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时间:2019-05-13 04:5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一篇: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www.xiexiebang.com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恶乎长.(zhǎnɡ)

馁(něi)也

慊.(qiâ)于心 B.塞.(sāi)于天地间 闵.(mǐn)其苗 揠.(yà)苗 C.畎.(quǎn)亩 傅说.(yuâ)胶鬲.(ɡã)D.拂.(fú)乱 拂.(fú)士 曾.

(zēnɡ)益 【答案】 C(A长:chánɡ,B塞:sâ,D拂:bì)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揠.(拔)之 苗槁.(枯干)诚.(果真)大丈夫 B.焉.(哪里,怎么)得 父命.(训导)之 富贵不淫.(惑乱)C.发.(兴起)于畎亩 举于士.(监狱)举于市.(市场)D.人恒.(永久)过 至(极)大至刚 塞.(充满)于天地 【答案】 B(A诚:确实,C士:狱官之长,D恒:常)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敢问夫子..恶乎长。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此之谓大丈夫..。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人恒过.,然后能改 A.不迁怒,不贰过.)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www.xiexiebang.com 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C.过秦论 .D.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答案】 B(例句与B都过“犯过错”的意思,A名词,过错,C指出„„过失,D经过)5.下列句子中的“病”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B.尧舜其犹病诸。.C.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答案】 BD(BD都是“忧虑”之意,A疲累,C病态的)6.下列句子中的“然”字,与“无若宋人然”中的“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我善养吾浩然之气。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D.曰:“是鲁孔丘之徒与?”曰:“然。” 【答案】 B(都当“这样”讲)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告子未知义,以其外之也 .B.威武不能屈 .C.劳其筋骨 .D.饿其体肤 .【答案】 A(A是意动用法,其他都是使动用法)8.文中使用“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想要说明什么道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养成正大刚直之气,只管“集义”,只管使自己做每一件事都合乎义。B.要养成正大刚直之气,做事要顺其自然。C.说明教育孩子,要符合孩子自身特点,不要超前。

D.从反面说明,要养成正大刚直之气,不要急切地追求成功,那样做只会有害。【答案】 C(这不是孟子的意思)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www.xiexiebang.com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C.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答案】 C(C项与例句的“举”都是“被提拔”之意。A项,抬起。B项,拿。D项,发动。)10.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苦其心志 .A苟为后义而先利

.C.劳其筋骨 .

B.饿其体肤 .D.空乏其身 ..【答案】 A(A项是意动用法。B、C、D三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征于色,发于声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案】 B(B项,介词,给、给予。A、C、D三项都是介词,在、从。)12.下面关于选文内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人才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造就,所以人们应正确面对逆境。

B.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

C.孟子采用正反对比进行论证,最终使中心论点突出而鲜明。

D.孟子的观点启示我们,人一方面要经得起苦难,要在苦难面前看到希望;另一方面也要经得起安乐,在受到荣华富贵的诱惑时,把握好自己,不丧失向上的意志。

【答案】 A(A项太片面,孟子在承认客观因素对人成才的影响时,也强调了主观因素的重要性。)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崔尚书雪冤狱

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www.xiexiebang.com

高彦休

尚书博陵公碣任河南尹,摘奸翦暴,为天下吏师。先是,有结客王可久者,膏腴之室,岁鬻茗于江湖间,常获丰利而归。是年笈贿适楚,始返楫,值庞勋构逆,阱于寇域,逾期不.归。

有妻美少,且无伯仲息嗣之属,妻尝善价募人,访于贼境之内,四裔竟无得其影迹者。或曰已戕于巨盗而帑其财贿矣。洛城有杨乾夫者,以善卜称,妻晨持一缣,决疑于彼。杨生素熟于事,且利其色,思以计中之,乃为端蓍虔祝,六位既兆,则曰:“所忧岂非伉俪耶?是人绝气久矣,象见坟墓矣。””妻号咷将去,即又勉之曰:“阳乌已晚,幸择良辰,当为再祝。”妻诚信之。他日复往,振策布算,宛得前卦,乃曰:“无复望也。”仍言:“号恸非所以成礼者,第择日举哀,缞服髽发,绘佛饭僧,以资冥福。”妻且悲且愧,以为诚言,无巨细事,一以托之。杨生主办,雅竭其志,则又谓曰:“妇人茕独而积财贿,寇盗方炽,身之灾也,宜割爱以谋安适。”妻初不纳,夜则飞砾以惧之,昼则声寇以饵之。妻多杨之义,..遂许嫁焉。杨生既遂志,乃悉籍所有,推据优产。又逾月,皆货旧业,挈妻卜居洛渠北。.明年,徐州平,天子下洗兵诏,大憝就擒外,胁从其间者,宥而不问。给篆为信,纵归田里。可久髡裸返洛,疥痒瘠秽,丐食于路,至则访其庐舍,已易主矣。曲讯妻室,不知..所从,辗转饥寒,循路号叫。渐有人知者,因指其新居。见妻及杨,肆目门首,欲为揖认,则诃詈诟辱。妻愕眙以异,复制于杨。可久不胜其冤,诉于公府。及法司按劾,杨皆厚贿以..行,取证于妻,遂诬其妄。时府尹不能辩奸,于是以人之罪加之,痛绳其背,肩校出疆。可久冤楚相萦,殆将溘尽。

