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节 先秦诸子哲学概述
第一节 先秦诸子哲学概述
一、背景分析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许倬云作品)
背景分析 胡适先生说:“政治那样黑暗,社会那样纷乱,贫富那样不均,民生那样困苦。有了这种形势,自然会生出种种思想的反动。”(《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P42)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生产关系的变化
《春秋》鲁僖公四年(前656)“蔡溃。”《公羊传》云:“溃者何?下叛上也。”
《春秋》鲁文公六年(前624)“沈溃。”《左传》说:“凡民逃其上曰溃。”
《春秋》鲁僖公十九年(前641)“梁亡。”《公羊传》说:“鱼烂而亡”。
3、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礼法之争,由此产生了哲学上的天人之辩。
二、先秦诸子的思想先驱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是在“一部分较开明之思
想”和“人之发现”中阐述的。所谓“开明”是在“开明之士,渐不信鬼神及所谓天道”。“人之发现”在“渐有人试与各种制度以人本主义(Humanistic)的解释”。以为各种制度皆人所设,且系为人而设。而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则是在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变”的第五节“春秋时期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初步发展,‘法’与‘礼’的斗争”中作了阐述。
而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则是专用一章的内容阐发春秋思想的先驱,不过,他用的是“春秋时期的思想”,而文中所体现出来以及作者着意去阐述的也是春秋初期思想上的“新旧交替”的特点。(见pp118-119)
早在西周末期,就出现了对社会现实不满的思想和情绪。所有这些都成了春秋时期思想家们得以前进的最为基本的条件。
1、批判的天命神权观
(1)普遍的对“天”的怀疑。《诗经》中有“昊天不惠”、“昊天不平”等对“天”的公平性的怀疑和关心人间疾苦的怀疑。
(2)在神民关系上,出现了重民轻神的思想
随国大夫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虢国大夫史嚚对祭神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他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3)在天人关系上,出现了天人相分的思想萌芽。
鲁僖公时,出现五陨、六鷁;宋、卫、陈、郑大火等现象。有人对此很是恐惧,以为是天对人的惩罚。
周内史叔兴说:“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 郑国执政子产也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2、“百家争鸣”之先的朴素辩证法的发展
(1)史墨的社会矛盾观
公元前510年鲁国国君昭公被大夫季氏驱逐出国而死于国
外,晋国的赵简子问史墨,即
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
①“各有妃耦”的矛盾普遍存在的观念
物生有两、有
三、有
五、有倍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
②“无常”的矛盾转化的思想
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其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天之道也。
(2)孙武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①“知己知彼”的普遍联系的观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毛泽东同志对这个思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含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②“奇正相生”的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
所谓“奇”是指旁出奇袭的灵活战术;所谓“正”是正面对阵的常规战术。孙子曰: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孙子兵法·势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孙子兵法·势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三、先秦诸子的主要学派
1、学派的产生
(1)“士”的产生及其操守
①士的来源:通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人;失势、失权之官;新兴知识分子
②士的职守:上传下教,精神生活的主要活动者
比如:齐国的王在齐国都城近郊“稷下”聚集“文学游说之士”,称为“学士”,有“千数百人”。其中,地位高的有七十
多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白奚:《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
其他大贵族如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等都养士数千人。(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1987)
(2)争鸣发生派别
①已有的文化和政治背景;
②社会形态转换阶级的分化和斗争的白热化;
③“士”所投靠的统治集团的不同;
④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权威的居统治地位的思想派别。
2、诸子的主要派别——对“百家”的划分
(1)第一个对历史上的诸子百家进行派别划分的是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先秦“百家”,划分为六个主要派别。
①阴阳家:思想渊源甚早,多与天文、历学、占星术等相联系。
②儒家:由孔子创立,在西方文献中一般称之为‘孔子学
派’。在中国历史上汉代以后被封为正统思想的一个学派。其主要的思想特征是“尊古典,崇礼乐,尚仁义,重亲尊,行忠恕,求中庸。”
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其中著名的有子思之儒、孟氏之儒、孙氏之儒。,③道家源于《道德经》或《老子》。在这之前,在春秋初存在有“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逸民”。
道家学派,围绕着一个概念即“无”或“道”集结起来。他们认为道集中个体之中,作为人的自然德性,这就是“德”。
随着政治斗争的发展,道家学派发生了分化,一部分成为黄老之学,与法家结合;如慎到等,另一部分人则仍然做他们的“隐士”。
④墨家:这一派源于侠士,由墨翟创立,自称“墨者”。在墨翟的领导下,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
墨翟死后,“墨离为三”:有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三派。他们总称后期墨家。他们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⑤名家:名家这个称号大概是从名实关系而来的。战国中后期,关于名实问题的争论发展为认识论和逻辑学上的问题,关于这个方面后期墨家和荀子都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惠施、公孙龙则把名实问题引入了宇宙观的范围。
惠施提出了“合同异”的“历物十意”即关于“合同异”的十个命题。公孙龙则从名实关系出发,提出了“离坚白”和“白马非马”论。
