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5篇)

时间:2019-05-15 06:4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护理、影像、麻醉、口腔、妇产、精卫专业用)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课程编码

1001226006

课程类别

生物学

理论总学时

长治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2009-1-9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和化学反应的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基因结构、表达与调控的科学。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化学的发展和延续。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的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对医学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和前沿学科。

本大纲是配合査锡良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生物化学》第7版的使用而编写的,该教材共4篇21章,内容涵盖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常用技术。根据本院五年制临床医学、护理、影像、麻醉、口腔、妇产、精卫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本教材的内容全部讲授,总学时数167,理论讲授学时数107,实验学时数60,理论讲授学时数与实验学时数之比为1.78∶1。

本大纲将教材中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3个部分。对于必需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记忆并能融会贯通。对于应该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基本理解并能记忆。对于了解的内容,可讲可不讲,但要求学生去阅读了解。

一、教学学时

共1个学时(40分钟)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二)熟悉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简史、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二)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三)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四)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第一篇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教学学时

共6个学时(240分钟)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蛋白质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分子组成、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二)熟悉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三)了解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三、教学内容

(一)蛋白质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二)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三)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四)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五)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六)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

4(一)掌握脂类的概念、脂肪合成与分解代谢基本过程、脂肪酸的分解、酮体代谢、胆固醇与磷脂的代谢;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代谢与功能。(二)熟悉脂类的消化、吸收和功能。熟悉甘油磷脂的代谢。

(三)了解脂酸的分类、鞘磷脂的代谢、多不饱和脂酸及其衍生物;了解脂肪肝、酮症酸中毒、高脂蛋白血症。

三、教学内容

(一)脂类的概念、功能、消化、吸收(二)甘油三酸代谢(三)磷脂的代谢(四)胆固醇代谢(五)血浆脂蛋白

第六章

生物氧化

一、教学学时

共4个学时(160分钟)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生物氧化过程中体内水和CO2的生成、ATP的主要生成方式、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呼吸连的组成及作用特点。

(二)熟悉生物氧化的特点、反应方式及所需要的酶类。熟悉氧化磷酸化的机制。(三)了解NADH及ATP的转运及非线粒体氧化体系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二)生成ATP的氧化体系(三)其它氧化体系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一、教学学时

共6个学时(240分钟)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氨的代谢、一碳单位的代谢。

(二)熟悉个别氨基酸代谢。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三)了解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消化、吸收和需要量、体内蛋白质转换更新。

三、教学内容

(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三)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四)氨的代谢

(五)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一、教学学时

共4个学时(160分钟)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基本过程、补救合成的意义、脱氧核苷酸的合成。(二)熟悉核苷酸合成的调节、核酸的消化、核苷酸的生理功能。(三)了解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嘌呤核苷酸分解产物、痛风症。

三、教学内容

(一)核苷酸代谢概论(二)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三)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四)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一、教学学时

共4个学时(160分钟)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特点和意义。(二)熟悉物质代谢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三)了解各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三、教学内容

(一)物质代谢的特点(二)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三)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四)代谢调节方式

第三篇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

一、教学学时

共6个学时(240分钟)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遗传信息流动的中心法则;DNA的生物合成的方式;复制的基本规律、主要物质及其作用机理;原核生物DNA复制基本过程及各阶段特点;端粒和端粒酶的概念。(二)熟悉DNA复制的保真性依赖三种机制;真核生物DNA的合成过程;逆转录;突变的概念及类型。

(三)了解DNA损伤及其修复的机制;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及意义;突变的意义及引起突变的因素;DNA修复的类型。

三、教学内容

(一)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二)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三)DNA生物合成过程(四)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五)DNA损伤(突变)与修复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过程

第十三章 基因表达调控

一、教学学时

共4个学时(160分钟)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基因表达的相关概念及原理;原核生物转录起始的调节与操纵子模式;顺式作用元件的分类及转录因子的分类。

(二)熟悉真核生物表达调控的特点;基因表达的时间、空间特异性。

(三)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理意义;其他转录调节机制及翻译水平调节机制;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转录因子的结构。

三、教学内容

(一)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三)原核基因表达调节(四)真核基因表达调节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一、教学学时

共4个学时(160分钟)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基因重组的方式及重组技术;基因重组的重要相关概念;目的基因的种类;基因重组基本原理及步骤;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的概念。

(二)熟悉限制性内切酶的分类、结构及功能特点;重组体的筛选方法。

(三)了解基因重组技术与医学的关系;同源重组的机制;基因工程常见工具酶;基因工程常见载体类型;克隆载体的选择;基因诊断、治疗与预防。

三、教学内容

(一)自然界DNA重组和基因转移(二)重组DNA技术

(三)重组DNA技术与医学的关系

第四篇

专题篇 第十五章 细胞信息转导

一、教学学时

共6个学时(240分钟)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细胞信息传递的概念、方式;信息物质分类;七跨膜受体和单跨膜受体结构特点;七跨膜受体(胰高血糖素、血管紧张素)和单跨膜受体(Ras-MAPK)传递途径特点。(二)熟悉信息分子、受体等物质的特点和作用机理;JAK-STAT途径、核因子κB途径的参与成分及调节机制。

(三)了解TGF-β传递途径;信息途径的交互联系;细胞信号转导与医学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一)细胞信号转导概述(二)细胞内信号转导相关分子

(三)各种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基本信号转导通路(四)细胞信号转导与医学

第十六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一、教学学时

共2个学时(80分钟)

二、教学目的

(一)掌握血浆蛋白质的分类、功能;成熟红细胞代谢特点;血红素合成原料、定位、基本过程、关键酶及调节。(二)熟悉血浆蛋白的性质。(三)了解白细胞的代谢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一)血浆蛋白质

1121314-

第二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50学时)

一、前言

本课程面向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学时50,学分3,属于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为生物化学。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首先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它在生命科学中的位置、发展现状及展望以及基因组织包括DNA结构、复制、突变、修复和重组。同时兼顾学科发展动向,着重涉及当今分子生物学应用技术即分子克隆工具酶、电泳技术、载体、DNA及RNA制备、构建DNA文库、遗传转化、基因表达、PCR、RFLP、RAPD,还介绍了蛋白质合成及分析。旨在使研究生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的新进展并为相关学科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问题提供知识和技术。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因概念在分子水平上的发展与演变、基因的分子结构和特点、基因的复制、基因表达(在转录、翻译水平)的基本原理、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模式、基因发生突变与交换及DNA遗传多型性检测的分子生物学原理。

