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庄子修改教案
大学国文―――庄子·马蹄
[题解]
《马蹄》 以篇首二字名篇。
《庄子·马蹄》
本篇宗旨与《骈拇》相近,重在发挥任性无为的政治理想。本篇表现了庄子反对束缚和羁绊,提倡一切返归自然的政治主张。先以马为喻,马在自然界饥食渴饮,奔跑跳跃,表现其真性,可是经过善于治马的伯乐之手,给马烙上印记,带上络头和嚼环,拘系在马厩里,用鞭子驱使它们服役,强迫马服从人的意志,从而破坏了马之真性。陶工之治泥土,木工之治木料,为政者之治理天下,都是对所治对象自然本性的破坏。善于治理天下者,应当无为而治,任天下人自行生息而不加干预。“至德之世”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浑然一体,无有区分,人们无知无欲,按自然天性自由自在地生活。造出并推行仁义礼乐,破坏人的素朴本性,这是圣人的罪过。只有把这些人为的枷锁去掉,才能使人恢复本性,达到“至德之世”的理想社会。在庄子的眼里,当世社会的纷争**都源于所谓圣人的“治”,因而他主张摒弃仁义和礼乐,取消一切束缚和羁绊,让社会和事物都回到它的自然和本性上去。庄子这种政治理想,包含对当时统治阶级残酷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消极反抗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章对于仁义、礼乐的虚伪性、蒙蔽性揭露是深刻的,但追慕上古社会的原始状态,否定一切社会进步和文明成果,主张回到人兽不分的混沌时代,则极不可取,“无为自化”的政治主张也是消极的,回避现实的。
[原文、注疏、译文]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龇草饮水(龇:hã吃、啃。),翘足而陆(翘qiáo:举起、扬起。陆.lù:跳跃。翘足而陆,形容马儿欢蹦跳跃的神态。),此马之真性也。
马的四蹄可以践踏霜雪,皮毛可以抵御风寒,吃草喝水,随意举足跳跃,这就是马的真性。虽有义台路寝(义(義,通峨)台:即仪台,为君主贵族行礼仪的高台。路寝:路,(陆德明)大也,正也。寝,居室。正寝,为古代君主接见臣下,处理政事的宫室。君主有六处宫室,一为正寝,其余五处为燕寝,为休息宴乐之处。义台、路寝对人来说是极为高贵壮丽之处,却不适于马性,对马毫无用处。),无所用之。
虽然有行礼的高台、高贵的宫室,对马来说毫无用处。及至伯乐(伯乐:古之善相马者。一说为春秋中期秦穆公之臣,以善相马、驯马闻名于世。或以为此人名孙阳,字伯乐。一说为春秋未年晋国大夫邮无正,又名王良,字伯乐。),曰:“我善治马(治:管理、训练、驾驭之意。)。”
及至出了伯乐,他说:“我善于管理马。”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烧:用烧红的烙铁在马身上的一定部位烙成特殊印记,以便于识别。剔:通剃,修剪鬃毛。刻:修削马蹄角质,钉马掌。雒:通络,用绳子套住马脖子,加以治服,一说雒同烙,指在马身上烙字,则与烧之相重,不取。),连之以羁縶(馽古同“絷”连:系缀,连结。羁縶(jīzhí)羁为系住,縶:为绊住马腿。羁縶:指拴马缰绳之类。),于是给马烙上印记,修剪鬃毛,修削蹄子,带上络头,用缰绳把马拴住,编之以皂栈(皂栈zhàn:皂,马槽。栈,编木筏铺地,让马站在上面,防止马受潮得病。),马之死者十二三矣;大学国文―――庄子·马蹄
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驰骤:驱赶马快速奔跑。整齐:使马行列整齐,行动一致。),按编次顺序送进槽头,经这一番折腾,马将死掉十分之二三。随后又使马经受饥渴折磨,驱赶马快速奔跑,对马作步调整齐的训练,前有橛饰之患(橛(juã):马嚼子,或称马勒,用作控驭支配马的行动:饰,马嚼子两头露出口外的部分称马镳,饰即指系在马镳上的小铃之类饰物。),而后有鞭筴之威(筴câ:“策”字的异体。马鞭用皮制成叫鞭,用竹制成就叫“策”。鞭策:马鞭,带皮条的称鞭,无皮条的马杖称策,一端装有铁刺,用以刺马。),而马之死者己过半矣。使马前有嚼勒拘系之忧,后有马鞭抽打之惧,这样一来,马将死掉大半了。
陶者曰:“我善治埴(埴zhí:黄而细密的粘土。),圆者中规(规:校正圆形的工具,即圆规。中规即符合圆规的标准。),民方者中矩(矩:测方形的工具,如木工用拐尺。)。” 陶工说:“我善于整治细密的粘土,可使圆形的与圆规相合,方形的与矩尺相符。”
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钩:测曲度的工具。),直者应绳(应绳:与拉直的墨线相应、相合。)。”
木工说:“我善于整治木料,可使弯曲的与曲尺相合,直的与墨绳相应。”
