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知分析与对外汉语示形量词教学
认知分析与对外汉语示形量词教学 作者:缑瑞隆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个案研究系列之一
丰富的量词是现代汉语的显著特点之一。据陈保存等[1][p.1-148]、何杰[2][p.1]和郭先珍[3][p.4]等统计,汉语量词有600多个。除少量的度量衡类专用量词外,大多数量词都编码着事物的形象,即具有示形功能,如“张、面、片”表示平面形状,“条、根、支、丝”表示细长柱状形象,“块、坨”表示立体形状,等等。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不妨将这类量词称为示形量词。
汉语的“数词+量词+名词”句法结构反映了“数目+形状+事物”的语义结构,体现了汉民族在认知客观事物时凸显形状的特点。即使是一些无形可象的抽象概念,汉语也会通过意象转换、隐喻等途径(深层),通过量词的选择(表层)来赋予他们以某种形象。例如,“一条纪律”、“一条性命”中的“纪律”“性命”都是无形的抽象概念,为什么要用表“细长”的量词“条”来称量而不用别的量词呢?再如,“一条鱼”“一条绳子”“一条辫子”“一条线”“一条裤子”“一条胳膊”“一条扁担”“一条路”中的“鱼”“绳子”等都是细长状的,可是“裤头”不是细长的,却可以用“条”称量,如“刚买了一条裤头”就是正常的说法。这是习惯呢还是有理可据的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本族人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留学生更是困惑不解,工具书、教科书又往往语焉不详。因此,量词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传统的语义分析帮不上什么忙,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法也没什么用武之地。语言不仅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还是人类重要的知识编码体系。不同的语言编码着不同民族对世界的经验和认识。上述问题都与汉民族对外部世界的经验和认识有关。认知语言学从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经验出发,探讨语言结构的成因和用法的理据,因而常能在其他理论无所作为之处独显魅力。在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量词教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近几年教学的一些体会陆续整理成文,本文即是该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一)张 面 片
这三个量词都具有“平面”的意象,用于称量平面状物体或具有平面状部分的物体,但用法具有不对称性。请看下面的例句:
[1]a.一张报纸
b.一面报纸
c.一片报纸
几张床
?几面床
?几片床
张张笑脸
?面面笑脸
?片片笑脸
?三张镜子
三面镜子
三片镜子
?几张旗
几面旗
?几片旗
?一张白云
?一面白云
一片白云
?一张笑声
?一面笑声
一片笑声
?一张春光
?一面春光
一片春光
象这样错综复杂的分布情况,如果能找出其底层的某种规律性,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自然是十分有用的,下面我们逐个分析这三个量词的认知基础。
先看“张”。“张”的本义为“施弓也”(《说文》),意思是将弓弦绷在弓背上,后引申为“开弓”。这两个义项都是动词义。人与弓互动的方式是人用手拉动弓弦,靠弓背的弹力突然收缩弓弦,将搭在弓弦上的箭弹出去打击目标。人们观察射箭时,最佳的角度是从射手的侧面观察。从这个角度看去,弓的形状随射手拉弓放箭动作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由弓背和弓弦组成的“面”时而变大(拉弓时),时而变小(放箭时)。这个不断变化的“面”因其动态特征而具有视觉显著性,从而在意象中得以凸显,使“张”由动词义发展出量词义来,成为称量“弓”的量词。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词义的引申、词的用法的发展所遵循原则之一是家族相似性,“张”所称量的对象的扩展也是如此。还是以这个“面”为基础,量词“张”又发展出称量具有可张开和缩小的平面状物体的用法,例如:
[2]一张小嘴
一张渔网
由此再进一步发展出称量可以卷起或展开或可变化的平面状物体:
[3]一张地图
一张笑脸
一张年画
一张羊皮
一张凉席
一张烙饼
最后发展出称量不可变化的平面物或具有此类平面物的物体:
[4]一张床
一张椅子
一张案板
一张古琴
一张桌子
一张粉皮
象“床”、“椅子”、“古琴”之类物体,其构型并非只有平面物,之所以用称量“平面”的量词“张”来称量它们,是因为这类物品在与人类的互动过程中,其构型中的“平面”具有功能的重要性:“桌子”、“床”、“椅子”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部位是其“面”,而它们的“腿儿”则是间接的,“古琴”能够用手弹拨的部分也位于“面”上。当然,“椅子”构型中的靠背因为具有视觉显著性也可得以凸显,这时,就可以用量词“把”来称量(“一把椅子”),因为靠背可以用手“把”住。现在来看量词“面”。《说文》:“面,颜前也”,即人的脸部,是名词。人的面部是一层皮肤,由此引申出“平面”、“表面”的意思,如“路面”、“桌面”、“床面”、“鼓面”,仍是名词义。再由“平面”、“表面”义引申出量词义,用于称量扁平面状物体或具有扁平面状部分的物体。由于“面”的词义原型是人的脸面,人们所见到的脸多数是意识清醒时的,即处于直立状态时的人的脸面。这时的脸是一个垂直于地面的立面,因此,当“面”发展出量词义时,这个原型意象使得它只用于称量与人互动时处于“立面”状态的事物,如:
[5]三面红旗
几面镜子
三面铜锣
几面盘鼓
四面高墙
两面船帆
一面大网
需要说明的是,“网”可以用“张”称量(前文已述),也可以用“面”称量。用“张”时凸显其可以展开收拢的动态特征,用“面”时定格于其被撒开时立面意象。还有,“鼓”可平置敲击,也可立置敲击。前者如现在的“威风锣鼓”中的大鼓,后者如腰鼓。古代军队中作为发布命令的工具的鼓以及县衙门前的鼓多为立式放置,“鼓”用称量立面的量词“面”称量,想必与此有关。
