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古诗词三首
推荐阅读
漫成①一首
[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là)鸣。
注释:
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译文: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风中飘荡的灯笼照着夜空,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栖息在沙滩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唯有船尾鱼儿跳出水面时偶尔发出响声。
扫码听读《漫成一首》,思考:作者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诗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作者写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诗中寄寓着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雨后池上①
[宋]
刘
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②明镜③照檐楹④。
东风忽起垂杨舞⑤,更作荷心⑥万点声。
注释:
①池上:池塘。
②淡磨:轻磨,拂拭。
③明镜:比喻平明如镜的水面。
④檐楹(yíng):这里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⑤舞:飘动。
⑥荷心:荷花。
扫码听读《雨后池上》: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分析诗中是如何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的。
参考答案:1.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明净的水面就像轻轻磨过的镜子映照着岸边房屋的倒影。忽然一阵东风吹起,长长的柳条随着清风袅娜起舞,树上的积雨被风摇落,洒向池塘,荷叶上发出了噼里啪啦的万点响声。
2.诗中描画了一幅雨后池塘图。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前二句着眼于“静”,写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后二句则由静而动,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动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