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第二单元教案

时间:2019-05-15 07:3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先秦诸子第二单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先秦诸子第二单元教案》。

第一篇:先秦诸子第二单元教案

《王好战,请以战喻》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说理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二、亮点探究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3.孟子见梁襄王后,出来对他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反映了孟子怎样的个性?他对梁襄王的态度是怎样的?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②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③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④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三.课文小结

《王何必曰利》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文言知识。

2、掌握孟子对比论证的方法。诵读课文,对比孟子和孔子的义利观。领会孟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意义,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 ; 掌握孟子的义利观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读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第一则

内容探究

(1)找出孟子在选文中的中心论点?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说明孟子所用的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

犯上

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

忠君

(3)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A、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B、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

举例论证:不夺不魇

C、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D、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小结: 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课文延伸: 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孟子。滕文公下》 联系实际: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利并没有什么错。但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人一切向钱看,虽然谋取了利,但心灵世界却空虚的一无所有。

三、学习第二则

(1)宋牼劝战的方式和条件是什么? 明确:言其不利,有所遇。

(2)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3)孟子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明确:何必曰利——曰仁义而已

(4)孟子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明确:行仁义兄弟手足情深、父子共享天伦、君臣同心同德。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探讨本则的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A、怀利: 兄弟割袍

恩断义绝 父子反目

家将不家

不亡者,未之有也 君臣成仇

国将不国;

B、怀仁义: 兄弟手足情深 父子共享天伦

不王者,未之有也 君臣同心同德

小结: 联系实际:

自“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曝光以来,食品安全就曾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然而造假售假者似乎并没有在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这两年有毒食品的出现竟有愈演愈烈之势,瘦肉精、皮革奶、毒豆芽、染色馒头、墨染粉条、牛肉膏、一滴香、火锅红、地沟油„„如此大张旗鼓地制假贩假。如果一个社会中人人以“利”字当头,大家就会互相坑害;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高扬仁义的价值,大家就会互相关爱。(食品安全问题:那些生产“地沟油”的不能保证自己不吃添加“瘦肉精”的猪肉。。。)

四、合作探究

(1)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

子曰“富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2)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

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3)孟子的义利观的局限性(结合练习册)

义与利的关系实质上是道德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正义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孟子提倡义,反对利,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以“义”为先,追求社会正义,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政治原则,反对见利忘义、放弃仁义去追求物质利益。学会辩证看问题。义利兼得。

五、课文总结:

六、布置作业:

请以“自私”或“文明与小节”为话题,运用正反对比法写一段话,阐述你的观点。

七、教学反思

民为贵

教学目标:阐述你对孟子民本观点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思想家荀子也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以民为本”是何等重要。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提出仁政学说和一系列民本思想时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是把“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整体感知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明确:

1、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4、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5、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三、重点揣摩

1、孟子“民贵君轻”和“诛一夫”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行得通吗?为什么?

2、你还能从中国历史中找出“失民心者失天下”的例子吗?

3、《孟子•万章上》选章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4、结合“善政”与“善教”谈谈你对现代社会中“法治”与“德治”的理解。

四、探究创新: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则选文和第三则选文的思想内容。

2、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学习重点】

1、学习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作用。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学习难点】

1、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2、领悟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学习其关注民生疾苦的火热情怀。【话题导入】

疲惫的面容、沙哑的声音、有力的挥手,温家宝总理站在地震废墟上的形象定格成一幅永久的画面,它感动了世界,增强了四川人民和全国人们共抗地震灾害的信心和勇气。泼水节上,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相互泼水祝福,给人们留下了温馨的回忆。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亲民总理爱人民,人民热爱好总理。“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咱老百姓”,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人民把他踩在脚下;把人民的忧乐放在心上,人民永远记住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们回溯历史,看看孟子是如何解读“仁人之心”的。第一学时 【自主学习】

一、阅读“引入话题”,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一、二两则文字。读准字音。归纳文言现象。

见练习

二、简要概括一、二两则的主旨(主要意思)。

1、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2、君主贤明,才会享受真正的快乐(池沼苑囿之乐)。【合作探究】

一、翻译重点语句。

二、梳理课文内容:

三、请两位同学分饰孟子、齐王,把孟子与齐王的这段对话用现代汉语演绎一遍,要求逼真地读出人物的特点。

四、探究问题: 第二学时 【自主学习】

一、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第三则文字。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归纳文言现象: 【合作探究】

一、翻译下列语句。

1、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3、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4、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5、于是始兴发而补不足。

二、从对比手法的运用方面来看,本则选文有着怎样的特点?

为了引出“与民同乐”的观点,文章不仅用了两幅画面,而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当然,这里主要是惨景图和乐景图的对比,这个对比在用法上有一个特点,即分两步采用分述的方式进行,惨景图的描绘,引出的是反面的结论“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乐景图的描绘,引出的是正面的结论“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这种两步分述的对比法也是不同于一般对比的,在学习时要注意借鉴。【感悟思考】

二、分析思想内容;

1、“王变乎色”的原因是什么?

2、孟子规劝齐王“与民同乐”为什么会很有说服力?

A、孟子抓住齐王心理,顺水推舟,步步深入,因此能够为齐王接受。B、孟子在论证中善于用比喻,用欣赏音乐和打猎为喻,形象生动,易于接受。D、孟子在论证中,善用对比,把百姓对国君取乐两种不同态度对比,很有说服力。

【积累拓展】

出自《孟子》的成语很多,请你根据下列的成语的释义,写出对应的成语及近义词和反义词。

1、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该成语为(洞察秋毫),其近义词为(洞若观火)。

2、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该成语是(绰绰有余),其反义词为(入不敷出或捉襟见肘)。

3、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该成语为(杯水车薪),其反义词为(绰绰有余)。【课后反思】

1、本课三则文字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说一说对比手法的好处?(采用对比手法可使“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主旨更加突出。)

2、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扩大就业机会的政策,你是怎样看待这些政策的?

《人和》 教学目标

1、积累古汉语知识。

2、理解学习孟子寓言故事情节简练集中的特点。理解深刻的寓意和语言特色。

3.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4.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2、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情境引入 教学过程

朗读: 根据课后背诵要求,对于本章节重点要求的段落进行诵读。(考虑段落的分层。)教师指导要求。学生集体朗读。培养语感,在朗读着理解文章的意思。

分析:课文语段1的分析,由同学们熟知的“天时地利人和”道理中进一步明确“人和”的重要作用。

教师提问,讲析中,加入介绍孟子层层递进的论证艺术。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情境教学 发散课文中的关于“人和”的话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跳出课文,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相关事例,联系到现实人生问题。

让学生提交此次搜集的材料,与全班同学进行欣赏,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这个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评点。分析段2段3:

讨论怎样做到“人和”?结合两个语段,总结出要点,明确是“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讨论的话题:(利用网络、寻找相关的例子)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在展示我们的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自道出了华夏子女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生意)和衷共济(面对困难的时候,地震、雪灾、奥运会)团结和洽(企业)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的用法。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2.作者资料

三、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2.课文分析

疏通课文,找出名句学生分析谈感受

3.联系实际

下面,请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实际。谈谈对艰苦奋斗、忧患意识的认识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全班交流,并积累在摘抄本上。老师先给大家提供几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查尔斯•比亚德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海伦•凯勒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

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

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

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

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六、布置作业:

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历史上、现实中那些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教学目标:

1、理解孟子的性善论、四端说

2、学有所用,达到“修养受用”的目的教学重点: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人之初,性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先秦诸子的一位儒学大师就坚信“人性本善”,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 “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

二、关于“性善论”

“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

1、四端说(请学生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请学生解释)

①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说出一两个呢?(汶川大地震的例子)

②例:不久前我们学习的孟子选篇中的《齐人一妻一妾》最能体现这羞恶之心。丝毫无羞耻之心的齐人,在乞食了祭司剩下的酒肉之后,还在妻妾面前表现出与达官贵人共食的傲慢样子,在孟子的眼中,他已经是“非人”了。相反,齐人的妻妾抱头痛哭,以她们的丈夫为耻。

总结句:请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对于自己的错误有羞耻之心,面对他人的丑恶行为有憎恶之心,说明你心中保持着“性善”中“义”的一面。

③例:“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9.11事件、汶川大地震逃生时,让妇女儿童先离开;老师组织学生先离开,自己留在最后。坐车不为老人让座。

总结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让便是知礼的最基本表现。

④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哥白尼坚持真理“日心说”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总结句: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需要我们分辨。或许分辨它们需要突破重重阻碍,或许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我们也不能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

这四端是统一的整体。第一则中有这样一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四肢,便不是一个身体完整的人。一个人失去仁义礼智,便不是一个心灵完整的人。

2、如何使“发端”成熟

拥有仁义礼智四个发端就说明我们已经完全拥有了仁义礼智了吗?