再看量词“片”。“片”的本义是动词义。《说文》:“片,判木也,从半木。”就是将木头破成两半的意思。由破木的动作转指破开的木片,进而引申为“平而薄”的物体,如“布片”、“纸片”、“肉片”、“面片”、“药片”、“卡片”、“明信片”等。再由这个名词义发展出称量“平而薄”的物体的量词义来。石毓智[4][p.126-129]认为“片”是三维形状量词,即它所称量的物体是立体的,如“一片面包”、“三片香肠”、“一片药”、“几片火腿”所指称的事物都是有一定厚度的。但是,据我们的观察,有些并非三维的事物也可以用“片”称量,例如:
[6]一片血迹
一片绿色
一片汗渍
其中“血迹”、“汗渍”是液体蒸发后留下的痕迹,“绿色”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的颜色,它们都是二维的面。或许有人认为这些痕迹所附着的物体都是三维的,量词“片”反映的是被附着物的形状。问题是这种说法与人们的语感不符,比如,当我们听到“墙上有几片血迹”时,难道脑子里出现的不是面状的血迹而是三维的墙体吗?可见,“片”也可称量二维的面。
既然“张”、“面”、“片”都可以称量平面状物体或有平面状物体的事物,那该怎么解释[1]中的不对称现象呢?“张”和“面”都是个体量词,“片”比较复杂,可作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和整体量词,分别记作片g、片j 和片z。
先看“片g ”和“张”、“面”用法的差异。“片 g”的原型意象中破开的木片具有“属于整体的部分、形状不规则、边缘表面粗糙”的特点,这些特点制约着“片g”用法,能够用“片 g”称量的事物大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例如:
[7]一片白云
几片木片
片片血迹
三片花瓣
五片羽毛
几片姜片
两片嘴唇
几片饼干
上无片瓦
“张”的原型意象是由弓背和弓弦围成的“面”,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可以变化;②可以是中空的;③是一个整体;④边缘光滑。这些特点制约着“张”的搭配习惯。请看[8]:
[8] a.一张扑克
b.几张邮票
三张照片
一张凉席
一张双人床
一张拖网
几张球案
三张虎皮
两张铁锨
一张巧嘴
一张古筝
数张油饼
[8]a中称量的事物都具有特点③和④,[8]b中的事物都具有特点①③④,其中“拖网”、“巧嘴”还具有特点②。
正是“片”和“张”原型意象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分布上的不对称。“桌子”、“扑克”、“笑脸”、“巧嘴”这类事物都是具有形状规则的整体平面的,因此能用“张”称量,而不能用“片g”称量;“花瓣”、“树叶”、“瓦”、“白云”只能用“片”称量不能用“张”,是因为在我们的经验中,它们都不是单个存在的,而总是作为群体的部分存在的,同时其表面也不一定光滑。当某个事物既可用“片g”又可用“张”称量时,意义有所不同:用“张”称量是整体,形状规则的平面;用“片g”称量是部分、形状不规则的平面。如“一张羊皮”、“一张粉皮”、“一张报纸”,都是形状规则的整体;“一片羊皮”、“一片粉皮”、“一片报纸”则是形状不规则的部分。
当个体事物连缀起来时,在空间上就会形成一个“面”,这个“面”的边缘和表面往往具有粗糙的特征,形状也多是不规则的。这样的“面”与“片”的原型意象相似,于是,通过隐喻发展出“片j”。同时,这样的“面”不同于“张”所称量的“面”,因而不能用“张”称量。“片j”用于称量连成较大面积的事物,由于许多事物都可以连缀成片,所以,“片j”分布相当广泛,如:
[9]大片棉田
一片平房
一片丘陵
一片枣林
大片楼群
大片自行车
大片积水
大片湿地
一片人头
几片草坪
一片沙滩
一片墓地 “片z”所称量的事物情况复杂,先看下面的例子:
[10] a.一片大好春光
b.一片欢声笑语
一片湖光山色
一片丰收景象
一片皎洁的月光
一片深情厚谊
一片光明
一片肺腑之言
一片空白
一片爱心
一片漆黑
一片痴情
一片硝烟
一片真心
[10]a中的事物多为较具体的视觉映像,[10]b中的事物多是听觉音响(欢声笑语,肺腑之言),心理情感(爱心、痴情、深情厚意)或复杂的情景(丰收景象、新气象)。这些事物显然不是“平而薄”的,为什么用“片2”来称量,只能从认知上去分析。[10]a中的视觉形象记录(描画)下来时,就常常被转化为一个平面。考虑到绘画与中华文明悠久的密切关系,有理由认为,[10]a的各表达式是这种意象转换的结果。由于[10]a中的事物在现实中边缘模糊不清,形状模糊不定,转换成平面时也被赋予了这个特征。[10]b中的事物更为抽象、已无形可象,具有“范围模糊,难以把握’的特点。认知语言学得隐喻理论揭示了人类的认识抽象事物的一般规律,即把抽象的、难以把握的事物隐喻成具象的、容易把握的事物。将[10]b中的事物隐喻成“边缘粗糙、界限模糊、形状不规则”的平面,这就是[10]b各表达式的认知理据。无论[10]a还是[10]b,其“面”的意象都与“张”、“面”所称量的“平面”特征不同,因而不能用它们来称量。
(二)本
部
卷
册
这四个量词既可称量书籍簿册,也可称量其他事物。这里只分析它们称量书籍时的异同。“本”和“部”的分布较广,先讨论这两个量词的情况。
“本”和“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11]a.一本书
一本诗集
b.?一本二十四史
两本小说
几本字贴
这本杂志
多本讲稿
那本词典
十本佛经
几本专著
一本画册
三本日记
五本教材
[12]a.一部书
几部专著
b.?一部杂志
那部词典
两部小说
?几部日记
一部诗集
十部佛经
?一部字贴
一部讲稿
一部二十四史
?几部画册
通过比较[11]和[12]中各表达式,尤其是[11]b和[12]b,可以看出,“本”的分布比“部”要广一些,有“较薄”的意味;“部”则有“较厚”、“庄重”的意味。要了解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还得从它们各自的语义原型说起。
