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心理学》考核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考核大纲
一、考核大纲的编写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本学科专业中的地位
旅游心理学是以心理学、旅游学理论为基础,来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规律、旅游企业如何针对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开展有效的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者的知觉、学习、态度,旅游者的人格和人格特征,旅游食宿、交通、审美、购物等服务心理,旅游投诉心理,旅游企业员工管理。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规律分析并解决旅游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专业强调的就是人的管理,而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学好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程,将使今后的实践工作中更加轻松快捷。
2、本大纲的编写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大纲主要以赵淑云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出版的《旅游心理学》为主要依据,结合学科发展的一些新趋势新情况编写而成。大纲中的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主要针对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心理学与旅游心理学
1、考核内容:
1)心理学基础知识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意义
2、考核要求
1)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旅游心理学理论基础、未来发展方向。2)理解:学习心理学的主要意义,心理的实质,旅游和心理学的内在联系。3)掌握: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意义、方法。
第二章
旅游知觉
1、考核内容:
1)感觉、知觉与旅游行为
2)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3)旅游知觉的心理定势
4)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2、考核要求
1)了解:感觉的分类、旅游者炸旅游过程中的感觉;旅游知觉的基本原理;旅游知觉中的心理定势。
2)理解:人的知觉是如何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旅游行为的。3)掌握:旅游者对旅游时间、距离、目的地等的知觉。旅游服务人员对旅游者的知觉判断与旅游服务。
第三章 旅游学习
1、考核内容: 1)学习与学习理论 2)旅游要学习什么 3)怎样学习旅游
2、考核要求
1)了解:行为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
2)理解: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消费学习、处理购买后失衡的学习3)掌握:旅游者的学习过程,通过经验学习、获取信息学习
第四章
旅游动机
1、考核内容:
1)动机及其理论 2)旅游需要 3)旅游动机分类研究 4)旅游是生活多样性之源
2、考核要求
1)了解:动机及其过程、动机的强度、动机的方向 2)理解:旅游是生活多样性之源
3)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旅游动机的分类、旅游动机的多样性
第五章 旅游态度
1、考核内容:
1)游客的态度及其特性 2)态度的理论
3)游客的态度与旅游决策 4)游客态度的改变与旅游行为
2、考核要求
1)了解:态度的内涵、功能、特征、重要性
2)理解:态度的认知不和谐理论、自我审视理论、均衡理论、协调性理论
3)掌握:态度与旅游决策,游客态度的改变与旅游行为
第六章 个性与旅游
1、考核内容:
1)个性与旅游行为 2)气质与旅游 3)性格与旅游 4)能力与旅游
2、考核要求
1)了解:了解个体基本心理结构;气质、性格、能力的来历。
2)理解:个性特征、类型、结构与旅游行为,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气质与旅游行为、性格与旅游行为、能力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3)掌握:员工的气质、性格、能力差异与旅游企业管理。
第七章
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因素
1、考核内容:
1)群体与参考群体 2)家庭与旅游行为 3)社会阶层与旅游 4)文化对旅游的影响
2、考核要求
1)了解:参考群体的含义、范围及其对旅游者的影响。现代家庭的变化对旅游的影响;社会阶层的划分
2)理解:家庭生命周期与旅游市场开发;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决策;文化对旅游的影响
3)掌握:家庭形态与旅游决策,我国传统消费文化与旅游,文化差异与旅游行为
第八章 旅游企业职工心理健康
1、考核内容:
1)心理健康概述 2)情绪与心理健康 3)压力与心理健康 4)挫折与心理健康
2、考核要求
1)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情绪的基本状态、压力的来源、挫折的形成及其对企业职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2)理解:心理健康对企业职工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的标准。
3)掌握:情绪的自我调节与管理调节,工作压力管理策略和挫折管理策略。
第九章 群体心理
1、考核内容:
1)群体心理概述 2)群体人际关系 3)群体沟通 4)群体的冲突
2、考核要求
1)了解:群体的结构和功能,群体的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人际关系的特点,群体冲突产生的原因。
2)理解:群体的涵义、类型,群体规范和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
3)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类型,掌握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影响群体沟通的障碍及如何提高沟通的有效性,预防冲突的策略。
三、命题要求
1、命题内容要求: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全部内容和与本课程有关的常识、基础理论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考核内容以教材内容为准。
2、命题的覆盖面、难易度、题型结构等要求
覆盖:试题覆盖该学期教学的所有章节内容,既考核学生对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本课程相关知识、技能、最新成果的了解掌握情况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难易度:了解40%,理解40%,综合应用20%。部分掌握好、速度快的学生在1小时30分钟左右能完成答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作完。
题型:试卷试题类型可能有: 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3)填空题 4)名词解释 5)简答题 6)论述题 7)案例分析题 难度适宜:命题难易适度,一般基本题约占50%,综合试题约占30%-35%,难度较大的试题约占15%-20%,既不会出偏题怪题,也不仅局限书本范围。
四、考核方法及用时
考核方法:笔试 考试用时:2小时
五、课程考核成绩构成
本门课程采取平时考察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主要由上课考勤、作业、课堂表现三部分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六、主要参考书目
孙喜林编著.旅游心理学.第一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甘朝有编著.旅游心理学.修订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余敦旺主编.旅游心理学.第一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 理查德·格里格等.心理学与生活.第一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第二篇:旅游心理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
