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6《有教无类》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时间:2019-05-15 02:3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1.6《有教无类》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1.6《有教无类》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一篇:语文:1.6《有教无类》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有教无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难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解题:“无类”指什么?

明确: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二、翻译选文,掌握重点词语

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 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

【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

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7、【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1)罔:迷惑、糊涂。(2)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0、【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

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三、小结

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孔子认为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出现这两种矛盾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C、孔子认为完善修养是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 D、“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认为思考没有什么益处,因该执著于学习。

2、课后练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生的挚爱。§

启发: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感悟】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

3、讨论: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明确:这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

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四、作业

1、背诵选文5、7则

2、小论文:如果换位思考,你是老师想怎样教育学生?

第二篇:《先秦诸子选读》教案

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难点

1、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学法指导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梳理诸子思想及其争鸣。

2、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设 计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学习《先秦诸子选读》。那么什么叫先秦诸子呢?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二、先秦诸子散文概论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下面就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

三、儒家思想及其《论语》: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lún:编纂。

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四、整体感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五、小结

六:作业:熟读课文,生字正音并释义

板书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前三小节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一)翻译第一小节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 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见孔子后,出来说:“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明确: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二)翻译第二小节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4)执舆:即执辔(pèi)。(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8)怃然:怅然,失意。

明确: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三)翻译第三小节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2)殆(dài):危险。

(3)趋:快步走。(4)辟(bì):通‚避‛,躲避。

明确: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的虚假尊重,又有读一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

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三、小结

四:作业:习题二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四、五小节的内容及其进一步理解掌握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重点 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

二、新授

(一)朗读并翻译第四五小节

1、后:名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

2、‚芸‛通‚耘‛,除草。

3、见:通‚现‛,使……拜见。

4、明日:第二日。

5、‚反‛通‚返‛,回去。

6、其:表示反问语气副词。

7、洁:使……洁。

8、乱:使……乱。

9、仕:做官。石门:

10、地名。鲁国都城的外门。

11、晨门:早上看守城门的人。

(二)评析

1、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

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子的关系仍然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向来都不提倡的,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2、‚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普通人对孔子的评论。

(三)、思考问题。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2、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这'。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提示:可以考虑提出者不同的出发点。言之成理即可。

3、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

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

三、问题探索。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于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了解,写一篇小短文,说一说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如何看待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 四:小结

五:作业 :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

《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教学设想:

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3,宰我与子贡是孔门言语科高材生,尤其是子贡,在言语、事功方面较有成绩,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对孔子的评价还有若干,可以补充进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之高,同时体味子贡的语言表达艺术。颜回是孔子道德学问的传人,颜回之死对孔子打击很大,但心疼弟子,并不代表孔子会无原则地妥协世俗,他仍然把‚礼‛放在首位。这一部分在《论语·先进》中有记载,也可以补充一下。4,《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可以略过。课时安排: 2—3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明确: 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1、2、3。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9、10、11、12、13。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课文第4、5、6、7、8。

二、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1)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19第24》)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19第25》)教师明确:

1,重要实词问题:

毁、逾、伤。知、阶、邦家。

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

无以为也

(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解释了。)仲尼岂贤于子乎

(于:比)

如之何其可及也

(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无实义。)3,语意略说:

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

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的评价思路。

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所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也。4,子贡对老师的态度和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下面再补充几则: 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子张19第23》)

②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19第22》)略说:

①叔孙武叔可能是真的佩服、推崇子贡,他可能在不同的场合都表达过这样的意见,估计上文的‚毁仲尼‛,也就是说仲尼不及子贡,所以孔门弟子中独子贡为之辩解。这里,子贡再次以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世人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比老师高明:自己的高度有限,外人一览无余;而老师高达数仞高不可测,别人无从了解,所以才有如此见解。后人把收弟子称为‚列入门墙‛,即源于此。

②这主要是说孔子无所不学,也即韩愈所说‚圣人无常师‛。5,子贡的道德学问在下面这句话里可见一斑: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19第21》)——这说明子贡为时人所重,良有以也。2),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9第11》 教师明确:

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3,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二,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6第11》

10,略。

1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6第10》

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11第9》)1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11第10》)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两个‚为‛,都是介词,读weì。3,语意略说:

①第9则,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着眼于颜回的‚安贫乐道‛。世有大成就者,唯安贫乐道者能为,但安平乐道,说易行难。

②第11则‚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且重言之,是非常伤痛之语,所谓悲不自胜,难以言之:有德行者,不能得到上天的庇护,竟有此疾,所谓‚好人无好报‛。

③第12则,表现的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沉重打击。这种悲痛要远远深于伯牛之死所带来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颜回之死,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肺。原因在于孔子在颜回身上,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对颜回,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思想和学问的传人,颜回早逝,无人承传薪火,所以是‚天丧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④第13则,孔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当孔子过于伤痛时,有人提醒他:子恸矣!言下之意,夫子你这样做不合平素主张,而孔子说不为这样的人哀恸为什么人哀恸呢?后世王戎丧子,悲不自胜,山简谓:‚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戎答:‚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吾辈。‛有类于此。这说明孔子并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甚至是一个性情中人。

4,孔子对颜回的好感,还因为颜回的好学。比如: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11第7》)孔子在这里不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而言现在没有好学之人,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堪为典范的印象。5,但孔子毕竟是注重‚礼‛的,即便是对颜回,他也不愿失去‚礼‛的制约。如: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11第8》)②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11第11》)

这两则说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愿意为着世俗的热闹虚荣而违背‚礼‛。

三、学习第三部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7第34》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15第36》 6,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7第24》 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17第4》 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6第28》 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2,语意略说:

①第4则,是体现孔子的谦逊,但伟大寓于平凡,‚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难以踵从的。

②第5则,有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出一辙。

③在第6则里,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从上下语意看,这里好像是学生中有人怀疑孔子有所保留,或者是对孔子所教授的内容有所失望,孔子为自己作的一个简单辩护。末句自我表白:自己的人格、学问是体现在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④第7则,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⑤‚子见南子‛章,一般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子路对老师仍然持率真的态度,不因是老师,就对自己不满之事三缄其口;一是孔子面对弟子的不满,为取信于弟子,连连发誓的窘态,说明孔子不是一个一直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长者,在生活中,他有着常人一样的平常性格。

但南怀瑾先生持异解,他认为,南子貌美是事实,行为不检点也是事实,子路不高兴老师去见她也是事实,甚至孔子发誓也是事实,但孔子本意是要澄清弟子们对南子的认识:南子没有做过罪大恶极之事,大家这么对待南子,有失公正。必须明白‚予所否者‛的‚否‛是对什么而言以及‚天厌之‛的‚之‛指代什么内容。南先生认为‚否‛是‚批判‛‚否定‛之意,而‚之‛是指代‚被孔子所否定的人‛,全句意为:如果是我所反对、批判的人,上天一定会厌弃他。而我没有‚否‛之,则其人尚无大恶。当然,如果如南先生所言,则孔子为何要‚矢之‛,恐也难以服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

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

难点:鉴赏9、13则选文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型:选修课专题

【教学方法】

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

2、启发探究式

【课前准备】

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

2、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

二、语段解读:

(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五则:

第八则:(第11、12、13则)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

【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知识巩固〗部分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好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扣留了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有才德,且有勇力,对孔子说:‚我从前跟随老师周游在匡地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到危难,这是命里注定的吧。我和老师一再遭难,可搏斗而死。‛公良孺跟蒲人打得很激烈,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国去,我就放你们走。‛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才放孔子他们从东门出去。孔子是到了卫国。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说:‚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认可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到来,很高兴,亲自赶到郊外迎接。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却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罢了。‛卫灵公说:‚很好。‛但是没有出兵去讨伐的叛乱。

3、【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释】(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2)果:果断、坚决。(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4)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评析】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教学反思】

1、本专题要抓好背诵默写。

2、第七则可以联系现实进行解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中,那些要求别人苛刻,而要求自己却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从自己身上下工夫。

3、第九则要理清比喻的关系。shāo

kēngkēng 8

4、本专题的诚信观点,要联系课后‚思考与练习‛中的两则材料,让学生探讨明确孔子的诚信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是在明辨是非的准则下的。

《论语》选读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内容:(共五则)第一课时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2、诵读法,在诵读基础上把握文意,疏通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

1、翻译选段。

2、整理文言知识。教学难点:

1、对‚仁‛的思想主张的把握,了解其含义。

2、联系现实来应用这种思想,并且引导学生要摒弃不足之处。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古代的‚三纲五常‛引出‚仁‛的话题。

二、解读选段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三遍后齐读一遍。3.明确文言知识并且翻译文段。

重点词:

(1)克己复礼为仁

克:克制。(2)天下归仁焉

归:称许,赞许。

(3)请问其目

目:条目,详情。请:请求对方做某事;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4)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不敏:资质愚钝;事:实践,实行。(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躬自:自身,自己。(6)樊迟未达

达:明白,理解。(7)问知

知通智。

(8)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安排、安置;直,形做名;枉,形做名。(9)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 … 文言句式:

(1)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2)选于众

状语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定语后置句(4)克己复礼为仁

判断句 翻译: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古文今译]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完全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颜渊虽然资质愚钝,但愿意实践这些话。‛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古文今译]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接待贵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庄重。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文今译]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而可以拿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的身上。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古文今译]孔子说:‚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5、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古文今译]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没有明白。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 10 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那些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克己复礼‛?说明‚仁‛和‚礼‛的关系。明确:‚克己复礼‛是指要克制自己,是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这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和‚礼‛是融为一体的,‚仁‛是‚礼‛的精神支柱,‚礼‛是‚仁‛的一种体现,‚仁‛是目的,而‚礼‛、‚乐‛等则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善而服务的,而不要以‚礼‛为核心,核心仍是‚仁‛。

3、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三、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1)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阐释同一事物。围绕什么是‚仁‛,孔子既从肯定的方面作答,又从否定的方面作答,告诉人们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既从如何对待自己的角度作答,又从如何对待别人的角度作答,从而使人们对‚仁‛有一个全面而透彻的了解。(2)文辞简约而意蕴丰富。

选文第1则中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句中的‚一日‛两字值得反复体味,舍此‚一日‛不下手,永无下手之期,百事都始于‚一日‛,何况追求仁德呢?

