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阅读教学案学生用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
备课人:匡振华
复习目标:
1、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朗读。
2、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3、正确理解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整体把握文言文的文义,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复习重点:概括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复习难点:初步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复习流程:
一、课前检测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4、五柳先生“衔殇赋诗,以乐其志”,他的“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二)(2010年上海市中考)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居家恒服布衣()(2)实勉我也。()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14、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 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 的态度。(3分)
二、知识梳理
(一)结合《毕业会考指导丛书》,解读考标。明确文言文中考考点及考试题型。
(二)应考方法指导:
1、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的文言文段落或篇章,形成正确良好的文言文语感。
①初中要求背诵的文言文,一定要背诵,而且是熟练地背诵。
②初中没有要求背诵的文言文,也需要熟读课文。
③中学教材以外的名篇最好能多读多背诵。(较高要求。)
2、要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如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以及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
3、注意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步骤:
在答题之前我们要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语段。不能仅初读一遍就匆忙答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当你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后才能开始做题目。
第一步仔细分析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帮助题目答题。
第二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考生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考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三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考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已经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①、重平时积累,从课内到课外
本着“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内的文言实词和几个常用的虚词解释要牢记在心。观察近五年的考题,试题涉及到的词语解释有这样几个:徙、去、使、居、故、归、诣、为、具,这几个词我们都曾经在课内学到过,而课外语段中的解释与课内的解释相同,因此答出这几题的关键在于同学们对课内知识的掌握。
另外,我们应该知道许多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以前五年的考题为例,上面九个考到的词语中,“徙”和“诣”初中阶段我们只学过他们的一种解释,即,“徙”解释为“迁移”,“诣”解释为“往,到„„去”,其余七个词都有两种以上解释。所以我们要把学过的各种解释都回忆起来,从中选择最为恰当的。当然千万不能忘记“检验”,把你认为最为恰当的词义代入句子中,结合句子以及语段内容进行整体理解,以确保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你所做的是正确的选择。
②、组词法
简单的说,组词法就是尝试着给你不懂的文言实词用现代汉语组词,看看能否通顺地放在句子中。如果上下文意贯通,那组词后的词语就是这个文言实词的解释。当组词后大概意思是对的,但放到句子中有些别扭时,那么就回到原文看这个词在句中是什么词性,根据词性再进行适当调整,变换成合适的近义词,一般就可以使句子前后顺畅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组词法时首先要注意原词的词性,组成词语后的词要保持词性不变。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4、主旨理解题
课外语段通常选用短小又有含义的故事作为考试的选文,这类故事的情节或人物都能给人以一定的启示,读者能从中领悟生活或人生的道理。这一题就是针对语段给人的启示或读者读后领悟的道理发问。
这一题要在读懂语段的基础上完成,与内容理解题不同的是这一题的答案不再能从文章中找到。初中阶段我们接触到的文言文或写人或写事,有的还是寓意鲜明的寓言故事,这些文章涉及到主题不外乎这样三种:为人的道理、处世的方式、科学哲理。如何做这些题呢?除了读懂故事之外,在答题技巧上还要懂得抓细节。
什么是抓细节?简单的说就是故事的情节或人物的个性。比如,郑人白天移席,晚上也移席;秦西巴放生,而孟孙辞退秦西巴又聘请他;人们为鲍鱼置屋立庙;卓茂把自己的马给他人;白鸡养黄小鸡,这些就是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总结出文章的主旨比毫无抓手的胡乱总结更有效。
此外,也要适时的积累一些 “主旨”。平时读到的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将它们记下来。有时候文章虽然不同,但主旨却相似,考试时若遇到了类似的文章,平时的积累就派用场了。
5、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1)第一类的解题方法——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解题时,首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
(2)第二类解题方法—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在中考中,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