教学大纲
【说明】 本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是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旅游服务者、旅游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管理方法,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本学科是以心理学、旅游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规律、旅游企业如何针对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开展有效的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鉴于旅游管理专业学业背景,及本学科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参考教材特选择以《旅游心理学》(甘朝有编著《旅游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为基础,结合《心理学原理》(车文博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适当补充一些学生必需掌握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将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运用于旅游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故在教法上基本遵循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启发引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来理解、掌握、研究旅游心理学理论。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较系统地课堂讲授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2.组织学生结合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的实际进行课堂讨论;3.结合当前旅游业的热点问题撰写分析、讨论、评述、研究文章或提出对策。【文本】
第一章 导言
教学目的: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对旅游心理学建立起比较综合的、基础的知识,明确旅游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明确旅游心理学在现代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内容要点:1.旅游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2.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目的和意义 3.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1.旅游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旅游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旅游消费心理学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对旅游心理活动过程、心理活动的理论依据、基本活动规律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能够运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去正确理解和掌握旅游活动过程中人心理和行为的本质规律。
内容要点:
1、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2、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
3、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实质。
4、行为的概念、决策
5、影响行为的因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
1、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是这样一个过程?
2、旅游消费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3、怎样理解人的旅游消费行为?
第三章 旅游消费动因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需要、动机和目标是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基本动因。正确理解需要、动机和目标的基本概念,以及在人的旅游活动中的影响及作用。
内容要点:
1、需要的概念、特征
2、需要理论
3、旅游动机的概念和种类
4、旅游目标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
1、什么是旅游需要?为什么说旅游是满足人们生活多样化需要的源泉?
2、阐述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并作简要评价。
3、联系实际应用单一性需要和多样性需要理论解释人们的旅游行为。
4、旅游动机的概念及种类。
5、旅游目标作为旅游动机的诱发因素是又那些因素决定的?
第四章 旅游消费知觉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知觉是旅游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知觉的基本原理,从而正确理解人的知觉是如何影响其旅游决策和旅游行为的。
内容要点:
1、知觉的基本原理
2、知觉的心理定势
3、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4.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
1、人们对旅游活动的知觉心理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对同一旅游目的地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
2、旅游者心理定势的表现形式、对旅游行为的影响及研究意义。
3、社会知觉对了解旅游者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4、人们对旅游条件的知觉会对人们的旅游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5、人们是怎样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知觉的?旅游业应怎样使旅游者对你所经营的旅游目的地有一个较正确的知觉?
第五章 旅游消费学习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学习的含义,了解理由者消费者在旅游活动过程 中为解决旅游问题、满足旅游需要,应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途径。
内容要点:
1、旅游学习的概念、过程。
2、旅游学习的内容及途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
1、学习的概念、内容是什么?
2、旅游消费学习的途径有那些?
3、人们在旅游消费中时常知觉到哪几类风险?怎样消除这些风险?
4、为什么旅游购买决定之后会产生疑虑?怎样减除疑虑?
5、旅游消费的学习需经过哪些途径?
第六章 旅游消费态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者的态度、特征以及与旅游决策的关系。学生应掌握旅游者的态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它们是怎样影响旅游行为的。
内容要点:
1、旅游消费态度及其特征
2、旅游消费态度与旅游消费决策
3、旅游消费态度的改变与旅游消费行为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5学时)
作业与思考:
1、旅游消费态度、构成与特性
2、在旅游活动中常发现一些人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分析原因并距离说明。
3、态度导致偏好,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4、请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研究怎样改变对这个目的地评价不高的人的态度?
