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联轴器与离合器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5.4
联轴器与离合器
【课程名称】
联轴器与离合器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分类及特点。
2. 熟悉联轴器与离合器的区别,掌握几种常用的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结构及使用场合。二.能力目标
1. 根据工作条件能选择最合适的联轴器或离合器。2. 了解常用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结构。三.素质目标
1. 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在机器中的功用及工作特点。2. 了解常用的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结构特征。四.教学要求
1. 能够认识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与工作特点。
2. 熟悉常用的几种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结构。能够区分联轴器和离合器。【教学重点】
1. 熟悉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及特点。
2. 能看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结构,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难点分析】
1. 联轴器与离合器之间的区别。
2. 如何根据工作条件选用合适的联轴器或离合器。【教学方法】
结合立体图或课件讲授结构,或请同学分析结构图,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分析】
1. 立体图的视觉效果比较好,容易看得懂,学生可能比较兴趣,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效果可能更好。
2. 对于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应用场合理解不深,应多举例说明。【教学资源】
1. 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教学过程】
一.检查螺纹联接内容的学习情况,讲评作业及存在共同问题。二.导入新课
汽车、火车起动之后,内燃机不停的转动,但在行驶的过程中速度要不断地变化,有时候还要停下来,而又要求不能熄火,这就要求内燃机与变速器之间有一种离与合的装置来控制汽车或火车的运动,这种在运动中可以随时离与合的装置称之为离合器,它在交通机械中尤其重要。而有些轴的长度较长,需要用二段或三段轴联接起来,这个联接装置称为联轴器。
三. 新课讲授 1. 联轴器
将两根轴联接固定起来的装置称之为联轴器,这种联轴器固定后,在运动中不能随意装卸。根据联接特点总体可分成四大类,即刚性、挠性、安全和齿轮联轴器。按照结构不同,可以细分成八种以上。讲授时按立体图简述结构特征,把主要结构特点讲清楚即可,注意强调不同联轴器的特点及应用场合。2.离合器
与联轴器相同之处都是起到将两轴联接起来传递运动和扭矩;不同之处是在运动中,组成离合器的两半部份可以随时分开或随时合上,如汽车司机变速时要先踩离合器,将发动机的转轴与变速箱传动轴脱开,然后再改变啮合的齿轮达到变速的作用。这一点是联轴器所没有的功能。常用的离合器如书中所讲的两种,在汽车上应用有单盘或多盘摩擦片离合器。在普通机械中,由于牙嵌式离合器传递扭矩稳定,结构简单可靠,应用比较多。讲课时注意结构上的区别及应用特点,在CA6140的车床主轴箱的一轴上也应用了多片式离合器。四. 小结
1. 联轴器和离合器是机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要区分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关键在于在运转中能否随时脱离开来作为判断的根据。
2. 联轴器和离合器在结构上各有不同,但功能是一样的,要根据工作场合选择最简单经济而寿命又长的装置。五. 作业布置
【课后分析】
第二篇: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教案
正页
教学内容
第六节
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
教学目的1、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应用及特点
2、掌握联轴器的装配技术要求及装配方法
重、难点
教法选择
教
具
教学进程
3、掌握离合器的装配技术要求及装配方法
1、联轴器的装配技术要求及装配方法
2、离合器的装配技术要求及装配方法
