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南丰县第一中学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民为贵教案.doc
第四课《民为贵》教案
【教学目标】
1、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2、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来领悟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的特点。
2、讨论法:讨论孟子的“民本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3、辐射法: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章,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教学设想】
本课包括五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每则的观点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得民心者得天下”“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等都要熟读、精思后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因此,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此外要结合前几课,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的语言特色。【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从前面孟子关于“爱民、养民、富民、教民”导入(结合“引入话题”)
“爱民、养民、富民、教民”的前提是什么? —— 重民。
二、朗读全文(在预习的基础上)
三、整体感知(讨论、提问、明确)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汤放桀,武王伐纣”是什么行为? —— “诛一夫”的行为,使推翻暴政的行为。
3、《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4、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5、“善政”与“善教”有什么区别? ——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四、讲读第1则
1、“读”与“释”
2、讨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王道思想还是民本思想? ——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
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综上所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从“民为贵”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是提倡“以民为本”,从“君为轻”可以看出是与王道思想完全相反的观点。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读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无论这个“君”叫做国王,叫做皇帝,叫做总统,叫做主席,都概莫能外。只不过在古代,人们尚未能设计出一套有效而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落实这个道理,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程序,以致于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兑现。但这并不说明这个道理本身不成立。实际上即使是在民主制度缺如的社会里,上述道理有时也会以各种形式自发地强行发生作用。只要看看历史上无数昏君、暴君最终被推翻,身败名裂的下场,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因为国家的权力也是人民所赋予的,国家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必须置民众的地位于国家之上。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坚持这个原则,可以防止少数政客假借”国家”的名义,侵害民众的权力和利益。为“君”的如果真能认识到上述道理,就应当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坦诚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
(2)孟子说:“理想的政治,应确立如下原则: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山川大地,五谷物产,乃是养育人民,建立国家的物质基础,当然十分重要。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也可以说“社稷”就是国家。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要有制度,要有宪法。但制度也好、宪法也好,终究还是来自人
民、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于人民。“君为轻”,是说相对于民与社稷来说,君的地位并不那么重要。君的地位与权力是民赋予的,没有民就没有君,君怎么可以与民相提并论呢?社稷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可以既没有山川大地,又没有五谷物产,也没有宪法制度。一个国家死掉个把国君,仍然不失为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社稷,国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国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并论。
(3)得到广大人民的任命,才有资格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任命,才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任命,才可以做大夫。可见一切政治权力,从根源上来说,都是来自于民众。
君主如果危害到社稷,危害到国家的利益,就应该将他罢免、撤换!在古代,对于土地神和谷神,祭祀的物品没有欠缺,祭祀的时间也没有耽误,却仍然发生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就说明这个土地神或谷神不灵了。那就应当砸了它们的庙,毁了它们的神像和灵位,重新改造、撤换。
同理,如果某种思想、某种主义、某种理论、某种制度,用来治理国家,认真实行之后并不见效,那也要对它进行修正、改造乃至撤换。
五、作业:
阅读、思考第2、3则,初步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基础是什么?第二课时
一、提问导入
孟子“民本思想”的基础是什么?
二、朗读第2、3则
三、讲读第2则
1、“读”与”释”
2、译文: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君主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传言中有这样的事。”齐宣王问:“难道臣子可以妄杀君主吗?”孟子说:“杀害仁德之士的人被称作贼子,杀害义士的人被称作残,残贼一类的人,被称之为匹夫。只听过诛杀匹夫纣,没听说过这是弑杀君主一类的事情。”
3、解读:
这一则是儒家经典《孟子》中的一段千古名章。它是什么意思呢?
齐宣王可能动了很久的脑筋想着怎么为难他的老师孟子,终于给
他发现了一个反击老师的漏洞。
他兴冲冲的找着老师孟子,马上就请教道:“老师,商汤把夏桀干掉了,周武王把商纣王干掉了,是不是有这样的事啊?”孟子是谁?不愧是千古名师,虽然不知道齐宣王想做什么,但发现这小子来者不善,马上“狡猾”的回答道:“历史书上是这么说的!”
好一个“于传有之”啊!给自己留下无限的回旋空间!笨宣王却没有发现这点,马上按照预定计划发起总攻:“臣子杀死君王,下级杀死上级,这也可以?”(因为儒家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学说)
齐宣王以为自己这招是拿儒家的矛戳儒家的盾,自以为很高明啊!不过怎么高也没有孟子老师高,因为孟子老师是守正不阿的!老师耐心的对齐宣王说:“侵犯仁爱的人是贼,侵犯道义的人是残,拥有‘残’和‘贼’这两种品质的人叫‘一夫’(独夫民贼),我只听说把独夫民贼纣杀掉了,没有听说杀的是君王!”