第七章 旅游消费者人格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消费者人格的含义与特质,人格与旅游消费表现,以及人格怎样影响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的。
内容要点:
1、人格的概念、人格特质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
2、生活方式与旅游消费行为
3、人格结构的三种成分及与旅游决策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
1、旅游者不同的生活方式会有什么样的旅游消费行为?
2、根据对旅游者人格结构的分析,旅游业应向旅游者分别输送哪些信息?
第八章 社会群体与旅游消费行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的旅游消费行为不仅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学习本章,学生应掌握社会群体的构成因素,以及它们与旅游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
内容要点:
1、群体的含义、及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2、家庭形态、家庭生命周期与旅游决策。
3、社会阶层的涵义及与旅游决策。
4、文化的涵义及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
1、群体及其对人们旅游行为的影响是怎样的?
2、家庭群体对旅游行为的影响是怎样的?
3、研究家庭生命周期对旅游产品销售的意义是怎样的?
4、社会阶层对人们的旅游行为的影响是怎样的?
5、社会文化对人们的旅游行为的影响是怎样的?
第九章 旅游消费心理及发展趋势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旅游活动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角色心理及消费心理发展趋势及其产生原因,从而掌握旅游消费心理发展趋势。
内容要点:
1、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各阶段中的心理。
2、旅游消费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心理。
3、旅游消费心理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
1、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2、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者的心理表现及特点。
3、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倾向发生了那些变化?请分析其原因。
第十章
旅游消费服务的概念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消费服务的基本含义与性质,以及服务的基础——客我交往,二者是实现优质服务的最基本问题。
内容要点:
1、旅游服务的含义
2、旅游消费服务的性质
3、客我交往的概念
4、客我交往的直接接触与策略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
1、怎样理解旅游消费服务和旅游消费服务的性质
2、客我交往有哪些特殊性?
3、在客我直接接触中主客双方可能出现怎样的心理状态?要想达到理想的交往效果,旅游消费服务人员应具备怎样的心理状态?
第十一章
优质服务与服务心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旅游服务质量是服务业的基石,关系到旅 游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着旅游者对旅游企业的印象和行为。优质服务不仅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旅游业中最关键的因素,它与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及服务技巧有密切关系。
内容要点:
1、良好的第一影响,良好的服务态度
2、亲切的服务语言,高超的服务技术
3、科学的服务时间,准确的服务时机
4、针对性的对客服务,针对性的人际交流
5、尊重旅客,积极诱导
6、正确处理客人的投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
1、如何人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2、良好的服务态度的功能及确立。
3、对人际沟通类型进行分析。
4、怎样才算是对旅客的尊重?
5、怎样理解“客人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
6、如何处理客人的投诉?
第十二章
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与职业意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服务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职业意识。为此,学生应掌握从心理的角度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打下基础。
内容要点:
1、旅游服务职业对服务人员性格、情感、意志、能力的要求。
2、旅游服务人员的角色、形象、服务、信誉意识的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5学时
作业与思考:
1、旅游职业对旅游服务人员的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能力有哪些特定要求?
2、旅游服务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意识?
第十三章
旅游企业活动中的人力资源发挥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旅游企业职工人力资源发挥的重要意义,熟悉有关调动旅游企业职工积极性的理论,掌握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
内容要点:
1、旅游企业职工的差异与管理。
2、激励理论。
3、动机的激励方式。
4、情绪与工作积极性的关系。
5、情绪的控制。
6、旅游企业职工问题产生的实质及处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5学时
作业与思考:
1、旅游企业职工有哪些个体差异,怎样管理?
2、激励的概念及其理论有哪些?
3、旅游企业管理常采用哪些激励方式?
4、旅游企业如何控制职工的不良情绪?
5、旅游企业职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矫正措施是什么?
第十四章
旅游企业活动中的群体行为与群体动力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职工群体,群体行为对旅游企业具有重要影响。学生通过学习,应正确理解群体行为及其群体动力的特性、涵义,掌握在旅游企业活动中群体行为产生的内在规律。
内容要点:
1、群体行为的涵义、特征。
2、群体行为的意义。
3、群体规范、群体压力。
4、群体的内聚力与群体士气。
5、群体的竞争与冲突。
6、群体内的人际关系与意见沟通。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
1、群体行为对旅游企业有什么意义?
2、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的意义是什么?
3、群体内聚力和士气对旅游企业的意义是什么?
4、群体进正和群体冲突的意义是什么?
