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户外游戏中快乐成长(报道)
在户外游戏中快乐成长——记武宁县第二幼儿园体育游戏比赛
活动
樊琳琳
为了使幼儿体、智、德、美得到全面的发展,以坚持“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指导思想,以确保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有意义,营造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武宁县第二幼儿园于3月15-16日开展了户外体育游戏比赛。
游戏是孩子们独特的学习方式,游戏中的孩子们是快乐的、自由的。在比赛中教师充分挖掘每种器械的价值,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探索器械的多种玩法,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活动器械得以充分利用,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游戏活动。
“玩”是幼儿的天性,“彩虹伞”不仅给幼儿带来了游戏上的很大乐趣,更促进了幼儿身体协调的发展,彩虹伞玩法多样,也是集体游戏很好的教具。你看,小朋友开始在玩转颜色!“123123,我说颜色你来踩。不能踩黄色和蓝色!”小朋友根据老师的指令快速跳到相应的颜色的活动,矫健的小朋友立马就跳到其他色系的彩虹上,脸上都露出激动的笑脸。接着,一位小朋友大喊“大灰狼来啦!”一位小朋友扮演大灰狼的角色,去抓躲在彩虹伞里的幼儿。大班的幼儿,喜欢冒险、喜欢刺激,他们玩的不亦乐乎。
在游乐场、公园我都会经常看到小孩游乐设施,碰碰床最受欢迎,软软的、有弹力孩子在上面玩得非常开心。老师们脑洞大开,聚集所有的羊角球也可以变成一个碰碰床。孩子们开心的蹦跳完之后,小朋友们继续下一个游戏小马过河,小马过河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体育游戏,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对老师和同伴的信任感以及勇敢顽强的意识。
在户外活动中积极使用轮胎开展游戏,让其变废为宝,成为户外体育游戏器械。轮胎的投入使用让孩子们喜出望外,爱不释手。幼儿在走轮胎、跳轮胎、钻轮胎等游戏活动中,亲身体验玩轮胎的乐趣,锻炼了跳跃、平衡、奔跑等多种运动能力。
我们来“打地鼠”啦!一位幼儿扮演农民,背对其他幼儿,七名幼儿扮地鼠,每名幼儿手拿一种颜色的指示牌,教师喊口令:地鼠地鼠你别跑,我要把你套住了。教师报出颜色的地鼠后农民要马上转身在五秒内跑过去用呼啦圈套住地鼠。你听!“荷花荷花几时开”,操场上传来孩子们清脆的声音。教师回答:一月不开几时开(二月不开几时开、三月不开几时开、四月不开几时开、五月不开几时开)一直说到六月开时幼儿马上站到呼啦圈内。小孩子们反应敏捷、动作迅速,立马就跳到了呼啦圈里。
老师们还运用到了跳绳、皮球、梯子、沙包等器械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和安排,使孩子们得到了积极有效的锻炼。这种开放式的锻炼,孩子们不再局限在规定的一方小天地,不再在老师的指挥棒下运动,他们可以玩到更多的器具,真正做户外的主人。这样的锻炼模式让 “我不想玩”的孩子没了,更多的孩子在奔跑、在欢笑。
第二篇: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教师:罗颖
游戏,是一切动物的天性。我们常见小猫、小狗嬉戏打闹,动物园里也常见老虎、熊猫扑打逗乐,这就是游戏。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一样,在幼儿时都喜欢游戏。人的身体、智慧,就在游戏中得到增长,因此,幼儿教育大纲中说:“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向导,为基本活动。”
人在幼儿阶段,求知欲旺,模仿力强,身心发展迅速。作为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恰当引进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有益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民间游戏进入教学课堂,丰富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
在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引进民间游戏有以下好处:
一、民间游戏玩具简单,成本不高,适合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幼儿园采用,农民负担得起。
如:抓石子,每人只备大小一致的,圆润无明显棱角,轻重适度的小石子五至七粒即可:跳板只备一块瓦片,或用废旧纸折成一个正方块即行。跳绳、抱鹅蛋前者只要一根数米长的绳子,后者只要三、五坨鹅蛋大小的石头或者砖头即行。随处可找,不花成本:自己动手就可以制作。