孟子为我们回答了这一问题。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孟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扩而充之”的意义深入浅出地告诉了我们。如果“为”,就像火开始燃烧(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就像泉水开始流出(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如果 “不为”,就如最好的五谷种子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成熟的。

在孟子看来,我们要达到“仁义礼智”的境界,至少要做到六个方面:

①要“扩而充之”,②要“存之”,③要“求”之,④要“反身而诚”、“强恕而行”,⑤要“熟之”,⑥要不“自暴自弃”。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篇:《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难点

1、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学法指导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梳理诸子思想及其争鸣。

2、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学习《先秦诸子选读》。那么什么叫先秦诸子呢?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二、先秦诸子散文概论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下面就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

三、儒家思想及其《论语》: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

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四、整体感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五、小结

六:作业:熟读课文,生字正音并释义

板书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前三小节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一)翻译第一小节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 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见孔子后,出来说:“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明确: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二)翻译第二小节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4)执舆:即执辔(pèi)。(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8)怃然:怅然,失意。

明确: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三)翻译第三小节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2)殆(dài):危险。

(3)趋:快步走。(4)辟(bì):通‚避‛,躲避。

明确: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重,又有读一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

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三、小结

四:作业:习题二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四、五小节的内容及其进一步理解掌握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重点 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

二、新授

(一)朗读并翻译第四五小节

1、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2、‚芸‛通‚耘‛,除草。

3、见:通‚现‛,使……拜见。

4、明日:第二日。

5、‚反‛通‚返‛,回去。

6、其: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7、洁:使……洁。

8、乱:使……乱。

9、仕:做官。石门:

10、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11、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二)评析

1、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

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2、‚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三)、思考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2、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这'。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提示:可以考虑提出者不同的出发点。言之成理即可。

3、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

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三、问题探索。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了解,写一篇小短文,说一说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如何看待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 四:小结

五:作业 :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

《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教学设想:

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3,宰我与子贡是孔门言语科高材生,尤其是子贡,在言语、事功方面较有成绩,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对孔子的评价还有若干,可以补充进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之高,同时体味子贡的语言表达艺术。颜回是孔子道德学问的传人,颜回之死对孔子打击很大,但心疼弟子,并不代表孔子会无原则地妥协世俗,他仍然把‚礼‛放在首位。这一部分在《论语·先进》中有记载,也可以补充一下。4,《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可以略过。课时安排: 2—3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明确: 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1、2、3。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9、10、11、12、13。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课文第4、5、6、7、8。

二、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1)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19第24》)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19第25》)教师明确:

1,重要实词问题:

毁、逾、伤。知、阶、邦家。

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

无以为也

(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解释了。)仲尼岂贤于子乎

(于:比)

如之何其可及也

(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无实义。)3,语意略说:

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

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的评价思路。

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所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也。4,子贡对老师的态度和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下面再补充几则: 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子张19第23》)

②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19第22》)略说:

①叔孙武叔可能是真的佩服、推崇子贡,他可能在不同的场合都表达过这样的意见,估计上文的‚毁仲尼‛,也就是说仲尼不及子贡,所以孔门弟子中独子贡为之辩解。这里,子贡再次以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世人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比老师高明:自己的高度有限,外人一览无余;而老师高达数仞高不可测,别人无从了解,所以才有如此见解。后人把收弟子称为‚列入门墙‛,即源于此。

②这主要是说孔子无所不学,也即韩愈所说‚圣人无常师‛。5,子贡的道德学问在下面这句话里可见一斑: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19第21》)——这说明子贡为时人所重,良有以也。2),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9第11》 教师明确:

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3,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二,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6第11》

10,略。

1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6第10》

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11第9》)1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11第10》)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两个‚为‛,都是介词,读weì。3,语意略说:

①第9则,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着眼于颜回的‚安贫乐道‛。世有大成就者,唯安贫乐道者能为,但安平乐道,说易行难。

②第11则‚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且重言之,是非常伤痛之语,所谓悲不自胜,难以言之:有德行者,不能得到上天的庇护,竟有此疾,所谓‚好人无好报‛。

③第12则,表现的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沉重打击。这种悲痛要远远深于伯牛之死所带来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颜回之死,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肺。原因在于孔子在颜回身上,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对颜回,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思想和学问的传人,颜回早逝,无人承传薪火,所以是‚天丧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④第13则,孔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当孔子过于伤痛时,有人提醒他:子恸矣!言下之意,夫子你这样做不合平素主张,而孔子说不为这样的人哀恸为什么人哀恸呢?后世王戎丧子,悲不自胜,山简谓:‚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戎答:‚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吾辈。‛有类于此。这说明孔子并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甚至是一个性情中人。

4,孔子对颜回的好感,还因为颜回的好学。比如: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11第7》)孔子在这里不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而言现在没有好学之人,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堪为典范的印象。5,但孔子毕竟是注重‚礼‛的,即便是对颜回,他也不愿失去‚礼‛的制约。如: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11第8》)②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11第11》)

这两则说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愿意为着世俗的热闹虚荣而违背‚礼‛。

三、学习第三部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7第34》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15第36》 6,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7第24》 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17第4》 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6第28》 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2,语意略说:

①第4则,是体现孔子的谦逊,但伟大寓于平凡,‚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难以踵从的。

②第5则,有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出一辙。

③在第6则里,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从上下语意看,这里好像是学生中有人怀疑孔子有所保留,或者是对孔子所教授的内容有所失望,孔子为自己作的一个简单辩护。末句自我表白:自己的人格、学问是体现在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④第7则,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⑤‚子见南子‛章,一般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子路对老师仍然持率真的态度,不因是老师,就对自己不满之事三缄其口;一是孔子面对弟子的不满,为取信于弟子,连连发誓的窘态,说明孔子不是一个一直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长者,在生活中,他有着常人一样的平常性格。

但南怀瑾先生持异解,他认为,南子貌美是事实,行为不检点也是事实,子路不高兴老师去见她也是事实,甚至孔子发誓也是事实,但孔子本意是要澄清弟子们对南子的认识:南子没有做过罪大恶极之事,大家这么对待南子,有失公正。必须明白‚予所否者‛的‚否‛是对什么而言以及‚天厌之‛的‚之‛指代什么内容。南先生认为‚否‛是‚批判‛‚否定‛之意,而‚之‛是指代‚被孔子所否定的人‛,全句意为:如果是我所反对、批判的人,上天一定会厌弃他。而我没有‚否‛之,则其人尚无大恶。当然,如果如南先生所言,则孔子为何要‚矢之‛,恐也难以服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

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

难点:鉴赏9、13则选文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型:选修课专题

【教学方法】

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

2、启发探究式

【课前准备】

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

2、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

二、语段解读:

(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五则:

第八则:(第11、12、13则)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

【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知识巩固〗部分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好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对孔子说:‚我从前跟随老师周游在匡地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吧。我和老师一再遭难,可搏斗而死。‛公良孺跟蒲人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国去,我就放你们走。‛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才放孔子他们从东门出去。孔子是到了卫国。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认可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到来,很高兴,亲自赶到郊外迎接。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却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罢了。‛卫灵公说:‚很好。‛但是没有出兵去讨伐的叛乱。

3、【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释】(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2)果:果断、坚决。(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教学反思】

1、本专题要抓好背诵默写。

2、第七则可以联系现实进行解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中,那些要求别人苛刻,而要求自己却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从自己身上下工夫。

3、第九则要理清比喻的关系。shāo

kēngkēng 8

4、本专题的诚信观点,要联系课后‚思考与练习‛中的两则材料,让学生探讨明确孔子的诚信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是在明辨是非的准则下的。

《论语》选读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内容:(共五则)第一课时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2、诵读法,在诵读基础上把握文意,疏通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

1、翻译选段。

2、整理文言知识。教学难点:

1、对‚仁‛的思想主张的把握,了解其含义。

2、联系现实来应用这种思想,并且引导学生要摒弃不足之处。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古代的‚三纲五常‛引出‚仁‛的话题。

二、解读选段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三遍后齐读一遍。3.明确文言知识并且翻译文段。

重点词:

(1)克己复礼为仁

克:克制。(2)天下归仁焉

归:称许,赞许。

(3)请问其目

目:条目,详情。请:请求对方做某事;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4)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不敏:资质愚钝;事:实践,实行。(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躬自:自身,自己。(6)樊迟未达

达:明白,理解。(7)问知

知通智。

(8)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安排、安置;直,形做名;枉,形做名。(9)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 … 文言句式:

(1)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2)选于众

状语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定语后置句(4)克己复礼为仁

判断句 翻译: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古文今译]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完全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颜渊虽然资质愚钝,但愿意实践这些话。‛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古文今译]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接待贵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庄重。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文今译]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拿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的身上。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古文今译]孔子说:‚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5、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古文今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有明白。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 10 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克己复礼‛?说明‚仁‛和‚礼‛的关系。明确:‚克己复礼‛是指要克制自己,是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这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和‚礼‛是融为一体的,‚仁‛是‚礼‛的精神支柱,‚礼‛是‚仁‛的一种体现,‚仁‛是目的,而‚礼‛、‚乐‛等则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善而服务的,而不要以‚礼‛为核心,核心仍是‚仁‛。

3、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三、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1)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阐释同一事物。围绕什么是‚仁‛,孔子既从肯定的方面作答,又从否定的方面作答,告诉人们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既从如何对待自己的角度作答,又从如何对待别人的角度作答,从而使人们对‚仁‛有一个全面而透彻的了解。(2)文辞简约而意蕴丰富。

选文第1则中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句中的‚一日‛两字值得反复体味,舍此‚一日‛不下手,永无下手之期,百事都始于‚一日‛,何况追求仁德呢?

