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案(大全)

时间:2019-05-15 07:4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言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言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案(大全)》。

第一篇:文言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案(大全)

文言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

(一)例句:范增数目项王。

左右欲刃相如。

二月草已芽。

非能水也。判别:

(二)例句:其一犬坐于前。(比喻)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方式)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工具)

卒廷见相如。(处所)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时间)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趋向)判别:

三)

例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汗牛充栋 判别:

(四)译法:

例句:鱼肉百姓

粪土当年万户侯

稍稍宾客其父 判别:

二、动词活用

(一)例句: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判别:

(二)例:项伯杀人,臣活之。

卒廷见项如,毕礼而归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判别:

三、形容词活用

(一)例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将军披坚执锐。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判别:

(二)例句:素善留侯张良。

秋毫不敢有所近。

山多石,少土。判别:

(三)译法:

例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足以荣汝身。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判别:

(四)译法:

例句:登泰山而小天下。

邑人奇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判别:

四、数词活用

数作动

例句: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判别:

五、动词名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名词带宾语,表示为宾语怎样。译法:

例句:等死,死国可乎?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名我固当。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 规律:

实例: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刽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规律: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规律:

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规律: 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5.规律: 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 且焉置土石?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1.规律:

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规律:

例如:

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规律: 例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规律: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5.规律: 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出入()乱尸中。

五、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2. ①

古之人不余欺也。②

沛公安在?(在安)不然,籍何以至此? ③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规律: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得双石于潭上。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六、固定句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1.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例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山峦为晴雪所洗。

2.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如: 如太行、王屋何?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3.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虽然有国君的命令,干嘛那么飞快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4.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 相„„)何„„为(为什么„„呢)。如: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日饮食得无衰乎?

第二篇:词类活用倒装句式

利用语法判断词类活用和倒装句式

句子成分组成的基本模式: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主语主要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主要由动词充当;宾语主要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定语主要由形容词充当;状语主要由副词和介词结构充当;补语主要由介词结构充当。

如果将这些成分代入即可演变成:名、代(主语)+[副词或介词结构]+动(谓语)+(形容词)+名、代(宾语)+〈介词结构〉

一.名词用作状语

①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

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①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 用匣子装。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

⑥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

⑦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

⑨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⑩质于秦。质: 做人质

三.名词使动用法

①生死而肉骨肉:使……长肉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

③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④汗马功劳

⑤齐威王欲将孙膑将: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①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仅仅把亲人当作亲人,不仅仅把孩子当作孩子。” ⑤友风而子雨友、子: 以……为友;以……为子女 ⑥幕天席地以……为幕布;以……为席子

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五.动词用作名词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产品、收入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作、制:措施、制度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搜捕活动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饮:饮料、汤食

⑧少仲尼之闻闻:见识

六.动词使动用法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让……争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屈:使……弯腰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发出声音

⑤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

⑦生死而肉骨生、肉: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

⑧惊天动地使……惊奇;使……感动

⑨可烧而走也使……逃走

⑩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使……灭亡

?既来之,则安之。使……来归

七.动词为动用法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为他而死”

八.形容词作名词

1.义不杀少而杀众。(《公输》少:很少的人;众:很多的人。)

2.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美:美好的事物;难:难得的贤主嘉宾。)

3.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长:长处;短:短处。)

4.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旧:旧交。)

5.又不可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病梅馆记》直密正:直的、密的、正的梅树)

6.倚南窗以寄傲。(《归去来兮辞》傲:自足自得的心情)

7.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先:表率)

8.犹不能恃无功之尊。(《触龙说赵太后》尊:尊贵的地位)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后两个“老”指老者)

九. 形容词作动词

1.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多、少:都用作动词。)

2.火尚足以明„„(《游褒禅山记》明:照明)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谬:弄错)

4.是故圣亦圣,愚亦愚„„(《师说》前面的圣、愚分别为:圣人、愚人)

5.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与„交好)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私:偏爱)

十.形容词使动用法

1.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臣着急。)

2.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与万物。(《与陈伯之书》安:使„稳定下来)

3.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4.欲居之以为利,高其值。(《促织》高:使„高)

5.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愚:使百姓愚昧)

6.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弱:使人民的力量减弱)

7.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安:使百姓安定)

8.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固:使根稳固)

9.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病梅馆记》夭:使梅曲折)

10.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尊:使地位尊贵)

11.而(耐)征一国者,其自视也。(《逍遥游》征:使一国之人信服)

