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5 07:4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写写帮推荐)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

地球的公转这部分知识的难度较大,同学们难以理解,但同学们很感兴趣。

虽然学生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现象。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运动(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两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因此,我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要求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分解一下这个课标,我们常说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所以学生成为演示的主体。演示环节的设计:我在讲授新知之后,让学生参与演示地球的公转。演示一年中地球的公转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

总之,整堂课,我试图让学生处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参与学习,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本次的执教,我归纳了以下几个注意点:

1.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还相当有限,因而必须尽量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进行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地球公转的运动过程。

2.以启发式的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主,老师讲解适时进行,以弥补学生在其它知识方面的不足,从而让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本节的内容。

第二篇: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1

今天下午我用老范的课件上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虽然用前修改了下,依然感觉不顺手。范老师先讲四季和五带,后讲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我觉得逻辑顺序不对。正确的逻辑是:由于自转和公转产生了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才使得地球表面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样才使得地球产生了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此外,在讲黄赤交角的变化引起热带、温带、寒带的变化时,我发现学生直观地看动画比用数学的方法证明效果更好。用数学证明,必须讲太阳直射光线和晨昏圈垂直这个知识点。引入的数学知识越多,学生畏难情绪越大。

今天和另外一个地理老师交流了会,发现应该让学生做《新新学案》这个练习。我一直没给学生布置地理家庭作业,以为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就行了。其实,少量的练习还是有必要的。同时,感觉自己不够扎实,学校配备的《新新学案》没放在眼里。水平不咋地,还傲气得不行,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了哈。

地球运动这节课,我要好好备课,力争每节课效率最大。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2

从教参上看,人类认识地球在公转经历了长期而有艰难的过程,虽然我们的学生多数通过阅读书籍已经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是到底人们是怎么发现地球在公转?有哪些证据能够说明地球在公转?学生知道的只是一个纯粹的结论,而不知道该结论从何而来,这也正是本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让学生经历人类发现地球公转的过程,寻求地球公转的证据,又要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公转的历史,让他们知道任何科学发现都需要漫长的过程,科学结论的得出切实可靠的有效证据,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结论的得出可能有多种形式和证据。

在这节课前,我问你认为地球在公转吗?几乎90%的学生都认为地球在公转,他们的知识多数来源于科普书籍或家庭教育,但这种先前知识中几乎不存在提供科学证据证明地球公转,更多地在描述地球公转的特征(我从一些科普书上看到一般包括包括轨道、方向、周期等等)知识信息,既然学生多数已经知道该问题的结论了。因此重点也就放在寻找科学证据上证明上,体验科学家探索的历程。

在处理模拟实验这个环节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了第一副图中在不同位置观察星星会有哪些不同?在充分讨论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看书尝试说说这个模拟实验该如何操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老师在这里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如用什么代替星星比较合适?模拟地球公转时怎么站位?为什么要被对着太阳?观察几次比较合适等等,更要提示学生及时做好记录。这个环节里面,我觉得实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两颗星星的位置间距多少比较合理?离地球公转轨道的距离多少?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观察到的星星之间形成的偏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距离太远的话,学生观察到的数据都是自己估计出来的,误差比较大。当然实验后,学生都能观察到星星之间的视差,并且随着星星距离我们位置的不同,视差也发生变化。

只是我自己还有些疑问:恒星周年视差的现象是所有星星都会产生的吗?我们对多数恒星自身的运行情况并不知情,有学生问如果有些恒星的运行情况和地球公转轨道和速度差不多,还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吗?当然这种建立模型构建事实的推理方法,在科学研究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够从这个实验中学到这种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就是在运用这个方法解释天体运行现象时,不知道对学生本身知识认知情况是否有一个先行了解。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模拟实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公转这样一个事实吗?并且恒星的周年视差对多数老师来说也应该是一个新概念,书本确解释的如此简单。既然按照我们的实验方法,能够轻易地看到恒星的周年视差,那么科学家(如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说这个观点时,怎么就不能证明地球在公转呢?

我觉得教材在建立模型时已经将有一个模型――科学现象的联系过程,为什么这样的模型能够解释科学事实或现象,而先前的许多科学家却没有认识?如果科学结论真的这么容易产生的话,我们为何教的如此费力?可以说这个将模型与科学现象建立联系的过程这种先前知识在广大学生脑海里是不存在的,而这个模拟实验恰恰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将两者建立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其实已经跨越了重大的一步。现代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未知自然现象,到知道这是怎样一个事实,再到如何解释这个现象(有哪些事实),当我们无法用事实来解释时,只能通过模拟实验,而在这课模拟实验的方法和设计我觉得是很有难度的。就像目前科学家多数认为:宇宙是由宇宙大爆炸产生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最近就表示用模拟一次“宇宙大爆炸”,来探索宇宙的奥秘。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投资额达60亿美圆。这次模拟“宇宙大爆炸”,将对此前提出的科学理论和假说进行验证,并最终解答一些与宇宙相关的根本问题,如:宇宙的形成及其构成;此外,科学家还希望在对撞过程中能够产生其它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黑洞”。现在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将我们设计的模型和地球公转建立联系,并且适应学生的先前知识。

书本在介绍恒星的周年视差时,提出:为什么人们长期不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这样一个问题放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有些本末倒置,前面我们模拟实验中让学生已经发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在这里怎么又可以说,科学家怎么没发现呢?这在逻辑上没有明显问题吗?这段补充资料的介绍很好,只是对于角秒这个单位认识还不到位,这是一个距离单位还是一个角度单位,最好能给出一定的解释。

最后这个解释昼夜交替的过程是顺利的,在介绍完科学家发现恒星周年视差的过程后,学生对于人类认识地球公转的过程有了更多更丰富的了解,只是不知道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在学生掌握寻找地球公转的证据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3

“地球的公转”这一节的内容包括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这些内容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就是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和地球公转的意义。

这一课内容难度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内容较多。因此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教材对于知识的要求并不高,学生只要记住“公转示意图”和“五带划分”就可以了。在教学设计中,我就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设计我的教案。

现对我的教学活动中的环节,反思如下:

一、不足之处:

1、语言表述有时不够明白清晰,例如,在发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太阳”的时候,应该一笔带过,表述不清楚的时候学生就不容易明白老师的意图,达不到教学设想。

2、提问时问题的表述没有针对性,范围有时太大。比如:在讲到以自己的家乡为例来说明四季的形成。我就问到:为什么是春季?为什么是夏季?问题问出来了,学生都有点茫然,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回答。

3、在鼓励学生激励学生方面做得还不够。表扬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我做得还有些欠缺。学生的回答有不少答案都能令我感到意想不到,都应该及时地予以表扬。但我为了抢时间,抢进度,却忽略了教学中这一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环节。如学生对于四季的形成进行的归纳,说得较为全面。此时就应该及时在全班给以表扬。让学生能学得更有兴趣,对其他同学的学习也是一个激励。

4、面对具体的课堂进度和表现,应该因势利导,要能够打破计划,对预定目标及时反思和调整,灵活性不够。因为对学生不熟悉,也就不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此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对课堂内容和进度要准备地把握,及时地调整,不能还是按照原定计划来完成,如果这样,反而起不到预定效果。

5、在教学中还有一些细节做得还不够完美。例如教学语言的精确,教具的摆放和使用,调动学生的气氛等方面,以后教学中都需要注意。

二、可取之处:

1、教具准备比较充分。为使学生都能动起来,都能真实地观察到公转这一现象,我准备了六个地球仪,每个小组都能用到,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2、能较好地创设情境。首先每个小组发一个乒乓球作为礼物,这样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好的意境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和欲望。

3、教学内容能紧紧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好地理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习掌握知识就是要在动手,动脑,和作中得到。所以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学习。

三、课堂重建

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突出了重点和难点,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地球是怎样自转的以及五带的划分。学生对空间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也树立了科学的宇宙观。但是针对我感觉的不足之处,我认为如果让我再重新设计,我会更注重问题的设计,我要问得更加合理,更加具有针对性。更要注重引导。例如在联系到以自己的家乡为例,说明四季的变化这个问题时,可以从昼夜时间差异、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气温的差别这三个方面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最后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我们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已的教学智慧,要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精妙点拨,让教学充满灵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4

地球的公转这一课内容难度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内容较多,从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再到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地球公转这一部分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两部分教学内容,即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尽量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演示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情形,让学生总结出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包括周期、方向、轨道形状等;通过简单的示意图与圆规展示,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通过直观的flash演示,让学生了解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的移动情况,并在图中读出。最后,以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坐公交车的问题,对整堂课做一个拓展,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整堂课,教师试图让学生处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参与学习,并以此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而,课堂中还是有很多细节的问题需要注意,例如教学语言的精确、教具摆放的合理,另外,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途径。在这些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改进。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5

九月二十日,我在七年级一班上了一节地理课,授课内容是“地球的公转”。在此,我进行本节课的课后反思。

课前分析:地球的公转,是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同时,地理也是学生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课,学生们对地理课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尤其是地球的运动这一部分,属于自然地理,需要学生们有良好的空间立体思维的想象力,“地球的公转”中,四季的形成特别是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更需要学生加以理解,本节课难度较大。

课后反思:优点:课堂引入贴近生活;知识点能够依靠板图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在地球公转图中给出夏至日在公转图中的位置,提问如何分辨春分和秋分;课堂中关注对C、D类同学进行提问;能够有效运用加分鼓励政策,注重小组合作探究。

不足:首先,本节课心态上不够平缓,在处理学生不会的问题时,过于急躁,反复讲解同一个问题,打乱了原本的备课内容及时间的设定,出现有的知识点没有进行再一次的结论强调,而是直接讲完之后展示结论,导致同学们听清了原理却不懂得结论,反馈过程中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使本节课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出现教学事故。其次,本节课知识点之间存在衔接不连贯问题,教学设计的知识点之间应存在递进性或因果关系,使学生具体掌握所讲知识的系统性。第三,小组讨论时没有提出纪律性的要求,导致这一环节课堂秩序较为混乱,不易控制。第四,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的划分中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讲解中,使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导致学生们听不懂,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第五,学生回答问题后,对于微小的错误没有予以指出纠正。第六,教态方面,表现过于紧张,乃至给人一种慌张的感觉。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第一,应深入了解初中地理教学标准,了解天津市地理会考的考试范围及考试题型,使教学内容符合标准要求,避免教学内容偏难和复杂化;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应明确强调,必要的话应反复强调,反复检测,达到学生能课上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第三,课前应做好详细备课,做好知识点的衔接转承,让地理教学系统化,地理知识体系化,使学生具体掌握所讲知识的系统性;第四,思考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好解决措施;第五,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之前,应明确小组需要完成的内容和规则纪律,用加分鼓励小组遵守纪律,保证课堂秩序;讲解地理知识时,语言应尽量简单易懂,太过复杂的专业术语会扰乱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第六,教学心态方面还需要进行训练,要有耐心同时不紧张,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平和、值得尊敬的教师形象。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6

我上课的内容是第十二册自然教材的第12课《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题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但是这节课主要研究的是地球的自转,公转是选学内容,我把它作为教学延伸。

昼夜交替现象虽然是一个很普遍的自然现象,但是一个昼夜大约24小时,时间较长,学生可能不是很在意,也很难总结出昼夜变化的规律,所以我就在课的开始部分播放了一个昼夜交替出现的小课件,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很快就能发现昼夜变化的规律,直接把学生带入到今天的研究主题中来。

当学生认识到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形成的之后,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熟悉的现象来认识这个问题。在这部分,我主要选择三种交通工具进行分析(火车、船、飞机),之所以选择这三种交通工具,是因为这三种交通工具分别在陆地、海面和空中行驶,想通过这样一个空间上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不论在那里,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都是存在的。关于飞机的飞行,学生都没有做过,没有亲身的经历,我也没找到这段视频资料,所以就让学生想象了一下,为后面学生想象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作了一个铺垫。

分析完火车、船、飞机的行驶后,再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这地方可能有些难,所以我就带着学生做了一个比喻:把地球比作船,我们是船上的乘客,太阳等天体比作船外的景物,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些。能认识到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在通过分析船外的景物与船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认识到地球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接下来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地球自西向东转动,这是李老师的建议,我觉得这个活动还是挺有意义的。学生通过自己转发现只有自西向东转动时太阳才会从我们的东边升起,如果自东向西转动的话,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与实际不相符,肯定是错误的。

在学生有了正确地分析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做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这个试验就是一个验证性试验,不知道这个实验指导得到不到位,一会儿还请各位老师就这节课多提一些宝贵意见。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7

初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能够反映地球运动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例如:昼夜现象、季节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等。我选择了地球的公转知识加以介绍。该部分知识的难度较大,同学们难以理解,但同学们很感兴趣。

虽然学生们对地球的运动会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现象。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识没有文字说明。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运动(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两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小学的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用这种方法给他们有个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不够齐全。经过整理,我利用地球仪、电筒、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8

上完这课后,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美中不足的遗憾,现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整堂课以学生的探究为中心

课一开始我就提问:“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白天过了到了晚上,晚上过了又到了白天,为什么白天和黑夜会交替出现,从不间断?”现在的学生课外知识较丰富,很多学生说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我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反问一句:“咦!我怎么感觉不到地球在动呢?”

