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埠幼儿园早操编排设计思路
双埠幼儿园早操编排设计思路
早操,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更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个性。因此,编排一套科学、合理的早操,让幼儿身心更健康的发展,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本次早操编排,我们老师在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关运动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分别选用了圈、棒和皮筋作为早操器械。
1.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体现不同的早操特色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动作协调能力不强,坚持性,注意力、控制能力都不够,因此我们选用了容易握住的体操圈为器械,编排的早操简单易学,富有童趣。在音乐的选择上,结合小班幼儿胆小怕生的特点,选用幼儿熟悉的温馨、抒情的音乐,如《爱我你就抱抱我》、《有爱有家》等,自始至终以“爱”为主体贯穿整个过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锻炼。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的运动能力和控制能力,因此我们选用了纸棒为器械,结合棍棒的特点,将幼儿日常喜欢的一些动作编入其中,如射击、举重、指挥交通等;所选音乐《牛奶歌》节奏明显、欢快,幼儿容易听辨。并对幼儿提出适当的要求,如做操时做到注意力集中,动作基本规范、整齐,如伸臂动作要求手臂伸直,弯腰动作要求两腿分开不屈膝等。大班幼儿的运动能力和控制能力就比小中班的幼儿要强多了,动作的灵活性强,因此我们选用了多变的皮筋为器械,根据皮筋的特性来创编动作,选用节奏欢快明朗的音乐《天使》配乐,融合了一些舞蹈动作,如踏点步、小跑步等;还安排一些必要的变化,如根据人数变化灵活分组跳皮筋,提高早操的难度,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幼儿合作性和大动作技能的发展。要求做到动作统一规范整齐,还要求幼儿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动作幅度大。
2.基本体操的编排合理,运动量适宜 小班圈操共7节,每节二八拍,整套操约10分钟。中班棍操8节,每节四八拍,整套操约15分钟。大班皮筋操共8节,每节四八拍;整套操共计16分钟。
3.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不过分强求幼儿动作,更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从活动中体验快乐。
第二篇:大班早操编排设计思路
包江社区中心幼儿园大班组早操设计思路
各位老师好!
我是中一班教师:张洪芳,今天代表大
一、大二班对我们的早操编排,做个一简短的发言。
一、设计意图:
早操是幼儿在早晨进行的身体锻炼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又能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开展早操活动,对增加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操有助于幼儿在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状态中开始一日活动;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抵抗力。因此我们大班年级组老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设计编排大班早操时遵循:动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由易到难,逐渐增加运动两的规律。依托《纲要》中提出的“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的目标、指导幼儿有效的参加早操活动。
二、音乐的选择:
本套早操分六个环节,时间15分钟,准备活动——徒手操———队列队形练习———器械操————游戏——放松活动。在音乐的选择上,以欢快、活泼、速度适中幼儿喜欢的歌曲为主,队列练习选进行曲风格;放松运动选适合舒缓柔和的风格的。既有童趣,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确定准备活动的音乐是《嘚啵嘚啵嘚》、徒手操音乐为《功夫熊猫》、队列练习的音乐为《进行曲》、《谢谢、你好!》、放松动作音乐为《虫儿飞》。
