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单元 青青竹海2
灌云伊山中心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 青青竹海
第二课时 跳柴歌
教学时间 11月9日 教学内容 1.唱:《跳柴歌》 2.动:学跳黎族的竹竿舞 3.拓展:黎族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2.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独立自信的唱好歌曲。
2.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跳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它赞颂了我国的大好河山,请同学来听听歌曲中描绘了我国的哪些景色?
(五指山、万泉河)
2.师:你知道五指山、万泉河位于我们国家的什么地方吗?(海南省)
3.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这些美丽的景色藏于我国的海南岛,那里气候温湿、风景秀丽、四季常青、物产丰富,还有雄伟的五指山和秀丽的万泉河,现在那里也已经被开发成为旅游圣地了。(课件展示海南风景)
二、竹竿舞教学
1.(出示黎族竹竿舞图片)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吗?(黎族)2.师:黎族是最早居住在海南一带的民族,黎族的妇女精于纺织,黎族人民每年三月初三这天,各村寨的同胞聚会在旷野上,举行射击、跳竹竿、对歌等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民风活动。
3.师:其中的“竹竿舞”跳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游客的兴趣,他们盛赞竹竿舞是“世间罕见的健美操”。
灌云伊山中心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4.师:想看看竹竿舞是什么样的舞蹈吗?让我们一睹为快吧。(播放竹竿舞的录象)
5.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跳竹竿舞,好不好?黎族人民根据竹子相打发出的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在竹竿开合之间不但要敏捷的跳跃,而且要作出各种优美的动作。
6.师:接下来,我来播放一段音乐,你能为这段音乐打节奏吗?试一试吧!(播放《跳柴歌》的伴奏音乐,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
7.师:真不错,那谁愿意手持竹竿来打一打这个节奏?(请6-8位学生演奏)8.师:不错不错,现在竹竿同学们会打了,那谁愿意来试试从这开开合合的竹竿中穿过去?(请两位同学试一试)
9.师:请两位同学介绍经验。
10.师:同学们听到了吗?下面我想再请几位同学上来试一试,举手。(整个过程播放《跳柴歌》的伴奏音乐)
三、新歌教授
1.师:黎族人民爱跳也爱唱,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在跳竹竿舞时唱些什么呢?(播放歌曲《跳柴歌》)
2.师:你听到了什么内容?(出示《跳柴歌》歌谱)3.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学唱这首《跳柴歌》吧。(1)请学生跟着老师的范唱轻轻地唱。(2)注意唱出弹跳和快乐的感觉。
(歌曲的情绪怎样?跳舞的歌曲必须注意弹跳性)
(3)每一句歌词都体现出黎族人民对家乡的赞颂和热爱,你觉得歌曲中什么地方轻轻地唱才能表现他们的快乐呢?(每句最后两个字)
(4)那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唱出黎族人民的心声吧。(播放音乐,跟着演唱)4.师:咱们现在既会唱《跳柴歌》又会跳竹竿舞,那能不能一边唱一边跳呢?那我们四个小组一组一组上来,其他小组为他们演唱,比比哪个小组表演得最好,好不好?(学生表演)
四、小结
第二篇:五下第五单元作文 2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训练五:缩写
[习作要求讲解]
习作要求:缩写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
缩写之前,要把文章多读几遍,读懂内容,抓住要点;
再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清楚哪些内容必须保留,那些内容可以删减,并考虑怎样连缀成文,对需要保留的内容,不要照搬原文,而要适当改写。
缩写以后,再和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请仿照下面的例子,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也可以缩写其他文章。这次缩写最好不要超过400字。
[例文]
景阳冈(缩写)
武松在“三碗不过冈”酒店连喝了十八碗酒,不信店家说的景阳冈有老虎,在傍晚时候独自过冈。
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便躺在石头上想睡一觉。忽然,乱树背后跳出一只老虎来。武松翻身起来。老虎往上一扑,从半空中蹿下来。武松一闪,闪到老虎背后。老虎把腰跨一掀,武松闪在一边。老虎大吼一声,把尾巴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又闪在一边。这一扑、一掀、一剪,老虎的劲儿已经泄了一半。这时,武松双手抡起哨棒,向老虎劈去,没打着老虎,却打在树上,哨棒断成两截。
老虎又扑过来,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丢掉哨棒,两只手就势揪住老虎的顶花皮,把它按在地上,用脚往老虎的脸上、眼睛上乱踢。老虎不住地扒身子下面的泥土,扒出了一个土坑。武松就势把老虎按下坑去,用左手揪住老虎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抡起拳头,使尽平生气力猛打,打得老虎七窍出血,不能动弹。
武松放了手,找回哨棒,又打了一气,直到把老虎打死。
要求讲解:本次习作是小学阶段一次重要的习作形式,即缩写。
