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艺术三十六计之二(7~12计)
第7计:欲擒故纵 取意:受教育者犯了错误,在没有好的机会,想不出好的办法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处理,可以暂时放一放。当机会出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对其进行教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 一次与百次 沙漠中有父子俩,牵着骆驼,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都已经疲惫不堪了。干渴使他们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而沙漠仍然一望无际。这时,父亲看到黄沙中有一枚马蹄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那是沙漠中先行者的遗留物。父亲对儿子说,捡起它吧,会有用的。儿子抬起失神的眼睛,看了看,原来是一枚马蹄铁,心想在这漫天无际的黄沙中,会有什么用呢? 儿子摇了摇头,没有弯腰。于是,父亲俯身拾起放入衣袋中。什么也没说,仍继续前行。终于,他们走到了一座城堡,在城堡中父亲用马蹄铁,换下了500枚酸葡萄。当他们再次走入沙漠时,干渴再次使父子俩的喉咙冒出青烟。父亲此刻边走边吃并不时抛下一枚枚酸葡萄,每抛下一颗,儿子便俯身捡起吃掉,为了这几百枚葡萄,儿子竟弯了几百次腰。
第8计:偷梁换柱 取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且随着的环境的变化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通过转移学生的兴趣去转变学生,而很多老师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故事中,主人就是通过转移孩子的兴趣,将孩子们的兴趣由精神上的享受转移到对物质的追求上,从而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案例:绝妙的规劝 一群淘气的孩子总是往一个花园里扔砖头,主人很无奈。有一天,他找到这群孩子说:“我看你们扔的很高兴,不如大家进行一个比赛,谁扔的最远可以奖10块钱。”孩子们一听有“奖金 ”,比平时扔的还带劲,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果然得到了钱。第二天,孩子早早就来了,主人说今天第一名只能得5元钱。孩子们仍很兴奋,5块钱也不少啊!第三天,奖金降到了1块钱,有一些人嫌少就走了,但仍有人继续玩。第四天,主人说今天胜利者只能得到1毛钱。孩子们听了很不屑:“就1毛钱,谁给你扔啊!走!”孩子们走了,从此再也没有来过。
9计:反间计 取意: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有困难、有挫折、有不如意,作为教育者,可以帮其分析原因,找出症结,并利用其对某事物的反感或仇恨,想办法激发其征服的欲望,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案例: 父亲的策略 儿子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父亲说:“我的上司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父亲说:“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你们公司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样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再辞职不干。这样你将公司当作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儿子听了父亲的建议,从此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商业文书的方法。一年之后,父亲问起儿子的工作:“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我发现这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如今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儿子自豪地说。“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父亲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却又不努力学习,而后来你痛下苦功,当然会对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上司,却不会反省自己,这是人们常犯的错误。”
第10计:连环计 取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转化一个学生不是仅靠一两次说教就能完成的,教育者要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决不能因为一两次教育的失败而放弃。而当教育开始起效果的时候,更需要教育者进一步爱护和督促,让差生最终走入优等生的行列。
案例:编程高手 北大附中老师张思明曾遇到这样的一件事:班上有一个学生非常喜欢摆弄计算机,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境界和较高的编程水平,但由此耽误了不少功课。特别是他不爱学习化学公式,认为那是靠记忆的东西,有了计算机,学着些东西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结果他的化学考试很不理想。张老师便去找他谈心,给他出了一道“计算机”难题:计算机能不能对输入的某个公式自动配平呢?这位同学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回家以后就开始了研究。可他为了编写程序,就必须先把化学公式的配平原理搞清楚,不久,他在理解化学公式配平方法的基础上编好了程序。张老师抓住他想证实自己编程实力的迫切心情,又接连提出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是不是书上任何一个化学公式用你的编程都能配平呢?你的编程除了适用简单的公式外,是不是还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公式?这两个问题不但促进该生对化学公式的复习和记忆,而且使对化学公式的学习更加深入。面对学生的进步,张老师充分肯定了他的编程实力,鼓励他学好各门功课,为自己考入大学计算机系创造前提条件。从此,该生的学习更加自觉和主动。因为通过张老师的引导,他知道了两件事:一是自己能学好,二是自己必须学好。
第11计:将计就计
取意:受教育者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小孩子在犯错误后,往往害怕老师或家长知道。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对于他们有些错误,有时候我们不必要揭穿其中的真相,当面批评他们,应该给他们的自尊留一点空间,然后利用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案例:当范文
李老师在批改一个女孩的作文时,发现是抄袭的。当时,他很想在的作文本上写上大大的“抄袭”二字。可静下来想想,这样做,她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吗?考虑再三,李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微笑着对她说:“你的作文有进步,相信你一定花了不少时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老师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你,请你把作文好好改一改,然后在班上朗读,好吗?”小姑娘没说话,低着头走了。第二天,她拿着改好的作文来了,李老师发现她重写了作文,虽没抄袭的精彩,却是她自己写的,老师还是表扬了她。在班上朗读时,她念得十分自信,并赢得了掌声。从那以后,女孩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12计:趁火打劫
取意: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的时候,是最需要帮助,最需要温暖,也是教育效果最好的时候。此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自己的真情付出去感化学生,对学生的教育深刻而持久。
案例:蘸满爱意的责罚
调皮的学生约翰·詹姆斯·麦克劳德,出于好奇,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宠物。校长知道后,非常恼火。后来了解到其杀狗的目的是想看一看狗的内脏,嗅觉敏锐的校长认为这是一个教育的好机会。决定罚这个学生画两幅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另一幅是狗的骨骼图。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很是愧疚,带着“赎罪”的心理,对校长罚他的两份特殊的作业,完成起来十分卖力。当麦克劳德毕恭毕敬地把两张画好的图交给校长时,校长还专门对他进行了指点,要他再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为了画好这两幅图,小麦克劳德翻阅和参考了不少生物解剖学方面的书。就这样,他渐渐地爱上了生物学。后来,他竟成为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并和医学家班廷一起发明了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由此而荣获192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第二篇:教育艺术三十六计之一(1~6计)
教育艺术三十六计 ~ 之一(1~6计)
第1计:爱是基础
取意: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或者说,一个没有爱心的教育工作者,就别谈什么教育艺术。因此,具有爱心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素质。一个教育者,只有心里装着学生,时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在教育学生时,才能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从容,多一份艺术。
案例:快乐之花
有一女孩季娜,一次祖母病重,她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让她能在病中得到一些快乐。但是,时值寒冬,到哪里去找鲜花呢?
