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翻译

时间:2019-05-14 22:0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翻译》。

第一篇: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翻译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

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

(子路又)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啊?”

(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

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

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了,把(这事儿)告诉(孔子)。孔子说:“(这是)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见这位老人。(子路)到(那里),(老人)却(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原则。长幼的礼节不能废弃,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老人家)想使自己保持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的根本行为准则。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道术。至于道术不能推行,我们已经知道了。”

5.子路在石门外住了一宵(第二天清早进城)。早晨看守城门的人说:“从哪儿(来啊)?”子路说:“从孔家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第二课:当仁,不让于师

1.鲁国大夫叔孙武叔毁谤仲尼。

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他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没法超越。人即使要断绝自己(与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有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不自量罢了!”

2.陈亢(字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呵,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

子贡说:“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智慧。言语是不可以不慎重的!人们不可能赶得上夫子,就像他们不可能踩着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样。(如果)夫子被封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他就像我们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协力。他活着的时候(人人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哀。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

3.颜渊感叹说:“(我的老师),仰望他越发觉得高远,钻研他的话语越发觉得坚实。往前看,他的道理有时在前面(遥不可及),忽然间却发现在后面(已经实践)。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引导别人,他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的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能。(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能,(可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东西。即使想追随他,(也)没有办法了。”

4.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哪里敢(当)呢?不过(我)朝着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就可以这样说罢了。”

公西赤(字子华)说:“这正是弟子学不来的。”

5.孔子说:“遇到做“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6.孔子说:“诸位认为我有所隐瞒吧?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情不让你们(知道)的,这就是孔丘啊。”

7.孔子到鲁国小城邑武城去,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杀鸡怎么用得着宰牛刀!”

(当时在那里做地方长官的)言偃(字子游)回答说:“从前我从老师那里听说:„地位高的人学习了道就会爱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易使唤。‟”

孔子说:“诸位!言偃这话对啊!我前面的话跟他开玩笑罢了!”

8.孔子去见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他发誓说:“我假如不对的话,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9.孔子说:“颜回多么有才德啊!一竹筐饭,一瓢子水,(住)在狭窄的巷子里,别人受不了这种愁苦,可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有才德啊!”

10.子路、曾点(字子皙)、冉求(字子有)、公西赤(字子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受拘束而不说出自己的想法)。你们平时就说:„人们不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将怎么做呢?”

子路轻率匆忙地回答:“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于大国之间,有军队来侵凌它,饥荒接着兵灾到来;(如果)我仲由治理它,等到了三年,(我可以)使百姓有勇气,并且懂得礼义道德。”

孔子对他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啊?”

冉求回答:“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者(方圆)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假使)让我冉求来治理它,等到了三年,(我)可以使百姓衣食丰足。至于那礼乐教化,就要等德行高的人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呢?”

公西赤回答:“不是说(我)能做什么,愿意学习啊。诸侯祭祀的事情,或者诸侯会盟的事情,(我)穿上礼服,戴上礼帽,愿意做一个小司仪啊。”

“曾点,你怎么样呢?”

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铿的一声(指弹奏终了时最后一声高音),曾点放下瑟站了起来,回答:“跟三位说的不同。”

孔子说:“有什么妨碍呢?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啊。”

曾点说:“暮春三月,春天的夹衣已经穿得住了,我跟五六个成年男子,还有六七个男孩儿,在沂水中洗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啊!”

子路、冉求、公西赤三个人出去了,曾点后来才离开。曾点说:“那三位说的怎么样?”

孔子说:“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问:“老师为什么对仲由笑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他的话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

“怎么见得出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者五六十平方里,就不是国家呢?”

“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国家的事吗?”

“在宗庙祭祀,或者会盟,不是诸侯国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做小相,那谁还能做大相呢!”

11.伯牛得了病,孔子去问候他,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说:“死亡,这是命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

12.颜渊死了。孔子说:“唉!老天要了我的命!老天要了我的命!”

13.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为悲伤。跟着他的人说:“您哀痛过度了!”孔子说:“真的哀痛过度了吗?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

第三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孔子说:“仲由,教你的你懂了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

2.孔子说:“不念叨„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拿他没办法了!”

3.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错误!”

4.子贡说:“君子犯错,就好比日蚀月蚀:犯错的时候,人们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们都仰望着他。”

5.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掩饰。”

6.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

7.孔子说:“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

8.子夏做了鲁国莒父这座城邑的长官,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要计较(贪求)小的利益。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9.孔子说:“做人却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有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前端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10.子贡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使食粮充足,使武器装备充足,百姓就会信任政府了。”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那么对于这三项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武器装备。”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还要去掉一项,那么对于剩下的两项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没有粮食也不过是死亡而已),(但假如)人民不信任政府,(那政府就)不可能站得住脚了。”

11.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

12.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

第四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复到礼,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说,不合乎礼的不做。”

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话。”

2.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接见贵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庄重)。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身上。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仲弓说:“我冉雍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话。”

3.樊迟(名须字子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樊迟退下来,去见子夏说:“方才我拜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老师说:„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啊?”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啊!舜做了天子,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做了天子,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

4.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拿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身上。”

5.子贡问:“假如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众,并帮助(有需要的)民众,怎么样?可以说是仁吧?”孔子说:“何止是仁,必定是圣了!尧、舜大概还担忧(达不到)这种境界呢!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能够近取自己作比方(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实践仁的方法。”

6.孔子说:“仁的境界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的境界),仁的境界就到了!”

7.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担当)的责任,不是很沉重吗?到死才停止,不是很遥远吗?”

8.孔子说:“有高尚志向、节操的人以及仁义之人,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却会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9.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贫困中,不可以长久处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即如果实行仁能给他带来好处,他就实行)。”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参考译文

1孔子说:“如果求富而不违背道义,即使手持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如果求富而违背了道义,我就顺从我喜欢的(道义)。”

2孔子向公明贾问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这个人,说:“是真的吗?夫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财物?”

公明贾回答说:“把这事告诉您的人说错了(即告诉您这话的人弄错了)。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人们不讨厌他说话;高兴了才笑,所以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对于财物,符合道义才取,所以人们不讨厌他取。”

孔子说:“是这样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3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4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这是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里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5子路问怎样才算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聪明,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修养,也就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在的完美无缺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见到利益就想到道义,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长期处于穷困之中,而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也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6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考虑看得清清楚楚,听考虑听得明明白白,脸色考虑温和,姿态考虑恭敬,说话考虑忠诚,做事考虑不怠慢、不苟且,遇到疑难问题考虑向别人请教,气愤的时候考虑发怒会导致祸害或冤仇,见到得到某种东西考虑是否合乎道义。”

7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8子路问:“君子推崇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在位者有勇而无义就会作乱,平民有勇而无义就会成为强盗。”

9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了道义不能变而从之(听到了合乎道义的事情不能去做),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不能改正,这是我的担忧啊。”

10孔子说:“不是自己祖先的鬼、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见到正义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六、有教无类

1、【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领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有教无类”的含义?

明确: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2)、“有教无类”的意义何在?

明确:“有教无类”的思想及其实践,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2、子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中人,一般人、普通人;语上,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译文】孔子说:“中等以上智力水平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中等以下智力水平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

领会孔子的教育思想

在孔子看来,人的智力水平天生是有区别的,要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即“因材施教”,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了解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1)、颜回曾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回表示:“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句话意思是:听说了就表示去实践。即“闻斯行之”。

(2)、现在子路直接问这个问题,想不到孔子竟是另一番回答:“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3)、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曰“闻斯行之!”

孔子对同一个问题,竟然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公西华感到有些糊涂,就向孔子请教。而孔子的回答耐人寻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原来,孔子之所以对同一个问题给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是因为问问题的人不一样。

本着这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教育,现代教育上称为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忠、清高与仁相比还差得很远。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了解孔子启发式教育的思想

(1)、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含义?

