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础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5 06:4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审计基础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审计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篇:审计基础教学大纲

《审计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章 总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定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审计的对象和目的,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工作任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

一、审计的涵义

审计的定义 审计关系人 审计的基本特征 现代审计

二、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

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审计产生的原因

不同组织形态审计的产生

社会主义时期的审计

二、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西方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民间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审计的发展

20世纪以来审计的重要发展

现代审计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一、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及其发展

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二、审计目的

国家审计的目的民间审计的目的内部审计的目的第四节 审计的职能、作用与任务

一、审计的职能

经济监督

经济评价

经济鉴证

二、审计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作用包括制约性和促进性作用。

三、审计任务

基本任务

具体任务

第二章 审计的分类与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分类和其他分类,掌握审计方法的涵义,熟练掌握审计的技术方法,了解审计方法的意义及选用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审计的分类

审计分类的标准很多。参照国际审计分类的惯例,结合我国经济类型和审计监督的特点,我国的审计分类有基本分类和其他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按审计主体分类,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按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的关系分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按审计范围分类,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按审计动机分类,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单位分类。

第二节 审计的方法

一、审计方法的选用

审计方法的涵义

研究审计方法的目的审计方法的选用要求。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

审计的技术方法,一般由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两大类组成。

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顺序检查法有顺查法和逆查法

范围检查法有详查法和抽查法 资料检查法有审阅法、核对法、查询法和分析法。

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这类方法包括盘存法、调节法、观察法和鉴定法。

第三章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我国民间审计组织和西方民间审计组织概况,掌握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素质要求、职业道德以及法律责任。了解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职责权限以及西方国家审计机关的概况,了解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审计职责、审计权限以及国外内部审计机构的概况,了解西方民间审计人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审计机关

一、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

中央国家审计机关

地方国家审计机关

二、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

国家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

国家审计机关的具体职责

国家审计机关职责的特殊规定

三、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

根据国家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有10项权限。

四、西方国家审计机关

西方国家审计机关的类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第二节 民间审计组织

一、民间审计组织

民间审计的业务范围

民间审计组织的权限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性质和职责

会员

机构设置

第三节 内部审计机构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范围

内部审计机构领导与管理关系。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

内部审计有要求报送资料权,审核检查权,参加会议权,调查取证权,临时制止权,临时措施权,建议意见权,建议反映权。

四、内部审计机构管理

五、国外内部审计机构概况

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机构

国际内部审计组织

第四节 审计人员

一、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

二、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三、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四、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五、西方民间审计人员

第四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练独立审计准则,掌握国家审计准则,掌握审计依据的涵义、种类、特点及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了解审计准则的意义、基本内容及国际审计准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审计准则的意义和内容

一、审计准则的意义

审计准则的涵义

审计准则的作用

二、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

一般公认审计准则;政府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三、国际审计准则

国际审计准则的概述

国际审计准则的构成国际审计准则的内容

第二节 我国审计准则

一、国家审计准则

颁布人

背景

必要性

依据

适用范围

内容

二、独立审计准则

独立审计准则颁布与实施

独立审计准则的体系与内容

第三节 审计依据

一、审计依据的涵义

二、审计依据的种类

三、审计依据的特点

四、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第五章 审计程序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内容只要求学生作一般了解,但第二节中审计计划、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关内容要熟练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审计程序的概念

一、审计程序的涵义

二、审计程序的作用

第二节 审计准备阶段

一、明确审计任务,确定审计重点

二、编制审计计划

第三节 审计实施阶段

一、进驻被审计单位

二、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

三、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实质性测试

四、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工作底稿

第四节 审计终结阶段

一、整理、评价审计证据

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三、正确处理期后事项

四、关注或有负债

五、撰写审计报告

六、审计行政应诉

七、后续审计

第六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综合及审计证据的应用,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了解审计证据的涵义、特点及分类,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种类及其填制和审核。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审计证据的涵义与分类

一、审计证据的涵义

二、审计证据的特点

相关性、重要性、客观性与可靠性和足够性。

三、审计证据的分类

按证据形式、相关程度和来源渠道分类。

第二节 审计证据的形成过程

一、审计证据的收集

收集审计证据的基本要求、收集方法

二、审计证据的鉴定

鉴定证据的作用 鉴定证据的内容 鉴定证据的方法

三、审计证据的综合

审计证据综合的作用 证据综合的方法

四、审计证据的应用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和种类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与作用

