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蕨菜的栽培技术》教案3
《蕨菜的栽培技术》教案
------《四川省扫盲实用常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员懂得蕨菜的栽培技术。
2.通过一些科学致富的实际例子,让学员懂得“科学栽培的巨大价值”,培养他们相信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使学员真正懂得蕨菜的栽培技术。2.培养他们相信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教学道具:小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泛读课文
二、讲解课文 引种幼苗
一般在春季生长期开始时为好,运输过程中保持空气、土壤湿润。
2、引种根状茎 时间以秋季为好,在地上茎叶枯萎后,大地冻结前挖取;春季在出苗之前挖取。根状茎的长度应带有两个以上的芽簇,粗度以7至10毫米为宜,一颗直立芽应具有10毫米以上的根。直立芽一定要保护好,这是引种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
定植
整地施肥 秋季进行深松,春季结合整地,亩施纯鸡粪2000千克然后做床。地上床、地下床、平床均可,床面宽1至2米,高20厘米长15至20米床间留50厘米作业道。
2、栽植根状茎 按25厘米行距开10厘米宽、15厘米深的定植沟,并按5厘米芽距调整摆放根段,然后覆土10厘米,浇透水,水沉下去后再覆土5厘米,用耙子搂平。
3、移栽幼苗 当苗高10至12厘米时,带上坨移栽。移栽时挖直径20厘米、深15厘米左右的定植穴,按10株/平方米的密度摆放,株行距各为30厘米,然后用土填充幼苗周围12厘米,立即浇一次透水,水渗下后覆土。
田间管理
第1年栽植后田间管理的任务是抓苗,做到苗齐、苗壮,土壤湿度必须保证在55%至60%,浇完水后可覆盖树叶或稻草,干草起避光和保湿作用。第2年的任务是培育根系,使根系粗壮形成多芽,当土壤层融化6厘米时,在行距中间开沟,深8至10厘米,亩施鸡粪2000千克或掺入草木灰1000千克,结合覆土,浇1次透水,其他管理同第1年;第3年在大地解冻后,用耙子将地表土松动,不可太深,一般为3厘米左右,亩施鸡粪2000千克于地表,浇1次透水即可,其他管理同上一年;第4年以后的管理同第3年。
三、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蕨菜是一种新型的保健蔬菜,具有防癌、抑癌之功效。其味鲜美爽口,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俏销,亦能提高农民们的收入。
四、作业
简述蕨菜的栽培过程。
第二篇:马铃薯栽培技术教案
马铃薯栽培技术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马铃薯成长所需环境。2.了解马铃薯的作用。3.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因其营养丰富有“地下苹果”之称。
(二)马铃薯生长环境: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生态环境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中原地区春季马铃薯上市时,正值全国鲜薯市场紧缺之际,商品薯销售前景非常看好。现将中原地区春季马铃薯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做一总结,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中原地区春季适合马铃薯生长的时间较短(2月中旬-6月中旬),因此必须选用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休眠期短、抗逆性强、抗病高产优质的早熟品种:新荷兰7号、中丰8号,每亩用种量150kg左右。
(三)种薯处理
1、暖种切块 播种前30-35天,先将种薯放到温度12-15℃的室内或阳畦中进行暖种处理5-7天,促使种薯迅速解除休眠。暖种后进行切块,方法是:25kg以下的薯块,仅切去脐尾部即可;25-50kg的薯块,纵切2块;80-100kg左右的薯块,可上下纵切成4块;大薯块也可以先上下纵切两半,然后在分别从脐尾部芽眼向上依次切块。要求:切块大小均匀一致;每块最少保持一个芽,切口应尽量靠近芽眼;切刀要求快、薄、净。当切到病、烂薯时,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浸泡消毒。切块后晾切口明水,促使伤口愈合。
2、催芽处理 伤口愈合后进行催芽:(1)室内催芽:将晾好的种块放入篓中,用潮湿的麻袋覆盖保持室温15-18℃;