习作的要求是:请仿照课文中的例子,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也可以缩写其他文章。这次缩写最好不要超过400字。注意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意思比较准确、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本次习作的目的是:缩写是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文章重点、要领的很好的练习形式。所以,本次习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进行压缩,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阅读文章把握文章重点、要领的能力。
[习作写法指导]
缩写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作者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理解得越深,把握得越准确,缩写的文章就越符合要求。
因此,在缩写之前,就必须要把文章多读几遍,真正的读懂内容,抓住要点;
再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清楚哪些内容必须保留,那些内容可以删减,并考虑怎样连缀成文,对需要保留的内容,不要照搬原文,而要适当改写。
缩写以后,再和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习作思路展示]
缩写要根据文章的特点来确定写作思路:
1、自然段段意相联法
有些长文章,层意完整、清晰,且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较为重要,体现了文章发展的主要脉络,我们可以在准确理解、概括每段段意的基础上,将段意联结起来,就可以是一篇很好的缩写文了。
2、重点段落要点相联法
我们在认真阅读原文,真正读懂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着重从文章的重点段落抓住文章的要点。我们将这些要点进行有机的联结,连缀成文,就是一篇符合要求的缩写文了。
范文: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为了保卫国家,便想杀了诸葛亮这个人才。
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 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保险起见,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快船和士兵,还在船上扎满了稻草人。忠厚而顾全大局的鲁肃果然,没有告诉周瑜。
诸葛亮算准第三天有大雾,于是到了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请鲁肃来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大雾漫天,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诸葛亮算准曹操多疑,便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呐喊。果然曹操听报告说:“先不要进攻,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
过了一会儿,船就被射满箭。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诸葛亮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 谢谢曹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完后共有十二三万枝箭。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事,只好自叹不如。
草船借箭(缩写)
诸葛亮和周瑜约定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且立下了军令状。
周瑜叫鲁肃去探听诸葛亮要怎样在三天之类造好十万支箭。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请鲁肃帮他的忙,向他借了船、六百名军士、青布幔子和一千多个草把子,还叫鲁肃替他保密。
鲁肃按照诸葛亮说的全部都准备好了,诸葛亮在第三天四更的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和他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大雾漫天,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了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又命令船上的军士擂鼓呐喊。
曹操听到有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叫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依旧擂鼓呐喊。
天快亮了,船上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足有十万余支,接着二十多条船驶回了南岸。诸葛亮如期完成了任务,鲁肃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有才干。有一天,周瑜为了难为诸葛亮就让他在十天之内造十万只箭,而诸葛亮却说只用三天就能做好,还下了军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20条船,每条船上有30名军士,和1000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到了第3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曹操下了命,雾大,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诸葛亮又下令,仍旧雷鼓呐喊。天渐渐亮了,可雾还没散。在这个时候,船的两头插满了箭。诸葛亮让人大声呐喊,谢谢丞相的箭,曹操知道自己上了当,可船已经驶出20多里了。船靠岸的时候,周瑜发现,他派拉的500名军士正好来搬箭。诸葛亮告诉了周瑜借床的经过,不惊赞叹一声:我真不如诸葛亮啊!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为了保卫国家,便想杀了诸葛亮这个人才。