十一。形容词意动用法。

1.则耻师焉,惑矣。(《师说》耻师:以从师学习为可耻。)

2.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羞之:把这样事当作羞耻。)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我:认为我美)

4.成以其小,劣之。(《促织》劣:把„看作劣等)

5.父子不远千里。(《柳毅传》远:以„为远)

6.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十二。数词活用为动词

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唐雎不辱使命》“四”作“成为四个人”解。

“二三其德”(《诗经·氓》“二三”,都是数词,这里带了宾语,解作“使其德二三”,即不专一,变化多次,活用为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作“统一”解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灼灼其华。(其华灼灼)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安”,宾语前置)

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

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肯顾我)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无诈尔,尔无虞我)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许之)

先生……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而狼未知之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忌不信自)

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

沛公安在?(沛公在安)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夫晋,何厌之有?(夫晋,有何厌)

沛公安在?(沛公在安)

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何陋。“之”,宾语前置标志)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忧群臣)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求敌)

父母唯其疾之忧。(唯其疾之忧唯其疾之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惟弈秋之为听。(惟听弈秋)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惟辅德)

唯利是图。(唯图利)

唯吾马首是瞻。(唯瞻吾马首)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唯急进修——只急迫地进德修业)

不然,籍何以至此?(籍以何至此)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

夜以继日。(以夜继日)

定语后置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者人)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村中好事者少年)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溺死者人马甚众)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有吹洞箫者客)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大四海,有几人欤?)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操者荆州之民)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

吏二缚一人诣王。(二吏二缚一人诣王)

尝贻余核舟一。(尝贻余一核舟)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荷担者三夫子孙)

状语后置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赵岂敢留璧而于大王得罪乎?)形似酒樽,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山龟鸟兽之形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以桑树之)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以尉首祭)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名垂乎后世。(乎后世名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

第三篇: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案

文言特殊句式教学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 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3. 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教学课时】本专题共3课时。课前预习训练:

1.写出文言文几种特殊句式的名称以及分类:

2.请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刘备天下枭雄。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梁父即楚将项燕。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徒见欺。

而君幸于赵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第一课时

课堂讲解:判断句、被动句

一、判断句式。

1.什么是判断句,有几种形式。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2.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根据预习题,由学生来小结,课堂再由例题验证)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小结: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小结: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小结: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小结:

刘豫州王室之胃。

师小结:

注意: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课堂练习:

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此帝王之资也 C.我,子瑜友也 D.此乃天也

二、被动句式

1.什么是被动句,有几种形式。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2.具体形式。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小结: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小结: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小结: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见谅、见教”,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小结: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作业:仔细阅读并理解《中华活页文选2010高考专辑---阅读分册》P42.43页的相关内容;尝试完成P45页上的作业;完成《鼎尖学案》P88页1、2、8、9题;完成第二课时的预习作业,即《中华活页文选2010高考专辑---阅读分册》P45页第3题。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检查。

一、课堂讲解省略句。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2)承后省。如: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夫战,勇也气。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屠惧,投(之)以骨。(《狼》)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赐之(以)彘肩。”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二、课堂讲解倒装句。

1.倒装句的分类: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2.高考要求:“不同和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重点是宾语前置,其他类型倒装要了解其特征和用法,要能够理解。

(一)宾语前置

1.什么是宾语前置,有几种类型。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2.典型例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古之人不余欺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唯利是图,唯才是举。不然,籍何以至此? 孔子云:“何陋之有?” 规律总结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无乃尔是过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三、简要讲解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

1.什么是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有几种类型。

所谓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就是通常作状语的成分(介宾短语),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介词主要有两个“于”“以”。2.典型例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拘于时,学于余。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屠惧,投以骨。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3.规律总结。四、一般性地了解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一)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 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二)主谓倒装:(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美哉,我少年中国。

第三课时 练习及讲解

1.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石之铿然有声者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C.得双石于潭上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与“大王来何操”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客何为者 C.亚父者,范增也 D.具告以事 3.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此帝王之资也 C.我,子瑜友也 D.此乃天也

4.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例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其制稍异于前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下列句子中无省略现象的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 C.亦足以畅叙幽情 D.晤言一室之内 6.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父母者,人之本也 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⑥此不知人之祸也 ⑦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⑧“离骚”者,犹离忧也

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 B.①⑥⑦⑧/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7.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B.被执至南门

C.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 D.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8.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宇文新州之懿范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D.都督阎公之雅望 9.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 B.何以明其然?

