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笋公开课得奖教案
教学目标:
1、春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知道春笋具有冲破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感情朗读、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幻灯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述:轰隆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竹笋。(抽拉幻灯片)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出示实物春笋)春笋娃娃裹着浅褐色的外衣,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春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先将方框内生字读几遍,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并分好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
⑴ 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声、冲”是后鼻音。
⑵ 去掉拼音再读,开火车读。
⑶ 认读词语:
一声 春雷 唤醒 冲破 石块 冒着 浅色 一节 向上 嫩生生 阳光 春雨
⑷ 指导读好长句子: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⑸ 分段抽读课文。(长句子老师领读)
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学老师读书的语气、停顿。
4、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模仿老师的语气。
5、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春笋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是怎么生长的?要求学生互相说一说。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自学生字笔顺,准备交流:
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3、重点指导: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2、抽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齐读,说说有几句话。
⑵ 学习第一句话:“唤醒”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叫醒)谁唤醒了春笋?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春笋生长的季节)这里把春笋当成什么来写?为什么?我们还学过哪篇课文中把事物当成人来写?
⑶ 指导朗读:“一声春雷”要读得慢些,清晰有力,“唤醒”要读得重一些。指名试读,全班齐读。
⑷ 学习第二句话:春雷唤醒了春笋,躺在泥土里的春笋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指名读第二句话。
出示:它们()泥土,()石块,一个一个()地()出来。
指名填空,齐读句子。
“它们”指的是谁?为什么要冲破泥土?“掀翻”是什么意思?“冒”改成“钻”好不好?为什么?“一个一个”说明什么?(说明春笋很多,而且你追我赶地往上长)
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地往上长,终于冒出了地面,这种生长的力量是多么强大。我们在读这句话时,要把“冲破、掀翻、冒”读重些,读得有力些。(范读,指名试读,同桌互读,齐读)
⑸ 指导背诵:
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说春雷唤醒了春笋;第二句话讲了春笋是怎样生长的。(自由练习背诵,指名背)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轻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后说说这段有几句话。
⑵ 学习第一句:(出示幻灯片)谁来说说春笋的样子和颜色?书上哪句话写了春笋的样子?指名读句子。
① “裹着”(动作演示)“浅褐色”(看图理解)
② 指导朗读,看图激情:小朋友看,这些嫩生生的娃娃冲着你们格格地笑呢,你们喜欢它们吗?谁能用喜爱的语气读这句话?
⑶ 学习第二句话:
师述:春笋的生长离不开雨露和阳光。指名读第二、三句话。
① 春笋长成什么样儿了呢?(指导看图)
② 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停顿,语气要逐渐加强,语调渐渐提高。(指名试读,齐读)
③ 指导背诵。用问答方式引导背诵:
春笋是什么样子的?
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它们长成什么样儿了?
三、总结
读了课文,你觉得春笋怎么样?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
是啊!春笋就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才能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地冒出来。在阳光下继续坚强而又健康的成长!长成高大的竹子,供人们使用。
齐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扩词:
节:春节、节日、节约、节省
破:冲破、破旧、破烂不堪
2、背诵课文。
3、辨析组词:
中()
皮()
冲()
破()
4、兴趣题:
⑴ 用“唤醒”说一句话。
⑵ 春笋长大后,长成了竹子。想一想,竹子有什么用呢?说给同桌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1 春笋
冲破
掀翻 冒
迎着
笑
长
不怕困难 顽强生长
2雨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教学准备:光盘、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
1、(多媒体课件显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你还看见了什么?
2、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雨点》。
师板书课题,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是不一样的。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课文中共有4句话,配有4幅图。请小朋友一边看一幅图一边读相应的一句话,再想想它们的意思。
3、通过自己的读,你知道雨点都落进了哪些地方?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样子有什么不同?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地把课文读懂读好。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luò
(1)(出示生字)落。读准字音
雨点是从空中落下来的,它落进了池塘里。
(2)(多媒体播放:池塘画面)
池塘里的水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小河里的水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2、一动也不动,就像什么?书上用了哪个词?
Shuì jiào
(1)(出示词语:睡
觉)读准字音,“睡”是翘舌音。
我们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所以“睡”这个字很有意思,是个眼目旁。你能读出它的意思吗?