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保险起见,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快船和士兵,还在船上扎满了稻草人。忠厚而顾全大局的鲁肃果然,没有告诉周瑜。
诸葛亮算准第三天有大雾,于是到了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请鲁肃来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大雾漫天,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诸葛亮算准曹操多疑,便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呐喊。果然曹操听报告说:“先不要进攻,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
过了一会儿,船就被射满箭。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诸葛亮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完后共有十二三万枝箭。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事,只好自叹不如。
《金色的鱼钩》缩写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我和两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走得慢,老班长留下照顾我们。
才半个月,青稞面都吃完了,老班长为没吃的发愁时,他发现池塘边有鱼,便给我们钓鱼,做鱼汤喝。
我从未见老班长吃过一口鱼,而他却说吃过了。于是,一天吃完饭,我悄悄地跟在老班长身后,见他只吃草根和剩下的鱼骨头。老班长看我发现了这事,就给我讲弄吃的不易,让我别告诉那两个小同志。
渐渐地接近草地边了,可我们病得越来越重,老班长也瘦得皮包骨头。这天,老班长说要好好弄点吃的。我们就四处找野菜,拾干草,老班长去钓鱼,过了很久,也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在一个池塘边发现了老班长。当我们费了很大劲才弄好鱼汤时,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
老班长鼓励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地,自己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了很久。我把鱼钩包好,想等革命胜利了,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里,让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金色的鱼钩》缩写
1935年,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
老班长和我们留在队伍后面,三个病号走不快,饥饿又威胁着我们。一天,老班长发现一条小鱼,打那以后,我们每天都会有鱼吃,但老班长自己,却从来没吃过。老班长吃的是剩下的鱼骨和草根,我发现了,失声喊起来,老班长告诉我,一个党员就要服从党的分配,小梁,你的任务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我是帮助你们出草地的,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报告呢?望着老班长严峻的脸,我哭了。次日,端上来的鱼汤特少,我拿着碗,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老班长严厉的告诉我,不要太脆弱!渐渐靠近草地边了,老班长却不见了,他晕倒在水塘边,当我给他送鱼汤时,老班长以奄奄一息,他断断续续的要我们别浪费东西,喝了走出草地。我正要答话,老班长的手以垂了下去,我抽噎着,拿着鱼钩,我要把这个鱼钩送到烈士馆,这个闪着金色光芒的鱼钩!
拓展:
《金色的鱼钩》续写
老班长牺牲了,我们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用过的珍贵的鱼钩收藏起来,想起了老班长对我们说的话。对!我们要坚强地活下去。抬起头,夜幕已悄悄降临,是的,还有很多路要我们走,我们要挺起胸膛,坚持走出草地。
休息了一夜,东方已经出现了鱼肚白,我把其他两个病号叫醒,晨风吹来,渐渐摩平了我们心中的伤痛。我们几个在附近拔了点野菜,煮着吃了。
离草地边沿约摸还有20多里路,要走出这20多里路不容易啊,我们几个都饿得面黄肌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倒下。
我们开始出发了,争取在这一天内走出草地。我们三个互相搀扶、互相勉励,我要拿命去拼,绝不辜负老班长对我们的期望。当我们走不动的时候,眼前浮现出老班长的身影;当我们被饥饿压得迈不了步的时候,耳边回荡着老班长对我们说过的话。草地里十分泥泞,而且稍不留心就有坠入沼泽的危险。我们尽管走得小心翼翼,还是一步三滑,我们几个被摔得鼻青脸肿的,可是我们把摔出的血一擦,“一定要走出草地,拼到底!”这是从我们心里迸出来的话,正是这句话使我们浑身充满了力量,让我们能一步步走下来。
走着走着,我们渐渐支持不住了。终于,我们相继摔倒在草地上了。“不行,爬也要爬出草地去。”我说。于是我们开始了艰难的爬行!1米、2米、3米。就这样匍匐前进,爬啊,爬啊,我们的手被荆棘扎得血肉模糊,钻心地痛,我们的脸上也伤痕累累,身上的衣服被划成一条一条的了。这些都不能使我们停下,我们爬呀,爬呀。也不知道爬了多久终于看到草地边了,也看到了前面的大家,我们几个高兴得哭了起来。“不要这样。”我安慰大家,自己却也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流泪。
走出了草地,多么不容易啊!我们三个偎依在一起,望着远方那还剩下半边脸的太阳。
第三篇:第五单元 课题二 2
九年级
化学导学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二、重、难点: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点: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三、学习过程:
[思考交流]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哪一步最困难?
