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2.能力目标: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3.教学用具 4.标签
1.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考同学们一个脑筋急转弯:为什么稀饭比馒头贵?答案是:因为物以稀为贵。为什么有物以稀为贵的说法呢,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之后大家就清楚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影响价格的因素。
(二)合作探究一
镜头一:下雨了,露天菜场上的蔬菜降价抛售;苹果遭雹灾减产,价格远远高于往年;发生禽流感期间,鸡肉的价格一跌再跌。
镜头二:在秋冬换季时,皮衣能卖上好价钱,在夏季往往打折出售;同一种西瓜,在刚上市时每千克卖到几元钱,大量上市后每千克只卖一元钱。镜头三: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爆,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景点周边的酒店客房旅游旺季涨价了还供不应求,淡季打五折也鲜有人问津。
镜头四: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原油,导致世界性的油价上涨;我国一些地区遭遇自然灾害,相关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在政府强有力的调控下,价格很快稳定下来
问题1:上述四个镜头里分别反映出的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镜头一:下雨、雹灾引起价格变动,属气候因素;禽流感期间,鸡肉的价格一跌再跌属环境因素。从镜头二、三中可以得知,季节、时间和地域等因素能引起价格变动。镜头二是秋冬与夏、刚上市与大量上市的时间对比;镜头三是东北与海南、沿海地区与内陆省份的对比。镜头四中反映出生产和政策等因素导致价格变动。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原油,是生产状况发生改变,生活用品价格下降时国家政策的影响。
问题2: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价格变动?能不能举例说明?
提示:有。在中东阿拉伯地区,阿拉伯袍卖得很火暴,西服卖得就不好;而在其他地区,西服卖得好,阿拉伯袍就无人问津。这就是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因为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要求人们穿阿拉伯袍,所以西服再便宜人们也不会买的。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政策外,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引起价格的波动。
(三)活动探究二
同样的玫瑰花,平时一元一枝,情人节15元一枝;同样的水蜜桃,生产旺季2元一斤,生产淡季7元一斤。
问题1:同样的玫瑰花,价格为什么不同? 提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会影响价格。问题2:同样的水蜜桃,价格为什么不同? 提示:商品供给量的变化会影响价格。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供不应求——商品短缺 ——价格上涨 ——买者竞争——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供过于求——商品过剩 ——价格下跌 ——卖者竞争——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练习内化1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及文化民俗等因都有可能使商品的价格受到影响,但是这些因素都必须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来改变商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中能够使商品价格上升的有()
①需求扩大
②需求缩小
③供给扩大
④供给缩小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四)合作探究三
自行车的价格会不会波动?小轿车的价格会不会波动? 拿一辆自行车去换一辆小轿车能成吗?
提示:自行车和小轿车的价格都会上下波动。不成,因为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跟小轿车一样贵,小轿车的价格再怎么下跌,也不会和自行车一样便宜。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五)合作探究四
情景一:在一个简陋的工作坊里,生产者纯靠手工生产,生产一双布鞋要1小时。
情景二:在一个现代化生产厂房里,生产者生产一双布鞋要20分钟。
情景三:根据社会调查,社会上大多数的布鞋生产厂生产一双布鞋要花40分钟。问题: 用哪一个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作为标准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 提示:40分钟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六)合作探究五 请填出下列的空格。
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 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总价值(元)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一定 8小时
16元 1件 16X1=16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提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4小时;8元;2件;8×2=16元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8小时;16元;2件;16×2=32元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练习内化2 如果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现在一双皮鞋可以换()
A.1件上衣
B.4件上衣
C.8件上衣
D.16件上衣 答案:C
(七)合作探究六
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图中的现象? 提示: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练习内化3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这里的“等价交换”指的是()①价值与价格必定相等
②商品交换时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要基本相符
④商品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存在于每次交换的个别场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课后习题 A组
1.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强身健体,苦练内功”,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A.减少个别劳动时间 B.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 C.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D.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答案:A 解析: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企业生产同等数量的商品所花费的时间减少,即意味着个别劳动时间减少,A项正确。
2.若右图中的y轴代表单位商品价值量,要使图中曲线代表的函数关系成立,则x轴应为()
A.个别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生产率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社会劳动生产率 答案:D 解析:图中曲线代表的函数关系是反比例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选D项。B组
3.海信集团十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打破国外垄断。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答案:C 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与题图对照则知A项符合要求。5.“买涨不买落”的做法是否合理,要结合物价上涨情况具体分析。当某种商品处于涨价初期时,“买涨不买落”有其合理性;当价格已经涨到顶点时,再“买涨不买落”,就失去了其合理性。这是因为()A.物价应该保持稳定不变 B.居民的收入水平已大幅提高 C.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不会无限上涨 D.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答案:C C组
6.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绿色无公害蔬菜出现热销局面,且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0%~40%。
