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活力课堂方法谈
打造活力课堂方法谈
作者:池小青
单位:山西省大同六中语文组
摘要:
笔者认为“活”应是课堂主动活跃,思维敏锐灵活,想象自由鲜活,活动多样有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有效运用小组合作等多种探究方式,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
关键词: 激发兴趣 点燃热情 激活思维 调动想象 多种形式 有效探究 引 言:
二零一三到二零一四学年度,在校领导的引导下,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改革,观摩优质课并探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学校教研室提出“如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的论题,并展开讨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结合课改,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打造活力课堂有了自己的思考,下面将具体阐述我的方法。正 文: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有时会觉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死气沉沉,一石激不起一层浪甚至一点涟漪。课堂教学效果离我们的预期太远了,这使很多教师心中有了挫败感;很多教师喜欢搞个小组活动,但有时又感觉费时、混乱,收效甚微!课堂艺术难以完美,多少给我们的心中留下了遗憾。如何让课堂教学 “活”起来,也成了课改的一个难题。
课堂是一个具有时空性的载体,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时空内,怎样高效率地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使学生的才能潜质最大限度地被发掘、激活,我认为首先需要改变观念。以前,我自认是知识的传播者,真理的掌握者,站在讲台上特别神气。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 “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思考、学习的机会,学生中听话的孩子很多,有个性的很少;听的人多,但回答问题的人少,提问的人更少。殊不知,是我们的观点左右了我们的课堂。通过课改,我认为转变师生观是首要任务。因为观念不变,课改难行。老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场所,因此师生间民主、合作的和谐关系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就需要教师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废除“师道尊严”的思想,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亲近学生,把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威严。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激活课堂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我的经验来看,喜爱文学的学生语文成绩一般很突出。即使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也可以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兴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这态度就会带来疲倦。”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我在上戏剧《变脸》时,先出示变脸绝技图,让学生感叹变脸绝技的神奇、变脸艺人的高超,接着我引导学生:“这种绝活大多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不信,请看剧本。”学生的兴趣被点燃了,一下子就抓住了戏剧的矛盾冲突。
此外,教师还应适时引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进行目标激励,或者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表扬,进行前景激励,努力使学生把学习内化为自己的第一需要,从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在每单元教学前,我首先利用“校本单元教研学习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每节课前也要先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完成教学任务后,我总是及时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目标验收单”,当堂检查评价,进行目标激励。整个单元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及时完成“单元学习目标检测单”,检测本单元的学习情况。通过“三单”,我基本达到了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效果显著。
第二、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思维活跃课堂才活跃。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深深吸引住。” 这句话要求教师在“温”“引”“探”“检”“评”教学的五步中都要激活学生思维。教师要尽力顺应学生的心理机能,把握学生的心理流向,创设最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环境。笔者认为激活学生的思维关键在于教师问题的设计。设计问题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否则,课堂气氛必然是沉闷的。如教学《孔乙己》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学过哪些含有笑的词语?你最不喜欢别人对你的哪种笑?小说有哪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笑什么?他们为什么笑?同样在封建秩序中处于倍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可悲可怜,为什么取笑他们的同类?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麻木不仁、自私冷漠?作者让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哄笑声中表演,最后又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既自然地温习了旧知,调动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探索“笑”背后的原因,探索本文的主旨,而且通过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旨,也活跃了思维,获得了思维的乐趣,课堂教学也因此活跃了起来。这又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 “劣等的教师向人奉送真理,优等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发现真理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思维的乐趣。
