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3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学习有关语言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表现孔子生存智慧的选文,讨论并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四、教学重点:学习有关语言知识。
五、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六、教学方法:
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
2、启发探究式
七、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这些成语,其实都出自孔子之口,都包含了孔子的人生智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则表现孔子人生智慧的语录。
二、疏通12则语录
(1)指明学生集体朗读12则语录,纠正读音错误。
(2)探讨重点字词。学生提出问题,互动解决,教师加以点拨。知:通 智。末:无。食:通 蚀。文:掩饰(文过饰非)弘:扩大、发扬。躬:自己。宰:城邑的长官。无:通毋,不要。而:连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如果”或“却”,这里可以理解为“却”。兵:武器。岁:时令。舍:停止。
(3)翻译12则语录。学生翻译,互动解决,教师点拨。
1、【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2、【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孔子说:“遇事不想着‘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不知道对他怎么办。”
3、【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4、【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5、【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 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
6、【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
7、【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8、【原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 ”
10、【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政。孔子说:“确保丰衣足食、军事强大、人民信任。”子贡说:“如果不能同时做到,以上三项中哪项可以去掉?”军事。“如果还不行,剩下二项中哪项可以去掉?”“衣食。自古皆有死,缺少人民的信任,国家就要灭亡。”
11、【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12、【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
三、探究研讨12则语录的思想内容。学生分组讨论12则语录的阅读体会。【明确】
1、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 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面对于“无知”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怎么办”,并且力图去解决它。
第一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不要装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句话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一是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不知道是正常的,不知道却要装知道就可能闹笑话;二是装知道就会关上学习求知的大门,老老实实承认不知道就有了求知的动力;三是要分清知道的与不知道的,知道的不需要过分重复学习,不知道的才是学习研究的重点。
第二则:这几句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一是要正视问题,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就要想办法,不能应付搪塞,只有正视问题的人,才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别人对他才能提供具体的帮助,3
如果遇到问题搪塞应付,谁也帮不了他,谁也拿他没有办法;二是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只有自己不断动脑子,老师对他才有用,如果自己不提出问题,不思考问题,老师对他来说,其作用就不大。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在人生的征途上,犯错误是难免的。有过错却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就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试图去掩饰自己的过错。
第三则:一是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害怕犯错误,畏惧犯错误的人不可能取得进步;二是犯了错误不改正就是真正的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是要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在同一个地方两次跌倒。
第四则:一是有过错,别人都能看见,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对领导者、公众人物而言尤其是这样;二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反而会赢的人们的尊重。
第五则:一是掩饰错误是人格卑下的表现,会闹笑话,会让人瞧不起;二是要有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的勇气,因为只有暴露出来,才能得到纠正;三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能不能改正错误。
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在这儿提倡的“道”是指什么呢?
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来回答。
第六则:人能把道扩大,不是道能扩大人。道在这里既是指孔子的主张、思想,人自觉修身,可以扩大道,但道本身不能扩大人。境界是自己修炼来的,而不是别人赐予的。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第七则:一是一个人要善于自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少责怪别人,而不要老是责怪别人会推托客观原因,这样才有利于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善于从自身找原因,善于自我批评,就会减少社会内耗,提高办事效率;二是从自身找原因,是避免矛盾,减少怨恨的重要途径。
5、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第八则:一是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会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甚至使人学会作假,而这些都会影响人达到真正的目的;二是不能被小利益吸引,一个人太在乎小利益,就会忘记大根本,而区分小利益和大根本是至关重要的。
6、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
孔子认为人没有信用是不行的,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靠什么行走呢?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处世之本。没有诚信的人可以在暂时取得成功,却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对社会来说,诚信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政府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不可能稳固。诚信是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根本。第九则:一是信用是人的立足之本,没有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二是强调信用不仅指对人要守信,还要注意对自己负责,守信自己的信仰、目标,不能迷失自己。
第十则:对一个政府来说,守信对人民的承诺是他站得住脚的根本。第十一则:一个人的品质高下,只有在矛盾冲突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第十二则:一是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从不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停止;二是时间流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三是珍惜时间,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2)讨论课后第二题。先指导学生理解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孔子对“信”的辩证分析。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谈一谈松柏有什么样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小短文。
第二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一课时 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2.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重点: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教学方法:
1、吟咏法,反复诵读
2、启发探究式 自主预习:
一、请同学们背诵第1、3、6、7、8、9、11、12则,并按要求默写。
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2、,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
4、,则远怨矣!