⑥法家:源于一群主张以法制治国的一些政治家或学者。他们认为好的政府必须要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础之上。早期的法家有三派,即商鞅变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到战国末期,韩非终结了前人的科研成就,构成了一个法术势法治学术。
(2)第二个对“百家”作分类的是汉代的刘歆。刘歆和刘向在整理国家图书馆时,将整理结果写成一个附有说明的分类书
目,他将这个书目命名为“七略”。“七略”现在已经无法见到,但“七略”的主要充分地在班固[1]的《汉书·艺文志》中。《汉书·艺文志》基本上是两汉以前的书籍的总目,也是现存的中国最古的一个书目,而且对古代典籍的源流和学术上的派别都有详细的论述。故而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高。古人有云:“不通《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
刘歆将诸子百家分为十家,除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并且他还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刘歆的这种分类并不比司马谈的分类前进多少。刘歆的新贡献是他试图系统地追溯各家的起源。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在刘歆看来,历史上的十家分别来自十种不同的官。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其所长也。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曦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此其所长也。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此其所长者。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尚同;此其所长也。
“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
食。„„此其所长也。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bai)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chu)荛(rao)狂夫之议也。
刘歆的理论在近代受到了章学诚、章太炎等人的大力发挥。
(3)冯友兰先生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冯先生同意刘歆的“师官分离”之说,但他强调,在没有以私人身份传授自己的思想之前,不可能有什么思想“家”。他认为学派与私人或个人的身份出现有关。
这就是说,有教授经典和指导礼乐的专家,就带出了儒士;而墨家是由精通战争武艺的专家教授出来的;名家是由说话艺术的专家带出的;阴阳家是由精通巫医、卜筮、占星、术数等方面的专家带出的;法家则是由统治者的顾问等具有实际政治经验的专家带出的;道家则是由那些虽然很有学问和才学,却退隐的专家带出的。
所以,冯先生套用刘歆的方法,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
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1]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初续成其父班彪的《史记后传》,被人告发改国史,下狱。弟班超上书力辩,得释。后召为兰台令史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书,历20余年,修成《汉书》。成为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史书的的形成,并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书未成而卒,由其妹班昭及马续继修完成。又著有《两都赋》,又著有《白虎通义》。
四、先秦诸子哲学发展的阶段
一般将先秦诸子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诸子兴起:代表人物有孔丘、墨翟、老子等
第二阶段:百家争鸣的高潮时期:代表人物有管子、孟子、庄子、惠施、公孙龙等;
第三阶段:先秦诸子哲学的总结阶段:代表人物有荀子、韩非等。
第二篇:(整理)先秦诸子选文概述(最终版)
概述
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
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因应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以,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先秦诸子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远,它们都是空前的绝后的。
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得到独特的享受,──一种将感性与理性深刻融合在一起的享受。
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
所以,开设这门课程,又有益于提高他的写作能力。
二、“百家争鸣”和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宗法制动摇,兼并战争频仍、政治风云多变。正是在这种情势之下,士阶层空前活跃.有的聚徒讲学、有的游说各国。诸侯卿相争相养士,以招揽人才,壮大目己的势力,而贤能之士也借机献计献策,陈述己见。如战国中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中各派学者荟萃,竟达上千人,他们论学议政,著书立说,盛况空前。
先秦诸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简称,它相对于经学、史学子学,先秦诸子百 1
家争鸣,呈现出群星灿烂、盛况空前的局面,是我国古代史上光辉的一页。研究这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使当时各阶级的思想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这就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条件。
战国时期,各诸侯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逐鹿中原,十分需要借重知识分子,因而“养士”之风盛行。这对“百家争鸣”起了促进作用。战国诸侯对“士”往往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他们虽然有所偏重和选择,但对各家的学术兼容并蓄。这是因为战国诸侯为了巩固其政权,要从多方面去总结政治得失,摸索统治经验,因此对各家各派“兼而礼之”。由于战国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允许其“合者留,不合者去”,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这也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培养了冲破旧传统思想的束缚、敢于探求的精神,从而大大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因此,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1)先秦诸子思想流派和代表
1、儒家(孔丘、孟轲、荀子)、2、法家(韩非、李斯、管仲、商鞅)、3、道家(李耳、庄周)、4、墨家(墨翟)、5、杂家(吕不韦)、6、名家(惠施)、7、兵家(孙武、孙膑)、8、农家(许行)、9、纵横家(苏秦、张仪)、10、阴阳家(邹衍)。
