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了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通缉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
学生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盘、水罐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1)复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知识。
游戏:教师取出一种三间色,学生要拿对相对应的两种原色。
给`6种颜色排排队、将红、黄、蓝、橙、绿、紫`6`种颜色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排队。说一说排序的理由。
教师小结:靠一起的颜色很相近,很协调,距离较远的颜色反差较大,对比较强.(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板书归类归纳: 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
协调色: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等等。欣赏多媒体演示的一组图片,谈谈画面的色彩,以及给你的感觉。
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揭示:红和绿、黄与橙、绿与紫是对比色,对比使画产生很强的活力和跳跃感,给人鲜明、刺激的感觉。
蓝与绿、红与橙、紫与红、黄与绿等是和谐色,给人和谐、愉悦、层次丰富的感觉。联系日常生活,找一找身边的对比色与和谐色。
(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用水粉色调配几种对比色和协调色。(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谈一谈对其画面色彩的感受。教学反思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了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通缉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
学生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盘、水罐等。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复习所学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知识。
教师总结:无论是绘画或设计,对比与协调都不可少。如果以协调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对比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协调生动,统一中有对立;如果以对比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协调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丰富和谐,对立中有统一。
(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
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有些是用对比色画出的,有些是用协调色画出的,比较它们不同的色彩感觉。
说说自己对大师的作品的理解,感受色彩的魅力。小组畅谈感觉并进行探讨归纳: 对比色:强烈、刺激、跳跃、张扬。协调色:温和、含蓄、平静、柔美。(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对比色或和谐色作画。
教师演示绘画步骤:先设计出画面的内容,再构思安排好画面,确定画面主体,将草图打好后,上色。
(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
展示学生作业,大家共同评议、交流观画感受,分享创作感受。
教学反思
穿穿编编(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操作目标: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 3
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学生准备:穿编材料、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与中队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第二课时进行设计制作。
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
谈谈感受: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同桌讨论: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教师演示: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用铅笔画底稿。
用刀刻出横的或竖的小口子。
剪下比小口子略窄的纸条。用纸条上下穿编。
用手指将穿好的纸条向上挑起形成弓状,再将纸条两头工纸的反面固定,一幅漂亮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学生制作: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可以模仿例做,也可自己创造方法做。
交流与评价:以“穿编博览会”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教学反思:
下雨啰(总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2、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以及细小的形状,大胆、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3、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作品、各种制作工具。学生准备:在网上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彩色笔或油画棒。学习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音乐导入:教师播放下雨的音乐时提问:这几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学生回忆下雨时情景,回答问题。
2、再次播放下雨的音乐,引导学生用手的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3、学生讨论:
(1)说说可以用哪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表现不同的雨?
(2)老师准备一些工具让学生上台,用动作表演人或动物在不同雨中的感受、表现和情绪。
4、情感互动:分小组表演雨中即景。
二、创作与表现:
1、欣赏课本中的作品,是怎样表现的,采用什么方法?
2、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喜欢的表现方法画出生活中的雨。
三、评价:
1、学彼此交流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独到之处。过程中又是如何体现并突出它的特点的。
2、同学之间互评,最后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四、教学反思:
纸卷魔术(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
(3)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碟片、电脑课件、制作材料工具。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工具。教学过程:
一、观看碟片: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学生欣赏,能否说说你在碟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
猜谜语: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蛇)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到谁,总爱喊妈妈。(羊)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欣赏。
二、小组讨论:教师给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让学生分析讨论:采用了什么材料?如何制作 6 的?
学生试做:学生试做动物纸卷进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
学生制作: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模仿范图制作,也可自己设计造型。
三、交流与评价:以“纸卷世界”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介绍作业,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
四、课后拓展:
回家后,尝试用纸卷做“小兔子的一家”。
五、教学反思:
套色纸版画(总第6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学习、掌握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领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制版、拓印的方法,学习拓印的方法。学会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3、情感领域: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培养有秩序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教学难点:拓印的程序,涂色的要领。教学准备:
教师的示范工具,学生准备颜料、纸、剪子、美工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利用叶子或有花纹的实物摹印出纹理,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拓印方法。教师出示纸版画,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制出来的?引出课题:套色纸版画
二、启发引导,积极探索。
A、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版画作品,感受版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分析这些版画的拓印的方法。B、讲解并示范版画的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自主交流,勇于创新。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交流评价,深化提高。开展一个展示会进行综合评价 A、开展一个展示会。B、讲清评分的方法。
五、总结并提出希望。
六、教学反思:
套色纸版画(总第7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拓展学生对绘画形式多样性的认识。
2、根据画稿分色的要求制作“副版和主版”并进行套色练习分印,体验套色纸版画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
3、通过纸版画的教学使学生感受纸版画的特殊美感,并启迪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细致精巧的劳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版套色纸版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是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套色拓印是难点。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纸、宣纸、等。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学生的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欣赏分版画作品,初步了解这种画的特点。这时教师可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表欣赏感受:整件作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上一节课学到的制作方法一样吗?你知道怎样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二、观察、演示。
电脑演示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构思—制作底版,根据画色的分色要求分别制作印底色的副版和主版——磨印主版。学生观察体会所做的两个底版与主版与上一节课的底色版印刷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三、实践操作。
以同桌的形式,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创作。重点先要想好哪一部分做副版和主版?
四、作业展评:
采用自评和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展评。
五、教学反思:
鸟和家禽(总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做鸟和家禽的基本方法。
(2)操作目标:基本学会把握鸟和家禽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增强动物保护意识,渗透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教育。教学重点:了解鸟和家禽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尝试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基本把握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作、黏土、制作工具等。学生准备:黏土、制作工具等。教学过程:
(1)情景与引人: 一次《猫与老鼠》中的笨猫TOM在家睡觉时被鸟叫声或鸡叫声惊醒,你们听出是什么声音吗?(放动画)你能把这些鸟或鸡画出来给老师看看吗? 学生在纸上画,师请两个学生上黑板表现。展示其中的部分作品,引导学生注意鸟类的基本形体特征。
师出示鸟类标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乌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长什么样,不清楚的同学还可以上来摸一摸,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其他同学。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既然你们都了解鸟的基本形体特征,那你们想用做陶的方法来表现它吗? 引入新课:我做的鸟和家禽。(2)欣赏与交流: 师:在做陶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们的祖先和民间陶艺家和我们同龄学生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用陶来表现鸟和家禽的。多媒体演示鸟和家禽的陶艺作品,其中有陶胚,也有施釉烧制成功的作品。
师:我们每制作一件陶艺作品,都要先进行构思,之后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制作合适,怎样去制作?现在也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做成什么样的鸡和家禽?怎样做得与众不同,又如何去表现每一部分?想好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一下看法,在制作时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采取同学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学生交流各自的设想,教师适时点拨。(3)练习与展示: 师:既然同学们都已想好,那就开始制作,注意开始要练泥(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推荐优秀做法和讲解注意事项)。
请同学展示作品,并作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参与评议。(4)总结与延伸: 师:刚才我们看了同学们的作品,你们做得真好,想像力真丰富,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
根据同学们的创作,你们能推选出今天的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吗?(小组讨论,然后把结果告诉课代表,教师颁发自制鸟和家禽的奖品。)师:其实陶艺本身底蕴深厚,民间陶艺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很多方面知识,老师希望同学以后 10
认真学习各科知识,认真观察我们的生活,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
教学反思:
我是一只小小鸟(总第9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鸟的外形特征,在游戏过程中感受鸟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2、技能目标:加强对游戏环节的准备、指导和控制,维持好游戏秩序,引导学生能综合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鸟的形象。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鸟类的情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透过游戏与表演,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合理选择材料,利用一定的废旧材料大胆制作,把自己装扮成一只鸟,并通过游戏来进行思想情感的表达。教学难点:
1、能够综合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作,造型美观、别致。
2、游戏环节巧妙抒发出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鸟的图片录像短片范作
学生准备:有关鸟的资料废旧材料(瓶、罐、纸箱、纸板等)。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订书机、胶棒等)。各种绘画工具(颜料、画笔、调色盒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在前面几节课,同学们认识了哪些鸟?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鸟?(指名学生说)【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复习表现鸟的各种方法】
2、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的各种鸟,引导学生体会,师创设“人变成鸟”的有趣情境,宣布课题。
二、新授
1、认知:我们身边有哪些鸟,它们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帮助?
2、交流: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学生分组讨论我们与小鸟的故事,交流问题:我们以前如何和小鸟如何相处?
3、游戏体会:教师创设情境,拿出两件道具,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游戏形式展示自己是一只 11
可爱的小鸟。
4、欣赏探究:教师播放短片《我是一只小小鸟》,引导学生体会其他同学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形式。观察短片中应用了什么道具,如何来体现的?(学生分组探究,各组代表回答,教师板书)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组织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以鸟为主题的造型作品,并合理应用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来进行制作,创作出各种用于自己表演小鸟的道具。
四、游戏表演与评价
教师引导各组学生以教室为舞台,应用自己制作的道具,创设情境,进行小鸟的表演,教师注意纪律的维持以及游戏活动过程的指导。并鼓励学生深入体会故事的情节,相互评价并总结出人与鸟类的关系,总结我们该如何应用各种方法保护鸟类。
五、课后拓展
鼓励应用这些道具,向身边的人去宣传一些爱护环境,保护鸟类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鸟的纹样(总第10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图案画的基础知识,并学会装饰、变化鸟的形象。操作目标学会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鸟的图案。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现实中的鸟在变化、装饰后的图案美,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会用图案知识绘制岛或利用废旧材料拼贴、创作鸟的图案。教学难点抓住鸟的外形特征,变化、装饰,创作出更美的鸟的图案。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基础图案知识及资料、图片、绘画工具、剪刀、胶水、废旧材料、(偏于纸制材料)、教学挂图、学生的图案画作品。教学过程
1、出示鸟的写生画,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如夸张其嘴巴的特征,略微缩小其眼睛以突出嘴巴的大整体勾勒鸟的外形轮廓,并使之适合于一种几何形用纹样填充鸟的身体等。
2、对比原有的写生鸟与变化的鸟之间的区别。
变,变在哪儿?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一变?拿出写生的鸟图对比观察,变化后的鸟你还能认出来吗,其特征改变没有?
3、连线练习,把图案鸟与写生鸟分贴黑板,问 ·这只鸟是在哪只鸟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你又是抓住什么特征,快速找到了鸟的写生图 ·找出写生鸟、图案鸟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4、欣赏各种形状各异,表现形式各异的鸟的图案,引领学生从夸张、变化等装饰手法分析。
5、学生用绘画工具或剪贴方法做一个鸟的图案作业。
6、评价时用所学图案知识进行分析。
7、课题拓展用写生的鸟布置自然教室或自己的班级。教学反思
水墨画鸟(总第11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熟悉国画工具材料,感知水墨画独特的美。
操作目标——学习用水墨的点、线、面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进行鸟的动态造型,体验笔墨的趣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祖国传统国画艺术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用浓淡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自己喜欢的鸟。
教学难点:水分、墨色的掌握以及破墨法的应用于要表现的形象相结合。教学准备
教师: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中国画颜料、水杯、水墨画鸟的图片等。学生: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中国画颜料、水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水墨游戏
学生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的作画工具。
师生合作作水墨游戏:学生在宣纸上轻轻点一下,教师根据学生的点,略加修饰,添加上鸟的眼睛、嘴巴、爪子,即成了一只有趣的小鸟。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二、欣赏与尝试
欣赏一些知名画家的水墨画鸟作品,找一找他们的用墨有什么不同之处?了解水墨画中点、线、面的合理应用。
教师示范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尝试,在尝试中教师示范破墨法:浓破淡,淡破浓。
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受水墨画鸟的韵味。
三、实践与体验
学生根据自己写生的鸟或收集的资料、照片,大胆用水墨进行表现。教师辅导,及时评价总结。
四、展评与拓展
学生将作业贴于展板“鸟的世界”中,让学生自己评析、小组评析、集体评析。教师对笔墨表现好的学生给与充分肯定。
五、课外拓展
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可以用水墨表现自己喜欢的各种家禽。
收拾与整理:学生动手收拾整理作画工具及课桌,保持良好的教室环境。
六、教学反思
巧包装(总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一些包装的基础知识,留意包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其美观、富有情趣的创意设计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乐趣。
操作目标: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商品小包装。
情感目标:通过学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的无处不在。教学重点:能采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商品包装。
教学难点:设计的包装要与原商品的内容保持一致,且新颖、别具一格。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把此课与其一相近的节日联系起来,进入本课题如母亲节、妇女节、儿童节等。准备各种纸质、绵质材料或废旧材料,美工刀、搬糊、双面胶、水彩笔等,示范材料及数个包装实物,国内外有新意的包装图片或幻灯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包装图片、照片或实物。各种纸质、绵质材料及少量废旧材料,彩色插花纸、彩色礼品纸等可再利用的纸质材料,准备送父母、同学、亲戚朋友的礼物,水彩笔、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交流
1、同学拿出自己准备的小包装图片或实物,向大家介绍 它的外形美吗,体现在何处 它的设计巧妙吗,体现在何处
2、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书本上的巧包装作品,教师适时引导。
(一)老师眼里的作品
A、包装的再利用,使商品的外观显得古朴、优雅。土粗布作一定的衬底,外加从自然界拾得的叶片、果核等,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B、品种、形状、颜色、味道不同的豆子,分住在四个方米盒里,而它外面的标志,也以四个不同的豆娃娃来装饰。
C、看,黄色的小房子里有许多穿花衣的蛋宝宝躺在松松软软的稻草上,蓝鸟妈妈在旁守护着它们,一且遇到敌人,她随时随地将宝宝们拥人怀抱。
D、那两个可爱的娃娃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兜着满肚的喜糖。谁的设计又是那么巧妙利用盒子做了娃娃的身体,盒子的盖子竟是娃娃的头发。
(二)学生眼里的作品
A、栖息在树枝上的大鸟真奇怪,有着五颜六色的大嘴巴,还长着许多大大的牙齿,让我来细细看,唤原来那形似嘴巴的小窗户里露出的是支支彩色铅笔,真有意思这样的彩笔我喜欢。
B、嫩黄嫩黄的小鸡出壳了,它们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好奇地端详着周围的一切„„咦,15
我们脚下的红方盒里会藏着什么呢?