明确: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

这主要是突出一点,就是启发,这种启发开导的功夫可以称为点化,能给人茅塞顿开的感觉,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代人认为这是启发式教育。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此话的意思显然是启发弟子学会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学问,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现代教育学要求的举一反三。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去学习。”

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里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学和思互相促进,只有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人。

7、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罔,欺骗、迷惑;殆,危险。

【译文】 孔子说:“光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光思而不学就会陷入危险。

分析:这是说学和思不可偏废,能学习且善于思考,学思并重,这样才能两全其美。

8、子日:“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注释】回,颜回;说,通“悦”,喜欢。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一句是我不喜欢的。”

分析: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故孔子多次赞扬他。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别人),富贵却没有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答道:“可以啊。(但是)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贵却喜好礼啊。”

子贡说:“《诗三百》说„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凿刻之后还要打磨‟那就是说的这种道理吧?”端木赐啊,从现在开始可以同他讨论《诗三百》了,把过去的事情告诉他就能推知将来的事情!”

分析:孔子希望所有人都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境界。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富都能安安分分,便可以天下太平了。

10、子夏问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绘事后素。”

日:“礼后乎?”子日:“起予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起,启发;言,谈论、讨论。

【译文】子夏问孔子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绘画。”子夏问:“这是说先有仁义然后才有礼吗?”孔子说:“卜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啊!可以开始与你讨论《诗经》了!”

分析:孔子认为,内心的道德情操决定外表的礼节仪式,先有仁义才有礼节。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参考译文

1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生下来就有知识),这种人是上等的;学了然后知道,这种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而去学习,这种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不学习,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了。”

2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的人。”

3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

4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德行、六种弊病吗?”

仲由回答:“没有啊。”

孔子道:“坐下!我告诉你: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愚蠢(不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的,却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而没有准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一味喜欢梗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高地厚。”

5孔子说:“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作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即厚待父母、亲族),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

6子夏说:“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够贡献自己的身家性命;跟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有信用:这种人虽说没学,我也一定说他学了。”

7孔子说:“有德者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8鲁哀公问道:“你的学生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把自己的怒气(或者对某人的怒气)发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好学的了,再没听说过好学的人了。”

9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修养道德),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向别人卖弄。”

10孔子说:“后生小子进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就要敬重长上,谨慎而诚实,广泛地关爱大众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几点以后还有力量,就用来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

11陈亢问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说:“你从夫子那里得到过与众不同的教导吗?”

伯鱼答道:“没有啊。曾经有一次,(夫子)一个人站着,我孔鲤快步走过庭院(表示恭敬)。夫子说:„你学《诗》了吗?‟我回答:„没有啊。‟夫子说:„不学习《诗》就不会说话(指话说得不漂亮、没有依循)。‟我退回便学《诗》。后来有一天,(夫子)又一个人站着,我孔鲤快步走过庭院。夫子说:„你学《礼》了吗?‟我回答:„没有啊。‟夫子说:„不学习《礼》,就不能立身处世、立足于社会。‟我退回便学《礼》。就听说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问一件事情,知道了三件事:听说了学习《诗》的意义,听说了学习《礼》的意义,又听说了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第二篇:原创 精品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

一、概说

1、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2、名称:各学派的代表或著作,统称“先秦诸子”

3、成因:春秋战国时期需要人才,新士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语,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代表,于是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4、主要流派: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

5、形成局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6、结果:留下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主要人物、著作

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代表性的著作是《论语》、《孟子》、《荀子》。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著作是《墨子》。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代表性的著作有《老子》 《道德经》、《庄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代表性著作有《韩非子》等。

三、主要思想、主张:

儒家:孔子=礼、仁、中庸孟子=性善、民本、仁政

墨家:兼爱、兼相爱(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道家:道

庄子: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四、著作特点:

《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

《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

《荀子》行文气魄雄浑;

《老子》哲思清远深邃;

《墨子》质朴;

《庄子》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

风格。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和做人的准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1、理清学习障碍:(见《完全解读》P14)

• 1)、拼音

• 2)、通假字……..2、背诵课文

二、导入:

1)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2)《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3)《论语》中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范畴的。

三、学生整体翻译,教师指导(详解见《完全解读》)

四、全面理解、感悟课文的内容,讨论并得出文章中的哲理。(学生讨论,教师指正)

例: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

人为什么能进步,与自身的学习无不关系,对于脸子,那倒是次要的,一个人的谦虚,不但体现人的知识水平,也能体现人的素质层次人。

教师解读:

2、态度往往决定一切,包括别人对你的态度。

3、放条宽路,大慈大悲。

4、今人如有文过之念,便是小人。

5、人始终是一切的主宰。

6、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

五、全文背诵

七、小结

六、练习:《完全解读》P16-

第三篇:《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难点

1、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学法指导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梳理诸子思想及其争鸣。

2、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学习《先秦诸子选读》。那么什么叫先秦诸子呢?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二、先秦诸子散文概论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下面就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

三、儒家思想及其《论语》: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

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四、整体感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五、小结

六:作业:熟读课文,生字正音并释义

板书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前三小节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一)翻译第一小节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 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见孔子后,出来说:“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明确: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二)翻译第二小节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4)执舆:即执辔(pèi)。(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8)怃然:怅然,失意。

明确: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三)翻译第三小节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2)殆(dài):危险。

(3)趋:快步走。(4)辟(bì):通‚避‛,躲避。

明确: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重,又有读一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

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三、小结

四:作业:习题二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四、五小节的内容及其进一步理解掌握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重点 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

二、新授

(一)朗读并翻译第四五小节

1、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2、‚芸‛通‚耘‛,除草。

3、见:通‚现‛,使……拜见。

4、明日:第二日。

5、‚反‛通‚返‛,回去。

6、其: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7、洁:使……洁。

8、乱:使……乱。

9、仕:做官。石门:

10、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11、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二)评析

1、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

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2、‚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三)、思考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2、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这'。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提示:可以考虑提出者不同的出发点。言之成理即可。

3、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

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三、问题探索。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了解,写一篇小短文,说一说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如何看待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 四:小结

五:作业 :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

《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教学设想:

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3,宰我与子贡是孔门言语科高材生,尤其是子贡,在言语、事功方面较有成绩,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对孔子的评价还有若干,可以补充进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之高,同时体味子贡的语言表达艺术。颜回是孔子道德学问的传人,颜回之死对孔子打击很大,但心疼弟子,并不代表孔子会无原则地妥协世俗,他仍然把‚礼‛放在首位。这一部分在《论语·先进》中有记载,也可以补充一下。4,《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可以略过。课时安排: 2—3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明确: 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1、2、3。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9、10、11、12、13。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课文第4、5、6、7、8。

二、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1)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19第24》)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19第25》)教师明确:

1,重要实词问题:

毁、逾、伤。知、阶、邦家。

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

无以为也

(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解释了。)仲尼岂贤于子乎

(于:比)

如之何其可及也

(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无实义。)3,语意略说:

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

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的评价思路。

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所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也。4,子贡对老师的态度和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下面再补充几则: 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子张19第23》)

②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19第22》)略说:

①叔孙武叔可能是真的佩服、推崇子贡,他可能在不同的场合都表达过这样的意见,估计上文的‚毁仲尼‛,也就是说仲尼不及子贡,所以孔门弟子中独子贡为之辩解。这里,子贡再次以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世人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比老师高明:自己的高度有限,外人一览无余;而老师高达数仞高不可测,别人无从了解,所以才有如此见解。后人把收弟子称为‚列入门墙‛,即源于此。