二、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娱乐性。捉迷藏、拉拉羊(又叫老鹰捉小鸡)、瞎子追跛子、丢帕子,都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对幼儿很有吸引力。如:“瞎子追跛子”,很多小朋友围成一圈坐着 蹲着,有一个幼儿蒙住双眼做瞎子,另一名幼儿右手绑在左腿上做跛子,都在圈中。跛子口含哨子吹响,瞎子就去捕捉,跛子逃跑。在一追一逃中,做出许多滑稽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颇具娱乐性,幼儿们很爱玩。让幼儿们活泼、开朗,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其组织纪律性。
三、民间游戏有很强的随机性。
民间游戏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随处都可以玩,随时可以玩,人多人少都可以玩。如:抓石子、跳板、踢毽、跳绳、打陀螺、滚铁环等。当然,抓石子适宜在夏天,跳板、跳绳适宜冬天。冬季热量不足,蹦蹦跳跳可以增加血液循环,身体发热抵御寒冷,有利于幼儿身体发育,健康成长。抓石子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注意力集中,技巧性也很强。棋类活动如走“和尚棋”可以锻炼孩子的智慧和观察力,也适合夏天开展。
四、民间游戏花样翻新,形式多变,有很强的趣味性。如:翻花被单,一个绳套两个人对完,靠十个手指头就可以翻出花被单、双双筷、牛股眼、凤簸等多种花样。跳绳可以单人跳,双人跳,许多人一起跳,集体轮流跳等。踢毽子可以单腿踢,也可以双腿踢,盘腿踢,拐腿踢,倒着踢等。初学者可以在毽子上系一根绳子拎着踢,熟练后就可以变着花样踢。颇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
幼儿阶段达不到这个要求。假如我们幼儿教师掌握了这些活动技巧,就可以表演给幼儿看,让幼儿模仿,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民间游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随机性好,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学活动中引进民间游戏,可以让传统得到传承,让幼儿的娱乐丰富多彩。有的游戏还配有儿歌,孩子边玩边唱,有的配有问答对白。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可以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生活,体验生活,增长知识。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些民间游戏还配有儿歌,生动有趣,琅琅上口,易诵易记。孩子边玩边唱,既享受了快乐,又锻炼了口才,增强体质。如:圆米花,配有儿歌:“圆米花,圆又圆,新嫁的姑娘来拜年,收拾打扮远路来。”众问:“姑娘,吃饭没得?”答:“吃了。”又问:“姑娘洗脸没得?”答:“洗了”大家一哄而散,四处躲避。姑娘随便抓住一个,继续玩。
玩穿花游戏时,孩子手牵手成一排。一头问:“鹦哥、鹦哥,你到哪去?”一头答:“我到朝门去。”问:“朝门有多高?”答:“千尺万丈高?”“朝门有好矮?千尺万丈矮?”“一匹骡子四匹马,接你鹦哥过来耍。”大家高举手,被邀方牵着手从对方孩子的腋下钻过去。
2、有的游戏可以在玩中让孩子认识自然或学习地理知识,体验生活。如:“放花雀。”先让孩子们各要一种树名,放雀子的人说:“我有一只花雀儿,嘴儿尖尖,尾儿翘翘,笃的一声飞走了。大家问:“飞到那里去了?”放着答:“飞到桃树上去了。”得桃树者立即回应:“没得。”大家问:“飞到那里去了?”桃树回答:“飞到松树上了。”„„如此进行下去。直到有人答错,或反应不过来,被罚唱歌、跳舞,讲故事后又重起。这种游戏还可以改成“坐飞机旅行。”雀子换成飞机,树子换成城市。开飞机者仿报务员说话:“各位旅客请注意,北极的飞机就要起飞了。”大家问:“飞哪里?”答:“飞贵阳。”„„形式一样,增加儿童旅游的兴趣。
3、有些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养成大胆、心细、勇敢、机灵的性格。如:“抱鹅蛋。”用三坨鹅蛋般大小的石头做鹅蛋。一人做母鹅护蛋。蛋放在身下,脚、手触地趴下护着,不能抓在手中。四周小朋友来抢鹅蛋,但要防备脚不被护蛋者蹲着。抢蛋者接近时,护蛋者可以用脚去蹲、踩抢蛋者的脚。若蛋没被抢光而蹲中别人,则要被罚唱一首歌,或跳一个舞。抢得蛋又未被踢中者,被称为英雄,给与一定的奖励。
4、有些游戏可以让孩子体验生活,学习生活,养成团结、互助、协作的精神。如:“办家家”、“接新娘”等,是孩子们爱玩的游戏。玩时孩子们有分工,有合作。有的搓泥团做粑粑,有的搓泥挑做面条,有的掐嫩叶做菜菜„„,各人发挥想象,做完端来放在一起,各自介绍个人的菜肴,然后大家用树枝做筷,装着吃得很快乐的样子。
总之,民间游戏有助于养成孩子的亲和性格。在游戏中,需要大家参与,互谅互让,有分工,有合作。接触面广,朋友多。可以克服孩子唯我独尊、霸道、撒娇、孤僻、木讷等诸多不良缺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活泼、开朗、亲和的性格,又可以培养孩子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游戏中,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可以品尝失败的滋味。在老师的鼓励下,可以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性格,体验社会竞争,增强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在引进民间游戏进幼儿园的工作中,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分析,对于危险性大的游戏、有一定副作用的游戏不能引进。同时,要防止儿童去接触电子游戏,免得对孩子的实力、性格、身体造成不良伤害。
