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素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素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松山四中
高金玉
素描不仅是美术教学中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它还是一个独立的画种。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训练造型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审美以及表现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初中教学中素描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下面笔者根据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理解和经验,谈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问题。
一、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我不主张在素描基础练习上,采用变形的手法,在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1 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造型认知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作为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在造型语言的运用上,首先最初接触素描造型的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从局部着眼,局部着手,局部刻画,同时学生也就养成了从局部观察的习惯,从而破坏了画面的整体感。如:在九年级的《静物有声》一课中,安排了四幅静物画进行欣赏。通过欣赏,不但要理解静物画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味,而且欣赏的过程,也要符合静物画的一般方法,这个方法在参考教案中归纳和提示,主要是一个由整体到局部分析的过程。第一步强调的是个人直觉;第二步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形象、色彩、质感表现、构图四个方面分析;第三步归纳主题;第四步其实又回到了整体,即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一个情感的评价。整体的观察方法,是由大到小,相互比较的,相互联系的一种观察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观察,才能获得结构、比例、明暗等各种关系。才能更完整的认识整体。
我们在观察塞尚的《静物》时,以陶罐和苹果为例,首先观察这组静物的空间位置,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比例和角度,用直线将点连起来画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如水平线构图,三角形构图等。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如静物的摆放,我们可以先简单后复杂,先少后多。让学生感觉内在丰富的 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认识。其次就更应注重线条的运用,对所画的线条根据空间位置进行粗细浅淡的虚实处理上,要逐步深入。而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有时却忽视了这一点。线条这一绘画最为重要的语言在画家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们可以说线条在绘画艺术中是最具生命力,最具表现性,最具概括性,最具想象力,最具本质性的绘画要素。东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杰出的艺术大师和优秀的代表作品,我们在感受到作品整体美感的同时必然会对其造型语言如色彩、明暗、线条等独特的审美价值产生强烈的兴趣。故而,容易本末倒置,过于注重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忘记造型艺术的本质规律。及在造型中整体关系的协调和整体关系所展示的艺术生命力。
三、本着“从浅到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
画画如同走路,一定要一步一步走稳,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在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才会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绘画规律以及相关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更加得心应手地灵活表现各种环境下的事物。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教师在平时安排学生练习上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反复调整和进行规律探索研究。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关键性,对练习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纠正。同时,教师也要安排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结合,还可结合一些速写训练,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的缺点。
四、要不断地激起学生表现的愿望,激起创作的激情 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临摹现象,而且是艺术的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
总之,素描教学是一个基础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美术教师,在我们以后的课堂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这需要在以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不断的克服困难。
第二篇:儿童素描学习和教学方法
儿童素描学习和教学方法
由于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很多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习素描。但是用专业化的素描教学方法去教年龄较小的孩子,难度很大。如何去开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素描教学,我们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要了解儿童学素描的心理特点。
以前的儿童学习素描只一个劲儿地画几何体和静物,什么透视啦、色调啦,弄得学生头晕眼花,无所适从。学生表面上在画画,其实内心十分抵触,在他们眼里,这不是他们所喜欢的,课堂气氛不佳,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
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探讨,我寻找出一套可行的素描教学方法:
1.我们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喜欢想象和幻想,他们并不喜欢被成人的东西束缚,总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
2.我们要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有的孩子并不是画不好素描,而是未到“火候”,老是把握不住直线弧线的画法,这是与他们的发育尚未健全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分追求所画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的准确度,既不合情理,更不符合儿童的生理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接受能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3.我们要学会运用易接受的素描技法来启发儿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其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运用素描的基本要素构成画面,使复杂的形态几何化、简单化,并通过观察、思考来提炼生活情节,多关心周围的事物,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画出一张题材内容有意义的创作式的素描。这样一来,就会使儿童产生表现的欲望,画出对生活的体验。
4.把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简单化。概括为:(1)点、线、面的安排;(2)空间感、立体感、色调的烘托处理;(3)简单的透视理解、构图的方法;(4)带趣味性主题情景的表现。
二、启发手段
在素描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想像力在教学中的作用,以为学素描就是画石膏几何体和静物,只要画出对象的结构、比例、明暗和空间关系就行了。还有的教师只让他们按教材中所谓“标准范画”来画,以至学生画出来的素描“千人一面”,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
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没有素描基本功,对自己画奸素描失去了信心。我鼓励他说:其实,你画得并不差,你能否换个思路和角度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画素描未必一定要画几何体,你可以把素描的形象加以联想,如圆球联想为猫的脑袋、圆柱体联想为弹簧„„在启发之下学生绘画的兴致大发:“原来素描也可以这样来画,太好玩啦!”