命禄未绝,洛尹改更。则衔血赍冤,诉于新政。新政亦不能辩,其所鞫吏则又列夤配邑之遐者,可久双眦洒血,而目枯焉。

时博陵公伊大燕居,备聆始卒,天启良便,再领三川,狱吏屏息,覆盆举矣。揽辔观风化之三日,潜命就役所,出可久,仍敕吏掩乾夫一家,并素鞫吏,同桎其颈,且命可久暗籍其家,玩物尚存。而鞫吏贿赂丑迹昭焉。既捶其胁,复血其背,收录家产,手授可久。断狱之日,通逵相庆,有至出涕者。

(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有删改)注:①大憝(duì):首恶。②鞠(jú)吏:原问案官。③列夤:列,通“裂”; 夤,通“胂”(shēn),夹脊肉。鞭打得脊背开裂。④覆盆:喻冤狱。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值庞勋构逆 值:遇到 .B.妻多杨之义 多:感激 .C.皆货旧业 货:卖 .D.曲讯妻室 曲:委婉 .【答案】 D(曲:周遍,多方面。)

①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www.xiexiebang.com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夜则飞砾以惧之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至则访其庐舍 .秦王恐其破壁 .C.欲为揖认,则诃詈诟辱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妻愕眙以异,复制于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答案】 C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可久之妻盼夫不归,四处打探无音讯,找算卦的杨乾夫占卜,而杨见王妻貌美,就产生了恶念。

B.杨乾夫通过假说卦象、帮助治丧、惊扰吓唬手段,诡计得逞,却没想到战事平息后王可久被遣回乡并找到了他。

C.王可久走投无路,诉诸官府,却被污加罪名,遭到迫害,后王可久再次鸣冤,昏庸的新府尹鞭打流放了王可久。

D.崔碣闲居时就听说了这件冤案,到任不久就开释王可久,捉拿杨乾夫与原问案官,找出证据,处决罪犯,使冤案昭雪。

【答案】 C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有估客王可久者,膏腴之室,岁鬻茗于江湖间,常获丰利而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年,徐州平,天子下洗兵诏。大憝就擒外,胁从其间者,宥而不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先前有个叫王可久的商人,家中富有,每年在江湖之间卖茶,经常获得丰厚的利润。

(2)第二年,徐州叛乱平定,天子下达战争停息的诏书,首恶就擒之外,在叛乱期间被迫跟从的,宽恕并且不再问罪。

【参考译文】

尚书博陵公崔碣任河南尹时,铲奸除暴,成为全国官吏的楷模。先前有个叫王可久的商人,家中富有,每年在江湖之间卖茶,经常获得丰厚的利润,这一年他携带资财到楚地去,①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www.xiexiebang.com 刚刚打算搭船返回,正赶上庞勋造反,他陷入贼寇地区,超过期限不能回家。