第三、调动学生的想象,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也指出:“想象力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而且激发我们做出新的努力,因为它使我们看到有可能产生的后果。事实和设想本身是死的东西,是想象力赋予它们生命。”人类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艺术家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许多伟大的科学理论和发明创造都萌芽于想象。教学中,如果能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课堂也会丰富多彩。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皇帝回宫以后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创造出许多版本,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出想象的原点,鼓励“无边”的想象,只要是创造性的想象就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充满想象力的课堂一定是有生命力的课堂,一定是会“活”起来的课堂。
第四、课本剧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
学生最爱看的是表演,最高兴的时候是表演时。凡是能演的课本剧,学生都跃跃欲试,争演角色,在表演中有创新、有想象,也有对人物角色的思考。凡是演的好的,对课文的理解也深刻。而且改编课本剧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课文的过程就是把原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它可以对课文内容直接筛选取舍,也可以根据人物性格适当改造,古今结合,洋为中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原文基本精神不变的原则下,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赋予人物以新的思想和活力,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如表演《变色龙》时,学生自己准备了道具——军大衣,主要人物“奥楚蔑洛夫”不仅表情丰富,还说出了英语,表演得十分传神。我趁机让学生评价,选出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这节课上得十分欢快,第二节课分析人物形象和主旨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在表演中,学生抓住一个“变”字,演出了情节的曲折性,课堂结构也精炼了许多。
第五、有效利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方式,使课堂“活”起来。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节课由一名学生来讲和小组合作推荐代表来讲,小组合作效果更好。走进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小组活动是目前教师们探究活动最喜用的形式。利用好了,确实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反之,则杂乱无章,事倍功半。我在教学中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但有时很混乱,有时合作无结果、低效,我常常感到很困惑,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呢?小组合作形式怎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呢?首先,小组合作应分配好组员,优生、中等生、差生相互搭配合理,以便于合作、互助与分享。通过观摩课的学习,我觉得评价单与教研单是很好的尝试。因为这样,小组合作目的性较强,而且能保证人人参与。其次,交流过程可以弱者先说、强者补充,以充分调动各层面的学生。另外,可以让各组展开竞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一次作文欣赏课上,我打破了以往由我挑选优秀作文,指派学生朗读优秀作文的惯例,将全班学生分为12个小组,先在小组内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然后组员评选出组内最佳作文与最佳朗读者,然后小组间展开竞赛,最后选出六篇优秀范文。学生们都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对评选结果也心服口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都有所提高,明白了作文不仅要写出真情实感,而且应做到文质兼。通过交流,他们的人际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我认为,小组活动确实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但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可小觑。所以,小组学习形式也需要教师精心准备。
第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曾在课堂上开展过《诗情画意忆古诗》,《戏曲知识大比拼》等活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由学生选主持人,由主持人布置材料搜集任务,由学生自己制作课件,制定活动规则。相信学生一定能创造奇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要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首先要“活”起来,用博学、激情、头脑、爱心点燃学生的自主性,兴趣、思维力、想象力、表演欲,创造多种形式打造活力课堂。参考文献:
①、《论语》(浙江大学出版社)
②、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
第二篇:打造中职语文“活力课堂”
打造中职语文“活力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近几年,“活力课堂”的理念在我校日益推广,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科学、高效。活力课堂应该是目标明确、多元的课堂;科学、高效的人本课堂;能够有效整合并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课堂;自主探究的课堂;链接生活的课堂;充满激情的课堂……
在活力课堂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职业中专班学生的特点,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授课内容“活”
虽然每册书都有教学大纲作为授课内容的依据,但我认为,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进行适当的调整。