对儿童进行想像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1.想像力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想像力就没有创造力;2.培养儿童的想像力,有助于儿童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然,想像力的培养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不及时给予引导,那些想入非非、荒诞的、歪曲现实的空想会对儿童的精神产生不良的后果。
三、鼓励画面的多样性。
综合所述,在儿童开始学画素描的阶段,有其特殊的规律。只要依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孩子们是会画好素描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乏富有想像力和表现力的佳作。
儿童学素描可以为以后画其他种类的画打下基础,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二维三维四维,孩子还有独立想象能力.素描是用最简单的工具,表现事物的最基本形态的一种绘画方法。任何一种笔,像铅笔、钢笔、毛笔、彩笔、圆珠笔等,都能在一张普通的白纸上画出精美的素描作品。素描最常用的笔是铅笔,因为铅笔容易修改和具有比较丰富的黑白层次。
素描有写生和想象两种绘画形式。10岁以前的儿童素描练习重点,应该放在想象绘画方面。想象绘画的随意性和趣味性更加符合孩子儿童期的身体发育条件。训练的方法是:在家长的提示下,儿童将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或物尽可能详细地表现在画纸上。一开始,儿童的表现会比较困难,这时,可以通过反复的客观观察和查阅有关资料,儿童会逐渐掌握对一种事物的表现方法。临摹画册上的图画资料,也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儿童可以在前人的研究成果面前,更快、更多的学到造型的方法和经验。
儿童学习素描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简笔画训练。在这一阶段中,儿童使用简单的直线、折线、弧线和简单的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各种形状的点组成物体。随着技术的不断熟练,训练由单个物体向多个物体发展,由只表现物体的形状向表现物体的细部发展。这一阶段的学习要求是:熟悉绘画工具的性能;练习手、臂的操作动作;认识物体的基本形态。
第二阶段是故事画训练。儿童在掌握了单个物体的表现以后,要学习有内容、有情节、多物体、多物种组合的表现方法。这一阶段儿童不光要进一步学习物体的造型,还要学习表现物与物之间形式上的前后、大小、平衡、形状等对比关系和内容上的情节、动作、背景、道具的故事性表现。儿童画创作即属于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这一阶段的学习要求20是:造型手段丰富和富有个性;画面组织合理、内容表达清晰;作品形式完整、美观。
第三阶段是写生画训练。写生画是直接对照实物的一种作画方法。它的要求是真实地表现客观对象。写生画强调对物体的结构转折和空间距离的表现,它有一整套完整的训练方法,但这套方法不适宜10岁以下的儿童操作,因此,作为儿童画的写生画法,基本上是以写生画的速写技法为学习对象。
儿童如何学素描
(2010-08-22 16:42:01)转载▼ 标签: 分类: 专业成长
杂谈
由于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很多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习素描。但是用专业化的素描教学方法去教年龄较小的孩子,难度很大。如何去开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素描教学,就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对自己的素描实验班(8~13岁)进行了新的教学尝试,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要了解儿童学素描的心理特点。
以前的儿童学习素描只一个劲儿地画几何体和静物,什么透视啦、色调啦,弄得学生头晕眼花,无所适从。学生表面上在画画,其实内心十分抵触,在他们眼里,这不是他们所喜欢的,课堂气氛不佳,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儿童画是不能与成人画相提并论的。教儿童学素描与教成人的专业素描有着本质的不同。成人学素描是以提高技法为目的,强调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以准确的形体来表现物体的真实感。而儿童学素描则应是以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为主要目的,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心中的感受,画面效果可能是古怪离奇,但却是奇趣横生的。
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探讨,我寻找出一套可行的素描教学方法:
1.我们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喜欢想象和幻想,他们并不喜欢被成人的东西束缚,总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
2.我们要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有的孩子并不是画不好素描,而是未到“火候”,老是把握不住直线弧线的画法,这是与他们的发育尚未健全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分追求所画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的准确度,既不合情理,更不符合儿童的生理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接受能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3.我们要学会运用易接受的素描技法来启发儿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其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运用素描的基本要素构成画面,使复杂的形态几何化、简单化,并通过观察、思考来提炼生活情节,多关心周围的事物,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画出一张题材内容有意义的创作式的素描。这样一来,就会使儿童产生表现的欲望,画出对生活的体验。