(2)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有《论语》、《老子》和《墨子》,它们多为语录体,语言简朴、警策。
第二阶段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和专题论文过渡。它们都论点明确,说理透彻,层次清楚,文辞生动。
第三阶段是战国末年,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它们有代表性的文章都是长篇专论,逻辑严密,结构缜密,文辞富赡。
先秦诸子散文各抒所见,畅所欲言,不仅思想深邃,富于哲理,时时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而且包含许多寓言、故事、神话,显得生动、形象,各具特色,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这就使它不仅在恩想史、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后代优秀散文家无不从中多方汲取营养,获得借鉴,然后再自成一家之言。下面就几部主要著作的艺术特色作简要的介绍。
《论语》的突出特点是文字精,质朴含蓄、概括力强具有格言的韵味。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就不仅是对松柏的赞美,而且蕴含着对坚强性格的歌颂,给人以美感,后来成为历代诗歌绘画的重要主题。
《论语》的另一特点是通过对话和行动来展示人物的神情风貌。就整部书而言,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形象。
《孟子》仍为语录体,但有很大发展,它词锋犀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长于论辩。论辩方式灵活多变,有时采用设问方法,单刀直入,步步进逼;有时掌握对方心理,欲擒故纵,因人入彀;有时运用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辩论是非。
《老子》仅五千字,句式整齐,多用韵语。
《庄子》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幻,行文汪洋恣肆,富有诗意。如《逍遥游》关于鲲鹏的描写,《秋水》关于河伯望洋兴叹的描写,都是意境开阔,蕴含哲理而又具有抒情意味。
《墨子》文词质朴,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理说理。如《非攻》从“窃桃李”、“攘人犬豕鸡豚”等日常生活事例引出“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的原则,然后根据这条原则论证攻国之大不义,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例。
《荀子》《韩非子》都是战国末期的著作。《荀子》朴实浑厚,严整精密。《韩非子》锋芒锐利.说理透辟,表现出法家的严峻峭拔。
用寓言故事帮助说理是先秦诸子散文的共同特点,例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庄子》中的“庖丁解牛”,“运斤成风”,至今仍为人们所引用。有些寓言往往能用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人物,突出他的性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描绘人物的手法,对后代散文以至小说创作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百家争鸣促成了诸子散文的蓬勃发展。这不仅反映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文体形式上。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尚属简短的语录体,《墨子》沿用语录体,但议论成分增多,以适应争鸣的需要。不过,这种议论尚较质朴。到了《孟子》,论辩色彩加浓,行文显得繁富而又曲折。《庄子》开始突破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到了《荀子》、《韩非子》则不再用语录体,而成为专题论文。诸子散文这种由简到繁,由语录体到专题论文的演进过程,生动地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积极作用。
课本编排了7个单元,涉及《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七部著作,所有选读作品,都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论语》选读和《孟子》选读都是本教材的着力点。其中,《论语》以全书仅1万1千字的数量,就占去了本教材选读四分之一的页码。所以,《论语》的教学又为本教材的重中之重
三、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汉平帝时封“褒成宣尼公”
唐代加封为“文宣王”,元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世祖封“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诺贝尔们以孔子为未来人类的新救世主:“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
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列举《论语》中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名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四.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1、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2、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三年不人改变父亲的道,就可以称得上孝了),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问丧》:一点水都不喝,三天不生火做饭。),”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万代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另:杂家:是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以秦代《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集,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但略嫌庞杂。又因杂家著作含有道家思想,故有人认为杂家实为新道家学派。
名家惠施的“遍为万物说” 和墨家一样,曾努力钻研宇宙间万物构成的原因。主要的还是有关宇宙万物的学说。他的著作已经失传,只有《庄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个命题。
农家学派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农家对农业生产技术经验之总结与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可见于《管子•地员》、《吕氏春秋》、《荀子》。
战国时,农家代表人物有许行。许行,楚国人,无著作留传,生平事迹可见于《孟子》一书。生卒年不可考,约与孟子同时代。当时随行学生几十人,颇有影响,儒家门徒陈相、陈辛兄弟二人弃儒学农,投入许行门下。
《孟子•滕文公上》载:”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陈相有一天去拜访孟子,转述许行的话 说:”„„贤人治国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而食,一道亲自做饭。"),鼓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是许行两点主张之一。还有便是提出“市贾不二”的价格论,这一主张的中心要旨是在肯定分工互助的基础上,提倡人人平等劳动、物物等量交换,以实现其改革思想。