第三篇:如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成长
我们不能过分限制幼儿的游戏场所,把知识区的活动和角色游戏绝对孤立开来,而是应该顺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想法和玩法,利用这些机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因为只有当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才会对物品进行假想,展开模仿与想象,这样就使材料的游戏意义大于材料本身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需要,特别是在角色游戏中孩子通过模仿与想象,创造性地反映自己所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人物、事件,轻松愉快地学习、积累适应社会生活的早期经验。虽然没有成人的指导和参与,幼儿同样可以自发地有声有色地进行角色游戏,但是幼儿在充满游戏氛围、材料丰富多样的区域里,在环境与材料的联想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就更生动、更富想象与创新,并且随着操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均能在角色游戏中得到满足,因此角色游戏不仅带给幼儿欢乐的童年,更是引领幼儿愉快成长的特殊学习方式。为此,幼儿园的活动室、走廊甚至盥洗室等等角落,被教师尽可能地利用起来,为幼儿设置了多样化的“游戏乐园”。在这片游戏天地里,教师与幼儿、家长一起收集的材料,经过摆放营造出“家”、“饭店”、“超市”、“理发店”„„等等氛围的活动区,吸引了幼儿在这里玩着不同的“角色”,那孩子究竟在玩什么?怎样玩的?玩得快乐有意吗?教师该怎样处理自己的教育地位呢?就让我们一起到游戏中,去观察去感受几组游戏片段,在思考与实践中,引领幼儿一起畅游“游戏乐园”吧。
(一)宽容“违规”行为,让幼儿主动发展,大胆创新
“娃娃家”里,有小巧精致的餐具、家具、电器模型,有造型逼真的蔬果,有各式点心,„„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足以保证“爸爸”、“妈妈”随心所欲地选择材料,进行“炒菜”“做饭”,“带娃娃”。你看,扎着两只小辫的叶儿细心地把彩纸剪成一丝一丝的细条,放在“锅”里翻炒了几下,端到桌上边招呼大家,边自我夸耀:“快来尝尝我做的菜,这黄的是笋丝,红的是肉丝,白的是香干丝,色香味齐全!”大家高兴地坐下来品尝,忽然“爸爸”觉察出这些菜丝是他刚才从“照相馆”带回的“照片”剪成的,就大声嚷嚷道:“你剪坏了照片,赔给我„„”,一帆、彤彤几个见状,也说要告诉老师,叶儿见势吓得哇哇大哭,原本开开心心的欢乐气氛一下全搅了。游戏就此终止,我边安慰叶儿,边与围过来的幼儿讨论:“彩纸有什么用处?”“什么游戏也需要彩纸?”“象这样的彩纸还有其他东西,老师没有摆在你活动的区域,可是你做游戏时又需要它们,到哪儿去取呢?”经过讨论,幼儿理解了叶儿的行为出于游戏需要,可以谅解,由此也推出了“宝物箱”的设置,解决再次出现的材料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认为叶儿剪坏了“照相馆”里的彩纸,甘愿放弃游戏中“品尝”的过程而加入指责叶儿的行列,使本来还沉浸在游戏欢乐中的叶儿刹那间失去了创新带来的成就感,而为自己的“破坏”行为感到担心害怕。幼儿园里创设游戏的环境,初衷就是为了回归幼儿喜欢自由自在活动的天性,离开教师的“指挥棒”,让幼儿享受自然发展的活动乐趣。我们也常常鼓励幼儿利用玩具、寻找替代物、半成品进行创新游戏,应该说叶儿的行为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情,难道就因为使用了“照相馆”的材料就要全部否定吗?,为什么孩子们都认为这张彩纸不能改变它的用途,随意剪开来?追根究底是我们津津乐道的活动常规在作祟,常规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游戏秩序,方便于我们的日常管理,然而过于细密的常规常常变作绳索捆住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成为行动的包袱,幼儿由于不能完全把握那些行为是允许的,为了避免出错就克制、压抑自己的游戏行为,久而久之幼儿就习惯于使用教师设置的“道具”开展游戏。
“彩纸事件”使我们意识到,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幼儿发展游戏情节,游戏的环境不是模仿生活的“舞台”,幼儿必须有选择材料的自由,才能在操作中发挥出主动性,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精简不必要的活动常规,特别要废除那些为了方便自己管理工作而用来约束幼儿行为的所谓规则,在这起“彩纸事件”中,如果不是“常规”要求幼儿不能随意使用其他区域的材料,也就不会有指责叶儿“破坏”行为停止游戏的现象,或许我们的幼儿也不会顾忌这样那样的规则,而压抑自己的活动,那么我们的游戏中类似叶儿的创新行为就能大量涌现出来,我们的游戏也就更精彩更生动。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不能图省事,用规则来统一、限制幼儿,而是应该关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反映,视不同的情况分析幼儿的违规行为,及时理解幼儿的意图和需要,给予材料、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让幼儿在模仿与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反映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在与同伴一起享受快乐游戏的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逐渐成长起来。(二)关注弱势幼儿,让幼儿共同游戏,共同发展
