社之丘墟,人民之离散,顷襄之不能效死以拒秦,而亡可待也。”(《楚辞通释》)
这首诗歌主要内容是屈原由于郢都失陷而追想自己当年流放的情形;围绕着对于故都的思念,篇中深刻表现了诗人对楚国乡土的热爱、人民命运的关怀,同时也对楚国腐朽的统治集团作了尖锐的揭露。
2、《哀郢》在主题和艺术上有何特色?
略
第二篇:《哀郢》教案
哀
郢
屈原
教学要求:
1、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
2、“哀”的深刻意味 教学重点:
1、课文理解
2、“哀”的深刻含义
一、作者简介
屈原,战国楚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力主改革政治,彰明法度,举贤任能,却遭馋放逐,前后达9年之久,而楚廷愈加腐败,回天无力,自投汨罗江而死。《哀郢》为《九章》之一。
二、译文:
天道不专反复无常啊,为何使老百姓在**中遭殃?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正当仲春二月迁往东方。
离别家乡到远处去啊,沿着长江、夏水到处流亡。走出都门我悲痛难舍啊,我们开始上道在甲日的早上。从郢都出发离开旧居啊,前途渺茫我罔然不知何往。桨儿齐摇船儿却徘徊不前啊,可怜我再也不能见到君王。望见故国高大的楸树我不禁长叹啊,泪落纷纷象雪粒一样。经过夏水的发源处又向西浮行啊,回头看郢都东门而不能见其模样。心绪缠绵牵挂不舍而又无限忧伤啊,渺渺茫茫不知落脚在何方。顺着**随着江流漂泊吧,于是乎飘流失所客居他乡。船儿行驶在泛滥的水波之上啊,就象鸟儿飞翔却不知停泊在哪个地方。心中郁结苦闷而无法解脱啊,愁肠百结心情难以舒畅。
将行船向下顺流而去啊,过了洞庭湖又进入长江。离开自古以来的住所啊,如今漂泊来到东方。
我的灵魂时时都想着归去啊,哪会片刻忘记返回故乡?背向夏水边而思念郢都啊,故都日渐遥远真叫人悲伤!登上大堤而举目远望啊,姑且以此来舒展一下我忧愁的衷肠。江汉平原人民还过着平安欢乐的日子啊,江汉盆地还保持着传统的楚国风尚。
面对着波涛浩渺不知道去向哪里啊?大水茫茫也不知道南渡到何方?连大厦变成了丘墟都不知道啊,又怎么知道郢都的两个东门是否荒凉?心中久久不悦啊,忧愁还添惆怅。郢都的路途是那样遥远啊,长江和夏水有舟难航。突然遭放逐不被信任啊,不能回郢都至今已有九年时光。悲惨忧郁心情不得舒畅啊,困苦失意满怀悲伤。
有人顺承楚王的欢心表面上美好啊,实际上内心虚弱很不可靠。有人忠心耿耿愿意进身为国效力啊,却遭到嫉妒者的百般阻挠。唐尧、虞舜具有高尚的品德啊,高远无比可达九天云霄。那些谗人们却要心怀妒嫉啊,在他们头上加以“不慈”的名号。楚王讨厌那深忧远虑的美德啊,却喜欢听那些人口头上的慷慨辞藻。小人奔走钻营而日益显进啊,贤臣反被疏远置于脑后。
尾声:放眼四下观望啊,希望什么时候能返回郢都一趟。鸟儿高飞终要返回旧巢啊,狐狸死时头一定向着狐穴所在的方向。确实不是我的罪过却遭放逐啊,何日何夜我会将故国遗忘?