[探
究]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观察法
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讲)
[跟踪练习] 用观察法配平:
1、Al + H2SO4= Al2(SO4)3 + H2↑
2、HgO
2、最小公倍数法
磷在氧气中燃烧、氯酸钾分解制氧气(讲)
[跟踪练习] 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1、铝燃烧
2、磷在氯气中燃烧(PCl3、PCl5)
Hg + O2↑
班级: 姓名:
3、奇数配偶法: FeS2 + O2 — Fe2O3 + SO2
[跟踪练习] 用奇数配偶法配平:
1、C2H4 + O2 — CO2 + H2O
2、H2S + O2 —
SO2 + H2O
四、小结: 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五、达标体验: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N2H4 + N2O4 — N2 + H2O H2 + WO3 — W + H2O HCl + Fe2O3 — FeCl
3+
H2O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炭黑。
六、布置作业: 1.配平化学方程式
Fe3O4 + CO — Fe + CO2 C2H4 + O2 — CO2 + H2O MnO2 + HCl — MnCl2 + C12 + H2O CuSO4 + NaOH — Cu(OH)2 + Na2SO4 2.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 D.N2
七、反思:
第四篇:第五单元复习
第五单元复习
生字
扭niǚ捏厨chú房刺猬wèi逃窜cuàn胯kuà下潮汛xùn圈套tào畜chù生挽wǎn联囫hú囮lún吞枣zǎo搞gǎo乱 恍huǎng然大悟 饱经风霜shuāng慈祥xiáng逝shì世无穷无尽殡bìn仪馆吊唁yàn 张冠李戴镊niè子敷fū药硼péng酸女佣yōng逝shì世详xiάng细 文章zhāng咳ké嗽sòu一望无际一匹猹chá竹匾biǎn秕bí谷 束缚fù 鹁bì鸪gū獾huān猪摩挲suō地窖jiào懊ào悔赫hè然 翻译yì水浒hǔ传莽mǎng撞捻niǎn着伶líng俐lì颓tuí唐致敬 精神抖擞 熏xūn黑 虐nǜè待 不朽xiǔ 垮kuǎ台 大病新愈yù 徒tú然 枯瘦 团聚 低微
多音字
正zhèng在畜chù生供gòng品仿佛fú奔bēn跑方便biàn树冠guàn号hào召
正zhēng月畜xù牧提供gōng神佛fó投奔bèn便pián宜冠guàn军号háo叫
形近字
钮扣挎包厨房称谓搀扶咳嗽详细逝世教诲窑洞
扭打胯下橱窗刺猬挽联应该慈祥浙江懊悔地窖
近义词
惊异──诧异忍受──忍耐逝世──去世爱戴──拥戴深奥──深刻 悔恨──懊悔忍受──忍耐羞愧──惭愧团聚──团圆追悼──悼念 饱经风霜──饱经沧桑各色各样──形形色色马马虎虎──粗心大意
郑重──重视允许──同意熟识──熟悉无端──无故希奇──希罕 盼望──希望往常──以往郑重──慎重许愿──许诺捏──握 一望无际──一望无垠
反义词
个性──共性爱戴──憎恶深奥──浅显老实──狡猾详细──简略 阴暗──明亮熟识──生疏允许──拒绝伶俐──笨拙郑重──随便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马马虎虎──认认真真
词语搭配
一轮圆月 一个少年 一匹猹 一柄钢叉 一包贝壳 几支鸟毛 一件东西 一滴泪珠 一本书 一天黄昏 一摊血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明晃晃的银项圈 紧张动人的情节 饱经风霜的脸 慈祥的脸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来来往往的人 竹枝似的手 枯瘦的手 深深的寒意
囫囵吞枣地看 张冠李戴地乱说 清清楚楚地记得 恭恭敬敬地行礼 端端正正地站 精神抖擞地站着 匆匆忙忙地赶
词语解释
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挽联:哀悼死者的对
联。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恍然大悟:形容
猛然一下子明白过来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
难困苦。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莽
撞:鲁莽。指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踌躇:犹豫,拿不定主意。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
地笼统接受。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摩挲:用手抚摩。颓唐:精神不振作。打眼:引人注目。憎恶:憎恨,厌恶。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失声痛苦: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解释课文、语句
《少年闰土》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4、“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说闰土知识丰富,见多识广。这是因为闰土从小参加劳动,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里。“我往常的朋友”指有钱人家的少爷。这句话表达了对闰土的敬佩和羡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3、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个句子用比喻——暗喻的手法,抨击旧社会的黑暗和对鲁迅先生的迫害。意思是: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人民失去了自由,革命者处处遭到反动派的迫害,人民的革命斗争处处遭到反动派的镇压。表现了鲁迅先生恢谐幽默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精神。
4、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
救助车夫后,他可能由一个受伤的车夫想到千千万万的受苦人,想到黑暗的社会制度,想到只有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受苦人才能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想到如何才能拯救旧中国„„体现了他忧国忧民。因此,伯父的脸上变
得严肃了。这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精神
5、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段话写得很巧妙:1、对第五段进行总结。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3、照应了课文第一节,首尾呼应。
6、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一说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有什么联系:
拟小标题,我们采用微缩段意的方法,先概括各段段意,在此基础上拟定小标题。段意与小标题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完整的句子,而后者多为短语。本课五个小标题依次是:深切的怀念→读《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女佣的回忆。