C.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 D.夫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 10.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译文: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译文: 12.选出句式不同类的一项()

A.祖冲之,范阳蓟人也。B.时有北人索驭驎者。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13.指出下列句子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解褐南徐州迎从事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C.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D.良庖岁更刀,割也。14.根据句式特点,下列各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未之闻也。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③曰:“牛何之。” ④对曰:“将以衅钟。” ⑤是乃仁术也。⑥夫子之谓也。⑦百姓之不见保。⑧然则一羽之不举。⑨是诚不能也。⑩构怨于诸侯。11将以求吾所大欲也。12王坐于堂上。A.①②③⑧/④11/⑤⑥⑨/⑦/⑩12 B.①②⑤⑥⑨11/③⑧/④/⑦/⑩12 C.①②③/④11/⑤⑥⑨/⑦⑧/⑩12 D.①②⑤⑥⑨11/③⑧/④/⑦⑩/12 15.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译文:

16.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发《欧阳公事迹》

第四篇: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者,……也。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②……也。环滁皆山也。③……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2、【被动句】 ①为……所……(周初年少时)为乡里所患。《周处》 ②……为……。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3、【省略句】 ①主语省略。乃大惊,闻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宾语省略。备曰:“君与【】俱来。”《隆中对》 4【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状语后置。(备)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③宾语后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④宾语前置。

疑问句:何苦而不平?(苦:愁)何陋之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否定句:彼不我恩也。时人莫之许也。固定格式:唯利是图。

文言虚词集释

中考考纲要求掌握的8个文言虚词:其、为、以、于、乃、之、且、故

1、【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

公将战,曹谇请见。其乡人曰(他的)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桃花源记》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他的)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齐军的)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他的)②指示代词: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那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的)既克,公问其故。(其中的)③语气词:

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不译)

安陵君其许寡人?(祈使语气,可,该)(安陵君可要答应寡人啊?)

2、【为】 ①动词: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表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

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此(孙权)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作为)②介词,表示被动(周处)为乡里所患。(被)贤能为之(孙权)用。(被)③介词,表示对象 不足为外人道也。(向)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给,替)

3、【以】 ①介词,译为拿、用、把、凭(借)、因、按照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凭)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凭借)衣食所安……必以分人。(把)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按照)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拿、把)②动词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③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结果等 属于作文以记之。(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可以】:可以凭借。可以一战。

4、【于】 ①介词,译为、在、到、从、比、对、向、跟等。战于长勺。(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给)皆以美于徐公。(比)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对)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向)

(刘备)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到,向)遂用猖獗,至于今日。(到)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②【于是】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此以后)吾祖死于是。(在捕蛇这件事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种情况下)③现代汉语:连词,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大家一鼓励,我于是恢复了信心。

5、【乃】 ①副词

乃入见,问何以战?(于是,就,才)乃记之而去。(于是,就,便)(便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离开了)凡三往,乃见。(才)羽、飞乃至。(才)

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②代词

家祭毋忘告乃翁。(你的)

6、【之】 ①代词(代人、代事、代物),译为他(们)、它(们)。贤能为之用。(孙权)属于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的事)登轼而望之。(齐军)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土地)②动词

之虚所卖之。(到、往)③结构助词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b、主谓之间,不译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d、定语后置的标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e、音节助词。顷之。公将鼓之。

7、【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儿去啊?)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况且)行木且荛,二豪贼劫持……(一面……一面……)

8、【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连词,因此,所以)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缘故)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因此自己起个别号……)西出阳关无故人。(旧的,从前的。故人:老朋友)

党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学院三支部

李明达

本人作为一名老党员和教育工作者,更作为一名基层支部的党务工作者,多年来始终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党的理论武装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今年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能够根据学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切实按照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和争当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坚持以优秀党员的标准指导和规范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强化理论武装、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遵守师德规范,加强宗旨意识和组织纪律,立足本职工作,敬业勤勉,务实开拓,积极转换工作理念,构建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全力做好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成才的服务工作;在党务工作中,能够按照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围绕“立足岗位职能 打造工作亮点

提升管理成效”的活动主题,带领支部党员以“创建学习型处室、争当学习型干部”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深化党的理论的学习,强化党员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以党员的“五带头”为指针,在支部党员中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比作风、比实绩、比创新的“三讲三比”活动,积极开展了“党员目标承诺”、“岗位目标承诺”,牢固树立了“学生工作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引导支部党员立足岗位职责,以党性锻炼、改进作风、提高效率、优化服务为重点,创建务实高效的处室。