三、课文分析
《哀郢》结构上最为独特者,是用了倒叙法,先从九年前秦军进攻楚国之时自己被放逐,随流亡百姓一起东行的情况写起,到后面才抒写作诗当时的心情。这就使诗人被放以来铭心难忘的那一幅幅悲惨画面,一幕幕夺人心魄、摧人肝肺的情景,得到突出的表现。
此诗不计乱辞,可分为五层,每层三节。前三层为回忆,第四层抒发作诗当时的心情,第五层为对造成国家、个人悲剧之原因的思考。乱辞在情志、结构两方面总括全诗,为第六层。
诗的开头诗人仰天而问,可谓石破天惊。此下即绘出一幅巨大的哀鸿图。“仲春”点出正当春荒时节,“东迁”说明流徙方向,“江夏”指明地域所在。人流、汉水,兼道而涌,涛声哭声,上干云霄。所以诗中说诗人走出郢都城门之时腹内如绞。他上船之后仍不忍离去,举起了船桨任船飘荡着:他要多看一眼郢都!他伤心再没有机会见到国君了。“甲之鼌(朝)”是诗人起行的具体日期和时辰,九年来从未忘记过这一天,故特意标出。第一层总写九年前当郢都危亡之时自己被放时情景。
第二层为“望长楸而太息兮”以下三节,写船开后仍一直心系故都,不知所从。“长楸”意味着郢为故都。想起郢都这个楚人几百年的都城将毁于一旦,忍不住老泪横流。李贺说:“焉洋洋而为客,一语倍觉黯然!”因为它比一般的“断肠人在天涯”更多一层思君、爱国、忧民的哀痛。诗中从“西浮”以下写进入洞庭湖后情形,故说“顺**”(而非顺江流),说“阳侯之氾滥”,说“翱翔”,等等。
“将运舟而下浮兮”以下三节为第三层,写继续东行时心情。“运舟”指驾船、调转船头。“上洞庭”言由洞庭湖北行,“下江”言顺流而下。去之愈远,而思之愈切。诗人之去,可谓一桨九回头,读之真堪摧人泪下。
“当陵阳之焉至兮”以下三节为第四层,写诗人作此诗当时的思想情绪。在这一层中才指出以上三层所写,皆是回忆;这些事在诗人头脑中九年以来,魂牵梦萦,从未忘却。“当陵阳之焉至兮”二句为转折部分,承上而启下。此陵阳在江西省西部庐水上游,宜春以南。《汉书·地理志》说:“庐江出陵阳东南”,即此。其地与湖湘之地只隔着罗霄山脉。大约诗人以为待事态平息,可以由陆路直达湖湘一带(俱为楚人所谓“江南之野”),故暂居于此。
第五层即“外承欢之汋约兮”以下三节,承接第四层的正面抒情,进而揭出造成国家危难之根源。朝廷那些奸佞之徒善于逢迎奉承,不仅因为他们无能,还因为他们无忧国忧民之心,只知为了一己的利益而诬陷正直之士,所以在治国安民方面实在难以倚靠。但关键还在于当政者喜好怎么样的人。“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便是屈原对顷襄王的评价。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作品表现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
诗的前三层为回忆,其抒情主要通过记叙来表现;第四、五层是直接抒情。乱辞总承此两部分,写诗人虽日夜思念郢都,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的痛苦和悲伤。“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语重意深,极为感人。全诗章法谨严,浑然一体。
此诗为叙事诗,但叙事只是为抒情提供了景物,提供了框架,它绝非流亡的客观记录,而是紧扣“哀郢”之“哀”,注入了血泪般的深情。哀国、哀民、哀君、哀己,“哀”字贯穿始终,成为了全诗之魂。
四、写作特色
本诗在结构上表现了很大的独创性:一,开头并未交待是回忆,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四句为一节,三节为一层意思,很整齐。语言上的特点是骈句多,如“去故乡而就远,遵江夏以流亡”、“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背夏浦而西思,哀故都之日远”等,既富有对偶美,也有助于加强感情力度。在风格上,徐焕龙《楚辞洗髓》谓之“于《九章》中最为凄惋,读之实一字一泪也”,诚然。
第三篇:哀郢其一的阅读答案
哀郢①(其一)
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②,志士千秋泪满裳。
注释:①公元1166年,陆游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被罢黜回乡。在家乡穷居四年后于公元1170年出任夔州通判。初夏,他从家乡出发,九月过荆州(今湖北江陵,为战国时楚故都郢,)写下此诗。
②灵均:屈原的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是说楚国远承商周两代的王业,国运由来久长,在发展鼎盛时期,曾和齐晋结盟,对抗强秦。
B.颔联说当年章华台上的歌舞,早已寂寥无声,但是云梦泽风烟迷蒙,苍茫阔大,气象依旧。
C.颈联想象当年郢都宫殿野草滋蔓,雁群时时飞起;被盗掘的荒坟野冢,成了狐兔藏身之所。
D.此诗以叙述起笔,以抒情落笔,中间两联写景,在对历史的追忆和景物的描写中抒发炽烈的情怀。
16.本诗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⑴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
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