“本”的本义是树木之根,《说文》:“木下曰本”,名词义。对于植物来说,根部是汲取营养,维持生命的基础。由此引申指“事物的根源”,如“根本”、“根源”、“根基”、“本源”中的“本”就是这个意思。书籍是记录知识,使之传于久远,播于异地的重要手段,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根源,于是进一步引申指“装订成册的著作”,“书本”、“账本”、“脚本”、“剧本”、“笔记本”、“本子”中的“本”都是这个意思。量词“本”应该是由“本子”的“本”进一步发展而来的。造纸术出现以前,文字写在竹简或锦帛上,只能一卷一卷的卷起来,不会“装订成册”。造纸术出现的初期,纸张的质量也不会太好,装订的工艺也有很大局限,因此可以想象当时的书不宜装订成厚本。印刷术出现以前,著述全靠手写,字比较大,书的篇幅自然也大。又薄又大的书必然较“软”。所以,“本”作“书”讲时给人以“薄”、“轻”、“软”的意象,发展出量词义后仍带有这样的意象。今天,当用“本”称量词典等又厚又硬的书籍时,也不象用“部”称量时那样凸显其厚重感,而具有了薄轻感。
曹先擢、苏培成[5][p.39]指出“部”本义为“分开”,动词义。由分开的动词义引申指“事物的部分”,再进一步引申指“部落”、“部伍”。量词的“部”是由“部落”、“部伍”发展而来的(刘世儒,1965)。“部落”、“部伍”的内部是有组织和结构的,量词“部”延续了这个特点,请看:
[13]一部电影
一部电视剧
一部手风琴
一部交响乐
一部大胡子
一部电梯
一部电台
一部汽车
一部辞源
[13]中的“部”所称量的事物都具有内部结构,外形也都是有一定厚度的立方体(电影的胶片盒和电视剧的磁带盒是有厚度的)。书的内容有繁简丰约之分,内容丰富、篇幅较长的书内部结构自然比较复杂,外形较厚,还可分册装订。这与[13]各式的意象是一致的。由于视觉意象比内部结构更直观,因此,“部”所称量的书籍的“厚”、“重”、“硬”的视觉意象得以凸显。即使是“胡子”这样厚而不重的事物,用“部”称量时也会带上厚重的意味,请比较:
[14]一部络腮胡子
一脸络腮胡子
这是造成量词“本”和“部”称量书籍时表现出的不对称性的根本原因。
“卷”和“册”作量词分布范围较小。“卷”的本义是指膝关节的后部,《说文》:“卷,厀(膝)曲也。”就是这个意思。膝关节是可弯曲的,于是引申出“弯曲”的动词义,写作“蜷”,读作quán,后又引申为弯曲成卷(juǎn)的意义。古时的竹简或锦帛可以卷(juǎn)起来收藏,一部书常可分若干卷(juǎn)。由此进一步发展出量词义,读作“卷”(juàn)。可以看出量词“卷”的语义原型有两个特征:①可以卷成卷儿,②称量对象常为一部书的分册。后来由于科技的进步,书籍不再卷起来收藏了(但仍可卷起来持握),但现代汉语中量词“卷”依然具有这样的意象特征,例如:
[1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这部书共有五卷
校图书馆藏善本书三百卷
“册”的本义为“简册”,上古文字写于竹片或木片上,然后用绳子编串成书。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竹谓之简,木谓之牒,亦谓之牍,亦谓之札,联之谓编,编之谓册。”后人一般将简、牒统称为“竹简”。将有文字的竹简按次序编串起来,就成为“册”。甲骨文中“册”字是象形字,竖画象竹简之形,横画象绳子之形。“册”的量词义是从“简册”的名词义发展而来的。由于字形和语义原型的影响,“册”给我们以这样的意象:当书籍摆放在书架上时,书脊相连(立着放置),形如“册”字;或者平摞放置时,本本相叠,也与“册”形似。另外,在现代汉语中“册”具有正式语体色彩,请比较[16][17]各例:
[16]图书馆藏书逾五十万册
向希望小学赠送一千册课本
附赠一册精美画册
初中语文第三册
[17]?我刚买了一册小说
?听说你又出版了一册书
?你找什么?我的一册唐诗丢了。
再者,“册”通常也不用于称量“非书”的印刷物,如:
[18]?手里拿着一册杂志
?当兵三年,他写了六册日记
?刘老师写了三册厚厚的教案
其原因似乎与这类印刷物的存放方式与书籍不同有关。
参考文献:
[1]陈保存等.汉语量词词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2]何杰.现代汉语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3]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4]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5]曹先擢 苏培成.汉字形义分析字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作者简介:缑瑞隆,男,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
来源: 文学院
阅读: 2585
日期: 2007年8月17日
【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 【 字体:大 中 小 】
上一篇:
下一篇:
郑州大学2007级普通本科班分班信息
普通本科生公修课补考通知
第二篇:英汉量词对比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英汉量词对比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课程名称: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任课教师:陈敬玺
学生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学 号:201131249
姓 名:黄璐
考试日期:2012/2/21
西北大学研究生处制
摘 要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对数量概念有着不同的体现形式。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量词十分丰富,而英语词类中却并没有明确划分出这样的一种词类。而正是这个原因,量词成了许多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汉英表量词汇分类和词汇语法特征对比,为对外汉语的量词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尽量降低量词的学习难度。
关键词:量词;汉英对比;量词教学
Abstract