②这主要是说孔子无所不学,也即韩愈所说‚圣人无常师‛。5,子贡的道德学问在下面这句话里可见一斑: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19第21》)——这说明子贡为时人所重,良有以也。2),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9第11》 教师明确:

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3,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二,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6第11》

10,略。

1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6第10》

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11第9》)1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11第10》)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两个‚为‛,都是介词,读weì。3,语意略说:

①第9则,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着眼于颜回的‚安贫乐道‛。世有大成就者,唯安贫乐道者能为,但安平乐道,说易行难。

②第11则‚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且重言之,是非常伤痛之语,所谓悲不自胜,难以言之:有德行者,不能得到上天的庇护,竟有此疾,所谓‚好人无好报‛。

③第12则,表现的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沉重打击。这种悲痛要远远深于伯牛之死所带来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颜回之死,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肺。原因在于孔子在颜回身上,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对颜回,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思想和学问的传人,颜回早逝,无人承传薪火,所以是‚天丧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④第13则,孔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当孔子过于伤痛时,有人提醒他:子恸矣!言下之意,夫子你这样做不合平素主张,而孔子说不为这样的人哀恸为什么人哀恸呢?后世王戎丧子,悲不自胜,山简谓:‚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戎答:‚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吾辈。‛有类于此。这说明孔子并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甚至是一个性情中人。

4,孔子对颜回的好感,还因为颜回的好学。比如: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11第7》)孔子在这里不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而言现在没有好学之人,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堪为典范的印象。5,但孔子毕竟是注重‚礼‛的,即便是对颜回,他也不愿失去‚礼‛的制约。如: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11第8》)②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11第11》)

这两则说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愿意为着世俗的热闹虚荣而违背‚礼‛。

三、学习第三部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7第34》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15第36》 6,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7第24》 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17第4》 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6第28》 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2,语意略说:

①第4则,是体现孔子的谦逊,但伟大寓于平凡,‚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难以踵从的。

②第5则,有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出一辙。

③在第6则里,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从上下语意看,这里好像是学生中有人怀疑孔子有所保留,或者是对孔子所教授的内容有所失望,孔子为自己作的一个简单辩护。末句自我表白:自己的人格、学问是体现在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④第7则,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⑤‚子见南子‛章,一般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子路对老师仍然持率真的态度,不因是老师,就对自己不满之事三缄其口;一是孔子面对弟子的不满,为取信于弟子,连连发誓的窘态,说明孔子不是一个一直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长者,在生活中,他有着常人一样的平常性格。

但南怀瑾先生持异解,他认为,南子貌美是事实,行为不检点也是事实,子路不高兴老师去见她也是事实,甚至孔子发誓也是事实,但孔子本意是要澄清弟子们对南子的认识:南子没有做过罪大恶极之事,大家这么对待南子,有失公正。必须明白‚予所否者‛的‚否‛是对什么而言以及‚天厌之‛的‚之‛指代什么内容。南先生认为‚否‛是‚批判‛‚否定‛之意,而‚之‛是指代‚被孔子所否定的人‛,全句意为:如果是我所反对、批判的人,上天一定会厌弃他。而我没有‚否‛之,则其人尚无大恶。当然,如果如南先生所言,则孔子为何要‚矢之‛,恐也难以服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

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

难点:鉴赏9、13则选文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型:选修课专题

【教学方法】

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

2、启发探究式

【课前准备】

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

2、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

二、语段解读:

(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五则:

第八则:(第11、12、13则)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

【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知识巩固〗部分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好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对孔子说:‚我从前跟随老师周游在匡地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吧。我和老师一再遭难,可搏斗而死。‛公良孺跟蒲人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国去,我就放你们走。‛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才放孔子他们从东门出去。孔子是到了卫国。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认可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到来,很高兴,亲自赶到郊外迎接。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却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罢了。‛卫灵公说:‚很好。‛但是没有出兵去讨伐的叛乱。

3、【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释】(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2)果:果断、坚决。(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教学反思】

1、本专题要抓好背诵默写。

2、第七则可以联系现实进行解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中,那些要求别人苛刻,而要求自己却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从自己身上下工夫。

3、第九则要理清比喻的关系。shāo

kēngkēng 8

4、本专题的诚信观点,要联系课后‚思考与练习‛中的两则材料,让学生探讨明确孔子的诚信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是在明辨是非的准则下的。

《论语》选读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内容:(共五则)第一课时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2、诵读法,在诵读基础上把握文意,疏通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

1、翻译选段。

2、整理文言知识。教学难点:

1、对‚仁‛的思想主张的把握,了解其含义。

2、联系现实来应用这种思想,并且引导学生要摒弃不足之处。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古代的‚三纲五常‛引出‚仁‛的话题。

二、解读选段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三遍后齐读一遍。3.明确文言知识并且翻译文段。

重点词:

(1)克己复礼为仁

克:克制。(2)天下归仁焉

归:称许,赞许。

(3)请问其目

目:条目,详情。请:请求对方做某事;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4)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不敏:资质愚钝;事:实践,实行。(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躬自:自身,自己。(6)樊迟未达

达:明白,理解。(7)问知

知通智。

(8)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安排、安置;直,形做名;枉,形做名。(9)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 … 文言句式:

(1)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2)选于众

状语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定语后置句(4)克己复礼为仁

判断句 翻译: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古文今译]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完全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颜渊虽然资质愚钝,但愿意实践这些话。‛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古文今译]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接待贵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庄重。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文今译]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拿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的身上。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古文今译]孔子说:‚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5、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古文今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有明白。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 10 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克己复礼‛?说明‚仁‛和‚礼‛的关系。明确:‚克己复礼‛是指要克制自己,是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这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和‚礼‛是融为一体的,‚仁‛是‚礼‛的精神支柱,‚礼‛是‚仁‛的一种体现,‚仁‛是目的,而‚礼‛、‚乐‛等则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善而服务的,而不要以‚礼‛为核心,核心仍是‚仁‛。

3、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三、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1)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阐释同一事物。围绕什么是‚仁‛,孔子既从肯定的方面作答,又从否定的方面作答,告诉人们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既从如何对待自己的角度作答,又从如何对待别人的角度作答,从而使人们对‚仁‛有一个全面而透彻的了解。(2)文辞简约而意蕴丰富。

选文第1则中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句中的‚一日‛两字值得反复体味,舍此‚一日‛不下手,永无下手之期,百事都始于‚一日‛,何况追求仁德呢?

四、联系实际,深化孔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举例:比如,公交车上让座的例子;为四川赈灾捐款的目的等等。

五、课堂小结

用于丹《论语》心得中话作结。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今天所学的选段,加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2、在《论语》书中找到关于‚仁‛的思想的语句,翻译,全面理解‚仁‛的学说。

板书:

克己复礼

对己

谨慎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仁

爱人

对人

知人

课堂表现: 课后反思: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探讨语段内涵的过程中,解读孔子的义利观。

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鉴赏9、13则选文。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义的传统。人们把为了道义而不能推辞某种责任称为‚义不容辞‛,把基于正义而产生的愤怒称为‚义愤‛,把为了公众利益而从事的崇尚和大无畏的行动称为‚义举‛,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维护正义的人称为‚义士‛,把正义的战争称为‚义战‛,把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称为‚义师‛…… 在孔子那里,‚义‛是一个具体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那么,他是怎么说的呢?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掌握如下重点词语 ⑪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进行解释。①富而可求也。

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⑫解释下列加粗字; ①饭疏食饮水

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④子路问成人、⑤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⑦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三、文意疏通: 1【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2【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3【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 12 接受。

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5【原文】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6【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7【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8【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9【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10【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

zāng 13 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二、语段解读:

(1)第一则: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什么?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3)第三则:在如此贫寒生活中,孔子乐的是什么?(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六则:孔子的九思对你有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九则:从这则选段,我们可以推知孔子之乐是什么?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

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以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试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保持了精神的旷达和完满。孔子所执著处,小人多不屑;孔子所淡泊处,小人多执著。把孔子的观念发扬光大,对于治疗社会上一小部分人物欲横流,为谋取财利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或者殉身求利的弊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三、四、七则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的第三题。课后小结:

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些故事,学生会很感兴趣。比如: 仁:孔子对管仲的‚仁‛的议论。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义:郑伯克段于鄢 ‚多行不义必自毙‚ 礼:

仲叔虞奚

孔子认为:‚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宋穆公义不传子

仁义与富贵:子贡为商的故事 义与君子:陶答子和故事

《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难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解题:‚无类‛指什么?

