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地区优秀物理教案第十章D直流电动机
第十章电路 D直流电动机
一、教学任务分析 在学习本设计内容前,学生已学习过有关电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初中阶段的机械效率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所必需的。
通过展示实物或者观察图片展现各种电动机,及“大家谈”的形式,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出发,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分析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和让学生拆装玩具电动机,使学生从中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探究其原理。
通过引导、启发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究和实验,使学生了解和学会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并初步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直流电动机的效率。本节内容是在电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的具体实例,特别是其中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和效率等问题,使学生感悟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直流电动机的主要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2)学会测定直流电动机的效率。
(3)知道影响直流电动机效率的主要因素。(4)知道电动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主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拆装玩具电动机,了解直流电动机基本结构和感受电动机工作时发热的过程,感受实验探究的方法。
(2)通过联系机械效率有关知识得出直流电动机效率概念的过程,认识类比的方法。(3)通过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的实验,经历组装实验器材、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实验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最早电动机”和“换向器的发明”的学习,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辨证关系。(2)从电动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悟物理知识源于生活,进而促进现代科技的发展,从而在学习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3)通过“大家谈”和分组实验,懂得相互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学会互相协作和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换向器的作用和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
四、教学资源: 展示用各种电动机(实物或者图片)、单个线圈的直流电动机模型、可以拆装的玩具电动机、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钩码、铁架台、动画、PPT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是: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测定直流电动机的效率。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者观察图片展现各种电动机,用课堂上“大家谈”的形式,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出发,交流他们对接触到的电动机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分析教材中介绍的以磁体为定子、单个线圈为转子的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和让学生拆装玩具电动机,从中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探究其原理和效率。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方法是:通过分析教材中介绍的以磁体为定子、单个线圈为转子的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和让学生拆装玩具电动机,从中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探究其原理。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换向器的作用和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方法是:通过图片、动画、“大家谈”等形式弄清楚换向器(包括电刷)使输出电流方向不变以及如何越过“死点”而不停地转动(线框转动原因不涉及磁力矩概念)。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学会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及初步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直流电动机的效率。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1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1 实物展示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者观察图片展现各种电动机,用课堂上“大家谈”的形式,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出发,交流他们对接触到的电动机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家谈:你所知道的电动机的应用? 情景2 图片、动画1 通过图片、动画,分析教材中介绍的以磁体为定子、单个线圈为转子的的直流电动机。思考:单个线圈为什么会不停地转动? 情景3 图片、动画2 通过图片、动画,分析换向器的作用。
大家谈:单个线圈如何越过“死点”而不停地转动? 活动1 学生实验1 学生拆装玩具电动机。
思考: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大家谈:直流电动机的实用结构 活动2 体验与思考
让学生摸一下工作了一段时间的电动机,体验一下电动机发热的状况。思考:电动机工作时为什么会发热? 问题1 问题与思考1 问题:电动机是一种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的装置? 思考:电动机是否能把电能百分之百地转化为机械能? 问题2 问题与思考2 设问:初中物理中机械效率的定义是什么? 思考:电动机的转化效率怎样的定义? 活动3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的实验 思考:
1、本实验要测定的物理量有哪些?
2、哪些因素会影响直流电动机的效率? 活动4 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讨论:将自己小组测得的电动机效率与其他小组测得的结果进行交流、比较,看看各个不同电动机的效率有什么特点? 活动5 上网查寻(课后)
课后上网寻找有关电动机应用方面的资料,体会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展示实物或者观察图片展现各种电动机,采用“大家谈”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环节,通过图片、动画,分析以单个线圈为转子的的直流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学生拆装玩具电动机。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第三环节,通过学生实验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的实验和小组讨论了解电动机的效率的特点。
七、教案示例 1.情景引入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者观察图片展现各种电动机。大家谈:你所知道的有关电动机的应用?
采用“大家谈”的形式,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出发,交流他们对接触到的电动机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导入新课
一、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1、单个线圈的直流电动机
(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通过图片、动画,分析教材中介绍的以磁体为定子、单个线圈为转子的的直流电动机。思考:单个线圈为什么会不停地转动?(2)换向器的作用
通过图片、动画,分析换向器的作用。
大家谈:单个线圈如何越过“死点”而不停地转动?