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 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

审计工作底稿按形式、职能、类别分类。

第四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和内容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规划要求

第五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与审核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

第七章 内部控制的评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初评及符合性测试、总评。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及其作用,掌握内部控制的要素和种类,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其审计步骤。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与描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和作用

控制与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

控制环境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 信息交流 监督

三、内部控制的种类

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四、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五、内部控制评审步骤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调查与描述

一、内部控制的调查

调查方法 内部控制的内容

二、内部控制描述

文字描述法,调查表法,流程图法。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一、内部控制的初评

内部控制初评的概述 内部控制初评的内容

二、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的目的、内容 符合性测试的方法

三、内部控制的总评

依赖程度评价 内部控制总评的要点

第八章 审计抽样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样本的设计与选取,熟练掌握评价抽样结果的步骤,分析样本误差以及总体误差的推断。掌握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发现抽样等属性抽样方法,掌握单位平均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等变量抽样方法。了解审计抽样的定义和种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涵义及种类

一、审计抽样的涵义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审计抽样的种类很多,通常按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可以将审计抽样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按审计抽样所涉及的具体范围不同,可以将审计抽样划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第二节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

一、样本的设计

二、样本的选取

第三节 属性抽样

一、固定样本量抽样

二、停-走抽样

三、发现抽样

第四节 变量抽样

一、单位平均数估计抽样

二、差额估计抽样与比率估计抽样

第五节 抽样结果的评价

一、评价抽样结果的步骤

二、分析样本误差

三、推断总体误差

四、重估抽样风险

五、形成审计结论

第九章 审计报告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报告的涵义、种类及作用,掌握国家审计报告及民间审计报告的内容与种类,掌握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了解管理建议书的有关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审计报告的涵义、种类与作用

一、审计报告的涵义

二、审计报告的种类

1、按撰写主体分为国家审计报告、民间审计报告和内部审计报告;

2、按报告内容分为财政财务审计报告、财经法纪审计报告和经济效益审计报告;

3、按审计报告的详略程度分为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

三、审计报告的作用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一、国家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二、民间审计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第三节 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

一、审计报告的一般编制步骤

二、审计报告的审定

第四节 管理建议书

一、管理建议书的意义

二、管理建议书的结构和内容

第十章 电算化系统审计

第一节 电算化系统概论

一、电算化系统基本概念

二、电算化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 电算化系统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二、电算化系统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三、电算化系统审计的概念

四、电算化系统审计的意义

第三节 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及其评审

一、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二、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三、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

第四节 电算化系统审计的基本方法

一、绕过计算机审计法

二、通过计算机审计法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

第二篇:审计基础

审计学基础 教

(2008年1月修订)

兰 州 商 学 院 长 青 学二○○八年一月

《审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审计学基础》课程是审计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是研究审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明确审计的目标和作用,认识做好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日后学习专业审计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审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审计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审计的概念、对象和审计规范,了解在实务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使学生对审计学这一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做好审计工作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以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

(三)教学时数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为51课时。

(四)教学方法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相当紧密,要求学生结合会计基础知识和最新的会计准则来学习,同时,《审计学基础》课程又是一门业务技术性较强的课程,除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应当尽量使用案例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五)面向专业

本课程面向会计学院审计学专业的本科生开设。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总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掌握学科的理论要素;理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行审计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对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有一个初步认识。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是本章的重点。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受托经济责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

2、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审计关系理论

3、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二、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三、西方审计的起源和演进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与分类

一、审计的概念

1、美国会计学会

2、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二、审计的分类

1、审计的基本分类

2、审计的其他分类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

一、审计的对象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二、审计的职能

1、经济监督

2、经济评价

3、经济鉴证

三、审计的作用

1、制约作用

2、促进作用

3、证明作用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和课堂讲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6学时。

第二章 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审计组织的形式特别是我国三种主体审计组织及其相互关系,进而了解审计人员的构成及要求。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授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及其管理体制等内容。政府审计机关的隶属模式和内部审计组织的特点等问题是本章的重点,民间审计组织形式和体系则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