在素描实验班的教学中,我第一次引入激发儿童想像力的新课题:素描的情景创作画“战争与和平”。我尝试抛开原来复杂的素描教学体系,只要求孩子理解素描的基本特征和技法,不以形的准确与否为主要标准,而是充分激发孩子的想像力,让他们在运用素描语言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构思新奇、个性强烈、有思想内涵的作品。如:有个孩子运用素描的技法画了一张复杂的画面,其中的主角--地球,头戴钢盔在保护自己的脑袋,免受自然和战争灾害的伤害。孩子能从关心人类生存的角度去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追求和平的理想,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4.把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简单化。概括为:(1)点、线、面的安排;(2)空间感、立体感、色调的烘托处理;(3)简单的透视理解、构图的方法;(4)带趣味性主题情景的表现。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儿童学素描的心理、生理特点,不要灌输给孩子过多的美术知识,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
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现象及解决办法。
在素描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想像力在教学中的作用,以为学素描就是画石膏几何体和静物,只要画出对象的结构、比例、明暗和空间关系就行了。还有的教师只让他们按教材中所谓“标准范画”来画,以至学生画出来的素描“千人一面”,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
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没有素描基本功,对自己画奸素描失去了信心。我鼓励他说:其实,你画得并不差,你能否换个思路和角度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画素描未必一定要画几何体,你可以把素描的形象加以联想,如圆球联想为猫的脑袋、圆柱体联想为弹簧„„在启发之下学生绘画的兴致大发:“原来素描也可以这样来画,太好玩啦!”
对儿童进行想像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1.想像力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想像力就没有创造力;2.培养儿童的想像力,有助于儿童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然,想像力的培养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不及时给予引导,那些想入非非、荒诞的、歪曲现实的空想会对儿童的精神产生不良的后果。
三、利用素描的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画面的多样性。
教师应鼓励孩子尝试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并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去画,千万不要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主张“一题多画”、“一题多变‘的独创性思维能力。梁皓明同学也画了战争的题材,他却与众不同地想出把坦克的炮管打个结,以示坦克不再用于战争了,构思多神奇呀!?
综上所述,在儿童开始学画素描的阶段,有其特殊的规律。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要依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孩子们是会画好素描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乏富有想像力和表现力的佳作。
儿童素描教案一
(2010-08-27 16:47:19)转载▼ 标签: 分类: 专业成长
杂谈 素描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素描几何形体、石膏像、静物的练习,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描绘,目的在于提高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在具备了基本形体塑造技巧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如写生训练,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提高艺术修养,为将来人物头像打下良好基础。课程内容提要:
(1)素描几何形体(2)素描静物(3)素描石膏像的结构表现(4)素描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 重点、难点分析: 形体塑造,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和固有色、质感、光线、空间的结合。重点:形体的塑造。
难点:固有色、形体塑造、质感的结合。
原则和方法:为了很好的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素描的教学目的,根据艺
术教育的规律,拟定如下教学程序:
素描的训练遵循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的原则展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讲授相结合。了解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确定训练的内容和难异程度。在提高学生绘画表现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概括的手法和归纳组织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明白时间长短与所表现内容的关系,最好是长期和短期作业相结合。第一章:素描几何形体、素描石膏像
教学目的:通过几何形体和石膏人物模型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对构成立体形象的最基本的因素有所了解,掌握人物的形体结构、比例关系。并在写生训练中掌握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透视关系、明暗变化规律和基本的造型方法。为今后真人写生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对人的特征的认识表现。
教学难点:
1、掌握基本形体的造型方法。
2、人物和重心问题、动势和比例关系。教学场所:
1、专业画室
2、教室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几何模型、石膏人物模型
教学内容提要:
1、几何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结构的表现方法
3、线的表现方法
4、全因素的表现方法 复习思考题:整体感在素描写生中的作用。
第二章:素描静物
教学目的:在几何形体写生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 的物体进行描绘,注重质感的表现,提高造型能力,在具备了形体塑造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
教学重点:形体的塑造,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相结合。教学难点:
1、形体空间感、体积感