学校暖房里有许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师生极为喜爱的那朵蓝色的“快乐之花”。季娜一心想着病重的祖母,忘了学校的一切规定,大清早便走进暖房,采下了那朵“快乐之花”。正在这时,一位最爱护花的老师走进了暖房。她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大为吃惊。但是,她注意到孩子眼里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问明情况后,这位教师感动地说:“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为了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了他们教育出一个善良的人。”
第2计:严师出高徒
取意:严与爱并不矛盾。教育的艺术不是说对孩子只能进行夸奖,而不能去批评,批评甚至是惩罚也是必要的。关键是我们要掌握好时机、火候和方式,把惩罚和体罚、恶意中伤甚至是虐待区别开来,做到严爱结合。因为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将其治于死地而后快。
案例:这真遗憾
美国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誉盛名的早期教育家。有一天,孩子问斯特娜夫人:“我想到同学家里去玩,可以吗?”母亲说:“可以,但必须在12点前回来。”可那天孩子比预定的时间晚了20分钟才到家。斯特娜夫人见孩子回来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指了指墙上的钟。孩子知道回来迟了,马上歉疚地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孩子赶紧换了衣服,因为每到星期二她都要和母亲去看电影。这时,斯特娜夫人又让孩子看看钟,并说:“今天来不及了,戏和电影是看不成了。”孩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斯特娜夫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说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寻味的话:“这真遗憾!”
面对孩子的过错,尽管斯特娜夫人只说了寥寥几个字,并未采取其它任何处罚手段,但是使孩子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母亲的要求如果是正确的,那就必须绝对照办,否则你就得为此付出代价。
第3计:身教重于言教
取意: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还不知道去挑拣“好”与“坏”,什么都学。家长或教师的一举一动他们都可能去模仿、学习。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千万不要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因为你无意中的行为,都可能在小孩子的头脑中留下印象,甚至是烙印,影响孩子的一生。
案例:是你教我的
有一天,母亲和孩子到一栋大厦去办事,走进大厅时,电梯正在进人,她们加快脚步想赶上这趟电梯。这时从后面走进一位老婆婆,年轻的母亲本能地向后一让,请老婆婆先进了电梯,这时电梯已经满员了,母女俩只好静静地站在电梯门口,等着下一趟。办完事出来又乘电梯,这一回,电梯里只有母女俩和一位老爷爷。电梯开到底层,门开了,站在门口的女儿却把身体向后一让,说:“老爷爷,你先请。”老爷爷说:“孩子,你先请,爷爷走得慢。”女儿仍不肯自己先走,坚持让爷爷先走出电梯。
母亲幸福地抚着女儿的头,问:“你为什么要请爷爷先走出电梯呢?”女儿说:“是你刚才教我的呀!”
第4计:“美”人计
取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孩子,更愿意受到大人的表扬和夸奖。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将更多赞美的言辞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而往往忽略了对差生的鼓励和表扬。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越是各方面都表现差的孩子,对赞美的渴望就越强烈,因为他们受表扬的机会太少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一次表扬就是一点进步的积
累,一句赞许就是一份信心的提升。
案例:没有负担
有这样一个家庭,儿子的成绩很不好而且越来越差,有一次考了全班最后一名。父亲接过儿子的试卷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以后你没有什么负担了!”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爸,你是不是病了?”父亲说:“没病,你想一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呢?不用担心再有人超过你,但你只要往前跑,肯定有进步。”儿子受到启发,心里就高兴起来。第二次,考了全班第29名,父亲看到了儿子的试卷,兴奋地说:“太好了儿子,你比上回前进了十几名了!”第三次,儿子考到了全班第10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只差9名了。”就这样,不管孩子的成绩是好是坏,父亲总是坚持正面激励,从不训斥责骂,而孩子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第5计:打草惊蛇
取意:一般情况下,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老师的想法和做法是不让学生知道的。但有时候,让他们知道一点“底细”,反而有助于事情的解决。故事中,老师就是给学生透漏出信经常收不到的“底儿”,巧妙地为学生减了压,使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解决。
案例:邮局“不负责任”
有位女生,爱上了自己的老师。无法自拔的她忍不住给老师寄去了信。然而,信投进邮箱,女生立即后悔了:老师已经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还那么小,老师看完信后会怎么看待?要是让同学、父母知道了,自己怎么面对?女生越想越怕,原来“炽热”的爱霎时被恐惧吓得无影无踪。为能躲过此劫,她甚至想到了死。可是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老师表情一如往常,他照样春风满面地上课。
有一天,在和学生聊天时,老师指责邮局“不负责任”,他的信件经常遗失。直至此时,女生才全身释然:自己的那封信被幸运“丢失”了。
数年后,当大学毕业的该生去拜访自己曾爱上现在仍很尊敬的这位老师时,老师将保存了多年的这封信交给了她。这时,她才恍然大悟,连忙站起来向老师鞠躬:“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第6计:笑里藏刀 取意:教育学生不一定要用训斥、体罚等有伤学生自尊的手段,面带微笑,和风细雨,同样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祝福、一次表扬甚至比严厉的批评更有效。
案例: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曾经遇到了两个学生打架,当时其中的一个学生正用砖头砸向对方。陶行知先生及时制止了他们,并让拿砖头的学生到他的办公室去。没想到陶先生让学生坐下后,微笑着拿出一块水果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来,你反而比我先到了。”学生听后一脸困惑。接着,先生又拿出第二块水果糖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停下来,你马上就停下了,表示对我的尊重,我应该感谢你。”学生听后更加不解其意。先生又拿出第三块糖说:“与你打架的学生是一个经常欺负女同学的学生,我对你的侠义精神表示敬意。”这时那位学生已经泣不成声了:“先生,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先生拿出了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咱们的谈话也应该到此结束了……”
第三篇:教育艺术三十六计之五(25~30计)专题
教育艺术三十六计 ~ 之五(25~30计)
第25计:信任无价
取意:我们教育的对象大多是未成年人,在我们的意识里,他们思路狭窄、办事不成熟、自控力差等等,因此,有很多机会总是自己来包办完成。其实,有时候,当你将足够的信任给了他,回报你的可能会是意外的惊喜,因为信任是鼓励,信任是督促,信任是帮助,信任是信心,信任是自尊……
案例:玻璃门
学校大厅的门自打安上的那天起就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学校想了很多办法,大门还是经常被踢破,修了补,补了修。
新校长刚上任,后勤主任就向校长说明了这种情况,并建议换成大铁门。校长笑着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
很快,旧门被拆了下来,新门被装上去。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
原来,这是一道玻璃门。
第26计:给学生机会
取意:学生走错路的时候需要机会改正,学生的努力需要机会验证,学生的能力需要机会来证明……不管怎样,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机会,特别是在错误面前,教师不能将学生一棍子打死,而应该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学生也会格外珍惜,为取得好的成绩而加倍的努力。
案例:报弱科的学生
一次,学校安排各班选择6名成绩好的学生分别参加区里组织的语文、数学竞赛。新来的班主任老师一改过去老师提名的办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报名,报参赛科别。一位平日里以语文成绩特优出名的学生自告奋勇地报了数学。
谁都知道数学是这个孩子的弱项,虽然他在不断地努力,但成绩仍在中下。如果这个学生参赛语文,获大奖的可能几乎是百分之百。
大家知道,班上获奖名次的先后,多少对班主任意味着什么,尤其是一个试用期的班主任。但他还是根据学生的意愿,让他参加了数学竞赛,出人意料的是他竟得了同年级的第六名。
事后,感触很深的家长写了一封感谢信让孩子带给老师,老师在回信中平静地写道:此事发生在班上的任何一个孩子身上我都会这么处理的。如果我不让孩子参加数学竞赛,就等于当着全班的面宣布他正在进行的努力是失败的。给学生努力的机会,这的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职业素质。
第27计:轻重原则
取意:该批评时不批评,不该批评时横加指责,这是教育者常犯的错误。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教育孩子,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我们在批评教育孩子时,应该掌握轻重原则:由于孩子的过失造成物质上的损失,都是小事情,而涉及到心灵上的事情都是大事情。
