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案)

时间:2019-05-15 07:4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诗词三首(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诗词三首(教案)》。

第一篇: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等资源,自主学习,发挥想象,理解诗意。

4.体会诗词的内容,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紧张繁忙,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根据诗所描绘的景物,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及其情趣。【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诗所描绘的景物,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田园生活极其乐趣。

2,小山村的图片、子规叫声录音、挂图。【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诗人,翁卷,他出生于美丽的江南水乡温州。每当人们提到他,就会想到这首诗。(出示课题及内容)

二、自主学习

1,认读生字,学记生字。

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把这首诗读正确,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三、师生共读《乡村四月》,体会画面美

1,老师范读,轻重缓急得体,抑扬顿挫分明。2,指名学生试读,老师相机指导。3,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透过“绿遍山原”这四个字,你仿佛看到什么绿了?(山岭和原野都绿了。)(2)谁还从哪儿感受到了画一般的美?(白满川)(4)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春天,山陵和原野遍布绿色,到处都是已翻耕好的水田,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呈现一片片白色。杜鹃声声啼鸣,似乎在催促人们快点干农活,春雨漾漾如烟似雾。)▲“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了”是什么意思?(结束)(2)理解这两句诗并体会感情。

(乡村的四月,农民是非常繁忙的,干农活是非常辛苦的,但他们却很勤劳,作者在这首诗中正是要赞美乡村四月里农民勤劳耕作,任劳任怨的精神)4,指导朗读、背诵。

四、讨论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2,看到了这么美的画面,听到了这么悦耳的声音,让我们再来读这首诗,读着读着,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乡村四月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让学生齐读古诗《乡村四月》。

2 这首诗描写了农村什么景象?(学生讲述)设计意图:《乡村四月》与《四时田园杂兴》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古代农村景象。

二、导入新课

1 今天我们来学习范成大的诗《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也是描写农村风光的。2 教师释题意。“四时田园杂兴”:四时,是指春夏秋冬。田园,这里泛指农村。兴,指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杂兴,指随兴写来。“四时田园杂兴”的意思是指: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三、介绍作者

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请同学们看资料对作者更深的了解。设计意图:读者只有对作者生平深入地了解才能和作品对话,和诗人对话,明诗意,悟诗情。

四、小组学习朗诵诗,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每个字的读音,整体感知诵读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多音字“供”的读法及“兴”字读第四声。

3,请看图,哪些诗句描写了画面。4,朗读、分个人读、互相学习欣赏。

五、品评朗读,感悟诗情、诗境

第一句主要描写了古代村民白天在田间除草,夜里还忙于织布。男女各有自己的活干。写出了劳动人民昼夜不停劳作的辛苦,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同情。第二句描写了村里儿童不懂得除草和织布。但他们也在茂盛的桑树阴下学着种瓜。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童趣,流露出作者对热爱劳动的儿童的赞扬。

六、拓展

1,想一想,说一说,你和诗中的儿童相比是不是更幸福? 2,背诵默写这首诗。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知道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吗?(姜太公钓鱼的钩子是直的,而且不放鱼饵。他的钩离水面三尺,这能钓到鱼吗?他是在钓一个人——周文王。后来周文王果然来了。姜太公是钓来周文王对他的重用,果然帮助周文王推翻了暴政,建立周王朝。)

2,唐代词人张志和钓鱼与姜太公钓鱼有几他相似之处,也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今天我们就走进他 的词——《渔歌子》

二、自主学习

初读感知,读出“词”味

1,读这首词,每人最少读三次,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2,组内朗读。3进行生字学习。

三、交流 精读感悟,悟出“词”画

1,什么叫“不须归”?为什么“不须归”? 2,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1)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里边藏着很多的景物和很多的色彩。读一读书,看看他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2)学生标画,教师巡堂。短短的27个字,就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景物,这么多的色彩,想一想,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你能划出来吗?该用上什么色彩?