2、实用的直流电动机(1)玩具电动机的结构
活动:学生拆装玩具电动机。
思考: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什么?(2)实用的直流电动机的改进
克服“死点”的措施;转动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
3、实验探究
二、直流电动机的效率
1、电动机是一种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让学生来摸一下工作了一段时间的电动机,体验一下电动机发热的情况。思考:电动机工作时为什么会发热? 电动机是一种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电动机在通电转动时由于线圈有一定的电阻,因此总会发热,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能量损耗。尽管电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转化为机械能,但电动机还是属于能量转化效率很高的一种动力机械。
2、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
思考:电动机是否能把电能百分之百地转化为机械能?(1)能量转化效率一定小于百分之百
提问:初中物理中机械效率的定义是什么? 思考:电动机的转化效率怎样的定义?(2)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的定义
3、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的测量 思考:本实验要测定的物理量有哪些? 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的实验
4、哪些因素会影响直流电动机的效率? 讨论:.将自己小组测得的电动机效率与其他小组测得的结果进行交流、比较,看看各个不同电动机的效率有什么特点? 5.课堂练习
结合直流电动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分组交流讨论,感悟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6.作业布置
课后上网寻找有关电动机的应用方面的资料; 其他(略)
第二篇:第十章 电路 D直流电动机教案
第十章 电路 D直流电动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直流电动机的主要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2)学会测定直流电动机的效率。(3)知道影响直流电动机效率的主要因素。(4)知道电动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主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拆装玩具电动机,了解直流电动机基本结构和感受电动机工作时发热的过程,感受实验探究的方法。
(2)通过联系机械效率有关知识得出直流电动机效率概念的过程,认识类比的方法。(3)通过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的实验,经历组装实验器材、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实验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最早电动机”和“换向器的发明”的学习,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辨证关系。
(2)从电动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悟物理知识源于生活,进而促进现代科技的发展,从而在学习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3)通过“大家谈”和分组实验,懂得相互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学会互相协作和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换向器的作用和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
教学资源:
展示用各种电动机(实物或者图片)、单个线圈的直流电动机模型、可以拆装的玩具电动机、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钩码、铁架台、动画、PPT等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是: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测定直流电动机的效率。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者观察图片展现各种电动机,用课堂上“大家谈”的形式,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出发,交流他们对接触到的电动机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分析教材中介绍的以磁体为定子、单个线圈为转子的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和让学生拆装玩具电动机,从中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探究其原理和效率。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知道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方法是:通过分析教材中介绍的以磁体为定子、单个线圈为转子的最简单的直流电动机和让学生拆装玩具电动机,从中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探究其原理。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换向器的作用和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方法是:通过图片、动画、“大家谈”等形式弄清楚换向器(包括电刷)使输出电流方向不变以及如何越过“死点”而不停地转动(线框转动原因不涉及磁力矩概念)。
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学会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及初步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直流电动机的效率。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1课时。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1 实物展示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者观察图片展现各种电动机,用课堂上“大家谈”的形式,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出发,交流他们对接触到的电动机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大家谈:你所知道的电动机的应用? 情景2 图片、动画1
通过图片、动画,分析教材中介绍的以磁体为定子、单个线圈为转子的的直流电动机。
思考:单个线圈为什么会不停地转动? 情景3 图片、动画2
通过图片、动画,分析换向器的作用。
大家谈:单个线圈如何越过“死点”而不停地转动? 活动1 学生实验1 学生拆装玩具电动机。
思考: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大家谈:直流电动机的实用结构 活动2 体验与思考
让学生摸一下工作了一段时间的电动机,体验一下电动机发热的状况。思考:电动机工作时为什么会发热? 问题1 问题与思考1 问题:电动机是一种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的装置? 思考:电动机是否能把电能百分之百地转化为机械能? 问题2 问题与思考2 设问:初中物理中机械效率的定义是什么? 思考:电动机的转化效率怎样的定义? 活动
3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的实验 思考:
1、本实验要测定的物理量有哪些?