用挂图分析讲解
挂图 由旧课引入新课:
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第五节螺旋机构的装配知识,使我们掌握了螺旋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螺旋机构的装配要点等内容,这一次课我们将学习第六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知识。
第六节 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
一、联轴器的装配
(一)、特点
联轴器将两轴牢固地联接在一起,在机器运转的过程中,两轴不能分开,只有在机器停止运转并将机器拆开时,才能将两轴分开。
(二)、凸缘式联轴器的装配
1、结构及工作原理
通过螺栓将安装在两根轴上的圆盘连接起来传递扭矩,其中一个圆盘有凸肩,另一个制有相应的凹槽;安装时,凸肩与凹槽能准确地嵌合,使两轴达到同轴度要求。
2、装配要求(1)、这种联轴器对两轴线相对位置的准确性要求严格,应严格保证两轴的同轴度,否则两轴不能正常传动,严重时会使联轴器或轴变形和损坏。(2)、保证各连接件(螺母、螺栓、键、圆柱销等)联接可靠、受力均匀,不允许有自动松脱现象。
3、装配要点(1)、将凸缘盘3、4用平键分别装在轴1和轴2上,并固定齿
轮箱;(2)、将百分表固定在凸缘盘4上,并使百分表测头在凸缘盘3的外圆上,找正凸缘盘3和4的同轴度;(3)、移动电动机,使凸缘盘3的凸台少许插进凸缘盘4的凹孔内;(4)、转动轴2,测量两凸缘盘端面间的间隙z。如果间隙均匀,则移动电动机使两凸缘盘端面靠近,固定电动机,最后用螺栓紧固两凸缘盘。
(三)、十字槽式联轴器的装配
1、结构及工作原理(1)、它由两个带槽的联轴盘和中间盘组成。(2)、中间盘的两面各有一条矩形凸块,两面凸块的轴心线互相垂直并通过盘的中心;(3)、两个联轴盘的端面都有与中间盘对应的矩形凹槽,中间盘的凸块同时嵌入两联轴盘的凹槽;(4)、当主动轴旋转时,通过中间盘带动另一个联轴盘转动;(5)、同时凸块可在凹槽中游动,以适应两轴之间存在的一定径向偏移和少量的轴向移动。
2、装配要求(1)、装配时,允许两轴有少量的径向偏移和倾斜,一般情况下轴向摆动量可在1~2.5mm之间,径向摆动量可在(0.01d+0.25)mm左右(d为轴直径);(2)、中间盘在装配后,应能在两联轴盘之间自由滑动。
3、装配要点(1)、分别在轴1和轴7上装配键3和键6,安装联轴盘2和5,用直尺作为检查工具,检查直尺是否与2和5的外圆表面均匀接触,并且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都要均匀接触。(2)、找正后,安装中间盘4,并移动轴,使联轴盘和中间盘留有少量间隙z,以满足中间盘的自由滑动。
二、离合器的装配
1、概述
离合器是一种使主、从动轴接合或分开的传动装置,分牙嵌式和摩擦式两种。
2、牙嵌式离合器装配(1)、概述
①、牙嵌式离合器靠啮合的牙面来传递扭矩。结构简单,但有冲击;
②、工作原理
Ⅰ、它由两个端面具有凸齿的结合子组成,其中结合子1固定在主动轴上,结合子2用导向平键或花键与被动轴连接; Ⅱ、通过操纵手柄控制的拔叉4可带动结合子2轴向移动,使结合子1和2接合或分离; 课堂小结 Ⅲ、导向环3用螺钉固定在主动轴结合子1上,以保证结合子2移动的导向和定心。(2)、装配技术要求
①、接合和分开时,动作要灵敏,能传递设计的扭矩,工作平稳可靠;
②、结合子齿形啮合间隙要尽量小些,以防旋转时产生冲击。(3)、装配要点
①、将结合子1和2分别装在轴上,结合子2与被动轴和键之间能轻快滑动,结合子1要固定在主动轴上;
②、将导向环3安装在结合子1的孔内,用螺钉紧固; ③、将从动轴装入导向环3的孔内,再装拨叉4。
3、圆锥摩擦离合器装配(1)、概述
①、摩擦离合器靠接触面的摩擦力传递扭矩,分为片式及圆锥两种。②、特点
结合平稳,且可起安全作用,但结构复杂,须经常调整。③、工作原理
Ⅰ、它利用外锥面1和内锥面2的紧密结合,把齿轮2运动传给齿轮6; Ⅱ、扳平手柄3,使手柄3紧压套筒5,内锥面2与外锥面压紧,接通运动;
Ⅲ、当向下扳动手柄3时,即不再压紧套筒5,内、外锥面在弹簧作用下脱开,切断运动。(2)、装配要点
①、两圆锥面接触必须符合要求
用涂色法检查时,其斑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圆锥表面上;当锥体角度不正确时,可通过刮削或磨削方法来修整。②、结合时要有足够的压力把两锥体压紧,断开时应完全脱开。
开合装置必须调整到把手柄3扳到两个锥面能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扳下手柄3时,运动能完全断开;摩擦力的大小,可通过调节螺母4来控制。
一、联轴器的装配
(一)、特点
(二)、凸缘式联轴器的装配
1、结构及工作原理
2、装配要求
3、装配要点
(三)、十字槽式联轴器的装配
1、结构及工作原理
2、装配要求
3、装配要点
二、离合器的装配
布置作业
1、概述
2、牙嵌式离合器装配(1)、概述(2)、装配技术要求(3)、装配要点
3、圆锥摩擦离合器装配(1)、概述(2)、装配要点
P17623、25
第三篇:链传动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7.2