刚开始,学生也懵了一下,是啊,确实感觉不到地球在动。不过没过一会儿,就有学生打破了沉静,“那是因为我们在地球上,如果在宇宙中一定看到地球在动。”紧接着,孩子们就举了坐船,坐飞机的经验,认识到只有通过观察地球以外的景物才能发现地球的运动。那么,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就是有力地见证。地球是运动的在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谈话中得到了求证。我强烈地感到:学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关键看我们老师怎么去开发它、利用它。

“昼夜现象是不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呢?能否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证实?”趁热打铁,我又向学生抛出一个研究课题。不负我所望,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出台。孩子们带着兴奋地心情开始做模拟实验。实验完毕,他们争先恐后地向大家汇报实验结果: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他们通过自行探究,亲历了探究过程,获得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新课改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不足之处

虽然在上课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的。但上完之后再冷静地回顾、思考,发现还存在很多不足。虽说整个课堂基本上是让学生讲,让学生做,让学生总结,但细思量,还是觉得有些地方并没有完全尊重学生,例如,导入时,有的学生提到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因为只有个别学生提出,也因为老师设计的课是第一课时,所以就回避了这一问题,现在回想起来,是否可同时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呢?这样可让学生自选研究,他们有了自已的课题,也会有很高的兴趣,同时也会使他们想办法去设计实验验证自己想法。这样做可能更能开发学生潜力,更有效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总之,经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我也将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提升自我。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9

“地球的公转”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又一个难点,教材对于知识的要求并不高,学生只要记住“二分二至示意图”和“地球上的五带”两幅图,应对作业和考试倒没有太大的问题。多年来自己也没有深究过地球公转为什么会引起四季交替,记不清是哪一轮的教学了,有一次学生问到这个问题,引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深思。

我用了很长时间,手持地球仪不停的模拟地球的公转,一会拿着地球仪绕着自己转,一会单独转动地球仪,在不停的转动中,突然发现了其中的玄机。在我不停的原地转动地球仪底座时,我注意到与我视线相平的赤道在“上下移动”,使我联想到了“地球公转过程中阳光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这也同时激发了我的灵感,产生了用地球仪演示四季交替的念头。教材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其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的这一特征非常重要,而这也正是导致四季交替的根本原因。

在教学中,我首先模拟一种假设情况,即“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竖直的”,当我手持被我“拨正”的地球仪围绕学生转了一圈后,学生大都得出了“阳光照射情况不变”的结论,即地球上任意地点在地球运行至任何位置时都是同样的阳光照射情况,也就不会有季节的变化。

当我手持“倾斜”的地球仪并且始终保持地轴指向北极星方向再次围绕学生走动时,我特意让学生注意观察前后左右四个位置的情况,大家发现其中有两个位置只能看到北极或南极,另外两个位置则同时可以看到两极。用同学们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大家“看到”则相当于地球被太阳“照射”到,在我的提示下,同学们发现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接受太阳光照的情况果然在发生着变化,对于北半球来说,有时接受的太阳光照多,有时接受的少,并且太阳高度也在随之变化,这也必然导致地表热量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也就出现了四季的更替。

两种情况的不同点在于地轴是否倾斜,在相互对照之下,学生就可得出“地轴倾斜”是四季交替根本原因的结论。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10

本节主要学习四个问题:一、地球的公转的基本知识,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四季的更替。

下面我将较好的教和学的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个问题,地球公转的概况即方向、周期、速度和轨道等比较简单,可以先安排学生自行阅读课本,然后作一简介即可;而黄赤交角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比较难,需要动一动脑筋。在教学中,黄赤交角我是这么讲的:首先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并让其他学生观察,最后由学生共同得出结论: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2、地球运动的时候,地轴的空间指向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和公转轨道平面(暂不交待这是黄道平面),得出黄赤不共面有交角的结论,然后再交待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和黄赤交角等概念,并引导学生读教材插图,进一步认识这些概念。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观察的方法,积极分析总结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会通过演示获取结论的方法等。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另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太阳直射点。先是用手电照的办法来观察,但效果不太好,后来的几个班换了办法:将一张硬纸板剪出一个半圆形,画出太阳光线,套在地球仪上,让学生来观察太阳直射点(我觉得后一个办法更好一些)。此时并不交待太阳直射点的概念,而是称之为太阳垂直照射的点,这样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然后再来交待太阳直射点的概念,水到渠成。太阳直射点清楚了以后,再来观察黄赤平面重合情况下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这一点很重要,这样有利于后面学生理解黄赤交角才是导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接下去再来演示存在黄赤交角的情况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在这一轮的地理教学中,我发现用三角尺来演示的效果非常好。

第三个问题,本轮教学中,我首先板图(包括俯视图和侧视图)介绍昼弧和夜弧的概念和昼长、夜长的计算,然后指导学生分别读21页三幅图,分别读取赤道、北/南半球、北/南极圈以内某纬线昼弧和夜弧或昼长、夜长,认识以上纬线的昼夜长短状况,从而得出结论:赤道终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也许还有更好的方法,但是目前我认为我的上述方法对于学生理解这节课的难点效果很好,学生也通过以上掌握了演示法、观察法、分析法、总结法、读图法等学习方法。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11

昨天,我在我们综合组就关于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学法指导上了一节研讨课,通过我们组成员的评课,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这节课的一些想法谈一谈:

一、成功之处:

1、整堂课以学生的探究为中心,课一开始我就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能看到白天和黑夜,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而我们在道镇能够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你能说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吗?” 现在的学生课外知识较丰富,很多学生说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我又接着质疑 “地球公转是怎么转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我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探究。他们通过观看演示,自行绘制,亲历了探究过程,获得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新课改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性比较好,回答问题积极,每位同学都想急着回答问题,能给他们组加分,充分体现了小组评价的制度,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都的兴趣和信心。

3、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图和地图,直观且一目了然,能够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中,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尤其表现在后面对知识巩固的环节中,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4、课堂练习题设计典型,学生必须清楚地观察课件展示地图,进行准确观察、判断,才能实现有效作答。及时地巩固了所学知识点,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演示地球公转时,如果可以模拟两种情形,一种“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竖直的”,另外一种是“地轴是倾斜的”,分别演示让学生观察,相互对照之下,学生就可以得出“地轴倾斜”是四季交替的根本原因。这是我们组老师给我提的建议,我觉得非常好,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彻底弄清了四季产生的原因,真是特别好。

2、个别学困生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应该采取更好的方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3、学生回答问题后,对于微小的错误没有予以指出纠正。课堂上要讲究严谨,尤其对这种理论性强课程,要注意点点滴滴。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12

从教参上看,人类认识地球在公转经历了长期而有艰难的过程,虽然我们的同学多数通过阅读书籍已经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是到底人们是怎么发现地球在公转?有哪些证据能够说明地球在公转?同学知道的只是一个地道的结论,而不知道该结论从何而来,这也正是本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让同学经历人类发现地球公转的过程,寻求地球公转的证据,又要让同学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公转的历史,让他们知道任何科学发现都需要漫长的过程,科学结论的得出切实可靠的有效证据,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结论的得出可能有多种形式和证据。

在这节课前,我问你认为地球在公转吗?几乎90%的同学都认为地球在公转,他们的知识多数来源于科普书籍或家庭教育,但这种先前知识中几乎不存在提供科学证据证明地球公转,更多地在描述地球公转的特征(我从一些科普书上看到一般包括包括轨道、方向、周期等等)知识信息,既然同学多数已经知道该问题的结论了。因此重点也就放在寻找科学证据上证明上,体验科学家探索的历程。 】

在处置模拟实验这个环节时,我首先让同学讨论了第一副图中在不同位置观察星星会有哪些不同?在充沛讨论的前提下,让同学通过看书尝试说说这个模拟实验该如何操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老师在这里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如用什么代替星星比较合适?模拟地球公转时怎么站位?为什么要被对着太阳?观察几次比较合适等等,更要提示同学和时做好记录。这个环节里面,我觉得实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两颗星星的位置间距多少比较合理?离地球公转轨道的距离多少?这直接影响到同学观察到的星星之间形成的偏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假如距离太远的话,同学观察到的数据都是自身估计出来的,误差比较大。当然实验后,同学都能观察到星星之间的视差,并且随着星星距离我们位置的不同,视差也发生变化。

只是我自身还有些疑问:恒星周年视差的现象是所有星星都会发生的吗?我们对多数恒星自身的运行情况并不知情,有同学问假如有些恒星的运行情况和地球公转轨道和速度差不多,还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当然这种建立模型构建事实的推理方法,在科学研究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同学能够从这个实验中学到这种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就是在运用这个方法解释天体运行现象时,不知道对同学自身知识认知情况是否有一个先行了解。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模拟实验能够让同学认识到地球在公转这样一个事实吗?并且恒星的周年视差对多数老师来说也应该是一个新概念,书本确解释的如此简单。既然依照我们的实验方法,能够轻易地看到恒星的周年视差,那么科学家(如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说这个观点时,怎么就不能证明地球在公转呢?

我觉得教材在建立模型时已经将有一个模型――科学现象的联系过程,为什么这样的模型能够解释科学事实或现象,而先前的许多科学家却没有认识?假如科学结论真的这么容易发生的话,我们为何教的如此费力?可以说这个将模型与科学现象建立联系的过程这种先前知识在广大同学脑海里是不存在的,而这个模拟实验恰恰是建立在同学已经将两者建立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其实已经跨越了重大的一步。现代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未知自然现象,到知道这是怎样一个事实,再到如何解释这个现象(有哪些事实),当我们无法用事实来解释时,只能通过模拟实验,而在这课模拟实验的方法和设计我觉得是很有难度的。就像目前科学家多数认为:宇宙是由宇宙大爆炸发生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最近就表示用模拟一次“宇宙大爆炸”,来探索宇宙的奥妙。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投资额达60亿美圆。这次模拟“宇宙大爆炸”,将对此前提出的科学理论和假说进行验证,并最终解答一些与宇宙相关的根本问题,如:宇宙的形成和其构成;此外,科学家还希望在对撞过程中能够发生其它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比方“黑洞”。现在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将我们设计的模型和地球公转建立联系,并且适应同学的先前知识。

书本在介绍恒星的周年视差时,提出:为什么人们长期不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这样一个问题放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有些舍本逐末,前面我们模拟实验中让同学已经发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在这里怎么又可以说,科学家怎么没发现呢?这在逻辑上没有明显问题吗?这段补充资料的介绍很好,只是对于角秒这个单位认识还不到位,这是一个距离单位还是一个角度单位,最好能给出一定的解释。

最后这个解释昼夜交替的过程是顺利的,在介绍完科学家发现恒星周年视差的过程后,同学对于人类认识地球公转的过程有了更多更丰富的了解,只是不知道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在同学掌握寻找地球公转的证据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13

“地球的公转”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又一个难点,教材对于知识的要求并不高,学生只要记住“二分二至示意图”和“地球上的五带”两幅图,应对作业和考试倒没有太大的问题。多年来自己也没有深究过地球公转为什么会引起四季交替,记不清是哪一轮的教学了,有一次学生问到这个问题,引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深思。

我用了很长时间,手持地球仪不停的模拟地球的公转,一会拿着地球仪绕着自己转,一会单独转动地球仪,在不停的转动中,突然发现了其中的玄机。在我不停的原地转动地球仪底座时,我注意到与我视线相平的赤道在“上下移动”,使我联想到了“地球公转过程中阳光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这也同时激发了我的灵感,产生了用地球仪演示四季交替的念头。教材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其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的这一特征非常重要,而这也正是导致四季交替的根本原因。

在教学中,我首先模拟一种假设情况,即“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竖直的”,当我手持被我“拨正”的地球仪围绕学生转了一圈后,学生大都得出了“阳光照射情况不变”的结论,即地球上任意地点在地球运行至任何位置时都是同样的阳光照射情况,也就不会有季节的变化。

当我手持“倾斜”的地球仪并且始终保持地轴指向北极星方向再次围绕学生走动时,我特意让学生注意观察前后左右四个位置的情况,大家发现其中有两个位置只能看到北极或南极,另外两个位置则同时可以看到两极。用同学们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大家“看到”则相当于地球被太阳“照射”到,在我的提示下,同学们发现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接受太阳光照的情况果然在发生着变化,对于北半球来说,有时接受的太阳光照多,有时接受的少,并且太阳高度也在随之变化,这也必然导致地表热量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也就出现了四季的更替。

两种情况的不同点在于地轴是否倾斜,在相互对照之下,学生就可得出“地轴倾斜”是四季交替根本原因的结论。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14

本节讲四个问题:

一、地球的公转,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四季的更替。

第一个问题,地球公转的概况即方向、周期、速度和轨道等比较简单,可以先安排学生自行阅读课本,然后作一简介即可;而黄赤交角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比较难,需要动一动脑筋。在教学中,黄赤交角我是这么讲的:首先用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并让其他学生观察,最后由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

2、地球运动的时候,地轴的空间指向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和公转轨道平面(暂不交待这是黄道平面),得出黄赤不共面有交角的结论,然后再交待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和黄赤交角等概念,并引导学生读图1-3-3,进一步认识这些概念。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另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太阳直射点。先是用手电照的办法来观察,但效果交不好,后来的两个班换了办法:将一张硬纸板剪出一个半圆形,画出太阳光线上,套在地球仪上,让学生来观察太阳直射点(我觉得后一个办法更好一些)。此时并不交待太阳直射点的概念,而是称之为太阳垂直照射的点,这样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然后再来交待太阳直射点的概念,水到渠成。太阳直射点清楚了以后,再来观察黄赤平面重合情况下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这一点很重要,这样有利于后面学生理解黄赤交角才是导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接下去再来演示存在黄赤交角的情况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在这一轮的地理教学中,我发现用三角尺来演示的效果非常好。

第二个问题,今年的教学似乎没有好的心得,基本还是老套路老办法,略去。

第三个问题,本轮教学中,我首先板图(包括俯视图和侧视图)介绍昼弧和夜弧的概念和昼长、夜长的计算,然后指导学生分别读图1-3-9的三幅图,分别读取赤道、北/南半球、北/南极圈以内某纬线昼弧和夜弧或昼长、夜长,认识以上纬线的昼夜长短状况,从而得出结论:赤道终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

第四个问题,也没有好心得,故同样略去。

第三篇: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1

昨天,我在我们综合组就关于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学法指导上了一节研讨课,通过我们组成员的评课,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这节课的一些想法谈一谈:

一、成功之处:

1、整堂课以学生的探究为中心,课一开始我就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能看到白天和黑夜,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而我们在道镇能够感受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你能说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吗?” 现在的学生课外知识较丰富,很多学生说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我又接着质疑 “地球公转是怎么转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我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探究。他们通过观看演示,自行绘制,亲历了探究过程,获得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新课改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性比较好,回答问题积极,每位同学都想急着回答问题,能给他们组加分,充分体现了小组评价的'制度,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都的兴趣和信心。