C.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⑵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李煜《虞美人》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表达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陆游的诗《哀郢》和《书愤》都运用对比和用典的手法来抒发情怀,请你结合诗句从对比或用典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有何不同?(6分)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对比手法是古诗文常用手法之一。王安石在分析了“志、力、物”后,对人们的两种做法进行了对比:“然力足以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诗经·氓》中的“,”,在婚后女子行为无偏差和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对比中让女子对男子非常失望。而《窦娥冤》中好人和坏人不同命运的对比:“,”让窦娥对天地提出了控诉。
参考答案
15.C(3分)
16.①B项(运用的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反衬手法)(3分)
②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分)
17.(共6分)
答案示例:《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二句概括的抗击金兵的辉煌过去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眼前功业未就,却已衰老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自己空有报国之志,但老而无成的悲愤。《哀郢》前三联以楚国昔日的兴盛与今天衰落败亡进行对比,抒发作者物是人非的感叹,揭示出历史发展之无情。
《书愤》以“塞上长城”的典故,表明诗人立志捍卫国家,扬威边地;又以“出师一表真名世”用典明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追慕先贤的业绩,叹息南宋朝廷中就没有一个可以与之相比之人,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不思恢复中原的气愤和一腔郁愤的爱国之情。《哀郢》的尾联以“灵均恨”典故,表达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忧国之心不老之情,诗人与屈原经历相似而产生强烈共鸣,怎不“志士千秋泪满裳”? 总之诗人借屈原的千古遗恨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
18.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6分)
第四篇:《哀江南》教案
一、检查预习
1、生字词,用小黑板(很原始吧?如果不是公开课,我连小黑都不用!)请了两个学生读。
2、朗读。(第1支曲子范读,第2至6支请了五个学生读,第7支齐读。)
二、整体把握(实录)
师: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戏也有戏眼。“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眼是? 生:绿 师:“红杏枝头春意闹”呢? 生:闹 师::“云破月来花弄影”—— 生:弄 师:《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是—— 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很好。戏曲《窦娥冤》的戏眼是—— 生:冤KG1E+Et$ee` 师:《闺塾》呢? 生:(略思考)闹!
师:好,那么,我们这一课《哀江南》,戏眼是—— 生:哀!师:(在课题的“哀”字下标重点号)这里的“哀”是什么意思? 生:悲哀、哀叹
师:悲哀和哀叹,哪个准确些? 生:哀叹 师:(板书:哀叹)“哀叹”什么? 生:江南? 师:这里的“江南”指的是哪里? 生:长江以南 师:准确些。
生:这里只是南京。师:为什么要哀叹南京? 生:因为南京是当时的首都。
师:准确地说,南京是南明的开国之都,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来朱棣迁都北京。而写《哀江南》的时候,清兵入关,南明灭亡,南京只能说是“故都”。这里的江南,既指南京,又有着“国家”的意义。我还想问,哀叹江南的什么? 生:灭亡
师:是的,这是一种“亡国之痛”(板书)。是谁在哀叹亡国之痛? 生:作者{Jvt 师:作者本人直接抒情? 生:是苏昆生
师:对,是借戏中人物苏昆生之口来表达的。这苏昆生是什么人? 生:樵夫;李香君的教曲师傅
师:这苏昆生曾是明代宗室,唱曲名家,李香君的教曲师傅,长期生活在秦淮河边,非常有名,相当于歌星周杰伦之类。现在国家灭亡了,他沦落为樵夫,靠打柴为生。你们能不能想像得到周杰伦打柴的样子?(生笑)很惨吧?亡国给百姓带来的伤痛,不仅是物质上的破坏,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创伤。
师:这种亡国之痛是怎样表达的,用的是什么抒情方式? 生:(众)写景;寓情于景;直抒胸臆 师: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都有吗?