材料二: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小杨终于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开学前,她打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小杨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笔记本电脑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也比较大。不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笔记本电脑的配置普遍提高了,而价格普遍降低了。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绿色无公害蔬菜与电脑价格反向变化的原因。答案:(1)商品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由于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比普通蔬菜的生产耗费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大。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增加,所以绿色无公害蔬菜价格高。
(2)电脑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的价值发生了变化。随着电脑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商品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致使电脑价格下跌。
解析:本题依托材料,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消耗和需求的增加,二者一起促成了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价格高企。电脑的降价是由于行业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单位商品价值量的降低而造成的,是从价值决定价格这个角度说明影响价格的因素的。
第二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案
基础知识结构
一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间接影响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许多因素会影响价格。
2、直接影响因素——供求。间接因素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上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
3、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1)买方市场:
(2)卖方市场:
(二)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可见,在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的价值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内容: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劳动生产率含义: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既可以指价值总量,也可以指单位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既可以指社会劳动生产率,也可以指个别劳动生产率。要进一步理解,读下表:
钢笔制造业
该部门一个工人原来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个别劳动生产率再提高一倍
一定时间内
8小时
8小时
8小时
使用价值量
8支
6支
32支
劳动生产率
每小时1支
每小时2支
每小时4支
单位商品价值量
元(价格)
0.5元
0.5元
商品价值总量
8元
8元
6元
根据表格,总结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下:
①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即使用价值量越多。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意味着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关系;
④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意味着这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加。所以,一个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
4、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
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减少(反比)
不变(无关)
减少(反比)
不变(无关)
增加(正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不变(无关)
减少(反比)
不变(无关)
增加(正比)
增加(正比)
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有关商品生产的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有关商品交换的规律。)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
二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互为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
(1)互为替代商品:
①如果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②在可以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互补商品:
①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2、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重点难点、影响价格变动与差异的因素(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
2、供求对价格的影响。
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4、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
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6、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热点材料分析
热点材料:(1)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法改委于XX年6月日正式颁布实施《汽产生发展政策》。政策明确提出要通过本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汽车产业在XX年前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并在XX年前是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过,汽车产品满足国内市场大部分需求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政策强调要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力争捯XX年跨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
(2)XX年5月被称为中国轿车市场的“黑色5月”。连续三年增幅保持50%以上的中国汽车市场,XX年5月份的销量出现全面滑坡,比上月骤然下降20%,库存积压量占到总产量的的10%以上,有的企业销售量下滑30%以上。专家预计,XX年我国轿车产能利用率将跌到55%。产能过剩必将导致竞争加剧和利润下降。据报道,我国许多地方目前仍然在上马汽车项目。目前全国27个省市已建成汽车生产线,整车制造企业达123家。
(3)XX年5月17日,轿车销售季军上海通用汽车集团宣布正式启动“别克突破XX”战略行动,开始全线降价。一个月之后,占有中国轿车市场30.8%份额的大众品牌也开始全系列降价。这是中国轿车销售前两名首次联手降价。据有关部门统计,XX年6月份我国汽车销售价格比XX年同期下降9%。
解析:(1)商品的价格是有价值决定的,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商品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提高,其价值量不断降低;又由于汽车产品的供应量大大增加,而同时市场需求量并没有随之提高,所以汽车产品的价格下跌成为必然。
(2)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合理的降价销售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行为,它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扩大市场占有率,促使企业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促进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但降价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就会使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受损。对于价格战中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要依法予以制止。
(3)一个企业及其产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一定条件下,降价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但从长远看,还在于加强技术开发,在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否则,近日用降价夺来的市场,明日就可能因技术差距,或者产品和服务质量跟不上而被迫让出。
巩固训练:
1、XX年6月11日在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汽车产业品牌营销高峰论坛》上传出消息,车价仍有下降空间,降幅在10%--20%左右。其中中高档车降幅较大,低档车降幅较小。
当前,众多厂商都认为汽车的价格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你如何看待车价下降这一现象?作为汽车生产厂家,除了降价外,你认为还应该怎么做?