第三篇:先秦诸子精华论文
先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秦诸子精华
听课笔记
仁者情怀,万世师表--孔子与《论语》
在宋人的笔记里面,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人在一个小旅馆里面,看见了两句话,写在墙上面,这两句是:“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后来被朱熹引用,流传很广。反映了人们对孔子,我们中华民族圣人的崇敬之情,说明孔子的地位之重要,他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其实,孔子不仅仅是中国的圣人,可以说他是人类圣人之一,美国最高法院东山墙上的浮雕,正义,他是自由的守护者。这个雕塑的中央站了三个人,左边的是孔子,中间的是摩西,右边的是 梭伦,他们是人类的立法者,代表了人理道德,信仰和法律。
孔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论语和史书记载知道,孔子这个人很壮,力气很大,能文能武,射箭射的也很好。不像一般人认为的很严肃,他很幽默,具有亲和力。孔子提倡“仁”,以人为本。仁的境界很高,要达到仁很难。“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仁,始终把仁放在心上。有一次,马厩失火,孔子第一句话问人怎么样了,而不是关系马损失了没有,这就是仁,这就是恻隐之心,仁者情怀。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学是一种非常轻松的对话方式,不举行考试 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在具体的情景当中来进行对话,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的模式。
兼爱非攻 舍身救世——墨翟与《墨子》
在先秦时期,墨家是一个很显赫的学派,影响很大。在墨子书里面有墨学十论,就是《墨子》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就是《墨子》的十篇文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兼爱》:“天下之乱,皆起于不相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在当时是一个坚定的反战主义者,在《非攻》里面就讲了反对战争的例子。《尚贤》就是要举拔贤人,不论贫富贵贱。尚贤了以后建立的这个国家应该怎么治理呢?墨子强调国家里的各个层级要与上层保持一致,《尚同》:“层层上同,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天志》: “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告诫君主,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大,在你们上面还有天,人在做,天在看,而且天会惩罚你们的。《明鬼》: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意思是不管世上的人有多大的本事,鬼都比你们厉害,鬼要惩罚你们的,所以告诉世上的人,不管你有多邪,你也要有一个惧怕,通过明鬼,也是来给世上的权贵,设置一个惧怕的东西。墨子在讲天志和明鬼的同时,却反对命,反对有命运这回事,《非命》: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虽强劲何益哉?’ 墨子还反对礼乐,认为儒家的礼太繁琐,儒家重视这个音乐太浪费。在丧葬问题上,墨家 主张不要厚葬,要薄葬。
尽心知性 保民而王——孟轲与《孟子》
孟子的个性气质:“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不管别人对我怎么看,我很自得,充满自信,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可以看出孟子对于有权有势的人,非常藐视,不要把他们看得非常了不起,不要以为他们高高在上,我就在他面前低人一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真想平治天下的话,我是当仁不让的,他就是一种大丈夫的精神。他的这种个性气质表现在文章上,便是一种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词锋犀利,咄咄逼人的文气,“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就可以看出他的自信,个性强,有当担。
孟子的思想体系:天人想通的心性与天道观;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范畴体系;以内省、养气、反求诸己为特色的道德修养伦;穷则独善、达则兼济的君子人格论和处世之道;以王道仁政和民本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学说。
道法自然 上善若水——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这个书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古籍当中,翻译成外文最多的一本古籍,老子这本书的核心概念就是道,老子一上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就是讲那个大道,可道就是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话,它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关于什么是道,老子都说道是不可以说出来的,“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道”。老子在讲到道德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道法自然,道法就是自然而然。道德品性:无为无不为(不有意的去为,也不有意去不为);反者道之动(道运行到一定的极端以后,它自然而然就会转到相反的方面);根据这个特点老子强调了道的一种辩证的特点,就是世界上任何矛盾对立的方面,他都是从一个极端,渐渐开始往另外一个极端发展。任何矛盾对立的两面都是相辅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祸兮福之所倚,富兮祸之所伏”,“正言若反”,“大成若缺”,“大盈若虚”。世界上的东西总是相反相成的,所以强大不一定总是强大,弱小也不一定总是弱小,强大和弱小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所以老子提倡一种水一样的道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大儒老师 隆礼重学——荀况与《荀子》
荀子是一个受争议的人,谭嗣同《仁学》:“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意思就是荀学是阿附权贵的学问,对荀子的学问做了一个根本的否定和彻底的批判。为什么荀子会遭受这样一种批判,这要看荀子自己本人的著作。荀子的人性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对于这一点,宋明儒生特别的“感冒”,比如二程就说:荀子他坏就坏在这句话,“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明代的儒生胡居仁就说了,“荀子只性恶一句,诸事坏了”,只因为这一点,源头已错,所以其他方面就一无是处,就百事皆错。他的性恶论到底怎么去理解。其实伪字是人为的意思,并不是虚伪的意思。恶字也不是邪恶的意思,而是说人性都有一点点好利恶害。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说,人呢,生下来都不是漂亮的,凡是漂亮的都是要化妆的。荀子还提出“化性起伪”,就是要改变人性,让人性通过人为的努力,变善,而认为的努力具体表现,就是接受礼义的教育。