2、形体结构与明暗、质感的结合 教学场所: 画室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静物
教学内容提要:
1、静物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结合3、形体的结构表现方法
4、形体的全因素表现方法 复习思考题:静物写生训练在绘画中的作用
讨论练习:
1、结构的产生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表现因素的分析、讨论结构与光线的关系
4、结构素描与全因素素描的关系 评价标准
单个几何形体的结构素描
儿童素描教案续
(2010-08-27 17:00:17)转载▼ 标签: 分类: 专业成长
杂谈 构图 2 透视原理掌握及准确度 3 形体结构、解剖结构空间结构理解表现的能力 多个几何形体的全因素表现1 画面构图完整 2 形的准确程度 3 黑白灰关系明确 静物的结构表现1 构图完整 2 透视合理 3 形体结构、空间结构清晰
静物的全因素表现1 画面构图、形的准许确度 2 光的原理的把握 3 质感及明度变化的掌握 4 线条及虚实的把握关系
石膏像的结构表现1 画面构图完整 2 形像生动 3 解剖结构准确 4 表现手法(线条、明暗、虚实)石膏像的明暗表现 1 画面构图完整 2 黑白灰关系明确 3 光影原理的掌握
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1 画面构图、形的准确度2 光影原理的掌握3 明度变化掌握 4 不同材质感的表达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作画步骤,构图知识,美术术语的基本含义 重点、难点、及措施:重点理解构图知识和美术术语的含义 教 具:几何石膏、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举生活中的生动图片。
二、素描的含义;
1、用单色的点、线、面的结合表现物体的形体,色调明暗层次等造型因素的绘画。
2、写生素描从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3、工具可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
4、作画时间可分为长期素描,速写,默写。
5、从绘画传统的角度分为;中国传统的素描(白描)、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
三、素描的表现语言
1、线条、色调。对于初学者,首先学会用线条表现形象,即学会用线条打准轮廓及把握比例,透视关系等。
2、初学者注意表现形体的明暗和色调的深浅。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
1、感觉能力
2、知识(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
3、技巧:勤,练。
五、观察能力:在动笔作画之前,应该用足够的时间观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征。要坚持多看,多分析,不断深化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如观察表现。
1、首先分出两大明暗体系。
2、用比较的方法分出两大体系中不同色调的变化。
3、在比较不同的色调时,要时刻注意形体结构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及形面,在色调的处理上,有些地方要细腻柔和,有些地方要简练,概括。
六、素描的要求:
1、物图得当。
2、造型准确。
3、质感空间感强。黑白的关系,近实远虚,近大远小。
七、素描考试指导:构图定整。结构明确。层次分明,刻画深入,总体感强,注意形象(局部)。
八、静物写生:
1、构图,上下左右均衡。
2、切点定形。
3、形体分析。
4、铺大调子。
5、深入刻画(整体-局部-整体的素描原则)。
6、整体调查。A、形体比例处理。B、形体色调表现。C、形体背景有空间感。D、物体质感。
九、教师从总体上进行总结,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
十、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临摹一幅石膏素描。
第三篇:《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研究
《设计素描》教学方法研究
我们知道:
毕加索的〈〈牛〉〉系列变体,由开始的写实形变化到最后的几条线,仍然是牛的符号般的表达。蒙德里安的〈〈树〉〉也好似平面化的简化,但是却更加注意枝条形成的节奏张力以及对负形空间的均衡切割。这就不在是树的简化描写,而转向画面的结构表现,从而引发了他的有关苹果树的系列作品。
设计素描是结构性,分析性的。-----瓶罐解析:结构素描是认识事物外在与内部结构的基本方式。解剖结构,几何结构,团块结构,骨架结构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现象的认知。但是对结构的认识与表现并不能只停留在一个瓶罐上,它对我们来说远远不够,还应当扩展到瓶罐之间的结构关系,最后发展到整个画面构架系统。因此首先自由选择瓶罐的数量,利用其大小,方圆,粗细,高低等对比的要素加以组合,利用和谐统一的原理加以规整,开始结构素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从理性上加以分析。分析生发的一些延长线,中轴线,辅助线帮助建立了明确的节奏秩序。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寻找和建立画面的结构关系。学生回发现感觉到的节奏,韵律,美感的确是可以通过理性加以把握的。
下一步是形态分析,除了功能性的本质分析之外,在形态表现上利用画面的网格寻找秩序,进行数理的分析也是一种基本的方式。学生以往比较感性的表现自然韵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打上网格就可以使这种感觉的秩序明确化,在网格的基础上加以调整,使它更加清晰。表面上开放的轮廓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形成种种分离。切割与重叠交错的形态关系,从而产生了内部张力更加紧密的构架造型。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要学会简化原则的运用。一个物体简化到不能减少的地步,留下的就是它的基本结构,而基本的结构形态认识正是创造新造型的基础。接着,打破封闭的造型,用延伸轮廓线,中轴线,辅助线去建立更紧密的间距和更有趣的空间切割,逐渐摆脱了具象的约束,一直到画变体画。最后的变体画在表现上很自由,用什么手法都可以,利用的是从写生解析推导出来的抽象形态要素,不在是装饰性的概念化的简单处理方式。
肌理训练——瓶罐解析之后,让学生带上笔,纸,颜料和刷子去拓印大自然中富于肌理感的物体表面。然后是复印肌理,把实物的表面肌理在复印机上复印下来,如牛仔裤,毛衣等等。然后在结合到瓶罐造型中去,置换图形。复印,拓印,拼贴等手段是现代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平面设计中更是经常用到。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肌理产生初步的兴趣。他们还在纸上用各种手段去制造肌理。甚至用实物肌理,如茶叶,纺织物等显示材料创造表面效果等等,学生们已经初步接触到材料问题。