四、拓展延伸,品出“钓”情

1,这么美的景象,你愿意归去吗?张志和呢?你们怎么知道的?

2,作诗和诗:他不愿意回去,他的哥哥却很担心他。担心他长期在外,怕他惹出麻烦来,于是出钱给他盖了一所草房,还写了一首词送给张志和,就是这首《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来自由地读一读。哥哥这首词写什么?(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呀?)你怎么知道的?

(张志和不仅是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3,姜太公钓鱼钓的是周文王,那么张志和钓到了什么呢?(悠闲的生活、清闲飘逸的心,这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心志平和。)

4,我们像张志和那样,独坐着,任清风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扑鼻而来,一起读——(读全词)。

七、作业

收集有关钓鱼的诗词。

第三课时由小组自己学习。[课后反思] 这三首诗描写的都是田园风光,学生以自读自悟展开想象。 1.对于“词牌”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所以简略进行了介绍。

2.多读多品,读出情味,品出意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发挥学生范读作用。当朗读成诵时,仍不忘提醒学生注意语气与语调的把握,《乡村四月》读出诗人对农民耕作的赞美;《四时田园杂兴》读出乡村生活的繁忙;《渔歌子》读出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朗读与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相结合,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麦哨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教学重难点】

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麦哨录音,田园风光的图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给这两个字分别组一个合适的词想想麦哨是什么?(用麦秆做成的哨子)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听吹响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主学习

1,交流,读通相关段落(课文第一、二、七、八自然段)。读准多音字“和”“应”。(提示:这两个字意思相近,可以组成一个同样意思的新词“应和”。)

2,变化丰富的麦哨声就像一曲曲风格不同的田园牧歌,我们听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提示:短促的麦哨声是一曲欢快的乐曲,悠长的麦哨声是一曲柔美的乐曲,而相互应和着的麦哨声就像一曲合奏曲。)

3,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麦哨声的段落。三,汇报

师生共享田园画意 1,为什么孩子们的麦哨声吹得那么欢快、那么柔美?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其他段落,去欣赏乡野生活里的“欢快”与“柔美”的画面。

2,学生自读自悟,把“欢快”与“柔美”标注在相关的句子边。

3,欣赏到的“乐”与“美”的画面,边交流边指导朗读,读出相应的感受。(1)孩子们衣服美:“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

看图品味:碧蓝的湖水边,茵茵绿草地上,孩子们玩耍割草,就像是绿草地上盛开了无数美丽的花儿,好一幅色彩艳丽的画。碧湖,绿田,孩子,色彩斑斓的画(2)田野里花果美:“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①哪些颜色映入你的眼帘?(鹅黄嫩绿、浓阴、金黄、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②这些颜色是一起出现的吗?(前几天、转眼间)

③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好一幅变幻无穷五彩纷呈的画。)油菜,蚕豆,稻花(3)田园里丰收乐:“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①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到处、密密的、一蓬蓬、丰满、齐刷刷。)②重点品味“擎”。(与“举、托”相比,“擎”字更显出果实的丰满,突出麦子的自豪与献礼般的郑重。)

(3)小伙伴游戏乐:“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看图想象说话,在这天然的草垫子上,孩子们会怎样快乐地游戏?

例:只见小牛来了个倒竖蜻蜓,还倒立着“走”起路来,两条腿在空中一颠一颠的,引得妞妞直拍手。哎哟,不好了,他手一软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草地上。不过,没事,那柔软的 “垫子”让他乐得打起滚来。难怪“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4,质疑:课文以麦哨开头,又以麦哨结尾,有何用意?(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蕴悠长,暗示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排比句)3 品味精美词句。拟人句:“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

(把麦田当作人来写,显得非常亲切,富有情调,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比喻句:“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这句中包含两个比喻句,后一个比喻句是顺着前一个比喻句说下去的。比喻贴切,使景物染上了艺术的灵性)【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及授课过程中还需不断改进,以促进自己在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 1.教学设计中学生对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方面缺乏针对性问题设计,感觉理解上不够到位。

2.学生朗读能力还需要多指导。 3.临场应变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

我想,只有在探索中多寻找自己的不足和遗憾之处,才会真正的促使自己成长和进步,就让我们在遗憾中学会反思,经受磨练才会不断铸造出教学中的完美!