比如第二册中,基本篇目包括《讲讲实事求是》《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些老课文,我只要求学生粗粗浏览,把握“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就行了,因为,这些政论文的观点虽然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对于90后的学生毕竟遥远了一些、生硬了一些。
而包括《照片摄于1924》《登泰山记》在内的几篇不在考纲内的文章,我却多花了一些课时让学生了解,因为,我教的学生是旅游管理专业,凡是跟这个专业相关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不管是古文还是现代文都应该有所了解,甚至包括每一首古诗词。毕竟,导游这种行业需要“腹有诗书”的自华之气。《照片摄于1924》,可以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那段苦难历史,而《登泰山记》更可以让学生了解风景名胜泰山的景点,到实地导游时可以滔滔不绝,令人叹服……
二、讲授形式“活”
因为是职业中专,某种程度上而言,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而教学任务又不是很重,教学时数也绰绰有余,所以笔者经常在课堂讲授之余,运用各种形式传授同样内容,以加深学生理解。
教授《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因为学生对于名著文本阅读不够,甚至有人根本没看过完整的一遍,让学生单纯依靠课堂的学习很明显是不够的。所以,我在课前就让学生看了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几集精彩片段,使他们对情节有了大概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来讲解课文,学生对于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更深一点。而且,我还上网找了原著中诗词的精美的动漫视频,让学生欣赏,比如《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等,使学生对于人物性格理解更为到位。
再比如,教授《鸿门宴》这一课文时,因为是文言文,而且篇幅不短,学生根本无心阅读,而全文翻译似乎又不很必要,所以,我就找了切合文章情节的视频片段放映,这样一来故事情节不言而喻,再来解析其他要点就比较容易了。
三、课堂语言“活”
职业中专的学生都已经是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了,很多社会经验已经具备,社会知识已经拥有,所以,跟他们交流时不需要像对初中生那样通俗浅显,许多课文内容可以和人生哲理相结合,这样一来可谓寓教于乐,既掌握了文章要点,又接受了思想教育,真是一举两得。
教授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的节选,在讲到翠翠初次邂逅傩送后情愫暗生时,我就联系现实引申了两点:第一,在现在的年龄层次上,不可避免的会对异性产生好感,就像翠翠的心动,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关键是怎样把握与疏导。一切以学习为重,有自制力的人才可能成为最后的成功者;第二,少男少女的懵懂只是朦胧暂时的,就像翠翠的失落,成熟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的感情才是长久的,所以,现在为了所谓的感情而浪费学业是得不偿失的。这样的分析过后,从眼中能明显看到学生心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理念,我相信那是健康正确的思想。
四、评价方式“活”
一般情况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常见的方式是问答、作业、测试等,针对职业中专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任务,更关键是学生的现实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以单一的作业、考分为准绳,而是灵活变通,采用各种恰当的评价方式,既使自己对学生能有公正全面的了解,又因为每人都能有表现自己某一方面才华的渠道,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授小说时,我让学生在自行查资料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讲故事比赛,既让他们充分预习了文本,又让伶牙俐齿的学生有了用武之地;教授诗歌时,在充分讲析理解的基础上,举行背诵比赛,使得一部分学习虽然刻苦却因天赋不足的学生有了赢得掌声的舞台;教授散文时,更是形式多样,除了背诵、口头赏析外,还让学生进行仿写,然后选择优秀范文贴在教室文学园地里,这样一来,更使那些慧于中而讷于言的学生尽展风采……
五、作业设计“活”
作业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因此,作业设计也是“活力课堂”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除了常见的一些作业形式外,我还尝试过以下形式:
教授《鸿门宴》时让学生编写、表演课本剧;教授《包身工》时,让学生进行社会采访,调查一些私营业主用工无良的行为。教学难度较大的文言文时,我进行分层作业,从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出发,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而对于自读课文,我经常布置“自主型作业”,即学生自主选择、设计作业内容或者学生自己设计学习思路,搜集与新课有关的信息材料……
有人说,智慧有其鲜明的外部特征:愉快、欢悦、幸福,这是智慧的表情。要让学生智慧起来,首先就要让他们愉快起来、自由起来,只有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才可能有智慧火花的闪现。有了这个前提,在加上老师富有智慧的设计和启发,学生的智慧之火被点燃了,课堂也就有了灵动的旋律和七彩的光芒。
★作者单位:江苏扬中中等专业学校。
第三篇: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姜堰区蒋垛中心小学
以姜堰区教育局教研部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中心,积极探索充满激情、注重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教师有魅力、教学有激情、课堂有活力”的总体要求,营造“教”与“学”的良好氛围。根据我校实际特制订蒋垛中心小学“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理念,以课堂为载体,着力通过师生关系的重建,来探索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为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我校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奠定基础。
二、目标要求
通过“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活动的开展,提升我校全体教师充满激情的教学意识,激励教师进行“激情教学”模式探索,创设浓郁的、积极的“激情教学”氛围,让学生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愉悦的学习中,从而形成“人人激情、课课高效、善教乐学”的新局面。
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用师爱唤起教学激情。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职业幸福感,热爱学生,热爱教学,以满腔热情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用高度的责任感唤起教学激情。