5、无欲速,无见小利。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大车无輗,小车无軏,_________。
7、岁寒。
8、逝者如斯夫,______!
二、翻译并分析课文,思考:课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几方面反映孔子为人处世之道?这对我们将有怎样的深远启发?(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重点:①诲:;②女;③为:表,相当于""④知1:;知2:;知3:.⑤是:.
翻译:
【探讨:第1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选文第1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角度:求知方面-------启发: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末如之何也已矣!"(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重点:①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意为""或"怎么";②末如之何:也作;末:指;(总)拿他没有办法;③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翻译:
【探讨:第2、3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选文第2则,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末如之何”,“末”通“无”就是无如之何,即拿他没办法。面对问题,不停地念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说明他在动脑筋,说明他在做着解决问题的努力。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他的弟子有时候也这样做。选文第3则: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这就是错误;──错误不在犯错误,而在犯了错误而不改正,一如《左传•宣公二年》所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这句话真是充满了智慧。角度:对待错误-------启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而在于能否,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中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4)、自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重点翻译:①之1:;②之2:;③食;④之3:。⑤更: 翻译:(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翻译:
选文第5则:“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即卜商(前507—?),字子夏,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4岁。“小人”在古代常指地位低的人,也常指人格卑下的人,这里是后一种意思。“文”是动词,意思是掩饰。子夏的意思是说。──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君子不犯错误,而在于他犯了错误从不掩饰,而是勇敢地面对。人只要有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总之,正视错误是很重要的。而接下来改正错误也很重要。(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翻译:(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重点翻译:①厚,薄:;②而:;③远: 翻译:
【探讨:第7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应当理解为“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省略了一个“责”字。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重,那些要求别人很严苛而要求自己却很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自己身上下工夫。角度:与人相处方面--------启发: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而不能一味别人的不是。所以,“”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二课时 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翻译:
【探讨:第8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莒父是鲁国的城邑,具体位置现在还不清楚。“宰”指城邑的长官。“问政”就是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无”通“毋”,意思是不要,表示禁止。“欲速”是指。“见小利”是指。“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说。孔子这句话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做事不能贪图快。就如俗话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第二个要点是不能急功近利,要照顾到百年大计。“焚林而田,竭泽而渔”,都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的典型例子。
角度:从政方面--------启发:“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否则就无法达到;不要,否则就。由此可知,干任何事物都要,否则,“欲速则不达”。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重点翻译:①其:;②何以行:. 翻译:
选文第9则:“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是一个。大车是古代用牛力的车,小车是古代用马力的车。两种车子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驾牲口的地方。大车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活销儿叫輗,小车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活销儿叫軏。如果大车、小车没有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关键,就没法套上牲口来拉着车子行驶了。孔子的意思是说,做人没有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如果没有輗、小车如果没有軏,就无法行走一样,人不讲诚信就丧失了立身处世的根本。(10)自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重点翻译:①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②于斯:于,;斯:.③何先: 翻译:
【探讨:第9、10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子曰: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角度:为人治国---------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
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 翻译:(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
【探讨:第11、12则从哪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角度:为人处事-------启发:人应松柏一样,要有且要经受得起各种,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孔子还认为时间如,奔流不息、。借此劝戒后人要,用的时间投入到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一、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