5、人际关系和意见沟通的意义是什么?
第十五章
旅游企业活动中领导者的心理风貌与风范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旅游企业的领导者是旅游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了解旅游企业领导者应具备怎样的品质素养,掌握旅游企业家的领导风格与艺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旅游企业管理理论。
内容要点:
1、旅游企业领导者的概念、地位和作用。
2、旅游企业家的素质要求。
3、旅游企业家影响力的构成。
4、旅游企业家领导风格的概念、类型。
5、领导风格的理论依据。
6、旅游企业家的领导艺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
1、怎样了解旅游企业领导者这一角色?
2、旅游企业家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影响力?
3、旅游企业家应具备怎样的领导风格?应如何确立?
4、旅游企业家应具备哪些领导艺术?怎样提高领导艺术?
第十六章
组织心理与行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在旅游组织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及组织变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改革心理。
内容要点:
1、组织的概念
2、组织变革的动力
3、组织改革者的心理
4、优化改革的社会心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课堂教学 授课时数:3学时
作业与思考:
1、组织的概念应如何理解?
2、分析导致企业组织变革的因素有哪些?
3、组织改革中改革者的心理趋向及心理障碍是什么?如何优化社会心
参考书目:
主教材:甘朝有编著《旅游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 参考书:
1、刘纯主编《旅游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2、薛群慧主编《旅游心理学》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车文博主编《心理学原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第三篇: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是一方面研究旅游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研究心理学的内容:
1、研究旅游者的心理。
2、研究旅游工作者心理。
3、研究旅游管理者心理。
4、研究旅游地居民心理。
5、研究旅游活动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6、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心理问题
研究方法:观察法、案例法、调查法、测量法、实验法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1、有利于创新旅游产品。
2、有助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3、有助于增强旅游企业市场竞争力。
4、有助于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5、有助于社会关系和谐科学心理理论:
1、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国冯特)
2、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
3、行为主义理论(美国华生)
4、格式塔心理学(德国韦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
5、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6.人本主义心理(美国马斯洛和罗杰斯)
7、认知心理(美国奈瑟)
卢因行为模型:B=f(P,E),该模型表现了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类的行为方式、指向和强度,主要受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个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中,个人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类基本因素,而外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因素。
认识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也是旅游决策和购买行为的前提,认识过程从低到高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低级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其特性有:直接性、个别性、主客观统一性
旅游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旅游感觉主要现象:感觉适应、感觉对比、联觉、后象知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性:
1、理解性
2、选择性
3、整体性
4、恒常性
错觉:直接感受性、主观性、表面性、不正确性
第四篇:旅游心理学
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7个方面:p4
1、旅游者心理
2、旅游工作者心理
3、旅游服务心理
4、旅游管理心理
5、旅游地居民心理
6、旅游活动中的人际关系
7、旅游资源开发及设施中的心理学问题
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p5 旅游心理学以旅游者、旅游工作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旅游客体对旅游心理的影响等作为研究范围。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 1.按需要的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1)自然(生理)需要:是人类对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的必要条件的需要。饮食、运动、睡眠、阳光、空气、排泄、御寒等;(2)社会(心理)需要: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劳动、知识、社会道德、审美、宗