2.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用制度塑造激情教学。认真学习《姜堰区课堂教学评价十条标准》和《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根据十点基本要求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严格要求,善于反思,不断改进,以快速有效的实际行动塑造激情课堂。
3.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用厚识、博学感染激情教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强化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备课,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用翔实丰厚的才华和恰到好处的教学机智感染激情课堂。
4.积极改革教学模式,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落实激情教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以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探索富有情趣和实效的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落实激情课堂。
三、实施步骤
蒋垛中心小学“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活动从2014年10月开始,到2015年6月阶段性总结。分四个阶段进行。各阶段工作如下: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阶段(2014年10月13日至10月24日)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激情教学的主旨,把握激情教学的内涵。(责任人:孟运津、刘晓东、刘兴武、夏丽)
2.制订蒋垛中心小学活力课堂教学计划(责任人:孟运津、刘晓东、刘兴武)
3.针对课堂教学现状,制定“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并针对要求重新制定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责任人:刘晓东、刘兴武)
4.召开部分中层干部、教研组长、教师座谈会,对“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责任人:陈春生、刘兴武)
5.学习贯彻“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并展开交流讨论反思活动。(责任人:刘晓东、刘兴武、夏丽)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11月3日-2015年1月30日)1.召开蒋垛中心小学实施“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活动启动仪式。(责任人:张桂凤、刘兴武、孟咸兵、黄宏宝、夏丽、孟咸生)
2.各学科组围绕“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拟定本学科科研课题,成立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责任人:张桂凤、刘兴武、孟咸兵、黄宏宝、夏丽、孟咸生、各学科组)
3.各学科各年级落实有效集体备课制度,出台“蒋垛中心小学备课基本要求”,让有效备课为激情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责任人:张桂凤、刘兴武、孟咸兵、黄宏宝、夏丽、孟咸生)
4.结合《姜堰区课堂教学评价十条标准》,制定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监控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听课评课制度,为激情课堂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责任人:陈春生、刘兴武、黄宏宝、夏丽)
5.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开展“蒋垛中心小学活力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开展带动全体教师参与激情课堂的积极性,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责任人:各学科组、教研组)
6.全体教师实践激情教学。全校每一位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对照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挖掘自己课堂教学中最亮的一点,采用一点穷追式的方法,节节追踪,不断反思,做深做透,力争在课堂教学中自我突破。(责任人:张桂凤、刘兴武、孟咸兵、黄宏宝、夏丽、孟咸生及全体教师)
7.开展“激情教学、活力课堂”教研周活动,并开展“一课多磨”、“一课多轮”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责任人:刘晓东、刘兴武、夏丽、各学科组、教研组)
8.开展“打造活力课堂 争做魅力教师”演讲比赛活动。(负责人:刘兴武)
第三阶段:反思提升阶段(2015年6月)
1.针对激情教学内涵以及“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梳理教师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责任人:张桂凤、刘兴武、孟咸兵、黄宏宝、夏丽、孟咸生)
2.通过开展“一课多磨”、“一课多轮”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采取“一点穷追”的研究方式,研究具有推广价值的常见课型教学模式。(责任人:刘兴武、夏丽、各学科组、教研组)
3.教导处、学科组、教研组对教师激情教学典型做法进行改进、提升、总结,与学科教师共同探索本学科优秀教学模式。(责任人:刘兴武、夏丽、各学科组、教研组)
第四阶段:总结评比阶段(2015年7月)
1.各课题组总结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开展课题成果展示评比活动。(责任人:刘晓东 刘兴武各课题组)
2.结合本校实际,各学科组围绕“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这一主题,开展各学科优秀课例评比活动。
3.开展蒋垛中心小学 “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形成论文集。(责任人:刘小东、刘兴武、夏丽)
4.结合优秀课例评选活动,评选产生蒋垛中心小学活力课堂教学十佳能手。(责任人:陈春生、各学科组)
四、实施办法
1.各学科组、教研组要加强“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的广泛宣传和组织领导。