C、猜猜,那个捧着礼盒走上楼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梯的人,手里到底拿着什么礼物,打开找答案吧,你请到了吗?
D、哇!我们来到食品街了吗?这些店里的东西真诱人,走进去瞧瞧,错啦,还是转身走吧,这三幢房子分明是食品的包装袋。
二、探讨研究
1、针对即将到来的节日,说说你将送的礼物内容及外形,并谈谈对其装饰与美化的构思,教师与同学及时为其出谋划策。
讨论如何用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来包装自己为家人或老师、朋友准备的礼物,做到“巧妙”二字。
2、教师就盒子用纸质材料包装,教学生具体包装方法。
三、学生制作时教师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制作设计中需要帮助的学生。
四、评价作品时教师选用创作设计中构思巧妙、制作精美的学生作品介绍。让全班同学分享其欢乐。
五、教师建议利用课余或综合实践活动开个包装设计展览会,请老师或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六、教学反思:
对比的艺术(总第13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作业。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感受色彩
1、观察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现象?
3、明确对比概念。
4、比较两张美术作品。
5、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有很多对比。
6、出示课题
二、运用色彩体验创新
1、哪些色彩是对比色?
2、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3、出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4、生活中的对比色。
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
5、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受?
6、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运用色彩的对比进行民间工艺品色彩设计。
1、为学生提供民间工艺品设计图。
2、分析如何用对比色设计颜色。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展示交流评价
1、自评。
2、小组互评。
3、展示作品。
四、教学反思:
儿歌与童话(总第14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各种儿歌与童话,了解配画的画法风格,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学与艺术的联系。
2、学生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将儿歌和童话最美的情境表现出来。
3、通过配画,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研究不同风格的配画特点,通过合作讨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难点: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配画创作。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有关儿歌、童话书籍,制作多媒体课件和使用视频展示台。准备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准备童话阅读大王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大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看图说名称”。根据老师提供的各种风格的童话配画,一起来猜一猜相应的童话名称,若能说出其作者与童话的大概内容,老师还会送上一份精美的礼物,“童话阅读大王”的卡片。
通过视频展示台出示各种精美的童话插图,让学生欣赏。如《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白雪公主》、《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等。
师生互动,回忆以前看到的、听到的童话,初步了解配画的艺术性。展示部分儿歌插图,让学生赏析。
二、教学新授。
一幅好的儿歌、童话配画作品应该如何创作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一组不同风格的配画作品。
教师选择同一内容,不同表现形式的配画作品进行展示,学生分析、讨论画面的共同点:主体、场景、情节等。师生共同小结创作步骤:
a、构思:在理解领会儿歌、童话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可以选取最生动的情节与场面来设计。
b、构图:将儿歌或童话情节合理安排在画面中,做到主次分明,如果是儿歌配画可以运用图文并茂的方法表现。
c、表现:为儿歌、童话配画,采用的手法多样,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与所带的工具材料,可选用线描、水彩画、水粉画、国画、油画棒刮画等多种方法创作表现。
三、学生作业。
可选择同一内容的儿歌、童话来进行创作比赛,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儿歌、童话进行创作。
四、教师巡视指导。
a、帮助学生选择儿歌或童话的精彩部分。b、指导画面安排。
c、对刮画、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指导。
五、作业展示评价。
将好的构图展示在黑板上,讲评构图有新意及画面安排得当的作品,启发学生相互学习,更好地修改自己的构图。
六、教学反思:
最快的作品(总第15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不同媒材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集体绘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可以结合书上及教师找的一些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火车形象的表现。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组分配角色(目的:使学生意识到合作时需要谦让。)
师述:咱们先玩个过家家的游戏,小组里的四个小朋友现在是一家人,请小朋友选出谁当大哥、大姐、谁当弟弟、妹妹
2、请一个小组说一说角色分配。
3、小结:既然是一家人了,一会儿做游戏时,可要互相谦让,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助,看哪家的兄弟姐妹能得到小奖章。
(教师展示备好的小奖品)
二、新课:
1、玩玩喷水枪
师述: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但是考验你们的时候也到了,因为每家人只有一把枪,看一看谁最会当大哥,大姐。
我和水枪要一起去散步了,看!我们一会走直路,这边还有地方再走一走弯路,还会爬大山,好玩吗,你们也试一试吧。(教师演示)
三、教学反思
听音乐画音乐(总第16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形式表现音乐主题或音乐。
过程与方法: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觉,并能用简单的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感受音乐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通过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课前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纸张、颜色、湿纸巾。学生:彩笔水、湿纸巾、调色盘、卫生纸。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5分钟)
大家喜欢听音乐吗?老师也喜欢听,听着优美的音乐,我的身心会得到放松,心情会变得愉悦,非常美的一种感受。今天在我们的美术课上,我们就要边听音乐边画画。
二、仔细听,你都听到了什么?听的过程中可以用动作或表情来表现你的感觉。
1、音乐响起“森林狂想曲”
学生都认真听,教师带着学生做出各种小动物的动作和表情。音乐停
师问:“你都听到了什么呀?”
学生回答:听到了小鸟的叫声、小狗、老牛、蝉、笛子、蝈蝈、蛐蛐、流水、森林里的风。。。。教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图片,我找同学把你听到的找出来,贴在这张大大的画里好不好?谁来?
几个学生上前,找图片,贴图片。
教师:哇~好漂亮的大森林呀,没想到这首音乐能使我们感受到大森林中小动物快乐的生活的气息。一首动听的音乐原来也可以用画来表现,真是太神奇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上课的主题:
1、听音乐画画(板书课题)
刚才的音乐是森林狂想曲,它带给你的是哪种心情呢?请你从这里找到能够表达你心情的词语。
生:愉快、舒畅。。。
2、音乐除了轻松快乐的乐曲,还有许多不同情感的,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首曲子“天鹅”,老师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个音乐的感受,放音乐,教师作画。
音乐结束,教师的作品完成。
师问:“老师用的是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呢?” 生:老师用的是色彩和线条来表现的。
师:对了,老师运用可以表达我感受的色彩和线条绘出了一幅能表现自己的心情画面。问:你能从老师的画中看出我听到这首曲子是什么样的心情吗?
生:忧伤、失望、痛苦。
师:听着这首曲子,我仿佛看见在夕阳落山,晚霞映照的湖面,一只幼小的天鹅伸长脖子等待着。。心里焦急万分,因为它看不到正在飞回家的妈妈。我也被它的境遇所感染,也变得忧郁,伤感起来。听完这首曲子,你想到了什么?
生:回答
问:什么颜色适合表现忧郁和伤感呢? 生:灰色、蓝色、黑色、咖色。。。
师:没错,这些灰暗的色彩最能表达忧郁和伤感的。那快乐和喜悦可以用什么色彩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首音乐,边听边从你的彩笔水中找出可以表现你感受的色彩。我请两名同学,上前从老师准备的色卡中找出来贴在白纸上。
3、音乐“嘻嘻哈哈过新年”
学生找一找不同的色彩。1名学生上黑板上,找出色彩贴在白纸上。师:大家找的是这些色彩吗? 生:我还有。。。色。
师:大家找的很准确,看来色彩和音乐也有共通之处。都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现在让我们再来回顾下,表现忧伤可以选用灰暗的色彩(教师贴出色条),表现喜悦可以用亮丽的色彩。
画画除了色彩,我们还常常用到线条,现在让我们做个游戏,找找线条表现音乐的规律好不好?
4、师拍节奏,学生上黑板用线条画出来。快节奏:锯齿线、波浪线 慢节奏:直线或小波浪线
知道了这么多绘画的方法,你们想不想大胆的也尝试下?
三、听音乐画画
师:讲解湿纸巾蘸色绘画的方法,学生听。音乐响起 学生绘画
加入歌词再次响起,学生继续添画,完成画面。
四、作品展示
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站在前面展示,教师播放音乐,大家齐唱歌曲。晃动作品。
师:虽然是同一首音乐,却带给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感受。音乐和美术是表达情感的语言,你会用它来表达你的内心了吗?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试试听听音乐,画画画,疏解自己的情绪。好了,下课。
五、教学反思
吹气投篮(总第17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角吹气投篮的原理,利用不同的素材制作有趣的手工玩具。
2、学会运用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素材进行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
3、贯穿绿色常识,做个保护地球的小卫士。
教学重点: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制作出形态各异、造型有趣的吹气投篮的玩具。教学难点: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联想和创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
图片,没有用的材料,制作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布置学生课前仔细预习。
讨论:尽可能利用回收的物品的做法对地球妈妈有什么有益的地方?
二、教学新课。
1、上课时用范作进行投篮比赛,进一步理解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了解怎样利用吸管制作吹管,怎样做小球。
2、一起来做有趣的篮筐。
3、设计有情趣的情境主题,组合成吹气投篮的手工玩具。
三、学生制作,自己游戏。分小组体验成功的高乐。
四、教学反思
变戏法的纸盒(总第18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纸盒组拼,剪挖,粘贴等方法制作物品模型。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3、了解一些建筑文化,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组拼,剪挖,粘贴,装饰的方法。教学难点:分工合作,讲故事。课前准备:
1、课件,2、纸盒“城堡”实物,3、泡沐板展台,4、剪刀,双面胶,纸盒。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废旧的纸盒有什么用?猜一猜。生答。
2出示范例“城堡”。这是一个小朋友用废弃的纸盒制作的城堡。城堡名字叫做“王者之城”,它的里面住着一个国王。国王是个威武的君主,他曾经亲自率领千军万马打败了外国侵略者。所以,小朋友很喜欢他,给他建立了这座王者之城。国王在这里住的真舒服阿!这里还有很多可爱的小人,有花仙子、米老鼠、王子、猪八戒等,他们也想拥有自己的城堡,你能不能利用手中的纸盒来给他做一个城堡呢?
3、揭示课题:纸盒城堡
二、欣赏评述,开拓眼界。
1、欣赏各种城堡,感受,城堡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全世界都很有名的城堡。一边看,一边想,这些城堡的外形和普通房子有什么区别?生答。(城堡更大,更威风。房顶有尖的,也有圆的,还有方的。城堡由好多高低不同的房子组成,有的城堡还有围墙)
三、尝试创造,学习做法。
1、分析制作方法。
a、课件出示城堡(1),这个城堡两边有两个大圆柱,旁边还有围墙。中间是房子。想想看,围墙适合用什么样的盒子来制作?(薄薄的盒子)房子适合用什么来做呢?(又高又厚的纸盒)24
我们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课件出示纸盒城堡。
b、分析有有4根柱子的城堡(课件出示),学习用细长的纸盒搭城堡柱子的方法。c、分析有楼梯的城堡(课件出示),学习用小纸盒搭楼梯的方法。
2、这里有一些纸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盒,你能尝试搭出来城堡吗?两个学生比赛。
3、反馈与评价:拼摆要有高低层次变化才好看。
同样是一些纸盒,我们可以拼摆成不同的样子。(课件:)
4、小人住在没有门和窗户的房间里,会感觉舒服吗?那怎样做门窗呢?生答,剪挖、或者画(教师示范)
5、怎样使城堡牢固?——粘贴(学生上台粘贴)
6、最后可以进行装饰——装饰。(课件图片)
四、制作表现,堆砌成型。
1、欣赏其他学生作业(课件图片)
2、作业要求:
四人合作作,一边做,一边想,你们想要给哪个可爱的小人做城堡呢?你们给城堡取个什么名字?里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五、作业展示,自我评价。
1、自评:将城堡放在泡沫展示台上。说说,你是给谁做的城堡?为什么适合这个人物呢?说说城堡的故事。
2、他评:你最喜欢哪个城堡?为什么?
六、想象拓展,课堂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么样用纸盒来制作城堡,让废旧的纸盒变成了美的东西。这说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的双眼能发现美,双手能创造美!
七、教学反思
字的联想(总第19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2、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3、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的联想设计。教学重点: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让文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课前准备:
一些范作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游戏引入新课。猜字谜。目、面、耳、象。(出示图片)
二、作品赏析。
1、我们的中国的文字是我们祖先的结晶,现代的人同样也非常聪明,看!经过,装饰的文字,同样有趣别致。
2、欣赏字。甜。
为什么用一个苹果放到笔画中。他代替了哪一个笔画呀。代替的笔画效果是否一样。如果把整个字用苹果代替行不?想想,还有哪些字也可以这样装饰。
秋。
这个什么字。你发现了它的变化吗?说说这样变化好在哪里? 学。
看到学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三、引导学生创作。
1、根据字形字意来联想。
2、夸张变形的字来联想。
3、学生练习,美化字。
四、作品展评。
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五、教学反思
罐和壶
(一)(总第20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罐和壶。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的一段动画,收集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和介绍资料制成课件,一个陶罐和一个瓷壶。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教学过程:
(1)动画导入:
从《女娲补天》的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泥土是生命之本,伴随人类文明使用至今,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发明了用黏土制陶的方法,制作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器皿。
(2)欣赏:
A、中国从古至今在造型、纹样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B、国外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C、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现代的一些奇特造型的罐和壶。(3)说感受
A、现代的罐和壶与古代的罐和壶有了哪些区别?你喜欢现代的罐和壶,还是喜欢古代的罐和壶?
B、你见到了哪些材质的罐和壶?