补充的课题是自然形态的内部形态分析,例如青椒,洋葱的内部形状很有趣味性,同一个物体内部,外部造型常有所区别。把一个物体进行分割后,具体形态都互不相同。作业的要求就是尽可能的就同一个东西做不同的局部表现形态分析,内部形态单元分析,以及最小的单元形态推导,然后重新建立起新的形象结构。根据分析,解析的形态,加以综合和变化,在发展成一张变体画。当然在这样的分析作业中,所提取的并不仅仅是形态,还会有更为刺激的视觉表现要素。
接着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发现——联想——设计。
如:交叉:
含义:交,交错,交流,交互,交通;叉,穿插,叉开。堆砌的立体交叉:一堆火柴。
磁电波的交叉,眼光的交叉。
交叉在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情人节的交叉:KISS 交叉在自然中的现象:根系在地面下的交叉生长。交叉在汉字中的表现:凶,风,文,爽,交叉在数字中的表现:485 声音的交叉
扣子的缝线和剪子等交叉。
如:凹凸:
洼陷和突起
用被压凹的牙膏,牙膏管流出牙膏可以表现:此消彼长的凹凸关系 马桶的凹凸体现固体和液体的关系
鸡蛋和鸡蛋盒子的凹凸体现安全问题。
心电图的凹凸体现上涨和下降的含义。
地基的凹凸体现地基凹的越深,未来的楼才建的越高。
手指摁下皮球,产生了洼陷,这样的凹凸有一种心理的视觉张力暗示,凹陷对突出的 反抗。
插销与插座 手插入鼻孔 嘴的凹凸
最后阶段,可让同学们对图片和文字进行创意,从而进一步拓展其思维。如:夫字与人民币的符号,若一倒一正则可以表现当下女性的一种择偶观念。再一步是对图形进行创意:如: 游艇开到了地铁道里。河马在垃圾堆里游泳。橘子比楼房大。图象倒置。动物拟人化。
以上训练课题,使学生对绘画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宏观到微观,由外表到内部结构,一步一步使其理性思维逐步加深,联想课题的训练使他们的设计思维进一步拓宽,从而顺利的使学生对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四篇:中班棋类游戏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棋类教学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及孩子的个体差异情况,在教授棋类游戏时,我们就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方法,先把自己在教授棋类游戏时的方法总结如下: 在教授小班孩子时,因为孩子们都没有相关经验,对棋类游戏的方式、内容等都不了解,所以要先从方式入手“剪子、包袱、锤”,先让孩子掌握它们三种物品的厉害关系,如:“锤敲坏剪刀、剪刀剪坏包袱、包袱包起锤”,及放别用哪种手势来表示。再玩次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经常出来一种手势看到别人出的手势也会随即更换,所以一定要告诉幼儿出来就不能再换了,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玩好游戏,也为了孩子们玩得更熟练,所以可以让家长回家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在幼儿园利用空余时间,如:“饭后散步”“吃完饭”“餐前等待”等时间让孩子们两两玩游戏。
其次是认识棋盘、棋子内容,这一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点,只要和孩子多看、多想、多说就可以,但在个别棋中,棋子数量会很多,这就对幼儿分棋子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将棋子分类好,在教孩子认识每一组的棋子这样方便幼儿区分自己和同伴的棋子。
“走棋”这一步是最难的,首先让孩子们会找“交叉点”,可以在棋盘中用手点点,练习“一步一点”“连走四步”“连走五步”等方法,然后把棋子加入棋盘中练习走点。
孩子们升入中班后,已经有了一年的玩棋经验,所以在中班的棋类游戏学习中,觉得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教授时不会那么困难了,但还有部分孩子还不太入门,接受棋类内容及方法技巧还有点慢。
现在我们在教授棋类游戏时,还是运用小班的方式方法,先认识棋盘、棋子,在学习分棋子、走棋,但相对小班来说,教授时间不会再那么长了、教授时不再那么费力了,孩子们接受的相对快一些了。中班孩子现在能很好的自己填写“对弈记录表”了,不用老师的帮忙了。
在以后的棋类教学中,我们会继续创想、继续发掘好的方法和方式技巧,让孩子更好的掌握棋类游戏知识与方法。
第五篇:高中英语学习策略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学习策略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同时明确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策略。本文阐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学习策略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有些学者指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意识地选择出来的学习过程。有些学者则认为英语的学习策略实际上是属于语言学习策略的范畴。我国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又将学习策略定义为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学习策略是认知方式的一种体现,是指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习惯化了的、受个人偏爱的态度、风格、途径、方法与技巧。高中学生应该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并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的重要性
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同时明确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知识的掌握是手段,而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进而生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才是目的。学习者一旦掌握并生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就变成一个积极的、主动的求索过程。在英语学习中,如果学生能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将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还应通过对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比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策略。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掌握好学习策略,在外语学习方面,虽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还只能是老师领着学,他们的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比较简单的重复。