一、政府审计机关模式的设置

1、立法型

2、司法型

3、行政型

4、独立型

二、我国政府审计机关

1、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设置

2、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

3、政府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

三、国际政府审计组织

第二节 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方式

1、受本单位主计长领导

2、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

3、受本单位董事会或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

4、受本单位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和主计长双重领导。

二、我国内部审计机构

三、国际内部审计机构

第三节

民间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1、独资会计师事务所

2、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3、股份有限公司制会计师事务所

4、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

二、我国的民间审计组织

1、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3、民间审计人员

4、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体制

三、国际民间审计组织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自学等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三章 审计方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了解审计方法的演变历史,掌握各种审计方法的概念、优缺点,并力求掌握审计方法的使用。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讲授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审计的常规方法是本章的重点,风险导向审计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审计方法概述

一、账表导向审计

二、制度导向审计

三、风险导向审计

第二节 审计的常规方法

一、审阅书面资料的方法

1、审阅法

2、核对法

3、查询法

4、比较法

5、分析法

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1、监盘法

2、调节法

3、观察法

4、鉴定法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自学等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2学时。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责任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为审计规范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了解和掌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责任的含义、内容及相互关系,审计法律责任的种类、成因及防范措施。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责任的概念和内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和法律责任的成因是本章的重点,审计的独立性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一、独立、客观、公正

1、独立

2、客观

3、公正

二、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

1、专业胜任能力

2、应有的关注

三、保密

四、职业行为

1、对社会公众的责任

2、对客户的责任

3、对同行的责任

4、其他责任

五、技术准则

第二节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和种类

1、法律责任的含义

2、法律责任的种类

二、审计人员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

1、审计人员方面的原因

2、社会的原因

3、被审计单位方面的原因

三、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

四、规避法律责任的对策

1、审计执业界应采取的对策

2、审计人员及事务所应采取的对策 审计的法律责任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6学时。

第五章 审计准则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为审计规范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有关审计准则的的含义、准则体系的结构和作用;了解审计准则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概况、审计准则产生的背景;理解民间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审计准则的含义、体系结构和作用,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的关系,民间审计准则的内容。审计准则的概念、执业准则是本章的重点,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则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审计准则概述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

二、审计准则体系的结构

三、审计准则的作用

第二节 审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

一、审计准则产生的背景

二、审计准则的演进

1、产生阶段

2、初步成型阶段

3、发展完善阶段

4、全球扩展阶段

三、当代审计准则的新发展

第三节 民间审计准则

一、国际审计准则

二、美国民间审计准则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

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的三个阶段

2、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框架

3、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特点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1、鉴证业务的定义、要素和目标

2、业务承接

3、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

4、鉴证对象

5、标准

6、证据

7、鉴证报告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等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6学时。

第六章 审计目标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具体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着重掌握财务审计的总目标;两种不同的责任,了解审计过程,并能掌握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审计目标的含义及其两个层次,财务报表审计责任的划分,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及审计业务约定书等内容。财务审计的总目标和财务报表审计责任的划分使本章的重点,管理层认定的含义和种类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财务审计的总目标

一、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二、我国财务审计的总目标

1、合法性

2、公允性

第二节

财务报表审计责任的划分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三、两种责任不能相互取代

四、几个重要概念

1、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

2、财务报表审计的范围

3、职业怀疑态度

4、合理保证

第三节 确定具体审计目标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

1、管理层认定的含义

2、各类交易认定的种类

二、具体审计目标

第四节 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一、接受业务委托

二、计划审计工作

三、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四、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五、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第五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和作用

1、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

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作用

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的工作

三、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6学时。

第七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审计证据的含义,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的关系;掌握审计证据的特征、审计证据的分类和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及作用,掌握编制、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审计证据的概念和种类,审计证据的收集、评价和整理以及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分类,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归档保管等内容。审计证据的概念、分类及获取方法是本章的重点,审计证据的特征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征

