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生
物 教 学 反 思
——教学过程的重要性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单位:镇安二中
姓名:柴承淑
(
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是教师知识与经验积累与提高的过程。然而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的生物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科知识为基础。课后教学反思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和开展至关重要。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也是这样。当教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开场白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才能使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里的“开场白”就是我们说的“导语”。导语是一堂课刚开始时教师导入新的教学情景的一段话语,是关于本堂课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及应用方法向学生做的必要交代。
长期从事教学的教师,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导课的形式和方法,现在根据相关资料和自己的所思所想:1.生物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带出新内容来。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把以前所学的知识和新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对新内容有亲切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课上去。它适用于与以前所学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2.创设一定的情境导入新课可以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刚开始上课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情境导入法是一种非常能引人入胜的方法。例如,在导入“遗传和变异”一章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曾经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为什么姚明长得那么高,而我却浓缩的这么寒碜呢?今天我终于恍然大悟了,这不是我的错,全是遗传惹的祸!”听了这种略显夸张的自嘲,学生笑了,学习的兴趣也来了。3.通过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简短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悬念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追求真理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例如,在讲授“呼吸作用”时,通过“地窖杀人”导入新课:从前有一个人去菜窖里取白菜,一下去就没有上来,后来又下去一个人,同样也没有上来。第三个人拿着点燃的蜡烛顺着梯子下窖,才下到一半时,他就大喊大叫:“有鬼呀!有鬼呀!”同学们想想这是怎么回事?4.通过有关实验,把看不见的生命活动过程变为可以看到的现象,促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想象和理解。例如,在讲解“植物
细胞的质壁分离”之前,可拿出两个大烧杯,分别加入清水和一定浓度的食盐水,将两小块新鲜的萝卜条分别放入其中,一段时间后,再取出观察萝卜条的状态。通过这个实验引起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思考,逐步引导学生步入正题,当学生最终找到答案,本节课的内容也就掌握了。5.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最喜欢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才智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开讲时,要善于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实验、实习、观测、观察、绘制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良好的开端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会使生物课堂教学再起波澜,给教学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1.结课可以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使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技能理解得更加清晰、准确,抓住重难点,记忆更牢固。2.知识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结课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总结中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3.新课结束后,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或提出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对提高知识的运用巩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4.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结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发展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生物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只有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坚实的课堂教学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并且能够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与文学家、美术家及音乐家的创作不同的是,教师艺术的创作不仅要以独特的个性来发挥和施展教师自己的才能,教师还必须与学生配合。学生既是这一创造活动的对象,又是这一创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要受益者。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从事这项艺术创造时,还必须根据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实质,在教育中既要考虑年龄特征,以此出发去引导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又要考虑年龄特征的可变性,考虑个别差异,注意因人施教。在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及教育方法的同时,在
课堂中利用艺术性的手法充分展现出生物作为一门新型学科所特有的艺术,并将之进行到底。
