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早操律动的编排原则
《幼儿园早操律动的编排原则》
一、早操的内容、结构和时间
1、内容
小班:以徒手操和模仿操为主; 中班:主要分徒手操和轻器材操; 大班:徒手操和轻器材操;
徒手操,例如武术操等等; 轻器材操,则有二类:有创意地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作为运动早操的器材(如废物利用与一物多用原则相结合,具体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方盒、瓶子、拉力器、草袋、布袋等等运用于操的编排与练习之中)或直接购买一些运动早操器材(如球、棒、绳或者其他运动器材等等)等二类;
2、结构
以前,一般为了达成一定的运动量,按照运动生理指标的要求,将早操分成三部分:准备部分、运动部分和放松部分,形成典型的三段式的早操结构; 现在考虑到早操与幼儿体能之间的关系、早操与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之间的关系等等综合因素,逐步形成了五个基本环节:
A、热身运动: 如走、跑和变速跑等全身运动,达成热身的目的;
B、队列变化: 在小、中和大班,通过队列变化训练,可提高幼儿在团体中了解与认识自身与团体的关系,增进幼儿的团体意识,并发展幼儿理解指令的能力;
C、操节: 操节是早操的主要部分;在早操训练中,不仅要达成幼儿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时身体机能唤醒的目的;同时,早操也是幼儿运动的一种类型,需要通过一定的运动量,使幼儿在每日的早操中,逐步实现幼儿运动能力与体能的不断提高;
D、体能活动: 利用身体或器材练习走、跑、平衡、跳和钻等等动作,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在早操创编过程中,体能活动环节需要注意的是:
a、早操与体能活动和训练的相结合;在早操中运用器材,也是为了达成一定的运动量的目的;
b、早操需要有机地将八大动作,融入到早操之中去;
E、放松阶段: 在早操的放松阶段,充分的放松,可以使幼儿以良好的身体与精神面貌,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反之,如果早操的放松阶段没有作好,则可能会影响幼儿在早操后的活动;例如,过量的运动,可能使幼儿产生疲劳或亢奋,影响到正常的幼儿园每日的教学活动的安排;
3、时间 小班:8-10分钟; 中班:10-12分钟; 大班:12分钟;
二、早操编排的原则
1、结合幼儿园学期幼儿体能发展之目的来编排早操:
将早操、体育课和体育游戏或幼儿体能训练有机结合,以达成早操作为学期幼儿体能训练的基本手段之一,共同为学期幼儿体能发展的教学目的服务;
2、早操的运动量要适宜:
运动量反映在运动强度和密度上;一般而言,早操的强度,以儿童平均心率140为正常;在早操运动最高时,可达到心率150-170;放松阶段为100-120;在早操结束五分钟后再测幼儿心率,幼儿心率应在80至90之间,五分钟恢复后要求幼儿心率达到正常状态; 早操的运动密度通常在80%以上,因为在早操中,较少有等待时间;而且,早操不是体育课或体能训练,它要求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身活动与运动的目的,以达成为良好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做好准备目的;
幼儿运动强度(如心率等)通常由医生抽样检查;具体测定方法由医生选择一至三个幼儿作为样本,在幼儿做早操的四个不同阶段(如热身阶段、操节阶段等)进行测试,并按照每个测试幼儿在早操不同的阶段的心率,画出每个幼儿早操的心率曲线图,以供教师参考;教师
根据心率曲线图了解早操运动量是否适宜;
教师一般可以通过幼儿完成早操后的面部表情和出汗程度,来做一个运动量是否适宜的简单判断;如果运动量有过量的情况,则教师需要对早操做调整;
3、早操不能舞蹈化:
舞蹈的基本特征是柔美与舒展,具有欣赏的价值;但幼儿早操对于幼儿有增进幼儿体能和运动能力以及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的目的,故幼儿早操需要达成一定的运动量,无论是模仿动作或扩展动作,均应该有一定适宜的运动强度;早操舞蹈化,则常常无法提高幼儿体能等;
4、操节要合理: 早操的功能之一,是幼儿在一天开始之初,起一种唤醒的作用;幼儿在早操后,尚有各种活动,有时,幼儿是在吃早餐之前做早操,故要求在幼儿完成早操后,能够轻松开始一天的活动;这,就要求早操在编排上,要做到操节合理; 一般早操有6至10个运动小节组成,小班通常为6个运动小节,中班为6至8个运动小节,大班为8至10个运动小节;在节奏节拍上,小班使用2/8拍;中、大班使用4/8拍;
5、音乐选择:
音乐选择要有美感,音乐对于儿童的活动和运动是有直接的影响的,因此,音乐的选择需要重视;一般在早操中选择活泼的、明快的音乐较为合适; 一般而言,音乐选择的一个技巧是,先有操,再选择音乐;音乐配操,而不是操配音乐;
6、器材运用:
在器材操中,应尽量一物多用;废物多用; 应强调器材运用中的安全性; 在早操器材运用过程中,器材出现的先后次序和运用方式需要仔细编排; 运动器材在早操中使用的必要性,也需要仔细考量与讨论,以真正达成器材在早操中对于幼儿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提高的作用;