王可久有个妻子貌美年轻,并且没有伯叔后代这类人,妻子曾经出高价招募人,到贼寇境内去探访,整个境内都没有找到他的踪影,有人说已经被大盗杀害并且占有了他的资财。洛城有个叫杨乾夫的人,以善于占卜著称,王可久的妻子早晨拿着一匹绢,到他那儿解决疑惑,杨乾夫早就了解这件事,另外有贪婪她的美色,思谋着用计策算计她,于是给她拿着签筹虔敬地祝祷,卦象已经出现,杨乾夫就说:“你所忧虑的难道不是你的配偶吗?这个人已经死了很久了,卦象显示已经进坟墓了。”王妻哭着就要离开,杨乾夫即刻又劝她说:“天已经晚了,希望挑选好时辰,再替你祷祝。”王妻确实信任他,有一天又去了,摇动签筹并布卦推算,清楚地得到先前的卦象,杨乾夫于是说:“再也没有希望了。”接着说:“一味号哭悲伤不能用来完成丧礼,只管推选日子举办丧事,穿上用麻布制成的丧服,用麻束住头发,绘制佛像,管僧人吃饭,用来积累阴德。”王妻既悲伤又惭愧,认为他说的是真心话,不论大小事,一切都托付给他。杨乾夫支持办理丧事,非常尽心,于是又对她说:“女人孤独无依而又聚集大量资财,贼寇强盗正猖獗,这是你的灾祸呀,你应该割舍所爱来谋求安定舒适的生活。”王妻起初不同意,杨乾夫夜里就扔石块使她恐惧,白天就大讲贼寇之事吓唬她。王妻感激杨乾夫的恩情,就答应嫁给他,杨乾夫已经顺遂了心愿,就全部登记所有,进而占有优厚资产。又过了一个月,把过去的产业全部卖掉,带着妻子迁到洛渠北居住。

第二年,徐州叛乱平定,天子下达战争停息的诏书,首恶就擒之外,在叛乱期间被迫跟从的,宽恕并且不再问罪,给盖上印章作为证明,赦回故乡,王可久光头裸体返归洛阳,疾病缠身躯体丑陋,像乞丐一样沿路乞讨,回到家乡后就寻找自己的家,发现早已变换主人了,多方打听妻子的下落,不知到哪里去了,反复不定饥寒交迫,沿路号哭,渐渐地有人认出了他,于是指给他新家,他见到妻子和杨乾夫,在门口闲望。他想拱手行礼相认,却被杨乾夫呵斥辱骂,妻子用诧异的眼光惊愕的注视他,重新被杨乾夫控制,王可久不能忍受这样的冤情,向官府投诉。等到司法部门查办此案时,杨乾夫大肆行贿,向王妻取证,就诬陷她的证词不实。当时府尹不能分辨奸人,于是就用诬告人的罪名强加给他,狠狠地鞭笞他的脊背,带着枷被驱逐出境,王可久心里的冤情和肉体的痛楚相互缠绕,几乎要死了。

王可久天命未绝,洛城府尹变更了,他就带着血海深冤向新府尹投诉,新府尹也不能分辨,那个原审问官于是又把他打得脊背绽裂发配到荒僻的地方。王可久双眼眶流血,并且眼睛干枯了。

当时崔碣在伊水闲居,听到整个案件的始末。机缘巧合,崔碣被任命为河南尹,管理司法的官吏都闭住呼吸,冤狱都被揭发出来。崔碣骑马观察了三天风尚教化,就暗地里派人到服役的地方,放出王可久,另外命令官吏突袭逮捕杨亁夫一家,一并原审问官,一起拴住他们的脖子,并且命令王可久暗地里检点被捕二人的家里,原王可久家的玩物还在,原审问官被杨乾夫贿赂的丑事昭然若揭,捶打他们的肋骨,再打得他们的脊背出血,收缴统计家产,亲手交给王可久,案情大白那天,一条街上的老百姓相互庆祝,有的甚至流出泪来。

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www.xiexiebang.com

四、高考热点

1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有人认为,“文学反映时代”是一种过时的理念,现代文学更注重对人的个体生存和“内世界”的呈现,追求的是文学的超越性、永恒性而不是时代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深刻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真实现状 ②优秀文学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与反映时代并不矛盾 ③“超越时代”不是悬浮在半空中超越 ④它们至今仍具有超越性的影响

⑤某种意义上,越是时代的,才越是永恒的

⑥完全脱离现实感的作品无论在现世还是后世都不会真正受欢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③⑥②⑤①④

18.把下面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①数字阅读的载体是带屏幕显示的诸如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电子仪器。②各国年轻人越发欢迎和追捧数字化阅读。③数字阅读是一种新型阅读方式。

④数字阅读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等优点。

⑤数字阅读的内容是以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相片、博客、网页等数字化方式呈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数字阅读是以电子书、网络小说、网页等数字化形式呈现其内容并以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电子仪器为载体的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等优点的日益受到各国年轻人欢迎和追捧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

19.下面是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写的推荐词,请另选一首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古诗词,写一段推荐语。(语言有文采,不必拘泥于所给例句的形式,要突出所选古诗词的特点,不少于60字)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晓畅易懂。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意境优美。喜欢李清照的词,因为它情感真挚。一首《声声慢》,道出了人间多少愁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www.xiexiebang.com 【答案】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一幅气吞万里的江山图景,是一幅恢弘壮丽的历史画卷。它用窥民疾苦的眼取景,用浩然正气构图,用报国热情调色,再用如画的语言将其装裱得浑然天成!