C、你喜欢古代罐和壶上的纹样吗?你知道上面的纹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4)创作练习
用所带来的绘画用具创作、表现,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罐和壶。
作业展示:创设情境,举办一个“罐和壶的创意空间站”,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让学生评 27
选出最受欢迎的10项设计。
教学反思:
罐和壶
(一)(总第2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罐和壶。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的一段动画,收集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和介绍资料制成课件,一个陶罐和一个瓷壶。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陶泥、制陶的简单工具(泥土、垫纸板、水罐、抹布)。制作好的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教学思路:
1、看陶
A、欣赏艺术大量作品及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B、欣赏制作好的陶罐和陶壶的作品。
教学反思:
罐和壶
(二)(总第22课时)
教学目的:
1、认知领域:进一步了解“罐和壶”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实用、欣赏价值。我做的罐和壶
2、操作领域:巩固已学的泥土制作方法,能独立创作新奇别致的造型和进行装饰。我做的罐和壶
课前准备:
将上一课的作品布置一个展览。课前收集“罐和壶”的图片资料和故事。陶土、小刀、水罐、垫纸、抹布等。苏少版美术教案——我做的罐和壶 教学过程:
一、走进罐和壶的世界。让学生走进罐和壶的世界,从中挑选适合自己审美经验的作品,然后分别从“罐和壶”的造型、装饰上,让学生进行分析、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对“罐和壶”的创作激情。
二、倾听“罐和壶”的对话。
A、通过“罐和壶”的对话让学生对它的创意、造型有新的启发和触动。加上装饰,给“罐和壶”穿上漂亮的外衣,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花卉等画在上面,启发学生热爱生活,珍爱在大自然。
B、你看我的造型多丰富,多的个性,那个坐在沙发上看书的小男孩就是我。现代人把我打扮的更时尚呢。更前卫了,在我的底部有四个人用力转动着壶体,人们称我是时尚的花公鸡,漂亮极了。
C、你看我的造型虽很简单但美观,古代非洲的人形陶罐独出心裁;在我的身上用小刀画的图案也很有民族风情。现在的学生们更是把我设计成丰富多彩,幽默。有的在我身上画了卡通人物,„„。
三、探讨它的制作方法。
1、班上能力强的同学介绍如何做壶身,怎样做壶底,怎样将壶身与壶底相联。
2、造型大探讨。
3、介绍如何用小刀等辅助工具,如何用颜色进行装饰。
4、方法探索。构思想像-----大形入手-----局部连接-----装饰加工----整体调整。
四、布置作业。
同桌合作完成一件作品。
用纸垫在纸上注意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教学反思
土与火的艺术
(二)(总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与方法:
1、自主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陶艺的美。
2、运用多种塑形和装饰手法进行创作。体验陶艺创作为自己带来的美感与独特的表达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劳动创造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客服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
1、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初步掌握泥板成型等几种基本技法,并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教学难点:
1、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感受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课前准备:
教师:
1、教师准备示范作品、图片和PPT课件等。
2、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泥刀、垫板、陶泥等。
3、用于陶艺造型和装饰的各种辅助材料,例如木棒、牙签、铁丝、竹筷、粗纹抹布等。
学生:
1、课前搜集陶艺的相关资料。
2、陶艺创作的相关工具辅料和陶泥等。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土与火的艺术——走进中国陶瓷博物馆》。学生仔细欣赏短片,初步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快速、自然地进入课堂状态。
教师:同学们,这些漂亮的陶瓷艺术品包含了我们人类最为亲切的元素在里面:水火土。看来,这些最为质朴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独具魅力的艺术领域——《土与火的艺术》陶艺。
板书主题《土与火的艺术》
让同学们在欣赏短片的同时,体会中国陶艺的独特魅力,为学习新课提供情感体验和素材铺垫。
二、新授:
教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陶瓷艺术品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且进行了展示。大家想不想做一件自己的陶艺作品呢?
1、教师PPT展示陶艺基本方法。(1)搓泥条、做泥板的方法: 拍、压、擀、切。
(2)塑形的方法:捏、盘筑、粘结等。
学生在观看中可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处。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法。
2、教师示范学做小城堡。
(1)将泥条放在一块帆布上,用双手拇指将其压在一起。
(2)沿泥料两边各放一根厚为8——10mm的木条。用碾棍碾平形成泥板。(3)根据需要准备数块泥板。(4)用木板支撑泥板,保持泥板垂直。
(5)在墙面上画出窗户的位置,用刻刀将其镂空,切出城堡墙面凸凹的造型。(6)用泥浆粘合各部件,然后整理完成。
教师:你学会了吗?你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吗?
教师小结:(出示图片)
做肌理的方法:压印、掺杂、镶嵌等。装饰手法:压印、刻划、镂空等。
学生学习城堡制作方式。
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经验,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双手可以创造美。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的表现方法。
3、教师小结: 陶艺的制作工序:
设计——备料——成型——装饰——烧制 学生进一步完善陶艺制作工序。
知识完善系统化处理,为学生创作奠定理论基础。
4、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陶艺设计作品 欣赏优秀陶艺作品。
三、实践创作: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发挥想象力,用灵巧的双手一起来做一次陶艺设计师,好不好?
1、作品要求:
(1)作品要构思新颖、设计独特;(2)作品能体现出一定的风格;
(3)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
2、学生尝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创作。注意事项:(1)用水的多少;(2)重心的掌握;(3)手各部位的作用。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陶艺创作。
四、评价总结: 作品推介会的形式。
1、学生展示各组作品。
2、作品故事:学生讲解作品的造型以及含义等,还可以讲讲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有趣的 32
故事。
3、作品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探讨改进的方法。学生自评、互评,取长补短。
五、课后拓展:
1、进一步了解考察世界各国的陶艺历史,整理成交流小论文。
2、发挥想象力,完成一件自己喜爱的陶艺作品。
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创作工作,并在全校进行展出交流。
六、教学反思:
第二篇:四年级苏教美术教案
四年级苏教美术教案
课题: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苏教美术教案
2、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动中,观察色彩的变化。
3、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的能力。苏教美术教案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三原色在相互流动中的色彩变化。
2、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调和、搭配。苏教美术教案
3、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教学难点:
1、组织学生动手实践。
2、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3、水粉、水彩的调色技巧。教学工具、材料:
1、水粉、水彩颜料。
2、调色盘、笔。
3、装水的杯子。
4、教学挂图。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苏教美术教案
1、教师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认识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颜色的印象。为教师讲解色彩知识做好准备。苏教美术教案
2、从学生的发言、交流中,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讲解,并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
二、实践授新
1、老师用透明的杯子,分别装进调好的三原色的色水,然后现场分别进行混合实验:“红+兰=?”“红+黄=?”“黄+兰=?”,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色彩有何变化?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加深学生对色彩变化的实践过程印象。
2、接着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并进行讲解——什么是三原色?为什么叫三原色以及三原色调色的色彩变化规律等原色的知识。
三、示范,并布置作业。
1、老师在黑板上的白纸上面用大排笔涂上相互重叠的三原色。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以及老师在用、调、涂色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注意水粉、水彩不同性能。不同的调色方法,并注意好环境卫生。
2、要求学生用水粉或水彩画或用色水流动的方法完成一幅魔幻的颜色图。
四、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用色。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3、注意卫生。
五、作业展示
1、学生自评。
2、老师归纳讲解,巩固三原色的知识。今天我值日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时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教学重点:
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物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教学难点:
能否通过回忆、观察,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教具准备:
师:关于学生值日的有关资料,小朋友画的作品等制成的课件,颜料等。生:水彩笔、蜡笔、颜料、绘画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秩序,让学生自查用具的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录象引入新内容)
(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学校、班级中做过值日吗?
师:那好,今天我们也来看看小朋友在学校和班级中是怎么做值日的?(放映值日片段)(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分析:通过观看录象,请你说说你都做过哪些值日?(学校里的督导员,班级中的值日生。)值日时应做些什么事?(提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4)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用绘画形式,表现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板书课题:
8、今天我值日
三、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观察。
(1)、师:值日的方式多种多样,你想怎样表现值日情景?(学生分析讨论)(2)、师:哪些小朋友愿意上来做做值日时的各种动作? 教师提示:(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做值日时的各种动态。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用绘画形式表现值日情景?
(1)欣赏同龄人及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出示电脑课件)
教师提示:你能用基本形概括出值日动作吗?你能说一说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吗?你能认一认它是用哪一种材料画的吗?(从夸张变形、色彩搭配、构图饱满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
3、学生创作作业,教师辅导。辅导要点:
1、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2、组织画面时,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来画。
四、展示作业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在你喜欢的作业上合适的位置贴上一个大星星。
3、教师简评。
五、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新颖的电脑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电脑模型进行简单的装饰。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并采用与众不同的创意与造型。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四、教学准备:纸盒、彩色纸、彩泥等材料,铅笔、彩笔、剪刀、胶水等到工具。
五、教学过程:
1.通过图片简介电脑的产生和发展。2.鼓励学生让它变模样,揭示课题。
3.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
4.引导并指生说造型特点,“它是什么样形状的,它象什么,这个电脑模型是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这个模型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5.引导并指生说装饰形式,“它采用哪些装饰形式,仅仅用绘画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表现效果怎么样呢?”
6.师演示说明一种电脑模型的设计思路、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7.学生讨论,A、“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B、“还可以把电脑模型设计成什么样子?哪些东西能变成我们的设计资料。”C、“用什么材料什么形式来表现适合?” 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动物、植物及各种自然物,通过适合的方法运用适合的材料适合的表现形式做成新颖的电脑模型。
8.交流想法,“我想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设计什么样的电脑,它有什么特点。”
9.学生创作,要求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用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表现。
10.作品展评,展示作业在教室里,互相欣赏评价。分小组评出电脑模型设计奖,制作精美奖,装饰美观奖,综合创作奖。
11.收拾与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的整洁。12.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第三篇:苏教第八册美术教案
苏 教 版 第 八 册 美 术 教 学 目 标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目标任务:
1、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2、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完成任务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时安排: 第一周:节日 第二周:看花灯 第三周:水墨变体画 第四周:穿穿编编 第五周:纸卷魔术 第六周:罐和壶 第七周:适合纹样 第八周:车
第九周:我设计的车 第十周:我造的车 第十一周:乘车印象
第十二周:色彩的对比和和谐 第十三周:染纸
第十四周:套色纸版画 第十五周:看新闻,画新闻 第十六周:石头中的生命 第十七周:环境小设施
第十八周: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第一课 节 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想像表现热闹的节日场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表演绘画制作表现节日的有关活动中,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更好地体验节日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节日场面的表现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 和造型表现能力.教学重点: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节日.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节日活动,掌握节日场景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抓住节日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材料不同绘画方法,发挥作用想像表现热闹欢快的节日场景.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思路:(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室里挂些与节日有关的饰品,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节日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展示)(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的是哪些节日?并尝试介绍与这些节日相关的风俗活动.(3)模仿游戏:学生自己模仿节日活动中人物动作活动的情景,如:端午节划龙舟重阳节登山元宵节看花灯„„体验感受可以加深学生记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欲望.二、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节日场景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节日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三、总结示范:老师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节日热闹场面有一定人物造型的画面.四、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具有节日气氛的 画面.主要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研究节日场景的表现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想像,制作具有一定人物动态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体会 创作的快乐;并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五、评价展示:学生自主评价为主.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小结为辅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和评价意识.鼓励构思新颖独特的学生,激励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体现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欣赏能力。
六、课的拓展:欣赏有关节日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的情感。例如清明节、中秋节„„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课 看 花 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各种花灯,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回忆丰富多彩的灯会场景,抓住灯会活动中最具有表现力的一面,让学生回忆、想像,让学生了解花灯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2)通过学习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讨论、绘画、制作、表现彩灯的有关探究活动中,更好地体验花灯给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掌握绘画花灯或节日灯市的表现出方法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了解。
(3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及表现事物的能力,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花灯,收集有关花灯的资料,着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表现花灯。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看、说说,由浅入深地感受过元宵节----花灯活动,掌握花灯和节日 灯市的绘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间艺术节和传统节日中的风俗活动。
教学难点:回忆丰富多彩的灯市场景和各式各样的花灯,抓住灯市活动中最热闹欢快的灯市场景或绘画出造型独特的花灯。
课前准备:有关灯市活动和花灯的大量视频录像、图片、磁带,各种与元宵节----赏灯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范作、课件等。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花灯的风俗图片和文字,以及绘画工具。
环境准备:教室里挂些花灯,窗户上贴些窗花,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2、建议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思路:
(1)观看视频、激发兴趣:观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供给灯和灯市的有关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花灯节欢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多媒体展示)
(2)讨论探究:组织学生讨论所看过的花灯,并尝试介绍这些花灯有什么特色。(3)老师介绍花灯历史:老师结合课件介绍观灯活动的来历及相关花灯的品种和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节日风俗活动和民间艺术的了解。
(4)展示交流花灯: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花灯,介绍花灯外形、结构、制作及材料方面的特点。
二、学生练习
三、大家评议
第二课时
(5)师生欣赏交流讨论:欣赏课本图片,讲述图片中灯市活动的构图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观灯活动中的细节,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6)老师示范:示范绘画一幅体现观看花灯时的热闹场面,以灯为主要表现对象。(7)学生作业:让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选择利用自己所带的工具材料画出一幅能表现灯市热闹气氛的画。
(8)评价展示:优秀作品欣赏、评析。
(9)课的拓展:欣赏有关元宵节----赏灯活动的照片、诗词,在诗词中寻找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体验古人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对于节日情感的流露。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观念文化。
第三课 水墨变体画
教学目标
(1)把名人名作用水墨画的方式加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
(2)学生通过欣赏学习和自己的想像力,参照艺术家的原作,用水墨画进行表现。(3)借助于名画的形式画出对生活用品的回忆和感受。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用水墨工具临摹改编名画。
教学难点: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以及水墨的浓淡表现画面。课前准备:水墨画工具;名画投影片;补充的名画;范画作品。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外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2)欣赏:
方案一: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中外名画,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在欣赏时思考画面的主题内容和构图。
方案二:欣赏 课本上高更的画《高更你早》。思考画面上的主题内容。(3)讨论:
师:什么是变体画?