三、早操与幼儿年龄特征
1、小班:早操宜简单、易学和富有趣味性;
2、中班:要求做操时,动作统一、规范和整齐; 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求幼儿在做早操时,要能够做到动作有力与动作整齐划一,如伸臂动作要求伸直等等;由此,不断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3、大班:要求活泼,并且,动作要有一些变化; 大班幼儿的运动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而言,要比小中班幼儿强,因此,可以通过早操动作编排一些必要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有效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
幼儿早操动作变化的编排,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动作方向上的变化(前后左右等); B、幼儿分组与小组配合之各种变化; C、幼儿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之变化等等; 从师幼做操看幼儿园早操活动的编排
摘要 幼儿园早操活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多次观摩、研讨师幼做早的情况后,我们总结了我园早操活动存在的一些弊端。在我园无锡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园主题式健体教育活动研究》的背景下,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从科学编排幼儿早操的动作、合理把握早操的结构、有效关注早操活动量、完美整合早操音乐几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我国师幼早操活动的编排,提高了幼儿早操活动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了 早操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 幼儿早操编排 早操音乐生活情趣
幼儿早操是幼儿园体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幼儿在早晨进行身体锻炼的各项体育活动的总称。早操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活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让幼儿情绪愉快地开始一天的新生活。
一、幼儿园早操活动的现状
幼儿园早操活动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幼儿体能锻炼和身体发展,对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观摩师幼做操的情况,我们发现幼儿园的早操活动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对早操活动的认识不够
通过问卷调查、早操观摩等活动,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将动作整齐作为幼儿做操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编排、动作设计上主要以幼儿的手部动作为主,很少考虑幼儿跑、跳等运动技能,队形变化、年龄特点把握也不够准确。比如大班十几分钟的早操活动中,幼儿的队形变化比较单一,基本只有4列变2列,2列变圆形,很少看到花型、双圆、左右分队走等一些幼儿常用、运动幅度大一些、需要幼儿双方合作的一些队形。
师幼做操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在老师身上看到“兰花指”、“转手腕”等一些舞蹈动作。有时两位教师的分工也不明确,尤其是配班教师很少关注幼儿做操的情况。
(二)早操活动的音乐有欠考虑
走进幼儿园,在我们的耳边常常能听到《青花瓷》《双节棍》《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童话》《洗刷刷》等一些流行歌曲。这些歌曲的内容多为情与怨、爱与恨,其内容对幼儿有着一定的非正面影响。有些早操的音乐,老师没有因势利导,挖掘流行歌曲中的积极元素,有意识地挑选一些内容积极、曲调简单、朗朗上口、节奏明快的流行歌曲。也没有对流行歌曲再加工,让孩子通过欣赏、创编出适合他们年龄特点、身心健康的新歌词„„而是不管合适不合适,只要好听、流行就直接拿来成为幼儿做早操的音乐。
(三)早操材料的选用比较单一
幼儿园现有的早操活动基本以徒手操为主,内容单一,缺乏创意。有些早操虽然也会适当加入一些器械操,但是在器械的种类、安全、使用、编排上没有发挥一物多用、变废为宝等积极作用。
(四)早操活动的编排与幼儿需要脱节
