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病毒》学案分析

时间:2019-05-15 06:2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生物《病毒》学案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生物《病毒》学案分析》。

第一篇:八年级生物《病毒》学案分析

八年级生物《病毒》学案分析

教学目标

1、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特征与繁殖特点。

教具准备

导学案、PPT文稿

活动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问题激发兴趣:

猩红热、手脚癣、棉花枯萎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猜想:流行性感冒、狂犬病、天花病是不是也是由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的?

二、检查指导学生自学学习情况。

一、学生同桌交流

二、自主学习:

(一)、病毒的发现(教材89页)

119世纪,首先发现了病毒。

2伊万诺夫斯基的结论:是烟草花叶病的是一种比细菌还要小的病原体,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

3通过阅读教材,你认为病毒是单细胞生物吗?

(二)、病毒的种类(教材72—73页)

分类依据

种类

按寄生细胞不同

也叫

按形态不同

(三)、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病毒结构简单,有外壳和内部的组成。

营____生活。

2病毒如何繁殖?

3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会死亡吗?

(四)、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病毒可引起哪些人类的疾病?

2人类如何利用病毒造福人类?

第二篇:八年级生物上:病毒 教案

第五章 病毒(教学设计)

元谋县元马中学:张志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繁殖。教学方法:五环节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候课反思

(1)课代表组织全班同学读上一单元的内容,并对重点知识进行回顾。(2)导入: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没有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呢?通过观看视频和相关图片引入新课。

二、设疑推探

1、第一个发现病毒的人是谁?是怎样发现的?

2、病毒的大小怎样?常见的形态有几种?

3、病毒是怎样生活的?

4、病毒可分为哪三类?

5、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6、病毒是怎样繁殖的?

7、病毒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三、互动解疑

(一)、病毒的发现:

教师提问:第一个发现病毒的人是谁?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看视频,学生发言,最后教师展示图片和知识结构。

教师介绍人类对病毒的发现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和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认为是由细菌引起的。于是科学家们就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细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将细菌滤出,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多次重复这一实验都证实了这一事实,因此把这种病原体叫做了“滤过性病毒”。

(二)、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教师问病毒的大小和形态是怎样的?

观看视频,学生发言,教师展示图片和知识结构。

(教师讲述: 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多数病毒在10--300纳米之间(百万分之一毫米),三万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大小等,所以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展示各种病毒的形态图: 病毒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一下:

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教师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形态多样主要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三)、病毒是怎样生活:

教师提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病毒的生活方式—寄生

(四)、病毒的结构和种类:

教师提问病毒的结构怎样?

学生观看视频,学生发言,教师展示图片和知识结构。

教师展示:

三类病毒的结构图

尽管病毒的形态各异,它们的结构相同。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所组成。与细菌不同,它们都没有细胞结构。

师问: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 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细菌细胞内: 细菌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

(五)、病毒的生命活动:

教师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如何繁殖? 再次观看视频,学生发言,教师展示图片和知识结构。教师总结: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

病毒的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六)、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问:病毒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观看视频,学生发言,教师展示图片和知识结构。

教师总结:毒与人类的关系既有利也有害。

有害方面:病毒不仅引起人患多种疾病(流感、麻疹、肝炎、艾滋病等),而且给农、林、牧、副、渔等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有害:引起植物、动物、人生病。

有利:病毒也有可利用的一面。例如,人类利用病毒专门寄生的特点,用噬菌体来控制某些病菌对人类的感染;用无脊椎动物的病毒防治一些农林害虫等。制造病毒疫苗-----控制一些疾病(流感疫苗、牛痘疫苗)

利用噬菌体控制某些细菌(绿脓杆菌)

利用无脊椎动物的病毒防治某些农林害虫。

四、技能拓展

1.在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3.根据寄生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和﹍﹍﹍﹍﹍等三大类。

4.病毒的结构简单,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没有﹍﹍﹍﹍﹍结构。

5.病毒只能寄生在﹍﹍﹍﹍﹍里,靠自己的﹍﹍﹍﹍﹍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病毒的繁殖方式。6.人类接种牛痘疫苗的办法,可以预防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这一事例可以说明﹍﹍﹍﹍﹍。

7.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下对病毒描述错误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C.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活

D.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8.下列微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A.线菌 B.细菌 C.酵母菌 D.狂犬病病毒

9.以下生物,除哪一种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草履虫 B烟草花叶病毒 C海带 D向日葵

10.下列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A、艾滋病、天花、禽流感 B、口蹄疫、狂犬病、夜盲症 C、冠心病、艾滋病、流感 D、肺结核、肝炎、脊髓灰质炎

11.艾滋病、禽流感、SARS等“热点”疾病的病原体都属于()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寄生虫

五、交流互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病毒的哪些知识?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多数病毒在10--300纳米之间(1/1000微米)。