“小医生”在用“听诊器”给几个幼儿“看病”,接下来轮到“护士”给他们“打针”了,杰非常羡慕正在游戏的幼儿,而“医生”毓以人太多为由,拒绝杰加入到游戏行列,杰无奈又到别的区域转了一圈,又来到“小医院”里,这次毓动员“护士”一起阻拦杰,不让他坐下来“看病”,这下杰生气了,一把抢过“听诊器”,拉扯中听诊器断线了,毓大声说:“老师,我们在好好地游戏,杰捣乱把听诊器弄坏了。”而杰嘟嘟嚷嚷重复着:“我也要玩,我也要玩。”毓对他吼道:“你什么都不会,你只会拆坏玩具的,不要你玩。”我自然明白毓和杰两人各自的心理想法,一边与他们修复“听诊器”,一边与他们交流,“杰不懂怎样使用听诊器,我们这么多做游戏的小朋友,谁能教会他呢?”“如果是你,大家都不让你游戏,你的心情又会怎样呢?”后来,毓和其他幼儿接受了我的建议,让杰扮演“病人”,在看病中学习怎样使用“听诊器”。
我们平息了这例源于幼儿能力之间差异悬殊引发的矛盾冲突以后,不禁对我们的角色游戏的环境与组织方式产生了思考。因为随着幼儿从小班升入中、大班,角色游戏也要从平行游戏向联合游戏、合作游戏过渡发展,期间能力强的幼儿会在游戏中显出自己的优势,不管是轮换角色还是轮换区域,他们都能处于主角地位,有些幼儿还喜欢支配别人配合他们的游戏,如果习惯于这种局面而不加以改变,一些幼儿就会产生“骄气”与“霸道”,另一些幼儿也会失去主见听从于别人的支使,少数幼儿还会失去游戏的机会。喜欢游戏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来说你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他们越是渴望得到他,如果多次不能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一类幼儿会主动退却,失去进取心与积极性,另一类则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心理受挫,更是失去了成长过程中特殊的学习途径。
因此,游戏的过程不是放任自流的过程,也不是坐等幼儿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应随幼儿游戏中不同的进展情况,成为他们的“玩伴”,“支持者”、“引导者”等等适合于当时情景中的不同角色,所以遇到上述事例教师首先应该干预幼儿的游戏,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援助,既可以是物质上的支持,让水平相差不多的幼儿重组游戏玩伴;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去,担任游戏中的“配角”,用语言等形式协调、平衡幼儿之间的差异,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游戏,总之教师既要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也要观察幼儿之间的差异,特别要关注弱势幼儿,让他们也能享受游戏带来的欢乐,在游戏中成长起来。(三)倾听幼儿心声,让幼儿展现个性,发展能力
科学区里辰辰把“钓鱼”游戏里的磁性“小鱼”搁在桌上,用小棒蘸着气味瓶里的糖醋、酱油加工“糖醋小鱼”;美工区里佳佳利和同伴用橡皮泥和其他辅助材料制成的“蛋糕”以后,玩起了“过生日”游戏;“娃娃家”里的枫枫、敏敏抱着娃娃躲进了午睡室,在里面轻轻地唱起了《摇篮曲》;„„
我们常会发现幼儿不是游离了知识性区域的活动目标,就是看到幼儿离开了指定的游戏地点,而有的教师不经过深入的观察,就想方设法引导幼儿回到原来预设的活动中去,却不知幼儿的游戏受到教师干预时,很少再会有幼儿继续坚持下去,粗心的老师也就很少能够体验到这些有着独特个性的幼儿,在中断活动以后内心产生的失落感。其实幼儿也有其独特的个性,他们有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每个幼儿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有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因此,我们不能过分限制幼儿的游戏场所,把知识区的活动和角色游戏绝对孤立开来,而是应该顺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想法和玩法,利用这些机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因为只有当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才会对物品进行假想,展开模仿与想象,这样就使材料的游戏意义大于材料本身的意义。上述事例中幼儿从“蛋糕”联想到“过生日”,从“睡觉”需要安静联想到带娃娃离开热闹的区域到午睡室活动,这都表明了幼儿的想象上了新台阶。