1、审计证据的含义

2、审计证据的特征

二、审计证据的种类

1、实物证据

2、书面证据

3、口头证据

4、环境证据

三、审计证据的收集

1、风险评估程序

2、控制测试程序

3、实质性程序

四、审计证据的整理、分析与评价

1、审计证据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2、审计证据的评价

3、审计证据整理与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分类及作用

1、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

2、审计工作的底稿的分类

3、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复核

1、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

2、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三、审计档案的管理

1、审计档案的分类

2、审计档案的所有权与保管

3、审计档案的保密与调阅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和课堂讲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4学时。

第八章 计划审计工作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如何编制审计计划,理解重要性的概念,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审计风险的概念、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理论,揭示了这些理论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获取审计证据、专业判断、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概念,如何确定重要性水平是本章的重点,重要性与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初步审计活动

一、初步审计活动的目的

二、初步审计活动的内容

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

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

3、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

第二节 审计计划

一、审计计划的概念与作用

1、审计计划的概念

2、审计计划的作用

二、审计计划的内容

1、总体审计策略

2、具体审计计划

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

一、重要性的含义

二、重要性的运用

1、运用重要性的一般要求

2、运用重要性的两个阶段

3、重要性的两个判断标准

4、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三、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确定重要性水平应考虑的因素

2、两个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四、评价错报的影响

1、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

2、评价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

第四节 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及组成要素

1、审计风险的含义

2、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

二、重大错报风险

1、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2、固有风险和错报风险

三、检查风险

四、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5学时。

第九章 风险评估与应对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内部控制的含义、目标及其历史演变,了解内部控制的结构,掌握如何评估控制风险、进行风险应对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本章的重点,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一、总体要求

二、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1、行业状况

2、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

3、其他外部因素

4、了解的重点和程度

三、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1、所有权结构

2、治理结构

3、组织结构

4、经营活动

5、投资活动

6、筹资活动

四、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1、重要项目的会计政策和行业惯例

2、重大和异常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

3、在新领域和缺乏权威性标准或共识的领域,采用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

4、会计政策的变更

5、被审计单位何时采用以及如何采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五、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1、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2、经营风险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

3、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

4、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考虑

六、被审计单位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1、了解的主要方面

2、关注内部财务业绩衡量的结果

3、考虑财务业绩衡量指标的可靠性

4、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考虑

第二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要素及目标

1、内部控制的含义

2、内部控制的要素

3、内部控制的目标

二、内部控制的历史演变

1、内部牵制时期

2、内部控制时期

3、内部控制结构时期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局限性

1、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2、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四、了解内部控制和评估控制风险

1、了解和记录内部控制

2、评估控制风险 第三节 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

一、控制测试

1、控制测试的含义

2、控制测试的目的

3、控制测试的条件

4、控制测试的种类

5、控制测试的方法

6、控制测试的时间

7、控制测试的范围

二、实质性程序

1、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2、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3、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讲授、自学等教学方法和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8学时。

第十章 审计抽样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审计抽样产生发展的原因,掌握审计抽样的概念和特征,理解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熟练掌握属性抽样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审计抽样产生发展的原因,审计抽样的概念和特征;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属性抽样的步骤等内容。审计抽样的概念与特征,确定样本规模是本章的重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是本章的难点。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概念和特征

1、审计抽样的概念

2、审计抽样的特征

二、抽样类型

1、任意抽样

2、判断抽样

3、统计抽样

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1、抽样风险

2、非抽样风险

第二节 属性抽样

一、确定样本规模

1、确定样本规模考虑的因素

2、确定样本规模

二、样本选取

1、随机数表法

2、系统抽样法

3、分层抽样法

4、整群抽样法

三、评价样本结果

1、分析误差的原因和性质

2、推断误差

3、得出总体结论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和课堂讲授的形式

(四)教学时数

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4学时。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核方式。

四、教材选用

1、王学龙、李培根:《审计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2版。

第三篇:基建审计教学大纲

基建审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建审计 课程号:

编写日期:2006年5月

一、开设院(部)会计学院

二、教学对象 会计学院三年级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

1.掌握基本建设项目预决算审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从总体上把握基建审计课程的概念框架;

2.了解基本建设项目预决算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熟悉预决算编制与审计等相关法规的制定和颁布;

3.掌握基本建设项目预决算审计的基本实务知识,能够解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般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能够承担基本建设项目预决算审计某一方面的具体业务,编制简单的审计工作底稿,撰写审计报告(草案)。