四、联系实际,深化孔子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举例:比如,公交车上让座的例子;为四川赈灾捐款的目的等等。

五、课堂小结

用于丹《论语》心得中话作结。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今天所学的选段,加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2、在《论语》书中找到关于‚仁‛的思想的语句,翻译,全面理解‚仁‛的学说。

板书:

克己复礼

对己

谨慎无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仁

爱人

对人

知人

课堂表现: 课后反思: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探讨语段内涵的过程中,解读孔子的义利观。

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鉴赏9、13则选文。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义的传统。人们把为了道义而不能推辞某种责任称为‚义不容辞‛,把基于正义而产生的愤怒称为‚义愤‛,把为了公众利益而从事的崇尚和大无畏的行动称为‚义举‛,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维护正义的人称为‚义士‛,把正义的战争称为‚义战‛,把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称为‚义师‛…… 在孔子那里,‚义‛是一个具体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那么,他是怎么说的呢?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掌握如下重点词语 ⑪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进行解释。①富而可求也。

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⑫解释下列加粗字; ①饭疏食饮水

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④子路问成人、⑤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⑦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三、文意疏通: 1【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2【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3【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 12 接受。

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5【原文】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6【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7【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8【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9【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10【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

zāng 13 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二、语段解读:

(1)第一则: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什么?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3)第三则:在如此贫寒生活中,孔子乐的是什么?(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六则:孔子的九思对你有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九则:从这则选段,我们可以推知孔子之乐是什么?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

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以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试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保持了精神的旷达和完满。孔子所执著处,小人多不屑;孔子所淡泊处,小人多执著。把孔子的观念发扬光大,对于治疗社会上一小部分人物欲横流,为谋取财利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或者殉身求利的弊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三、四、七则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的第三题。课后小结:

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些故事,学生会很感兴趣。比如: 仁:孔子对管仲的‚仁‛的议论。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义:郑伯克段于鄢 ‚多行不义必自毙‚ 礼:

仲叔虞奚

孔子认为:‚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宋穆公义不传子

仁义与富贵:子贡为商的故事 义与君子:陶答子和故事

《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难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解题:‚无类‛指什么?

明确: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二、翻译选文,掌握重点词语

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

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 15 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7、【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1)罔:迷惑、糊涂。(2)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0、【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 16 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三、小结

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孔子认为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出现这两种矛盾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C、孔子认为完善修养是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  D、‚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认为思考没有什么益处,因该执著于学习。

2、课后练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生的挚爱。

启发: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感悟】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

3、讨论: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明确:这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

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四、作业

1、背诵选文5、7则

2、小论文:如果换位思考,你是老师想怎样教育学生?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文,了解孔子涉及学习的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的学习态度、方法、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孔子关于‚教‛的思想,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不可分的,这节课,我们再来对于孔子关于学习的思想做一个了解。

二、孔子的学习态度。

既然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孔子是一个博学的人,因此,孔子认为学习就应该广泛的了解,广闻博见。孔子博学到什么程度呢?《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说是有一个高官(太宰)曾惊异于孔子的学问,就去问他的一个学生:你们老师只怕是圣人吧,怎么会有这样多的才能?这个学生马上就回应说,当然啦,老天爷原本就要我们先生当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嘛!

然而孔子听说却不以为然。他说,太宰这些人能了解我吗(太宰知我乎)?我的童年是很苦的,很卑贱的(吾少也贱),所以会干许多脏活、累活、苦活、下贱活(故多能鄙事)。一个‚君子‛,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什么叫‚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说的‚君子‛,并非道德意义上的,而是阶级意义上的,指的是那些出身高贵、生活优越的贵族子弟。这也是‚君子‛一词的本来意义──‚君之子‛或‚上等人‛。这些人,用不着亲自干活,哪会‚多能‛?穷人的孩子倒是早当家。因此,孔子的话就可以这样翻译:太宰这些人真能了解我吗?我的童年是很苦、很卑贱的,所以会干许多下贱活。那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能有这么多本事吗?不能吧!

许多人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他小时候是苦孩子。事实上,为了谋生,孔子当过季氏的家臣,看仓库,喂牲口,做会计,一步一步升上去,有机会就学习,终于自学成才,成为当时顶尖级的大学问家。当时他已经名满天下,否则太宰就不会那么问。然而,盛名之下的孔子,并没有接受‚天纵之将圣‛的哄抬和吹捧,反倒将‚吾少也贱‛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也就是说,他不但告诉我们他是普通人,还告诉我们他曾经是‚贱人‛。而且,尽管他瞧不起那些‚鄙事‛,却还是承认自己‚多能鄙事‛。这说明孔子是坦诚的。

孔子什么都学,学无常师,多才多艺,这就是博学。据《论语·子张》,【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有一个卫国人(名叫公孙朝)曾经问子贡,说‚仲尼焉学‛?这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问仲尼先生的学问,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你的老师是孔子,孔子的老师又是谁?他这样问,可能是好奇,也可能是质疑。因为一个人如果学问很大,人们就会关心,他是什么学校毕业,师从何方神圣,几岁开始读经典,对这问题研究多少年了,等等。如果答不上来,他就会怀疑你是文化骗子。然而孔子却恰恰是个没有老师,也没有学历和文凭,自学成才的。那么,子贡又怎么回答呢?子贡说,文王和武王留下的文化遗产(文武之道),并没有丢失(未坠于地),而是散落在民间(在人)。每个人都能在民间学习,只不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而已。文武之道既然遍地都是(莫不有文武之道焉),我们先生在哪里不能学习(夫子焉不学),为什么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亦何常师之有)?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只要他有真学问,课上得好,你管他学问是从哪里来的,你又管他的老师是谁。难道一定非得是什么门什么派,才是‚正宗‛?学无常师,才叫大师。因为只有学无常师,才能兼收并蓄,自成一家,也才能成为大师。何以谓之大?有容乃大。何以谓之师?可法曰师。因此,堪称大师的人,一定是博学多才、融会贯通,而且可以学习,可以效法的。

成为大师的孔子,对于人的天资进行了客观的划分,也就是我们课文中做说的: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后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18 这就是下等人了。‛接着孔子很清晰的认识了自己,虽然孔子在当时就已经名声卓著,但是他认为他不是天才,而是好学。这是孔子的第二个学习态度。所以他说【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孔子承认自己不是天才,但是肯定自己好学,这是孔子作为学人的特点之一。那么,现在我可以恭喜大家,大家也是‚学而知之者‛,那么在人生的初始阶段,你们和孔子站在同一个高度了。

孔子他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说,他十五岁就‚志于学‛(《论语·为政》)。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对于自己的好学相当的自信,还说,【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这两个字的评价,除了他用来表扬自己之外,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 《论语·先进》

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这两次,一次是对鲁哀公,一次是对季康子,两次都说‚有颜回者好学‛,都说‚今也则亡‛,可见孔子对于好学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看,就是孔子有学习的兴趣,他也认为有兴趣是学习中最重要的。那么孔子认为颜回好学,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课文中有一句话:【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孔子认为好学的标准就是淡化物质追求,主动丰富精神,前面我们说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见,颜回是满足这个标准的。

孔子是好学的,也是博学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学问做得很活,不是那种死学问。他认为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跟谁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把学问做活?两条:一是悟性,二是贯通。据《论语·公冶长》,【原文】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有一次孔子问子贡:赐呀,你和颜回比,哪个更强些?子贡说,赐怎么敢比回?回听到一就能想到十,赐顶多才想到二。于是孔子说,是比不上。他还说:‚吾与汝,弗如也!‛这话什么意思?一种解释是:我赞成你的说法,你是比不上他。另一种解释是:我和你,都比不上。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呢?就因为颜回有悟性。孔子做学问,最反对四种毛病:子绝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意,就是凭空想象;必,就是绝对肯定;固,就是固执拘泥;我,就是自以为是。这四种毛病,孔子都没有,今人都不少。原因之一,就是没悟性。当然,光有悟性不够,还得贯通。据《论语·卫灵公》【原文】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还是问子贡:赐呀,你认为我这个人,就是书读得多,又都记得住吗?子贡惊异地说: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当然不是!我是靠一个东西来贯通它。我认为,这是孔子治学箴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不要以为知识多、记性好,就一定是大学问家,还要看他有没有‚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基本观点,也可以是基本方法。这样的人,不是知识分子而是王朔说的‚知识分子‛。

三、课后思考。

1、你认为孔子所说的'学'有哪些内涵? 第二课时

一、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孔子好学、博学而且活学。那么孔子为什么重视学习?又重视学习什么呢?这就是孔子关于‚学‛的内涵。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 19 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说的是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感意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孔子能够领会的超过他的老师,这固然是孔子天性聪慧,但也说明他学的用心。

孔子是十分重视学的作用的。

二、学习的重要。

孔子生活的时代,不要说高考,就是科举考试也还没有出现。因此孔子绝对不会拿考试的指挥棒来教育他的学生‚要考试啊,你们的认真学习‛。孔子从人的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学习的目的,他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在我们课本上的解释是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是孔子对学者基于现实的认识而作出的一种趋势性的哲学思考和价值判断!