(2)室外催芽:选择背风向阳处建阳畦催芽,畦宽1m,长度视种子量而定,畦内铺5cm厚的湿沙,摆放一层种块后,撒上一层湿沙,如此可放种薯2层,切勿堆积过厚,以防烂种。白天确保有充足的光照,夜间在薄膜上覆盖草苫,确保畦内温度保持在15-1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马铃薯的地块选择与施肥整地
2、马铃薯的播种方法。教学过程:
(一)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壤土进行马铃薯生产,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马铃薯是喜肥高产作物,必须采用“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微肥结合”的平衡施肥法。如亩产2500-3000kg的田块,施肥标准为:每亩圈肥5-6m3 马铃薯专用复合肥50-75kg或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各25-30kg,硫酸锌1kg、硼砂0.5kg。农家肥结合整地施用,化肥做种肥播种时条施。如采用地膜栽培,应将所用肥料作底肥一次施入;露地栽培应留复合肥25kg、尿素15kg或碳铵40-50kg,在苗出土80%左右时作追肥施用,其余肥料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后进行深耕,耕作深度约20cm-30cm.(二)、播种
1、适期尽早播种:中原地区适宜春季马铃薯生长的生长期只有60-70天,必须选择早熟品种尽早播种才能优质高产高效。一般要求:土壤深10cm处地温为7-15度时开始播种。中原地区阳畦和小拱棚栽培1月底2月初播种,地膜覆盖早熟栽培2月底前播种;春露栽培3月上旬播种。
2、足墒深播:早春地温低空气干燥,故应深播,播种深度为10cm。
3、栽培模式与种植密度:春季马铃薯早熟栽培,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或大拱棚覆盖栽培。以每亩种植5500株左右,单行种植垄高15-20cm,行株距60×20-25cm;双行种植垄距1m,垄宽60cm,垄高15-20cm,大行距60-70cm,小行距40-30cm,株距27-30cm。
4、播种方法:选择寒流过后、温度升高时,采用起垄栽培,朝阳坡播种。播种深度因品种而宜,播后适当镇压后覆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马铃薯生长期间的田间管理 教学过程:
(一)田间管理
春季马铃薯田间管理应掌握前促后控的原则,技术管理要及时,抓早、抓细,早中耕、早追肥、早浇水。促进幼苗早发棵,茁壮生长。开花后根据天气、墒情、枝叶生长情况,酌情追肥,小水勤浇,促秧攻薯,以薯控秧,使薯秧生长协调,防止后期茎叶早衰或徒长。
1、幼苗期:马铃薯播种后出苗前不宜灌溉。待苗出土80%左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和追肥培土,本次追肥宜早不宜晚。苗追施碳铵50kg,沿种植行8cm处条施并中耕培土,追肥后及时浇水;足墒播种苗期尽量少浇水,以提高地温,促进早发棵;此时要注意及时防治蚜虫;封垄前结合长势,亩可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0-15kg,同时进行最后一次中耕除草高培土。
2、结薯期:出苗后25天现蕾(7-8片叶时又称团棵期),薯块开始膨大,此时进行培土、浇水、防治蚜虫、预防晚疫病等,严禁使用多效唑。5月上旬开花初期(16片叶左右)马铃薯进入迅速膨大期,此时要及时喷药防治晚疫病。在生长后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根据墒情及时浇水,绝不能缺墒,确保土壤湿润,忌大水漫灌,地皮见干见湿为宜。收获前雨水较多,要及时排水,田间不能有积水。收获前7-10天左右应停止浇水,防止田间烂薯利于贮藏。
(二)病虫害防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防治。春季马铃薯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疮痂病等,虫害有蚜虫、地老虎、蛴螬、茶黄螨、潜叶蝇等。
1、病毒病、病毒病是造成马铃薯薯种性退化,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应重点防治。措施有:选用脱毒种薯;适当调整播种期:春季早播早收,避开蚜虫迁飞高峰,躲过高温影响;发现感病植株应立即拔除,及时防治蚜虫、白粉虱等传病毒昆虫;发病初期喷洒糖+醋+酒+羊奶混合液,或1.5%植病灵II号乳剂1000倍液防治。