(2)指导读好第1句。
(二)讲读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
(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溪画面)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就像在干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sàn
出示词语:散 步)读一读。
2、为什么不说它睡觉,而说它在散步呢?散步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3、指导读好“散步”。
4、指名读第2句。评议,再读。
(三)讲读第三句。
1、自己看第3幅图,小声读第3句话,能不能把意思读懂。
(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河画面)
2、指名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一听他有没有读懂。
3、评读。
4、齐读第3句。
5、小结:刚才大家看着图,自己读懂了第3句话的意思。
(四)讲读第四句。
1、现在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自己读第4句话,能不能把第4句话读懂、读好。
2、指名读。
3、评:他读懂了没有?从哪里听出来的?
Hǎi yáng
tiào yuè
(出示词语:海 洋
跳
跃)
4、指导读好“海洋”、“跳跃”。
5、齐读第4句话。
四、指导朗读。
1、现在谁能把整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呢?
2、自读、互读、指名读、赛读、全班读。
五、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读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这些生字不光要认识,还要能记住它们。
本节课,我们学了几个有三点水的字?
3、“落”是上下结构的字,三点水在这里不做偏旁了。
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海”这个字请小朋友注意右边“每”的笔顺。
“洋”这个字怎么记呢?
4、师范写“落”、“海”、“洋”。
5、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齐读生字卡片(“海”、“洋”、“落”)
2、口头扩词。
海()()()
落()()()
3、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这么有趣的课文,愿意背下来吗?
2、为了背好课文,我们先来读好下面这几个词语: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3、看着板书或屏幕,试着背诵课文。
(1)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评议、全班齐背。然后问:我们来演一演这个课本剧好吗?
4、拿出自己做的头饰,边背边做动作。
三、拓展练习
1、课文我们已经学懂了,你们注意观察过吗,春天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小朋友到郊外去观察,你就会发现了。
2、多媒体课件显示:雨点落进果园里、树梢上、田野里、池塘里的画面。
3、(出示:口头填空)
雨点落在果园里,点红了()。
雨点洒在树梢上,染绿了()。
雨点落在田野里,滋润了()。
雨点降在池塘里,唤醒了()。
4、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学生互相讨论。
四、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读字音。
2、教学新偏旁。
散:右边的偏旁是“反文旁”,跟读两遍。
觉:偏旁是下面的“见字底”,跟读两遍。
步:上面的叫“止字部”,让学生认读两遍。
3、自学课后的笔顺表,描红。
4、从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学生各抒己见,师提醒以下的几个生字。
步:下面不要写成“少”,多出一点来。
五、指导写字。
散:左右等宽。
跑、跃:左右等宽,足字旁略微比右边的部件短一些。
睡:右边的第二笔横写长一些,第三笔横略长些,第一笔横写得最短。
1、师范写“散、睡”,生描红。
2、生描红,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板书设计:
池塘
睡觉
小溪
散步
2、雨点 江河
跳跃
海洋
奔跑 小池塘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口、女、鱼”,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初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教学准备:
动画、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什么叫池塘?
2、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些什么?(学生交流。)
书上的图画的是什么?说说你对池塘的感觉。
2、过渡: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小池塘的。
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正音:
姐姐吹气水波一只鲜红芦苇睫毛倒映珍珠鹅
(2)了解词语理解情况。
动作理解“吹气”;看图理解“芦苇”;
水波:水的波纹;
(3)学生自主识字记字。
出示生字:波姐鲜只
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多。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用象形法记“气”。
学生书空“吹”的笔顺。
三、作业
1、认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姐姐吹气水波一只鲜红
2、听写偏旁:口字旁、鱼字旁、女字旁。
3、学生朗读课文。
二、继续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给各段标上序号。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三、精读训练。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纳:
“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说明池塘的水很清。
启发理解“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过来了”。
(2)指名学生口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3)默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放声读一读。
(4)指名朗读全段。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结合学生的交流,归纳:这四句话都是打比方的句子。这样写,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默读第二自然段,把这一段话画成一幅画。
(5)小结:这一段共四句话,从白天写到夜里,从天空写到池塘,你觉得池塘怎样?
(6)指导朗读。
3、精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五彩”指颜色多而美,为什么说“小池塘映出一个美丽的世界”呢?
朗读全文,学生质疑。
四、作业
练习背诵课文,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课文内容的。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带“像”的句子。
2、如果你站在小池塘的边上,你会说些什么呢?