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并出台学科组、教研组实施“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的活动计划。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开展学科组与学科组、教研组与教研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及时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建立有利于实施激情教学的课堂环境。“活力课堂”简单说就是“自主课堂”,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课堂。所以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以支持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来创建“激情教学”的课堂环境,将课堂变成一个温暖的,师生、生生彼此熟悉、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一是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给每一个学生以信任,关爱每一个学生;营造心理上的安全氛围,满足学生的需求。二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导学单,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内容;采用有意义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任务之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用恰当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对学习保持高涨的情绪。三是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学习过程上,而不是放在学习结果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给学生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机会;引导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间相互问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做出评判。
3.采取重点打造,个性发展的工作机制。各学科组、教研组在实施“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的活动计划时,要让全体教师参与进来,将学校的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每个教师要围绕小目标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案。每天做好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提高一点。各教研组要善于发现典型,提供指导和理论支撑,通过专家引领,形成模式。教学模式的探索要有一个从统一到个性化的过程。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各有特点,要指导教师研究基于年级和学科特点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炼基于本班学生实际的自主学习模式。
附件: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试行)
附件:
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试行)
1.精神饱满进课堂。教师要在上课1分钟前,进教室候课;以愉悦的心情、饱满的情绪、得体的仪表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开始上课。
2.尊重学生促和谐。课堂上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给学生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使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允许学生犯错误,耐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讲授时间严控制。一般情况下教师讲授时间累计不超过20分钟,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的,老师少讲或不讲,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讨论、去练习,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4.课堂提问精设计。每节课至少设计一至两个有价值的、开放性的、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减少机械性的无效提问;教给学生质疑方法,鼓励学生质疑,点拨学生困惑点,促进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5.面向全体重差异。恰当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突出教学重难点,激发兴趣。每节课学生发言人数不少于全班人数的1/2,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机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6.自主合作求实效。每节课至少有一次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激情互动,共享学习幸福。
7.偶发事件巧处理。课堂上处理偶发事件一般不超过30秒,以保证正常教学时间和教学秩序;运用恰当手段将偶发事件巧妙转化为教育教学契机。
8.课堂评价多激励。课堂上要多表扬、少批评,体现人文关怀,不讽刺挖苦学生;课堂即时评价要具体,有针对性;提倡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有效。
9.学习效果勤反馈。每节课至少留有3分钟进行口头或书面反馈学习效果,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适当控制作业量,批改学生作业要认真,具有诊断、改进功能。
10.按时下课不拖堂。无论何种类型的课,下课铃一响立即下课,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
第四篇:关注学生发展 打造活力课堂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打造活力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点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在课堂上实现这一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主要考虑两个方面问题:
一、教师角色。
教师,不但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更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个体的差异使我们的教育活动多了一些复杂性,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我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利用处理教材。先通览教材,梳理知识点,明确每一单元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的侧重点,确定精讲篇目,其它的放手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习小组自行解决。回想起来,我每学期精讲的课文真的不多,有时甚至从课外挑选我喜欢的适合的文章和学生一起研读。当然,我并不是说教材不重要,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知识点和阅读范围,这是我选择阅读材料的依据,从教材中跳出来,还是要回到教材中去的。