四、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求是:

1.明确学习基本建设项目预决算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的重要意义; 2.熟悉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的基本要求及基本程序;

3.熟悉建筑工程施工图、建筑工程材料与施工管理知识、建筑工程构造等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的基础知识;

4.熟悉预算定额的内容及使用方法; 5.熟悉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计算;

6.掌握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概算审计的内容及方法; 7.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8.掌握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9.掌握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10.掌握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36学时;课堂授课:36学时

六、考核

期末考试(笔试)、平时考核(作业、课堂问答、考勤)。平时到课率(出勤率)和作业,占期末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70%。

七、教材

八、主要参考书目

1、刘晓军、时现主编: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概预算审计,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

2、时现主编:建设项目预决算编制与审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编著:基本建设项目审计案例分析,北京: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目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主编: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土建上下册),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5、中华人民共和目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主编: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6、中华人民共和目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主编: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GJDGZ-101-199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7、中华人民共和目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主编:全国统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GYD--901-200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8、中华人民共和目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主编: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GYDGZ-201-200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九、讲授提纲

本课程以国家以及有关地区、部门关于基本建设项目预决算的编制与审计方面的有关规定及要求为基础,介绍了土建工程、建筑装饰工程、水电安装工程预决算审计的方法和要求,并辅之以大量的操作实例,还介绍了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及建设工程合同的有关基础知识。具体包括概述、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的基础知识、基本建设预算定额、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概算审计、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审计、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审计、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审计等八章内容。

第一章

概述(3课时)

第一节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介绍

一、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含义

二、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分类

三、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 第二节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概述

一、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体系构成

二、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的作用

三、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编制的基本要求

四、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文件的组成 第三节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概述

一、实施预决算审计的意义

二、审计的基本要求

三、审计的基本程序

第二章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的基础知识(8课时)

第一节

建筑工程施工图介绍

一、建筑工程施工图构成

二、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形成

三、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设计原则

四、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内容

五、建筑工程施工图识图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建筑工程材料与施工管理知识

一、建筑材料简介

二、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三、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控制 第三节

建筑工程构造

一、建筑工程的分类

二、建筑工程的构造

三、建筑工程各构造部位的形式及相互间的关系 第三章

基本建设预算定额(2课时)

第一节 定额概述

一、定额的概念

二、定额的分类

三、定额的编制原则

四、定额的特点及作用 第二节

预算定额的使用

一、预算定额常见的表达形式

二、预算定额的内容

三、预算定额的使用

第四章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概算审计(4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总概算书

二、单项工程综合概算书

三、单位工程概算书

四、概算审计的意义

五、设计概算编制与审计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 基本建设项目总建设费用审计

一、基本建设项目总建设费用的构成二、建设项目总费用的确定

三、建设项目总费用的审计 第三节 设计概算编制过程的审计

一、审计设计概算的编制条件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二、审计设计概算编制的依据是否合法合规

三、审计设计概算编制方法是否正确

四、审计建设项目的个数是否与设计概算的计算内容相符

五、审计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的费用内容是否正确

第五章

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审计(8课时)

第一节 概述

一、施工图预算审计概述

二、施工图预算审计依据

三、施工图预算审计程序 第二节

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审计

一、建筑面积审计

二、土方工程量审计

三、基础工程量审计

四、墙体工程量审计

五、柱梁工程量审计

六、楼板层、地面层、屋盖层工程量审计

七、门窗工程量审计

八、楼梯、阳台、雨蓬、台阶等附属部位工程量的审计 第三节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审计

一、预算定额选用的审计

二、预算定额使用过程的审计

三、预算定额审计案例 第四节

施工图预算费用审计

一、审计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费用构成是否正确

二、审计各项费用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

三、审计各地规定的费用标准是否得到严格执行

第六章

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4课时)

第一节

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

一、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费用构成与计算

二、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介绍

三、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的编制依据

四、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的编制程序 第二节

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

一、加强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的意义

二、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的基本程序

三、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要求

第三节

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审计要点

一、合同的确认

二、建筑装饰工程预决算计算方法的确认

三、审计原预决算书中的各项费用是否正确

四、审计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

第七章

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审计(3课时)