2、晚疫病、晚疫病在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在开花前后要采用喷药预防,重点喷叶子背面。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性强;精选种薯淘汰病薯;在开花前后,用70%代森锰锌、25%瑞毒霉或58%瑞毒锰锌预防喷施,每7天左右喷1次,连续3次。交替使用。
3、疮痂病、疮痂病是一种放线菌病害,土壤碱性、施不腐熟的有机肥料、结薯初期土壤高温高湿发病严重。防治方法:轮作倒茬,不要在碱生地块种植马铃薯,施用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适当早播提前收获,使马铃薯结薯期避过高温;块茎膨大期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药剂防治:用1.5-2kg硫磺粉撒施后犁地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开沟时每亩再用1.5硫磺粉小熊猫施消毒。
4、蚜虫和菜青虫:可用5%抗蚜威、10%吡虫啉、20%的氰戊菊酯或10%氰氯菊酯等药剂交替喷雾。
5、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犁地前,用3%辛硫磷颗粒剂5-6kg/亩均匀的撒施;也可在播种时,亩用麸皮2-3kg药麸在田间撒时,2-3次即可。
6、茶蟥螨:用73%炔螨特乳油2000-3000倍稀释液,或0.9%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稀释液,5天喷药1次,连喷3次。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马铃薯的收获(土豆种子)
教学过程:
(一)春季阳畦栽培、双膜覆盖栽培马铃薯4月底至5月初收获;地膜覆盖栽培5月中旬收获;露地商品薯6月上中旬收获。
(二)秋马铃薯种植使用的是春季基地繁育的种薯,收获时间短,没完全渡过休眠期。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打破休眠的处理,不然会造成出苗不齐不全、减少产量的问题。对春季生产种薯进行打破休眠处理,可以使用在短时间内能起到解除休眠的化学药剂。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种:
1、用赤霉素(920)打破休眠:把切好的芽块,放进5―10ppm浓度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捞出后放入湿沙中,保持20℃左右的温度即可。
2、用硫脲打破休眠:把切好的芽块放入1%硫脲溶液中浸泡1小时,捞出后放入湿沙中层积。
3、用熏蒸法打破休眠:所用药剂为二氯乙醇、二氯乙烷和四氯化碳,将三者按7:3:1的容量比例,混合成熏蒸液,用以熏蒸种薯。
第三篇:《食用菌栽培技术》教案
一、概论
(一)品种分类 根据商品特性,分为鲜品和干品两大类 1.鲜品类
(1)野生鲜品类:姬松茸、鸡枞菌
(2)人工栽培鲜品类:平菇、猴头菇、香菇,茶树菇、草菇、双孢蘑菇,滑菇、金针菇、鸡腿菇
姬松茸
鸡枞菌 枞菌 枞菌 枞菌 枞菌 枞菌
平菇
平菇
平菇
猴头菇
猴头菇
香菇
香菇
茶树菇 茶树菇
草菇
草菇
双孢蘑菇
滑菇
金针菇
金针菇
鸡腿菇
鸡腿菇
2.干品类
(1)野生干品类:松乳菇、红椎菌、肚菌
(2)人工栽培干品类:姬松茸、香菇、竹荪、茯苓、银耳、木耳、灵芝
松乳菇
红 椎 菌
红椎菌
肚菌
肚菌
竹荪
竹荪
竹荪
茯苓
茯苓
银耳
银耳
木耳
木耳
灵芝
(二)生物学特性(P1)
1.形态学特征:食用菌虽然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但不管是什么食用菌,都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2.影响食用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p4-5):
温度、水分、光照、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酸碱度(pH值)
(三)市场前景(p6)1.营养价值
(1)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特点;(2)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多糖等营养成分。
(三)市场前景(p6)2.医疗保健价值: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人体健康。
二、食用菌的制种技术(P9)
菌种:在生产实践中,常将经过人工培养并进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菌丝连同培养基质一同叫做菌种。根据菌种来源、繁殖代数及生产目的的不同,把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