事实上幼儿游离其他区域的活动目标,也是生活经验的反映,幼儿对物品的象征性想象水平是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建立起来的。幼儿能够自觉地以物代物,展开联想角色游戏的情节便会有所发展,这样就使幼儿的心理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思维活动变得频繁,就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走进幼儿的世界,了解幼儿,仔细倾听他们的心声,观察幼儿的言行,呵护幼儿探求事物的兴趣,让幼儿用自己创造的替代物进行角色游戏,保证幼儿在宽松开放的活动氛围里,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学习方式,以此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视角,深入幼儿的游戏之中,了解幼儿的需要,协调幼儿之间的矛盾,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发展。
第四篇: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大多数教师怕乱、怕麻烦、怕出事故,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权力。即使游戏时,也是集体游戏多,自由活动少;智力游戏多,其他游戏少;幼儿独立完成少。孩子们规规矩矩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集体游戏,抹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禁锢了儿童的创造力,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针对上述弊端,我们在一日活动中,逐步开展了小型多样、开放、任幼儿自主选择的游戏,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我认为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玩具——球,因此球类游戏格外受孩子们的欢迎。我们要创造空间,创造条件开展球类游戏活动,让每一个在园的孩子运动起来,健康起来。球类游戏原本是件多么快乐的事,但当游戏与掌握技能、练习基本动作、完成教育目标等联系在一起时,就不一定快乐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们在球类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让游戏成为快乐的体育运动。
一、游戏中创建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
1.营造氛围,游戏处处充满快乐。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他们喜欢模仿、善于发现,但由于知识经验的匮乏,动作发展的不协调,对老师提供的活动材料兴趣不高,时常出现抱着一个大皮球到处跑,有的甚至不愿意参与活动,独坐一旁。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不高,需要我们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激发他们对球类游戏的兴趣。首先在每次活动中,我们应根据活动内容选择不同的背景音乐,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音乐,在幼儿练习过程中配播轻快乐曲,这样除了能活跃活动气氛外,还能减轻幼儿运动的疲劳。其次创设活动情境,如“森林运动会”中,我布置了大树、草地,让小朋友扮成小动物;架一条有一定高度的橡皮筋作“铁丝网”,用自制球作“炸弹”;用五颜六色小气球挂在横杆上,让“小海狮”练习顶球。尽管锻炼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孩子们累得满头大汗,但他们游戏时兴趣不减。从孩子们欢快的眼神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快乐运动的渴求和满足。
2.激活材料,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我们在球类活动中投放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器具,如:羊角球、按摩球、小足球、小篮球、投篮筐等,还有我们自制的水果球、五彩球、毛毛球、橄榄球、保龄球、流星球等。为了让小班孩子爱上玩球,小班的老师和阿姨还专门为孩子们制作了动物布球,有熊猫球、小猪球,还有可爱的青蛙球;更有专门为幼儿球类游戏制作的辅助材料,如手球棒、过山洞、大口袋、梅花桩等。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多种适宜的玩具、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如体育运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各种球类玩具,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两人一起玩淘淘乐抛接球;对足球感兴趣选择足球;不太会拍皮球的幼儿就可以选择卡通皮球,因为卡通皮球不仅漂亮,弹跳性也好一些。这样,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器具,还玩出不同的玩法,兴趣越来越高,思路越玩越广,自信心越玩越强,身心也越玩越健康。