生:都有,前面是间接的,是寓情于景。后面是直接的抒情。iuFqz!'Lb8[] 师:(板书:寓情于景、直抒胸臆)采用寓情于景的方式的,是哪几支曲子?生:前面六支都是。
师:对,前六支写景抒情,第7支曲子直抒胸臆。
三、重点赏析(实录)
师:我们的重点,是赏析前6支写景的曲子。这6支曲子分别写到了哪些景点? 生:山松野草、秣陵、村郭„„ 师:(打断学生)我问的是景点,不是景物。注意唱词前几个人物的对话,戏曲往往在人物对话时交待有关事件。w.[m<| 生:(找、思考)师:(统一答案,板书:郊外→孝陵→皇城→秦淮→长桥→旧院)总的感觉,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生:(纷纷说)萧条;荒芜;凄凉;颓废 (生默读,思考,5分钟左右) 生1: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沉醉东风】(师补充:第3支)。前面几句写了眼前所见到的萧条景象,让我想起曾经的繁华,有一种昔盛今衰的感受。还有“舞”字和“朝”字,写燕雀在丹墀上自由自在地跳来跳去,然而过去这里是臣子朝见皇帝的地方,非常神圣,这更让人感到今日的凄清。 师:昔盛今衰的感受很到位,这里用的是“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板书)补充一点,这一支曲子除了今昔对比,还有色彩的对比,大家注意到了吗?看看都有哪些颜色? 生:白、红、琉璃(黄色)、翡翠绿、丹。 师:这些颜色很鲜艳,不禁让人想象旧皇城的华丽,而恰恰是这些颜色,反衬了今日的衰败凄清。 生2:我说第4支曲子【折桂令】。我觉得“迎”字用得非常好。这个地方曾经是歌伎云集的地方,我想像到的是,当年客人来了,歌伎们花枝招展地出来迎客的情景(众生笑),现在只剩下歌伎没有了,只剩下破纸在风中招摇了。还有“目断魂销”,唱曲的人站在坏栏杆边向远处眺望,想起过去的种种,灵魂也不禁飞回了过去。(众生笑)师:想像很丰富啊。我强调一点,“魂消”该怎么理解?“魂消”也就是“消魂”,什么叫“消魂”?就是失魂落魄,魂飞魄散,形容的是极度的快乐或者悲伤,这样理解,要比灵魂飞到过去好一些。 另外,大家在读到这支曲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学过的哪些诗句? 生:(背)“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师:这是李煜的《虞美人》,“雕栏玉砌”还在,而《哀江南》这里连雕栏玉砌都不在了,只剩了些破纸坏槛,更萧条。除了这首,还有哪些? 生:(背)“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师:很好,这两首写的都是南京,也同是表达了亡国之恨,意境各有特点。生3:我说说第一支曲子。残军的“残”,让我想到军队打败仗之后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的,废垒、瘦马、空壕是眼前的景象,这里虚实结合,写出了战争中的凄凉景象。师:是战争中,还是战后? 生:战后。师:你提到了一种表现手法,虚实相生(板书)。这支曲子几个形容词用得很好:残、废、瘦、空,呈现出了南京郊外战后伤痕累累的凄凉景象。大家不应忽视的还有一个景物:夕阳道。夕阳古道,给人什么感受? 生:苍凉 师:是的,一种历史沧桑悲凉感。读到这里,有没有想到哪一首诗词? 生:(背)“„„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同是古道,同是夕阳,两首曲子有什么不同吗? 生:表达的情感不一样,马致远表达的是游子思乡之情,这里是遗民的亡国之哀痛。中学语文在线论坛 师:理解得非常到位。还有哪位同学要说? 生4:第五支曲子【沽美酒】,写了青溪长桥,连木板都没有了,秋水长天,人迹稀少,冷冷清清的夕阳,只剩下几棵柳树(众生立即纠正:一棵柳树),想起当年众多柳树,风景优美,今非昔比,心中很是凄凉。 师:对,只剩下一棵柳树了,这个“剩”字用得好,让人联想到昔日柳树成荫的美景,如今只有一棵残存,时过境迁,不禁感慨万千啊!好了,时间关系,赏析就到这里吧,课后自己再慢慢读,慢慢体会,古诗词的韵味是无穷的。现在归纳一下,写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的作用。关于这个问题,评论论家是怎么说的? 