答:(1)价格竞争是企业间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价格和供求关系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供给和需求。如果某汽车生产厂家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来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的前提下降价销售,则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使消费者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种降价方式是可行的;反之,则是不可行的。
(2)①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生产适销对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取胜。②遵循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③强化品牌意识,注重企业形象,搞好产品售后服务,积极为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创造条件。
2、XX年国庆节前夕,某市小灵通业务正式开通运营,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旋风,人门趋之若骛,短短几个月,用户突破10万大关。小灵通为什么在市场上能如此“灵通”?其实奥妙很简单:便宜。由于小灵通是市话的延伸,因此各地电信部门都按照3分钟两角钱的市话价格收费。小灵通对比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手机,竞争力不言而喻。
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学道理?小灵通的“灵通”给商品生产者什么启示?
答:(1)材料反映了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供求。因为小灵通通话价格低廉,因此受消费者的欢迎。
(2)商品生产者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产品。
第三篇: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复习教案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1)当①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②卖方市场。(2)当③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④买方市场。◆ 温馨提示
“供”与“求”两个方面均影响价格。商品的需求量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称为需求定理;商品的供给量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这称为供给定理。2.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⑤基础,价格是价值的⑥货币表现。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⑦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⑧越低。◆ 温馨提示
要区分“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两种不同的说法。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对价格只是影响作用。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⑩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可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互为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互补商品。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温馨提示
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同方向的,即商品的价格上升,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也会上升。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反向的,即商品的价格上升,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下降。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2)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1.综合分析:引起价格变化的多种因素
人们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常把物价上涨或下降的原因归结为供求关系的变化,这很不全面。应该多角度理解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
(1)商品价格涨跌的根本原因是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商品的价格一般来说与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
(2)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商品供求关系引起的,这里是“主要”,而不是“完全”。
(3)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的价格。一般地说,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4)纸币发行量也会影响商品价格。当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时,会引起物价上涨,诱发通货膨胀。
(5)引起价格涨跌的原因还有其他因素。如:地区差异、反季节差价、市场垄断、国家宏观调控、消费者的购买力、商品的新鲜程度、哄抬物价等也会引起价格涨跌。
总的来说,价格的变动,价值是主要的决定力量,供求关系和其他因素是次要的影响力量。【例1】 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规律总结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成反比,该题正是运用这一原理分析价格补贴对需求的促进作用。在该题中,农民享受补贴,实际上相当于降低了购买价格。2.难点突破:商品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1)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2)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即使用价值量越高。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关系。(3)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意味着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在价值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关系。(4)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这意味着这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增加。所以说,一个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
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例2】 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9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10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0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5小时
b.7小时
解析:由于两企业的产量相当,且只有这两家企业,所以,商品的价值就是生产单位商品平均的劳动时间。由题意知,2009年两企业的总劳动量为10×6+8×10=140(万小时)。又据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推出2010年两企业投入的劳动总量仍是140万小时。
2010年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意味着其产量为10+10×20%=12(万件)。乙企业没有发生变化,产量仍是8万件。
于是:2010年生产每件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为140÷20=7(小时)。◆ 触类旁通
此题考查商品价值量的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计算题是考查商品价值量这一知识点的常见题型。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区分开三对概念: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
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3.误区警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与等价交换原则是否矛盾
(1)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所谓等价,就是要求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在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要求商品的价格应当与其价值相符合。(2)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行的表现形式。这种波动并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3)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引起的。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买者与买者的相互竞争,使价格高于价值;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卖者与卖者的激烈竞争,使价格低于价值。反过来,价格的高低变化又影响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与供求之间的这种双向制约,使价格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4)供求与价格的互相制约,使得价格的上下波动总是围绕商品价值这个中心,而不会偏离太远;从单个的商品交换过程看,虽然价格时涨时落,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是相符合的。即等价交换是对商品交换整体的、本质的概括,而并非每一次交换都必须使价格与价值绝对相等。【例3】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殖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答案:a 4.正确理解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相关商品主要包括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用表格的形式直观的表达出来就是:
【例4】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某国中西部出现了罕见的灾害天气,导致该地区玉米产量比预计下降了53%,造成玉米价格大幅度上升。玉米价格的上升,不仅造成玉米需求量小幅下降,还造成小麦需求上升。这说明()a.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 b.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 d.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 解析:玉米是生活必需品,故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玉米价格的上升造成小麦的需求量上升,这是因为二者互为替代商品,故选a项。答案:a
1.(2009安徽高考,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答案:b 解析:某商品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要发生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设为x,则1× 260=(1+30%)x,得x=200元。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那么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为2×200=400元。
2.(2009江苏高考,7)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__________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主要考查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脑由原先的1台变为2台;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的数量由原先的4部变为8部。现在的交换等式变为2台电脑=8部手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3.(2009广东高考,9)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此时()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处于卖方市场 答案:b 解析:天降大雨,雨伞的需求量上升,商品供不应求,经营者觉得有利可图,于是趁机提价。在这一过程中,卖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故此时处于卖方市场。
4.(2009福建高考,27)周末,小陈同学陪妈妈逛商场,看到下图的情景,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其中合理的是()
a.不正当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 d.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洗衣机价格 答案:b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稳物价 惠民生 背景材料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35 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比增长8.7%,2009年初制定的“保八”目标最终圆满实现。2009年,中国经济已经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季度gdp是一个标准的v型走势图。2009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10.7%,增速为最近8个季度以来新高。
材料二:2009年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 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下降0.3%。居民消费价格11月份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上涨0.6%,12月份上涨1.9%。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12月份由负转正,当月上涨1.7%。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2%。考虑到基期因素影响,2010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仍然较快,应警惕物价回升较快、产能过剩以及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等方面的风险。
材料三:2010年初期,北方地区蔬菜价格以涨为主。受大雾、大风降温天气影响,蔬菜价格出现整体上涨,其中大白菜、西红柿、豆角和青椒价格单日涨幅均超过10%。广东、广西、湖南、安徽等南方省区由于气温回升,菜价稳中微降。理论分析
2.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提高居民收入奠定了基础。物价影响着人们的消费,物价的上升,会导致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需要加强宏观调控,防范通胀,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由于气候的影响,蔬菜生产成本加大,供应量减少,使蔬菜价格上涨。
4.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扩大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使“保八”目标圆满实现。5.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作用,2009年政府投资持续增长,更多的关注民生,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热点预测
根据下图显示,据此完成1题。
①我国经济有了回升向好势头 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消除 ③出现了通货膨胀 ④需要注意防范通货膨胀 答案:b 2.据河南省商务厅监测,2010年1月下旬河南省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粮食、肉蛋和蔬菜成上涨主力。猪肉价格上涨明显,每公斤五花肉价格下旬较中旬上涨2.3%,受冰雪天气影响,农产品价格涨得最多的莫过于蔬菜了。其中,大白菜涨价3.2%,芹菜涨价4.2%,黄瓜涨价6%,西红柿涨价2.9%,豆角涨价5%。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使人们特别是贫困家庭感受到了压力。
请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本次主要农产品价格水平走高给人们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1)以猪肉、蔬菜为主的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其价格上涨,会导致居民食品支出比重增大,加重低收入者等弱势群体的负担。
(2)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也会导致其他商品价格的连锁反应,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3)价格变动影响生产经营。猪肉、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解析:本题以本轮物价上涨为素材,考查物价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经济运行、生产的影响。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注意到主要农产品价格水平的走高,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农民收入。
一、单项选择题
1.据调查,在春节前夕,超市中许多商品的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说明()a.供给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b.价格的上涨具有随意性
d.需求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答案:d 2.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答案:a 解析:根据价格与需求成反向变动这一经济原理,结合图示,可看出随着车票价格的下降,乘车的人次增加,二者是反比例关系,四个图形中只有a项恰当地表达了二者的关系。3.2009年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农业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做好秋冬种工作。会议决定,2010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市斤均提高3分钱,其中,白小麦每市斤提高到0.9元,红麦和混合麦每市斤提高到0.86元。同时适当提高稻谷特别是优质稻最低收购价格。上述做法()答案:d 解析: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目的在于稳定小麦市场的价格,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这一做法可以调节生产规模,体现了利用价格调节供求关系的道理,故应选①③。②与事实不符。④观点错误,商品价格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
城市
甲
乙
丙
人均工资(元/月)860 000 300
130
160
a.乙>丙>甲 b.乙>甲>丙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价对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三地实际工资水平用人均工资除以物价指数,则甲乙丙三城市的结果分别为:22、25、30,所以实际工资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丙、乙、甲。5.下图描述的是2009年1~6月某奶制品的市场价格走势,下列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某商品价格走势
①该商品很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②生产者可能会缩小该商品生产规模 ③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答案:d 解析:一般说来,价格变动与商品需求量反向变化。图中商品价格走势下降,商品生产者获利减少,会缩小该商品生产规模,故选②。价格下降,其需求量要增加,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故选③。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排除④。该商品价格下降可能由供过于求导致,故选①。
