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域的永恒魅力 教案
教案
北京四合院
首先,它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其次,四合院的构成有它的独特之处。它的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居住者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极讲究风水,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安徽黟县宏村民居
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 为“民间故宫”。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又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出了个汪思齐,他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并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牛形水系蓝图,引西溪水绕村屋,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以蓄条内阳水,供防火、饮用等。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这就是月塘,月塘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
利用村中一天然泉水,扩掘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然后,在村西吉阳河上横筑一座石坝,用石块砌成有六十多厘米宽400余米长的水圳,引西流之水入村庄,南转东出,绕着一幢幢古老的楼舍,并贯穿“牛胃”,这就是“牛肠”。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
云南竹楼
粗竹子做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生活用途
竹楼的平面呈方形,底层架空多不用墙壁,供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楼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设火塘,是烧茶做饭和家人团聚的地方;
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前廊是白天主人工作、吃饭、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风
晒台是主人盥洗、晒衣、晾晒农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这一廊一台是竹楼不可缺少的部分。
这样的竹楼 一防潮湿 二散热通风 三可避虫兽侵袭 四可避洪水冲击
因为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
由于经济上的悬殊差别,村里百姓的住房本来在大小和质量上无法与头人相比,但还在建房上作了许多规定,如劳动百姓的住房不能建瓦房,不准做雕刻装饰,廊子不许作三间,堂屋不能用六扇格子门,甚至楼梯也不许分作两段,楼上楼下的柱子不能用一根通长的木料,还不得用石头柱础等等。这种种限制的确也影响了民居建筑在技术上的发展,使大量民居不可能保持很长的寿命。
土楼
客家土楼闪烁客家人的智慧,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的民俗更令人陶醉,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传统文化的可见、可触、可感更吸引众多的游客的莫大兴趣。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
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密可言。
维吾尔族民居
维吾尔族人的民居一般都自成院落。院墙内外遍植花草果木,居室往往为花木所环绕。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方形房屋。除顶棚使用少量木材外,四壁多用土坯砌成,房顶留有天窗,住房多由兼作居室的客厅、餐厅、后室和廊檐下一般都筑有炕台,廊檐下都搭有葡萄和南瓜等爬藤类植物的棚架,每当夏季绿叶果实爬满藤架的时候,这里就成了人们纳凉休息的场所。
二楼廊道多作通道。屋顶周围围以木栏,作休息或堆放、晾晒瓜果、粮食和杂物用。室内地面或为土地,或用砖和木板铺砌。室内有用土坯砌墙,中间填充泥土而筑成的约1尺多高、三面连墙的土炕。炕的面积一般很大,可睡一二十人。炕上一般铺设苇席、毛毡或地毯,墙上挂着色彩艳丽的围布或壁毯。土炕一侧多放木箱,上面叠放着被子、褥子、枕头。
天坛
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
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圆丘
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
巴黎圣母院
【建造时间】1163年~1345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级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亦译“巴黎圣母大堂”。法国天主教大教堂,世界著名的教堂。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中的城岛东端,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巴黎圣母院,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成为巴黎圣母院早期基督教的教堂。
院内摆置很多的壁画、雕塑、圣像,因此前来观览的游客络绎不绝。要享受独自一人片刻的宁静,不妨上去圣母院第三层楼,也就是最顶层,雨果笔下的钟楼。从钟楼可以俯瞰巴黎如诗画般的美景,有欧洲古典及现代感的建筑物,欣赏塞纳河上风光,一艘艘观光船载著游客穿梭游驶于塞纳河。
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
