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点的魅力教案
点 的 魅 力
——章 飞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点在不同的位置,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了解点排列与点有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感受抽象画面的魅力。
4、在摆放点中发现有创意的点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教学难点:
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点的魅力,用点来创造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学习法 :
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中,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感受、在探索中尝试实践、在探索中创新,让学生在自我尝试中对点的运用组合方法进行探究和感悟。
2、演示法:
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了与点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全班学生都能用多种感官感知到演示对象。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进行创作 方法的引导。
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点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展示生活中存在点的图片,引导学生寻找共同点。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引导学生欣赏点的魅力,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花园中的似锦繁花、夜空中的点点星辰、大树上繁茂的枝叶、攒动的人山人海、草原迁徙的动物群等等!)
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点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形状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不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不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3.安定感(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
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张)
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
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个红点、2个红点、3个红点)。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
2.要美观。
3.更需要创意。
方法不限,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或点出作品轮廓后再填充彩点,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合在一起使用,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灵活机动。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彩绘圆点的方法完成美术作品,小圆点的魅力还远远不仅仅在于此呢!还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材料,如布、色卡、圆的小物件等等,都可以展示小圆点的魅力所在,在下一课时中我们会继续学习,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再次显示小圆点的魅力。
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篇:《点的魅力》教案分析
《点的魅力》教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了解造型要素中“点”在不同的位置会给人带来怎样不同的感觉。
2通过圆点的摆放,体验各种变化,并运用点来组合各种图案。
3感受圆点产生的美感,提高视觉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造型要素中“点”在不同位置的不同作用。
三、教学难点
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
播放一段乒乓球下楼梯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乒乓球在视频画面中有什么变化?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揭示题。
交流探讨,讲授新知
请学生上台画一个小圆点,由此指出圆点是实心的,空心的是圆圈。
2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白色小圆点纸片在黑板上并且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请同学一起来观察,并思考:小圆点在不同位置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观察思考,师生共同总结圆点不同位置给人的不同感受:
①下落感
②稳定感
③安定感
3教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教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
4展示两张点的范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幅作品分别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①线的感觉;②透视的感觉。
回归生活,欣赏作品
小组探讨:生活中存在哪些小圆点?
学生交流探讨: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的灯、药丸、被子。
2展示法国画家修拉《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画家是如何运用圆点来进行表现的?
讲授后印象主义的特点,运用并置的色彩小点来组织画面。
3出示一些运用豆类进行摆设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拓展学生的思维,并讲授运用小圆点来进行创作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
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作业要求:利用小圆点进行绘画或拼贴,进行创作。
2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学生从小圆点的排列组合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总结程、拓展提高
以提问的方式总结出圆点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受以及圆点的排列组合的方法。
2观察生活中以圆点来构成的场景或物体。
第三篇:点与线魅力教案
《点与线的魅力》
张新建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点与线,掌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运用不同的点与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感表达。
3、激发学生参与生活中的美感体验,体验绘画与创作的乐趣,大胆运用点与线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培养热爱生活、创造艺术的人文情感。
三、教学重点:点、线带来的感受及用点、线大胆的表现。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出发,去激发创作灵感,用点与线表达对音乐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欣赏法、启发引导法等。教具: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收集生活中点与线的图片收集的小组举手,请大家拿出来展示。(实物投影展示)3——4组的代表分享。
生:各种点与线的图片
师:我们同学收集了很多的图片,说明生活中点与线的现象很普遍,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展示了。那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各种各样的点、线,感受点与线的魅力。
(二)认识理解点与线
师:虽然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点与线,那么我们同学对这些点与线的形状和特点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点与线的形状和特点。(屏幕展示)
老师板书:点的形状:规则点、不规则点、大点、小点
线的形状:直线、曲线、粗线、细线、长线、短线、横与竖、斜与正等(屏幕展示)
三、点线的构成
师:不同的点与线给人不同的感受,假如把他们混到一起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几位用点、线组合的绘画大师的作品,下面我们看看他们的作品是如何用点、线构成的。
作品:蒙德里安(秩序美)康定斯基(跳跃美)吴冠中(韵律的美)
四、点线构成法则
师:我们欣赏了大师的作品,大家有没有创作的冲动呢?是不是也想做一回大师呢? 生:
师:很好,不过不要着急,大家想一想这些大师之所以能出这么漂亮的作品是不是随意组合就能画出来呢? 生:不是
师: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是不是要遵循一定构成法则呢? 大家想一想,点线构成法则有哪些呢?