三、动作的编排:
在早操编排上我们根据5——6岁幼儿的年龄段,活泼、好动、乐于表现和参与,以游戏化早操是利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幼儿,以锻炼身体、发展幼儿动作为主要目的,根据《指南》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本套操重点体现幼儿间的互助合作,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深受幼儿喜爱。
1、入场音乐:以游戏唤醒的形式,让幼儿精神饱满开始进入早操活动。
2、徒手操:因为部分幼儿在学跆拳道,幼儿对功夫很向往,因此我们编排了武术操,在编排功夫操时,我们认为动作应该是简单易学又能锻炼身体的,尽量将成人化的功夫动作简化幼儿喜欢易学的动作。
3、队形练习:经过不断的创新,形式上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主要表现在队列练习时有。
4、器械操方面:发现幼儿对“呼啦圈”的玩法很有自己的想法,如:呼啦圈游戏、呼啦圈图形、套圈等,所以我们大一班选用呼啦圈为器械,通过队形的变化,游戏的穿插,既达到煅炼的目的也具有观赏性。
大班组 2014.6.30
第三篇:幼儿园早操编排学习心得
幼儿园早操编排学习心得
为了提高幼儿参加早操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早操能够科学有效的实施,暑假里我们来到盟主园,参加了幼儿园早操编排培训活动,该老师为我们讲解早操内容的时候,不仅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更多的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生活需要出发。
培训活动从讲解理论到现场互动,将老师分成三个年龄段,让我们一起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点,共同思考创作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早操动作,动作要求简单、活泼、优美、轻快富有模仿性和变现力,注意队形的交换与动静交替,在幼儿练习模仿早操时不要长时间让幼儿模仿某一动作的方法来逐一检查动作是否到位,因为这样静力性的动作使幼儿容易感到疲劳,在以前编排早操的时候我们就是单项的练习一个八拍的动作,等熟练的时候再练习下一个动作,通过此次培训我以后会注意这点。
通过本次培训早操活动在内容和结构形式上的改革创新,不仅形式的活泼多样,还体现在充分、灵活地利用场地。也让我在创编早操过程大大提升。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使早操活动更加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
第四篇:幼儿园早操的编排
幼儿园早操的编排
幼儿早操的内容应该包括操接基本动作训练,队列练习、游戏、律动、歌表演、舞蹈等方面的内容,以避免单纯动作练习那种生硬、呆板和枯燥的弊端,将幼儿早操内容分为六个部分,一、早操内容
1准备动作
2队列队形练习
3操节
4歌舞表演
5体育游戏
6放松活动
二、早操的时间
小班:8-10分钟
中班:10-12分钟
大班:12-15分钟
三、早操步骤:
1、确定早操
2、创编早操
3、音乐的选配
4、教师汇编
5、幼儿学习
第五篇:幼儿园早操的编排(2008年)
幼儿园早操的编排
一、早操的内容、结构和时间 ㈠内容
小班:以徒手操和模仿操为主; 中班:主要分徒手操和轻器材操; 大班:徒手操和轻器材操;
徒手操,例如武术操等等; 轻器材操,则有二类:有创意地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作为运动早操的器材(如废物利用与一物多用原则相结合,具体使用日常生活中的方盒、瓶子、拉力器、草袋、布袋等等运用于操的编排与练习之中)或直接购买一些运动早操器材(如球、棒、绳或者其他运动器材等等)等二类; ㈡结构
以前,一般为了达成一定的运动量,按照运动生理指标的要求,将早操分成三部分:准备部分、运动部分和放松部分,形成典型的三段式的早操结构; 现在考虑到早操与幼儿体能之间的关系、早操与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之间的关系等等综合因素,在经过二年的研究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五个基本环节:
热身运动: 如走、跑和变速跑等全身运动,达成热身的目的; 队列变化: 在小、中和大班,通过队列变化训练,可提高幼儿在团体中了解与认识自身与团体的关系,增进幼儿的团体意识,并发展幼儿理解指令的能力;同时,队列变化与训练,也是热身运动的一种积极的延续,为幼儿的早操活动作好充分准备; 队列与队形变化包括:速度的变化;切段分队走或左右分队走,如四路变二路,二路变四路;圆形等等;
操节: 操节是早操的主要部分;在早操训练中,不仅要达成幼儿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时身体机能唤醒的目的;同时,早操也是幼儿运动的一种类型,需要通过一定的运动量,使幼儿在每日的早操中,逐步实现幼儿运动能力与体能的不断提高;
体能活动: 利用身体或器材练习走、跑、平衡、跳和钻等等动作,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在早操创编过程中,体能活动环节需要注意的是:
⒈早操与体能活动和训练的相结合;在早操中运用器材,也是为了达成一定的运动量的目的; ⒉早操需要有机地将八大动作,融入到早操之中去;
放松阶段: 在早操的放松阶段,充分的放松,可以使幼儿以良好的身体与精神面貌,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反之,如果早操的放松阶段没有作好,则可能会影响幼儿在早操后的活动;例如,过量的运动,可能使幼儿产生疲劳或亢奋,影响到正常的幼儿园每日的教学活动的安排;
㈢时间 小班:8-10分钟; 中班:10-12分钟; 大班:12分钟;
二、早操编排的原则
㈠结合幼儿园学期幼儿体能发展之目的来编排早操:
将早操、体育课和体育游戏或幼儿体能训练有机结合,以达成早操作为学期幼儿体能训练的基本手段之一,共同为学期幼儿体能发展的教学目的服务;
㈡早操的运动量要适宜:
运动量反映在运动强度和密度上;一般而言,早操的强度,以儿童平均心率140为正常;在早操运动最高时,可达到心率150-170;放松阶段为100-120;在早操结束五分钟后再测幼儿心率,幼儿心率应在80至90之间,五分钟恢复后要求幼儿心率达到正常状态;
早操的运动密度通常在80%以上,因为在早操中,较少有等待时间;而且,早操不是体育课或体能训练,它要求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身活动与运动的目的,以达成为良好开始一天幼儿园生活做好准备目的;
幼儿运动强度(如心率等)通常由医生抽样检查;具体测定方法由医生选择一至三个幼儿作为样本,在幼儿做早操的四个不同阶段(如热身阶段、操节阶段等)进行测试,并按照每个测试幼儿在早操不同的阶段的心率,画出每个幼儿早操的心率曲线图,以供教师参考;教师根据心率曲线图了解早操运动量是否适宜;
教师一般可以通过幼儿完成早操后的面部表情和出汗程度,来做一个运动量是否适宜的简单判断;如果运动量有过量的情况,则教师需要对早操做调整;
㈢早操不能舞蹈化:
舞蹈的基本特征是柔美与舒展,具有欣赏的价值;但幼儿早操对于幼儿有增进幼儿体能和运动能力以及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的目的,故幼儿早操需要达成一定的运动量,无论是模仿动作或扩展动作,均应该有一定适宜的运动强度;早操舞蹈化,则常常无法提高幼儿体能等;
㈣操节要合理:
早操的功能之一,是幼儿在一天开始之初,起一种唤醒的作用;幼儿在早操后,尚有各种活动,有时,幼儿是在吃早餐之前做早操,故要求在幼儿完成早操后,能够轻松开始一天的活动;这,就要求早操在编排上,要做到操节合理; 一般早操有6至10个运动小节组成,小班通常为6个运动小节,中班为6至8个运动小节,大班为8至10个运动小节;在节奏节拍上,小班使用2/8拍;中、大班使用4/8拍;
㈤音乐选择:
音乐选择要有美感,音乐对于儿童的活动和运动是有直接的影响的,因此,音乐的选择需要重视;一般在早操中选择活泼的、明快的音乐较为合适; 一般而言,音乐选择的一个技巧是,先有操,再选择音乐;音乐配操,而不是操配音乐;
㈥器材运用:
在器材操中,应尽量一物多用;废物多用; 应强调器材运用中的安全性; 在早操器材运用过程中,器材出现的先后次序和运用方式需要仔细编排; 运动器材在早操中使用的必要性,也需要仔细考量与讨论,以真正达成器材在早操中对于幼儿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提高的作用;
三、早操与幼儿年龄特征
㈠小班:早操宜简单、易学和富有趣味性;
㈡中班:要求做操时,动作统一、规范和整齐; 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要求幼儿在做早操时,要能够做到动作有力与动作整齐划一,如伸臂动作要求伸直等等;由此,不断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㈢大班:要求活泼,并且,动作要有一些变化; 大班幼儿的运动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而言,要比小中班幼儿强,因此,可以通过早操动作编排一些必要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有效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