教信仰、成就、尊重、娱乐享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需要。2.按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人们对物质和物质产品的需要。如吃住行有关的物品,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
(2)精神需要: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的需要。如知识、文化艺术、审美道德。需要的概念:需要是当个体感到某种缺乏时力求获得满足的欲望。需要的特征:对象性、社会性、周期性、差异性、发展性p30 马斯洛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p31 单一性需要:认为人们几乎总是寻求平衡、和谐、相同、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亦即人们的需要是单一性需要。p33 复杂性需要:复杂需要是指人们对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不可预见性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单一性和复杂性的平衡:人类离不开单一性和多样性,总是在单一性中寻找复杂性,单一性过多,易产生疲倦,多样性过多, 又会产生恐惧需要单一性来平衡。P34 动机:就是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旅游行动的一种能动心理现象。
旅游动机:是指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力。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p37
1、个体的内在条件——旅游需要(健康、文化、交际、寻友、求知、追宗归祖、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需要);
2、外在条件——刺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旅游交通饭店、旅行社、时间条件、经济条件、个人社交环境、个人的经济状况、社会政治环境其他条件)。旅游动机的种类p37 1.根据动机形成的原因,分为“内在需求”(心理类)和“外在刺激”(目标类)
心理类旅游动机---旅游推力
目标类旅游动机---旅游拉力 2.根据动机在活动中起的作用,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客观实物的整体的反映,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个别和整体;相同的客观刺激有相同的感觉,但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态度、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知觉映象有所不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个别和整体;相同的客观刺激有相同的感觉,但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态度、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知觉映象有所不同。
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2、整体性(组织性):是指旅游者在对旅游刺激进行选择时,并非零乱无系统的,而是倾向于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100-1=0原则: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原则
3.解释性:人们在知觉当前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它,并用词语把它标识出来。言语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任务
4.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旅游知觉的心理定势:是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的心理准备状态,即心理上的特定趋势,容易使人根据以往的经验习惯来感知事物p52 主要有4种:
1、刻板印象——以群代个
2、首次效应——第一印象
3、晕轮效应——以点代面
4、经验效应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P54 1.对个人的知觉 表情认知(面部表情、言语表情、身段表情);性格认知;角色认知 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空间因素、交往频率、类似性因素 3.自我知觉
4.错觉(拓展内容)
错觉:是指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错觉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知觉方面。
错觉形成的原因:客观刺激物的变化;人的生理因素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1、对时间的知觉:(1)旅途要快(2)游览要慢(3)一切活动要准时
2、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1)距离的阻力作用:距离会使旅游者支付时间、金钱、体力、生活方面的代价
(2)距离的激励作用:针对旅游目的地,可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满足,因为距离可产生一种神秘感。
3.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1)旅游者对航空公司的知觉:航班的起降时间、中间着陆次数;飞机的安全和舒适性能价格;乘务员的服务态度
(2)对大型游览车的知觉
(3)对游船的知觉
(4)对旅游列车的知觉
4、旅游者对旅游地(景观)的知觉:广义的旅游活动由旅游决策、旅游准备、旅游消费和旅游效果评价四个行为过程构成。影响旅游者知觉的旅游地因素:(1)旅游景观的吸引力要素
(2)旅游地的可进入性
(3)旅游设施的定位
(4)功能性服务和情感性服务
学习: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历程。1.学习是以行为(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 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主要来源于交通特别是空中飞行、住宿以及主题公园娱乐、滑雪等旅游活动