新课程的理念指导着我们如何去开展新课程的教学,我对新课程有着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他的目标是让教师和学生都减负,都能快速的成长起来,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也注意这方面的培养,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把他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但是有些东西越来越打折扣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整体社会的大环境,家长、学生对学校的期望,倒致我们还得以获得成绩为最根本目标。对于成绩而言现在谁都放不下,而注重成绩就又得靠教师的多付出,这是我现在觉得累的主要原因。在教学上,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要更有耐心,更细致,成绩会有一定的提升。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作为新教师,这种反思显得尤为重要。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那就是应该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最终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最优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的组织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
第二篇:备课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备课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在备教学过程中,要详细地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运用的设计层次和教学方法写出来。教学过程按“导、交、悟、用”分为四个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要把如何导趣、如何导疑、如何导学的过程和方法写出来,也要把学生可能会怎样观察、怎样发现、怎样提出问题的预设写出来,特别要写出教师导课启发引导的特色语言。
交流互动,探究新知。是新课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学会思考方法、积累活动经验的具体环节。它是“边学边交、自主领悟”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因此,备课时要把“生本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问题、交流的方式、交流的目的、交流中可能会引发的问题要写详细,特别是要把教师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如何自主探究,教学中如何把握边学边交、边导边学、边学边探、边探边悟的教学特色写出来。
总结规律,领悟方法。是新知建构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领悟基本思想,积累活动经验的主要环节。备课时要把怎样让学生感悟过程、体悟方法、领悟思想的教学层次写出来,这个教学环节要体现学生自主领悟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
训练应用,积累经验。是新课学习的巩固、提升、发展环节。备课时不但要突出“基本应用、综合应用、拓展应用”的训练层次,强化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领悟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的意识,更要把边练边问、边练边议、边练边思等方法恰当运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真正做到使练习应用在正确处理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关系中,能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三篇:水的重要性---------豆芽的生长过程
水的重要性---------豆芽的生长过程
常常吃豆芽,却不知道豆芽是怎么生长的。为了弄清楚豆芽的生长过程,一天晚上我特意找同学要了几颗绿豆回来做实验,先准备好透明的玻璃杯,水,还有纸巾和绿豆的种子。接着我在透明杯子下面铺好纸巾,接着我在杯子和纸巾中间里放了一些种子。最后我在标记着有水的杯子里浇了一些水,水浸过了种子,纸巾也完全湿透了。然后另外一个玻璃杯里是没有放水的,也好测试一下豆芽需不需要水来生长的。然后放在我家的窗台。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豆子,标记有水的豆子,它们喝了一夜的水,一个个都挺着个大肚子,比昨天都胖了一大圈,种皮也有点裂开了。而没有放水的豆子杯子的实验中发现豆子依旧没有变化。
又过来两天,我又来到窗前观望种子。我惊奇的发现标记有水的绿豆因为喝水太多,终于撑不住了,肚子上裂开了一道口子,尖尖的芽儿从里面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绿豆的芽儿也鼓了起来,仿佛不小心在头上撞了一个大包,随时可能呼之而出。嫩牙是淡黄色的,芽的顶端尖尖的,有些芽头正在向下生长。第三天,绿豆芽儿长长了很多,探着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神奇的世界。
第四天,绿豆姑娘脱下了自己的绿大衣,露出了雪白雪白的躯体;我还发现每根芽子的叶子都有两片,毛茸茸的样子。但是无水的豆芽依旧没有变化。
第五天,绿豆芽儿的根部都长出了细小的绒毛,伸着自己白玉般修长的腿,活像在T型台上走猫步的模特。而且还长出了叶子。而且它的叶子都是两片两片对生的。现在才知道豆芽的刚长出来的芽子为啥向下生长了。因为长出来的不是芽儿而是根,所以它向下生长。可是标记着无水的豆芽依旧没有挺身而出。
在过两天发现发现根茎也越来越长了。而且叶子也越来越大,豆子就在杆子的半腰长着张开。而标记无水的豆芽依旧没有变化。
经过几天的观察,经过实验我总结了以下规律,任何植物的生长都是需要水的。可见水的重要性。我们要珍惜水源,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第四篇:教学过程
《信客》教案
执教人:龙娟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2、从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态感受他的品格和精神。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写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从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态感受他的品格和精神,并培养学生待人宽容,诚实守信等品质。
教学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辅导自学。
2、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准备:
1、了解信客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2、掌握作者余秋雨的基本情况。
3、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20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
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2、简介作者:
余秋雨,1946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任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作品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包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这是他在研究写作之余的散文佳作。《山居笔记》获海外花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快速默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文中共写了几个信客,重点写了谁?
②请你为文章的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1)来由——做信客的缘起
(2)经历——怎么做信客
(3)艰险——为什么不做信客
(4)归宿——当老师,当校长也是好样的③完成信客档案,并用一句话概括你心目中的信客究竟是怎样的人?