严刑峻法 犀利辞章——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生活在战国末年,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子是一个强调君主集权的人,是主张严刑峻法的人,主张赏和罚。他有一个思想来源,那就是儒家的思想,他是荀子的学生,所以他对荀子的思想,也是有所继承的,对荀子思想继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性恶论,他也认为人性都是好利恶害,同时他又否定儒家的仁义这个说教,他认为仁义这个东西是没有用的,是骗人的。同时他的思想也是继承了早期法家的一些思想,比如说商鞅,申不害,还有慎到。商鞅重视法,强调法的重要,申不害强调术。慎到强调势,主张君主的权势非常重要。所以韩非子的这个思想,有多方面的来源。读完韩非子的书可以得出一个印象,他真是处处都是为了最高统治者考虑的,认为民智不可用,不在乎民心,主张对知识分子和舆论进行严密控制,对臣民实行严刑峻法,以刑去刑。
逍遥无为 万物齐一 ——庄周与《庄子》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魅力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之一,郭沫若说他是绝顶聪明的人,清代的金圣叹把《庄子》跟《离骚》《史记》《杜甫诗》《水浒》《西厢记》6种书合在一起称为“六大才子书”。宋代学者叶适说读庄子书“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不同的人可以从《庄子》中得到不同的东西。《庄子》这本书可以以两篇文章作为他的一个纲。一个就是《逍遥游》,里面讲到一个自由的问题,《齐物论》讲到一个平等的问题。他认为现实中,人有很多不自由,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很尖锐,他说:“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社会在当时那个阶段,刑法对人的处罚,法制已经很严厉了,庄子看到了现实人生的很多不自由,这是因为现实人生中,人处于很多困境当中,一个就是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政治礼法之间的冲突,另外就是人的自然的人性跟道德理性之间。更上升到人生论的层面,他认为人生有很多无奈,无奈表现在生命的及其短暂。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齐物论》则强调世上的万事万物多样性,齐物论上讲天籁。叫我们不要对不同的东西做出价值的评判,“鹤颈虽长,断之则悲;凫胫虽短,续之则忧”,不是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天下的万事万物,让万事万物各遂其性
听课总结
先秦诸子的思想很丰富,也很不一样,也有的是对立的,但是我们要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没有真正的对错。就像道家的阴阳太极,不同的意见就是互补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就是在矛盾当中,有的时候是可以互相纠偏的。他们为后代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人格典范,当一个人处在不同的人生境地的时候都可以从先秦诸子的某些任务的身上得到一个榜样的力量,而且他们的思想主张对于当今社会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让我们每一个人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第四,孔孟礼乐思想有助于提高民族的人文素质、精神素质;第五,孔孟的诚信思想,对建立市场规范意义重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 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总会有走下坡路的一天,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水”在温柔而诗意的告诉你面对挫折面对不如意的心境,告诉你处世的大智慧
墨子“兼爱互利”思想体现的是劳动人民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在调和世界上的宗教冲突,文化差异,局部战争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毕竟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只要“兼爱”,最终会实现多样文化的共存。因为市场经济的平等互利性,墨子的“兼爱互利”有了其可行性,也使得充满爱的“和谐世界”的构建有了实现的可能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的人生态度是最乐观的,庄子超迈旷达的人生观,培养了中国人的乐观精神和豪放性格。在贫富问题上,庄子主张虽“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履,搞项黄首或”(《庄子:列御寇》),也不要为富贵所动,而是视利禄如粪土,不以物役为快。但在拜金主义盛行、物欲横流的今天,庄子的人生哲学不是能稍稍平抑人们过度的物质欲望吗?也许能给人们以 某种精神的安慰,从而保持人们心灵上的宁静和心理上的平衡,并最终促使现代社会协调发展,为人生提供一个理想的生存空间。我认为这就是老庄哲学的现代价值。
法家思想对于现代的意义在于法家严格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思想,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法家思想里结合时代的不同,就需要对法律进行修正的这些思想都是值得提倡的。现在的法律,要真正为了社会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先做到依法治国,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并且要有效地执行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用于现代社会的治理之道。
第四篇: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上)
漆园丁
内容提要
老子与《老子》的概况,孔子与《论语》的 概况,墨子与《墨子》的概况,孟子与《孟子》的概况。《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核心思想的区别。《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文 风的区别。诸子语录体具有一定的共性,发展过程中又有各自的特点。《孟子》散文尚未脱尽语录体形式,但已呈现为具有对立情绪和说服性质的论辩文,形成独特 的论辩风格
关 键 词
老子
孔子
墨子
孟子
无为
仁爱
兼爱
仁政
语录