4、中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君权合法有限性理论和革命性思想。
四、讲读第3则
1、“读”与“释”
2、译文: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天天下,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人民;失去了人民,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是有办法的: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得到人民是有办法的:得到民心,就得到了人民;得到民心是有办法的:人民想要的就为他们聚集,人民讨厌的不要给他们,如此而已。人民归附于仁,就像是水向下流动,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林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武赶来百姓的,是桀和纣。如果天下的君主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都会为他赶来百姓。即使他不想称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要称王的人,就像是害了七年的病要用放置了三年的陈艾来灸治一样,如果平时不积蓄,那就一辈子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就会终身忧愁受辱,直至死亡。《诗经》上说‘那如何能办得好,不过相与落水一块儿淹死罢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3、讨论:(畅所欲言)
怎样看待“天下——民——民心――仁政”的关系? 例:
(1)失去天下,首先是失去了民心,民心是什么?仅仅是要吃要穿吗?民心就是人民大众公认的、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公理!违背了社会行为规范,违背了社会公理,人民就不承认你这个统治者。而人民不承认你这个统治者,就会跑到他们认为好的地方、好的国家去。
因此,统治者想要得到民心,首先自己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理。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遵守社会公理,就是施行爱民政策,仁爱对待人民,平等对待人民,不搞特权,即使在生活方式上也要有所节制,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2)一个是民心问题,一个是仁政问题。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民心问题反映的是民本主义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当然,还没有上升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高度。
仁政得民心,不仁则失民心。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坏人在无意中帮助了好人,恶成了促进历史前进的动力。这里面所蕴含的,正是善与恶的历史辩证法。
(3)小而言之,就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商家与商家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现象。
比如说人才“跳槽”,往往是由于原单位的领导人失去了人才的信赖之心而发生的,这等于是这个单位的领导人主动把自己的人才驱赶到另外的单位去。
又比如说商家竞争,如果哪一个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品,抬高物价,服务态度又恶劣的话,等于是把顾客驱赶到别的商家去,无意之中帮了自己竞争对手的忙。这里的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做了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蠢事还没有意识到罢了。如此说来,倒是有必要反省反省,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做了那“为渊驱鱼”的水獭或是“为丛驱雀”的鹞鹰。当然是但愿没有的好了。
4、小结
孟子这段言论,总结了殷、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掉了民心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得天下之道是得人民、得人民之道,而得民心、得民心之道是与民所欲、弃民所恶的观点;指出喜好推行仁德、仁政的君王自然会称王天下,否则会终身不得天下,乃至忧愁受辱陷于死亡。
总之,孟子这段话,论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充分表明了孟子主张仁政的思想。其中“得天下之道、得人民之道、得民心之道”对于今人来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此文在论说方法上,层层推进,环环紧扣,间用比喻、对比,从而使论证无懈可击。
五、作业:
阅读、思考第4、5则,理解“君权谁授”的问题。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述“天下——民——民心――仁政”的关系
二、朗读第4、5则
三、讲读第4则
1、讨论
君权谁授?„„„ 【提示】
(1)按照一般传统的理解,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这也就是孟子的学生万章的看法。
可孟子却作出了与传统看法不一样的回答,认为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而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很明显,孟子是脚跨上下两个方面,一只脚跨在上天,有“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另一只脚却跨在民间,有“民约论”的味道。而他的论述,则正好是在这两方面寻求沟通的桥粱,寻找“天意”与“民意”的结合点。
(2)所谓“究天人之际”,研究天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探讨的核心问题,而孟子在这里的探讨,是从政治、君权的角度来进行的,也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事实上,孟子在这里的分析论述,与其说强调“天”的一方面,不如说强调“民”的一方面更为贴切。就以他所分析的舜的情况来看,舜之所以最终“之中国,践天子位”,完全是因为“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诓歌者,不诓歌尧之子而怄歌舜”。所以,与其说是“天授”,不如说是“民授”。他最后所引《太誓》上的两句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不也一方面说明了“天人之际”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说明了“天意”从
根本上说还是来自“民意”吗?
可见,孟子的政治学说里的确怎么也抹不掉“以民为本”的思想。
4、小结
君权谁授?
从根本上来回答,是民授而不是神授、天授,当然更不是哪个个人所授,即便你是伟大如尧,也没有那样大的权力。
三、讲读第5则
1、“读”与”释”
2、解读
法家重政令法治,儒家重教育德治;政令法治治人,教育德治治心:治人人畏,治心心服。以儒者的眼光来看,心服才是真服。因此,法治是不得已而为之,德治才是根本所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德治。“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这是法治。德治法治双管齐下,天下才能大治。
这是我们今天的看法。是不是有点亦儒亦法的味道了呢?
4、探究创新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想?
万章的看法: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与的。
孟子的看法: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拿来授与谁,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
孟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 第一,平民性。孟子的学说是平民利益的代表,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有尊重民权的意味;强调统治者应尊重民心、民意。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
第二,批判性。孟子依此来批判不义之战和暴政,对后世督导君权、激励贤良及封建社会的自我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进步性。孟子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从理论上证明了人具有先天平等性,并且以德抗位,尚道蔑势;提出制约君权的思想;提出了许多以利民为本的仁政王道的具体措施,显示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他的“以民为本”思想显示了其匡时济世、救民水火的抱负胸襟和孜孜不倦、为民请命的使命感。
对后世的影响:
例
1、唐太宗李世民采用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负担;实行均田制,还农民以一定的土地;采取科举制,选贤与能。从而出现了初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例
2、唐代柳宗元“反苛政”。例
3、宋代范仲淹“忧民之忧”。例
4、明代张居正“为民请命”。探究创新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吗?