2、哪些因素会影响直流电动机的效率? 活动4 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讨论:将自己小组测得的电动机效率与其他小组测得的结果进行交流、比较,看看各个不同电动机的效率有什么特点? 活动5 上网查寻(课后)
课后上网寻找有关电动机应用方面的资料,体会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通过展示实物或者观察图片展现各种电动机,采用“大家谈”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环节,通过图片、动画,分析以单个线圈为转子的的直流电动机、换向器的作用、学生拆装玩具电动机。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第三环节,通过学生实验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的实验和小组讨论了解电动机的效率的特点。教案示例 1.情景引入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者观察图片展现各种电动机。大家谈:你所知道的有关电动机的应用?
采用“大家谈”的形式,从学生的生活感受出发,交流他们对接触到的电动机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导入新课
一、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1、单个线圈的直流电动机(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通过图片、动画,分析教材中介绍的以磁体为定子、单个线圈为转子的的直流电动机。
思考:单个线圈为什么会不停地转动?(2)换向器的作用
通过图片、动画,分析换向器的作用。
大家谈:单个线圈如何越过“死点”而不停地转动?
2、实用的直流电动机(1)玩具电动机的结构 活动:学生拆装玩具电动机。思考: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什么?(2)实用的直流电动机的改进
克服“死点”的措施;转动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
3、实验探究
二、直流电动机的效率
1、电动机是一种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让学生来摸一下工作了一段时间的电动机,体验一下电动机发热的情况。思考:电动机工作时为什么会发热?
电动机是一种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电动机在通电转动时由于线圈有一定的电阻,因此总会发热,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能量损耗。尽管电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转化为机械能,但电动机还是属于能量转化效率很高的一种动力机械。
2、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
思考:电动机是否能把电能百分之百地转化为机械能?(1)能量转化效率一定小于百分之百 提问:初中物理中机械效率的定义是什么? 思考:电动机的转化效率怎样的定义?(2)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的定义
3、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的测量 思考:本实验要测定的物理量有哪些? 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的实验
4、哪些因素会影响直流电动机的效率?
讨论:.将自己小组测得的电动机效率与其他小组测得的结果进行交流、比较,看看各个不同电动机的效率有什么特点? 5.课堂练习
结合直流电动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分组交流讨论,感悟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三篇:上海初中物理教案(纯知识点)
第一单元 声与光
要点提纲
一、声音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而产生的,所以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2.声音的特征
a.响度:声音强弱的程度,响度与声波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b.音调: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即发声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与声音的频率f有关;
c.音色:随着发声体的不同而不同。音色 3.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超过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4.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现象。5.噪音的控制:(1)控制噪声源;(2)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3)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米/秒,这是目前宇宙中的极限速度。
2.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电灯,蜡烛等。
3.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太阳光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地球上时近似认为是平行光,而蜡烛,电灯之类的点光源发出的光为放射状光线。
三、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线N:法线 反射线应注意的问题:关于反射定律的中考题型,考作图题的概率比较大。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入射角和反射角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不能写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的),反射定律适用于任何反射面,包
括曲面,但是初中阶段只讨论平镜面反射。
四、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平面镜成像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为正立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注意:作图的时候物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实像用实线表示。
五、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特别的,当光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总是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线、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r)。入射线反射线入射线反射线i空气i玻璃ii玻璃r折射线空气r折射线
r
r>i
六、光的色散
1.白光的色散:一束白光穿过棱镜后,白光会分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的现象。2.三原色光:红光,蓝光,绿光。
七、透镜(光的折射现象应用)1.透镜的种类:
a.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有2个焦点。
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作用是不同的。当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到光密介质的时候,入射角要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光密介质斜射到光疏介质的时候,入射角要小于折射角。记忆方法:对空气、水和玻璃,空气中的角>水中的角>玻璃中的角,这里的角可以指入射角或折射角。
F1OF2F1OF2
b.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有2个虚焦点。
F1OF2F1OF
22.凸透镜成像规律