English and Chinese belong to different language system, which have different forms in the concept of the number.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e grammar of Chinese language is that it has abundant quantifiers.However in English, such a certain vocabulary classification doesn’t exist.By comparing of the Chinese-English vocabulary classification and the vocabulary grammati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tends to offer a basis for reducing the difficulties of learning Chinese qualifiers for foreign learners.Key words:quantifiers;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teaching methods 1.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结构之分类比较 1.1汉语量词的分类
对于汉语量词的分类,通过参看朱德熙的《语法讲义》、丁声树等的《现代汉语汉语语法讲话》、胡裕树的《现代汉语(重订本)》、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卢福波的《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以及齐沪杨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我们发现基本是大同小异。他们大体主要是将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以及复合量词。
(一)名量词
(1)专用名量词:
①个体量词。用于单个的人或者事物。如:条、把、张、根、粒、本、颗、棵、座、支、个。其中“个”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
②集合量词。用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组成的事物。如:双、副、对、些、套、群、批、伙。
③度量词。如:元、角、分、度、存、升、米、斤、克、吨。(2)借用名量词:
①借用某些名词为名量词。如:碗、杯、桌子、瓶、袋。②借用某些动词为名量词。如:捆、束、卷、串。
(二)动量词
(1)专用动量词:如:次、回、顿、阵、场、番。
(2)借用某些名词为动量词:这些名词一般都是动作或行为实施的工具或人体部位。如:打一针、瞧一眼、喝一口。其中“针”、“眼”、“口”都是被借用而成的名量词。
(三)复合量词是把两个量词合在一起使用的量词,如:千米/小时,人次。1.2英语表量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1)英语的物量词通常可以被数词或不定冠词取代,放在可数名词前表数量,如:one(a)desk、five books 等。由于意义上的要求,在一定条件下,英语的可数名词也可以与特殊的表示量的概念名词相连用。但一般可用普通名词来充当量词,并包含有独立的词汇意义。具体可分为五类:
①以事物的特征或者状态来衡量的量词,如:a spoonful of soup; ②表示抽象名词的数量单位的量词,如:a flood of moonlight;
③用以表示群体或集合概念的量词,如:a mountain of difficulties;④用表示事物度量单位的名词作量词,如a pound of potato, two meters of cloth;⑤用表示包装物体的容器名词作量词,如 a box of candy, a bus of people.(2)英语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量词被称之为动量词,如:sleep a sleep,jump a jump。
2.英语表量结构和汉语量词在语法特征上的对比 2.1 汉语量词词汇的语法特征(1)汉语的数量方面的概念是由量词体现出来的。其基本结构是数词+量词,如:一个小孩儿,两只小猫,三件衣服,数词和量词两个成分都是不可缺少的。
(2)汉语中的量词是不可以单独地用作句子成分的,只能是+数词/代词后,组成数量短语后才能够自由地在句子中充当成分。如,“只”本来是不能独立在句中充当成分的,但当“只”跟“两”组成短语“两只”时,就能在句中自由地充当成分了。如:“两只小猫”,“两只”做的是定语。而在别的句子中这种结构又同样可以充当主语、宾语、状语与补语。例如:
①两个女孩儿高高兴兴走着,她们两个边走边唱着歌。(分别作定语、补语)②他买了两个蛋糕,一个是给你的,另一个是给我的。(作定语、主语)③苹果啊,我只有一个,就不给你吃了。(作宾语)
(3)汉语量词绝大部分是单音节词,而单音节的量词有一个特点:都能重叠,重叠后的量词含义和功能会随着它在句中的位置不同也有所变化,可作主、谓、定、状语等。如:处处都让她伤心。(处处作主语)天上白云朵朵,地下牛羊点点。(朵朵,点点作谓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作定语)
2.2 英语表量词汇的语法特征
(1)英语中不可数名词被可数名词所作的量词修饰时,表示复数含义时,量词要变成复数形式,如 two pieces of paper;(2)英语中大多数可数名词可以不使用量词,直接用数词修饰,如two girls, four cats;(3)英语中的表量词汇和汉语中的量词不一定是一对一的关系,可能是一对多,也可能是多对一,如汉语中的“群”在英语里面就有可能是herd,flock,group,team,而a piece of paper, a piece of poetry, a piece of cake, a piece of news分别对应的是汉语中的张、首、块和则等;
(4)英语没有表量结构重叠这种形式。
以上就是对英汉量词的简单比较,那么汉英语说到底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又属于不同的语系,所以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语言现象。那么我们在教授学习汉语的外国学习者时就应该注意。