提示: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今天的“以德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对古人进步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每一个当权者都应该善待百姓,因为只有百姓安,才能天下安,只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
深度解读:
1、《民为贵》选文1、2、3则解读
孟子有一个简单、朴素而又深刻的思想,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民为贵”。
选文1记载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指出诸侯国的国君是可以重立的,如果他危害土神谷神;土神谷神也是可以重立的,如果它们得到了适当的祭祀,可是国家还是遭受旱灾或者水灾。但是庶民是不可动摇的。
在现实社会中,庶民之上有高高在上的大夫和国君,可是他们存在的最终依据则是“得乎丘民”。在我国古代,孟子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很有震撼性的。书中类似内容曾经惨遭删削,也可以看出它的独特意义。
选文2是齐宣王和孟子的一番对话。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有这事吗”,孟子毫不回避书册之中记载了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的事。
于是齐宣王又问:“臣弑其君,可乎?”对孟子来说,这个问题真是咄咄逼人。因为在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秩序是不可以被侵犯的。而另一方面,孟子把商汤看成是“以德服人”的代表;对于周武王的德行,孟子也是高度肯定的,曾说尧和舜实行仁义是根于本性,商汤周武王实行仁义是身体力行。
一方面强调君臣父子秩序,一方面又肯定流放夏桀的商汤和讨伐殷纣的周武王,这样孟子面对齐宣王,似乎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
看孟子怎么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他首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界定:贼害仁的人叫贼,贼害义的人叫残。贼害仁和义的人(也就是贼和残)叫做独夫。由于夏桀、殷纣残害仁义,商汤、周武王诛灭夏桀和殷纣,就只不过是诛灭了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独夫而已,不存在以臣弑君的问题。
这一回答,又机智,又锐利,又深刻。选文3和选文1、2的内涵其实是相通的。
孟子认为,要想赢得百姓的心其实很简单:百姓想要的东西就设法为他们积聚,百姓厌恶的东西就不要加在他们身上,如此而已。而这样做也便是仁。
孟子接下来用“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为渊驱鱼、为丛驱爵、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等比喻,说明国君如果平时不践履仁、不施行仁政,那么终身都有丧失天下人民的隐忧和耻辱,以至陷于被诛杀或
者逃亡的境地,并引用经典来作印证“这样怎么可能有好结果呢?只会相继都掉进水中被淹。”
开放式讨论。
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朱元璋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态度,可参阅下文:
朱元璋认为:“若非天生人君以育之,又何言斯民之有哉?” 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是丝毫不能侵犯的。他兴办教育,并以儒学为教育的基本内容,为的是收所谓“礼教明于朝庭,而后风化达于四海”之效,其根本目的乃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所以,尽管朱元璋尊崇儒学,优渥孔氏,但对儒学中不利于达到此一根本目的的思想内容仍十分反感,严加摈斥。譬如,他“读《孟子》,怪其对君不逊,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时将丁祭,遂命罢配享。明日,司天监奏文星暗。上曰:‘殆孟子故耶?’命复之。”
后来虽以“文星暗”而复孟子配享如故,《孟子》一书仍被列入《四书》,作为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之一,但他由孟子“对君不逊”而引发的雷霆之怒始终未曾平息。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特命翰林学士刘三吾主持阉割《孟子》,将该书《尽心篇》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梁惠王篇》中“国人皆曰贤”和“国人皆曰可杀”、《离娄篇》中“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万章篇》中“天与贤则贤”诸章,以及诸如散见于各篇中的“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不合“名教”的言论尽行删除,编选成一部只剩下170余条的《孟子节文》。透过这部足堪被专制君主们视为“洁本”的《孟子节文》。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不许说人民有尊贵的地位和权利、不许说人民对于暴君污吏报复的话、不许说人民有革命和反抗暴君的权利、不许说反对征兵征实同时并举、不许反对捐税和内战、不许抨击黑暗的官僚政治、不许强调君主要担负净化社会风习责任,甚至连统治者应力行仁政以救庶民的话都不许说!朱元璋唯知强化绝对专制统治而丝毫不顾及其他的心态,于此可见一斑。主持对《孟子》实施阉割的刘三吾,对之当然心领神会,故其亦如其主子,对孟子大加斥责,并在《孟子节文题辞》中说:凡被
删除掉的孟子言论,或许“在当时列国诸侯可也。若夫天下一君、四海一国,人人同一尊君亲上之心„„于所不当言、不当施者,概以言焉、概以施焉,则学非所学而用非所用矣”,所以,删节《孟子》实在是“扶持名教”的伟业。
这样一部将孟子思想精义阉割殆尽的《孟子节文》,甚获朱元璋之心,被诏令“颁之中外校官,俾读是书者知所本旨”,并规定凡删去“八十五条之内,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壹以圣贤中正之学为本。”
由此我们当可更深刻地了解朱元璋实施儒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第二篇:江西省南丰县第一中学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oc
第四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江西南丰一中谢秋晓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本节选中的基础知识(详见《预习检测》)2.技能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翻译见《预习检测》)
3.情感目标: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二、教学重点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重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三、教学难点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四、课时安排:1.5课时(0.5为预习检测,达到认知、技能目标,本课时为1)
五、课型:多媒体授课
六、教学方法:启发、探究
七、教学过程 1.导语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
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什么是仁,也许谁也无法全部解说清楚。从文字上看,仁就是人旁加二,二有多地意思,很多人能够聚在一起和平共处,这就是仁。那么怎样才能够聚集在一起和平共处呢?那内容可就多了。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接下来,请大家集体背诵第四章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学生集体背诵。(落实背诵,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其实,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朗读来完成。在平时,只要你想读,敢读,然后大声读,就可以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读出人生。“疯狂语文”,让我们一起在文言文的大地上疯狂,领略文言文这块质朴的土地带给我们的享受。3.文本解读:
1)文言句式:(1)何谓也宾语前置句
(2)选于众状语后置句(3)克己复礼为仁判断句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为使动用法。(5)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任'。
2)我们节选的小标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系自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系的。(尽量使用实例)(整体感知文本)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
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找出文本中的相关句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重点句)
a.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样: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c.爱人,知人(是什么。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f.我欲仁,斯仁至矣!