如果用f表示凸透镜的焦距,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则有如下重要不等式关系: a.u>2f,f c.f2f,像物异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 d.u=f,不成像点; e.u (1)二倍焦距处为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转折点; (2)焦点处是成实像与成虚像的转折点,但焦点处是不成像点; (3)物离焦点越近,像越大,像距也越大。 (4)利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题时主要用“不等式法”。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是: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和火柴,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首先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实验时先在带刻度的光具座上固定凸透镜,然后调整蜡烛的位置,最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为止,并观察像的性质,同时在光具座刻度上读出此时的物距和像距,并和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作比较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 运动和力 测量 一、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 1.长度(l,s,h):测量工具:刻度尺;国际单位:米(m); 2.质量(m):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国际单位:千克(kg); 3.时间(t):测量工具:秒表、打点计时器、单摆(间接);国际单位:秒(s); 4.温度(t、T):测量工具:温度计(2种);国际单位:开(K);常用单位:摄氏度(℃) 335.体积(V):测量工具:量筒;国际单位:米(m); 6.力(F、G、f、N):测量工具:弹簧秤、测力计;国际单位:牛(N); 7.电流(I):测量工具:电流表;国际单位:安(A); 8.电压(U):测量工具:电压表;国际单位:伏(V); 9.电阻(R):测量方法:万用表(直接),伏安法(间接);国际单位:欧(Ω); 10.电能(W):测量工具:电能表;主单位:千瓦·时(kw·h)。 二、常用单位的换算 1小时(h)=60分(min)=3600秒(s) 1米(m)=10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1平方米(m2)=102平方分米(dm2)=104平方厘米(cm2)=106平方毫米(mm2)1立方米(m3)=103立方分米(dm3)=106立方厘米(cm3)=109立方毫米(mm3)注意:立方分米(dm3)和升(L)等价,立方厘米(cm3)和毫升(mL)等价。1千克(kg)=103克(g)=106毫克(mg)=109微克(μg)1安培(A)=103毫安(mA)=106微安(μA)1伏特(V)=103毫伏(mV)=106微伏(μV)1千瓦·时(kw·h)=3.6×106焦(J) 三、机械运动 1.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一个被选为作标准的物体。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3.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4.速度: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仅限初中提法),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5.匀速直线运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的直线运动;运动规律:vs。t6.打点计时器实验:如果打在纸带上的点相邻间距都相等,说明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且对于同一打点计时器,点距越大,说明物体运动速度越快,实验室打点时间间隔0.02秒(50赫兹)。 甲 乙 vv甲乙 7.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 s/ms/m甲乙v甲s甲,v甲v乙t甲s甲O静止图像t/sOt甲匀速直线运动图像t/s 四、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 4.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万有引力)而受到的力。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对于密度均匀,厚度也均匀的规则物体来说,物体的重心即为数学意义上的几何中心。重力的大小G=mg,g=9.8牛顿/千克。 5.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简称“平衡力”,必须满足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6.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思想:用一个力来替代两个力的作用,这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这是一种等效替代法的思想,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2)合成原则:同向相加,方向不变;反向相减,方向跟比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F1F2F合=F1+F2F2F合=F1–F2F1 同向二力合成 反向二力合成 7.惯性: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原先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8.摩擦力 (1)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a.两物体间的压力;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接触面材料的性质。(2)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3)在相同压力的情况下,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第三单元 简单机械 要点提纲 一、杠杆 1.完整的杠杆结构 硬棒,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动 力 F1作用在杠杆在使它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 动力臂 力,力臂必须垂直于力,即l⊥F。 2.杠杆平衡状态: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即为平衡l1状态。 注意:不一定是要在水平位置静止才是平衡状态,在任意位 阻 力 O置静止都算是杠杆平衡,但是在做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实 l2验前,需要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阻力臂 F2F1L1=F2L2。3.杠杆的种类 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省力杠杆,如羊角锤,老虎钳,动滑轮等; 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费力杠杆,如理发剪刀,镊子,钓鱼竿等; 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等臂杠杆,如托盘天平,定滑轮等。 二、滑轮:杠杆的一种变形 1.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各个方向),但不改变力的大小。2.动滑轮是一个省力杠杆,能省一半力,但要费一倍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思考:一般讨论的问题是轻滑轮,即滑轮质量(重力)不计,如果要考虑滑轮的质量呢? FG2定滑轮(轻)模型 G动滑轮(轻)模型 三、功和功率 1.功的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公式表达:WFs,条件:F与s必须是在同一条直线上。3.功是能量的一个单位,故单位是“焦耳”(J)。思考: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4.功率: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功率。5.公式表达:PW,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PFv。t6.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常用单位是千瓦(kW),1kW=1000W 四、动能和势能 1.