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5 07:5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产品加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篇:《农产品加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农产品加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概述: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农产品加工工艺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可以为本科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食品加工保藏,从事本专业的研究、管理、营销工作打下基础。

适用对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和营养学等

2、教学目的、意义与任务:

农产品加工工艺学是应用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农产品的加工保藏、包装运输等因素对食品质量、营养价值、货架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开发新型食品;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实现农产品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门应用科学。要求学生了解果蔬加工工业的起源、历史与现状、果蔬加工的基本概念、罐头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果蔬汁及其饮料的生产工艺、果酒加工的原理及加工工艺、果蔬糖制品的加工原理及加工方法、蔬菜腌制的基本原理及腌制技术、蔬菜干制原理及干制技术、蔬菜速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通过实验课开设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操作技能,重点讲授原理和方法,对难点部分组织专题讨论。

5、学时与分配:

总学时为40学时,理论教学28学时,实验、实践12学时。

6、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选上12学时

实验一: 果品罐头的加工

4学时 目的:掌握果品罐头加工的基本原理。

要求:掌握果品罐头生产的基本工艺过程,掌握罐头汤汁配制方法,水果的烫漂及护色方法,水果罐头排气方法,水果罐头的杀菌方法。

实验二:果酒的酿造

8学时

1、目的:掌握果酒酿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要求:观察了解主发酵的基本过程,掌握果酒陈酿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果酒调配的基本工艺。

实验三:胡萝卜蜜片的加工

4学时 目的:作为胡萝卜蜜片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要求:自行选择不同品种胡萝卜,前处理后进行蜜制,掌握蜜制的方法,烘干后品尝,改进加工工艺、方法。

实验四:蔬菜的腌渍

4学时 目的:掌握蔬菜的腌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要求:掌握发酵性腌渍品制作的要点。实验五:参观果汁果酒加工厂

7、课程考核要求:

本课程采用闭卷笔试,成绩分为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

二、本文

绪论

1学时 第一章:加工保藏基础

4学时

(1)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果蔬的化学组成。

(2)重点和难点:主要讲述果蔬的化学组成及与贮藏加工的关系。第一节:水分与矿物质 第二节

维生素 第三节

有机酸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第五节

色素物质 第六节

含氮化合物 第七节

单宁与甙 第八节

植物抗生素 第九节

第二章

果蔬商品化处理

2学时

(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果蔬的采收、分级、包装及运输的基本方式方法,掌握果蔬预冷及涂料处理的基本方法。

(2)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气调贮藏和通风库贮藏两节。

难点主要有气调中气体的变化规律,气调方法,气体与温度的相互作用 规律,通风库贮藏的操作要点等。

第一节 果蔬采收

第二节 果蔬分级

第三节 果蔬包装

第四节 果蔬运输

第五节 果蔬贮运前的处理

第三章

果蔬加工原理及原料预处理

2学时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果蔬加工的原理及基本知识,掌握水处理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掌握原料的贮存和预处理方法。能对新建加工厂进行初步设计。

(2)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水处理和原料预处理。

对水的软化,原料的烫漂、护色应作为难点详细讲解。第一节 加工用水的处理与净化

第二节 加工用食品添加剂

第三节 果蔬加工原料贮备

第四节 果蔬原料预处理

第四章

果蔬干制

2学时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干制的起源、历史,干制的发展方向及现状。掌握干制的基本理论,干制的基本方法,干制品的贮藏及复水方法,能自行设计干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2)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为干制的理论和方法,果蔬干燥的机理,影响干燥的因素。人工干制的方法及干制机械应作为难点讲深、讲透。

第一节 干制基本理论

第二节 果蔬干制工艺

第三节 干制品的处理及贮藏

第五章

果蔬糖制

2学时

(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糖制品的起源、历史及发展,掌握糖制品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果脯、果酱加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果脯、果酱的加工方法。

其难点主要是加工原理,即果酱的凝冻原理。第一节 糖制品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糖制品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果脯蜜饯产品工艺

第四节 几种果脯蜜饯产品加工 第五节 果酱果冻的加工工艺

第六节 几种果酱果冻的加工

第六章

蔬菜腌制

2学时

(1)了解蔬菜腌制的起源、历史及发展。掌握蔬菜腌制的原理,各类腌制品的腌制方法和腌制过程。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各类腌制品的腌制方法,主要有咸菜、泡菜、酸菜、酱菜等。其难点是发酵性腌制如泡菜、酸菜的腌制原理和方法。第一节 腌制原理

第二节 蔬菜腌制方法

第三节 腌制品的包装及贮存

第七章

果蔬罐藏

3学时

(1)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罐头食品的起源、历史和发展现状、前景,了解罐头的容器材料和原料,掌握罐头加工的原理及基本工艺,蔬菜软罐头的加工工艺罐头的败坏及预防方法。

(2)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罐头加工的原理和加工工艺。

难点有罐头杀菌工艺条件的确定,软罐头的加工工艺,罐头的败坏及预防。第一节 罐藏基本原理

第二节 果蔬罐藏容器

第三节 果蔬罐藏原料

第四节 果蔬罐藏工艺

第五节 果蔬软罐头生产

第六节 果蔬罐头的败坏及预防

第八章

果蔬汁及果汁饮料生产

4学时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掌握各类果蔬汁饮料的加工方法,要求学生了解果蔬汁制品的起源及发展,果蔬汁饮料的种类。掌握其加工工艺及主要工艺的操作方法,常见问题的处理。

(2)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果汁的加工工艺,果汁碳酸饮料的生产,果汁常见问题的处理。

其难点是果汁加工中的澄清工艺、浓缩工艺及果汁碳酸饮料加工中的配制工艺和杀菌工艺,应结合实际详细讲解。

第一节 果蔬汁种类及概况

第二节 果蔬汁加工工艺

第三节 果蔬汁加工中常见问题

第四节 果蔬汁加工实例

第五节 果蔬汁碳酸饮料生产

第六节 果蔬汁固体饮料的生产(山楂晶)

第九章

果酒酿造

4学时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讲授,学生应掌握果酒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方法,能自行设计果酒加工厂并组织生产。要求学生了解果酒的起源、历史和现状,掌握果酒的酿造原理、酿造工艺。

(2)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为果酒加工的原理和酿造的基本工艺。

其难点有果酒酿造的微生物及酒精发酵,果酒酿造的主发酵及陈酿工艺、果酒的调配及灌装等,应结合实践详细讲解。

第一节 果酒分类及概况

第二节 果酒酿造原理

第三节 果酒酿造工艺

第十章

果蔬速冻保藏

2学时

(1)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速冻的发展历史及前景,掌握速冻果蔬的原理,速冻对品质的影响,速冻的基本工艺和设备,能进行速冻的基本操作。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速冻的原理、速冻的基本工艺和速冻设备的选择。对速冻原理、鼓风冷冻设备应作为难点详细讲解。

第一节 冷冻原理

第二节 冷冻对果蔬的影响

第三节 冷冻对微生物的影响

第四节 冷冻前的原料处理

第一节 速冻方法及设备

速冻果蔬的贮藏与解冻

三、附录

1、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1]《果蔬贮藏加工学》

高海生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4 [2]《果品蔬菜加工工艺学》叶兴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 [3]《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刘兴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

2、相关信息

制定单位:农产品贮藏加工教研室 制定人:谢春阳 审核人:刘学军 制定时间:2010年7月

第二篇:数控加工工艺教学大纲

数控技术专业(专科)

《数控加工工艺》教学大纲

(审定稿)2007年08月24日

第一部分 大 纲 说 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数控加工工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必修课,其基础性内容以传统机械制造工艺为基础,密切结合数控加工的特点,是连接设计与制造的桥梁。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三种基本能力,即合理选择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基本能力;合理选择切削参数的基本能力;合理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既具有工程基础又有较高的工程文化素质,既有丰富的工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又有较强的分析思维能力,能够合理地制定中等复杂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先修课为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金工实习等。

三、课程基本要求

l、理论知识要求

(1)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了解数控加工原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选择切削参数、安排加工顺序和刀具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掌握六点定位的原理和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方法,会查阅切削用量手册和有关国家标准,养成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的良好习惯。

(3)掌握粗、精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和切削加工顺序安排的基本原则。

2、技能要求

(1)能够较正确地根据零件图选择刀具、夹具和量具。

(2)能够根据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选择切削参数。

(3)能够制定不太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刀具卡片和工序卡片。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教学按以下3个层次进行要求:

1.了解:要求对有关教学内容有一般的认知。

2.理解:要求领会有关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

3.掌握:要求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教学总时数、学分数

本课程为4学分,课内学时为72学时。开设一学期。

二、教学媒体及其相互关系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由文字教材、录像课(IP课)和CAI课件组成。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主要的教学媒体,在全方位的体现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便于学习开展自学。为此,文字教材各章增加“学习目标”、“内容提要”、“小结”等导学内容。

2、录像课(IP课)

根据教学的总体要求以及各章节的学习目标,讲授重点、难点。对于综合性的典型习题给予详细的解析。讲解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衔接并突出技能训练的重要地位。

3、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表述教学内容,包括重点知识内容多角度分析与细化的讲解、实验与操作的模拟演示以及自我检测等。其目的是配合文字教材的阅读,为学生开展个体化,交互式学习提供帮助。

三、考核说明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重要验收方式之一。学生必须完成必做作用和实验、实训后,才能参加考试。考试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形式多样、突出重点、难易适中。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并执行统一的评分标准。实验考核由各省级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考核要求安排。具体考核要求见网上公布的考核说明。

四、学时分配 序号

理论教学

课程内容

课内实践教学

课时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手段 课时数 数 手段 8 6 6 10 8 8 6 6 2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2 2 2 2 2

习题课

习题课习题课 实例分析 实例分析 实例分析 实例分析

课时

小计 10 6 8 12 10 10 8 6 2 72

备注 数控加工的切削基础 2 数控机床刀具的选择 3 数控加工中工件的定位与装夹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5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6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7 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 8 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 9 机动 总计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数控加工的切削基础(10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理论与规律,使学生能够正确标注刀具几何角度及选择刀具几何参数。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理论、规律及应用;难点是刀具几何角度的定义及标注方法,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1.数控加工工艺系统概述

2.刀具几何角度及切削要素

3.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理论及规律

4.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的应用

切屑的种类及其控制、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切削用量与切削液的合理选择。

5.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四)教学要求

1.了解数控加工过程及数控加工工艺系统主要内容

2.了解切削运动的种类及其特点

3.掌握切削用量三要素的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4.掌握正交平面参考系中刀具角度的标注方法

5.理解刀具工作角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6.了解切削层参数的度量方法

7.了解切削过程三个变形区的变形特点

8.理解积屑瘤的形成条件及其抑制措施

9.理解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0.了解切削力的来源与计算方法,理解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及影响规律

11.了解切削热的来源,理解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及影响规律

12.了解刀具磨损的形式,理解影响刀具耐用度的因素及影响规律

13.理解切屑的种类、特点及产生条件

14.理解影响断屑的因素及规律

15.掌握粗、精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16.了解切削液的种类及适用场合

二、数控机床刀具的选择(6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刀具材料的种类、基本性能、可转位刀片、代码标记方法,能够合理选择数控刀具。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刀具材料的种类及其选用,难点是数控工具系统。

(三)教学内容

1.刀具材料及其选用

2.数控机床刀具的种类及其特点

3.可转位刀片及其代码

4.数控刀具的选择

(四)教学要求

1.掌握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特点及适用场合 2.了解可转位刀片的代码标记方法

3.了解镗、铣类数控工具系统的结构类型与特点

4.掌握数控刀具选择的方法

三、数控加工中工件的定位与装夹(8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够运用六点定位原理和定位基准选择原则,为零件加工时装夹方案选择奠定基础;通过学习定位误差的种类、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典型定位方式定位误差的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六点定位原理及应用、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难点是定位误差的计算,特别是工序基准在定位面上时的误差计算。

(三)教学内容

1.机床夹具概述

2.工件的定位

3.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4.常见定位方式与定位元件

5.定位误差

6.工件的夹紧

7.数控机床典型夹具介绍

(四)教学要求

1.了解机床夹具的功能、种类及特点

2.掌握六点定位的基本原理,会使用六点定位原理分析零件加工应限制的自由度数

3.掌握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4.掌握常见定位方式、定位元件及所限制的自由度数

5.了解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

6.理解夹紧装置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和夹紧力方向、作用点的选择原则

四、数控加工工艺基础(12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工艺路线设计和工序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后续各章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定位与夹紧方案的确定、加工方法选择、刀具与切削参数选择、工序划分;难点是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偏差的确定。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2.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3.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设计

4.数控加工工序设计

5.对刀点与换刀点的选择

6.机械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

(四)教学要求

1.理解工序划分的原则及其特点

2.掌握数控加工工序划分的一般方法

3.了解常用加工方法的种类及其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

4.掌握典型工序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五、数控车削加工工艺(10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路线和工序的设计方法,制订数控车削加工工序卡片。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路线和工序的设计;难点是车削加工中的装刀与对刀技术。

(三)教学内容

1.数控车削加工的主要对象、工艺特点

2.数控车削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路线拟定

4.数控车削加工工序设计

5.数控车削加工中的装刀与对刀技术

6.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四)教学要求

1.了解数控车削加工的主要对象、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2.掌握数控车削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3.掌握数控车削加工工艺路线拟定的内容及方法

4.掌握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序设计方法

六、数控铣削加工工艺(10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够运用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路线和工序的设计方法,制订数控铣削加工工序卡片。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路线和工序的设计;难点是铣削加工中的装刀与对刀技术。

(三)教学内容

1.数控铣削加工的主要对象、工艺特点

2.数控铣削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路线拟定

4.数控铣削加工工序设计

5.数控铣削加工中的装刀与对刀技术

6.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工艺分析

(四)教学要求

1.了解数控铣削加工的主要对象、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特点及主要内容

2.掌握数控铣削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3.掌握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路线拟定的内容及方法

4.掌握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序设计

七、加工中心加工工艺(8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够运用加工中心加工工艺路线和工序的设计方法,制订加工中心加工工序卡片。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加工中心加工工艺路线和工序的设计;难点是刀具预调与换刀点选择。

(三)教学内容

1.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对象、工艺特点

2.加工中心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3.加工中心加工工艺路线拟定

4.加工中心加工工序设计

5.刀具预调与换刀点

6.典型零件的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分析

(四)教学要求

1.了解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对象、加工中心加工工艺的特点

2.掌握加工中心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3.掌握加工中心加工工艺路线拟定的内容及方法

4.掌握中等复杂零件的加工中心加工工序设计

八、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6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数控线切割加工的原理,能够制订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数控线切割加工的原理、特点、应用及主要工艺指标;难点是数控线切割加工的工艺分析。

(三)教学内容

1.数控线切割加工的原理、特点、应用

2.数控线切割加工的主要工艺指标

3.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分析

4.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四)教学要求

1.理解数控线切割加工的原理、特点与应用领域

2.掌握数控线切割加工的主要工艺指标及影响因素

3.了解数控线切割加工工艺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第三篇: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教学大纲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是生产和销售之间一个重要环节。大部农产品必须加工处理后才可利用,且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可将原料生产转化为商品生产,使农产品增值,提高经济效益。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种植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实用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会主要农产品的贮藏与加工方法,掌握本地农产品适用的农产品的贮藏加工技术,能够独立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的生产,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粮、油、果、蔬、饲料等农产品的品质理化特性、贮藏加工原理、方式等实用基础知识。