学生自学,相互讨论,全班交流。
二、作品评析:
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与高更原作进行分析比较(主体物,构图的表现方式)。讨论:怎样才能完成变体画。
三、尝试练习:
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请学生代表上黑板试画,其他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画。
四、创作水墨变体画:教师示范水墨变体画。水墨画的技法要求:
A、用毛笔的中锋勾画主要的形状。B、用毛笔的侧锋做大面积的渲染。C、墨色的运用:焦、重、浓、淡、清。
五、学生作业练习:
A、选择《高更你早》或《故乡的梦》进行改编。B、可选择横或竖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C、勾线后染墨。
六、作业展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讲评。
七、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水墨名画改画成水彩画或油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将上一课时的作业展评。讨论作业的创作表现效果。
二、欣赏;欣赏中国汉代画像石和木版年画。
三、讨论交流:
讨论;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上画面内容。让学生联系我们的平常生活情景一谈。
四、创作构思:
A、欣赏书上的儿童画作品。
B、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参照书上提供的三幅画进行变体画的创作。C、教师点评:构图和内容提要丰富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D、老师用线描的方法创作《老鼠娶亲》,画出结婚时的热闹场景。
五、创作练习:
师:在宣纸上模仿汉代画像石或年画的形式共青团一幅水墨变体画。
六、作业要求:
水墨要求:注意水墨的浓淡,用中锋勾线,粗细匀称,线条流畅。用侧锋渲染时注意墨色的焦、重、浓、淡、清的运用。
构图要求:合理安排画面,主次清楚,层次分明。
七、评价:让学生针对作业成绩的内容题材、画面构图的表现力进行自评和互评。
八、拓展:将传说中的八仙和门神创作成水墨变体画。
第四课 穿穿编编
1、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 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学生准备:穿编材料、制作工具。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思路: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与中队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第二课时进行设计制作。
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
谈谈感受: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
同桌讨论: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教师演示: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
第二课时
一、用铅笔画底稿。
用刀刻出横的或竖的小口子。
剪下比小口子略窄的纸条。用纸条上下穿编。用手指将穿好的纸条向上挑起形成弓状,再将纸条两头工纸的反面固定,一幅漂亮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学生制作: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可以模仿例做,也可自己创造方法做。
二、交流与评价:以“穿编博览会”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三、课后拓展:
回家后寻找一下身边的穿编物。阅读一本有关穿编的书籍。
上网查询一些有关穿编的资料。
第五课 纸卷魔术
教学目标
(1)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
(3)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碟片、电脑课件、制作材料工具。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工具。
建议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
一、观看碟片: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学生欣赏,能否说说你在碟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
猜谜语: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蛇)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到谁,总爱喊妈妈。(羊)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欣赏。
二、小组讨论:教师给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让学生分析讨论:采用了什么材料?如何制作的?
学生试做:学生试做动物纸卷进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
学生制作: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模仿范图制作,也可自己设计造型。
三、交流与评价:以“纸卷世界”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介绍作业,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
四课后拓展:
回家后,尝试用纸卷做“小兔子的一家”。
第六课 罐和壶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2)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罐和壶。
(3 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的一段动画,收集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和介绍资料制成课件,一个陶罐和一个瓷壶。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思路:(1)动画导入:
从《女娲补天》的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泥土是生命之本,伴随人类文明使用至今,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发明了用黏土制陶的方法,制作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器皿。
(2)欣赏:
A、中国从古至今在造型、纹样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B、国外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C、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现代的一些奇特造型的罐和壶。(3)说感受
A、现代的罐和壶与古代的罐和壶有了哪些区别?你喜欢现代的罐和壶,还是喜欢古代的罐和壶?
B、你见到了哪些材质的罐和壶?
C、你喜欢古代罐和壶上的纹样吗?你知道上面的纹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4)创作练习
用所带来的绘画用具创作、表现,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罐和壶。
作业展示:创设情境,举办一个“罐和壶的创意空间站”,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让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10项设计。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陶泥、制陶的简单工具(泥土、垫纸板、水罐、抹布)。制作好的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绘画 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教学思路:
1、看陶
A、欣赏艺术大量作品及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B、欣赏制作好的陶罐和陶壶的作品。
第7课 适合纹样
教学目标:
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特点,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2、学会除了用颜色绘制,还能够用剪纸、实物拼贴等方法来制作,不拘于格式。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法像力、创造力。能发现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适合纹样的构成特点。
教学难点:
1、图案的设计制作、色彩的配合。
2、图案的外形与图案的内容的适用性。
3、纹样设计时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统一性、均衡性与整体性。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以前画的“花头花叶纹样”真美,它们都是一片树叶或一朵花儿变来的,今天你们能用这些更多的花儿、树叶拼出更美的图形吗?利用投影仪,让学生用花头花叶实物进行摆拼,大家一起欣赏。
二、讨论,你们觉得它美在何处?若有不足你认为怎样调整会更好吗?
三、利用收集的各种材料进行“拼摆”:如火柴、豆子„„
四、大家摆出了这么多漂亮的纹样,纹样的组织方式各种各样,你们看它们是用了哪些方式?放射、直立,„„大家真了不起,无意中竟摆出了这么多的方式。再看看它们的外框又是什么模样?讨论总结。
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适合纹样的最重要的两点要素:外框形状和内部的构成。提出适合纹样的概念。
六、打开书看一看它们是绘制出来的适合纹样,内部构成有自然形,几何形,外部框架形。
七、讨论:说说你的感受。这些纹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应用,除了书中展现的,你们平时还在哪儿见过。
八、课后作业:继续发现、收集、记录平时生活中见到的适合纹样的应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将不同的花样置于外框里,比如三角形、方形、菱形等。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不太妥当的地方?
2、将同一种花样,放在不同的框架内。看一看是不是合适。
3、怎样解决不足的地方?教师演示。必须要懂得变形的手法。外框不同,里边的图形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
二、这种有外框的纹样,也叫适合纹样。不过真正的适合纹样,一定要先定外框,再画“内部纹样,”这样,既使把外框拿掉,图案也仍然能显示原来的形象。这样的图案才是真正的适合某种外形的图案。
三、设计纹样。
外框形状的选择、设计,内部构成的选择、设计,色彩的选择、设计纹样
一、也分两种,一种是对称,一种是平衡。
1、对称纹样:可用复制的方法画出全貌,对称的纹样只需要画出一半结构,然后把纸盖在上面,用铅笔描出轮廓。再把纸翻过来,用铅笔刻印,既得整个纹样的结构。
2、平衡的纹样:比较难处理,要注意运用,纹样的描绘方法一般的点、线、面三种方法,每种方 法本身有不少变化,三种方法又经常结合运用。为了说明每种方法的特点,要让学生多欣赏不同范围,还可以绘制三幅范图,画上的纹样一半是轮廓线,另一半分别 暖和点、线、面描绘,以便比较。
四、上色稿上的颜色在图形中也有完全对称的,也有规则内稍有变化的。
五、图案教学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耐心、细致、整洁、有计划的工作学习习惯,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联系实际,加以运用。能增强美化生活的能力,陶冶热爱生活的情燥,掌握装饰语言和形式美的规律,锻炼形象思维和设计意图的表现 力,进而提高设计技能和艺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各项设计,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六、一堂课的作业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要多做练习,循序渐进。每次作业的纹样结构要由简到繁,色彩由单纯到丰富,使学生每次作业在色彩认识上的所收获。
第8课 画汽车
教学目标 :
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学习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外形特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
教学重、难点:
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点及表现。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请看,老师刚在黑板上设计了一幅山城交通图(空立交桥),你们帮老师看看,还缺少些什么?
(立交桥上没有汽车)
2.老师正准备画呢,画什么样的汽车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汽车图片,识别汽车种类)
3.这么多汽车,老师都挑花眼了,不知道画什么汽车好了?干脆请同学们帮老师设计汽车好吗?
(揭示课题:画汽车)
二、分析研究,探究学习1.反问:你们会画汽车吗?
2.考一考:从汽车的外表看,汽车有哪些部分组成?(车轮、车灯、车厢、驾驶室等)3.演示画法:车轮 车身 装饰
4.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 l 那些作业 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
l 那些是学生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l 你喜欢那辆汽车,为什么?
三、引导学生,拓展创新
1.我们山城的地形特别,什么样的汽车更能适应有山有水的地形呢? 2.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3.老师将从同学们画的汽车中选择适当的汽车贴在《山城交通图》中。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及时纠正学生画幅过小的问题;
2.及时展示表现夸张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汽车的主要特征; 3.及时展示功能创新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设计;
第二课时
五、展示、欣赏与评价
1.邀请创意较好的学生到讲台上介绍所画汽车的功能;
2.学生将画的汽车作品剪下来,根据汽车的功能贴在交通图中相应的位置,组成一幅完整的《山城交通图》。
六、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但帮老师完成了《山城交通图》,而且还都成了很棒的“汽车造型设计师”。
2.不过,要当一名优秀的“汽车设计师”,可不那么容易哟,你还需要了解很多的有关汽车的知识。
(如:汽车为什么能在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哪些机教材分析:省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器?汽车是谁发明的?等)
3.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资料或和家长研究一下,再将你所知道的答案告诉老师
第9课 我设计的车
教学目标
是在了解车的基础上进行车辆的设计创造;在培养学生 创造能力的同时,接受爱科学及热爱生活的教育;同时在技能领域提高学生对各种造型车的描绘、使用能力,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从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继而从车辆的造型及功能上,展开对车的造型的创造;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三个环节,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一、小品导入,学习新课
1、小主持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当一会设计师,进行车辆设计。[出示课题:我设计的车]。我们小荷电视台的小记者,听说我们班要进行“我设计的车”这一活动,特来进行拍摄并在“校园”节目中报道我们的活动过程和我们设计的作品,大家欢迎不欢迎?
{ 通过小摄像师的加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表现能在电视台播出,极大的刺激了学生表现欲望及强烈的成就感。}
2、小主持人:在活动前,我特邀了我校的两位小交警,来谈谈他们的工作,因为他们对马路上的车辆最熟悉了。
3、小交警表演小品:
①、灰色小交警(挂有“灰色小交警”胸卡):
各位设计师们,我是来自“过去”世界的交警,每天工作在一辆辆老式车子的穿梭中,看着样子老旧、色彩单一的车子拥塞的路口,真是又繁忙、又没乐趣。
(教师作为工作人员,在背投电视上放各种造型的车子行进的实镜录像)唉!同学们请帮帮我,设计些“美车”来吧?
②、彩色小交警(挂有“彩色小交警”胸卡): 我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交警,在马路上看着各种色彩鲜艳、造型新颖的车子轻轻在我身边驶过,还能听到随车飘过的优美音乐,啊!工作就是享受!
(彩警说话时,背投电视上放各种色彩鲜艳、造型新颖的动物造型车子开过的动画。){ 通过本环节,在小交警生动的表演及课件的展示中感染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局部领略了色彩鲜艳、造型新颖的动物车辆,初步开拓学生的思路。}
③灰色小交警:哇!真是美妙了,未来世界的人们真聪明,把车子的造型都设计成了各种可爱的动物的造型!色彩也非常鲜艳。
④彩色小交警: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造型美观的常见用品或植物的造型都可以用来设计车子的外形,至于到底用什么物体的造型更美观、有趣,那就要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啦!
第二课时
一 同学们讨论候进行描述。
(教师作为书记员进行板书:鞋子型、书包型、人型„)
{在上一步学生初步感受到能用动物造型来设计车辆时的小小的激动与兴奋中,继续用小交警谈话,进一步开拓车辆造型上的象形联想的创作思路。} ⑤、灰色小交警:我还想问一问,那这些车子除了外形美观、有趣,它的功能怎样呢? ⑥、彩色小交警:我们未来世界的车子的功能太强大了,除了基本的跑步的功能,还有会变形的功能、会下水的功能、车箱里也有各种功能,能让你坐进去了,舒服得不想下车。
{继续开拓学生在车辆功能方面的创造思路,以小交警语言感染学生未来世界车辆在功能上的美妙、强大} ⑦、灰色小交警:有这么悬吗?
⑧、彩色小交警:当然,在我们未来世界,车子制造科技发展太快了,不是我吹牛,只有你想不到的车子的功能,没有实现不了的功能!同学们,你们想让车子具有什么功能呢?尽情的想吧,任何大胆的想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未来世界里实现!
{最后以小交警语言中“无所不能”的实现车辆的功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在车辆功能方面的妙想。至此,为学生的创作激情及思维开拓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让学生不拘泥于现实,大胆想象出独特奇妙的车”的目标以接近实现。}
1、小主持人:同学们,未来世界的车子真是太美妙了,不单造型美观有趣,而且功能强大 [师板书:造型、功能],你想设计什么造型和功能的未来车子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尽情的展开讨论!
(教师作为书记员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通过教师的小结,让学生在迫切想创造的激情中明确思路}
2、学生讨论。师作为顾问深入各小组做必要的引导,开拓学生思路。{在小组的讨论中,相互影响、切实让学生多角度的想象创造}
3、学生回答各自的设想 [在学生回答时,归纳板书学生所回答的内容在造型及功能下的类别(看板书设计)]
4、小主持人:下面就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把大胆设想表现出来了,不过,我们小荷电视台的摄像师肯定要拍摄我们的作品,想不想让你的作品在电视上的效果更好、更清晰呢?
那可要听听我们小摄像师的意见!
5、小摄像师:同学们,请看我们以前拍摄过的作品,同学们只要作一下对比,就知道怎么画效果才好!