五、读写创新

20.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伐木工人,老板给他一把利斧,他第一天砍了18棵树,老板说:“不错,就这么干!”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干得更加起劲,但是他只砍了15棵树;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树。

工人觉得很惭愧,跑到老板那儿道歉,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好像力气越来越小了。老板问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

“磨斧子?”工人诧异地说,“我天天忙着砍树,哪里有工夫磨斧子!”

请以“生活中要注意‘磨斧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向】 “生活中要注意‘磨斧子’”只是一个话题,它只是提示写作的方向、范围等。构思前先要仔细阅读材料,从中得到启示,从而准确地立意。

可以从文中“磨斧子”的事情本身展开联想,结合现实生活虚构类似的故事,比如可以由“磨斧子”联想到磨炼意志,谈磨炼意志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拟题参考:“磨刀不误砍柴工”、“也说忙碌”、“走走停停”、“小结人生”、“为了更好地走”、“蛮干害人害己”、“走·思·行”„„

【佳作赏读】

走走停停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未知路,那么走就是我们勇往直前的方式,我们拼搏,我们奋斗,我们披荆斩棘;停则是我们通往终点的加油站,我们思考,我们总结,我们蓄势待发。

竹,每上升一步就做一个小结,于是有了它的俊秀挺拔,“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走走停停造就了竹顽强清高的君子品性。

汉朝初年的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是为了让汉朝兴旺发达而作出的暂时停歇,没有这休养生息,哪来人民的安居乐业?哪来汉朝的繁荣壮大?更别说汉武帝大一统的盛景了。停,换来的是一个国家的繁荣兴盛;停,使一个民族蓬勃发展。

战争年代,大大小小战役的胜利无不是领导者运筹帷幄的“停”换来的结果。军事家们在地图上勾勒的美丽之花,是停;战争前对敌军情况的了解,是停。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绝不是只有勇往直前、斗志昂扬的士气而缺乏对战情的冷静的分析和思考。有勇无谋只不过是一介草莽;有勇有谋,才是真正的英雄。停,是思想的沉淀;停,是蓄势后的勃发;停,是惊天霹雳前的一片宁静。

黄土高原的形成是停的结果,漫天黄沙随着呼啸的北风被吹落到地上,一日又一日,一

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www.xiexiebang.com 年又一年,才铸造了今日黄土高原的雄壮广博,如果没有这“停”,我们哪里会看到今日广阔的黄土高原?如果没有这“停”,那肆意飞舞的魔鬼般的黄沙不知又会使黄河的河床高上几米,不知又会使中国的沙漠面积扩大多少。停,是伟大的壮举;停,是历史的积淀。

山能就其高,是停,是那细小的沙砾经过多少岁月的“停”而形成的巍巍高大的雄伟的身姿;海能成其大,是停,是那一点一滴的水珠经历无数年的“停”而形成的汹涌澎湃的宽广的胸怀。

“磨刀不误砍柴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更新,要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这就要我们在不断行走的过程中学会停。

停,不是不思进取;停,不是静止不前。恰恰相反,停,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前行;停,是为了我们的前进方向更明确;停,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动力。停停你的脚步吧!思考,总结,让我们用停来迎接下一次伟大的成功。

【名师点评】

本文题目“走走停停”紧扣话题,引出了在奋斗之路上需要不时停下来思考的道理。文中从“竹”的小结想到人生的小结,从汉朝想到战争,从战争想到高山大川,思路开阔,联想丰富,给人无尽的启迪。另外,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特色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二篇:第6课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学案

第6课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孟子“浩然正气”的基本内涵,学习孟子运用比喻、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落实字、词、句,疏通课文。

2、加强诵读,整体感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孟子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孟子“浩然正气”的基本内涵,并从中借鉴立身处世的策略。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知背景

本篇孟子通过对话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善养浩然之气。他提倡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的而产生的。一个人做事情只要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这种气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面对生死的抉择,他们为民族、为人民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种浩然之气,凝成了我们民族不屈的气节和尊严。

二、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1.单音字 恶(wū)乎长

馁(něi)

不慊(qiè)

闵(mǐn)其苗

揠(yà)苗

槁(gǎo)

畎.......(quǎn)亩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bì)士

...2.通假字

(1)行有不慊之心(通“惬”,惬意).(2)往送之门,戒之曰(通“诫”,告诫).(3)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4)困于心,衡于虑(通“横”,横塞).(5)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6)往之女家(通“汝”,你).3.古今异义(1)无是,馁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2)今日病矣(古义:疲累,今义:疾病).(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古义:奋起,今义:干,做).