①读原文,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
②作判断,这些的一切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我们又该如何云改正或抵制。
三、巩固练习: 完成《毕业会考指导丛书》第91--94的文言文过关测试一。
四、考点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题。(8分)
龙井题名记 秦观①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竹轿。⑥霁:雨后放晴。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以书邀余入山(2)比出郭,日已夕(3)濯足于惠因涧(4)谒辨才于朝音堂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2.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先主(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
“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
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
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选自《三国志》卷三十二)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或谓当出贵人()(2)先主以兄事之()(3)顾自见其耳()(4)见而异之()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⑴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⑵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翻译: 11.选文写刘元起对先主刘备的赞语和人们对刘备的帮助,有什么作用?(2分)
1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少年时代刘备的评价。(4分)
答案:
(四)完成《毕业会考指导丛书》文言文过关测试二。
第二篇:2015高三语文文言文教学案15
新丰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阅读
(十五)编写:施信忠
【文言虚词】
六、且
(一)连词
1.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2.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再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3.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4.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副词 1.将,将要。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2.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七、若
(一)动词
译为“像”“好像”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促织》)
(二)代词
1.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八、所
(一)名词
表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九、为
(一)动词
1.做,作为,当成,成为。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2.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3.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4.对,向。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到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3.置于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课堂翻译练习】
翻译下面语段。
苏缄,字宣甫,泉州晋江人。举进士,调广州南海主簿。州领蕃舶,每商至,则择官阅实其赀,商皆豪家大姓,习以客礼见主者,缄以选往,商樊氏辄升阶就席,缄诘而杖之。樊诉于州,州召责缄,缄曰:“主簿虽卑,邑官也,商虽富,部民也,邑官杖部民,有何不可?”州不能结。再调阳武尉,剧盗李囊橐于民,贼曹莫能捕。缄访得其处,萃众大索,火旁舍以迫之,李从中逸出。缄驰马逐,斩其首送府。府尹贾昌朝惊曰:“儒者乃尔轻生邪!”
文言文阅读
(十五)译文
苏缄字宣甫,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调任广州南海主簿。广州管理海外入境的船舶,每次商船到达,就选派官员查阅核实他们的货物,商家都是豪门大姓,习惯以客人的礼节拜见主管官员,苏缄被选派前往查验,商人樊氏就登上台阶入席,苏缄责备并杖打了他。樊氏上诉到州里,州官召来苏缄责问,苏缄说:“主簿地位虽然低下,但也是城邑里的官员,商人虽然富有,但也是部下百姓。邑官杖打部下的百姓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州官无言以对。两次调任阳武县尉,姓李的大盗用袋子偷百姓的东西,抓捕盗贼的官吏没有人能捕获他。苏缄访求到他的住处,聚集众人大加搜索,放火烧他的住所旁边的房舍来逼迫他,李氏从里面逃出来。苏缄骑马飞驰追逐他,砍掉他的脑袋送到官府。府尹贾昌朝吃惊地说:“有像你这样轻生的儒士吗?”
第三篇:朝花夕拾 学案 学生用
名著阅读: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朝花夕拾》 学案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人物描写方法。
培养学生多角度解读《朝花夕拾》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人物描写方法。
培养学生多角度解读《朝花夕拾》的思维能力。
成书背景: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外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教学过程:
一、“落花”知多少?
1、说说你了解的鲁迅
2、你从《朝花夕拾》中读到了什么?(一句话造句)
我从《朝花夕拾》中读出。
3、《朝花夕拾》有十篇文章。如果让你给这些文章分类,你会怎么分?依据是什么? 依据:
分类:
二、欣赏鲁迅的“画”人技法
(四人小组讨论,分工解决,小组展示)
精彩文段简要摘录。也可标注页码。
1、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他出现哪几篇文章里?
2、鲁迅是如何描写他/她的?
3、你能看出鲁迅对他什么态度?
4、你明白了哪些写人之法?
【课外拓展】
三、如果今晚再读《朝花夕拾》,你会怎么读?