这样一来,不管教师如何精心备课,课堂教学如何生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还是微乎其微。要改变现状,必须对症下药。笔者仔细分析以上现象,发现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学不得法,因此,治本的方法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英语。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已经势在必行。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应该注重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鼓励和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教师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探索共性,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方面的指导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推理、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善于总结所接触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规律并加以应用;在学习中,善于抓住重点,做好笔记,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借助情境和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推测段落大意;在学习中借助图表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或表达。
2.调控策略方面的指导
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根据需要制定英语学习的计划;主动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善于创造和把握学习英语的机会;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获得帮助;与教师或同学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和经验;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遵循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
3.交际策略方面的指导
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在课内外活动中积极用英语与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善于借助手势、表情等非语
言手段提高交际效果;在交际中,要善于克服语言障碍,维持交际;善于利用各种机会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在交际中注意并遵守英语交际的基本礼仪。
4.资源策略方面的指导
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MP3、MP4、广播、电台、电视等资源获得更广泛的英语信息,扩展所学知识。
总而言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英语教学的建议
1.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应该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译等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实践,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其它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要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交际策略。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采取多媒体手段,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要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2.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与新课程同步发展。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还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更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师如何教、如何引导学生学,是新课程改革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有效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注意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出科学的设计,还应向学生说明自己的这种教法对于学生的学法有什么关系和意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爱学、会学、学好,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新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因此中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以肩负起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总而言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学设计: Step1.首先让学生听几段关于人物描写的片段,让学生说出描写的哪个学生所熟悉的明星,Step2.让学生再听一遍,并让其注意在材料当中用到的描写人物的词汇,并让他们尽其所能的记下来。Step3.同学之间分组交流记录成果,并让他们挑选出自己在以后写作中会用到的一些词汇。Step4.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把有代表性的词汇写到黑板上,Step5.每组分一张人物图片,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这个人物。并让其到讲台上表演。Step6.最后,让学生描述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写到作业本上。