幼儿早操动作变化的编排,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动作方向上的变化(前后左右等); B、幼儿分组与小组配合之各种变化; C、幼儿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之变化等等;
四、早操创编的步骤 ㈠确定操名:
无论具体采用何种内容的早操,或采用哪种形式的早操,均需首先确定一个操名;球操、圈操或者花样操,命名一个名称有利于建立主题;
㈡建立主题:
在明确操名之后,采用形象化的方式,围绕操名,建立一个主题;例如以圣诞节为主题、以丰硕的秋天为主题、猴操可以以“猴子学样”为主题等等;通过主题的设立,建立幼儿运动和活动时的一种意境,可以有效增强幼儿运动和参与早操的兴趣;
㈢创编早操:
以年级为单位,由教师集体创编具体的早操内容和具体的早操动作细节,同年级组,早操动作和音乐相同; 或者,也可以依据幼儿园的不同情况,大中班音乐相同,早操内容可以不同; 大、中和小班早操内容是否相同,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幼儿园场地特点,一般而言,大、中和小班早操内容与音乐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因为,每个年龄组幼儿的大动作技能发展、体能发展和运动能力均不同;
㈣选择音乐:
确定操名、建立主题和创编好早操后,就应该选择合适的与早操主题相应的音乐;使用音乐,可以建立一种音乐形象或一种运动意境,帮助与激发幼儿提高运动和做早操的参与意愿,并在音乐背景中达成愉快运动目的;
音乐选择,应重视音乐本身的节拍和节奏,并充分考虑是否符合幼儿早操的要求:一般在早操开始与中间部分,应选择活泼的、明快的音乐;在早操放松部分,应选择舒缓的、柔和的音乐; 八节拍的音乐较为适合用于做早操的背景音乐;
在完成早操的音乐选择后,教师需将选择的音乐合成在一盘磁带上,以避免在早操训练时,音乐出现种种短暂终止的不流畅的现象,造成幼儿做操的困扰;
㈤教师汇操:
早操的创编,常常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在早操编好后,教师汇操的目的之一,就是一起讨论早操的编辑,是否适合幼儿,并及时作出修正或调整;同时,汇操的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汇操,可以在一个年级组,统一早操的动作、统一领操的口令(语言的、哨音的和手势的)以及统一教给幼儿早操动作时的动作要领(重点与难点),此外,汇操,也可以使教师本身十分明确所编排操之动作对于幼儿体能发展的作用等等;
㈥幼儿学习:
在教幼儿新的早操时,可以通过教师的准确示范或首先培养一、二个幼儿先掌握新的早操,来加强幼儿学习新的早操时动作要领掌握的准确性; 幼儿掌握新的早操宜一次成型:
首先给予幼儿一种新的早操的整体概念或印象,可以帮助幼儿较快地掌握新的早操;再在平时每日加强练习,可以有效帮助幼儿熟练掌握新的早操动作。
五、几个问题的讨论 ㈠领操的教师是否固定?
在幼儿做早操过程中,领操的教师,不一定需要固定; 领操的教师,不固定的益处之一就是要求每个教师均需要十分熟悉早操的过程和每一个动作要领,这可以使教师在平时带领幼儿练习早操时,真正让幼儿准确掌握每一个早操动作; 此外,在幼儿做早操时,有一名教师领操,并非其他教师就在一旁观看; 在一名教师领操时,其他教师(尤其是带班教师)应选择合适的站位(教师站位)在幼儿队列中参与做早操:这既可以给予幼儿一个良好的示范,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参与做早操过程中,观察幼儿和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㈡教师在领操过程中,以手势指挥幼儿时,手势是否固定? 教师在领操过程中所使用的手势、哨音或者简短的语言命令,对于幼儿而言,均是一种指令性的刺激; 这种指令性的刺激对于幼儿的而言,是起着调动与协调幼儿做早操时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的作用;而对于幼儿而言,幼儿要能够理解这种指令性的刺激,幼儿才能够对于这种指令性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这种指令性的刺激,也才能够真正发生功效; 教师在教幼儿一种新的早操动作时,其实不仅仅是在教幼儿早操本身,同时,也是在教幼儿将手势、哨音或者简短的语言命令等等这种指令性的刺激与幼儿自身的动作,建立一种相关关系;或者简单地说,是使教师的手势、哨音或者简短的语言命令等等与幼儿的早操动作与做操的过程,建立一种刺激与反应的条件反射:刺激--反应;