第三课时
小摄像师展示录像:两组对比,第一组比较:一副构图饱满,一幅构图太空,画面过小;第二组比较:一副用黑线钩轮廓,画面清晰,一幅用彩色勾线,画面太花,结构不清稀。
{以小摄像师的实际经验来指导、启发学生在作画时有关构图等画面效果的正确把握}
6、师作为顾问,引导学生对比回答
7、摄像师对学生的回答表示满意
8、师讲述作业展示方法:同学们在完成作品后,把作品贴在自己小组的一块小黑板上。我们将开展一个“未来世界车辆设计展示会”
9、学生作业。老师把贴有“未来世界车辆设计展示会—第___小组”字样的小黑板分发给各小组。
8、老师巡回辅导,小主持人、摄像师也巡回拍摄、查看,帮助老师在构图上作辅导。
二、“未来世界车辆设计展示会”
1、先画好的学生把作品贴到小黑白上,并且可以参观别的小组的创作。
2、让学生每组推荐一名讲解员,负责向全班介绍本组的作品,小组内其它同学要向本组的讲解员说明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
3、展示会开始,各小组把本组的小黑板挂在教室前面和后面,同学自由参观,每一小组讲解员向观众介绍本组同学的作品。
4、学生回座位,评论自己觉得好的作品。
{通过以上新颖的展示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欣赏、学习,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
5、小主持人主持,教师作为顾问总结,进行爱创新、爱科学的教育。我设计的车 造型: 功能: 水果形 变形功能
生活用品形 生活服务功能 动物形 科学探索功能 „„„„
第10课 我造的车(利废工艺)
教学目标
1、感受创作活动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2、丰富汽车的有关知识,运用各种材料以及剪、割、粘贴等方法制作汽车。
3、在动手操作中进行大胆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各种材料以及剪、割、粘贴等方法制作汽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1、一起收集各种汽车模型,各种汽车图片,并布置成汽车展览会,并对自己收集的汽车有一定的了解。
2、各种废旧材料、剪刀、壁纸刀、胶水等。
3、磁带录、音机,教师制作的范例一个。
教学过程
(一)、参观、交流,引发兴趣。
1、参观共同布置的汽车展览会,并请他们向小朋友介绍自己收集的汽车的车型名称和特征,丰富有而更多汽车的经验。
2、讨论:汽车从哪里来?
(二)、幼儿利用废旧纸盒尝试创作汽车。
1、激发幼儿的创造的欲望:师:“你愿意生产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吗。
2、教师出示并介绍各种制作材料,启发运用已有的剪、割、粘贴等技能进行制作。
3、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参照汽车玩具、模型等进行制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材料。(2)知道过程中鼓励与同伴合作创作,合理分工。
(3)鼓励帮助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制作轮子?如何将轮子与车厢连接紧密等。
(4)提醒在使用壁纸刀、剪刀过程中的安全,使用胶水后擦手。
(三)、分享创作成果,体验成功快乐。
1、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关注他人作品的不同之处。
2、相互评价,大胆表达对自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
3、音乐游戏:《快乐的小司机》。(四)、活动延伸
1、收集废旧物品放在区域内,供随时创作。
2、在美工区内,设计未来的汽车。
第11课 乘车印象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日常生活中乘车时的不同情形,体会乘车时兴奋、悠闲、焦急、无奈等情绪变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能以各种人物动态表现出乘车时的情景,并学习必要的构图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回味生活的能力,通过对乘车的种种印象的讨论,去发现平常事中平常人的闪光点,宣扬尊老爱幼、文明乘车的好风尚。
教学重点: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方式,回忆乘车时印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培养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情感。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乘车印象,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课时安 排:1课时
教学思路:
一、感知与体验
教师提供房车的内部图片,让学生感受坐在里面一定会有一种舒适的感觉,然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房车的外部----原来是一辆车,由此导入本课主题:乘车印象。
二、学习与创作
1、学生回忆乘坐各种车辆的种种感受与印象深刻的事,并到黑板上画一画。
2、针对黑板上的绘画作业,了解学生绘画情况,选择下一步的教学策略:绘画创作的指导重点放在人物动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不同构图的表现方法。
构图----画面的安排可选择车厢内的满构图或车厢外的大范围的构图。
人物----示范各种相关动态,注意人物表情及人物间的高低变化与前后遮挡。
3、欣赏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
4、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乘车印象》。
三、评价与反思
1、看赏同学们的作品。
2、可将学生作品汇集成册。
四、小结学习情况
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学目标:
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三者的运用效果.学生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色彩表现效果,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感受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学生从而产生对色彩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表现效果 教学难点:如何将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运用到图色之中。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欣赏、分析学生作品入手,引入色彩对比的学习教师活动
1、展示彩色围巾
2、请学生讨论:说出有哪些颜色,并分析出色彩的冷暖
3、出示课题(板书)学生活动欣赏课件图片
(二)、讲授课程:
1、色彩对比:
2、教师通过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说出三种色彩对比的表现特点:
对比色对比:容易形成兴奋热烈的色彩气氛、强劲活跃的色彩节奏和响亮的色彩力度。<加入主宾色的知识> 同类色对比:容易形成协调一致的色彩关系、和谐的画面气氛和统一的画面基调。邻近色对比:容易形成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色彩面貌。出示范图
3、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A、展示图片
B、引导学生说出每幅作品给人的色彩感受 C、归纳(板书)D、出示范画,请学生说说刚刚学的知识有没有运用到,并进行评价
E、出示家居图片,让学生找找今天我们学的知识有没有在画面上有体现 F、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对比色 G、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三、欣赏作品
1、找出美术作品作品运用了那些色彩,找一找这些色彩间的关系。
2、找出最吸引人的一幅画,并说出理由
3、说说平时遇见过的对比色的运用
4、思考生活中的这些颜色的用色特点
四、学生练习:
以今天学的这些知识做基础,来给老师发的童话村落着色。(练习形式:男女分配)
1、提出练习要求: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方法进行上色。
2、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品
第13课 染纸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
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染色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体会互相帮助带来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色彩的搭配和染色的方法。启发学生表现、创造。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课题字(美丽的染纸)、生宣纸、彩色墨水、毛笔、水、调色盘、抹布、白纸、各种染纸作品、书签、乐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手工扎染衣服)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出示衣服)你们知道这种别致的纹样是怎么来的吗?它是扎染出来的。这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印染工艺。
2.说起扎染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说,很久以前,有个人不小心将衣服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他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部分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色方法的试验,终于在试验中发明了扎染。往往不经意的一点,只要你善于发现和研究,你就有可能成为发明者。
3.你们还熟悉哪些扎染产品?生:衣服、围巾等。(教师拿出扎染围巾让学生看)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背包、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人们用它来打扮自己,美化生活,就连外国人也十分喜欢它呢。(出示扎染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新授
1.染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你打开自学一分钟。
2.现在,老师要介绍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你猜她是谁?(出示小白:同学们,你们好!我是 勤劳、爱干净的小白兔,我叫小白,瞧我染了一幅漂亮的染纸,身上一点都没脏,黄老师夸我真棒,还奖励我一个大拇指呢。她还准备了一些奖品给你们呢!有信心 争取吗?)。小白爱干净,你们应该怎么样?(生答)欣赏了小白的染纸,你认为她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生讨论、回答,师板书:折、染、展)知道了步骤,你 想不想动手试一试?那就赶快用你手中的材料先折成米字折,再染一染,看谁染的既快又好。(放音乐,生染,可以合作,也可以一个人试试,发现问题以小组为单 位讨论、研究、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3.(贴作品、生谈看法,生提问题,生解决,师板书)没染透怎么办,染得好的学生上台介绍方法,(引导生发现染法,师补充)
4.刚才,我们是折成米字折来染的,不同的折法染出的效果也不同,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折法示意图和染纸作品,你还有不同的折法吗?(生折)
三、、作业要求
多媒体出示小白,说: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我有很多小伙伴,它们也非常喜欢染纸作品,你们能染出漂亮的作品送给他们吗 那就赶快动手吧?
四、学生练习,师巡回辅导(播放音乐,染纸作品循环播放)在学生染纸时,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五、、想象创造自我评价并发奖: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掌声鼓励。
六、、深入研究,发散性思维:同学们,这些染纸太美了,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 就结束了,他们有什么用途?干什么用?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特的作品来。(出示折纸、剪贴、装饰、花瓶 等装饰画供欣赏,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
七、、小结:同学们,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手,变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们的手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吧!
板书: 染纸
制作过程:折、染、展
几种染法:浸染、点染、浓破淡、等
第14课 套色纸版画
教学目标:
1、认识领域:学习、掌握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领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制版、拓印的方法,学习拓印的方法。学会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3、情感领域: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培养有秩序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教学难点:拓印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教学准备:教师的示范工具,学生准备颜料、纸、剪子、美工刀。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利用叶子或有花纹的实物摹印出纹理,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拓印方法。教师出示纸版画,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制出来的?引出课题:套色纸版画
二、启发引导,积极探索。
A、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版画作品,感受版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分析这些版画的拓印的方法。
B、讲解并示范版画的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自主交流,勇于创新。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交流评价,深化提高。开展一个展示会进行综合评价 A、开展一个展示会。B、讲清评分的方法。
五、总结并提出希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体会。
教师出示上一节课学生的优秀作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欣赏分版画作品,初步了解这种画的特点。这时教师可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表欣赏感受:整件作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跟上一节课学到的制作方法一样吗?你知道怎样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二、观察、演示。
电脑演示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构思—制作底版,根据画色的分色要求分别制作印底色的副版和主版——磨印主版。学生观察体会所做的两个底版与主版与上一节课的底色版印刷结果有什么不一样?
三、实践操作。以同桌的形式,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创作。重点先要想好哪一部分做副版和主版?
四、作业展评:
采用自评和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展评。
五、反思、拓展。
课后可参观。可展示。也可以上网查一下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过程,和它的艺术特色。
第15课:看新闻,画新闻
教学目的:
1、培养热爱热爱祖国的情感
2、画面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3、色彩配全了新闻的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画面主次分明
2、色彩和谐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 范画数幅,录象 教学过程:
一、看新闻,说新闻
1、观看新闻:新闻联播
2、说新闻
师:我们一年年更加懂事,越来越关注这个世界。讨论一下,近来的重大新闻。(1)学生小组讨论(2)交流发言
二、欣赏范画,以供欣赏
1、出示各种范画,以供欣赏(1)《抗洪救灾》(2)《买彩票》(3)《冬季奥运会》
2、评论
(1)画面是否主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2)色彩配合了新闻的内容。(3)画面精彩。
三、学生作画
1、选一些重大新闻来表现
2、老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
1、作业展示
2、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综合评价
第16课 石头中有生命
教学目标: ` 通过对中国古代石刻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江苏古代陵墓石刻的形式、内容和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 了解古代石刻艺术的选材、画石、雕刻的制作过程,并用黑水彩笔作画石练习。
产生对石刻作品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陵墓石刻的形式、内容及特色,学习画石的方法
教学难点:画石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块普通的石头,这块石头有生命吗 你听过石头中有生命吗
通过本课的学习,这个答案肯定会“水落石出”。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6课《石头中的生命》
二、自主学习
1、教师简单介绍陵墓石刻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把都城建立在南京。
2、学生欣赏。(1)人:武将、文臣:
你看武将和文臣从着装、动作、神态方面来分析有什么不同?
(2)神兽:麒麟,辟邪。
神兽,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左边的一只叫麒麟,右边的一只叫辟邪,麒麟是皇帝陵墓前的神兽,辟邪是王侯墓前的神兽。
石虎、石象。
明朝的石虎少了些气势和动感,但多了几分温驯和可爱。
(3)神柱:
南朝陵墓神道石柱由柱头、柱身、柱座三部分构成。
南朝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呈圆形,碑身呈长方形,碑座为龟趺形,三、学生做习题,检查学生探究的效果(1)、右图中的石兽叫什么?(2)、石碑底下压着的是什么动物?(3)、下面哪种动物有翅膀?(4)、看了刚才的资料,你觉得石头中有生命吗?
4、讲评刚才的习题,结合学生的作业进行灵活讲解。
第二课时
一、小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又有一些问题,请你找一二个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刚才看到的资料来想一想,猜一猜,也可与旁边同学交流后来回答。(1)你能简单的介绍麒麟的特点吗?(2)麒麟和僻邪有什么不同?(3)文臣和武将有什么不同?
(4)你知道这些令我们感到震憾的作品是谁创造出来的吗?
2、师:这里是一幅还未完成的石人牵石马的石刻,你看后能猜出石刻的基本制作过程吗? 生:……
师小结:①选材
②画记号
③雕大轮廓
④细部刻画
三、作业练习:
1.正是经过石刻艺人们灵巧智慧的双手,我们才能在今天看到这些精美的石雕,这些石雕栩栩如生,充满力量,好像真有生命。下面,老师这里有一块石头,请您想一想,这块石头可以做成什么。请一生上来画石。
2.今天,每位学生都带来了石头,请您也给这块石头以生命。在石头上画一画,画完后举手。
四、拓展
师:这些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石刻,如今,正面临着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一方面,石刻面临着风化、空气污染、酸雨侵蚀等的损坏;另一方面,许多石刻所在地,都被纳入了开发房地产的范围,一些农民靠近石刻栽种庄稼。还有一些游人在石人石兽上乱刻乱画。几十年来,不仅石刻本身破损严重,石刻周围环境风貌的破坏更是惨不忍睹!师:你能想出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吗?
第17课 环境小设施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街头环境小设施的造型与功能。
2、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3、通过观察,回忆,想像,表现小设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描绘出美丽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设计出造型新颖,具有创意性的环境小设施。
教师准备:录像,小设施的图片。
学生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前到街上去拍了许多的环境小设施然后制作成课件,现在与同学们一同分享。一边看一边还要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们哪些作用?它们都设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师生交流:
刚才我们在录像里看到了很多的小设施,有报刊亭,电话亭,公交车站,垃圾桶,街边的座椅等。那么你能给我介绍一两个你印象最深的小设施吗?包括它的造型和功能。
2、游戏:
请每组派一位代表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出你喜欢的环境小设施。
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家,你想设计怎样的小设施,它的造型是怎样的?它具备哪些特殊的功能?
