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光的传播及反射教案
《光的传播及反射》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概念:光是直线传播的、光的反射概念、反射的光线也是直线传播的;
2.方法与过程:①通过实验证明光的传播路径
②独立思考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③制作简易潜望镜
二、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寻找推测依据、设计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
解决措施:抓住教材,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镭射笔发出的光是怎么跑到黑板上的,学生猜测,引出课题。这时,教师并没有下定论,而是深挖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分析。继而教师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用笔画一下它的传播路线 然后分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最后引导到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课件:舞台灯光)
2.重点:学生根据观察推测光的传播路线以及反射光的传播路径,说出依据。
预估: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说明。
解决措施:通过一步一步感知,进而上升到理性,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师给每组准备相关实验材料,让学生根据已有材料进行设计。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激光笔、白纸、镜子、潜望镜材料)
四、板书
提纲式板书
五、教科书说明
学生已经对光和影有一定的了解,该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强,本课学生将会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去探究光的反射、放射光的路径。本课教学的思路是问题—解释—实验验证—解释。
六、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光是怎样传播的
1.引导:学生们欣赏森林里面的环境、深海里的光柱,去发现光的传播路径 2.引证:引导学生独立去思考设计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 3.引论:引导学生们根据实验的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第二部分:光的反射
1.引导学生去探索,为何能看见灯光、太阳等发光物体。再由会发光的物体,转移到不发光的物体,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肉眼能看到不发光的东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们思考,做实验,通过实验的操作让学生体验到光的反射。3.通过第三个实验,加以白纸的辅助,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反射光的路径。4.学生掌握了反射光的具体性质后,师生们一起发现生活中,光的反射的运用。
七、作业
《知识能力与训练》
第二篇:光的反射教案
光的反射
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眼睛.本节我们学习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明:(1)光的反射规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仍是平行的.而且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的光是很强的.其他方向无反射光.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如图甲所示.入射光线是平行的,但经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我们把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如图乙所示.漫反射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说明:(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
1、定义:反射面为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2、平面镜的光学特点:不改变入射光束的性质。1)、入射光束是平行光束,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光束; 2)、入射光束是会聚光束反射光束仍然是会聚光束; 3)、入射光束是发散光束反射光束仍然是发散光束。
3、平面镜成像:如图所示。1)、遵从反射定律; 2)、像在平面镜的后面,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关于镜面对称 3)、像与物方位关系:上下不颠倒,左右要交换.4、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对称法:作物点到镜面的垂线,在此垂面上镜面的另一侧截取与物点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点为虚像点。
1.下面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是()
B、A、水变“浅”了 手影
D、C、平面镜成像 钢笔“弯折”了
2.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雨后彩虹 B、海市蜃搂 C、水中倒影 D、小孔成像
如图所示,从发光点A发出的光射到水面后,反射光线经过B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如图所示,从发光点A发出的光射到水面后,反射光线经过B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第三篇:光的反射教案
光的反射
公安县闸口初级中学 孙文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准备:激光器、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毛玻璃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激光笔照射墙壁,光可以照到墙上,说明光可以沿直线传播。为什么可以看见光斑?
二、新课教学
1、光的反射的定义
2、小游戏
(一)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实验:让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2、学生猜想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4、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评估与交流
说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实验演示,幻灯片放映)
练习完成光路图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演示实验3:让氦氖激光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
现象: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仍是平行的。而且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的光是很强的。其他方向无反射光。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如图甲所示。
演示实验4:让氖氦激光的平行光射入毛玻璃片上。
现象:入射光线是平行的,但经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我们把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如图乙所示。漫反射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幻灯片演示
说明:
(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讲完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后,为了加深理解,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皮鞋为什么擦过鞋油后会很亮?
2、夜晚,迎着月光走和背着月光走会有什么不同?
3、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解答:(1)这是因为光射到黑板和粉笔字上都要发生光的反射。黑板上“反光”部分发生镜面反射,粉笔字上发生漫反射,这两部分反射光同时射入眼睛时,由于“反光”部分耀眼的反射光比漫反射的光强,对眼睛的刺激强烈,所以黑板“反光”时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
(2)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改变这种现状的建议是:改变同学的座位位置,或改变黑板的角度。用不反光材料。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学生总结)1.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现象。2.光的反射定律。
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物体对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漫反射使我们能够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课后延伸
如果没有光的反射,我们的世界会怎样?
四、板书设计
(一)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解释现象:黑板“发光”时看不清字。
第四篇:光的反射 教案
光的反射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分为“照亮目标”和“运用光的反射”两个部分。《光的反射》是上 一节课《光是怎样传播的》的延续,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不同的是这节 课研究的是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科学探究
● 通过实验、观察、探究、交流等方法,理解光的反射及运用。● 制作简易潜望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实验、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理解什么是光的反射。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激光手电筒、镜子、靶子、书、尺子、笔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3张图,问学生从中知道光的什么特性?(复习强调:光沿直线传播。)那么,光除了沿直线传播这个特性外,还有什么特性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板书:
4、光的)
出示靶子。问:是做什么用的?(射击)射击还需要什么工具?(枪)这节课我们用手电筒来代替枪来完成几次特别的比赛,大家想不想参加? 正课:
活动一:怎样让我们的手电筒照到黑板上的这个靶子呢?关键是什么?(请3位同学参加比赛,学生在书P30画出光路图)讲述:刚刚这个实验的关键是手电筒要最准靶子,这是因为光具有怎样的特性?如果没有对准,还能射到靶子吗?没有对准目标,一定就射不到靶子吗?