(二)消毒与灭菌(P12)1.食用菌制种和栽培的中心工作就是如何防止和控制各种杂菌的污染,以获得菌丝体或栽培体的纯培养。
2.消毒与灭菌的方法(P12):物理消毒灭菌、化学消毒灭菌。3.常见的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灭菌法和紫外线杀菌法。
4.常见的化学消毒灭菌法:(1)气雾消毒灭菌法(2)液体消毒灭菌法
(三)接种与培养(P16)1.接种:将菌种移至新的培养基的过程。2.菌种培养
(四)菌种质量鉴定(P18)优良菌种的共性:“纯、正、壮、润、香”
三、食用菌的常规生产技术(P24)
四、几种地方特色食用菌栽培(P34)
(一)香菇栽培 1.营养; 2.温度; 3.湿度;4.空气;5.光线;6.酸碱度(pH值)
5(最适)
:
五、常见食用菌病虫害防治(P70)(一)常见杂菌种类与防治(P70)食用菌最常见和为害较严重的杂菌主要有:木霉、曲霉、链孢霉、青霉、毛霉
(二)真菌性病害的种类与防治(p77)
(三)食用菌害虫的种类与防治(p78)1.食用菌常见害虫种类(p78):
瘿蚊类 菇蚊类 跳虫类 线虫
2.食用菌常见害虫的防治方法:
(p79-80)
(1)科学合理选择和设计食用菌生产场所;
(2)培养室和出菇场的门窗安装纱门(3)灯光诱杀(4)生物防治
(5)施用植物杀虫剂(6)菇潮间隔期,用溴氰菊酯等喷洒空间、墙壁、床架。
六.(生产实例)香菇代料栽培管理技术(p36-41)
1.培养料配制:木屑78%、麸皮18%、蔗糖1%、石膏粉2%,过磷酸钙0.5%、尿素0.3%、硫酸镁0.2%。先将麸皮、石膏粉及其它辅料按比例称好,充分搅拌,然后再添加到木屑中,干翻搅2-3次,然后加水,含水量达到55-60%,再搅拌2-3遍,建堆闷2-3小时即可装袋。2.菌筒制作与培养:(1)制作菌袋(2)装料(3)消毒、灭菌(4)接种、培养 3.脱袋转色 4.催蕾、出菇
第四篇:烤烟栽培技术 教案
烤烟栽培技术
烤烟育苗
当前我们推广的烟草育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托盘假植两段育苗;二是漂浮育苗。
一、托盘假植育苗
㈠壮苗标准:苗龄65天左右,叶数9片左右,茎高8—10cm,茎粗0.5—0.6cm,且有韧性,叶色绿至浅绿,叶片较厚,侧根发达,无病虫害,群体整齐一致。壮苗标准根据不同的移栽要求而有所不同,深栽烟苗和膜上烟的烟茎可以高一些(10—12cm),浅栽和膜下烟的茎高可以矮一些(6—8cm)。
㈡育苗设施 大棚(中棚)、育苗托盘、薄膜等 ㈢消毒
1、消毒剂:斯美地(化学名称:甲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钠)、高锰酸钾、福尔马林。
2、母床消毒:先将厢面青土锄松、平整,铺上营养土,保持湿度在70%左右,每平方米以50ml斯美地兑水稀释成60倍液均匀浇洒于苗床上,然后密封大棚,3—4天后耙松厢面表土,通风透气,使残留药气充分挥发4—5天。
3、育苗盘消毒:育苗盘在使用前用1—2%的福尔马林溶液或0.05—0.1%的高锰酸钾喷洒育苗盘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4、营养土消毒: ㈣播种
1、确定播种期:一般在移栽前80—85天播种。
2、播种量:每标准苗床(10平方米)播包衣种子200—300克。㈤苗床管理
1、母床管理
2、子床管理
二、漂浮育苗
㈠漂浮育苗的意义: 第一,减轻病虫害。
第二:生长快,苗齐苗匀。第三:节约肥料和用水。
第四:有利于实现育苗专业化和栽培品种良种化。㈡漂浮育苗的优点: 一是烟苗整齐一致,有利于提高大田生产的整齐一致性,进而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二是烟苗根系发达,根的数量超过常规育苗1倍以上,有利于提高移栽成活率。
三是可有效克服早花现象。
四是因采用无土栽培,可有效控制土传病害,尤其是病毒病有明显效果。五是育苗使用的苗盘重量轻,移栽方便。
地膜覆盖栽培 盖膜应注意几点:
一、土壤湿润是盖膜的前提条件。含水率要求在80%以上。如果含水量低,今后下雨又下不进,烟苗移栽后就会受旱。而且土壤中水分少了,不利于底肥分解,容易导致烧根滞长甚至死苗。
二、盖膜时间。膜下栽培必须即栽即盖,膜上栽培则可提前10天至一个月盖膜,只要土壤湿润、下足了底肥、施用了化学除草剂,就可盖膜。施用除草剂时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期(5—7天),过了安全期才能栽烟。盖膜前可先喷施农药如日高以减少虫害。
三、盖膜的要求。总的要求就是:平、直、紧、密,做到大风掀不开,真正收到保温、保水、保肥的效果。
四、揭膜。烟株团棵后,或移栽35天左右,或连续5天以上气温稳定通过18℃,便可揭膜,而且一定要揭膜。有些烟农主张不揭膜,这是不对的。