四、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P.C.Turner,A.G.McLennan,A.D.Bates&M.R.H.White 1999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黄翠芬 1987 遗传工程理论和方法 科学出版社 盛祖嘉等 1988 分子遗传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齐义鹏 1989 基因工程原理和方法 武汉大学出版社 吴乃虎 1991 基因工程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基因工程原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金冬雁 黎孟枫等译 1992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 科学出版社 谢友菊 1992 遗传工程概论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阎隆飞、张玉麟 1993 分子生物学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阎隆飞、张玉麟 1997 分子生物学(第二版)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徐洵、刘震乾 1993 DNA重组技术 科学出版社 卢圣栋 1993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德葆 徐平1994 重组DNA原理和方法 淅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孙志贤 1995 现代生物化学理论与研究技术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林万明等 1995 PCR技术操作和应用指南 人民军医出版社 金冬雁 1996 英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词汇 科学出版社 1998 基因及其操作原理 武汉大学出版社 金冬雁等 1996 核酸和蛋白的化学合成与序列分析 科学出版社 夏其昌 1997 蛋白质化学研究技术与进展 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名词室 1997 英汉生物学词汇(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朱玉贤等 1997 现代分子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瞿礼嘉等 1998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Robert.F.Weaver 2000 分子生物学(in English)科学出版社 Sambrook J.等 1982 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iry Manual 1989(2nd edition)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Turner等 1999 分子生物学(in English)科学出版社

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细胞与大分子(2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细胞和大分子的分类及用以分析的一些方法。

2、要点: 第一节 细胞分类

1.真细菌 2.古细菌 3.真核生物 4.分化 第二节 亚细胞器

1.细胞核 2.线粒体与叶绿体 3.内质网 4.微体 5.细胞器的分离 第三节 生物大分子

1.蛋白质和核酸 2.多糖 3.脂类 4.复杂大分子 第四节 大分子的组装

1.蛋白质复合体 2.核蛋白 3.膜

4.非共价相互作用

第二章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2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DNA如何整合进原核和真核生物复杂的基因组中。

2、要点

第一节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

1.大肠杆菌染色体 2.DNA结构域 3.基因组超螺旋 4.DNA结合蛋白 第二节 染色质结构

1.染色质 2.组蛋白 3.核小体 4.H1的功能 5.连接DNA 6.30nm纤丝 7.高级结构

第三节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

1.有丝分裂染色体 2.着丝粒 3.端粒 4.间期染色体 5.异染色质 6.常染色质 7.DNaseⅠ超敏性 8.CpG甲基化 9.组蛋白变异体和修饰 第四节 基因组复杂度

1.非编码DNA 2.复性动力学 3.单一序列DNA 4.串联基因簇 5.分散重复DNA 6.卫星DNA 7.遗传多态性 第五节 遗传信息流

1.中心法则 2.原核基因表达 3.真核基因表达

第三章 DNA复制(4学时)

1、目的要求:重点掌握DNA复制的过程,DNA复制在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中的区别。

2、要点:

第一节 DNA复制概述

1.半保留机制

2.复制子、复制起点与终点 3.半不连续复制 4.RNA引导 第二节 细菌的DNA复制

1.实验系统 2.起始 3.解旋 4.延伸 5.终止与分离 第三节 细胞周期

1.细胞周期 2.细胞周期4个时期 3.检验点及其调控

4.细胞周期蛋白和依赖于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 5.E2F和RB的调控

6.细胞周期的激活、抑制与癌症 第四节 真核生物的DNA复制

1.实验系统 2.起始点与起始 3.复制叉 4.核基质 5.端粒的复制

第四章 DNA损伤、修复与重组(4学时)

1、目的要求:了解导致DNA损伤的因素,掌握基因诱变、DNA重组和DNA修复的概念和方法。

2、要点: 第一节 诱变

1.突变 2.复制忠实性 3.物理诱变剂 4.化学诱变剂 5.直接诱变 6.间接诱变 第二节 DNA损伤

1.DNA损伤 2.氧化性损伤 3.烷基化 4.聚化加合物 第三节 DNA修复

1.光复活 2.烷基转移酶 3.切除修复 4.错配修复 5.遗传性的修复缺陷 第四节 重组

1.同源重组 2.位点特异性重组 3.转座作用

第五章 基因操作(4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现有的对DNA进行操作的技术,学习用简单的DNA克隆策略图说明问题。

2、要点:

第一节 DNA克隆概述

1.DNA克隆 2.宿主和载体 3.亚克隆 4.DNA文库 5.筛选文库 6.克隆分析 第二节 质粒DNA的制备

1.载体质粒 2.质粒的小量制备 3.碱裂解 4.酚抽提 5.乙醇沉淀 6.氯化铯梯度 第三节 限制酶与电泳

1.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2.识别序列 3.黏末端 4.限制性酶解 5.琼脂糖凝胶电泳 6.DNA片段的分离

第四节 连接、转化与重组体分析

1.DNA连接 2.重组DNA分子 3.碱性磷酸酶 4.转化 5.筛选 6.转化率 7.筛选转化子 8.转化子的增殖与保存 9.凝胶分析 10.插入片段定向

第六章 克隆载体(4学时)

1、目的要求:了解常用的适合于各种用途的克隆载体。

2、要点:

第一节 质粒载体的设计

1.连接产物 2.双抗生素抗性 3.蓝—白颜色筛选 4.多克隆位点 5.已克隆插入片段的转录 6.表达载体 第二节 噬菌体载体

1.λ噬菌体 2.λ置换型载体 3.包装与侵染 4.噬菌斑的形成 5.λ溶原体 6.M13噬菌体载体 7.克隆到M13 8.质粒—M13杂合载体 第三节 黏粒、YAC与BAC 1.大片段DNA的克隆 2.黏粒载体 3.YAC载体

4.用酿酒酵母的筛选 5.BAC载体 第四节 真核生物载体

1.克隆到真核生物 2.转染真核细胞 3.穿梭载体 4.酵母附加型质粒 5.根癌农杆菌Ti质粒 6.杆状病毒 7.哺乳动物病毒载体 8.直接基因转移

第七章 基因文库与筛选(4学时)