过度:接下来的实验我们增加难度,看看手电筒不对准靶子,能不能射中靶子呢、大家觉得需要那些器材? 活动二:
挑选4名学生参加比赛,每人射击时间5秒,射中的其余同学给予掌声鼓励。同事思考,这一次射击和上一次有什么不同。
小组活动,利用桌上的器材,组内进行比赛,思考并完成书P30光路图 问:成功射击到靶子上的同学举手。谁能说一说这一次和上一次有什么不同?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板书:改变了传播方向 过渡:刚才同学们用镜子完成了一次困难的射击任务,可是还有一个更困难的任务在等着大家,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能够完成?
活动三:隔物射击。讲解射击要求:这次的射击中,手电筒仍旧不能直接对准靶子,而且,还要用科学书,也就是障碍物,立在手电筒和靶子之间,想办法让手电筒发出的光最重射到靶子上。在这次实验中,同学们要思考亮点:第一,这次光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第二,实验中为了射击成功,同学们做了哪些调整?别忘了在书本P30页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问:成功射击到靶子的同学举手。请成功的小组上台演示。请学生上台画光路图。
总结:后两次实验和第一次不同。第一次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我们只要将手电筒对准靶子,就能射中。而后两次,我们的手电筒都没有对准靶子,但是我们用到了(镜子),而镜子使光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同学们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吗? 将课题补充完成:
4、光的反射
问:光碰到镜面,穿过去了吗?(没有)对了,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其实呀,光在反射时,还有一个奇特的特点。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个实验,同学们认真观察。
演示实验:光在水中的反射 问:发现了什么?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直的吗?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和镜面的角度有什么关系?这个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再看一遍。视频播放:光的反射规律 讲解学生画的活动三光路图 讲述:知道了光的反射现象,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哪些时候或者哪些装置用到了光的反射? 问:镜子能反光,那其他东西能反光吗?比如我们的黑板?设想一下,在一件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里,大家能看到东西吗?那要看到东西,怎么办?(开灯、开窗、点蜡烛)有了光之后,物体能反射光,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我们就看到东西了。那么,黑板能反光吗?薛老师能反光吗?我们能进一步说,所有能被我们看到的物体都能(反光)。问:照明灯为什么要装灯罩?
问:教师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
讲述:光的反射还帮科学家解决了一个难题。同学们阅读书P31最后一段。过渡:光的反射还有什么用呢?一起看一张图片,同学们猜猜是什么?潜水艇上有一个装置被称为潜水艇的“眼睛”,它让水兵在水下就能观察海面上的情况,同学们想不想也自己做一个?我们一起通过原理图看看制作时要注意什么。思考:反光有这么多用处,那是不是反光越多越好? 总结: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板书:
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第五篇:光的反射教案
1.5 光的反射和折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反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绘制简单的光路图;知道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能力;增强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的反射规律的理解及应用;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理解及应用。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激光小手电,镜子,激光演示仪,课件 学具:镜子 白纸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光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体现。也是本章知识的重点,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掌握和应用光学知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学习理解后面将要接触到的关于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定律等等相关知识,有着重要的分析、铺垫和引导意义。学生对光已经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还要重视探究实验的过程,从而建立光反射的科学概念。为了能较为清楚地阐述光的反射这一基本概念,又要使这一理论既不枯燥,又比较直观,在教学设计中特意选择了学生们都知道的小故事《爱迪生救妈妈》,为本节课提供研究线索,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改变了书上将光反射的应用至于教学内容最后的做法。将其前移,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及前沿科学中最新的应用例子。让学生有意识的去认识学习光的反射是有趣的、有用的、是应该掌握的知识。最后,在有关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这一问题的设计上,采用了学生小实验的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有意地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验探究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达到两个目的:1.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遇到问题时,先科学合理的猜想、再设计探究方案、利用选择的仪器,实际操作实验、最后根据数据和现象来总结),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光的反射定律,落实好教学的知识点。在分组探究结束之后,又让有所发现的小组,来给全体同学做展示,达到全体同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并给时间让全体学生再动手做一做,让没能探究出结论,或探究过程有问题的小组也能有机会完成探究实验。这样利于全体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利用一则故事《爱迪生救妈妈》,请一位学生阅读。见ppt3 让学生通过认真听,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同学们爱迪生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来救自己的妈妈?学生:是利用镜子来反射月光。教师:爱迪生可真聪明啊!他想到利用光的反射来照亮整个屋子。太了不起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光的反射》吧!引出本堂课的课题《光的反射》见ppt4。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激光射向与黑板垂直放置的镜子上(课本p22图1-39),观察光是怎样传播的?见ppt5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这个实验思考,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光的反射?见ppt6
(一)光的反射:
光由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太阳、电灯、蜡烛等物体发出的光会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能看见这些物体了,许多不会发光的物体为什么也能被我们看见呢?学生感悟:人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里。见ppt7 设问:月球不是光源,但是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月亮?见ppt8 学生:月亮反射了太阳光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利用光的反射的实例?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交换一下彼此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生生互动。由此引入光的反射现象应用。教师:通过讨论哪位同学能列举利用光的反射的实例? 学生:例如有照镜子,自行车的尾灯,潜水艇的潜望镜„„。