3、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图和地图,直观且一目了然,能够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中,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尤其表现在后面对知识巩固的环节中,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4、课堂练习题设计典型,学生必须清楚地观察课件展示地图,进行准确观察、判断,才能实现有效作答。及时地巩固了所学知识点,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演示地球公转时,如果可以模拟两种情形,一种“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竖直的”,另外一种是“地轴是倾斜的”,分别演示让学生观察,相互对照之下,学生就可以得出“地轴倾斜”是四季交替的根本原因。这是我们组老师给我提的建议,我觉得非常好,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彻底弄清了四季产生的原因,真是特别好。

2、个别学困生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应该采取更好的方法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3、学生回答问题后,对于微小的错误没有予以指出纠正。课堂上要讲究严谨,尤其对这种理论性强课程,要注意点点滴滴。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2

从教参上看,人类认识地球在公转经历了长期而有艰难的过程,虽然我们的同学多数通过阅读书籍已经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是到底人们是怎么发现地球在公转?有哪些证据能够说明地球在公转?同学知道的只是一个地道的结论,而不知道该结论从何而来,这也正是本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让同学经历人类发现地球公转的过程,寻求地球公转的证据,又要让同学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公转的历史,让他们知道任何科学发现都需要漫长的过程,科学结论的得出切实可靠的有效证据,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结论的得出可能有多种形式和证据。

在这节课前,我问你认为地球在公转吗?几乎90%的同学都认为地球在公转,他们的知识多数来源于科普书籍或家庭教育,但这种先前知识中几乎不存在提供科学证据证明地球公转,更多地在描述地球公转的特征(我从一些科普书上看到一般包括包括轨道、方向、周期等等)知识信息,既然同学多数已经知道该问题的结论了。因此重点也就放在寻找科学证据上证明上,体验科学家探索的历程。 】

在处置模拟实验这个环节时,我首先让同学讨论了第一副图中在不同位置观察星星会有哪些不同?在充沛讨论的前提下,让同学通过看书尝试说说这个模拟实验该如何操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老师在这里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如用什么代替星星比较合适?模拟地球公转时怎么站位?为什么要被对着太阳?观察几次比较合适等等,更要提示同学和时做好记录。这个环节里面,我觉得实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两颗星星的位置间距多少比较合理?离地球公转轨道的距离多少?这直接影响到同学观察到的星星之间形成的偏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假如距离太远的话,同学观察到的数据都是自身估计出来的,误差比较大。当然实验后,同学都能观察到星星之间的视差,并且随着星星距离我们位置的不同,视差也发生变化。

只是我自身还有些疑问:恒星周年视差的现象是所有星星都会发生的'吗?我们对多数恒星自身的运行情况并不知情,有同学问假如有些恒星的运行情况和地球公转轨道和速度差不多,还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当然这种建立模型构建事实的推理方法,在科学研究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同学能够从这个实验中学到这种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就是在运用这个方法解释天体运行现象时,不知道对同学自身知识认知情况是否有一个先行了解。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模拟实验能够让同学认识到地球在公转这样一个事实吗?并且恒星的周年视差对多数老师来说也应该是一个新概念,书本确解释的如此简单。既然依照我们的实验方法,能够轻易地看到恒星的周年视差,那么科学家(如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说这个观点时,怎么就不能证明地球在公转呢?

我觉得教材在建立模型时已经将有一个模型――科学现象的联系过程,为什么这样的模型能够解释科学事实或现象,而先前的许多科学家却没有认识?假如科学结论真的这么容易发生的话,我们为何教的如此费力?可以说这个将模型与科学现象建立联系的过程这种先前知识在广大同学脑海里是不存在的,而这个模拟实验恰恰是建立在同学已经将两者建立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其实已经跨越了重大的一步。现代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未知自然现象,到知道这是怎样一个事实,再到如何解释这个现象(有哪些事实),当我们无法用事实来解释时,只能通过模拟实验,而在这课模拟实验的方法和设计我觉得是很有难度的。就像目前科学家多数认为:宇宙是由宇宙大爆炸发生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最近就表示用模拟一次“宇宙大爆炸”,来探索宇宙的奥妙。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投资额达60亿美圆。这次模拟“宇宙大爆炸”,将对此前提出的科学理论和假说进行验证,并最终解答一些与宇宙相关的根本问题,如:宇宙的形成和其构成;此外,科学家还希望在对撞过程中能够发生其它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比方“黑洞”。现在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将我们设计的模型和地球公转建立联系,并且适应同学的先前知识。

书本在介绍恒星的周年视差时,提出:为什么人们长期不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这样一个问题放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有些舍本逐末,前面我们模拟实验中让同学已经发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在这里怎么又可以说,科学家怎么没发现呢?这在逻辑上没有明显问题吗?这段补充资料的介绍很好,只是对于角秒这个单位认识还不到位,这是一个距离单位还是一个角度单位,最好能给出一定的解释。

最后这个解释昼夜交替的过程是顺利的,在介绍完科学家发现恒星周年视差的过程后,同学对于人类认识地球公转的过程有了更多更丰富的了解,只是不知道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在同学掌握寻找地球公转的证据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3

本节主要学习四个问题:一、地球的公转的基本知识,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四季的更替。

下面我将较好的教和学的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个问题,地球公转的概况即方向、周期、速度和轨道等比较简单,可以先安排学生自行阅读课本,然后作一简介即可;而黄赤交角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比较难,需要动一动脑筋。在教学中,黄赤交角我是这么讲的:首先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并让其他学生观察,最后由学生共同得出结论: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2、地球运动的时候,地轴的空间指向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和公转轨道平面(暂不交待这是黄道平面),得出黄赤不共面有交角的结论,然后再交待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和黄赤交角等概念,并引导学生读教材插图,进一步认识这些概念。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观察的方法,积极分析总结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会通过演示获取结论的方法等。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另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太阳直射点。先是用手电照的办法来观察,但效果不太好,后来的几个班换了办法:将一张硬纸板剪出一个半圆形,画出太阳光线,套在地球仪上,让学生来观察太阳直射点(我觉得后一个办法更好一些)。此时并不交待太阳直射点的'概念,而是称之为太阳垂直照射的点,这样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然后再来交待太阳直射点的概念,水到渠成。太阳直射点清楚了以后,再来观察黄赤平面重合情况下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这一点很重要,这样有利于后面学生理解黄赤交角才是导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接下去再来演示存在黄赤交角的情况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在这一轮的地理教学中,我发现用三角尺来演示的效果非常好。

第三个问题,本轮教学中,我首先板图(包括俯视图和侧视图)介绍昼弧和夜弧的概念和昼长、夜长的计算,然后指导学生分别读21页三幅图,分别读取赤道、北/南半球、北/南极圈以内某纬线昼弧和夜弧或昼长、夜长,认识以上纬线的昼夜长短状况,从而得出结论:赤道终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也许还有更好的方法,但是目前我认为我的上述方法对于学生理解这节课的难点效果很好,学生也通过以上掌握了演示法、观察法、分析法、总结法、读图法等学习方法。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4

上完这课后,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美中不足的遗憾,现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整堂课以学生的探究为中心

课一开始我就提问:“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白天过了到了晚上,晚上过了又到了白天,为什么白天和黑夜会交替出现,从不间断?”现在的学生课外知识较丰富,很多学生说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我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反问一句:“咦!我怎么感觉不到地球在动呢?”

刚开始,学生也懵了一下,是啊,确实感觉不到地球在动。不过没过一会儿,就有学生打破了沉静,“那是因为我们在地球上,如果在宇宙中一定看到地球在动。”紧接着,孩子们就举了坐船,坐飞机的经验,认识到只有通过观察地球以外的景物才能发现地球的运动。那么,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就是有力地见证。地球是运动的在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谈话中得到了求证。我强烈地感到:学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关键看我们老师怎么去开发它、利用它。

“昼夜现象是不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呢?能否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证实?”趁热打铁,我又向学生抛出一个研究课题。不负我所望,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出台。孩子们带着兴奋地心情开始做模拟实验。实验完毕,他们争先恐后地向大家汇报实验结果: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他们通过自行探究,亲历了探究过程,获得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新课改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不足之处

虽然在上课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的。但上完之后再冷静地回顾、思考,发现还存在很多不足。虽说整个课堂基本上是让学生讲,让学生做,让学生总结,但细思量,还是觉得有些地方并没有完全尊重学生,例如,导入时,有的学生提到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的。因为只有个别学生提出,也因为老师设计的课是第一课时,所以就回避了这一问题,现在回想起来,是否可同时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呢?这样可让学生自选研究,他们有了自已的课题,也会有很高的兴趣,同时也会使他们想办法去设计实验验证自己想法。这样做可能更能开发学生潜力,更有效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总之,经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我也将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提升自我。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5

“地球的公转”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又一个难点,教材对于知识的要求并不高,学生只要记住“二分二至示意图”和“地球上的五带”两幅图,应对作业和考试倒没有太大的问题。多年来自己也没有深究过地球公转为什么会引起四季交替,记不清是哪一轮的教学了,有一次学生问到这个问题,引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深思。

我用了很长时间,手持地球仪不停的`模拟地球的公转,一会拿着地球仪绕着自己转,一会单独转动地球仪,在不停的转动中,突然发现了其中的玄机。在我不停的原地转动地球仪底座时,我注意到与我视线相平的赤道在“上下移动”,使我联想到了“地球公转过程中阳光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这也同时激发了我的灵感,产生了用地球仪演示四季交替的念头。教材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其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的这一特征非常重要,而这也正是导致四季交替的根本原因。

在教学中,我首先模拟一种假设情况,即“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竖直的”,当我手持被我“拨正”的地球仪围绕学生转了一圈后,学生大都得出了“阳光照射情况不变”的结论,即地球上任意地点在地球运行至任何位置时都是同样的阳光照射情况,也就不会有季节的变化。

当我手持“倾斜”的地球仪并且始终保持地轴指向北极星方向再次围绕学生走动时,我特意让学生注意观察前后左右四个位置的情况,大家发现其中有两个位置只能看到北极或南极,另外两个位置则同时可以看到两极。用同学们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大家“看到”则相当于地球被太阳“照射”到,在我的提示下,同学们发现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接受太阳光照的情况果然在发生着变化,对于北半球来说,有时接受的太阳光照多,有时接受的少,并且太阳高度也在随之变化,这也必然导致地表热量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也就出现了四季的更替。

两种情况的不同点在于地轴是否倾斜,在相互对照之下,学生就可得出“地轴倾斜”是四季交替根本原因的结论。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6

地球的公转这一课内容难度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内容较多,从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再到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地球公转这一部分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两部分教学内容,即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尽量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演示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的情形,让学生总结出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包括周期、方向、轨道形状等;通过简单的示意图与圆规展示,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的概念;通过直观的flash演示,让学生了解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的移动情况,并在图中读出。最后,以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坐公交车的问题,对整堂课做一个拓展,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整堂课,教师试图让学生处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参与学习,并以此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而,课堂中还是有很多细节的问题需要注意,例如教学语言的精确、教具摆放的合理,另外,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途径。在这些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改进。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7

《家》这篇小儿歌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蒙、维、藏、傣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表达了各族同胞幸福快乐的生活,揭示了祖国是个大家庭,各族儿童是一家的主题,使学生明白祖国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是一家,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的生活习俗各是什么样的,从而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基于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和本篇教材的特点,本课教学有如下两个亮点:

一、随文识字,把识字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低年级的学生以识字为主,为了体现随文识字又不失课文整体性的原则,我采用了字词→句子→诗文的形式来学习,即由字词带出句子,其中需要重点记忆和容易读错的字词着重强调读,如“蒙族”一词,最后进行诗歌的整体流利朗读。整节课的识字教学目标定位于: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书写并运用生字。

二、以读感悟,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本节课中,我巧妙地运用优美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入境的诵读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为第二课时教学时自然落实“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的生活习俗各是什么样的,从而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做好了铺垫。

1、读的方式多。

老师范读,学生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作读……这样通过不同形式地读,不同要求地读,让学生感受文本,品位语言。

2、创设情境。

开课时播放《爱我中华》,为学生进入学习营造了美的氛围;在引导学生了解蒙、维、藏、傣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时,向学生播放有关的.风俗图片,优美的音乐、生动的动画、入境的诵读,学生的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之,自然地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但是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本课只讲完了两小节,今后在时间的把我和分配上,还要更合理地安排。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8

九月二十日,我在七年级一班上了一节地理课,授课内容是“地球的公转”。在此,我进行本节课的课后反思。

课前分析:地球的公转,是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刚从小学升入中学,同时,地理也是学生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课,学生们对地理课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尤其是地球的运动这一部分,属于自然地理,需要学生们有良好的空间立体思维的想象力,“地球的公转”中,四季的形成特别是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及其产生的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更需要学生加以理解,本节课难度较大。

课后反思:优点:课堂引入贴近生活;知识点能够依靠板图详细讲解;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在地球公转图中给出夏至日在公转图中的位置,提问如何分辨春分和秋分;课堂中关注对C、D类同学进行提问;能够有效运用加分鼓励政策,注重小组合作探究。