动能Ek: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其动能就越大。记忆公式:Ek12mv。2 2.重力势能Ep: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其重力势能就越大。 记忆公式:Epmgh。 3.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第四单元 热与内能 要点提纲 一、温度 宏观解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微观解释:表示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二、热传递 1.热传递现象:指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是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现象。2.产生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温度差,直到它们的温度相同为止。3.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良导体:容易导热的物质,如绝大多数金属; 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质,如塑料、水、空气、玻璃等。4.热传递的种类: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三、热量 1.热量表示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2.热量是能量的一种,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焦(J)。3.物体吸热时,温度会升高;物体放热时,温度会降低。4.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焦/(千克·℃)”,“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水的比热容:4.2103焦耳/(千克℃),是指:一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焦。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质量、温度差以及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多少均无关,由物质本身决定,但物质的状态(固液气)发生改变,比热也会变化。(可以和密度相类比) 5.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即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注意:热量的计算中考必考,配分4分,公式2分,数据代入1分,结果1分,一定要写完整算正确。 四、内能 1.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对于同一物体,内能的多少决定于物体的温度,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少。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或热传递。 五、热机 1.大部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都是内燃机。 2.内燃机一次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注意:做功冲程发生能量转化,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过程使汽车获得动力,排气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尾气。 第五单元 压强和浮力 一、密度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外界条件环境变化而变化。2.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公式m(定义式)。V3.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单位转化,如水1.0×103千克/米3=1克/厘米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或体积大小无关,对于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改变物质密度的因素有:物质的状态、温度压强等。(可以和电阻的性质相类比)5.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图像(m-V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越大,表明该物质的密度越大,如右图所示。 6.测物质的密度:实验室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质质量,使用量筒测 m甲量物质的体积(液体和固体不同)。 二、压力:由于两接触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垂直于接触面的力。 注意:压力可以由重力引起,也可以是其他力引起的,如下图所示。(F压表示压力) OF压FGm甲乙甲m甲,甲乙V甲V甲GVGF压FF压GGFGFGF压GG 三、压强 1.物体单位受力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单位帕(Pa)。2.公式:pF,注意:这是原始公式,单位要统一使用国际单位,S是受力面积,必须是两个物体相S互接触且有压力存在的那个面。 3.改变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一般方法:(1)在受力面积一定时,改变压力大小,改变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2)在压力一定时,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改变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4.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3)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5.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gh 注意:这是pF的推导式,pgh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容器中液体的压强,h为深度,为液面到液体内S某点的竖直距离,同时也适用于密度均匀的柱状固体的压强。中考选择题正方体压强题一般都会用到这个公式。 6.连通器:上端开口或连通,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应用:液位计、茶壶、船闸等。 7.大气压强 (1)两个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且是很大的;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强的值为76厘米汞柱,合1.01×105Pa。 (2)大气压的应用:真空吸盘、用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吸尘器、钢笔吸墨水等等。 四、浮力 1.产生原因: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下表面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8 产生了浮力,即F浮=F下﹣F上。 2.用弹簧秤测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a.弹簧秤竖直方向校零; b.用细线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下,读出弹簧秤在空气中的读数F空,即物体重力G; c.让物体浸在液体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T; d.浮力的大小等于弹簧秤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即F浮=G﹣T。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所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gV排。 注意:由公式看出,物体未浸没时,浮力的大小和深度有关,当物体全部浸没时,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另外中考计算题必考,属于送分题,配分4分,公式2分,数据代入1分,结果1分,属于送分题,一定要写完整算正确。 