2、掌握适合当地的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并能独立进行操作。

3、初步具备开发利用当地农副产品资源,加工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绪论

教学内容

农产品贮藏加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和在经济中的地位。农产品贮藏加工的现状与发展。

教学要求

1、了解学好本节课程的意义,明确学习目的。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

第四篇:《特种加工》课程教学大纲

《特种加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特种加工

课程英文名称: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编号:0400051221 课程归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制订时间:2015年11月10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工业院校机械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及任务是:

(1)使学生了解与常规切削加工方法不同的一些特种加工新工艺。懂得可以用电、化学、热、光、声等能的形式加工材料。

(2)使学生基本掌握电火花成型加工、线切割加工和电化学加工的基本原理,机床结构,工艺规律、特点和应用范围。

(3)使学生了解超声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的基本原理、基本设备、工艺规律、特点和应用。

(4)使学生了解其他的特种加工方法和特殊、复杂、典型难加工零件的特种加工技术。(5)培养学生对物理、化学、电工、液压、机械等多门课程各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巩固并深化前期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能合理选择加工方法的基础知识,提高其解决工艺难题的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制造业发展的需求。

2.教学要求

(1)要求课堂讲解内容简练、清晰,概念正确,突出重点、难点,取舍得当,举例合适。(2)严格遵守教学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3)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分析讨论案例的作业。

3.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他与机械相近专业。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机械加工工艺课程的延续,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后讲授。先修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等。

5.学分、学时数

本课程学分数为2学分。教学总教学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验教学6学时。

6.推荐教材

《特种加工》(第5版),刘晋春、白基成、郭永丰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

7.推荐参考书

1.精密与特种加工,张建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版日期: 2011年6月。

2.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袁哲俊、王先逵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9年7月第1版。

3.精密加工技术实用手册,王先逵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4.《精密与特种加工》,王贵成等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5.《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袁哲俊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6.《特种加工》,刘晋春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4版,2004年。

8.主要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要求:

(1)主要教学方法

ppt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2)多媒体教学要求

把ppt理论教学与动画演示相结合,在教学中ppt要尽量避免文字化,要生动、形象,使学生通过图片、声音等比较直观的方式掌握知识。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1、课堂讲授内容(30学时):

绪论(2学时)基本内容:

1、特种加工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2、特种加工方法与分类

3、特种加工对材料可加工性和结构工艺性等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特种加工的定义 难点:特种加工对材料可加工性和结构工艺性等的影响 教学要求:

1、掌握特种加工的定义,了解特种加工方法与分类

2、了解特种加工对材料可加工性和结构工艺性等的影响 第一章 电火花加工(8学时)基本内容:

1、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其分类

2、电火花加工的机理

3、电火花加工中的一些基本规律

4、电火花加工用脉冲电源

5、电火花加工的自动进给调节系统

6、电火花加工机床

7、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机理及基本规律 难点:电火花加工的机理及自动进给调节系统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基本原理及机理,机床结构,工艺规律等内容。第二章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4学时)基本内容:

1、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设备

3、电火花线切割控制系统

4、影响线切割工艺指标的因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加工设备 难点:电火花线切割控制系统 教学要求:

1、了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的机理

2、掌握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的一些基本规律

3、掌握电火花线切割控制系统 第三章 电化学加工(6学时)基本内容:

1、电化学加工原理及分类

2、电解加工

3、电铸、涂镀及复合镀加工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化学加工的基本规律 难点:提高电解加工精度的途径 教学要求:

1、了解电化学反应过程

2、了解电解加工过程及其特点

3、了解电铸及电刷镀加工 第四章 激光加工(2学时)基本内容:

1、激光加工的原理和特点

2、激光加工的设备

3、激光加工工艺及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激光加工的原理和特点 难点:激光工作原理 教学要求:

1、了解激光原理与特点

2、了解材料加工用激光器

3、了解激光切割和打孔技术

4、了解激光焊接技术

第五章 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2学时)基本内容:

1、电子束加工

2、离子束加工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子束加工和离子束加工设备和应用实例 难点:电子束加工和离子束加工的基本原理 教学要求:

1、了解电子束加工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2、了解离子束加工的基本原理与特点 第六章 超声加工(4学时)基本内容:

1、超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超声加工设备及其组成部分

3、超声加工速度、精度、表面质量及其影响

4、超声加工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超声加工设备及其组成部分 难点:超声波特性及其加工的基本原理 教学要求:

1、了解超声波特性及其加工的基本原理

2、了解超声加工设备及其组成部分

3、了解超声加工的应用 复习(2学时)

2、课带实验的教学内容(6学时):(实验大纲另行制订)

实验一电火花加工实验(2学时)实验二电火花线切割实验(4学时)

三、考核方式

1、明确考查或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

2、明确成绩设定比例及设定原因

成绩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平时成绩的构成及比例为:实验报告占30%,考勤占30%,作业占 30%,课堂表现10%。

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成绩设定原因:该门课程的学习是一个有一定时间长度的过程,学生期末总评成绩不能单单根据期末考试成绩来定,而应根据学生在该门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来综合评定。

制订人(签名): 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名):年月日

第五篇:印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印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印刷设计与工艺

英文名称 Printing Design & Technics 课程代码 126047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摄影、计算机图形处理I、插画设计、版式设计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以课堂训练的综合能力及课程作业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印刷设计与工艺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是研究现代信息社会中印刷设计与工艺制作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印刷工艺及印前设计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印刷知识、印刷工艺及工艺流程,掌握印前设计的技术、技巧,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印刷品设计及印前制作的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 材:

[1]陈志莹编著,《印刷排版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 [2]刘武辉等编著,《电脑平面设计及印前图文处理500问》,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9月第3印。参考书:

[1]杨毅臣编著,《有关印刷设计及印务的100个问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8 [2]陈琏年、张鉴等编著,《数字化印前设计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印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印刷知识(6学时)

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在培养高级设计人才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了解印刷发展的趋势。

1、印刷设计概论

2、印刷发展简史

3、印刷种类(1)凸版印刷(2)平版印刷(3)凹版印刷(4)孔版印刷

4、印刷工艺流程

5、印刷用纸

(1)纸张的用途和适应情况(2)纸张的规格

6、印刷文字(1)中文(2)英文(3)文字编排

重点:印刷工艺流程、印刷用纸。难点:印刷工艺流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印刷工艺(6学时)

了解制作工具,色稿制作以及印刷与制版技术;掌握印刷制作的方法。

1、设计制作工具

2、印刷色稿制作:(1)草图设计。(2)粗稿制作。(3)精稿制作。

3、印刷黑白设计稿制作:

(1)黑白完稿设计要点。(2)黑白稿完稿过程。(3)黑白稿的要求和处理。(4)校对的正确方法。

4、印刷与制版技术:

(1)印刷的主要工序。(2)印刷技术应用。(3)印刷制作实例。重点:印刷与制版技术。难点:校对的正确方法应用;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印刷技术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及各环节要求。第三章 设计实训(36学时)

了解印刷品设计的基本要素;掌握印刷品的设计方法;了解印刷厂主要设备及其工作流程,灵活运用计算机软件Photoshop、CoreDRAW、Illustrator软件进行印前设计。

1、印刷品的设计实例

(1)样本设计(16学时)(2)包装设计(16学时)

2、印刷厂主要设备(4学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素质和设计技巧,在反复设计实践中,使学生达到印刷设计人员所具备的能力要求: 既要有高超的设计技巧和创新的审美意识,又要全面完整地了解掌握现代印刷技术的工艺流程,把设计和印刷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精致美观的印刷品。

利用计算机印前技术,在进行设计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多种图文设计软件的综合运用,炼就表现印刷设计作品的具体技巧与方法。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丰富实践知识和技能。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计算机制作、课外作业、实习、测验考查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以直观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现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

学获取知识,增加现场教学课程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3)计算机的应用

安排学生上机进行印刷品的设计和方法的尝试。

(4)对外语的要求 了解和掌握专业术语词汇 2.教学辅助资料

印刷工艺流程实物资料、印刷设计与工艺试题库,印刷设计与工艺CAI教学软件。

3.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课外作业:(完成课堂设计)

样本设计一本(最少8P)包装设计一件(2)答疑和质疑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

4.课程设计

本课程为48学时。本课程第一阶段为印刷工艺及流程等理论知识,第二阶段为印刷品设计实践。

5.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取最终结课作业和平时作业成绩相结合的方法,作为考核标准。

执笔人:陈志莹

《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中外工艺美术史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Chinese arts and foreign fine arts 课程代码 126048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2 总 学 时 32 先修课程 无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考试课;期末考试占学期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30% 课程概要

中外工艺美术史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艺术设计方向)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中外工艺美术发展历史、造型、工艺、装饰及审美规律的专业基础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对中外工艺美术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外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规律,掌握人类的生活方式及其审美变化的规律,指导设计实践。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海天.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1 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8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原始社会的生活状况,理解彩陶、石器工艺的制作及装饰方法。

重点:彩陶工艺的制作及装饰方法。难点:原始社会的工艺文化。

第二章 夏商周春秋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夏商周社会的政治制度背景,理解青铜工艺的制作及装饰方法。

重点:青铜工艺的制作及装饰方法。难点:青铜工艺的制作及装饰纹样。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秦汉社会的发展概况,理解画像石、画像砖的装饰及意义。

重点:画像石、画像砖的装饰手法。难点:画像石、画像砖的文化涵义。第四章 六朝隋唐的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六朝的宗教文化、隋唐的工艺制度,掌握陶瓷及金属工艺。

重点:瓷器的发展及唐代的金属工艺。第五章 宋代的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理解宋瓷的窑址分布、制作及装饰工艺。

重点:宋瓷的窑址分布、制作及装饰工艺。难点:宋瓷的装饰工艺。

第六章 元代的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元代的审美风俗,了解青花的制作及装饰。

重点:青花的烧成工艺。

难点:青花的烧成工艺。

第七章 明代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明代的社会制度及染织、金属艺术,重点掌握陶瓷和漆艺的发展。

重点:明代陶瓷不同时期的发展。难点:明代陶瓷的制作装饰工艺。第八章 清代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清代的染织和漆艺,了解清代陶瓷的发展变化。

重点:陶瓷艺术。

难点:陶瓷的分期及装饰手法的变化。第九章 古代埃及的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埃及的自然环境及宗教文化,理解埃及的陶艺、玻璃、金属工艺的制作及装饰。

重点:埃及的陶艺、玻璃、金属工艺的制作及装饰。

第十章 古代两河流域的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分布,掌握两河流域的金属工艺。

重点:两河流域的金属工艺。难点:两河流域的石工艺。

第十一章 古代波斯的工艺美术(讲课1学时)

了解波斯的文化背景,掌握波斯的陶器、金属制品的造型工艺。

重点:波斯制陶、金属工艺造型语言。第十二章 古代印度的工艺美术(讲课1学时)

了解印度的宗教文化,掌握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工艺。

重点:印度的宗教工艺品。

第十三章 古希腊、古罗马的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希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理解希腊的制陶工艺,了解罗马的历史环境,理解罗马的金属工艺。

重点:希腊的制陶工艺、罗马的金属工艺。难点:希腊的制陶工艺装饰涵义、罗马的金属工艺的文化背景。

第十四章 伊斯兰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了解伊斯兰的宗教文化,理解伊斯兰的金属和染织工艺。

重点:伊斯兰的金属和染织工艺。第十五章 古代日本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日本的历史分期,理解日本的制陶、漆艺。重点:日本的文化发展对工艺的影响。第十六章 古代非洲、美洲、大洋洲的原始文化(讲课2学时)

了解地域分布,理解非洲、美洲、大洋洲工艺的文化意义。

重点:非洲雕塑艺术、美洲的石器艺术、大洋洲的雕刻、木器艺术。

难点:非洲、美洲、大洋洲的工艺的文化意义。第十七章 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

了解政治背景,理解巴洛克、洛可可工艺的特色及形成原因。

重点:巴洛克、洛可可的室内装饰及用品的装饰特色。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课外作业、考试考查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

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插播教学录像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工艺史幻灯片、录像片,CAI教学软件。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习题课:安排在夏商周、秦汉、唐、明清、古希腊、罗马、波斯工艺美术等章节中。

(2)课外习题

安排在宋代工艺美术、古代非洲、美洲、大洋洲工艺美术等章节中。

(3)答疑和质疑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 4.课程设计

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设计时间为十六周,第二、三、十三周安排课堂作业,第五周和第十六周安排课外作业,其余课时为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

要求:书面问答题作业四份或图案临摹形式作业两份。

5.考试环节

采用笔试,用试题库命题,题型分为: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执笔人:张爱玲

《卡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卡通设计 英文名称 Cartoon Design 课程代码 126049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素描II、色彩II、国画、图案、计算机图形处理I、计算机图形处理II、插画设计、图

形创意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以课堂训练的综合能力及课程作业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卡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研究影视动画创作的主干选修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主要学习卡通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技法,使学生了解卡通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掌握卡通设计的创意方法和表现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熟练运用概括、变形、夸张的手段表现视觉形象的独立创作能力,并学会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设计制作卡通形象,为影视动画创作奠定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 吕江著,《卡通造型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 袁晓黎、朱方胜著,《卡通绘画技法》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参考书:

[1] 安徽美术出版社著,《卡通创意形象资料》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 斯蒂芬•维特罗(美)著,《数码卡通的图形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3] 宣森著,《彩色动画资料》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概述(1学时)

主要学习卡通设计的目的、作用与意义,了解怎样科学、规范、严谨、系统的学习卡通设计,正确认识卡通造型训练中常见的问题,同时了解现代卡通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卡通设计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第二章 卡通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法(3学时)

了解卡通造形设计的分类和表现风格,现代卡通造形设计的特点及要素剖析,学习运用具象与抽象的表现形式表现卡通造形,掌握写实、变形、夸张、概括、扭曲的手法以及拟人与物化的方法表现卡通形象,学习卡通设计的构图与风格、背景和氛围、简笔与繁笔、手稿与草图及文字在卡通作品中的运用。

重点:卡通设计的写实、变形、夸张、概括、扭曲手法的表现,构图与风格、背景和氛围、简笔与繁笔、手稿与草图。

难点:熟练掌握写实、变形、夸张、概括、扭

曲的手法表现卡通造形。

第三章 卡通设计的创意与设计制作(2学时)

学习如何培养训练卡通素质的独特视角,熟练技艺与素材积累,怎样将精湛的画技与超强的设计能力相结合,掌握卡通设计的创意方法和技巧,卡通设计的创作程序和制作方法。

重点:掌握卡通设计的创意方法和技巧,卡通设计的创作程序和制作方法。

难点:卡通设计的创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第四章 卡通设计优秀作品赏析(2学时)

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一些优秀卡通设计作品、幻灯片、录像片及范图的讲评与欣赏。第五章 卡通设计创作实践(16)

运用学习掌握的卡通设计创意方法与技巧,以儿童题材的短片故事或民间传说为素材,进行卡通设计创作的课堂训练与辅导,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卡通系列设计的创作能力与手绘表现能力。第六章 计算机卡通设计制作的应用(24学时)

学习运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卡通作品,掌握Photoshop、Coreldraw、3D Max等软件对卡通设计创作的表现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具有独立使用计算机制作完成现代卡通设计创作的能力。

重点:运用Photoshop、Coreldraw、3D Max软件对卡通设计创作的表现方法与技巧。

难点: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对一些卡通设计特殊效果的表现。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优秀作品赏析、专业技法及创意思维的训练及讲评、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课程作业创作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与讲评、启发与思考、答疑与质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设计与制作及富于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课堂训练中,采用集中与个别辅导的方法,因材施教、突出特点,并注重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结合起来,同时在进行创意草图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 5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堂讨论、测验、自评及讲评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幻灯片、录像片及卡通设计范图等教学手段授课及讲评,课堂实际动手训练,辅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卡通设计作品的制作完成。