不足:首先,本节课心态上不够平缓,在处理学生不会的问题时,过于急躁,反复讲解同一个问题,打乱了原本的备课内容及时间的设定,出现有的知识点没有进行再一次的结论强调,而是直接讲完之后展示结论,导致同学们听清了原理却不懂得结论,反馈过程中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使本节课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出现教学事故。其次,本节课知识点之间存在衔接不连贯问题,教学设计的知识点之间应存在递进性或因果关系,使学生具体掌握所讲知识的系统性。第三,小组讨论时没有提出纪律性的要求,导致这一环节课堂秩序较为混乱,不易控制。第四,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的划分中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讲解中,使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导致学生们听不懂,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第五,学生回答问题后,对于微小的`错误没有予以指出纠正。第六,教态方面,表现过于紧张,乃至给人一种慌张的感觉。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第一,应深入了解初中地理教学标准,了解天津市地理会考的考试范围及考试题型,使教学内容符合标准要求,避免教学内容偏难和复杂化;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应明确强调,必要的话应反复强调,反复检测,达到学生能课上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第三,课前应做好详细备课,做好知识点的衔接转承,让地理教学系统化,地理知识体系化,使学生具体掌握所讲知识的系统性;第四,思考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好解决措施;第五,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之前,应明确小组需要完成的内容和规则纪律,用加分鼓励小组遵守纪律,保证课堂秩序;讲解地理知识时,语言应尽量简单易懂,太过复杂的专业术语会扰乱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第六,教学心态方面还需要进行训练,要有耐心同时不紧张,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平和、值得尊敬的教师形象。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9

我上课的内容是第十二册自然教材的第12课《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题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但是这节课主要研究的是地球的自转,公转是选学内容,我把它作为教学延伸。

昼夜交替现象虽然是一个很普遍的自然现象,但是一个昼夜大约24小时,时间较长,学生可能不是很在意,也很难总结出昼夜变化的规律,所以我就在课的开始部分播放了一个昼夜交替出现的小课件,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很快就能发现昼夜变化的规律,直接把学生带入到今天的研究主题中来。

当学生认识到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形成的之后,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熟悉的现象来认识这个问题。在这部分,我主要选择三种交通工具进行分析(火车、船、飞机),之所以选择这三种交通工具,是因为这三种交通工具分别在陆地、海面和空中行驶,想通过这样一个空间上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不论在那里,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都是存在的。关于飞机的飞行,学生都没有做过,没有亲身的经历,我也没找到这段视频资料,所以就让学生想象了一下,为后面学生想象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作了一个铺垫。

分析完火车、船、飞机的行驶后,再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这地方可能有些难,所以我就带着学生做了一个比喻:把地球比作船,我们是船上的乘客,太阳等天体比作船外的景物,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些。能认识到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在通过分析船外的景物与船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认识到地球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接下来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地球自西向东转动,这是李老师的建议,我觉得这个活动还是挺有意义的。学生通过自己转发现只有自西向东转动时太阳才会从我们的东边升起,如果自东向西转动的话,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与实际不相符,肯定是错误的。

在学生有了正确地分析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做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这个试验就是一个验证性试验,不知道这个实验指导得到不到位,一会儿还请各位老师就这节课多提一些宝贵意见。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10

从教参上看,人类认识地球在公转经历了长期而有艰难的过程,虽然我们的学生多数通过阅读书籍已经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是到底人们是怎么发现地球在公转?有哪些证据能够说明地球在公转?学生知道的只是一个纯粹的结论,而不知道该结论从何而来,这也正是本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让学生经历人类发现地球公转的过程,寻求地球公转的证据,又要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公转的历史,让他们知道任何科学发现都需要漫长的过程,科学结论的得出切实可靠的有效证据,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结论的得出可能有多种形式和证据。

在这节课前,我问你认为地球在公转吗?几乎90%的学生都认为地球在公转,他们的知识多数来源于科普书籍或家庭教育,但这种先前知识中几乎不存在提供科学证据证明地球公转,更多地在描述地球公转的特征(我从一些科普书上看到一般包括包括轨道、方向、周期等等)知识信息,既然学生多数已经知道该问题的结论了。因此重点也就放在寻找科学证据上证明上,体验科学家探索的历程。

在处理模拟实验这个环节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了第一副图中在不同位置观察星星会有哪些不同?在充分讨论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看书尝试说说这个模拟实验该如何操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老师在这里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如用什么代替星星比较合适?模拟地球公转时怎么站位?为什么要被对着太阳?观察几次比较合适等等,更要提示学生及时做好记录。这个环节里面,我觉得实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两颗星星的位置间距多少比较合理?离地球公转轨道的距离多少?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观察到的星星之间形成的偏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距离太远的话,学生观察到的数据都是自己估计出来的,误差比较大。当然实验后,学生都能观察到星星之间的视差,并且随着星星距离我们位置的不同,视差也发生变化。

只是我自己还有些疑问:恒星周年视差的现象是所有星星都会产生的吗?我们对多数恒星自身的运行情况并不知情,有学生问如果有些恒星的运行情况和地球公转轨道和速度差不多,还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吗?当然这种建立模型构建事实的推理方法,在科学研究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够从这个实验中学到这种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就是在运用这个方法解释天体运行现象时,不知道对学生本身知识认知情况是否有一个先行了解。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模拟实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公转这样一个事实吗?并且恒星的周年视差对多数老师来说也应该是一个新概念,书本确解释的如此简单。既然按照我们的实验方法,能够轻易地看到恒星的周年视差,那么科学家(如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说这个观点时,怎么就不能证明地球在公转呢?

我觉得教材在建立模型时已经将有一个模型――科学现象的联系过程,为什么这样的模型能够解释科学事实或现象,而先前的许多科学家却没有认识?如果科学结论真的这么容易产生的话,我们为何教的如此费力?可以说这个将模型与科学现象建立联系的过程这种先前知识在广大学生脑海里是不存在的,而这个模拟实验恰恰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将两者建立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其实已经跨越了重大的一步。现代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未知自然现象,到知道这是怎样一个事实,再到如何解释这个现象(有哪些事实),当我们无法用事实来解释时,只能通过模拟实验,而在这课模拟实验的'方法和设计我觉得是很有难度的。就像目前科学家多数认为:宇宙是由宇宙大爆炸产生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最近就表示用模拟一次“宇宙大爆炸”,来探索宇宙的奥秘。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投资额达60亿美圆。这次模拟“宇宙大爆炸”,将对此前提出的科学理论和假说进行验证,并最终解答一些与宇宙相关的根本问题,如:宇宙的形成及其构成;此外,科学家还希望在对撞过程中能够产生其它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黑洞”。现在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将我们设计的模型和地球公转建立联系,并且适应学生的先前知识。

书本在介绍恒星的周年视差时,提出:为什么人们长期不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这样一个问题放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有些本末倒置,前面我们模拟实验中让学生已经发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在这里怎么又可以说,科学家怎么没发现呢?这在逻辑上没有明显问题吗?这段补充资料的介绍很好,只是对于角秒这个单位认识还不到位,这是一个距离单位还是一个角度单位,最好能给出一定的解释。

最后这个解释昼夜交替的过程是顺利的,在介绍完科学家发现恒星周年视差的过程后,学生对于人类认识地球公转的过程有了更多更丰富的了解,只是不知道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在学生掌握寻找地球公转的证据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11

初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能够反映地球运动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例如:昼夜现象、季节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等。我选择了地球的'公转知识加以介绍。该部分知识的难度较大,同学们难以理解,但同学们很感兴趣。

虽然学生们对地球的运动会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会有什么现象。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识没有文字说明。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运动(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现象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两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小学的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用这种方法给他们有个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不够齐全。经过整理,我利用地球仪、电筒、在黑板上画图相结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运动的变化和直射点的位置、时间、产生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12

“地球的公转”这一节的内容包括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这些内容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就是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和地球公转的意义。

这一课内容难度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内容较多。因此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教材对于知识的要求并不高,学生只要记住“公转示意图”和“五带划分”就可以了。在教学设计中,我就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设计我的教案。

现对我的教学活动中的环节,反思如下:

一、不足之处:

1、语言表述有时不够明白清晰,例如,在发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太阳”的时候,应该一笔带过,表述不清楚的时候学生就不容易明白老师的意图,达不到教学设想。

2、提问时问题的表述没有针对性,范围有时太大。比如:在讲到以自己的家乡为例来说明四季的形成。我就问到:为什么是春季?为什么是夏季?问题问出来了,学生都有点茫然,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回答。

3、在鼓励学生激励学生方面做得还不够。表扬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我做得还有些欠缺。学生的回答有不少答案都能令我感到意想不到,都应该及时地予以表扬。但我为了抢时间,抢进度,却忽略了教学中这一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环节。如学生对于四季的形成进行的归纳,说得较为全面。此时就应该及时在全班给以表扬。让学生能学得更有兴趣,对其他同学的学习也是一个激励。

4、面对具体的课堂进度和表现,应该因势利导,要能够打破计划,对预定目标及时反思和调整,灵活性不够。因为对学生不熟悉,也就不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此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对课堂内容和进度要准备地把握,及时地调整,不能还是按照原定计划来完成,如果这样,反而起不到预定效果。

5、在教学中还有一些细节做得还不够完美。例如教学语言的精确,教具的摆放和使用,调动学生的气氛等方面,以后教学中都需要注意。

二、可取之处:

1、教具准备比较充分。为使学生都能动起来,都能真实地观察到公转这一现象,我准备了六个地球仪,每个小组都能用到,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2、能较好地创设情境。首先每个小组发一个乒乓球作为礼物,这样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好的意境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和欲望。

3、教学内容能紧紧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好地理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习掌握知识就是要在动手,动脑,和作中得到。所以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学习。

三、课堂重建

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突出了重点和难点,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地球是怎样自转的以及五带的划分。学生对空间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也树立了科学的宇宙观。但是针对我感觉的不足之处,我认为如果让我再重新设计,我会更注重问题的设计,我要问得更加合理,更加具有针对性。更要注重引导。例如在联系到以自己的家乡为例,说明四季的变化这个问题时,可以从昼夜时间差异、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气温的差别这三个方面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最后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我们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已的教学智慧,要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精妙点拨,让教学充满灵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13

今天下午我用老范的课件上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虽然用前修改了下,依然感觉不顺手。范老师先讲四季和五带,后讲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我觉得逻辑顺序不对。正确的逻辑是:由于自转和公转产生了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才使得地球表面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样才使得地球产生了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此外,在讲黄赤交角的变化引起热带、温带、寒带的变化时,我发现学生直观地看动画比用数学的方法证明效果更好。用数学证明,必须讲太阳直射光线和晨昏圈垂直这个知识点。引入的数学知识越多,学生畏难情绪越大。

今天和另外一个地理老师交流了会,发现应该让学生做《新新学案》这个练习。我一直没给学生布置地理家庭作业,以为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就行了。其实,少量的练习还是有必要的。同时,感觉自己不够扎实,学校配备的《新新学案》没放在眼里。水平不咋地,还傲气得不行,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了哈。

地球运动这节课,我要好好备课,力争每节课效率最大。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14

本节讲四个问题:

一、地球的公转,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四季的更替。

第一个问题,地球公转的概况即方向、周期、速度和轨道等比较简单,可以先安排学生自行阅读课本,然后作一简介即可;而黄赤交角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比较难,需要动一动脑筋。在教学中,黄赤交角我是这么讲的:首先用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并让其他学生观察,最后由学生共同得出结论: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

2、地球运动的时候,地轴的空间指向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赤道和公转轨道平面(暂不交待这是黄道平面),得出黄赤不共面有交角的结论,然后再交待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和黄赤交角等概念,并引导学生读图1-3-3,进一步认识这些概念。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另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太阳直射点。先是用手电照的`办法来观察,但效果交不好,后来的两个班换了办法:将一张硬纸板剪出一个半圆形,画出太阳光线上,套在地球仪上,让学生来观察太阳直射点(我觉得后一个办法更好一些)。此时并不交待太阳直射点的概念,而是称之为太阳垂直照射的点,这样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然后再来交待太阳直射点的概念,水到渠成。太阳直射点清楚了以后,再来观察黄赤平面重合情况下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这一点很重要,这样有利于后面学生理解黄赤交角才是导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接下去再来演示存在黄赤交角的情况下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在这一轮的地理教学中,我发现用三角尺来演示的效果非常好。

第二个问题,今年的教学似乎没有好的心得,基本还是老套路老办法,略去。

第三个问题,本轮教学中,我首先板图(包括俯视图和侧视图)介绍昼弧和夜弧的概念和昼长、夜长的计算,然后指导学生分别读图1-3-9的三幅图,分别读取赤道、北/南半球、北/南极圈以内某纬线昼弧和夜弧或昼长、夜长,认识以上纬线的昼夜长短状况,从而得出结论:赤道终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冬至日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

第四个问题,也没有好心得,故同样略去。

第四篇:《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

《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

万和中心学校

童晶

“地球的公转”这一节的内容包括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这些内容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就是地球公转的基础知识和地球公转的意义。

这一课内容难度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且内容较多。因此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教材对于知识的要求并不高,学生只要记住“公转示意图”和“五带划分”就可以了。在教学设计中,我就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设计我的教案。

现对我的教学活动中的环节,反思如下:

一、不足之处:

1、语言表述有时不够明白清晰,例如,在发给每一个小组一个“太阳”的时候,应该一笔带过,表述不清楚的时候学生就不容易明白老师的意图,达不到教学设想。

2、提问时问题的表述没有针对性,范围有时太大。比如:在讲到以自己的家乡为例来说明四季的形成。我就问到:为什么是春季?为什么是夏季?问题问出来了,学生都有点茫然,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回答。

3、在鼓励学生激励学生方面做得还不够。表扬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我做得还有些欠缺。学生的回答有不少答案都能令我感到意想不到,都应该及时地予以表扬。但我为了抢时间,抢进度,却忽略了教学中这一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环节。如学生对于四季的形成进行的归纳,说得较为全面。此时就应该及时在全班给以表扬。让学生能学得更有兴趣,对其他同学的学习也是一个激励。

4、面对具体的课堂进度和表现,应该因势利导,要能够打破计划,对预定目标及时反思和调整,灵活性不够。因为对学生不熟悉,也就不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此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对课堂内容和进度要准备地把握,及时地调整,不能还是按照原定计划来完成,如果这样,反而起不到预定效果。

5、在教学中还有一些细节做得还不够完美。例如教学语言的精确,教具的摆放和使用,调动学生的气氛等方面,以后教学中都需要注意。

二、可取之处:

1、教具准备比较充分。为使学生都能动起来,都能真实地观察到公转这一现象,我准备了六个地球仪,每个小组都能用到,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2、能较好地创设情境。首先每个小组发一个乒乓球作为礼物,这样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好的意境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和欲望。

3、教学内容能紧紧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好地理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习掌握知识就是要在动手,动脑,和作中得到。所以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学习。

三、课堂重建

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突出了重点和难点,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地球是怎样自转的以及五带的划分。学生对空间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也树立了科学的宇宙观。但是针对我感觉的不足之处,我认为如果让我再重新设计,我会更注重问题的设计,我要问得更加合理,更加具有针对性。更要注重引导。例如在联系到以自己的家乡为例,说明四季的变化这个问题时,可以从昼夜时间差异、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气温的差别这三个方面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最后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我们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已的教学智慧,要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精妙点拨,让教学充满灵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第五篇:地球公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1册

通过教育部审查通过的北师大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是按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年4月第1版)中的内容和要求,由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民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的。本教科书的内容编写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编制教材内容,实现新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课程目标。

【主编、编辑介绍】 新课标 新理念 新思路

【内容摘选】

课题及案例研究全目录(48K)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64K)

【教学心得体会】 无

【本册相关教材】

地理图册 必修1册 填充图册 必修1册习题库 必修1册 探究活动 必修1册

? ? ? 教参 必修1册 ?