1、目的要求:介绍用DNA文库来分离筛选新的基因序列的过程与方法。

2、要点:

第一节 基因组文库

1.具代表性的基因文库 2.文库大小 3.基因组DNA 4.载体 第二节 cDNA文库

1.mRNA分离、纯化与分级分离 2.cDNA的合成 3.cDNA末端的处理 4.与载体的连接 第三节 筛选流程

1.筛选 2.菌落及噬菌斑杂交 3.表达筛选 4.杂交扣留与释放 5.染色体步移

第八章 克隆DNA的分析与应用(2学时)

1、目的要求:了解涉及DNA测序和克隆序列分析方面的一些更加复杂和详细的方法,熟练掌握PCR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2、要点:

第一节 克隆的鉴定

1.鉴定 2.限制图谱 3.部分酶解 4.核酸标记 5.DNA和RNA杂交 第二节 核酸测序

1.DNA测序 2.RNA测序 3.序列数据库 4.序列分析 5.基因组测序计划 第三节 聚合酶链式反应

1.PCR 2.PCR循环 3.模板 4.引物 5.酶

6.PCR的条件优化 7.PCR派生技术 第四节 克隆基因的组构

1.组构

2.在基因组DNA上定位cDNA 3.S1核酸酶作图 4.引物延伸 5.凝胶阻滞 6.DNaseⅠ足迹法 7.报道基因 第五节 克隆基因的诱变

1.缺失突变 2.定点诱变 3.PCR诱变 第六节 克隆技术的应用

1.应用 2.重组蛋白 3.遗传修饰生物体 4.DNA指纹分析 5.医学诊断 6.基因治疗

第九章

原核生物的转录(3学时)

1、目的要求:熟练掌握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原理、过程。

2、要点:

第一节 转录的基本原则

1.转录概述 2.起始 3.延伸 4.终止

第二节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

1.大肠杆菌RNA聚合酶 2.α亚基 3.β亚基 4.β’亚基 5.σ因子 第三节 大肠杆菌σ70启动子

1.启动子序列 2.启动子大小 3.-10序列 4.-35序列 5.转录起始点 6.启动子效率

第四节 转录的起始、延伸与终止

1.启动子结合 2.DNA解旋 3.RNA链起始点 4.RNA链延伸 5.RNA链终止 6.依赖ρ的转录终止

第十章

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3学时)

1、目的要求:熟练掌握一些被细菌用来调控特定基因表达的精细机制。

2、要点:

第一节 乳糖操纵子

1.操纵子 2.乳糖操纵子 3.乳糖阻抑物 4.诱导 5.cAMP受体蛋白 第二节 色氨酸操纵子

1.色氨酸操纵子 2.色氨酸阻抑物 3.弱化子 4.前导RNA结构 5.前导肽 6.弱化作用 7.弱化的重要性

第三节 不同σ因子对转录的调节

1.σ因子 2.启动子识别 3.热休克

4.枯草杆菌的孢子形成 5.噬菌体σ因子

第十一章

真核生物的转录(2学时)

1、目的要求:熟练掌握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要点:

第一节 三种RNA聚合酶:性质与功能

1.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2.RNA聚合酶亚基 3.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活性 4.RNA聚合酶Ⅱ的CTD 第二节 RNA聚合酶Ⅰ基因:核糖体重复

1.核糖体RNA基因 2.核仁的作用 3.RNA聚合酶Ⅰ启动子 4.上游结合因子 5.选择因子1 6.TBP与TAF1 7.其他rRNA基因

第三节 RNA聚合酶Ⅲ基因:5S基因与tRNA基因的转录

1.RNA聚合酶Ⅲ 2.tRNA基因 3.5S rRNA基因

4.可变的RNA聚合酶Ⅲ启动子 5.RNA聚合酶Ⅲ的终止

第四节 RNA聚合酶Ⅱ基因:启动子与增强子

1.RNA聚合酶Ⅱ 2.启动子 3.上游调控元件 4.增强子

第五节 通用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Ⅱ的起始

1.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 2.TFⅡD 3.TBP 4.TFⅡA 5.TFⅡB与RNA酶的结合 6.RNA聚合酶进入之后的结合因子 7.TFⅡH作用下的CTD磷酸化 8.起始转录复合体

第十二章

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2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一些重要的真核细胞基因的转录调控的例子。

2、要点:

第一节 真核生物的转录因子

1.转录因子结构域结构 2.DNA结合结构域 3.二聚体结构域 4.转录激活结构域 5.阻抑物结构域 6.转录调控的对象 第二节 转录调控举例

1.组成性转录:SP1 2.激素调控:类固醇激素受体 3.磷酸化调控:STAT蛋白 4.转录延伸:HIV Tat 5.细胞决定:myoD 6.胚胎发育:同源域蛋白

第十三章 RNA加工与核糖核蛋白复合体(4学时)

1、目的要求:熟练掌握从新生RNA到成熟RNA分子的加工过程。

2、要点:

第一节 rRNA加工与核糖体

1.RNA的加工类型 2.原核生物的rRNA加工 3.真核生物的rRNA加工 4.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及其研究 5.原核生物的核糖体 6.真核生物的核糖体

第二节 tRNA的加工、RNA酶P和核酶

1.原核生物的tRNA加工 2.真核生物的tRNA加工 3.核糖核酸酶P 4.核酶

第三节 mRNA加工、hnRNP和snRNP 1.mRNA的加工 2.hnRNP 3.snRNP颗粒 4.5’端加帽 5.3’端剪切及加尾 6.剪接

7.前mRNA的甲基化 第四节 可变mRNA加工

1.可变加工 2.可变poly(A)位点 3.可变剪接 4.RNA编辑

第十四章

遗传密码与tRNA(2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遗传密码的特点以及tRNA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2、要点: 第一节 遗传密码

1.特性 2.破译 3.特征 4.突变的效应 5.通用性 6.可读框 7.重叠基因

第二节 tRNA的结构与功能

1.tRNA的一级结构 2.tRNA的二级结构 3.tRNA的三级结构 4.tRNA功能 5.tRNA的氨酰化 6.氨酰tRNA合成酶 7.校正

第十五章

蛋白质合成(4学时)

1、目的要求:熟练掌握RNA通过遗传密码翻译成成熟蛋白质序列的过程。

2、要点:

第一节 蛋白质合成概述

1.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 2.摆动现象 3.核糖体结合位点 4.多聚核糖体 5.起始tRNA 第二节 蛋白质合成机制 1.基本过程 2.起始 3.延伸 4.终止

第三节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

1.基本过程 2.扫描 3.起始 4.延伸 5.终止

第四节 翻译调控与翻译后加工

1.翻译调控 2.多蛋白 3.蛋白质定位 4.蛋白质修饰 5.蛋白质降解

第十六章

噬菌体与真核生物病毒(2学时)

1、目的要求:掌握重要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病毒,了解它们对我们理解分子信息处理所作的贡献。

2、要点: 第一节 病毒简介

1.病毒 2.病毒基因组 3.复制策略 4.病毒毒性 第二节 噬菌体

1.一般特性

2.裂解性与溶源性侵染 3.噬菌体M13 4.λ噬菌体 5.转座噬菌体 第三节 DNA病毒

1.DNA病毒基因组:复制与转录 2.较小DNA病毒 3.较大DNA病毒 4.单纯疱疹病毒-1 第四节 RNA病毒

1.RNA病毒基因组的一般特性 2.病毒的反转录 3.反转录病毒 4.致癌性反转录病毒

5.反转录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其表达 6.反转录病毒的突变率

第十七章

肿瘤病毒与癌基因(2学时)

1、目的要求:从病毒的研究的进展以及分子生物学其他领域的知识累积了解癌症的发生机制。

2、要点:

第一节 肿瘤病毒中的癌基因

1.癌症 2.癌基因

3.致癌性反转录病毒 4.癌基因的分离 第二节 癌基因的分类

1.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2.核癌基因 3.癌基因间的协同作用 第三节 肿瘤抑制基因

1.概述

2.肿瘤抑制基因存在的证据 3.RB1基因 4.P53基因 第四节 凋亡

1.凋亡

2.损伤或危险性细胞的清除 3.凋亡过程中细胞变化 4.线虫中的凋亡作用 5.哺乳动物中的凋亡 6.凋亡在疾病和癌症中的作用福建农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

本科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80学时 3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是两门新兴的学科,无论对基础理论研究,还是生产实践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这两门学科的重要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掌握和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是学好这一课程的必要条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不仅是生物化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学生的培养方向,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实验技能为主要目标,力图最大限度地利用我校现有的实验条件,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接触和掌握从事生物技术研究所必要的实验手段。通过有限的实验室实践,涵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各个方面的实验内容,以点带面,突出重点,促进学生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内容以蛋白质(含酶)、核酸及脂类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为重点,兼及这些内容的定性和基团鉴定,以及糖类.维生素的实验。本课程的实验安排考虑到与化学基础和后继的专业实验的衔接,尽量避免重复。在实验项目安排方面,主要涉及提取、透析、冻干、层析、电泳、分光、离心、浓缩、PCR、分子杂交和基因表达等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在时间安排上,针对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尽量安排每一个实验可以在2-3小时内完成,在课程结束前,适当安排少量综合实验,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手段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80学时,实验技术原理采取以学生自习为主,课堂进行提要式的提示讲解和必要的答疑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本课程强调实验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主要课时安排学生实验,以便尽量提高学时利用率。为了节省基础设施投资,提高仪器利用率,本课程采取开放式集中实验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实施实验之前,必须做好预习准备,拟好实验方案,经任课教师认可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做实验。课堂讲授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10。

我们在课程成绩评定上,不以一次考试定音的传统考试方式,而强调平时和考试并重,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式(理论30%,实验技能考试30%,平时观察和记录40%)。

三、课程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 1 绪论(3学时)常用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及原理(自学)2.1 样品处理 2.1.1 透析

2.1.2 薄膜浓缩与冷冻干燥 2.2 层析技术 2.3 电泳技术 2.4 光谱技术 2.5 离心技术 2.6 PCR技术 3 学生实验

3.1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3学时)

了解层析技术的一般原理、分类及应用范围,重点掌握纸层层析法的原理及操作技术,用以分离游离氨基酸组分。3.2 多糖的薄层层析分离(5学时)

了解薄层层析的一般原理,掌握多糖的水解方法和硅胶G薄层层析的基本技术及其在可溶性糖分离鉴定中的应用。

3.3 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8学时)

通过采用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学习和掌握凝胶柱层析法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技术。

3.4 大蒜细胞SOD的提取与分离(6学时)

通过大蒜细胞SOD的提取与分离,学习和掌握蛋白质和酶的提取与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5 SDS-PAGE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8学时)

通过利用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实验,掌握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原理和方法。3.6 酵母RNA的提取与分离(8学时)

通过采用苯酚溶液提取法提取酵母RNA,采用地衣酚显色法测定RNA含量,学习和掌握RNA的分离与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7 植物DNA的提取与测定(8学时)

通过采用SDS提取法提取花椰菜DNA,采用二苯胺显色法测定DNA含量,采用琼 脂糖凝胶电泳鉴定DNA,学习和掌握RNA的分离与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8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3学时)

通过本实验,掌握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方法和技术。3.9 质粒DNA的提取及酶切(8学时)

通过本实验学习和掌握碱裂解法提取质粒。3.10

DNA重组(2学时)

通过本实验学会重组DNA连接以及鉴定重组子的方法。3.11

DNA序列测定——银染色法(8学时)

通过本实验,掌握银染测序法。3.12 PCR基因扩增(6学时)

通过本实验学习PCR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技术。4 实验技能考试(2学时)和实验基础理论考试(2学时)

四、参考文献

张立名,王贤舜: 现代生物化学分析原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第一版。

王重庆等: 高级生物化学实验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3

张龙翔等: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二版。

赵亚华: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5

欧阳平凯:生物分离原理及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6 魏群: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7 杨安钢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

8 郭勇:现代生化技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第三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广东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2007年8月修订)

(供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心理医学、麻醉、医学影像等本科专业使用)

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等本科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分为两部分讲授,第一部分为生物化部分,第二部分为分子生物学部分。

学时分配:理论授课总学时85学时,第一部分为生物化部分,53学时;第二部分为分子生物学部分,32学时。

材: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生物化学》(案例版)第一版(刘新光主编)。

第一部分 生物化学

第1章绪

学习要求:

一、了解生物化学发展史

二、了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了解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第2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内容:

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1.氨基酸 结构与分类 2.肽 肽键与肽链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概念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α螺旋、β折叠概念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5.蛋白质的分类