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是封建社会,那时的经济形态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偶有一些商品交换.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仕,农,工,商的等级意识极为强烈.唯有'仕'者才可以得到俸禄,吃到皇粮,也就是吃国家财政,收入丰厚,让你富甲一方.而且只要一人得道,那么全家可以随同鸡犬一起升天.在这巨大利益诱导下,寒门弟子要脱胎换骨,光宗耀祖,就必须顺应当时社会遴选人才的制度,以优学取'仕',谋得一官半职去享受皇粮奉禄,参与国家的财政分配.这一本(无本)万利的事情谁不愿意去做呢所以'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有人漏夜赶科举','孟母三迁'等等故事,感动和教育了几十代人,学习目的只有一个——'为已'。然而,孔子又说,'今之学者为人.'不管你学习的动机是什么,但你进入社会做的一切客观上正是为他人提供了产品,服务,便利---------这是事实,主观上利已,客观上利他.那么从教育者的角度讲,孔子的学习观恰恰就是从动机上去端正你的学习态度:今之学者为人!这就是学习的目的,既为己又为人。

那么,关于学习的重要性,孔子是这样表达的: 【原文】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说的。为什么对子路说呢?我们说过孔子因材施教,子路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个莽撞人,直而不屈,子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挨骂也最多。孔子对他,不仅是骂,而且常常是痛骂。倒不是孔子不喜欢子路,而是子路的脾气太坏。他这个人,用北京话说,叫‚浑不吝‛,也就是性子急,胆子大,脾气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水里火里不回头。所以在整部论语中,他是被教育最多的一位,一共被教育了42次。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没有。‚坐下,我对你说。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破坏;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其实孔子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是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完善的,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善于运用,即使你有仁,智,信,直,勇,刚这样的美德,也照样回出现大的弊病。学习应该放在首位,学习能弥补人的不足。学习起到了一个方向性的作用。

二、学习的内容。

上一节我们讲了孔子的教学内容是政治,伦理,很明显这也是孔子在学习上所重视的了。课文中有这样几个语段: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是各种执政行事的准则,同时也是个体为人做事的尺度,否则就会疲劳,伤人,懦弱,**.【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末句'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0

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领导历史、领导国家社会的,到底还是学问思想。

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易色‛,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是这样解释的:古人如宋儒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所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再三提到,在感情上说,每个人都认为做到了对朋友言而有信。据我自己的反省,虽然很想彻底做到,事实上却很困难。有时候对朋友答应了的事做不到,心里非常难过,为了自己道德的要求,想尽办法去做,所以仔细研究起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实在很不容易。所以子夏说,能够做到这样,‚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不是说明‚学而时习之‛并不是说一定读死书吗?这句讲学贵实行,更是说学问有益.实行不错,实行前最好还是弄通道理.不然,自以为是做好事,未必做得都那么合适,有人觉得这句话讲得不好,'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其实是他没认真揣摩子夏的语气,不懂这里边有知行合一的意思.【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上面说,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作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何以见得呢?这句就是一个证明了,跟着讲学问的道理。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 ‚弟子‛,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举个特殊的例子来说,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明朝的方孝孺,后来水乐帝要杀他的时候,他为了要作忠臣,不怕死,他说充其量灭我的九族,而永乐偏偏要杀他的十族,加上的一族就是他老师的家族,认为老师没有教好。

弟子一般两种意义,一是指年纪幼小之人,一是指学生,这里取第一种意义.这一章是教人为学的.为学要以躬行为本,躬行要以孝悌为先.说行有余力,不是说做这几件事有余力而后学文,而是说要以这几者为本,以其余力来学文.集注说,文就是六艺礼乐.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是怎样做的有弟子而不教,不必说了;有教的,也大多从利禄起见.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希望子弟生活得好一些,这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合圣人之心.但是何妨再期望子弟做大圣大贤说大圣大贤或许大而空了,那你何妨教他做个好人。

三、总结。

从这些言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所教的大多是思想道德课,为什么呢?古人已知有一个观念就是‚诚意‛《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说的就是无论你要办多大的事,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提高自己的修养首先要让自己的意念真诚。这就是为什么孔子重在教人道德,教人伦理的原因。从内心上诉遭人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也正因此,司马迁在《孔子世家》的最后写到‚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仡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译文】:《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 21 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直到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也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国谈六艺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的最高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这个评价奠定了孔子数千年来至圣的名号。(参考资料:《易中天说诸子百家》《方尔加说孔子》《于丹论语智慧》《论语讲座》夏传才)

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 王好战,请以战喻

教 学 目 标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 学 重 点 :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教 学 难 点 :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 法 设 计:

互动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二.板书课题,介绍孟子生平及思想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一.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课文

2.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

③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王:名词作动词

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岁:年成 3.内容讨论:

①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个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望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②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③‚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④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自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⑤有里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熟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2.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第二课时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二、亮点探究

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探究学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

《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 23 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探究学习: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探究学习: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5.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6.你能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

探究学习:《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

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24 《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其四,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7.联系第四、五两个单元,掌握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探究学习:历史散文(史传散文),主要是由各国史官积累大量档案资料,经过整理加工编纂而成,记载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土的言论的文章;诸子散文(哲理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相互论争的论说文。从语言形式来看,历史散文以叙事为主,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轨迹是由简到繁(由‚平均句长‛也可说明:平均句长:总字数÷总句数):历史散文由‚春秋体‛的一言两语的大事记载,进而为‚左传国语体‛的简洁生动具有文学价值的叙事,再进而成为‚国策体‛的纵横变化、丰富多彩的叙事散文;诸子散文由语录式的问答体,发展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论证周密的论说文,如《论语》为语录体,《墨子》虽有问答体,但多数文章则是主题集中、论证详细、逻辑性强的论文,《孟子》虽仍有类似《论语》的形式,但议论复杂问题时已蔚为长篇,《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的论说文已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进入了成熟阶段。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位儒学大师,他发展了孔子‚仁‛的主张,提出了‚仁政‛说,我们刚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的仁政思想。但对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大儒,《射雕英雄传》中的东邪黄药师却颇有微词,请看他写的这首诗(投影展示):

齐乞何能有妾妻,邻家安可日攘鸡。

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他对孟子所举事例提出了质疑,那么孟子所举事例是否果如黄药师所言不合情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看看黄药师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句中加粗词。

(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2)蚤起:‚蚤‛通‚早‛。

(3)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3.从文中找出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再举三个以上相同的例子。

(1)文中宾语前置句:良人未知之也。

(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余之人不余欺也

④大王来何操

⑤夫晋,何厌之有

三、指名翻译课文,教师纠正翻译错误。

四、研讨课文内容。

1.文章虽短,但情节引人入胜。请学生概括情节纲要,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展示。

2.分析齐人形象。

学生先各抒己见,然后教师归纳:

孟子以齐人的形象来讽刺那些无耻的钻营富贵利达的人们,即一般官僚。乞墦的行径就是一幕官场现形记。

3.辩‚齐乞何能有妾妻?‛

学生先按个人的理解谈看法,教师最后总结:

这是一篇讽刺性很强的寓言故事,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而文学的特征是合情未必合理。如果从理上分析,这个问题是荒谬的。但从突出主题和情节安排看,妻妾二人的互讪互助,表达效果要比一个女人自怨自艾更突出。

五、小结全文。

孟子用辛辣的讽刺手法,揭开了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人们的虚伪面纱,暴露了他们‚厚厚脂粉‛后面的丑恶嘴脸,显示了他们龌龊的灵魂。让我们明白了人不能为名利而忘廉耻,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

将本课课文改写成剧本。

附:板书设计

齐人有一妻一妾

情节纲要:

一、齐人对妻子的夸口

二、妻子的怀疑与妻妾商议

三、妻子的追踪和真相的披露

四、妻妾的羞愧和哭骂

五、‚良人‛无耻得意的丑相

第四课时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沛然(pèi)嗜杀(shì)枯槁(gǎo)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对比、反问手法。增强了说服力。

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

提示:同于《庄暴见孟子》,都是阐释‚与民同乐‛思想。

十一.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十二、教学后记:

《王何必曰利》教案

一、理解文中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二、正反对比加强论证的效果,首尾呼应的结构;

三、了解孟子对利和义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诵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二、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一、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论对比的论证方法;

二、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计 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上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教师适时点拨。

导 诵读法、自读法结合法

审阅

签字

教 学 内 容 及 过 程

计 学生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社会,人们追求财利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如果我们两眼仅仅盯住财利,而不顾道德、法规、法律,这种做法又是可鄙的。类身为百灵之长,就是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理解、沟通、团结、帮助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关系,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明白如何去谋利的问题。孔子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孟子的文章,相信同学们对此会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一、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

1、宋牼将之楚__________

2、然而不王者_________

3、孳孳为善者________

4、蹠之徒也_______

5、利与善之间也

(提示:kēng、wàng、zī、zhí、jiàn)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上下交征利__

2、苟为后义而先利__

3、吾闻秦、楚构兵__

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___

5、愿闻其指___

6、然而不亡者____

7、孳孳为善者______

8、舜之徒也_____

9、利与善之间也____

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____

(提示:

1、相互

2、如果

3、交战

4、停止

5、意向

6、这样而

7、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8、类

9、差别

10、背离)

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特殊用法。

1、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____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先生将何之_____

2、未之有也_______

五、结合注释,理解重要语句。

1、原文: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2、原文: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3、原文: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4、原文: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第二课时

课文内容分析

一、结合第一则的内容,分析孟子说理的思路。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

举例论证:不夺不魇

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4、再次强调论点,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与开头形成呼应,突出立场。

二、孟子数落宋牼的目的是什么?