6.下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出现通货膨胀,在b点出现通货紧缩 b.在a点出现通货紧缩,在b点出现通货膨胀 d.在a点形成卖方市场,在b点形成买方市场 答案:d 解析:a点说明价格高于价值,可能该商品供不应求,此时处于卖方市场。b点说明价格低于价值,可能该商品供过于求,处于买方市场。a、b两项与图无关。
7.2010年2月份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3%。其中,肉食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3%(猪肉价格上涨63.4%),鲜菜价格上涨46.0%,油脂价格上涨41.0%。这些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上升,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就必须()a.等待降价的时候再购买 b.大幅度减少相应的消费费用 答案:d 相关商品(主要指互补商品和替代品)价格的变动影响人们的生活消费。据此完成8~9题。8.甲经营水果,乙为甲做果箱。甲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使得水果生意红火,同时也带动了乙的果箱供不应求。这说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a.其互补品价格的变化 b.其替代品价格的变化
9.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
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答案:b 解析: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减少50单位。
二、非选择题
10.(2010北京东城期末)表中材料反映了2009年大蒜价格变动的多方面经济关系,概括材料中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材料
经济学道理
示例:2008年大蒜种植面积下降,直接导致了今年的大蒜产量急剧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蒜的价格
供给影响价格
材料一:民众普遍认为大蒜能够杀菌、提高身体免疫力,甚至能够避免感染甲流,这对大蒜价格的上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①
(请勿在此答题)
材料二:大蒜价格上涨,经销商们获得暴利,不少外行人也眼热起来,纷纷加入大蒜交易的行列
②
(请勿在此答题)
材料三:看到今年大蒜价格喜人,很多蒜农已经在扩大大蒜的种植面积,仅金乡一个县的种植面积就将扩大10%
③
(请勿在此答题)答案:①消费心理影响需求,需求影响价格。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③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
解析:细读三则材料,提取“普遍认为,暴利与加入行列,种植面积扩大”关键信息,调动经济生活知识归纳出理论依据。
第四篇: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
素教案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教学目标】
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学习要求】
.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5.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
【重难点】
.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5.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
【师生研讨】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
(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由劳动时间决定(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分←—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
★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生产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处于有利地位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处于不利地位
刺激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时间
所用的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劳动生产率可分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成反比
(理解: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价值量分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的价值总量
4.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个别劳动生产率尽管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会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缩短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则会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企业努力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由于价值决定价格,而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如果某行业的每个企业都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则会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而且商品的价值量变小,就会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等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a.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
b.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
c.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 d.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板书设计】
供不应求
供求(表现)
影
响
供过于求
内容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
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
决 定
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教学反思】:
第五篇: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复习学案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命制人:袁广凌 使用时间:2010.9.3 【课前预习案】
一、高考考点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给与需求;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影响价格的?(1)影响因素、怎样影响
(2)决定因素、关系
2.商品的价值量
(1)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是谁?对商品生产者有什么意义?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思考: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3.价值规律(1)内容
(2)表现形式
思考:如何理解等价交换原则?
4.供给与需求(1)含义
(2)与价格的关系
5.思考总结: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6.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1)对消费者的影响:
(2)对需求量的影响:
(3)对生产的影响
三、体系构建
【课内探究】
1.材料一 2008年底,猪肉价格逐步走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五月中旬全国大中城市的猪肉批发均价为14.49元/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6%。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2009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等六部委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6月13日,商务部启动了国产冻猪肉的收储采购工作。
材料二 2009年8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8月中旬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其中猪肉价格变动最明显,从6月中旬开始,猪肉价格已连续上涨了70日。对于生猪收购价格淡季上涨的原因,有关专家认为主要是因为,一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养猪成本。二是前段时间猪肉价格过低,造成不少养殖户亏本,仔猪提前出栏,淘汰了一部分母猪,造成出栏量减少,市场供应量相应减少。三是最近国家为了防止生猪就爱个过度下跌,启动了国产冻猪肉收储采购,这使得市场上猪肉供应量减少,供求关系趋于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毛猪的收购价格。
请结合材料总结:猪肉价格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2.2009年12月3日,记者向艺海嘉里和中粮联系人证实,食用油将会上调价格。这两家油企旗下的金龙鱼、福临门食用油调价极具风向标作用,多家卖场表示已收到部分品牌供应商的涨价通知,近期食用油价格将上调,幅度在10%左右。中粮集团表示,食用油这一轮提价,主要是受国际行情的影响,“面临的原料成本压力很大。”近期,国际大豆的到岸完税价上涨,而且东北大豆减产,农民又对国家托市收购价有预期,惜售心理严重,这使得国产大豆价格攀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负责人表示,食用油的价格上涨是由其本身的皱起决定的,和原料的涨幅及市场的供求有关,是由市场规律自身调节的,属于正常现象,市民不用担心这会引发通货膨胀。
运用有关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油价格上涨是由其自身的周期决定的,你如何理解这一“周期”?是什么因素在推动这一“周期”的变化?
(2)试说明食用油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