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称:称举,赞扬),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过:过失。)。粘土与木料的本性难道要与规矩钩绳这些外在标准相合吗?然而,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称道伯乐善于管理马,陶工木工善于治理粘土和木料。这也是治理天下的人所犯的过失啊。//
所以在至德之世,每个人走路稳重端庄,看东西目光专注不游移。
当是时也,山无蹊隧(蹊xī人行小路。隧:一般指在山中或地下开凿的通道,此处指道路。),泽无舟梁(泽:聚水之洼地,如湖泊、沼泽之类。此泛指湖泊河流,梁:桥梁。人们安守田园,自给自足,彼此不相交往。如《老子》所说:“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当然也就用不着开辟道路,制造舟船桥梁了。);万物群生,连属其乡(连属其乡,连属即连接,乡为居处。人与禽兽居处相连接,浑然杂处,无有分界。);禽兽成群,草木遂长(遂:顺也。草木顺着本性滋长,不受伤害。)。在那个时代,山间没有开凿大大小小的道路,湖泊河流之上也没有舟船和桥梁。人与万物台群而生,住处相互连接,无有分界,禽兽成群结队,草木顺性滋长。
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系羁:用绳子牵引。)。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攀援:即攀缘。鸟鹊之巢多在树上,须缘树攀登上去,才得窥视。人没有伤害禽兽之心,禽兽对人也不畏惧,彼此和谐共处。)。因此,人可以牵引禽兽到处漫游,也可爬到树上窥视鸟鹊之巢。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族:聚集,集合。并:并列、并处,族与万物井:人群与万物井居,浑然一体,不加区分。即《齐物论》所说“万物与我为一”之意。),恶乎知君子小人哉(恶乎:疑问代词,哪里。)!同乎无知(同乎无知,与无知之物相同。人与万物浑一,不加分别,没有主客体之分,也就不会有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不可能有知。),其德不离;在那至德之世,人与禽兽住在一起,人群与万物浑然不分,哪里知道什么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呢!人与无知之物一样,他的本性就不会离失;
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素为未曾染色的白绢,朴为未曾加工的木料,用以比喻人与生俱来,未受后天污染的自然素质,自然本性。);素朴而民性得矣。人同无欲之物一样,即为他的自然素质;自然素质不变即保持了人的本性。
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蹩鳖biãxiâ形容拐腿险脚摇摇晃晃走路的样子,此比喻勉强力行的样子。),踶跂为义(踶跂dì qí:足尖点地,跷脚站立不安的样子,表现一种急迫企求的心情。),而天下始疑矣(疑:猜疑、迷惑。由于圣人提出并起劲推行仁义,人的素朴本性被破坏,天下才产生种种猜疑、迷惑。);等到出现圣人,用尽心力去推行仁,卖力去达到义,而天下从此开始产生种种猜疑迷惑;
澶漫为乐(澶dàn漫,原义是大漫无边的样子,此处引申义为放纵娱乐,无有节制。),摘僻为礼(摘僻:摘为选取,摘取;僻或与僻通,分析也。不断选取、分析,使礼之条文仪节日益烦琐。),而天下始分矣(分:区别。由于礼乐的推行,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远近亲疏开始区分出来。)。放纵无节制的制作乐,选取分析出烦琐的礼仪条文,而天下由此开始产生尊卑贵贱种种区分,故纯朴不残(纯朴:未加工的木料。残:破开。),孰为牺尊(suō牺尊,尊同樽。古代用木料雕成的酒器,上面刻有牛头等图案。孰为牺尊:谁能作成酒器。牺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的纯色牲,牲就是牛,因而也可称为纯色牛;尊,同“樽”,是古代盛酒的礼器。所以牺尊就是“刻为牺牛之形,用以为尊”的酒器。牺尊做为周代酒器,有木质的,有青铜的。《周礼》六尊: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太尊、山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珪guí璋:皆为名贵的玉器。为古代贵族参加朝聘、祭祀,丧葬等仪式时所持之礼器,珪司圭,为长条形,上尖下方,璋亦长条形,大学国文―――庄子·马蹄
上斜尖下方。)!所以,天然的木料不被剖开,谁能作成牺尊之类酒器!白玉不被毁坏,谁能作成珪璋之类玉器!