再派4名代表上来,就在刚才的4幅作品上进行修改,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最有创意。
3、欣赏范图
让学生欣赏国外大师的作品,仔细去看看他们怎样去创新的,他们都设计了哪些小设施,这些年来设施都有哪些特殊功能。
学生讨论:根据现在社会和人们的要求,你准备设计什么小设施?它的造型及功能都有哪些创新的地方?是否更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设施的画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二,教师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小设施《报刊亭》,这个报刊亭的外形是一个大大的线苹果,里面有很多的报纸、杂志和书。报刊亭里有电脑显示,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查阅每本书的大概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买下,这样也可以书的损伤。每个报刊亭里都有休息室,有厕所,垃圾箱,自动售货机,还有自动换零钱的机器,实在是太方便了。
5、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请学生大胆创作设计小设施。
要求小设施的外形新颖,并配有多种功能,设施的颜色鲜艳,能很快地吸引人们的眼球。
6、教师巡回辅导
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作个别辅导,发现有创意的作品要及时交流。
7、作业讲评
作业展示:将学生的作品立刻扫描到电脑里,让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型的环境设施。
作业讲评:在作业讲评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评选出“小小设计家”。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更多复印好的作品。
三、课后拓展
你是否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校设计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环境小设施呢?
第18课 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
教学目标:
1、能够从颜色、造型、质感、用途等方面了解生活中的小设 施,并认识这些设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通过认知现实生活中的、资料库中的实物,感受现有设施 的不足,运用﹢、﹣的方法进行想象,从而创作出独具创新的小设施。
3、能够熟练运用电脑,并掌握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运用方法,绘画出奇特的效果。
教学重点:在大量的信息中,学会筛选,补充不足,为自己的绘画做铺垫。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电脑绘画工具,通过用笔、用色练习,熟练掌握电脑绘画的技巧。
教学准备:
小设施资料库(图片、文字等资料)、优秀作品。
课前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借“十运”契机,扬创作激情。
1、欣赏图片,了解创作意图。
以“十运会”为引子,通过欣赏建设中的奥体场馆图片,了解本课的创作意图。
2、点明主题,激发创作情感。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十运会”作贡献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当“小小设计师”来设计适合未来建邺“小设施”,以较高的文明素质和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迎接八方来客。
3、揭示课题,展示课件。
二、体验创作
1、认识“小设施”
通过幻灯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图片。在此过程中,教师从颜色、造型、质感、用途、装饰性等方面介绍具有特殊功能的小设施,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小设施?”。:
A、防窃听式电话亭 B、残疾人专用电梯 C、太阳能路灯 D、自动饮水器 E、„„
2、寻找“小设施”
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对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进行展示,并可就图片发表自己的见解,如: 色彩搭配如何?
造型给人以怎样的感觉? 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等等
2、发现“小设施”(1)、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提供网络资源——“小设施资料库”,并让同座位两名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进入“资料库”自主学习,查阅资料,选择一幅让你印象最深的图片,重点从“优”、“缺”方面观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汇报总结。
由组长概括总结小设施的种类:休闲椅、路灯、书报亭、饮水器、电话 亭、候车台、电梯、广告灯箱、垃圾桶等。
4、设计“小设施”
通过以上对小设施的基本认识到进入“资料库”后对小设施的深入认识,综合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5、创作“小设施”(1)、教师示范
教师以幼儿为服务对象,设计一个休闲椅,并讲解作画步骤及注意事项: A、构图:线与线之间要连接在一起。B、结构:表现出基本结构及层次关系。C、用色:具有时代特色及艺术性。
D、用笔:灵活运用点、线、面,钢笔、铅笔、喷枪运用自如。E、整体: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实用价值。(2)、作品欣赏
欣赏优秀大师作品及部分优秀学生习作。(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与评价
用广播的形式进行作品展示,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对设计有创意的、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作品进行评价。
四、拓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平时收集到的有关知识,随时添加到“小设施资料库”中来,供更多的同学查阅、学习。也可以有什么好的创意,随时进行修改。
第四篇:苏教第七册美术教案
苏教第七册美术教案
课题一:贺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各种有特色的贺卡,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审美意识。
2、使学生能够选择身边的各种材料,大胆地高计贺卡,体验绘制的乐趣。
3、在贺卡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美好莱的祝愿,增进情感的交流。教学准备:收集有个性的贺卡、准备纸张、剪刀、胶水。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了解各种个性贺卡、并能动手绘制一张。
教学难点:贺卡的材料的运用的巧妙,作品有创意。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的各种贺卡、分析作品的材料的运用及表现方法,激起创作的热情。
二、体验材料。
展示课前准备的各种旧材料及纸张,探讨如何运用到作品中。鼓励学生自由、大胆的想像设计、体
验创作的乐趣。
三、动手制作。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到了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简单的剪、贴、揉、卷、折、撕等多种方法来绘制一张贺
卡。
四、交流作品。
在贺卡的空白处写上祝福的话语。集体互赠作品,欣赏评析不同的风格的贺卡。
课题二: 诱人的瓜果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去观察、体会、表现各种瓜果的外形、颜色等。
2、能够运用色彩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3、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画板、学生自己喜欢的瓜果和绘画的用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绘画的形式与色彩表现瓜果,体验艺术的美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够突破瓜果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想像与创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游戏:你画我猜。
一个学生简单地画出一个瓜果的线条,其余同学猜瓜果的名称。
2、揭题。诱人的瓜果。
二、教学新课。
1、看颜色,说瓜果。
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颜色说说可能是哪些水果。
2、走近大师的画。
引导学生欣赏瑞典当代画家格利斯的绘画作品《静物》。
3、欣赏伙伴的作品。
通过欣赏课体中或生活中小伙伴的作品,学习表现方法,激发表现的激情。
4、让学生思考怎样表现自己的作品、交流讨论。
5、完成作业。教师相机指导。
三、小结评价。
作品展示。通过各种途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选取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
四、课后拓展。
尝试用没有运用过的方法来表现瓜果。
课题三:瓜果的想像
教学目标:
1、了解瓜果在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2、能掌握切挖、拼接、组合等多种方法设计制作作品。
3、引导学生感知美存在生活中,激发学生大胆参与和积极创作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瓜果也美丽》、视频展示台。学生准备好各种各样的水果,小刀、水彩等绘画工
具。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充分利用瓜果本身的大小、形状、色彩进行充分的想像、能巧妙地运用拼接、切挖、组合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学难点:能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大胆地想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课件故事。提问:看到刚才的动画故事,你能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内容。
2、引导学生说出:瓜果的想像可以有添加、切割、拼接的方法来造型。
二、教学新课。
1、谁是最佳设计师。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方法。
2、大家齐动手来设计。动动手、说一说、做一做。
3、学生自己设计交流作品。
三、作品展示。
议一议,你最欣赏谁的作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作品中的新方法、重点介绍有创意,别具匠心、与众不同的新颖作品。
课题四:冷色与暧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中感受到冷暧色的调的装饰美。
2、让学生初步认识并能理解冷色和暧色。能用水粉调出较冷、冷和较暖、暖的色彩。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色环、图片、水粉、画笔等。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冷暖色的色调及其装饰美。
教学难点:感受冷色与暖色带给人的情绪影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准暖色。
1、课件展示从日出到月夜变化。
问:日出的色彩与月光下的风景给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色彩的本身有温度的差别吗?为什么你会感受到冷暖呢?说明色彩的冷暖是人们在长期经验的联
想的结果。
3、引入课题。
二、冷暖色的认识。
1、三原色和三间色中的冷暖色。出示图片:由哪些色彩组成。
2、认识色环中的冷暖色。
3、试着用画笔来画一画冷暖色。
4、举例说明自然中和生活中的冷暖色。
三、冷暖色的相对性。
1、课件出示紫色的花,变换背景,说明冷暖是相对的。在相互对比中产生冷暖关系。
2、绿色和黄色、蓝色的比较。
四、欣赏生活中的用冷暖装饰的图片。
五、作业练习。
你能用水粉色调节器出冷、较冷、暖和较暖的色彩吗?
六、总结欣赏。
课题五: 冷暖色调的画。
教学目标:
1、复习冷暖色的知识,培养色彩美感意识。
2、正确运用冷暖色创作或临摹一幅风景画。
3、欣赏冷暖色的画,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冷暖色调的画。
教学难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来表现不同的色调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冷暖色的知识,引入新课。教师出示冷暖色块,让学生抢答。
二、教学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冷色调为主的风景画。让学生说说冷色调画面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感受。
2、欣赏大师的画和学生作品。
让学生从画面的表现内容,色彩、使用的绘画工具等方面进行分析。
3、提示学生用冷色画一棵树。
三、学生作业,教师相机指导。
四、小结欣赏学生的作业。
让学生自评、互评、自己说说自己的作品的特点。
课题六:纸版画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有底纸版画和无底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了解纸版画的工具、材料与特点。
2、培养学生细致有序的劳作观念。
3、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享受,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和剪刀、色彩等等。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掌握和了解儿单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纸版画的表现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的潜能。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版画的作品。
二、介绍版画的方法。
1、什么是版画。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版画,版画有什么特点?
2、介绍版画的表现方法。
拼贴法:最常用,也是纸版画中的最基础的一种表现方法。实物拼贴法:为了使画面更富有变化,可用多种材料来拼贴,如粗纹布、树叶等纹理较粗的材料。拼贴的材料不同,表现肌理就不一样,做出来的作品效果也就不同。
刻线法:用硬笔在吹塑纸上用力刻下凹线,拓下产生阴刻的效果。
另外还有贴线法,撕揭法,揉纸法,折纸法……
3、感受纸版画的材料。
4、引导学生讨论,好的版画作品要达到哪些标准。
三、学生创作。
教师指导学生构思,引导学动手制作。相机指导学生制作。
四、学生自我总结,课外拓展。
课题七:藏书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藏书票作品,了解藏书票这种独特艺术形式的艺术特色。
2、尝试用纸版画的方法制作造型新颖、别致的藏书票的作品。
3、培养学生爱读书和爱护书籍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藏书票,要有简洁、精美的画面效果。
教学难点:制作底版时,注意文字要反过来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请学生欣赏老师带来的图书。看看,图书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藏书票?藏书票有多大?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二、发展阶段。
师生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在制作底版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画面要简洁大方。
2、注意文字要反过来写。
3、票面的形式要多样,长、方、圆形都可以。
三、尝试阶段。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制作藏书票底版。
四、拓印阶段。因地制宜地选取拓印方法。
五、总结方法、展示学生的作品。
课题八:奇怪的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叙述梦境、表现梦境的过程中,了解梦是现实生活的特殊继续,是人脑活动的特殊形
式。
2、通过启发回忆和想像,诱导学生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梦中故事”,挖掘创造的潜能,抒发自
己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远离迷信的情感。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图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自己的梦境,进行大胆奇特的想像、幻想和创造。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进入梦的感觉和体验,并通过美术活动,利用色彩和构图,来表达自己的感
受,作品新颖、生动,富有艺术美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梦的情境,让学生从图片加上音乐和自己的幻想进入梦境。
二、回忆表述梦。
讨论:你曾经做过哪些奇怪的梦,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表述:把你梦中最精彩的片段说给同学们听。
三、欣赏作品。
欣赏大师和同学的作品,加深学生对梦的独特的感受,并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范作的表现手法。主
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思和色彩上讨论。
四、构思创作。
1、梦的构图。
2、梦的色彩。
五、学生绘画。
用创新的思维,画出最奇异的梦吧。教师相机指导。
六、课堂小结。
学生作业点评。结合学生自己的讲述的创作意图。
课题九:迷人的游乐场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娱乐设施,掌握各种娱乐设施的外形
特征。
2、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融入到集体的环境中,学会与他人相处。
3、巩固各种绘画的方法,学会用适当的绘画方法来表现物体。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图片。
教学重点:表现游乐声景色和活动的氛围。教学难点:各种娱乐设施和人物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游乐场的录像。
2、你去过游乐场吗。那儿有哪些娱乐设施?哪些娱乐是你感兴趣的?
二、教学新课。
1、分小组讨论。
谈谈自己在游乐场哪些最深刻,最难忘的一件事。
2、描述游乐场。激发表现力。
3、用笔来表现游乐场的场景。
三、学生各自创作,教师行间指导。
四、作业讲评,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课题十:下雨喽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2、利用色彩、粗细、节奏不同的点、线,以及细小的形状,大胆、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
情景。
3、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教学准备:准备一些雨中的视频、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音乐声中,播放下雨的场景。
让学生回忆下雨时情景。
2、引导学生用手的动作来表现不同的雨。
3、学生讨论。
二、教学新课。
1、可以用哪些细小的形状来表现不同的雨?
2、用语言或动作来表演人或动物在雨中的不同的感受、表现和情绪。
三、情感互动。
1、分小组表演雨中的即景。
2、欣赏教材上的作品,对作品的形式,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3、作业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五、作业讲评。
自评、互评、师点评相结合。
课题十一:近大远小
教学目标:
1、通过直接观察比较以及回忆往日的生活经验,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出近大远小的现
象,从而理解透视的规律。
2、鼓励学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或上下的关系的作品。
3、在理解近大远小的这一透视规律的基础上能够欣赏并评价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一些有明显的透视的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绘画工具或手工材料等。教学重点: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并结合生活实践举例,理解性地说出生活中的这一现象。教学难点:画现能否表现出前后或上下的关系。描壕远近物体时能否运用以前学过的一些色彩知识,(近处色彩鲜艳,笔触强烈些,远处色彩灰暗,笔触柔和、概括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室内活动。
1、欣赏教师带来的图片和影像资料。
欣赏有明显的透视效果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画面透视的效果,打开学生思维,能初步联想,挖掘出
生活的经验。
2、欣赏影像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使生活经验及感知逐步清晰起来。
二、教学新课。
1、发现。室外活动。
来到室外的阳台上,欣赏周边景物(花草、建筑物、人群及周围环境等。)
教师引导:看了刚才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录像资料,现在同学们再看看我们眼前的近处的景物和远处的景物,对比观察一下,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2、思考。
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一样大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大,远处就看起来小了。一样宽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宽,远处看起来就窄了。
一样大小的风筝,在地面上看上去很大,飞到半空中就变得很小了,而且飞得越高,就变得越小了。
3、再次欣赏。
让学生带着任务再次欣赏图片和影像资料。
问题:
近处的东西可以看到哪些细节?远处的东西又能看到些什么?
近处的物体色彩怎样?远处的物体看上去色彩又怎样?