第二篇:古诗词三首教案

1.古诗词三首

【设计理念】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⒈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3.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课件);“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件演播,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⒈课件呈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学生说《望庐山瀑布》,《绝句》等。)⒉再以课件形式呈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师: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1课《古诗词三首》。(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

[设计意图]课件演播风景图画,看图说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呈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可以帮助学生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学生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⒈简介作者及敬亭山。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亭,读tíng,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敬亭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⒉教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3.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4.交流:(1)学了古诗,你明白了哪些内容?(2)你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提出来讨论。[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熟练自读,再通过注释,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

三、介绍背景,探究其义。

1.教师介绍李白作诗背景。(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2.再读古诗,自问互问。师:通过介绍,大家再读古诗,看有什么新的体会或疑问。3.全班再读,教师追问。(1)“独”坐是“谁”独坐?

(2)读诗,仔细体会,诗人独坐敬亭山,看到些什么?诗人听到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3)本来,还有众多鸟相伴;本来,还有一朵孤云为伍,但是现在它们都离我而去,作者想了些什么呢?这两句话与题目的哪个字呼应呢?

(4)“相看”是相互看。明明只有诗人一个人在敬亭山,谁和他相互看呢,这里你读懂了些什么?生试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你觉得应该把哪些词语重读才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只有)(若学生已经问过上述某些问题,此环节的问题就可以删减。若学生未能深入,教师需要再追问)

[设计意图]教师介绍诗人作诗背景,让学生能透过诗句的字里行间体会诗人内心的感情;教师“追问”的目的,既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义诗境诗情,又是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诵读尝试,背诵默写。1.通过探究,我们明白了诗意诗境,你头脑中有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情?)能不能试着读一读,用你的声音的快慢、轻重来塑造这些画面?

2.试读后,用铅笔在重读的字词下划“Δ”,在长音后划“/”,再读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学生擦掉自己用铅笔标注的错误记号,再用钢笔把正确的重音、长音标示出来)。学生作标记后再诵读。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设计意图]对古诗的朗读节奏、重音的处理,不宜由教师直接下结论,先由学生自己尝试后,教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形成彼此认同的意见后诵读效果会更好。

第二课时

一、简介洞庭,引入课题。

1.齐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景也写情;看《望洞庭》,又写了什么景什么情呢?揭示课题并板书《望洞庭》。

2.介绍洞庭湖。[设计意图]由上一首古诗引入,除有复习作用外,主要体现前后两首古诗之间的联系。

二、初读正音,多读明义。

1.学生初读古诗。“螺”,常见有田螺、海螺等;“庭”“潭”“螺”都是形声字,“庭”的中的“廴”,要注意“横折折撇”和“平捺”的笔势。

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句。“和”,和谐。水天一色,和谐漂亮。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螺”的形状,因为“君山”上树木葱茏,故称“青螺”。

3.互读古诗,相互交流。同桌互说对诗句的理解,不明白的互相问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自读,再通过注释读懂诗句,然后互相交流,初步明白诗句意思。

三、再读古诗,启发想象,释疑解难,深化理解。师:读古诗要会悟,而悟来源于多读多问多想象。1.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头脑中有哪些美丽的图画?边读古诗,边想象,再说说头脑中的画面。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交流。(1)望洞庭能改为“看洞庭”吗?

(2)“和”是和谐的意思。你头脑中,怎样的“湖光秋月”画面才“两相和”呢?

(3)古代“镜”是由铜磨平而成的。“镜未磨”是一种什么景象?(“有微波”,湖不是绝对的平,有粼粼波纹的景象)。这与“潭面无风”有矛盾吗?(4)“翠”是什么颜色?山“翠”易懂,水“翠”是怎么回事呢?