三、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别构效应

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 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的变性 2.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3.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4.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 5.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 学习要求:

一、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20种L-α-氨基酸,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特点。掌握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紫外吸收性质。掌握肽键及多肽链的连接方式,了解生物活性肽。

二、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包括肽单元及一级、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三级、四级结构概念和维持键。掌握模序、结构域概念。

三、熟悉蛋白质各级结构与功能关系,熟悉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血红蛋白空间结构与运氧功能关系。掌握协同效应、别构效应的概念。

四、掌握蛋白质两性电离、亲水胶体、变性、紫外吸收等性质及相关概念,熟悉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和依据的性质。了解多肽链氨基酸测序的原理。

第4章 酶

学习内容:

一、概述

1.酶的概念

核酶、脱氧核酶的概念 2.酶的命名与分类 3.酶的化学本质

二、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1.酶的分子组成 2.酶的活性中心

三、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机制

1.酶促反应的特点 催化作用,酶的专一性 2.酶促反应的机制 酶-底物复合物

四、酶促反应动力学

1.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Km和Vmax的概念 2.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最适温度 4.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最适pH

5.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不可逆抑制,可逆抑制 6.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7.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

五、酶的调节

1.酶活性的调节

别构效应和协同效应,酶的共价修饰,酶原的激活 2.酶含量的调节 3.同工酶 概念

六、酶与医学关系 1.酶与疾病的关系 2.酶在医学上的其他应用 学习要求:

一、掌握酶的概念;酶的专一性及分类;酶的催化机制。掌握结合酶、辅酶与辅基的概念;熟悉结合酶中辅酶、金属离子的作用。掌握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的概念;

二、掌握酶的特异性,酶反应特点。了解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学说。

三、掌握影响酶催化速度的因素,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度Vmax概念及意义;最适pH,最适温度;竞争性抑制剂结构作用特点;熟悉不同类型可逆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特点。

四、掌握关键酶、变构酶的概念。酶活性变构调节的机理,共价修饰的概念。熟悉协同效应的概念。掌握酶原、酶原激活的概念;同工酶的概念;熟悉酶蛋白合成诱导与阻遏概。

五、了解酶与医学的关系。

第5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学习内容:

一、脂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A、D、E、K

二、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8种、维生素C和硫辛酸

三、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铁、碘、铜、锌、轱、锰、硒、氟 学习要求:

一、掌握维生素的概念、分类。

二、掌握各种维生素的缺乏症并了解其机制。

三、掌握B族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及功能。

四、熟悉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生理功能,了解其化学本质。

五、熟悉B族维生素的化学结构特点、性质与生理功能;熟悉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特点、性质与生理功能;

六、掌握微量元素的定义、种类。

七、熟悉各类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功能及缺乏症。

第6章 生物氧化

学习内容:

一、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1.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ATP合成酶 2.氧化磷酸化 概念 3.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4.ATP ATP循环与高能磷酸键,ATP的利用,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 5.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

二、其它氧化体系

需氧脱氢酶、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的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微粒体氧化酶

学习要求:

一、掌握电子传递链的概念,组分,排列顺序,两条电子传递链。

二、掌握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掌握ATP合成偶联部位。熟悉ATP合酶结构,ATP合成偶联机理。熟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三、熟悉ATP循环,高能磷酸键类型,贮存和转移。

四、掌握NADH转运的两种穿梭机制。熟悉ATP/ADP转运。

五、熟悉过氧化物酶、SOD和加单氧酶。了解其它氧化体系酶类。

第7章糖代谢

学习内容:

一、概述

1.糖的生理功用 2.糖的消化吸收 3.糖的代谢概况

二、糖的无氧分解

1.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基本途径,关键酶 2.糖酵解的调节 3.糖酵解生理意义

三、糖的有氧氧化

1.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基本途径,关键酶,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2.糖有氧氧化生成ATP 3.有氧氧化的调节 4.巴斯德效应

四、磷酸戊糖途径

1.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 2.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五、糖异生 1.糖异生途径 2.糖异生的调节 3.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4.乳酸循环

六、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糖原的合成代谢 2.糖原的分解代谢 3.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4.糖原累积症

七、血糖及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水平的调节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调节 3.血糖水平异常 学习要求:

一、掌握糖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过程、部位和酶类。

二、掌握糖酵解的主要过程,关键酶,调节方式,生理意义。

三、掌握糖的有氧氧化的主要过程,关键酶,调节方式,生理意义。掌握三羧酸 循环的过程,特点,意义及调节。

四、掌握磷酸戊糖途径氧化阶段过程,NADPH和5-磷酸核糖产生的生理意义。

五、掌握糖原合成分解的基本过程,关键酶,调节方式。肌糖原和肝糖原代谢的异同。

六、掌握糖异生的概念,基本过程,生理意义;乳酸循环的概念。了解糖异生调节特点。

七、掌握血糖概念,血糖的来源去路,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机理。熟悉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升高血糖机理。了解血糖水平异常。专题课内容:糖尿病与物质代谢异常

第8章脂类代谢

学习内容:

一、脂类生理功能,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二、不饱和脂酸的命名及分类

三、甘油三酯代谢

1.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合成基本途径

2.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脂肪动员,脂肪分解代谢,脂肪酸的β-氧化,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

3.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合成基本过程 4.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前列腺素、血栓噁烷及白三烯

四、磷脂的代谢

1.甘油磷脂的代谢

甘油磷脂基本结构与分类,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 2.鞘磷脂的代谢

五、胆固醇代谢

1.胆固醇合成 部位和合成原料,胆固醇合成的调节 2.胆固醇的转化 类固醇激素生成 六.血浆脂蛋白代谢 1.血脂 组成及含量

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结构

3.载脂蛋白

种类及其作用 4.血浆脂蛋白代谢

概况

5.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高脂蛋白血症 学习要求:

一、掌握脂肪消化吸收的条件,胆汁酸盐及辅脂酶的作用,乳糜微粒的形成。熟悉脂类消化吸收过程。了解脂类的分类功能。

二、掌握甘油三酯合成过程。脂肪动员的概念,限速酶及调节。掌握甘油代谢及脂肪酸β-氧化的全过程,关键酶及能量生成。

掌握酮体的概念,合成及利用的部位、过程和生理意义。

掌握脂肪酸合成的原料,关键酶及调节。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熟悉脂肪合成过程。了解脂酸其它氧化的方式,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衍生物。