明确: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二、翻译选文,掌握重点词语

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

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 15 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7、【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1)罔:迷惑、糊涂。(2)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0、【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 16 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三、小结

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孔子认为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出现这两种矛盾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C、孔子认为完善修养是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  D、‚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认为思考没有什么益处,因该执著于学习。

2、课后练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生的挚爱。

启发: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感悟】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

3、讨论: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明确:这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

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四、作业

1、背诵选文5、7则

2、小论文:如果换位思考,你是老师想怎样教育学生?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孔子关于‚教‛的思想,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对于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做一个了解。

二、孔子的学习态度。

既然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孔子是一个博学的人,因此,孔子认为学习就应该广泛的了解,广闻博见。孔子博学到什么程度呢?《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说是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

然而孔子听说却不以为然。他说,太宰这些人能了解我吗(太宰知我乎)?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吾少也贱),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故多能鄙事)。一个‚君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什么叫‚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说的‚君子‛,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是阶级意义上的,指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这也是‚君子‛一词的本来意义──‚君之子‛或‚上等人‛。这些人,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多能‛?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因此,孔子的话就可以这样翻译:太宰这些人真能了解我吗?我的童年是很苦、很卑贱的,所以会干许多下贱活。那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

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当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否则太宰就不会那么问。然而,盛名之下的孔子,并没有接受‚天纵之将圣‛的哄抬和吹捧,反倒将‚吾少也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也就是说,他不但告诉我们他是普通人,还告诉我们他曾经是‚贱人‛。而且,尽管他瞧不起那些‚鄙事‛,却还是承认自己‚多能鄙事‛。这说明孔子是坦诚的。

孔子什么都学,学无常师,多才多艺,这就是博学。据《论语·子张》,【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有一个卫国人(名叫公孙朝)曾经问子贡,说‚仲尼焉学‛?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问仲尼先生的学问,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你的老师是孔子,孔子的老师又是谁?他这样问,可能是好奇,也可能是质疑。因为一个人如果学问很大,人们就会关心,他是什么学校毕业,师从何方神圣,几岁开始读经典,对这问题研究多少年了,等等。如果答不上来,他就会怀疑你是文化骗子。然而孔子却恰恰是个没有老师,也没有学历和文凭,自学成才的。那么,子贡又怎么回答呢?子贡说,文王和武王留下的文化遗产(文武之道),并没有丢失(未坠于地),而是散落在民间(在人)。每个人都能在民间学习,只不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而已。文武之道既然遍地都是(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我们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夫子焉不学),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亦何常师之有)?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只要他有真学问,课上得好,你管他学问是从哪里来的,你又管他的老师是谁。难道一定非得是什么门什么派,才是‚正宗‛?学无常师,才叫大师。因为只有学无常师,才能兼收并蓄,自成一家,也才能成为大师。何以谓之大?有容乃大。何以谓之师?可法曰师。因此,堪称大师的人,一定是博学多才、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学习,可以效法的。

成为大师的孔子,对于人的天资进行了客观的划分,也就是我们课文中做说的: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18 这就是下等人了。‛接着孔子很清晰的认识了自己,虽然孔子在当时就已经名声卓著,但是他认为他不是天才,而是好学。这是孔子的第二个学习态度。所以他说【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孔子承认自己不是天才,但是肯定自己好学,这是孔子作为学人的特点之一。那么,现在我可以恭喜大家,大家也是‚学而知之者‛,那么在人生的初始阶段,你们和孔子站在同一个高度了。

孔子他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说,他十五岁就‚志于学‛(《论语·为政》)。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对于自己的好学相当的自信,还说,【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 《论语·先进》

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这两次,一次是对鲁哀公,一次是对季康子,两次都说‚有颜回者好学‛,都说‚今也则亡‛,可见孔子对于好学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看,就是孔子有学习的兴趣,他也认为有兴趣是学习中最重要的。那么孔子认为颜回好学,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就是淡化物质追求,主动丰富精神,前面我们说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见,颜回是满足这个标准的。

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做得很活,不是那种死学问。他认为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跟谁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把学问做活?两条:一是悟性,二是贯通。据《论语·公冶长》,【原文】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赐呀,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说,赐怎么敢比回?回听到一就能想到十,赐顶多才想到二。于是孔子说,是比不上。他还说:‚吾与汝,弗如也!‛这话什么意思?一种解释是:我赞成你的说法,你是比不上他。另一种解释是:我和你,都比不上。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呢?就因为颜回有悟性。孔子做学问,最反对四种毛病:子绝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意,就是凭空想象;必,就是绝对肯定;固,就是固执拘泥;我,就是自以为是。这四种毛病,孔子都没有,今人都不少。原因之一,就是没悟性。当然,光有悟性不够,还得贯通。据《论语·卫灵公》【原文】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还是问子贡:赐呀,你认为我这个人,就是书读得多,又都记得住吗?子贡惊异地说: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当然不是!我是靠一个东西来贯通它。我认为,这是孔子治学箴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不要以为知识多、记性好,就一定是大学问家,还要看他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基本观点,也可以是基本方法。这样的人,不是知识分子而是王朔说的‚知识分子‛。

三、课后思考。

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 第二课时

一、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孔子好学、博学而且活学。那么孔子为什么重视学习?又重视学习什么呢?这就是孔子关于‚学‛的内涵。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 19 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说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感意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孔子能够领会的超过他的老师,这固然是孔子天性聪慧,但也说明他学的用心。

孔子是十分重视学的作用的。

二、学习的重要。

孔子生活的时代,不要说高考,就是科举考试也还没有出现。因此孔子绝对不会拿考试的指挥棒来教育他的学生‚要考试啊,你们的认真学习‛。孔子从人的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学习的目的,他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在我们课本上的解释是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是孔子对学者基于现实的认识而作出的一种趋势性的哲学思考和价值判断!

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是封建社会,那时的经济形态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偶有一些商品交换.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仕,农,工,商的等级意识极为强烈.唯有'仕'者才可以得到俸禄,吃到皇粮,也就是吃国家财政,收入丰厚,让你富甲一方.而且只要一人得道,那么全家可以随同鸡犬一起升天.在这巨大利益诱导下,寒门弟子要脱胎换骨,光宗耀祖,就必须顺应当时社会遴选人才的制度,以优学取'仕',谋得一官半职去享受皇粮奉禄,参与国家的财政分配.这一本(无本)万利的事情谁不愿意去做呢所以'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有人漏夜赶科举','孟母三迁'等等故事,感动和教育了几十代人,学习目的只有一个——'为已'。然而,孔子又说,'今之学者为人.'不管你学习的动机是什么,但你进入社会做的一切客观上正是为他人提供了产品,服务,便利---------这是事实,主观上利已,客观上利他.那么从教育者的角度讲,孔子的学习观恰恰就是从动机上去端正你的学习态度:今之学者为人!这就是学习的目的,既为己又为人。