(5)“白银盘”指什么?这里的湖水“白”,与前面的水“翠”有矛盾吗?

(6)文中几处用了比喻手法?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似乎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提出几个疑问,抓住几处看似矛盾的地方,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体会诗的意境。

四、诵读古诗,画出意境。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诵读古诗,想象画面,画出意境。各组合作画一幅简笔画,一幅图配一句诗,看哪组画得更符合诗意。

[设计意图]画图是进一步体会诗意诗境的一种手段,因此画得漂不漂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体现诗意。画配诗,形式有趣,而且悄悄地实现了默写古诗的目标。

第三课时

一、简介词牌知识,引入本首词的学习。师:前两首都是诗,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师:现在我们打开书读一读这首词(板书课题“忆江南”)。

[设计意图]

第一、二学段涉及的古代诗文以诗为主,因此,要给学生点明“忆江南”不是诗名,而是词牌名。《忆江南》不是诗,而是词。

二、自读正音,初知大意,反复练读,背诵古词。

1.自读正音:注意“曾”是多音字,这里读céng,是“曾经”的意思。谙,ān,熟悉。“能不忆江南”是反问句,要注意读出反问语气。

2.反复练读,背诵古词。自主练读,试背古词,然后同桌互考。3.说说词的大意。

[设计意图]白居易的词《忆江南》通俗易懂,对词句的理解并不难。这首词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历来是被人推重的千古佳句,被后人广泛传诵,因此,背诵是很重要的任务。

三、借助前两首诗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诵读古词,探究其义。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2.互相提问,释疑解困。3.教师提问,讨论解答。

(1)江南好,好在哪里呢?朗读相关词句来回答。

(2)“风景旧曾谙”,既然作者对江南再熟悉不过了,为啥只说江南的“江花”“江水”的景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最典型景物来表现江南春色的写法。)(3)“红胜火”,你想到了什么?“绿如蓝”又写出了什么景致?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 “红”“绿”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体会诗人对江南风景由衷喜爱之情。)(教师提疑要以学定教,如学生已经提出并解决了某些问题,这些问题就不必再提出)

[设计意图]教师提问,主要是检验学生思考体会的程度,同时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四、以问引读,深化情感。师引问:你现在知道“能不忆江南”的原因吗?师引: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用词来回答)师引(语气变化,情感加深):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仍用词来回答,语气要有变化。)师再引(语气变化,情感进一步加深):能不忆江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还用词来回答,学生情感要有进一步的变化)

[设计意图]教师引读语气的一次次加强,目的是要唤起学生对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情感体会。

五、综合比较(异同),总结全课。

1.师:学完了这三首古诗词,你能将三首诗词连着背一遍吗?

2.比较异同。(老师板书)同: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异: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3.再读古诗词三首。师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综合比较异同,便于学生综合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表现手法,可以加深对诗词的进一步理解。板书设计。1.古诗词三首同:作者朝代同景物地点同诗词内容同异:体裁形式不同诗人情感不同表现手法不同

第三篇:《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青螺、敬亭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揭示诗题,读题解题

1、了解诗人:同学们知道李白吗?你们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呢?教师相机补充资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音律和谐多变。他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2、你能够背诵李白的哪些诗?

3、教师指名背诵,根据学生的诵读,随机点拨,如: 《静夜思》——一个乡愁满怀的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重情义的李白。《望庐山瀑布》——一个寄情山水的李白。

4、小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引问:“敬亭山”前面有个“独坐”,你认为该怎样读?

6、学生自由读,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7、教师小结:从诗题中的“独”字,我们感受到了李白当时很孤独,所以读时语气要轻,速度要慢,来,我们一起读一下课题。全班齐读。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过渡: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古诗读两遍,做到字音准确,语句通顺。

2、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教师出示词语进行检测,指名读,开火车读。课件出示词语:众鸟 独去闲 两不厌 敬亭山

4、学习生字“亭”。

播放课件:(字理识字)读“亭”字时应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尖顶,角飞翘,下面有柱子。)怎样记“亭”字?(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像亭尖,“口”字像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像秃宝盖,“丁”字像亭檐及柱子,“丁”不要写成“子”。

5、指导书写“亭”。

(1)教师示范书写“亭”,讲解书写要领:点正,横短;秃宝盖宜写宽;“丁”竖钩正直。

(2)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

6、过渡:同学们字音读得很准确,你能试着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吗?