案例:养小孩与养花
一次,我精心培育的花,被儿子毁坏得不成样子,我气不打一出来,“你在干什么?”我怒吼起来,正要继续呵斥儿子的时候,当教师的妻子快步走到我的身边,用手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别这样,要知道——我们养花,是为了养小孩。
妻子的话使我心灵为之一震:是啊,孩子和花究竟孰重孰轻?物质上的东西毁了可以再买,而孩子稚嫩纯净的心灵受到伤害,有时,用你的余生都无法弥补。
第28计:以逸待劳
取意:有些看似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在处理时也不一定大动干戈。在处理前考虑周全,想好处理问题的办法,然后布置下去,自己把握大局,做好处理意外问题的应急准备,关键时候指点一下,剩下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做。
案例:一张纸条
一个刚上初中的学生,很爱看书。一天,他在书店看到一本很喜欢的书,想买,却没有钱。他突然想到爸爸妈妈的钱就锁在家中桌子的抽屉里,钥匙就放在桌子上。于是他回到
家里,一阵犹豫之后,打开锁,拿出10元钱,到书店买了那本书。爸爸妈妈回来后,他只怕自己拿钱的事被发现,整个晚上都十分不安。但爸爸妈妈没有任何动静。
过了一段时间,他在书店又看上一本很喜欢的书,于是又回到家里,打开抽屉。这时他发现钱的上面有一张字条。上面写道:爸爸妈妈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而且永远会做一个好孩子。他的心震撼了,感到十分惭愧,拿出字条,锁上抽屉。从此,一直到长大,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第29计:暗渡陈仓
取意:在教育小孩子时,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天真、可爱、听话的特点实施教育手段。小孩子理解能力差,有时看不透教师的意图,发现不了老师的实际用意。因此,在处理有些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表面上制定一套计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暗地里实施另一套计划,完成要达到的教育目的。
案例:美丽的帽子
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珊读一年级的时候,小小的身体里竟然长了肿瘤。经过化疗,她的头发全部掉光了。一个亮亮的脑袋对于一个7岁的女孩来说是多么的残酷!她的心灵中弥漫着痛苦和悲伤。苏珊即将返校时,她的班主任,一个年轻的女教师郑重地对全班宣布:“从下星期开始,我们要认识各种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的帽子来学校上课,越新奇越好!”孩子们并不知道教师的良苦用心。到了星期一,苏珊站在校门口却迟迟没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可让她感到无比意外的是,她的每个同学都戴着帽子。与同学们那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
第30计:一箭双雕
取意:我们在处理学生矛盾的时候,绝不能将对一个学生的表扬建立在对另一个学生的批评之上,最好想一个两全的办法,让双方都能受到教育。下面这个小故事中,教授没有责怪教师,没有批评学生,但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再平常的人,只要努力,都可以创造奇迹。
案例:随意挑的一所学校成绩总是搞不上去,请一个著名教育专家帮助学校发现人才。专家先是让校长将所有教师的教案拿来,他选出了3名教师,说他们是学校最有发展前途的教师。然后他从一年级的考卷中随意抽出50份试卷,说这50个学生是最优秀的,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如果由这3位教师来教,学校会创造一个奇迹。
果然,三年后,学校一炮打响,这50名学生全部考入了重点高中。在学生毕业后不久,学校收到了教授的来信:3名教师和50名学生都是我随意挑选的。
第四篇:12年会计学习
企业组织构架与发展战略
1负责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是(经理层)。
1下列选项中,公司治理结构层面不涉及的是(内部审计部门)。
1可以行使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组织机构是(监事会)。对董事会负责并代表董事会对经理层进行监督的委员会是(审计委员会)。
1特别授权不包括(处理常规的日常管理工作)。
1现代企业财务部门设计的通用模式中财务长的职能不包括(成本控制)。
1企业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当可能导致的问题是(盲目发展)。
1可口可乐公司只经营有关饮料方面的业务,可见其实施的公司战略为(专业化)。
1某企业生产产品所需原材料来源较单一,则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
1某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可替代性越低,则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小)。
1为了配合公司的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企业应选择的财务战略类型是(快速扩张型战略)。
2企业的发展战略一经制定后,无需进行调整。(错误)
2内部机构的设计是组织架构设计的关键环节。(正确
2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监管部门统一规定。(错误)
2经理层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错误)
2从治理机构层面看,应着力关注内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运行的高效性。(错误)
2在内部机构设计过程中,应当体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努力识别出不相容职务。(正确)
2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必与发展战略相一致。(错误)
2企业的发展战略不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只需按照企业自己的想法制定即可。(错误)
2企业的发展战略一经制定后,无需进行调整。(错误)
2企业的战略制定与实施只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与低层管理人员和员工没有关系。(错误)
1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要求是()。集体决策负责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进行监控的机构是()。战略委员会根据波士顿矩阵分析可知,当企业所在行业具有较高的销售增长率但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较低时,应采取的战略为(加大投资)。可口可乐公司只经营有关饮料方面的业务,可见其实施的公司战略为()。专业化企业组织构架内部机构设计的风险不包括()。治理机构形同虚设PEST分析法主要分析的是企业的内部环境。()错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只需考虑本企业的内部环境,而无需考虑经济、政治、法律等外部环境。()错误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产生程序应当合法合规,但对其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没有具体要求。()错误 9 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必与发展战略相一致。()错误在内部机构设计过程中,应当体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努力识别出不相容职务。()正确
1某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可替代性越低,则该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小为了配合公司的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战略,企业应选择的财务战略类型是()。快速扩张型战略负责对发展战略实施情况进行监控的机构是()。战略委员会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波特五力分析中新加入企业的竞争威胁的是()。转换成本下列选项中,公司治理结构层面不涉及的是()。内部审计部门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正确企业在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时不应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正确经理层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错误制定并实施发展战略有助于促进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正确
10对于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等,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正确
第五篇:教育之三十六计故事
教育三十六计故事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好的教育可以使一个坏孩子、笨孩子成为有用之才,而蹩脚的教育能将一个好孩子“治”成一个危害社会的渣滓。同样的道理,在同一件事的处理上,不同的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这就涉及到教育的艺术。
第1计:爱是基础
计策取意: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或者说,一个没有爱心的教育工作者,就别谈什么教育艺术。因此,具有爱心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起码的素质。一个教育者,只有心里装着学生,时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在教育学生时,才能多一份自信,多一份从容,多一份艺术。
教育故事:快乐之花
有一女孩季娜,一次祖母病重,她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让她能在病中得到一些快乐。但是,时值寒冬,到哪里去找鲜花呢?