g.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表述)
下面,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
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4.“仁”与生活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
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陈秀金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参考: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现“仁”关键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
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陈秀金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总结: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5.总结: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小结全文: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就是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
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6.作业
学习了本章节,大家会有很多的感悟。请结合你对 “仁”理解,拟一份面向全校师生的倡议书,倡议大家都能以“仁”为行动准则,积极投身到和谐一中的建设中来。
要求:1.字数不少于400字。2.符合倡议书的写作要求
第三篇:江西省南丰县第一中学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非攻.doc
第二课《非攻》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何”“则”等文言词语及其用法。
2、了解墨子的生平及《墨子》的思想内容。
3、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及文中展示的哲理。【目标重点难点】
掌握给文言文加标点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断句能力。
作者简介
略:见前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文断句标点是学习古文的一项基本功。古文断句标点与古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承的,正确理解古文,是断句标点的基础,反过来断句标点不正确,古文理解必定会受影响。
1、析题:
非:非难、责怪。非攻: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通假字: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兹”通“滋”,更加。
2、词类活用:
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亏、损害。从而誉之: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3、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省略介词)
上为政者得(之)则罚之。(省略宾语)
从而誉之,谓之(为)义。(“谓之”后面省略了“为”字)
②设问句: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③反问句: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公输》篇中墨子不但去说服公输盘和楚王不要攻宋,还派弟子三百人为宋守城。
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统治的国家进行无休止的兼并战争,大量杀戮敌国人民。尽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但也不是义战。墨子《非攻》揭露了这种战争的本质是有积极意义的。中篇举史事说明好战必亡。下篇肯定禹伐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义战,并且主张先利天下诸侯,援小国,立信义,宽吾众,信吾师,然后能天下无敌。由此可知墨子从不反对正义战争。
本节文字共五个层次,作者由“窃其桃李”“攘人犬豕鸡豚”“取人牛马”“杀不辜人”四个层次,层层推出“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的结论,最
后一层分析“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指责了侵略它国的行径是极为不义,应当受到唾骂和谴责的。
本段从偷窃抢劫的事例说起。偷窃者从偷窃桃李到偷窃犬豕鸡豚,以至牛马,其罪孽随着损人利己的程度加重而加重,人们也能辨其不义。抢劫者从抢劫衣裘、戈剑以至把别人杀死,损人利己的程度更重。罪孽也更重,人们也同声谴责其不义。然而,现在有人做着最大的不义之事——侵略别国,大规模地杀人和掠夺,君子们非但不谴责,反而称誉它合于义。这能说他们懂得义与不义的原则区别吗?用这种层层剥进的办法,彻底剥去了侵略者的伪装,戳穿了他们欺瞒天下人耳目的借口,原来以征讨别国标榜为天经地义者,实与偷窃抢劫同出一辙,而且是它们恶性发展到顶点的产物。文章就此揭示了侵略的实质,表现出对侵略者蔑视、冷嘲和贬斥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于此并不进行义正辞严的正面谴责,而致力于用幽默诙谐的事例进行类比。类比告终,境界全出,原来用以类比的事例的字字句句,无不落实在对侵略行径的暴露与谴责上。比之正面谴责,显得含蓄、辛辣和有力。语言知识
【难读字】
园圃(pǔ)鸡豚(tún)栏厩(jiù)衣裘(qiú)兹(zī)甚不辜(gū)
【古今异义】
众闻则非之(非,非难。今义:不对,过错。)苟亏人愈多(苟.如果。今无此义。)
其不仁兹甚,罪益厚(重,大。今义: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
【一词多义】
国
今至大为攻国(国家)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
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域)
是何故也(原因,缘故)
故
暮去胡来颜色故(衰老)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以亏人自利也(因为)
乃入见。问:“何以战?”(凭,凭借)以
作《师说》以贻之(来,用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把)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
【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以其亏人愈多(亏,损人)
从而誉之(誉,赞美)
②形容词作动词:
众闻则非之(非,非难)
断句要领: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文言文断句规律:
(1)注意文中的反复之处(2)找准语气词(3)划出人名、地名及指代性词语 节选自《游褒禅山记》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句首:夫、惟、盖、凡
——发语词 故、然
——连词 其、此、亦
——语气副词 句中:以、于、而、则
—— 连词 句末:焉、也、矣、乎、哉、欤
——语气助词
文言文断句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2、找语气词,定句读。
3、找顶真,定句读。
4、据排偶,定句读。
5、依总分,定句读。
6、对话、引文定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三、疑难问题探析
1、本文思想内容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这篇文章的锋芒直指不义战争。
入人园圃,窃人桃李,尽管是偷,但只是对别人造成了轻微的损失,尽管不义,也还不至于造成多坏的影响,而众人便纷纷指责,掌权者则重重处罚,这实在有点小题大做。其实损害别人,贪点小便宜,尽管可恶,可也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更何况这便宜实在小得有点微不足道。至于偷鸡摸狗,尽管比窃人桃李严重,显得不仁不义,但也仅仅是鸡鸣狗盗而已,至多给牲畜的主人造成一阵财产的阵痛。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这似乎有点严重了,因为牛马是主人家中耕种负载主要的依靠,没有了牛马,主人可能无法完成春种秋收,进而影响到主人的生计。所以这就比偷鸡摸狗更严重了一些,但还不至于威胁到主人的身家性命。至于杀不辜人,情况就大大地严重了,因为这剥夺了别人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生命是极其宝贵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别人的生命。如果剥夺了别人的生命,那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那他自己也受到严厉的惩罚,而被处以极刑。但即便如此,他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还不足以动摇整个国家的
社会基础。以上四种行为都是不义行为,而且程度由浅入深,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这也是可以理解,毕竟这四种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发展到攻打别的国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那些个君子却又跟在强权者的后面屁颠屁颠地赞誉有加呢?那些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竟然赢得了众人的喝彩,真是让人不可思议。似乎杀人越多,不义越甚,才能成就大义。既然如此,那么用残杀众多生灵的生命换来的所谓大义又有什么狗屁价值呢?这种所谓的“大义”还有什么值得赞叹的呢?那些个赞誉有加的君子们不是混蛋又是什么呢?其实发动战争侵略别国,荼毒生灵才是真正的大不义。这样,文章就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不义战争,从而揭示出不义战争才是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横死荒野的罪魁祸首。
2、本文在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试结合课文分析。
文章主旨的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的,而是作了层层铺垫的。先是说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上述四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侵人之国严重吧。按照常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书,擢发难数,但却赢得一片颂扬之声,何等滑稽!何等可笑!何等可憎!何等可恨!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相形之下,不就更能看出君子的逻辑
是混帐逻辑吗?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的主旨就更加突出了。
小结
非攻,就是谴责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也就是反对侵略战争,这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非攻不是一般的非战,对于防御性的正义之战作者是赞成的。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那就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并深入指出如果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进行赞誉,那就是不知义与不义之别。本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本文的结构特点:层层递进
四、写作特点:
本文在说理上层层铺垫,对照鲜明。
文章主旨的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的,而是作了层层铺垫的。先是说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上述四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侵人之国严重吧。按照常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书,擢发难数,但却赢得一片颂扬之声,何等滑稽!何等可笑!何等可憎!何等可恨!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相形之下,不就更能看出君子的逻辑是混帐逻辑吗?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的主旨就更加突出了。
第四篇:语文:1.6《有教无类》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有教无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难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后世尊他为“万世师表”。他关于教与学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解题:“无类”指什么?
