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教学形式
说说古人上学那些事儿
2014年09月01日 03:34近日,夫子庙大成殿的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发现》周刊记者,今年他们依然会为小学新生举行“开笔破蒙”的入学典礼。“开笔破蒙”是古代给入学儿童举行的一种礼仪,那么,除了这个礼仪,古人上学还有哪些规矩和讲究呢?
春秋时期开始“文化下乡”
南京人自古爱学习,明朝初年就有2919所小学
在夫子庙大成殿,有一个专门介绍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展览,工作人员张亮亮告诉记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学校的国家之一,“校”和“庠”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教育机构。
我们现在称呼的“小学”,在古代被归于启蒙教育,也叫“蒙学”,承担蒙学的教育机构一般都是私塾。
私学从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当时社会动荡,官学衰微,一些文化官员就携带着文化典籍和礼乐器走向下层,这便是私学的开端。但到了宋元时期,官方也开始注重启蒙教育,在各乡镇设立了“社学”这一机构。
元代时期,政府规定以50家为一社,每社设立学校一所,农闲时就让子弟入学读书。到了明清时期,政府沿袭了这一制度,在各地建立社学,数目相当多。据统计,在明洪武年间,仅南京设置的小学数量就达2919所之多,其中南京上元、江宁两县,在每个坊厢都设有社学,而南京周边,溧水县有11所社学,句容县在洪武到永乐年间也有16所社学。
除了社学,还有义学、村塾、族塾、坐馆等启蒙教育场所。其中义学有官办也有民办,一般是地方官员或乡绅出资兴办,入学的都是贫困子弟,不用学费;村塾、族塾就是一个村或一个大家族举办的;坐馆、教馆则是有钱人家聘老师给自家孩子或亲友孩子上学,《红楼梦》里贾宝玉、薛蟠等人所上的学校就属于坐馆性质。
百姓有受教育的权利
八岁孩子如果不上学,老爸和大哥要受处罚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不过有些地区对儿童入学会采取强制性措施,如规定:“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而到清朝时,一般入学年龄为七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
张亮亮说,古代学生,除了刚入学时要举行“开笔破蒙”礼仪外,上学后还要经常举行各种其他礼仪。学生入学时,如果是进官方小学,会举办入学典礼。在大成殿内,就有一幅清代学生入学典礼图。
正式上学后,每隔一段时间,还要举行祭拜圣人的礼仪。从唐代开始,祭拜孔子和儒家圣人的习俗就被制度化了,为强化儒教地位,统治者提出停祭周公,改祭孔子,并将颜回、左丘明等22位儒家思想家列为先师,列入庙堂一同祭拜。
学生入学后要遵守各种学校规定。比如学校会设立“功过簿”,记录学生的表现,其中明代教育家魏校在他的教育意见中就令学校设置“扬善簿”和“改过簿”:“生徒有好酒博弈、逸游骄纵者,切察其事,痛责深晓,录之改过簿内。如不改,许送提调官惩治,毋得苟容„„”
学生表现好的话也会得到奖赏。明代沈鲤主张:学生勤学、守规矩、有进益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可以用免帖抵充一次。并且,如果学生勤学守规矩,还记录在簿,就可积1分,积满10分,则告诉东家,给纸笔犒赏一次。
古代小学生也要面临各种考试,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比如在明代,沈鲤就制定了这样一份课程表,除了正常的授书、习字外,还有“每月朔望考试”,“每岁腊月望日总考”,就是说月初和月中都要考试,每年的十二月十五(望日)那天还要“年终考”。
古时候,学生不听话,先生可以用戒尺打学生手心。在明代,一位叫黄佐的教育家就提出:“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老师不仅可以“扑挞”学生,甚至可以处罚学生的家人。
基本教材为“三百千千”
重文轻理,数学、音乐都被认为是副课
古代的学生,考试都考哪些内容呢?在大成殿内,记者看到了几张古代的数学考题,里面有考代数的,还有考几何的。比如其中有一题内容为:“圆外切六等边形法,以半径自乘三归四因开方,得外切六等边形之每一边,以图解之。”
张亮亮说,在古代,“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也是必学的内容,只不过因为古代重文轻理,把仕途作为读书人唯一出路,因此,数学、音乐等课程就显得不重要了,除非是专门的技术人才才会钻研,比如像御医、宫廷乐师等才会专门去学,并且这些人才也都有专门的学习通道,他们从上学开始就只学习这方面知识。
不过在启蒙教育中,最多的教学内容还是识字、作文,当时的识字教材普遍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简称“三百千千”,这些都是识字的基本教材。
等识字教育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教写字。为什么写字要晚一些呢?因为古代写字是用毛笔,“小儿手小骨弱,难教以拨镫法”。就是说小孩的骨头太脆弱了,练毛笔字还没什么劲,所以最初练字也都是练简单笔画的,通常用“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等字。
在识字、作文之余,学生还要适当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兼习当朝律令以及冠、婚、丧、祭等礼仪。
除此之外,古代小学课堂也会教学生音乐、射击等课程。比如明代魏校在担任广东提学副使期间,设置了一份课程表,里面就包括“教琴、习射、习乐歌咏”等内容。
古代小学教育,也注重劳逸结合
有的每个月放3天,有的到年末一次性休假
古代小学教育,也注重劳逸结合,因此也会有假期,但那时没有寒暑假之说,假期也没有今天多。
如明代的小学,每个月只有谒圣这天放假。而到了清代,每个学校根据自身要求会有不同的上学时间和放假规定,比如清代人唐鉴所办的义学规定,每天5-7点到校,17-19点回家,每年自正月十五开学,一直上到腊月十日才散馆,休假时间就只有每年的年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有的学校则规定每天7-9点入学,15-17点回家,另外每个月仿照古人休沐之意,放假3天,此外不得擅自离校;还有学校规定,每日日出上学,日落放学,9-11点吃午饭,每年端阳初
四、初五,中秋十四、十五,清明,七月半,十月朔各放假一天,平时概不放假。
就是说古代小学有的是平时休假,有的则是集中到年末一次性休完,中间除非有紧急情况才能请假,否则都视为旷课。