(3)计算机的应用

学习运用Photoshop、CorelDRAW、3D Max软件设计制作卡通作品,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一些卡通设计作品特殊效果的表现与制作。

2.教学辅助资料

本课程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录像片及卡通设计范图等。

3.课上练习、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课上练习:

由教师现场辅导每章节课上实践,如:卡通创意设计及制作专题练习等,同时增加课堂研讨、快题测试和创意解说等环节,并在创作完成后进行讲

评。

(2)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可完成课上练习内容,或根据实际课程需要由任课教师拟定适当的设计课题。

(3)答疑和质疑

在课上练习辅导中采用将集中与随时安排答疑和质疑相结合的方式。

课堂作业:以儿童题材的短片故事或民间传说为创作素材,完成一组不少于20幅卡通设计连环画作品。要求卡通设计原创性强、形象生动、情节感人。其中10幅为手绘完成,另10幅为计算机制作完成,作品情节须完整。

4.考式环节

本课程采用以课堂训练的综合能力及课程设计作业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

执笔人:马振龙

《装饰雕塑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装饰雕塑Ⅰ

英文名称 Ornamental Sculpture Ⅰ 课程代码 1260506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学 分 3 总学时 48 先修课程 装饰艺术、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素描Ⅰ,素描Ⅱ。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作业形式评定,动

从创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具备规划设计与执行雕塑的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王琳、乐大雨.装饰雕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

贡布里奇.秩序感.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范景中.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4学时)

1.装饰雕刻的概念 2.材料、工具及表现技法 3.创作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 图稿设计(8学时)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大体已把握装饰雕刻的基本特性后,要求学生以图稿的方式、设计装饰性雕刻方案二个,包括动物圆雕主题和植物浮雕主题各一幅。设计重点:装饰性效果丰富、装饰设计的内容充实,符合主题的要求,构图要均衡完整和谐。6 物母题圆雕和植物母题浮雕为结课成绩占70%,草图设计为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

装饰雕塑术设计专业装饰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选修课。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建立学生雕塑本概念,装饰艺术的基础理论和掌握雕刻的方法与熟练材料的特性,并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内容可以保持传统特性也可以大胆创新。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反复讨论,修正并灵活运用装饰语言和把握材料特性。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雕塑特点进行艺术构思、设计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个性化图稿。

难点:装饰语言的灵活运用。第三章 创作实践(36学时)

学生已对雕刻用的工具和材料有了基本的知识,并已完成设计图稿。在工作室中,要求学生先用雕塑泥进行圆雕模形制作,后二十六学时进行浮雕创作。在模形定案中让学生体会平面与立体雕刻中光影效果的差异,体会材质的美,并感受材料与质感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性。

重点:通过实践来体会工具、材料、与质感的关系。

难点:雕刻技法的灵活掌控。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优秀作品的欣赏,课题创作实验: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在专业技法与创意思维训练中让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创意草图进行讨论及讲评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幻灯片、范

图等教导手段授课及讲评。采用课堂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

2.教学辅助资料

幻灯片、电脑教学设施、雕塑工作平台等专业设施。

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

装饰雕刻的实验即手工工艺实践课,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的特性、工具的性能和创作技法。

(2)实验内容

进行石膏圆雕和石材圆浮雕创作。4.习题、作业、质疑和答疑。

作业:设计草图10张,动物、植物母题各5张、动物母题圆雕一尊,植物母题浮雕一件。

5.课程设计

本课程为3周,每周16学时。其中,图稿设计为12学时,动物母题圆雕18学时,植物母题浮雕为18学时。以上均包括多媒体课件讲授、辅导时间。

6.考试环节

动物母题圆雕和植物母题浮雕为结课成绩,占70%,草图设计为平时成绩占30%。

考试形式

本课程采取课堂作业形式为考核标准。课堂作业:动物圆雕高40cm一尊,植物母题浮雕30×40cm一片

执笔人:张国荣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金工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金工I 英文名称 Metal Technics I 课程代码 126051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素描Ⅰ、装饰艺术、装饰雕塑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金工I以金属浮雕为主进行创作,是艺术设计装饰艺术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选修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把握金属浮雕的基本制作工艺,以及了解锻铜工具的有关内容,初步掌握金属工艺的材料特性及工艺特点,为学生以后学习金属工艺诸课程的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陈刚.雕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1 主要参考书: 张锠主.装饰雕塑设计.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9.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课堂讲授(4学时)整体了解金属浮雕的定义、范围及研究方向,注重了解金属浮雕的创作过程,以及了解工具的种类、式样、功能等,对锻铜工艺在理论上有一定了解。

重点:了解金属浮雕工艺的发展概况、艺术价值,以及其在综合材料艺术

中的重要地位。

难点:从理论上了解金属浮雕的制作及成型方法。

第二章 图稿设计(12学时)

把创意通过图稿形式表现出来,注重创新,在画稿期间,要边画边结合工艺进行理解,为制作打基础。

重点:绘制符合金属浮雕工艺制作的装饰图形。

难点:注重基本功,并注重在此基础上对装饰语言的把握。

第三章 创作实践(32学时)

对金属这种材料有初步认识,在实践过程中,掌握金属浮雕的基本成型过程,从煅烧、煅打到上色等,在教师的辅导下,能够基本独立完成金属浮雕创作。

重点:金属浮雕创作的整个过程,体会金属材料的特性。

难点:对金属浮雕煅烧和锻打的过程,掌握其中的规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上欣赏、课题创作、创作实践。

1.课堂讲授:通过讲授,引导学生对创作及制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教学辅助资料:金属工作室的各种设施。3.实验环节: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实验室各种仪器及工具的使用方法,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的完成金属浮雕创作。

(2)实验内容:金属浮雕创作的全过程,包括煅烧、煅打、过酸、上色 等。

4.作业方面:(1)尺寸:50X50cm

(2)内容:以人物为主的抽象装饰形创作两张。

(3)材料:铜

5.课程设计:本课程共计四周,每周16学时。第二周至第三周前半周创作作品一张,共24课时,第三周后半周至第四周创作作品一张,共24课时。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6.考试环节:采用随堂作业形式考试,平时作业占30%,结课作业占70%。

执笔人:柳青

《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西方现代艺术史

英文名称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odern art 课程代码 126052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1 总 学 时 16 先修课程 中外工艺美术史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论

难点:历史的发展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第二章 20世纪早期的艺术(1学时)

第一节:法国的野兽派 第二节:立体主义

第三章 德国的表现主义(讲课1学时)第四章 意大利的未来派和荷兰的风格派(讲课2学时)

第五章 俄国的有机抽象和构成主义(讲课2学时)第六章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讲课4学时)

重点:20世纪艺术发展快速的变化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难点:各流派风格之间的关联。

第七章 20世纪中晚期欧美的艺术发展(讲课4学时)

第一节:几何抽象主义

第二节:装置艺术

第三节:新定实主义

重点:艺术表现在战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社会的关系。

难点:艺术理论与艺术表现的关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课外作业等。1.课堂讲授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等教学环节。

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片和插播教学录像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文、练习)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

西方现代艺术史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现代艺术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从19世纪以来绘画雕刻、建筑的发展和各个学派、风格的特征,理解艺术发展的规律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能正确把握艺术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内在动力和源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H.H阿纳森.西方现代美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要参考书:

佩夫斯纳.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三联书店.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19世纪的艺术发展(2学时)

第一节:印象派 第二节:象征主义 第三节:后印象派

重点:印象派的色彩理论与象征主义的象征理论。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幻灯片、录像片。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习题课:课堂讨论

课外习题:论文二篇,各不得少于三仟字。习题课授课过程中随时答疑或质疑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

质疑。

4.考试环节

采用课程作业(论文、练习)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考试形式(结课成绩):卷面论文。

执笔人:张国荣

《装饰雕塑Ⅱ》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装饰雕塑Ⅱ

英文名称 Ornamental Sculpture Ⅱ 课程代码 126053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素描Ⅰ,素描Ⅱ。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

装饰雕塑Ⅱ是艺术设计装饰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研究装饰雕塑特性的主干学科专业课之一。

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了基础雕刻技巧的能力和金属工艺技能的支持下,作进一步跨越单一材料的界限,尝试用不同的装饰材料来相结合,以创造新的装饰造型语言,开发艺术的形式表现的新领域。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王琳、乐大雨.装饰雕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

贡布里奇.秩序感.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范景中.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课堂讲授(4学时)

1.材料的特性 2.处理材料的技法 3.材料的形式语言。第二章 图稿设计(8学时)

在对材料的特性与处理材料技能的熟悉与掌握的基础下。要求学生以人物和动物为题材,设计装饰图雕图稿各一张。人物与动物造型在设计上可以用简化夸张或变形手法,突显其个性特征,并注意材料的运用与色彩的搭配所形成的肌理效果。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结合材料的运用与色彩语言的特点进行艺术构思。

难点:材料与色彩语言的掌握。第三章 创作实践(36课时)

根据学生的设计图稿来进行创作,经由学习,训练学生具备从构思、定稿、模型、制作到放大、安装、展示的完整技能。并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不同材料的组合、色彩与质感的关系和造型的规律。

课程中要求学生以可塑性的材料,将图稿的平面图形转换为立体模型,以确定其空间形态。经讨论、讲评、修正后定稿,并选定适合的材料进行雕刻制作。

学习重点:灵活运用材料的特性,造型的象征语言,并掌握成形技巧来进行艺术创作。

难点:材料与色彩语言的结合。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优秀作品欣赏、课题创作、个别辅导。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在专业技法与创意思维训练上让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组织学生对创意草图进行课堂讨论及讲评等教学方法。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2)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幻灯片、范图等教导手段授课及讲评。采用课堂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

2.教学辅助资料

幻灯片、电脑教学设施、雕塑工作平台等专业设施。

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

实验环节是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来选材而定,并在实验室中完成,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外,并启发学生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实验内容

进行石材与金属材料的综合运用。

4.习题、作业、质疑和答疑。作业:创意草图5张 模型1个

按模型完成的综合材料雕塑作品1件 5.课程设计

本课程为4周,每周12学时。其中,创意草图为12学时模型制作4学时,综合材料雕刻制作32学时。以上均包括多媒体课件讲授、辅导时间。

6.考试环节

综合材料雕刻主结课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70%,模型和草图设计为平时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30%。

考试形式:以课程中作业完成的质量为考核标准。

执笔人:张国荣

《金工饰品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金工饰品I 英文名称 Metal technics Jewelry I 课程代码 126054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素描I、素描II、素描III、金工I、装雕I、三维构成、形态造型设计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金工饰品I以单体首饰设计为主,是现代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对首饰设计的历史及发展概况有深入理解,重点学习与掌握首饰设计的创新意识及现代审美品质,增强重要工艺流程的实践能力,发挥创作潜能进行现代首饰设计与工艺制作。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邬烈炎.现代首饰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6.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课堂讲授(2学时)

简要了解首饰的历史,尤其是中国传统首饰的由来、发展、地位、审美等,了解现代首饰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从理论上了解首饰的设计及一般制作工艺,了解首饰工具的种类及创作方法。

欣赏单体首饰设计的优秀作品 重点:了解金工饰品的研究方向。难点:对制作理论的理解。第二章 图稿设计(10学时)

使学生理解首饰设计的创作方法、表现技法等,引导学生设计出创意新、思路活、工艺巧的首饰,在创意上要突破传统首饰观的束缚,向国际化现代首饰靠拢。

重点:设计稿的制作。难点:设计稿的创意过程。

制作工艺的实践(18学时)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使学生对贵金属材料的加工进行实践,掌握金属片、丝等的拆分、衔接、锻造、变形等,以及掌握各种工具在实际加工时的用途。

重点:金工饰品的制作过程。难点:金属材料的衔接、拆分。综合创作(18学时)

运用已掌握的金属工艺的技法,可以运用贵金属,也可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创作中充分把握各种材料的材质美,以及它们与人体的完美结合。

重点:金工饰品造型、材质与人体的结合。难点:金工饰品造型与人体的结合。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课堂讲授、练习实践、个别辅导、小结分析。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用讲述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单体首饰设计的基本知识。

(2)教学手段: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对首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教学辅助资料如:幻灯机、电脑教学设施、运用CAI多媒体课件欣赏

优秀范图,金属实验室的一切设备。3.作业方面:(1)尺寸:5x5cm

(2)内容:抽象的几何形表现两件(3)表现手法:运用肌理表现 4.实验环节:

(1)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操作首饰实验室各种工具,把握要领,把创意和制作完美的结合起来。

(2)实验内容:首饰套饰创作的全过程,包括煅烧、煅打、焊接、打孔 等。

5.课程设计:本课程共计3周,每周16学时。第二周至第三周创作两件,共36课时。

6.考试环节:采用随堂考试作业形式进行考核,平时作业占30%,结课作业占70%

执笔人:柳青

《金工饰品I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金工饰品II 英文名称 Metal technics Jewelry II 课程代码 126055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金属雕塑、金工饰品I、三维构成、形态造型设计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金工饰品II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艺术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装饰艺术的重要研究方向。

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对首饰设计的历史及发展概况有一定理解,重点进行设计创作,发挥最大潜质表达对现代套体首饰的理解。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邬烈炎.现代首饰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6.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课堂讲授(2学时)

一、简要了解首饰的历史,尤其是中国传统首饰的由来、发展、地位、审美等,了解现代首饰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二、从理论上了解首饰的设计及创作方法,了解首饰工具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三、欣赏套体首饰设计的优秀作品。重点:了解金工饰品套件的研究方向及作品的欣赏。

难点:对制作过程的理解。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章 图稿设计(10学时)引导学生结合人体的各个部位设计出创意新,思路活,工艺巧的首饰,创意要打破传统首饰观的束缚,向国际化现代首饰靠拢。

重点:设计稿的制作。难点:设计稿的创意过程。

主体饰品的制作(18学时)让学生先制作在造型上、用材上占主体地位的饰品,运用好装饰美的法则,突出其在整个套饰中的主体地位。

重点:主体饰品的制作过程。

难点:金属材料的衔接、拆分等具体加工环节。第四章 佩饰的制作(18学时)运用已掌握的金属工艺的技法,在主体物制作完成的基础上,制作与其相配的佩饰,制作时要注重风格的统一和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以及它们与人体各个部位的完美结合。

重点:各部位饰品的关系、风格特征,以及它们与人体的结合。

难点:对各部位饰品整体风格的把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课堂讲授、练习实践、个别辅导、小结分析。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用讲述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套体首饰设计的基本知识。

(2)教学手段: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对首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教学辅助资料如:CAI课件、电脑教学设施、金属实验室的一切设备。

3.试验环节:

(1)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操作首饰实验室各种工具,把握要领,把创意和制作完美的结合起来。

(2)实验内容:首饰套饰创作的全过程,包括煅烧、煅打、焊接、打孔 等。

4.作业方面:

(1)尺寸:每件5X5cm(2)内容:胸饰,手饰。

(3)表现手法:抽象的几何形体,或自然形体

5.课程设计:本课程共计3周,每周16学时。第二、三周创作胸饰、手饰各一件,共36课时。

6.考试环节:采用随堂作业形式考试,平时作业占30%,结课作业占70%。

执笔人:柳青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陶艺

英文名称 Pottery Arts 课程代码 126056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三维构成,民族艺术设计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陶艺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方向的选修课程,包含陶艺成型的主要技法,主要材料,研究不同材质