三、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同学们,我们现在对信客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①用横线勾画出震撼你心灵,让你感动的语句和片段,大声朗读,并仿照下列
句式,说说令你震撼、感动原因。
例句:文中———————句子(语段)感动了我,因为我从此句(语段)中,感悟到了—————————————。
②信客身上主要体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请在文中用波浪线勾画出来并体会。
总结:诚实守信,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善良厚道,任劳任怨,胸怀宽广等。
作品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从而反映作品主题。
③作者重点写了信客哪些事迹?为什么重点写?
明确: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为充当代理人为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等和一
次遭人诬陷的经历。这样写更突出了信客默默奉献的无私品质,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④ 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先写一个老信客,以说明信客这一职业的特点:路途艰苦;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⑤为什么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信客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是出于对老信客的理解、同情、敬
重和感激,表达出信客的忠诚,一辈子默默奉献,对名利无所求。
⑥年轻信客结局怎样?得到大家的认可了吗? 从年轻信客的结局你获得了哪些
启示?
明确:信客虽然终年奔波,收入却很微薄,生活也较贫穷,胃病和风湿病成了
他们的职业病,而蒙受怀疑、欺凌和憎恨又让信客感到极其痛苦。
但信客任劳任怨,待人宽容,诚信无私,以自己的品行和无私的工作赢得了
社会的普遍赞誉。
信客的一生说明:诚信善良,无私奉献的人总是能赢得敬重和爱戴的。
四、拓展延伸
①信客死后,有很多人前来吊唁,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你为信客撰写墓志铭。参考:(概述他的生平事迹和品质,语言简练、通畅)
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与家乡和上海之间,艰辛倍尝,传递两地亲
人的信物。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思乡敬重,重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②感动我们的信客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信客这个古老的职业也消失了。但
信客的精神却还在许多行业、许多人的血液里流淌着,甚至发扬光大。下面请同学们找找你们身边像信客这样的人,通过人物刻画的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等),向我们展示他的优秀品质。
(高原邮路上的信使、教师、交通协管员、清洁工、筑路工人)
五、总结:
通过欣赏余秋雨的《信客》,了解了什么是信客以及做一名合格的信客需要具
备什么素质。我们可以从文章最后看到以诚信德名远播的信客去世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之多,可见诚信之人必受人尊重。这篇文章让我们意识到诚信对于人立足社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21世纪是个讲求诚信的时代,人无信而不立。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八荣八耻,坚决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最后送大家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结束,谢谢大家!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事迹介绍及颁奖词之一二
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
事迹介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苗族。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木里,地处四川凉山州西北角,中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地势险,平地少。多少年来,邮件传递也只能靠乡邮员步行背送。直到1960年,境况才有所改变,乡邮员开始配马——马班邮路由此而生。王顺友就是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二十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二十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21回,环绕地球六圈半;二十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
1995年的一天,邮路上骡子受惊后腿乱踢,王顺友的肠子被踢破了,他捧着肚子,连走9天,终于送完邮件。当被老乡架到医院时,人已气若悬丝,奄奄一息。1988年7月,雅砻江上溜索绳突然绷断,王顺友人摔在江岸上,邮件却弹入水中,顺江而去,王顺友跳进江中,把邮包拖上岸。
除了送邮包,王顺友还自掏腰包,从城里带回了良种送给深山中的乡民。现在,深山里不仅庄稼亩产上升,冬天这里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王顺友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强烈的敬业精神。