7、指名朗读古诗。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再读古诗,边读边想想这首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借助书下注释或者利用工具书,还可以联系上下句来解决。如果仍有疑问可以做好标记,在小组里交流讨论,小组成员共同解决。

2、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哪些弄不懂的地方。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的意思。(众鸟:许多鸟。高飞尽:都高高地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

4、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引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预设:为什么会相看两不厌?为什么只有一朵云飘来飘去?为什么这里的鸟都飞走了?

四、深入研读,领悟意境

1、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意境,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齐读古诗题目,你认为古诗是围绕哪个字写的?(独)“独”可以组成什么词?这些词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孤单、单独、只有一个人。)

2、古诗中也突出了一个“独”字,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只有李白一个人?一句一句地读,一个一个地画。

3、学生自由圈画,教师巡视。

4、指名汇报。

“飞尽”说明一只鸟也没有了;“独去”说明云也飘走了。

5、教师导学:鸟飞走了,云也越飘越远,这是怎样的敬亭山?(冷清、清净)李白心里会怎么想?(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过渡:好一个“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游历了那么多的名山,现在为什么只有敬亭山?(孤独)

7、教师引问:在生活中,鸟飞了,云飘走了是很正常的事,可在李白的眼里却认为“高傲的鸟、云是弃他而去”,这是为什么呢?

8、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理解。

9、教师导学:适当地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件出示,介绍背景: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闻名天下。但他遭受权贵迫害,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已被朝廷贬官整整10年了,长期的漂泊,生活的坎坷和艰辛使他感到孤独。

10、教师为学生配乐引读:

师:李白,孤身一人,流落他乡,饱尝世间辛酸苦楚——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此时,人看着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1、课堂练笔,体会诗人情感。

教师导学:李白,你有什么话要对敬亭山说;敬亭山,你又有什么话要对李白说。

(1)播放音乐,课件出示: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它说:“________________。”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2)学生想象,完成小练笔。

(3)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诗句。

12、积累背诵古诗。

五、联系拓展,安慰孤愁

1、补充《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从《秋浦歌》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从哪读出的?

2、安慰诗人:

背诵《静夜思》,李白你不要孤愁,你时刻想着家乡的亲人,家乡的亲人此时也正想着你。

背诵《赠汪伦》,李白你不要孤愁,因为你不忘故人,你的好朋友汪伦同样也思念着你呢。

背诵《望庐山瀑布》,李白你不要孤愁,你一生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此时庐山的瀑布也正想着你呢!

李白啊,李白,你永不孤独,因为时隔千载的今天,我们仍在大声诵读你那不朽的诗篇——《独坐敬亭山》。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创设情境,感知诗文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我们一起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湖的美景。(板书:洞庭)

2、课件展示洞庭湖风光,教师结合图片进行简介。(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秋月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物?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4、过渡:洞庭湖的景色非常迷人,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5、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师将课题补充完整。

二、质疑问难,自悟诗意

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汇报读,正音。

3、回忆理解诗句内容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4、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意思。

5、过渡:通过交流,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6、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相机点拨相关词语的意思。(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7、过渡: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8、课件展示画面,教师讲述古诗大意,学生对出诗句。

师: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

——(生接)湖光秋月两相和。

师: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被磨过的镜子。——(生接)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远远望去,君山碧绿如翡翠,山点缀着水,水环抱着山。——(生接)遥望洞庭山水翠。

师: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生接)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聚焦景色,丰富画面

1、品味“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1)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2)结合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3)这里藏着一个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4)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