不过中国古代的小学课堂也不是那么严。教员可以缺席去做他自己的事„„同样,学生在收割农忙季节常常留在家里。准时上课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又没有时钟,上课、下课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清末引进西方的教学制度。比如清末重臣张百熙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对小学、中学、大学的学制都进行详细了修订。
最早的学校源于养老机构
我国在夏商时期就出现了教育机构,“校”和“庠”就是夏商时期出现的教育结构,其中“校”是从驯养军马场所逐渐演化为教育机构的,而“庠”最初是官方设立的养老地点,同时也让老人对年轻人进行道德教育,后来渐渐演化为教育机构。
读书人要想报效朝廷,必须到官方办理的学校读书才行。因此私人兴办的学校大多是为启蒙教育服务,学生在读完启蒙教育课程后,就要经过选拔或考试进入官方学校读书。比如汉代的中央官学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学生从这里毕业后就可以得到一官半职。但这些官学都是给贵族子弟上的,地方上的读书人则在地方官学郡国学校读书,优秀的人也可获得被举荐的机会。
从隋唐开始,出现了科举制度,此时从中央到地方,也有各种学校,中央级别的有国子监、太学等,地方则有儒学、专科学校、社学等,学生要想考科举,必须到指定的地方学习一段时间,合格了才能参加科考。一般到国子监这样的中央学府上学,能考中进士的机会是最大的。
此外,在古代还有一种专门研究学问的教育机构,就是书院。书院最初是民间办的,后来官方为了统治读书人的思想,开始监督和管理书院。
第二篇:古代识字教学
古代识字教学
字号:TT2013-02-04 17:08:44 出处:网友投稿
导读: 中华民族的母语是汉语,语言文字是汉字。我们的民族语言和文字都有着非凡魅力。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这样盛赞我们的汉字:“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中华民族的母语是汉语,语言文字是汉字。我们的民族语言和文字都有着非凡魅力。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这样盛赞我们的汉字:“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①同时,因为有“言语活动是人的类属性的集中体现,以自我实现为目的的言语活动,是对真、善、美的探求,是在哲学、人学与科学层面上的精神遨游,是言语生命的自由、自觉、自为的呈现。”②因而,掌握自己的民族语言,其实就是学会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将自己融入本民族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又因为“语言是存在的家,言语是人的精神家园。”③因为语言文字承担了这样一些功用,所以我们就必须通过母语教育来实现继承名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宣扬民族品格,捍卫民族尊严,展现民族风貌,体现出本民族的历史感和时代感的目标。
事实上,我们所使用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和特殊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少数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之一。中国人使用汉字、汉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为汉语言生动形象的造字机制,以及几千年不间断使用所保存下来的文化信息,它从不同侧面展示的观念心态和悠远记忆,正是我们这一语言文字的博大、厚重与缜密,因而这也决定了我们中国必然是一个在基础教育中注重识字教学的国家。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写到:“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并规定了在第一学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一安排,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多认识一些汉字,迅速扫除读写障碍,尽快进入阅读和习作。
我们汉字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就是从西周说起,距今也已有近3000年了。而且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历来都把识字教学作为突破口,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启蒙教材来看,最早的是西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的《史籀篇》(近人认为“籀”是诵读的意思,取首句“太史籀书”中的字名篇,东周时期秦人作),原为十五篇,今存《说文》中所引“史篇”及所录“籀文”223字。其书四字一句、两句一韵的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史摘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它是我国的“字书之祖”。后人多以此为蓝本,编撰识字教材。秦代的《苍颉》、《爰历》、《博学》三书合并为《苍颉篇》,共收入3300字,其书四字一句,隔句押韵,每章一韵到底,把字义相同、相近、相关、相类的字编写在一起,分类分组选字编文。《汉书·艺文志》说:“《仓颉》七章者,秦垂相李斯所作也,《爱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糟篇》„„汉兴间里书师合《仓颇》、《爱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为《仓领篇》。”汉代的《急就篇》对后世影响也较大,还有南北朝的《千字文》,它以四言成句,对仗工整,琅琅上口的韵语,叙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 1 掌故等方面的知识,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儿童识字课本。而宋朝出现的《百家姓》与《三字经》,则同《千字文》合称“
三、百、千”蒙学识字课本,流传甚广,基本上都是以韵语和部首为识字基础。至元朝出现《新编对相四言》,它以图文对照为基础,已经开始注意直观教学的问题。