师:疏密、粗细、曲直、长短、尖锐与柔和等(图示)
师:当各种变化的点与线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美丽的画面,我们人类很聪明,向大自然学会了运用点线创造出来美好的艺术作品,下面我们欣赏一些作品。
五、欣赏作品
欣赏各名画家,现代的设计作品,上届学生优秀作品等。
今天老师的心情很高兴也很激动,那么为了抒发自己的这种心情老师也想创作一幅作品。
六、引导学生动手创作
欣赏完了大师的作品,也欣赏了上一届学生的作品,而且老师也示范了,我想同学们创作的冲动已经按捺不住了吧,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的形式,利用桌面上的材料,各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幅点与线构成的作品,可以围绕题目内容要求,充分利用材料来完成。可用笔画,手撕,剪刀剪,刮纸等方法。(讲解要求:注意点、线的变化和组织方法)。
七、学生自己操作
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屏幕上播放背景音乐与优秀作品。
八、讲评
请各组在作品右下角写生小组编号,贴在黑板上,请各组代表自评,其他组互评等形式。老师小结。
九、延伸
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了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点与线,使得我们的生活很美好。同时也学会了点与线的运用,同学们回去后用这种形式创作一幅画来装扮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四篇:点与线的魅力教案
点 与 线 的 魅 力
课 题:点与线的魅力——我们身边的点、线、面 课 型:设计与应用 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欣赏点、线构成图案的美感,了解其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教学重点:
1、点、线的基本知识与艺术魅力。
2、激发创作热情,启发设计思维,提高对美的认识。
3、灵活运用点、线的平面构成设计。教学难点:
1、点、线的排列组合成富于韵律及美感的图案的规律和方法。
2、设计出构图均衡、富有美感的点线构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欣赏:
播放课件,以点为主要构成元素的图片作品和以线为主要构成元素的作品各一组,请学生找出共同的造型元素。
提问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认真观察,这几幅图片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什么感受?
(点与现构成。富有节奏美感、韵律美感。)
二、讲授新课:
点与线的构成是一切工艺美术设计的基础,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寻找,会发现许多事物是直接由点、线构成的,使我们的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奇妙形象,有着出无穷无尽的美感与魅力。
提问2: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着漂亮的点与线?(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特征的例子。)
建筑设计、书籍封面设计、邮票设计、海报设计、服装设计等。
点: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看成是点。湖中的一艘小船、天空中的太阳、夜空的星星、草丛中的小花。小到一颗纽扣,大到一棵树,一幢楼。线:小到一根线,大到一条公路,都可以作为线的存在。
1、生活中的点与线:
(播放课件,生活中的点与线部分。)
2、绘画中点与线的概念:
(首先区别于数学中点与线的概念)
点:它是一切形态的基础,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引视线,多点可以创造生动感。点表示位置,没有长度宽度,只有微小的面积。是一条线的始点或终点,也可存在于两线交叉处。
进行设计时,点给予人的印象是“圆”形的,其实它有各种规则形和自由形之分。请上来两个同学,设计各种不同的“点”。
一个画出规则形(或几何形),一个画出不规则形(有机形或偶然形)。(手绘补充各种形态的“点”。)
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韵律和方向,密集的点可以形成线,疏密的点阵会产生空间感。
(播放课件,图片说明点的特性。)