第一节 基础知识介绍

一、暖通工程安装的基本知识

二、给水排水工程安装的基础知识

三、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知识

第二节

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一、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定额的选用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

三、安装工程费用计算

第三节

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的审计

一、审计依据

二、审计程序

三、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审计要点

第八章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审计(2课时)

第一节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招标

一、招标类型

二、招标工程必备的条件

三、招标的程序

第二节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投标

一、投标的条件

二、投标程序

第三节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审计

一、招标投标审计的依据和原则

二、建筑安装工程招标投标审计内容

总复习(2课时)

第四篇:《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模具设计基础 学时数:60 学分:3 适用专业:数控专业两后生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1.学习目的

《模具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注塑模具及其他模具)的基础知识,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授课时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介绍常用模具的典型知识、设计方法和成形设备的选用。力求学生修完本课后,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了解成形设备,能进行简单的模具设计。

2.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① 冷冲压成形工艺的基本知识,包括成形工艺过程、常见模具种类、模具材料,冷冲压成形设备的应用。

② 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等冷冲模具的成形原理、工艺过程、模具结构设计与计算、模具设计步骤等。

③ 塑料成形工艺的基本知识,包括塑料原料、塑料制造品的工艺性、注射成形、挤出和压塑的工艺过程及成形设备等。

④ 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注塑模、挤出模、压塑模等塑料模具的制品工艺性,设计计算基础及常见的基本结构设计和模具设计步骤等。

3.基本要求

(1)掌握模制产品的成形方法,了解模制产品的成形方法。

(2)了解冲裁模等主要冷冲模(五金模具)设计的一般知识和相关的注意事项,认识各种常见的基础模具结构。

(3)了解和掌握注塑成型工艺与设备的一般知识和相关的注意事项,认识各种常见的基础模具结构。

二、课程内容简介及学时分配

第1章 冷冲压成形工艺概论(6)1.1 冷冲压工艺概述 1.2 模具分类及结构 1.3 工艺中常用材料 1.4 冲压设备 第2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具的设计(8)2.1 冲裁基本概念

2.2 冲裁模设计与有关工艺计算 2.3 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 2.4 模具结构设计 2.5 冲模的设计步骤及实例

第3章 弯曲(6)3.1 弯曲模基础

3.2 弯曲模实例分析——多部位弯曲模

第4章 拉深(8)4.1 拉深工艺概述 4.2 圆筒形拉深件拉深工艺 4.3 拉深模典型结构 4.4 压边装置

4.5 拉深模工作部分设计

第5章 其他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6)5.1 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5.2 冷挤压

第6章 塑料与塑料成型工艺(8)6.1 塑料及塑料制品 6.2 塑料的成型工艺性能 6.3 塑件的工艺性

6.4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与设备 6.5 塑料挤出成型 6.6 压缩成型和压注成型

第7章 塑料注射模设计(12)7.1 塑件的工艺性

7.2 塑料注射模具的分类和典型结构 7.3 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 7.4 成型零件的设计 7.5 浇注系统设计 7.6 结构零件的设计 7.7 推出机构设计

7.8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7.9 模具加热与冷却系统设计 7.10 塑料模的设计程序

第八章 其他塑料成型模具(6)8.1 压缩成型模具 8.2 压注模设计 8.3 挤塑模设计

三、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以教师讲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辅以多媒体教学,修完本课后,进行考试。平时成绩占40%,期未成绩占60%。

四、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为:

① 《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

程伟 主编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②《塑料模具设计》

林桂平主编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第五篇:计算机硬件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III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III

二、课程代码:17010130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微型计算机基础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特性;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总线结构以及简单的工作过程;了解现代先进计算机技术,了解衡量微型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典型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2.Intel系列微处理器

了解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掌握内部各寄存器的主要功能,以及微处理器的存储器管理方式;了解微处理器的指令流水线技术;了解80x86系列微处理器各种工作方式的特点;了解微处理器常用外部引脚信号的定义规范。

3.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结合存储器管理方式,掌握80x86微处理器的各种寻址方式;掌握486微处理器在实模式下的常用汇编语言指令,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