历史上蒙古人曾经侵略过俄罗斯,1552年俄罗斯攻下了蒙古侵略者的最后一个据点——喀山汗国,从而结束了俄罗斯三百年的奴役屈辱历史,为了庆祝俄罗斯民族的独立解放,伊凡雷帝下令修建了这座教堂,它是俄罗斯民族获得独立精神象征。
柏拉仁诺教堂位于红场东南部,对面则是克林姆林宫的斯巴斯卡亚塔。
教堂带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俄罗斯信奉东正教,而东正教首都拜占庭的建筑风格此前影响了俄罗斯二百多年,建筑风格多为希腊式的。俄罗斯实现了民族独立后,日益高涨的民族意识带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是从华西里教堂开始,俄罗斯建筑开始摆脱了对拜占庭文化的追摹,更多的民间传统建筑被发扬光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建筑风格。
泰姬陵
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估计有2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据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参与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墓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墓里的人。
据说沙·贾汗的宠妃阿姬曼·芭奴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统的绝世美女,性情温柔,擅诗琴书画。她二十一岁时与当时为贾汗吉尔国王的三王子库拉姆结婚。她婚后与丈夫库拉姆同甘共苦,行影相随,足迹遍布疆场。
一六二八年,库拉姆经过一场血战继承王位,给自己取名沙·贾汗,意为世界之王。沙·贾汗也因此得到宫中最高头衔——泰姬·马哈尔。
但是好景不长,一六三一年,阿姬曼·芭奴在跟随沙·贾汗南征时,因难产而死。当时年仅三十九岁。
阿姬曼·芭奴之死,令沙·贾汗伤心欲绝,他决定为宠妃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丽的陵墓,以表达他对宠妃的思念之情。同时,下令宫廷为她致哀两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1633年,泰姬陵在沙·贾汗选中的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此处位于亚穆纳河下游,十分空旷,沙杰汗可以从河上游的阿格拉城堡上远远地望见。建筑学和珠宝最受沙杰汗喜爱,因此,他选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并以十分精巧的手艺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本国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泥瓦工共计两万多人参与了泰姬陵的建设。此工程选用了本国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和玉、绿宝石,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
1650年,泰姬陵建成。时至今日,已经三百多年了,但它的辉煌和气派未减。来到泰姬陵,一座高三十米、用红沙岩落成、顶部有座八角亭的十分气派的拱门展现在眼前,其大理石结构十分突出,上面镶嵌有美丽的花朵,配以优美的书法。
泰姬陵是世界奇迹之一。它展现了世界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体现了最佳的建筑艺术和风格。沙杰汗煞费苦心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宠妃建造了如此宏伟、富丽堂皇的陵墓,说明他当时对宠妃的爱有多么深。沙杰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晚年靠每天远望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他死后,与宠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是一代君王爱情的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浙派
浙派绘画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明代中后期浙派衰弱,其优势位置被吴门画派取代。浙派绘画由于其开创者画家兼学者戴进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故得名。浙派绘画有重要旁支江夏画派,代表人物是江夏(今属湖北武汉)的吴伟。浙派与明代宫廷绘画(院体派)曾呈双峰之势,自宣德至正德年间,两派并列雄踞当时中国画坛,代表了当时中国绘画的主流。
中国明代绘画流派。因开创人戴进为浙江人,故名之。其主要成员还有吴伟、张路、蒋嵩、汪肇等人。中国明代前期绘画派别。因其开创人戴进是浙江人,故名。浙派与明代宫廷绘画关系十分密切。在宣德(1426 ~1435)至正德(1506~1521)年间,浙派与院体同时雄踞画坛,代表了绘画的主要倾向。浙派的宗师戴进、吴伟,与院体绘画有着相同的传统渊源,都宗法南宋院体画风,他们两人也曾一度进入宫廷,后来流落社会,成为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浙派其他画家也有很多入宫供奉者。基于在成员上两派彼此交叉和在画风上非常接近,浙派与院体几乎很难分别,因此,亦有画史将戴进、吴伟合归院派。浙派
浙派与院体,在对继承传统的态度上和艺术追求上仍有所不同。院体继承南宋山水画传统,比较谨守旧规,仿效几能乱真,风格雄健仍不失严整。浙派虽有明显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痕迹,但用笔更加粗简放纵,墨色也显得淋漓酣畅,画面动感强烈,气势豪放,具有 较多的新意。在人物和花鸟方面,两派也各呈异趣,故而浙派能自成一系。
浙派诸家中,各人风格亦有区别。开派画家戴进,以取法南宋画院画家马远、夏圭为主,上溯北宋及元人,笔墨劲健精微,稍增壮阔的气势。吴伟则变为简括纵逸,格调更加豪放激荡。继起者张路、蒋嵩、汪肇等人,则趋于简率狂放。戴进和吴伟以其精湛的功力和创新的面貌,使浙派一时崛起和持续兴盛,学者蔚然成风,左右画坛100余年。后期浙派日渐出现末流之弊,缺乏新意,一味草率,遂使此派趋于衰微,其地位终被明代中期新兴的“吴门画派”所取代。
吴门画派