二、游戏中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
1.体验快乐,变统一为自主。
做想做的事就会快乐,被迫做不想做的事或不会做的事就不快乐。球类游戏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正是通过各种游戏,才使运动器具“活”了起来,使孩子在球类游戏中从模仿走向探索,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例如在“抛抛乐”体育活动中我设计了青蛙捉虫的游戏,把青蛙球往上抛,让它去捉网上的小青虫。幼儿主动探索怎样让“青蛙”“跳”得高的方法,兴致勃勃,每每青蛙球碰到小虫发出铃铃的响声时更是欢呼雀跃。如果把幼儿学习玩球比作航船,那么真正的舵手不是教师,而是幼儿自己。在指导幼儿玩球的实践中,我们变“以集体游戏为主”为“以分散活动为主”,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主锻炼机会,使幼儿在与周围的人或物互动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发展基本动作技能,同时形成对人、对事、对物的正确态度,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例如在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羊角球、小篮球、流星球让幼儿自由选择,先让幼儿分散自由玩,教师在一旁观察幼儿的玩法。当幼儿尽情地玩了以后,教师再让玩得好的幼儿来介绍他们的方法,并组织幼儿集体练习。这样分散集中交替进行不仅能调控幼儿的运动量,还能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
2.和谐互动,用幼儿喜欢的方式指导。
教师、幼儿是游戏中的两个角色,在体育活动中无论教师还是幼儿的心理与行为变化都会给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我们提倡老师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开怀大笑,一起做动作,这样对幼儿的积极参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指导开展活动:
教师提供、创设活动材料与情境,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去发现玩法,并通过幼儿的实践、验证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指导练习并巩固,从而使幼儿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参与,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展,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主动探索法,比如中班游戏“让球动起来”,老师出示刺猬球,引导幼儿想出办法:“怎样不用手使刺猬球动起来?”幼儿在自由尝试、探索、实践过程中“用脚、用肩膀、膝盖、头”等部分让球动起来,老师提供垫板、勺子、盒子等辅助材料,幼儿通过再次实践,运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然后老师总结,帮助幼儿巩固已有经验,内化为新的经验。
让幼儿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到运动的各种乐趣,产生对运动快乐的体验,并逐步养成运动的习惯,这便是很受孩子们喜欢的体验教学法。比如在玩卡通皮球游戏中,我组织了森林音乐会,让孩子们扮演小动物,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之中。在滚球碰铃铛的过程中,幼儿体验趣味,体验乐趣,提高兴趣。
把球类动作的要领、规则变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在学习球类基本动作和技能时结合儿歌的朗诵,使幼儿在理解儿歌的同时记忆动作要领或游戏规则,这种形象生动的方法叫儿歌辅助法,它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对于小班幼儿尤其有效。比如和毛毛球玩游戏时,教师编了儿歌:“毛毛球,真调皮,变成小马跳一跳;毛毛球,玩累了,牵着小手摇一摇;毛毛球,睡着了,背着身上轻轻走。”
三、让游戏活动延伸到各个角落
随着球类游戏的开展,孩子们对球类游戏的兴趣与日俱增,面对这一情况,我们非常注重游戏活动的延伸。
1.天天有乐——游戏延伸到每天的户外活动中。