2、驾驭调控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一方面引导学生思维向有利的方面发展,活力不意味着随心所欲,依据是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另一方面允许小小的失控,课堂上时常出现激烈的争论,有时会越说越远,教师可视情况确定收放的时间,不要急于阻止,甚至是泼冷水,因为有时看似脱离了教材限制的争论,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比方说,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我通常是保持微笑倾听的态势或以眼神示意鼓励,因势利导。如果,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常常会造成不敢说的结果。看似放纵的学习过程,其实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培养了发散思维的能力,这也是语文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
3、平等地参与。课堂上,教师不但是组织者,引领者,更应该是参与者。教师的行动影响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又影响了课堂效果。教师应当以宽容和善的态度面对学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我
在课堂上总是不遗余力的给学生真诚的鼓励,“说得真好,老师还没想到呢!” “能想到这一点,你真了不起”这类话语在我的阅读欣赏课上是俯拾皆是的。课堂分析的时候我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我认为更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尊重学生意见,并平等和学生交流,课堂上我经常把自己放在一个需要帮助的位置上,逗引他们说话,比方说问题探究到一定程度,学生的思维陷入困境时,我会出其不意地说,有一个问题困扰老师半天了,你们帮我想一想,于是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研究明白了就恍然大悟,原来刚才的问题是这么回事。其实在课上有很多时候是学生提点了我,在教的同时,我也真的学到了很多。不要怕承认失败,即使出现问题,学生纠正,切不可恼羞成怒,可以凭借教师的智慧化解尴尬场面,自我调侃“原来老师真的不是圣人” “古人说青出于蓝胜于蓝,真的太精辟了”„„这样不但不会降低威信,反而更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而这恰恰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
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氛围是任何其他环境都无法替代的,师生在这有限空间内可以借助文本,透过思维活动延伸出无限可能,我珍视学生在课堂上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借助以下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朗读,让课堂多一点鉴赏美。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材所选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语文学习是离不开欣赏品味的,而欣赏最好的方法,我认为就是朗读。语文课堂应该充满着琅琅的读书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朗读真的很重要。强调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同时,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以读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如果教师只是按部就班读几遍就概括内容、分段、讲解词语,只能使课堂沉闷没有生气,为了不让自己唱独角戏,我想方设法让学生融入课堂情境中。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如在教学《散步》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把握一家三代人相亲相爱的温馨情感,要求学生在朗读中用不同的语气来加以体验。在教学《变色龙》一文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他们模仿自己喜欢的演员的口吻,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
征。第二,发掘闪光点,恰到好处的激励。表扬激励不能空洞,要立足于事实。于瑞同学声音响亮,口齿清晰,一次朗读后我说,“你嗓音真好,只要在节奏和重音上再注意一些,你将来会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人。”从那以后,本来课堂上沉默少言的他,也成了语文课上的活跃分子。我还让学生进行过课本剧改编和表演比赛,首先从各组招聘编剧导演演员,然后各组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的一切活动基本由学生独立完成,我只是提醒他们尊重原著,尊重作者,于是为了准确把握表演分寸,课上课后时时有朗朗书声。我发现,只要启发得当,相信学生,他们就会为你创造奇迹。
2、说话,让课堂多一点活力美。
我认为,说话是读书的延续,书读得透,自然会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就需要交流,不失时机的追问,是引导学生敢于说话的关键。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常常浅尝辄止,或者不着边际,这样的学生,不要因为怕他耽误时间,怕他打乱课堂思路,就轻易让他坐下,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巧设疑问引导他深入思考或者让他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哪怕说错了,也要让他多说两句,万事开头难,只要张开口,哪怕他以后不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其实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他的说话能力,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学生那颗脆弱的心灵,因为对很多学生来讲,主动发言不是那么容易,我就着力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告诉他们,只要是认真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有价值的,要大胆的说出来,我不怕你出错,就怕你不说。我也经常跟学生讲,你们将来是要走上社会的,说话是你们的一项最基本的求生技能,而今天我们的课堂就为你们提供了一个练习和展示的平台,课堂时间有限,机会稍纵即逝,抓住现在就意味着将来的成功,这样鼓动下大部分学生可以抛下包袱主动参与其中,有的甚至为没抓住机会而懊恼,这样几乎所有学生都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中来,课堂洋溢着竞争的氛围。这样的课堂处理不好会造成一边倒的局面,这样我又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课堂评价既关注表现优异的个人,更关注活动面大活动效率高的小组,经过这样一个阶段的引导,课堂上学生们不但敢讲而且能讲会讲。课堂上任何思维的活动、语言的碰撞都可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瞬间精彩常让我激动不已,教的同时也是在丰富我们自己。鼓励学生说话,一方面是培养思维能力,活跃课堂,其实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