明宣德(1426~1435)年间,苏州诞生了吴门派开宗大师沈周,继起者有文徵明、唐寅、仇英,他们在艺术上较全面地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并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开创一代新风,取代院体和浙派而占据画坛主位,历时150多年。
画史将沈、文、唐、仇并称为吴门四家或明四家,为吴门派的代表画家。这4位画家虽同时崛起于苏州,但风格迥异,各有师承。
沈周因家学渊源,并受杜琼等前辈熏陶,主要承元代文人画衣钵,以简练浑厚、苍劲雄健的粗笔画见长。
文徵明从学沈周,并吸取赵孟頫、王蒙画法,以缜密工致、文静清秀古雅的细笔画著称。他们两人主要发展了元代文人画传统,注重笔墨表现,强调感情色彩和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静平和的格调,其画风奠定了吴门派的基调。
唐寅是位落魄文人,与文徵明同为沈周学生,但也从学于周臣;他的山水画主要师承李唐、刘松年,并适当融汇文人画技法,形成笔法挺健细秀,墨色淋漓融和、风格谨严而清逸的艺术特色。
仇英出身工匠,初学周臣,后悉心临摹历代名迹,尤着力于刘松年、赵伯驹,善作精细鲜丽的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唐、仇两人均从南宋院体绘画入手,并远追北宋名家,重视主题、结构,讲究真景实感,造型准确,笔墨谨严,风格柔韵雅秀,其艺术行利兼备,雅俗共赏。
吴门派在山水画上成就突出,无论对元四家或南宋院体绘画,都有新的突破 吴门派绘画对明末清初重要画派的影响也很大,以董其昌为主的松江派,以及后来派生的苏松派、云间派等,都与吴门派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明代中期在苏州地区形成“吴门画派”,标志文人画走向极盛的阶段。
《庐山高图》是沈周41岁时为老师陈宽祝寿之作。陈宽祖籍江西,沈周用庐山象征老师的崇高人格,实际是画家思想境界的体现。画家采用王蒙的笔法,以高度的想象与技巧,集中表现出了这一雄伟瑰丽的名山形象。近景的坡头上有一人迎瀑布而立,比例极小,却引人注目。画上题诗气势豪宕,思潮驰骋,感情奔放,把老师的人品学识与宏伟的自然景象结合,具有感人的艺术效果。题诗充分表现画家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二篇:第十二课 地域的永恒魅力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第三单元 灿烂的美术世界
美术与自然、环境
第十二课 地域的永恒魅力
引用请注明出处:http://plume_zls.blog.163.com
本博客高中美术教案目录:http://blog.163.com/plume_zls/blog/static/***5971/
回复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目的:
1、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对绘画流派和建筑风格产生的重要影响。
2、了解在绘画、建筑等领域由于地域因素而产生的一些流派和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域性因素对美术流派、建筑风格的影响。难点:地域性因素如何影响美术流派、建筑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出示图片:不同地方的民居,让学生做直观的比较。提出问题: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前面这些建筑的不同风
格?学生看书回答(不同的地域)
(除教材的分析之外,教师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提示:北方因为日照时间短,所以住宅需要较多的阳光;南方雨水多,所以注重防雨;福建的圆形土楼主要是客家人修建的,有防御外人侵扰的功能;云南傣族竹楼,既是因为那里竹子多,也是因为需要防潮。)视频:傣族竹楼(中国少数民族民居)12:40——15:06
二、课题展开:
1、对比欣赏
北京四合院:
徽州民居 布局严整,院落敞亮
飞檐高挑,低栏曲回
长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
亦动亦静、亦俗亦雅,映衬出自然的山水如画。
分析形成两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北方纬度较高,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四合院的开阔布局能尽可能的加大光照面积,保证
室内的光线充足,而南方较少考虑这个问题。
人文因素:封建家长制的思想严重泛滥,北京是中国的古都,是天子脚下,这种思想更加严重,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北京四合院的布局,长幼有序,各居其室。
地理因素:我国北方多平原,所以建造的房子占地相对较大,这就是北京四合院显得大气的原因;而南方多丘陵地带,少平地,多水,因此房子大多较精致,面水背山。
以上,从自然、人文和地理方面的因素比较了北京四合院和徽州民居的不同,证明了地域因素对建筑风格的影响。(这部分主要由学生自己去讨论,总结,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
2、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宗教建筑如何受地域性因素影响的内容,并且进行分类总结。
视频(dass-lymdg):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4:28——9:16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木结构: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在当时的社会
条件下,有这么几个优点:
a、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b、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c、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 d、材料供应比较方便:
(教师可以补充:基督教向往天国,所以尽量把教堂建得很高;泰姬陵四周的四个立柱,是沿用伊斯兰清真寺的形制;祈年殿是祭天的,从平面布局上可以看到四周的方形和中间的圆形的组合,这是表示“天圆地方”。这些建筑都是一定的宗教观念和本土习俗相结合的产物。)