道德不废,安取仁义(道德不废句,如果大道不废,仍然保持浑沌无名的世界,人与物浑然不分,哪里还用得着仁义呢。)!性情不离,安用礼乐(性情不离句:礼是规范人行为的,乐是调谐人情感的,如果人能持守自性,不使离失,自能按本性生活,也就自然合乎大道,哪里还用得着礼乐来加以规范和调谐呢。)!大道不被废弃,哪里用得着仁义呢!自然本性不离失,哪里用得着礼乐呢!
五色不乱,孰为文采(文采:用各种颜色调配而成之图案、花纹。文采是将五种正色相混相间而成,没有对五色的混乱,也就不会有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五声不乱句:没有对五声的打乱重组,就不会有乐曲。)!五色不相混相间,谁能制出美丽的图案花纹!五声不打乱重组,谁能制出与六律相应的乐曲!
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毁坏天然木料用以造成器具,是工匠的罪过;毁坏道德以推行仁义,这是圣人的罪过。//
在上古帝王赫胥氏时代,人们在家不知作什么,出外不知往哪里去,口中含着食物嬉戏,吃饱肚子就游玩,人们之所能止限于此而已。
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屈折:形容行礼乐时屈身折体的样子。匡:匡正,矫正。形:举止,行为。),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县踶仁义:把仁义抬举得高高的,让人仰慕企盼。县:同悬。踶:踮起脚尖。),而民乃始踶跂好知(踶跂,用心力的样子。好知:崇尚智力。),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等到出现圣人,教人屈身折体行礼乐,以匡正天下人的行为举止,把仁义抬举得高高的,让人仰慕企盼,以慰籍天下人之心,从而人们开始用尽心力于崇尚智力,争夺功利,一发而不可止息。这也是圣人的过失啊。
此篇自首至末,只是一意,其大旨从上篇“天下有常然”句生来,庄文之最易读者,然其中之体物类情,笔笔生动。(林云铭《庄子因·马蹄》篇末总评)
此篇言以仁义为治则拂人之性,是就害于物上说。前后用譬喻错落洗发,如雨后青山,最为醒露。(宣颖《南华经解·马蹄》总论)
此篇庄文之尤近人者,西汉人文字多祖之,而字法句法要非秦汉以下所有也。至其巨篇奥旨,则固别成一经矣。(陆树芝《庄子雪·马蹄》篇末总评)
《马蹄》、《秋水》,乃南华绝妙文心,须玩其操纵离合,起伏顿挫之奇。„„一路夹叙夹议,恣肆汪洋,如万顷惊涛,忽起忽落,真有排天浴日之奇。格局极为完密,而正意、喻意,萦回宕漾在有意无意之间,微云河汉,疏雨梧桐,可以想其逸致矣。(刘凤苞《南华雪心编·马蹄》篇末总评)【集评】
此篇言圣人治天下之过,其意则自前篇“天下有常然”生下。(陆西星《南华真经副墨·马蹄》题解)《马蹄》与《骈拇》,皆从性命上发论。《骈拇》是尽己之性而切指仁义之为害于身心,《马蹄》是尽物之性而切指仁义之为害于天下。(刘凤苞《南华雪心编·马蹄》篇末总评)【总启示录】
至德之世和仁义之世是有差别的,以仁义礼乐破坏了宇宙的原生态,摧残了人类的原德性,危及人类和动物的相邻共生之和谐,人类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失衡,这是本篇议论的中心。
庄子集中论“过”。三段三个角度,在“治”字上揭示事物的共性而谴责人治:“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取“为器”与“为仁义”的共性谴责圣人:“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点明“利”是其延伸的社会弊病:“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强调圣人之罪过。
治天下者和圣人应该说是高智慧者,但那种智慧只用在制服人,制服动物,制服植物等等方面,而不考虑如何保持和充实人类和自然界的本来德性;相反,甚至以牺牲宇宙固有的大道、人类德性、万物天性为代价,而成全外加的仁义礼乐,这种得不偿失的做法严重地恶性发展,利害的产生则严重危害着社会的安宁。
如果说《骈姆》旨在揭露“以仁义易其性”,“以物易其性”不正常的社会形态,那么,《马蹄》则旨在追查“易性”的根子,治天下者和圣人。
庄子的议论建立在对于两种社会形态的反复对比基础之上的,善治天下者与治天下者相对照,至德之世与圣人之世相对照,赫胥氏时代与现实时代相对照。具体说,就是“同德”、“同于禽兽居”、“同乎无知”、“同乎无欲”与“天下始疑”,“天下始分”,进而“争归于利”意识形态方面的相对照,到底该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是显然若揭的了。
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史,反复证明了庄子概括的“疑”、“分”、“利”三个字,成为战争的根源,论战的根源,阴谋的根源,犯罪的根源,腐败的根源,包括现代恐怖分子的出现、核武器研究的势头、许多国家用于科学犯罪方面的经费大有不可遏止地走向等等。这是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历程,但,谁也不想就此罢休。这是治天下者公开的作为,尽管认识到了人类的终极目标在于大同,在于和谐,在于博爱,在于人性化、人文化,但未足够认识前者与后者的不相大学国文―――庄子·马蹄
调和性,有前者就没有或者不可能有后者美好愿望的实现。只有在庄子这里提出的“四同”方面取得共识,才有可能将人类的行为纳入大道,由此产生大智慧,实现人类的大同社会的目标。
庄子很赞同“善治天下者”,“彼民有常性”,表现得那么优游自然,而且出现“至德之世”的和谐美好景象;赫胥氏之时,那种动物能安然保持天性,人类能安居乐业,人类和自然和谐有何不好?不要机械地固定地眼光看庄子,误认为庄子想让人们回到原始状态去自生自灭,其实问题的中心是在人类“常性”、“天性”的根茎上发展生存文化、生命文化、康乐文化。这是需要重新认知的问题。
第二篇:庄子逍遥游教案修改一
第一课时介绍庄子(包括生平、思想、作品)
教学目的:了解庄子其人,以及他的作品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了解庄子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等):
一、导入(5分钟)
有一位哲人,不臣君王、不事权贵、不羡富贵、与天地俯仰、悠然自得,任性逍遥。
有一位哲人,追求无功,无名,无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鹏程万里,明月入怀。
对于他的当下,他不齐家、不治国、不平天下。对于他的后世,他没有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终极目标。就这样无古无今,不死不生的存在着。
对于他的思想,不像孙子的兵法,可纵横战场商场,不像孔子的《论语》,能教人接人待物,为人处事。就这样似有用似无用的流传千年。
庄子,在两千多年前以哲人的智慧,文学家的想象,为人类描绘了一幅追求绝对自由的浪漫人生画卷:任性逍遥。
二.庄子其人及思想(35分钟)
(一)庄子其人(5分钟)
庄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师,号南华真人,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惠子等大体同时期,死时享年83岁。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战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祖上系出楚国贵族,后因楚国**,迁至宋国,并在宋国与老乡惠子结识。庄子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