明确: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二、翻译选文,掌握重点词语
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 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表反问。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就去做!”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也,句中语气词;“进之”“退之”使动用法。
【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听到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让他退一步想想。”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旧,过往、过往;以告,应为“以之告”
【译文】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当令尹这个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免了他,也没有生气的样子。先前任令尹时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他怎么了?”孔子说:“(他)算得上忠了。”子张说:“(那)算得上仁吗?”孔子答:“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注释】至于,去到;之,到;焉,哪里。
【译文】(子张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离开齐国。到另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离开这个国家。到了另一个国家,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一样啊。’于是又离开这个国家。(您认为他)怎么样啊?”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问:“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
【评析】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反,类推。整句话省略了主语。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评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
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注释】尝,曾经;以,来,用来。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7、【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1)罔:迷惑、糊涂。(2)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10、【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
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评析】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三、小结
本文我们学习到了孔子关于教育和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学习与思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孔子认为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勇气与魄力。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将会依次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以及出现这两种矛盾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C、孔子认为完善修养是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 D、“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认为思考没有什么益处,因该执著于学习。
2、课后练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君子有三大快乐,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伦之乐、道德圆满之乐、教育后进之乐置于统治天下之上,可见他对血缘伦理、道德修为、教书育人的高度重视,可见他对父母亲人、天下英才乃至众生的挚爱。§
启发:这三方面价值今天看来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感悟】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
3、讨论: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明确:这一问是开放性讨论,主旨要讨论“有教无类”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回答可以见仁见智。
要点: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不同、资质不同、经济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四、作业
1、背诵选文5、7则
2、小论文:如果换位思考,你是老师想怎样教育学生?
第五篇:江西省南丰县第一中学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郑人有且买履者.doc
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人物简评引入:
法家的创始人—韩非
韩非,韩国人,出身于贵族世家,是韩国的公子,约生于公元前280年(周报王三十五年),卒于公元前233年(秦始皇十四年)【47岁】。他口吃,不善于说话,而善于著书。
韩非是君主中心论者,他的理论是给君主读的,教给他们怎样治国治民,所以多少年来,他一直是事实上的帝王之师。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提出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合一的统治术,影响后世君主。韩非的成就不仅在法家中是最高的,就其理论本身的严密性、统一性以及深刻性而言,即使在先秦诸子中,也可以说是最高的。
韩非子是韩国的贵族,但他的富国强兵之策却像他讲述的“和氏璧”一样不被韩王所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写《孤愤》、著《说难》。当时,韩国有人曾劝他:“你现在向国君显示你的才能,这是很危险的。难道你希望当初吴起被肢解、商鞅被车裂的悲剧在你身上重演吗?”韩非子回答:“我之所以力劝国君废弃旧的礼制实行变法,是因为这么做对广大民众有利,我认为不怕昏君的迫害,只求为民众谋利,这才是聪明的行为……”韩非这样说,也想这么做,可惜,刚到秦国,正欲建宏业之时却被来自同乡的同窗李斯因妒火而伸出的黑手所害。
然而,这位中国思想文化的先驱,永远是一只无法折断翅膀的大鹏,始终在我们精神的天空飞翔。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韩非子寓言及故事的深刻含义。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
2、把握体现文中的思想感情及高超的说理艺术。
3、链接高考,启发和引导学生涵养德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
翻译文中的重要语段,了解作者所表现的思想观点,领会韩非子语言的特色。【教学难点】
体会韩非子“法”“术”“势”相结合的法家思想,进一步思考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剪辑《百家讲坛》韩非子精彩片段播放。
他是法家大代表人物,他的书中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他一生主张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结果却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请学生简述课本P112页《韩非子》选读中的人物简介。)
寓言具有巨大的魅力。一提起《孟子》我们就会想起那以五十步笑百步的逃兵,想起那帮助禾苗生长累的筋疲力尽的宋人。提起《庄子》我们就会想起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想起庄子在梦中变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韩非子》的寓言也有自己独特的招牌,比如那个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撞死的宋人,那个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双脚的郑人,以及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有时候,虽然我们对这些寓言耳熟能详,却不见得知道他们原本的寓意。今天让我们原原本本的来读《韩非子》吧!
二、初步了解:
检查预习,落实导学作业。
1、初读感知,重点纠正读音和句读。
不胜(shēng)蚌蛤(gé)啜(chuî)曩(nǎng)鲧(gǔn)决渎(dîu)
钻燧(suì)取火释其耒(lěi)麑(ní)通假字: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说”通“悦”)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请”通“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卜子妻写弊裤也(“弊”通“敝”)其子所以反者(“反”通“返”)而自知其益富(“知”通“智”)
2、检查预习,翻译四则选文。
要求:细读注释,落实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学生可分组进行,四组各重点检查相应翻译的语段,提出疑点、难点;也可摘录重点语段,字字落实翻译。古今异义: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古义:从而给„„;今义:介词,引进表原因的人或事物;连词,连接分句,表因果关系。)
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古义: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词类活用: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曩将罪之(罪,名词用作动词,治罪)
故先以其女妻胡君(妻,名词用作动词,以女嫁人)其家甚智其子(智,意动用法,以为„„智)
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罪,名词用作动词,怪罪)以娱其意(娱,使动用法,使„„欢乐)
而自知其益富(知,意动用法,以„„为聪明)特殊句式:
(倒装句)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无自信也。
(被动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乐羊以有功见疑。厚者为戮,薄者见疑。为人妇而出,常也。
3、概括评述
要求1:或用一句话概括所摘录语段的主旨;或用一句话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填补下面图表中的空白。
提示:文段一旨在说明治理天下,应当研究当时的社会实际,从而准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时俱进,不墨守陈规。)文段二旨在说明对于先王的言论后人难以确切的理解,根本没法拿来解决眼下的实际问题。因此,治理天下要重视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①批判盲目效古的做法②批判今世学者曲解古人之意③批判迂腐思想④讽刺死守教条的人。)
文段三旨在批评做官的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反对巧诈,肯定
拙成。(①巧诈不如拙成②讽刺自作聪明的人。)
文段四旨在说明人聪明不难,难的是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告诫人们要谨慎处置。(明白事理不难,难的是明白事后怎样处理。)要点图解:(多媒体制成图表填空题,更加直观清晰。)材料观点寓言成语
这几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分别反映了韩非的哪些观点?