下的不同成型方法和表现手法,施釉方法,烧成工艺。是装饰设计方向的主干选修课程之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掌握陶艺成型的主要技法,掌握各种泥料的特性,掌握陶艺机械的使用方法,了解釉料的化学成分和施釉方法、烧成效果。从而加深对陶瓷艺术的理解,为学生在陶艺的后续课程中进行良好的创作打下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耿大海 薛慧志.陶艺设计与制作.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3 主要参考书: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吕晓庄.陶瓷工艺.1984-1985.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出版.杨永善.陶瓷造型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 成型技法简介(2学时)

了解中国陶瓷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型技法。

重点:中国陶瓷的传统成型方法。

难点:不同的成型方法所带来的不同器型效果。

第二讲 四种主要的成型方法(1学时)

了解辘轳成型、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手捏成型技法。

重点:四种成型技法均为重点。难点:辘轳成型技法。

第三讲 材料的初步认识与陶瓷造型设计基础(9学时)

了解陶瓷造型的基本特点,了解不同材料对陶瓷造型的影响,了解各种泥质的特点。

重点:不同材料对陶瓷造型的影响。难点:陶瓷造型设计的独特要求。第四讲 成型技法实践(实验36学时)

通过前三讲知识的讲解,以及教师在实验室的演示,充分掌握陶瓷成型技法,并制作出初步的造型。

重点:陶瓷造型得设计和制作。难点:辘轳成型与造型的完美。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学生课外资料、课程相关书籍的阅读、课堂实践,作业检查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讲述、作品观摩、现场示范、单独辅导和集中讲评等教学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通陶艺制作的实践来掌握陶艺成型技法知识,运用到装饰艺术的创作中来,并增加答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电脑图片播放来进行优秀作品赏析,具体示范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等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陶艺CAI教学软件 3.实验环节

⑴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们提高对自然材料(陶泥)的掌握、理解,增强学生运用自然材料(陶泥)造型的能力,最终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陶瓷艺术的工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对造型的敏锐观察力。

⑵实验内容:

①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课程中所讲的方法处理泥料,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制作所需使用的实验设备。

②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前,给学生讲解、熟悉实验设备流程、操作方法等。

③指导教师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疑难问题、注意事项等。

④实验小组为1人,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⑤选择制作完成所需的材料。4.作业与答疑

⑴作业:拉坯成型的碗4个,碗口直径16cm,高15cm;或泥条盘筑的花插2个,高度不低于25cm。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陶艺作品的制作、并且要用文字记录整个工艺制作的过程。

⑵答疑:在教室、工作室随时答疑或示范。5.课程设计

陶艺课程时间设置为48课时,其中课堂讲授12学时,试验36学时以学生制作陶艺造型为主,可按指定的技法或自选技法进行制作。

要求:有文字记录工艺实验的过程。6.考试环节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执笔人:程鸣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漆立体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漆立体造型

英文名称 Lacquer Solid Sculpt 课程代码 126057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素描Ⅰ、素描Ⅱ、素描Ⅲ、三维构成、民族艺术设计、图案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漆立体造型以漆器创作为主,是艺术设计装饰艺术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漆立体器形制作的基本方法和知识,通过制作立体漆器作品,来初步理解漆立体和漆空间的艺术的表现方式,为丰富装饰艺术的创作形式打好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乔十光.漆艺技法与艺术表现.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6.主要参考书: 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3.乔十光.漆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5.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课堂讲授(4学时)

整体了解了解一色漆器、罩漆漆器、堆漆漆器、描金漆器、戗金漆器、雕填漆器、螺钿漆器、雕漆、犀皮漆器、脱胎漆器等漆器种类的区别以及

重点:各种漆器出现的历史阶段和延续关系。难点:多种技法制作的漆器的辨别。第二章 图稿设计(12学时)

把创意通过图稿形式表现出来,注重创新,在画稿期间,要边画边结合工艺进行理解,为制作打基础。

重点:绘制符合漆器工艺制作的图形。难点:注重对装饰语言基本功的把握,并注重创作的漆器作品要与时代性相结合。第三章 创作实践(32学时)

通过前二章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运用漆艺技法能够基本独立完成一件漆器作品的创作。

重点:控制制作漆器的时间和步骤流程。难点:对漆器的形体和工艺的把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上欣赏、课题创作、创作实践。

1.课堂讲授:通过讲授,引导学生对创作及制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教学辅助资料:金属工作室的各种设施。3.实验环节:

(1)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实验室各种仪器及工具的使用方法,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的完成漆立体创作。

(2)验内容:漆立体创作的全过程,包括底胎、布灰、髹涂、描绘、罩漆、抛光等。

4.作业方面:

(1)尺寸:高度不低于30cm

(2)内容:几何立体造型为主进行创作。(3)材料:漆、木

5.课程设计:本课程共计三周,每周16学时。第一周讲授、准备材料、绘制造型图,第二周至第三周创作作品一件,共36课时。

6.考试环节:采用随堂作业形式考试,平时作业占30%,结课作业占70%。

执笔人:杨庆辉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漆壁画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漆壁画工艺

英文名称 Lacquer mural paiting Technics 课程代码 126058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漆立体造型、素描Ⅰ、素描Ⅱ、素描Ⅲ、三维构成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漆壁画是漆画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漆画的制作来了解漆艺的各种基本技法,研究漆壁画作品对空间环境起到的烘托效果。同时也是装饰绘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饰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装饰专业方向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平面漆壁画制作的基本方法和知识,通过制作漆画作品,来初步理解漆壁画的艺术表现方式,为丰富装饰艺术的创作形式打好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乔十光.漆艺技法与艺术表现.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参考书:

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3.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课堂讲授(2学时)了解中国漆画的发展由来,漆壁画和漆器之间的渊源关系,漆壁画的研究方向、创作范围以及它的发展及其前景。

重点:了解漆壁画的研究方向。

难点:对漆壁画具有的时代特征和创作方法的把握。

第一章 优秀作品欣赏(2学时)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到漆壁画的独特魅力,从而及其学生对漆材料及壁饰设计的兴趣。

重点:欣赏国内外漆壁画和漆器的优秀作品。难点:漆壁画如何与时俱进。第三章 图稿设计(12学时)

运用装饰法则,结合漆的独特语言,设计出与现代审美相吻合的漆壁画作品。

重点:开拓思路,打破传统漆壁画的观念束缚。难点:打破传统,结合环境,发挥漆的语言。第四章 漆壁画的制作(32学时)

了解铝粉漆壁画、木粉漆壁画的制作方法和流程,创作中考虑与环境的结合,通过小幅的漆画制作来展现漆的艺术语言。

重点:罩面漆和控制制作漆画的时间及步骤流程。

难点:漆壁画如何与环境相得益彰。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上欣赏、课题创作、创作实践。

1.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跳跃思维能力,在创作中培养艺术灵感。

2.教学辅助资料:漆艺工作室的各种设施,运用CAI多媒体课件欣赏优秀范图。

3.实验环节: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尽量游刃有余的运用各种工艺,能独立进行创作。

实验内容:漆壁画的创作。4.作业方面:(1)尺寸:60X80CM

(2)内容:复制敦煌壁画局部一张。(3)表现手法:表现出漆的形式美、工艺美和复制的相似性。

5.课程设计:本课程共计三周,每周16学时。第二周至第三周创作一张共32课时。

6.考试环节:采用随堂作业形式考试,平时作业占30%,结课作业占70%。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杨庆辉

《建筑壁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建筑壁饰

英文名称 Ornamental Sculpture of architecture 课程代码 126059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4 总 学 时 64 先修课程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素描Ⅰ,素描Ⅱ,装饰雕刻、公共空间设计。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建筑壁饰是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是装饰艺术专业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建筑壁饰在当前环境设计领域中,应用范围广,社会需求大,并在装饰雕刻中它占有重要的位置。课程培养学生装饰浮雕和建筑环境设计及形式与内容、装饰与功能相结合的理念、打破传统雕塑的限制,开拓造型语言新空间。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陈刚.雕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主要参考书:

王琳、乐大雨.装饰雕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林晓东.建筑装饰构造.天津科技出版社.1998.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概述(2课时)

(1)建筑壁饰的概念和功能(2)建筑壁饰的构成要素

(3)建筑壁饰的材料、色彩和表现形式(4)建筑雕刻使用的技法。

第二章 图稿设计(10课时)

在学生对城市建筑壁饰的理念有了全面的了解后,并对人体结比例有了基本的知识后,让学生应用所学得的知识来设计城市景观雕塑二件。构成材料:红砖和石材各一件。要求学生先作环境调查,找到合适的环境地点,并确定设计的主题,设计要求:

(一)符合建筑物所提供的空间限定

(二)主题的选择要能符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后草拟设计报告书二份,内容包括:主题、材料、尺寸、动线图、估价等。设计时可以用古典写实或现代简化的手法。在不断的讨论修改后定稿。设计中要灵活把握装饰的形态与色彩语言。

重点:引导学生除视觉上的形态美之外,更能灵活运用象征符号,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难点:象征符号体系的灵活运用。第三章 创作实践(52课时)

让学生对建筑壁饰从一般设计理论到完成制作安装流程有完整的了解。依照学生的设计计划书的图形。要求学生以可塑性材料,完成五分之一的模型来作为空间形体和结构力学的参考书图样。并进行讨论和修正。定案后,并依此新模形转换成与设计案相同的材质(因课时、场地、设备的限制,课程以初步设计模型为主,并在课程中导入放大理论)。并在创作实践中,激发学生去体会空间中造型设计的体量感和生命力。

重点:引导学生对材料、色彩、造型与环境的关系有新的体验。

难点:雕塑尺度与体量的掌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优秀作品欣赏,课题创作、实验。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在专业技法 17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与创意思维训练上让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组织学生对创意草图进行课堂讨论及讲评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幻灯片、范图等教导手段授课及讲评。采用课堂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

2.教学辅助资料:

幻灯片、电脑教学设施、雕塑工作平台等专业设施。

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

人体雕塑的实验课是依照学生设计的构思选材而定,并在实验室中完成设计规划书中五分之一大小的模型。要求学生熟悉石材的特性和加工工

艺。

(2)实验内容:红砖、石材的雕刻。4.习题、作业、答疑和质疑。作业:创意草图5张 1/5个模型1个

按模型完成的石雕作品1件。5.课程设计

本课程为4周,每周16学时。其中创意构思12学时、模型制作、石雕制作52学时。以上均包括多媒体课件讲授、辅导时间。

6.考试环节

石雕制作为结课成绩占70%,模型制作和设计草图为平时成绩占30%。

考试形式:课程采取课堂作业,并依其完成的质量进行考核。

执笔人:张国荣

《综合材料创作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综合材料创作Ⅰ

英文名称 intergrative material produce 课程代码 126060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4 总 学 时 64 先修课程 装饰艺术、岩彩、陶艺、漆艺、金工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

综合材料创作I是艺术类装饰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也是研究应用以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综合材料创作Ⅰ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综合材料创作方式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了解综合材料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综合材料的一些基本表现技法,以及通过运用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来提高学

生的艺术表达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陈心懋.综合绘画 材料与媒介.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1.主要参考书:

[英] 雷.史密斯编著.美术家手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5.[英]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概述(4学时)

主要诠释综合材料艺术的概念,其历史渊源及其在不同时期中艺术形态的不同特征。

重点:综合材料艺术在相关边缘艺术中的混合性。

难点:了解并清楚认识由于材料的分类和表现技法的不同而形成的各种艺术创作中综合材料艺术的综合丰富性。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章 认知综合材料艺术的工具和材料(4学时)

主要介绍综合材料表现技法中所涉及到的各类工具和材料。

重点:简单了解和掌握综合材料的分类、在不同分类中的不同分工和特殊机能。

难点:理解综合材料中,矿物质,陶瓷,漆,金属等材料在艺术制作中的作用及其之间发生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综合材料作品的制作(实验56学时)

主要指导学生从底板制作到后期处理的基本过程。训练学生同步吸收,及时消化并应时创新的完成综合材料艺术作品的能力。

重点: 理解并掌握制作前的准备工作设想及创意和在制作过程中不同类别材料所表达的不同艺术效果。

难点:深入浅出地把握深广的知识层面,并把繁复的制作手段加以轻松自如地运用和创新。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CAI多媒体课件、中外优秀作品赏析、课堂练习与个别辅导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和技能,增加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CAI教学课件、课堂示范制作等多种形式增加直观性,形象性和可学性。

2.教学辅助资料

网上图片、录象片,各类美术史及艺术图书。

 3.实验环节

(1)实验要求:

实验课是综合材料创作Ⅰ课程中重要的课程环节。通过对综合材料技法的表现应用,初步掌握综合材料艺术是装饰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综合材料创作来了解装饰艺术的各种基本技法,研究综合材料作品对空间环境及人起到的艺术效果及功用。实验课中,在艺术学院的原有设备上,使学生增设自己准备的实验仪器,进行丰富的综合性实验。

(2)实验内容

A.绘制综合材料创作创意草图

B.制定实验方案,安排工序,明确实验目的。 C.选择材料,组织实施方案

4.讨论课、答疑和质疑

(1)讨论课:安排在实验课的结束前,主要针对学生在实验方案的实施中及实验结果的比较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

(2)答疑和质疑

在课程期间和任何地点随时安排答疑或质疑。 5.课程设计

综合材料创作Ⅰ选修课程设计时间为 4周(64学时),以综合材料作品的制作为主(56学时),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题目进行自主创意,选择材料,建立制作方案,借助各种辅助材料完成教学任务。

6.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用课程作业形式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考核标准的70%,平时成绩占考核标准的30%。

课程作业:完成一幅综合材料创作作品。

执笔人:张乐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材料创作Ⅱ》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综合材料创作Ⅱ

英文名称 intergrative material produce 课程代码 126061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4 总 学 时 64 先修课程 综合材料创作Ⅰ 摄影和摄像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

综合材料创作Ⅱ是艺术类装饰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也是深入研究应用以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综合材料创作Ⅱ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综合材料创作方式的深度广度地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综合材料艺术的表达形式,掌握综合材料的多种多层次表现技法,以及通过运用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来提高学生自身内省的艺术抒发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陈心懋.综合绘画 材料与媒介.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1.主要参考书:

[法]卡巴内著.杜尚.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3.陈心懋.综合绘画 材料与媒介.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1.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综合材料的再认识(4学时)

主要诠释综合材料艺术的深层理念,其在不同艺术形态及不同施受者群中的不同表现特征。

重点:综合材料艺术在艺术表达中的独立特征。

难点:清楚认识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各种艺术创作中综合材料艺术的模糊表层及不可替代的深层内涵。

第二章 综合材料艺术的类别及材料的扩展(4学

时)

重点:娴熟掌握综合材料的分类、认知不同分类中的分工合作及机能扩展及扩展应用。

难点:深入理解综合材料中各种材料的泛化及物理,化学等知识技术在艺术制作中的功用及其之间发生的唯它关系。

第三章 综合材料作品的制作(实验56学时)

主要引导学生从前期构想到制作到后期整理的整个过程的意识氛围。训练学生综合的动手动脑表达艺术作品的能力。

重点: 准确把握不同制作手段的应用及应变,制作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全面贯穿及表现。

难点:注意学生对制作手段的关注热情过大而忽略自身由内向外的思想意识及艺术动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CAI多媒体课件、中外优秀作品赏析、课内外练习与个别辅导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和技能,增加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CAI教学课件、课堂示范制作等多种形式增加直观性,形象性和可学性。

