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语言:趣味的尾巴
通过对各种动物尾巴认识的基础上,运用连贯、流畅的语言描述。2 结合已有的经验续编故事,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3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 故事背景图一张,录音磁带一盒,动物的贴绒教具若干,动物头饰若干。2 事先丰富有关动物的知识。
三、活动方法: 1 探索法 2 类比法 3 变异法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
理解故事内容 出示大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大森林)图上有谁(松鼠妈妈和小松鼠)。2 它们看见了小鱼,小鱼是怎样在水里游来游云呢?(引出故事题目)。3 借助贴绒教具,完整讲述故事。提问: ① 故事里出现了哪些动物?
② 马大哥的尾巴为什么甩个不停呢? ③ 蜜蜂的尾巴为什么像把尖刀? ④ 那小松鼠的尾巴又有什么用呢? 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配乐故事。提问:你觉得小鱼、大马、蜜蜂、猴歌、松鼠的尾巴都有什么用途呢?为什么?(启发幼儿讨论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活动二 表演故事 两位教师扮演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幼儿扮演小动物表演,注意表现角色的动作及神态。活动三 续编故事 启发幼儿思考:还有哪些动物是有尾巴的呢?它们的尾巴又有哪些功能呢?(如:壁虎的尾巴可逃生用,孔雀的尾巴能打开,可吸引异性等。)2 请幼儿把自己想象、创编的情节续编到故事中去。3 请幼儿自由组合,把续编的故事随着音乐讲给大家听。
五、各领域的渗透: 科学领域: 动物尾巴的功能。健康领域: 教育幼儿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生活中的渗透:抓住良好的契机,向幼儿进行随机教育。4 家庭教育: 请家长在家中进行动物尾巴的教育。
第二篇:趣味语言
论幽默短信的结构和语用功能
自1998年我国开通手机短信以来,几年时间,它已奇迹般地发展成为了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其中一种短信很是常见,如:快乐时有你的欢呼,伤心时有你的安慰,无聊时有你的陪伴„„如果可以选择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主人。这就是幽默短信,即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短信。本文拟对其话语结构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认识这一语言现象。
一、研究现状
通过期刊网搜索,至今为止,发表研究短信的学术论文65篇,主要从短信的语体、修辞、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如:《试论手机短信修辞手法的运用》(陈金凤,2005,《语文教学与研究》第5期);《手机短信话语文本的语体学分析》(孟建安,2004,《修辞学习》第4期);《后现代语境下的短信文化》(刘旭东,2004,《宜宾学院学报》第5期)等。本文拟从幽默短信的话语结构和语用功能方面进行论述,以求教于大家。
二、幽默短信的结构
(一)表层结构
1.语音层面
在话语的语音层面上巧妙运用同音同形异义词,造成话语表层意义所称说的事物景象同深层意义上所陈述的情志思想叠合,相关涉,从而使幽默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油然而生。例如:
(1)你的脸比陈世美还美,你的眼比诸葛亮还亮,我的爱比鲁智深还深,我的情比关云长还长,但我的诺言比孙悟空还空。
(2)你比镜子还能反映人的缺点,比庄子还博学多才,比孙子还有谋略,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你:镜庄孙子。
短信(1)断取大家所熟悉的人名的最后一个字“美”、“亮”、“深”、“长”、“空”,造成话语表层意义所称说的事物景象同深层意义上所陈述的情志思想叠合。短信(2)利用谐音来表达“净装孙子”的意思,从而增加了语趣。
2.句法结构
通过对句法结构的巧妙安排和变异来体现幽默效果。例如:
(3)我出一个对联,横批是“天蓬元帅”,上联是“在上为帅”,下联是什么?
(4)为什么大部分佛教徒都在北半球?——因为南“无”阿弥陀佛。例(3)利用了“猪八戒”的身世背景:在天宫(在上)为帅,在人间(在下)为猪,同时“在下”如果在这里作主语,指短信接受者,如果“在下”作状语,为猪的就是“猪八戒”。例(4)中的“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句佛教用语,是一个语素,短信作者在这里把它看成一个句子,“南”作主语。
3.修辞手法
幽默短信往往运用修辞手法,以轻松揶揄的口吻善意调侃,拒绝沉重,拒绝严肃。例如:
你是多愁善感的乌鸦,你是活蹦乱跳的青蛙,你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地瓜,你是我心中火红火红的大虾,我想轻轻地问候你:看短信的可爱的傻瓜,你现在好吗?