解说词:——在目前在很多地方,邮递员依然非常非常的重要,对于现在的很多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孤独是可怕的,甚至就像一首歌曲唱的那样,会认为孤独是可耻的,但是我们接下来要认识的这位邮递员,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甚至会在十四、十五天的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来打交道,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孤独是让人尊敬的,孤独是伟大的。
颁奖词: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第五篇:教学过程
师:课后反思: 拿到《窃读记》这篇教材到上公开课只有四天时间,我前后设计了四次教案,但是在两次的试教中都宣告失败.从我最初的设想要设计开放的提问,抓住文本中出色的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窃读的滋味,进而感受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那种读书热情,设想是好的,但是实践是困难的.确定用这种稍显得保守的方法来上这堂课后,最初遇到的两个大难题(作者的生长年代和背景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很大差距和作者的窃读滋味复杂,矛盾,善变,学生理解困难极大.)几乎迎刃而解,学生不但能体会作者孩提时酷爱读书的兴趣,而且借助铺垫课外相关的一段文字,猜测老板的态度,语言模拟现场情景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充分感受到了她想要读书是多么艰难,更加深了她爱读书的
《窃读记》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在窃读这种氛围中,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使人如历其境.此外,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并受到感染。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认识“婪、辘”等四个生字,会写“撑、唾”等四个生字,掌握“贪婪、适宜”等词语。饥肠辘辘、适宜”等词语。【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
学生齐答:喜欢.师:你遇到喜欢读的书会怎样呢? 生表述.(2个左右)根据学生的表述提供一些成语给学生,如: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爱不释手„„
师: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走进一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看看她是怎样酷爱读书的.请看屏幕,师口述林海音的情况.教师在“窃”字下加上红色标记,请学生查字义。
这个“窃”字有多种含义,请同学们快速判断题目中的“窃”是何意?师:那么,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生:是偷读.师:先自己把课文读一遍!不理解的词语作个记号,不理解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师随机将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师板书词语:贪婪 腋下 饥肠辘辘
师:老师发现这些词语对大家来说有一定难度,找个同学起来读一遍(师指名读),再找一个同学读一遍,我们来一起读一遍(齐读)
“贪婪”什么意思?(渴求而不知满足)
“腋下”在哪里?(俗称“胳肢窝”)
“饥肠辘辘”什么意思?(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形容十分饥饿。)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童年的林海音是怎样读书的吗?
生1:她是在书店里读书的,而且是悄悄的,不能被书店老板发现.生2:„„
师:正如大家说的那样,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童年的林海音只能在书店里偷偷地读完一本又一本书.师:所以作者说这是:------(怎样的读?)
生:窃读.师:作者把在书店里偷偷地读书的经历写下来就是我们的课题:---窃读记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由读文,检测预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自学提纲。
2、关于作者林海音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大家在预习时已经知道了什么?请大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我们分享一下。
3、总结生字、生词,以及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得到的知识。卸:强调左面字形的写法。
婪:读音是lan不是 luan。撑是翘舌音 形近字:“窃”与“窍”要区分开。
“唾”字右边共有四横,要注意第二横最长,第四横要短于第三横。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
(一)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交流,感知概括。指名交流思考的问题。
原来课文记叙了(教师板书:“记”)“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三)、朗读训练,熟悉课文。(1)同桌合作,分段读课文。
提出要求:
1、读的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2、听的要求:认真倾听组员读书,为组员提出意见和建议。(2)多种形式练读。
1、可指名读、男女生读、分小组读。(评价时多用激励性语言,激发读书兴趣。)
2、也可出示课文中有较多生字的段落和写作者矛盾心理的段落让学生多种形式练读。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思考:作者小时候怎么读书的?用什么具体方法读书的?