4、再次发现,让学生回答问题。
5、表现近大远小的在绘画中。怎么在绘画中表现近大远小的规律呢?
近处的景物画细致些,远处的物体表现得模糊些,概括些。近处的色彩明亮些,远处的色彩灰暗,柔和些。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四、展示作品。
让学生自评、互评。在学生自评时,鼓励学生运用透视一词描述同学的作品。
课题十二:厨房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家庭、学校和饭店的厨房,使学生对不同风格的厨房有所了解。
2、学会从多角度观察,运用多种绘画的手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厨房,画面布局合理。
3、引导学生感知美存在生活中,激发学生感知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各类厨房的照片和影像资料
教学重点:观察学校、家庭食堂和饭店的厨房,注意它们的不同风格。教学难点: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画面的取舍,组织构图,布局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你家厨房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与大家说说吗?
二、教学新课。
1、欣赏图片。
电脑展示不同风格的厨房照片,让学生欣赏。找出这几幅图的不同之处。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你家的厨房是哪一种风格?
2、播放视频资料。
把自己家的厨房和饭店的比较,说说不同之处。
3、走出教室。
到学校的食堂的厨房去写生。注意画面的布局安排、餐具的取舍等。
三、作业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课题十三:我干家务活
教学目标:
1、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体会劳动创造幸神的欢乐,产生表现生活的美联社的欲望。
2、初步了解形体结构的关系,学会用线写生的方法。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有关做家务的录像、图片资料等。教学重点:选择一个最有趣的做家务的场景画出来。
教学难点:线条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做过家务吗?在家的时候,你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
二、教学新课。
1、闭上眼睛思考下:你在家里做过哪些家务活,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吗?还记得当时家里的情景
吗?
2、看电脑上出示的做家务的视频录像和图片资料等。
3、你愿意把你的做家务的场景通过手中的笔画出来吗?
4、我们一些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出来的。
欣赏书上的图片和范画。
5、学生自己动笔画,教师指导。
三、作业展示和教师点评。
课后拓展。
课题十四:吹气投篮
教学目标:
1、理角吹气投篮的原理,利用不同的素材制作有趣的手工玩具。
2、学会运用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素材进行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
3、贯穿绿色常识,做个保护地球的小卫士。教学准备:图片,没有用的材料,制作工具等。
教学重点: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制作出形态各异、造型有趣的吹气投篮的玩具。教学难点: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联想和创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布置学生课前仔细预习。
讨论:尽可能利用回收的物品的做法对地球妈妈有什么有益的地方?
二、教学新课。
1、上课时用范作进行投篮比赛,进一步理解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了解怎样利用吸管制作吹管,怎样做小球。
2、一起来做有趣的篮筐。
3、设计有情趣的情境主题,组合成吹气投篮的手工玩具。
三、学生制作,自己游戏。分小组体验成功的高乐。课题十五: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2、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3、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的联想设计。
教学准备:一些范作图片。
教学重点: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让文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游戏引入新课。猜字谜。目、面、耳、象。(出示图片)
二、作品赏析。
1、我们的中国的文字是我们祖先的结晶,现代的人同样也非常聪明,看!经过,装饰的文字,同样
有趣别致。
2、欣赏字。
甜。
为什么用一个苹果放到笔画中。他代替了哪一个笔画呀。代替的笔画效果是否一样。如果把整个字用苹果代替行不?想想,还有哪些字也可以这样装饰。
秋。
这个什么字。你发现了它的变化吗?说说这样变化好在哪里?
学。
看到学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三、引导学生创作。
1、根据字形字意来联想。
2、夸张变形的字来联想。
3、学生练习,美化字。
四、作品展评。
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课题十六:版面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版面设计的构成的方法。
2、学会运用综合的材料结合多种表现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有鲜明的个性的版面。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综合的材料结合多种表现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一个有鲜明的个性的版
面。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班级和学校黑板报、宣传橱窗,配合轻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了解板报在社会中的作
用。
2、激发学生的兴趣,揭题。
二、教学新课。
1、欣赏讨论。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概括出版面设计的内容。
2、请学生为班级的黑报设计一个小样。
3、分小组进行设计。
三、作品展评。
四、课后拓展。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
课题十七:标志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归纳,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志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类型及表现手法。
2、图案设计简洁明快,易于识别,寓意准确,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制作精细。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观察,制作,体验设计的乐趣。
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志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类型及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图案设计简洁明快,易于识别,寓意准确,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制作精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汇报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标志,说出它们的名字、形象以及含义。
二、教学新课。
1、教师介绍标志的起源。
丰富的生活情景和历史资料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新课的同时渗透了民族文化。
2、欣赏讨论。
欣赏国内外的优秀的一些标志设计作品。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密切联系的标志来展示。
3、交流归纳。
结合本课本上有的标志,归纳出标志的种类。
商标标志和公共标志。文字标志、图形标志、综合标志、抽象标志、进而归纳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作业完成。
拓展学生的思路,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选择有兴趣的题材来创作。
四、分小组讨论,评析学生的作品。
课题十八:包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各种各式样和材质的包,培养初步的设计意识。
2、鼓励学生运用画画、写写、剪剪、撕撕、贴贴等表现方法设计一款包。
3、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生活和美化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表现包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包的设计新颖有趣。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观察。
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漂亮的包。引导学生一起简单分析造型和材质特点的。
二、分类与总结。
可以根据包的外观、用途、用法,材料等角度了解包的世界。
三、鼓励表现。
画出你最喜欢的包的样式,或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制作一个包,不妨写下你的设计构想。
四、作品展评。
介绍自己的作品给大家,相互赠送,交流。
课题十九:能干的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动物的脚。
2、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的脚的知识。巩固各类绘画知识与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才能。
3、培养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各种脚的图片资料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脚的特征,并能用绘画和泥塑的方法表现它们。
教学难点:人的脚步是较难表现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讨论引入:人的脚有什么用。人的脚和动物的脚有什么不同。
人的脚和手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二、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三、游戏:用脚拿笔写字。
四、教学脚的重点。
1、脚的大致外形,不犯基本外形错误。
2、比例相对准确。
3、线条大胆,流畅。
五、学生绘画。
课后拓展,多观察,多画速写。
课题二十:美丽的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写生鞋或记忆画鞋,提高表现力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
教学准备: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鞋的造型和功能,能够临摹一只鞋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临摹鞋的造型,画自己见过的造型独特的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一些鞋的图片,你能联系自己的鞋说一说鞋有什么作用吗?
二、教学新课。
1、欣赏分析。
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
2、讨论交流。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鞋的样式,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3、分析表现。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鞋的造型,了解它的功能以及装饰的特点,分析不同鞋的共同的特点及不同的设计风格。
4、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课题二十一:我也能做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设计、制作风格独特的鞋。
2、引导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出来。通过创作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制作能
力。
3、结合班级或学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鞋展活动,体会鞋与环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设计风格不同的鞋,并尝试将自己设计的鞋制作出来。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自己设计的鞋,用不同材料制作出风格奇特的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由《灰姑娘》的故事引入到鞋。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鞋,鞋对于我们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设计制作鞋。
二、教学新课。
1、欣赏讨论鞋。我们一起来欣赏鞋的图片。
同学们一定要看仔细这些鞋的造型,了解它的特点和装饰的纹样。
2、分析创作。
让学生说说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鞋。
3、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制作鞋。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课题二十二:鞋的联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联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自由地选择多种材料和绘画媒体,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3、了解、欣赏鞋的变迁,拓展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通过对大量的鞋的图片及鞋的联想作品欣赏、评述,启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而本原
本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
教学难点:引导启发学生如何以鞋为载体,依据鞋的外形来设计新形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绕口令引入。
二、教学新课。
1、交流。
出示各种鞋的图片和物品等资料。
2、欣赏。
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鞋变迁折射出时代的进步。
3、讨论。
说一说,在小说,电影中还见过哪些神奇的鞋。
4、联想训练。让学生变换角度来联想鞋。
5、创作表现鞋的联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第五篇: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三者的运用效果.过程与方法:学生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色彩表现效果,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学生从而产生对色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的特点及表现效果
教学难点:如何将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运用到图色之中。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欣赏、分析学生作品入手,引入色彩对比的学习
教师活动
1、展示彩色围巾
2、请学生讨论:说出有哪些颜色,并分析出色彩的冷暖
3、出示课题(板书)学生活动欣赏课件图片
(二)、讲授课程:
1、色彩对比:
对比色 同类色 邻近色
2、教师通过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说出三种色彩对比的表现特点:
对比色对比:容易形成兴奋热烈的色彩气氛、强劲活跃的色彩节奏和响亮的色彩力度。<加入主宾色的知识>
同类色对比:容易形成协调一致的色彩关系、和谐的画面气氛和统一的画面基调。
邻近色对比:容易形成统一又富有变化的色彩面貌。
出示范图
3、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教师活动 A、展示图片
B、引导学生说出每幅作品给人的色彩感受
C、归纳(板书)
D、出示范画,请学生说说刚刚学的知识有没有运用到,并进行评价
E、出示家居图片,让学生找找今天我们学的知识有没有在画面上有体现
F、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对比色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
2、找出美术作品作品运用了那些色彩,找一找这些色彩间的关系。
3、找出最吸引人的一幅画,并说出理由
4、说说平时遇见过的对比色的运用
5、思考生活中的这些颜色的用色特点
四、学生练习:
以今天学的这些知识做基础,来给老师发的童话村落着色。(练习形式:男女分配)
穿穿编编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操作目标: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学生准备:穿编材料、制作工具。教学思路:
参观活动: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
谈谈感受: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同桌讨论: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教师演示: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
学生制作: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下雨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锻炼学生用肢体语言和绘画语言,再现雨景的能力。
2.技能目标:学会用点、线、面等形状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3.情感目标: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有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课前准备:
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油画棒、水粉笔、水、素描纸、各种线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学生猜谜语,揭示课题。千根线来万根线,颗颗珍珠线上串,看得见来摸得着,掉在地上却不见。
二、视频欣赏 雨的形成 你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吗?
三、了解雨对人类的利与弊。师问: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指名回答。
师:下雨虽然有时候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但也给可以让我们的庄稼得到及时的灌溉,使我们的空气变的更加清新,使干旱地区得到了缓解„„
四、认识雨。
1、用声音形容雨。
2、用语言形容雨。(1)学生形容。
(2)显示课文中形容雨的片段。片段一:朱自清的《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的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片段二:老舍的《骆驼祥子》。
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的,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的世界。(这是形容的哪种雨?)
3、出示几幅图片,学生观察雨的异同,并把自己对雨的理解简单地画出示意图。(或者flash动画显示各种雨,让学生画出示意图。)
4、师生小结。
五、听音感受下雨的情景。
教师播放下雨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下雨的情景。
六、游戏表演 情感互动。
师:下雨了,人在雨天有什么样的情趣和表现呢?我们现在就把自己脑海中想象的下雨情景用动作表现出来。
请同桌交流一下,准备好的上台跟着大屏幕上的视频,给大家演一演。(视屏、背景音乐创设氛围)
五、欣赏评述
同学们将人在雨中的感受表现得很传神,接下来我们再欣赏几幅优秀的儿童作品,看他们是如何描绘雨景的。
说说你喜欢哪幅?为什么?仔细看看它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纸卷魔术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操作目标: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3)情感目标: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
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碟片、电脑课件、制作材料工具。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工具。教学思路:
观看碟片: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学生欣赏,能否说说你在碟片中看到了哪些动物?
猜谜语: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动物谜语。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金箍桶,银箍桶,打开来,箍不拢。(蛇)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到谁,总爱喊妈妈。(羊)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学生猜出后,教师出示该动物的纸卷造型让学生欣赏。
小组讨论:教师给每组发一个纸卷动物造型,让学生分析讨论:采用了什么材料?如何制作的?
学生试做:学生试做动物纸卷进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
学生制作: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模仿范图制作,也可自己设计造型。
交流与评价:以“纸卷世界”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介绍作业,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
课后拓展:回家后,尝试用纸卷做“小兔子的一家”。
套色纸版画
教学内容:教材第36页的套色纸版画。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学习、掌握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
2、技能领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制版、拓印的方法,学习拓印的方法。学会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3、情感领域: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培养有秩序的工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套色纸版画的拓印方法,体会套色纸版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拓印的程序,涂色的要领。
教学准备:教师的示范工具,学生准备颜料、纸、剪子、美工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利用叶子或有花纹的实物摹印出纹理,使学生了解最简单的拓印方法。教师出示纸版画,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怎样制出来的?引出课题:套色纸版画
二、启发引导,积极探索。
A、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版画作品,感受版画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分析这些版画的拓印的方法。
B、讲解并示范版画的拓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三、自主交流,勇于创新。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行间指导。
四、交流评价,深化提高。
开展一个展示会进行综合评价
A、开展一个展示会。
B、讲清评分的方法。
五、总结并提出希望。
鸟与家禽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鸟和家禽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演化过程;
(2操作目标:学会用各种彩笔和废纸表现出不同鸟类、家禽的外形、色彩和动作特征;(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爱鸟、护鸟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表现出不同鸟类、家禽的外形、色彩和动作特征。
教学难点:把握不同鸟类家禽的外形特征,尤其是两条腿的位置要辨析清楚。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鸟和家禽的图片、录像资料,鸟和家禽的标本或笼养鸟、家禽。学生准备:鸟和家禽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回忆与导人:(2)欣赏与交流: 播放一组精彩的鸟类静态画面或视频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可以配音乐,其中还可以包含一张广场鸽图片,体现人与鸟类的和谐共处,使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鸟类真是天使的化身,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多媒体集中出示部分鸟类的图片,师生共同探讨它们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环境。
(3)尝试与表现: 选择你最喜欢的鸟类和家禽把它画下来。
要求:可以具体描绘其一个单独的形象,也可以描绘出鸟和家禽的栖息环境;构图饱满,色彩艳丽。
(4)展示与评价: 将学生作业进行全班展示。
学生自我评价:你觉得自己的画怎样?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学生相互评价: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哪里吸引你? 教师简单总评。
5课后拓展:
鸟的纹样
一、教材分析:
在写生或记忆画上,或夸张鸟的嘴,或简化鸟的羽毛,或变化鸟的外形,或重新用纹样装饰鸟的身体等,使之适合于一种几何形状。教师在提供多种鸟的图案的欣赏图片下,进行一定的示范引领,使学生学会鸟的图案变化。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图案画的基础知识,并学会装饰、变化鸟的形象。
(2)操作目标:学会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法表现鸟的图案。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现实中的鸟在变化、装饰后的图案美,体验创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图案知识绘制岛或利用废旧材料拼贴、创作鸟的图案。
教学难点:抓住鸟的外形特征,变化、装饰,创作出更美的鸟的图案。
四、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学生的图案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
·出示鸟的写生画,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如夸张其嘴巴的特征,略微缩小其眼睛以突出嘴巴的大;整体勾勒鸟的外形轮廓,并使之适合于一种几何形;用纹样填充鸟的身体等。
·对比原有的写生鸟与变化的鸟之间的区别。
变,变在哪儿?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一变?拿出写生的鸟图对比观察,变化后的鸟你还能认出来吗,其特征改变没有?