五、化学除草剂的施用。目前施用的有芽前除草剂和芽后除草剂。芽前除草剂如金都尔必须在盖膜前喷施。值得注意的是:喷药前泥土必须打碎整平;喷药后要立即盖膜,不要破坏了药膜,否则药效降低;喷药时土壤为湿润为度,含水太少,药液不能下渗,药效不能发挥,但含水太多,药液渗透太深不易挥发,今后烟根根尖容易受药害,导致滞长或死苗。芽后除草剂如农达喷药时应尽量喷到杂草叶上(靠叶吸收),注意喷药时间至少在移栽前10天,以避免烟叶药害。
烟叶成熟度
一、烟叶成熟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概念
什么叫烟叶成熟?从大的方面说,每片烟叶都可以分为两个成熟阶段。一是生理成熟期,即烟叶的长和宽都已长完定型,叶内干物质的积累大于分解,干物质总量达到高峰,从植物学角度来说,烟叶生理上已经成熟,所以这时叫生理成熟期。二是工艺成熟期。生理成熟的烟叶,其内在化学成分并不符合工厂加工卷烟的要求。而烟叶生理成熟后,各种内在化学成分进行生理生化反应,消耗大于积累,正朝着符合工厂工艺需求的方向变化,不利成分逐渐减少,有利成分逐渐增加。这个过程就叫工艺成熟期。
再分细一点,烟叶成熟可以依次分为以下几个档次: 未熟——烟叶还在旺长,长度、宽度、厚度尚未定型。欠熟——刚刚生理成熟。
尚熟——已达到生理成熟,但还未完全达到工艺成熟。成熟——已经达到工艺成熟。完熟——即充分成熟。
过熟——成熟过度,部分或全部失去使用价值。
还有“假熟”,不属于成熟的档次。它是指因为旱灾、涝灾、病虫害、缺肥、缺光照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非正常老化,外观似熟实际未熟的烟叶。
有些人喜欢讲“提高采收烟叶的成熟度”,这话不够准确。在实践中,我们的下部叶常常是过熟采收,再不能“提高成熟度”了。成熟不够主要是中、上部叶。提高中、上部叶的成熟度,则确是今后提高烟叶质量的核心所在。不同部位烟叶,成熟的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准确的提法应是“适熟采收”。
二、烤烟生产前、中期确保成熟度的相关技术 ㈠选择品种和培育壮苗
烟稻连作不宜选择生育期太长的品种,否则粮烟争季节的矛盾更加突出。培育壮苗有利早生快发,正常生长。这两项已在前面介绍,这里不再详讲。㈡搞好烟田冬翻和大田管理,促使烟株早生快发
烟田冬翻。土壤好坏,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极大。烟田冬翻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而且冬翻越早越好,老农有“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的说法,烟地一般要求12月底以前全部翻完。
中耕培土。中耕的作用在于改变雨后表土板结的状况,使土壤疏松,提高通透性。
打脚叶。我们现在选用的烤烟品种,一生中共会长出叶片34—36片,而留下烘烤的有效叶只18—22片,其他的叶片都是无效叶。
三、烤烟大田后期确保成熟度的关键技术
烤烟大田生长后期的关键措施是烟水配套,确保烟叶正常成熟。有几个观念要转变。首先,过去认为烤烟后期吸水量很少,烟田宜干燥。现在看来,这种观念是不对的。第一,烤烟后期需水量减少,但并不是完全不要水分,养命之水是不可少的。第二,烟叶成熟期正逢干旱季节,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土壤持水量不高,烟叶就很容易受旱早衰或假热。第三,这时烟根已经衰老,活力减弱,缺水更易加速老化,甚至死亡,而有适宜水分则可延缓衰老,增加活力,确保烟叶成熟所需养分的吸收。第四,烟叶成熟期又是高温火南风季节,6份平均缺温25.7℃,7月份28.2℃,两个月中的极端最高温常常超过35℃,最高达40℃,高温逼熟(假热)就是这样造成的。但是如果土壤水分达到80%左右,保持湿润状态,就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烟株生活环境中的温度会明显降低,减少高温逼熟的可能性,同时降低烟叶叶面的蒸发,避免中午叶片凋萎现象的发生,科学家说“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是最根本的道理。
四、烟叶采收阶段的把关措施 ㈠烟叶适熟采收的原则
下部叶尚熟采,中部叶成熟采,上部叶完熟采,顶部4—5片叶充分成熟一次采。根据烟农的经验是:“下部叶烤嫩不烤老,中部叶成熟才能烤,上部叶烤老不烤嫩。”但我县过去许多烟农恰巧相反,下部叶开烤太迟,过熟采收;上部叶则过早采完,采青采生;下部叶、上部叶都没有做到适熟采收。
㈡采收时间
今后要求:下部叶在打顶后7—10天开始采收,下部叶与中部叶之间间隔5—7天,中部叶与上部叶之间间隔7—10天。或者每烤一房间隔2—3。有人担心这样做会烤冷烤房,耗煤多。其实,冷烤房每房多用10—15公斤煤,只几块钱,烟烤好了可增收几百元,划得来。最后一次采收就在7月15日前后。从始采到终采共需55—60天。要确保烤烟大田生长期在120天左右。