到了清代,文字学家王筠著《教童子法》,其间明确提出利用汉字构形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主张,他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识日、月字,即以天上日、月告之:识上、下字,即以在上在下之物告之,乃为切实。纯体既识,乃教以合体字。”而他所著的《文字蒙求》就是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进行的编写,他从《说文解字》中选辑常用的2000多个汉字,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分类汇编,是第一本以汉字构字规律为线索的识字教材,在吸收前人以吟诵加强记忆的基础上,提出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来认知汉字。
而通观我国古代的识字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它首先是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吟诵和识记两千个左右的汉字。王揭在《教童子法》中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逮读书。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崔学古在《幼训》里也说:“凡训蒙勿轻易教书。识字至千字外,方用后法教书。”而清人潘子声统计发现,连续学习“
三、百、千”可以累计识字1452个。因此,在入学之初集中力量学习,应当说是前人确立的既有目的又有方法的一条识字原则。其次是识字与阅读的并重。先集中认识一定量的汉字,然后通过阅读扩大识字量。如在“
三、百、千”等教材的基础上,再依次学习《神童诗》、《千家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逐步扩大识字总量。而以背诵记忆和吟诵为主的识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遵循汉字的构造规律,可说是在识字教学科学化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通过以上对我国古代识字教材及识字教学的简单回顾,目的是试图找到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因为语文教育中的识字教学,在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都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同时还着眼于识字教学的改革,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科学的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建议”中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要求: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古代在启蒙教学阶段,注重学生的识字数量,但是,我们开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识字教学研究,不应仅仅着眼于识字的速度与数量,还必须关注识字的质量。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需要知识的启蒙、文明的教化、高尚情趣的审美滋养,是一个综合的学习体验与实践过程。
而在这样的综合时间过程中,我以为必须特别关注的是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问题,中国古代的“
三、百、千”就对此特别注意,通过简单的韵句,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关于自然、社会等基本常识融于其间,既便于学生的讼记,又能掌握知识,这就在于抓住了蒙学阶段学生的特性,把握住了学生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2 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利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激发识字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自然就乐意去学,即使不教他去学习,他也会自觉去学,主动去学。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调动学生兴趣。
我们的汉字是最古老又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关于汉字的轶文趣事举不胜举,在识字教学中,把这些与汉字有关的故事讲述给学生们,这就可能使学生听了这些故事会不由自主地对汉字产生好奇心。而如果同时经常开展一些游戏,比如猜谜语,或是将汉字所表达的意思动作化、形象化,或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把枯燥的文字联想成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或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变机械识记为意义识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对识字的效果也就可能会越好。
对于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首先要重视汉字基础知识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营造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形象;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识字。而所有这些活动的落实,最终还在于与生活的联系,因为所有的知识经验都源于生活,因而识字教学也应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把识字和生活相联系,把识字和客观事物相联系。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只有当识字对于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所以,充分运用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大教材,拓宽识字渠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主动识字,并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提高学生识字能力,我想这当是识字教学不容忽视的内容。恰如崔峦老师所说:“使学生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就自觉地识记。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坚持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增识了许多汉字,而且在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收效良多。”④