(5)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美景介绍给大家听吗?(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景。)

(6)请你用朗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指名读,师生评价。(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7)教师引读,升华情感。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多么宁静啊!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朦胧的月光的笼罩下,泛起点点银光,此时是那么温柔,一起读。(8)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味“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1)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的美。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感悟比喻的修辞方法运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2)图片出示君山,师简介君山的传说。(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病故,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君山现有古迹二妃墓、龙涎井、柳毅井、飞来钟等。)

(3)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同桌互读评价。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6)再看插图,齐声诵读后两句。

四、借助资料,感悟诗情

教师过渡: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透过这首诗来了解一下作者。

(一)用自己的话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介绍给大家,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适当补充。

1、作者的才学。

2、政治生活上的不得志。

3、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结合本诗感受作者虽然被贬却依然满眼美景,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平和心态。)

(二)入情入境地朗读,读出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试背诵。

五、欣赏名句,感受美景

(一)拓展诗句,从多个角度感受洞庭之美。

1、课件出示相关诗句: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题君山》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韩偓《洞庭玩月》

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李端《宿洞庭》

2、教师简介诗意,学生齐声诵读。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尝试积累背诵。

(二)口语表达《我眼中的洞庭湖》。

1、课件播放洞庭湖图片。

2、学生挑选感兴趣的图片进行说话练习。

3、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教师播放《忆江南》歌曲,请学生欣赏后,谈谈感受。

2、课件出示江南相关资料,指名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江南。

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我们的水乡——(江南)。

3、过渡: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板书课题。

4、教师范读古诗,引问: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5、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明晰诗与词的不同。

诗的每一句字数都是相同的,词的句子有长有短。诗一般是四句,五言七言居多,而词的写法是根据词牌确定的。

6、教师小结:词又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二、疏通词句,整体把握

1、过渡:这么美的词,想读吗?

2、学生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给别人听,看谁读得最好。

3、学生采用找伙伴、找老师共读,同桌对读,小组分配读等形式,汇报朗读情况。

4、指名读整首词,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谙”的读音,读好这首词的节奏。

5、指导书写生字“谙”,教师范写,讲清书写要领。谙:“立”的第二横长,与横中线重合,“日”瘦小。

6、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7、引导学生再读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词的意思,并画出难理解的句子。

8、学生汇报,全班交流质疑,教师相机点拨。旧:从前,指作者年轻时游过杭州。曾:曾经。谙:熟悉。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红胜火: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绿如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过渡:“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一)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忆景。

1、教师导学: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2、学生回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教师引问:读这两句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学生重点围绕“红与绿的映衬之美”展开交流。

5、教师引读: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的更绿。所以作者由衷地说——

6、学生接读——江南好。

7、过渡:如此景致,作者是听别人说的,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旧曾谙”。

8、教师导学:曾经,诗人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9、学生自由想象。

(二)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忆人。

1、过渡: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2、教师课件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卸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让他走,都哭着为他送行。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3、教师引问: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4、教师引读: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了、抹不掉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三)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忆情。

1、过渡: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了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学生自由读。

3、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懂了什么。

4、教师引读: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义重,这叫诗人怎能忘记?

5、学生读词。

6、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诗词。

7、学生齐背全词。

第四篇:古诗词三首_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概要

一、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是“难忘童年和童年趣事”,并提示学习要求和阅读方法。

2、这单元课例由5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略读课文2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窘、绞”等生字,会写“痴、愧”等生字,正确书写“牧童、祸患、幼稚”等词语。

2、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牧童》。积累有关童年生活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4、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5、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摘抄感动的语句。

6、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7、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文激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三、第二单元单元教学重及难点

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第二单元教学措施及手段

1、从词句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2、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文中美好的语言,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3、“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应关照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五、第二单元课时安排

古诗词三首 2

冬阳·童年·骆驼队 2

祖父的园子 1

童年的发现 2

儿童诗两首 1

口语交际·习作二 3

回顾·拓展二

1古诗词三首 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激趣:

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关于描写儿童的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一背。

二、初读诗文,展现画面:

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两首古诗。

2、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你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精读诗文,走近画卷:

1、你最喜欢哪首古诗?选一首自己研读理解。

2、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探究,选择一首诗进行研读,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

3、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

四、品读诗文,走进画卷:

1、学习第一首诗。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读。

释义:六七里方圆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三四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读。

释义:牧牛回来已到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诗句中描写了牧童归来后的场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弄”,一个“卧”。(可爱、调皮、疲倦)

(4)再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2、学习第二首诗。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释义: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释义: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

“张、使风”描绘出两个淘气、可爱、天真的孩子。

(3)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五、再读诗文,感受意境:

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

2、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想象画卷:

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的记叙文或者散文。

2、默写《牧童》。

第二课时

一、揭题,初知“美”: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2、释题:

(1)介绍作者辛弃疾。

(2)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

(3)村居,词的题目。“居”什么意思?(居住)“村居”呢?(居住在乡村)

二、初读,走近“美”:

1、听朗读录音,看图画。

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

3、读得怎样?请你的同桌来评一评,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4、学生再读。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记下来,不懂的做记号。

5、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可以看图、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三、品读,感受“美”: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先说前面的,再说后面的,依次说。注意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字意、词意、再说句意。)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图知道。你感到了什么?(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学生朗读。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大概刚喝了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聊天说话。)

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3)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4)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5)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6)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

2、用生动的语句将你欣赏到的这副画面描绘给大家听听。

3、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四、再读全词,回味“美”:

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

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继续品味“醉”字。)

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

4、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课外拓展,延伸“美”: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记叙文。

教学反思:

第五篇:《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

【教材分析】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学情分析】

《古诗词三首》是本组教材的开篇,天真烂漫的童年情怀,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而用古诗词的语言描述的童年情景,活泼跳跃,意境深远,但却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教学重点】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加强诵读,从中体悟诗词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

抓重点词,感受诗词独特情韵。【教学过程】(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

一、导入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词大意

1、全体朗诵三首古诗词,借助拼音读准诗句。提示“蓑”“遮”“乐”“亡”“剥”的读音。对比读一读下列多音字: 快乐—清平乐 剥落—剥皮 剥莲蓬 亡羊补牢—亡赖

2、认读生字。

3、自由读诗,边读边想,从整体上感知诗词的大意,并思考:(1)每首诗词分别写了几个孩子?是哪句提到的?(2)诗词中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你从哪句知道的?

4、交流上述思考题。

5、自学: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三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6、小组交流诗句大意。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交流点拨。

7、小组合作:请一小组同学(4人)当小老师,提问时,一人读诗,另一人说大意。其他同学如有不解,请同组另外两位同学补充说明。(每两句诗请一组同学)

8、指读两首古诗词,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节奏可划分为: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三、想象画面,会其诗境

(一)学习《牧童》

1、听诗歌朗诵录音,请同学闭起眼睛听读,想象画面。想象后小组交流。在《牧童》这首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茫茫原野,一眼望去,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晚风中,牧童吹奏的笛声悠扬悦耳。黄昏时分,吃完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光下欣赏月夜的美景。)

3、聚焦作者吕岩。吕岩,字洞宾,就是传说中八仙之一,早年中过秀才做过官,晚年隐居山中,人们不知其去向,于是大家都说吕岩得道成仙了。你说,神仙一般的吕洞宾为什么偏偏为牧童赋诗一首?肯定是牧童有哪方面的东西,吸引了他?再读诗歌,说说,让神仙羡煞的究竟是什么?(牧童的逍遥,牧童自由自在的生活)

4、指说。体会情感,随机点拨:

(1)比较“六七里”写出了草野的辽阔,“三四声”写出了吹笛的随意,笛声的稀少,但足以表现牧童随意随性的情景。(以视觉、听觉两方面传达轻松闲适的意境)