(二)庄子思想(分析举例:对生死的态度)(20分钟)
庄子面对他人与自己生死的态度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眼中是相当严重的大问题,但在庄子看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他对于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自己的妻子之死,可以“箕踞鼓盆而歌了”(联系逍遥游课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得出无得失之心的道理)
庄子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神的主宰。庄子思想极为复杂,与儒、墨两家思想针锋相对。庄子建构的人生哲学体系有三个方面:
1.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所谓自然,就是自在自为,不受外来干预的状态。他认为仁义礼乐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束缚。他主张人应当超越于社会规范之外。
2.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珍惜个体生命,避免伤生害性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但我们必须清楚他的“以无用为用”观点,即去除各种功利追求,既不对他人有益,也不求个人功名宝贵。
3.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安命(庄子把现实中无法解释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看作“命”);齐物(否定和抹煞事物间以及物我之间的差别,反对人为的价值判断)。
(三)《庄子》著作及其风格(10分钟)
1.学生参看课文题注。
2.背景知识及风格印象。
故事回顾:《目无全牛》《踌躇满志》《游刃有余》《望洋兴叹》《螳臂当车》《东施效颦》《鹏程万里》《白驹过隙》《得鱼忘筌》。
庄子散文构思巧妙,想像力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且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幽默讽刺的的意味。《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也同样具有这样的风格。
三.自读课文《逍遥游》(5分钟)
通读课文注释,疏通课文重要词语或理解障碍
作业布置:预习《逍遥游》前三段,将课后习题第一题完成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参考资料:《庄子》,李德哲主编,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年
《话说庄子》,王珺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第二课时 《逍遥游》课文学习与讲解
教学目的:《逍遥游》课文阅读与讲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把握本文运用比喻、夸张等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感受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法等):
一、学习第一段(10分钟)
(一)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北冥有鱼„„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二)学生完成下列内容(幻灯片)
1.给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抟(tuán)蜩蝉(tiáo)舂粮(chōng)迁徙(xǐ)蟪蛄(huìgū)大椿(chūn)斥鴳(chì yàn)坳堂(ào)草芥(jiâ)夭阏(â)
2.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徙:迁移,迁往
(3)绝云气,负青天绝:穿过
3.翻译下列句子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
到它的尽头呢?
(2)彼且奚适也?
它将要到哪里去呢?
4.阅读并探讨:本层次主要描写了哪些对象?请指出它们活动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明确并出示幻灯片:
如:鲲鹏:南徙以六月息相吹抟扶摇高飞
野马尘埃:生物以息相吹的结果
5.学生齐读“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之二虫又何知!”
6.翻译下列句子。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背负青天,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打算往南飞。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高空然后再朝南飞呢?
(3)之二虫又何知!
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7.文中“之二虫又何知”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态度或道理?
讨论,明确:事物、目标无论大小,实现目标,都有外在条件的限制,有所依凭,不能随心所欲,总是心役于形,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二、学习第二段(15分钟)
(一)学生自由朗读3分钟。
(二)学生翻译下列句子。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2.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
(三)作者为了说明“此小大之辩也”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学生阅读,发现,交流。明确:
例举的事物:朝菌、蟪蛄、冥灵、彭祖、与鲲鹏相较的斥鴳(此物重点处理)。
阐明的道理: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世界里,动物、植物、云气、人类,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空间,大者大,小者小,都区分了
大小、长短、远近、范围等等,有以物喜或以物悲的情绪,特别有一
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嘲讽意味,这都表明是不自由的,是不逍遥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5分钟)
(一)学生试着翻译全段(分两组:一组翻译“故夫知效一方…………虽然,犹有未树也。”一组翻译“夫列子御风而行…………圣人无名。”)
(二)效果检验
(1)知效一方,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才智足以授给一个官职,品行可以适合一乡人的心意,道德符合一个君主的心意而又能取得全国人信任的人。