主编:王民 责编:马宝艳、箫简 学科:高中地理 类别:课本

版本:中图版(北师新世纪)版次:2005年6月1版2次 印张:平订/16开/110页 价格:7.65元 书号:3490-9

【目录】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教案下载)(教案下载)(教学设计)(课堂设计)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下载)(课件下载)(课堂设计)(教学设计)第二节 水的运动

(教案下载)(教学设计)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下载)

(二)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

一、教材分析

该部分内容是地球运动的第二部分,前后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地球运动的完整形式,同时和自转运动一起构成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好该部分内容,有助于对气候、自然带、地理环境的分异等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自然地理的基础。该部分内容是在自转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自转的知识必须扎实。

二、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黄赤交角,理解黄赤交角造成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二分二至点的位置。

(2)认识正午太阳高度角、晨昏线、昼弧、夜弧及其季节变化

(3)认识季节的涵义及其划分

2、方法与过程

(1)用自备软件显示二分二至位置及光照情况,弥补教材19页公转示意图的不足。

(2)小组利用地球仪、激光教鞭等合作讨论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3)教师用world 3D map 软件显示不同季节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

(4)修改20页活动2,便于学生更快完成。组织学生完成21页读图思考,要求其列表展示结果。

(5)从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昼夜长短、太阳辐射强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6)比较天文四季与气候四季的区别,划分方法。

(7)练习:在黄道上标出24节气的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关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太阳出没方位变化,一天日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等,探究其变化据依据教学课标规律及原因。

(2)能解释四季变化的天文原因,能认识到这是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共同结果。

三、制定目标的依和教材确定了知识和能力目标,依据班级学生地理学习水平高低不一的现状,照顾中等学生,难度适中,使用教具和软件帮助学生克服空间想象力不强的难处,确定了方法和过程,从应用的角度确定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学以致用,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

教学重难点: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四、教学准备

1、地球仪(学生一组一个),激光教鞭(一组一个),world 3D map软件。

2、学生分组,四人一组分组。

五、评价标准

1、能在图上指出黄赤交角,二分二至在黄道上的位置日期

2、能识别三种日照图分析其原因

3、熟悉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

4、能区别天文和气候四季涵义及划分。

六、教学过程与策略(一课时)表格 1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1、复习自转运动

提问:方向、周期、速度、时差、时区 回答 温故知新

回答有误时请其他同学指导

2、给学生分组,四人一组讨论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影响(教师先演示一遍)依教师安排进行

学生探究比教师主讲收获会更多。

个别学生可能无从下手,或得不出结论,需教师指导或邻组帮助。

3、教师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课件,强调二分二至位置及直射点位置。观看、思考

1、方向

2、地轴方向

3、二分二至位置 直射点的变化 给一些感性认识

可能有提问,教师及时回答。

4、组织学生观察第20页日照图

完成20页活动,完成21页读图思考,列表比较二分二至全球昼夜,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归纳 帮助学生设计表格

5、用world 3D map显示不同季节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观看、思考

理论和实际结合,能用理论来解释现象。

6、组织学生阅读20页-21页内容,指导学生列表总结归纳四季的涵义。列表比较天文四季各季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太阳辐射强度 学习归纳总结

7、教师比较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的区别(含义划分)笔记

师生交替活动,学生活动有张有弛。

8、小结本课时内容

七、作业

1、绘制二分二至日照图。

2、在黄道上标出24节气的位置。

八、教学反思

活动和讲授结合,师生交替活动,学生活动有张有弛。必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1-3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深圳市南头中学 李宝强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概念及其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4、树立宇宙是运动的、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地方时的计算。

4、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6、昼夜长短的变化。

7、季节更替。教学用具:

多功能地球仪、普通地球仪、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

师: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我们的地球也不例外。地球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就是自转和公转。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生:略。

师:下面请同学们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情况。

师:从侧面看地球的自转。

师: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

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

生:(分别演示。)

师:在黑板上做以下板图:

师: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生:动手画图,加深理解。

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那地球自转的周期如何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7页“地球自转的周期”部分,了解什么是恒星日和太阳日。

动画演示:恒星日和太阳日。

师: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了多少度?花了多少时间?

生:360°。

生:23小时56分4秒。

师:一个太阳日呢?

生:360?59?。

生:24小时。

师: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太阳日还是恒星日?为什么?

生:因为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的角度恰好是360°所以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恒星日而不是太阳日,但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是指太阳日。由于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地球多自转了59?,所以在时间上多出3分56秒。

师:我们如何描述某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呢?

生:略。

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速度描述要从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进行。请看图:

师:假设上图中线段OBA绕点O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后,运动到OB?A?位置,此时点A运动的距离为AA?弧长,点B运动的距离为BB?弧长。此时,我们说点A的线速度VA=AA?弧长/t,点B的线速度VB=BB?弧长/t,显而易见,VA>VB,而点A和点B的角速度ωA=ωB=ɑ/t.师:地球自转的速度也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我们先来看地球自转过程中经线位置的变化。

动画播放: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讨论:

1、在同一条经线上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吗?同一纬线呢?

2、在同一条经线上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等吗?同一纬线呢?

3、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如何?

4、如何描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

(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必要时也可配合板图进行必要的讲解。)

活动:请两位同学一位做太阳不动,另一位手拿地球仪绕其进行“公转”。

动画播放:地球的公转。

讨论:刚才两位同学的演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存在什么问题?

师: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下面我们来观察地球的公转轨道,看看其有何特征。

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近日点是,远日点是。

2、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时间是,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慢)

3、地球公转到远日点的时间是,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慢)

4、在图中标出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

阅读活动:地球公转的周期。

师: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动画演示:黄赤交角。

师: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周期性移动。下图可以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运动情况。

师:例如,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大约在点A的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正在自北向南移动。同样的道理,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今天,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移动方向如何。如果是你的生日那一天呢?

师:请大家讨论并完成下表。

日 期 太阳直射的半球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3月21日~6月22日

6月22日~9月23日

9月23日~12月22日

12月22日~3月21日

师:同学们,你们说昼夜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生:略。(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光的球体。)

师: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地球上是否会有昼夜现象呢?

生:有。

师:是的,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上的昼夜得以更替,且周期恰倒好处,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师: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而且东边的时间总是比西边的时间早。又因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小时,所以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如相差1?,则地方时相差4分钟。

练习:

1、已知北京与兰州地方时差49分44秒,兰州的经度是103?53?E,求北京的经度。(116?19?E)

2、任意选择两条经线,并假定其中一条经线的地方时,求另一条经线的地方时。

师:刚才的例题中我们知道北京的经度是116?19?E,那我们通常所说的“北京时间”是否就是北京的地方时呢?

生:不是。

师:对,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是不一样的,它是东八区的区时。

投影:世界时区图。

师: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请同学们通过讨论了解时区的划分、区时、中央经线、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

生:略。(教师辅导答疑)

师:区时的计算公式为: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当所求区时时区在已知区时时区东边时用“+”,反之用“-”。

练习:

1、任意指定两个时区,并假定其中一个时区的区时,求另一个时区的区时。

2、已知北京时间是今天的9点,求纽约(西五区)时间、伦敦时间。

师:地球自转的另一个地理意义是导致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这种因地球自转而导致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活动:观察洗脸池中下漏的水形成的旋涡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该活动可在上课前进行布置,此时做个说明即可。)

师: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自然现象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生:略。

师:(结合学生例子,再从河流两岸冲刷程度的差异以及风向、洋流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补充和铺垫。)

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在正午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叫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变化。

投影:北半球春分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师:请大家结合图例和课文谈谈北半球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生:太阳直射赤道,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投影:北半球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活动:讨论并完成下列表格。日期

太阳直射纬线

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 北半球夏至日

北半球冬至日

动画演示:晨昏圈(线)、昼半球、夜半球、昼弧、夜弧。

板图: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师:请同学们指出图中的晨昏圈(线)、昼半球、夜半球、昼弧、夜弧,并据此讨论分析北半球夏至日全球的昼夜分布情况。

生:讨论。

教师帮助归纳:

1、赤道上昼夜平分。

2、北半球随纬度的增加,昼渐长,夜渐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3、南半球随纬度的增加,昼渐短,夜渐长。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活动:

1、学生自绘北半球冬至日和春秋分日的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2、讨论并完成下表:

日 期

北半球各地昼夜变化情况 南半球各地昼夜变化情况 赤道上的昼夜情况 3月21日~6月22日

6月22日~9月23日

9月23日~12月22日

12月22日~3月21日

师:同学们,每年一月初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最近,七月初最远,可为什么一月不热七月不冷呢?

生:略。

师:地球上的冷热不是取决于地球离太阳距离的远近,而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

讨论: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角度看热带、温带和寒带。

生:热带一年中有太阳直射,昼夜长短变化不大,全年皆夏;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且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很小,全年皆冬;温带四季更替明显。从天文含义上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

师:请同学们说出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需提前布置此活动)

生: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师: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用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来划分四季,但气候统计工作中一般用月份来划分四季。即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

作业:(分课时布置)

1、绘制北半球夏至日、冬至日和春秋分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2、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必1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课题: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中图社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

深圳市松岗中学 唐小军

“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位于中国地图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是“大气运动”这个重要内容的开篇和基础性的内容。“热力环流和风的形成”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重要天气系统”奠定知识基础,也是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天气变化所要依据的重要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以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察力对风向的影响。

能力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实际应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察力对风向的影响。

难点:风的形成过程及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别。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的教法指导思想是:利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

2、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情境教学法:

5、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Flash动画,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三、教学过程: 解决步骤:

1、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

播放Flash课件中插入的2003年9月2日发生在 深圳市的13号台风“杜鹃”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 一下大气运动的真实情况,并提出如下问题:大气为什 么会运动?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大气是怎样运动的? 从而导入新的课题。

(板书课题:大气运动)

2、知识准备: 设计意图(1)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演示:在空地上烧废纸,让学生注意观察灰烬的运

动情况,并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2)一般情况下,气温高处气压低,气温低处气压高;

空气密度大,气压高,反之小。

(3)一般情况下,空气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

(4)一般情况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海拔越低,气压越高。有了以上知识后,可以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了。(板书: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3、展示课件或在黑板上画出如下图:

B(热)A(冷)C(热)并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A、B、C三地为什么会有冷热差异?A、B、C三地气压 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空气将发生怎样的运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到讲台上画出热力环流图。然后,再用课件展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高 低 高

低 高 低 B(热)A(冷)C(热)

4、据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

实际上,一些用心的同学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就有 可能发现了问题,如:为什么示意图上,海拔高处的气 压比海拔低处的气压还高呢?为什么图上有的地方,大 气从低压处流向高压处呢?等等。

结论是: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板书: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各地冷热不均。)

5、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利用热力环流形成原理知识分析“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 作用,展示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形成过程,将取 得很好的较果。

6、案例分析:

下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居民发现,当地每天 大气污染的程度有明显的日变化,试分析讨论当地大气 污染的日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由于资金的原因,该 城市的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布局暂时不能作 大规模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减轻商业、文化及住 宅区所受的大气污染?

7、承转:

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大气运动有垂直方向上 的运动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水平方向上的大气运动就 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风,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风的形 成知识。

(板书: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解决步骤:

1、旧知链接:(可让学生回答)(1)、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设计意图

(2)等压线的定义: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的连线。

(3)、风向的定义:风的来向。(4)、摩擦力方向的特点:与运动物体的方向相反。

2、新知讲授:(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定义:促使空气由高压流向低 压的力,方向由高压指向,并且垂直等压线。(板书:

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定义:)(2)、形成风的三种情况:

此内容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学生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课件展示形成风的三种情况(以北半球为例),边展示课件,边讲解。并不断提醒学生三个力与风向之 间的关系。

1015 1015 1015

1000 1000 1000

水平气压梯度力 考虑地转偏向力 再考虑摩擦力

风向 气压梯度力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然后,要学生上讲台画出风向(以南半球为例),进一 设计意图 步巩固所学。

(板书:

2、形成风的三种情况)

3、问题探讨:

利用物理学中“力的合成”知识,从理论上分析:

(1)两个力作用下形成的高空风风向是否有可能与等

压线斜交?

(2)三个力作用下形成的近地面风风向是否有可能与

等压线平行?