回顾过去,鉴知未来,尽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学习不够深入,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系统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注重,学习还浮在表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在工作中,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足,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强;在学习上搞实用主义,与本职业务有关的就学一些,与本职业务联系不紧的就不学或很少学,知识面不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水平的提高。

2、在优秀共产党员的“五带头”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五个强”实践当中,有些方面达到了要求,优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得还不够。在会上作自我批评多,在其他情况下作自我批评少;批评别人打不开情面,不够大胆,怕伤害同志间感情,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认为目前整个大气候也就如此,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不一定就解决问题。

4、工作方法有时不够恰当,不够策略,特别是对**室同志的批评和对**的同事的指导及批评,有时不够讲究方法,结果使同志们有时候出现比较勉强的现象。对工作方法,处事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好的,方法问题欠缺一些,同志们都会相互谅解的。

5、在工作要求上。工作的标准要求不够高。满足于干完干成,求数量与求质量没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把自己的工作与统计改革紧密联系起来。虽然能按照完成工作任务,有只求一般标准,把标尺定的不够高,干些工作就有满足感的倾向。

6、在工作创新上。对待困难有畏难情绪,满足于领导叫干啥就干啥,积极主动性不够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缺乏年轻人那种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工作热情,缺乏灵活机动,过于死板,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理念没有贯彻始终。

7、协调能力不强,与部分群众沟通少,有时工作不细致。这一点与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也没有往这方面做过努力。而现代的社会,除了需要真才实学外,还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努力推销自我。在平时工作中,我只管工作,而不管与人交流,不生动活泼,特别是与领导及部分同志的沟通少了,与社会的溶合度也不够,认为只要工作做好,就万事大吉了,这样造成有时工作不细致。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

经过分析以上缺点,在深入解剖自我之后,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剖析,这其实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结果。若长期如此,对自己不加以严格约束,不采取取长补短的措施的话,前景不堪设想。

应该说,我是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的,也一直对工作是负责的,但我总感到自己有些放松。特别是没有能好好反思自己,及时调整好心态,对外界的因素也看得太重,从而造成了上进心、进取心比先前减弱。以前我对自己缺点的认识是不够到位,知道缺点,也总给自己找借口摆脱,甚至拒绝承认,不加悔改。这对自己的进步是毫无好处的,也是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发展与成长。

归到根本,这其实是人生观、世界观模糊的问题,对许多事物存在模糊认识,对社会的发展没有十分准确的认识,对客观存在没有正确的分析的结果,这也是放松自己的学习的后果。不从自己的主观意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来认识自我,来改造自我,而强调客观世界对自己的影响,强调其不可改变性,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存在无力回天的意识,从而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一种消极的心态。由于对自己压力不够,从而产生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改造自己的力度不够。

人生目标不明确,更不够远大,没有与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相结合。具体的学习计划也不清晰,没有从自己的整体素质发展上考虑,没有从工作的整体发展去考虑。平时对自己的剖析不够,对事物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挖到心灵深处,只是很肤浅地忧郁与后悔。这也说明了我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遇事有抓大不抓小的心理。

同时,我也还存在一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急于求成的思想,毅力不够,具体行动不足。

三、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人确实是可以改得更好的。剔除短处,吸人长处,不断完善自我,每个人都是可以做得更好的。毛主席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拿出十二万分的精神,去开创新的局面。

一是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积极投身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进一步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提高自身素质,紧密联系群众,调整心态,制订可行计划,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严厉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如意之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克服松懈心理,树立生活、工作目标,化劣势、失败为前进的动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永远保持自己积极肯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

三是要立足于工作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广泛学习一切有益知识。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管理、历史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履行当前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把这些方面的学习同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既学习与自己的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多学习一些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经验,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公务员之家

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按照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与时俱进,敬业争先,团结民主,严守纪律的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自觉性、坚持长久性、坚持实践性、坚持全面性、坚持科学性。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两个务必”,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耐得住清贫、受得住寂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他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这是一个党员思想素质的具体体现。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要做到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牢记党员身份,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应该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不把自己混同与普通群众,不能满足于过得去,而应高标准,严要求,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更应该强化党员意识,按照政治上坚定、作风上过硬、业务上精通、工作上勤奋、纪律上严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履行好党员的义务,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进步。