学校暖房里有许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师生极为喜爱的那朵蓝色的“快乐之花”。季娜一心想着病重的祖母,忘了学校的一切规定,大清早便走进暖房,采下了那朵“快乐之花”。正在这时,一位最爱护花的老师走进了暖房。她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大为吃惊。但是,她注意到孩子眼里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问明情况后,这位教师感动地说:“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为了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了他们教育出一个善良的人。”
第2计:严师出高徒
计策取意:严与爱并不矛盾。教育的艺术不是说对孩子只能进行夸奖,而不能去批评,批评甚至是惩罚也是必要的。关键是我们要掌握好时机、火候和方式,把惩罚和体罚、恶意中伤甚至是虐待区别开来,做到严爱结合。因为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将其治于死地而后快。
教育故事:这真遗憾
美国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誉盛名的早期教育家。有一天,孩子问斯特娜夫人:“我想到同学家里去玩,可以吗?”母亲说:“可以,但必须在12点前回来。”可那天孩子比预定的时间晚了20分钟才到家。斯特娜夫人见孩子回来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指了指墙上的钟。孩子知道回来迟了,马上歉疚地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孩子赶紧换了衣服,因为每到星期二她都要和母亲去看电影。这时,斯特娜夫人又让孩子看看钟,并说:“今天来不及了,戏和电影是看不成了。”孩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斯特娜夫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说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寻味的话:“这真遗憾!”
面对孩子的过错,尽管斯特娜夫人只说了寥寥几个字,并未采取其它任何处罚手段,但是使孩子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母亲的要求如果是正确的,那就必须绝对照办,否则你就得为此付出代价。第3计:身教重于言教
计策取意: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还不知道去挑拣“好”与“坏”,什么都学。家长或教师的一举一动他们都可能去模仿、学习。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千万不要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因为你无意中的行为,都可能在小孩子的头脑中留下印象,甚至是烙印,影响孩子的一生。
教育故事:是你教我的
有一天,母亲和孩子到一栋大厦去办事,走进大厅时,电梯正在进人,她们加快脚步想赶上这趟电梯。这时从后面走进一位老婆婆,年轻的母亲本能地向后一让,请老婆婆先进了电梯,这时电梯已经满员了,母女俩只好静静地站在电梯门口,等着下一趟。办完事出来又乘电梯,这一回,电梯里只有母女俩和一位老爷爷。电梯开到底层,门开了,站在门口的女儿却把身体向后一让,说:“老爷爷,你先请。”老爷爷说:“孩子,你先请,爷爷走得慢。”女儿仍不肯自己先走,坚持让爷爷先走出电梯。
母亲幸福地抚着女儿的头,问:“你为什么要请爷爷先走出电梯呢?”女儿说:“是你刚才教我的呀!” 第4计:“美”人计
计策取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孩子,更愿意受到大人的表扬和夸奖。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将更多赞美的言辞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而往往忽略了对差生的鼓励和表扬。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越是各方面都表现差的孩子,对赞美的渴望就越强烈,因为他们受表扬的机会太少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一次表扬就是一点进步的积累,一句赞许就是一份信心的提升。
教育故事:没有负担
有这样一个家庭,儿子的成绩很不好而且越来越差,有一次考了全班最后一名。父亲接过儿子的试卷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以后你没有什么负担了!”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爸,你是不是病了?”父亲说:“没病,你想一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呢?不用担心再有人超过你,但你只要往前跑,肯定有进步。”儿子受到启发,心里就高兴起来。第二次,考了全班第29名,父亲看到了儿子的试卷,兴奋地说:“太好了儿子,你比上回前进了十几名了!”第三次,儿子考到了全班第10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只差9名了。”就这样,不管孩子的成绩是好是坏,父亲总是坚持正面激励,从不训斥责骂,而孩子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第5计:打草惊蛇
计策取意:一般情况下,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老师的想法和做法是不让学生知道的。但有时候,让他们知道一点“底细”,反而有助于事情的解决。故事中,老师就是给学生透漏出信经常收不到的“底儿”,巧妙地为学生减了压,使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解决。
教育故事:邮局“不负责任” 有位女生,爱上了自己的老师。无法自拔的她忍不住给老师寄去了信。然而,信投进邮箱,女生立即后悔了:老师已经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还那么小,老师看完信后会怎么看待?要是让同学、父母知道了,自己怎么面对?女生越想越怕,原来“炽热”的爱霎时被恐惧吓得无影无踪。为能躲过此劫,她甚至想到了死。可是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老师表情一如往常,他照样春风满面地上课。
有一天,在和学生聊天时,老师指责邮局“不负责任”,他的信件经常遗失。直至此时,女生才全身释然:自己的那封信被幸运“丢失”了。
数年后,当大学毕业的该生去拜访自己曾爱上现在仍很尊敬的这位老师时,老师将保存了多年的这封信交给了她。这时,她才恍然大悟,连忙站起来向老师鞠躬:“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第6计:笑里藏刀
计策取意:教育学生不一定要用训斥、体罚等有伤学生自尊的手段,面带微笑,和风细雨,同样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祝福、一次表扬甚至比严厉的批评更有效。
教育故事: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曾经遇到了两个学生打架,当时其中的一个学生正用砖头砸向对方。陶行知先生及时制止了他们,并让拿砖头的学生到他的办公室去。没想到陶先生让学生坐下后,微笑着拿出一块水果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来,你反而比我先到了。”学生听后一脸困惑。接着,先生又拿出第二块水果糖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停下来,你马上就停下了,表示对我的尊重,我应该感谢你。”学生听后更加不解其意。先生又拿出第三块糖说:“与你打架的学生是一个经常欺负女同学的学生,我对你的侠义精神表示敬意。”这时那位学生已经泣不成声了:“先生,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先生拿出了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咱们的谈话也应该到此结束了„„”
第7计:欲擒故纵
计策取意:受教育者犯了错误,在没有好的机会,想不出好的办法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处理,可以暂时放一放。当机会出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对其进行教育,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故事:一次与百次
沙漠中有父子俩,牵着骆驼,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都已经疲惫不堪了。干渴使他们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而沙漠仍然一望无际。这时,父亲看到黄沙中有一枚马蹄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那是沙漠中先行者的遗留物。父亲对儿子说,捡起它吧,会有用的。儿子抬起失神的眼睛,看了看,原来是一枚马蹄铁,心想在这漫天无际的黄沙中,会有什么用呢?