旅游企业低碳旅游:
1、利用新能源新材料,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
2、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
3、绿色环保旅游企业认证
4、核心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
5、禁止免费提供一次性日用品
6、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
觉察风险:是伴随旅游决策而同时产生的风险,又称“知觉风险”。它可以分为功能风险和心理风险。
1、功能风险 涉及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优劣问题。
2、心理风险 是指旅游产品和服务能否增加个人的 幸福感、优越感、地位等。觉察到风险的原因:70
1、缺乏购买经验
2、同等身份人的影响
3、不确定的购买目标
4、旅游产品推销员的影响
5、积极的和消极的结果
6、不确定的购买回报 减少觉察风险的方法:
获取更多的信息;购买名牌的产品;降低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期望程度
什么是购买后疑虑:在决策者做出购买决策后产生的疑问状态称之为购买后的疑虑,或购买后的不协调,一般发生在旅游产品或服务被消费之后或之前。减少购买后疑虑的方法
1、选择性地接受新信息。
2、忘掉弃选对象的优点并记住其缺点,坚信自己的选择。
3、通过旅游经销人员直接与旅游者联系,如与顾客直接的、个别的交谈,可以获得重要的反馈信息,让顾客谈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可以减少相当多购买后疑虑。获取信息学习旅游消费:
1、信息的渠道
(1)商业环境:广告、宣传和个人推销。
(2)社会环境:旅游者的亲友、同事及其他交往的人所构成的环境。
2、信息的寻觅
在旅游决策时,寻找信息的主要是以下三种人:p76
(1)满意者
(2)择优者
(3)中间型
旅游消费态度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所持有的对景观、服务、交通、以及人、事、物和观念等评价与行为倾向。旅游消费态度:是指人们针对某一特定的旅游活动对象,用赞成或不赞成的方式连续地表现出来的旅游消费倾向。P80 态度的构成成分: :
1、认知成分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看法和评价(意见、观点或信念),而评价的基础就是在某一特定时刻某个人所感知的事实或信息。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2情感成分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判断,情感成分是最稳定的因素。是态度形成的核心
3、意向成分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反应倾向,是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是态度的外现 态度的特性:p81
1、态度的对象性
2、态度的强度
3、态度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4、态度的内隐性 旅游偏好是指旅游消费者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一种消费心理倾向。旅游偏好的形成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
1、态度的强度
2、所拥有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 偏好=个体获得利益的相对重要性x个体态度对象提供利益的能力 改变旅游者态度的策略:p87 1.提高旅游产品形象:软硬件方面
2.重视旅游宣传:诉诸情感
诉诸理智 3.引导参加旅游活动,激发潜在旅游动机 4.改变知觉,输送新信息
5、激发潜在动机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个体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学习、实践(社会)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气质:是表现在心里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是先天形成的,后天很难改变,并无好坏之分,也不能决定成就。 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伯恩博士认为,一个人的个性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
1.儿童自我状态——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缺乏约束,用感情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2.父母自我状态——家长:照章办事,用权威来支配人的行为 3.成人自我状态——懂事的成年人:用客观和理智来支配人的行为
假设你是一个旅行社人员,请针对三个自我状态,分别向(潜在)旅游者介绍你的旅游产品(选择一个目的地)
群体的含义: 群体是指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组合体。
参考群体:是指一个人在其思想、态度和信仰形成时能给他以影响的群体。
从众:个体行为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影响与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动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家庭生命周期: 即家庭的发展过程,指一个家庭从诞生开始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直至最后消亡的整个过程 1.青年期 2.中年期
(1)满巢期,孩子处于初中时期,取决于经济状况和对旅游态度;(2)空巢期,相对旅游欲望强烈,条件允许即去旅游。(3)已婚无子女,经济条件好 3.老年期
(1)身体好,有钱,通常喜欢在旅游中寻觅安度晚年;(2)有钱,身体不好,则不可能出门;(3)无钱,经济原因制约不可能出门。
家庭成员旅游决策的角色p106:发起者
影响者
决策者
购买者
使用者
社会阶层: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等级标准划分为彼此地位相互区别的社会集团。