链传动
【课程名称】
链传动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链传动的组成、主要优缺点及传动的类型。2. 了解链传动的传动比、安装与维护。二.能力目标
1. 能比较链传动和皮带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及应用场合。2. 能够计算链传动的传动比、会进行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三、素质目标
1. 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及类型。2. 熟悉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四、教学要求
1. 能分析比较出两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场合。2. 熟悉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3. 【教学重点】
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难点分析】
链传动能否得到准确传动比?与带传动相比的优势在哪里?传动比还是不能得到瞬时准确。这部分内容比较难以理解。【教学方法】
教具与实物演示或课件演示,讲授与学生动手课堂练习相结合。【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瞬时传动比的理解有困难,演示教具从宏观上看不出瞬时的变化,需要画图加以说明,但超过教材的要求,只好要求承认教师的结论。【教学资源】
1. 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实物、教具和课件。【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带传动的内容,总结出带传动的优缺点。大家平时还能见到的另一种传动――自行车上用的链传动,能否比带传动在传动比方面更准确一些呢?由此引出本次课的新内容。
二.讲授新课
1. 链传动 先演示实物或课件,使学生对链传动有感性认识。相比之下,由于有齿的关系,链条传动是齿的啮合与分开,从宏观上它应当是传动比准确,但实际上只是传动一周时的传动比不变;而在两齿之间的大部分区域,其传动比是微小变化的,所以只能说明是平均传动比准确。总结传动的优点突出能在高温,多尘等恶劣条件下工作,这是皮带传动所不可比拟的。主要缺点是冲击、噪声。
常用的链传动有套筒滚子链和齿形链,前者应用较广泛。2。链传动的组成
链传动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组成。常用的链传动有套筒滚子链和齿形链,前者应用较广泛。按用途可分成起重链、牵引链和传动链。
套筒滚子链的结构如图7-17所示,由5个零件组成。
3.链传动的特点
主要有平均传动比准确,能在高温、潮湿等条件下工作。但有噪音。
4.链传动的传动比
链传动的传动比等于为主动轮的转速与从动轮的转速之比,也等于从动轮的齿数与主动轮的齿数之比。5.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见教材图7-20、21、22
链传动的安装时,链条太松易掉链,会产生振动;太紧影响传动。
链条为标准件,其标记为链号及节数,如自行车链条为10号,节距可查标准为15.87毫米。
三.小结
1.链传动的优点是可得到准确的平均传动比,可以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其缺点是有冲击和噪声。四.布置作业
【课后分析】
第四篇:滚动轴承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8.3 滚动轴承
【课程名称】 滚动轴承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滚动轴承的分类及结构。
2.掌握滚动轴承的代号含义,能够熟记常用轴承的代号。3.能够正确的拆装与维护轴承。二.能力目标
1. 能够掌握滚动轴承的优点及应用场合。
2. 能够看懂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并正确选用轴承。三.素质目标
1. 了解常用滚动轴承的特性。
2. 能够读懂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
四.教学要求
1. 了解滚动轴承的功用、分类、特点。2. 熟悉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教学重点】
1. 滚动轴承的特点与应用场合。2. 掌握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难点分析】