四、联系实际,深化孔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举例:比如,公交车上让座的例子;为四川赈灾捐款的目的等等。

五、课堂小结

用于丹《论语》心得中话作结。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今天所学的选段,加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2、在《论语》书中找到关于‚仁‛的思想的语句,翻译,全面理解‚仁‛的学说。

板书:

克己复礼

对己

谨慎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仁

爱人

对人

知人

课堂表现: 课后反思: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探讨语段内涵的过程中,解读孔子的义利观。

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鉴赏9、13则选文。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义的传统。人们把为了道义而不能推辞某种责任称为‚义不容辞‛,把基于正义而产生的愤怒称为‚义愤‛,把为了公众利益而从事的崇尚和大无畏的行动称为‚义举‛,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维护正义的人称为‚义士‛,把正义的战争称为‚义战‛,把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称为‚义师‛…… 在孔子那里,‚义‛是一个具体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那么,他是怎么说的呢?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掌握如下重点词语 ⑪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进行解释。①富而可求也。

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⑫解释下列加粗字; ①饭疏食饮水

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④子路问成人、⑤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⑦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三、文意疏通: 1【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2【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3【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 12 接受。

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5【原文】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6【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7【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8【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9【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10【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

zāng 13 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二、语段解读:

(1)第一则: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什么?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3)第三则:在如此贫寒生活中,孔子乐的是什么?(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六则:孔子的九思对你有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九则:从这则选段,我们可以推知孔子之乐是什么?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

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以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试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保持了精神的旷达和完满。孔子所执著处,小人多不屑;孔子所淡泊处,小人多执著。把孔子的观念发扬光大,对于治疗社会上一小部分人物欲横流,为谋取财利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或者殉身求利的弊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三、四、七则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的第三题。课后小结:

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些故事,学生会很感兴趣。比如: 仁:孔子对管仲的‚仁‛的议论。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义:郑伯克段于鄢 ‚多行不义必自毙‚ 礼:

仲叔虞奚

孔子认为:‚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宋穆公义不传子

仁义与富贵:子贡为商的故事 义与君子:陶答子和故事

《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难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解题:‚无类‛指什么?

明确: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二、翻译选文,掌握重点词语

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

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 15 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7、【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1)罔:迷惑、糊涂。(2)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0、【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 16 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三、小结

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孔子认为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出现这两种矛盾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C、孔子认为完善修养是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  D、‚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认为思考没有什么益处,因该执著于学习。

2、课后练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生的挚爱。

启发: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感悟】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

3、讨论: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明确:这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

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四、作业

1、背诵选文5、7则

2、小论文:如果换位思考,你是老师想怎样教育学生?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孔子关于‚教‛的思想,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对于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做一个了解。

二、孔子的学习态度。

既然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孔子是一个博学的人,因此,孔子认为学习就应该广泛的了解,广闻博见。孔子博学到什么程度呢?《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说是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

然而孔子听说却不以为然。他说,太宰这些人能了解我吗(太宰知我乎)?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吾少也贱),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故多能鄙事)。一个‚君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什么叫‚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说的‚君子‛,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是阶级意义上的,指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这也是‚君子‛一词的本来意义──‚君之子‛或‚上等人‛。这些人,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多能‛?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因此,孔子的话就可以这样翻译:太宰这些人真能了解我吗?我的童年是很苦、很卑贱的,所以会干许多下贱活。那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

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当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否则太宰就不会那么问。然而,盛名之下的孔子,并没有接受‚天纵之将圣‛的哄抬和吹捧,反倒将‚吾少也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也就是说,他不但告诉我们他是普通人,还告诉我们他曾经是‚贱人‛。而且,尽管他瞧不起那些‚鄙事‛,却还是承认自己‚多能鄙事‛。这说明孔子是坦诚的。

孔子什么都学,学无常师,多才多艺,这就是博学。据《论语·子张》,【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有一个卫国人(名叫公孙朝)曾经问子贡,说‚仲尼焉学‛?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问仲尼先生的学问,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你的老师是孔子,孔子的老师又是谁?他这样问,可能是好奇,也可能是质疑。因为一个人如果学问很大,人们就会关心,他是什么学校毕业,师从何方神圣,几岁开始读经典,对这问题研究多少年了,等等。如果答不上来,他就会怀疑你是文化骗子。然而孔子却恰恰是个没有老师,也没有学历和文凭,自学成才的。那么,子贡又怎么回答呢?子贡说,文王和武王留下的文化遗产(文武之道),并没有丢失(未坠于地),而是散落在民间(在人)。每个人都能在民间学习,只不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而已。文武之道既然遍地都是(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我们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夫子焉不学),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亦何常师之有)?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只要他有真学问,课上得好,你管他学问是从哪里来的,你又管他的老师是谁。难道一定非得是什么门什么派,才是‚正宗‛?学无常师,才叫大师。因为只有学无常师,才能兼收并蓄,自成一家,也才能成为大师。何以谓之大?有容乃大。何以谓之师?可法曰师。因此,堪称大师的人,一定是博学多才、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学习,可以效法的。

成为大师的孔子,对于人的天资进行了客观的划分,也就是我们课文中做说的: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18 这就是下等人了。‛接着孔子很清晰的认识了自己,虽然孔子在当时就已经名声卓著,但是他认为他不是天才,而是好学。这是孔子的第二个学习态度。所以他说【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孔子承认自己不是天才,但是肯定自己好学,这是孔子作为学人的特点之一。那么,现在我可以恭喜大家,大家也是‚学而知之者‛,那么在人生的初始阶段,你们和孔子站在同一个高度了。

孔子他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说,他十五岁就‚志于学‛(《论语·为政》)。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对于自己的好学相当的自信,还说,【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 《论语·先进》

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这两次,一次是对鲁哀公,一次是对季康子,两次都说‚有颜回者好学‛,都说‚今也则亡‛,可见孔子对于好学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看,就是孔子有学习的兴趣,他也认为有兴趣是学习中最重要的。那么孔子认为颜回好学,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就是淡化物质追求,主动丰富精神,前面我们说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见,颜回是满足这个标准的。

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做得很活,不是那种死学问。他认为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跟谁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把学问做活?两条:一是悟性,二是贯通。据《论语·公冶长》,【原文】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赐呀,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说,赐怎么敢比回?回听到一就能想到十,赐顶多才想到二。于是孔子说,是比不上。他还说:‚吾与汝,弗如也!‛这话什么意思?一种解释是:我赞成你的说法,你是比不上他。另一种解释是:我和你,都比不上。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呢?就因为颜回有悟性。孔子做学问,最反对四种毛病:子绝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意,就是凭空想象;必,就是绝对肯定;固,就是固执拘泥;我,就是自以为是。这四种毛病,孔子都没有,今人都不少。原因之一,就是没悟性。当然,光有悟性不够,还得贯通。据《论语·卫灵公》【原文】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还是问子贡:赐呀,你认为我这个人,就是书读得多,又都记得住吗?子贡惊异地说: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当然不是!我是靠一个东西来贯通它。我认为,这是孔子治学箴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不要以为知识多、记性好,就一定是大学问家,还要看他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基本观点,也可以是基本方法。这样的人,不是知识分子而是王朔说的‚知识分子‛。

三、课后思考。

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 第二课时

一、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孔子好学、博学而且活学。那么孔子为什么重视学习?又重视学习什么呢?这就是孔子关于‚学‛的内涵。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 19 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说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感意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孔子能够领会的超过他的老师,这固然是孔子天性聪慧,但也说明他学的用心。

孔子是十分重视学的作用的。

二、学习的重要。

孔子生活的时代,不要说高考,就是科举考试也还没有出现。因此孔子绝对不会拿考试的指挥棒来教育他的学生‚要考试啊,你们的认真学习‛。孔子从人的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学习的目的,他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在我们课本上的解释是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是孔子对学者基于现实的认识而作出的一种趋势性的哲学思考和价值判断!

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是封建社会,那时的经济形态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偶有一些商品交换.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仕,农,工,商的等级意识极为强烈.唯有'仕'者才可以得到俸禄,吃到皇粮,也就是吃国家财政,收入丰厚,让你富甲一方.而且只要一人得道,那么全家可以随同鸡犬一起升天.在这巨大利益诱导下,寒门弟子要脱胎换骨,光宗耀祖,就必须顺应当时社会遴选人才的制度,以优学取'仕',谋得一官半职去享受皇粮奉禄,参与国家的财政分配.这一本(无本)万利的事情谁不愿意去做呢所以'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有人漏夜赶科举','孟母三迁'等等故事,感动和教育了几十代人,学习目的只有一个——'为已'。然而,孔子又说,'今之学者为人.'不管你学习的动机是什么,但你进入社会做的一切客观上正是为他人提供了产品,服务,便利---------这是事实,主观上利已,客观上利他.那么从教育者的角度讲,孔子的学习观恰恰就是从动机上去端正你的学习态度:今之学者为人!这就是学习的目的,既为己又为人。

那么,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孔子是这样表达的: 【原文】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说的。为什么对子路说呢?我们说过孔子因材施教,子路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个莽撞人,直而不屈,子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挨骂也最多。孔子对他,不仅是骂,而且常常是痛骂。倒不是孔子不喜欢子路,而是子路的脾气太坏。他这个人,用北京话说,叫‚浑不吝‛,也就是性子急,胆子大,脾气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水里火里不回头。所以在整部论语中,他是被教育最多的一位,一共被教育了42次。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没有。‚坐下,我对你说。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破坏;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回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学习起到了一个方向性的作用。

二、学习的内容。

上一节我们讲了孔子的教学内容是政治,伦理,很明显这也是孔子在学习上所重视的了。课文中有这样几个语段: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0

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领导历史、领导国家社会的,到底还是学问思想。

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易色‛,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是这样解释的:古人如宋儒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再三提到,在感情上说,每个人都认为做到了对朋友言而有信。据我自己的反省,虽然很想彻底做到,事实上却很困难。有时候对朋友答应了的事做不到,心里非常难过,为了自己道德的要求,想尽办法去做,所以仔细研究起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实在很不容易。所以子夏说,能够做到这样,‚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不是说明‚学而时习之‛并不是说一定读死书吗?这句讲学贵实行,更是说学问有益.实行不错,实行前最好还是弄通道理.不然,自以为是做好事,未必做得都那么合适,有人觉得这句话讲得不好,'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其实是他没认真揣摩子夏的语气,不懂这里边有知行合一的意思.【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上面说,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作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何以见得呢?这句就是一个证明了,跟着讲学问的道理。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 ‚弟子‛,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举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水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