4.浮体或悬浮体:F浮G物液gV排 第六单元 电 一、物质和电荷 1.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2.电荷: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a.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b.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二、电流 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3.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a.保持导体两端有电压;b.电路是通路。4.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强度的物理量,定义式I位是安(A),测量工具是电流表Q(Q为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电流单tA(安培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 三、电压 1.含义: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2.单位:伏(V)3.测量:电压表V(伏特表),在电路中相当于断开的电键。 4.一节新的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正极碳棒,负极锌筒),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电压为220伏,安全电压24伏。 四、电阻 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物理量。2.定义式:R关)U(电阻的大小只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而与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I3.单位:欧姆(Ω) 4.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对于一般的导体,其电阻大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5.测量:万用表(高中要求),伏安法间接测量R 五、滑动变阻器 1.原理: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电阻随着导体长度的增大而增大。2.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 U(中考考纲要求)。I 实物图 原理图 电路符号举例 3.铭牌标识,如滑动变阻器铭牌上刻有“100Ω,2A”,说明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100欧,可以在0~100欧之间连续改变,允许通过变阻器的最大电流值是2安。实验电路接通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调节到最大,以保护电路。 六、欧姆定律 1.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表达式:IU或UIR R注意:a.I与R、U属于同一段纯电阻电路,即要做到一一对应; b.单位统一使用国际单位; c.在研究的时候必须使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在一个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其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七、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1.实验原理:利用RU,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最后算出I电阻R。 2.实验器材:待测电阻Rx,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键,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3.实验电路图与实物图 4.实验步骤 a.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注意连接电路的时候要断开电键; b.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全部接入电路,然后闭合电键,再移动滑片,记下对应的电压值和电10 流值若干组; c.根据伏安法的原理RU,算出这几组电阻的大小,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这是多次测量测平均值I的方法,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八、电路的简单计算 1.串联电路 II1I2UU1U2RR1R2UIR;U1I1R1;U2I2R2 2.并联电路 IR1U1I1R2U2I2UII1I2UU1U2111RR1R2UIR;U1I1R1;U2I2R2 I1II2R1U1R2U2 U 3.短路和断路 a.断路:由于用电器的损坏或断开导致电路中的某处电路里没有电流通过; b.电源短路:将导线直接并在电源两端接通成闭合回路。出现了电源短路的情况,会造成电源的损坏,这是要避免的。 c.局部短路(用电器短路):将导线并联在某个用电器或某一段电路的两端,造成该用电器或该段电路不能工作的情况。 电源短路 用电器短路 九、电功 1.电功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功叫做电功。 2.物理意义:电流做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内能、机械能、化学能等)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U2t,单位:焦3.表达式:WQUUIt或WPt(任何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也有:WIRtR2(J) 4.电能:电能是电功的另一种表示,它不是国际单位制,但广泛使用于电工技术中,单位是千瓦·小时(kw·h),也用度表示。1千瓦·小时=1度电=3.6×106焦,测量电能的仪表:电能表,如右图所示。 十、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2.电功率是反映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U2W2UI(任何电路)3.表达式:P;对于纯电阻电路也有:WIR(注意:在“测小灯泡额tR定功率”的实验中千万不能用这两个公式!),单位:瓦(W) 4.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做实际电压,这时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叫实际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这时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叫额定功率。 注意:如果在用电器上所加电压低于或高于它的额定电压,那么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就小于或大于它的额定功率,如在标有“220V,40W”的白炽灯两端加上200伏的电压,灯会亮,但是此时的实际电压达不到40瓦,所以会比正常发光时暗些。 十一、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 1.目的: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实验器材:小灯泡、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键、电压表、电流表和若干导线。 3.实验原理: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用P=UI算出小灯泡的功率。(再次强调:不能用其它变形公式计算!)4.实验电路图与实物图 5.实验步骤 a.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注意连接电路的时候要断开电键; b.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全部接入电路,闭合电键,接通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c.用P=UI,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d.