2.教学辅助资料

网上图片资料知识,各类美术史书籍及艺术图书等多方面辅助资料。

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

实验课是综合材料创作Ⅱ课程中重要的课程环节。通过对多元多层次综合材料的实验,可弥补课堂理论教学中的不足,深化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熟练运用综合材创作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和了作来提高学生自身内省的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抒发能力解综合材料艺术的丰富知识,掌握综合材料的多种表现技法。实验要求学生在课程作业要求下准备和选择材料和设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课程作业。

(2)实验内容

A.绘制综合材料创作创意草图

B.制定实验方案,安排工序,明确实验目的。 C.选择材料与设备,组织实施方案

4.讨论课、答疑和质疑

(1)讨论课:安排在实验课的结束前,主要针对学生在实验方案的实施中及实验结果的比较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

(2)答疑和质疑

在课程期间和任何地点随时安排答疑或质疑。 5.课程设计

综合材料创作Ⅱ选修课程设计时间64学时,以综合材料作品的制作56学时为主,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题目进行自主创意,选择材料与设备,建立制作方案,借助各种辅助材料完成课程作业。6.考试环节

以课程作业为考核标准,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作业:完成一个综合材料创作作品。

执笔人:张乐

《金属壁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金属壁画 英文名称 Metal fresco 课程代码 126062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4 总 学 时 64 先修课程 素描I、素描II、素描III、金工I、装雕I、装雕II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金属壁画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装饰艺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教学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在上学期金属浮雕的基础上,拓展金属艺术的范围(也可用单一金属),在继承传统的技法上,大胆创新,体现时代审美特色,灵活运用浮雕技法,同时也可用镂金、雕金等多种金工技法进行创作。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陈刚.雕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1 主要参考书:

王培波.漫步欧洲-现代城市雕塑.山东美术出版社,1999.11.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课堂讲授(2学时)

既要了解金属壁画的研究方向、创作范围,金属壁画的发展及其前景,又要理解金属壁画制作的多种技法,及其与其他材料结合的方法与效果。

重点:了解金属壁画的研究方向。难点:对金属壁画制作理论的理解。第二章 优秀作品欣赏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到金属壁画的独特魅力,从而及其学生对金属材料及壁饰设计的兴趣。

重点:欣赏金属壁画的优秀作品。

难点:很好地吸收作品中的优点,并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第三章 图稿设计(10学时)

打破平面创作的束缚,大胆设想各种金属互相结合的效果,在壁挂的范围内可以有高起位和立体效果。开拓思路,勇于尝试,创作出符合装饰美的现代金属壁画。

重点:开拓思路,打破传统金属壁画的观念束缚。

难点:打破传统,发挥美的语言。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第四章 金属材料的应用(26学时)运用已掌握的浮雕及圆雕的基础工艺,用金属材料进行制作,使学生对能更好的利用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光泽性,并掌握对金属肌理的表现。

重点:对金属材料的加工制作的把握。难点:图稿设计与实际制作的完美结合。第五章 综合创作实践(26学时)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的装饰壁画与具体的壁面及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创作,创作中考虑到环境对金属壁画的制约,以及金属壁画对环境的影响,因此,也可结合其它新工艺、新材料,更好地满足不同的环境需求。

重点:把金属壁画放在宏观环境中进行制作。难点:金属壁画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上欣赏、课题创作、创作实践。

1.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跳跃思维能力,在创作中培养艺术灵感。

2.教学辅助资料:金属工作室的各种设施,运用CAI多媒体课件欣赏优秀范图。

3.实验环节:

(1)实验要求:要求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尽量游刃有余的运用各种工艺,能独立进行创作。

(2)验内容:金属壁画的创作。4.作业方面:(1)尺寸:30X30CM

(2)内容:风景画设计,形象可具象也可抽象,共1张。

(3)表现手法:表现出金属的光泽感,厚重感,运用特殊技法表现肌理。

5.课程设计:本课程共计4周,每周16学时。第二周至第四周创作一张作品共48课时。

6.考试环节:采用随堂作业形式考试,平时作业占30%,结课作业占70%。

执笔人:柳青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传播学 英文名称 Communication 课程代码 126063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2 总 学 时 32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期末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其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70%,平时成绩占30%,社会调查报告占平时成绩的30%。课程概要

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从事新闻、宣传、广告、公关工作所必备的知识,是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知识水平的必要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明确传播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果,了解

传播与宣传、传播与新闻、传播与文化、传播与舆论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对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传播学最新版本教材 主要参考书: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家级重点教材,2001年

戴元光,金冠军主编.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丁长有著.广告传播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2学时)

了解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理解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的有关知识。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2学时)

了解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和信息传播。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2学时)

了解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理解人类信息传播中的意义交流、象征性社会互动。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2学时)

了解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和传播过程的特点,理解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和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重点:主要的传播模式和传播过程特点 难点:社会传播结构和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2学时)

了解和掌握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了解人际传播的动机、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重点:人内传播

难点: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2学时)

了解群体的特征及其社会功能、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了解组织与组织传播、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重点:群体传播

难点: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第七章 大众传播(4学时)

了解和掌握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理解大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传播的社会影响。

重点、重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及社会影响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2学时)

了解和掌握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传播制度的各种规范理论。

重点、难点:各种媒介理论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2学时)

了解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掌握

传播者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重点:传播媒介的作用 难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2学时)

了解“大众”的概念、意义,理解和掌握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重点: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难点:传播效果制约因素

第十一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2学时)

了解和掌握“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

重点: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念、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作为“市场”的受众、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掌握“使用与满足”理论。

重点:大众传播的受众 难点:“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十二章 传播效果研究(2学时)

了解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难点:各种传播理论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2学时)

了解和掌握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况、“新世界信息秩序”论证、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重点: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难点: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2学时)

了解传播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重点:传播学研究史 难点: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2学时)

了解传播学调查研究的类型和基本过程,掌握 23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试验法。

重点:传播学调查研究的基本过程 难点:控制试验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调查研究、考试考查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案例教学、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插播教学录相片等手段对重大事件进行分析。采用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3)对外语的要求

在讲授过程中,给出各章节主要专业名词的英语单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100个左右专业英文单词。

如:双重偶然性(double contingency)、交往(verger)、身体接触(touch)、符号(sign)、信号(signal)、象征符(symbol)、体态符号(gesture)、符号解读(decoding)、明示性意义(denotation)、暗示性意义(connotation)、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人际传播(personal communication)等。

2.教学辅助资料

世界重大事件的录相资料、CAI教学课件。3.调查研究环节

调查研究是传播学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课外作业

根据每章的思考题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

(2)答疑和质疑 每次上课时随堂答疑。5.考试环节

采用笔试,试题库命题。题型分为:概念、填空、判断、单选和多选、简答、论述题。

执笔人:钟之英

《采光与照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采光与照明设计

英文名称 Lighting and illumination degin 课程代码 126064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4 总 学 时 64 先修课程 环境设计基础(1)、(2)、pop设计等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

本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选修课,主要阐述POP商业采光与照明的基本概念与要求,采光部位与照明方式,照明种类,照明作用与艺术效果.要求了解环境设计中室内、外空间采光与照明,掌握

照明方式,种类,作用与艺术效果.重点和难点是照明的基本概念,照明的方式,方法,艺术效果。教学目的及要求

采光与照明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POP商业空间采光与照明的基础理论知识,空间采光与照明设计为了:

1、识记:人工采光的基本形式、基本照明、重点照明、装饰照明的作用,光源的色表(色温)、光源的显色性、POP商业空间的照度,炫光的避免、用光造型。

2、理解:自然采光与人工采光的不同特点、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关系。

3、综合应用:参观2—3个POP商业空间采光与照明,从中总结出其用光的优点和缺点。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照明设计入门》(日)中岛龙兴等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7-112-06974-2 征订号:12928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POP商业空间采光与照明(2学时,了解)

在POP商业设计中,光不仅是为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需要,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因素。光可以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者破坏空间,它直接影响到人对物体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的感知。

1.1 采光照明的基本概念 1.2 采光照明的基本要求

重点:采光照明的基本概念、包括哪些作用。第二章 光的特征与视觉效应(2学时,理解)

光如人们已知的电磁能一样,是一种“能”的特殊形式,是具有波状运动的电磁辐射的巨大的连续统一体中的很狭小的一部分。

2.1 波长

2.2 辐射波的力量 2.3 波的振幅

重点:波长,波的振幅。

第三章 照度、光色、亮度(2学时,掌握)

认识采光照明中最基本的知识,掌握以光通量为单位的流明,光源的发光效率的单位为流明/瓦特。

3.1照度 3.2光色 3.3亮度

3.4材料的光学性质

重点:人眼有这个视觉特性称为视觉度,并以光通量作为基准单位来衡量。光色主要取决于光源的色温,并影响室内的气氛。亮度作为一种主观的评价和感觉,和照度的概念不同。第四章 照明的控制(2学时,掌握)

照明的控制就是控制整个室内的合理的亮度比例和照度分配,与灯具布置方式有关。

4.1眩光的控制 4.2亮度比的控制

(1)一般灯具布置方式(2)照明地带分区

(3)POP商业空间各部分最大允许亮度比 重点:POP商业空间各部分最大允许亮度比的知识。

采光部位与光源类型(6学时,掌握)

采光部位与光源类型是本课的重要环节,室内采光效果,主要取决于采光部位和采光口的面积大小和布置形式,一般分为侧光、高侧光和顶光三种形式。

5.1采光部位(1)直接天光;(2)外部反射光;(3)室内反射光;5.2光源类型

光源类型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人工光源:主要有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放电

(1)白炽灯及优缺点(2)荧光灯

(3)氖管灯(霓红灯)(4)高压放电灯

重点:采光部位,光源类型。

照明方式(6学时,掌握)

照明方式是解决光源的照射方向的方式方法,对裸的光源不加处理,既不能充分发挥光源的效能,也不能满足室内照明环境的需要,有时还能引起眩光的危害。

6.1 间接照明 6.2 半间接照明 6.3 直接间接照明 6.4 漫射照明 6.5半直接照明 6.6宽光束的直接照明 6.7高集光束的下射直接照明

重点:照明方式的照射方向和处理各种照明的方法。

POP商业空间照明的作用与艺术效果(授课12学 25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时 上机32学时)

POP商业空间照明设计就是利用光的一切特性,去创造所需要的光的环境,通过照明充分发挥其艺术作用

7.1创造气氛

7.2加强空间感和立体感 7.3光影艺术与装饰照明

7.4照明的布置艺术和灯具造型艺术 重点:创造气氛,加强空间感和立体感。

掌握POP商业空间设计的采光与照明的基本知识;了解采光与照明在环境空间中的作用;了解基本的加工手段,把设计图纸加工实现。

8.选题(由教师命题或学生自选)9.资料收集、市场调研

10.进行照明设计的构思及草图设计 11.优选法草图并确定设计方案 12.施工图、效果图

13.重点:进行照明设计的构思及草图设计,对不同照明效果进行演示

总学时:64学时 教学时数(授课32学时 上机32学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课上作业、课上辅导。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以采光照明为主的观测对象,独立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写生达到认识

和掌握,现场辅导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POP商业空间采光照明设计CAI教学课件。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习题课:安排POP商业空间照明设计、根据展品进行展具灯光设计、完成POP商业照明制作或展具照明效果的效果图。

(2)课外习题

进行课外资料收集及空间照明的模拟效果练习、POP商业空间照明的观测和分析练习

(3)答疑和质疑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对每个学生根据其绘画特点进行答疑或质疑。

4.课程设计

设计时间为两周,以学生课堂设计教师辅导教学为主,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内容或自选的命题进行设计及制作。

要求:POP商业空间照明设计草图 15张、优选草图 四开画纸1张、效果图 对开画纸1张、展示制图 1套(平、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1份 设计报告书 1份

5.考试环节

采用课程作业的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执笔人:王亦敏

《动画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动画设计 英文名称 Animation Design 课程代码 126065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4 总 学 时 64

先修课程 二维构成、三维构成、专业表现技法、图案、计算机图形处理I、计算机图形处理II、卡通设计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动画角色及风格设计的原创性、计算机绘图或手绘技术效果考核。以课程作业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概要

动画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主要学习动画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法,使学生具有独立设计制作动画片的创作能力。学会运用Flash、3D Max软件制作动画设计,并了解Maya、Soft Imagine等三维软件的使用,掌握动画设计制作的流程。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严定宪,林文肖著.动画技法.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教学参考书:

张弓,汪洋著.动漫艺术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三章 概述(1学时)

学习动画设计的目的与作用,了解动画片中动画与原画的区别,了解动画和原画的不同职责和任务,现代动画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者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第四章 动画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9学时)

了解动画工作的顺序、方法和要求,学习动画线条和线条训练,中间线画法、等分中间线画法、中间画对位技法、形象转面动画技法、曲线运动动画技法、各类动体运动规律动画技法、高难度动作动画技法,并了解原画意图和摄影表。

重点:动画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绘制技法的训练,形象转面动画、曲线运动动画及高难度动作动画技法的掌握。

难点:各类动体运动规律动画技法和原画意图的领会。

第五章 原画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8学时)

学习原画创作的基本知识及设计方法,掌握原画设计造型的技法,原画动作的时间与节奏,力学原理在动画片中的应用,动画片中的特殊技巧,表情与口型,循环动作,原画设计的分层及先期音乐、先期对白。

重点:原画创作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原画设计的造型技法的掌握。

难点:原画动作的时间与节奏的表现。第六章 动画设计优秀作品赏析(2学时)

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一些优秀动画设计作品的讲评与欣赏。

第七章计算机动画设计制作的应用(44学时)

学习运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动画,掌握Flash、3D Max软件制作动画,并了解Maya、Soft Imagine等三维软件的使用,掌握计算机动画设计制作的流程。

重点:学习运用Flash、3D Max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动画片。

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对动画作品设计制作的表现。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专业技法训练、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课程作业创作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训练中,采用集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并组织学生分阶段进行课堂讨论及现场答疑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片等教学手段授课,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设计制作训练及作品讲评。

(3)计算机的应用

学习运用Flash、3D Max软件设计制作动画,并了解Maya、Soft Imagine等计算机软件的使用。

2.教学辅助资料

动画设计多媒体课件、录像片、动画设计范图等。

3.考试环节

任选一部优秀小说作品、民间传说或自编故事 27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为创作素材,创作一部动画片设计作品。要求动画设计原创性强、形象生动、情节感人。使用计算机软件不限,片长不少于十分钟,作品设计制作必须

完整。

执笔人:寇伟

《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企业形象设计

英文名称 Corporation Identity System Design 课程代码 126066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4 总 学 时 64 先修课程 文字与标志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以课堂训练的综合能力及课程作业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企业识别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方向主干学科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掌握企业形象策划的基本知识,基本掌握企业形象设计中MI、BI、VI的作用与相互关系的理论系统、策划顺序、设计方法,能熟练的进行VIS手册的设计策划与制作。从实际课题或模拟课题着手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设计应用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 材:教师自定最新版本企业形象设计书籍作为教材 参考书:

[1]高驰编著.CI企业形象塑造.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2]原博编.CI企业形象整合.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3]杨金德主编.CI基本原理. 中国经济出版社,[4]庄继达编.品牌出击—市场营销中的CI策略.中国经济出版社,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阶段: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的学习(12学时)第一章 CIS概述

主要了解CIS的发展和概念;发展历史、现状及CI发展的前景

第二章 CIS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重点及难点:理解CIS作为企业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和推动力。第三章 CIS策划和导入的最佳时机