第四篇:学生用荷花淀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设计者:高二语文组:
9《荷花淀》
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同学们,走进《荷花淀》,去感受小说的诗意美感吧。
【学习目标】
1.请同学们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代表作品。
2.静心阅读小说,整理重点词语,主动理顺小说的情节。【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孙犁及代表作品。2.理清小说的情节。【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一).查找资料,阅读课前提示,完成学案。以备课上交流用。关于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孙犁(1913~2002年7月11日),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派”创始人。原名。河北安平人。河北省安平县人。“七·七”事迹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抗战以后参加晋察冀边区的革命工作。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芦花荡》等短篇小说。
作者非常熟悉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的这些小
说反映“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 他的作品有: 长篇
小说《》;中篇小说《村歌》、《》;散文集《文学短论》;他的小说散文结
集《》是在延安写的,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个结集显示了作家成熟了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他
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诗体小说:是诗化了的小说,它选择优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景物,运用清新自然、富有韵味的语言,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二)词语积累。请同学们查字典注音。
芦.苇吮.吸藕.断丝连晌.午聚.精会神一泅.撅.嘴凫.水
解释词语: 藕断丝连
聚精会神二.课堂合作学习
1.交流自主学习部分,请同学们跟上,并补充自己的学案。
2.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并参考旁批,了解小说的主要人物,你认为文章主要写的是水生还是水生嫂?谈谈你的理由。
三.课堂精讲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按情节的发展顺序,用四字词语为小说拟写小标题,力求简洁准确。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课下自读小说,整理词语及作者介绍,准备明天测验。
2.找出“水生嫂”与“水生”的对话描写,将人物性格的理解写成旁批。不少于三处。
高中语文必修四设计者:高二语文组:
9《荷花淀》
第二、三课时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同学们,走进《荷花淀》,去感受小说的诗意美感吧。
【学习目标】
1.品读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思考其表达效果。
2.静心阅读小说,品味人物对话的语言,领会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的形象。【学习重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人物对话对塑造人物的作用。2.品味诗化语言,学习其描写方法。【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听写词语及提问文学常识知识。二.课前自主学习。
(一).品读课文6---29段,在书中标画出水生嫂的话语,自己试着揣摩水生嫂的性格特点。请同学们试着写出两点来。
通过阅读这些段落,我觉得水生嫂是的人。
(二)品读课文32---37段和4---47段,这里是描写了妇女的群像,他们性格各异,请你将理解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虽同为女人,但性格各异,她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三)请同学们在书中标画出景物描写的段落,说说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理解。特点:
三.课堂合作交流及讲析
(一)请同学们交流:“水生嫂”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6---29段,再次品味语言描写,仔细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
2.典型语句分析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怎么了,你?”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品格。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农村水生嫂妇女形象。3.细节描写
这一部分中,还有一句,表现出人物含蓄的情感,请同学们找找看。并抄写下来。原句:
句中动词用得很传神,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
(二)分角色朗读五位青年妇女在水生家里的谈话,把握人物的性格与心理特征。请同学们根据语句,将理解写在句子后边的括号里。
1.“听说他们在这里还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哪里就碰得这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
什么看头啊!”()
1.2.在归途说笑中,我们还得读出他们还有这样的共同特点。请参看77---84段。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
(三)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荷花淀》独具艺术魅力。1.请同学们读出你找到的景物描写。
请同学们思考:本文有几处景物描写?各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的特色是什么?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依次思考: 开篇的三个自然段描写的什么景:
景物特点: 构成这样一幅图景
作用:
四.课堂小结
1.小说主题——。
2.“荷花淀派”艺术特色
五.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如下作业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斗鲨》节选自 国现代作家写的小说《,他曾在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除去《老人与海》外,还有《》、《》、《》。《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是,通过他与凶猛的鲨鱼展开的殊死搏斗,呈现了他无比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捍卫了人类的伟大尊严。
2.曹雪芹,代小说家。名又号芹圃、芹溪。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他的小说《》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为高鹗所续。《红楼梦》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提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二)词语积累注音并抄写二遍
吞噬黏液蹂躏榫头桅杆浮躁拭泪拌嘴
揩拭搭讪乜斜上埘
请同学们查字典,解释成语 涎皮赖脸:无精打采:东施效颦:
第五篇:文言翻译学案
文言翻译学案
一、考点解读
本考点涉及两个方面:①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是指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并在理解文意与翻译句子中加以运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和文言固定结构(固定句式)。
技法指导
(一)坚持文言翻译的原则
①文言翻译的原则就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就是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对译,使原文的每一个字在译文中都有着落,译文中的每一个词语在原文中都有根据,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保持一致。例如:
例:原句: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译文:不贿赂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
②文言文翻译要求尽量直译,在直译无法进行,或不能准确地传达原意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需要意译的地方往往涉及典故、特殊说法、习惯用法、修辞格等,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今人可能不理解其内在含义,因此,要换成今人能懂的方式去表达。
(二)文言翻译方法
1.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此句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二、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
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击”。
3.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不译。此句译成: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4.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先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句序后再翻译。