论辩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政权、文化下移,出现百家争鸣。《老子》的深邃,《论语》的雍容,《墨子》的质朴,《孟子》的雄辩,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老子与《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代,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是道家经典,亦称《道德经》,凡81章,5000字。相传为老聃所著,实出于战国时 期,内容基本是老子的思想。世传《老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1993年湖北荆 门郭店出土的《老子》被认为是最早的版本。《老子》较早的重要注本是三国魏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自汉魏以来,注释《老子》之多,仅次于《论语》。今人 陈鼓应有《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的思想。首次阐述“道”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是人类社所必须遵循的准 则。概括出最高实体的道,对前人是一个突破,标志着人类理性思维的进步。阐释虚玄模糊,没有区分精神和物质,导致后世学者向唯物和唯心两端发展。其朴素辩 证法认为事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具有相对性。万物归结于矛盾的两极,相辅相成。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祸福相倚,正复为奇。柔弱胜刚强,以消极退避的表象掩 盖积极进取的实质。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反映了战乱中人们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揭露和抨击当权者的残酷剥削,具有强烈的批 判精神。
《老子》的文风。《老子》,文章简洁精练,寓理于形,情思深邃。文体属于语录体,没有对话的痕 迹,只述论点,略去论据,适应采用整齐的句式说理。韵散结合,某些章节全用韵语,大多随文成韵,并无一定程式,但音调和谐,富于节奏感,呈现为形式精美的 哲理诗。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哲理。语句凝练,精警深邃,善于对复杂事物作抽象的概括,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格言的特 性,警句广为流传。
第二节
孔子与《论语》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孔子的祖先为宋国贵族,出生于鲁国,做过管理仓库和牧场的小吏,曾任鲁国的中都 宰、司空和司寇,短期行摄相事。孔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的主张违反历史发展的趋势,始终不得用事之机。暮年回到鲁国,整理过《诗》、《书》、《礼》、《乐》、《易》等,根据鲁国的史料修订《春秋》。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见《史记·孔子世 家》。
《论语》是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所编撰,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后为儒家 经典。汉代有《古论语》、《齐论语》和《鲁论语》三种版本。《古论语》和《齐论语》失传,流传至今的《论语》凡20篇500余章,是经过融合的《鲁论 语》。《论语》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注疏》,用三国魏人何晏集解,宋代邢昺疏。宋代朱熹《四书集注》有《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父子有《论 语正义》,今人杨伯峻有《论语译注》。《论语》的思想。核心思想是“仁”,仁是由家庭关系出发的有等级差别的爱。仁由礼和乐相辅相 成,礼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乐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教育思想:首开私学,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文艺思想:重视文艺的 社会功能,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的社会功用事父事君的伦理教化作用。审美情趣:辞达而已。绘事后素。文质彬彬。《论语》的文学性。《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章幅短小,篇章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以题概 篇。篇名取首章首句的关键词,章名一般取首句。文学性不因语录体而削弱,《论语》的文学性高出诸子。一是刻画出孔子和孔门著名弟子及其他人物的形象。描绘 出人物的仪态举止、神情口吻和音容笑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语言风格言简意赅,雍容和雅,朴实含蓄,生动传神,明白易懂,含义深永,具有概括性,富于哲理性,不乏个性化,传世成语特别多。
第三节
墨子与《墨子》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年)名翟,鲁人,一说宋人,墨学家派创始人,战国初期著名思想 家、教育家。墨儒并称显学。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一派著《墨辩》,发展逻辑思想,一派推行宗教,演变为游侠。墨家到战国末期已经衰微,汉代以后几乎后继无 人,销声匿迹。《史记》中墨子之传附于《孟子荀卿列传》之末,只有短短二十余字。
《墨子》原有71篇,今存53篇。或为墨子本人所著,或为弟子记录整理而成,或为墨家后学所 写。《墨子》历来不受重视,少有人研究,因为墨家宣扬平等,封建统治不接受;墨文不讲文采,封建文人不欣赏。司马迁将墨传附于《孟荀列传》末尾,仅二十四 字。清代孙诒让是作《墨子间诂》。
《墨子》的思想。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是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等的爱,与儒家强调等级差别相对。“兼爱”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非攻”,即反对攻伐性战争。但 支持、参与并且擅长防御性的战争。“尚贤”即任人唯贤,以反对贵族世袭制度,“尚同”是“尚贤”的发展,倡导国家政治和道德标准的统一,这两大主张与儒、法诸家相近似。“节用”、“节葬”是指节约活人的用度和死人的丧葬。墨家信鬼神,不同于诸子用神话传说说理。《墨子》的文风。《墨子》产生于战国前期,但成书很晚,因而体例较复杂。有早期的对话语录体,由论辩文,也有后来完整的专题论文,多数文章能够以题概篇。《墨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特色鲜明。一是文章体的例有因革,从对话语录体到专题论说 文,反映了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历程。二是逻辑推理很严谨,明确三表法、类推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首创中国古代形式逻辑的运用和阐述,同时首开论辩散文之 先河。三是朴实无华,不加修饰,尚实尚质,通俗流畅,说理透彻,体现了墨家特有的审美情趣。
第四节
孟子与《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 家和散文家,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后人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是鲁国孟孙氏的后裔,但家道衰落,家境贫困,他的成长得力于母亲培 养。《荀子·非十二子》将子思与孟子相联系,《史记·孟荀列传》载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故世称“思孟学派”。孟子学成之后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游历 宋、薛、鲁、滕等国。其政见不合于当时连横合纵、攻伐为右的形势,故未能为各国君主所采纳,于是只好退而授徒,著书立说。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子》的概况。《孟子》记载孟子及时人的言论,是继《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史 记·孟荀列传》记载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汉书·艺文志》载“《孟子》十一篇”,东汉的赵岐认为外篇四 篇是赝品,不作注释,于是亡佚。七篇各分为上下篇,篇内分为若干章,篇章之间一般没有必然的联系。篇名取首句首句的关键词,章名一般取首句,仍然是语录 体,但章幅一般比《论语》的长得多。《孟子》的通行注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保存东汉赵岐注,采用宋代孙奭疏。南宋朱熹《四书集注》中有 《孟子集注》,清代焦循在东汉赵岐注的基础上作《孟子正义》,今人杨伯峻有《孟子译注》。