天坛
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每岁冬至日祭天的场所,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经嘉靖年间改建得以完善,形成一组形制严谨、井然有序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坛内外有两重围墙,坛内主要建筑有两组,即祭天的圜丘和祈谷的祈年殿,开始,三重檐分别覆以三种颜色的琉璃飞檐,有不同的含义:上檐青色象征青天,中檐黄色象征土地,下檐绿色象征万物。到乾隆十六年(1751)改为三层均用蓝色,以合专以祭天之意。现在看到的祈年殿是由青色的琉璃圆顶、朱红油漆柱子、色彩绚丽的额枋构成,外观视觉效果富丽堂皇。
师:前面,我们分析了地域因素对建筑风格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地域因素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影
响。
展示图片:先看下面的图片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秦安大地湾出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距今约5500年),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甘肃省博物馆藏。器形为两头尖的圆柱体,下腹内收。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广泛流行的一种精美陶器,它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多为手工制作,常见的器形有碗、盆、钵、罐、瓶等饮食器、盛贮器和汲水器等。主要特征是在陶坯上用赫、红黑等色进行绘饰的,再经压磨后烧制而成,其彩绘不易脱落。彩陶彩绘及装饰图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纹饰大体有图案纹饰与动植物纹饰以及少数的人面纹,这些纹饰绚丽多彩,构图优美,一些几何线条组成的图案,规整而富有变化,具有强烈的韵律性。某些人与动物的奇妙构图,则具有一种原始巫术的神
秘色彩。
蛋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高26.5厘米,山东省日照县出土,山东省博物馆藏。山东龙山文化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品种,是距今4千多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它以黑色陶器为其特征,所以称之为“黑陶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所以又称“龙山文化”。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黑陶工艺主要利用陶轮轮制的方法。它不以装饰取胜,而是以造型见长。黑陶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称蛋壳陶,代表看这一类型陶器的杰出成就。龙山黑陶文化和彩陶文化同属于新石器时代,但是,由于地域因素的影响,龙山薄胎黑陶仅见于山东境内。据推测,它之所以没有走出山东,与原料的区域限制有关,它的材质与一般的陶土不同,可能只有山东才有。
师:上面是地域因素对于陶器材料的限制,那么,地域因素对绘画造风格成影响吗?它怎样影响绘画风格
呢?我们先来看下面的画:
茂林远岫图 北宋 李成 富春山居图(局部)元 黄公望
这两幅画都描绘了山,那么,两幅画中的山石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首先,大致讲解两位画家的基本情况。
李成为五代末、北宋初的山水画大家。出生於山東其本族系唐宗室后裔,又因才华横溢,却大志未遇,遂“放意于诗酒之间”,终至醉死于客舍。李成的画名始于五代,入宋更盛,史称“古今第一”。一生创作甚丰,仅画史著录的就有一百五十九件,然迄今留存于世的则寥寥。此种画风,后人学者众多,奉之为北派高手。黄公望本姓陆,名坚,父母早逝,家贫无依,过继永嘉(今温州)黄氏,遂改姓名。自幼聪敏勤学。博览群书,经、史、九流之学无不通晓。工书法,通音律,能作散曲。年轻时在浙西廉访使署充当书吏,因经办田粮征收事被诬下狱。出狱后,改号“大痴”,从此不问政事,浪迹江湖。其后信奉全真教,成为清修道士,卖卜云游于杭州、松江等地。50岁始专心从事山水画创作。晚年酷爱富春山水,黄公望所作山水画,溶合自身对自然实景之感受,加以发展,自成一家。其特点在于:作浅绛色,山头多矾石,笔势雄伟;作水墨,皴纹稀少,笔意简远,超逸有致。年七旬时,在富春江畔“小洞天”居所,创作《富春山居图》,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构思之时,足迹遍及富春江两岸,越六七年而画成。长636.9厘米,高33厘米。满纸空灵秀逸,气度沉雄,后人誉之为“画中之兰亭”。据记载黄公望画作逾百幅。从两位画家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分别是一南一北两个地方,南北方的不同地域因素也就造成了两位画家表现风格的不同,《茂林远岫图》所绘主要为北方景色。山岩裸露少土,多棱角凹凸,故皴法多以钉头皴为主。少处山峦斜坡泥土履盖,用拖泥带水皴,须水墨结合,浑厚自然。《富春山居图》画浙江富春山两岸初秋景色。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画面上坡陀起伏、林木森秀, 其间有村落、亭台、渔舟、小桥, 并写平沙及溪山深处的飞泉。展披画卷, 景随人迁, 人随景移。笔墨苍简清润。历代凡见此画者, 无不叹为观止。此卷现为两段。前一小段, 今在浙江省博物馆, 后一段现存台湾。以上是不同地域的地理因素对绘画的影响,还有不同地域的文化、政治等因素对绘画风格的影响,大家可以看教材上的97页“浙派”与“吴门画派”的比较。还有不同地域的地理名胜对画派的影响,如教材98
页的“新安派”。
第二部分的世界美术一节给学生自学。
3、回顾,总结
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由教材结合课外的信息,让学生通过欣赏理解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背景会给美术美术创作带来不同的影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平具有一定的鉴赏能
力的目的。