弟子一般两种意义,一是指年纪幼小之人,一是指学生,这里取第一种意义.这一章是教人为学的.为学要以躬行为本,躬行要以孝悌为先.说行有余力,不是说做这几件事有余力而后学文,而是说要以这几者为本,以其余力来学文.集注说,文就是六艺礼乐.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是怎样做的有弟子而不教,不必说了;有教的,也大多从利禄起见.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希望子弟生活得好一些,这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合圣人之心.但是何妨再期望子弟做大圣大贤说大圣大贤或许大而空了,那你何妨教他做个好人。

三、总结。

从这些言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所教的大多是思想道德课,为什么呢?古人已知有一个观念就是‚诚意‛《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说的就是无论你要办多大的事,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提高自己的修养首先要让自己的意念真诚。这就是为什么孔子重在教人道德,教人伦理的原因。从内心上诉遭人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也正因此,司马迁在《孔子世家》的最后写到‚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译文】:《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 21 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这个评价奠定了孔子数千年来至圣的名号。(参考资料:《易中天说诸子百家》《方尔加说孔子》《于丹论语智慧》《论语讲座》夏传才)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王好战,请以战喻

教 学 目 标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 学 重 点 :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教 学 难 点 :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 法 设 计:

互动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二.板书课题,介绍孟子生平及思想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一.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课文

2.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王:名词作动词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岁:年成 3.内容讨论:

①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个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望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②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③‚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④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自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⑤有里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熟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2.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第二课时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二、亮点探究

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探究学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

《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 23 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探究学习: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探究学习: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5.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6.你能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

探究学习:《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

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24 《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7.联系第四、五两个单元,掌握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探究学习:历史散文(史传散文),主要是由各国史官积累大量档案资料,经过整理加工编纂而成,记载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土的言论的文章;诸子散文(哲理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相互论争的论说文。从语言形式来看,历史散文以叙事为主,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轨迹是由简到繁(由‚平均句长‛也可说明:平均句长:总字数÷总句数):历史散文由‚春秋体‛的一言两语的大事记载,进而为‚左传国语体‛的简洁生动具有文学价值的叙事,再进而成为‚国策体‛的纵横变化、丰富多彩的叙事散文;诸子散文由语录式的问答体,发展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论证周密的论说文,如《论语》为语录体,《墨子》虽有问答体,但多数文章则是主题集中、论证详细、逻辑性强的论文,《孟子》虽仍有类似《论语》的形式,但议论复杂问题时已蔚为长篇,《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的论说文已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进入了成熟阶段。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发展了孔子‚仁‛的主张,提出了‚仁政‛说,我们刚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仁政思想。但对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大儒,《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黄药师却颇有微词,请看他写的这首诗(投影展示):

齐乞何能有妾妻,邻家安可日攘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他对孟子所举事例提出了质疑,那么孟子所举事例是否果如黄药师所言不合情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看看黄药师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句中加粗词。

(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2)蚤起:‚蚤‛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

(1)文中宾语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

(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余之人不余欺也

④大王来何操

⑤夫晋,何厌之有

三、指名翻译课文,教师纠正翻译错误。

四、研讨课文内容。

1.文章虽短,但情节引人入胜。请学生概括情节纲要,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展示。

2.分析齐人形象。

学生先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归纳:

孟子以齐人的形象来讽刺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的人们,即一般官僚。乞墦的行径就是一幕官场现形记。

3.辩‚齐乞何能有妾妻?‛

学生先按个人的理解谈看法,教师最后总结:

这是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故事,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而文学的特征是合情未必合理。如果从理上分析,这个问题是荒谬的。但从突出主题和情节安排看,妻妾二人的互讪互助,表达效果要比一个女人自怨自艾更突出。

五、小结全文。

孟子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揭开了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人们的虚伪面纱,暴露了他们‚厚厚脂粉‛后面的丑恶嘴脸,显示了他们龌龊的灵魂。让我们明白了人不能为名利而忘廉耻,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

将本课课文改写成剧本。

附:板书设计

齐人有一妻一妾

情节纲要:

一、齐人对妻子的夸口

二、妻子的怀疑与妻妾商议

三、妻子的追踪和真相的披露

四、妻妾的羞愧和哭骂

五、‚良人‛无耻得意的丑相

第四课时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沛然(pèi)嗜杀(shì)枯槁(gǎo)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对比、反问手法。增强了说服力。

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

提示:同于《庄暴见孟子》,都是阐释‚与民同乐‛思想。

十一.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十二、教学后记:

《王何必曰利》教案

一、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二、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三、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二、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一、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二、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计 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上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师适时点拨。

导 诵读法、自读法结合法

审阅

签字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计 学生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一、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__________

2、然而不王者_________

3、孳孳为善者________

4、蹠之徒也_______

5、利与善之间也

(提示:kēng、wàng、zī、zhí、jiàn)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__

2、苟为后义而先利__

3、吾闻秦、楚构兵__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___

5、愿闻其指___

6、然而不亡者____

7、孳孳为善者______

8、舜之徒也_____

9、利与善之间也____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___

(提示:

1、相互

2、如果

3、交战

4、停止

5、意向

6、这样而

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8、类

9、差别

10、背离)

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____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_____

2、未之有也_______

五、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第二课时

课文内容分析

一、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

举例论证:不夺不魇

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4、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二、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三、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四、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不够准确。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五、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第三课时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1、名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③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

1、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③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四、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又如何理解?(点拨: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

五、巩固课文内容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六、布置作业:

1、领悟书本P52(相关链接的意义)。

2、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3、书面作业: 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

资料补充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猛子是否要人民完全不考虑‚利‛?

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上》)

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

三、(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列举哪些事例论证?)

结合文本简析

四、1、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2、(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

《民为贵》教案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

2.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3.读懂文本,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点、排比句的运用。4.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引入话题】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此次地震比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级还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枚广岛原子弹的能量。震中附近城镇变为废墟,连北京、上海都有震感,而距此次地震震中700多公里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却安然无恙。这是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有一次胜利,也是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的最好体现。

本文文题选取荀子《天论》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认为上天伟大并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并且控制它呢。表现了人类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并力图掌握规律,一更好地让自然为我所用的理想追求。在古代,人们又对自然采取一种什么态度呢? 【自主学习】 1.阅读‚单元概览‛(练习册)、‚荀子简介‛和‚话题引入‛。回忆荀子的〈劝学〉

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汉宣帝时称。荀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现存32篇。他的思想学说中‚人道观‛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民命而用之‛的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2.给下列字注音、注义。A.注音

蕃长于春夏

(fan)

辍广

(chuo)

啜菽

(chuo shu)

秽稼恶

(hui)

籴贵民

(di)

雩而雨

(yu)卜筮然后决大事

(shi)

楛耕伤稼

(ku)

礼义之不愆兮

(qian)B.重点字义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开垦,引申为发展)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停止,引申为废止)

君子有常体矣

(体统,规矩,引申为准则或法则)

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

(愆,犯过错.恤,忧虑,担心)

若夫志意修

(美好)

是节然也

(节制,指时势,命运的制约)上暗而政险

(昏暗)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光明,显耀)

大天而思之

(思慕)

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治理,整理)3.诵读串译。

4.用自己的话概括荀子在本文中的观点。

人定胜天 【提出问题】

1.写出不懂的句子,解惑。

2.整理本文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及写出一个定语后置句。

【研读文本】 〖重点识记〗 翻译下列句子

○1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禹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安定,桀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混乱,天安定或混乱不是有天决定的.○2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天不因为有人厌恶寒冷废止冬季,地不因为有人厌恶辽远废止宽广,德行好的君子不因为人格卑下的人的喧扰废弃好的德行.○3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

政府发布的法令不明确,举动违背时节,具有根本意义的农业生产管理不好,不顾农时而让百姓服劳役.○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而控制它呢!顺从天而歌颂它,哪里比得上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呢!〖能力提升〗

1.第1段:荀子用三个问句,表达了国家的治乱与天道无关的观点。第2段:写出了天道的运行有其固定不变的规律。

第3段:君子应慎重地对待取决于自己的事,而不思慕取决于上天的事。第4段:自然界的惊异现象经常发生,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值得害怕。第5段: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才可怕。第6段:求神占卜不能得到祈求的结果。第7段: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怎样对待礼制。

第8段:人类在自然面前,应顺应万物的万物的本性与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2.理解荀子在文中提到的思想观点。文中荀子首先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应该‚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物畜而制之‛‚骋能而化之‛人应该在了解、掌握天的变化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才能智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万物都能更好地生长并能为人类服务。【合作探究】

1.怎样认识荀子所说的‚天‛,是否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 荀子所说的天为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天‛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顺应和利用‚天‛和规律而生存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人应当在哪些方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大而言之,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其固有规律,按规律办事;治理国家应以礼仪规范人的行为,避免人的失误导致混乱。小而言之,治理家庭应该重伦理道德的修养;个人的工作学习,应相信自我,努力奋斗,克服盲目崇拜和自卑的心理,以自己的行动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3.文章的中心是人定胜天,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文章开始以设问的形式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大自然有其运行的规律,它不能主宰人世的吉凶祸福。从而得出‚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的正确结论。然后又从天不可畏,人言可畏的角度,强调对人事应该重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最后作者得出‚放弃人的努力而思慕天,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的结论,告诫人们应‚制天命而用之‛。【课堂小结】

概括文章内容(提示:相关连接)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正确地指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应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 32 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检测】 1.课后练习三(1)县,同‚悬‛,指有较大悬殊或差距。(2)本事,指农事。(3)白,显著。2.判断下列句子

A.治乱非天也

判断句

B.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省略句

C.礼义之不愆

宾语前置句

D.物之已至者

定语后置句

3.一词多义

‚道‛

A.天有常道矣 名词,规律

B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方法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风尚 4.特殊句式,写出判断依据(1)判断句

○1治乱非天也

……也,表判断

○2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者也,表判断(2)省略句

○1禹以治,桀以乱

‚以‛后省略宾语‚之‛

○2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可‛前省略主语‚是‛(3)宾语前置句

○1此之谓也

‚此之谓‛宾语前置,应为‚谓此‛,说的就是这

○2礼义之不愆

否定句宾语前置,应为‚不愆礼义‛(4)状语后置句

○1繁启、蕃长于春夏

‚蕃长于春夏‛状语后置,于春夏生长

○2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于明月‛状语后置,比太阳月亮(5)定语后置句

○1物之已至者

‚已至者‛应在‚物‛前 5.作文应用

今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向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自身,因此联系自身和社会现实,认真地读一读《荀子》,对修身处世是很有帮助的。

‚人定胜天‛是《荀子》中著名的观点,她激励着人们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人类也曾为取得的成果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我们如果进一步思辨一下,人类真的能战胜自然吗?人类可以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吗?这样去逆向思考就会写出观点新颖,思想深刻的文章。‚人定胜天‛吗 ‚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是信心。许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是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始了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

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现已荡然无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是。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到本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世界!