反对他从利角度去劝说两国国君。

三、推行仁义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治国安身的角度来分析。

四、有人说孟子主张实行仁义,反对追求利,这种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不够准确。孟子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追求利,仁义应该放在私利之上,推选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五、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第三课时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1、名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③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2、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

1、朗读课文,并思考:

①孟子与梁王、宋经讨论了什么问题?②孟子认为主要存在哪些危害?③孟子在阐述中心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四、理解重点句子、拓展延伸。

1、‚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说的有没有道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你又如何理解?(点拨: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竟争的社会,一些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一无所有。)同学们还可以找出更多蕴含哲理的句子来探究一下吧。

五、巩固课文内容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到了‚亚圣‛孟子一崇高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我们要认真地去呵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创建和谐的社会、家园。让我们走出‚人情似纸,张张薄‛的冷漠、荒谬的不幸和悲哀的困境吧!

2、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主张。

六、布置作业:

1、领悟书本P52(相关链接的意义)。

2、解决课后习题一、二。

3、书面作业: 理解‚而‛字在句中的意义及用法。①叟,不远千里而来(表修饰:‚地‛)②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表并列,不译)③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表并列,不译)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表转折:‚却‛)⑤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表顺接,不译)⑥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表因果:‚因为‛)⑦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军之师(表顺接:不译)⑧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表顺接,不译)⑨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语气助词,不译)⑩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表转折‚却‛)

资料补充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猛子是否要人民完全不考虑‚利‛?

孟子的义利观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

其一是合乎某种道或理谓之‚义‛,作名词或动词。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上》)

其二是道理、正理,作名词。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

三、(组织学生计论后明确:论述了‚利‛的危害。)

(列举哪些事例论证?)

结合文本简析

四、1、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已见)。(点拨:古人云:‚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充满物欲诱惑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确太需要常常保持一份‚知足‛之心。如果理性放任,欲望勃发,无节制地摄取和占有,色情、抢劫、杀等将会成为现代社会的‚毒瘤‛。我们的生命将会被无休止的吞噬。)

2、(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

《民为贵》教案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

2.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3.读懂文本,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点、排比句的运用。4.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引入话题】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此次地震比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级还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枚广岛原子弹的能量。震中附近城镇变为废墟,连北京、上海都有震感,而距此次地震震中700多公里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却安然无恙。这是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有一次胜利,也是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的最好体现。

本文文题选取荀子《天论》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认为上天伟大并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并且控制它呢。表现了人类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并力图掌握规律,一更好地让自然为我所用的理想追求。在古代,人们又对自然采取一种什么态度呢? 【自主学习】 1.阅读‚单元概览‛(练习册)、‚荀子简介‛和‚话题引入‛。回忆荀子的〈劝学〉

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汉宣帝时称。荀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现存32篇。他的思想学说中‚人道观‛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民命而用之‛的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2.给下列字注音、注义。A.注音

蕃长于春夏

(fan)

辍广

(chuo)

啜菽

(chuo shu)

秽稼恶

(hui)

籴贵民

(di)

雩而雨

(yu)卜筮然后决大事

(shi)

楛耕伤稼

(ku)

礼义之不愆兮

(qian)B.重点字义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开垦,引申为发展)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停止,引申为废止)

君子有常体矣

(体统,规矩,引申为准则或法则)

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

(愆,犯过错.恤,忧虑,担心)

若夫志意修

(美好)

是节然也

(节制,指时势,命运的制约)上暗而政险

(昏暗)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

(光明,显耀)

大天而思之

(思慕)

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治理,整理)3.诵读串译。

4.用自己的话概括荀子在本文中的观点。

人定胜天 【提出问题】

1.写出不懂的句子,解惑。

2.整理本文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及写出一个定语后置句。

【研读文本】 〖重点识记〗 翻译下列句子

○1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禹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安定,桀凭借这些条件使天下混乱,天安定或混乱不是有天决定的.○2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天不因为有人厌恶寒冷废止冬季,地不因为有人厌恶辽远废止宽广,德行好的君子不因为人格卑下的人的喧扰废弃好的德行.○3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

政府发布的法令不明确,举动违背时节,具有根本意义的农业生产管理不好,不顾农时而让百姓服劳役.○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认为天伟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而控制它呢!顺从天而歌颂它,哪里比得上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呢!〖能力提升〗

1.第1段:荀子用三个问句,表达了国家的治乱与天道无关的观点。第2段:写出了天道的运行有其固定不变的规律。

第3段:君子应慎重地对待取决于自己的事,而不思慕取决于上天的事。第4段:自然界的惊异现象经常发生,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值得害怕。第5段: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才可怕。第6段:求神占卜不能得到祈求的结果。第7段: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怎样对待礼制。

第8段:人类在自然面前,应顺应万物的万物的本性与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2.理解荀子在文中提到的思想观点。文中荀子首先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应该‚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物畜而制之‛‚骋能而化之‛人应该在了解、掌握天的变化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才能智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万物都能更好地生长并能为人类服务。【合作探究】

1.怎样认识荀子所说的‚天‛,是否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 荀子所说的天为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天‛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顺应和利用‚天‛和规律而生存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人应当在哪些方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大而言之,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其固有规律,按规律办事;治理国家应以礼仪规范人的行为,避免人的失误导致混乱。小而言之,治理家庭应该重伦理道德的修养;个人的工作学习,应相信自我,努力奋斗,克服盲目崇拜和自卑的心理,以自己的行动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3.文章的中心是人定胜天,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文章开始以设问的形式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大自然有其运行的规律,它不能主宰人世的吉凶祸福。从而得出‚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的正确结论。然后又从天不可畏,人言可畏的角度,强调对人事应该重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最后作者得出‚放弃人的努力而思慕天,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的结论,告诫人们应‚制天命而用之‛。【课堂小结】

概括文章内容(提示:相关连接)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正确地指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应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 32 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检测】 1.课后练习三(1)县,同‚悬‛,指有较大悬殊或差距。(2)本事,指农事。(3)白,显著。2.判断下列句子

A.治乱非天也

判断句

B.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省略句

C.礼义之不愆

宾语前置句

D.物之已至者

定语后置句

3.一词多义

‚道‛

A.天有常道矣 名词,规律

B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方法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风尚 4.特殊句式,写出判断依据(1)判断句

○1治乱非天也

……也,表判断

○2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者也,表判断(2)省略句

○1禹以治,桀以乱

‚以‛后省略宾语‚之‛

○2可畏也,而不可怪也

‚可‛前省略主语‚是‛(3)宾语前置句

○1此之谓也

‚此之谓‛宾语前置,应为‚谓此‛,说的就是这

○2礼义之不愆

否定句宾语前置,应为‚不愆礼义‛(4)状语后置句

○1繁启、蕃长于春夏

‚蕃长于春夏‛状语后置,于春夏生长

○2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于明月‛状语后置,比太阳月亮(5)定语后置句

○1物之已至者

‚已至者‛应在‚物‛前 5.作文应用

今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向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自身,因此联系自身和社会现实,认真地读一读《荀子》,对修身处世是很有帮助的。

‚人定胜天‛是《荀子》中著名的观点,她激励着人们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人类也曾为取得的成果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我们如果进一步思辨一下,人类真的能战胜自然吗?人类可以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吗?这样去逆向思考就会写出观点新颖,思想深刻的文章。‚人定胜天‛吗 ‚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是信心。许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是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始了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

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现已荡然无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是。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到本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世界!

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荀子。2000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于是颇有气魄地喊出 33 ‚人定胜天‛。但当他极目四望,只见到人类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象人类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极度发挥时,大自然所造受是破坏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环境污染是日益严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绿色植被的减少,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我们不应归咎于荀子,我们又该归咎于谁呢?还是将忏悔的十字架戴在‚人类‛的胸前吧!

上述现象,仅是人类无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罢了。现代工业社会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生物技术了。但是,技术不应当毁坏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过去,人们正是过高地估计了技术的作用,把这种估计和唯意志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自然的‚征服论‛。‚人定胜天‛本来已不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结果在震天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山河饮泣,大地呻吟。其实,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种可怕的结局:‚我们不严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请注意,我们是在一艘飘荡于无限空间的‚飞船‛上,这艘飞船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如果我们五十多亿乘客都‚义愤填膺‛地抡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开战‛,我们这艘飞船还能安全航行吗?如果人人竞相盲目地去‚胜天‛,我们会不会遭到灭顶之灾?设想一下:因为要征服自然,我们失去了新鲜的空气,明朗的清晨,恬静的湖泊和绿色的山峦,失去了云雀的欢歌,孔雀的彩屏,皎洁的月光和两岸的猿声••••••那么最后,是我们征服了自然,还是自然剥夺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将何去何从?