3.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试行)中共有量词136 个,分散在甲、乙、丙、丁四个级别的词汇项目中。但是在我们现在的教材中只在初级有少部分的量词出现。那么繁多的量词要是全靠学生自己去记忆理解是不正确的,也会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加大困难。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量词本身的教学是枯燥的,但作为老师在量词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用趣味的方式,如讲解量词的文化来源,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量词的文化内涵是很重要的。教师应把文化知识化整为零,由浅入深,有顺序地引入,使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共生达到一种相融的境界。
量词的修辞作用,量词的色彩意义。汉英量词有各自的特点,但两者语义的丰富和色彩的鲜明,使它们在语言的运用中具都有形象新奇的修辞表达效果。汉语量词的修辞:、一轮圆月、一钩新月,一叶扁舟等都能带
给我们美的享受。英语中的表量词的修辞:如,a glimmer of hope,a web of railroad a train of thoughts,a flash of hope,a flood of tears,a mountain of difficulties中英文量词都能使被修饰对象鲜活、生动、透着灵气,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时尽量能够讲解量词的历史演变,以此来加深对某些量词的印象。比如有的词是词义扩大,有的是词义缩小,有的是词义虚化。
另外,对外国留学生来说,光讲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作语义解释,并说明该格式中量词与名词或动词之间的语义关联。汉语的大部分量词是从名词和动词借用来的。那么原来的意义就被语法化了。所以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让他们根据这个量词跟物体的形状和字或词的原意的关系相结合,这样就便于学习和记忆。
将量词进行分类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如可以把常用的量词分为一类,把不常用的量词分为另一类。第一类就如“条、根、支、个、把、块、团、片、张、面、层、点、粒、滴、堆、叠、座、所、场、朵、棵、排、串、头、捆、束、只、名、位、双、对、种、群、帮、批、套、组、类、项、阵、样、件、份、笔、起、本、页、篇、节、首、封、辆、、次、回、下、顿、些、代、辈、级”等。这些量词在学生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他们区分和理解。第二类如“股、行、介、伙、扇、缕、帧、宗、丛、簇、截、胭、番、遭、曲、架等。这些量词由于搭配的词比较固定和单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不经常使用,多用于书面语,所以在教的时候要让学生主义记忆与他们搭配的词语。
4.小结
本文通过对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词汇及结构的比较,直观地展示了两种语言中量词表达的不同,为国外的汉语学习者,尤其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基础和根据,让他们对于量词有个更加细化和深刻的认识。同时提出了几点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所能用到的方法,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 杜曾慧.从英汉量词对比角度来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偏误分析及对策[J].科教导刊,2001(2).[2] 袁竹筠.浅谈汉英量词的对比及对外汉语的量词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报,2009(7).[3] 仲桂红.英汉名量词对比 [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2).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流程:
T:现在开始上课,首先我要问大家几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来北京的? S:我是九月份来北京的。T:问他。
S1:你是什么时候来北京的? S2:我是十月份来北京的。T:你是从哪来北京的? S:我是从美国来北京的。教师示意学生互相提问 S1:你是从哪来北京的? S2:我是从越南来北京的。T:你是怎么来北京的? S:我是坐船来北京的。教师示意学生互相提问 S1:你是怎么来北京的? S2:我是坐飞机来北京的。T:好,完整地说一次。
S:我是十月份从美国坐飞机来北京的。教师示意另一学生
S:我是九月份从越南坐船来北京的。T:好,再来一遍。
S:我是九月份从越南坐船来北京的。
T:好,下面是老师写的一句话。我是九月份从湖南坐火车来北京的。大家跟我一起„„ 学生跟读
T:我们来复习上节课。上节课有这么一段话是“他什么时候回来的?”而回答是“他昨天就回来了”。大家用今天“是„„的”强调的方法来说一遍。S:他是昨天回来的。
T:看看关键词“是„„的”,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这个。它的用法就是强调他后面的这个词。比如说“他昨天回来的”强调的是“昨天”,不是“今天”,也不是“前天”。回到课文,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是“北京大学的学生骑自行车去长城”,大家跟我一起„„ 学生跟读(正音“自行车”)T:是谁骑自行车去长城呢?