1、英语学习有哪些重要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
2、为什么新课程的学习策略与国外通用的学习策略分类不同? 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分为四类: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这种分类是基于国内外有关策略方面的研究多年积累的成果,同时结合我们国家学生学习外语的需要和特点来进行分类的,所以与国外的分类不完全一样。
3、学习策略如何进行教学?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传授新知识,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能将我们传授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东西。无论学生学习什么,他们在如何建构意义方面接受的指导越多,他们进行独立的、自我知道的学习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帮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来建构新材料的意义,是促进这一转变的最重要的步骤。要想让学生知道如何将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教师需要做的一项
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要学习的新知识和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综合高中的学生来说,应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基础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以下就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对待错误的态度:
所有的外语教师都有这一体会,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害怕犯错误,他们往往采取一言不发的态度,以避免犯错误。综合高中学生身上这个问题更为突出。正如肖伯纳所说,从不犯错误的人也不会做成任何事情。(The man who has never made a mistake will never make anything else.)因此,要让学生明确,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你可以不断地犯错误,但应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 学习伙伴 语言≠词汇+语法规则。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人们表达意愿和交流思想的手段。因此外语 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习得。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寻找一个较固定的学习伙伴(Tandem-Partner),这样,有了交流,学习外语就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3.学习的计划与自我检查
很多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但能坚持的并不多。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现有程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有人好高骛远,有人目标不明确。因此制定计划应当要把学习目的细化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也就是说这些目标可以具体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的学习任务、学习步骤和学习方法。自我检查很重要。通常学生都是很被动地做一些考试和测验。但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老师帮助他们养成定期自我检测的习惯,就可以完全主动安排对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的检查。
4、学生大面积两极分化,如何通过学习策略进行改变? 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来缩小甚至消除两级分化。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单向型互动 → 双向型互动、多边互动;教师惟一信息来源 → 师生共同活动
充分交流;个人间的竞争 → 团队竞争
优势互补
集体荣誉;两极分化 → 因材施教、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教学认知过程 → 降低焦虑、增加信心、人际交往。合作学习要注意:主体参与和小组合作结合、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结合、教师指导和合作学习结合、课堂纪律和民主、开放结合
5、如何通过学习策略教学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是由于学习过程中失误积累造成的,只要提供时间,有针对性地加强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及时帮助他们,使其有所转变是完全可能的。
根据各类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对症下药。用加强学法指导、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各类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式,对每一课文作特殊的安排,做到合理、巧妙。(1)消除学习上自卑心理的策略。(2)关于消除学习上不良习惯的策略。(3)关于掌握良好学习方法的策略。给这类学生介绍学习方法。(4)关于克服学习基础薄弱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多提高这类学生,多鼓励他们,并尽力把课上得生动些,使这些同学也有内容可听。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总之,要想在短期内将综合高中的学生训练成策略性学习者,恐怕还是一种“不可能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我们综合高中的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策略,加上十二分的耐心,以及知难而上、坚持不懈的毅力,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经常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难度的坡度变小,才能培养出学生学习的兴趣,继而使学生真正能掌握一些知识和能力。不求多,只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