3、设计问题,让课堂多一点探究美。
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比如,我在教授《紫藤萝瀑布》时,在同学们充分的阅读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他们自己发现的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代表规范的写到黑板上,各小组提出了很多问题,我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哪些属于内容理解题,哪些属于语言品味题,哪些属于结构分析题;哪些属于浅表性问题,哪些属于深入分析,同时我也根据实际情况补充适当的问题,就这样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课文。对不成熟或表述不准确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我完善。教师分析引导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什么,而是让他们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更是要他们认识到他们很了不起,他们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增强主动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而这也是培养他们可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这些问题我计划安排三个课时完成,当然实际操作我也可能需要四个、五个甚至更多课时,有时我们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充满激情的有效互动甚至可以生成更多的有价值的问题,要重视这些生成的问题,不要因为它超出我们的预期就去扼杀它,教师不要害怕自己临场反应不上去,而害怕去面对,有些时候平等互动可能效果更佳,这样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由内容到形式,不但教学生会读,领会作者的意图,而且要让学生从中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使学生能健康成长,当然,经过这样的深挖细掘,举一反三才成为可能,培养语文能力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教材是载体,课堂是平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而一堂课就是一台戏,一堂好课,就是一台精彩不断的大戏。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如何去挖掘?这是一个问题,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方法,而不是答案。如果学生要解决的只是把窗户纸捅破,教师需要做的是把学生的手指放到窗户纸的旁边,让学生自己去捅破,让学生去体会成功的喜悦,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一个目的。
4、拓展延伸,让课堂多一点容量美。(1)、比较阅读
如何学好语文,有专家认为,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学生的储存量,二是发展学生思维加工能力。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紫藤萝瀑布学完后,我让学生品读《春》、《淡竹》、《生死胡杨》、《野菊花》、《风筝》等散文,鼓励学生求同存异、异中找同,在比较中摸索出阅读的规律,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以期能举一反三,利用课本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跳出课本,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经验,再回到教材中去。通过这样几个反复,培养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
(2)、设计考题
阅读训练到一定程度,我就根据课标和考纲要求,抛出常见题型,让学生设计考题并做出答案。这对学生来说是很新奇的事,积极性很高。开始时,我通常提示一下范围,比如文章内容的概括与理解、文章结构、题目、语言表达、关键语句等,然后全班学生独立操作,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最后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到全班进行讨论。这一环节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检验评价的过程。
5、小组活动,让课堂多一点实效美。
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为了更有效地教学,我把学生化整为零,分成几个小组,利用学生管理学生,学生牵制学生,告诉学生,他们是班级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班级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学生意识到,上课就该有上课的样子,每个学生都不允许懈怠。激发学生间和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同学间、小组间、师生间要互相尊重,要指导小组长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威信,课堂上我时时注意观察,扬长避短,对表现好的小组和小组长要及时有针对性表扬,表扬要中肯,言之有物不说空话。利用小组每天的汇报总结,引导组长发现、表扬进步明显的同学,同学间的相互认可往往比教师的表扬更有影响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磨合、相互适应,课堂上他们会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承担学习任务。
6、教学评价,让课堂多一点激励美。
我认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是非优劣,明确发展方向。
总之,课堂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决定教法和学法,我在备课过程中,除了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想得更多的是怎样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怎样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收获。当然,这只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点浅薄的想法和微不足道的做法,一切也还是在摸索过程中,今后实践中,将继续学习探究。