五、留下悬念,布置作业
1、本节课,我们一道初步阅读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但要体会小姑娘哪种窃读时复杂的滋味,还要细细读课文,下节课我们接着读,认真体会。
2、完成作业:
⑴ 抄写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踮起脚。
⑵ 辨字组词:
窃()炒()踮()饿()
穷()吵()店()鹅()
惧()皱()碗()撑()
具()坡()豌()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作者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
师过渡:这种在书店窃读又是一番什么滋味呢?.课文中一句话直接道出了作者窃读时的滋味,能找出来吗 生读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学习2—8自然段.师: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是什么 联系上下文,好好想想.(作者快乐的是她总算找到了想看的书,惧怕的是担心被书店老板发现,会把她赶出去.)过度:此时此刻,我们无法亲身感受到那种窃读的滋味,但是,作者笔下的文字是鲜活的,这些文字会告诉我们作者的心情.先让我们在文中去找找作者窃读时的与惧怕.师:读读这些文字,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你能否感受到作者窃读时的快乐 学生自己学习,师巡视.3,交流:结合找出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师提醒交流规范一点:我从这些语句感受到了作者的快乐,读语句,说理由.交流句段一: 生1:我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作者的快乐,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因为他找到了想看的书,所以心中是很快乐的.师:你说得真好!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真实表现了作者当时极度的快乐,可以用惊喜来表达.生齐说:啊
师:是的,这是作者看到了她心爱的书时的惊喜,是与老朋友重逢般的惊喜,就这样读.齐读句子.出示句子: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作者窃读的快乐,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还感受到了作者寻找书时候急切的心情.师:就带着这种寻书的急切和找到的快乐,读这句话.学生自己练习读.指名读.出示句段: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师:其实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的动作描写是很精彩的,找找动词.师和学生一起找到动词,用记号表示出来.(跨 踮 钻 挤)师:再注意一下一个细节描写,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体会一下这些动作和这个细节,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心中很急切.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已经顾不上去理头发了,一般情况下,女孩子很注意自己的形象,而她却不在乎这些了.师:一个不顾惜自己的形象也要读书的孩子.生:我体会到了作者非常爱读书.齐读这段话.交流句段二: 生:我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作者窃读时的快乐,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作者急切想读到这本书,我可以感受到她的快乐.师:这句话,谁再来说说体会 生:我从像一匹饿狼和贪婪感受到作者读书的急切,她带着快乐的心情读到了这本书.师: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呢 当你捧着心爱的书,读着读着,你也许会忘记——(生接:吃饭);你也许会忘记——(生接:睡觉);你也许会忘记任何烦恼,这时候的你快乐吗 生齐答:快乐!师:是的,这时候的作者也是这样快乐,她正快乐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再读这句话.齐度.交流句段三: 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作者窃读时的快乐,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暗喜告诉我们作者当时很快乐.师:这时候的她又因为什么而快乐呢
生:作者因为自己溜进店门没被发现而高兴,因为她可以快乐地寻找她想看的书了.生:还有我可以安心了,也说明作者当时很快乐.店里的顾客多,她就不容易被发现,这样她也可以安心看书了.4,师: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的心理活动是非常生动的,文字在告诉我们作者的心情很复杂而且善变.除了快乐,你还感受到其他的心情了吗 指名说.评:这是一个多么酷爱读书的小姑娘啊!那么,面对惧怕,这个小姑娘又是如何坚持窃读的呢 ?.看着屏幕上的句子说说.当她感到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她会;为了隐藏自己,她会;最令她开心的下雨天,为了让别人更相信自己,她会.指名说;(2位同学),自己说给同桌听.3,也许大家会觉得不可理解,为什么她要费尽周折来隐藏自己呢 生:因为她怕被书店老板发现.引出句段: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1)师: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你认为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假设1:书店的人少了,她容易被发现;假设2:书店的店员或老板已经发现了她,盯着她看以示警告;假设3:书店的店员或老板用语言呵斥,轰赶她出去„„)(4)回旋文本.师:也许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地发生,所以,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伪装和保护自己.所以——接说句式:当她感到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她会;为了隐藏自己,她会;最令她开心的下雨天,为了让别人更相信自己,她会.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
这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做出的一种努力啊!五:感情升华,感悟写法
同学们,可以说《窃读记》三个字中充满了作者读书的乐趣,也饱含着作者童年时代的辛酸.1、引导:
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结: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以后你应该怎样读书?
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
3、作业:
⑴ 小练笔:
好书伴我一生。
⑵ 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