(2)“弄”字感受随意自在。(3)“不脱蓑衣卧月明”由“不脱”体会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5、这是一位怎样的牧童?(悠闲自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诗人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诗人向往宁静淡泊,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6、带着这样的感情一次次齐读。

(二)学习《舟过安仁》

1、指读一二句。读准“篙”与“棹”,说说图上哪个是篙,哪个是棹,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判断?做做“收”和“停”的动作。

2、这一路,途中一船上的两小儿深深吸引了杨万里。一船两小儿,普通渔民家,一撑篙,一划棹,本来也没有什么令人生疑的地方啊。你倒说说什么地方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读三四句。(天没有下雨,两个小孩撑起伞)

3、怪生的意思?怎么读,最能读出杨万里恍然大悟,被孩子们逗乐了的样子呢?指读。从这两句诗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4、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爱写儿童的事,羡慕儿童,羡慕他们的天真烂漫,调皮可爱)

5、在组内练习诵读诗歌,借助书本插图发挥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在脑海中把诗歌的语言变成一幅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河水轻泛波,两岸苇草茂。清风拂面来,小儿童心俏。小伙伴撑着篙,划着棹,撑着撑着,划着划着,他们停下来坐在船头。很奇怪的是,没有下雨,这两小孩居然撑着伞!原来他们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使船。)

6、带着想象,齐读这首诗。

(三)学习《清平乐·村居》

1、读题,解题: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中间有个分隔符号,前者是词牌,最早的词是用来像歌一样吟唱的,不同的词牌代表不同的乐曲,所以念yue。后面是词的题目。)

2、师生互动介绍有关“词”的知识。

(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词又被称为“长短句”。许多词都像这样分成上下两段,中间空开,上下段分别被称为上阙和下阙。)

3、生齐读词,不懂的画起提出。提醒注意读准字音: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4、男女赛读。词题为“村居”,是“农村闲居的人家”的意思。词里描写的村居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场景?请结合书本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距离农家低小的屋檐不远处,是一条清澈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屋檐下,有两个头发发白的老头、老太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大儿子十分勤快,在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老二呢,正忙着编织鸡笼。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孩子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5、自由读词,你觉得词中的这一家子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各抒己见。预设:(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醉、翁媪、吴音、相媚好)【温馨、和睦】 ①能想象得出老两口正在说什么悄悄话吗?

②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说说“醉”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陶醉?沉醉?酒醉?低矮的茅草房中的这一对翁媪为什么而醉?为谁而醉?

(为夫妻情深,相敬如宾,其乐融融而醉)(还为儿孙满堂,家庭和美)(2)看看他们各自在忙些什么?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扣词“卧剥”,体会小儿的淘气(轻松、愉快、活泼)。淘气而让人欢喜。

6、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

是的,多么令人羡慕的农家生活,作者辛弃疾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42岁时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在这18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的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那时候写的。那他借助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呢?——希望百姓过上这安宁幸福的生活,一座茅屋,一条小溪,一杯清酒,一家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辛弃疾也向往过上这样的生活。因此,最打动他的是这户田园人家的安宁、休闲、快乐、恬静、平淡而幸福的农村生活。这正是词人“醉”的原因吧!

7、诵读全词,结束本课时学习。

下载古诗词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诗词三首(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诗词三首教案

    师:(播放祖国山水美景图片)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

    23古诗词三首教案

    23古诗词三首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耘、塞”等 7 个生字;会写“蚕、桑”等 8 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乡村四......

    23古诗词三首教案

    23古诗词三首 —渔歌子 授课人:闫晓芳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

    23.《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

    教案1.古诗词三首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寿光市圣城中学 王伟 【课型】精读引领课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青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能......

    1《古诗词三首》教案

    1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敬亭山、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能正确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教案

    五年级《古诗词三首》教案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

    古诗词三首

    5《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泊船瓜洲》 一、导入: 我们一定从小就能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的,古往今来,游子思乡,叶落归根,人们写下了多少动人的诗篇。今天我们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