1. 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的使用场合。2. 滚动轴承的代号含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具演示,讲课中穿插讨论与提问。【教学资源】
1. 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教具与实物。【教学安排】
4学时(180分钟)【教学过程】
一.作业讲评(5分钟)
根据轴类零件学生作业完成中存在问题进行讲评,注意强调独立完成,切勿抄袭。重点表扬独立思考完成作业的少部分同学。二.导入新课(5分钟)
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较大,开始运转时滑动摩擦阻力较大,而滚动摩擦的摩擦系数比滑动摩擦的摩擦系数小,起动容易,所以在大量的场合中滚动轴承的应用比滑动轴承更加广泛。
三、新课教学
1.滚动轴承的结构 用实物和挂图、动画表示滚动轴承的结构,使学生对滚动轴承的结构有感性的认识。这里主要掌握基本结构,即由内外座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滚动体的结构决定了轴承的特性,因此应当作为重点来讲解,区分出轴承的承载和转速特点。2.滚动轴承的分类
可按承载方向、滚动体形状以及是否可调心来分:
按承载方向-主要承载径向载荷的向心轴承;主要承载轴向载荷的推力轴承。按滚动体形状-分球和两类,柱又可分成圆柱和圆锥。按可调心-分调心轴承和非调心轴承。3.滚动轴承的代号
代号的含义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必须要求记住类别、直径系列和内径的表示方法,其余内容懂得去查相关手册即可以了。类别中必须记住常用的深沟球轴承
6、圆锥滚子轴承3和推力轴承5三种代号;直径系列要记住2、3、4即轻、中、重型;宽度系列要记住0、1、2即窄、正常、宽型系列;内径要求记住尾数乘以5为实际内径,但还必须记住00—03的特殊尺寸。该段内容是本节学习重点,要反复结合练习册来练习,达到牢记。
4. 滚动轴承的安装与维护
内圈与轴选用较紧的过渡配合;外圈与座孔选用较松的过渡配合。
安装时借用紫铜棒敲入,不能用手锤直接敲打滚动轴承;或用加热方法套入内圈; 安装推力时注意分清标准内孔的座轴承圈分为大小二个内圈,大圈的内孔尺寸比小圈的内孔大0.2mm,应贴紧安装在静止的支座上;小圈安装在转动的轴上,贴紧转动轴的端面上,与轴一起转动。从外观上看,大圈的内孔比较粗糙,安装时千万不能出错,否则轴承很快就会损坏,而且也不起支承的作用。
为保证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必需给予足够的润滑剂。如果轴承选用脂润滑,则油脂的用量不要超过轴承空腔的2/3。油脂过多将形成运动阻力。
安装轴承尽量使用专用工具,可保证轴承的安装质量和使用寿命。用手锤敲打时,防止损坏轴承,注意安装到位,防止出现歪斜。
拆卸滚动轴承时常用拆卸器拆卸滚动轴承的内圈较为快速、方便。5.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常见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有疲劳点蚀和塑性变形,前者是正常失效,后者是超载引起的失效。此外,在密封不好的条件下也会出现磨粒和粘着磨损。三.小结
滚动轴承的使用范围较广,其特点是标准化,系列化,而且方便维修。常用的类型,直径系列和内径代号应当熟记,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非常有益。
注意安装和拆卸滚动轴承应当掌握的要点。四.作业 【课后分析】
第五篇:轴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2学时)
第8章
支承零部件
8.1
轴
[课程名称] 轴 [教材版本]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栾学钢主编。机械基础(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1、2、了解轴的结构、分类、常用材料。
理解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熟悉轴的结构工艺性。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合理选择轴的材料。
2、能够正确分析轴上结构设计的目的。
三、素质目标
1、了解轴的功用和轴的常用材料。
2、能结合实际分析轴上各结构的功用。
四、教学要求1、2、[教学重点]
1、直轴的分类、功用和轴的常用材料。
2、轴的结构要求及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难点分析] 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特别是结构工艺性。[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物教具演示、互动法、归纳法 熟悉传动轴、心轴和转轴的区别,及轴的常用材料。了解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及结构工艺性。[学生分析]