所以,在我们尚未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掌握新能源技术之前,请先来维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唯一的地球吧!人终不能胜天,但人可以用天。只有遵循大然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人类才能把不完美的东西改造得更完美。正如大禹治水,不使用人工的堤坝去‚堵‛泛滥的洪水,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导‛百川以归海。倒是道教的‚天人合一‛似乎才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恰当的写照。

第三篇:语文:7.1《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人教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扁鹊治病》、《宋人疑邻》、《画鬼最易》、《击鼓戏民》、《鲁人搬迁》、《心不在马》、《曾子杀猪》、《自相矛盾》、《螳螂捕蝉》等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深入人心,学生对原著较有兴趣。

本单元为《先秦诸子》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之前课程已经涉及到儒家、道家、墨家经典的部分段落。作为最后一单元,相信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先秦文章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基础。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文段字词基础之上的文法结构:即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目的及要

求:

1、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说;因为、**、政治;悦、王、疾病、美、法。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胜、臭、今、修、因、走、触、耒、冀、为。

3、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加设法、喻证法。教学重点:

1、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2、结合作者生平了解其创作意图。

教学难

点:

1、文言语法现象。

2、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Flash短篇《守株待兔》,幽默的无声动画使多数学生笑了。教师就势提问:这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它的寓意是什么?

生答:比喻一类不劳而获的人。他们不愿老实工作,想侥幸得到收获。师补充:这是我们现在对这个寓言的最普遍理解,但是原著中,作者写这个寓言并不是想说明这点。那真实的《韩非子》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走近韩非子,让我们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全班齐读课文,师板书问题字词。

不胜shēng(古音破读)

果蓏蚌蛤luǒ bàng gé

腥臊恶臭è xiù(词“臭”为词义缩小)

决渎dú(课文下的注释dòu是错误的)

钻燧取火zuān suì

鲧禹gǔn

耒lěi2、投影重要字词句。

(1)实词:

1、而民悦之(意动)而民说之(通假,通“悦”,意动)

2、使王天下(名作动)

3、民多疾病(名作动)

4、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假设)

5、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意动)

6、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效法陈规旧例)

7、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

(2)虚词

1、必为鲧禹笑矣(被)

2、因为之备(替)

(3)古今异义词

1、桀、纣**(暴力混乱)

2、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措施治理)

(4)句式

有购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状语后置)

3、翻译重要句子

(1)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假如在夏朝有人搭木头做成鸟窝一样的巢穴来居住,或者通过钻木头来生火,就一定会被鲧禹笑话。(状语后置句)

(2)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所以圣人不希望照搬古道,不效法成规旧例,研究当世的事情,于是就给它准备(相应措施)。(省略句)

(3)宋人有耕者

有个耕田的宋人。(定语后置)

三、章结构。

师:找出文中共有几处“为„„笑”?分别是什么?

四个分别是:比为鲧禹笑矣、必为汤武笑矣、必为新圣笑矣、身为宋国笑。

师:大家互相交换一下意见,讨论他们为什么会被耻笑呢?生:生产力发展了,时代进步了,旧的事物跟不上时代潮流了。生:“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四、深入解读。师:文章如何证明中心论点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生:举例论证

师讲解:如要证明“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中心,即举出一些这样不效法先王的例子。可文章前半部分却说了效法先王的可笑结果,这不是举例论证。要说明正面的中心,假设反面事例的结果,反推出中心的论证方法叫:假设法。假设法(本文论点之前的文段):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生: 还有寓言论证。比如守株待兔的故事。师:用寓言论证是一种生动的论证法方,它属于喻证法的一种。喻证法(本文论点之后的文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论点。比喻论证重在相比,暗其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师追问:守株待兔就是本体,它比喻了什么呢?是开头所说的比喻不劳而获的人吗?

生:比喻残暴的统治者。师:如果改编成那个在田里劳作的人整天坐在树桩下杀兔子,就可以说它是比喻残暴统治者了。联系论点部分,想想韩非子到底为什么创作了守株待兔的寓言呢?

生:讽刺那些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人。

五、升华主题投影韩非子生平,结合课文注释介绍,了解为什么他要创作这样的寓言。韩非子其人:韩非是战国末期(前4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法家思想: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师: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

生:应该与时俱进,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寻找新的措施。

师小结:

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韩非子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社会,不如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他的法家思想远远不同于当时的儒、道、墨思想,他认为在战乱纷争的战国末期,这些形而上的思想不能满足社会实际。故极力推崇法家思想才是最合适的思想。

六、比较作业

从内容、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孟子、庄子、韩非子的寓言。

七、板书:文章结构上古:构木钻燧

为„„笑↑法

中古:决渎结不期修古结

为„„笑↑法—→←—

近古:伐**论不法常可论

为„„笑↑法

当今

假设法中心论点

人物耕田的宋统治者 事件守株待兔 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结果为宋国笑 为历史笑 喻证法

第四篇:原创 精品教案 先秦诸子选读

先秦诸子选读(概说)

一、概说

1、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2、名称:各学派的代表或著作,统称“先秦诸子”

3、成因:春秋战国时期需要人才,新士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发表言语,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代表,于是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4、主要流派: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

5、形成局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6、结果:留下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主要人物、著作

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代表性的著作是《论语》、《孟子》、《荀子》。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著作是《墨子》。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代表性的著作有《老子》 《道德经》、《庄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代表性著作有《韩非子》等。

三、主要思想、主张:

儒家:孔子=礼、仁、中庸孟子=性善、民本、仁政

墨家:兼爱、兼相爱(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道家:道

庄子:以道为师、随顺造化

四、著作特点:

《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

《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

《荀子》行文气魄雄浑;

《老子》哲思清远深邃;

《墨子》质朴;

《庄子》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

风格。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和做人的准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1、理清学习障碍:(见《完全解读》P14)

• 1)、拼音

• 2)、通假字……..2、背诵课文

二、导入:

1)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2)《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3)《论语》中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范畴的。

三、学生整体翻译,教师指导(详解见《完全解读》)

四、全面理解、感悟课文的内容,讨论并得出文章中的哲理。(学生讨论,教师指正)

例: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

人为什么能进步,与自身的学习无不关系,对于脸子,那倒是次要的,一个人的谦虚,不但体现人的知识水平,也能体现人的素质层次人。

教师解读:

2、态度往往决定一切,包括别人对你的态度。

3、放条宽路,大慈大悲。

4、今人如有文过之念,便是小人。

5、人始终是一切的主宰。

6、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

五、全文背诵

七、小结

六、练习:《完全解读》P16-

第五篇:先秦诸子选读集体备课教案

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教案(高二年级备课组)(上)

2017.2.10 概说 备课人:刘婷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景象

2、知道‚儒、道、墨、法‛四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重要典籍

3、能概括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及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探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因

2、知道‚儒、道、墨、法‛四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秦诸子: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它们是中国文化的根,今天我们就来体会先哲们的智慧与魅力。(要求学生阅读概说)

二、快速浏览,整体把握

1、要求学生阅读‚诸子之思想及其争鸣‛并整理笔记至作业本

2、汇报

三、分析思想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关于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

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墨子》

3、道家是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庄子》

4、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韩非子》

先秦的诸多经典,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以它们所代表的文章,对于后人来说,可以说是具有无穷的魅力这些著作 流派众多,而且其中充满了卓越的智慧这一时期就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这远、原创作之强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绝后的四、各学派发展

1、到战国中期,学派有了显著发展,或分化,或产生新的学派。

2、孔子死后,儒家分派,而孟子、荀子最具代表性

五、探究成因

1、小组交流

2、明确:各家各派都关注和思考实现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为自己找到出路,找到精神寄托,多年战乱使得人们想要从精神方面得到解脱。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备课人:刘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来看他怎样面对别人的不解和讥讽。

二、了解孔子生平

1、阅读文字

2、明确经历

三、《论语》简介

1、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录孔子言行

2、传世二十篇,篇名只是从各篇开头部分摘取两三个字

四、分析1、2则

1、自读,理解大意

2、找出主要人物,分析人物特点

3、思考:

①‚天下有道‛中的‚道‛指什么? ② 仪封人对孔子什么态度?

③‚ 辟世之人‛指谁?‚ 辟世之士‛指谁? ④长沮、桀溺对孔子什么态度?孔子如何看待他们的?

4、讨论

五、合作探究

孔子跟长沮、桀溺一类人物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两类人物都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前者力图改变且不屈不挠。后者选择了避世,洁身自好,前者更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我的考虑较少,相比之下后者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孔子周游列国时,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我们来认识几个,他们分别是楚狂、丈人等,看他们与孔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二、整体把握,自主学习

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2、讲授重要实词,明确‚明日‛

3、疏通文意

三、探究分析

1、丈人对孔子是什么态度? 明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长幼之节‛与‚君臣之义‛之间老人是如何选择的,孔子对此是怎样看待的? 明确:孔子认为老人知道长幼之节不可废弃,但他隐居躬耕废弃了君臣之义,这 4 是不应该的。‚君子之仕,行其义也‛,点破了儒士做官的立足点,这就是行义而非谋利。

3、‚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是怎样得出的?

4、从中你了解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明确:极力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无道为己任的孔子。他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更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与坚韧的品质。

《当仁,不让于师》 备课人:刘婷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为学生,一年到头几乎天天都要跟老师打交道。相信大家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老师。因此,大家也一定非常关心:孔子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们又是怎样评价老师的呢?