幼儿园的早操编排一般在开学初由各年级组统一编排,幼儿参与的频率较少。因此教师一些个人的喜好、成人化的动作常常出现在早操中,而各年龄段幼儿的需要、能力、编排的 情趣化、游戏化很少去关注。
二、科学编排幼儿园早操
幼儿园早操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要一部分,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手段。幼儿园应重视早操的编排与实施工作,这样才能让幼儿喜欢运动,更好的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能够更健康的成长。在我园无锡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主题式健体教育活动研究》的背景下,从2008年起《幼儿园早操活动研究》就纳入到我园的子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健体活动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对传统的早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力求通过早操活动,培养幼儿参与、合作的群体意识,使之形成良好的个性,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了一些早操编排的方法和经验。
(一)合理把握早操基本结构
早操活动没有固定的活动结构,在具体设计或安排时,要尽量做到结构科学、合理。我园设计早操,小班一般是三段式结构(准备部分、运动部分和放松部分),中大班则多采用四段式结构。我园中大班早操安排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是热身运动。在音乐伴奏下,做各种模仿动作,也可做一些走、跑、变速跑等全身运动,目的在于组织和集中幼儿注意力,让幼儿尽快进入自己扮演的角色,诱发幼儿身体各器官组织的技能由较安静状态进入活动状态,为做操和其他身体锻炼活动的开展你作好准备,达到热身的目的。
其次是操节运动。操节是早操的主要部分,在早操训练中,操节运动不仅能达成幼儿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时身体机能唤醒的目的,还能通过一定的运动量,使幼儿在每日的早操中,逐步实现幼儿运动能力与体能的不断提高。操节运动主要是在音乐伴奏下做各类基本体操(模仿操、徒手操、轻器械操等),重点引导幼儿在肢体活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生活中喜爱的人、事、物融入其中,使操节活动具有新的生命力,如现在普及的全国第二套大班幼儿广播体操《世界真美好》以及各年级组编排的圈操、绳操、瓶操„„
再次是体能运动。在音乐伴奏下做一些节奏较快的律动,利用身体或器材练习走、跑、平衡、跳、钻等动作,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目的在于达成一定的运动量,提高幼儿的体能。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动作发展及场地大小等因素去考虑编排,让不同体质和不同能力的幼儿排在不同位置,利用队形的变换达到多练习或少练习的目的。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剪刀舞》„.
最后是放松活动。这个环节主要开展一些与主题、情节相关的体育游戏或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逐渐放松,并适当做一些柔韧性和静力性练习的动作,使心率逐步下降,逐渐恢复正常。
(二)科学编排早操动作
幼儿时期,身体各器官、各系统还处在发育阶段,尚不完善,因此,在进行早操锻炼时,只注重某些部位的联系而忽略其它部位的锻炼是不行的。我们在选择早操动作时要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综合、均衡地安排上肢、下肢的练习,腰、背、腹部的练习,头、颈及全身的练习,做到幼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合理搭配如引用一些体操动作。体操动作难度、操节的合理性搭配使幼儿的全身肌肉、各器官和系统都得到全面锻炼和均衡发展。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编排早操。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体力、动作发展以及心理水平都不相同,教师编排幼儿早操时,要考虑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接受水平。
小班:早操宜简单、易学和富有趣味性,动作少、难度低、重复多,主要以围在老师周围做一些模仿动作,可以为他们编排一些小动物的模仿操以及日常生活动作模仿操。如《小青蛙操》《小鸭操》《小熊猫操》《爱劳动模仿操》等时间以8—10分钟为佳。