(2)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他在世上,从来没有急急忙忙地追求什么。虽然这样,还是有未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3)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所以说:至人无自我,神人无功利,圣人无名声。
(三)讨论探求: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逍遥”的主张的?真正的“逍遥游”是怎样的境界?哪些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分解
一、前面两段主要是对世间万物的宽泛讨论分析,本段主要是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举“效”“比”“合”“征”四种人与宋荣子、列子对比,说明这些人虽有区别,达到了相当的境界,但都不免有所待,从而从正面直接阐明逍遥游的境界,即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说明了全文主旨。
分解
二、真正逍遥游的境界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就是说,要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做到“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游。也中人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此境界。
分解
三、庄子认为万物都受到限制,社会上的人被生死、寿夭、得失、荣辱、贵贱所牵累,没有自由可言。其关键的原因在于“有己”。因而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即所谓“无己”,就是忘记自我,摆脱外物的束缚,达到物我合一。所谓“无功”,就是去除功名利神禄之心,无建功立业的理想。所谓“无名”,忘记荣辱得失,俯仰随我。这样一来,便在头脑中消除了物我对立,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了超现实的绝对自由。
四、批判继承庄子的思想(5分钟)
设问:在现实生活中,你相信庄子描绘的那种“绝对自由”生活吗?如何处理? 讨论、交流。点拨:
(一)庄子的这种思想,在现实中就是无法摆脱的“心为形役”,即“心”与“形”的矛盾,是超现实的精神上绝对自由。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庄子对人的精神的肯定是正确的,但我又发现这种“绝对自由”恰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想借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现实的唯心主义观。
(二)现实生活中这种不满现实的自我超脱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幻想。我们青年人应该抛弃私利之心和不合时段与身份的杂念,勇敢面对生活,敢于挑战生活,拼搏生活,创造美好生活。
(三)一定要注意社会生活的规约性,不可忽略个性释放的伤害性、攻击性。作业布置:背诵前三段。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参考资料:《庄子》,李德哲主编,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年
《话说庄子》,王珺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第三篇:庄子教案
初三语文下册第27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3.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4.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阅读品位。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2.感知庄子思想,理解庄子的志趣。
三、教学难点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四、教学方法:
比较法、延伸拓展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你怎样看待“嗟来之食”故事中的“廉者”呢? 见解1:有骨气的典范,有骨气之举,值得学习;
见解2:生命重于面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云云。
引导学生:故事可以多角度分析、理解、审视,下面让我们带着理性的思维,一起来解读《庄子》故事两则。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作品简介(学生介绍,教师补充,展示课件)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其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2.疏通文章大意
①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翻译。②学生质疑,小组互帮互助。请一位学生通译课文。教师强调重点词翻译。
3.教师归纳总结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多媒体显示: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惠子相梁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非梧桐不止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5)于是鸱得腐鼠(6)鱼出游从容(7)是鱼之乐也
学生明确:(1)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2)国:国都、京城。(3)止:栖息。(4)安:疑问代词,怎么。(5)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6)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7)是:这。
三、深入阅读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过好寓言关。(1)庄子讲鹓雏故事的用意是什么?(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小组讨论回答后集体明确:
(1)鹓雏的故事里,鹓雏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教师引申:《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从不干巴巴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说理,把哲理和诗情艺术地交融在一起。