寓意观点
卜妻为裤——讽刺盲目效法先王的愚昧
1、效法先王或古代要懂得变通
郢书燕说——批评当今学者曲解古人之意
2、理解古代帝王的话不能妄加猜测、穿凿附会
郑人买履——讽刺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的荒唐
3、要根据现实研究和制定治国方略
卜妻为裤
寓意:讽刺那些刻板守旧、不知变通、愚昧无知的人。
启示:世界在运动,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历史在前进。要想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势,人的思想也要随之改变。无论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还是提升自我,善于变通的思维和方法都是有助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变通决定出路,学会变通就能在种种困境、麻烦面前游刃有余。不变通就无法创造更高的价值,就只能守在原地,永远无法突破。
郢书燕说 寓意:
讽刺一些人随意穿凿附会的态度。
启示:我们应该正确全面理解书本或者他人的意思,不能穿凿附会,曲解其原意。
郑人买履
寓意: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的人。
启示:我们要根据事情的变化去处理事情,不能墨守成规。事情变了,处理的方法也要跟着变。
卫人嫁子
讽刺那种昏聩、自恃聪明、自欺欺人的人。类比为官者,借以讽
刺那些不择手段,敛财取物之贪官污吏。
智子疑邻:
说明“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这是韩非以法术之说说人生,通过实践而概括出的切身体会。这位宋人为什么称赞其子而怀疑邻人?只是因为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是邻家的老大爷,因亲疏之别,便泯灭了是非之分。可见若放任私情泛滥,清明的理性便被淹没。
第一则上古时代圣人先贤起到积极的作用,时代变化了,以往圣明的做法不适合新时代了。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与时俱进、宜时治世守株待兔
第二则先王的言论后人难以确切的理解。盲目效古、悖行天下卜妻如裤
郢人燕说郑人买履
第三则乐羊食子,同一事件,不同结论;秦西巴释麑,不同角度,不同认识。巧诈不如拙诚
自作聪明人之可悲卫人嫁女
第四则郑武公伐胡,掩人耳目。人聪明不难,难的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智子疑邻
三、梳理探究:
1、如何理解文中几则寓言的比喻义?(要求预习中查成语词典整理成卡片)
2、韩非子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反对“法先王”,其精神实质是什么?(思考与练习一)
3、节选的部分选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和庄子寓言有何不同? 提示:
⑴善于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⑵总的说来,韩非清醒而实际,立足于现实寻求达到功利目的的有效手段是他最关注的。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儒、墨、道、法各派基本上都承认这一点。韩非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的社会,不如依据当今社会的实际,采取适当的治理理论和方法。与其他学派的迂阔或者理想色彩浓厚不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理论更能切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毋宁说,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者出谋划策。
⑶韩非思想尖锐,又很自信,体察无微不至,思考深邃冷峻,表达幽
默风趣。所以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四。拓展研究
一个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到问题,懂得变通。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俗语
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
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7、我从来不为自己确定永远适用的政策。我只是在每一具体时刻争取做最合乎情况的事情。——林肯
五、高考链接:
《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一)2003年的高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示范链接:
梦释韩非 赵剑敏
韩非是一个将法家学说集大成并发扬光大的人物,一个在诸子百家中名列前茅的人物,一个声闻当时传之后世的人物,一个称得上大
智大睿的人物,然这样一个历史大人物,竟一生不得舒展其志,无力转祸为福,最终连性命也不能保全。思想家生前多坎坷,多潦倒,多好无下场,韩非是开了先河的一个。先秦的思想家,数他最惨。
日读《史记》中的《韩非传》,夜梦韩非,晨起,不觉起了想写写韩非的念头。
出身正宗的贵族,来到人世便有朱门为依托,韩国公子韩非的人生,有着一个华丽的开头。然这开头,没开在歌舞升平的年代,而开在了乱世,开在了韩国生存危机的历史最低点,面临着强秦并吞的威胁。