中班:要求幼儿有一定的队列队形概念,动作尽可能做到位。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具备一定的运动量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可为他们创编一些动作简单易掌握的,富有儿童情趣的徙手操、轻器械操。如《拍手操》《响筒操》《花环操》《铃鼓操》等。时间以10~12分钟为佳。
大班:要求活泼,动作要有一些变化。大班幼儿的身体发展及生活经验比小、中班幼儿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可以根据他们的能力创编一些富有艺术性的早操,增加一些动作的变化,主要有:动作方向上的变化(前后左右等);幼儿分组与小组配合的各种变化;幼儿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的变化等。如《球操》《花篮操》《绸带操》等,操节可适当增加,力度也可相应加大,时间以12—15分钟为佳。2.结合幼儿生活情趣编排早操。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早操编排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想方设法贴近幼儿生活,适时配上一些念白,有的类似模仿响声,有的类似儿歌,有的通过喊叫,有的需要教师和幼儿一呼一应的配合,使早操的编排更具情趣化、游戏化,从而调动幼儿做早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爱好。
如小小班的《手铃操》,我们的动作要领主要是:幼儿两只手腕上带着小串铃,伴随着音乐发出有节奏的铃声。这样有助于增强幼儿做操的兴趣。又如小班的小桶操,我们将其分成以下几个环节:小猫(由小朋友扮演)起床一做操一钻洞一过桥(人站在小桶上)→劳动后的愉悦(把小桶反扣在地上,幼儿坐在地上,拍打小桶,拍打出音乐的节奏)一用小桶泼水洗澡一小猫高兴地回家(把小桶扣在头上,扮演小猫的动作,摇摇摆摆地出场)。这些动作配上通俗、形象的儿歌或童谣,都给幼儿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深为幼儿喜爱。一些新人园爱哭闹的幼儿,也深深地被这些新颖有趣的早操所感染,高高兴兴地加入做早操的行列,他们从喜欢做早操逐渐地变为喜欢上幼儿园了。3.根据四季变化编排早操。
四季的轮换及自然景物的千变万化给幼儿早操提供了新鲜、丰富的内容。我们把反映四季动物、植物特征或人们的活动编成了《柳条操》《游泳操》《枫叶操》《雪花操》„„这些带有季节特征的早操,既能使幼儿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内容,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完美整合早操音乐
音乐是早操活动的灵魂,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早操活动,不仅能有效地增强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能激发幼儿学操的热情,加快掌握体操动作的速度,因此幼儿早操应选择活泼轻快、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动听的音乐用来伴奏。1.音乐与操节的特点一致,达到动作与音乐的协调统一。
一般而言,音乐选择的一个技巧是:先有操,再选择音乐,音乐配操,而不是操配音乐。在确定操名、建立主题和创编好早操后,我们就应该选择合适的与早操主题相应的音乐。有时一首曲子比较长与幼儿运动量不符,有时一首曲子中只有某几段音乐和某几节操相协调,有时曲子的结构与动作编排不一致„„这时要做些技术上的处理,如用录音机、电脑进行剪辑,努力使音乐与幼儿的操节协调一致。
选用流行乐曲作为幼儿的早操音乐,教师一定要在节奏、内容上进行再加工,通过改编歌词、音乐剪辑使音乐与操节的特点协调。如编排“武术操”时我们可以用屠洪纲的《精忠报国》,听起来不仅振奋人心,孩子做起来也特别带劲;又如任贤齐的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们可以将里面的角色换成狼和小兔,这样不仅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表演起来也特别有趣;再如花儿乐队的《加油歌》我们可以以花穗为道具利用其明快的节奏编排器械操等。2.音乐与早操的要求一致,达到音色与器械的完美整合。
早操音乐的选择应重视音乐本身的节拍和节奏,与幼儿早操的要求相一致:一般在早操开始与中间部分,应选择活泼、明快的音乐;早操放松部分,应选择舒缓、柔和的音乐;八节拍的音乐比较适合做早操的背景音乐。选择器械操时,可以根据器械的特点选择音乐,如绸带、鼓、筷子等是比较具有民族特色的器械,选择一些具有名族特色的歌曲、音乐就更为恰当。
(四)有效关注早操活动量
幼儿园早操过强过弱的活动量不但达不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相反会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损害。因此,把握好早操的活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