《语文课程标准》与近些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相比,强调了语言的积累,其中提到“积累”有多处,如:“丰富语言的积累”,“有较丰富的积累”,“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等。其次,对学生阅读和背诵的篇目以及字数,各个学段也都有了具体的要求。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我国古代语言诵读教学的发展,也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要求。因而在识字教学中就应当注重语言积累。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阅读活动中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那就是朗读。朗读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声情并茂,通过语气、语调、语速的随情变化将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大大增强了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当做到充分地读,读出语感,读得融会贯通,读得课文中的语言脱口而出,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时,就达到了积累语言的目的。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充分地读,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另外,对人生个体阅读而言,它随人的生命周期(如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而转移,构成一个人的“阅读生命”,在“阅读生命”的不同周期,由于生理、心理机能及社会角色的变化,其阅读价 3 值也便不同。一般来说,童年期思想单纯,记忆力较强,所学知识,正如以刀刻石,立久不衰,对此,现代心理学和脑科学都有较深入的研究。我们的古人很早就懂得这一点,春秋时的师旷曾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清代陆世仪说:“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在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代,要指导孩子多背诵一些好的语句,好的篇目,将终生受益无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10篇(段)。在小学的起始年级指导背诵,我是按照由扶到放的方法来设计教学的,既减轻学生背诵全篇的难度,同时又增强了一定的趣味感。所以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语言,都是我国古代识字教学给我们今天的识字教学的有益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促进学习与生活的整合。而具体到针对识字教学,则是:开发多通道的识字途径,提倡“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识字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识字的要求,变多维的识字教学要求为单纬度的“会认”,为大量识字和大量阅读做好准备;同时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提供多样化的刺激,开发孩子更多的识字潜能。
谁也不会否认,汉字是一种文化,在汉字学家的眼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文化故事,有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更是一个灿烂的文化宝库。因此,识字就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识字,识字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以往我们对这一点关注得太不够了,我们只是看到了汉字的音、形、义,看到了汉字的外表,我们期待学生掌握的也只有这些。这也许只是我们的一时粗心,而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因为我们的狭隘,我们的急功近利。中国古代的识字教学中又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对子”“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话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面对这样的识字课,我们还会只是进行简单的识字训练吗?在让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下,实在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让学生感受,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发挥。云和雾,雪和霜以及和风和细雨等事物之间的对应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尽管我们并不期待孩子领悟什么,明白什么,但是可以让孩子在朗读中去感受去体验;对对子这种古老的语言形式,蕴含了多少中国的智慧,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尽管我们也不能期待孩子懂得多少,但是可以通过吟诵获得春雨般的滋润,可以在孩子纯净的心灵中奠基。识字教学中文化性的扩张和丰厚,是整个语文教学文化性的根基,也是一个完全的人发展的根基。有了这样的认识也许我们的眼光会更长远一些,期待会更全面一些,识字教学也会更加枝繁叶茂,更加理直气壮。