(4)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义:男子,今义:女子的丈夫)..4.一词多义

长(1)敢问夫子恶乎长(擅长).(2)予助苗长矣(生长).正(1)而勿正,心勿忘(预期).(2)以顺为正者(正道).(3)立天下之正位(端正的). 5.词类活用(1)以其外之也(名词作动词,把„„看成身外之物).(2)必先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困苦).(3)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举行加冠礼).6.特殊句式

(1)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判断句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状语后置句(3)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定语后置句(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动句

三、布置作业:

1、积累到作业本上

2、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第一则:

1、何谓“浩然之气”?

“至大至刚”,“塞于天地”——形态

“配义与道”——性质

2、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原文回答)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3、义和气是什么关系?(用原文回答)

(1)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2)是集义所在者,非义袭而取之也。(3)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4、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

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

现在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5、“浩然之气”的定义对我们人格的修养有什么启发?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此为“直养”;若行事无道和义,气则萎靡不振,就会丧失气,此为“害”。

小结: 所谓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本则中所谓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已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孟子的战斗性正源于自身充盈着的浩然正气。他用这正气去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去唤醒民众向罪恶统治作斗争。浩然正气贯穿在他一生的全部言行之中。

(二)第二则:

1、本章关键词是什么?论题是什么?

关键词是大丈夫;论题是何谓大丈夫。

2、何谓大丈夫?(用原文回答)

孟子认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3、本章开篇提到非常厉害的两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公孙衍和张仪,景春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和张仪的?孟子认为他们称得上“大丈夫”吗?

景春是从内心里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的。他判断大丈夫的标准是张仪、公孙衍他们表现在外面的威势和个人的为所欲为。

孟子认为公孙衍和张仪不是大丈夫。情感上是不认同二人的行为的。说了“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4、历史上哪些人可以称上大丈夫呢?

精忠报国的岳飞、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亮剑》中的李云龙等。

5、浩然之气与所谓大丈夫的气节,它们的共同点在哪儿?

浩然之气也好,大丈夫的气节也好,凸显的都是对仁义道德的持守和坚定的践履。小结:孟子借女子出嫁当顺从丈夫的事例,讽刺公孙衍和张仪通过阿谀苟容来窃取权势,不是真正大丈夫该做的事,并明确地阐述了什么是大丈夫。

(三)第三则:

1、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都来自社会底层,都出身贫贱,都经过艰苦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成就一番大业。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2、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3、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孟子的这个观点对我们这些正在为学的学子有何启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例证法、道理论证法。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才干,有所作为。

小结:这章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

二、探讨:

1、我们如何看待“利”和“义”?

首先,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对于生存着和需要生存着的人来说,有些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他认识到人活着就有需求,人的需求是开放的,而且一些需求必须不断地得到满足。因而当政者要顺着民众的需求,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其次,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孟子指出,在尽量使物质享受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务必加强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

朱熹《孟子集注》说的好:“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不唯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么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惟利是图,不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利义齐飞,君子已不羞与言利,或者说,君子也要言利。但是不是也有必要多言“仁义”而“救其弊”呢?当然,的确也不可能只说仁义而不说利,这已不合乎我们今天的现实。应该是既说利也说义,或者,还是用圣人孔子的那句话来调节,叫做——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2、孟子的“义利观”,到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在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由此可见,利对人的诱惑是十分巨大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并且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多指的是“权力”和“金钱”等,很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对这样的人而言,孔子、孟子的话,无疑是一味“清醒剂”。孟夫子的“义利观”对我们今天公民的道德规范建设,也很有借鉴意义。

四、布置作业:

1、做《同步练习》(第三课时)

2、课外练笔: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有感

第三篇:江西省南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六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

2、能清楚什么是“浩然之气”?和怎样培养浩然之气?