早操活动量的安排,应贯彻由小到中,再由中到小的运动规律。教师一般可以通过幼儿完成早操后的面部表情和出汗程度,来做一个运动量是否适宜的简单判断,如果运动量有过量的情况,则教师需要对早操做调整。
运动量反映在运动强度和密度上,一般而言,早操的强度,以儿童平均心率140bpm为正常,在早操运动最高时,可达到心率150-170bpm,放松阶段为100-120bpm;在早操结束
五分钟后再测幼儿心率,幼儿心率应在80苍白pm至90bpm之间;五分钟恢复后要求幼儿心率达到正常状态。早操的运动密度通常在80%以上,主要让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身活动与运动的目的,以达成为良好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做好准备目的。
在编排和练操的过程中,我园首先要求保健医生根据幼儿做操的结构采用抽样、观察、分析等方法对幼儿进行测试,从而为早操的编排提供科学的依据。等确定了较适宜运动量的早操后,再向全年龄段幼儿进行推广。
总之,幼儿园早操编排应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编排时应尽量科学,遵循早操的基本结构和规律采用“游戏化”“趣味化”的方法使其在活动过程中有愉快的体验。在一些器械操中,老师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自制一些既经济又实用的道具让幼儿快乐做早操,让幼儿园的早操更具科学性。
第二篇:幼儿园早操律动的编排原则
《幼儿园早操律动的编排原则》 科学编排早操动作、内容
幼儿时期,身体各器官、各系统还处在发育阶段,尚不完善,因此,在进行早操锻炼时,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编排早操。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体力、动作发展以及心理水平都不相同,考虑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接受水平。
小班:早操宜简单、易学和富有趣味性,动作少、难度低、重复多,主要以围在老师周围做一些模仿动作,可以为他们编排一些小动物的模仿操以及日常生活动作模仿操。时间以8—10分钟为佳。
中班:要求幼儿有一定的队列队形概念,动作尽可能做到位。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具备一定的运动量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可为他们创编一些动作简单易掌握的,富有儿童情趣的徙手操、轻器械操。时间以10~12分钟为佳。大班:要求活泼,动作要有一些变化。大班幼儿的身体发展及生活经验比小、中班幼儿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可以根据他们的能力创编一些富有艺术性的早操,增加一些动作的变化,时间以12—15分钟为佳。
2、结构
现在考虑到早操与幼儿体能之间的关系、早操与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之间的关系等等综合因素,逐步形成了五个基本环节:
A、热身运动: 如走、跑和变速跑等全身运动,达成热身的目的;
B、队列变化: 在小、中和大班,通过队列变化训练,可提高幼儿在团体中了解与认识自身与团体的关系,增进幼儿的团体意识,并发展幼儿理解指令的能力; C、操节: 操节是早操的主要部分;在早操训练中,不仅要达成幼儿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时身体机能唤醒的目的;同时,早操也是幼儿运动的一种类型,需要通过一定的运动量,使幼儿在每日的早操中,逐步实现幼儿运动能力与体能的不断提高; D、体能活动: 利用身体或器材练习走、跑、平衡、跳和钻等等动作,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第三篇:幼儿园早操编排学习心得
幼儿园早操编排学习心得
为了提高幼儿参加早操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早操能够科学有效的实施,暑假里我们来到盟主园,参加了幼儿园早操编排培训活动,该老师为我们讲解早操内容的时候,不仅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更多的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生活需要出发。
培训活动从讲解理论到现场互动,将老师分成三个年龄段,让我们一起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点,共同思考创作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早操动作,动作要求简单、活泼、优美、轻快富有模仿性和变现力,注意队形的交换与动静交替,在幼儿练习模仿早操时不要长时间让幼儿模仿某一动作的方法来逐一检查动作是否到位,因为这样静力性的动作使幼儿容易感到疲劳,在以前编排早操的时候我们就是单项的练习一个八拍的动作,等熟练的时候再练习下一个动作,通过此次培训我以后会注意这点。