三、掌握磷脂的分类、甘油磷脂的合成及降解途径。了解鞘脂的分类、合成。

四、掌握胆固醇合成代谢的原料、关键酶及调节。胆固醇的转化。

五、掌握血浆脂蛋白分类及组成,载脂蛋白生理功用。四种脂蛋白的代谢概况。了解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及血脂异常。专题课内容:高脂血症分类及临床特征

第9章 氨基酸代谢

学习内容:

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1.蛋白质营养的重要性 2.蛋白质的需要量和营养价值

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1.蛋白质的消化 2.氨基酸的吸收 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三、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1.体内蛋白质的转换更新 2.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3.α-酮酸的代谢

四、氨的代谢 1.体内氨的来源 2.氨的转运 3.尿素的生成

五、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1.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一碳单位的代谢

3.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概况

4.芳香族蛋氨酸的代谢 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 5.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学习要求:

一、掌握氮平衡及必需氨基酸的概念,熟悉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二、掌握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及腐败产物。熟悉蛋白质消化中各种酶的作用及γ-谷氨酰基循环。

三、掌握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方式:转氨基,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基本过程。熟悉α-酮酸代谢概况。

四、掌握氨的来源和去路,氨的转运过程,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掌握尿素生成鸟氨酸循环的过程、部位及调节。

五、掌握氨基酸脱羧基作用,生成的生理活性物质。

六、掌握一碳单位的概念、载体及生理功能。

七、掌握活性甲基的形式。熟悉甲硫氨酸循环和肌酸合成。了解由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生成的生理活性物质。

专题课内容:高血氨的机理与临床。

第10章 核苷酸代谢

学习内容:

一、核酸的酶促降解

二、嘌呤核苷酸代谢 1.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2.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3.嘌呤核苷酸的代谢异常及抗代谢物

三、嘧啶核苷酸代谢 1.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2.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3.嘧啶核苷酸的代谢异常及抗代谢物 学习要求;

一、掌握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概念、原料、关键酶及过程。熟悉核苷酸生物功能、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了解核酸的消化。

二、掌握脱氧核苷酸的生成,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成分。

三、掌握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终产物;熟悉嘌呤核苷酸抗代谢物作用。痛风症的原因及治疗原则。

四、掌握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概念、原料、关键酶及过程。掌握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生成。

五、熟悉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作用。

六、熟悉核苷酸的转变关系。核苷酸合成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11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学习内容:

一、物质代谢的特点

二、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1.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

2.糖、脂和蛋白质及核苷酸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

四、代谢调节

1.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 2.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 3.整体调节 学习要求:

一、熟悉体内物质代谢的特点。

二、掌握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在能量代谢,物质代谢间的相互影响和互相转化机制。熟悉主要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

三、掌握细胞水平代谢调节概念,关键酶、酶的变构调节、酶的化学修饰调节概念、生理意义和特点。熟悉饥饿和应激时机体的整体调节概况。了解酶量调节和激素水平调节概念。

第18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学习内容:

一、血浆蛋白

1.血浆蛋白质分类与性质

来源,多态性 2.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二、血液凝固(本节内容划归生理学,生化不讲。)

三、血细胞代谢

1.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血红蛋白的合成,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2.白细胞的代谢 学习要求:

一、掌握血浆蛋白的功能。熟悉血浆蛋白的分类和主要性质。

三、掌握红细胞糖代谢特点。2,3-二磷酸甘油酸旁路,NADH和NADPH的功能。

四、掌握血红素合成原料、关键酶、主要过程。熟悉血红素合成调节,白细胞的代谢。

第19章肝的生物化学

学习内容:

一、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1.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2.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3.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4.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5.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二、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1.生物转化的概念 2.生物转化反应的类型 3.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三、胆汁和胆汁酸盐 1.胆汁

2.胆汁酸的代谢与功能

生成及生理作用

四、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1.胆红素的生成

2.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转运 2.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

3.胆红素在肠中的转变 胆色素的肠肝循环 4.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学习要求:

一、掌握肝脏在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中重要作用。熟悉肝在维生素、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二、掌握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掌握肝生物转化反应的类型,加单氧酶系组成、作用,结合反应的种类,结合基团活性供体、酶类。熟悉影响生物转化因素。

三、掌握胆汁酸分类,初级胆汁酸合成,胆汁酸肠肝循环。了解胆汁酸功能。

四、掌握胆色素生成、转运过程。掌握胆红素在肝脏转变。掌握胆红素肠道中变化,胆色素肠肝循环,游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熟悉黄疸的概念,各型黄疸的病因及临床特征。

第16章 细胞信号转导

学习内容:

一、信息物质 1.细胞间信息物质 2.细胞内信息分子

二、受体

1.受体的概念与分类 2.受体的一般结构及功能 3.受体作用的特点 4.受体活性的调节

三、信息的转导途径

1.膜受体介导的信息转导 蛋白激酶A通路,蛋白激酶G通路,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蛋白激酶C通路 2.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转导

四、信息转导途径的相互交互联系

五、信息转导异常与疾病 1.信息转导障碍与疾病发生 2.受体病 学习要求:

一、信息物质 熟悉细胞间信息物质的概念,了解细胞间信息物质的分类及其特点。熟悉细胞内信息物质、第二信息的概念。

二、受体 掌握受体的概念及其分类、化学本质。熟悉受体与配体作用的特点。了解受体活性的调节作用。

三、信息的传递途径 掌握信息传递进入细胞内的两种传递方式(膜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和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熟悉细胞膜受体介导的 5条信息传递途径的大致过程,包括蛋白激酶A通路,蛋白激酶G通路,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蛋白激酶C通路。了解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途径。

四、信息传递途径的交互联系 了解信息传递的交互联系特点。

五、信息传递与疾病 了解信息传递的异常与疾病的关系。专题课内容: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途径。

第二部分 分子生物学

第3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内容: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核苷酸 碱基成分,戊糖与核苷,结构与命名 2.核酸的一级结构 寡核苷酸和核酸(DNA和RNA)

二、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碱基组成规律 2.DNA的超螺旋结构及其在染色质中的组装 3.DNA的功能

三、RNA的结构与功能

1.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 遗传密码 2.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 3.核糖体RNA的结构与功能 4.其它小分子RNA及RNA组学