教师:既然光的反射这样有用处,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光的反射遵循怎样的规律呢? 学生:想。
教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寻光的反射遵循哪些规律吧?不过在探究之前老师先向你们介绍一下光的反射现象中的几个重要的名词。见ppt9 老师利用课件模拟光路图明确三线、两角、一点。使学生认识关于:界面、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这七个名词及其意义
(二)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探究:教师首先进行适当引导:大家猜一猜当入射光线确定后,反射光线可能会怎样传播呢?我们应通过哪几个层面的探究来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 同学们通过讨论,提出以下探究任务:
探究(1)三线共面问题 探究(2)两线位置关系
探究(3)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问题
这三个探究过程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全部参与,并对积极主动的学生给予激励评价。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对学生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引导学生完成ppt10表格比较实验结果,交流评估并得出结论: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如果光垂直照射到反射面上时,出现什么情况?如果入射角增大或减小,反射角会怎么变化?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4):当光垂直照射到反射面上时,出现的情况 探究(5):当入射角增大(减小)时,反射角变化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评估并总结:当光垂直照射到反射面上时,“三线重合”,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0;当入射角增大(减小)时,反射角也增大(减小)。见ppt11 教师用模拟课件展示规律的全过程见ppt10 强调:(1)法线是界面的垂线。(2)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3)入射角为零,反射角也为零。(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互换。
教师展示例题
一、已知图中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见Ppt12 老师边画图边介绍作图的步骤,同时请一位同学指出界面、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
课堂练习1:如下图所示,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度数 见Ppt13
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作图,其余同学在草稿纸上作图。
小实验:用一块板挡在两个学生之间,使彼此不能看到对方,怎样才能彼此看见呢?见ppt14 由于学生有此经验,用一块镜子就能解决。然后教师演示实验:光路的可逆性。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交流:让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反射光线将是怎样传播的呢?见ppt15
(三)光路具有可逆性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老师展示例题
二、已知图中反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
见Ppt16 老师边画图边介绍作图的步骤,让同学进一步理解光路是可逆的。课堂练习2:画出下图的反射光线 见ppt17
课堂练习3:画出下图的入射光线 见ppt17
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作图,其余同学在草稿纸上作图。见Ppt17 老师针对练习中的图稍加强调:当入射光线垂直镜面时,反射光线是同一条,只是方向相反。小实验:用手电照在镜面上反射可以在墙上得到一个光斑,而照在一张纸上却得不到。这是为什么? 见Ppt18 由此引出光的反射的两种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种反射类型 见Ppt19和 Ppt20。
(四)镜面反射:平滑镜面将互相平行的入射光线都沿某一相同的方向反射出去的反射。(反射光线之间也是平行的)
(五)漫反射:粗糙表面将平行的入射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的反射。比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并举例。见Ppt21 让学生讨论:(1)电影银幕用光滑的白布可以吗?应该用什么样的布,为什么?
(2)黑板用久了会发生“反光”现象,同学们不易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为什么?平常黑板发生了什么反射?
(3)我们为什么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见Ppt22 老师稍加解释说明。
三、课堂小结
由学生作课堂小结:本节课上我们学到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知道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和区别。掌握了科学探究方法,知道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今后我们就可以利用科学探究方法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了。
教师引导,归纳,并适时给以鼓励和肯定。
四、作业布置
见作业本相应练习
五、课后思考
1.假如光线不能够被反射,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2.为加强反射,到处都用平面镜将会怎样?
[课后反思] 将这节课设计为实验探究课,将教学重点定格为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一改以往对整节课的重点内容时间安排上的不足,大胆地将这节课内容一分为二:前一阶段重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后 4 一阶段学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知识。这样的改变使这节课主体更加鲜明了。实际教学看来,达到了设计上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时间的初衷。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光线”一词常出现,会有学生提出:光线是一条线吗?对于这点,可以因势利导地向学生介绍,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许多研究方法,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遇到。“光线”并不真正存在,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路径而做的带箭头的直线。这样讲清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同样学生也会有意识地把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鉴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为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不要过分强调知识的严密性,以防由于严格的定义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但也要防止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认为学习内容很简单,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探究不热情,焦虑程度不够的问题。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指导他们也能够完成实验,以防他们因不能顺利完成实验而失去科学探究的热情,出现焦虑情绪,影响知识的学习与落实。让学生在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能会应用光的反射解决遇到的问题。并进一步掌握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