形态多样: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二、病毒的结构:

三、病毒的生命活动:

1、寄生在特定的生物活细胞中。

2、繁殖方式:增殖

四、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引起植物、动物、人生病。

有利:制造病毒疫苗-----控制一些疾病

利用噬菌体控制某些细菌

利用无脊椎动物的病毒防治某些农林害虫。

第三篇: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富源县中安街道一中 余琴

1、了解病毒的发现、大小和种类;

2、掌握病毒的结构,理解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关注病毒与人类的生活;

3、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生物的学习,学生知道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这样引入课题很轻松。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爱动爱表现的年龄阶段,课堂上要充分给他们机会,由于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精力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还不稳定和成熟,教师就必须要有效控制好课堂,引导好学生顺利完成该堂课。

三、重点难点

重点:病毒的结构特点、种类、生活和繁殖方式、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病毒的生活和繁殖方式。

四、教学过程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病毒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细胞)是不是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不是)为什么?(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对,本节课我们就学习病毒。活动2【导入】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由学生齐读目标)

1、病毒的发现;

2、病毒的形态、大小;

3、病毒的结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

4、病毒的种类;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活动3【活动】小组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通过阅读课本P89— 92内容,将以下七个问题讨论出结果。)

1、病毒的发现;

2、病毒的大小及观察;

3、病毒的结构;

4、病毒的生活方式;

5、病毒的繁殖方式;

6、病毒的种类;

7、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4【活动】学生展示和完成练习

(各小组在全部问题讨论完成后派出一个代表去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板书出答案,其他同学讨论结束后各自完成手中的教辅《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上P57-60的练习题。)活动5【讲授】梳理知识点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完成问题的实际情况,对所有知识点进行知识的的讲解梳理和总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体或单独回答教师提出的各个问题。)讲解过程中教师将学生板书的要点内容标注出来。活动6【练习】练习巩固

利用课本P92练习1、2和学生手中的教辅《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上P58-59的1-14题,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巩固。

(学生举手后单独起来将要完成题的题目及其正确答案说出,并做出适当解释。)活动7【活动】小结

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病毒的发现:(伊万诺夫斯基)

2、病毒的大小及观察:(非常小,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3、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4、病毒的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中)

5、病毒的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6、病毒的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7、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害也有利)活动8【作业】布置作业

学生手中的教辅《云南省标准教辅》(优佳学案)上P59-60的15-18题。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由师生共同完成:

先由教师板书出提纲,再由学生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板书出来(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颜色笔进行批注,最终的要点为: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1、发现:伊万诺夫斯基

2、大小及观察:非常小,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3、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4、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中

5、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6、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7、与人类的关系:有害也有利

第四篇:八年级生物《病毒》教案2新人教版

第五章 病毒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病毒的种类。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4.运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的能力。

5.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辩证地认识病毒和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病毒的结构与生活。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病毒有关的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料,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提出几个名词:埃博拉(Ebola virus)、非典(SARS)、禽流感(H7N9)、艾滋病,同学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请同学们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学生对于这些疾病都特别熟悉,他们也会说出这些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而且都是特别危险的疾病。教师可以进一步请同学思考,其实好多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比如肝炎、手足口、感冒等,而且植物也可以感染病毒,可是病毒到底什么样?它为什么能引起动植物患病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病毒,了解病毒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与生活实例相联系,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病毒的分类

同学们你们知道埃博拉病毒、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都是怎么传播到人身上的吗?同学们根据新闻上了解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资料。

资料1:人类通过密切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等感染埃博拉病毒。在非洲,人们因接触受感染患病或者死去的热带雨林中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 1 猪等受到感染。因此,预防的重要方式是要减少接触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包括捡拾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或处理其生肉。

资料2: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南方,特别是在云贵高原及两广(广东、广西)地区,果子狸等野生动物常被捕捉食用,因此医学界许多人士认为人类通过食用果子狸而感染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简称SARS或“非典”)。因为有证据表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与果子狸关系密切,支持者有钟南山等,这种观点致使果子狸在中国部分地区遭到大规模的宰杀,但是也有人认为其证据不足以证明这一点。

资料3:禽流感疾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另外野禽或猪也可成为传染源。许多家禽如火鸡、鸡、鸽子、珍珠鸡、鹌鹑、鹦鹉等陆禽都可感染发病,但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也易感染,并可带毒或隐性感染,有时也会大量死亡。