4.存储器

掌握存储器的分级结构,存储器的分类以及常用存储芯片的特点;了解存储芯片与系统总线间的连接方法。

5.I/O方式

掌握I/O接口的基本概念,熟悉I/O端口的编址方式;了解IN/OUT指令的执行过程,掌握接口设计方法;掌握微机与外设之间的3种程序传送方式的接口设计以及程序设计,了解DMA传送方式和I/O处理机传送方式。

6.中断及中断管理机制

掌握中断的基本概念;掌握中断向量表的设置方法。7.典型接口芯片及应用

熟悉定时器/计数器8254芯片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掌握8254芯片的接口设计和编程应用;熟悉并行I/O接口8255A的组成结构、工作方式,掌握8255A芯片的接口设计和编程应用;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了解中断控制器8259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

8.人机接口

了解非编码键盘的接口设计和工作原理,掌握非编码键盘的键盘管理程序设计方法;熟悉八段LED显示器的显示原理和接口设计, 掌握控制八段LED显示的程序设计方法。

四、课程描述(较详细 1.微型计算机基础

微机的组成结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重点介绍前3部分的主要功能;尤其是运算器中的组成结构,以及运算后各状态标志的含义及应用;微机的总线结构:连接微机各组成部件的三总线结构,三总线的作用以及采用总线结构的优点;简单的工作过程:以CPU为核心,由总线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微机,各部件如何协调工作;

简单介绍现代先进计算机技术,如中断技术、流水线技术等;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典型的微机系统。

2.Intel系列微处理器

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寄存器的作用、存储器管理方式以及指令流水线概念;80286微处理器的特点,为了兼容8086而形成的两种工作方式的特点,存储器管理方式以及指令流水线的发展;80486微处理器的特点,3种工作方式的特点,80486微处理器 的外部引脚特点,常用总线信号。3.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操作数的存放位置,以及相应的寻址方式;跳转指令JMP的转移地址的寻址方式;486微处理器的常用汇编语言指令: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逻辑运算类指令、字符串操作指令、控制转移类指令;常用伪指令,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架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4.存储器

存储器的分级结构,各级存储器的特点以及所采用的存储器类型,几种不同类型存储器的特点;存储芯片与CPU的连接方法,3种存储芯片片选控制方法,及其特性和适用场合。

5.I/O方式

I/O接口的功能、分类以及基本结构,I/O端口地址和存储器地址的两种方式及其特点;IN/OUT指令的执行过程,简单外设的输入/输出接口设计;微机与外设之间的3种程序传送方式: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

传送方式和中断传送方式,3种传送方式的适用范围、接口设计以及程序设计;DMA传送方式和I/O处理机传送方式的特点。6.中断及中断管理机制

中断、中断源、中断向量、中断向量表的基本概念,实模式下的中断响应过程以及中断向量表的设置方法。

7.典型接口芯片及应用

定时器/计数器8254芯片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8254芯片的接口设计和编程应用;并行I/O接口8255的组成结构、工作方式, 8255芯片的接口设计和编程应用;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中断控制器8259A芯片的组成结构,主要功能,8259A芯片的接口设计和使用方法。

8.人机接口

非编码键盘的接口设计和工作原理,非编码键盘的键盘管理程序设计方法;LED显示器的显示原理和接口设计,控制LED显示的程序设计方法。

下载审计基础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审计基础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建筑学专业 6学分180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它与建筑设计和毕业设计一脉相承,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ON MECHANISM DESIGN 授课对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学 时 数: 48......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曾用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适用专业: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大类各专业前期课程:《机械制图》、《AutoCAD》二、课程性质和任务课......

    篮球基础教学大纲

    《篮球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211808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学 分:4学分 学 时:64学时 开设学期:第1、2学期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篮......

    基础英语教学大纲

    《基础英语(三)》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30221013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师范/非师范)第三学期学时:68 学分:4 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基础英语》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

    室内设计基础 教学大纲

    《室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基础 编写人:胡发仲 课程代码:101220010 编写时间:2006年4月 周学时:16学时 总学时:64学时 开课系:美术系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使用教......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目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电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C3601606 课程名称:电气工程 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Engineering 总学时:120(讲课学时36、实习学时8、自学学时76) 学分: 6 开课单位:仪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