待到长大成人,他的忧患意识与日俱增。他不愿像族中叔伯兄弟那样,把光阴费在铺着金鞍的骏马背上,把“力比多”耗在如花如似玉的女人身上,一心要救国,要让母国变弱为强。他拜大儒荀子为师,学那个时代最需要的帝王之学。
学成后,他以过人的悟性,伴以没日没夜的研究,将老师及慎到、申不害的思想提炼出精华,演绎发展为集大成的法家学说。
在著书立说的阶段,韩非自负,认真,充满着憧憬,认为一旦君王接受了他的学说,那韩国改变在天下的地位,指日可待。
他开始上言,与愿望相反,遭到的是韩王韩安的不屑一顾。兜头一盆冷水,他不甘心,忍着难堪,接二连三地上,说得唇焦舌烂,结果依然如故。
韩安不当回事,旁人飘来了白眼,没人响应他,支持他。他心寒了,从内到外透出了一阵阵的冷。
明眼人看得清楚,韩非上言着实献错了人。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韩安都不会接受他的学说。
韩安性格优柔寡断,器识低下,风骨委顿,属于那种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人,如若不是命运的眷顾,绝难成为一国之主。侥幸成为君王,面临江河日下的局面,他在作了差强人意的努力而毫不起效后,消极地承认了现实,对秦国咄咄逼人的气势,采取了割地求和的苟且政策。
作为君主,即使是最无能的君主,国土就是家产,哪有割给别人而不心痛的?走到这一步,韩安认为这是没办法的事。
韩非曾说:问题不在外部,而是在内部,眼下儒者用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奸臣小人比比皆是,上下不顺,到处混乱,韩国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韩非又说:别看局面这样坏,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已寻到了,只是要从您这儿做起。您得打起精神,采纳我法、术、势三位一体的法家学说,用法改观法度纪纲,用术提高君王的尊严和权威,用势来加强至高无上的王权和统治力,以此提纲挈领地调整韩国的政治现状。只要这做到了,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听了韩非的上言,韩安暗忖:这个贵公子的话,从道理上说,确实是有些意思,然而和实际差得太远,眼下的韩国现状根本不可能允许这样做。你说,让我用你的学说从我做起,然而在这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谋利的国度中,从上到下全已烂透了,靠我一个人又有何用处:如硬用你的学说,我会被搞得疲惫不堪,官僚不习惯,民众也不习惯,到头来,必怨言四起,使现存秩序走向更加混乱,乱得不可收拾,而加速韩国的衰败。
在君位上坐了些年头,加上长期耳濡目染的政治熏陶,虽说能力差点,但韩安对如何处理国家事务还是建立了自己的想法,他的政治经验告诉他:美好的想法毕竟只是想法,不能无视现实,当一个君主,不能想入非非,得务实,得结合国情国况考虑问题。
韩非的上言不能用,绝对地不能用,韩安想得很清楚。
他认为:韩非太年轻,太血气方刚,书生气太足,涉世太浅,还不大了解事情的复杂,人际关系的险恶,办事的难处。
他长叹:国家是我的,我如何不希望国家富庶强大,在天下事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能风风光光地受到各国诸侯的敬重。然现实允许么?根本无人能扭转乾坤,即使神仙下世恐怕也不行,唯有小修小补,作些小手术,勉力把国家维持下去。
走一步瞧一步,韩王安心如槁灰。
救国无门,韩非恨韩王昏聩,放着能将国家从深渊中拉出的学说不用,坐看韩国走向灭亡。
他一厢情愿地用强劲的猛药辅君救国,全不晓这药方开出后,病人不愿意接受。屡屡碰了钉子后,他幻想破灭,很是不快,愤懑,从精神的巅峰上跌了下来,赌气写了《说难》,明是探究上言方式,内里却怪对方不知好歹,以此来排解胸中的块垒。
君王不用,韩非退回家中,关起门来著书立说,在把思想变成文字的同时,排遣人生的寂寞和孤独。
韩非视韩王安为昏君,韩王安当韩非为书呆子,彼此瞧着对方不顺眼。
一个君王,一个学者,中间隔着糜烂透了的现状,彼此无法理解。韩非是孤立的,他没有四君子所养的那些门客,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和君王沟通,举行有效的对话。他也是低微的,缺乏应有的权位,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来影响君王。
如若不是后来的时事变化,和君主对立情绪越来越重的韩非,在母国的下场,大约很难令人乐观。
韩非的学说终于花开墙外。
一直运气滞蹇的韩非,忽然转运了,这运转得叫他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给他转机的是那个对韩国咄咄逼人的秦国,那个令韩王安谈虎色变的秦王嬴政。
有一次,嬴政随手浏览一册书,览着览着,逐渐被吸引了,他认真读了起来,越读越惊,读着读着坐不住了,读后脱口长叹:
“嗟乎,寡人得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他不知这部石破天惊的著作的作者是谁?站在一旁的李斯说: “此乃韩非所著之书。”
面对统一大业,嬴政早就需要一种思想作为理论根据,对他予以指导。这种思想须凌厉,狠辣,刚劲,能与强力、暴力、武力相适应,能消除缚人手脚的道德,能对抗碍人行事的中庸,能将血淋淋头颅乱滚的事业说得天经地义,能让自己至高无上唯我独尊,能把臣民治得服服帖帖听从指挥,能使秦国上下凝为一体,能打破目前的均势,能叫诸侯望而生畏,进而能统一天下。
这种思想实在难找,非超凡睿智的大手笔,绝对阐述不出来。踏破铁鞋无觅处,突然有关这种思想的著作不经意地找到了,这叫他如何不兴奋,如何不激动!