每天的户外活动,操场上球类玩具满场开花,小班宝宝拿着可爱的小猪球、青蛙球、熊猫球在玩你追我赶的滚球游戏;中班的孩子对小篮球有浓厚的兴趣,正玩“勇闯三关”的球类游戏;大班的花样拍球玩得有声有色,快慢变速拍、双手交替拍、转圈拍、两两合作拍„„在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孩子们获得新的玩球方法和经验,促进幼儿动作及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2.家长参与——球类游戏进入家庭。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球类游戏的浓厚兴趣,幼儿园开展了球类游戏亲子运动会中,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羊角球接力、推车运球、双棍夹球、袋鼠投球等游戏,这些具有趣味性、合作性、竞赛性的游戏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玩球的乐趣,更激发了孩子与家长的亲情,同时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了我们开展球类活动的意义和做法,掌握了家庭开展亲子球类游戏的方法,一些家长为孩子选择的玩具中多了皮球,有的家长还自制了不同的球类玩具和孩子一起游戏,使球类游戏从幼儿园走向家庭。
四、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智能
为了让幼儿开阔更广阔大游戏空间,除了注重球类游戏外,还应为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我们提供了纸板上的跳舞衣、外套、儿童头型等,开展了扣钮扣、系鞋带,扎蝴蝶结、梳小辫等活动,孩子们兴高采烈,乐此不疲,非常认真,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准备了旧纸板、废布料,开展拼布块、做钱包,钉钮扣、缝衣裤等游戏;提供了布娃娃,孩子们有的给布娃娃穿衣服,有的为布娃娃绣花被,有的织围巾;通过这些游戏,自我服务能力得到了提高。
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进行科学游戏时,我们准备了小电动机、灯泡,导线,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己动手连接线路,做电动玩具;从小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为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能力,孩子们利用不同颜色的线条,编制皮带、窗帘、桌布、手风琴;用火柴盒制作火车、小船;用玉米、高梁杆制作各种交通工具、日用品;用红萝卜切成各种形体,组合成房屋、汽车、轮船;用蛋壳制作各种动物头具,灯笼;用形状颜色各异的种子、树叶粘贴各种小动物,供舞蹈、表演用的花帽子和各种形状的书签;制作简易木偶,用于各种游戏活动。
总之,游戏受到幼儿的青睐,在于它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是由幼儿内部动机引起的,是一种松散的、灵活多变、自由自在、引人入胜、能适应幼儿各种需要的活动。游戏没有强制的目的和社会实用价值,但它能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能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现实生活。游戏可以是知识性的游戏,可以是老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游戏,可以是反映社会性生活的各种主题游戏。但总的一点是,游戏要尽力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第五篇:在手指游戏中感受快乐
在手指游戏中感受快乐
音乐游戏《合拢放开》是我们小二班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手指游戏之一,每当唱到“爬呀,爬呀……”时,他们都会特开心。
一次,我们又玩了这游戏,小明小朋友突然说:“老师,我们用无名指来爬好吗?”(以前都是用食指)“好,那我们来试一试用无名指来爬吧。”“老师,我们用小拇指吧”林林说。“老师,用手心爬吧”、“用两个指头爬吧”……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道。于是我们换着手指玩这个手指音乐游戏,孩子们开心极了。慢慢地,孩子们在玩中也认识了手指头的名称。
孩子们有如此的反应,离不开老师的组织。此次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形式,改变了老师讲得多,幼儿听得多、模仿得多的模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大胆表达、大胆表现的环境,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改变了以前单一动作的模式。从孩子们的想法中可看出,动作不是固定不变的,孩子们有许多自己的奇思妙想,这是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鼓励、支持幼儿的。
另外,做手指游戏既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又能使孩子的小肌肉群得到锻炼,大大提高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及控制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我和孩子们都深深感受到了小小的手指游戏给我们所带来的无限快乐,以及暗藏着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