1、学生的实际知识较少,对于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不易理解,尤其是结构工艺性更难懂,教学时应当配以课件或加工实况、实物,或生产安装的教学录像帮助学生理解轴的结构。[教学资源]
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3、[教学安排] 教学步骤:讲授与教具或实物演示交叉进行,配以课件或加工实况录像,穿插互动、提问与设问,最后小结。2学时(90分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机械零件是组成及其的最基本单元,生产中必须按图纸的工艺要求生产出每一个合格零件,然后再组装成构件和机器。因此必须熟悉常用零件的功用、结构特点和加工工艺,才能生产出适应机器使用要求的零件。常用零件分为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专用零件指某些机器上特有的零件,如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轮船上的螺旋桨,内燃机上的曲轴等。通用零件是指在各种设备上都共同具有的零件,如螺钉、螺帽、轴承、齿轮等。本课程只讲通用零件的结构、特点。通用零件有部分是标准件,即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的,不必要自己组织生产;而有一部分必须自己生产,但他们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格。
教师可演示实物,如有可能播放生产录像,了解零件的生产过程。强调学习本章内容要注意贴近实际,联系生产。
二、新课(75分钟)
1、轴的功用与分类特点
轴是机器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主要起支承轴上零件并传递运动和转矩的作用。这里注意运动和转矩的区别。
轴的分类主要分清传动轴、心轴和转轴,一般的轴多为转轴,可举学生能见到的例来说明。如书上所举的例子,或如下: 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课件、教具、实物。传动轴:汽车方向盘的轴;电风扇的轴 心轴:火车的车轮轴
转轴:大部分轴为转轴,如自行车中轴、齿轮、皮带轮的轴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三种轴的共同特点都应当以转动的轴为前提,再按受力状态来区分。
2、轴的常用材料
应介绍常用中碳钢45钢和合金钢40Cr作轴的材料,但是选择合金钢时,必须进行热处理,才能发挥合金钢的优势,否则合金钢对应力的敏感性对轴的强度反而产生不利的影响。
3、轴的结构
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很多,分为轴向和周向固定两种,常用轴向固定的方法是键联接,它具有可拆性,而且可以传递很大的扭矩,应用广泛。周向固定方法一般选用轴肩或轴套等,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但要简单方便可靠,易于加工。因此,轴一般为阶梯形状。
教学时一定要结合课件或录像、教具进行,否则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兴趣。或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拆装实习,作实践体会,亲手感受。
轴的加工工艺性更难理解,工艺结构要结合车工实习的内容来讲,请同学谈自己实习加工的体会,就比较好懂,中心孔是加工细长轴和为了下一道工序加工准备的;退刀槽是为了加工螺纹时,防止撞坏零件左端面而设计的;越程槽是为了磨削后装配零件能到位而设计的。
装配工艺比较难懂,许多装配工艺是为了方便装配和准确定位而设计的。如30°大倒角是为了顺利安装;两个零件在轴向和径向只能各有一个配合面,不可能使一个配合面同时接触两个面。过度要求适得其反,实际上也是达不到要求的。这里要培养学生从实际的要求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也就是理论要联系实际。
教学中配合课件演示教学,可以提高效果。
三、小结(10分钟)
1、按载荷方向直轴可以分为传动轴、心轴和转轴三种,大多数轴为转轴。
2、一般常见轴为45钢,较重要的轴为40Cr经过调质处理。
3、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可分为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两种。轴肩和键是常用的两种方法,具体要以实际而选用。
4、轴的加工工艺性是按加工需要确定的。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中P [课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