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荀子。2000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于是颇有气魄地喊出 33 ‚人定胜天‛。但当他极目四望,只见到人类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象人类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极度发挥时,大自然所造受是破坏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环境污染是日益严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绿色植被的减少,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我们不应归咎于荀子,我们又该归咎于谁呢?还是将忏悔的十字架戴在‚人类‛的胸前吧!

上述现象,仅是人类无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罢了。现代工业社会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生物技术了。但是,技术不应当毁坏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过去,人们正是过高地估计了技术的作用,把这种估计和唯意志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自然的‚征服论‛。‚人定胜天‛本来已不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结果在震天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山河饮泣,大地呻吟。其实,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种可怕的结局:‚我们不严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请注意,我们是在一艘飘荡于无限空间的‚飞船‛上,这艘飞船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如果我们五十多亿乘客都‚义愤填膺‛地抡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开战‛,我们这艘飞船还能安全航行吗?如果人人竞相盲目地去‚胜天‛,我们会不会遭到灭顶之灾?设想一下:因为要征服自然,我们失去了新鲜的空气,明朗的清晨,恬静的湖泊和绿色的山峦,失去了云雀的欢歌,孔雀的彩屏,皎洁的月光和两岸的猿声••••••那么最后,是我们征服了自然,还是自然剥夺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将何去何从?

所以,在我们尚未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掌握新能源技术之前,请先来维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唯一的地球吧!人终不能胜天,但人可以用天。只有遵循大然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人类才能把不完美的东西改造得更完美。正如大禹治水,不使用人工的堤坝去‚堵‛泛滥的洪水,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导‛百川以归海。倒是道教的‚天人合一‛似乎才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恰当的写照。

第三篇: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上)

漆园丁

内容提要

老子与《老子》的概况,孔子与《论语》的 概况,墨子与《墨子》的概况,孟子与《孟子》的概况。《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核心思想的区别。《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文 风的区别。诸子语录体具有一定的共性,发展过程中又有各自的特点。《孟子》散文尚未脱尽语录体形式,但已呈现为具有对立情绪和说服性质的论辩文,形成独特 的论辩风格

关 键 词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无为

仁爱

兼爱

仁政

语录

论辩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政权、文化下移,出现百家争鸣。《老子》的深邃,《论语》的雍容,《墨子》的质朴,《孟子》的雄辩,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老子与《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代,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是道家经典,亦称《道德经》,凡81章,5000字。相传为老聃所著,实出于战国时 期,内容基本是老子的思想。世传《老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1993年湖北荆 门郭店出土的《老子》被认为是最早的版本。《老子》较早的重要注本是三国魏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自汉魏以来,注释《老子》之多,仅次于《论语》。今人 陈鼓应有《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的思想。首次阐述“道”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是人类社所必须遵循的准 则。概括出最高实体的道,对前人是一个突破,标志着人类理性思维的进步。阐释虚玄模糊,没有区分精神和物质,导致后世学者向唯物和唯心两端发展。其朴素辩 证法认为事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具有相对性。万物归结于矛盾的两极,相辅相成。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祸福相倚,正复为奇。柔弱胜刚强,以消极退避的表象掩 盖积极进取的实质。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反映了战乱中人们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揭露和抨击当权者的残酷剥削,具有强烈的批 判精神。

《老子》的文风。《老子》,文章简洁精练,寓理于形,情思深邃。文体属于语录体,没有对话的痕 迹,只述论点,略去论据,适应采用整齐的句式说理。韵散结合,某些章节全用韵语,大多随文成韵,并无一定程式,但音调和谐,富于节奏感,呈现为形式精美的 哲理诗。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哲理。语句凝练,精警深邃,善于对复杂事物作抽象的概括,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格言的特 性,警句广为流传。

第二节

孔子与《论语》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孔子的祖先为宋国贵族,出生于鲁国,做过管理仓库和牧场的小吏,曾任鲁国的中都 宰、司空和司寇,短期行摄相事。孔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的主张违反历史发展的趋势,始终不得用事之机。暮年回到鲁国,整理过《诗》、《书》、《礼》、《乐》、《易》等,根据鲁国的史料修订《春秋》。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见《史记·孔子世 家》。

《论语》是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撰,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后为儒家 经典。汉代有《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种版本。《古论语》和《齐论语》失传,流传至今的《论语》凡20篇500余章,是经过融合的《鲁论 语》。《论语》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注疏》,用三国魏人何晏集解,宋代邢昺疏。宋代朱熹《四书集注》有《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父子有《论 语正义》,今人杨伯峻有《论语译注》。《论语》的思想。核心思想是“仁”,仁是由家庭关系出发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仁由礼和乐相辅相 成,礼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乐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教育思想:首开私学,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文艺思想:重视文艺的 社会功能,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的社会功用事父事君的伦理教化作用。审美情趣:辞达而已。绘事后素。文质彬彬。《论语》的文学性。《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章幅短小,篇章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以题概 篇。篇名取首章首句的关键词,章名一般取首句。文学性不因语录体而削弱,《论语》的文学性高出诸子。一是刻画出孔子和孔门著名弟子及其他人物的形象。描绘 出人物的仪态举止、神情口吻和音容笑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语言风格言简意赅,雍容和雅,朴实含蓄,生动传神,明白易懂,含义深永,具有概括性,富于哲理性,不乏个性化,传世成语特别多。

第三节

墨子与《墨子》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年)名翟,鲁人,一说宋人,墨学家派创始人,战国初期著名思想 家、教育家。墨儒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一派著《墨辩》,发展逻辑思想,一派推行宗教,演变为游侠。墨家到战国末期已经衰微,汉代以后几乎后继无 人,销声匿迹。《史记》中墨子之传附于《孟子荀卿列传》之末,只有短短二十余字。

《墨子》原有71篇,今存53篇。或为墨子本人所著,或为弟子记录整理而成,或为墨家后学所 写。《墨子》历来不受重视,少有人研究,因为墨家宣扬平等,封建统治不接受;墨文不讲文采,封建文人不欣赏。司马迁将墨传附于《孟荀列传》末尾,仅二十四 字。清代孙诒让是作《墨子间诂》。

《墨子》的思想。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是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等的爱,与儒家强调等级差别相对。“兼爱”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非攻”,即反对攻伐性战争。但 支持、参与并且擅长防御性的战争。“尚贤”即任人唯贤,以反对贵族世袭制度,“尚同”是“尚贤”的发展,倡导国家政治和道德标准的统一,这两大主张与儒、法诸家相近似。“节用”、“节葬”是指节约活人的用度和死人的丧葬。墨家信鬼神,不同于诸子用神话传说说理。《墨子》的文风。《墨子》产生于战国前期,但成书很晚,因而体例较复杂。有早期的对话语录体,由论辩文,也有后来完整的专题论文,多数文章能够以题概篇。《墨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特色鲜明。一是文章体的例有因革,从对话语录体到专题论说 文,反映了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历程。二是逻辑推理很严谨,明确三表法、类推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首创中国古代形式逻辑的运用和阐述,同时首开论辩散文之 先河。三是朴实无华,不加修饰,尚实尚质,通俗流畅,说理透彻,体现了墨家特有的审美情趣。

第四节

孟子与《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 家和散文家,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后人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是鲁国孟孙氏的后裔,但家道衰落,家境贫困,他的成长得力于母亲培 养。《荀子·非十二子》将子思与孟子相联系,《史记·孟荀列传》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故世称“思孟学派”。孟子学成之后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游历 宋、薛、鲁、滕等国。其政见不合于当时连横合纵、攻伐为右的形势,故未能为各国君主所采纳,于是只好退而授徒,著书立说。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的概况。《孟子》记载孟子及时人的言论,是继《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史 记·孟荀列传》记载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汉书·艺文志》载“《孟子》十一篇”,东汉的赵岐认为外篇四 篇是赝品,不作注释,于是亡佚。七篇各分为上下篇,篇内分为若干章,篇章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篇名取首句首句的关键词,章名一般取首句,仍然是语录 体,但章幅一般比《论语》的长得多。《孟子》的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保存东汉赵岐注,采用宋代孙奭疏。南宋朱熹《四书集注》中有 《孟子集注》,清代焦循在东汉赵岐注的基础上作《孟子正义》,今人杨伯峻有《孟子译注》。