这样,我们可以理解,在教师领操过程中,各个幼儿园的领操教师的手势是否需要固定为一种模式,不是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幼儿能够真正理解某个领操教师的手势、哨音或者简短的语言命令等等这种指令性的刺激,并在这种指令性刺激的作用下,协调地产生幼儿自身的动作:跟随教师的手势、哨音或者简短的语言命令,完成自己的动作或整个早操;
因此,各个幼儿园领操教师的手势动作,可以根据各个幼儿园自身的特点合理安排,不必一定模仿其他幼儿园领操教师的这种指令性手势;或者说,在不同的幼儿园,教师无须刻板地固定模仿一种其他幼儿园教师的手势动作; 但是,在一所幼儿园中,无论哪个教师领操,这种手势、哨音或者简短的语言命令等等这种指令性的刺激必须固定,否则,幼儿在教师领操过程中将无可适从:“刺激--反应”的明确建立,幼儿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按照“指令性的刺激”良好地完成整个早操,并且,从小建立和养成尊重规则的习惯; 幼儿理解教师的手势、哨音和简短的语言命令,并随之顺应命令,作出相应的反应,即“刺激--反应”良好地建立,通常也是衡量一个幼儿园日常早操练习和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幼儿早操动作是否整齐划一,也与这种“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之建立密切相关;
㈢在早操编排中,设立一些声响(如器材打击或击地声音)有什么样意义?
在早操编排中,教师根据器材条件或动作特点以及整个早操的过程,设立一些音响效果,例如幼儿打击器材发出的声音、器材合理击打地面的声音或者伴随早操环节的进行,在幼儿做某一个动作时,让幼儿发出短暂的有力的吼声,是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的,这种意义不仅表现在早操方面,也表现在其他体育活动中:
其一,提高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的参与感,增加幼儿对于团体活动的认同感;
其二,提高幼儿对早操或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
其三,增强幼儿在早操或体育活动中的运动量,提高幼儿锻炼与练习的功效; 其四,有利于幼儿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培养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㈣在早操编排中,有关幼儿动作要注意哪些内容?
⒈幼儿动作发展遵循三个客观规律:由头部动作发展,逐步向躯干和下肢动作发展;由以头部与脊髓为中轴线的动作发展,逐步向身体外围(如手臂、脚部的动作等)动作发展;由大动作发展逐步开始进入精细动作发展; 儿童动作发展规律,是在幼儿早操动作编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早操编排中,重点需要考虑幼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二个部分的合理搭配;以及在早操的基本结构中,注意将幼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均尽可能包含进去; 例如,在热身运动、队列变化和操节几个环节中,热身运动和队列变化涉及到跑动、跳跃(双脚或单脚)、穿梭和钻动,均为幼儿的大动作;因此,在操节中,不仅应包含头颈运动、上臂运动、腰部运动、扩胸运动、下肢运动等等涉及全身肌肉运动的幼儿大动作,而且,应增加一些包括手部和脚部等的精细动作; 例如双手抱拳转动、拍手和手指的伸缩,身体正面俯向地面和用双手手指抵触地面,身体后仰用双手手指反支撑住地面,用脚尖跳动和脚尖戳地等精细动作;
⒉在幼儿早操动作编排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因素是:幼儿活动中的动作动与静的搭配;幼儿活动中个人行为与幼儿之间的互助行为等动作的有机协调; 例如,在分组活动中,一组幼儿下蹲,另一组幼儿围绕着下蹲幼儿跑动;这是一种方式的动静结合:表面上看,下蹲的幼儿没有运动,其实,下蹲的幼儿依旧有运动量的(下蹲是一种肌肉紧张的动作,在计算运动密度时,下蹲的幼儿是算作在运动的); 例如,在自由玩活动环节中,设计一些需要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儿童才能够完成的动作,可以增加幼儿的互助性行为和合作精神:二个幼儿相互面对站立,用手高抬搭成一个弓形,另一个幼儿穿越;三人轮流作这个合作动作等等,可以在早操中,也贯穿幼儿互助与合作行为的建立的基本教育观念;
⒊在放松阶段,则应该避免平衡、下蹲等等涉及到幼儿肌肉紧张的动作,以便使幼儿真正达成放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