3、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教学过程:(第一段)

一、导语:

本文主要给大家讲解前两段,第三段初中已学过了。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二、熟读成诵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三、解释本文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讲解: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冲霄汉,作为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勇敢的力量,当然还必须是行正义之事,不能行苟且之事还踌躇满志,就麻烦了。所以必须有义和道相匹配。)

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讲解:这告诉我们培养浩然之气要坚持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不要去做问心有愧的事情,否则这就是你人生的污点,就像如果一个人进过监狱以后,不管他以后怎么做或者做得再好,这都是他人生中难以抹杀的污点。)

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一、讲解本文掌握通假 行有不慊于心(慊通“惬”)往送之门,戒之曰(戒通“诫”)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女通“汝”)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读准字音:

馁(něi)

慊(qiè)于心 闵(mǐn)其苗 苗槁(ɡǎo)傅说(yuè)拂(bì)士 词类活用:

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意动用法,以„„为外)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名词用作动词,加冠,戴帽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苦、劳都是使动用法)

2、思考:“气”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明确:精神。浩然之气实际上指一种由于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己毫无愧、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

当然具体的精神内涵本文中阐述的很详细。2思考:什么是浩然之气?(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明确:至大至刚 配义与道

(回答时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要点)3思考:怎样培养浩然之气?(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明确: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要坚持)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心中常念且勿急功近利)用比喻的句子来回答?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揠(yà)之

畎(quǎn)亩 胶鬲(ɡé)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现在是什么意思?

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

现在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浩然之气”的定义对我们人格的修养有什么启发?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此为“直养”;若行事无道和义,气则萎靡不振,就会丧失气,此为“害”。

4、注意文中的具体语法知识的讲解可参考课本 教学过程:(第二段)一导语

本段孟子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即顶天立地的“人”(不要只说男子汉还包括女中豪杰呢)那些社会地位比较高,对社会影响比较大,呼风唤雨气势凌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么?或许我们的印象里:这些人就是厉害,不是他们又是谁呢。但是按照孟子的标准,这些人不一定都是。

孟子借女子出嫁当顺从丈夫的事例,讽刺公孙衍和张仪通过阿谀苟容来窃取权势,不是真正大丈夫该做的事,并明确地阐述了什么是大丈夫。

三、讲解

1文言知识可以参考课本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课下注释学生需要仔细看看。

实际上就是说这些人在外是多么的风光,呼风唤雨气势凌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在内或在国君面前却是唯唯诺诺阿谀苟且、人格何其卑下这些人怎么能算是真正的大丈夫呢?可以想到的典型例子“和珅”(实际上我想孟子之所以贬斥他们,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些人拿着自己所学去追求财富和地位特别是苏秦的例子二是这些人搞得社会不安宁,总是想着以暴制暴,用战争的方式来对付对方,这和孟子的推行仁政的主张是完全相违背的。)

3、思考:大丈夫应具备什么条件或素养? 明确:仁 礼 义

(可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知)

4、思考:“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和我们经常说的孟子的那一句话的意思接近

明确: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5、思考:结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思考举例历史上的那些人是大丈夫? 明确:屈原 苏武 文天祥 谭嗣同等等

(考虑韩信算一个么,按孟子的标准他其实不算的,有同学可能会想到后来的他成了大将军,我们就事论事,如果都像他那样,面对一个地痞无赖就“威武能屈”,那还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么这样的义行么。)

由此可见,所谓的大丈夫并不是离我们特别远不可及,而是让我们触手可及的,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想做都能做到。

6、思考:孟子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都来自社会底层,都出身贫贱,都经过艰苦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成就一番大业。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7、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8、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用了什么 论证方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例证法、道理论证法。

9、孟子的这个观点对我们这些正在为学的学子有何启发? 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长才干,有所作为。

小结:这章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

总结:思想内容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的昂扬之气;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廉正清明之气。有了这三气,即可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

写作特色:

(1)善用寓言,说理形象。(2)善用排比,增强说理气势。(3)善用典型事例,增强说服力。

四、布置作业

第四篇:【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后精练 2.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A.敢问夫子恶(wū,表疑问,何)乎长 .以直养而无害,则塞(sāi,充满)于天地之间 .B.行有不慊(qiàn,快心、满意)于心,则馁(něi,意气、萎靡不振)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ɡǎo,枯干)矣 .C.宋人有闵(mǐn,同情)其苗之不长而揠(yà,拔起)之者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yún,除草)苗者也 .D.行拂(fú,违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ɡ,同“增”)益其所不能 ..丈夫之冠(ɡuān,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已经成人)也,父命之 .解析 B项“慊”应读“qiè”。C项“闵”,忧虑。D项“冠”应读“ɡuà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C)A.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B.岂不诚大丈夫哉 ...C.所以动心忍性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析 C项“动心”,本文指“使他的心受到惊动”;今义指思想、感情发生波动。

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曾益其所不能 C.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解析 A项“女”通“汝”。B项“曾”同“增”。C项“慊”通“惬”。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C)A.必先苦其心志 .B.饿其体肤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空乏其身 .解析 A项“苦”,使……遭受困苦。B项“饿”,使……受饿。D项“空”,使……受穷困。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归①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然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槁矣③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则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解析 “然”:……的样子/这样。则:表已然,相当于“原来已经”/与下句的“则”照应,表示并列关系。

6.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句: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C.而良人未之知也 D.先生将何之

解析 例句和B项均为判断句,A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D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二、阅读与鉴赏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我知言:懂得 .(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盛大流行的样子 ..(3)则塞于天地之间:充满 .