通过本次培训早操活动在内容和结构形式上的改革创新,不仅形式的活泼多样,还体现在充分、灵活地利用场地。也让我在创编早操过程大大提升。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使早操活动更加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
第四篇:幼儿园早操的编排
幼儿园早操的编排
幼儿早操的内容应该包括操接基本动作训练,队列练习、游戏、律动、歌表演、舞蹈等方面的内容,以避免单纯动作练习那种生硬、呆板和枯燥的弊端,将幼儿早操内容分为六个部分,一、早操内容
1准备动作
2队列队形练习
3操节
4歌舞表演
5体育游戏
6放松活动
二、早操的时间
小班:8-10分钟
中班:10-12分钟
大班:12-15分钟
三、早操步骤:
1、确定早操
2、创编早操
3、音乐的选配
4、教师汇编
5、幼儿学习
第五篇:幼儿园早操的编排(2008年)
幼儿园早操的编排
一、早操的内容、结构和时间 ㈠内容
小班:以徒手操和模仿操为主; 中班:主要分徒手操和轻器材操; 大班:徒手操和轻器材操;
徒手操,例如武术操等等; 轻器材操,则有二类:有创意地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作为运动早操的器材(如废物利用与一物多用原则相结合,具体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方盒、瓶子、拉力器、草袋、布袋等等运用于操的编排与练习之中)或直接购买一些运动早操器材(如球、棒、绳或者其他运动器材等等)等二类; ㈡结构
以前,一般为了达成一定的运动量,按照运动生理指标的要求,将早操分成三部分:准备部分、运动部分和放松部分,形成典型的三段式的早操结构; 现在考虑到早操与幼儿体能之间的关系、早操与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之间的关系等等综合因素,在经过二年的研究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五个基本环节:
热身运动: 如走、跑和变速跑等全身运动,达成热身的目的; 队列变化: 在小、中和大班,通过队列变化训练,可提高幼儿在团体中了解与认识自身与团体的关系,增进幼儿的团体意识,并发展幼儿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时,队列变化与训练,也是热身运动的一种积极的延续,为幼儿的早操活动作好充分准备; 队列与队形变化包括:速度的变化;切段分队走或左右分队走,如四路变二路,二路变四路;圆形等等;
操节: 操节是早操的主要部分;在早操训练中,不仅要达成幼儿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时身体机能唤醒的目的;同时,早操也是幼儿运动的一种类型,需要通过一定的运动量,使幼儿在每日的早操中,逐步实现幼儿运动能力与体能的不断提高;
体能活动: 利用身体或器材练习走、跑、平衡、跳和钻等等动作,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在早操创编过程中,体能活动环节需要注意的是:
⒈早操与体能活动和训练的相结合;在早操中运用器材,也是为了达成一定的运动量的目的; ⒉早操需要有机地将八大动作,融入到早操之中去;
放松阶段: 在早操的放松阶段,充分的放松,可以使幼儿以良好的身体与精神面貌,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反之,如果早操的放松阶段没有作好,则可能会影响幼儿在早操后的活动;例如,过量的运动,可能使幼儿产生疲劳或亢奋,影响到正常的幼儿园每日的教学活动的安排;
㈢时间 小班:8-10分钟; 中班:10-12分钟; 大班:12分钟;
二、早操编排的原则
㈠结合幼儿园学期幼儿体能发展之目的来编排早操:
将早操、体育课和体育游戏或幼儿体能训练有机结合,以达成早操作为学期幼儿体能训练的基本手段之一,共同为学期幼儿体能发展的教学目的服务;
㈡早操的运动量要适宜:
运动量反映在运动强度和密度上;一般而言,早操的强度,以儿童平均心率140为正常;在早操运动最高时,可达到心率150-170;放松阶段为100-120;在早操结束五分钟后再测幼儿心率,幼儿心率应在80至90之间,五分钟恢复后要求幼儿心率达到正常状态;
早操的运动密度通常在80%以上,因为在早操中,较少有等待时间;而且,早操不是体育课或体能训练,它要求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身活动与运动的目的,以达成为良好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做好准备目的;
幼儿运动强度(如心率等)通常由医生抽样检查;具体测定方法由医生选择一至三个幼儿作为样本,在幼儿做早操的四个不同阶段(如热身阶段、操节阶段等)进行测试,并按照每个测试幼儿在早操不同的阶段的心率,画出每个幼儿早操的心率曲线图,以供教师参考;教师根据心率曲线图了解早操运动量是否适宜;
教师一般可以通过幼儿完成早操后的面部表情和出汗程度,来做一个运动量是否适宜的简单判断;如果运动量有过量的情况,则教师需要对早操做调整;
㈢早操不能舞蹈化:
舞蹈的基本特征是柔美与舒展,具有欣赏的价值;但幼儿早操对于幼儿有增进幼儿体能和运动能力以及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的目的,故幼儿早操需要达成一定的运动量,无论是模仿动作或扩展动作,均应该有一定适宜的运动强度;早操舞蹈化,则常常无法提高幼儿体能等;
㈣操节要合理:
早操的功能之一,是幼儿在一天开始之初,起一种唤醒的作用;幼儿在早操后,尚有各种活动,有时,幼儿是在吃早餐之前做早操,故要求在幼儿完成早操后,能够轻松开始一天的活动;这,就要求早操在编排上,要做到操节合理; 一般早操有6至10个运动小节组成,小班通常为6个运动小节,中班为6至8个运动小节,大班为8至10个运动小节;在节奏节拍上,小班使用2/8拍;中、大班使用4/8拍;
㈤音乐选择:
音乐选择要有美感,音乐对于儿童的活动和运动是有直接的影响的,因此,音乐的选择需要重视;一般在早操中选择活泼的、明快的音乐较为合适; 一般而言,音乐选择的一个技巧是,先有操,再选择音乐;音乐配操,而不是操配音乐;
㈥器材运用:
在器材操中,应尽量一物多用;废物多用; 应强调器材运用中的安全性; 在早操器材运用过程中,器材出现的先后次序和运用方式需要仔细编排; 运动器材在早操中使用的必要性,也需要仔细考量与讨论,以真正达成器材在早操中对于幼儿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提高的作用;
三、早操与幼儿年龄特征
㈠小班:早操宜简单、易学和富有趣味性;
㈡中班:要求做操时,动作统一、规范和整齐; 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求幼儿在做早操时,要能够做到动作有力与动作整齐划一,如伸臂动作要求伸直等等;由此,不断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㈢大班:要求活泼,并且,动作要有一些变化; 大班幼儿的运动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而言,要比小中班幼儿强,因此,可以通过早操动作编排一些必要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有效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
幼儿早操动作变化的编排,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动作方向上的变化(前后左右等); B、幼儿分组与小组配合之各种变化; C、幼儿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之变化等等;
四、早操创编的步骤 ㈠确定操名:
无论具体采用何种内容的早操,或采用哪种形式的早操,均需首先确定一个操名;球操、圈操或者花样操,命名一个名称有利于建立主题;
㈡建立主题:
在明确操名之后,采用形象化的方式,围绕操名,建立一个主题;例如以圣诞节为主题、以丰硕的秋天为主题、猴操可以以“猴子学样”为主题等等;通过主题的设立,建立幼儿运动和活动时的一种意境,可以有效增强幼儿运动和参与早操的兴趣;
㈢创编早操:
以年级为单位,由教师集体创编具体的早操内容和具体的早操动作细节,同年级组,早操动作和音乐相同; 或者,也可以依据幼儿园的不同情况,大中班音乐相同,早操内容可以不同; 大、中和小班早操内容是否相同,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幼儿园场地特点,一般而言,大、中和小班早操内容与音乐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因为,每个年龄组幼儿的大动作技能发展、体能发展和运动能力均不同;
㈣选择音乐:
确定操名、建立主题和创编好早操后,就应该选择合适的与早操主题相应的音乐;使用音乐,可以建立一种音乐形象或一种运动意境,帮助与激发幼儿提高运动和做早操的参与意愿,并在音乐背景中达成愉快运动目的;
音乐选择,应重视音乐本身的节拍和节奏,并充分考虑是否符合幼儿早操的要求:一般在早操开始与中间部分,应选择活泼的、明快的音乐;在早操放松部分,应选择舒缓的、柔和的音乐; 八节拍的音乐较为适合用于做早操的背景音乐;
在完成早操的音乐选择后,教师需将选择的音乐合成在一盘磁带上,以避免在早操训练时,音乐出现种种短暂终止的不流畅的现象,造成幼儿做操的困扰;
㈤教师汇操:
早操的创编,常常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在早操编好后,教师汇操的目的之一,就是一起讨论早操的编辑,是否适合幼儿,并及时作出修正或调整;同时,汇操的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汇操,可以在一个年级组,统一早操的动作、统一领操的口令(语言的、哨音的和手势的)以及统一教给幼儿早操动作时的动作要领(重点与难点),此外,汇操,也可以使教师本身十分明确所编排操之动作对于幼儿体能发展的作用等等;
㈥幼儿学习:
在教幼儿新的早操时,可以通过教师的准确示范或首先培养一、二个幼儿先掌握新的早操,来加强幼儿学习新的早操时动作要领掌握的准确性; 幼儿掌握新的早操宜一次成型:
首先给予幼儿一种新的早操的整体概念或印象,可以帮助幼儿较快地掌握新的早操;再在平时每日加强练习,可以有效帮助幼儿熟练掌握新的早操动作。
五、几个问题的讨论 ㈠领操的教师是否固定?