第五篇:词类活用、句式练习专题

词类活用练习

一、找出下列例句中名词等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并说明活用的依据。

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2、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触龙说赵太后)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

4、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

5、李祐、李忠义钁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李愬雪夜入蔡州)

6、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中山狼传)

7、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譟,尽甲。(段太尉逸事状)

8、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10、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史记·淮阴侯列传)

二、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

1、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2、乃跼蹐四足,引绳而束缚之,下首至尾,曲脊掩胡,猬缩蠖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中山狼传)

3、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谏逐客书)

4、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中山狼传)

5、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阴,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隆中对)

6、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伯乐荐九方皋)

7、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8、张苍德王陵,王陵者安国侯也,及苍贵,常父事王陵。(史记·张丞相列传)

9、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

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11、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赤壁之战)

1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三、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动宾关系。

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2、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4、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史记·苏秦列传)

5、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6、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韩非子·难一)

7、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之礼葬之。(史记·滑稽列传)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9、王若负人徒之众,仗兵车之强。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史记·春申君列传)

10、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史记·游侠列传)

1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魏公子列传)

四、分析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不胫而走、不毛之地、不蔓不枝、不祧(tiāo,祖庙)之祖、不情之请、人心不古、兵不血刃、汗牛充栋、沉鱼落雁、触目惊心、兵贵神速、厚此薄彼、闭月羞花、道听途说、蚕食鲸吞、冰清玉洁、车载斗量、管窥蠡测(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川流不息、江河日下、日新月异。

五、阅读短文,找出词类活用的现象;特殊句式。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曰:“君胡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能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骄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君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则君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馆之。于是国人皆喜,相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按兵辍不敢攻之。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其功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冲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不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吕氏春秋·期贤)

句式练习

一、说明下列句子中“是”字的词性及其在句子中的意义。

1、是知津矣。(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

2、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齐桓公伐楚)

3、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同上)

4、《诗》曰:“孝子不匮,永锡而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5、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史记·西门豹治邺)

6、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论衡·问孔)

二、下列句子,有的是被动句,有的不是,请把是被动句的找出来,并译成现代汉语。

1、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纪)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尚复被水旱之灾,„„(论贵粟疏)

5、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操吴戈兮被犀甲。(楚辞·国殇)

7、(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

三、把标横线的句子或分句作句法结构分析,并指出属于双宾语句哪一类型或是其它句式。

1、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画蛇添足)

2、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同上)

3、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西门豹治邺)

4、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5、不如早为所,无使滋漫,漫,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

6、晋人来治杞田,季孙将以成与之。(左传·昭公七年——成:地名。)

7、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

8、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晋灵公不君)

9、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孙膑)

10、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1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北冥有鱼)

12、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3、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战国策·江乙对荆宣王)

四、用画线法把下列句子中的特殊语序标示出来,并说明其所属的语序。

1、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积贮疏)

2、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三国志·华佗传)

3、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搜神记·李寄)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5、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6、子昆莫新生,傅父布就翕侯抱亡,置草中,为求食。(汉书·张骞传)

7、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8、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礼记·大学)

9、物莫能陷也。(韩非子·难势)

10、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商君书·更法)

五、阅读短文,找出文中的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双宾语句,并语译下文。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犹取之内皂而著之外皂也。君奚患焉?”献公许之,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吕氏春秋·权勋)

六、说明下列成语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唯利是图、唯命是听、唯马首是瞻、我无尔虞,尔无我诈、夜以继日、何去何从、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孰令致之

下载文言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言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学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09词类活用和句式

    郭建设高考讲座 词类活用、文言句式 一、考点解说 (一)词类活用 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等类;虚词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

    文言词类活用教案(5篇范例)

    名词的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

    词类活用教学案[模版]

    词类活用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纲要求。 2.理解词类活用的分类及特征。 3.掌握判断词类活用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高考考试说明文言文阅读理解B ①理解常......

    词类活用

    陈情表 (一)名词作状语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向上。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像犬马一样。 3. 则刘病日笃。 日:一天天。 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在家外。 5. 内无......

    词类活用

    以下为参考答案高中语文必修(一) 4、烛之武退秦师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把„„作为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答案) 词类活用就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其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二是语义语法的临......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1、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1.6) 2、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1.69) 3、书生不......

    文言常见句式学案

    文言常见句式学案( 五) 一、学习目标:1、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的句式特点。 2,把握判定方法,提高翻译能力。 二、导入:文言文翻译是必考的,需一定的实虚词积累、文意的理解还需掌握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