那么,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孔子是这样表达的: 【原文】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说的。为什么对子路说呢?我们说过孔子因材施教,子路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个莽撞人,直而不屈,子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挨骂也最多。孔子对他,不仅是骂,而且常常是痛骂。倒不是孔子不喜欢子路,而是子路的脾气太坏。他这个人,用北京话说,叫‚浑不吝‛,也就是性子急,胆子大,脾气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水里火里不回头。所以在整部论语中,他是被教育最多的一位,一共被教育了42次。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没有。‚坐下,我对你说。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破坏;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回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学习起到了一个方向性的作用。

二、学习的内容。

上一节我们讲了孔子的教学内容是政治,伦理,很明显这也是孔子在学习上所重视的了。课文中有这样几个语段: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0

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领导历史、领导国家社会的,到底还是学问思想。

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易色‛,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是这样解释的:古人如宋儒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再三提到,在感情上说,每个人都认为做到了对朋友言而有信。据我自己的反省,虽然很想彻底做到,事实上却很困难。有时候对朋友答应了的事做不到,心里非常难过,为了自己道德的要求,想尽办法去做,所以仔细研究起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实在很不容易。所以子夏说,能够做到这样,‚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不是说明‚学而时习之‛并不是说一定读死书吗?这句讲学贵实行,更是说学问有益.实行不错,实行前最好还是弄通道理.不然,自以为是做好事,未必做得都那么合适,有人觉得这句话讲得不好,'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其实是他没认真揣摩子夏的语气,不懂这里边有知行合一的意思.【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上面说,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作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何以见得呢?这句就是一个证明了,跟着讲学问的道理。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 ‚弟子‛,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举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水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

弟子一般两种意义,一是指年纪幼小之人,一是指学生,这里取第一种意义.这一章是教人为学的.为学要以躬行为本,躬行要以孝悌为先.说行有余力,不是说做这几件事有余力而后学文,而是说要以这几者为本,以其余力来学文.集注说,文就是六艺礼乐.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是怎样做的有弟子而不教,不必说了;有教的,也大多从利禄起见.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希望子弟生活得好一些,这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合圣人之心.但是何妨再期望子弟做大圣大贤说大圣大贤或许大而空了,那你何妨教他做个好人。

三、总结。

从这些言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所教的大多是思想道德课,为什么呢?古人已知有一个观念就是‚诚意‛《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说的就是无论你要办多大的事,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提高自己的修养首先要让自己的意念真诚。这就是为什么孔子重在教人道德,教人伦理的原因。从内心上诉遭人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也正因此,司马迁在《孔子世家》的最后写到‚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译文】:《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 21 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这个评价奠定了孔子数千年来至圣的名号。(参考资料:《易中天说诸子百家》《方尔加说孔子》《于丹论语智慧》《论语讲座》夏传才)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王好战,请以战喻

教 学 目 标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 学 重 点 :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教 学 难 点 :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 法 设 计:

互动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二.板书课题,介绍孟子生平及思想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一.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课文

2.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王:名词作动词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岁:年成 3.内容讨论:

①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个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望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②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③‚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④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自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⑤有里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熟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2.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第二课时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二、亮点探究

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探究学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

《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 23 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探究学习: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探究学习: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5.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6.你能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

探究学习:《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

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24 《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7.联系第四、五两个单元,掌握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探究学习:历史散文(史传散文),主要是由各国史官积累大量档案资料,经过整理加工编纂而成,记载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土的言论的文章;诸子散文(哲理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相互论争的论说文。从语言形式来看,历史散文以叙事为主,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轨迹是由简到繁(由‚平均句长‛也可说明:平均句长:总字数÷总句数):历史散文由‚春秋体‛的一言两语的大事记载,进而为‚左传国语体‛的简洁生动具有文学价值的叙事,再进而成为‚国策体‛的纵横变化、丰富多彩的叙事散文;诸子散文由语录式的问答体,发展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论证周密的论说文,如《论语》为语录体,《墨子》虽有问答体,但多数文章则是主题集中、论证详细、逻辑性强的论文,《孟子》虽仍有类似《论语》的形式,但议论复杂问题时已蔚为长篇,《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的论说文已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进入了成熟阶段。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发展了孔子‚仁‛的主张,提出了‚仁政‛说,我们刚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仁政思想。但对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大儒,《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黄药师却颇有微词,请看他写的这首诗(投影展示):

齐乞何能有妾妻,邻家安可日攘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他对孟子所举事例提出了质疑,那么孟子所举事例是否果如黄药师所言不合情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看看黄药师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句中加粗词。

(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2)蚤起:‚蚤‛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

(1)文中宾语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

(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余之人不余欺也

④大王来何操

⑤夫晋,何厌之有

三、指名翻译课文,教师纠正翻译错误。

四、研讨课文内容。

1.文章虽短,但情节引人入胜。请学生概括情节纲要,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展示。

2.分析齐人形象。

学生先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归纳:

孟子以齐人的形象来讽刺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的人们,即一般官僚。乞墦的行径就是一幕官场现形记。

3.辩‚齐乞何能有妾妻?‛

学生先按个人的理解谈看法,教师最后总结:

这是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故事,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而文学的特征是合情未必合理。如果从理上分析,这个问题是荒谬的。但从突出主题和情节安排看,妻妾二人的互讪互助,表达效果要比一个女人自怨自艾更突出。

五、小结全文。

孟子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揭开了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人们的虚伪面纱,暴露了他们‚厚厚脂粉‛后面的丑恶嘴脸,显示了他们龌龊的灵魂。让我们明白了人不能为名利而忘廉耻,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

将本课课文改写成剧本。

附:板书设计

齐人有一妻一妾

情节纲要:

一、齐人对妻子的夸口

二、妻子的怀疑与妻妾商议

三、妻子的追踪和真相的披露

四、妻妾的羞愧和哭骂

五、‚良人‛无耻得意的丑相

第四课时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沛然(pèi)嗜杀(shì)枯槁(gǎo)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对比、反问手法。增强了说服力。

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

提示:同于《庄暴见孟子》,都是阐释‚与民同乐‛思想。

十一.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十二、教学后记:

《王何必曰利》教案

一、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二、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三、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二、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一、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二、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计 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上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师适时点拨。

导 诵读法、自读法结合法

审阅

签字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计 学生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一、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__________

2、然而不王者_________

3、孳孳为善者________

4、蹠之徒也_______

5、利与善之间也

(提示:kēng、wàng、zī、zhí、jiàn)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__

2、苟为后义而先利__

3、吾闻秦、楚构兵__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___

5、愿闻其指___

6、然而不亡者____

7、孳孳为善者______

8、舜之徒也_____

9、利与善之间也____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___

(提示:

1、相互

2、如果

3、交战

4、停止

5、意向

6、这样而

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8、类

9、差别

10、背离)

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____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_____

2、未之有也_______

五、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第二课时

课文内容分析

一、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

举例论证:不夺不魇

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4、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二、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三、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四、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不够准确。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五、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第三课时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1、名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③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

1、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③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四、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又如何理解?(点拨: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

五、巩固课文内容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六、布置作业:

1、领悟书本P52(相关链接的意义)。

2、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3、书面作业: 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

资料补充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猛子是否要人民完全不考虑‚利‛?

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上》)

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

三、(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列举哪些事例论证?)