儿子摇了摇头,没有弯腰。于是,父亲俯身拾起放入衣袋中。什么也没说,仍继续前行。终于,他们走到了一座城堡,在城堡中父亲用马蹄铁,换下了500枚酸葡萄。当他们再次走入沙漠时,干渴再次使父子俩的喉咙冒出青烟。父亲此刻边走边吃并不时抛下一枚枚酸葡萄,每抛下一颗,儿子便俯身捡起吃掉,为了这几百枚葡萄,儿子竟弯了几百次腰。
第8计:偷梁换柱
计策取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且随着的环境的变化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通过转移学生的兴趣去转变学生,而很多老师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故事中,主人就是通过转移孩子的兴趣,将孩子们的兴趣由精神上的享受转移到对物质的追求上,从而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
教育故事:绝妙的规劝
一群淘气的孩子总是往一个花园里扔砖头,主人很无奈。有一天,他找到这群孩子说:“我看你们扔的很高兴,不如大家进行一个比赛,谁扔的最远可以奖10块钱。”孩子们一听有“奖金”,比平时扔的还带劲,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果然得到了钱。第二天,孩子早早就来了,主人说今天第一名只能得5元钱。孩子们仍很兴奋,5块钱也不少啊!第三天,奖金降到了1块钱,有一些人嫌少就走了,但仍有人继续玩。第四天,主人说今天胜利者只能得到1毛钱。孩子们听了很不屑:“就1毛钱,谁给你扔啊!走!”孩子们走了,从此再也没有来过。
第9计:反 间计
计策取意: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有困难、有挫折、有不如意,作为教育者,可以帮其分析原因,找出症结,并利用其对某事物的反感或仇恨,想办法激发其征服的欲望,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教育故事:父亲的策略
儿子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父亲说:“我的上司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父亲说:“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你们公司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样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再辞职不干。这样你将公司当作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儿子听了父亲的建议,从此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商业文书的方法。一年之后,父亲问起儿子的工作:“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我发现这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如今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儿子自豪地说。“这是我早就预料到的,”父亲笑着说,“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却又不努力学习,而后来你痛下苦功,当然会对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上司,却不会反省自己,这是人们常犯的错误。”
第10计.连 环计 计策取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转化一个学生不是仅靠一两次说教就能完成的,教育者要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决不能因为一两次教育的失败而放弃。而当教育开始起效果的时候,更需要教育者进一步爱护和督促,让差生最终走入优等生的行列。
教育故事:编程高手
北大附中老师张思明曾遇到这样的一件事:班上有一个学生非常喜欢摆弄计算机,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境界和较高的编程水平,但由此耽误了不少功课。特别是他不爱学习化学公式,认为那是靠记忆的东西,有了计算机,学着些东西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结果他的化学考试很不理想。张老师便去找他谈心,给他出了一道“计算机”难题:计算机能不能对输入的某个公式自动配平呢?这位同学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回家以后就开始了研究。可他为了编写程序,就必须先把化学公式的配平原理搞清楚,不久,他在理解化学公式配平方法的基础上编好了程序。张老师抓住他想证实自己编程实力的迫切心情,又接连提出了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是不是书上任何一个化学公式用你的编程都能配平呢?你的编程除了适用简单的公式外,是不是还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公式?这两个问题不但促进该生对化学公式的复习和记忆,而且使对化学公式的学习更加深入。面对学生的进步,张老师充分肯定了他的编程实力,鼓励他学好各门功课,为自己考入大学计算机系创造前提条件。从此,该生的学习更加自觉和主动。因为通过张老师的引导,他知道了两件事:一是自己能学好,二是自己必须学好。
第11计:将计就计
计策取意:受教育者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小孩子在犯错误后,往往害怕老师或家长知道。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对于他们有些错误,有时候我们不必要揭穿其中的真相,当面批评他们,应该给他们的自尊留一点空间,然后利用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教育故事:当范文
李老师在批改一个女孩的作文时,发现是抄袭的。当时,他很想在的作文本上写上大大的“抄袭”二字。可静下来想想,这样做,她会改正自己的错误吗?考虑再三,李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微笑着对她说:“你的作文有进步,相信你一定花了不少时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老师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你,请你把作文好好改一改,然后在班上朗读,好吗?”小姑娘没说话,低着头走了。第二天,她拿着改好的作文来了,李老师发现她重写了作文,虽没抄袭的精彩,却是她自己写的,老师还是表扬了她。在班上朗读时,她念得十分自信,并赢得了掌声。从那以后,女孩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12计.趁火打劫
计策取意: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的时候,是最需要帮助,最需要温暖,也是教育效果最好的时候。此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自己的真情付出去感化学生,对学生的教育深刻而持久。
教育故事:蘸满爱意的责罚 调皮的学生约翰·詹姆斯·麦克劳德,出于好奇,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宠物。校长知道后,非常恼火。后来了解到其杀狗的目的是想看一看狗的内脏,嗅觉敏锐的校长认为这是一个教育的好机会。决定罚这个学生画两幅图: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环图,另一幅是狗的骨骼图。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很是愧疚,带着“赎罪”的心理,对校长罚他的两份特殊的作业,完成起来十分卖力。当麦克劳德毕恭毕敬地把两张画好的图交给校长时,校长还专门对他进行了指点,要他再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为了画好这两幅图,小麦克劳德翻阅和参考了不少生物解剖学方面的书。就这样,他渐渐地爱上了生物学。后来,他竟成为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并和医学家班廷一起发明了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由此而荣获192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第13计:金蝉脱壳
计策取意: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或学生搞“恶作剧”,或受外界干扰,甚至个别学生和老师持对立的态度„„如果老师不讲究点策略,很容易使事件升级。此时,教师只有不温不火,不急不燥,以柔克“刚”,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进一步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教育故事:假如你是老师