二、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明确:

1、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1、2、3。

2、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9、10、11、12、13。

3、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课文第4、5、6、7、8。

三、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一)学习1、2则

1、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

2、解释重点实词虚词

3、语意略说:

(二)学习第3则

1、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2,教师明确:

①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

②,‚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③,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二,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两个‚为‛,都是介词,读weì。3,语意略说:

4,孔子对颜回的好感,还因为颜回的好学。比如: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11第7》)

孔子在这里不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而言现在没有好学之人,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堪为典范的印象。

5,但孔子毕竟是注重‚礼‛的,即便是对颜回,他也不愿失去‚礼‛的制约。如: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11第8》)

②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11第11》)

这两则说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愿意为着世俗的热闹虚荣而违背‚礼‛。

三、学习第三部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2,语意略说:

四、关于南子

南怀瑾先生持异解,他认为,南子貌美是事实,行为不检点也是事实,子路不高兴老师去见她也是事实,甚至孔子发誓也是事实,但孔子本意是要澄清弟子们对南子的认识:南子没有做过罪大恶极之事,大家这么对待南子,有失公正。必须明白‚予所否者‛的‚否‛是对什么而言以及‚天厌之‛的‚之‛指代什么内容。南先生认为‚否‛是‚批判‛‚否定‛之意,而‚之‛是指代‚被孔子所否定的人‛,全句意为:如果是我所反对、批判的人,上天一定会厌弃他。而我没有‚否‛之,则其人尚无大恶。当然,如果如南先生所言,则孔子为何要‚矢之‛,恐也难以服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备课人:刘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过‛、‚更‛、‚远‛、‚舍‛等实词及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 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及其现实的指导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与无知,培养学生诚信、宽容、惜时、知错能改等美好品德。教学重点及难点:

1、‚文‛、‚过‛、‚更‛、‚远‛、‚舍‛ 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孔子的生存智慧及其启示意义。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大家对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孔子既是伟大的教育家,又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教育弟子的不少言论都体现了深刻的生存智慧,充满了启示意义。下面就让我们继续品读这些人生格言,进一步感悟孔子深邃的思想吧。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1)学生个别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2)全班齐读,整体感知。

2、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活用及通假字,扫除阅读障碍。

知,通‚智‛,聪明。女,通‚汝‛,你。无,通‚毋‛,不要。食,通‚蚀‛,亏耗,损失。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②足食,足兵(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③人能弘道(弘,扩大,光大,形容词用作动词。)

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通假字学生较容易找出,活用是难点,教师应作必要的指导。

3、学生结合注解自译,疏通文意。教师对个别难理解处进行点拨、指导,如第二则、第十一则及第九、十二则的关键字词‚而‛、‚舍‛等。

三、内容探讨。

1、要求学生给十二则论语分类,说说它们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孔子的人生智慧。

提示:可分为三类:求学、为政、做人。也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2、分组讨论。每组自选几则进行讨论,谈谈其中包涵的道理及给你的启示。弄清下列问题:

①孔子如何阐述求学的态度? ②如何面对过错? ③如何加强自身修养? ④如何待人处世? ⑤如何阐述为政之道?

3、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一)关于做学问,孔子主要阐述了三点:要实事求是,正视无知;要勤于思考,大胆探索;要惜时,自强不息,进学不已。

(二)关于对待错误,孔子的观点是:要勇于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三)关于为政之道,孔子主要阐述了两点: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因小失大;二要取信于民,得民心者得天下。

(四)关于做人处世,孔子认为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诚信,诚信为做人立世之本。

四、拓展延伸。

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这几则论语给你的启示。

1、学生自由发言,既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来谈,也可以谈历史经验和教训。

2、教师归纳、总结。

启示一:学海无涯,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时代,各种知识的更新层出不穷,一个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我们每个人都要敢于正视自己的无知,虚心向学,绝不能弄虚作假,不懂装懂。同时,还要勤于思 9 考,大胆创新。一个不懂得思考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的,而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就不可能成为当今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启示二: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错误、掩饰错误,由小错发展成大错,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危害他人,危害社会。

启示三:创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我做起,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离不开宽容、诚信。对自己严格一点,对别人宽容一点,就可以减少或消除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启示四: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学习如此,做事如此,治国也如此。欲速则不达,我们国家有许多这方面的教训。如大跃进;如改革开放初期只顾发展经济忽视环境保护。

总之,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智慧,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他对社会人生诸多问题的深刻认识,充满了启示意义。

五、布臵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1、3、6、7、8、9、11、12则。

2、归纳、整理‚而‛的意义和用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备课人:王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具体确切的含义。

3、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2、诵读法,在诵读基础上把握文意,疏通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

1、翻译选段。

2、整理文言知识。教学难点:

1、对‚仁‛的思想主张的把握,了解其含义。

2、联系现实来应用这种思想,并且引导学生要摒弃不足之处。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樊迟 fán 皋陶gāo、yáo 弘毅hóng 枉 wǎng 学生集体诵读。(活跃课堂氛围)

其实,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朗读来完成。在平时,只要你想读,敢读,然后大声读,就可以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读出人生。‚疯狂语文‛,让我们一起在文言文的大地上疯狂,领略文言文这块质朴的土地带给我们的享受。

2、解释下列加线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赞许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靠

(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详情

(4)回虽不敏

______________资质愚钝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实行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字

(7)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担忧

(8)能近取譬

______________比方

(9)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10)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停止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______________贫困

(12)克己复礼为仁

_____________ 实现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知‛通‚智‛

(2)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4)知者利仁

‚知‛通‚智‛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为使动用法。

仁以为己任:宾语前臵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仁‛。

文言句式:(1)何谓也 宾语前臵句

(2)选于众 状语后臵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定语后臵句

(4)克己复礼为仁 判断句

5、注意特殊词语的用法。

诸、其

三、疏通文意,理解语句的大概意思。

1、【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2、【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3、【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4、【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5、【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6、【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7、【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8、【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9、【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乐。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四、文本解读: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

1、什么是仁

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

2、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1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陈秀金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总结:学以致用。

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3、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总结: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这边,我想说: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背诵要落实;习惯须养成,知识重迁移;开启青春门,迈好人生路。

五、作业

1、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2、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备课人:王涛 教学目标:

1、熟悉《论语》相关语句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了解孔子眼中‚义‛的内涵。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关于‚义‛的言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对比理解‚仁‛和‚义‛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方法:讲读法。课时安排:1.5课时 一.导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进行解释 ①富而可求也 而,通‚如‛,如果

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要‛通‚约‛,贫困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处,安居,此处可理解为‚接受‛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比:并列,紧靠 ④子路问成人 成人:完美无缺的人

⑤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虽,即使 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信,真实的 ⑦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恶,疑问代词,哪里,何

(二)课文梳理

1【原文】 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注释】(1)富:指升官发财。(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3)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 17 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2【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4)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宪问》

【注释】(1)公叔之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谥号‚文‛。(2)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4)以:此处是‚这个‛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3【原文】 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注释】(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 能叫 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5【原文】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3)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

【注释】(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

(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4)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译文】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6【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19 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7【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里仁》

【注释】(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8【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

【译文】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评析】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所以,君子应当见义而为。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也就是说,具有仁义德性的人,必定有勇。勇于什么呢?勇于仁,勇于义。但有勇的人却不一定具有仁义的德性,因为有些所谓勇者,只是勇于做坏事,为非作歹,或者只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勇。所以孔子强调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应始 20 终把义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如果只是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只有把义与勇相融相合,统为一体才能真正做到见义而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义与勇的关系其实像马车与马车夫,马车可以跑得飞快,但没有车夫掌握方向就会迷路,义是勇的方向。

9【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注释】(1)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10【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注释】 【注释】(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谄媚、阿谀。(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二、对比讨论。

《圣经》:‚用诡诈之舌求财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财,乃是吹来吹去的浮云。‛看来翻译的人多少受了点孔子的影响。(1)仁义和富贵

‚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次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 21 次孔子说‚仁者爱人‛。把这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可以把孔子的意思理解成为: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保持或服从)礼的要求,在礼的原则内,真心地关心别人。‚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在《论语》中,‚富贵‛常被简称为‚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 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算君子?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如此。‛(2)义与君子。

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很多,他的学生也经常问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孔子做了很多回答,但是始终包含一个‚义‛字。

1、【原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子路问怎样算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再加上知礼懂乐的修养,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就不必这样了,见到利益时,考虑道义;见到危险时,奋不顾身;长期贫穷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可以算完人了。‛

孔子认为的君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也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具有那没多人的美好品德,所以孔子提出君子,完人是要能够先满足精神再满足物质就可以了。

2、【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询问公叔文子:‚他不说、不笑、不取,是真的吗?‛公明贾答:‚这话过分了。他该说时才说,人不厌其说;快乐时才笑,人不厌其笑; 22 该取时才取,人不厌其取。‛孔子说:‚是这样吗?难道真是这样吗?‛ 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3、【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事情要考虑:看要考虑是否看清楚了、听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表情要考虑是否谦恭、言谈时要考虑是否忠诚、工作时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时要考虑请教、愤怒时要考虑后患、见到好处时要考虑道义。‛

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是对君子的‚赞赏‛还是‚要求‛?这应该是要求。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3)‚义‛和‚勇‛

1、【原文】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子路说:‚君子提倡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上,君子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颠覆国家,小人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成为强盗。‛

2、【原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祭奠别人的先人,是谄媚;遇到符合道义的事不敢做,是懦夫。‛

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所以,君子应当见义而为。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也就是说,具有仁义德性的人,必定有勇。勇于什么呢?勇于仁,勇于义。但有勇的人却不一定具有仁义的德性,因为有些所谓勇者,只是勇于做坏事,为非作歹,或者只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勇。所以孔子强调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应始终把义作为至高无 23 上的准则。如果只是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只有把义与勇相融相合,统为一体才能真正做到见义而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义与勇的关系其实像马车与马车夫,马车可以跑得飞快,但没有车夫掌握方向就会迷路,义是勇的方向。