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比额定电压稍高和稍低,分别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与在额定电压时发光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分别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e.用P=UI,分别此时算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注意: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题目中考必考,而且是压轴题,所以一定要引起考生的重视。考试形式会多变,甚至有时候题目中故意给出的错误的方法或结果,都要求从题目中看出来,并甲乙改正,解这类题目好比是侦探探案过程,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对基础的掌握程度也是很关键的。 第七单元 磁和星系 一、磁体 1.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每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是N极(北极)和S极(南极)。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场 1.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叫做磁场,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2.磁场是有方向的,放在磁场中的某一点的,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这一点磁场方向。 3.磁感应线是人们为了方便、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分布情况的假想曲线,磁体外部的磁感应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 常见的磁感应线分布图 三、电流的磁场 1.著名的奥斯特实验首先表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流具有磁效应。2.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其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3.右手螺旋定则 a.对于通电直导线: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弯曲的四指就表示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 b.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a. b. 右手螺旋定则 四、原子 1.物质构成了物体,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2.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 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原子中存在着电子,建立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 他认为整个原子就好像是一个均匀分布的正电荷的蛋糕,而电子则是一颗颗嵌在其中的葡萄干。b.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恒星),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行星)在核外空间里绕核高速旋转。c.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根据量子理论,建立了原子的“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电子云模型是目前认为最科学的原子模型。 约瑟夫·汤姆孙 欧内斯特·卢瑟福 埃尔文·薛定谔 葡萄干蛋糕模型 行星模型 电子云模型 3.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五、地球和太阳系 1.太阳系:恒星是太阳; 2.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3.地球的卫星:月球、人造地球卫星 注意:本示范文本不得手工填写,打印时应当删除文本中红色字体部分。合资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样本 上海股权转让协议 本协议由以下各方于___年___月___日在________共同签署。出让方:(以下称甲方)住所:; (以下称乙方)住所:; 受让方:(以下称丙方)住所:; (以下称丁方)住所:。 ____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称标的公司)注册资本__________万元人民币,甲方出资___________万元人民币,占%;乙方出资_________万元人民币,占%。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经本协议各方友好协商,达成条款如下: 第一条(股权转让标的和转让价格) 一、甲方将所持有标的公司%股权作价_____万元人民币转让给丙方;乙方将所持有标的公司%股权作价______万元人民币转让给丁方。 二、附属于股权的其他权利随股权的转让而转让。 三、受让方应于本协议签定之日起日内,向出让方付清全部股权转让价款。 第二条(承诺和保证) 甲方、乙方保证本合同第一条转让给丙方、丁方的股权为甲方、乙方合法拥有,甲方、乙方拥有完全、有效的处分权。甲方、乙方保证其所转让的股权没有设置任何质押或其他担保权,不受任何第三人的追索。 第三条(违约责任) 第四条(解决争议的方法) 本协议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的羁束并适用其解释。 凡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应提交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 / 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① 第五条(其他) 一、本协议一式份,协议各方各执份,标的公司执份,以备办理有关手续时使用。 二、本协议各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 丙方(签字、盖章)丁方(签字、盖章) 年月日 —————————————————————————————————— 注:①此处二者择一。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物理教案《弹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3.知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2.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2.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2.弹力大小的计算.3.实验设计与操作.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弹簧、钩码、泡沫塑料块、粉笔、烧瓶(内装红墨水瓶塞上面插细玻璃管)、演示胡克定律用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钩码等等.教学活动 [新课导入] 观看伊辛巴耶娃撑杆跳破世界纪录及运动员跳水的视频。 撑杆跳高运动员要使用撑杆,跳水时要使用跳板,你能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吗?由此引入新课 师:那么,这又是个什么力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方向各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弹力的有关知识.[新课教学] 一、形变 [实验演示] 演示实验1:弹簧挂上钩码后伸长。 演示实验2: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演示实验3:粉笔用力被折断。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形变 给出形变的定义——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观察到,如果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生1:没有.生2: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观察不出来.来源:上海教育人才网第四篇:上海地区股权转让
第五篇: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物理教案《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