生:(纷纷回答)“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情设,情由景生” 师:很好。写景是为了抒情,而抒情又必须借助于景物描写才能给人以具体的感受。这6支曲子,以游踪为线索,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南明灭亡后南京城的凄凉景象,用哀景,写哀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无限的哀思。 于是,有了这6支曲子的铺垫和蓄势,第7支曲子直抒胸臆自然水到渠成,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请大家齐读第7支曲子。(师生齐读) 师:这支曲子直接抒发了国家兴亡的哀痛之情。为了把情感表达得更充分,可以用上一些修辞方法。大家看看这支曲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对偶、排比 师:具体些,哪句是对偶,哪句是排比? 生:“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是对偶;“眼看他„„眼看他„„眼看他„„”是排比。 师:大家漏了一句,“那乌衣巷”三句,也是排比。用上对偶和排比,有什么表达效果? 生:感情更强烈了。 师:是的,对偶句和排比句句式整齐,一气贯通,使得表达声情并茂,使情感的表达更畅快更强烈,亡国之痛表达得更充分了。哪一句是主旨句? 生:“诌一曲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师:完整吗?这一句是否概括了整套曲子的内容? 生:应该还有前面三句:“残山梦最真„„” 师:“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这是何等感伤的喟叹,何等沉痛的哀痛啊! 像这样表达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的古代诗词曲,除了前面提过的刘禹锡的《石头城》、杜牧的《夜泊秦淮》、李煜的《虞美人》,大家想想还有哪些? 生:姜夔《扬州慢》(齐背) 师:此外,李煜还有一首《浪淘沙》,没有在课堂上讲,但是第三册的课本上是有的,大家课后找来读一读。 这样的亡国之痛,这样的苍凉之感,这样充满了悲悯情怀的作品,往往产生在历史发生剧烈动荡之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时代盛衰,朝代更替,带给人无限的历史哀思。从快乐单纯的《牡丹亭》,到沉郁悲怆的《桃花扇》,中国古代文艺思潮走过了由浪漫主义到感伤主义的历程。再往下,就是批判现实主义了,最突出的代表作品就是《红楼梦》,第6册将用一个单元来介绍。 请大家把《哀江南》里自己喜欢的曲子背下来。下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哀江头》中今昔对照的手法。 2、让学生理解《蜀相》中寄托的诗人的身世感慨。 3、让学生体会《登岳阳楼》雄浑阔大的意境。 4、让学生体会这几首诗中体现的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天。当时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写下这首名诗。 二、朗读诗歌。 三、结构分析 按现实——回忆——现实,将诗歌分为三部分,请找出标志性的语句。试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1、行曲江所见景象 2、忆往昔繁华盛况 3、发物是人非感慨 四、鉴赏和探究 1.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1)诗人独行曲江为什么要“哭”,他看到了什么? 明确:“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千门”,极言宫殿之多,可以想见当时的繁华;但加一“锁”字,便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地构成对比。“细柳新蒲”,又是一个春天到来了,只见细柳袅袅,茵茵蒲芽,生机盎然。