《一面》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这六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父亲”,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公交车售票员,被人歧视。然而此刻鲁迅先生却对“我”这样温和,这样亲切,使“我”从心底感到温暖,感到慈父般的亲切,感到长者的慈爱。
2、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一个是崇拜鲁迅的文学青年,一个是关心、热爱文学青年的鲁迅,心有灵犀,一见如故。“我”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抑制,但又不能不按捺下去。“结结巴巴”,显示出“我”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激动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我向四周望了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边。作者阿累当时是“左翼剧联”成员、中共地下党员,养成了高度警惕的习惯。“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一是当时环境的险恶,不能暴露鲁迅;二是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由衷敬爱之情。
3、“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这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巨大力量。通过这句话,将一次“小”的见面同鲁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结合起来,画龙点睛,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有的人》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前一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后一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呵,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对于鲁迅先生,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俯下身子”把鲁迅精神表达得多么充分,刻画了鲁迅崇高而感人的形象!3、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题辞》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4、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的一个“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和爱戴的深厚感情。“春风”“到处”“青青”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热烈歌颂。
活: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死: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骑: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态。
摔垮:人民要推翻反动派,打倒反动派,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日积月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这句话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像牛一样俯首听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这句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鲁迅以此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开创美好未来。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这句是“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崇高品德的体现,这句话教育我们要向鲁迅先生学习,乐于奉献,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门外文谈》 这句话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如同生命一般宝贵。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醉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这句话说明广泛阅读、博览群书的好处。鲁迅用蜜蜂酿蜜打比方,从正反两方面申述自己的看法,说明了只有读更多人的著作,阅读面广一点,才能得到多方面的知识
必背内容
1、《日积月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门外文谈》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醉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2、《有的人》
第五篇:第五单元 冲突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泱翔中心小学
第五单元 冲突
单元备课:
这单元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家庭、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文章多数写少年儿童的故事。
《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生字: 鬻 y ù 誉 y ù 鹬 y ù 蚌 b à ng 啄 zhu ó 箝 qi á n 喙 hu ì 正音字:舍:在本文中读 sh ě,不读 sh è 即:读 j í,不读 j ì 作家:
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有《韩非子》一书。刘向:西汉末年的经学家,相传他校订、整理了《战国策》。作品:
《韩非子》,作者韩非,现存 55 篇,宣传法家思想的著作。书中很多篇章都运用寓言故事来形象地说理,有很强的说服力。
《战国策》,相传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本书内容丰富,但虚构成分多,文学性很强。
2.能力目标
能熟练朗读并背诵全文。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的含义。3.思想情感目标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并背诵全文。了解文章大意。难点:对寓意的理解及运用。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矛与盾》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泱翔中心小学
多,被人们收集在《韩非子》里。(出示课件)
板书设计: 矛与盾
(锋利)矛-------------盾(坚固)
自相矛盾
(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鹬蚌相争》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一)历史故事引入。