第三篇:高中美术 课题:地域的永恒魅力教案 湘教版
第十二课 地域的永恒魅力
教学目的:
1、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对绘画流派和建筑风格产生的重要影响。
2、了解在绘画、建筑等领域由于地域因素而产生的一些流派和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域性因素对美术流派、建筑风格的影响。难点:地域性因素如何影响美术流派、建筑风格。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出示图片:不同地方的民居,让学生做直观的比较。提出问题: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前面这些建筑的不同风格?学生看书回答(不同的地域)
(除教材的分析之外,教师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提示:北方因为日照时间短,所以住宅需要较多的阳光;南方雨水多,所以注重防雨;福建的圆形土楼主要是客家人修建的,有防御外人侵扰的功能;云南傣族竹楼,既是因为那里竹子多,也是因为需要防潮。)
视频:特别介绍:高椅古村(中国少数民族民居)
高椅村位于湖南省会同县,沅水上游雪峰山脉的南麓,近贵州省。杜甫《咏怀古迹》中有一联:“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句中“五溪”之一的雄溪,即现在的巫水,就在高椅的东面。高椅这个名字听起来蛮特殊的,一问才知这里原名渡轮田,显然古代是一个渡口。后来,因村寨三面环山,一面依水,宛如一把太师椅,把村子拥抱,于是更名为高椅村。村里85%以上的人都姓杨,据说是南宋诰封威远侯杨思远的后裔,都是侗族。
高椅居民群落以五通庙为中心,按梅花状向外辐射,大小纵横的巷道形成交通网络。一色的的青砖封火高墙,两端成梯状的翘角马头高耸,夹峙着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纵横交错,曲折幽深。每家每户独自的小院各自“天人合一”,又与邻家户户相通,是典型的明代江南营造法式,同时又具有浓郁的沅湘特色兼侗
专心
爱心
用心 1 家风格。走进大门,照壁上方尚留有色彩斑斓的绘画,或大禽猛兽,或松菊梅兰,或瓜果牛羊,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主人是武将还是文人或者农家。飞檐脊饰更是各有不同,极尽精美。院子里都是木质的两层穿斗式结构的小楼。厅堂、居室的门雕、格扇、栏杆都十分精巧。
站在村子的中心,你会发现,整个建筑群落与周遭的山水、园林地理分布奇巧自然,想想当时古人在此建造自己的房屋时,是很注意村中布局的整体和谐,珍护着一方风水。
前面,我们分析了地域因素对建筑风格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地域因素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
二、课题展开:
1、对比欣赏
北京四合院:
徽州民居 布局严整,院落敞亮
飞檐高挑,低栏曲回 长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
亦动亦静、亦俗亦雅,映衬出自然的山水如画。
分析形成两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北方纬度较高,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四合院的开阔布局能尽可能的加大光照面积,保证室内的光线充足,而南方较少考虑这个问题。人文因素:封建家长制的思想严重泛滥,北京是中国的古都,是天子脚下,这种思想更加严重,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北京四合院的布局,长幼有序,各居其室。地理因素:我国北方多平原,所以建造的房子占地相对较大,这就是北京四合院显得大气的原因;而南方多丘陵地带,少平地,多水,因此房子大多较精致,面水背山。
以上,从自然、人文和地理方面的因素比较了北京四合院和徽州民居的不同,证明了地域因素对建筑风格的影响。(这部分主要由学生自己去讨论,总结,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
2、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宗教建筑如何受地域性因素影响的内容,并且进行分类总结。
木结构: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有这么几个优点: a、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b、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c、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d、材料供应比
专心
爱心
用心 较方便。(补充:基督教向往天国,所以尽量把教堂建得很高;泰姬陵四周的四个立柱,是沿用伊斯兰清真寺的形制;祈年殿是祭天的,从平面布局上可以看到四周的方形和中间的圆形的组合,这是表示“天圆地方”。这些建筑都是一定的宗教观念和本土习俗相结合的产物。)
天坛
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每岁冬至日祭天的场所,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经嘉靖年间改建得以完善,形成一组形制严谨、井然有序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坛内外有两重围墙,坛内主要建筑有两组,即祭天的圜丘和祈谷的祈年殿,开始,三重檐分别覆以三种颜色的琉璃飞檐,有不同的含义:上檐青色象征青天,中檐黄色象征土地,下檐绿色象征万物。到乾隆十六年(1751)改为三层均用蓝色,以合专以祭天之意。现在看到的祈年殿是由青色的琉璃圆顶、朱红油漆柱子、色彩绚丽的额枋构成,外观视觉效果富丽堂皇。