“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含有肝肠寸断的悲痛: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江山沦入敌手。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诗人不禁心中大恸。 (2)既然内心痛苦,为什么却不大声地哭,而是“吞声哭”,而且要“潜行曲江”呢? 明确:因为当时江山易手,安史叛军已掌控长安。“黄昏胡骑尘满城”,此时天已黄昏,胡骑出动,扬起了满天灰尘,给人一种高压恐怖气氛。诗人的这些谨慎的行为都是尽量不被叛军发现的无奈之举。 【相关阅读】 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解 1、江头宫殿:《杜臆》云:“曲江,帝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后来毁坏了,所以到唐文宗时,读了杜甫这首诗,“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署,思复升平故事,故为楼殿以壮之。”(《旧唐书·文宗纪》) 2、霓旌:皇帝仪仗中一种旌旗,缀有五色羽毛,望之如虹霓。南苑,即芙蓉苑,因在曲江东南,故名。 3、昭阳殿:汉成帝时宫殿,赵飞燕姊妹所居,唐人诗中多以赵飞燕喻杨贵妃。 4、第一人:最得宠的人。 5、啮:咬,衔。 6、勒:马衔的嚼口。 7、清渭两句:马嵬南滨渭水,是杨贵妃死处,剑阁在蜀,是玄宗入蜀所经。借喻二人一生一死,了无消息。剑阁,注见卷三《长恨歌》。去住:去指唐玄宗,住指杨贵妃,意即死生。 译文 少陵老人忍气吞声地抽泣不停,春日里偷偷地到曲江深处漫行。 江头宜春苑芙蓉苑都紧锁宫门,杨柳轻柔菰蒲娇嫩苍绿为谁生? 想当年銮驾游猎来到了芙蓉苑,苑中的花树似乎焕发异样光彩。 昭阳殿杨太真是最受皇宠的人,与皇上同车出入陪伴好比形影。 御车前矫捷女官人人背带弓箭,白马嘴里衔嚼全部是黄金做成。 有个女官翻身向天上仰射一箭,一箭发射出去坠落了两只飞禽。 明眸皓齿的杨贵妃而今在何处? 满脸污血的游魂不能回归宫廷。 清清渭水向东流剑阁峥嵘林深,君去妃留生死间彼此消息不灵。 人生有情死别有谁不泪落沾襟? 江水流呵江花飘悲伤岂有终境? 黄昏时尘埃满天胡骑又来劫城,想往南逃却往北方向无法辨清!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禄山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虏至长安。次年写此诗。诗旨在哀悼贵妃之死。因不敢直言,故借当年行幸江头以为题。 诗的开首先写作者潜行曲江,忆昔日此地的繁华,而今却萧条零落,进而追忆贵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再转入叙述贵妃归天,玄宗上蜀,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 全诗以“哀”字为核心。开篇第一句“吞声哭”,就创造出强烈的艺术氛围,接着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为题,以“哀”统领全面,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远。 全诗的这种“哀”情,是复杂的,深沉的。诗人在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同时,也流露了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因此,我们说全诗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巨恸、是李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 诗的结构波折跌宕,纡曲有致。以“哀”起写,事事是哀。哀极生乐,写李、杨极度佚乐生活;又乐极生悲,写人死国亡,把哀恸推向高潮。这种由眼前到回忆,由回忆到现实的过程描述,给人造成一种波澜起伏,纡曲难伸,愁肠百结的感觉,情深情长,凄切哀悯,含隐无穷,读之令人肝肠寸断。第五篇:哀江头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