二、背诵指导
1、指名背诵。
2、交流背诵的方法。
3、练习背诵课文。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只、吹、波、姐、鲜
2、想一想,写这些字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女字旁”的一横改成提。
3、教师范写,学生按笔顺描红。
四、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
2、填空:
()的眼睛()的睫毛()的气球
()的珍珠()的小船()的世界
()的外衣()的娃娃()的池塘
3、背诵课文。
板书:
睫毛
白云
白鹅
太阳
小池塘
气球
月牙
大眼睛
小船
星星
珍珠
五彩的世界 春到梅花山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
1、写写、识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运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领读两个长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效果。
汇报读懂了什么?
(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喜欢。请选折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请你们组有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归纳:第一句话是总写,第二句话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的。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4)春笋掀翻()。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4)春笋掀翻()。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
发、片、休、息、还、退、挨、寒
2、组织交流
片:最后一笔竖折。
发:最后一点别忘了。
休:左窄右宽。
尽:尸字头居中,两点保持一定距离。
还、退:半包围结构。
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
4、学生描红。
三、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
宝盖头()()()
三点水()()()
走之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4、春到梅花山
人们
梅花
涌动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人流
一朵一朵
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
散发
清香
(多)
(美)
教学目标: 草原的早晨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教学准备:光盘、录音歌曲、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听!悠悠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板书:草原)(放录音歌曲)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草原,看看那里的早晨是什么样的。(补充课题:的早晨)
齐读课题。
二、看图感知
看!(播放光盘)
你喜欢草原吗?你喜欢草原的早晨吗?
三、初读课文
1.那就翻开书,自己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2.能把课文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吗?
要求:请拼音小博士帮好你的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好朋友仔细听好,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然后两人再交换进行,开始!
3.练读了几遍课文,那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来表示。
四、细读训练
1.谁来先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评价,指导:你读得很流利。
好象鞭声还不够响亮,谁再试试。
黎明时,草原还没有苏醒,是很静很静的。读好:宁静。
眼前,你看到了怎样的草原?读好:铺满新绿。
谁愿意当一回牧民,甩起鞭子将草原唤醒。
草原还没彻底醒来,再来一遍。
齐读
2.此时,草原开始热闹起来,欢乐起来!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评价: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还不够?从朗读中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谁来读好它。谁能超过他。
喜欢羊儿出圈,喜欢跨马追赶的同学一起来读吧!
3.让我们眺望远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草原的远处十分迷人。谁来读。为什么这样读?
悠悠的感觉读得真棒!学他的样子一起来读。
4.草原真是太美了,这样美的地方,这样美的课文,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齐读)你觉得草原怎么样,草原的早晨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五、写字教学
小朋友把课文读得这么棒,相信课文中的生字你也能学得很棒。
1.认读生字卡片
小火车开起来(带拼音,去拼音)
2.这堂课我们学习两个生字“动、牧“
自学笔顺表,掌握笔顺。学生书空笔顺。
自己分析字型结构,左右等宽。结合学习新偏旁。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注意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2.指名认读,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二、背诵指导
1.各自朗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练习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来了。
(2)()羊儿()圈门,()奔向()。牧民们(),追赶那()。
(3)()羊儿像()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2.结合口头填空,理清文章结构。
3.读了课文,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4.练习背诵。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无打处民原新
2.指名认读。