重点及难点: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地导入CIS。

第四章 CIS系统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内容、作用及其之间的关系

主要学习理解CIS中MI、BI、VI的概念、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重点: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的内容和作用。难点:消除将企业形象单纯的理解为视觉形象的认识误区,构造MI、BI、VI三位一体的整合企业形象系统。

第五章 VIS(视觉识别系统)的内容和设计方法、顺序

主要学习掌握“标志设计→基础部分规范→应用部分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

重点:VIS的整体设计过程与设计方法。难点: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创意五原则(创益原则、创艺原则、创异原则、创忆原则、创议原则。第六章 CIS的实施和管理

重点:CIS的良好规划设计、落实推动作业、与市场销售方面的互动。

难点:CIS的维护,尤其注意如何结合市场的变化对CIS进行调整。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第七章:优秀作品赏析(4学时)第二阶段:实践环节(48学时)第一章 企业形象的市场调研与分析

第二章 企业视觉识别(VIS)手册的设计与制作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外作业、课程设计、策划提案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及案例的分析、学生作业点评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片、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3)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的介绍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教学内容与环节。

计算机是现代广告设计中重要的创意表现和传媒工具,是现代VI手册设计中重要的设计表现工具,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的介绍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教学内容与环节。

2.教学辅助资料

CAI课件、VI手册成功案例或优秀作品多媒体幻灯片赏析。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习题课:开展课堂讨论、市场调研的分析报告及VI手册的提案等

(2)课外作业:按课程学习的进度和需要布置课外作业

典型习题:VI手册的设计与制作

(3)答疑和质疑: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

4.课程设计

企业识别设计课程设计时间为4周,分为企业形象状况的市场调研和VIS手册的设计两阶段——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选虚拟课题或实际项目,成立专案小组,在对企业的基本理念、企业规模、企业原有视觉形象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个案操作。

要求:提交企业形象市场调研和分析报告书一份,完成VI手册的设计和制作(任课教师可根据选题和实际的需要决定VI手册中设计项目的数量)。

5.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取企业形象市场调研和分析报告书及VI手册设计占结课成绩的80%、课程设计的结案答辩占结课成绩的20%为考核标准。

执笔人:陈志莹

《广告策划与文案》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广告策划与文案

英文名称 Advertisement Planning & Document 课程代码 126067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广告心理学、设计心理学、市场营销学、传播学、企业识别设计、广告设计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本课程采用以个案 的策划书和课题的结案答辩为考核标准,其中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广告策划与文案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研究现代市场营销中广告实施的主干学科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综合的广告策划分析能力和运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广告知识和传播工具来帮助实现广告目标,对广告策划的原理、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技巧、程序与具体运作应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并能熟练地结合企业广告活动进行策划与策划书撰写,使理论知识更深、更广的向实践延伸。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 材:

由任课教师指定新版教材 参考书:

[1] 余明阳,陈先红主编.策划创意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第二版

[2] 孙有为编.广告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11第二版

[3] 刘扬编著.广告策划与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4] 饶德江编著.广告策划.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阶段 广告策划的科学理论依据 第一章 广告概说(2学时)

简要介绍广告及广告策划的定义、广告的演进、广告的功能、广告的分类。第二章 广告程序与广告策划(4学时)

1、市场调查与分析(1)市场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①市场环境调查 ②企业经营情况调查 ③广告产品情况调查 ④市场竞争性调查 ⑤消费者调查。(2)市场分析 ①市场环境分析 ②市场销售形势分析

2、广告决策

3、广告创作

4、广告发布

5、广告效果测定 重点:市场调查与分析 广告决策 广告创作

难点:广告决策

第三章 广告的文学技巧(2学时)

1、语言

2、标题的写作技巧

3、正文的写作技巧

4、标语的撰写技巧 重点:标题的写作技巧 难点:标语的撰写技巧 第四章 策划书的写作(2学时)

1、整体广告策划程序

市场调查——研究分析 ——制定广告策略——确定广告目标——制定广告计划书 ——广告创作——广告实施——广告效果调查——总结报告。

2、整体广告策划计划书的写作

在完成广告调查、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广告策略并确定广告目标之后,应将广告策划的结果形成广告计划,撰写成广告计划书。

(1)前言

(2)市场分析市场调查(3)广告战略(4)广告对象(5)广告战术(6)广告预算及分配(7)广告效果预测

第五章 优秀广告案例分析及作品欣赏(4学时)第二阶段:广告策划实务(28学时)

将学生分组,模拟现代广告公司运作模式,分担广告活动中不同角色,自选项目,完成广告策划项目的运作全过程,最终提交可实际操作的广告策划书。

第三阶段:结课答辩(6学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外作业、课程设计、广告提案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 30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及案例的分析、学生作业点评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多媒体教学系统及参观广告公司商业案例操作等教学手段。

(3)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是现代广告设计中重要的创意表现和传媒工具,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的介绍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教学内容与环节。

2.教学辅助资料

CAI课件、多媒体教学录像、优秀广告案例幻灯片。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1)习题课:开展课堂讨论、典型案例分析、市场调研分析及广告策划提案等。

(2)课外作业:按课程学习的进度和需要布

置课外作业

典型习题:由学生自行组建广告策划专案组进行广告个案策划。

(3)答疑和质疑:课上随时为学生解答疑问。 4.课程设计

广告策划和文案课程设计时间为4周,内容为广告个案策划——将学生分组,进行虚拟案例的实际运作。

要求: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进行调研以及资料搜集和整理。最后,提交广告策划书一份(含市场及产品调研与分析报告、广告诉求策略、广告诉求表现、媒体策略等基本格式),各小组在课程结课时进行提案报告(答辩会)。

5.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用以个案的策划书和课题的结案答辩为考核标准,其中策划书部分占总成绩的70%,答辩考核部分占总成绩的30%。

执笔人:刘杨

《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

英文名称 Movie Advertisement Design & Factrure 课程代码 126068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4 总 学 时 64 先修课程 摄影、专业摄影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考核短片脚本、短片拍摄制作等环节,以课堂训练的综合能力及课程作业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在现代信息社会,影视广告以其独有的传播方式成为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介之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主要了解电视广告的性质、特点、形态、风格、创

意、设计和效果表现,了解影视广告的制作流程,掌握影视广告作品的创作理论与制作技术。通过教学与训练,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或合作)创作完成影视广告作品的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影视广告制作最新版本教材、Premiere软件最新版本教程 教学参考书:

[1] 李燕临、王蕊编著,《电视广告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1世纪高等院校优秀教材,2004年11月

[2] 张印平著,《电视广告创作基础》,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3] 李文中、何怀嵩著,《Adobe Premiere 6汇声绘影》,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6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电视广告创作(22学时)第一章 电视广告概述(1学时)

了解电视广告的发展、电视广告的功能与特性,了解电视广告的类型

第二章 电视广告的前期策划(1学时)

了解电视广告市场调查的内容,掌握电视广告定位的基本类型和常用技巧,掌握电视广告计划书的内容及计划书编写。

重点:电视广告的定位。难点:电视广告计划书编写

第三章 电视广告的创意与设计(6学时)

了解电视广告创意的策略,掌握电视广告创意的思维与方法,掌握电视广告的设计与表现,了解电视广告的结构形态。

重点:电视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 难点:电视广告的设计与表现

第四章 电视广告文案创作与稿本编写(6学时)

了解广告文案基本特征,了解广告语的创作方法与技巧,掌握电视广告脚本和分镜头稿本的创作,掌握电视广告故事版的制作

重点:电视广告脚本的创作 难点:分镜头稿本创作 第五章 电视广告的拍摄(4学时)

了解电视摄像机,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掌握电视画面构图方法,掌握电视画面景别的造型,掌握电视运动镜头的拍摄技巧,掌握电视广告的用光技巧,掌握电视广告摄制原则。

重点:电视画面的拍摄 难点:电视运动镜头的拍摄技巧 第六章 电视广告的制作(4学时)

了解影视蒙太奇理论,掌握电视镜头组接的原则和规律,掌握电视广告片画面剪辑技巧,掌握电视片配音配乐方法,了解多媒体技术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

重点:电视镜头组接的原则规律

难点:电视广告片画面剪辑、配音配乐方法 第二部分 影视广告拍摄(10学时)

掌握电视摄像机的使用和电视拍摄技术,能独

立进行影视素材的拍摄,结合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重点:影视素材的拍摄 难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三部分 编辑软件及后期制作(32学时)

Adobe Premiere非线性编辑软件的运用,将学生拍摄的影视素材,后期编辑、制作成影视作品。

重点:掌握电视作品的剪辑方法 难点:Premiere软件的运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习影视广告制作的流程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影视广告创作,学习Adobe Premiere非线性编辑软件,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计算机制作、课外作业、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现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3)对外语的要求 了解和掌握专业术语词汇 2.教学辅助资料

影视广告制作基础知识CAI课件、影视广告欣赏课件等。

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

实验课是本课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使学生掌握电视摄像机的使用和电视拍摄技术,能独立进行影视素材的拍摄、采集和剪辑制作,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实验课的内容见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时为10学时。(2)实验内容

A.摄像机的使用操作 B.影视拍摄技巧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C.数字信号的采集 4.课程作业、答疑和质疑(1)课程作业

制作影视广告1部,在结课前以光盘形式提交,同时提交分镜头稿本和故事板。并安排4学时讲评作品。

(2)答疑和质疑 每次上课时随堂答疑。5.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用考核短片脚本、短片拍摄制作实验、作品分析答辩等环节为考核标准。

执笔人:钟之英

《多媒体设计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英文名称 Multi-media Design & Facture 课程代码 126069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4 总 学 时 64 先修课程 计算机图形处理I、计算机图形处理II、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以课堂训练的综合能力及课程作业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多媒体设计制作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主干学科课程。

多媒体设计制作课程,是现今广泛发展的计算机影像编辑技术的基本实践与应用。多媒体表现程序的规范性与精彩性,决定了它在电子出版物设计制作、创建虚拟现实、媒体广告设计制作、多样化演示化教学手段、internet网络、信息展示等诸多应用领域发挥越来越强的作用,并且还在拓展更多的使用领域。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多媒体设计制作的广泛用途,熟悉常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功能,掌握多媒体设计系统的设计程序及流程,并根据具体要求创作完成CAI课件、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和网页设计制作的实际或虚拟课题。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最新版本的多媒体设计系统教学软件、著作及相关

使用手册。参考书:

[1] 郭玲文主编.网页制作三剑客.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2] 石明贵主编.Authorware 6 标准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2月。

[3] 崔燕晶主编.Premiere Pro 标准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3月。

[4] 刘敏主编.精通Flash ActionScript创意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5]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艺术设计-数码设计杂志》,最新合订版本。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多媒体制作概述(讲课1学时)

1.多媒体的概念 2.多媒体的类型 3.多媒体的性质 4.多媒体的设计 5.多媒体的应用

6.多媒体的发展历史与前景 重点:多媒体的概念与应用。难点:多媒体的性质、设计。第二章 多媒体的开发环境(讲课1学时)

主要了解和学习多媒体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媒体的硬件系统

主机及多媒体适配器,外部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通信设备等 2.多媒体的软件系统

多媒体操作系统 多媒体素材编辑系统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整合设计软件 重点:多媒体的软件系统。

难点:多媒体的素材编辑系统及使用。第三章 多媒体的开发设计和优秀作品赏析(讲课2学时)

1. 多媒体的开发过程 多媒体设计作品特点 多媒体设计作品类型 多媒体开发的基本过程 2. 多媒体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3. 多媒体设计作品赏析 重点:多媒体开发的基本过程。难点:多媒体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第四章 多媒体素材的编辑与制作:以下软件可根据最新需要适当调整筛选(讲课20学时,上机10学时)

字处理及软件学习

图形图像处理及软件学习:Photoshop、Corel DRAW、Illustrator 等

视、音频的素材编辑制作及软件学习:Premiere、Video Studio、Media Studio、Wave Edit、Sound Forge等

动画素材的编辑制作及软件学习:Flash、3DMAX、Maya等

重点:图形图像处理及软件学习。

难点:视、音频的素材编辑制作及软件学习。第五章 多媒体设计整合与发布:以下软件可根据最新需要适当调整筛选(讲课8学时,上机4学时)

单机版多媒体的设计整合与发布,及相关软件学习:PowerPoint Author ware、Flash等

网络版多媒体的设计整合与发布,及相关软件学习:Dream weaver、Flash、Frontpage等

重点:单机版多媒体设计及软件操作学习难点:网络版多媒体设计及软件操作学习第六章 多媒体设计实践(上机18学时)

1.单机版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2.网络版多媒体设计设计与制作 3.课程作业综合点评

重点:单机版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难点:各类素材的整理、编辑与网络发布系统的设计尝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上练习、范本演示与讲解,课程设计。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集中重点、循序渐进,启发与思考、答疑与质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上机实践辅导的方式及多媒体教学环节的应用为主,培养学生独立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及课堂实践辅导、范本演示讲解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适当采用电子教案或多媒体教学手段。

(3)计算机的应用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由上机操作完成设计课题,熟悉掌握相关计算机软件操作,并利用其完成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制作。

(4)对外语的要求

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相关计算机应用软件中的英文专业术语及菜单操作指令。

2.教学辅助资料

多媒体设计制作教学相关书籍、范本资料,应用软件的教学光盘或CAI教学软件。

3.课上练习、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主要练习各章实例的操作效果 如:Flash软件学习帧的基本操作与应用(2)课外作业:

根据各章节的需要由任课教师拟定课外习题标准及数量。如:综合运用各种网页设计软件制作一个文化娱乐或教育网站,编制教学课件等。

(3)答疑和质疑

在课上练习辅导中采用将集中与随时安排答疑和质疑相结合的方式。

4.考试环节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采用最终计算机课题设计制作效果的综合考评方式为考核标准。

执笔人:唐志方

《字体与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字体与标志设计

英文名称 Typeface & Logo Design 课程代码 126081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5 总 学 时 60 先修课程 二维构成、计算机图形处理I、计算机图形处理II、图案、民族艺术设计、图形创意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以课堂训练的综合能力及课程作业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字体与标志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研究现代平面设计中字体与标志创新设计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主要学习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法,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字体书写的基本方法、结构和变化规律,掌握字体创意设计的思维方法和创作能力,并学会运用平面设计软件制作创意字体设计,并使学生通过掌握标志设计理论、文字的表现形式、规律等知识和技法,培养学生对标志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与制作的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 材:

[1] 毛溪著.字体设计与编排.上海美术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2] 曾希圣主编.平面广告版式创意设计.西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参考书:

[1] 卢少夫主编.标志设计的市场效应.上海美术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2] 王铁著.文字空间到视觉空间设计.湖南美术

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字体设计

第一章 概述字体设计的产生与发展(1学时)

了解中外文字的产生、字体设计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了解字体设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汉字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法(11学时)

了解学习汉字字体设计的原则、汉字字体设计的种类与基本书写方法;掌握黑体美术字的基本笔画与结构、宋体美术字的基本笔画与结构;了解变体字的种类、变化规律与创作方法。

重点:各种汉字字体设计的基本书写方法和笔画结构的组合、变体字的变化规律与创意设计。

难点:汉字字体设计笔画结构的组合技巧与创新字体的创意设计。

第三章 拉丁字母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法(10学时)

了解拉丁字母构成的基本常识,拉丁字母基本字体的分类及特征,拉丁字母的间隔、线符和字符;了解罗马字体的基本笔画与结构;了解等线体的基本笔画与结构;掌握创意字体的种类及设计方法。