地域与美术流派:展示图片:先看下面的图片: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秦安大地湾出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距今约5500年),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甘肃省博物馆藏。器形为两头尖的圆柱体,下腹内收。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广泛流行的一种精美陶器,它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主要特征是在陶坯上用赫、红黑等色进行绘饰的,再经压磨后烧制而成,其彩绘不易脱落。彩陶彩绘及装饰图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纹饰大体有图案纹饰与动植物纹饰以及少数的人面纹,这些纹饰绚丽多彩,构图优美,一些几何线条组成的图案,规整而富有变化,具有强烈的韵律性。某些人与动物的奇妙构图,则具有一种原始巫术的神秘色彩。
蛋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高26.5厘米,山东省日照县出土,山东省博物馆藏。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品种,是距今4千多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黑陶工艺主要利用陶轮轮制的方法。它不以装饰取胜,而是以造型见长。黑陶朴素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称蛋壳陶,代表看这一类型陶器的杰出成就。龙山黑陶文化和彩陶文化同属于新石器时代,但是,由于地域因素的影响,龙山薄胎黑陶仅见于山东境内。
专心
爱心
用心 据推测,它之所以没有走出山东,与原料的区域限制有关,它的材质与一般的陶土不同,可能只有山东才有。
上面是地域因素对于陶器材料的限制,那么,地域因素对绘画造风格成影响吗?它怎样影响绘画风格呢?我们先来看下面的画: 茂林远岫图 北宋 李成 富春山居图(局部)元 黄公望
这两幅画都描绘了山,那么,两幅画中的山石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首先,大致讲解两位画家的基本情况。
从两位画家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分别是一南一北两个地方,南北方的不同地域因素也就造成了两位画家表现风格的不同,《茂林远岫图》所绘主要为北方景色。山岩裸露少土,多棱角凹凸,故皴法多以钉头皴为主。少处山峦斜坡泥土履盖,用拖泥带水皴,须水墨结合,浑厚自然。《富春山居图》画浙江富春山两岸初秋景色。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画面上坡陀起伏、林木森秀, 其间有村落、亭台、渔舟、小桥, 并写平沙及溪山深处的飞泉。展披画卷, 景随人迁, 人随景移。笔墨苍简清润。历代凡见此画者, 无不叹为观止。以上是不同地域的地理因素对绘画的影响。
3、小结: 在内容上,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流派。
4、作业布置:仔细回忆,在自己生活的区域,有哪些能够代表本地特色的建筑,他们在哪些方面凸显了本地的特色,请与同学们交流后,写一篇大约4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请于下节课上课之前交来)
5、回顾,总结: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由教材结合课外的信息,让学生通过欣赏理解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背景会给美术美术创作带来不同的影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平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的目的。
专心
爱心
用心 4
第四篇:以情感人,德育永恒的魅力
以情感人,德育永恒的魅力
在《中国教育报》上,我曾经看到过一个令人揪心的真实故事:一日,某校高中生一男一女二人携手走进教室,恰被班主任老师撞见,在被老师批评之后,二人相拥卧轨自杀,结束了鲜活年轻的生命。
中学生“早恋”早已不是羞羞答答的神秘话题,你否定也好,愤怒也罢,它的的确确真真实实地摆在我们
面前,成为令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当然也遇到或看到、听到林林总总的“早恋”故事,有经验也有教训,在总结直接和间接经验之余,我有一点非常强烈的体会,那就是——以情感人,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以我班刚刚毕业的一位学生为例。我们估且把该生称为A吧。
A是我从高一就很喜欢的一个男生,他聪明、有才气,而且懂事、善解人意,学习成绩和工作表现都很突出,高二开始,A与邻班一女孩“恋”了起来,致使学习成绩一再下降。
当我收到了这一“情报”后,我和A作了一次朋友式的长谈。在一阵推心置腹之后,A红着眼睛告诉我:“教师我真的很喜欢她!”
毫不隐晦地说,当时,我被感动了。单就感情而言,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子,他是真诚而单纯的。可是,他毕竟是学生,毕竟还小。
于是,我敞开心扉和A说了如下一番话:
“老师尊重并理解你纯洁的感情,不管它是不是可以称作爱情。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即使在发生了这件事之后。可是,你毕竟只有十六岁,十六岁的日子经不起感情和风吹雨打,你情绪的波动自然而然地会影响求学的脚步。你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全力拚搏,才能为未来支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老师想给你两个建议:
第一,珍视自己的出色才华和青春年华,奋发努力;第二,把你俩各自的小船儿调整为平行线,等到你将来学业有成、事业有成时,你如果再告诉老师你真的依然很喜欢她,那时,老师会很高兴地为你们祝福!”
之后,我们又从肖复兴的《早恋》谈到当代流行乐坛,从如何与父母沟通谈到各学科的学习方法…….我觉得我成功了。
如今,A已是大一的学生,今年元旦,我收到了A来自远方的祝福,他在贺卡中写到:“岳老师,你教会了我许多东西,那将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我想,老师和学生总会共同走过一段生命历程和心灵历程,在这段不算漫长但十分珍贵的日子里,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应积极面对,以平等的灵魂,与学生沟通。只要真心地爱孩子们,“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五篇:为什么雷锋精神具有永恒的魅力?
张国祚:为什么雷锋精神具有永恒的魅力?