3.仔细看光盘上生字书写笔顺,比较每个生字的结构安排。
指导:“无、民”都是独体字。“无”最后一笔是竖弯钩,沿竖中线往下写,“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
“处、原”是半包围结构。“处”第三笔是平撇,“原”里面是“白、小”。
四、作业
1.练习描红。
2.各自练习书写生字,觉得难写难记的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背诵课文。
板书:草原的早晨
羊儿
牧民
一只只 涌出
跨上 追赶
一群群 飘动
歌声
(多)
(乐)
第二篇:项羽之死公开课得奖教案
《项羽之死》执教案
一、导入
于丹所谓的英雄是谁?项羽。稍知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楚汉相争最终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那么,作为败军之将的项羽何以赢得知名学者于丹的一片芳心呢?我们不妨从《项羽之死》一文中去寻找答案。(点击)
二、速读,概括场景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点击)然后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的三个场景。好,开始。(学生朗读,思考)
文章叙写了哪三个场景?(生答,概括得非常准确)(板书:垓下被围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点击)
三、品读“东城快战”,感受项王之霸气
作为西楚霸王,项羽最不缺少的是霸气,在本文中,项羽的霸气可以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主要体现在哪一情节中?(点击,东城快战)
“快”是什么意思?(痛快,畅快,酣畅淋漓)
谁能够读出这种酣畅淋漓的气势?吴凌江,请你朗读一下2、3段。同学们思考,(点击)哪些语句最能体现项羽的霸气?勾画出来,品味一下。
(生读,读得真好,不愧是学霸。——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项羽的霸气?)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写出了项羽无人能挡的气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项羽堪称战神。)
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必”字可见项羽极度自信。项羽的自信不是自负,也不是狂妄,后来的结果证明项羽所言非虚。)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在如此敌我悬殊的情况下,项羽仍然不慌不忙,排兵布阵,这就是大将风度。)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遂”字可见其轻而易举。项羽在千军万马之中,取敌首级,易如反掌。)
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这是侧面描写,“数里”可见敌将闻风丧胆,反衬项王之神勇。)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伏,是口服,更是心服,也侧面表现项羽之勇。)尽管敌军围困万千重,战神项羽仍然左冲右杀,顺利完成溃围、斩将、刈旗的战略目标,为战士们表演了一场精彩的“勇武秀”。东城快战,集中表现了项羽的勇。(板书:勇)
同学们看这两段文字句式上有什么共同点?(多用短句)大量运用短句有什么好处?(节奏很快,有气势)好,我们一起齐读第三段,体会这种气势:乃分其骑以为四队,预备——
四、品读“垓下被围”,品析项王之悲情
项羽的盖世豪情征服了他手下的兄弟,也征服了我们每一个人。但真正打动我心的,却是他的铁血柔情。(板书:情)“有一种英雄,疾病、挫折甚至死亡,都不能剥夺他的骄傲和从容。” 我们来听一首乐曲。(点击)
这首歌的名字叫“霸王别姬”,听了这首歌你心情如何?用一个词表达。(我有一种悲怆的感觉。我写了四句话,也许比较符合项王此刻的心境:(点击)前方茫茫无路,后有追兵无数。念虞姬之深情,独怆然而涕下。)
文中有一首诗,是项羽所作的《垓下歌》。(点击)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陈奕宇,请你朗读一下这首诗,(生读)曾凯峰,他读得怎么样?你觉得这首诗包含哪些感情?(生答,小结,点击)
为了很好地表达这种悲情,歌中用了四个语气词“兮”,朗读时应作拖长处理。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好,我们一起来一遍。(读得很好,情绪饱满,有感染力。)
五、品读“乌江自刎”,揣摩项王心理
项王之勇,可歌;项王之情,可泣;项王之死,则令人愁肠百结。读文章最后一段,总有些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段首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怎么后来竟然拒绝乌江亭长的好意自刎而死了呢?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点击)请大家畅所欲言。吴凌江,你怎么看?项翼飞,作为项氏后人,你应该是最懂项羽的,你说说看。
学生发言后小结:诚然,虞姬的死让项羽有些心灰意冷,垓下一役更让项羽深感天意不可违,但这些都不是项羽决心一死的根本原因。请同学们想一想,项羽是什么时候才开始萌生死意的?在听了乌江亭长的一番话之后。由此可见,乌江亭长的话直接导致项羽改变主意,自刎乌江。为什么呢?第一、它刺伤了项羽的自尊心,什么叫“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我项羽要的是雄霸天下,让我偏安一隅,我心何甘?第二、引发了项羽的今昔之感。想我项羽27岁担任盟军统帅,那时,部下将士从我面前经过都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可是今天,我却被刘邦小儿追得落荒而逃,竟然要靠一个小小的亭长的同情和救助,这不是羞辱我项某人吗?第三、激起了项羽内心强烈的负疚感。这一点,项羽本人已说得很清楚。而且,船又小,追兵又急,他也不忍心抛弃部下26名将士独自逃生。
不苟活,不独生,体现了项羽的义。(板书:义)
六、千秋功过论英雄
一代枭雄项羽就这样化作乌江滚滚浪涛,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宣告结束,刘邦夺得天下。有人说,刘邦因为成功,所以是英雄;项羽因为是英雄,所以失败。你怎么看?你欣赏怎样的英雄?(点击)
七、深情寄语项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刘项都已化作尘土。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走近项羽,走近这位末路英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写几句话。(点击)(写好了请举手。点评:你的深情打动了我。有赞赏,有批评,更多的是深深的叹惋。有知己如你,项王当含笑九泉矣。)
我也写了一首小诗:(点击)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王勇武孰能比?多情唯有乌江水,至今长流诉心事。谨以此诗献给我心目中的英雄项羽!