文化是指用来调节某一特定社会消费行为的习得的信念、价值和习惯的总和。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社会阶层的消费者行为差异:
1、支出模式上的差异
2、休闲活动上的差异
3、购物方式上的差异
文化的特性:共有性与独特性
无形性
民族性
借鉴性
稳定性与动态性
习得性
旅游消费服务:指旅游服务人员通过各种设施、设备、方法、手段、途径和“热情好客”的各种表现形式,在为旅客提供能够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过程。旅游服务的特点p137
1、服务行为的独立价值性
2、特殊的时间性价值及没有库存
3、标准化、规格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4、特殊的转移性
5、生产与消费的时间紧密性
6、可观察性
旅游服务:指旅游服务人员通过各种设施、设备、方法、手段、途径和“热情好客”的各种表现形式,在为旅客提供能够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过程。
客我交往:是指服务人员和客人之间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意愿、解决问题而相互影响的过程p139 旅游服务质量衡量
1.顾客的满意程度体现质量;
实际服务水平与预期服务之间的差异。2.顾客满意的价值
一、激励的来源 外在激励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尊重、认可、得到赞美)内在激励
(追求成长、锻炼自己,乐在其中、自我实现)绩效= f(能力,激励,机会环境)
管理学上的“激励”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
3、“期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激励因素的作用取决于两个方面:(1)对激励因素所能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期望(2)激励因素对其本人的效价的大小
4、强化理论(P219)该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指能加强人的行为的一种刺激。
强化激励就是对已经表现出工作积极性的职工给予物质或精神的鼓励,从而增加工作积极性重复重现的概率——“积极强化”
四种强化手段
积极强化(正强化)消极强化(负强化)
撤除消极行为后果的方式 惩罚 消退
撤销对某种行为的积极强化,以终止或降低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第五篇:旅游心理学
李静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
11旅(2)吴敏学号:201102514411
5李静的气质类型主要是属于多血质的,同时,还混有一部分的胆汁质。
从从业道路来看,李静符合多血质敢于拼搏、思维敏捷、聪慧过人的特点。
敢于拼搏
从河北师大手风琴专业毕业后,李静原是被分到张家口电视台做编辑,后来又进了主持人队伍,并一路闯进了北京电视台,直至打入央视,主持《欢聚一堂》《周末大回旋》《精彩十分》等节目。1999年,“不安分”的心让李静蠢蠢欲动。她决定从央视辞职,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节目。刚好此时遇到了“末路狂花”前歌手戴军,两个壮志成城的人找了一群铁了心要干电视的年轻人,租了间平房,成立东方风行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旋即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他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明星的生活“糗事”,并给栏目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小鸡捉老鹰”,也就是《超级访问》的前身。
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超级访问》成功了,有人又“激将”她,有本事做做普通人的故事,也弄个不错的收视率。没想到李静还真接了招儿,开始运作新栏目《情感方程式》。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亲朋好友都建议李静安安分分就好,不要太冒险了。但是反对声越多,李静反倒越执著:“凭什么崔永元能找到说实话的人,我就不行?”凭着这股劲儿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李静用《情感方程式》节目的成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一面是提问刁钻鬼马的知名主持人,一面是游刃于镜头闪光灯前的时尚达人;一手卖电视节目,一手做电子商务,在外人看来,这是很困难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我们旁人都不禁想:李静身上还有多少未知的潜能?未来她还要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身兼主持人、制片人、老板、妈妈多重身份的李静,随着新书《美丽俏佳人》的推出,又多了一个头衔:作家。不难看出,此书又是节目的一个衍生品。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到极致,这是商人李静的过人之处。但归根到底都是她敢于拼搏的精神才使所有的可能性最终成为事实。
思维敏捷、聪慧过人
刚开始做《超级访问》,发掘明星们的“独家新闻”的确令人头疼。然而,李静并没有就此放弃,竟请来一位派出所所长专门给编导们上了一堂课,这招还很灵,节目组里真就出了不少“神探”。围绕一位嘉宾,他们掘地三尺总能想办法找出至少20位与之相关的朋友家人,搜集线索,对嘉宾进行细致入微的全方位“轰炸”。后来这事儿传了出去,朋友们都调侃说李静这是“不择手段”,事实上,这正是李静思维敏捷、聪慧过人最好的见!
从李静今天在商界的成绩看,谁也不会想到她曾经是个连“毛利率”等财务数据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聪明的人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用于面对并善于克服自己的弱点。刚开始的时候,李静对商业一窍不通。为了增进对商业的了解,2009年初,李静勇敢地只身前往参加了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是商界的一个重大活动,而且参加论坛的又大都是男性,李静不免有点发怵。但是对于克服恐惧,李静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我强迫自己忘记主持人身份,就当这是一次聚会!”很快,她发现他们谈论的东西并没有事先想象中那么难懂,她和冯仑聊天,和投资商探讨,甚至向经济学家请教。她还壮着胆子上台演讲,题目是关于服务外包。她从女人购物体验的角度谈物流的发展空间,让一群男人叫好。她依然不是个地道的生意人,但是她了解女人、研究人性。李静的聪明在与善于发掘并充分利用自己的优点,弱化自己的缺点,一步步完善自己!