4、名题点击:

下图中ABCD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A、B两点水 的沸点为99.95℃,C、D两点水的沸点为99.80℃。关于 图中O点的风向正确的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5、引导学生进行本课小结:

一、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二、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地面的冷热不均

三、形成风的三种情况: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再考虑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再考虑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6、作业布置:

1、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1),风向正确的是:

2、让有FLASH知识的同学设计一个“热力环流的形成”的动画图,并在班上展示给学生看。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中学

唐小军

2005年1月14日

“洋流”教案

李 坚 上海市嘉定一中 201808 快捷联系:;goodjackyli@yahoo.com.cn

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

本节洋流是水圈的第三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大气圈和海洋盐度和温度后的一节,它与本册教材最后一节海洋资源的内容也有联系。这一节是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只有让学生了解了海水的温度、盐度特征及其分布、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才能为学生学习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内容结构

可把教材内容处理成三个方面:洋流的形成、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

(2)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洋流的利用。

2.能力目标:

(1)能通过不同途径(网上或书籍)查找和本课有关的材料,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筛选材料;

(2)通过学习,提高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A.培养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思维; B.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C.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结构、分布与动态变化的联想能力,理解地理事物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

(3)能用简明语言概括材料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4)能尝试提出研究性问题,体现研究性学习意识。

3.情感目标:

(1)通过洋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流与人类、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同时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提高环保意识,确立探索海洋、开发海洋的信念;

(2)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能了解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培养辨证唯物认识观。

制定以上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是: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及高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地理思维,树立地理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具备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体现课程理念强调的四个关注,学生系统地了解了洋流的相关知识后,用已知的洋流知识进行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从中获得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等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洋流形成、分布规律的观察认识及相关的思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分析及拓展认识的展开;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认真小结,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目标,确定出以上的教学重点;根据洋流形成中影响因素较多,且理性较强,而表层洋流分布中名称较多,且联系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较多,高中学生已遗忘较多、回忆确认较难,因而制定了以上教学难点。

(五)教学关键分析

1.讲清楚洋流形成的动力源(即风、密度差异是形成风海流、密度流的原因,风海流、密度流流走,相邻海区海水来补充,从而形成补偿流),是突破洋流形成原因这一重点难点的关键。

2.指导学生对照“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与“世界洋流模式图”,就容易理解和记忆世界洋流分布的模式,然后进一步对照世界洋流的实际分布图吻合程度、认识模式理论的指导意义,并仔细观察分布图和模式图上不一致的地方,是突破洋流的表层分布这一难点的关键。

3.理论联系实际讲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突破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教学关键的关键。

二、教学方法

根据高二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征和本节教学内容,我选用了“自学指导法”、“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并辅之以电脑多媒体进行教学。

1.自学指导法

教师向学生提出学习的要求,讲清学习的方法,学习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书本知识、分析地图及使用其他地理资料,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知识,养成自学地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

本节中“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段文字,通过教师指导下自学完成能够学会弄通。2.引导—探究法

引导—探究法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活动。运用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教师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与我们这节课所教内容是吻合的。有关洋流形成的因素——风和海水盐度温度内容,前面的教学中已学习过,有关表层洋流分布规律中一些洋流名称——初中区域地理也已学习过。这样通过教学,便能唤出学生的已知,推导探究出他的未知。另外,本节课理性内容较多,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使用引导—探究能达到这个目的。

3.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分层次演示教学,对攻克重难点效果很好。因此本节课设计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导之有方”,才能“学之有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到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此,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1.比较法

比较法是明确被比较的地理事物共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特征,且直观性强,有助于使地理知识系统化。本节内容讲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比较世界洋流模式图与世界洋流分布图寻找差异)来学习,能取得较好效果。

2.分析法与综合法

本节教材中关于洋流的形成因素应从盛行风、密度及海水的连续性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从而推导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即是运用的分析法。而表层洋流的分布则是对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在地理空间分布的一种综合,运用的即是综合法。3.讨论法

学生通过收集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资料,通过实例自主探究教学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与讨论。这个过程学生不仅提高了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地理知识面,认识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而且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构建平台

情境导入:观看网页“小小瓶邮有大用” 找出网页中认为漂流瓶漂流的原因 学习洋流的初始平台

问题:根据预习“你能在图上画出洋流的流向吗?”“在图上用红色标出暖流、用蓝色标出寒流。(南北走向)”

你能从这张图上尝试找出的“洋流分布特征是什么?” 学生在空白洋流模式图上用箭头注明洋流。学生观察图,回答。洋流认知平台 探究活动:

“海洋中的洋流是如何形成的?”(板书:

一、洋流的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盐度与温度差异;海洋具有连续性等知识,启导学生分析洋流的形成。

学生回忆旧知: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盐度与温度差异;海洋具有连续性等知识并参考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分小组合作讨论

构建新知:洋流的成因等。洋流成因探究平台 问题:“你能准确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流向吗?并尝试写出洋流名称、用颜色线条区分寒暖流。并观察洋流的分布特征”(板书:

二、洋流的分布规律)

学生在图上用文字画出洋流的流向并写出洋流的名称;从画好的图上观察洋流的分布特征。世界洋流认知平台 教师提问:“比较分析洋流模式图、世界表层洋流图的差异)重点补充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教师总结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学生利用新知,讨论辨析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模式图、世界表层洋流图的差异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讨论平台 承接:

洋流能帮助漂流瓶将你的盛情传递给他人,你还知道人类对洋流有哪些利用呢?洋流究竟对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呢?(板书:

三、洋流与人类、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生参考自己收集的材料、观察教师课件演示,分析讨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讨论、分析平台

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污染物、航运等的影响 学生运用新学知识,读图分析。新知应用思维平台

研究性问题的提出:教师举例:“厄尔尼诺”现象 学生倾听,思考。

教师总结 学生回忆、巩固。

必1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2-2 水的运动 教学设计

深圳市松岗中学 唐小军 第一课时:《水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各种水循环类型的示意图,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的表述水循环的过程;能够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德育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及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及成因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讨论法;

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实验、问题讨论、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

【激趣设悬引入】

李白诗《将进酒》中有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违背了地理学中的什么原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二节 水的运动的第一课时:水循环 板书:水循环 【实验探究】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做好教材上“模拟水循环”的实验。为了让实验更明显、快速,可以适当改变实验条件,把“将器皿放在阳光下直晒或用台灯直接照射”的条件改为在“器皿下用酒精灯加热”。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如下一些问题:

1、器皿中的水和小瓶中装的沙分别相当于现实中的什么?

2、为什么要在塑料纸盖上压放石头,且要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其作用是什么?

3、要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归纳: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水从器皿中蒸发,然后在塑料纸上凝结,并沿压放石头的正下方滴落到小瓶中的沙上,这就类似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课件展示】

为了更直观、准确地反映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情况,教师有步骤地播放多媒体课件:水循环,如下图。J D I E I A C

F H G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1、从水循环的发生领域来看,水循环可以分哪几类?;图中的A—B—C过程,A—D—E—G、H过程,I—J—E过程分别属于何种水循环类型? 学生回答: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2、各种水循环的完成,各要通过哪些主要的环节? 学生回答:

海陆间大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地表、地下)——海洋 海上内循环: 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海洋

陆地内循环: 陆地水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陆地

3、根据水循环的过程,你能给水循环下个定义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各个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连续运动的过程叫水 循环。

4、讨论水循环的意义。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①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并在各个圈层间进行物质和 能量的交换。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再生,并能持续利用③塑造了千姿 百态的地表形态。【问题回放】

学生回答,新课引入时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学习水循环的知识,李白诗句中的“奔流到海不 复回”违背了水循环的原理。【知识扩展】

为了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水资源,趋利避害,人类根据水循环的原理,修建了众多 的水利工程。如我国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工程;我国21世纪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超大型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它们都是利用水循环的原理,通过影响水循环地表径流这个环节,从而改变了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配,实现了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达到了为人类服务的目的。【学生活动】

讨论题:既然水是可以循环并能不断更新、再生,所以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个观点。说一说你的理由。讨论过程略。【信息反馈】

课件展示下列问题:是非题(正确的划“√”,错误的打“×”)

1、修水库可以起到调节河川径流变化、防洪抗旱的作用。

2、塔里木河主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3、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的东南风属于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输送环节。

4、水循环能使海陆之间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5、水资源的不断更新和再生主要通过陆地内循环来实现。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一、水循环的定义和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海陆间大循环 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地表、地下)——海洋 海上内循环 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海洋

陆地内循环 陆地水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陆地

四、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课程标准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唐小军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中学 518105

[教学目标]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目标: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了解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所形成的地貌;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读图,能够正确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能利用地质构造的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通过读图,能够自己学会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的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教学重点]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教学难点]读图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比较法、读图分析讨论法、野外实地考察法(教学条件允许)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在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在很久之前,喜马拉雅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这个地区的海底抬升成为陆地,地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举一些反映地壳运动或者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例子。

教师提问:地壳为何运动?地表形态为什么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运动和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以此引入地质作用的教学。

(板书:

一、地质作用)

(板书:1.地质作用的含义)教师讲解:我们把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地质作用。

及时检测:

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B大寨梯田

C岩层的断裂、错位 D荷兰的围海造田

(板书:2.地质作用的分类)

教师讲解: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列表如下,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地质作用分类 能量来源

主要的表现形式 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

(1)2000万年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约2万米,可珠峰海拔只有8844.43米,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地壳抬升的同时,外力作用就不停地影响。

(2)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可是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又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这是渤海地区地壳不断下沉的结果。

教师总结: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内力作用一般起主导作用。但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有差异的。

(板书: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书:1.岩浆活动)

教师讲解:课件展示一些有关火山活动的图片或视频片断,让学生感受岩浆活动的特点。然后,提出下列问题:

(1)岩浆活动与火山喷发是一回事吗?(不是一回事)

(2)岩浆活动的结果形成了哪种岩石?(岩浆岩)

(3)根据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以及我们的经验,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样的影响?(火山湖、火山岛、火山锥地形)课件展示下面的例子:

(1)有句成语叫“稳如泰山”。其实泰山并不稳,泰山每年都在以极小的速度上升。

(2)“地球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是非洲大陆“一分为二”产生新大洋的序幕。这里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使得地壳水平张裂而形成为裂谷。它的张裂速度似乎很慢,近200万年以来的平均扩张速度每年2厘米~5厘米。尽管如此,它的北段已经裂开了一道窄的海道(红海)。照此下去,1亿年以后新的大洋将会在这里产生。

教师提问:上面两个例子说明了内力作用的哪种形式?两个例子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地壳运动:其中,第一个例子是指地壳运动中的升降运动;第二个例子是指地壳运动中的水平运动。

(板书:2.地壳运动:升降运动、水平运动)

教师讲解:地壳运动常常在地壳中留下“足迹”,叫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有力证据。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

(动画演示褶皱的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褶皱(背斜、向斜)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但有时会出现地形倒置的形象,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可以动画演示地形倒置形象)

(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断层(地垒、地堑)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在地貌上,地垒常成块状山地,如华山、庐山等;地堑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我国的渭河、汾河谷地等。

理论联系实际:课件展示下列图片,让学生讨论地质构造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

(1)利用物理学中的比重知识,分析讨论:为什么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2)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积累了许多找水的经验,例如,“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3)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如果在C图中要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学生讨论:略。

(板书:3.变质作用)

学生自学教材,教师作简要说明:变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了变质岩,如我们家庭装修用的大理岩即为一种典型的变质岩。

课件展示一些地震造成的危害图片、地震分布图,引入地震教学。

(板书:4.地震)

教师提问: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地震主要有哪些类型?

教师提问:从地震分布图上看,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分布?我国的地震多吗?

教师补充:世界上大部分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关。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不稳定,容易出现地震,从图上可以看出,地震带正是处在板块交界处,尤其是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最主要的地震带。我国由于靠近板块交界处,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承转:有人说,内力作用为地表形态的形成提供了“粗毛坯”,而外力作用则是一位雕塑家,不断地把“粗毛坯”精雕细刻成千姿百态的形状。为什么这样说呢?

(板书:

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课件展示:“外力作用的杰作”系列图片。

在播放每幅图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每幅图片是由什么外力作用形成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作用。结果是:使岩石破碎,形成风化壳。

(2)流水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瀑布、岩溶地貌、峡谷等地表形态;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冲积岛等地表形态。

(3)风力作用: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谷地、风蚀城堡(魔鬼城)、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沙丘、黄土堆积等地貌。

知识拓展、应用: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外力作用的特点,达到知识的深化与活学活用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1.黄河三角洲及河口沿岸地区,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1.5千米~3千米,每年新造陆23平方千米~28平方千米。“昨日沧海,今日桑田”在此得以实现。试解释这种现象。

2.埃及开罗附近有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了。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原塔高146.58米,而现在只有138米。那么,是谁有那么大的能耐把金字塔削低了呢?