《孟子》的思想。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仁政”,是对孔子“仁爱”的继承和发展。提倡王道,则 反对霸道;提倡仁政,则反对暴政。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贪婪残暴,包含浓厚的民本思想。“仁政”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是对孔子“性相近”的继承和发 展。孟子认为如同人人有四肢,所有的人都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萌芽。文艺观主张:“知人论世”,将作品与作者及社会背景联系考察,以求正解。理解作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即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正确探求作者的本义,而不至于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孟子》的文风。《孟子》散文尚未脱尽语录体,但不同于《论语》的气度雍容,坐而论道,而是以 论辩为特色,是为论辩文。其特点一是感情强烈,气势逼人;二是善设机巧,欲擒先纵;三是长于譬喻,说理生动。感情和气势来源于内在的浩然之气和外在的铺排 手法,机巧和擒纵体现在掌握论辩的主动权,娴熟地运用逻辑推理。譬喻不见堆砌,用得恰到好处。此外作品通过对话过程和表情,展示出孟子的个性:傲岸梗直,坚持原则,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有的寓言善于刻画人物,成为讽刺小品。如《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孟子》文章自然流露中心论点,自然形成篇章结构,有些长篇已经初具起承转合的规模。
【精读作品】
《小国寡民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非攻》、《公输》、《孟子见梁襄王章》、《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齐人有一妻一妾章》、《鱼我所欲也章》。
【思考练习】
1.简述《老子》的“道”
2.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看《论语》的文学性
3.从《非攻》、《公输》等篇看《墨子》的文风
4.从《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看《孟子》的文风
先秦诸子散文(下)
漆园丁
内容摘要
庄子、荀子、韩非子、吕不韦等均为战国中 后期的人物,《庄子》、《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诸子著述有自创也有集体创作。《庄子》讲究逍遥无为,《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总结 法、术、势,《吕氏春秋》集合先秦诸子成为杂家。这一时期说理文体制成熟,而诸子文风各具特色:庄文恣肆,荀文浑厚,韩文犀利,吕览渊博。
关 键 词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无为
礼法
法术势
恣肆
犀利
先秦诸子论说文体制渐趋成熟,《庄子》内篇以题概篇,《荀子》的文章具备论点、论据、论证等基本要素,《韩非子》的文章创作立论、驳论和解说等多种形式,《吕氏春秋》进而讲究全书的严谨布局,战国后期诸子散文体制的发展达到最高阶段。
第一节
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约前289年)名周,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道家的代 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作家。其生活年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年龄小于孟子而大于荀子和屈原。庄子曾经做过蒙邑的漆园吏,不算入 仕。往来游历于齐、魏诸侯之间,因其剽剥儒墨,放言无忌,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一生未入仕途,安于平民生活,生活贫困,居住穷巷,织鞋为生。楚威王曾厚币聘 请庄子为相,被他戏谑相拒。庄子也聚徒讲学,弟子姓名流传下来的只有蔺且、魏牟几人。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有55篇。今本《庄子》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 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偏重于论述哲学;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偏重批判社会。全书的思想和文风大体一致。中唐时期《庄子》成为道 教经典,称为《南华真经》,庄子也被道教尊为“南华真人”。《庄子》最早的注本被认为是西晋郭象的《庄子注》,其实是郭象剽窃竹林七贤之向秀的注释成果。唐代成玄英有《南华真经注疏》,清代郭庆藩有《庄子集释》,今人陈鼓应有《庄子今注今译》。
《庄子》的思想。“道”为化育万物的精神本体,人们可以通过修养而得道,将自己视为自然一物,忘怀自我,淡情寡欲,不计得失,不虑生死,超越有限的现实世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将老子辩证法的相对性加以夸大,发展为相对主义,认为事物的大小、寿 夭、善恶、美丑都是相对而言,进而不谴是非,否定评判是非的一切客观标准。将现实社会视为强盗世界,认为仁义礼智是窃国大盗的工具和赃物,由愤世嫉俗走向 超世脱俗。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无名、无功、无己,也就是无待、无为。
《庄子》的文风。《庄子》散文善于用寓言说哲理,极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寓言想象丰富,构思奇 特,随意夸张。将自然万物赋予灵性,对历史人物加以虚构。寓言故事密度大,用寓言代说理,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抽去寓言就不成文章。寓言的主题具有同一性和 多义性,同一性即用多个寓言阐释同一个道理,多义性即用同一个寓言阐释多种道理。其寓言形象的含义往往超越作者的创作动机,形成“形象大于思想”的特征。历代解读往往烙上时代印记,有所折中或曲解。因而阅读《庄子》必须疏理庄学三义:作者的本义、注者的释义和读者的取义。文风恣肆,没有固定模式,或先分后 总,或先总后分,或分总同用;意到笔随,得心应手。司马迁评为“洸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或能先也”。从《逍遥游》的本义、释义和取义看《庄子》文风。
第二节
荀子与《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约前238年)名况,也称孙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时期儒家的最后 一位大师,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散文家。曾游历秦、齐、赵、楚诸国,齐襄王时在齐国稷下学宫“最为老师”,并三次被任为祭酒。后来荀子遭到齐人的谗毁,便 去齐适楚,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委任他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被废去官职,于是居家于兰陵,从事著述。著名法家韩非子和秦丞相李斯原来都是荀子的学生。见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子》的文章主要是荀子自撰,弟子杂录约占五分之一。西汉刘向将其整理编订为32篇,定名为《荀卿新书》,唐代杨倞为之作注,改称为《荀卿子》,宋以后始称《荀子》。清王先谦为之作注,成《荀子集解》。唐代杨倞的《荀卿子》注是权威注本。