从主持节目中的表现来看,李静符合多血质活泼好动、善于与人交往的特点。
活泼好动、善于与人交往
李静能言善辩,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和与人交往。在她主持的《非常静距离》节目中,若嘉宾属于沉默寡言一类的,李静就耐心引导,通过自己的语言功底和主持能力把嘉宾带动起来,把场面热起来;若嘉宾属于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类的,李静就微笑着认真地听,适时给出一句精彩的点评或承上启下的话。乐嘉做客《非常静距离》那一期节目就充分了李静的这一特点。乐嘉,中国色彩研究中心创办人,畅销书作家,同时也是大型生活服务类交友节目《非常勿扰》的主持人。两个都是能说会道的人,如果李静此时再滔滔不绝地和乐嘉聊天、辩解,节目肯定能难正常进行。但是,李静并没有这么做,她一改常态,变身成一个认真的聆听者,在乐嘉乐此不疲地讲解他的性格色彩学的时候,李静表现得极有兴趣,还大方地分享自己家和大黄的趣事,让乐嘉录节目的过程很舒服。李静情绪丰富而且外露,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她那表情丰富的脸折射出她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她的脸上经常挂着笑脸,富有朝气,很具有感染力。而且她的主持风格特立独行、率真、俏皮。在节目上她笑着说,“如果我跟乐嘉在后台,肯定是用互相攻击来作为生活乐趣的!”而节目过程中虽然李静多次按捺不住打断乐嘉的讲话,让乐嘉很是“懊恼”,但乐嘉还是说“但我不会介你的意,因为我还蛮喜欢你的。”能够让对方不介意你的一些缺点而还会去欣赏你、喜欢你,这就是李静的强大的性格魅力和交际能力。
从毛戈平发布任务的那期《赢在中国》来看,李静符合胆汁质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同时热情直率、朴实真诚的特点。
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
在那一期《赢在中国》上,李静担任执行队长一职。电视画面的剪切让这样的对比更加明显:任务发布下来后,由于连续几场的拼搏,由汪小菲领导的碧水队士气低迷、疲惫不堪,两个小时过去了仍然在创意表达上举棋不定;而李静领导下的蓝天对却在摄影棚里谈笑风生、神采奕奕,这体现李静在做事情时候的精力充沛,斗志旺盛。在节目进行中我们经常听到李静说的话是“我们赢定了”、“只要你想做,没有什么不可能”,可以看出李静的求胜心是很强的。而作为执行队长,在讨论品牌定位的时候,她要是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她就直接否决说“不”、“这是不对的”或者说“我就特别不喜欢这个”。制作品牌广告语时,李静更是大胆地采用了“彩妆大师,定制你的美丽”这句急中生智的话。这些都体现了李静做事勇敢果断。
热情直率、朴实真诚
在讨论品牌定位时,虽然李静不断否定队友提出来的想法,但是她绝对不是因为觉得自己在彩妆方面比其他人专业而任意妄为的,这从她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征求队友意见上可以看出来。你有观点你可以提出,我不同意就直接告诉你,同时我也会提出我的观点,你也可以表达对我的看法。李静作为执行队长所体现出来的热情直率让讨论的现场热情四射、思维的喷泉不断涌发。另外,李静说的“我给他(指毛戈平,下句同)一个迎合他的东西,我觉得我赢的是可耻的”、“我帮助他,给他一个好的东西”这些话,也让我们感受到尽管李静只是在做节目,但她却是认真的,朴实真诚的,她当下就是把毛戈平的品牌当成是自己的品牌在做,不遗余力。
李静的性格主要是属于外向型、意志型、社会型的。
作为一名出色的节目主持人,李静是外向型的。节目主持人要求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要和很多人打交道,李静过之而无不及。节目上,她和不同类型的人都能聊得来,活动能力强,能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正如上面提到的李静活泼好动、善于与人交往、热情直率、朴实真诚的气质特点,让李静外向型的性格特点更加突出。
作为一名成功的商界女强人,李静是意志型的。李静在创业的道路上遇到过大大小小不同的困难,没有坚定的意志是扛不过来的。她的行动目标明确,决策果敢,做每件事都十分坚定,而且敢于拼搏,积极主动地挑战困难、战胜困难,为自己想要的不懈奋斗,她是意志型的典型代表。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李静是社会型的。购物袋风潮的兴起让无数人开始关注环保,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甚至一些人会把环保当做一种时尚。他们不惜拿出很多时间去排长队只为能够买到一个购物袋。李静为此感触很深,她开始意识到其实环保也可以很时尚,所以她开始把这种概念加入到自己的节目中,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节目慢慢养成很环保的消费习惯。要美丽更要环保对于很多爱漂亮的女性来说,妆品是她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选择什么样的化妆品不仅对于她们来说很重要,这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环保问题。李静认为化妆品的趋势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叫奢华包装,中国处于一种炫耀消费中,她对此是特别不提倡的,她认为这并不是时尚,时尚是和环保密不可分的。当然,她绝不只是说说而已,她还付诸了行动。她收集了大量化妆品瓶子,请设计师用这些瓶子做成了一只漂亮的水晶高跟鞋。因为她觉得高跟鞋是个女性的象征,所以特别希望通过这只水晶高跟鞋告诉女性朋友:爱美但不要有罪。呼吁大家要为地球减重,拒绝
奢华包装,要尽量去买那种可回收可降解的瓶子。因为有时候人们为了单纯追求瓶子漂亮而对地球造成了负担,那样我们会在自己美丽的同时,给地球带来负担。她认为这种美是有代价的。
除了关注自己彩妆品牌的社会价值,李静也以爱社会和关心他人为自我实现的目标,并有志于从事社会公益事物。李静除了自己认领收养流浪狗外,还带动很多朋友一起来照顾这些小动物、。同时,李静参加了很多慈善活动,如为幸福工程献唱《牵着你的手》;加入“嫣然天使基金”明星志愿者,在京接待三位北川受伤儿童进行进一步治疗;汶川地震期间和工作人员携带部分物资奔赴灾区绵阳探望那里的孩子们,关注灾后儿童的心灵重建;参加一路有你——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晚会;发起植树活动,为公益不惜“折腰”等等。在这一系列公益活动中,李静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