㈢成熟烟叶的判断方法
1、外观判断法。
⑴下部叶适熟的档次是“尚熟”:因为下部叶光照不足,干物质少,水分多,不耐成熟,“尚熟”不采很快就会变成“过熟”叶,身份和使用价值降低。所以,叶片由绿褪黄,以绿为主,主脉2/3变白,部分茸毛脱落,茎叶角度由小变大,即可采收。
⑵中部叶适熟的档次是“成熟”:叶片由绿变黄,黄绿各半,主脉全部变白,支脉1/2变白,茸毛大部分脱落,叶尖下垂,茎叶角度接近90度,即可采收。⑶上部叶适熟的档次是“充分成熟”:因为上部叶干物质多,水分少,耐成熟。
烘烤工艺
一、烘烤前的工作 ㈠检修烤房。对烤房的炉灶、火管、风洞、天窗、烟囱、门窗、墙壁、屋顶各部分都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
㈡备足物资。煤炭应提早备足备齐,以及火钳、火叉。应在开烤前几天生火把烤房烤干,以利第一房烟叶烘烤时,能正常变黄和排湿顺畅。
㈢分类编烟。绑烟时,应进行鲜烟分类,先绑适熟叶,并随手挑出未熟叶、过熟叶、病斑严重叶片,待绑完适熟叶后,再将这几类烟叶分别绑竿。
㈣配竿装烟。装烟的要领是合理搭配竿烟,而决非简单地把竿烟随便挂进烤房。装烟要求:
1、同房同质,选竿配装。由于鲜烟叶质量有差异,应坚持“上青下黄”和“上干下湿”的原则。而同一棚(层)的烟叶则应基本一致。
2、装烟垂直搭配,由于房内各棚烟叶所处的高度不同,距热源和通风口的距离不同,所承受的温、湿度与“热风”流量不同,烟叶在烘烤中变化的程度与进度也不会相同。
二、烟叶烘烤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
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干燥过程,而是:
1、排除鲜烟叶内的大量水分,使烟叶干燥。
2、使烟叶内对品质起不良作用的成分分解转化为对品质起良好作用的物质,使烟叶特有的色、香、味显露出来。
㈠烟叶烘烤的意义 烟叶烘烤的意义在于:烟叶在田间生长发育所形成的潜在质量,通过科学烘烤得到体现,成为现实质量,从而使烟厂的需求得到满足,使烟农的辛勤劳动得到报偿。烟叶的质量、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形成,栽培、采收、烘烤,三分天下各占其一。以我县情况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三化(种子良种化、布局区域化、栽培规范化),生产、栽培技术进步很大,而采收和烘烤两个环节则相当薄弱,突破这两个环节之后,烟叶质量、市场声誉、经济效益必将跨上一个大台阶。
㈡烟叶烘烤的基础知识 烟叶是烟株上的营养器官,采摘下的烟叶也就是叶片在脱离母体后,在外界没有养料供给的饥饿情况下进行代谢,叶内贮存的物质发生复杂的生理与生物化学变化,但它并未死亡,还在呼吸,烘烤是人为地创造条件使之加速衰老死亡和干燥的一个连续过程。
三、因地制宜、科学烘烤是烤制优质烟的主要关键
烘烤技术既要反映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共同规律,又要体现当时当地当房烟叶的具体特点。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桂阳烤烟在烘烤中表现的地方特点。桂阳3—6月(一般为6月上旬)是雨季,光照相对较少,处于荫蔽状态下的下部叶片干物质积累不足,叶片薄而水分含量高;同时,烘烤前期为防止“硬变黄”,要排除部分水分,因而进入定色期后很容易干燥,所以,叶片虽然鲜黄,但容易青筋。相反,6月中旬以后进入旱季,雨量减少而光照充足(7月份还常有火南风,容易出现高温逼熟现象),因此中、上部叶(特别是上部叶)干物质积累丰富,叶片厚而水分含量低,变色期常需补充水分,叶片变黄后常因水分不足而出现青筋。过去县内青筋烟多,除了栽培方面的原因之外,上述地方气候特点是最主要的因素。
第五篇: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教案
教学目的1、使学员了解小麦生长的特点。
2、培养学生掌握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3、解决小麦栽培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4、提高学员麦田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教学过程
俗话说:“想要小麦产量高,穗多、穗大籽粒饱”。也就是说,小麦要高产,就必须抓住小麦成产的三大因素,即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要夺取小麦高产,这三因素中缺哪一项都不行。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成产三因素,谈谈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打好播种基础,实现一播全苗