今年是雷锋牺牲50周年,一个缅怀雷锋生平事迹和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已经兴起。这50年来,我们共和国风风雨雨、历尽沧桑、蓬勃发展,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楷模,但雷锋始终以其最鲜明、最平实、最感人的形象站在所有英雄楷模的最前面。人们总是期盼着每年的3月5日都能因雷锋精神高扬而给社会带来一片新风。尽管也有人抱怨过学习雷锋的活动开展不如人意:“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但雷锋本人的光辉形象却始终矗立在老百姓的心中。人们对雷锋精神的热爱超越了时空。为什么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具有如此非凡的魅力?至少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雷锋是完全真实的楷模,越是真实的楷模越有生命力
在雷锋牺牲后的50年间,怀疑雷锋楷模真实性的议论时有耳闻。雷锋这个楷模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要不要向雷锋学习的根本前提。
对雷锋楷模的真实性,曾经有两点质疑困扰人们。一是在那个年代雷锋只是个普通战士,为什么他做好事的瞬间能被拍了下来?二是雷锋只是小学毕业,怎会写出那么好、那么多日记来?让我们来看看问题的答案吧。雷锋的许多照片确实是补拍的,但却是真实的还原。早在雷锋牺牲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沈阳军区决定筹办雷锋先进事迹巡回展览,这样就需要补拍一部分照片,沈阳军区工程兵首长为此还专门做了关于补拍雷锋照片的指示:拍摄照片必须真实,必须是雷锋实实在在做过的好人好事。补拍的任务就是由大尉张峻同志完成的。对此,张俊早在抚顺雷锋纪念馆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就说清楚了补拍的原委。雷锋的很多照片,都是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原则下事后补照的;虽然拍摄时间滞后,但拍摄的内容是真实的。至于雷锋日记,更无容置疑。
半世纪前采访报道过雷锋的两位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都对雷锋的好文笔印象深刻:“他以前在湖南就当过通讯员,又爱读书,阅读基础特别扎实。”这两位记者对雷锋的评价,也可从雷锋离开湖南时王佩玲给雷锋的留言信得到印证。曾把雷锋看得亲如胞弟的王佩玲是这样评价雷锋的:“你勇敢聪明,有智慧,有前途,有远见,思想明朗,看问题全面,天真活泼,十分可爱,有外在的美感(和)内在的美。对任何同志都抱着极其信仰(赖)的态度„„”。佟希文、李健羽、王佩玲的评价,实际上就回答了为什么雷锋能写出那么多文字晓畅、凝结着自己思想情操、理想志向、所经所历、感怀哲理的日记来,更何况还有雷锋的笔迹为证。上述两点疑虑的澄清,完全可以说明雷锋楷模的真实性。
雷锋生前的战友们都可以证明雷锋楷模的真实性,特别是“雷锋班”首任班长张兴吉,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能证明,雷锋的事迹都是真实的,没有虚夸和拔高的成分。”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雷锋也不可能十全十美。特别是当人们把它作为楷模来看待时,可能会遭遇苛刻的挑剔。据说雷锋在鞍钢工作时,也是穿皮夹克戴手表的“时髦青年”,当兵后也会偶尔向人炫耀一下自己的军功章;他因在外面做好事,常常不能按时归队,违犯部队纪律,受到批评;有一次回来太晚直接到厨房拿吃的,被炊事班说了两句刺耳的话,气得他把盆摔了,第二天又主动去检讨,说自己做错了;有人故意找活让雷锋干,他总是笑呵呵的,不生气,“明知道大家欺负他,也就是一乐。跟别的班比唱歌,我们怂恿他,他就跳到场地中间,唱起湖南小调”。但是这些所谓的“小瑕疵”和趣闻,不但掩盖不了他关心国家、热爱集体、热心公益、回报社会、追求上进、爱憎分明、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光辉,反而使雷锋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生动、可爱、鲜活、长久。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统一,越是核心价值观越能穿越时空隧道叩响心灵的大门
雷锋生活的时代很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但雷锋精神和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他以自己的言行鲜明地回答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社会主义?如何对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如何对待社会主义荣辱观?雷锋说:“毛主席着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着作不行!”“我从开始学习毛主席着作那天起,就牢记住这样几句话:理论学习如果脱离实际,即使学得烂熟,但是表里不一,言行不一,仍然不能很好地改造思想,所以理论学习应该联系实际,改造思想。我决心要把毛主席的思想学到手,定要使毛主席的光辉思想在我的脑海里扎根,在我的一切实际行动中开花结果。” “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雷锋的这些话这实际上就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怎样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雷锋说:“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雷锋的这些话实际上回答了怎样对待人民、怎样对待国家、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问题。这对今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干社会主义,难道不同样需要这种雷锋式的“傻子”精神么? 雷锋说:“克服一切困难,发扬长辈优良的革命传统。我要坚决做到头可断,血可流,在敌人面前决不屈服、投降。我一定要向董存瑞,黄继光、安业民等英雄的战土学习。”“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时刻准备着为了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最宝贵的生命。”“‘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炼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永垂不朽的革命烈士--方志敏同志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雷锋的这些话凸显了他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弘扬。