三、总结。

本章谈论的是关于‚义‛的思考,‚义之与比‛‚义以为上‛有高尚人格的君子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有教无类》 备课人:王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3、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导入。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孔子辞世后,一些封建君王给孔子屡加尊谥,如鲁哀公的'尼父',汉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圣',宋真宗的'至圣文宣王'等.但最终固定下来并被普遍接受的,是明世宗的'至圣先师',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世师表'.孔子作为教育家的至尊地位,即使在其反对派那里,也无法动摇.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是贵族的专利,即所谓'学在官府'.直到孔子创办私学,才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格局.24 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来自其首创私学之功,更在于其'有教无类'(《卫灵公》)主张的提出和实践.所谓'有教无类'。这四个字也是我们这整课的纲目,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教学。

二、翻译选文,掌握重点词语

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

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 25 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

【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 26 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7、【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1)罔:迷惑、糊涂。(2)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 27 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0、【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8226;卫风8226;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 28 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三、总结。

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孔子认为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出现这两种矛盾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C、孔子认为完善修养是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 D、‚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认为思考没有什么益处,因该执著于学习。

2、课后练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臵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 29 生的挚爱。§

启发: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以重视。【感悟】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

3、讨论: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明确:这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

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四、课后作业。

1、预习《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背诵5、7条。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备课人:王涛 一.导学目标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2.领悟孔子‚学‛内涵,以及其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二.重点难点

1.理解孔子所说的‚学‛的特殊含义。

2.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三.学习方法

1.本课中出现的名句较多,要熟读成诵。

2.对比现在与孔子所生活的时代,自检我们的学习目的、态度、方法、成效等,提高我们的学习观与学习能力。四.导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女‛通‚汝‛(2)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知‛通‚智‛(3)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亡‛通‚无‛(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通‚悌‛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敏,勤奋,勤勉(2)居!吾语女 居,坐

(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绞,急切,不容忍而伤人(4)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偷,浇薄,不厚道(5)贤贤易色 易,不以为意,轻视

(6)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远,疏远,这里指不偏爱

(二)课文梳理

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并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1-5译文:

1.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通过学习而知道的是次一等;困惑不通然后学习的是再次一等;困惑不通而又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了。‛

2.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去寻求来的啊。‛

3.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会有象我这样具有忠信品德的人,只是不象我那样好学罢了。‛

4.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便有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容易受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放荡;喜好诚实却不喜欢学问,它的弊病便是贼害了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说话尖刻;喜好勇敢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叛乱;喜好刚强却不喜好学问,它的弊病便是轻率狂妄。‛

5.孔子说:‚只是注意态度恭敬而不知礼,就会有劳倦的弊病;只是谨慎而不知礼,就会有畏惧的弊病;只是敢作敢为而不知礼,就会有闹出乱子的弊病;只是直率而不知礼,就会有尖刻的弊病。君子对待自己的亲族如果厚道,那百姓就会因此而按仁德要求自己;君子如果不遗弃旧时相好的人,寻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刻薄了。‛ 1-5分析:

第1则,孔子从人们获取知识的角度把人分为四个层次:上也、次也、其次也、下矣。

第2则,孔子说 ‚我非生而知之者‛,而是‚敏以求之者也‛。第3则,孔子说自己是个‚好学‛的人。第4则,孔子好学可以去除‚六弊‛。第5则,孔子说有礼可以去除四害。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段解:本则选文记录子夏的话,说的是德先而文后的学习观。子夏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四点:即尊重贤德之人,孝顺父母,尽忠君主,取信朋友,那么这样的人就是学习过的人。可见,他所说的学的内涵主要是指品行修养方面。

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段解:本则选文记录孔子的语录。这是对‚什么是好学‛的又一种回答。他认为一个好学的人要做到以下括四个方面:尚俭,敏事,慎言,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并随时改正自己的缺点。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8、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译文: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段解: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9、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段解:本则主要说求学目的的不同。

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段解:本则提到孝悌的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11、陈亢(gāng)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论语〃季氏》)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段解:本则选文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介绍了孔子所说的‚学‛的两项具体内容。孔子的弟子陈亢怀疑孔子为儿子开小灶,就问孔子的儿子孔鲤有没有从孔子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传授,孔鲤回答没有,并讲了关于学《诗》、学《礼》的两件事,陈亢听后却非常高兴,说自己明白了学习《诗》和《礼》的意义。可见,孔子是拿《诗》《礼》等典籍教育后辈,其重点还是在立身处世方面。

可见,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从人格修养、道德实践的意义上说的,跟现在通常所理解的喜欢学习知识或技能不同。

三、思考探究:

1、孔子所谓的‚好学‛的内涵:学礼、修身,借‚好学‛来完善个人品德修养。孔子的‚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试把本课中出现的加以具体概括:

对贤人——敬、对父母——孝、对君主——忠、对朋友——信、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事慎言、就有道、正己过、不迁怒、不贰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人、学《诗》以言、学《礼》以立。

2、我们知道,孔子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是这样要求学生,更是这样要求他的儿子。那么,作为一个当代求学的青年,你是怎么看待这样的‚好学‛呢?请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说说你的理解或感受。对照一下,你觉得自己是个好学的人吗?

四、作业 巩固本文内容

《孟子单元教学概述》 教师:郝俊玲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生平。

2、比较系统的了解孟子的思想。【学习重、难点】 比较系统了解孟子的思想。【自主学习】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战国时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之——历史地位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 35 道‛。

关于——《孟子》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民本、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了。

孟子思想之——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孟子思想之——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统治者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 36 概括为:第一、亲亲。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三、尊人权。

孟子思想之——易子而教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对教育方法的改进,亚圣孟子早就在提倡,他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离娄章句上)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孟子思想之——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王好战,请以战喻》 备课人:田祥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2、把握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

(二)能力训练点

1、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

2、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学习孟子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理解孟子对名誉、地位的正确态度,彻底抛弃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甚至臵自己尊严于不顾的错误名利观。

3、揣摩文中寓言的寓意,用以指导现实生活。

(四)美育渗透点

欣赏文章寓说理于寓言中,诙谐幽默,耐人寻味的特点

教学要点:

1、解析课文,孟子及孟子的思想。

2、掌握譬喻说理的好处。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点拨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的门人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孟子》。

二、孟子及其思想

1、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38 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幼年丧父,靠母亲抚育成人。年轻时曾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习。他悉心钻研孔子学说,后来成为儒家第二位大师,被称为‚亚圣‛。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均不被采纳。六十多岁回家乡,聚众讲学,著书立说。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地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暴政‛。劝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一生活动于战国中期。是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张的继承者、发扬者,也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大师和代表人物。后世,1083年被宋神宗封为‚邹国公‛,1331,被元文宗加封为‚邹国亚圣公‛。至今被世人尊称为‚亚圣‛。

在中国,‚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位有远见的母亲真是没有白费心思,她的儿子孟轲终于在中国历史上久享盛誉,与儒学始祖孔子一道被称为‚孔孟‛,孟子本人也被尊为‚亚圣。‛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构建了完整、庞大的孟学体系。千百年来,无数学者把这一庞大的学说体系条分缕析,或以注疏、章旨形式,或以旁通、体认等名目,指出孟学所蕴含的价值。

2、关于《孟子》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认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一书是研究孟子思想最直接、最可靠的材料。从汉代开始,研究《孟子》、为之注疏者,代不乏人,尤其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孟子》被尊奉为经书之后,注疏者更是日见其众。在数以千计的《孟子》研究著作中,受到人们一致赞誉的主要有三种,即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另外,宋孙爽的《孟子注疏》和清代宋翔凤的《孟子赵注补正》也是较有影响的注本。下面分别略作介绍:

《孟子》成书之后,最初是作为诸子之书流传的。至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孟子派的儒生也惨遭横祸,但《孟子》书却没受到什么损害,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赵岐说:‚孟子既没之后,大道遂绌。逮至亡秦,焚灭经术,坑戮儒生,孟子徒党尽矣。其书号为诸子,故篇籍得不泯绝。‛(《孟子题辞》)到了西汉时代,《孟子》的地位稍有提高。汉文帝时曾一度把《孟子》立于学官,设臵博士,称为传记博士。传记是经书的附庸,在古籍中其地位列于经、子之间。可见《孟子》在西汉初年的地位比之秦代有所提高。汉武帝即位之后,由于实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政策,只立五经博士而废臵传记博士。《孟子》于是乎又从传记退回到诸子地位,终两汉之世也没有什么变化。由于《孟子》在汉代基本上是作为诸子之书流传的,所以研治《孟子》的人数不多,不象经书那样热门。两汉研治《孟子》的著作见于著录的,计有扬雄《孟子注》、程曾《孟子章句》、郑玄《孟子注》、高诱《孟子章句》、刘熙《孟子注》和赵岐《孟子章句》凡六家。至今,除赵岐《章句》外,其余几种皆已散佚,只有在清代的辑佚书中纔能窥见一些一残缺的片段。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 不可胜(shēng)食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衣帛(bó)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谨庠(xiáng)序之教 孝悌(tì)之义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瞷(jiàn)墦(fán)讪(shàn)施(yí)从良人语人(yù)

卒然(cù)

沛然(pèi)

嗜杀(shì)

枯槁(gǎo)

恶乎定(wū)

孰能与(yǔ)之

2、学生各自朗读

3、学生齐读

4、指名朗读

5、学生齐读

四、指名学生口头翻译,师生共同纠正误译之处

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

1、第一篇

①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则:表示假设,如果…就…

② 填然鼓之 鼓:名词作动词

③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动用法 死:形容词作名词

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衣:名词作动词

⑤ 谨庠序之教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宾语前臵

王:名词作动词

⑦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 岁:年成2、第二篇

①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②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

③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④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⑥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⑦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

⑧ A、必餍酒肉而后反:‚反‛通‚返‛。

B、蚤起:‚蚤‛通‚早‛。

C、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

⑨ 文中宾语前臵句:良人未知之也。

曾学过的宾语前臵句:

A、无乃尔是过与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余之人不余欺也

D、大王来何操 E、夫晋,何厌之有

3、第三篇

①请轻之

轻: 形容词作动词 减轻

②日攘一鸡 攘:窃取

4、第四篇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⑥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⑦谁能一之

数词作动词 统一

⑧探究文中出现的‚之‛字用法?