识字教学的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开放识字教学目标,意味着教材的识字量和识字速度仅仅是一个底限,我们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开放识字教学的过程,意味着识字就是一个交流生活经验,打开想象世界的过程;开放识字教学的途径,意味着识字从生活中来,也一定要回到生活中去;开放识字教学评价,意味着孩子的识字是有差异的,教学就是要承认这种差异,鼓励这种差异,进而把它看作一种资源,利用这种差异。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经常地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 4 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复现频率,从而巩固生字。如找找广告牌、包装纸上有哪些刚学会的字?动画片中经常出现人物对话与歌词,哪些字是认识的?我还鼓励学生去阅览室、去图书馆、去书店、去上网„„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虽然学生可能没有完全读懂,但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会为自己找到一个自己认识的汉字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在字与字的关联之中朦胧地感受到“字”的丰富内涵。
我们古代的教学,主要依靠的是学生自己的多诵读多记忆和多感悟,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所以在蒙学阶段,学生能很快掌握大量的汉字。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识字教学当然也该如此。因为善教者,不在于教会学生掌握多少汉字,而在于能否“相机诱导”,使学生“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走上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我想,这样的做法不应该是所谓的创新,而更多的应该看作是一种对我们古代识字教学经验的回归吧。
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识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学习过程,要创设多种途径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汉字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的切入口,如果切入口错了,就会引起连锁反映,甚至会导致一步走错,步步错。汉字教学需要一场革命,不少专家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早已认识到了这一严峻现实,先后进行了大胆改革。然而,汉字教学改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努力,联合攻关,大胆探索,取长补短。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汉字教学的最优化模式必将逐步形成。
第三篇:奥尔夫音乐教学形式
奥尔夫音乐教学形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孩子最易接受的方式,也就是歌唱、吟唱童谣、拍手、跺脚、舞蹈与游戏来知道孩子对音乐的了解与喜好。就好像语言的发展,由聆听到创作音乐开始,逐步发展其读写乐谱的能力,以培育全面性的音乐能力。
由于奥尔夫先生在研究该教学法的初期,深受达尔克罗兹的肢体节奏(eurhythmic)的影响,所以,节奏与肢体动作的即兴表演,就成为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奥尔夫先生认为节奏源于舞蹈,旋律来自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而音乐的整体则是由许多层次的节奏与旋律共同组成。他设计出的节奏与儿歌旋律组群,由于全部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简单的语言节奏,所以会对他们产生特别强烈的亲和力。孩子们字音乐、节奏与肢体动作的结合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经由亲身的体验,自然地学到了音乐的基本知识。
一、语调节奏
通过语言抑扬顿挫的变化,让孩子认识音乐的节奏与曲调,并在孩子所熟悉的声调领域中练习,进而灵活运用于即兴创作中。在奥尔夫音乐教材中,孩子们常开始学习下行小三度(如So、Mi)的旋律,唱出易学或常用的字词,藉以学习音乐中不同的节奏、音的强弱、旋律进行方式及速度的实际意义。然后再加入其他不同音程与节奏的群组模式,扩展认知的范围。
二、歌唱
在逐步进入歌唱的阶段,孩子们会使用自己的歌喉,直接参与音乐活动,进行歌唱并学习相互间的配合。音阶的学习由五声音阶开始,因为五声音阶能提供孩子较易于创作的素材。在课程中,孩子们会接受很多五声音阶形成的旋律,等到相当熟悉这一概念后,再进一步学习大调与小调的应用。
三、身体乐器(Body Percussion)
孩子们将自己的身体当作一种乐器,做出肢体动作并发出声音,例如拍手、拍腿、跺脚等,这种可发出声音的肢体动作,连同非语言性的人声,通常又称作声势。配合发出声音的强弱、不同节奏与人数参与的多寡,加以精心的设计,就能演绎出一首多彩多姿的乐曲。
四、即兴创作
奥尔夫先生认为,“所有的音乐教学都应当从‘游戏’入手,通过即兴达到它的目的,并取得成功”。孩子由模仿周边的音乐开始,再经过内心的感受,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音乐,更可以通过不断的演练,找出可再度使用的音乐模式,成为下一次创作的基础。在即兴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把语调节奏、声势或乐器当作运用的素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特别强调从取材到教学都要与本土的文化相融合,使孩子感受到强烈的亲和力,对学习更有兴趣。
第四篇:实践教学的形式
实践教学的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的教学形式为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主要利用暑假时间进行。社会实践的参与形式分为个人实践和组团实践两种。
第一步,在暑假期间,学生本人或与本班同学以1—3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总人数不超过3人),自行安排实践时间,自由选定调查地点,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完成社会实践任务,起草一份调查报告。每班安排一位指导老师。每位学生必须认真撰写调查论文或调查报告,指导老师应该认真负责完成所担任班级的实践教学课的教学任务,包括告知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事宜,调查论文(报告)的批改、评分、评语及装订成册,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成绩(2个学分)记入学籍档案。