一天早读,去教室辅导,看到后排有一同学趴在桌上,我顺手拿起一本书朝他背上轻轻拍了一下,他猛抬头,摔出一句:“干什么?我没有睡觉!”满脸骄横。当时我恨不得立即赶他出去。此时,同学们并不知道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我尽量克制自己,努力保持平静的心态,微笑着说:“那你说,你趴在桌上,老师该怎么办?噢,对了,听说你的作文写的不错,你写一篇《假如我是老师》的文章吧。”当时,他没有说话,我继续在教室里巡回辅导。当天午饭后,这位同学到办公室找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那样没礼貌。”看得出,他是真心悔过,我自然原谅了他。
第14计:以其道治其身
计策取意:受教育者什么样的人都有,不可能都是一些通情达理的人。遇到一些不讲道理、胡搅蛮缠的人,最好的回击是:用他对付别人的方法去对付他。
教育故事:子教父
一个人特别不孝顺老人,总嫌自己的父亲年老多病,是个负担。有一天,他把父亲放进了一个竹筐中,与自己的儿子一起把老人抬到山中无人之处,放下后就往回走。儿子说:“爹,把那个竹筐拿回来。”此人大惑不解,儿子接着说:“等你老了好用来抬你呀!”这位父亲幡然悔悟,又回头把老人抬了回来,以后对老人也孝顺起来。
第15计.指桑骂槐 计策取意:现在,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在公开场合教育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策略。有些事情在处理的时候,不一定要直接针对事件本身,可以采取迂回战术,旁敲侧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感悟,从中找到差距,认识到自己缺点和错误,从而得以改正。
教育故事:凳子拿的
“老师,我的钱丢了,30多块呢。”张滑边说边掉眼泪,我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班里竟发生这样的事。我气冲冲地走进教室,就在走向讲台的一霎那,突然意识到:如果此时去批评全班,效果一定不会好,毕竟拿钱的是一个人。倒不如„„于是,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高声告诉大家:“同学们,不要慌,我知道谁拿了张滑的钱了。”同学们都惊讶地望着我。“是凳子,请大家对凳子说一句话。”聪明的孩子马上领会了我的意图。一个同学说:“凳子,你这样做不对,快还给人家吧。”一位说:“你是一时糊涂,改了还是好孩子。”„„孩子一个个激动不已,只有刘虎红着脸,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此时,我心里已经明白了。第二天,刘虎早早地来到学校,把30元钱交给了我。我告诉他:你真勇敢,这件事是我们俩之间的秘密,谁都不要告诉别人。他哭了。
第16计:假痴不癫
计策取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经验和认知的缺乏,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达不到家长、教师要求的程度,这是很正常的。对于这些无大碍的错误,作为教育者,没有必要去批评他们,或者假装不知,或者编一些小故事激励他们,也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教育故事:欺 骗
有一次,学校开家长会,姥姥代替了在外工作的父母去了学校。小顺一下午都惶惶不安,想:老师一定会对姥姥讲自己的成绩如何如何的一塌糊涂。
终于等到姥姥回来,小顺低着头只等姥姥数落。可是姥姥容光满面,看起来十分高兴的样子,他一脸的诧异。想不到老师竟对姥姥说他表现得很出色。
后来,小顺上了大学,暑假里他第一个去拜访了小学老师。谈起这件事时,只听这位老师忏悔地对他说:“那天,我说了你很多不好的话,可第二天,你的反应让我吃惊。从那以后,你的成绩直线上升,我一直都在纳闷儿„„这时,小顺才明白是姥姥善意的欺骗挽救了他。
第17计.苦肉计
计策取意:不是去体罚学生,而是教育者在教育、帮助孩子的过程中,不惜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健康为代价,以实际行动感染他,让他体会到教育者的一片苦心,加深对某些事情的认识,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育故事:撒 谎 一次周末,和儿子约好,下班后他骑车去接我,可是按约定时间过了两个小时,儿子还没有回来。等待中,正好遇到儿子的同事,他说儿子和几个人看电影去了,我只好耐心地等。过了一会儿,儿子回来了,令我吃惊的是,他竟撒谎说路上车坏了。
“我可以等上10个小时,但我无法容忍你对我撒谎,儿子。”我气愤地转过身来,决定自己走回家去。儿子迎上去,想要解释什么。我接着说:“我很生气,不是对你,是对我自己。你看,我已经认识到,作为一个父亲我很失败,我现在要走回家去,并在这18公里的路上进行反省。”
在3个多小时的路途中,儿子始终推着车跟在我身后,也是从那以后,儿子再没有撒过谎。第18计:激将法
计策取意:小孩子毕竟不象成年人那样成熟。当学习或工作中出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放弃。有些学生如果经常说一些鼓励、表扬甚至具有煽动性的话语,可以让孩子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而对于一些争强好胜的孩子,有时说一些消极的、反面的话语反而能激发起他们的斗志。所以,对有些人歧视也是一种动力。但我们一定要看准对象、掌握火候、适可而止,否则,也可能毁掉一个孩子。
教育故事:美丽的歧视
英语课上,张老师让大伟背单词,当时他正在下面读一本武侠小说,回答不上来。张老师很生气,说:“大伟,你真没出息,你不仅糟蹋爹娘的钱还耗费自己的青春,你如果能考是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面对老师的歧视,大伟“噌”地跳离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说完,大伟把武侠小说撕得粉碎。结果,第一次高考差了100多分的大伟,第二年只差了17分,到了第三年竟超出分数线80多分。
升入大学的大伟多想见到张老师,当着面告诉他自己已经考上了大学,而且是重点大学。然而一年以后,他收到了张老师的一封信:大伟,对于有的同学,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心灵的手术,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我说的对吗?此时此刻,大伟才明白是老师美丽的歧视挽救了他。
第19计:台阶艺术
计策取意: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比较尴尬的局面,处理不好,极易在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为教育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取一些委婉、机智、幽默的教育手段,为学生制造一个“台阶”,既缓解了师生之间的矛盾,也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教育故事:“真爱劳动”
一天,我去班上检查值日,刚到门口,见班上调皮捣蛋的郑军正拿着扫帚要打一个同学。我开始很生气,可一想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弄僵了不利于转化他。于是,我面带微笑地说:“郑军不是明天值日吗?今天帮别人值日呢,真爱劳动!”郑军愣在那里,以为要挨批,意外听到的却是表扬,脸一红,还真的扫起地来。
第20计.擒贼擒王
计策取意:根据受教育者个性和特点的不同,以及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我们应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决不能以偏概全,或者采取“一刀切”,而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选准突破口,抓住要害处,这样解决起问题来,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教育故事:它会哭的
著名教育家孙敬修遇到小学生攀折树木,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在听什么?他说:“在听小树苗哭泣。”“小树苗会哭吗?”“是呀,你们折了它,它会疼的,当然要哭了,等他们长大了还要为祖国建设服务呢。”孩子们一听,一个个红着脸低下了头。以后,再也没攀折过小树。
21计:幽默艺术
计策取意: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尴尬的场面,或老师说错了话,或学生做错了事„„如果教师不分轻重,只照顾自己的“面子”,而不注意学生的感受,对学生横加指责,很容易对学生的自尊造成伤害。这时,教师如能随机应变,采取一些幽默的手段,将尴尬局面化解,效果会非常的好。
教育故事:出乎意料的批评
在师范上学的某个晚上,我们几个在寝室闹着玩,把盛满水的塑料袋放在门的上面等一位同学进门。就在这时,班主任王老师去寝室找人,见门虚掩着就推门而进,“哗”的一声,一袋子水顺身而下,衣服全湿了。房间里的学生都吓得目瞪口呆,静等老师的训斥。谁知王老师却笑着说:“今天是不是泼水节?我怎么不知道啊!再说咱们这儿也不过这个节呀。”大家都笑了,那个往门上放水的同学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时,王老师走过去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同学之间开玩笑要讲究一个‘度’,适可而止,但不要这样。”
第22计:沉默是金