3.我们知道,我国的桂林山水有“甲天下”之说,那么,你知道桂林山水这种地貌属于哪种地貌类型吗?这种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联系化学知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承转:

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岩石圈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跟所有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特点一样,岩石圈的组成物质也处于不停的更新循环的过程中。

(板书: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学生阅读教材,并分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一说各物质循环过程发生的条件? 2.简要叙述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师总结:①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②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可以简要地总结为:岩浆变为各类岩石(此说欠妥,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行),各类岩石又变为新的岩浆的过程。③地壳物质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由于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很漫长,有的要经过几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之所以要大力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矿产资源,原因也即在此。

课程标准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教学设计

唐小军;快捷联系方式:电话/Email;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中学;518105; 转载;收稿/发表时间:; 发表网址:

[教学目标]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目标: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了解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所形成的地貌;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读图,能够正确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能利用地质构造的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通过读图,能够自己学会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的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教学重点]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教学难点]读图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比较法、读图分析讨论法、野外实地考察法(教学条件允许)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在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在很久之前,喜马拉雅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这个地区的海底抬升成为陆地,地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举一些反映地壳运动或者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例子。

教师提问:地壳为何运动?地表形态为什么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运动和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以此引入地质作用的教学。

(板书:

一、地质作用)

(板书:1.地质作用的含义)

教师讲解:我们把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地质作用。

及时检测:

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B大寨梯田

C岩层的断裂、错位 D荷兰的围海造田

(板书:2.地质作用的分类)

教师讲解: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列表如下,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地质作用分类 能量来源

主要的表现形式 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

(1)2000万年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约2万米,可珠峰海拔只有8844.43米,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地壳抬升的同时,外力作用就不停地影响。

(2)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可是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又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这是渤海地区地壳不断下沉的结果。

教师总结: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内力作用一般起主导作用。但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有差异的。

(板书: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板书:1.岩浆活动)

教师讲解:课件展示一些有关火山活动的图片或视频片断,让学生感受岩浆活动的特点。然后,提出下列问题:

(1)岩浆活动与火山喷发是一回事吗?(不是一回事)

(2)岩浆活动的结果形成了哪种岩石?(岩浆岩)

(3)根据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以及我们的经验,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样的影响?(火山湖、火山岛、火山锥地形)

课件展示下面的例子:

(1)有句成语叫“稳如泰山”。其实泰山并不稳,泰山每年都在以极小的速度上升。

(2)“地球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是非洲大陆“一分为二”产生新大洋的序幕。这里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使得地壳水平张裂而形成为裂谷。它的张裂速度似乎很慢,近200万年以来的平均扩张速度每年2厘米~5厘米。尽管如此,它的北段已经裂开了一道窄的海道(红海)。照此下去,1亿年以后新的大洋将会在这里产生。

教师提问:上面两个例子说明了内力作用的哪种形式?两个例子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地壳运动:其中,第一个例子是指地壳运动中的升降运动;第二个例子是指地壳运动中的水平运动。

(板书:2.地壳运动:升降运动、水平运动)

教师讲解:地壳运动常常在地壳中留下“足迹”,叫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有力证据。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

(动画演示褶皱的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褶皱(背斜、向斜)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但有时会出现地形倒置的形象,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可以动画演示地形倒置形象)

(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断层(地垒、地堑)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在地貌上,地垒常成块状山地,如华山、庐山等;地堑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我国的渭河、汾河谷地等。

理论联系实际:课件展示下列图片,让学生讨论地质构造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

(1)利用物理学中的比重知识,分析讨论:为什么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2)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积累了许多找水的经验,例如,“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3)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如果在C图中要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学生讨论:略。

(板书:3.变质作用)

学生自学教材,教师作简要说明:变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了变质岩,如我们家庭装修用的大理岩即为一种典型的变质岩。

课件展示一些地震造成的危害图片、地震分布图,引入地震教学。

(板书:4.地震)

教师提问: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地震主要有哪些类型?

教师提问:从地震分布图上看,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分布?我国的地震多吗?

教师补充:世界上大部分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关。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不稳定,容易出现地震,从图上可以看出,地震带正是处在板块交界处,尤其是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最主要的地震带。我国由于靠近板块交界处,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承转:有人说,内力作用为地表形态的形成提供了“粗毛坯”,而外力作用则是一位雕塑家,不断地把“粗毛坯”精雕细刻成千姿百态的形状。为什么这样说呢?

(板书:

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课件展示:“外力作用的杰作”系列图片。

在播放每幅图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每幅图片是由什么外力作用形成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作用。结果是:使岩石破碎,形成风化壳。

(2)流水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瀑布、岩溶地貌、峡谷等地表形态;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冲积岛等地表形态。

(3)风力作用: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谷地、风蚀城堡(魔鬼城)、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沙丘、黄土堆积等地貌。

知识拓展、应用: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外力作用的特点,达到知识的深化与活学活用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1.黄河三角洲及河口沿岸地区,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1.5千米~3千米,每年新造陆23平方千米~28平方千米。“昨日沧海,今日桑田”在此得以实现。试解释这种现象。

2.埃及开罗附近有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了。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原塔高146.58米,而现在只有138米。那么,是谁有那么大的能耐把金字塔削低了呢?

3.我们知道,我国的桂林山水有“甲天下”之说,那么,你知道桂林山水这种地貌属于哪种地貌类型吗?这种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联系化学知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承转:

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岩石圈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跟所有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特点一样,岩石圈的组成物质也处于不停的更新循环的过程中。

(板书: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学生阅读教材,并分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一说各物质循环过程发生的条件? 2.简要叙述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师总结:①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②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可以简要地总结为:岩浆变为各类岩石(此说欠妥,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行),各类岩石又变为新的岩浆的过程。③地壳物质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由于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很漫长,有的要经过几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之所以要大力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矿产资源,原因也即在此。

本文转载自《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10,总第238期。《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教学设计

华怀生 安徽省桐城市第十一中学 231490 邮寄稿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讲城市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主要从自然地理条件分析城市的区位。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是城市的自然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使城市分布产生了宏观差异。教材着重从地形、气候和河流三个方面讲述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二、教学思想设计

本节课采取创设问题的情境,补充课外资料,结合乡土地理,把讲述与图文互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师注重于“导”,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城市区位概念,了解地形、气候、河流三大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结合读图来理解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能举例说明沿河分布城市的几种区位类型。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图文资料,正确分析城市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对知识的辨析或迁移的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城市的成因,理论联系实际,树立辩证看问题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地形、河流对城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2、难点: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发生的;城市临河分布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以实例分析为主,结合景观图片,板图,图文互动,师生共同活动方式,使学生能掌握知识要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聚落的形成”初步了解到城市聚落的起源。

一道思考题:世界上第一批主要城市分布在什么地方?举例说明。(先让学生思考,稍后回答)

乡村聚落的形成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一般来说,城市是由于乡村的发展演变而来。

(大屏幕投影城市聚落外貌景观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进入学习情境)

但是,为什么世界上有的地方城市多些,有的地方城市少些呢?一个城市为什么要建在这里或那里,都有一定道理的,也就是说与区位有关,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城市的区位因素。

[板书]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关于“区位”概念,我们在前一单元里学习过,下面请一位学生说一下什么是“区位”?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对。说到城市,它也有特定的区位。城市的位置是从微观上来说的,指城市的具体定位,而城市的分布是从宏观上来谈城市区位,指的是城市总体分布。

[板书]

一、城市的区位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思考题上来,世界上早先一些主要城市分布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如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图6.7,哪些地区大城市特别多而且密集?为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并组织学生讨论后,让学生回答)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暖,降水丰沛,水源不成问题。而且这里交通便利,工农业生产发达;欧洲西部地区,地势低平,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也是世界上工业化起步早的地区,人口多而密集,易形成城市聚落。回答较全面,这两个地区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除此而外,还有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带也位于平原地区。“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人都是愿意在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住,人多了,人口密度就大了,由乡村发展为城市成为可能,可见,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影响是通过人口分布而产生的,也即是城市的分布大势与人口分布大势一致。

[板书]自然条件 → 人口分布 → 城市区位

[承转]一个城市区位不但受自然因素影响,而且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面先了解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板书]

二、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1、地形与城市区位

(1)平原地区城市分布多

地形

(①教师指导学生读图6.6,注意图中城市数目,思考、分析我国城市宏观分布与地形间关系,并用电脑投影武汉、合肥、杭州、安庆等多幅城市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我国三级阶梯上的城市分布格局。(②板图、边板图边解说)

从图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主,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城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分布多。

(电脑投影美国大西洋沿岸平原上城市带之景观图片之一底特律)再看图6.7,图中将美国的三大城市带用特写的形式给以重点显示,说明城市群和城市带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当代世界城市分布新特点之一。这些城市群或城市带都位于平原地区。

为什么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都位于平原上?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加以理解。(教师让学生看课文、读图,并指导学生自主探讨,掌握这部分知识)。

(2)高原是热带地区城市的优选地

巴西在南美州,而巴西的城市(巴西利亚等)为何较多分布在南部巴西高原上,而北部亚马孙平原上城市却很少呢?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而后回答)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而巴西高原上气候四季如春,终年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优美的环境,适合城市形成发展。

(3)山区城市分布有特色

再说山区城市分布,如陕西、山西两省,地形上多山脉,黄河流过,多支流——渭河、汾河,泾河,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西安市在渭河谷地,太原市在汾河谷地等。还有我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见投影图片),河谷地带地形平坦,气候适宜,风光秀丽,适合乡村、城市聚落的形成。

[承转]除地形影响城市区位外,气候也影响城市区位——

[板书]

2、气候与城市区位

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多雨区要考虑防洪、排水,寒冷地区要考虑取暖防冻,城市区位与气候也有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6.6,注意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查找该线的东南,西北地区城市分布情况,师生共同活动)

(1)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两侧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此线西北部只有包头,乌鲁木齐等几个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而该线的东南部大城市多,原因是气温,降水适宜,适合人类居住及乡村、城市聚落形成。

(2)中低纬度地带及临海的边缘地带 这里是世界上城市分布最多的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是主要原因。

(3)气候恶劣地带气候不适宜的地区城市聚落不宜形成,这些地区城市特点是城市少、规模小。如俄罗斯的亚州部分(严寒、地广人稀),撒哈拉大沙漠(析度干旱)及我国西部青藏高原(高寒区)等(投影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城镇聚落景观图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承转]人们常把大河称为母亲河,母亲河哺育了两岸人民,给人民带来了灿烂文明。因而,人类对河流的依赖性在一定程度上要大于地形和气候,河流对城市的选址有深远影响。下面话说河流与城市区位——

[板书]

3、河流与城市区位

(电脑投影提纲式板书,逐一展示相关城市景观图片与河流区位示意图,教师对照提纲按顺序讲授。学生在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述、精美景观图片的欣赏中学习知识。)

原因之一:考虑用水。城市是生产、消费和居民较集中的地方,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较多,所以,城市靠近河流,水源是主要原因。(逆向思维:一些大城市,如天津、青岛、太原等并没有靠近大河,难道不缺水?又是如何解决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前有些城市在地面水源不足时,抽取地下水补充,易形成地面沉降,是很危险的。上述城市前些年由于北方雨季短、降水较少,且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大,严重缺水,不得不修引水工程,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工程,加以解决)所以说,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原因之二:考虑运输。人们常利用天然河道进行运输,既经济又方便。这要从四个方面说起。首先,城市建在河流上游起点,即航运端点处(引导学生读图6.8,找出图中几处河流的通航起迄点,如赣江上游起点处的赣州市等。)上游水道太浅,多急流或暗礁,货物必须在此卸船上岸,久而久之,便成小镇,后扩展为城市。

第二,城市多在干支流汇合处,这里人流、货流量大,腹地广阔,如重庆市就位于汇合处,贸易繁荣。还有我们的家乡——古镇青草,建镇有六百多年历史。大沙河出金罩山,河面开阔,水流平稳,下有支流司河相连,是形成集镇的良好区位。古时,山区土特产如茶叶、薪炭、木料、干柴等乘竹排、木船运到青草镇屯积出售,菜子湖、练潭一带的大米等沿河漕上运至青草中转贩卖,生意兴隆,当时人称小安庆(现在由于公路四通八达,加上河水流量小,水位浅,水路运输已不复存在)。

第三,过河点处,河岸坚固,河道又较窄,易架桥梁,易修渡口,货物运输方便,容易形成城市,如甘肃的兰州。

最后一点是指河流终点或入海口,河港、海港相连,腹地广阔,是个良好的中转站,最易发育成城市,如上海、广州(上海处于长江口与东海相连处,广州位与珠江三角洲与南海连接地带)。

原因之三:防卫。(创设问题情境)我们从电视画面经常可看到古战场上旌旗招展,人喊马嘶,身着战袍的大队人马向前冲锋,刚刚要到城门,却立马停止前进,你猜怎么着?原来城前有一条河!古代城市为什么要建在河边?(找一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说明)临河建城是为了防卫。(有些护城河是人工挖的,水来自附近的河流)在河流弯曲较大的地方或河心岛处建城,可以利用天然河道进行防卫。如安徽桐城市古代就建在龙眠河西北边,龙眠河是一道宽阔的天然屏障,加上坚固的城墙,在古代多次防守战中都未被对方攻破,素有“铁打的桐城”之称。还有瑞士的伯尔尼建在阿勒河上一个曲流处,法国巴黎城市建在塞纳河心岛上,美国的波士顿最早建在半岛上。这些城市在军事上都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

桐城 龙眠河滨

[巩固知识]

(1)用讨论的方式,做课后“活动题”——分析图6.11中A、B、C三个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引导、点拨,启迪学生思维)。

答案:分析此图可知,B聚落可能发展为城市。因为B位于两河交汇处,河流为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还利于安全防卫。加上B处地形平坦,平原面积较大,利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费用,是人口集中分布区,也是城市发展较理想的环境。

(2)投影图画式板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培养学生归纳综合知识的思维能力。(课前制作好课件,课堂上教师边投影边讲授)

必修一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课时)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 李卫红 250001 【教学准备】

理解 课程 标准

对应课标

教材是如何应对课标要求的

*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课时教学 目标 分解

把握知识: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研究方法,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能力:学习历史分析和探究的方法,锻炼缜密的推理和严谨的表述能力。

体会感悟:体会科学研究认真的态度、感悟科学家在科研之路上不畏艰辛、艰苦跋涉的奋斗精神。教学 内容 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涵盖的时空跨度非常大,思维的链索很长很广,许多问题涉及到学科的前沿及人类所关注的热点,因此,本节课对学生而言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因此,想这样设计教学活动:以“楼兰消失”这一可以生发很多联想、激发大多数同学兴趣的千古之谜为问题情境,将教学过程分解为提出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方法,探究问题等一系列教学模块,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体会研究过程与方法,难点在于这种大跨度的思维活动学生以往少有接触,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知识铺垫,促进学生思维的进步。

教学 流程 设计

【教学实录】

模块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印象中的楼兰 教师问题引领:

你知道楼兰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出示“梦回楼兰”网站,师生话楼兰)

学生努力回顾已有的相关知识,了解楼兰的人文背景。学生回答简录:

“历史书中看过,是古丝绸之路上重镇。” “楼兰古墓、楼兰美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霄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地图上的楼兰 教师问题引领:

楼兰在哪?自然条件如何?