重点:拉丁字母的书写方法及规律,创意字体的设计方法。

难点:创意字体的创新设计。第四章 字体设计优秀作品赏析(2学时)

利用多媒体设备、幻灯片对一些优秀字体设计作品及范图的讲评与欣赏。

第五章 计算机字体设计制作的应用(12学时)

掌握运用Photoshop、Illustrator、3D Max等计算机软件对创意字体设计的设计制作,掌握计算机字体设计制作的方法与技巧,使得字体设计更加方便、快捷与新颖。

重点:学习运用Photoshop、Illustrator、3D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Max计算机软件对字体设计制作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字体设计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的特殊创意表现方法和技巧。

(二)标志设计

重点:标志设计方法、原则与表现方法。难点:标志的应用设计创意与制作。第一章 标志设计概念及类别(2学时)

了解标志的概念与作用;了解分析标志类别:(1)专业机构标志;(2)公益标志;(3)商业标志。

第二章 标志设计方法与原则(8学时)1.掌握标志设计表现形式:

(1)文字型表现法(2)图形式抽象表现法(3)图文结合表现法。

2.标志设计原则:

(1)定位创意(2)形象典型(3)色彩简明(4)形式多样。

3.标志创意表现形式的专题训练:采用绘制若干草图的形式。

重点:标志设计原则。难点:标志设计表现形式。

第三章 标志设计的现代流行趋势(2学时)

标志设计的现代流行趋势分析 第四章 标志创意实践(12学时)

课程设计:以不同的标志设计表现方法尝试不同主题及类型的标志设计与制作,逐步掌握运用标志设计的视觉语言形式表达各种主题创意的能力。

1.标志设计优秀作品赏析。2.标志创作草图绘制。3.标志的命题创作表现。重点:标志创作草图绘制。难点:标志的命题创作表现。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优秀作品赏析、专业技法及创意思维的训练及讲评、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课程作业创作等。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与讲评、启发与思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技法与创意思维的训练中,采用集中与个别辅导的方法,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组织学生对所画创意草图进行课堂讨论及讲评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幻灯片及优秀字体设计作品以及标志设计的电子文件赏析等教学手段授课及讲评,采用课堂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并辅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字体设计的制作及课堂作业的完成。

(3)计算机的应用

学习运用Photoshop、Illustrator、3D Max等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字体设计作品,并制作部分标志设计作品。

2.教学辅助资料

本课程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及优秀字体与标志设计作品的电子文件。

3.答疑和质疑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

4.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取最终结课作业和平时作业成绩相结合的方法作为考核标准。

课堂作业: 字体设计

(1)中文、英文基础字体设计各一项(2)中文、英文创意字体设计各一项(3)趣味性字体设计一项 标志设计

作业:标志的命题创意设计4项, 创意草图不少于20个

执笔人:周雅琴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商业空间设计(装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商业空间设计(装饰)英文名称 Commercial Space Design(Product Semantics)课程代码 126093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计算机图形设计、专业表现技法、环境设计基础、住宅室内设计 主讲教师 安从工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及艺术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主要适用于环境艺术专业的同学学习。它是研究商业空间的划分、布局、展示的专业课,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对商业空间的布局(流动空间与营业空间的处理),掌握对空间的环境氛围的设计(购物环境、照明的处理),表示空间的处理。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周晰涛.商业空间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参考书:

[1] 冯安娜、李沙主编.室内设计参考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2] 张绮缦、郑曙阳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张绮缦、郑曙阳主编.室内设计经典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 朱小平编.室内设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9月第六版.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商业空间设计与视觉原理(12学时)

第三章 营业性空间(20学时)

1.营业性空间划分: a:虚空间 b:充实空间 c:配置空间

2.垂直空间与断层空间的关系 第四章 灯光几造型艺术处理(15学时)

灯光处理

展示造型处理

第五章 商业空间的常见家具(15学时)第六章 常用装饰材料与节点构造(14学时)

第一节 装饰材料构造做法及节点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

(2)教学手段 1:设计与视觉原理

a:心理空间意识 b: 消费者的适应 2:视觉与质感

3:消费者心理与设计关系 第二章 商业环境设计(20学时)

1:平面设计规划

a:流通空间规划 b:营业空间规划 2: 空间设计原理 a:视界与视点移动的原理 b:视点的移动与营业空间的组成 c:富于变化的营业空间组成 3: 空间结构: a: 商业空间的设计顺序 b: 商业陈列形势

重点:商业空间设计原理和顺序

难点:掌握商业空间设计的营业方式和空间规 37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CAI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

(3)计算机应用

在制作效果图阶段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绘图。

2.教学辅助资料

商业空间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案例图片、幻灯片。

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在掌握商业空间布局手法的基础上,以三维空间形式熟练的运用各种工具制作模型。

(2)实验内容 木制模型 纸制模型 其它类型模型

4.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习题课:安排学生设计一套商业空间设计方案。包括:平面、顶面布局、整体空间设计效

果图一张、重点部位施工图,在表现手法上可采用手绘图和计算机表现两种形式。

(2)答疑和质疑 每周定期安排答疑和质疑。5.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时间为96学时,以创新设计为主,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题目或自选题目进行人机分析、方案草图、效果图绘制、设计说明。

内容:

(1)商业空间调查与分析

(2)商业空间的设计以精品店、小型商业环境等为典型课题

要求:分析报告一份、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方案的草图6份、效果图一份。

6.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取最终结课作业和平时作业成绩相结合的方法,最终结课作业占总成绩的70%。

执笔人:罗来文

《公共空间设计(装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公共空间设计(装饰)英文名称 Public space Design(Product Semantics)课程代码 126094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环境设计基础、计算机图形设计、专业表现技法。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及艺术类专业一门的必修课程,它主要适用于环境艺术专业的同学学习。它是研究公共空间的专业课,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对商业空间的布局(流动空间与营业空间的处理),掌握对空间的环境氛围的设计(购物环境、照明的处理),表示空间的处理。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李朝阳.室内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第一版.主要参考书:

冯安娜、李沙.室内设计参考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6.张绮缦、郑曙阳.室内设计资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张绮缦、郑曙阳.室内设计经典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朱小平编.室内设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38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公共空间的概念(5学时)

第一节 公共空间概述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构成

第二章 公共空间的设计语言应用过程(5学时)

动线与空间的关系

序与原则

比例、尺寸、人体比例、位置 重点:空间与动线的关系。

难点:掌握尺度、动线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第三章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原则(6学时)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握空间环境体系 第二节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要素 第三节 个性创造和原则

第四节 计划、设计之前要掌握的方法 第五节 公共空间环境与设计思路 重点: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要点。难点:掌握空间设计思路。

第四章 各分类公共空间的设计(80学时)

第一节 餐饮空间 第二节 娱乐空间 第三节 商场空间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等先进教学手段。

(3)计算机应用

在制作效果图阶段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绘图。

2.教学辅助资料

公共空间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案例图片、幻灯片。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习题课:安排学生设计一套公共空间设计方案。包括:平面、顶面布局、整体空间设计效果图一张、重点部位施工图,在表现手法上可采用手绘图和计算机表现两种形式。

(2)答疑和质疑 每周定期安排答疑和质疑。4.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时间为96学时,以创新设计为主,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题目或自选题目进行人机分析、方案草图、效果图绘制、设计说明。

内容:

(1)、公共空间调查与分析

(2)、公共空间的设计以饭店的大堂环境等为典型课题

要求:分析报告一份、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方案的草图6份、效果图一份。

5.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取最终结课作业和平时作业成绩相结合的方法,最终结课作业占总成绩的70%。

执笔人:罗来文

《装饰材料与施工(装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装饰材料与施工(装饰)英文名称 Material And Construction of decoration 课程代码 126095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设计制图、环境设计基础、专业表现技法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考察课;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概要

主要使学生掌握建筑与室内设计有关的常用材料及其性能,加工与成型的方法,并结合命题设计合理的选择材料,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和发挥材料的性能。教学目的及要求

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讲解演示、课外作业练习、工地参观及市场调查等多种方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了解建筑和室内的基本构造知识及工程中常用的装修材料知识,为将来从事实际工程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尤其在提高学生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上大有帮助。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 朱赛鸿著,《建筑装修装饰构造》,机械工业 参考书:

[1] 林晓东,主编,《建筑装饰构造》,天津科技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建筑装饰构造概述(4学时)

了解房屋和室内设计工程基本知识及建筑的分类组成。

第一节 第二节 建筑装饰构造的相关要素 建筑装饰构造的类型

隔墙与隔断的装饰构造 花格构造 特殊门窗构造 建筑装饰材料防火要求

了解建筑中特殊材料和特殊构造的装饰手段及了解掌握防水、防潮、保温、隔声、防火等特殊施工工艺。

第六章 装饰施工工艺(12学时)

通过上述了解装饰构造及材料,达到掌握不同种类工程的施工工艺。

木装修工程 刷浆工程 漆饰工程 饰面与地面工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课程设计、考试考查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插图等手段。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3)计算机应用

用计算机做一套室内营造作法施工图,包括用CAD做三视图、施工构造图、大样节点图。

2.教学辅助资料 图片、幻灯片。 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

作市场调研,了解最新装饰材料及工艺。主要让学生掌握最新材料发展动态及施工工艺。

(2)实验内容

根据构造设计内容做施工材料样板。4.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第二章 地面装饰构造(12学时)

楼地面功能组成及分类 地面装饰构造

第三章 墙面装饰构造(12学时)

第一节 第二节 墙面装饰功能组成及分类 墙面装饰构造

第四章 顶棚装饰构造(12学时)

第一节 顶棚的作用、分类 第二节 顶棚装饰构造

重点:了解各层面的功能,组成及分类。难点:掌握各层面的各种分类饰面的装饰构造及材料。

第五章 其它装饰构造(12学时)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1)安排学生画出各层面的构造图及材料工艺,写市场调研报告。

(2)设计一套室内营造做法施工图(包括特殊要点)。

(3)每周安排一次答疑和质疑时间。5.课程设计

本课程为四周,第一周讲课及市场调研,第二

周写调研报告及画构造图,第三、四周作设计,学生可与教师约定题目或自选题进行构造设计。

6.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用课堂作业和结课作业的综合测评作为考核标准。总评成绩中结课成绩所占比例为70%。

执笔人:安从工

《住宅室内设计(装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住宅室内设计(装饰)英文名称 Residential indoor design 课程代码 126096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专业表现技法、环境设计基础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考试课 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住宅室内设计是艺术类高等学校及艺术类专业一门的必修课程,它主要适用于环境艺术专业的同学学习。它是研究室内空间、结构及表现手法一门专业课。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构成室内空间的各种要素及其构成形式,掌握利用空间、色彩及材料来装饰室内,塑造特定的空间环境,烘托气氛,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整套进行室内设计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科学的进行室内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 苏丹著,《住宅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参考书:

[1] 冯安娜、李沙主编,《室内设计参考教程》,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

[2] 张绮缦、郑曙阳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中

第四章 室内色彩设计(10学时)

第一节 色彩的客观效果和主观效果 第二节 室内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第三节 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 让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艺术规律和室内色彩设计的规律并把这种规律和设计方案结合起来。第五章 住宅室内的照明(10学时)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张绮缦、郑曙阳主编,《室内设计经典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朱小平编,《室内设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9月第六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

第一章 住宅室内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10学时)

室内设计与使用功能 室内设计与精神功能 室内设计与人体工学的关系

让学生立即室内设计与空间尺度、形状的关系,了解精神功能在居室中的体现,让学生掌握住宅室内与人体工程学的密切关系。第二章 住宅室内空间的构成(20学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动态空间的构成 虚拟空间的构成 过渡空间的构成

第三章 住宅室内空间的艺术规律(20学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室内装修艺术 室内陈设设计

室内装饰织物及观赏品的陈设设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居住照明的常用灯具 居住照明的要求 居住照明的安装标准

(3)计算机应用

在制作效果图阶段可采用计算机绘图。2.教学辅助资料

住宅室内设计课件、设计案例图片、幻灯片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1)习题课:安排学生设计一套完整的住宅室内设计,包括平面布局、顶平面布局、起居室设计、主卧室设计、餐厅设计、厨房设计。在表现手法上可采用手绘图、计算机表现等各种形式。(2)答疑和质疑 课堂安排答疑时间。4.课程设计

住宅室内设计为5周,以课堂讲授为主,随堂练习为辅。学生按掌握的理论知识、设计草图、初步分析、设计定稿、表现图制作等设计程序进行,最后完成一整套设计方案。

要求:平面图、顶面图几个主要室内空间效果图各一张,并配设计说明。

5.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取最终结课作业和平时作业成绩相结合的方法,最终结课作业占总成绩的70%。

执笔人:刘 宇 让学生掌握住宅室内的照明要求,并在实际设计中合理的运用。

第六章 内庭绿化的艺术(10学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室内绿化的功能

内庭绿化对室内空间形象的改变 居室与内庭绿化手法

重点:室内空间的布局手法及不同空间的处理要点。

难点:虚拟空间的处理手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设计的能力,通过讲授室内设计的原理,空间构成形式及设计方法使学生能独立完成一套住宅室内设计方案。(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同时结合具体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陶瓷工艺学

英文名称 Ceramic technology 课程代码 126097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立体构成、装饰雕塑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陶瓷工艺学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艺术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选修课程之一。它包括中外陶

艺赏析,中国陶瓷工艺,陶瓷材料学,注重研究陶瓷创作过程中的工艺技术环节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们对传统的陶瓷制作工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陶瓷材料有进一步的认识;增强学生在陶艺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作品制作的可行性与成功率,为后续的陶艺课程打下工艺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陈琦.陶瓷艺术与工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原料与成型工艺(26学时,其中讲课6学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时,实验20学时)

①运用幻灯、图片等教学资料来讲解中国传统陶瓷及世界古代陶瓷艺术的造型特点及成型工艺,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传统的成型工艺(3学时)

②讲解陶瓷材料的性能,种类,作用以及处理方法。以图例的方式讲解材料在实际创作中的选择和应用(3学时)

实验内容:

③在陶艺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陶艺塑造。以此为基础加深对材料的认识。(20学时)

重点:对陶瓷材料的认识。难点:不同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

干燥与烧成工艺(22学时,其中讲课6学时,实验16学时)

讲课内容:

① 运用幻灯、图片等教学资料来讲解陶艺作品的干燥和烧成工艺,使学生初步了解烧成工艺的特点,对自己作品状况能够有预见性。(6课时)

② 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的烧制,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16课时)实验内容:

在陶艺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陶艺的烧制。重点:烧窑的准备工作和烧窑的具体操作过程。

难点:窑炉温度的控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练习、实验、当场演示、个别辅导与一般讲授等。

1.课堂讲授 ⑴教学方法

采用一般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突出教学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把握教学难度与梯度,采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把握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训练来获取知

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⑵ 教学手段

采用优秀的教学范图及幻灯片、计算机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幻灯片,中外现代陶艺图书,计算机,陶艺实验室。

3.实验环节

⑴实验要求:陶瓷工艺学的实验课即手工艺与烧窑的实践课,要求学生掌握陶瓷材料与陶瓷制作设备的使用。

⑵实验内容

①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课程中所讲的方法处理泥料,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制作所需使用的实验设备。

②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前,给学生讲解、熟悉实验设备流程、操作方法等。

③指导教师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疑难问题、注意事项等。

④实验小组为1人,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4.作业与答疑

①作业:陶艺小雕塑5个,15*15cm ②答疑:在教室、工作室随时答疑或示范 5.课程设计:

陶瓷工艺学课程时间设置为48课时,其中课堂讲授12学时(包括在试验中的讲授),试验36学时,主要以理论和实践操作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