资料4:从佛罗里达长尾猴分离到的艾滋病病毒接种到恒河猴时,经过一段临床潜伏期后,产生类似艾滋病的临床症状。人们还发现在野生的非洲绿猴体内分离到的病毒相互间的遗传变异非常大,并且这一变异和不同种属猴的进化关系相一致,提示了猴艾滋病病毒已在猴体内共同进化了相当长的时间。所有这些研究都提示人类的艾滋病毒可能是通过不同种属间交叉传播的形式从猴类传播到人。大约有30%的野生佛罗里达长尾猴感染有艾滋病病毒。大比例的野生猴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直接地证明了佛罗里达长尾猴为艾滋病病毒的自然宿主。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知道了,人类所患有的这些疾病实际上是从其他动物体内传播过来的,并且动物之间也可以传播,病毒可以寄生生活在被传播者的细胞中,比如埃博拉病毒就可以生活在人体的很多细胞中。而这里所有的只提到了动物并没有提到植物,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特定的病毒能寄生的细胞是不同的。跟据它们寄生的细胞的种类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埃博拉病毒、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还有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料帮助同学分析埃博拉病毒、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都是怎么传播到人身上的,进而理解不同种类的病毒寄生在特定种类的细胞里,帮助同学们很好地理解病毒的种类。在资料中,同学们关注到人类剥夺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任意宰杀动物,不仅危害环境更危害自身,引导同学们关爱生命。

(三)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到底病毒长成什么样子呢?同学们在上面的学习,能认识到病毒可以寄生在动物、植物细胞和细菌中,它的个头一定特别小。教师通过资料,讲解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是如何研究烟草花叶病,让同学体会科学发现的过程。进而随着科学的发展,电子显微镜问世,科学家才看到了病毒的真面目。教师展示多种病毒的模式图片,请同学们观看多种病毒图片后归纳出病毒的共有结构为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一个简单的结构如何能寄生到细胞中呢?带着这个问题教师播放“病毒的生活”的视频,请观看视频后总结病毒生活和繁殖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是抽象的,但是通过视频的影像直观展现,同学们很容易归纳和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过程。【设计意图】病毒的结构和繁殖过程是学生不知道的,也无法通过探究获得,因此教师借助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同学们直观地理解。

(四)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在提到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首先想到病毒会引起包括人在内的很多动植物患病。然而病毒是不是就只有有害的一面呢?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例如在基因工程方面对病毒的应用,人类研究病毒的结构和特点生产疫苗预防疾病等。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人类在研究病毒的过程中,取得的可喜成绩,认识到应辩证地审视问题。

【设计意图】资料分析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资料涵盖病毒的利害两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辨析地审视问题。

六、板书设计 病毒

(一)病毒的种类

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 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 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

(二)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内部遗传物质

(三)病毒的繁殖

侵入到细胞内──依靠自己的遗传物质,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四)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五篇:八年级生物复习学案5

<<八年级生物>学案 复习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生物 主备人 杨永寿 审阅人 时间 学生 小组评价 综合评价 时间 学习目标: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2、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及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

3、昆虫和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4、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学习重点:目标4、5。

复习提纲(10—15分钟)

1、无性生殖:不经过 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2、营养生殖:(概念):依靠营养器官(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优点):①,②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方式):、扦插、压条。嫁接的注意点:使接穗和砧木的 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成活率。嫁接的优点:①保留接穗的优良性状;②。

3、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① ;②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③培育出高产优良的新品种。

4、植物的花的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其中 和 最为重要。

5、传粉方式有、6、花的各部分结构发育情况: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开始逐渐凋落,只有雌蕊中的 发育为果实,发育为种子。(一粒胚珠发育为一个种子,多籽植物主要是由于子房中含有多个胚珠),其中,发育成果皮,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发育成胚。

7、果实和种子的传播:依靠风力(、虞美人),依靠自身的弹力(豌豆)依靠人和动物的运动,依靠水力(椰子)。

8、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在 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的发育过程。

、蝇、、蜜蜂。家蚕经历了四个发育时期:

、幼虫、、。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在 和生活习性上有非常相似的发育过程。如、蟋蟀、、蝼蛄、。蝗虫经历了三个发育时期:、幼虫、9、两栖类是由 过渡到 的脊椎动物。如、、、等,两栖类的受精方式:,两栖类的发育方式:,蛙的发育经历了四个时期:、蝌蚪、、。两栖类的 和 都离不开水。

10、蝌蚪与成蛙的比较:蝌蚪:呼吸器官——,生活环境—— 水中,成蛙:呼吸器官——(主要)、皮肤(辅助),生活环境:水中——靠近水边的潮湿地带

11、鸟类的生殖行为:、交配、、产卵、孵卵、。鸟类的受精方式:体内受精。鸟卵产出后,胚胎会停止发育(原因是)

20、早成鸟如,晚成鸟如。

21、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是指 的相似现象。22.染色体、DNA、基因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1)染色体的成分包括、(2)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状盘旋而成的规则的 结构。(3)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4)三者间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在体细胞内染色体是 存在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DNA分子也是 的,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的片段)。即: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5)一般情况下,同种生物所含有的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因此,细胞内所包含的基因也是相对稳定的,从而保证了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稳定的遗传信息。如:人23对。