嬴政想办的事,必须办成;他想要的人,也必须要到。为了把韩非要到手,他发兵进攻韩国。对方吃不住,提出和谈。他让人捎去话:和谈可以,只是要韩非入秦来谈。
秦王居然要韩非去谈,韩王安不仅重新打量起韩非,顿时觉得这个书生不是像自己想得那么简单,可能是个人才。他似乎有些后悔,后悔没早点用韩非。但时间紧迫,不容他多想,没有余地地任命了韩非为使者。
国家有难,君王有命,韩非别无选择,只能上路。
踏进秦境,他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受到秦王高规格的接待。他疑惑不解,希望主人能尽快安排会谈。然对方轻描淡写,不作正面回答。
过了几天,他才通过谈话了解到,秦王要他来谈判,不过是个借口,真正的原因是秦王看上了他,要他充当高级智囊。
秦王需要韩非合作,不仅需要他的书本指导,更需要他更灵活的口头指教,需要他在身边解释他的思想,并提供新思想、新策略。
不管韩非愿意不愿意,他既然来了,要走也走不了,只得服从主人的安排。从强迫留下,到慢慢适应,他经过了一个心灵煎熬的过程,理想和现实斗,感情和理智斗,斗得他梦寝难安,斗到最后,他顺从了命运。
自己的学说在自己的国度中碰了壁,却得到了原先视为最大的敌人嬴政的最高赞语,对此韩非的心情是复杂的:他遗憾韩王安有眼不识人才,使他不得意了多年,高兴终于有人赏识了他,使他脱颖而出;他遗憾被声誉不佳的嬴政所赏识,不能为国家效力,高兴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在遗憾中透出的高兴,这高兴中夹着极端的痛苦。
在痛苦的心灵生活中,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很少有种理论能被所有的人接受,很少有种理论可放之四海而皆准,一种理论,不管它是多么的深邃有理,都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须适得其时,适得其地,适得其人,才能适得其用,否则,只能是一堆无用的废竹简。
他的学说在的遭遇,使他还认识到一个事实:他的学说气势太宏大,具休操作过于复杂吃力,一般君王的性格、素质、水平、文化倾向,使他们很难采纳它,韩王安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能欣赏并使用他的学说的君王,除了雄才大略的嬴政外,环视天下,竟无第二人。
他的学说被秦王看中,韩非是尴尬的:多年来,他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怎样让韩国强大,让韩国有效地对付秦国,对付虎视天下的嬴政,阻止对韩国的蚕食。为此,他遭到了韩王的冷淡,被视为迂阔夸夸其谈的书生。没想到,到头来,命运开了个玩笑,兜了一个圈子,把他的学说送给了嬴政。
世事的变化,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对造物主的安排,韩非除了苦笑,还能说些什么?
在令人不能自主的环境中,韩非只得走上嬴政合作的道路。说是合作,其实是为嬴政效力。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双方的地位就决定了两者的主从性质:嬴政需要什么就可问什么,韩非则不能干预对方的总体政策;嬴政可视韩非的效力态度及质量以作赏罚,韩非却无法凭自己的心境来定去留。
主从关系,根本不可能公平共事。
和颜悦色,待若上宾,在初起的一个阶段中,嬴政对韩非的态度是没话说的。他盼着韩非见面,盼得愿用生命相换,也许是期望值太高了,可真的见了面,相处了一段日子后,渐渐觉得对方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有能耐。
在面对面的谈话中,韩非再次陷入了困境,情况不比当年在韩国强。他擅长静心屏气的写作,他的思想基本都已写在了书里。侃谈不是他的长项,他口吃,结结巴巴说得吃力,对着嬴政,他把书中的话照搬了一番,未说出什么新东西来。他口才太差,不像游士,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把烂铁说成金,只是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拐弯抹角,不会相机行事,说话缺乏技巧,缺乏感染力,无力激发听者产生强烈的兴趣。
说难!韩非无力跳越口头表达的障碍,无力征服要求甚高的嬴政。嬴政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兴师动众弄来的这个人,只会研究宏观理论,一遇上实际问题就没辙了;此人的书有用,而人本身没啥用处。
得出结论后,嬴政依然客客气气地待韩非,可客气中少了当初的真切。
敏感的韩非感觉到了,知道嬴政再也不会信用他。
当一个君王需要一个人才时,总会拿出最好的态度,使后者产生对他的好感,以便解决迫切的需求,过后,又当别论。在这方面,嬴政做得更加出色,他对待所需的人才,能把君王的架子彻底的放下来,问寒送暖,低三下四,卑躬屈节,待此人的作用消失后,则一改从前的态度,冷眼相待,甚至一脚踢开。对此,他做得毫无顾忌,相当地自然。不这样,他觉得包袱太重,将没有精力去接纳新的人才,解决新的问题。
为嬴政制定过大战略的尉缭,生动地说过他对嬴政为人的看法: 吾细察秦王为人,高鼻长目,鹘胸豺声,内怀虎狼之心,残忍少恩,用人时能屈已,不用则轻弃。今天下未统一,故不惜屈身求布衣,若得志,天下皆为鱼肉!(《史记·秦始皇本纪》)
尉缭曾靠着他的机智,以退为进,用出走要挟嬴政,重新调整了彼此的关系。而书生气极重的韩非,虽能对人际关系的奥妙有深刻的见解,却无法作为自己处世的指南,在和嬴政关系走向低谷后,束手无策,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
被嬴政看中,这是韩非人生中唯一的辉煌,然而这辉煌犹如昙花,瞬现瞬败,很快地暗淡了下去。
韩非没得到嬴政的信用,却不能走,成了秦王身边有着特殊待遇的“囚徒”,沦落异乡的孤客。
他和嬴政是有缘的,然这缘浅得很,也短得很,缘尽处化成了劫,且劫中套着劫,李斯和他的劫。两种劫合成了一场大劫,一场让他陷入灭顶之灾的大劫。
李斯不是外人,是韩非的同学,一起在荀子门下受业。两人各有千秋,在老师有方的教授下,悉心揣摩了帝王之术的精髓,韩非擅长做学术深层研究,李斯善于将理论运用在实际之中。
毕业后,韩非回国效力,李斯来到秦廷,经过一番不易的挣扎和努力,终于站住了脚,受到嬴政的信任,当上了首席客卿。谁知,山不转水转,由于嬴政的一句话,两人又做了同事。同窗多年。彼此太熟悉了,太知根知底了,自被迫共事那日起,两人在同学情谊的客气后,产生了不经意的互相轻视,进而产生了冲突。
对韩非的到来,李斯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味:韩非的贵族气质,逼仄得自己似乎俗气得很;韩非的高深见解,使自己显得浅薄的很。在韩非面前,他感到有种挥之不去的自惭形秽。他知道老同学的学问要比他自己高得多,而嬴政正需要这样的大学问,在官场上混了多年,他清楚这个局面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君王需要老师,需要老师指点他怎么干,然真正的老师只能有一个,若韩非有朝一日占据了这个位置,那他李斯的前程势必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