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三篇:春笋第二课时教案公开课
《春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组
李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阻碍,不断向上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一)词语复习
1、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可爱的春笋。(齐读课题)还和一些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让我们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出示词语]谁来认一认?(边读边正音【出示词卡冲破、掀翻、裹着、迎着(师:迎字的后鼻音,你读得很到位!师:读这两个词语的时候,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生:“着”是轻声。师: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以“着”结尾也读轻声?
生:跳着,笑着,跑着,哭着,叫着„„师:原来以“着”结尾读轻声的词,好多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呢。)、生长(师:“生长”的“长”啊,可是一个多音字,它还读?生:“chang” 师:给“chang”组组词呢?生:日子一长,很长„„(若有学生说“经chang”)师:“经常”的“常”可不是这个“长”哦!师:“经常”的“常”可不是这个“长”哦!
2、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二)听句练习
1、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让我们再来练练小耳朵。(出示录音:冬天,笋娃娃在泥土里睡大觉。)(三遍)
2、师:哪个认真听的小朋友想来试着说一说?(3个—齐说)
二、新授
(一)第一小节 [预设一]:
1、师:转眼间,春天来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笋娃娃们该醒了。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找一找是谁唤醒了笋娃娃?生:是春雷唤醒了笋娃娃。
2、师:[出示“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谁来读?(2个——齐读)[预设二]:
1、师:小朋友,“唤醒”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生:叫醒。
2、师:小朋友,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叫醒你的呀?生:XX,快醒醒,该起床了啊!。。
3、师:那你能来学着春雷公公的样子来唤醒小春笋吗?谁愿意来唤醒呢?生:小春笋,快醒醒,你已经睡了一个冬天了,该醒醒啦。生:小春笋,你快醒醒,该长大啦!师:是啊,小春笋该醒来啦!生:小春笋,春天来啦,天气变暖和了,花开了,鸟儿回来了,你赶快醒来吧!不要再睡啦!
4、师:春雷公公呼唤得多急切呀!谁来读好这句话,来唤醒小春笋?(3个——齐读)师评价:多么响亮的呼唤啊!多么急切的呼唤啊!多么清脆的呼唤声啊!我们来一起唤醒春笋吧!
5、一声春雷把小春笋唤醒了,他还唤醒了谁?【出示图片】 [预设三]:
1、师:在春雷的呼唤声中,春笋娃娃张开了眼睛!它们是怎么做的?自己再读读第一小节。生: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出示:他们冲破泥土。)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师:小朋友,你们觉得春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容易吗?生:不容易。
3、师:再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春笋要冒出地面很不容易,为什么?(出示:冲破,掀翻,冒,加红线)
4、生:冲破泥土,掀翻石块。生:泥土很厚,石块很重,要冲破泥土,掀翻石块要花很多力气的。师:多累啊!