你美若天仙、漂亮大方、可爱迷人、纯情浪漫、冰雪聪明、温柔贤淑、体贴入微、尊老爱幼„„以上所说的,都是我这么多年来对你的错误认识!
这两则短信分别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更增添了短信的语趣。
4.语体交叉
语体交叉有两种方式:一是语言要素的渗透,就是指作为公文事务语体中书信体式的手机短信话语文本,在不改变本有的语体特征的前提下,渗透了其他语体的个别要素或部分要素为本语体增加不同的色彩,有意识地造成语体色彩的不协调美。例如:
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取消时间的仇恨,粘贴美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你的笑容。
这则短信借用了计算机科学的一系列专用术语,使短信不但不生僻难懂,而因为表达者的巧妙配置显得更有情趣,更富有时代气息和年轻的朝气。
二是语文体式的的渗透,就是指借用诗歌、散文、剧本、对联、天气预报、说明文、歌曲等体式来创作手机幽默短信话语文本,达到一种幽默效果。例如:女孩吃吧吃吧不是罪,再胖的人也有权利去增肥,苗条的背后其实是憔悴,爱你的人不会在乎你的腰围,尝尝阔别已久美食的滋味,就算撑死也是一种美。
这则短信借用了流行歌曲“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的体式,建议女孩不要因为要保持苗条的身材刻意节食,使短信话语不失诙谐幽默的情趣。
(二)幽默短信的深层结构
幽默短信的深层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心理”结构,在辩证逻辑的制约下,突破形式逻辑的一般规律,突破常规语言结构,变革运用语言材料,造成不能仅按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语,从而凸现幽默氛围。
1.语义方向突变—心理预期扑空
在实际的话语结构组合中,由于话语的基本命题或某些词语暗示,语义逻辑呈现一种发展方向,给读者一种心理预期,如果这一逻辑发展突然中断,“谜底”揭出的却是一种似乎与前面毫不相关的“最后结果”,即出现心理预期扑空,进而造成幽默氛围。例如:
让风撩起你的长发,你会显得更潇洒!让浪花拍打你的脚丫,你会显得更无暇!你迎着东方的朝霞,就像一朵海浪花!不是熟人很难看出你是傻瓜!想你,在分分秒秒;爱你,至海枯石烂;陪你,至天涯海角;盼你,到山崩地裂;愿你„„不要当真!
短信故意把“傻瓜”、“不要当真”等关键性话语放在最后,通过前面的话语给读者造成一种与结果完全不同的心理预期,又加上手机屏幕过小,刚开始不可能看到关键性话语结果。因此,短信看完时,心理预期扑空效果明显,从而造成幽默好笑的效果。在这里,表达者和接受者都有心理预期,表达者的心理预期是人为的、有准备的、主动的,有目的性的,而接受者的心理预期是随着表达者的“循循善诱”而被动产生的、无准备的。接受者之所以会产生心理预期,有心理学上的依据,从普通心理学的意义上看,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对已有表象进行改造而在心里形成新的形象。例如:“想你,在分分秒秒;爱你,至海枯石烂;陪你,至天涯海角;盼你,到山崩地裂;愿你„„”即为表象信息,接受者都习惯于按经验知识对它加以联想和心理期待。
2.言语组合违反语言规则与社会习惯——经验与现实相矛盾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话语中的词语组合,既要受到语言体系的制约,又要受到语言社团习惯的制约,而且这种制约性必然在语言使用者个体的心理中形成一种经验感受和理性观念。当读者发现接收到的言语信息不合乎语言组合的常规和社团使用习惯时,作为“解码规则”的语言经验和观念便与目前的话语事实发生矛盾冲突。在特定语境中,这种“矛盾冲突”往往会创造一种幽默意境,例如:京城上下,顿失吵闹。吃板蓝根,服维生素,欲与SARS试比高。无宁日,看口罩手套,分外妖娆。
焦躁不安的情绪用轻松的口吻来诉说,复杂的生活用浓缩的语言来调侃,出其不意地抖出一个个“包袱”,有一点可笑,又有一点无奈,还带着一丝不屈不挠的乐观。
又如:老鼠没女朋友特别郁闷,终于一只蝙蝠答应嫁给他,老鼠十分高兴。别人笑话他没眼光,老鼠说:你们懂什么,她好歹是个空姐嘛!