《荀子》的思想。荀子批判诸家学说,发扬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传统,集先秦朴素唯物主义之大成。虽 然属于儒家,而与孟子的正统儒家有别。荀子改造儒家学说,兼容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兼用,威德并施,王霸并行。与孟子“法先王”相对,提出“法后王”;与孟 子的天命观相对,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大体继承孔孟学说,但并不墨守陈规,善于变通,是一代通儒。
《荀子》的文风。《荀子》标志着说理文体制的成熟。一是普遍以题概篇,即文章的标题能够高度概 括文章的内容。二是文章结构要素具备,一般每篇都有中心主题,有整体结构,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讲究对比论证等方法,首次完成说理文的体制。三是继承儒家 的文质相符,排比博喻,文辞富赡,有欣赏价值。四是整体文风浑朴厚重,严谨缜密,说理的气势和逻辑的力量相结合,具有令人信服的说服力。《荀子》散文对后 世的论说文形式的影响最为深远,直至今天。
第三节
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之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韩非 出身韩国贵族世家,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战国七雄中韩国最弱,而旧贵族势力很强,当权者名高而无能,屡屡丧师失地。韩非多次上书,建议变法图强,都未被 采纳。韩非口吃,不善言辞而善写作,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凡十余万言。文章传至秦,秦王嬴政十分赞赏,为得到韩非而发 兵急攻韩。韩非到秦国后遭李斯嫉妒,李斯与姚贾共进谗言,将韩非下狱,逼迫韩非服毒自杀。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子》亦称《韩子》,《汉书·艺文志》载55篇,今本《韩非子》合于此数。《韩非子》主要 为韩非自撰,也有混杂、散佚和增补,如首篇《初见秦》,郭沫若认为是吕不韦所作;《存韩》并非一人所作,《有度》论及韩非死后事,绝非韩非所作。《北堂书 钞》等类书中录有《韩非子》佚文。《韩非子》原有旧注,注文粗略。清末王先慎辑录诸家校释,参以已意,成《韩非子集解》,是《韩非子》最权威的注本。
《韩非子》的思想。韩非继承发展前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法”,法是法令,是治理百姓的公开条规;“术”是权术,是藏于胸中驾驭百官的手段;“势”是权势,是“法”和“术”得以施行的保障。韩非提出以法治为中 心,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思想,为封建专制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既集法家之大成,也总结了老子和荀子 的思想。
《韩非子》的文风。韩非子继荀子之后将论说文发展得更为成熟,是先秦论说文发展的最高阶段。特 点一是多长篇大论,有立论、驳论、解说几种类型,具有高度的分析综合能力。二是立论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单刀直入,鞭辟入里。三是驳 论采用立意设词,往来诘难,先引出反面观点,然后进行驳难,针锋相对,切中要害。四是善于用寓言和史实说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内外储说》汇集 寓言,可能是储备材料,以待作文,却自成洋洋大观的故事专辑。五是文章风格峻峭犀利,锋芒毕露。法家刻薄少恩,真率直露,为文讲究实效,少有文饰,显得冷 峻、峭刻、尖锐、犀利,其锋不可犯。
第四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吕不韦(? ——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濮阳(今河南濮阳)人,秦国的相国。早年经商,家累千金,在赵都邯郸结识质于赵国的秦公子子楚,遂资助子楚继位,被秦庄襄 王任为相国,封文信侯。秦王赢政即位,他继任相国,被尊为“仲父”。不久因嫪毐逆反事受牵连而被免去相国,迁徙蜀地,途中自杀。见《史记·吕不韦列传》。
吕不韦有门客三千人,令其各著所闻,集体编著成书,号曰《吕氏春秋》,亦称为《吕览》。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大部分,计160篇文章。《吕氏春秋》的注本最早有东汉高诱注,明代有多种刻本。近人许维遹有《吕氏春秋集释》,今人张双棣等人有《吕氏春秋译注》。
《吕氏春秋》的思想。《汉书·艺文志》将此书归于杂家,班固认为杂家是“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高诱注云:“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验格”。杂家并不是杂糅,而是兼采各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哲学思想受道家影响较多,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政治思想以道家为基础,以儒家为主导,兼采诸家融合而成。重视音乐艺术的教化 作用,对音乐艺术的起源有珍贵的记载。《吕氏春秋》总结统治天下的理论,适应了秦统一中国的需要。
《吕氏春秋》的文风。此书体例最为严谨:十二纪每纪五篇,八览每览八篇,六论每论三篇。每组内 部的文章各自成篇,共同讨论某一方面的问题。书成之后,悬赏增损一字者千金,是出于政治目的,也说明全书的设计和撰写都煞费苦心,体例完善而表述精确。文 章篇幅一般较短,问题逐个提出,逐个解决,绝少长篇大论。文章写法往往先以言论开篇,中间用事实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前后照应,中间生发,具有很强的逻辑 性和说服力。书中保存有三百多则寓言和历史故事,数量与《韩非子》不相上下。故事层出不穷,重在说明事理,故很少夸饰渲染,大多情节简单而富于哲理,有些 较长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具有小说因素。
先秦诸子散文还有法家的《商君书》、道家的《列子》、名家的《公孙龙子》等,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独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但影响都不及《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不再展开阐述。
【精读作品】
《逍遥游》、《养生主》、《胠窃》、《秋水》、篇》、《五蠹》、《说难》、《察今》、《察传》。
【思考练习】
1.《庄子》寓言主题的多义性
2.从《劝学》看《荀子》文章的体制和文采 3.从《五蠹》、《说难》看《韩非子》的文风 4.简论《吕氏春秋》归于“杂家”的意义
《劝学》、《天论》、《赋
第五篇:关于先秦诸子散文
一、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 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但他一方面批判唯心的宿命论,一方面又提出同样是唯心的“天志”说,认为天有意志,并且相信鬼神。墨子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三、《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记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撰而成。《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