23、相对性状:指 种生物 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小麦的高茎与矮茎,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种子的圆滑与皱缩。基因分为 基因和 基因; 如AA或Aa控制的性状为 性状,aa控制的性状为 性状;

24、人体染色体数目是 对,其中 有22对,有1对。女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相同的用 表示,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表示为:。男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不相同的用 表示,体细胞的染色体的组成表示为:。

24、分裂后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内各含 条染色体(精子的染色体组成 为 条常染色体+ 或 条常染色体+Y,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条常染色体+X),但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细胞核融合在一起,受精卵中染色体又恢复为 对,23条来自母亲,23条来自父亲,因此,后代体细胞中具有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

25、变异是指后代与亲代之间及后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 现象(性状的差异)。分为 的变异和 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指由(主要为DNA)的改变引起的,能遗传给后代。如:白化病,血友病(基因的改变)。不遗传的变异是指由 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如:在野外工作人员的皮肤黑,种在肥沃土地上的小麦长势健壮。根据对生物个体来说,又可以分为 变异(如小麦的矮杆变异)和 变异(如小麦的白化苗)。

26、优生优育措施包括禁止、提倡 和产前

等。27.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各种有利变异会通过遗传不断地积累加强,不利的变异会被淘汰,使的生物群体更加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反馈练习

1、下列生物的生殖现象属于出芽生殖的是:

A、利用秋海棠的叶进行生殖 B、利用小麦的种子进行生殖 C、利用马铃薯上的芽进行生殖 D、水螅身上的芽体进行生殖

2、下列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B、克隆 C、压条 D、利用植物的果实生殖

3、下列动物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的是:

A、家蚕 B、家鸽 C、蟾蜍 D、亚洲象

4、家蚕一生中吐丝的阶段是: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5、受精的鸟卵在雌鸟体内开始发育,但鸟卵产出后就停止发育,原因是外界: A、具有阳光 B、具有空气 C、温度太高 D、温度太低

6、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受精卵 B、卵细胞 C、蝌蚪 D、精子细胞

7、有的人有耳垂,有的人无耳垂,有人直发,有人卷发,以上这些形态特征叫做: A、遗传 B、变异 C、性状 D、基因

8、男性的正常精子中性染色体的类型是:

A、XY B、X C、Y D、X或Y

9、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A、色盲与色觉正常 B、单眼皮与有耳垂 C、双眼皮与大眼睛 D、卷舌与无耳垂

10、一般地,控制生物亲代性状的遗传物质,是通过下列何种途径传递给后代: A、生殖器官 B、生殖细胞 C、体细胞 D、细胞核

11、小明的爸爸、妈妈为双眼皮,小明为单眼皮,小明的哥哥小军为双眼皮,控制小军眼皮的基因组成为:

A、Dd B、DD C、DD或Dd D、dd

12、“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的繁殖方法适宜采用:

A、嫁接 B、扦插 C、压条 D、有性生殖

13、生物物种能保持不断延续是因为生物具有的特性是:

A、生殖和发育 B、遗传 C、变异 D、进化

14、取黑鼠的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到灰鼠的去核受精卵内,进行胚胎体外发育,将胚胎植入白鼠的子宫内继续发育,请问

①该白鼠生下的小鼠的体色是

。②通过以上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③你能判断出这三只鼠的性别吗?(1.5分)黑鼠: 灰鼠: 白鼠:

④你能模仿上述过程,设计一方案,让黑鼠生出小白鼠吗?请说说你的方案。

15、画出人的性别决定生殖图

下载八年级生物《病毒》学案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生物《病毒》学案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八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一、整体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由两个大题组成,分选择题和解答题。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就试......

    七年级生物病毒教案

    第一节 病毒 教学分析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是继《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动物》之后安排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完整认识,同时也是后面学......

    七年级生物《病毒》教案

    七年级生物《病毒》教案 本节是人教版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介绍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种特殊的生命形式,有利于......

    八年级生物病毒的控制和利用[共5篇]

    第三章 病毒的控制和利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描述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举例说出病毒对动、植物和人体的危害,病毒的类型以及病毒与人类关系等基......

    八年级生物质量分析报告

    八年级生物质量分析报告 本学期期末考试教学工作已完成,本次期末考试八年级生物试题立足于教材,紧扣八年级生物教学要求,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试题紧密联系生产和生......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2014——2015八年级生物(上)试卷分析 本年度的教学工作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而画上圆满的句号,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取得较好成绩。现将本次......

    八年级生物下册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生物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生物试题,共包括五个大题。试题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核,并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题量适中,难易得当,对学生实验能力、分析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考......

    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我们迎来了2015年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考试让我们更了解到我们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下面我通过自己对这份试卷的分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