面对现实,对不太如意的生活进行自我解嘲、自我调侃,而不是无病呻吟、哗众取宠,是一种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由衷感悟,是人们在深刻社会变革中对内心积郁情感的一种释放。
三、幽默短信的语言功能
1.审美功能
幽默是艺术家对美爱到极致时的一种“逆向表现形式”。幽默作品以其独特的“内庄外谐”的言语组合形式寓深刻的社会内容于一体,不仅提供了一幅曲折而又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图画,而且通过这幅寄寓着作家的某种社会理想与审美观念的图画来表现作家对生活的态度与评价。
如果有来世,就让我们做一对小小的老鼠吧。笨笨的相爱,呆呆的过日子,拙拙的依偎,傻傻的一起。即便大雪封山,还可以窝在暖暖的草堆紧紧的抱着咬你耳朵„„
把你的影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
这类短信不但语言优美,而且给人以想象,给人以意境,让读者有再创造和回味的余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和之后享受到一种审美愉悦。
2.交际功能
在特定语境中,幽默话语具有常规语言所达不到的特殊交际功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幽默话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际手段,它可以用来弥合分歧,向人道歉,表示拒绝,进行批评,以及在不失面子的情况下让对方干你想让他干的事情。
如:远方的你可要好好照顾身体,不要感冒流鼻涕,偶尔也可以打几个喷嚏,那是代表我在想你。幽默短信的交际功能主要不在于给对方提供认知信息,而在于传递某种精神信息,或叫情感信息。亲朋戚友平日因为忙或者距离远而少相聚,通过短信,传递情谊,如例(15),既说出了当面可能不便于说的话,又表达了心中那份思念和牵挂。
总之,幽默短信既秉承了传统书面语言幽默的精髓,又有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之处。既给人们带来开怀的笑容,又迅速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第三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设计《小壁虎借尾巴》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2、享受听故事的乐趣。活动准备:
1、《小壁虎借尾巴》的课件
2、缺尾巴的动物图片(小鱼、老牛、燕子、小壁虎)及配对的动物尾巴 活动过程:
一、以观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你们看,这上面是谁呀?”(小壁虎、蚊子和蛇),小朋友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幼儿说说)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2、幼儿观看完课件,提问个别幼儿:小壁虎在抓蚊子时发生了什么事?
二、观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引导幼儿说一说: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
1、师:“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呢?我们来看看”
2、幼儿观看完课件,提问个别幼儿: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呢?
三、师有表情地结合课件讲述故事进行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第四篇:大班语言:比尾巴
大班语言:比尾巴
大班语言:比尾巴
设计意图:
在实习期间里,我发现班上的孩子都喜欢比赛。比谁吃饭得第一;谁睡觉、起床最快等等,就连买了新衣服也比谁的功能多。通过《比尾巴》这个活动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样物体都有自己的用处。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及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创编能力。
活动目标:
1. 在比较中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获得长短、大小等关系概念的经验。
2. 能根据各种关系学习续编儿歌《比尾巴》。
3. 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动物范例图四幅;教学文字一幅。
2. 场地准备:将椅子围半圆。
3. 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老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是最能干、最棒的。对吗? 老师:“小朋友们都很能干,小动物们也很能干。今天有几只小动物要比赛,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给它们做裁判,你们愿意吗?看看他们是谁呢?”(出示猴子、兔子、松鼠图画)
二、学习儿歌《比尾巴》
1.观察、讨论
老师:“小朋友猜猜看,这几只小动物会比些什么呢?(幼儿讨论)现在就由老师来揭晓谜底。这几只小动物今天要比尾巴。他们的尾巴长什么样子啊?”(幼儿讨论)
老师:“我们来看看,小猴子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长的”;猴子的尾巴是长的)
老师:“那小猴能得冠军吗?为什么?”