计策取意:当你遇到棘手的事件又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的时候,沉默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其实,沉默的过程是教师给自己流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同时给学生反思自己行为过错的机会。因此,恰当地运用沉默,有时比直接批评或斥责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育故事:无声胜有声
刚接一个班的第一节课,就碰上麻烦事。那天,当我拿着书兴冲冲走进教室时,看到的却是班上两个男生正在打架,此时,同学们的目光一齐射向我,而那两个男生也停止了打架。其中一个双手叉腰,昂着头,不屑地看着我,显然不把我放在眼里。其实在此之前,我已了解了他的“底细”---调皮捣蛋,老师都拿他没办法。看着他趾高气扬的样子,我知道此时无论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的,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冷处理。于是,我只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径直走上讲台,说:“同学们,请大家坐好,我们开始上课„„”他迷惑地看着我,有点不知所措地坐到座位上。
下课后,我对那件事仍然只字未提。直到下午,他见我仍没有批评的意思,便显得有些忐忑不安了,终于,放学后,他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主动承认了错误,从那以后,他很少再惹事。
第23计:出奇制胜
计策取意:一些事情在解决的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按照正常的思路是很难解决的,无论你付出多少爱心和努力。这就需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另辟隙径,想一些超出常理的“奇点”、“趣点”、“鬼点”、“歪点”,甚至是“馊注意”,帮助你解决问题。
教育故事:暗 号
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同学总是举手,可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的同学窃笑不已。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会在课下叫他傻瓜。于是,老师就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渐渐地,这名同学越来越多地举起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出老师的课堂提问,这个原本极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沦的孩子也由一个差生转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第24计:顺手牵羊
计策取意:教育无处不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注意发现和珍惜身边的每一次教育机会。其实,教育的机会有很多,而很多机会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了。在工作、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有意识地去发现,随时都可以把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传递给学生、孩子、亲人、朋友„„
教育故事:故 意
有一次,我到一位朋友家进晚餐,他6岁的儿子不小心碰倒了桌子上的牛奶杯。他们可能认为这对于客人来说是很不礼貌的。当他们正准备责备孩子时,我也故意弄翻了我的杯子。“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忙向朋友道歉。孩子看到我的样子,会意地笑了。紧张的气氛也松弛下来。孩子赶忙用抹布擦去桌上的牛奶,并凑到我面前小声说:“谢谢叔叔!”
第25计:信任无价
计策取意:我们教育的对象大多是未成年人,在我们的意识里,他们思路狭窄、办事不成熟、自控力差等等,因此,有很多机会总是自己来包办完成。其实,有时候,当你将足够的信任给了他,回报你的可能会是意外的惊喜,因为信任是鼓励,信任是督促,信任是帮助,信任是信心,信任是自尊„„
教育故事:玻璃门 学校大厅的门自打安上的那天起就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学校想了很多办法,大门还是经常被踢破,修了补,补了修。新校长刚上任,后勤主任就向校长说明了这种情况,并建议换成大铁门。校长笑着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旧门被拆了下来,新门被装上去。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原来,这是一道玻璃门。
第26计:给学生机会
计策取意:学生走错路的时候需要机会改正,学生的努力需要机会验证,学生的能力需要机会来证明„„不管怎样,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机会,特别是在错误面前,教师不能将学生一棍子打死,而应该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学生也会格外珍惜,为取得好的成绩而加倍的努力。
教育故事:报弱科的学生
一次,学校安排各班选择6名成绩好的学生分别参加区里组织的语文、数学竞赛。新来的班主任老师一改过去老师提名的办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报名,报参赛科别。一位平日里以语文成绩特优出名的学生自告奋勇地报了数学。谁都知道数学是这个孩子的弱项,虽然他在不断地努力,但成绩仍在中下。如果这个学生参赛语文,获大奖的可能几乎是百分之百。大家知道,班上获奖名次的先后,多少对班主任意味着什么,尤其是一个试用期的班主任。但他还是根据学生的意愿,让他参加了数学竞赛,出人意料的是他竟得了同年级的第六名事后,感触很深的家长写了一封感谢信让孩子带给老师,老师在回信中平静地写道:此事发生在班上的任何一个孩子身上我都会这么处理的。如果我不让孩子参加数学竞赛,就等于当着全班的面宣布他正在进行的努力是失败的。给学生努力的机会,这的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职业素质。
27计:轻重原则
计策取意:该批评时不批评,不该批评时横加指责,这是教育者常犯的错误。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教育孩子,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我们在批评教育孩子时,应该掌握轻重原则:由于孩子的过失造成物质上的损失,都是小事情,而涉及到心灵上的事情都是大事情。
教育故事:养小孩与养花
一次,我精心培育的花,被儿子毁坏得不成样子,我气不打一出来,“你在干什么?”我怒吼起来,正要继续呵斥儿子的时候,当教师的妻子快步走到我的身边,用手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别这样,要知道——我们养花,是为了养小孩。妻子的话使我心灵为之一震:是啊,孩子和花究竟孰重孰轻?物质上的东西毁了可以再买,而孩子稚嫩纯净的心灵受到伤害,有时,用你的余生都无法弥补。
第28计:以逸待劳 计策取意:有些看似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在处理时也不一定大动干戈。在处理前考虑周全,想好处理问题的办法,然后布置下去,自己把握大局,做好处理意外问题的应急准备,关键时候指点一下,剩下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做。
教育故事:一张纸条
一个刚上初中的学生,很爱看书。一天,他在书店看到一本很喜欢的书,想买,却没有钱。他突然想到爸爸妈妈的钱就锁在家中桌子的抽屉里,钥匙就放在桌子上。于是他回到家里,一阵犹豫之后,打开锁,拿出10元钱,到书店买了那本书。爸爸妈妈回来后,他只怕自己拿钱的事被发现,整个晚上都十分不安。但爸爸妈妈没有任何动静。
过了一段时间,他在书店又看上一本很喜欢的书,于是又回到家里,打开抽屉。这时他发现钱的上面有一张字条。上面写道:爸爸妈妈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而且永远会做一个好孩子。他的心震撼了,感到十分惭愧,拿出字条,锁上抽屉。从此,一直到长大,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第29计:暗渡陈仓
计策取意:在教育小孩子时,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天真、可爱、听话的特点实施教育手段。小孩子理解能力差,有时看不透教师的意图,发现不了老师的实际用意。因此,在处理有些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表面上制定一套计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暗地里实施另一套计划,完成要达到的教育目的。
教育故事:美丽的帽子
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珊读一年级的时候,小小的身体里竟然长了肿瘤。经过化疗,她的头发全部掉光了。一个亮亮的脑袋对于一个7岁的女孩来说是多么的残酷!她的心灵中弥漫着痛苦和悲伤。苏珊即将返校时,她的班主任,一个年轻的女教师郑重地对全班宣布:“从下星期开始,我们要认识各种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的帽子来学校上课,越新奇越好!”孩子们并不知道教师的良苦用心。到了星期一,苏珊站在校门口却迟迟没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可让她感到无比意外的是,她的每个同学都戴着帽子。与同学们那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