四、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和复性及其应用 1.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2.DNA的变性

3.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核酸探针

五、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1.核酸分离与纯化的一般原则 2.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3.核酸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4.核酸序列分析(DNA自动测序)化学裂解法,DNA链末端合成终止法

六、核酸酶 学习要求:

一、掌握核苷酸分子组成及结构,DNA、RNA组成的异同。

二、掌握核酸(DNA、RNA)的一级结构,连接键。

三、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DNA的超螺旋结构和功能。

四、掌握tRNA、mRNA、rRNA的组成、结构特点。

五、熟悉以下概念:融解温度、增色效应、DNA复性、核酸分子杂交。

六、熟悉核酸序列分析技术原理。

七、熟悉核酸酶的种类及其功能。

专题课内容: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第12章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学习内容:

一、复制的基本规律

1.半保留复制 实验依据和意义 2.双向复制

3.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二、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 1.复制的化学反应 2.DNA聚合酶

3.复制保真性的酶学依据

4.复制中的解链和DNA分子拓扑学变化 5.DNA连接酶

三、DNA生物合成过程 1.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 2.真核生物的DNA生物合成

四、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 1.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酶 2.逆转录过程 3.逆转录研究的意义 4.滚环复制和D环复制

五、DNA损伤(突变)与修复 1.突变的意义 2.引发突变的因素 3.突变的分子改变类型 4.DNA损伤的修复 学习要求:

一、掌握中心法则、基因表达、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二、掌握参与DNA复制的主要物质及其作用机理。掌握DNA聚合酶作用特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异同。掌握拓补异构酶、引物酶作用。熟悉DNA复制的方向性、保真性。熟悉连接酶作用机理。

三、掌握DNA复制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掌握端粒和端粒酶概念及作用。熟悉复制起始和冈崎片段、引发体、负超螺旋概念,形成。了解滚环复制过程。

四、掌握逆转录概念、作用过程。掌握逆转录酶作用特点、生物学意义及应用。熟悉滚环复制和D环复制方式。

五、掌握突变概念,DNA损伤的类型,切除修复的基本原理;熟悉突变的意义、引发因素。熟悉光修复、SOS修复及重组修复的概念。专题课内容:端粒与端粒酶。

第13章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学习内容:

一、转录的模板和酶 1.转录模板 2.RNA聚合酶

3.RNA聚合酶与模板的辨认结合

二、转录过程

1.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2.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三、RNA的转录后修饰

1.真核生物新生mRNA的剪接和修饰 2.tRNA的转录后加工 3.rRNA的转录后加工 4.核酶

5.小RNA干扰现象

四、转录和复制的比较 学习要求:

一、掌握转录的概念,不对称转录、模板链、编码链。掌握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核心酶的组成和作用。掌握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主要类型和产物。

二、掌握RNA聚合酶与模板辨认结合。掌握原核转录起始。熟悉真核转录因子,转录前起始复合物。熟悉延长与原核两类转录终止过程。

三、掌握真核基因的断裂基因、内含子、外显子的概念。掌握mRNA、tRNA转录后的加工方式。熟悉内含子剪接机制,rRNA的加工过程,核酶结构、作用特点。

四、熟悉核酶的概念,结构、作用特点。

五、掌握复制与转录的异同。

专题课内容:内含子与RNA的剪接,mRNA的编辑。

第14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学习内容: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1.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遗传密码 2.核蛋白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3.t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搬运工具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1.翻译的起始 2.肽链的延长 3.翻译的终止

三、翻译后加工及蛋白质运输 1.新生肽链的折叠 2.一级结构的修饰 3.空间结构的修饰 4.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毒素类蛋白质合成阻断剂 2.抗生素类阻断剂 3.其他蛋白质合成阻断剂 学习要求:

一、掌握翻译的概念及参加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mRNA、tRNA及核糖体的结构和翻译中作用,氨基酰-tRNA的生成。熟悉遗传密码的特点。

二、掌握原核及真核生物翻译的基本过程,起始阶段,延长阶段的三个步骤:注册,成肽,转位,终止阶段。熟悉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和释放因子的种类和作用。掌握原核、真核翻译过程异同。

三、掌握多聚核糖体的概念、意义。掌握翻译后加工的概念及加工方式。熟悉高级结构修饰,一级结构修饰。熟悉蛋白质合成后靶向输送。

四、熟悉常用抗生素等物质抑制翻译的机理。专题课内容:1.蛋白质合成中翻译后的折叠及加工

2.蛋白质的靶向运输

第15章基因表达调控

学习内容:

一、概述

1.基因表达与调控的概念

2.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

3.基因表达的方式 多级调控 4.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1.基因表达调控的多层次和复杂性 2.基因转录激活调节基本要素

三、原核基因表达调节 1.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

2.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调节——乳糖操纵子 3.原核生物转录终止调节——色氨酸操纵子 4.原核生物翻译水平调节

四、真核基因表达调节 1.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 2.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 3.RNA polⅠ和polⅢ的转录调节 4.RNA polⅡ转录起始的调控 5.RNA polⅡ转录终止的调节 6.转录后水平的调节 7.翻译水平的调节 学习要求:

一、熟悉基因表达的概念,时间、空间性,基因表达方式,生物学意义。掌握基因转录激活调节的基本要素。

二、掌握原核基因操纵子的概念、结构和功能,乳糖操纵子的负性、正性、协调调节。色氨酸操纵子。熟悉阻遏蛋白的负调控,cAMP介导的CAP的正调控,转录衰减。

三、掌握真核基因调控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种类。掌握真核转录因子结构,PIC的装配过程。熟悉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

专题课内容:真核基因的转录激活调控。

第20章重组DNA技术

学习内容:

一、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

二、重组DNA技术中常用工具酶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DNA连接酶 3.DNA聚合酶 4.其他修饰酶

三、重组DNA技术中常用载体 1.质粒载体 2.噬菌体载体 3.人工染色体载体 4.病毒载体

四、目的基因的获得和体外重组 1.目的基因的获得 2.目的基因的体外重组

五、重组DNA分子的导入和筛选与鉴定 1.重组DNA分子的导入 2.重组DNA分子的筛选与鉴定

六、外源基因的表达

1.外源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2.外源基因在真核系统中的表达

七、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重组人胰岛素 1.人胰岛素的生产方法 2.重组人胰岛素的制备 学习要求:

一、掌握结合、转化及转导、转座、基因重组概念。

二、掌握重组DNA技术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掌握限制性内切酶概念及作用特点。熟悉常用载体及特点,目的基因的获取及与载体连接的方法。

三、熟悉重组体的导入受体细胞及筛选方法。基因克隆表达技术。

四、熟悉重组DNA技术在医学中应用。专题课内容:PCR技术进展与应用。

第21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学习内容:

一、分子印迹与杂交技术 1.核酸分子印迹与杂交技术 2.蛋白质印迹技术

二、RCP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1.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2.PCR技术的主要特点 3.PCR技术的主要用途 4.几种重要的PCR衍生技术

三、基因文库

1.基因组DNA文库

2.cDNA文库

四、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1.转基因技术 2.核转移技术 3.基因剔除技术

4.基因转移和基因剔除在医学中的应用

五、生物芯片技术 1.基因芯片 2.蛋白质芯片

六、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 1.酵母双杂交系统 基本原理及应用 2.噬菌体展示技术

3.蛋白质工程中的定点诱变技术 学习要求:

一、掌握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基本原理、类型、应用。

二、掌握PCR的定义、PCR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

三、掌握基因文库、基因组DNA文库和cDNA文库的概念,了解基因文库构建过程。

四、了解疾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鉴定,了解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五、掌握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的概念,了解基因芯片与蛋白质芯片的用途及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新药开发筛选上的应用潜力。

六、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用途。专题课内容: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的新进展。

第23章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学习内容:

一、概述

1.人类基因组计划 2.基因组学的提出 3.蛋白质组学的产生

二、基因组学研究 1.基因组学概念

2.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 3.基因组学相关学科的诞生

三、蛋白质组学研究 1.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2.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体系

四、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在医学中的运用 学习要求:

一、掌握基因组的定义、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三者研究范畴的不同及意义。

二、掌握“基因病”的基本概念,熟悉单基因病、多基因病、获得性基因病的概念。

三、了解疾病相关基因的鉴定方法,了解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从而认识基因组学研究在医学上的重要价值。专题课内容:后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第17章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自学)

学习内容:

一、癌基因 1.病毒癌基因 2.细胞癌基因 3.癌基因活化的机制 4.原癌基因的产物与功能 生长因子

二、抑癌基因

1.抑癌基因的概念 2.常见的抑癌基因 3.抑癌基因的作用机制 学习要求:

一、掌握癌基因概念、病毒癌基因概念、致病机理。掌握细胞癌基因特点和分类。

二、掌握原癌基因的活化机制,原癌基因的表达产物与功用。

三、熟悉抑癌基因概念、类型和作用机理。

四、熟悉生长因子概念、分类。了解生长因子作用机理,细胞凋亡概念。专题课内容:1.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2.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第22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自学)

学习内容:

一、基因诊断

1.基因诊断的概念和特点 2.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方法 3.常见的基因异常及其检测 4.基因诊断的运用

二、基因治疗 1.基因治疗的概念 2.基因治疗的策略 3.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 4.基因治疗的应用与展望 学习要求:

一、熟悉基因诊断的概念、特点。熟悉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了解基因诊断在医学中应用。

二、熟悉基因治疗的概念,类型。熟悉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了解基因治疗在医学中应用。

专题课内容:基因治疗的新进展。

广东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2007年8月修订

第四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江西农业大学的重点建设和优势学科之一。

硕士点有导师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是一支以博士、硕士学历教师为主要骨干,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以科技部、农业部、江西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依托,拥有较为先进和完备的现代仪器设备,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重点项目和省级重点科研项目,研究经费达1000余万元,主要以生物大分子如DNA、RNA、蛋白质(酶)、抗体、新活性物质为对象,进行结构与功能、代谢、生物信息的研究方向。培养熟练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具备进一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潜质,同时具备较扎实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高级专业人才。8年来共培养6届毕业生88人,发表论文共16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4篇。在植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功能基因组学、生殖生物化学、植物资源利用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第五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理学

门类:生物科学类

专业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当前自然科学中发展最快、实践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科学,属于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前沿学科;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它与生物化学密切相关,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已成为当前生物学发展的热点。本专业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表达,代谢过程及其调控,生物资源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等。这些研究将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并在工、农、医等领域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该专业的特点是侧重于从分子和微观水平来认识和理解生命科学现象,学习从分子和微观水平上改造生物和提取制备新型医药、食品、酶制剂、生物活性物质等生物产品的方法。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力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全面、扎实地学习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知识,系统地学习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命科学基础课程,同时强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制药、免疫学等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修业年限:以4年制为基础,实行三至六年的弹性学制。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免疫学及实验、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及实验、发酵工程及实验、生物制药学、生物技术大实验。

主要课程:植物生物学及实验、动物生物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普通遗传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分子生物学。

专业就业状况

毕业生能胜任理、工、农、医、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管理以及教学研究工作。毕业生可报考相关学科高层次研究生继续深造,优秀学生可保送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院校分布(部分)

辽宁大学。

下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复试自我介绍

    Personal Statement Good morning. I am glad to be here for this interview. First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 is Wang Wenwen, 22 years old. I come from Shaan......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内容 学时 课程简介与分子生物学简介 5 基因组保持1-核酸与染色体的结构 5 基因组保持2-DNA复制 7 基因组保持3-DNA突变与修复 3 基因组保持4-DNA重组 3 基因组表达1-转录 7 基因......

    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内容学时 课程简介与分子生物学发展史和知识框架6 DNA和RNA的结构 3 DNA复制 6 基因组表达1-转录 7 基因组表达2-RNA剪接与转录后加工 5 基因组表达3-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实验的体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实验的体会 井冈山大学医学院口腔10(本1)班张佳 每次实验课前,老师都要求我们做好每一次实验课前的理论原理预习,这样老师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说明......

    2017南开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感悟

    2017南开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感悟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的心才慢慢的放松下来,从准备考南开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到初试、复试,一路走来,经历过无数的汗水......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 第2版 (供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 心理医学、麻醉、医学影像等本科专业使用) 教 学 大 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供临......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学时:16学时) 使用教材: 医学分子生物学 (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的本质、生命活动及......

    生物化学(英文版)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英文版)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010003 总学时数:86学时(另有实验教学33学时) 学分:5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