2.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学生讨论明确: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3.师生一起归结: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雏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趣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四、延伸拓展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逍遥游(节选)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阅读上面片断,进一步体味《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学生思考,明确:《逍遥游》意象雄奇,想象神奇,文风恣肆。教师总结:从我们了解的《庄子》散文的几个片断来看,《庄子》散文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想象神奇,语言灵动而有气势,幽默、诙谐,是诸子散文中的精品。
五、布置作业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谈淡你的理解。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提示: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2.课外阅读《庄子》选段。
六、板书设计 1.惠子相梁
庄子形象:鄙视富贵 清高自守
惠子形象:热衷于功名富贵 无端猜忌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惠子力辩、求真、拘泥 庄子巧辩、尚美、超然
第四篇:庄子二则教案
《庄子》二则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北冥有鱼》
一、情境导入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及其复杂的乱世。战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奸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他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在想象上天马行空〃神奇瑰丽〃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作者介绍
庄子〃姓庄〃 名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相关作品资料。(教师补充)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3.题目解说
《北冥有鱼》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 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
(1)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2)怒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息:气息〃这里指风。
(4)野马: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5)志怪也
志〃记载
2.古今异义: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野马也〃尘埃也(古义: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一种动物的名称。)
3.一词多义:
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字)
莫名其妙(动词〃说出)
其:其正色耶<(连词〃表示选择)
其视下也
(代词〃指大鹏)
4.词类活用:
《齐谐》者〃志怪者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5、文言句式: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去以六月息者也(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六月息者去也”)
四、再读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主要写了两层意思〃一是鱼变为鸟〃鲲变为鹏〃描绘了鹏的变化和展翅高飞的情景;
二是“鹏南飞”有所待
“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朋〃变化神秘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赏析这一句的表达效果。
(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刻画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气息)
五、写作特色
(1)善用比喻、寓言故事来说理〃富有感染力。
(鲲鹏之变这一寓言〃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比喻〃而小的比喻只有一句或几句〃如野马、尘埃等〃将抽象的道理讲得非常具体形象。)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一开始描绘了大鹏展翅而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天空〃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魅力〃极富浪漫主义气息。)
六、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对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
七、布置作业
《综合练习》同步训练
八、板书设计
鲲?鹏
(怒而飞〃翼若垂天之云)
北冥有鱼
“万物皆有所待”
鹏徙南海(水击三千、扶摇九万)
第二课时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梳理上节课内容
2、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冥有鱼》领略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今天我们学习另一则庄子的文章〃体验一下庄子的机智与幽默。
二、初读课文(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体会语感)〃 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1.把握重点字词:
(1)是鱼之乐也 :是:这。
(2)全矣:全〃完全、肯定。
(3)子之不知鱼之乐:子〃你;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可不译。
(4)请循其本:循:追溯。
(5)云者:助词用于句末。
(6)既已:已经。
2.古今异义: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安全。)