1、求知-----
2、处世-------
3、从政-----切记“”
4、治国处事-----“”
5、为人处事-------
二、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2)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1、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
2、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意思。
“吾与夫子再罹难”罹:;“苟毋适卫,吾出子”苟:出: 盟可负邪
负:
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
从以上材料可知,孔子很强调“信”„„试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他所说的“信”的原则。孔子说人必须讲诚信,这是就一般的原则而言的,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孔子讲诚信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违背道义。因此,我们不能把孔子张扬的“信”理解为一般的“言必信,行必果”。按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会“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就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公叔氏据蒲地反叛卫国,按照孔子的观念是无道的表现,所以尽管他为了脱身而答应蒲人不去卫国,结果还是到了卫国,并且把蒲地反叛的情形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而已。
刘芳
第三篇: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阅读》第一单元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说课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选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句。
过程与方法: 联系实际,品读选文,感悟人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圣人情怀,领会、学习孔子的生存智慧,提高自己的品性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词、句。
难点:联系实际,品读选文,感悟人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清除疑难字词,初步感知选文内容。
第二课时重在鉴赏品读。该设计为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 导读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以《两小儿辩日》 寓言故事导入新课。
二、朗读并试背诵课文,检查预习。
三、结合注释,自读全文,疏通文意。
1、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落实段落)
2、提出重点词语、句子(可由老师直接摆出来,也可由学生提出)
3、尝试翻译(先学生代表翻译,后老师点拨)
四、巩固练习: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之当仁,不让于师》5小题 二课时:
三、品读课文,感悟人生。
把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对应下列一个问题,分组讨论,列举相关事例,完成口头小论文。并请各组代表总结发言。每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补充总结。
1、选文中1、2则是孔子启示人们面对自己的无知的,其观点是什么?
2、选文3、4、5是关于哪个话题的?
3、选文8、9、10是孔子关于处理政事的思考,大家能从获得哪些启示呢?
4、剩下的6、7、11、12则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其实人们的呢? 教师总结1:
聪明的人应正视自己的无知,并努力解决问题以减少自己的无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应实事求是,而不能胡乱猜测,妄下结论。前不久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紧追不舍的一个简单问题,连续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的最多一个词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是绝对不能说知道的,我们那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不要猜。”丁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钦佩。
教师总结2:历史上知错能改,善于纳谏的事例很多,如:唐太宗、刘邦等等。教师总结3:
《知之为知之》教学设计 做事要循序渐进,不能贪快,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等;“竭泽而渔”“焚林而田”的成语也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有长远考虑。可结合当代经济可持续发展谈谈。诚信乃立足之本,可结合高考作文题谈谈,有条件者可展示相关优秀范文,供学生借鉴。教师总结4: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懂得宽容包容别人。艰难困苦的环境会磨砺一个人的意志。只有经历了磨难打击,才会看出一个人是否拥有坚韧顽强的品质。司马迁、苏武等无不如此。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很宝贵,但有些人却不懂得珍惜。古代凿壁借光、秉烛夜读的故事,还有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关于时间流逝的描述以及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等等很多的事例都是惜时如金的典例。由此劝勉学生充实度过每一天,不要白白虚度年华。
四、课堂小结:
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让我们汲取先贤的生存智慧,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五、布置作业:
1、整理本文所涉及到的话题,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搜集相关素材,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多整理几篇。
2、完成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之当仁,不让于师》之“阅读理解”
【板书设计】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错就改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孔子的生存智慧 欲速则不达,要有长远打算 人要讲信用 人需要磨砺 懂得惜时
【教学反思】
孔子的智慧体现在现实社会中,所以 我特意把这节课设计为讨论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现实进行解读。本文涉及的话题很多,故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很多同学都能够深入思考,踊跃发言,所举事例论据典型充分。互相讨论交流,这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课后的小论文让他们及时巩固了课堂内容,为提高写作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足之处是本堂课容量较大,同学们发挥较充分,所以内容没有按时进行完,以后会特别注意课堂容的安排。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说课稿
一、说教材