第二步,开展校内交流与宣传。首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每班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互相交流考察感受和心得。同时,并从中评选出优秀的调查论文或调查报告汇编成册,作为成果予以宣传介绍。
第五篇: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课题:亚非大河文明中的古代埃及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介绍了古代埃及的位置,强调了尼罗河对古埃及政治的影响,以及尼罗河河水对古埃及的农业的影响,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农作物的生长的规律,发展了天文学,例如太阳历等,书中介绍有关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还详细描述了金字塔,它代表了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象形文字的出现及发展;古埃及的分裂和统一。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渴望接受新知识,并对新奇事物感到好奇,所以这课古埃及应该图文并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详细了解并学习这课的内容。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古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结合图例“埃及统一后疆域”和“公元前15世纪的疆域”,了解古代埃及疆域的发展变化,并学习古埃及之后数次的分裂和重新统一。
2、通过书中金字塔的描述以及示意图,来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并学习其原因。
3、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并认识到其意义。学习古埃及医学和天文学的发展,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埃及文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文的分析与课文的理解,提高识图能力和对课文分析总结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位置及疆域的学习,从宏观上简要了解古埃及以后的统一和分裂过程;通过对象形文字的产生意义认识类推到其他文字产生的意义。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进而上升到自然环境对某一文明的影响。
重点、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学习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重点是古印度文明成就表现。
教学方法:运用问答法、讨论法来讲解这课。
教学过程:首先在PPT展示古埃及位置和疆域的地图,结合书本知识,认识到公元前3500年前后,尼罗河沿岸逐渐形成几十个小国,到了约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统一的埃及国家。再给同学们看看古埃及的历史年表,来了解古埃及以后的走向。
尼罗河的水文环境对古埃及的影响,尼罗河河水通畅和盛行的风向使埃及拥有了一条宝贵可靠的交通运输线,促进整个流域的统一;尼罗河河水定期泛滥为古埃及农耕提供肥沃的土壤,促进了古埃及的农业的发展。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发展起天文学,例如太阳历。
提出问题: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让同学们思考并回答。再展示第二张图片—金字塔,来学习以下几点;这一时期的阶级关系。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因其形似汉字的“金”字,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为什么要将坟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呢?这有两种说法。传统认为,这种坟墓形式是埃及王陵形式自然发展的结果,即从前王朝的画墓,到早王朝的马斯塔巴,到乔赛尔 的层级金字塔,最后发展成角锥体的金字塔。
英国学者爱德华兹在其《金字塔》一书中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他认为,金字塔的修建,与古埃及的宗教崇拜有关。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升天,而层级金字塔的阶梯就是国王灵魂上天的天梯。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地下发现的大木船,也是用作运载国王灵魂升天的;而角锥体的金字塔则象征了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金字塔的四条棱线就形似太阳的光芒。他认为,斯涅弗鲁时期是这两种不同的宗教观念的转换时期。
第三张图片展示不同载体的象形文字。重点讲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产生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可见象形文字产生的意义。
这一时期的宗教,随着美尼斯统一埃及全境,法老开始推行各自出身地的神,使其称为主神,由全埃及共同崇拜。在古王国时期主神是鹰神荷鲁斯,后来改为太阳神拉。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死后还会在冥时间继续生活,所以他们把尸体脱水变干,制作成木乃伊。而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他们初步知道解剖学的知识开始分科治病。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板书设计:见纸质稿。
课后讨论:四五千年前的金字塔的建造者是用什么办法开凿、搬运重达十几吨的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