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把状语调整到它们应在的位置上,即“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可译为:原因是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对楚国有贰心。
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这一句不但省略了主语,还省略了谓语,翻译时必须
补出。可译为:不行,(那些人)只是没(跑)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6.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就要使用拆分法。
如2012年高考山东卷“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语句中的“清宫”“亲信”要使用“拆分法”拆分成“清理宫室”“亲近信任”。整个句子可译为:光武帝到的地方,(阴兴)总是先进去清理宫殿,非常被亲近信任。
7.转述法(意译):去掉修辞,用简明的文字来表述使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
例: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缙绅:古代大臣上朝时将笏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缙,插。绅,腰带。
8.变通法:变通法主要用在文言文特殊的文言现象中,比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互文同义等。当直接根据此字的常规意义来理解而无法直接翻译或不符合文意时,就要考虑到特殊的文言现象。
例:“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根据常规翻译,“举酒欲饮无管弦”就没有了明确的主语,究竟是主人下马想饮酒呢,还是客人在船上想饮酒?这样就需要根据后面的文字“醉不成欢惨将别„„添酒回灯重开宴”一句了解到“举酒欲饮无管弦”的是主人和客人,所以此句
应当使用互文来进行翻译,译为:主人和客人下马后上了船,举起酒杯想喝酒却没有音乐。
9.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整句可译为:鲁庄公和曹刿乘坐同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②张良曰:“谨诺。”(《鸿门宴》)句中的“谨”表谦称,可不译。整句可译为:张良说:“遵命。”
10.扩充浓缩法: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单,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
例:①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论积贮疏》)翻译时要将其扩充,使意思明朗,可译为:“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又如: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磅礴,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四海,统一天下的雄心。
(三)巧译几种文言修辞的方法 1.比喻的翻译
①明喻:仍译为明喻。
例:剽疾如猿猴。可译为“像猿猴一样剽悍敏捷”。
②暗喻: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不用比喻词的,译为明喻。
例:夫秦王有虎狼之心。(《鸿门宴》)可译为“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心肠”。
③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例: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尘网”比喻污浊的官场。全句可译为“误入污浊的官场,一误就是三十年”。
2.借代的翻译
由于古今词语意义发生转变,借代应意译,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事物。
例: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析:“北”借代“元军”。全句可译为“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
3.互文的翻译
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
例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并序》)析:应合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全句可译为“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互相覆盖,交叉掩映”。
4.对文的翻译
我们了解了“对文”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推求实词的词义,也可以用它来推求虚词的词义;可以由简单的词推求难以理解的词,还可以由学过的词推求未曾见过的词。
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伶官传序》)析:据“兴国”与“亡身”意义相反,可推出“逸豫”的词义应与“忧劳”相反。全句可译为“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必然的道理”。
5.合叙的翻译
合叙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在一起说,翻译时为了不发生误解,应分开叙述。
例1: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析:“兵革非不坚利”即“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可译为“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
6.错综的翻译
阅读古文时,如果在正确理解词义及准确分析语法的基础上仍不能上下贯通地理解文意,则可以考虑古人在行文中是否运用了“错综”的手法。
例: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析:“洌”是“清”的意思,若按原文的顺序将原句译为“泉水味香,酒液清洌”则显得不合事理。如果把“香”“洌”
这两个词的位置互换一下,再翻译出来,上下文就贯通了。此句可译为“用泉水酿酒,泉水清洌香甜,酒味香醇”。
7.婉言和讳饰的翻译
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求雅致或出于外交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婉言。因忌讳而用婉言则一般称为讳饰。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例: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析:“填沟壑”就是“死后没人埋葬,把尸体扔在山沟里”的意思,这里表示谦恭,是对自己的死的一种委婉的说法。此句可译为“年龄虽小,但希望趁我还没死的时候把他托付了”。
8.夸张的翻译 ①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前面加上“像要”或“快要”。
例: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析:此句可译为“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后站起来,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
②数量方面的夸张,可把数量词换成表示“多”“高”“大”等的副词或形容词。
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析:此句可译为“下达了许多征兵的名册,每册上都有
父亲的名字”。
附录:文言句式
第一类: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者,„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也
梁,吾仇也 „者,„
粟者,民之所种 „,„
秦,虎狼之国
„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即„
梁父即楚将项燕
„则„
叩(叩:问)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
„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无标识判断句
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见„
徒见欺
„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
忠而被谤
动词本身表被动
戍卒叫,函谷举
三、省略句
省主语
(静女)爱而不见,(静女的心上人)搔首踟蹰。省谓语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宾语
木直中绳,輮(之)以为轮 省介词宾语
归以(之)示成省介词“于”“以”
臣战(于)河南
又试之(以)鸡
四、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谓语动词+介词结构“于„”
耻学于师([于师]耻学)谓语动词+介词结构“以„”
覆之以掌([以掌]覆之)谓语动词+介词结构“乎„”
生乎吾前([乎吾前]生)
五、宾语前置句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
沛公安在(安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
何以言之(以何)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古之人不余欺也(欺余)以“之”为提宾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以“是”为提宾标志
唯命是从(从命)
六、定语后置
中心词+定语+者
村中少年好事者(村中好事少年)中心词+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石)中心词+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利爪牙)
七、主谓倒装
快哉此风!(此风快哉!)