高中文言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选修《诸子散文》共安排七个单元,即《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先秦诸子选读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宗旨是通过向学生讲授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选文,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文化传统的热爱,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论语》则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这一单元具体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向学生讲授选文,在讲授的过程中会涉及材料的思想、表达艺术及语汇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比较深入和系统地了解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了解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三是使学生通过了解孔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论语》选读的第三课。这一课我共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师生配合,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用法,还有特殊句式的用法,了解每节选文的内容。第二课时重在鉴赏品读。重难点是联系实际,品读选文,感悟人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提高自己的品性修养。
二、说教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第二课时采用诵读法、导读法、讨论法完成教学任务。在这节课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启发、组织学生讨论。
三、说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内容。学生的学法应在教师的教法引导下进行。教师给学生教法是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教”这个目标。
本节课主要是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联系实际,感悟孔子的生存智慧。这就要求学生要自主讨论,学会讨论,学会联系实际,总结出自己的感想并将它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世间的智慧有很多种。孔子的智慧不是解析“1+1为什么等于2”的那种智慧,不是关起门来冥思“世界为什么存在”“世界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等形而上问题的那种智慧。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智慧,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孔子的生存智慧。
(二)组织讨论交流 问题设计
1.结合文章的内容,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自己的过错呢?
3.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全班分成四组,一组又分成四个小组,一组一个问题,用十分钟时间充分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发布交流结果。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补充。
(三)课堂小结
(四)反馈练习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时设计的这个板书(板书设计附后),能体现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即“联系实际,品读选文,感悟人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提高自己的品性修养。”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一目了然了解本课时的重点内容。
六、说作业与练习
书面作业
整理本文所涉及到的话题,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搜集相关素材,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多整理几篇。
附:板书设计
为人处事————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错就改 要讲信用 与人相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为政做事————欲速则不达,要有长远打算 人需要磨砺 懂得惜时
第四篇: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第4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范文模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仁”的内涵及其对于生命的尊重。2.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3.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文常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
三、教学难点 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启发、探究
六、教学过程 1.导语 设计一:
上节课我们谈社会责任感的时候说到“鸟兽不可与同群”,人是社会性的,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自生活,所以我们理应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做贡献,理应积极地入世。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那么,人与人之间怎样才能和平相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从书中寻找答案吧!
一部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的儒家经典,其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它的思想精华在今天是否还能够闪烁出智慧的光芒?
设计二:
古代的前贤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幽默隽永的妙语箴言。这些格言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这千万条格言中的一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这句话的被人们熟知和推崇的程度。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将心比心,不要把自己厌恶,自己视为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给别人。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事情,今天, 1
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和实践前贤的至理名言。请大家畅所欲言,用自己的话表达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学生交流)2.文本解读:
(1)我们节选的小标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系自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系的。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a.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样:在邦无怨,在家无怨)c.爱人,知人(是什么。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f.我欲仁,斯仁至矣!