3.一词多义:固: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副词〃固然)
子固非鱼也(副词〃本来)
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可不译)
我知之濠上也(代鱼〃鱼之乐)
4.文言句式:是鱼之乐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三、复述课文〃探究问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1.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一妙在换角度思考问题。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说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扭曲了惠子的愿意
二妙在转换问题的角度。“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这正展示了庄子善用语词上的巧妙在逻辑上回避了矛盾的机敏。)
2.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庄子转换了问题的角度。庄子回转话题〃把“安知”(怎么知道)理解为“在哪里知道”〃然后回答说“在濠水上知道的”。)
3.二人辩论了很久〃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占据了上风< 探究①:从故事本身看〃庄子占据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在哪里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探究②: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说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4.本文中〃惠子认为每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别人的心理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四、写作特色
(1)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小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论辩过程辩论过程笔调轻松、闲适〃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的诗意。
五、拓展延伸
《庄子》一书中有许多内容已衍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在汉语中的有: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东施效颦
涸辙之鲋
邯郸学步
六、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论辩〃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七、小结
本文通篇采用对话形式〃两人一句接一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完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第五篇:《庄子 秋水》教案
《庄子 秋水》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2.学习对比的方法。
3.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教学重点 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问答法。
3、探究拓展法。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有关篇目。开拓视野,深入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
一、导入新课:
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需再登上一层高楼。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
二、庄子其人其书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书中的寓言很多。
三、庄子的思想
1、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李白、贾谊、陶渊明等
2、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附:《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回到家不到一年,庄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3、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旷达超迈,看得很淡
今天我们便来学习庄子关于相对论的文章。
四、正文赏析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是如何论述的呢?
第一番问答:写景,黄河秋涨图-----河伯沾沾自喜-------自惭形秽------河伯开导,小大之辩,相对的(五帝:黄帝、颛顼(专旭)、帝喾(酷)、尧、舜)(三王:大禹、商汤、周武王)(把自己看得太大)
怎样层层推进?
第一层:说明人的认识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二层,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海若也不敢自满。
第三层,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碧、中原和四海比都是小的,人和万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
第四层,从这方面看来,儒家所尊崇的五帝、三王、志士、仁人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小的,并以为据,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自满)进行嘲笑。
第二番问答:河伯陷入小不如大的新成见,海若从量、时、分、终始四个方面,说明小与大各有其不可穷尽的复杂性,小大都是相对的,其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小也许还有更小,大也许还有更大的事,所以不要看得太重,因此得出“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的旷达超迈的人生哲学。
小与大根本无法具体界定,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认为小不如大是不对的。因为都是人为进行界定的。(大小,贵贱等全是人为界定的,对宇宙来说是没有分别的)
五、小结: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你赞同他的观点么?