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第二类:文言固定句式
(一)表示疑问或反问的习惯说法:
1、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①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2、“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3、“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例: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4、“何(奚)以„„为”(“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何(奚、曷)„„”译为“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5、“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何“一般作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
6、“安„„乎”、“安„„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孰与(孰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更„„”、“„„比„„怎么样?”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看廉将军和秦王比谁更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8、“不亦„„乎?”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不也是„„吗?”或“难道不„„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不为„„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10、①“何(奚)以„„为?”“何(焉)„„为?”可译为 “哪里用得着„„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②“何哉(也)”的意思是“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能„„呢”。例: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11、“岂„„乎(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12、“非„„欤”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你不是三闾大夫吗)?(《屈原列传》)
13、“宁„„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哪里知道这就是你的埋骨之处呢)?(《祭妹文》)
14、“独„„耶”、“独„„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相如虽愚钝,难道就怕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
15、“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所„„的(人、事、物)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16、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17、“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18、得无„„乎,反问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测度性。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同样的结构还有“得非„„与”“岂非„„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例: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宗元《封建论》)
19、“能无„„乎“,译为“怎么能不„„呢”。例:能无怨乎(怎么能不怀有怨气呢)?
20、“(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21、“无乃„„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22、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1、“一何”可译为“何等”、“多么”。例:妇啼一何苦(妇人的啼哭多么悲苦)!
2、何其„„译为“多么”,有时也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①汝来何其晚也(你怎么那么晚才来)?
3、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何言之不实也(怎么说话这么不实在)?
4、“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三)表示强调的习惯说法
1、“唯(惟)„„为„„”,可译为“只”“只有”“惟独”。例: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自然万物之中,只有人是最可贵的)。
2、“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例:臣有三剑,唯王所用(我有三把剑,任凭大王您使用)。
3、“非惟„„抑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表递进语气。
例: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靠的不只是天时,而且因为有人才为他谋划献策。)
(四)表示假设的习惯说法
1、“若其”相当于“假如”。例如:若其不胜,为罪已甚(假如没有胜利,罪过就太大了)。
(五)表选择语气:
1、“与其„„孰若(无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不如)„„”。例: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杀了这个童仆,不如卖了他)。
2、“不„„则“不„„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就是„„”
例: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开始,就是从敌方开始)
3、„„,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4、“非„„则„„”,“非„„而„„”,相当于“不是„„就是„„”,“不是„„却”。例:非死则徙尔。(不是死了,就是搬走。)
(六)表示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说法
1、“得无„„乎”“无乃„„乎”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莫非、恐怕、岂不是、只怕是„„吧”。如:无乃尔是过与? 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3.①„„之谓也,译为“说的就是„„啊!”②其„„之谓也;其„„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吧”。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4.“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七)表示指代的习惯说法
1、有所、无所、何所(安所、奚所)
可译为“有什么(没有什么)„„的(人、物、事)”“是什么”。例如: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2、有以、无以,可译为“有什么(可以)用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例如:①项王未有以应。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