老师:“那兔子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幼儿说出“短的”;兔子的尾巴是短的)
老师:“小兔能得冠军吗?为什么?”
老师:“小松鼠的尾巴像什么啊?”(用“松鼠张大尾巴,为新孵出的小鸟挡风避雨”来引导幼儿说出“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
老师:小松鼠能得冠军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像把伞。
2.学念儿歌
老师:“小朋友们都记住小动物的尾巴长什么样子了吗?现在老师考考小朋友,看谁最能干。”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幼儿回答)
老师:“小朋友们都很能干,在不知不觉中就编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现在请你们安静地听老师念一次。”(教师念儿歌)
3.巩固学习
老师:“你们还记得对歌吗?我们像对歌一样来念儿歌,老师提问题你们来回答,还要听一听你们的声音是否响亮?(念儿歌)
老师:“现在我请男孩子和女孩子比赛,由男孩子提问,女孩回答,看看谁最能干?”(男孩、女孩分成两队站好念儿歌)
换女孩子提问,男孩子回答。
老师:“小朋友都很能干,现在我们就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念一次儿歌。”(念儿歌)
四、活动结束
做游戏
教师:“森林里除了这几只小动物还有别的小动物,我们一起去找找看,看看它们的尾巴是长什么样子的。”请小朋友围成一个圈在音乐声中做“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延伸:
出示苹果、樱桃、香蕉水果图片,让幼儿仿编儿歌。
如:谁的身子大?谁的身子小?谁的身子像月亮?等等。
第五篇:说课稿(比尾巴)(语言)
< 比尾巴> 说课稿
一、说课文
趣:本课以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语言琅琅上口、极富儿童情趣。由于幼儿较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力还不足,可他们想象力丰富,有着自己的童话世界,抓住这一点我决定抛开成人的眼光,俯下身倾听孩子的心声,以“趣”为主线,用故事串连全文,同时我结合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等多形式活动去设计课堂,让这节课充满童趣,让幼儿在快乐中感受语言带给人美好的感受。
情:这是一首充满人文气息的儿歌,里面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能激起幼儿的欲望,还能引起幼儿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的兴趣。幼儿的心是细腻的,情感是丰富的,在幼儿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看PPT,让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初步培养孩子收集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通过游戏等趣味性活动,感悟体验文本内容,让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幼儿观察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和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李吉林说“儿童是情感王子,人小情多。” 本节课通过故事串连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到故事中,引导幼儿用体验、感悟的方法进行学习。播放动物尾巴视频,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闻,激活情感。
2.多媒体演示法:播放再现文本内容的动画,利用现代化教学这一优势,缩短时空距离,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
三、说学法:
1、举一反三法:在引导问句时通过演示动物尾巴,激疑导出问句后,让幼儿抓住规律,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总结出其他问句。这样从扶到放,使学法得到迁移,让幼儿触类旁通。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同时层层递进中也逐步突破问句朗读这一难点。
2、观察法:引导幼儿结合课件动画、教具展示,观察画面,从直观上加深认识和理解。
四、说教学流程
下面来谈谈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主要设计了整体感知、激趣拓展、二个环节。(幻灯展示)
现在我就这节课的两大亮点来阐述:
1、在教学中,我播放视频,把幼儿带到生活、大自然中,寻找神奇的动物尾巴,让幼儿的心飞出课堂框架,使课堂教学不再抽象。从小培养幼儿的创作灵感,懂得寻找创作根源。
看完后,让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说话中有了儿歌初形,观看课文动画(演示课件)
2、在趣味拓展中,我让幼儿初步学习收集资料,并简单介绍动物尾巴资料也可以模仿书中的句式编儿歌。[两种不同层次的设计,留给了幼儿较大的空间,便于他们自主选择更适合其个性特征和个体需求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