(4)苗则槁矣:枯干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以直养而无害:表承接关系,无实义 .(2)非义袭而取之也:表承接关系,无实义 .(3)其子趋而往视之:表修饰关系 .(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表承接关系 .9.下列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D)A.今日病矣

B.无违夫子 ...C.此之谓大丈夫

D.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解析 “无益”,没好处,没用处。

10.本段文字所含成语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答案 揠苗助长。违反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11.本段中,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如何养成的?

答案 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12.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

13.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画线部分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答案 画线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14.孟子在文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有(AD)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解析 B项谈的是鉴别人才。C项谈的是做人的思想境界。15.孟子认为,成就大事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案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16~19题。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注 ①宋勾践:人名,身世不详。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吾语子游

游:游玩 .B.人不知

知:了解 .C.亦嚣嚣

嚣嚣:自得其乐的样子 ..D.修身见于世

见:出现 .解析 游:游说。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子好游乎.A. 相与枕藉乎舟中.,亦嚣嚣人知之.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C. 求则得之.故士得己焉.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①

解析 C项都是副词,就。A项句末语气词,吗/介词,在。B项代词,自己/宾语前置标志。D项句末语气词,不译/兼词,于此。

18.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 孟子主张道德人格至上。不得志时一身正气,显达了利泽于民。1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译文:因此,士人不得志时不丢失义,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不得志时独自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要同时给天下人带来好处。参考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给你谈谈游说。人家了解我,我自得其乐;人家不了解我,我也自得其乐。”

宋勾践说:“怎样才能做到自得其乐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乐行仁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因此,士人不得志时不丢失义,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不得志时不丢失义,所以士人可保持住自我;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所以百姓不会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泽加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出现在世人面前。不得志时独自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要同时给天下人带来好处。”

第五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后反思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后反思

吴东芳

上完公开课,总是感觉一种莫名的轻松感,一种难得放下的解脱,但也有诸多的遗憾,或许正应了那句话吧,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话有时是一种托辞,但在我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份鞭策。课题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许多知道我的性格的老师都说他们所期待的我身上的那股浩然之气没有出来。评课时几位老师给出的评价很高,特别是“结构完美,环环相扣”,我心里知道遗憾就是这样产生的。这次开课的教研课题“品读文化经典,感悟人生哲理”,在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要怎样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能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况且集孟子的长于譬喻和善于辩论于一体的本篇文章难度实在是太大。这样的教材完全交付给学生自主学习是不可能,教师如何引导,课前要做怎样的准备,都需要深思熟虑,取舍之间,方显智慧。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理想与现实总是有着差距。

一谓善养: 一堂课宛如写作,要保证一篇文章思路清晰,尤如庖丁解牛,顺势而下,游刃有余。这节课,我就选择以“浩然之气”为切入点。学生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后我板书了“人间正气,浩然长存”八个大字进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一个幻灯“时光机”让学生明白文化经典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上的意义,以及阅读《孟子》的意义,进而知人论世,了解孟子的人生经历以及政治主张。毕竟史书对孟子的一生只做了简单的概述,他的人生到底有着怎样的波折与煎熬,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第三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品味孟子个人所经受的一切,感悟“不经历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深刻含义,再延伸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一个人之所以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他一定有着不一般的经历。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既研读且明确了文本的含义,又进一步了解孟子的一生以及那个动荡诡谲的战国时代。有鉴于此,孟子奋起而大力批判自己所处的时代,并提出许多有力的建议,希望通过他的学说,引领时代步入理想的正途。再出示幻灯让学生朗读及体悟冰心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他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告诉学生一个真理“生命之花只有经历风雨洗礼才会更加娇艳”,那么很自然就谈到孟子的浩然之气。其实又何止本节课才有这样的蓄势,从上《孟子》开始,我与学生便有了准备,对“孟子文章风格的气势如虹、澎湃磅礴与其性格的刚烈、棱角分明、特立独行、愤世嫉俗是分不开的”有了基本的了解。孟子毕生都在“逆流而上”,抗拒并批判整个时代的潮流,其精神动力之一就是他怀抱的强烈的使命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表现的是孟子的愤怒与入世,更是一份豪迈之气、自信之气。浩然之气已不言而喻,剩下两节内容自然就迎刃而解。这样的切入点,可谓“善养”,即知人论世。“品读文化经典,感悟人生哲理”便有了源头,相信学生早已经开始有了一股跃跃欲试的血气在贲张。