战国时期,赵王要出兵攻打燕国,苏代以一则寓言故事打消了赵王这个念头。这则寓言故事和两种小动物有关。
[设计意图: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都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发展。”以历史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并激发学习兴趣。]
(二)出示图片,认识鹬和蚌。1.出示鹬的图片。(1)板书:鹬。
(2)指导学生观察图,看看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
(3)指名说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鹬的嘴巴又尖又长)(4)师简介鹬的生活习性。2.出示蚌的图片。
(1)指导观察,说说蚌有什么特点。(蚌有坚硬的外壳儿)(2)板书:蚌。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对鹬和蚌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鹬和蚌的外形基本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有助于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揭示课题,猜想质疑。1.揭示课题,齐读。
2.根据课题猜想,你了解到什么?(鹬和蚌相互争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泱翔中心小学
规律。](3)指导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4)师生分角色对话,再现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争吵的激烈场面,培养语感,领悟故事蕴涵的深刻道理。]
(二)品读第四自然段
(1)在师生共同表演时顺势理解“相持、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2)辩论:你觉得鹬和蚌到底谁厉害呢?
[设计意图: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浅性、情感性等特点,在表演中观察辩论,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又让他们有所思考。](3)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揭示寓意。
1.小结:鹬和蚌就这样相持着,谁也不让谁,直到彼此都筋疲力尽,最后都被渔夫捉住了,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板书:渔翁得利)
2.齐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理解课文、分角色朗读体验鹬和蚌相争的激烈场面这几个环节,揭示寓意已经水道渠成。]
四、回归文本,总结升华 1.齐读课文。
2.思考:此时此刻,你就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心里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故事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故事所蕴涵的道理的基础上,让他们迁移运用,站在历史人物立场上思考问题,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寓言的主题得到升华。]
3.总结拓展:你们看,这就是寓言,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让人明白深刻的道理。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说说你曾经读过的寓言故事。
4.老师这有一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现在赠送给大家。课后大家可以去读一读,多读这些故事,你会变成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0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泱翔中心小学
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
二、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3)认识生字,掌握字形。2.指名读课文。
(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一味:单纯地、一个劲儿地。
迸出: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发出。瞟:斜着眼睛看。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后悔不该这样。啜泣:抽噎,抽抽嗒嗒地哭。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与同桌合作读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依然坚持着。)
2.围绕着叙利奥帮助父亲抄签条这件事,课文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请你划分出本文的段落层次。
3.学生汇报。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叙利奥要帮父亲抄签条,父亲不同意。(1—4自然段。)第二部分: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5—24自然段。)第三部分: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25—30自然段。)
四、分组分部分熟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泱翔中心小学
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句子⑥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句子⑦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追问: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不干,就是对这个家的不负责任。)
句子⑧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
追问: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叙利奥此刻已是伤心欲绝,他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同样他也需要父母对他的爱。)2.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没有,习惯的力量,为爸爸分忧的信念使他半夜又起来。)追问: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不告诉父亲呢?
(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不要。你应该用功读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父亲很爱叙利奥,如果叙利奥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会让他做的,他也就帮不了父亲了。)
3.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父亲工作的?