结合文本简析

四、1、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2、(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

《民为贵》教案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

2.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3.读懂文本,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点、排比句的运用。4.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引入话题】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此次地震比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级还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枚广岛原子弹的能量。震中附近城镇变为废墟,连北京、上海都有震感,而距此次地震震中700多公里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却安然无恙。这是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有一次胜利,也是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的最好体现。

本文文题选取荀子《天论》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认为上天伟大并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并且控制它呢。表现了人类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并力图掌握规律,一更好地让自然为我所用的理想追求。在古代,人们又对自然采取一种什么态度呢? 【自主学习】 1.阅读‚单元概览‛(练习册)、‚荀子简介‛和‚话题引入‛。回忆荀子的〈劝学〉

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汉宣帝时称。荀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现存32篇。他的思想学说中‚人道观‛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民命而用之‛的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2.给下列字注音、注义。A.注音

蕃长于春夏

(fan)

辍广

(chuo)

啜菽

(chuo shu)

秽稼恶

(hui)

籴贵民

(di)

雩而雨

(yu)卜筮然后决大事

(shi)

楛耕伤稼

(ku)

礼义之不愆兮

(qian)B.重点字义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开垦,引申为发展)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停止,引申为废止)

君子有常体矣

(体统,规矩,引申为准则或法则)

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

(愆,犯过错.恤,忧虑,担心)

若夫志意修

(美好)

是节然也

(节制,指时势,命运的制约)上暗而政险

(昏暗)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光明,显耀)

大天而思之

(思慕)

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治理,整理)3.诵读串译。

4.用自己的话概括荀子在本文中的观点。

人定胜天 【提出问题】

1.写出不懂的句子,解惑。

2.整理本文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及写出一个定语后置句。

【研读文本】 〖重点识记〗 翻译下列句子

○1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禹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安定,桀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混乱,天安定或混乱不是有天决定的.○2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天不因为有人厌恶寒冷废止冬季,地不因为有人厌恶辽远废止宽广,德行好的君子不因为人格卑下的人的喧扰废弃好的德行.○3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

政府发布的法令不明确,举动违背时节,具有根本意义的农业生产管理不好,不顾农时而让百姓服劳役.○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而控制它呢!顺从天而歌颂它,哪里比得上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呢!〖能力提升〗

1.第1段:荀子用三个问句,表达了国家的治乱与天道无关的观点。第2段:写出了天道的运行有其固定不变的规律。

第3段:君子应慎重地对待取决于自己的事,而不思慕取决于上天的事。第4段:自然界的惊异现象经常发生,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值得害怕。第5段: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才可怕。第6段:求神占卜不能得到祈求的结果。第7段: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怎样对待礼制。

第8段:人类在自然面前,应顺应万物的万物的本性与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2.理解荀子在文中提到的思想观点。文中荀子首先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应该‚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物畜而制之‛‚骋能而化之‛人应该在了解、掌握天的变化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才能智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万物都能更好地生长并能为人类服务。【合作探究】

1.怎样认识荀子所说的‚天‛,是否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 荀子所说的天为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天‛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顺应和利用‚天‛和规律而生存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人应当在哪些方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大而言之,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其固有规律,按规律办事;治理国家应以礼仪规范人的行为,避免人的失误导致混乱。小而言之,治理家庭应该重伦理道德的修养;个人的工作学习,应相信自我,努力奋斗,克服盲目崇拜和自卑的心理,以自己的行动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3.文章的中心是人定胜天,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文章开始以设问的形式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大自然有其运行的规律,它不能主宰人世的吉凶祸福。从而得出‚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的正确结论。然后又从天不可畏,人言可畏的角度,强调对人事应该重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最后作者得出‚放弃人的努力而思慕天,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的结论,告诫人们应‚制天命而用之‛。【课堂小结】

概括文章内容(提示:相关连接)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正确地指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应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 32 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检测】 1.课后练习三(1)县,同‚悬‛,指有较大悬殊或差距。(2)本事,指农事。(3)白,显著。2.判断下列句子

A.治乱非天也

判断句

B.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省略句

C.礼义之不愆

宾语前置句

D.物之已至者

定语后置句

3.一词多义

‚道‛

A.天有常道矣 名词,规律

B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方法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风尚 4.特殊句式,写出判断依据(1)判断句

○1治乱非天也

……也,表判断

○2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者也,表判断(2)省略句

○1禹以治,桀以乱

‚以‛后省略宾语‚之‛

○2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可‛前省略主语‚是‛(3)宾语前置句

○1此之谓也

‚此之谓‛宾语前置,应为‚谓此‛,说的就是这

○2礼义之不愆

否定句宾语前置,应为‚不愆礼义‛(4)状语后置句

○1繁启、蕃长于春夏

‚蕃长于春夏‛状语后置,于春夏生长

○2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于明月‛状语后置,比太阳月亮(5)定语后置句

○1物之已至者

‚已至者‛应在‚物‛前 5.作文应用

今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向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自身,因此联系自身和社会现实,认真地读一读《荀子》,对修身处世是很有帮助的。

‚人定胜天‛是《荀子》中著名的观点,她激励着人们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人类也曾为取得的成果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我们如果进一步思辨一下,人类真的能战胜自然吗?人类可以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吗?这样去逆向思考就会写出观点新颖,思想深刻的文章。‚人定胜天‛吗 ‚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是信心。许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是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始了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

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现已荡然无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是。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到本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世界!

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荀子。2000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于是颇有气魄地喊出 33 ‚人定胜天‛。但当他极目四望,只见到人类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象人类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极度发挥时,大自然所造受是破坏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环境污染是日益严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绿色植被的减少,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我们不应归咎于荀子,我们又该归咎于谁呢?还是将忏悔的十字架戴在‚人类‛的胸前吧!

上述现象,仅是人类无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罢了。现代工业社会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生物技术了。但是,技术不应当毁坏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过去,人们正是过高地估计了技术的作用,把这种估计和唯意志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自然的‚征服论‛。‚人定胜天‛本来已不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结果在震天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山河饮泣,大地呻吟。其实,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种可怕的结局:‚我们不严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请注意,我们是在一艘飘荡于无限空间的‚飞船‛上,这艘飞船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如果我们五十多亿乘客都‚义愤填膺‛地抡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开战‛,我们这艘飞船还能安全航行吗?如果人人竞相盲目地去‚胜天‛,我们会不会遭到灭顶之灾?设想一下:因为要征服自然,我们失去了新鲜的空气,明朗的清晨,恬静的湖泊和绿色的山峦,失去了云雀的欢歌,孔雀的彩屏,皎洁的月光和两岸的猿声••••••那么最后,是我们征服了自然,还是自然剥夺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将何去何从?

所以,在我们尚未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掌握新能源技术之前,请先来维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唯一的地球吧!人终不能胜天,但人可以用天。只有遵循大然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人类才能把不完美的东西改造得更完美。正如大禹治水,不使用人工的堤坝去‚堵‛泛滥的洪水,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导‛百川以归海。倒是道教的‚天人合一‛似乎才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恰当的写照。

第四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一课时 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2.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教学方法:

1、吟咏法,反复诵读

2、启发探究式 自主预习:

一、请同学们背诵第1、3、6、7、8、9、11、12则,并按要求默写。

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2、,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

4、,则远怨矣!

5、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大车无輗,小车无軏,_________。

7、岁寒。

8、逝者如斯夫,______!

二、翻译并分析课文,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重点:①诲:;②女;③为:表,相当于""④知1:;知2:;知3:.⑤是:.