(出示楼兰位置图,地形图,推导楼兰的气候特点)

学生继续利用已有的相关地理知识,确立楼兰位置,知晓楼兰的气候特点,对楼兰的自然条件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学生回答简录:

“亚欧大陆中部,塔里木盆地,罗布泊以西,孔雀河南岸,沙漠之中的古绿洲,气候干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史书中的楼兰

极盛期的楼兰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消失的?(简述史料,出示想象中昔日楼兰的景象,定格楼兰消失的年代)

史料:自公元前二世纪见载于历史典籍的楼兰,到公元四世纪已沦为沙漠。公元399 年,东晋高僧法显去印度求法,路经楼兰,这里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目为标识耳”。一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王国不复存在了,一个融汇东西方文化精华的文明失落了。

学生想象再现昔日楼兰。现实中的楼兰 教师问题引领:

楼兰文明是如何失落的?这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明晰的答案。有人说楼兰的消失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为什么?(展示楼兰现状图片,满目荒凉,与昔日形成鲜明对比,显示文字“全球气候变化!楼兰消失!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学生思考相关问题,进入学习环节。

模块二:学习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与方法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 教师问题引领:

·阅读教材91页第一段文字,思考如下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有哪几种尺度?各种尺度上的气候是如何变化的? 能否设计一个表格来表达上述问题?

教师总结:

·表达问题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教材用文字进行了表达,我们试着将它转化成表格,一方面可以检验大家对这段文字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展示了表格在表达方面的独到之处——条理清晰,对比明显。今后的学习中,大家可以适时地应用,体会一下表格的妙处吧。学生阅读,概括气候变化规律。学生回答简录:

“全球气候变化根据时间通常分为三种尺度,即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近代气候。其变化如下图所示” 气候变化的尺度 时间范围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的气候 距今22万年-1万年

气温波动变化,出现过三次大冰期,气温波动10-15°C 历史时期的气候近1万年

气温波动变化,气温波动5-10°C近代气候

近100年-200年 气温波动上升

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的方法 教师问题引领:

·阅读91页阅读材料,了解科学家研究古代气候的常用方法。

·尝试用树木年轮分析法分析图4-2-2,推测该树生长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教师即时评价:

·同学们的学习转化能力比较强。只是第一个同学的研究比较粗略,第二个同学的研究比较到位,第三位同学的补充说明更为细致,说明他的观察能力更强一些,这是科学研究必备的良好习惯。

学生继续阅读有关材料,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尝试用所介绍的第一种方法做一次探究。学生回答简录:

“该树生长期间大致经历了两个温暖期,一个寒冷期。”

“第一个寒冷期大致经过了7-8年,紧接着是一个寒冷期,大致经过了10-12年,然后又经历了大约10年左右的相对温暖期。”

“从年轮的宽度看,第二个温暖期比第一个温度要低一些。”

古代气候的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师问题引领:

·植物的年轮可以记录气候的变化,动物分布的变迁也可以反映气候的变化。阅读案例研究“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分析中国野象的迁移与气候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图4-2-3合成了我国和挪威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两国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结果如何?

·利用图4-2-3,说明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人类活动的? 教师总结:

·由于两地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两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北半球甚至全球的气候变化的情况。”

·两位科学家一个跋涉于高山雪线,一个潜心于浩瀚的文史资料和考古发现,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卓越的科研成果,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不畏艰辛,坚韧不拔的追求科学真理的可贵精神品质。

学生读图4-2-3及相关文字材料,了解两国科学家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简述两国气温的变化特点,说明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阅读案例研究“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 学生回答简录:

“野象体态巨大,食量惊人,对植被的破坏性很强,只有热带潮湿气候区的茂密丛林才能够持续的为其提供足够的食物,因此,野象出没的地区,一般都是温暖潮湿的。从图中可以看出,野象分布出现了四次南迁,说明商周以来中国气候四次变冷,气温在波动下降。”

“挪威科学家利用雪线的变化来追溯古代气候的变化,中国科学家竺可桢则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从文明兴衰、物候的变迁中寻找气候变化的规律。”

“两曲线的高低变化在时间上和程度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彼此的变化趋势却非常近似,即近5000年来,全球气温大致呈波动降低的趋势,但近200年来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

“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文明与经济的兴衰、生态环境变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例如宋朝,中华民族被迫向南大迁移,在战争因素的背后,应该有气候变冷这一因素。由于气候变冷,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动植物的分布出现南迁的趋势,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因此而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导致了民族大迁移。”

模块三:探究问题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楼兰文明中断的影响 教师问题引领:

楼兰自公元前二世纪见载于历史典籍,到公元四世纪已沦为沙漠。我们将这两个时间放到图4-2-3的时间轴上,再思考楼兰文明的中断这一千古之谜,“全球气候变化!楼兰消失!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学生标点时间,阅读思考。学生回答简录:

“公元四世纪,楼兰消失时,正值气候寒冷期 课堂小结

提出下节课的问题 教师问题引领:

·楼兰消失早已成为过去,我们之所以要研究过去,是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预测未来,使人类能够趋利避害,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展示:电影《后天》的片头和经典图片。)

·你明白这些灾难形成的原理吗?这些灾难会在现实中出现吗?它们的形成和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系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探讨,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学生反应为震撼——兴奋——思考,产生了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点评:本节课依照“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做人”这一基本理念,紧紧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课标要求,精选组织教学素材,合理设计组织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使之动静结合,张驰有序,思维活跃,学习过程不易产生疲劳,学习效果非常好。教学情境设计富有文化底蕴,贴近学生生活,很受学生欢迎。本节课的时空跨度非常大,还需要兼蓄自然人文两大学科许多背景知识,难得的是教师能够从容应对,游刃有余,对学生的评价不温不火,准确到位。从本节课可以看出,只要问题设计合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智慧也就被激发出来。(山东省济南市教研室 程菊)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中图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

第三节 寒潮 教学设计

深圳宝安高级中学 陈远兰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按照《地理 必修·1》(中国地图出版社)的编排,是在第四章的第三节,前三章讲述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之后,围绕人地关系、以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线,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高中地理开始,就接受人地关系的思想。而第三节正是从人地关系这一角度出发,简要介绍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上的内容是《寒潮》。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必修1》的“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之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基于新课程强调“教学内要联系实际,要反映时代特征,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考虑到台风是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灾害性天气,且台风在深圳的影响更大,学生更熟悉,虽然相关内容课本上没有,但学生可以到报刊、杂志和互联网上去查找,符合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因此选择“台风”为本节主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要求目标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理念和课程内容,为了更好地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的目标为:

1.知识能力目标:①让学生了解台风的形成、危害及预防。②让学生认识台风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③学会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台风的形成、危害等,学会科学推理方法,培养分析判断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表达,培养与别人交流、交往合作的能力。②学会通过报刊、杂志和网络获取、整理、分析资料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精神,养成辨证地评价地 理事物的思维习惯(通过的台风“功”和“过”的交流讨论),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三、重点和难点

了解台风的的危害可加深学生对台风作为一种常发而又严重的灾害的理解,使学更加关注台风,关注环境;而台风的预防是认识研究台风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所以确定本节的重点是:台风的危害与预防。

考虑到台风的形成比较复杂,内容较抽象,与前面所学知识气旋有联系,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确定本节的难点一是:台风的形成。而通过案例学会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确定“通过台风的学习,学会分析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能够针对不同的灾害,提出适当的预防措施”定为难点二。

三、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用具

基本理念:借助报刊、杂志,尤其是网络等媒体资源丰富,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

教学方法:本课是一堂探究式学习课,旨在通过指导学生对台风这一自然灾害的探究,让学生品尝到动手动脑探究成功的喜悦。根本点是推动学习方式的改革,即由被动接受式向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特点,本节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十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法指导: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什么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加以建构。因此,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分析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指导学生运用头脑风暴等研讨形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实现教学方式的有机组合,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提前公布相应的网站信息,如http://www.xiexiebang.com(问天网)或告诉学生在http://www.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搜索引擎中的“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台风”或某一台风的名称等,查阅、选择与台风有关的资料。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可利用NetMeeting、ICQ或BBS发表个人见解与个人疑问,进行思想交流。

(二)课堂学习过程(见课堂学习过程流程图)第一阶段:引入课题,激趣导学。

展示自然灾害的视频(龙卷风)、图片资料引入课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阶段:出示问题情境,引导、组织学生思考、讨论。问题

1、什么是自然灾害?请列举你所知道的自然灾害。问题

2、深圳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在哪些季节并影响我国包括深圳在内的哪些地区? 问题

3、台风是怎样形成的?

问题

4、台风会造成哪些危害(举例说明)?现在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预防措施?对“减少台风造成的危害”你有哪些好的方法和设想?

问题

5、影响本地的灾害还有哪些?采取了哪些防御措施,是否合理?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问题

6、台风等自然灾害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吗?

(第1个问题涉及自然灾害的一般性知识,这是铺垫。第2、3、4这三个问题涉及台风的形成、危害、预防等各个方面,后面两个问题是为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而设计的)第三阶段: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并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拓展。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讨-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引导调控的方法组织教学,并针对上述问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

问题

1、通过组图等材料,知道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类型。

含义----由于自然界的原因使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遭受直接或间接损害的现象。类型:气象灾害: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干热风、龙卷风。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问题

2、学生可根据生活经历及初中的知识知道深圳最常见的灾害是台风及其出现的大致时间和影响范围,教师只需稍作补充即可。

台风。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福建等省)。

问题

3、这是本课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提前查找的资料,学生以6-8人为一小组开展学习,然后全班交流讨论,并引导学生从前面学习的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进行思考,激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必要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解释

强调:①台风的数字特征——风力在12级或以上;②作为气旋的图形特征;③产生条件:A.副热带、热带海域的气旋,温度大于26℃;B.广阔洋面区域;C.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D.中心气压很低。

问题

4、台风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是本课的重点,但难度不大,可引导学生根据网上搜索的资料、以前的见闻分组讨论,然后形成书面材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对于减少台风危害的方法和设想,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畅谈设想。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台风危害:强风:损坏地面建筑和通信设施

暴雨:淹没农田;毁坏水利工程等

风暴潮:破坏海堤、淹没海岛、影响各种海上作业等

防御措施:利用卫星监测和雷达跟踪

及时发布台风预报警报

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应急系统 第四阶段:归纳小结。

简单归纳台风的知识结构,通过小结达到知识上的整体把握。

问题

5、这是在“台风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会观察,关心环境,学以致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印度洋海啸”的相关报道,畅谈其他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并同时通过对常见自然灾害的了解,使学生真正学到一些对生活有用的知识。

问题

6、凡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该问题的设计在于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全面、辨证地看问题,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科学态度。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补充阅读材料(见附2)。这也是本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第五阶段:反馈练习和作业布置 本练习针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设置,且联系了实际。

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2003年9月4日,台风“杜鹃”横扫珠江三角洲,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此完成1—2小题:

1.上述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杜鹃”形成的是 2.下列有关气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旋中心气压较四周气压低 B 气旋控制地区天气晴朗

C 气旋中心以下沉气流为主 D 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根据表格自主完成: 类型 形成 多发时节 我国分布 主要危害 防御措施 寒潮

第六阶段:评价

学习评价:以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习的过程;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评价内容包括:使用网络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附1:

附2:

台风可以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台风肆虐会导致房屋倒塌、良田被淹、大地一片狼藉。但就是这凶神恶煞的“坏家伙”,也有可能被开发成旅游景观。在昨天召开的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专题论坛上,相关气象专家提出了这一全新观点。在昨天的气象论坛上,来自苏浙沪三地的专家对长三角的气候问题进行了探讨。有气象专家提出了台风景观的新理念,认为台风景观也能作为特色地域旅游项目。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最大,其过程一般会持续2至3天,由于影响范围大,沿海数十上百公里都可感受到台风影响时的壮丽景观。不过台风景观论也遭到了不少专家的质疑。许多旅游专家认为观赏台风景观安全系数低,不切实际,更不宜提倡。

台风时段正是七、八月海岛的旅游旺季,观赏台风可以与海岛旅游相结合。

台风阻止了美军对吕宋岛的进攻:1944年12月16日,美军由多艘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及数十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第三舰队浩浩荡荡向吕宋岛前进。美军看着自己庞大的舰队,感到一定可以稳操胜券,整个舰群上气氛十分轻松。17日黎明,他们遇到了巨大涌浪的袭击,18日,由于气象预报不准确,舰队误入了台风风暴之中,从上午11时到下午2时的这段时间内,台风风力达到了顶峰,战舰难以控制,只好听任怒涛把它们抛上浪尖又摔下波谷。暴雨、浪花以及被强风刮成小碎片的雨云,使能见度很差,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原本固定在甲板上的战斗机,突然绳索断开向前滑去。几名士兵想去加固飞机,刚走上甲板就象小纸片一样被风刮进海里。士兵们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飞机一架一架地“葬身”大海,直到下午2点半以后,风力才逐渐减弱。这场强风造成3艘驱逐舰沉没,近800名士兵死亡和失踪,146架战斗机被吹进大海,轻型航母损坏严重。因损失严重,该舰队中止了对吕宋岛的进攻,半途打道回府。

下载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球的公转教学反思(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球公转教学设计五篇

    “任务驱动+模型演示”突破公转教学难点 济南育英中学 尹晓洁 2012年7月30日 14:38 陈青于12-7-30 15:08推荐还记得备这节课时,我们调研学过的学生难在哪?孩子们说:公转课件中......

    七年级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球公转教学设计 在学习地球公转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需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点疏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地球公转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 篇......

    地球在公转吗_教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

    地球在公转吗_教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的教学反思(5篇)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的教学反思 黄卫文 每一届的高一在地理学习的第一章就是一个最大的难点,虽然教材发生了变化,但这一部分的难点没有变化。有关地球的自转、公转......

    地球公转_初中教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分析知识类型:按学科性质分,本节内容属于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按地理知识本身属性分,本节内容属于地理理论知识自然地理结构,而以“自然地理环境对对人类活动......

    地球的公转——说课稿

    地球公转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一年级上册中的地球运动之地球公转,与地球的自转一起构成地球运动。这两种运动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同时与......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学设计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时间; 明白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2 、培养学生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