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A、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B、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C、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④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五、亮点探究

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探究学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 42 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2、孟子和梁襄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并在此时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于是,便有了他与梁襄王有过的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也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讲话艺术。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岁左右,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与梁惠王也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孟子的思想是很成熟的,经验也是很丰富的。

3、第二篇的讽刺效果是怎样达到的?

齐人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在形象的庄严、自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者妙用了几个修饰性词语,起到了揭示人物性格、传达作者爱憎喜好的作用。

(1)‚则必餍酒肉而后反‛中的‚必‛。‚必‛,一定,表确定的副词。齐人每外出,必直奔坟场乞食,必饱食而后返,足见其兴趣志向之低下。他贪得无厌,为了追求物质与名利,放弃了对自身道德的修炼和提高。为了得到虚幻的利达,43 甚至不顾尊严,不择手段,低声下气,求取一些令人憎恶的利益。如此还能满足,还能自得,还能大言不惭、吹嘘夸耀,人格的沦丧,道德的堕落,正如其妻所言:‚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仰望与俯视,多么强烈的反差,多么辛辣的讽刺。

(2)‚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中的‚尽‛。‚尽‛,都,表范围的副词。齐人在坟场乞得一些酒肉,涨红了脸,在妻妾面前夸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借富贵者抬高自己的身价,比脚踏实地赢得名誉与地位来得方便与快捷。‚齐人‛势利卑鄙,虚伪做作,在妻妾前威风十足,自吹自擂,显现了虚伪无耻的本性。

(3)‚遍国中无与立谈者‛中的‚遍‛。‚遍‛,全,表范围的形容词。前番是竭力鼓吹,后者是残酷的事实。连都城中的普通百姓也不屑与这样的人‚立谈‛,更别提成为富贵者的座上宾。一个‚遍‛字,是击破齐人骗局的重锤。

对比手法的运用,形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齐人有一妻一妾》有两重对比。一是齐人坟场‚乞‛与妻妾面前‚骄‛的行为对比,是真相与表象的对比。通过对比,人物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表的庄重自足形成强烈的反差,达到了美学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锐的讽刺。二是妻妾勺齐人人生准则的对比。齐人在坟场乞食而没有丝毫的羞耻感,甚至在足不出户的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两个妇道人家能明大理,强调在追求‚利‛的同时要注意采用正当的手段,要‚行丈夫之道‛,不能苟且,不能诡迂。为人不齿、行‚妻妾之道‛的恰恰是大‚丈夫‛。两种道德标准的对比和冲撞,揭露了齐人的丑态。通过对比,揭示了作者关于态度与结果有必然因果联系的观点。

4、第四篇问题探究

A、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 国 君的威严。

B、梁襄王缺乏 国 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C、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 向 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D、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 喻 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 明了 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5、分析孟子寓言的幽默性

孟子的寓言情节简单,却诙谐、有趣而意味深长,形成语言风趣幽默、寓意显豁的艺术效果。通过想像将生活中的问题的情状与特征夸大,以更深刻地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危害。齐人去坟地求乞祭祀剩余的酒食,得了蝇头小利就心满意足,其行为荒诞可笑,为人所不齿。孟子将齐人的行为夸大,使之成为艺术形象,背地里‚乞‛食,妻妾前‚施施‛‚骄‛言,使读者在强烈的反差中产生审美快感,并对对象做出否定性的评价。《揠苗助长》中的宋人,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举动愚蠢而可笑。《月攘一鸡》中的主角改正错误却又不坚决,持‚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的观点。孟子的寓言故事通过影射、夸张等手法,机智风趣地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丑陋的现象做了含蓄地揭露、批评,使读者在人物夸张变形、有悖于常情的举动中,微笑着领悟到作者传递的深刻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字词问题,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孟子及其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一篇古文佳作,其字里行间不仅渗透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也回荡着作者的声音。

二、解析课文

1、下面我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揣摩文中人物的言行,力求用生动的语气把人物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

2、学生评析朗读(人物性格)

3、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A、师生探讨从文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明确:爽快、耿直,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具体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

面对梁襄王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另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明确: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B、思想(引导学生谈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发展)

首先、孟子把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为‚仁政‛思想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文中1、3、4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其次、富贵的择取要符合道义。

最后、对待错误要知错能改。

4、通过评析,从细节安排上体会孟子散文的魅力。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评并总结如下:

《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

孟子文章语言生动、结构严谨、善用比喻、气势充沛。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体会。

其一,长于论辩: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第一篇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其二,长于譬喻:准确运用比喻。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 喻 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 明了 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另外,两个比喻相互照应,前以天上雨 水比 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互关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既为人熟知又让人深感贴切。

我们上学期学习了庄子的《逍遥游》,看过于丹主讲的《庄子何其人》了解了庄子是一个最善讲故事人。当他无米下锅向监河侯借钱时,监河侯对他非常热情,说:‚好啊,我马上要去采地收税金,你等着我,一旦把税金全收上来,我一下就借给你三百金。‛这个话说得很漂亮,三百金,这是多大的一笔钱啊!,47 庄子虽‚忿然作色,但没大怒反而给监河侯讲起了涸辙之鲋的故事。不愿到楚国做官,不直接回答去留说愿象河中的乌龟一样‚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当然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正是透过这些小故事小寓言,我们了解了庄子这个人穿透了名利,看破了生死,追其绝对的自由;知道了《庄子》这部作品特色主要有两点:想象丰富、善用寓言。(运用譬喻的好处: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使文章能使文章说理深入浅出且有力度生动形象,吸引人。)

其三,气势浩然 :排比、对偶手法运用。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犀利,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天下之人牧,示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既概括 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提示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更是毫不留情地把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好杀者之列。孟子与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仍没有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毫不犹豫地由梁到齐。孟子的言词在此文中毫不婉曲,简直是直截了当,这些表现和言语反映到《孟子》中,自然就显得犀利

5、探讨预测人物的必然命运。(主客观因素=性格+社会)

引导学生联系单元提示第一段背景介绍,他的抱负并没实现,晚年退居讲学。

6、孟子的理想虽当时没能实现但对我们当代意义重大,A、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以德治国,诚信社会)

B、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绿色产业,和谐社会)。

C、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科教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D、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一国两制)

E、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 48 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三、学生谈体会,范围不限。

四、小结。

这节课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有感情朗读,我们把《论语》和《孟子》的比较阅读我们不仅了解了孟子的思想性格,《而且了解了孟子》这部书的特点。首先想告诉大家读书读经典的一种方法——比较阅读。其次,我们的品读过《论语》《孟子》后,我们是不是发现其实这些圣贤们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以前总用崇拜膜拜的目光对他们敬而远之。而当我们真正用心和他们交流时,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们离我们很近,就像我们邻家的老爷爷一样,当看我们犯错时给予我们谆谆教导(可举例说明读孔子孟子后俩位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暂时让这孔子和孟子这两位长者来开启我们的心智。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这些大师们还在后面等待着给予我们以指引。这些经典已经贯穿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体悟他们给我们的智慧,并用我们的一生去实践它,才能真正读懂经典。

六、布臵作业。

1、比较《论语》和《孟子》的区别,然后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2、预习《王何必曰利》。

板书设计:

孟子

豪爽直率

仁——仁政

长于论辩

能言善辩

民——民本

长于譬喻

无私无畏

义—— 节义

气势浩然

《王何必曰利》 备课人:田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能力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

3、情感目标::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孟子的政治主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难点:揣摩意蕴深刻的语句,提升审美品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孟子,也感受到了孟子的思想境界。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的老百姓所接受,这节课,我们走近‚亚圣‛,聆听他是如何在世人面前高高扬起仁义的大旗的。

(二)、复习上节课的要点:

名句默写: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②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③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解释加点字义,并翻译句义。①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餍:‚大厌‛满足。译:如果把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国君而夺取全部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的。②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去:摆脱,抛开。译:这样,君臣关系,父子,兄弟关系、抛开利益关系、怀着仁义来互相交往,这样不能称王天下,从来没有过。

(四)、体会孟子是如何阐述其政治观点:朗读课文,并思考:

1、①对利的追求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在哪里?明确:孔子:极力追求利,但要符合义。孟子:坚决反对追求利

②试比较孔孟两人的利义观? 明确:孟子反对利,而特别强调义;孔子赞成追求利,但要以符合义作为前提。

2、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举例论 50

下载语文:1.6《有教无类》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1.6《有教无类》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