雷锋说:”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 ”一个革命者,当他一进入革命的行列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树立这样的人生观,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处处为党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风格,能够为党的利益、为集体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否则就是个人主义者“。”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雷锋的这些话实际上是回答了,在对待个人、他人、国家、集体、组织、艰苦、享受、勤劳等问题上,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雷锋精神与中国传统美德一脉相承,越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德越容易引起中国老百姓共鸣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倡导积德行善做好事,历来倡导知恩图报,越是知恩图报的人,越愿意积德行善。这在雷锋身上体现得很充分。雷锋短暂的一生却做了很多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事。他干一行就爱一行,就干好一行。雷锋在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他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雷锋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了1年零2个月,曾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雷锋当兵一入伍就下决心:”服从革命需要,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雷锋在生病取药回来的路上,被一个小学建筑工地的火热场面所感染,竟然情不自禁地推起小车,加入到运砖行列,自觉义务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发光发热;那年抚顺发洪水时,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雷锋把在工厂和部队仅攒的200元钱捐献给望花区生产建设和辽阳灾区,而他自己却舍不得买一瓶汽水喝;雷锋同班战友乔安山学认字,学算术;以同班战友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寄去10元钱;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给战友小韩连夜补好裤子;用自己的津贴替丢票中年妇女卖票;冒着大雨走了两个多小时,把一位带小孩的大嫂送回10多里之外的乡下樟子沟。宁可自己把馒头和衣服都让给孩子、全身淋得透湿。雷锋没有一次出差不做好事,人们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所以能具备这样高尚的道德情怀,是因为他对党和毛主席有无比深厚的感情,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发自内心地听党话、跟党走。在旧社会,雷锋一家确实苦大仇深,爷爷被地主逼债,贫病交加,悲愤致死。父亲遭受过国民党毒打致残、后又遭日本鬼子毒打并重而死。十二岁的哥哥做童工,由于过度疲劳,肺病加重,无钱医治而死。弟弟活活饿死。雷锋的母亲被地主侮辱而悬梁自尽。雷锋七岁就成了孤儿,在上山砍柴又被地主婆仗势欺人用刀把手砍伤。所以雷锋对旧社会恨之入骨,对新社会无比热爱,对党和毛主席有着强烈的感恩之心。他在日记中写道:”伟大的党啊!英明的毛主席!有了您,才有了我的新生命。我在九死一生的火坑中挣扎和盼望光明的时刻,您把我拯救出来,给我吃的,穿的,还送我上学念书。我念完了高小,戴上了红领巾,加入了光荣的共青团,参加了祖国的工业建设,又走上了保卫祖国的战斗岗位。在您的不断培养和教育下,我从一个穷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一定知识和觉悟的共产党员。“”自从来了人民的大救星、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党把我从火坑中拯救出来。“”我们决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应该‘饮水思源’。“”伟大的党啊,您是我慈祥的母亲,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您的,我要永远听您的话,在您的身下尽忠效力,永做您忠实的儿子。“
正是因为雷锋对党有这么真挚而强烈的感恩图报之心,所以他才能时时处处按党的要求去做,他做好事,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偶尔为之,而是一生自觉做好事。中国传统道德向来以忘恩负义为耻,而以知情重义、感恩图报为荣。这即是雷锋做好事的根本动力,也是是雷锋精神传之久远的重要原因之一。
雷锋精神的伟大孕育在平凡中,越是孕育在平凡中越是可亲可敬可学
雷锋只是个普通士兵,能力非常有限,既不可能重权在握,也不可能巨富拥趸。他所做的好事,每一件都很平凡。他所做的每一件好事,凡是正常人都有能力做到。可贵的是,他自觉自愿,坚持经常、无怨无悔,孜孜以求、乐此不疲。他对国家、对集体、对人民、对社会、对认识和不认识的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满腔热情地伸出友爱的援手,而不求任何回报。正如毛主席所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雷锋就把人世间最难的事做到了。凡是正常人都希望别人也能像雷锋那样做好事,都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形成充满雷锋精神的风气。然而,能像雷锋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却很少,虽然也出现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郭明义、丛飞、徐虎等无私奉献的英雄,但人们所期盼的信念坚定、乐善好施、见义勇为、公平正义、诚信和谐、助人为乐、普遍良好的社会风气远远没有形成。相反,老人倒地而不扶、孩童被碾而不救、面对溺水而讨价施救、理想缺失、争名夺利、玩权弄术、妒忌狭隘、见利忘义、贪污腐败、远离崇高、醉生梦死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所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
面对这种形势,以什么样的人生楷模才能更好地引领社会正风正气呢?向雷锋学习,可能是最有效的选项之一。因为雷锋其人其事,最贴近群众、最深入人心、确实可亲可敬可学。细想一下,其实向雷锋学习并不难,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超负荷的苛刻要求;不需要惊世骇俗的壮举,也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伟业,无非是每个人都能尽己所能,做一点关心国家、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好事善举,自觉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雷锋说的好:”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每一件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如果13亿中国人,每个人都能献出一滴水、一寸土、一线光、一粒粮、一颗钉,都宣传美丽的理想、都自觉为人类付出劳动,那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家园必将土地肥沃、充满光明、生活富足、恪尽职守、理想高扬、一片清新、温馨、和睦、和谐、充满希望和欢乐。
雷锋以平凡的小事蕴含着伟大,以有限的生命铸就了永恒,皆因为他的心和人民群众贴得最近、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合拍。因此:雷锋精神可以聚汇涓涓细流,形成对浩浩大爱的追求;而越是追求大爱越能永远与历史同行。雷锋精神可以聚焦束束光芒,照亮圣洁灵魂的无垠沃土;而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是呼唤圣洁灵魂。雷锋以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感人肺腑地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集体、如何对待国家、如何对待生活等每个时代人都无法回避的心灵课题。雷锋精神便在这种无穷考问和回答中融入永恒。(作者系中宣部理论局原副局长、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