《孟子》的思想。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仁政”,是对孔子“仁爱”的继承和发展。提倡王道,则 反对霸道;提倡仁政,则反对暴政。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贪婪残暴,包含浓厚的民本思想。“仁政”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是对孔子“性相近”的继承和发 展。孟子认为如同人人有四肢,所有的人都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文艺观主张:“知人论世”,将作品与作者及社会背景联系考察,以求正解。理解作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正确探求作者的本义,而不至于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孟子》的文风。《孟子》散文尚未脱尽语录体,但不同于《论语》的气度雍容,坐而论道,而是以 论辩为特色,是为论辩文。其特点一是感情强烈,气势逼人;二是善设机巧,欲擒先纵;三是长于譬喻,说理生动。感情和气势来源于内在的浩然之气和外在的铺排 手法,机巧和擒纵体现在掌握论辩的主动权,娴熟地运用逻辑推理。譬喻不见堆砌,用得恰到好处。此外作品通过对话过程和表情,展示出孟子的个性:傲岸梗直,坚持原则,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有的寓言善于刻画人物,成为讽刺小品。如《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孟子》文章自然流露中心论点,自然形成篇章结构,有些长篇已经初具起承转合的规模。

【精读作品】

《小国寡民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非攻》、《公输》、《孟子见梁襄王章》、《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齐人有一妻一妾章》、《鱼我所欲也章》。

【思考练习】

1.简述《老子》的“道”

2.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看《论语》的文学性

3.从《非攻》、《公输》等篇看《墨子》的文风

4.从《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看《孟子》的文风

先秦诸子散文(下)

漆园丁

内容摘要

庄子、荀子、韩非子、吕不韦等均为战国中 后期的人物,《庄子》、《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诸子著述有自创也有集体创作。《庄子》讲究逍遥无为,《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总结 法、术、势,《吕氏春秋》集合先秦诸子成为杂家。这一时期说理文体制成熟,而诸子文风各具特色:庄文恣肆,荀文浑厚,韩文犀利,吕览渊博。

关 键 词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无为

礼法

法术势

恣肆

犀利

先秦诸子论说文体制渐趋成熟,《庄子》内篇以题概篇,《荀子》的文章具备论点、论据、论证等基本要素,《韩非子》的文章创作立论、驳论和解说等多种形式,《吕氏春秋》进而讲究全书的严谨布局,战国后期诸子散文体制的发展达到最高阶段。

第一节

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约前289年)名周,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道家的代 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作家。其生活年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年龄小于孟子而大于荀子和屈原。庄子曾经做过蒙邑的漆园吏,不算入 仕。往来游历于齐、魏诸侯之间,因其剽剥儒墨,放言无忌,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一生未入仕途,安于平民生活,生活贫困,居住穷巷,织鞋为生。楚威王曾厚币聘 请庄子为相,被他戏谑相拒。庄子也聚徒讲学,弟子姓名流传下来的只有蔺且、魏牟几人。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有55篇。今本《庄子》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 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偏重于论述哲学;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偏重批判社会。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大体一致。中唐时期《庄子》成为道 教经典,称为《南华真经》,庄子也被道教尊为“南华真人”。《庄子》最早的注本被认为是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其实是郭象剽窃竹林七贤之向秀的注释成果。唐代成玄英有《南华真经注疏》,清代郭庆藩有《庄子集释》,今人陈鼓应有《庄子今注今译》。

《庄子》的思想。“道”为化育万物的精神本体,人们可以通过修养而得道,将自己视为自然一物,忘怀自我,淡情寡欲,不计得失,不虑生死,超越有限的现实世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将老子辩证法的相对性加以夸大,发展为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大小、寿 夭、善恶、美丑都是相对而言,进而不谴是非,否定评判是非的一切客观标准。将现实社会视为强盗世界,认为仁义礼智是窃国大盗的工具和赃物,由愤世嫉俗走向 超世脱俗。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无名、无功、无己,也就是无待、无为。

《庄子》的文风。《庄子》散文善于用寓言说哲理,极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寓言想象丰富,构思奇 特,随意夸张。将自然万物赋予灵性,对历史人物加以虚构。寓言故事密度大,用寓言代说理,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抽去寓言就不成文章。寓言的主题具有同一性和 多义性,同一性即用多个寓言阐释同一个道理,多义性即用同一个寓言阐释多种道理。其寓言形象的含义往往超越作者的创作动机,形成“形象大于思想”的特征。历代解读往往烙上时代印记,有所折中或曲解。因而阅读《庄子》必须疏理庄学三义:作者的本义、注者的释义和读者的取义。文风恣肆,没有固定模式,或先分后 总,或先总后分,或分总同用;意到笔随,得心应手。司马迁评为“洸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或能先也”。从《逍遥游》的本义、释义和取义看《庄子》文风。

第二节

荀子与《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约前238年)名况,也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时期儒家的最后 一位大师,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散文家。曾游历秦、齐、赵、楚诸国,齐襄王时在齐国稷下学宫“最为老师”,并三次被任为祭酒。后来荀子遭到齐人的谗毁,便 去齐适楚,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委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被废去官职,于是居家于兰陵,从事著述。著名法家韩非子和秦丞相李斯原来都是荀子的学生。见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子》的文章主要是荀子自撰,弟子杂录约占五分之一。西汉刘向将其整理编订为32篇,定名为《荀卿新书》,唐代杨倞为之作注,改称为《荀卿子》,宋以后始称《荀子》。清王先谦为之作注,成《荀子集解》。唐代杨倞的《荀卿子》注是权威注本。

《荀子》的思想。荀子批判诸家学说,发扬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传统,集先秦朴素唯物主义之大成。虽 然属于儒家,而与孟子的正统儒家有别。荀子改造儒家学说,兼容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兼用,威德并施,王霸并行。与孟子“法先王”相对,提出“法后王”;与孟 子的天命观相对,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大体继承孔孟学说,但并不墨守陈规,善于变通,是一代通儒。

《荀子》的文风。《荀子》标志着说理文体制的成熟。一是普遍以题概篇,即文章的标题能够高度概 括文章的内容。二是文章结构要素具备,一般每篇都有中心主题,有整体结构,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讲究对比论证等方法,首次完成说理文的体制。三是继承儒家 的文质相符,排比博喻,文辞富赡,有欣赏价值。四是整体文风浑朴厚重,严谨缜密,说理的气势和逻辑的力量相结合,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荀子》散文对后 世的论说文形式的影响最为深远,直至今天。

第三节

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之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韩非 出身韩国贵族世家,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战国七雄中韩国最弱,而旧贵族势力很强,当权者名高而无能,屡屡丧师失地。韩非多次上书,建议变法图强,都未被 采纳。韩非口吃,不善言辞而善写作,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凡十余万言。文章传至秦,秦王嬴政十分赞赏,为得到韩非而发 兵急攻韩。韩非到秦国后遭李斯嫉妒,李斯与姚贾共进谗言,将韩非下狱,逼迫韩非服毒自杀。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子》亦称《韩子》,《汉书·艺文志》载55篇,今本《韩非子》合于此数。《韩非子》主要 为韩非自撰,也有混杂、散佚和增补,如首篇《初见秦》,郭沫若认为是吕不韦所作;《存韩》并非一人所作,《有度》论及韩非死后事,绝非韩非所作。《北堂书 钞》等类书中录有《韩非子》佚文。《韩非子》原有旧注,注文粗略。清末王先慎辑录诸家校释,参以已意,成《韩非子集解》,是《韩非子》最权威的注本。

《韩非子》的思想。韩非继承发展前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法”,法是法令,是治理百姓的公开条规;“术”是权术,是藏于胸中驾驭百官的手段;“势”是权势,是“法”和“术”得以施行的保障。韩非提出以法治为中 心,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思想,为封建专制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既集法家之大成,也总结了老子和荀子 的思想。

《韩非子》的文风。韩非子继荀子之后将论说文发展得更为成熟,是先秦论说文发展的最高阶段。特 点一是多长篇大论,有立论、驳论、解说几种类型,具有高度的分析综合能力。二是立论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单刀直入,鞭辟入里。三是驳 论采用立意设词,往来诘难,先引出反面观点,然后进行驳难,针锋相对,切中要害。四是善于用寓言和史实说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内外储说》汇集 寓言,可能是储备材料,以待作文,却自成洋洋大观的故事专辑。五是文章风格峻峭犀利,锋芒毕露。法家刻薄少恩,真率直露,为文讲究实效,少有文饰,显得冷 峻、峭刻、尖锐、犀利,其锋不可犯。

第四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 ——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濮阳(今河南濮阳)人,秦国的相国。早年经商,家累千金,在赵都邯郸结识质于赵国的秦公子子楚,遂资助子楚继位,被秦庄襄 王任为相国,封文信侯。秦王赢政即位,他继任相国,被尊为“仲父”。不久因嫪毐逆反事受牵连而被免去相国,迁徙蜀地,途中自杀。见《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有门客三千人,令其各著所闻,集体编著成书,号曰《吕氏春秋》,亦称为《吕览》。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大部分,计160篇文章。《吕氏春秋》的注本最早有东汉高诱注,明代有多种刻本。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今人张双棣等人有《吕氏春秋译注》。

《吕氏春秋》的思想。《汉书·艺文志》将此书归于杂家,班固认为杂家是“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高诱注云:“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验格”。杂家并不是杂糅,而是兼采各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哲学思想受道家影响较多,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政治思想以道家为基础,以儒家为主导,兼采诸家融合而成。重视音乐艺术的教化 作用,对音乐艺术的起源有珍贵的记载。《吕氏春秋》总结统治天下的理论,适应了秦统一中国的需要。