翻译:

【探讨:第1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选文第1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角度:求知方面-------启发: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末如之何也已矣!"(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重点:①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意为""或"怎么";②末如之何:也作;末:指;(总)拿他没有办法;③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翻译:

【探讨:第2、3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选文第2则,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末如之何”,“末”通“无”就是无如之何,即拿他没办法。面对问题,不停地念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说明他在动脑筋,说明他在做着解决问题的努力。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他的弟子有时候也这样做。选文第3则: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这就是错误;──错误不在犯错误,而在犯了错误而不改正,一如《左传•宣公二年》所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这句话真是充满了智慧。角度:对待错误-------启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而在于能否,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中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4)、自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重点翻译:①之1:;②之2:;③食;④之3:。⑤更: 翻译:(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翻译:

选文第5则:“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即卜商(前507—?),字子夏,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4岁。“小人”在古代常指地位低的人,也常指人格卑下的人,这里是后一种意思。“文”是动词,意思是掩饰。子夏的意思是说。──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君子不犯错误,而在于他犯了错误从不掩饰,而是勇敢地面对。人只要有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总之,正视错误是很重要的。而接下来改正错误也很重要。(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翻译:(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重点翻译:①厚,薄:;②而:;③远: 翻译:

【探讨:第7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应当理解为“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省略了一个“责”字。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重,那些要求别人很严苛而要求自己却很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自己身上下工夫。角度:与人相处方面--------启发: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而不能一味别人的不是。所以,“”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二课时 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翻译:

【探讨:第8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莒父是鲁国的城邑,具体位置现在还不清楚。“宰”指城邑的长官。“问政”就是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无”通“毋”,意思是不要,表示禁止。“欲速”是指。“见小利”是指。“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说。孔子这句话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做事不能贪图快。就如俗话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第二个要点是不能急功近利,要照顾到百年大计。“焚林而田,竭泽而渔”,都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的典型例子。

角度:从政方面--------启发:“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否则就无法达到;不要,否则就。由此可知,干任何事物都要,否则,“欲速则不达”。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重点翻译:①其:;②何以行:. 翻译:

选文第9则:“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是一个。大车是古代用牛力的车,小车是古代用马力的车。两种车子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驾牲口的地方。大车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活销儿叫輗,小车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活销儿叫軏。如果大车、小车没有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关键,就没法套上牲口来拉着车子行驶了。孔子的意思是说,做人没有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如果没有輗、小车如果没有軏,就无法行走一样,人不讲诚信就丧失了立身处世的根本。(10)自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重点翻译:①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②于斯:于,;斯:.③何先: 翻译:

【探讨:第9、10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子曰: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角度:为人治国---------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

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 翻译:(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

【探讨:第11、12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角度:为人处事-------启发:人应松柏一样,要有且要经受得起各种,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孔子还认为时间如,奔流不息、。借此劝戒后人要,用的时间投入到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一、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

1、求知-----

2、处世-------

3、从政-----切记“”

4、治国处事-----“”

5、为人处事-------

二、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2)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1、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

2、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

“吾与夫子再罹难”罹:;“苟毋适卫,吾出子”苟:出: 盟可负邪

负:

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

从以上材料可知,孔子很强调“信”„„试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他所说的“信”的原则。孔子说人必须讲诚信,这是就一般的原则而言的,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孔子讲诚信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违背道义。因此,我们不能把孔子张扬的“信”理解为一般的“言必信,行必果”。按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会“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就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公叔氏据蒲地反叛卫国,按照孔子的观念是无道的表现,所以尽管他为了脱身而答应蒲人不去卫国,结果还是到了卫国,并且把蒲地反叛的情形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而已。

刘芳

第五篇:人教版《语文》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选读》说课稿

课程特点与教学建议

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选读》单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设计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开设方式,是采用综合性的模块,是从先秦诸子各学派代表人物的著作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或是片段,进行阅读探究。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阅读和分析文本,体会诸子言论以及文章的妙处,感受他们的深刻思想和智慧。要把先秦诸子的学习,跟学生面临或关注的人生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多做相关性的思考。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充分挖掘先秦诸子那些具有艺术魅力的要素,把先秦诸子的学习和语文必修课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教材

本单元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语》中的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往往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而且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第一节是讲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第二节讲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关系。第三节讲孔子的生存智慧。第四节讲孔子的“仁”的学说。第五节讲孔子对“义”的坚守。第六节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第七节讲孔子“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本单元采用现在这种形式编排,是为了使学生对《论语》及孔子有一系列专题性的了解,也是为了把《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学生。分析学情

对于孔子和《论语》,学生较熟悉,他们在初中学过《<论语>十则》,高中必修一的“名著导读”部分,把《论语》列为必读的内容。特别是近年来,许多省市的高考把《论语》列为必考“三大文化经典”之一,学生很重视。所以,学习本单元,学生不仅有基础,而且有需要。但是,《论语》内容言简意丰,博大精深,学生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老师有效地指导。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特点,我设计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习选文,积累文言字词句和写法方面的知识。

2、较为系统地了解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了解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3、从孔子的思想和思考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本课主要讲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因为天下无道,孔子才跟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奔波,为社会改革而不懈努力。但是同一个时代,却有许多人不理解他,甚至嘲笑他。本文主要写孔子与隐士之间的矛盾,重点学习“子路问津”和“子路从而后”两则选文。先“子路问津”的教学,这一则着重指导学生弄懂桀溺说的话和孔子所的话的意思。

桀溺说的话中意思有两层:一层是说,天下到处都像洪水横流一般的混乱,你同谁去改变它呢?另一层是说,你子路与其追随孔子这种避人之士,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出世而隐居呢?

孔子的话也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自己只会跟世间众生在一起;他要告诉桀溺等人:自己只会生活在世间众生之中。另一个是说,自己之所以要改变这个世界,是因为天下没有德政。他要告诉桀溺等人:天下越是混乱自己越不会选择避世。其中关于桀溺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他瞧不起孔子师徒人生选择的神态,非常传神。学习“子路从而后”,主要理解子路最后所说的话的意思。子路说老人知道长幼之间的礼节是不可废弃的,但是他选择了隐居躬耕,这说明他废弃了君臣之义。老人想要保持自身的清白,却违背了君臣之间的根本伦理原则。子路认为,君子做官是为了行义而非谋利。子路的话代表了孔子的意思,体现了孔子在推行道义方面的执著精神。其中关于荷蓧丈人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他瞧不起孔子师徒的神态,非常传神。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第一个问题:孔子跟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一类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第二个问题:我们应当怎样评价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文中的其他三则,可以灵活处理。或是在课上讲解,或是课后布置自学。本课要掌握的关键字词:“问津”的“津”字,“辟人之士”的“辟”字,“遇丈人”的“丈人”,“以杖荷蓧”的“荷”字以及“使子路反见之”的“反”字。以上是第一节教学的内容和设计。

二、《当仁,不让于师》

本课主要讲孔子与弟子的关系。本课共有13则选文,内容繁杂,其中第10则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学过,我们不做重点讲授。其余12则可以提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在弟子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重点学习第1则和第3则。

第1则是写子贡赞扬孔子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是别人无法超越与诋毁的。在自贡心中,孔子是崇高而伟大的。

第3则是写颜渊对孔子的赞誉。在颜渊眼中,孔子是学识渊博、施教有法、学问高深的。

2、孔子与弟子是如何相处的?重点学习第7则、第8则。

第7则写孔子跟子游开“杀鸡焉用牛刀”的玩笑,主要表现他诙谐幽默的性格。

第8则写孔子在子路面前发誓的故事。一个老师在学生面前赌咒,那种憨态可掬的样子,充分表现了孔子可亲可敬的一面。

可见,孔子跟弟子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

3、孔子是如何关爱弟子的?重点学习第9则、第11则和第13则。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第11则是写孔子对身患“恶疾”的伯牛的无限关爱。伯牛得的是麻风病,这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患此病者常常遭人嫌弃,可是孔子对伯牛却毫不嫌弃。其中“自牖握其手”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孔子对伯牛的无限关爱之情。第9则写孔子对颜渊安贫乐道精神的赞扬,第13则是写孔子为颜渊之死而痛哭不已。这两则在内容上不难理解,但在写法上却有许多精妙之处,老师要做适当指导。比如说第9则,在28个字中,“回也”重复了三次,“贤哉”重复两次,这充分表达出孔子对颜渊的赞美之情。其中“人不堪其忧”,是用反衬的方法,加倍赞叹颜渊这种“不改其乐”的可贵精神。