第30计.一箭双雕
计策取意:我们在处理学生矛盾的时候,绝不能将对一个学生的表扬建立在对另一个学生的批评之上,最好想一个两全的办法,让双方都能受到教育。下面这个小故事中,教授没有责怪教师,没有批评学生,但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再平常的人,只要努力,都可以创造奇迹。
教育故事:随意挑的一所学校成绩总是搞不上去,请一个著名教育专家帮助学校发现人才。专家先是让校长将所有教师的教案拿来,他选出了3名教师,说他们是学校最有发展前途的教师。然后他从一年级的考卷中随意抽出50份试卷,说这50个学生是最优秀的,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如果由这3位教师来教,学校会创造一个奇迹。果然,三年后,学校一炮打响,这50名学生全部考入了重点高中。在学生毕业后不久,学校收到了教授的来信:3名教师和50名学生都是我随意挑选的。
第31计:吃一堑,长一智
计策取意:学生总是在犯错误和不断改正错误中成长和发展。有时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我们甚至要“引导”学生去犯错误。因为有时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增长见识,吸取教训,对一些事情有更深刻的认识。但我们要记住一点:我们允许学生犯错误,但决不允许他们犯同样的错误。
教育故事:这不是理由
初三时,第一天,上生理卫生课,老师就在后面的墙上挂了一幅人体解剖图。图上标明了重要的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个学期那幅图都挂在那里。期末考试时,我们一走进教室,那幅解剖图便被收了起来,整张试卷只有一道试题:“列举人体各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出抗议:“我们从来没有学过。” “这不是理由”老师微笑着说,“那些知识已经挂在墙上好几个月了。”我们勉强回答了一会儿以后,老师便把试卷收起来,然后撕得粉碎。“永远记住。”他忠告我们,“教育不仅仅是学别人告诉你的东西。”
第32计:空城计
计策取意: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我们不可能都是利用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有时候可以利用虚拟的、假设的东西或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体会,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或明白一些道理。
教育故事:难忘的体罚
记得小时候,一次考试,同桌给我写纸条被老师发现,老师将我们叫到办公室,说:“大错已经铸成,你们必须承担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这次考试按零分计,而且——”说完,他拿起了松木板子。“你俩都伏在椅子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我们抖抖索索地伏下身子。“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先惩罚同桌了。我自己还没挨揍,眼泪却上来了,同桌是因为我才受苦的。“啪!”打的又是同桌,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怎么一直打同桌呢,他一定是受不了了,我终于鼓起勇气:“老师,别打他了,你打我吧。”在我说完的同时,我俩都睁开了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同桌竟然红着脸说:“你说什么,不是在揍你吗?”疑惑中,我们扭过头去看老师,只见他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座椅的垫子上抽了一下——啪。(我们要学的不是体罚学生,而是老师处理问题的做法。)
第33计:拔苗助长 计策取意:有时候,学生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尽管做的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我们不妨将学生做的事情夸大一点,采取积极的态度,想一些激励的办法,多一点表扬、鼓励和赞美,这对差生的转化是很有帮助的。
教育故事:利 息
在一次阶段测验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我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我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是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了咬牙说:“我借。”结果,在下一次测验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
第34计:平等原则
计策取意:教育学生,就要面向全体,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歧视任何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或生理、心理有缺陷的学生。相反,我们要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他们身上,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肯定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全体学生的尊敬,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手心手背都是肉
哈里·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以后,有记者到其家里采访他的母亲,当时她的另一个儿子也在场。记者首先称赞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这样,”杜鲁门的母亲赞同道:“不过,我同样为我的这个儿子感到自豪。”母亲指着另一个儿子说。“他是干什么的?”记者问 “他给别人打工,但他干得很出色。”
第35计:调虎离山
计策取意:在实施教育时,最忌讳的就是针锋相对,当对方在火头上时,先想办法让对方冷静;当遇到善于狡辩的教育对象时,采取“走为上”,不和他理论,„„避开对方的长处,然后再攻击其软肋,以己之利矛攻他之锈盾,教育成功的几率要大很多。
教育故事: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一老师下班回家,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的男人正恶狠狠地看着自己。老师先是一楞,接着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菜刀的吧?你怎么进来的,一定是我又忘锁门了,现在脑子真不管用,来,我要一把。”边说边把男人让进屋,接着说:“你很像我过去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真的好高兴,你要喝点什么„„”本来脸带杀气的歹徒渐渐腼腆起来。有点结巴地说:“谢谢!”最后,老师买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着钱迟疑了一会儿,在转身离去的时候,他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第36计:走为上 计策取意:“三十六计走为上”已经成为一句俗语,因此编辑该文时,总想以此计结束,但在搜集资料时,始终没有找到很好的教育事例。科马洛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仔细想想,觉得科马洛夫的“走”,还是有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借鉴的东西。教育时机的把握?现身说法?„„但不管怎样,这首先是一个好故事。
教育故事:最悲壮的例子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完成太空飞行任务之后,胜利返航„„不料,当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后,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飞船将在两个小时后坠毁。电视对这一事件在全国进行了实况直播。科马洛夫向母亲和妻子做了最后的告别后,希望见一见12岁的女儿,看到女儿,科马洛夫的眼睛里骤然飘过一层阴云:“女儿,不要哭!”孩子已泣不成声,“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是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 “你真好!”科马洛夫说,“可是,你是一个粗心的孩子,爸爸已经说过你多次了,今天我想告诉你粗心的后果,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做对一个小数点疏忽的悲剧。孩子,你要记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