5、生:冲破泥土,泥土很厚的,要花很多力气呢?师:要费多大劲啊!还有谁来说? 生:掀翻石块,石块很重的,弄不好还会压伤了自己。
6、师:是啊,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必须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多不容易。谁愿意做一做笋娃娃,来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地面?(3个——齐读)评:这个笋娃娃的力气真大。(站)评:你冲的速度可真快!(站)评:我听出来了,你冲破的可是厚厚的泥土啊!(站)评:你掀翻的可是重重的石块啊!(站)评:你可使出了吃奶的劲啊!(站)评:你真是冲破了重重困难,才冒出地面啊!(站)
7、师:(指着站着的同学)就这样,小春笋不断从地里冒出来,这儿一个,那儿一个,争先恐后。小春笋们一起破土而出吧!一起读!站着同学请坐下。
8、师:这群笋娃娃,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生:我觉得它们很勇敢。生:我觉得它们很坚强。生:我觉得它们不怕困难。生:我觉得它们的力气很大。
9、师:是啊,笋娃娃多勇敢啊,它们()。【出示它们()泥土,掀翻石块,()从地里()出来。】 笋娃娃多坚强啊,它们()。
笋娃娃不怕困难,它们
()。
10、你能试着背一背第一小节吗? [出示:“一声春雷,()了春笋。它们()泥土,掀翻石块,()从地里()出来。”]
11、加大难度,【出示黑屏】,一起背一背。
(二)第二小节 预设一:
1、师: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呢?打开书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再仔细看看19页的图,你能帮小春笋做个自我介绍吗?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2、师:小春笋长什么样?谁来说一说。
A、生:大家好,我是小春笋,我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出示娃娃】师:看看嫩生生的娃娃是什么样的?我们的春笋刚刚从地面冒出来,刚刚长出来,所以跟刚出生的娃娃一样。师:你真是一个嫩生生的笋娃娃。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春笋„„娃娃。”]师生:春笋像娃娃,[出示:()像()练习册]开动小脑筋,来连一连,什么像什么呢?评:小朋友,积累的知识可真多。都很聪明。
B、我们来继续帮小春笋做自我介绍。生:我的脑袋尖尖的,摸上去毛毛的。师:你是一个可爱的笋娃娃。也请你来读一读。【春笋。娃娃】
C、生:我的外衣是浅褐色的,一层层的,有很多。师:而且每件衣服之间都贴得怎么样?(紧紧的)这就叫“裹着”。[出示:裹着,加红线],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预设二:
1、师:在这美好的春天,可爱的笋娃娃,你们又会看到什么呢?生:我会看到小燕子从南方回来了,还叽叽喳喳地唱歌呢!生:我会看到小花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非常好看。
2、师: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我很高兴。
3、师:请你来高兴地读一读。(出示:它们迎着春风,,)
4、生:我还会看到天空下起了细细的春雨呢!
师:雨点打在你身上,你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很舒服。师:那你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5、生:我会看到小树发芽了,小草也变绿了!师: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我很快乐。师:请你快乐地读一读。
6、师:是啊,春天的风那么轻柔,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春天的雨水那么滋润,花开了,草绿了,春笋娃娃长得多欢啊,它们离不开阳光,离不开春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读一读这句话。
7、师:俗话说“雨后春笋节节高”。你看,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春笋——
[出示]能读好这两句话吗?
生读
8、师: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声音不够响亮。生:他没有读出春笋一节比一节高的感觉。生:要重读“又”和“再”这个字;师“很好,你能抓住关键词来读课文。你来试一试。[出示:又,再加红线]师:你来试试!师:听出来了,你这个春笋娃娃长得高,长得快,长得欢。
让我们向他一样来读好这两句话。
9、师:来,可爱的小春笋,让我们迎着阳光,快乐地成长吧!一起来读好这篇课文。
(三)课外延伸
1、师:孩子们,看,我们的小春笋在长大呢,(出示春笋生长的动画)(老师叙述:春笋冒出了地面,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向上长一长;在春雨里“咕嘟咕嘟”喝了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嫩生生的小春笋最后长成了又高又壮的竹子,真不简单,此时,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 生:小春笋,你真勇敢,你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不怕困难,长得这么高。生:小春笋,你真勇敢,我要向你学习,不怕困难。
2、师:李老师希望我们一(14)班的小朋友都能像小春笋一样,不怕困难,努力向上。能做到吗?
(四)生字教学
1、出示:冲
外
2、谁来读一下。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3、老师范写2个字,学生观察位置,书空。
4、给这些生字,找个朋友。指导组词。
5、请小朋友们把描红本拿出来,把这两个字描一下。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外作业
回去找一找有关春笋的小故事,读一读。
老师推荐你们看一看儿童小故事《春笋大力士》。。
第四篇:《春笋》教案
《春笋》教案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8
教学设想:
【您正在浏览网提供的。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本站(网)网址是】
《春笋》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写的是春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了春笋不怕困难,顽强生长的生命力。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节奏感强。本文的精妙之处在于所提炼的一系列传情达意的动词,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本课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借助插图、录象或表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并通过朗读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一方面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在读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文的插图是内容的图解,是形象化的课文语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揣摩图意的基础上,通过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切感受,帮助学生感受美的情趣,使朗读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如教学课文第一段时,学生先观看了春笋生长的录象,接着让他们把自己当作小春笋,演一演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的样子。这样变换角色,获得一种真切地体验,然后再指导朗读,学生便会很容易地进入情境,读出语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朗读中,教师应注重情感地投入,以友善的微笑,真诚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通过简短、恰当地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能以委婉、幽默的措辞指出学生的不足,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如“你读得真流利!”“你读得比老师还好。”“你的进步太大了。”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句时,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行多角度地评价。如“xx小朋友多神气,小胸脯挺得高高的!”“他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春笋在欢快地笑,使劲地长呢!”朗读过程中的评价,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包括互评、自评。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培养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确立了主体意识。
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积累生活经验,课前,可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找春天,观察春笋、麦苗、小草-------【您正在浏览网提供的。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本站(网)网址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通过识字1的学习,我们知道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气候变暖,小草、树木都发芽了,百花竟相开放,春姑娘给万物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另一种植物在春天是怎样生长的。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春笋实物)
2、板书课题:1春笋(认读,正音)
谁能说说春笋的样子?