1、浇好底墒水
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全生育期需要多次浇水,但以浇好底墒水最为重要,这是因为浇好底墒水不仅能够保证一播全苗,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补充土壤深层的水分,引导根系深扎,扩大根系利用水肥的范围,有利于培育壮苗。壮苗先壮根,根系强大了,自然就提高了小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足墒下种,对小麦增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浇底墒水的方法,最好是在秋作物(如:玉米等)收获前7-10天浇一次水,这样既可以满足秋作物(玉米)后期灌浆对水分的需求,又保证了小麦的足墒下种,达到了一水两用。所以,在此期间,特别是当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如能饱浇一水,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保证小麦足墒下种,都是非常重要的。
2、秸秆还田,增肥地力
实现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实行秸秆还田的地块,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凡是秸秆还田的地块,严禁旋耕后直接下种,必须深耕细耙,否则,秸秆上面盖土层薄,播种时种子播到秸秆上,会影响出苗,1
形成缺苗断垄,或者出苗后麦根扎到秸秆上,会使麦发黄不长,分蘖少,分蘖小,分蘖成穗率低,抗寒抗旱能力差,越冬很容易死苗。第二、秸秆还田地块,应注意底肥增施氮肥,因为秸秆在土壤中的沤制过程中,还必须有足够的氮元素参与其中,如果土壤的氮肥不足,土壤中的秸秆沤制时会与麦苗争氮,使麦苗发黄不长,分蘖晚、分蘖小、分蘖少、分蘖成穗率低、苗弱、抗寒、抗旱能力差,越冬容易死苗,造成严重减产。秸秆还田地块增施氮肥的量应按秸秆还田的量计算,一般在常规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还田100公斤秸秆,需要增施1公斤尿素,如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的经济系数可按50%计算,也就是说,玉米每生产100公斤籽粒,可同时生产100公斤玉米秸秆,如果秸秆全部还田的话,每亩生产500公斤玉米籽粒的地块,应增施尿素5公斤。玉米产量700公斤的地块,应增施尿素7公斤。
3、增施农家肥,搞好配方施肥
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地块,每亩需施优质农家肥4-5方,或者鸡粪1000公斤以上,或者饼肥400-500公斤,在此基础上,每亩底施磷酸二铵20kg,尿素10kg,硫酸钾或氯化钾10kg,硫酸锌1.5kg。有饼肥或炒香的麸皮10-15公斤加辛硫磷0.5公斤/亩,加适量水,拌匀撒垡头,可兼防地下害虫,防效可达95%以上。在施肥方法上,全部的农家肥、磷肥、钾肥、锌肥、硼肥作底肥一次施入,其中的磷肥70%掩底,30%撒垡头,氮肥早播地块70%作底肥,30%作追肥,中期播种地块(10月15-25日),50%作底肥施入,50%作追肥使用。10月25日以后播种的晚播地块,氮肥的30%作底肥施入。70%作追肥使用。
4、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深耕25cm左右,斜耙3遍,特别是秸秆还田地块,更应该深耕细耙,达到地平埂直,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否则地太虚,播种时不好掌握播种深度,播种过深种子出苗慢,出来的苗弱,分蘖晚、分蘖少、分蘖小、分蘖成穗率低,虽然播种量不少,但成穗不多,产量不高。播种过浅,分蘖节处露,冬天容易死苗,后期容易倒伏。所以,深耕细耙,精细整地,达到上虚下实,地平埂直,是实现精播匀播,播深适宜,一播全苗的重要保证。
5、品种选择。根据茬口早晚、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的播期、播量
(1)早茬麦:因为播期早(一般在10月5-15日)能够充分利用冬前的光、热资源,在优越的肥水条件下,能够早分蘖、多分蘖、长大蘖,分蘖成穗率高,所以应在选择分蘖成穗高的半冬性品种。如矮抗
58、周麦16、18、20、22,百农160、新麦
19、众麦1号、豫农
416、富麦2008、花培6号、众麦998、郑农