S:是北京大学的学生骑自行车去长城的。T:北京大学的学生是怎么去长城的? S:北京大学的学生是骑自行车去长城的。T:北京大学的是骑自行车是去哪呢? S:北京大学的学生骑自行车是去长城的。
T:这三句话“是”的位置不一样,它强调的部分也是不一样的。第一句话它强调的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而第二句话它强调的是“骑自行车”,第三句话强调的是“去长城”。所以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如果你要强调一个部分,那么你可以把“是”放到你所强调的部分的前面。回到这句话,“我是九月份从湖南坐火车来北京的”,我们强调的是“九月份”,如果我们要强调“从湖南”,“是”就要放到“从湖南”的前面。
S:我九月份是从湖南坐火车来北京的。T:如果我们要强调“坐火车”,这一部分,“是”就要放到“坐火车”的前面。S:我九月份从湖南是坐火车来北京的。T: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的”,中间的省略号就是“是”所强调的部分。大家再把例句读一遍。
案例分析:
经过视频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课程类别:语法课
2.学生群体:中级水平(由语言点难度,学生反应速度以及发音水平推测),年龄约20多岁,文化背景来自全球各地。3.目标语言点:“是„„的” 4.教学重难点:“是„„的”句型的强调部分。5.教学使用教材(不详)
课程整体评价: 教师教态良好,针对留学生水平并能结合上节课所学语言点来进行教学,课堂上重点突出了学生的“练”,使得学生有大量开口说的机会,而并非只是老师讲解。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教师围绕几个例句进行变形,在示范过后,主要的衍生句型均由学生自行完成,达到了教师放权于学生的效果。虽然视频只有5分钟,但是可以看出这个视频完整地演绎了一个语言点的讲解全过程。根据《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中列出的几项教学原则,可以逐一做分析。1.学生为主的原则:
如上所说,在本案例中,教师突出了学生的“练”这一重点,精讲多练。并且在设问方面能让学生互相提问,达到了多向互动的效果。本案例中所列出的例句,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实用,也贴近他们的生活现实。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实用性的原则。另外,虽然学生很少,但教师在点名时能叫不同的学生回答,体现了教学中给学生练习机会均等的原则。然而本案例中的部分例句,诸如“北京大学的学生骑自行车是去长城的。”这样的说法,中国人日常很少去说,也会觉得别扭。通常中国人会省略不需要强调的部分。这样的句子一般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骑自行车去哪?”的回答,而一般比较地道的回答或省略其他成分,直接说“去长城。”尽管为了突出对比,这样的句子可以出现,但是这种教学中作为解释性的,且在生活中难以见到的例句,应该如何使用,使用多少,都值得商榷。2.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案例中基本上达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要求。先由从前学过的句型转移到带有“是„„的”的句型。也做到了提示由多到少,先前是需要说明“是”的位置,后来就可以直接用手指词语作为提示,无需再口头提示。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然而或许是时间所限等原因,本案例中的练习方面仅仅是围绕给出的三个例句,没有进行扩展。当然如果是5分钟讲课演示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还应该在给出的例句完成以后,由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行使用刚才学过的句型来造完整的句子。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也可以检测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该语言点的用法。3.直观形象的原则: 在本案例中,教师全程使用汉语而没有使用英语或学生的母语,达到了浸入式教学的目的。然而或许是条件所限,教师并没有使用教具,也没有使用幻灯片、图片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实际上,在语法教学中,可以考虑使用卡片。例如本案例中就可以把“是”写在卡片上,通过贴在句子不同位置来强调语法点。更加直观形象,也是学生容易记忆的。本案例中使用已经写好的板书属于更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年轻学生来说,有可能会缺乏吸引力。4.课型分明的原则:
本课应该是综合课当中的某一语言点讲解,可以说属于语法课的范畴。在这一点上,教师对于课型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教学方式符合语法课的特征和原则。当然,课型分明并不是指只要不属于该课型范畴的一律不管。在本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自行车”的发音问题也进行了正音,然而正如上面提到过的,语法课强调的是语言点的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保证学生学会语言点才是重点。在案例中教师只是以黑板上已列出的三个句子为依据进行变换,并且要求学生重复跟读,又有了点口语课的样子。作为语法课,我还是认为需要更多样的练习,比如上面提到的情景造句练习。5.随讲随练的原则:
本案例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很明显,从一开始的例句练习到后来加入语言点的变化练习再到学生之间互动练习,可以说练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课堂上的多练有助于让学生消化知识,也可以作为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的依据。在练习的量上,本案例做得很到位。然而还是刚才提过的,练习的种类过于单一,只是在板书的限制之内,没有脱离板书让学生自行发挥。机械的练习虽然简单,但是对于学生的需求来说或许不够,也难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语言点。6.轻松活泼的原则:
在课堂气氛方面,本案例教师举止大方,穿着得体,有亲和力,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教师采取了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少显得有些死板,难以营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当然作为一个5分钟的演示视频,加入做游戏等能调节课堂气氛的环节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面对年轻学生,教师应该尽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避免“满堂灌”式的讲解。尽量创造一些能让学生感兴趣并可以参与进来的活动,寓教于乐,可以打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特定情况下也需要善于制造幽默。然而要注意的是,在有些文化中的幽默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就成了冒犯,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掌握相当的跨文化交际知识。7.注重效率的原则:
本案例将一个语言点的讲练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可以说课堂效率是挺高的。除了必要的正音,也基本上没有涉及与语法课无关的内容,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错。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课堂效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如何又快又好地讲解语言点,基本的原则还是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在本案例中所有的例句都在围绕“是„„的”这一语言点展开,重点很鲜明,是比较成功的。8.严于要求的原则:
作为一个5分钟的演示教学视频,难以体现出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因此这一原则方面无从评价。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也是督促学生完成预习、复习及作业任务的根本,只有学生按要求完成了布置的任务,教学才能正常进行。另外,严于要求的原则不是仅仅对于学生而言的,对于教师来说,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包括自己的仪态,讲解的科学性、趣味性,对学生的态度,教学法的掌握等等。
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教学案例,对我的启发也很大。能在5分钟左右的时机内完成一个语言点的讲解,其方式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根据以上8个教学原则逐一分析,我们发现该案例基本上都能够符合那8个原则的要求。上面也提到过一些美中不足,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然而对于一个5分钟的演示教学视频,我们也不能苛求做到面面俱到,完美无瑕。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借鉴该案例中成功的部分。同时我们也需要评价自己在教学中是否能按照教学基本原则进行。当然,教学原则只是指导性的,我们也不能完全拘泥于教学原则来刻板地规划我们的教学。
第四篇: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分析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分析
一、汉字教学案例:
(一)笔画复习:复习总结前五课中包含的笔画。
1、引入:
教师写例字,学生拆分。例字:
十(横、竖)、八(撇、捺)、九(横折弯钩)、也(竖弯钩)
(三)生字学习
1.七
meaning:
seven 字体演变
七,九,十,这三个汉字都是数词,放一起讲解,顺便复习2.不:象形字
字体演变
meaning:not 不去
我今天不去图书馆。
不+n, 构成形容词
不才(才能平庸的)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3.方:象形字。
meaning:square
方形
桌子是方形的。
direction 方向
尼泊尔在中国的西南方向。
method
方法
我有学习的好方法。笔顺: 注意:“方”和“万”的区别。
分析:1.在引入中可用卡片游戏复习讲过的汉字,使学生复习汉字的部件和其他特点,或让学生默写汉字,注意学生部件的书写和笔顺。2.在教学过程中可用图片展示所讲汉字的含义。3.教师可用规范的田字格黑板教学生练习基本笔画,按笔顺书写。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握笔姿势和书写方向。
二、汉字教学的理论研究感想
1口语和汉字教学并轨,单独设课,自成体系,相互促进汉字教学与汉语教学有着不同的规律。如口语开课教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对不起等,但是其中的好、对、起等都不是汉字课上首先要教授的内容,必定是先从女、子学起,教会后才教授好字,学生了解了汉字的间架结构之后才会学起字。
2.在教学过程中,揭示汉字特点, 注意选字规范科学、字量适中,且由易到难、由常用到生僻。依形释字,依形解字。象形字的特点,形旁和意旁。析音
通过声符找语音上的联系。利用图画解释意义;利用发展源流 依源解释汉字,展示汉字的发展过程。.3.注意笔顺的重要性笔顺是基于汉字以一种最为简练、平衡、连续、美观的方式写出而形成的,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是很重要的。板书的顺序、生词出现的次序、部件排列、同音字排列、结构排列、结构排列。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的偏误分析及应对措施(精选)
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个”的偏误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的教学一直被认为是重点、难点。量词“个”以其高度的出现率、广泛的使用范围,在量词中占据要地位。在学习过程中,留学生最先接触的是量词“个”,并在交际中大面积使用。本文将针对这种现象,以量词“个”为例,对其进行偏误分析,以偏误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手段,让学生能正确理解量词“个”,在交际中能自如地应用,同时促进量词的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量词“个”;偏误分析;应对措施
“量词和什么名词搭配”、“在什么语境下使用什么量词”一直以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点和难点,首先,量词数量多,名词更多,两者组成的数量短语更是多之又多;其次并有没有一套具体的、完整的、准确无误的规则总结量词的使用规则;最后,个体差异的原因。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量词“个”十分万能,在汉语的交际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出现频率高,使用范围广。尤其是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他们找到“捷径”后,无论什么名词都使用量词“个”。所以本文以量词“个”为例,对其偏误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个”的本位描写