[导语既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又以实物激发了学生对新知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配乐)。
2、自读课文
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标好自然段序号。
3、认读词语:唤醒冲破掀翻冒出来迎着笑长
[此设计的目的之一是正字音,让学生对文中所提炼的一系列动词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之二是利用这些动词构建板书,使之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师生评议,正音。
2、春雷是怎样唤醒春笋的?(看春笋生长的有关录象)
3、谁来做春雷爷爷叫醒小春笋?(指名表演,一起表演)
4、(播放有雷声的音乐)师指图说:春天来了,小春笋在春雷爷爷的呼唤中醒来了。想想,春雷还会唤醒谁?
(出示填空)一声春雷,唤醒了(),唤醒了(),唤醒了()------
[练习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举一反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5、师指图引读第二句,引导学生表演,指导朗读。
[变换角色,让学生在表演中真切感受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使他们入情入景,激发朗读热情。]
6、师: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呀!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接一个,你追我赶地往上长,终于冒出了地面,它们多顽强呀!读着读着,老师忍不住夸起春笋来了。(师有感情背诵第一段并以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背诵)
7、师: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好大的一个世界,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请你把自己当作小春笋,和你的朋友说一说。(走下位子练习说话)指名说。
[巧妙创设交际情境,把自己当作小春笋,唤起情感体验,人人动脑,动口,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刚出来的春笋是怎样的?自己读读,指名读。
2、通过看图体会春笋的可爱,指导朗读第一句。
3、自读第二句,指导朗读。
“迎着”该是怎样的?师指图:你们看,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笋娃娃挺起了小胸脯,笑得多甜呀,多神气呀!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名读,师生评价。
[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春笋是怎样长的呢?指名读最后两句。
5、师:春笋从嫩嫩的笋芽儿,长呀长呀,越长越高,越长越高,长成了一根根竹子。你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春笋是怎样生长的吗?(指名上台说)
请小朋友介绍给同桌听。
五、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自学笔顺。
3、说说书写注意点,教师有选择地范写。
4、在田字格内描红。
5、写《习字册》。
【您正在浏览网提供的。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本站(网)网址是】
第五篇:《春笋》教案
春笋(第2课时)作者:wmx|来源:张家港市德积小学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春天悄悄地来了,春天细细的雨叫--?春天柔柔的风叫---?春天嫩嫩的笋叫--?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准平、翘舌音)
3.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的生字,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你还会读吗? 冒出来、笑着、迎着、裹着、娃娃、春雷、泥土、阳光、春雨、石块
二、新授
1、小朋友,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雷声)指导朗读“一声春雷”
春天来了,雷公公大吼一声,唤醒了春笋。
出示句子: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
(1)课件:“唤醒”你懂吗?换一个词就是——(生答:叫醒)平时是谁叫醒你的?
(2)谁来学者雷公公的样子唤醒小春笋?(①春笋宝宝,春天到了,快醒醒吧!②春笋宝宝,起床的时间到了。)
(3)春雷公公除了唤醒春笋,还会唤醒谁呢?指名说,相机出示课件:小草、桃花、小河
课件出示:一声春雷,唤醒了(),唤醒了(),唤醒了()„„.唤醒了这么多的植物、动物呢!这个长句子谁会说?你可以说刚才图片上的内容,也可以自己想象说。(同桌互相说,再指名2人说)
(4)雷公公呼唤得多急切呀!谁来读好这句话?(出示句子: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评价:多么响亮的呼唤啊!我们一起唤醒小春笋。(齐读)
2.在春雷的呼唤声中,春笋娃娃张开了眼睛,它们是怎么做的?自己再读读第一小节。
(1)春笋要从地里冒出来容易吗?(课件“冒”字变红)从哪里看出来不容易?说说理由。(课件: 冲破泥土 掀翻石块 冒出来 一个一个)教师随机讲述:
①泥土很厚,石块很重,要冲破泥土,掀翻石块要花很多力气的。掀翻石块,石块很重的,弄不好还会压伤了自己。板贴:掀翻
②冲破泥土,泥土很厚的,要花很多力气呢!要费多大劲啊!板贴:冲破还有谁来说?