要求:有文字记录工艺实验的过程。6.考试:以作业效果和平时小测验来综合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小测验为平时成绩,作业成绩为结课成绩。

执笔人:程鸣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广告心理学

英文名称 Psychology of Advertisement 课程代码 126099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2 总 学 时 32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以课程作业为考核内容,包括调研问卷、答卷分析报告书和广告评估报告书、答辩。结课作业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广告心理学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学科专业课程。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主要研究广告理论和实务的基础,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用以解决广告策划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而达到广告策划与消费者心里匹配的目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李彬彬编,《现代广告心理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参考书:

[1]马某超编,《现广告心理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马某超编,《广告心理》,中国物价出版公司。[3]马某超、高云鹏编,《消费心理学》,科学出版社。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阶段:广告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12学时)第一章 现代广告心理学与传统广告心理学 第二章 现代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现代广告心理学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 广告策划与消费心理 第五章 广告创意与消费心理 第六章 媒体选择与消费心理

第七章 广告评估与消费心理

第二阶段:广告心理学研究实务(20学时)

(一)消费心理的研究方法:将学生分组,自选项目,设计市场调查问卷采集消费者态度,并对调研答卷进行分析,提交分析报告。

(二)广告效果的事前评估方法:在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拟定广告诉求策略,并对广告的效果进行事前的评估。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外作业、设计实践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及案例的分析、学生作业点评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以教材和书面教案为主,逐步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多媒体教学系统等教学手

2.教学辅助资料

CAI课件、多媒体教学录像、优秀案例幻灯片。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1)习题课:开展课堂讨论、典型案例分析、市场调研分析等。

典型习题:设计市场调研问卷,采集消费者态度;制作广告心理的评估报告书等

(2)课外作业:按课程学习的进度和需要布置课外作业

(3)答疑和质疑: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

4.设计实践

(1)消费心理的研究:将学生分组,自选项目,设计市场调查问卷采集消费者态度,并对调研答卷进行分析,提交分析报告。(2)广告效果的事前评估:在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拟定广告诉求策略,并对广告的效果进行事前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的评估。

要求:提交市场调研问卷、答卷分析报告书和广告评估报告书各一份,由小组负责人在课程结课时进行简要的提案与答辩。

5.考试环节

本课程以设计实践的内容和效果作为考核标准,其中调研问卷、答卷分析报告书和广告评估报告书占总成绩的80%,答辩考核部分占总成绩的20%。

执笔人:黄超

《模型制作工艺Ⅰ(产品造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模型制作工艺Ⅰ(产品造型)英文名称 Model facture Craftwork 课程代码 126104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透视原理、设计制图与AutoCAD(A)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产品设计的专业课之一。

5工业设计模型区别于一般模型实体 第二章 模型用材的选择(1学时,了解)粘土和复合材料 2 石膏和水泥材料 3 塑料和橡胶材料 4 木材、竹材、藤材、纸材 5 金属材料 6 粘接材料 7 涂料与稀释剂 8 辅助加工材料

第三章 材料加工技法(4学时,掌握)粘土、油泥模型材料塑造技法 2 石膏模型材料加工技法 3 塑料模型材料加工技法 4 木制模型材料加工技法

第四章 各类模型制作工艺(4学时,掌握)单形体工具及用具的制作练习2参考、概念模型制作工艺 3 结构、功能、展示模型制作工艺 4 细部、玻璃钢模型制作工艺 5 典型范例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第五章 模型的测评与安全防范(2学时,理解)模型的检测评价 2 防火与防毒 3 安全操作规程 4 工具的正确使用 5 安全保健知识 教学重点:

本课程是以动手实践为主的一门课程,重点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模型制作理论知识和材料工艺45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形态的三维造型特征,运用不同材料和工艺手段训练对三维产品的语义表达,增强产品结构意识和创造性设计制作。让学生运用各种塑造材料及工艺手段设计产品模型,了解表面涂饰工艺方法,掌握结构及细部的工艺处理手段。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周忠龙编著 北理工出版社1995.5第一版

[2]《工业设计模型工艺》 赵玉亮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工业设计模型(1学时,了解)模型 2 模型作用 3 模型分类 4 模型设计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知识,掌握各种模型的制作工艺,培养让学生善于将自己的构思具体化,制作出立体模型的实践能力。

总 学 时:48 教学学时:12(讲课12)实验学时:36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市场调研,模型制作课程设计作业、实验、考查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从模型制作理论知识入手,理论联系实际讲授各种模型的制作工艺,增加市场调研、参观、课堂讨论交流及设计讲评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模型制作典型案例评析资料及CAI教学课件。 3.实验环节

(1)实验要求:

通过各类模型制作练习,熟悉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加工工艺,以及常用的手工工具和电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模型表面涂饰工艺。

(2)实验内容

以石膏为主要材料的家用电子产品模型制作。让学生运用石膏材料及工艺手段设计产品模型,了解表面涂饰工艺方法,掌握结构及细部的工艺处理手段。

4.课程作业、课外作业、讨论交流、讲评(1)课程作业:

以石膏为主要材料的家用电子产品模型制作。(2)课外作业

准备完成课程作业所需的材料,到市场或企业寻找合适的选题,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课内未完成的作业课外补充完成。

(3)指导和讲评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指导和讲评。

5.课程设计

模型制作工艺课程设计以课堂讲授为辅,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小型产品模型制作为主。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题目或自选题目进行市场调研、概念设计、设计构思、设计展开并借助计算机进行产品效果图及三视图,最后完成一整套设计方案。

要求:完整的设计报告书与产品模型。6.考试环节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执笔人:汤洲

《产品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产品设计初步

英文名称 The accidence of product design 课程代码 126105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5 总 学 时 60 先修课程 设计构成、专业表现技法、计算机图形设计II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

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导,与实际制作相结合;初步探究工业产品的设计方法,逐步培养工业产品的设计能力。该课程综合运用了设计表现技法、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图等前置课程的知识,也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教学目的及要求

产品设计初步是工业设计的专业基础性课程;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是了解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建立正确地工业产品设计的思维方法,初步掌握工业产品的设计方法、熟悉设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工业设计全书》张道一 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2]《工业美学及造型设计》,新时代出版社

[3]《机器艺术设计》 詹雄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

[4]《创造学》 钱平吉著,上海科技出版社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工业设计初步(讲课4学时)

全面地了解工业设计的发展史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工业设计对产品发展的推动力。讲解工业设计的思维方法与创新方法,透析工业设计的创作流程。

1.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2.工业设计在产品发展史中地位。3.工业设计的思维方法。4.工业设计与发明创造。5.工业产品的构思与创新。6.设计方法及设计程序。

重点:工业设计的创新与设计构思的正确认识,从而可以初步的掌握工业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调节产品市场的设计能力。

第二章 产品的形态造型设计(讲课8学时)

对产品外部形态、内在结构的设计美学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在产品设计中,不仅要顺利地表现出产品的使用功能,而且更要体现出产品造型的设计之美。

1.产品形态造型设计的分析 2.物体形态设计的思维方法 3.产品造型设计的原理与构思

重点:物体形态演变艺术造型的原理流程,产品造型与功能表现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与构成要素。

第三章 产品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讲课8学时,实验4课时)

产品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条件的造型活动;必须要围绕着产品的属性与特点展开造型设计。

1.产品设计的要素与基本方法 2.设计中的结构异变与技能界面关系 3.产品的外形表现与工艺造型 4.产品设计中材料和工艺的运用 5.产品设计的优劣对比分析

重点:掌握产品设计的要素,合理的发挥外形的设计表现方法,大胆的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做出优良的设计、创新的设计。

第四章 典型产品的设计案例透析(讲课8学时,实验4课时,上机4课时)

通过具有典型事例的产品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更深一步的理解产品的整体造型与细部设计。

a)灯具设计 b)文具设计 c)家具设计 d)玩具设计

重点:灯具和玩具的典型产品的设计案例分析。

第五章 产品设计的构思草图及制图(讲课4学时,实验4课时,上机8课时)

掌握产品设计的构思草图及制图的表现能力;围绕着产品的创新设计进行绘图表达。

1.设计构思草图表现 2.设计说明的图文阐述 3.优化草图,进行精细化完稿 4.三视图 5.透视图

重点:掌握草图绘制的技能、三视图的原理及单位、比例与尺度,以及人机工程学的要求。第六章 产品效果图及设计报告(讲课4学时)

效果图也称产品预想图,是传达设计师设计意图表达设计整体效果的有效方式。

a)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技法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b)电脑绘制效果图

c)产品设计的报告书的设计与制作

重点:掌握手绘与电脑辅助表现效果图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机构创新课程设计、考试考查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具体设计实例的详细分析与说明,以及对现有产品市场进行调研与考察,多种类型的教学形式进行相互组合、相互配合,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分析、达到认识和掌握,现场辅导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3)计算机的应用

大力安排学生自己上机进行计算机辅助产品造型的设计。

2.教学辅助资料

产品设计CAI教学软件。 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初步的了解与掌握产品设计的方法,有序地、科学地进入设计和模型制作的流程中,并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对于产品的造型设计的构思创新,形态的美感。

二、材料选用、制作工艺和表面处理的组合操作的方法。

三、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2)实验内容(建议选择以下几项) A.家居照明产品的设计 B.青少年的玩偶型玩具

4.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习题课:安排典型产品设计的选题,提高学生的产品创意构思能力。

(2)课外习题

进行课外资料收集及市场调研、培养学生对产品发展趋势的洞察能力。

(3)答疑和质疑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

5.课程设计

设计时间为三周,以学生课堂设计教师辅导教学为主,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内容或自选的命题进行设计及制作。

要求:产品设计草图 20张、优选草图 A3图纸1张、效果图 A3图纸1张、制图 1套(三视图)设计报告书 1份(A3版面)

6.考试环节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执笔人:孙文涛

《模型制作工艺Ⅱ(展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模型制作工艺Ⅱ(展示)英文名称 Model facture craftwork 课程代码 126106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机械制图与Auto CAD、计算机图形设计

II、设计素描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

本课程是展示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展示设计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展示形态的三维造型特征,运用不同材料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和工艺手段训练对三维物体产品的语义表达,增强展示结构意识和创造性设计制作。让学生运用各种塑造材料及工艺手段设计展示模型,了解表面涂饰工艺方法,掌握结构及细部的工艺处理手段。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 李研祖编,《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参考书:

[1] 赵玉亮编,《工业设计模型工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2] 《展示设计》 赵云川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年9月第一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展示设计模型(1学时)模型 2 模型作用 3 模型分类 4 模型设计

5展示设计模型区别于一般模型实体 第二章 模型用材的选择(1学时)粘土和复合材料 2 石膏和水泥材料 3 塑料和橡胶材料 4 木材、竹材、藤材、纸材 5 金属材料 6 粘接材料 7 涂料与稀释剂 8 辅助加工材料

第三章 材料加工技法(4学时)粘土、油泥模型材料塑造技法 2 石膏模型材料加工技法 3 塑料模型材料加工技法 4 木制模型材料加工技法 第四章 各类模型制作工艺(4学时)单形体工具及用具的制作练习2参考、概念模型制作工艺 3 结构、功能、展示模型制作工艺 细部、玻璃钢模型制作工艺 5 典型范例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第五章 模型的测评与安全防范(2学时)模型的检测评价 2 防火与防毒 3 安全操作规程 4 工具的正确使用 5 安全保健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程是以动手实践为主的一门课程,重点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模型制作理论知识和材料工艺知识,掌握各种展示模型的制作工艺,培养让学生善于将自己的构思具体化,制作出展示模型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课上作业、课上辅导。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插播教学录象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3)对外语的要求

在讲授过程中,给出各章节主要专业名词的英语单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接触到50个左右专业名词的英语单词。

2.教学辅助资料

幻灯片、录象片,展示陈列设计CAI教学软件。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

实验课是展示设计制作课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各类模型制作练习,熟悉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加 49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工工艺,以及常用的手工工具和电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模型表面涂饰工艺。

(2)实验内容

以ABS、有机玻璃为主要材料的展示模型制作。4.课程作业、课外作业、讨论交流、讲评(1)课程作业:

以ABS、有机玻璃为主要材料的展示模型制作。(2)课外作业

准备完成课程作业所需的材料,到市场或企业寻找合适的选题,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课内未完成的作业课外补充完成。

(3)答疑和质疑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对每个学生根据其设计特点进行答疑或质疑。

5.课程设计

设计时间为两周,以学生课堂设计教师辅导教

学为主,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内容或自选的命题进行设计及模型制作。

要求:设计说明书一份。 6.考试环节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作业评判标准:

(图纸、草图不符合规范化的没有成绩)1.内文按照具体要求,准确详实、点面叙述完整、画面符合准确要求;2.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方法;

3.调查的情况和例证必须真实准确; 4.个人口头阐述的设计思维条理性、逻辑性、概括性强;

执笔人:魏雅莉

《展示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展示设计初步

英文名称 Exhibition design accidence 课程代码 1261076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3.5 总 学 时 60 先修课程 产品设计基础(1)、(2)、模型制作工艺、材料与加工工艺、人机工程设计、计算机图形设计II。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

展示设计是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展示设计方向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展示设计基础的系统性设计和展具制作的主干学科课。适合为工业设计、展示设计专业学生以展示空间、展示环境、展具制作以及展示、展具中声、光、电的设计和制作的方法。教学目的及要求

展示设计是一种以科学为功能基础,以艺术为

形式表现,为实现一个精神与物质并重的人为环境的理性创造活动。使学生掌握展示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展示设计制图的基本技法,以及展具制作的基本手段和声、光、电技术在展具设计中的运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韩子栋编著,《展示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一版。参考书:

[1]赵海频编著,《现代商业展示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3月第一版。

[2] 赵玉亮编,《工业设计模型工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3]赵云川编,《展示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展示设计的概述(4学时)

了解展示是以高效传递信息和接收信息为宗旨,在限定的空间和地域内,以展品、道具、建筑、照片、文字、图表、装饰、音像等为信息载体,利用一切科学技术创造宜人活动环境的行为。

下载《农产品加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产品加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论文

    净菜加工 摘要:净菜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工业产品,利用其采后处理技术和采后生理研究技术,包括预冷、分选、清洗、冷杀菌、漂洗、去皮、切分、保色护鲜、脱水、包装、入库几个部......

    农产品加工现状

    3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前景农产品加工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 大。一是人们对食品的多样化要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

    农产品加工教案

    重庆市酉阳县“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 教案 培训层次:农民工 课程名称:农产品储藏与加工 培训课时:6课时 授课教师:黎辉斌 职称:农艺师 2011年10月 一、教学目标:使学员懂得一些......

    漆画工艺 教学大纲

    漆画工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漆画是旅游工艺品专业的主要专业方向课,课程开设目的是要掌握《漆画工艺》课程的发展历史、制作材料、制作工艺、技法等,教师......

    农产品加工现行优惠政策

    附件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行扶持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2〕62号)提出......

    我国农产品加工发展趋势

    我国农产品加工发展趋势 作者:佚名点击:1308 中国农业在历经近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完成了“解决十三亿人温饱”这个突破性的历史任务,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加工产业作......

    农产品加工研究发言稿

    演讲稿 一、公司概况 **公司,是一家大型水产品加工民营企业。公司经营范围:》》》》》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公司总占地面积为100亩 二、经营性情 公司建设期为2010年5月......

    农产品加工复习资料 文档

    六、简答题1. 简述农产品加工的特点。 ①农产品加工业是主要生产消费品的产业; ②农产品加工是主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联系,受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