17、新麦18等,在底肥增施氮肥的基础上(底肥施总氮量的70%),降低播种量(一般每亩播量为8-9公斤),在以分蘖成穗为主的途径,增加每亩穗数,行距配置6.5-7寸。
(2)中茬麦:一般是在10月15-25日播种,该期播种的小麦随着播种时间推迟,冬前可被充分利用的光、热资源越来越少,冬前分蘖的数量和成穗率也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每亩有足够的穗数,就必须在选择分蘖力中等,穗粒数较多的半冬性偏春性或弱春性的品种,如周麦23、9023-
9、郑麦8976、新麦208、平安6号、花培8号,底肥适量施用氮肥(底肥施兑氮量50%左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为8-15公斤,走以主茎成穗和分蘖并重的途径,达到每亩穗多的目的。行距配置6寸左右。
(3)晚茬麦:一般指10月底-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该期播种的小麦,由于冬前可被利用的光热资源十分有限,冬前的分蘖很少,即使有少量分蘖也不会成穗或干脆单根独苗越冬,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有足够多的亩穗数,就必须在选择分蘖力弱,分蘖成穗率底,穗大、粒多的大穗型,弱春性或春性品种,如郑麦9023、周麦23,底肥少施或不施氮肥(一般底施总氮肥的30%以下)的基础上,加大播种量,实行独杆栽培,一般亩播量15-18公斤左右。走以主茎成穗为主的途径,实现每亩穗多的目的。行距配置4-5寸。
(二)加强冬前管理,确保壮苗越冬,提高分蘖成穗率。
1、及时查苗补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疏苗移栽,消灭缺苗断垄和疙瘩苗。
2、促控结合,培育壮苗,增加冬前大蘖,促进分蘖成穗率,俗称倒针期,每亩喷施150-175ppm多效唑水溶液50公斤(即50公斤
水兑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50克),可促进有效分蘖,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
3、冬季适时镇压,弥实地表裂缝,防止寒风飕根,保墒防冻。
4、对于晚播,大播量麦田,年前可以不浇水,不施肥。
(三)返青起身期的麦田管理
1、对于冬前亩头数达到80万以上的早、中播麦田,返青起身期不浇水,不施肥,深中耕断根,控制春生分蘖,提高地温,控上促下。对于冬前播大播量麦田,返青起身期同样不浇水不施肥,但需要浅中耕松土,提高地温,镇压保墒,控上促下。
2、对于冬前头数在80万以下的中播麦田,要及时浇水施肥,结合浇水亩施氮肥总量的25%左右。浇水后要及时中耕。
3、亩头数的调查可用“斤籽万苗”的方法:即播种一市斤种子,正常情况下,一般可出一万棵苗,田间可多点取样,求出平均每棵苗的头数,再用“斤籽万苗”的方法算出一亩地的头数。例如:每亩播种量为20市斤,经调查平均每株的数为5个头,那么每亩头数就是20万×5=100万头。播量16市斤,每株4个头,每亩就是64万头。
二、如何实现穗大粒多
1、重施拔节肥:在按照要求施足底肥的前提下,要重施拔节肥,灌水追肥时间约在4月10日-15日,正是小麦基部节间已经固定,该长大穗的时期,此期可结合浇水,早播麦田每亩施氮肥总量的25%,中播麦田施氮肥总量的45%,晚播麦田施氮肥总量的65%以上。高产田块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8kg。
2、补施孕穗肥:4月20日左右,正是小麦挑穗孕穗期,此期结合浇水,可亩施尿素4-5公斤,可有效增加小麦穗粒数。对于强筋品种或有脱肥迹象的麦田,可随灌水每亩施2-3kg尿素,时间约在5月5日-10日。
三、如何提高小麦千粒重
1、防止倒伏:
(1)控制返青、起身期肥水,蹲住底节防止倒伏。
(2)小麦起身到拔节期(3月5日-20日),亩用100-150ppm的多效唑溶液50公斤叶面喷施,可有效的降低株高,防止倒伏。
2、及时防治病虫害:
(1)播种前用立克秀、适乐时、全蚀净等药剂等拌种,起身拔节期用粉锈宁、三唑酮等药剂灌根,防治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
(2)扬花期遇连阴天气,及时叶面喷施多菌灵胶悬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
(3)拔节到灌浆期,及时防治白粉病、锈病、红蜘蛛和穗蚜。
3、抓好叶面喷肥,防止早衰和干热风:
中、后期叶面喷施高美施、磷酸二氢钾、麦侹漯效王、旱地龙等,加快灌浆速度,防止干热风,提高千粒重。
4、5月10日左右,及时早浇灌浆水。
5、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避开烂场雨,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