家里的生活很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父亲的肩膀上。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工作很辛苦,父亲常常诉苦:“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叙利奥心疼父亲,想为他分担一些。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泱翔中心小学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A 你怎么样看待幼龟遭难这件事?
B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C 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三、课外拓展
在你的身边,有发现类似的情况吗?请你举例说说。
四、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解决读音、字词,把最难的生字找出来,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记它。2.小组汇报,老师检查。
五、作业布置
1.读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词语
2.写一篇关于本课文或其他人与自然的故事的读后感。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秘密
幼龟:“侦察兵” 生存方式 人:万物之灵 走向反面
教学反思:
《我看见了大海》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继父带“我”去看海的意义。
2.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使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到继父对我的爱,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感受继父的伟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泱翔中心小学
“带”字你读懂了什么?这样学生由衷地会领悟到是伯伯带我去串门,才使得我有胆量走出家门。一个“带”字,带出了我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勇气。从而学生不由地会明白:要读好这一句话,就得强调这个“带”字。
(3)指读、评读、分角色朗读。
△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使学生读懂继父说的每一句话,是继文的爱给了我自信,给了我接触社会的机会,给了我生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气。这里给学生充分时间,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自主学习,把“怎么读”贯穿这一部分教学。通过朗读,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了一位伟大的继父,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得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2.品读点:品读继父给我讲大海故事,鼓励我独自生活 ※ 这部分品读采用学生自己质疑、释疑、合作探究的方式。(1)默读课文17-29小节,提出不懂的问题。(2)学生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小组内合作解决。(3)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①为什么继父看见“我”做了原先不能做的事情的时候,继父就会变得欣喜若狂,仿佛我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②继父就要死了,带“我”去看大海这“撒谎”一事,完全可以瞒着我,为何在临死前把它说出来呢?
(4)带着以上两个问题,小组合作探究。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文,认真思考。② 小组交流每人探究的结果。③ 全班汇报交流。
※一旦学生有困难,起到桥梁作用的教师可作如下引导:
比如第一个问题,先是理解“欣喜若狂”和“惊天动地”这两个词语。再是想象一下我可能做了件什么事?最后是我做了对常人来说是如此微小的事情,而继父会变得欣喜若狂,仿佛我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是为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以上两个问题时,还要美美地欣赏一组佳句:“海水是蓝的,和天空一样蓝;海水是咸的;海很大很深;海里有鱼,大鱼小鱼;海上有船,大船小船……”是这样深情的语言,给了我“希望”,给了我“力量”,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好这句话。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泱翔中心小学
4.分析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戏剧文学的形式和特点。
2.分析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介绍知识导入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以创造完整的舞台艺术形象为目的,是文学(主要指剧本)、造型艺术(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音乐(主要指戏剧演出中的音响、插曲、配乐等,在戏曲和歌剧中又包含曲调、演唱)、舞蹈(话剧中演员的表演艺术,舞剧、戏剧中的舞蹈成分)等各种艺术的综合体。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属于戏剧文学,是独幕剧。全剧以赵王对甘罗的态度变化为线索展开矛盾冲突,通过对白描写,通过场景渲染来刻画人物,塑造了甘罗年少有为,胆识过人的形象,赞扬了甘罗机智勇敢、忧国忧民的优秀品质,表现了少年甘罗所具有的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承担国家安危的责任感。
三、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学词 1.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邯郸 觐见 拜谒 和睦 恭请 一戳 秤砣 倏地 祈祷 酬谢 家喻户晓 放肆 狂妄自大 正襟危坐 铜鼎
2.强烈的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重要特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揭示生活本质的。戏剧冲突一定要尖锐、激烈,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让他们聚精会神地看完演出。本剧的冲突是什么?(甘罗年纪小)
3.理清戏剧梗概。剧情发展:
赵王 甘罗 正襟危坐,严肃傲慢 不卑不亢 狂妄,污辱 陈述看法、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