g.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下面,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
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
4.“仁”与生活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 3
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当你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总结: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5.总结: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这边,我想说: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背诵要落实;习惯须养成,知识重迁移;开启青春门,迈好人生路。
6.作业
学习了本章节,大家会有很多的感悟。请结合你对 “仁”理解,拟一份面向全校师生的倡议书,倡议大家都能以“仁”为行动准则,积极投身到和谐一中的建设中来。
要求:1.字数不少于400字。2.符合倡议书的写作要求
第五篇:人教《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 《老子》导学案
西安市华山中学2015届LIU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 《老子》教案
人教《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 《老子》导学案
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是讲授选自《老子》的一些篇章,引导学生把握《老子》处理人生问题的辩证法思想。具体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向学生讲授选文,其间涉及材料的思想及词汇等多方面的内容;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来把握《老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三是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没有长也就无所谓短,反过来也一样),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身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向别人施与恩惠但不凭此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功成业就而不据为己有。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没有丧失功绩。
赏析: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来于自然的重要启示,是道的永恒规律。
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就是说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埏yá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和陶土来做陶器,只有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
赏析:器物实体这个“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这个“无”,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显然,“有”与“无”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而老子更强调的是空虚不盈的作用。
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就好像)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使人明了,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或不被认为有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
是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就连有的畜生都厌恶这些东西。
故有道者不处。
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
赏析:在本章中,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后果都是不好的,不足取的。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也喻示着雷厉风行的政举将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这一章,老子探讨了人生真谛与生活哲理,其重点在于人的的完善,强调了的价值与意义。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共 4 页第 1 页
战胜自己的人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
赏析:中国有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更加重要。“自知者明”,就是说,这才是;一般人认为富有就意味着拥有大量的财产,可《老子》却说那的人就是富有的人。因为一个拥有大量财产的人如果不知道满足,那么他就会有跟缺乏财物的人一样苦恼;一般人认为一个人心里有长远打算就意味着他有志了,《老子》却说的人才算得上有志。其中的人生意义同样是很深刻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老子》认为,的人(即能够做到的人)才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算得上长寿。站在它的立场上看,活得年岁多却不得善终的人,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呢?所有这些论断,都显示了《老子》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
本章中讲述与自我设计的问题,主张人们要丰富自己生活的一系列观点。一个人倘若能自己、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就能够保持和。
老子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死而不亡”,并不是宣传有神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不生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得困难,因此他始终没有困难。
赏析5本章旨在阐发“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处世哲学。老子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道理,从前几章的内容来看,老子反对以繁琐的禁令去捆住人民的手脚,限制和扰乱百姓的生活。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他提醒人们注意,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到,由到,由到的,所以我们要重视;还要重视,行事。
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为,所以叫无为。把这个道理推及到人类社会的通常事务,就是要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因此,所谓无事,就是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图难于其易”。这是提醒人们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面临着细易的事情,却不可掉以轻心。“难之”,这是一种慎重的态度,缜密的思考,细心而为之。
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
赏析:本则所说的是关于的智慧。这一则所言,意思不止一层:①要注意事物的状态。②是说严重后果形成于之处。③做事要。
这一章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而发展起来的,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事物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注意,杜绝它的的出现。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许多人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开始懈怠,没有保持,缺乏,如果能够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易断的,其死也枯稿。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它死后是干枯的(硬挺挺的)。因此坚强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因此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
赏析:这一章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反复说明这样一种观点:柔弱胜刚强。老子向来主张贵柔、处弱,他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初生之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坚硬了,草木初生之时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这种直观的、经验的认识,可以说是老子处弱、贵柔思想的认识论之根源。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我们感到,这一章又一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这里,无论柔弱还是坚强,也无论“生之徒”还是“死之徒”,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个结论还蕴含着坚强的东西已经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老子在这一章里所表达的思想是极富智慧的,他以自然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奉告,希望人们不要处处显露突出,不要时时争强好胜。事实上,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不少这样的人,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当然,这也符合老子一贯的思想主张。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略。
二、回答下列问题。
1.本节文选涉及到哪些相反或相对的概念?试加以概括。
提示:美-恶(丑)、善-不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自见-(不自见)、自是-(不自是)、自伐-(不自伐)、自矜-(不自矜)、大-小、柔弱-坚强等等。
2.本节文选谈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态度;自知之明,自胜者强;正确对待“难易”;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预见性、积累。善始善终。
三、对于“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说法,你怎样看待?
提示:《老子》辩证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对立项的列举中,特别重视“柔”“弱”“贱”的一方。这就是著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这一观念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作用。从
“老子不为天下先”“先让一步然后还手”到“哀兵必胜”“宁受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在忍让和委屈中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也属于中国的智慧。它仍然承续了不动情感、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以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它不是明晰思辨的概念辩证法,而是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