③是啊,笋娃娃要从地里冒出来,必须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多不容易。板贴:冒
(2)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春笋冒出来很不容易?指名读 预设评价:
①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这些词语读得很好。(课件变红)让我们感受到这个笋娃娃的力气真大。
②春笋娃娃冲破的可是厚厚的泥土啊!所以这些词语你要读好了!听老师读。③你真是冲破了重重困难,才冒出地面啊!
(3)这群笋娃娃,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勇敢、不怕困难)
(4)是啊,笋娃娃多勇敢啊,它们——引读
笋娃娃多坚强啊,它们——引读
(5)就这样,小春笋不断从地里冒出来,这儿一个,那儿一个,争先恐后。让我们加上动作一起读!(师生共同表演)
(6)读了这么多遍,你会背了吗?别怕,老师给你一些帮助,自己先试试,指名背、齐背。
出示小黑板:一声春雷,()了春笋。它们()泥土,()石块,()从地里()出来。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春笋冒出来了,它们长什么样呢?自己先读读第二小节,再仔细看看书上的图,等会儿请你来介绍。
(2)交流:小春笋长什么样啊?(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春笋并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颜色就叫浅褐色。
(3)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A、我们来看他的外衣,为什么不说“穿着”浅褐色的外衣而说“裹着”呢?(出示春笋课件观察)春笋的衣服一层又一层,而且每件衣服之间都贴得紧紧的。教师做裹紧衣服的动作。这就叫“裹着”。
B、小朋友,看看周围这些高大的竹子,和它们相比,这些刚从泥土里冒出来的小春笋可真像嫩生生的娃娃呀,它们是多么娇嫩,多么可爱呀!喜欢这嫩生生的笋娃娃吗?谁来读?(指名读第一句)
(4)小春笋冒出了地面,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心情怎样?从哪儿看出来?(课件变红:笑、长)
是啊,春天的风那么轻柔,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春天的雨水那么滋润,花开了,草绿了。春笋娃娃有了他们的帮助,长得多欢啊。所以他们引读:——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
提示:春笋的心情多快乐啊!注意读好这几个字哦!齐读(5)俗话说“雨后春笋节节高”。你看,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看录像)春笋就是这样:(范读并板贴: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他们多么希望自己很快长成高高的竹子,成为有用之材啊!谁能像老师这样读读?指名读,评价:你这个春笋娃娃长得高,长得快,长得欢。齐读。
(5)来,可爱的小春笋,让我们迎着阳光,快乐地成长吧!一起来读好这段话。
(6)嫩生生的小春笋最后长成了又高又壮的竹子,真不简单!(课件出示竹子图)此时,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呢?
如:1.小春笋,你真勇敢,你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不怕困难,长得这么高。2.小春笋,你真勇敢,我要向你学习,不怕困难。老师希望我们一(5)班的小朋友都能像小春笋一样,不怕困难,努力向上。
四、学写生字
学习了课文,我们感受到了春笋在春天里努力地生长,奋发向上的精神。最后,我们学写两个字。
节再
读字、记字、写字、组词
1、出示:
读字、记字、写字、组词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个字吗?“冲”:三点水和“中”比赛跑步时,三点水太着急了,一不小心把中间的一点“冲”掉了;
2、破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个字吗?
小朋友光着脚丫在沙滩上奔跑,不小心被石头刮破了皮
“迎”外面的“走之”多像一辆滑板车啊,中间的“撇”像小朋友的头发被吹起了了,“竖提”像小朋友抬起的小脚,最后的“横折钩和竖”像滑板车上的一面小红旗。
一节课随文学习了5个生字,老师都努力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僵硬、死板的生字动起来,孩子识字的热情是高涨的,连听课的老师都备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