《吕氏春秋》的文风。此书体例最为严谨:十二纪每纪五篇,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三篇。每组内 部的文章各自成篇,共同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书成之后,悬赏增损一字者千金,是出于政治目的,也说明全书的设计和撰写都煞费苦心,体例完善而表述精确。文 章篇幅一般较短,问题逐个提出,逐个解决,绝少长篇大论。文章写法往往先以言论开篇,中间用事实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前后照应,中间生发,具有很强的逻辑 性和说服力。书中保存有三百多则寓言和历史故事,数量与《韩非子》不相上下。故事层出不穷,重在说明事理,故很少夸饰渲染,大多情节简单而富于哲理,有些 较长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具有小说因素。

先秦诸子散文还有法家的《商君书》、道家的《列子》、名家的《公孙龙子》等,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影响都不及《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不再展开阐述。

【精读作品】

《逍遥游》、《养生主》、《胠窃》、《秋水》、篇》、《五蠹》、《说难》、《察今》、《察传》。

【思考练习】

1.《庄子》寓言主题的多义性

2.从《劝学》看《荀子》文章的体制和文采 3.从《五蠹》、《说难》看《韩非子》的文风 4.简论《吕氏春秋》归于“杂家”的意义

《劝学》、《天论》、《赋

第四篇: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教案(本站推荐)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先秦诸子散文概论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三、儒家思想及其《论语》: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四、整体感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五、小结:略

六:作业:熟读课文,生字正音并释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前三小节、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教学过程】

(一)翻译第一小节

【评析】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二)翻译第二小节:

【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三)翻译第三小节:

【评析】: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尊重,又有对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三、小结:略 四:作业:习题二 第三课时

一、朗读并翻译第四小节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粪;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备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与丈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

二、朗读并翻译第五小节:

【评析】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三、思考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孔子的人生态度:积极入世;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讨论完成课后联系

四:小结: 选文展示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

五:作业 :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孔子,文天祥,史可法,布努诺,西西弗斯,注意不同侧面)

六、板书:略

《当仁,不让于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为学生,一年到头几乎天天都要跟老师打交道。相信大家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跟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大家也一定非常关心:孔子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们又是怎样评价老师的呢?

二、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1、2、3。

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9、10、11、12、13。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课文第4-8

三、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1)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

教师明确: 1,重要实词问题:毁、逾、伤。知、阶、邦家。

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无以为也

(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解释了。)仲尼岂贤于子乎

(于:比)

如之何其可及也

(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无实义。)2),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

教师明确: 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

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3,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二,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

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

三、学习第三部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2,语意略说: 反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选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句。

过程与方法: 联系实际,品读选文,感悟人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圣人情怀,领会学习孔子的生存智慧,提高品性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词、句。

难点:联系实际,品读选文,感悟人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教学方法】诵读法

导读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世间的智慧有很多种。孔子的智慧不是解析“1+1为什么等于2”的那种智慧,不是关起门来冥思“世界为什么存在”“世界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等形而上问题的那种智慧。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智慧,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孔子的生存智慧。

二、朗读并试背诵课文,复习本课基础知识。

三、品读课文,感悟人生。

把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对应下列一个问题,分组讨论,列举相关事例,完成口头小论文。并请各组代表总结发言。每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补充总结。

1、选文中1、2则是孔子启示人们面对自己的无知的,其观点是什么?

2、选文3、4、5是关于哪个话题的?

3、选文8、9、10是孔子关于处理政事的思考,大家能从获得哪些启示呢?

4、剩下的6、7、11、12则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其实人们的呢?

教师总结1:聪明的人应正视自己的无知,并努力解决问题以减少自己的无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应实事求是,而不能胡乱猜测,妄下结论。教师总结2:历史上知错能改,善于纳谏的事例很多,如:唐太宗、刘邦等等。教师总结3:做事要循序渐进,不能贪快,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等;“竭泽而渔”“焚林而田”。

教师总结4: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四、课堂小结:

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让我们汲取先贤的生存智慧,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五、布置作业:

整理本文所涉及到的话题,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搜集相关素材,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多整理几篇。【教学反思】

孔子的智慧体现在现实社会中。这节课设计为讨论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现实进行解读。本文涉及的话题很多,故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很多同学都能够深入思考,踊跃发言,所举事例论据典型充分。互相讨论交流,这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课后的小论文让他们及时巩固了课堂内容,为提高写作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足之处是本堂课容量较大,同学们发挥较充分,所以内容没有按时进行完,以后会特别注意课堂容的安排。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1、翻译选段。

2、整理文言知识。

三、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标准字音,听清断句。

2、学生自由诵读三遍后齐读一遍。

3、和学生一起明确文言知识并且翻译文段。

(三)文本解读:

(1)文章中有几个向孔子请教有关'仁'的问题?文章中有几个人阐述了对'仁'的看法? 明确:有四个人,他们分别是颜渊、仲弓、樊迟、子贡。有两个人阐述了对'仁'的理解,即孔子和曾子。

(2)我们节选的小标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系自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系的。(尽量使用实例)

(整体感知文本)

教师点拨: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一下三个问题的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重点句)。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A、什么是仁? B、怎样做才能达到“仁”? C、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5)教师和学生共同概括:

A、什么是仁? 明确: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

明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

明确: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身体力行谈“仁”

大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具体的实例谈谈你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理解?或是不自觉的践行“仁”,抑或是某一言行悖拗了“仁”的内涵?由此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明确: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学会爱人。

【素材积累】

:相关的名言及诗句

课外拓展:

1、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 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 '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2、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教学目标:

在探讨语段内涵的过程中,解读孔子的义利观。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鉴赏9、13则选文。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义的传统。人们把为了道义而不能推辞某种责任称为“义不容辞”,把基于正义而产生的愤怒称为“义愤”,把为了公众利益而从事的崇尚和大无畏的行动称为“义举”,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维护正义的人称为“义士”,把正义的战争称为“义战”,把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称为“义师”„„ 在孔子那里,“义”是一个具体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那么,他是怎么说的呢?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掌握重点词语

三、文意疏通,语段解读:

(1)第一则: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什么?(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3)第三则:在如此贫寒生活中,孔子乐的是什么?

(4)第四则: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六则:孔子的九思对你有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九则:从这则选段,我们可以推知孔子之乐是什么?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

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以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试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保持了精神的旷达和完满。孔子所执著处,小人多不屑;孔子所淡泊处,小人多执著。把孔子的观念发扬光大,对于治疗社会上一小部分人物欲横流,为谋取财利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或者殉身求利的弊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3、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重点:

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难点:

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学习选文1,领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有教无类”的含义?

明确: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

2、“有教无类”的意义何在?

明确:“有教无类”的思想及其实践,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学习选文3-5了解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了解孔子启发式教育的思想 和他提倡的举一反三能力

五、分析选文6 和7

小结 :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讨论

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明确:这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

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本的大意,巩固文言词语和句式;领悟孔子的学习观。

2、了解孔子的“好学”思想;领悟孔子关于“学”的内涵及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认识孔子的学习观,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评价。

2、领悟孔子“学”内涵及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3、合作探究法

4、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却很少有人认真的思考过“究竟什么是学习”的问题,有人说,学习是学习者把外界的经验、知识、信息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也有人说,学习就是收集积累各

种信息,并进行思考的过程。那么孔子又是怎样认识学习的内涵的呢?对于孔子的学习观我们该如何认识呢?我们到底都该学习什么?让我们一起通过品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来寻找答案吧!

二、回顾旧知,提出问题

三、品读鉴赏,解决问题

(一)初步品读,解决“why”的问题:

1、学生齐读1、2则,思考问题:孔子认为人为什么应该学习呢?

明确:一般的人都并非“生而知之者”,所以应该努力学习(当然,孔子还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2、那么,到底有没有“生而知之者”呢?

明确:有,但非常少。如据说白居易是婴儿时就能认识“无”字,皇帝生而神灵。

3、在第3则中,孔子以好学自许,你是否赞同呢? 明确:赞同。

拓展:在《论语》中,被孔子许为好学者仅三人:孔子、颜回、孔文子。(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其好学表现在(1)好问。韩愈在《师说》中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2)改过。颜渊“不贰过”(3)善于发挥,不拘泥于从师所学之义。子贡也曾赞颜渊为“闻一知十”者,自己仅是“闻一知二”者。(4)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5)乐以忘忧。颜回做到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二)合作品读,解决“what”和“how”的问题: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有选择的进行品读鉴赏。(4-11则)教师提出小组学习的要求

2、小组交流品读结果,教师根据品读结果进一步启发学生深思,适当拓展。

(1)品读第4则:“仁、智、信、直、勇、刚”都是人们需要追求的美好品德,在追求这些美好品德的同时,孔子认为还需好学,那么怎样把追求这六种品德和好学结合起来呢? 明确:在学习中完成对这些品德的定位和制衡,即应明辨是否去做,做到什么程度。

(2)品读第5则:本则和第4则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明确:第5则是对第4则内容的补充,指出了“好学”的内容在于学礼,有礼则可以去除四种危害,突出了学礼的重要性。

拓展设问:你所了解的人中,那些人做到了“故旧不遗”?