··学生用绘画工具或剪贴方法做一个鸟的图案作业。
·评价时用所学图案知识进行分析。
·课题拓展:用写生的鸟布置自然教室或自己的班级。
水墨画鸟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国画工具材料,感知水墨画独特的美。
(2)操作目标:学习用水墨的点、线、面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进行鸟的动态造型,体验笔墨的趣味。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祖国传统国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浓淡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自己喜欢的鸟。
教学难点:水分、墨色的掌握以及破墨法的应用与要表现的形象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囤画颜料、水怀,水墨画马图片。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盒、国画颜料、水杯。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认识中国画工具及其相应作用,为本节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2)游戏与导人: 教师拿出一张宣纸,请两位学生上来随意点两点,教师在学生点的基础上略加修饰,添加上鸟的眼晴、嘴巴、爪子,即成了两只有趣的小鸟。一只正面,一只侧面。
教师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水墨画鸟。(3)欣赏与感受: 欣赏一些知名画家的水墨画鸟作品,找一找他们的用墨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了解水墨画中点、线、面的合理应用。
欣赏同龄人的水墨画鸟,体会鸟的不同的形态特征,感受水墨的不同韵味。
教师示范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尝试,在尝试中教师简单介绍、示范破墨法:浓破淡,淡破浓。(4)实践与体验: 学生根据自己写生的鸟或根据资料、照片,大胆用水墨进行表现。
我是一只小小鸟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鸟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造型概括能力。(2操作目标:能综合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鸟的形象。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感受自己制作作品的美及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有选择地利用一定的废旧材料把自己装扮成一只鸟。教学难点:能够综合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作,造型美观、别致。
四、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a各种废旧材料(瓶、罐、纸箱、纸板等)。
b·手工制作工具(剪刀、胶水、双面胶、订书机、胶棒等)。
c·各种绘画工
具(颜料、画笔、调色盒等),以及抹布等整理收拾工具。
五、教学过程:
利用前两节课中有关鸟的创作作品,来说说鸟的形象特征。
讨论问题: 1·制作的成品是否安全? 2·色彩搭配是否吸引h? 3·如何合理利用不同质地的废旧材料来制作鸟的各个部分? ·欣赏: l·一组有关鸟类的卡通真人秀造型,从色彩、造型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
2·历届学生的鸟类化装造型图片或书本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图片。
巧包装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一些包装的基础知识,留意包装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其美观、富有情趣的创意设计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的乐趣。
(2)操作目标: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商品小包装。
(3)情感目标:通过学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美的无处不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采用2-3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商品包装。
教学难点:设计的包装要与原商品的内容保持一致,且新颖、别具一格。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包装图片、照片或实物。各种纸质、绵质材料及少量废旧材料(彩色插花纸、彩色礼品纸等可再利用的纸质材料),准备送父母、同学、亲戚朋友的礼物,水彩笔、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 ○欣赏、交流: ·学生根里的作品: 1·栖息在树枝上的大鸟真奇怪,有着五颜六色的大嘴巴,还长着许多大大的牙齿,让我来细细看,唤!原来那形似嘴巴的小窗户里露出的是支支彩色铅笔,真有意思!这样的彩笔我喜欢。
2·嫩黄嫩黄的小鸡出壳了,它们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好奇地端详着周围的一切……“咦,我们脚下的红方盒里会藏着什么呢?” 3·猜猜,那个捧着礼盒走上楼梯的人,手里到底拿着什么礼物,打开找答案吧,你请到了吗? 4·哇!我们来到食品街了吗:这些店里的东西真诱人,走进去瞧瞧!错啦!还是转身走吧!这三幢房子分明是食品的包装袋。
针对即将到来的节日,说说你将送的礼物内容及外形,并谈谈对其装饰与美化的构思,教师与同学及时为其出谋划策。
3一4人讨论,如何用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来包装自己为家人或老师、朋友准备的礼物,做到“巧妙”二字。
对比的艺术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二、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色环表
范画
作画工具
学具准备: 绘画工具、水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2.教授新课:
(1)运用课件《色彩三要素》,了解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2)仔细观察色环表并思考:你知道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对比,会产生哪种视觉效果呢?选两种颜色进行对比,根据它们在色相环上的位置,看看其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a:同类色对比: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
如:大红、深红、朱红、粉红等
特点: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
(3)分小组按色彩对比在生活中有什么影响的问题进行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讲一讲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老师随机点评)
(4)总结:色彩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艺术中都离不开色彩,色彩又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富有生机,因此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5)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在已有的抽象的分割图形中填充颜色(运用已学到的色彩的对比的知识)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播放柔和音乐,烘托课堂气氛,进入无限的想象创作中。)
五、课堂小结,老师点评部分作业(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学生自评、伙伴互评、小组评价)
儿歌童话
(二)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培养学生为儿歌、童话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
认知领域: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操作领域:用单幅(连环画)形式给儿歌、童话配画或结合学校社区活动,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儿歌、童话资料。
学具:儿歌、童话资料及颜料、彩纸等绘画工具。
课时:2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老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听过或背过儿歌,你能不能给大家朗诵一首?童话也是我们钟爱的,你都看过哪些童话? ●教学新授:
①分析为儿歌、童话配画的形式特点:赏析课本意图,使学生了解儿歌、童话配画的形式特点。例如:课本中《小耗子》这首儿歌,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小耗子们晚间活动的热闹场面。图中的小耗子有的在钻洞、有的在锯木、有的满头大汗扛着米,也有的酒足饭饱提着灯笼回到自己的鼠居,甚至还有一只耗子警察在指挥交通。背景中的星星、房里的灯以及闹钟上的12时生动地点出了小耗子晚间活动的时间段,足见小作者的细心。再如课本中《来到了小人国》是一篇叙述小主人公来到小人国的种种奇遇的童话配画,画面创作大胆,具有丰富的想像力,为大家增添和展示了奇妙的意境和幻想世界。
③分析作业步骤:
(1)选好儿歌或童话: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童话故事。
(2)构思:在理解领会儿歌、童话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可以选取某一情节、某一场面来设计。
(3)构图:按儿歌的主要内容或童话中最精彩的情节把画面设计出来,合理安排画面内容,做到主题突出,主次分明,如果是儿歌配画,在画面中还可以设计出文字的位置。
吹气投篮
教学目标:
1、理角吹气投篮的原理,利用不同的素材制作有趣的手工玩具。
2、学会运用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素材进行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快乐。
3、贯穿绿色常识,做个保护地球的小卫士。
教学准备:图片,没有用的材料,制作工具等。
教学重点: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制作出形态各异、造型有趣的吹气投篮的玩具。教学难点: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联想和创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布置学生课前仔细预习。
讨论:尽可能利用回收的物品的做法对地球妈妈有什么有益的地方?
二、教学新课。
1、上课时用范作进行投篮比赛,进一步理解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在比赛活动中了解怎样利用吸管制作吹管,怎样做小球。
2、一起来做有趣的篮筐。
3、设计有情趣的情境主题,组合成吹气投篮的手工玩具。
三、学生制作,自己游戏。
听音乐画音乐
教学目标:训练学生用抽象的色彩、点线、笔触、纹理等美术表现手法,来表达音乐感受的能力。通过训练,使听觉和视觉的艺术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对抽象绘画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重点:训练学生想像、创造思维的能力,让他们轻松、自由地绘制具有表现力的作品。难点:使用各种色彩、笔触、线条、纹理等表达对乐曲音色、调子、旋律和节奏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抽象作品。
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评价:想象力真丰富,感受力也很强!
这幅画背景色彩朦胧有神秘感。画中的点线长短、曲直错落有致,有节奏,韵律的美感,产生了稚拙的趣味和幽默感。
小结:这两幅幅画没有具体要画什么物体,只是通过了色彩、线条等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感受。这就像没有歌词的音乐一样,没有具体描绘某个场景,确给人产生不同感受。揭示课题:音乐和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来一起学习6《听音乐,画音乐》。二:新授:
1、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美术语言带给我们的情感信息。a、感受色彩:
蓝色、红色分别会给你什么感受?这些复合色呢?图片四张 请大家用一些颜色来形容一下自己(在什么情景下)的心情。
我们看一下大师是怎样用色彩来表达的?图片两张 b、(点、线、面)
(厚重
柔和
跳跃)
连线
2、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
听完这首歌你联想到了些什么场景?这首歌的曲调给你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3、示范:《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总体感觉慷慨激昂,也有悲壮、轻快片断
交流创作
4、我们再来欣赏四首音乐。《赛马》《江河水》《将军令》《丝绸之路》 又给你什么样不同的感受?会让你联想到哪些美术语言!
三、作业要求:
根据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创作一幅作品抽象些的作品!
四、评价:
展示、让同学猜一猜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文字与古文字的基本知识。
2、学会字的联想的有关知识。字的联想
3、学会用丰富的联想装饰文字。
4、感受文字装饰后的美。字的联想
教学重点:学会用丰富的联想装饰文字的联想。
教学难点:字的联想设计要有新意、有奇异之感。
教学准备:教师:范作、投影仪、投影机、各种表现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以《秋风瑟瑟》这一创作感想导入。
由秋天的特征——字的联想“秋”。
装饰字“春”、“秋”
学生说出春的特征——“春”字的联想。
二、讨论(以小组的形式)
•“春、秋”在作字的联想时注意了些什么?
•看书本思考:字的联想的特点。
小结:抓住(字意)特征、展开字的联想、易于识别
三、新授
谈谈古文字与现代文字的不同与联系?
•联想(古)事物——文字
(现代)文字——事物(装饰)
•介绍象形字;日、月、山、水、目、耳等
四、欣赏
•投影片、范画、书本上字的字的联想。
•考虑:所有文字都可以进行字的联想吗?(课后找答案)
•讨论:
1、用什么材料作字的联想?字的联想
2、字的联想可以用那几种表现形式?字的联想
3、你喜欢那一种表现方法?
4、你会怎样考虑,并把奇特的想法画出来。
五、学生作业
课题:变戏法的纸盒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2.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3.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4.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5.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教师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三、课后拓展
1.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2.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罐和壶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造型特点,了解有关器皿的文化,掌握简单制陶的技法。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形式和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罐和壶。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各种罐和壶,体会其中的美学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能领略罐和壶的艺术美感,用多种形式表现罐和壶。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艺术的手段,表现出不同形式的罐和壶。
3、建议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的一段动画,收集古今中外的罐和壶的图片和介绍资料制成课件,一个陶罐和一个瓷壶。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课前收集的关于罐和壶的资料。教学思路:(1)动画导入:
从《女娲补天》的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泥土是生命之本,伴随人类文明使用至今,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发明了用黏土制陶的方法,制作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器皿。(2)欣赏:
A、中国从古至今在造型、纹样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B、国外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罐和壶图片。
C、艺术大师的作品以及现代的一些奇特造型的罐和壶。(3)说感受
A、现代的罐和壶与古代的罐和壶有了哪些区别?你喜欢现代的罐和壶,还是喜欢古代的罐和壶?
B、你见到了哪些材质的罐和壶?
C、你喜欢古代罐和壶上的纹样吗?你知道上面的纹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4)创作练习
用所带来的绘画用具创作、表现,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罐和壶。
作业展示:创设情境,举办一个“罐和壶的创意空间站”,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让学生评选出最受欢迎的10项设计。
土与火的艺术(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们的优秀作品。
2、结合自己的观察、感受、发现、启发学生对立体造型与陶瓷艺术创作的感性认识。
3、了解与陶瓷艺术相关的知识。教学重难点:
1、能否积极主动地表达出自己对陶瓷艺术的感受,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传达出这种感受。
2、能否以自己的眼光和鉴赏能力分析鉴赏陶瓷艺术的特点和具体作品的独特表现方式。
教学过程(活动一)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与陶瓷艺术作品及创作历史有关的音像资料;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图片;陶瓷艺术作品、日常用品的实物等。
学生准备学具:自己收集的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图片和自己喜欢的陶瓷作品实物;草稿纸和记录、勾画草图用笔。
2、课堂学习(1)引导阶段
a、请同学们以自己的生活所见所闻,结合展示有关的影视资料、音像资料和图片,师生共同感受陶瓷艺术与陶瓷艺术家为我们带来的陶瓷艺术独特的美,引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
b、以教材刊登的古今中外陶瓷艺术作品为重点,结合更多的作品,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对陶瓷艺术的初步认识。
c、启发学生围绕自己的生活和自己对陶瓷艺术的初步认识,形成自己的陶艺创作构思。
(2)发展阶段
a、重点分析几件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作品的不同特点,重点介绍陶瓷与瓷器的区别、陶瓷艺术品与陶瓷日常用品的区别。
b、学生围绕教师的介绍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自己的感受评书作品。(3)收拾与整理
a、注意引导学生在汲取别人观点的独特之处的同时,完善自己的观点。b、如可能,可以用书面(包括多媒体文件)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3、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