二谓知言: 本篇课文选了孟子的三则材料。这三则材料是散见于各处的,那么编者将这三篇文章统统放置于一起并且统归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之下,应该考虑到了这三篇文章在思想上的连贯一致。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落实这样的特点呢?首先我把第三则材料作为本堂课的教学突破口,这三则材料在思想上既自成一体,又可独立成章的。我们怎样在教学中既能抓住这三则材料所共同体现的孟子的核心思想,同时在教学中又不将这篇文章割裂开来。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一是“气”,一是“仁”,一是“礼”,一是“义”,一是“大丈夫”;在文章的理解上,第一则材料着重理解“如何养”,第二则材料着重理解“什么是大丈夫”。这样通过对这几个概念和问题的理解与思考,我们就抓住了这几则材料的核心思想。在朗读完第一则后,学生回答了“何谓浩然之气”,如何“善养浩然之气”,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谈谈对这节文字的理解与困惑,他们的感言让人震撼,连同他们的问题都是我始料未及的。其实这便是整节课的最精彩之处。他们还在言犹未尽,可是我还是为了课堂结构的完整,又往前迈了一步。提出了“‘揠苗助长’的故事与我们之前学过的《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的种树之道是否有相似之处”,学生大声回答:“顺其自然”。即顺从一切事物的本然状态,顺从它的本性。大禹治水就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典范。古往今来,能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又有几许呢?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心急图快。其实不仅知识积累如此,技艺学习如此,我们的进德修业、立身处世的方方面面,又何尝不是呢?关键在于营养的吸取、能力的增强。万事总有规律,不是你的一厢情愿就能如愿。那么追名逐利的不就是那个“茫茫然归”的宋人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林则徐送给同样被贬的左宗棠的一副对联,告诉我们无私则无畏,唯有宽容才是处世之道。孟子总是这样的“气盛言宜”,有一身正气,有满腹经纶,如何言说都不为过。又恰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常年的读书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素养,因为常读书的他全身则会洒满了人性至善至美的光辉。也因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以我“知言”。

读着《孟子》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孟子那摄人心魄的强韧生命力所震撼,孟子生于乱世,却不随俗俯仰,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且时时以他雄浑有力、一针见血的笔锋直指时代的堕落,尤其是当时盛行的功利思想。各国统治者多半近视,只追求一时的利益,而从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游走各国,凭其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借着对国君的献策,图谋个人的荣华富贵而置百姓福祉于不顾。因此当景春说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时,孟子予以了激烈的反驳,通过妾妇必敬必戒以顺为正的类比告诉我们公孙衍、张仪之流通过阿谀苟容来窃取权势,内心并无操守,他们作威作福使天下苍生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如果说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是为了说明浩然之气要配以“道”的话,那么妾妇之道及公孙衍、张仪之流乃不义之行就是为了说明浩然之气要配以“义”。紧接着作者很自然谈到“大丈夫之道”,第一居天下之广居(仁),立天下之正位(礼),行天下之大道(义),对仁礼义的坚守达到至大,第二“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表明有浩然之气的人在得志时能经天纬地,贫穷时能恪守道义。也可以用孟子另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来阐述。第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无论何种情况都能保持自身的正气。在品读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大丈夫”与“浩然之气”有何共同点?拓展延伸两个问题“我们自身是否也具有此浩然之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培养“浩然之气”?但这些问题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只好留给学生去思考了。

三谓遗憾 : 这堂课从品读到感悟,应该说基本是完成了。但这只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来说,就很值得思考与反思了。首先作为一个有相当文化内蕴的文言文教学来说,缺少了一个给学生以充分诵读、理解的时间与过程。其次,由于安排的课堂容量过大,明显受课件的束缚,无法自由发挥,课堂始终在事先预设当中。教师过于设计,而放弃学生的困惑与见解的表达,实在是舍本逐末。助长之后”茫茫然归“的感觉时时从后背袭来„„

下载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