举例(参考):朱元璋当皇帝后费尽周折要找到年轻时和他一起种田的田兴,和他共享荣华富贵;汉光武称帝后找到同学严光叙旧;韩信不忘漂母给他饭吃的旧恩,做了楚王后奉黄金千两给漂母。

(3)品读第6则:这一则证明了学问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和知识,而是做人做事。(4)品读第7则:孔子对君子德行的要求有哪些? 明确:尚俭、敏事、慎言、就道、正己。

拓展: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5)品读第8则:从孔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颜回的好学表现在哪些方面?由此可知孔子所说的好学的标准是什么?(可联系第7则作答)

明确:颜渊好学表现在“不迁怒,不贰过”;孔子衡量人是否好学的标准是人的实践行为和心理修养。

(6)品读第9则:在这一则中孔子指出了古今之人求学的目的,你如何看待孔子的这一观点,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谈。

拓展: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这是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问,而是为了俸禄。(7)品读第10则:在孔子看来,追求学问中应把什么放在首位? 明确:应把修养德行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再去学习文化知识。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

(8)品读第11则:从这一则中你看到了孔子的那些品质? 明确:诗礼传家,毫无私心。

四、整理探究,提升自我

1、讨论:结合本课内容,说说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哪个方面说的?学习有哪些具体的内涵?对你有何启发?

2、作为当代的求学者,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好学”?你认为培养德行和“好学”哪一个应该为先?

明确:我们应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为立人之本。学习的具体内涵有:尊贤、孝亲、忠君、信友、食无求饱、居天求安、敏事慎言、就有道,正己过、不迁怒、不贰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人、学《诗》以言,学《礼》以立„„

五、评价自我,总结收获

围绕孔子所谓的“好学”这一话题,评价自己是否算得上“好学”?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自己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继续延伸

阅读《史记•孔子世家》,以《我心目中的孔子》为题,写一篇读书札记。

第五篇: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1

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论语》教学设计

单元概述:

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下面就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的手工业者阶层的思想家。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既爱自己和祖国,也爱别人和别国)。

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宇宙中的终极存在,是一种有规律性的东西。庄子(约前369-前286)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子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战国末期唯物主义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法治,反对儒家的礼治,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视。他的法治主张,符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企图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要求,从历史发展来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他主张的极权政治、高压政策(如残酷的刑罚)等等,主要是针对劳动人民的,这又是违反人民的利益的。

先秦的诸多经典,如《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

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

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孔子作为圣人对“道”的态度。

3.了解孔门弟子对隐居者的态度、孔子在不同阶层的人心中的地位。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隐居者的相互态度、子路对道义的理解。教学难点:

对孔子担当精神的概括、评价,比较孔孟的处世方式。教学过程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学习《先秦诸子选读》。那么什么叫先秦诸子呢?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

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

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一、请同学们先阅读该单元前面的概说,以及《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前面的说明。在同学们阅读正文之前,首先应该通过自己动手,来了解儒家及其代表人物。

二、请同学阅读正文,参考注释,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长沮()桀溺()耦而耕()怃然()耰()辍()荷蓧()食之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封人:镇守边界的官。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无道:没有德政。耦而耕:两人并耕。

津:渡口。易:改变。

怃然:怅然若失的样子。谏:挽回。

趋:快步走。荷:背负。

食:拿东西给别人吃。

3.掌握下列通假字。

仪封人请见:“见”通“现”,引见之意。

桀溺:“桀”通“杰”。

而谁以易之:“而”通“尔”。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

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

4.做课后第三大题。

三、能够结合注释会翻译每一节的内容。

四、思考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2.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这”。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提示:可以考虑提出者不同的出发点。言之成理即可。

3.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

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五、问题探索。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了解,写一篇小短文,说一说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如何看待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

教学反思

《当仁,不让于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教学设想:

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3.宰我与子贡是孔门言语科高材生,尤其是子贡,在言语、事功方面较有成绩,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对孔子的评价还有若干,可以补充进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之高,同时体味子贡的语言表达艺术。颜回是孔子道德学问的传人,颜回之死对孔子打击很大,但心疼弟子,并不代表孔子会无原则地妥协世俗,他仍然把“礼”放在首位。这一部分在《论语•先进》中有记载,也可以补充一下。

4.《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可以略过。

课时安排:

2—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明确:

(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1、2、3。

(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9、10、11、12、13。

(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课文第4、5、6、7、8。

二、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1)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

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19第24》)

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19第25》)

教师明确: 1.重要实词问题:

毁、逾、伤。知、阶、邦家。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

无以为也

(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解释了。)仲尼岂贤于子乎

(于:比)

如之何其可及也

(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无实义。)3.语意略说:

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

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的评价思路。

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所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也。

4.子贡对老师的态度和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下面再补充几则:

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子张19第23》)

②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19第22》)

语意略说:

①叔孙武叔可能是真的佩服、推崇子贡,他可能在不同的场合都表达过这样的意见,估计上文的“毁仲尼”,也就是说仲尼不及子贡,所以孔门弟子中独子贡为之辩解。这里,子贡再次以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世人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比老师高明:自己的高度有限,外人一览无余;而老师高达数仞高不可测,别人无从了解,所以才有如此见解。后人把收弟子称为“列入门墙”,即源于此。

②这主要是说孔子无所不学,也即韩愈所说“圣人无常师”。5.子贡的道德学问在下面这句话里可见一斑: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19第21》)——这说明子贡为时人所重,良有以也。

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

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9第11》

教师明确:

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

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3.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2.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6第11》

10,略。

1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6第10》

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11第9》)

1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11第10》)

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两个“为”,都是介词,读weì。

3.语意略说:

①第9则,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着眼于颜回的“安贫乐道”。世有大成就者,唯安贫乐道者能为,但安平乐道,说易行难。

②第11则“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且重言之,是非常伤痛之语,所谓悲不自胜,难以言之:有德行者,不能得到上天的庇护,竟有此疾,所谓“好人无好报”。

③第12则,表现的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沉重打击。这种悲痛要远远深于伯牛之死所带来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颜回之死,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肺。原因在于孔子在颜回身上,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对颜回,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思想和学问的传人,颜回早逝,无人承传薪火,所以是“天丧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

④第13则,孔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当孔子过于伤痛时,有人提醒他:子恸矣!言下之意,夫子你这样做不合平素主张,而孔子说不为这样的人哀恸为什么人哀恸呢?后世王戎丧子,悲不自胜,山简谓:“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戎答:“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吾辈。”有类于此。这说明孔子并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甚至是一个性情中人。

4.孔子对颜回的好感,还因为颜回的好学。比如: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11第7》)

孔子在这里不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而言现在没有好学之人,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堪为典范的印象。

5.但孔子毕竟是注重“礼”的,即便是对颜回,他也不愿失去“礼”的制约。如: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11第8》)

②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11第11》)

这两则说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愿意为着世俗的热闹虚荣而违背“礼”。

三、学习第三部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

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7第34》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15第36》

6.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7第24》

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17第4》

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6第28》

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2.语意略说:

①第4则,是体现孔子的谦逊,但伟大寓于平凡,“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难以踵从的。

②第5则,有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出一辙。

③在第6则里,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从上下语意看,这里好像是学生中有人怀疑孔子有所保留,或者是对孔子所教授的内容有所失望,孔子为自己作的一个简单辩护。末句自我表白:自己的人格、学问是体现在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

④第7则,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⑤“子见南子”章,一般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子路对老师仍然持率真的态度,不因是老师,就对自己不满之事三缄其口;一是孔子面对弟子的不满,为取信于弟子,连连发誓的窘态,说明孔子不是一个一直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长者,在生活中,他有着常人一样的平常性格。但南怀瑾先生持异解,他认为,南子貌美是事实,行为不检点也是事实,子路不高兴老师去见她也是事实,甚至孔子发誓也是事实,但孔子本意是要澄清弟子们对南子的认识:南子没有做过罪大恶极之事,大家这么对待南子,有失公正。必须明白“予所否者”的“否”是对什么而言以及“天厌之”的“之”指代什么内容。南先生认为“否”是“批判”“否定”之意,而“之”是指代“被孔子所否定的人”,全句意为:如果是我所反对、批判的人,上天一定会厌弃他。而我没有“否”之,则其人尚无大恶。当然,如果如南先生所言,则孔子为何要“矢之”,恐也难以服人。

教后反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

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

难点:鉴赏9、13则选文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型:选修课专题

【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

2.启发探究式

【课前准备】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2.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

二、语段解读:

(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五则:

第八则:(第11、12、13则)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

【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知识巩固〗部分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好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对孔子说:“我从前跟随老师周游在匡地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吧。我和老师一再遭难,可搏斗而死。”公良孺跟蒲人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国去,我就放你们走。”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才放孔子他们从东门出去。孔子是到了卫国。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认可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到来,很高兴,亲自赶到郊外迎接。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却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罢了。”卫灵公说:“很好。”但是没有出兵去讨伐的叛乱。

3.【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释】(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2)果:果断、坚决。(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教学反思】

1.本专题要抓好背诵默写。

2.第七则可以联系现实进行解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中,那些要求别人苛刻,而要求自己却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从自己身上下工夫。

3.第九则要理清比喻的关系。

4.本专题的诚信观点,要联系课后“思考与练习”中的两则材料,让学生探讨明确孔子的诚信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是在明辨是非的准则下的。

下载先秦诸子第二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先秦诸子第二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原创 精品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

    先秦诸子选读 (概说) 一、概说 1、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2、名称:各学派的代表或著作,统称“先秦诸子” 3、成因:春秋战国时期需要人才,新士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语,成为......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

    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高二年级备课组)(上) 2017.2.10 1 概说 备课人:刘婷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 2、知道‚儒、道、墨、法‛四家的主要......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一) 一开始通览书单,我最先决定读的书便是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的名声曾经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品三国里就听到过,因此对他很感兴趣。我最讨......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跟易中天学讲课——《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有感刘庆亮(邹平县第一中学,山东 滨州256200)[关键词]课堂教学,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讲故事,打比方,语言通俗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

    关于先秦诸子散文

    一、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

    先秦诸子语录翻译

    先秦诸子语录翻译.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轴心时代与先秦诸子语录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我国教......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讲故事,打比方,语言通俗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一课时 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