对量词“个”进行偏误分析前,应了解“个”的本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道:“个,竹枚也。从竹固声。”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行了详尽的解释,“?w或作个。半竹也。各本?o。”,我们可以看出“个”与“竹”有关,“竹曰个。木曰枚。”竹易分开,“竹”字分开便是两个“个”,单个竹就是“个”字,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与“竹”的关系逐渐疏远,后表示事物的数量。
“个”是个体量词,多用在没有专用量词修饰的名词前,但有的有专用量词修饰的名词也可以使用,主要依据语体色彩、语言坏境,多用于口、通俗色彩浓的语境中。量词“个”与数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即“数词+个”,一般可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补语,也可以和指示代词组合,构成“这、那、哪+个”,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
二、量词“个”的偏误分析
(一)量词“个”的偏误现象及类型
1.“个”的误用
量词“个”的泛化现象使得许多留学生误用量词“个”,或者有些学生没有学习过太多量词,有些名词不知用哪个量词修饰,或是有些外国学生对量词的用法不能完全掌握,造成一些有专有量词的名词也用“个”来称量,从而形成偏误。如:
一个(本)书 十个(张)纸
那个(只)猫是谁的。
妈妈喝了一个(口、瓶、杯、碗)水。
2.“个”的误加偏误
“数词+个”、“这、那、哪+个”这两个结构并非一成不变,有时量词“个”可以不加,但很多留学生并没有掌握这一知识点,认为所有情况都必须要加“个”,形成“个”的误加偏误,如:
有了这么多种类型的人,我们才叫做(个)社会。
到现在这三(个)和尚也自己的事自己干,愉快地过日子。
以上例句来自中介语语料库。
三(个)周
我看了好几(个)家鞋店的鞋。
3.“个”的遗漏偏误
“数词+个”结构最为常用,其中“序数词+个”结构容易出现遗漏偏误,如在表示时间段时,遗漏量词,易使表示时间段的数量短语变为表示时间的含义,如:
我在哈尔滨住了三(个)月。
在指示代词“这、那、哪+个”结构作定语时,也易发生遗漏现象,如:
我认为这(个)问题难以解决。
虽然我同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观点,可是我想再补充一个观点在里头就是学生和老师。
以上例句来自中介语语料库。
4.色彩义的误用
词的色彩义是表达作者、说话人的情感或语境的状态,留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色彩义,所以在使用上容易产生错误。现以“太阳”为例,使用不同的量词修饰,表达效果也不同:
一个太阳/一轮红日/一颗红日/一抹夕阳
不同的量词描绘同一事物,呈现了不同的形态,塑造了各式形象。不同的情感也可以通过量词表达,如:一个老师/一位老师,变化使用量词后,更有尊敬、庄重的意味。
5.歧义造成的偏误
量词“个”搭配名词的范围广泛,所以极易产生歧义,如短语“一个朋友的灯笼”,我们不联系语境无法确定表量的是朋友还是灯笼,所以这个短语可以是一个朋友的/灯笼,也可以是一个/朋友的灯笼。如果我们把短语中的量词换为“只”,一只朋友的灯笼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短语的中心是灯笼,量词“只”是灯笼的表量。这种歧义容易出现在口语里。
(二)产生偏误的原因
1.量词“个”泛化现象
量词的语法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减弱,量词“个”语义模糊,使用范围广泛。各种教材、工具书都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规则总结用法,当然也很难有这样的规则。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提出“个”的泛化问题,直至今日仍有这样的看法,不可否认量词“个”泛化现象十分常见。同时,许多教师在初级阶段鼓励学生用“个”来修饰所有名词,必须承认这样教学效果明显,但不利于日后的教学。
2.母语的负迁移
有研究表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偏误来自母语的负迁移。量词是汉藏语系独具特色的特点之一,留学生在初级阶段,汉语知识不扎实,只能借助母语的语法规则辅助学习汉语,母语对汉语学习的干扰极大。尽管日语、韩语中有量词,但日语、韩语中的量词不如汉语中的量词词类独立、用法多样、使用方法广泛,这种借用母语进行学习的方法不能很好地把握重点。
3.目的语的负迁移
学习者用类推的方法用已学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语言现象上,造成了偏误,教师讲解量词“个”后有意无意地向学生渗透“个”的泛化现象,学生也会认为“个”是个万能量词,便找到了使用量词的捷径,可以修饰所有名词,所以他们用这“规律”不考虑语境,部分情况肆意使用,从而形成偏误。
4.交际策略的影响
很多汉语初学者很难判断到底应该用哪个量词修饰名词,所以不少外国学生采取了回避策略,即不使用量词,有的留学生也会采取简化策略,用“个”来修饰所有名词,这十分影响留学生对外语的学习。
5.学习者的知识储备量不足
不少外国学生并没有学习很多量词,没有学习其他量词的使用规则,又因为教材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规则总结“个”的使用,所以他们用“个”来修饰,造成偏误。
三、应对措施
(一)关于“教”的方面
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保证教学大纲和学习者相适应。对量词的讲解,不能遇词讲词,而应有联系的地讲解,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张量词的“网”。对于“个”的讲解还应针对其本源、适用范围和搭配规则,不应让学生死记硬背,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不仅将学生母语中的量词与汉语中的量词进行对比,还要和其他汉语量词进行对比,避免偏误。练习时也要注重对比,保证趣味性,提高复现率。
(二)关于“学”的方面
留学生学习首先要解决的是关于量词的知识储备量不足的问题,准确掌握老师讲授量词的各方面知识,所以留学生们必须要巩固基础,牢记语言点,活学活用,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避免母语知识的负迁移、目的语的负迁移。当然也不能面对量词问题回避,不敢使用量词,更不能所有情况都用“个”来代替。
四、结语
量词“个”以其高度的出现率、广泛的使用范围,在交际中常被使用。留学生学习过程中会因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的负迁移、交际策略以及自身知识储备量等问题造成量词“个”的偏误现象,这些偏误一般为“个”的误用、误加、遗漏、色彩义的误用或是歧义造成的。所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要深入教材,讲解得当,并与实际交际相结合,还要关注学生个体。通过对量词“个”的偏误分析,要举一反三,对其他量词的教学有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2]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M].民族出版社,2001.[3]戴婉莹.量词“个化”新议[J].汉语学习,1984(1):37-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