第五篇:谈如何打造优质课堂
谈如何打造优质课堂
打造优质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近年来,我校立足课堂,注重过程管理,在抓好抓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教研活动载体,聚焦青年教师成长,聚焦课堂教学水平提升,通过搭台子、引路子、压担子,积极打造优质课堂,促进青年教师全员快速成长,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打造高质量课堂
按照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新要求,强化专题教育,积极挖掘学科及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资源,出台了学校学科育美课堂评价标准,促使各学科全面融入美育因素,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美育素养,健康快乐成长。通过教学开放日、年级组常态课观摩、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及青年教师成长汇报课等多种方式,积极打造优质课堂、自信课堂、育美课堂,通过邀请家长进课堂听课等方式,宣传课堂,宣传学校,提升家长及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二、重视“教研共同体”建设
积极打造教研共同体,学校党组织牵头组织、谋划共同体共同发展工作,在教学研究、教法改进、难点问题研讨、教学教研交流等活动中,党员名师骨干教师带头晒课、带头交流、带头结对帮扶片区内青年教师共同成长。今年以来连续多次在课堂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精准帮扶等工作中,与共同体创建单位共学、共研、共建,积极破解难题、共同迎接挑战,先后多次向帮扶单位送教、送课、送家校合作讲座等,共享名校教育教学管理、课堂、特色及师资成长等资源,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共
同进步、同步发展。此外,充分发挥我校“数学名师工作室”作用,定期安排名师常规示范课,开展名师结对帮扶活动,有利促进了我校及共同体单位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这些活动锻炼了教师,促进了教学,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
三、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在学生文明审美素养提升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发学校艺术类校本课程。在开齐开足艺术教育科目、配齐专职音体美教师的同时,学校成立了专业的音、体、美教研组和综合学科组,定期开展艺术教育专题教研、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活动;学校定期举办校园美育文化艺术节活动,各班级在分年级充分展演自身歌舞类艺术节目的基础上,在班级、学校操场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美术及科技制作类作品,让学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培育其对艺术美的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明素养。学校积极开发家乡特色民俗文化,落实《中华民歌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地方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对家乡美、生活美和家乡民俗文化美的感知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文明素养。
四、积极打造“育美课堂”
学校以打造“育美课堂”为抓手,充分挖掘学科美育资源,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美育因素,在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常态课教学教研的基础上,把“四会”标准(会倾听、会表达、会合作、会质疑),“四美”评价(语言美、行为美、结构美、和谐美),“五美”环节(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纳入学校育美课堂评价标准,夯实了
学校“育美课堂”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
此外,学校积极开展美育创建系列专题研究和宣传,从文化和理论层面为美育创建把脉定位。重点以美育特色文化建设为突破,编印美育特色校刊《春华秋实》,设立规划篇、立德篇、益智篇、育美课堂篇、集智纳谏篇和文明寄语篇等栏目,精选登载学校领导和教师在美育创建中的思考、感悟和实践经验类文章在校刊登载,积极营造育美课堂文化创建浓厚氛围。
五、“阳光分班”促进教育公平
严格落实教育局招生计划,每年秋季招生进行阳光分班,做到师资均衡搭配,程序公开透明,结果公正公平,公正、公平、阳光操作。
整个阳光分班过程做到:“五个统一”:统一流程、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监督、统一公示。“六个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分班方案公开、分班程序公开、分班过程公开、分班结果公开、举报电话公开。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搭配做到“班班有亮点、班班有品牌、师资资源班班均衡”,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主动接受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监督。阳光分班活动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六、注重务实创新
抓好常态课、优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展示、交流及课例研究、校本教研、专题培训等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做好名师、骨干教师梯队建设,通过培训、引领、示范、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名师和各级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带动青年教师
快速成长。坚持“育美”课堂创建,进一步挖掘学科美育资源,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美育因素,打造美育氛围浓厚的“育美”课堂。
做好教育结对帮扶工作,通过骨干教师支教、名师优秀教师送教及多层面座谈研讨、结对互帮等多种方式,做到精准扶贫,为我市教育均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卫生防疫等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提升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和审美情感、美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