明确:这篇寓言,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的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下述观点均可: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谦受益,满遭损
自大源于无知
知耻近乎勇
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六、简论《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1、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
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著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全书大小寓言共计二百多个,其短者或二十多字,其长者或千余字;有些篇目全部由寓言排比而成,有些篇目干脆通篇就是一个寓言。如此大量采用寓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的即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庄子》的寓言又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先秦其他作家如孟子、韩非子等人亦可谓善用寓言的,但孟子多采用民间传说故事来加强自己的论辩,韩非多利用历史传说与典故以佐证自己的说理。而《庄子》的寓言却大多“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语),为庄子本人所虚构而成,正如刘向所云,其“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寄辞于其人”。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
《庄子》寓言的独特性,还在于它的“多义性”。庄子在创造了如此大量、丰富多彩、变化多姿的艺术形式棗寓言之时,其寓意却是比较隐蔽、模糊的。他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而是靠那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这样,其寓言的寓意就变得多面、模糊,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一个寓言,需要读者再三体味,才能领悟其深层含义;或者同一寓言,不同的人读之会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含蓄的“暗示”手法的运用,正与庄子“道”之玄虚空灵的精神实质相吻合。这种寓言的背后,包藏的是无穷的万象,不尽的意蕴,让人能够捕捉一二却也难以全部领悟,因而也是增加它内涵的丰富和模糊的美。可以说,庄子在创造这些寓言时,本身所运用的,就是一种直觉的形象思维,因而也要靠读者的智慧加上灵悟的直觉才能通彻明察。所以单凭直接的、明白的逻辑理性,是无法全部理解体会到那种“神”和“道”的境界。正因为如此,历来对庄子寓言的解释,众说纷纭。
2、逐层推进
3、运用排比、反诘的修辞手法
秋水翻译: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及时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灌注黄河。水流汹涌河面这样宽大,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分辨不清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得,认为天下 的美景都集中在自己这里。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到了北海边。朝东面一望,看不见水的边际。于是他才改变了自己得意的脸色,望着海洋对着海神叹息道:“俗话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不少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而且我曾听到有人认为孔子懂得的知识少,伯夷的节义不值得看重,起初我还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了您的水流浩瀚难以穷尽才明白,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家门前,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有见识的人所耻笑。”
北海若说:“井中的青蛙不可能同它谈论大海的事,因为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夏天的虫子不可能同它谈论冰的事,因为受到时间季节局限。孤陋寡闻的人不可能同他们谈论大道理的原因,是他们受到教育的束缚。现在你从河中出来看到了大海,才明白你自己的浅陋。这时才可以同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河流都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但不会漫溢;海水从尾闾泄流出去,虽不断地永无停止地流但流不完。春天、秋天都不会有变化,无论洪水、大旱也不会有感觉。这大海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简直不能用量器计算。但是我未曾因此自满,自以为从天地那里接受形体并汲取阴阳二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林在大山上一样;只存在被人小看的念头,又怎么会自满?//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之间,不是像蚁穴在巨大的冰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四海之内,不是像小米在大粮仓里一样吗?号称物类的数量说它有万类,人类只是占其中之一。人类聚集于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到达的地方,个人占其中的一员罢了。把这—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一根毫毛存在于一匹马身上吗?//凡五帝所运筹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罢了。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取得名声,孔子谈论以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就像你刚才对河水暴涨的自夸一样吗?”
河神说:“这样,那么我把天地看作是最大把毫毛之末看作是最小,可以吗?”
海神回答:“不可以。万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得与失的禀分没有不变的常规,事物的终结和起始也没有定因。所以具有大智的人观察事物从不局限于一隅,因而体积小却不看作就是少,体积大却不看作就是多,这是因为知道事物的量是不可穷尽的;
证验并明察古往今来的各种情况,因而寿命久远却不感到厌倦,生命只在近前却不会企求寿延,这是因为知道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
洞悉事物有盈有虚的规律,因而有所得却不欢欣喜悦,有所失也不悔恨忧愁,这是因为知道得与失的禀分是没有定规的;
明了生与死之间犹如一条没有阻隔的平坦大道,因而生于世间不会倍加欢喜,死离人世不觉祸患加身,这是因为知道终了和起始是不会一成不变的。
算算人所懂得的知识,远远不如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多,他生存的时间,也远远不如他不在人世的时间长;用极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没有穷尽的境域,所以内心迷乱而必然不能有所得!由此看来,又怎么知道毫毛的末端就可以判定是最为细小的限度呢?又怎么知道天与地就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境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