又比如说第13则,在26个字中,“恸”字出现了四次,足见孔子悲伤的程度。这段文字虽然很短,却写得非常曲折、非常沉重。颜渊去世,孔子哭得异常悲伤。弟子们实在看不下去,就劝他说,老师您哭得太伤心!没想到,他竟然反问说,我哀痛过度了吗?大家想想,一个人悲痛到这种程度,自己却不知,这是何等的悲痛!为弟子之死而悲痛到这种程度,可见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深。也许正是这样的感情,才博得弟子发自内心的爱戴。孔子对弟子的爱如此地深厚、如此地真挚,让我们深受感动,仰慕不已!本课关键字词如下:重点字词是“夫子矢之”的“矢”字,“自牖握其手”的“牖”字,“人不堪其忧”的“堪”字。

三、第三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本课主要讲孔子的生存智慧。所选12则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第1则、第2则讲如何对待无知、第3、4、5则讲如何对待过错、第7则是说如何责己责人、第8则是说如何做事、在第9则、10则谈如何对待诚信的问题。其中,对待诚信的问题是教学重点。下面重点谈谈关于“诚信”问题的教学。

在第9则中,孔子说,对个人来说,诚信是处世之本。人不讲诚信,就失去了立身处世的根本。

在第10则中,孔子认为政府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不可能稳固。“民无信不立”,诚信是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根本。对于社会而言,诚信则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

孔子非常重视诚信,但是孔子所说的诚信不是没有条件的,而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违背道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习题二所选的《史记•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对待“诚信”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孔子所说“诚信”的原则,那就是讲诚信不能违背道义。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建议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第四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课主要讲孔子的“仁”的含义。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对颜渊、子贡、樊迟、仲弓等人的回答各有侧重、各不相同,教学中要结合具体选文加以归纳分析。主要学习第1则、第2则、第5则选文。

第1则是写颜渊和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问答。理解的关键在于“克己复礼”四个字。什么是“克己复礼为仁”呢?孔子认为,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仁。仁是内在的观念,礼是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这一点,学生可能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老师要及时加以指导。礼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但是礼却是社会所必须的。每个人都放任自己的本性而不立足于礼,社会就会混乱。所以,人只有克制自己,回复到礼,才能使社会变得有序和谐。第2则是写孔子回答仲弓的问仁。本则中,孔子从“敬”“恕”“忠”三个方面回答仲弓的问题。孔子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从否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告诉人们不能干什么。

第5则是写子贡和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问答。孔子提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要从肯定的方面说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告诉人们应该干什么。

结合樊迟问仁,我们就可以对孔子的“仁”的含义做一下归纳:从自处的角度看,孔子所说的“仁”意味着克服一已之私,而遵循礼的规定。从处世的角度看,“仁”就是就是爱人,就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

选文的第7、8、9则主要讲对待仁的态度。孔子及其弟子认为,志士仁人要把实现仁、成就仁当做人生最高的生存价值和精神目标来追求。内容不难,加以点拨即可。本课关键字词有:“克己复礼”的“克”字,“天下归仁”的“归”字,“请事斯语矣”的“事”字,“在家无怨”的“家”字,“济众”的“济”字,“尧舜其犹病诸”的“病”字,“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的“约”字。

五、第五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本课主要讲孔子对“义”的坚守。其中富贵与道义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主要学习第1则、第3则、第4则。

第1则选文是说对待富贵的态度。孔子认为只要合于道义,富贵就可以追求;不合于道义,富贵就不能追求。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他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谋利之上。孔子强调,君子忧道不忧贫,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是君子的最高追求,道的实行比谋取富贵财利更重要。

第3则选文是说快乐观和富贵观。学习这一则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贫寒简单生活的快乐所在。孔子何以能达到贫而乐,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呢?关键在于孔子一生致力于“道”的追求。在孔子那里,感到快乐的不是贫寒、简单的生活,而是在贫寒、简单的生活中坚持实践道义。第4则选文说的是富贵与道义的关系。孔子认为对财富和显贵的追求,是人的本性。追求富贵或抛弃贫贱,都要符合道义。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仁德践行仁德。

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各自了解的社会现象来谈感受。本课关键字词有:“富而可求也”的“而”字,“饭疏食饮水”的“饭”字和“水”字。

六、第六节《有教无类》,主要内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学生课外自学。这里不说了。

七、第七节《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

本课主要讲孔子“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重点学习第4则、第6则、第7则、第11则选文。

孔子以好学自许,选文第3则就说到这个问题。但是,他所说的“学”跟我们现在常说的不同。

第4则选文,提到了“六言”和“六弊”。所谓“六言”,指的是“仁”“知”“信”“直”“勇”“刚”等六种德行;所谓“六弊”指的是“愚”“荡”“贼”“绞”“乱”“狂”等六种弊病。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偏执于德行而不好学,就会产生种种弊端,好学就可以防止这些弊病。这意味着他所说的“学”,主要是一种道德修养,简单地说,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礼、修身。第6则选文记录子夏的话,说的是先学德而后学文的学习观。子夏认为,一个人能够尊重贤德之人,孝顺父母,尽忠君主,取信朋友,就是学习过的人。可见,他所说的学的内涵主要是指品行修养方面。

第7则选文记录孔子的话,说的还是“什么是好学”的问题。孔子认为,一个好学的人要做到尚俭,敏事,慎言,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并随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可见,孔子所说的学也是指品行修养方面。

那么,第11则选文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介绍了孔子所说的“学”的两项具体内容。孔子的弟子陈亢怀疑孔子为儿子开小灶,就问孔子的儿子孔鲤有没有从孔子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传授,孔鲤回答没有,并讲了自己学《诗》和学《礼》的事情,陈亢听后非常高兴,说明白了学习《诗》和《礼》的意义。由此看来,孔子是拿《诗》《礼》等典籍教育后辈,其重点还是在立身处世方面。

所以,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的,跟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学习知识或技能是不同。这一点,我们要讲清楚。这样,我们就把《论语选读》的主要教学内容说清楚了。最后说说单元作业设计。

教学期间,要指导学生阅读《史记•孔子世家》,力求对孔子的生平有更多了解。单元教学结束,要求学生选择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做专题探究,写一篇小论文,来巩固学习效果。至少要写一篇读书札记,谈谈学习体会。

王一毛

下载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建议

    先秦诸子选读 教学建议 拓展课程 加深课程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其目标: 1.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2.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能力 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文言:理解和积......

    先秦诸子语录翻译

    先秦诸子语录翻译.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轴心时代与先秦诸子语录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我国教......

    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

    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高二年级备课组)(上) 2017.2.10 1 概说 备课人:刘婷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 2、知道‚儒、道、墨、法‛四家的主要......

    《先秦诸子选读》读后感(共5则)

    众所周知,孔孟乃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在学习《先秦诸子选读》后,对孔孟之道的认识更为深刻。我们先来对孔子做一解说,其思想体系核心是“仁”。对于“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

    《先秦诸子◎论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师 飚)

    《先秦诸子•论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师 飚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是提出在中文系本科教学中《先秦诸子》选修课的讲授最好采取专题的方式。点线结合、经纬交织,学生既能掌握......

    先秦诸子精华论文(精选合集)

    先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秦诸子精华 听课笔记 仁者情怀,万世师表--孔子与《论语》 在宋人的笔记里面,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人在一个小旅馆里面,看见了两句话,写在墙上面,这两句是:“天不......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上) 漆园丁 内容提要老子与《老子》的概况,孔子与《论语》的 概况,墨子与《墨子》的概况,孟子与《孟子》的概况。《老子》、《论语》、《墨子》、《孟子》核心思想......

    关于先秦诸子散文

    一、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