在幼儿做早操过程中,领操的教师,不一定需要固定; 领操的教师,不固定的益处之一就是要求每个教师均需要十分熟悉早操的过程和每一个动作要领,这可以使教师在平时带领幼儿练习早操时,真正让幼儿准确掌握每一个早操动作; 此外,在幼儿做早操时,有一名教师领操,并非其他教师就在一旁观看; 在一名教师领操时,其他教师(尤其是带班教师)应选择合适的站位(教师站位)在幼儿队列中参与做早操:这既可以给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示范,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参与做早操过程中,观察幼儿和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㈡教师在领操过程中,以手势指挥幼儿时,手势是否固定? 教师在领操过程中所使用的手势、哨音或者简短的语言命令,对于幼儿而言,均是一种指令性的刺激; 这种指令性的刺激对于幼儿的而言,是起着调动与协调幼儿做早操时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的作用;而对于幼儿而言,幼儿要能够理解这种指令性的刺激,幼儿才能够对于这种指令性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这种指令性的刺激,也才能够真正发生功效; 教师在教幼儿一种新的早操动作时,其实不仅仅是在教幼儿早操本身,同时,也是在教幼儿将手势、哨音或者简短的语言命令等等这种指令性的刺激与幼儿自身的动作,建立一种相关关系;或者简单地说,是使教师的手势、哨音或者简短的语言命令等等与幼儿的早操动作与做操的过程,建立一种刺激与反应的条件反射:刺激--反应;
这样,我们可以理解,在教师领操过程中,各个幼儿园的领操教师的手势是否需要固定为一种模式,不是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幼儿能够真正理解某个领操教师的手势、哨音或者简短的语言命令等等这种指令性的刺激,并在这种指令性刺激的作用下,协调地产生幼儿自身的动作:跟随教师的手势、哨音或者简短的语言命令,完成自己的动作或整个早操;
因此,各个幼儿园领操教师的手势动作,可以根据各个幼儿园自身的特点合理安排,不必一定模仿其他幼儿园领操教师的这种指令性手势;或者说,在不同的幼儿园,教师无须刻板地固定模仿一种其他幼儿园教师的手势动作; 但是,在一所幼儿园中,无论哪个教师领操,这种手势、哨音或者简短的语言命令等等这种指令性的刺激必须固定,否则,幼儿在教师领操过程中将无可适从:“刺激--反应”的明确建立,幼儿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按照“指令性的刺激”良好地完成整个早操,并且,从小建立和养成尊重规则的习惯; 幼儿理解教师的手势、哨音和简短的语言命令,并随之顺应命令,作出相应的反应,即“刺激--反应”良好地建立,通常也是衡量一个幼儿园日常早操练习和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幼儿早操动作是否整齐划一,也与这种“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之建立密切相关;
㈢在早操编排中,设立一些声响(如器材打击或击地声音)有什么样意义?
在早操编排中,教师根据器材条件或动作特点以及整个早操的过程,设立一些音响效果,例如幼儿打击器材发出的声音、器材合理击打地面的声音或者伴随早操环节的进行,在幼儿做某一个动作时,让幼儿发出短暂的有力的吼声,是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的,这种意义不仅表现在早操方面,也表现在其他体育活动中:
其一,提高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的参与感,增加幼儿对于团体活动的认同感;
其二,提高幼儿对早操或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
其三,增强幼儿在早操或体育活动中的运动量,提高幼儿锻炼与练习的功效; 其四,有利于幼儿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培养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㈣在早操编排中,有关幼儿动作要注意哪些内容?
⒈幼儿动作发展遵循三个客观规律:由头部动作发展,逐步向躯干和下肢动作发展;由以头部与脊髓为中轴线的动作发展,逐步向身体外围(如手臂、脚部的动作等)动作发展;由大动作发展逐步开始进入精细动作发展; 儿童动作发展规律,是在幼儿早操动作编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早操编排中,重点需要考虑幼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二个部分的合理搭配;以及在早操的基本结构中,注意将幼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均尽可能包含进去; 例如,在热身运动、队列变化和操节几个环节中,热身运动和队列变化涉及到跑动、跳跃(双脚或单脚)、穿梭和钻动,均为幼儿的大动作;因此,在操节中,不仅应包含头颈运动、上臂运动、腰部运动、扩胸运动、下肢运动等等涉及全身肌肉运动的幼儿大动作,而且,应增加一些包括手部和脚部等的精细动作; 例如双手抱拳转动、拍手和手指的伸缩,身体正面俯向地面和用双手手指抵触地面,身体后仰用双手手指反支撑住地面,用脚尖跳动和脚尖戳地等精细动作;
⒉在幼儿早操动作编排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因素是:幼儿活动中的动作动与静的搭配;幼儿活动中个人行为与幼儿之间的互助行为等动作的有机协调; 例如,在分组活动中,一组幼儿下蹲,另一组幼儿围绕着下蹲幼儿跑动;这是一种方式的动静结合:表面上看,下蹲的幼儿没有运动,其实,下蹲的幼儿依旧有运动量的(下蹲是一种肌肉紧张的动作,在计算运动密度时,下蹲的幼儿是算作在运动的); 例如,在自由玩活动环节中,设计一些需要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儿童才能够完成的动作,可以增加幼儿的互助性行为和合作精神:二个幼儿相互面对站立,用手高抬搭成一个弓形,另一个幼儿穿越;三人轮流作这个合作动作等等,可以在早操中,也贯穿幼儿互助与合作行为的建立的基本教育观念;
⒊在放松阶段,则应该避免平衡、下蹲等等涉及到幼儿肌肉紧张的动作,以便使幼儿真正达成放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