线:有长短、粗细、曲直之分,可以理解为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线更强调外形和方向,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画面的工整感、速度感也是由线形来实现的。-----请一个同学上讲台来画出呈现任意形态的“线”。(手绘补充各种不同形态的“线”。)直线与曲线:
直线具有男性的特征,它有力度、相对稳定。
垂直的线刚直、有升降感;水平的线静止、安定;斜线飞跃、积极。平面设计作品中,直线的适当运用对于作品来说,有标准、现代、稳定的感觉,我们常常会运用直线来对不够标准化的设计进行纠正。适当的直线还可以分割平面。
(播放课件,图片说明直线特性。)
曲线则具有女性化的特点,具有柔软、优雅和动感的感觉。曲折线不安定;粗线稳重踏实,前进感;细线锐利、速度、柔弱感。
曲线的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流畅,让人想象到头发、羽絮、流水等,有强烈的心里暗示作用,而曲线的不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混乱、无秩以及自由。(课件播放曲线图例)
3、点与线构成规律和方法
1对比:点与线在形态、颜色、材质的不同形成视觉性的差异。○如点的圆与方,线的疏密、曲直,颜色深和浅等等,强烈的反差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般来说,对比代表了一种张力,能够挑起观看者的情绪反应,能够带来一定的视觉感受。(举例说明)
2二、统一
○为了避免画面的混乱,在对比之余,我们还要做到画面的统一。
统一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整齐的图形,有序的排列,统一的表现技法,和谐的色彩,使画面出现一种美感,我们可以把这个叫做自身的统一(由于本课没有涉及到色彩方面的知识,暂且不谈。)
另一层意思是,将前面讲过的对比通过一些规则,和谐的统一于画面之中,我们可以把这个叫做相对的统一。
而相对的统一,则是相对于对比而言的,对比是不同或者有差异的元素在一起,而统一就是通过一定的规则,使它们和谐的共处于一个画面中。
统一不等于没有变化,更不等于完全一样。没有变化的统一是死板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3对比与统一的和谐共处
○
需要强调的是,在一幅画面中,统一是基础,对比则是关键,也可以说是目的。没有对比,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灵魂,没有对比的存在,画面就了无生气。
要在存在对比的情况下使画面统一,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同样的技法与风格,或者同样的表现形式。
2.在对比中保留一个相近或者相似的因素,或者使某些要素相互渗透,或者存在着相互的过渡。
遵循的美学原理:均衡、韵律、节奏
4、图片欣赏:
点与线的应用:(图例进一步说明点与线的构成规律)
1、海报、杂志封面欣赏。借鉴点与线在设计上的灵活运用。○
2、国际绘画大师关于点与线的绘画作品欣赏: ○米罗、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等。
3、东湖中学学生作品 ○
三、作业布置: 关于点、线的游戏:
请同学们放松心情,一边听音乐一边在纸上随意位置画出几个各种类型的“点“和”线“,音乐停止后,根据画面效果,逐步完善。
注意点形与线形的位置、方向、大小、长短、疏密、粗细的变化,要有区别又要统一和谐。注意画面的和谐与均衡。(教师巡视,并加以个别辅导。)
四、作业评价:
1、学生自评:
选出学生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作者自己评说比较满意的地方和遗憾,再让其他同学分组讨论后请代表发言评价优点与不足。
2、教师评价:
大家能通过手中的画笔把自己美好的想法勾画出来了,有的同学画得很细致,有的同学概括得很好,有的同学画得很抽象,而有的同学的作品看起来形象很具
体。其实画面的均衡的美感才是点与线构成的根本,也就是以前我们常说起的——构图,只有处理好了画面的构图,才能使我们感受到点与线的魅力,使我们的作品更加迷人。
也希望同学们以后能经常做做这样的“游戏”,能一直保持今天这样的热情,像热爱游戏一样爱上绘画,感受绘画的魅力。
第五篇:《点与线的魅力》教案
《点与线的魅力》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撑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从生活出发,设计具有美观和独特创意的平面构成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运用美术术语和文字从设计的角度进行评述表达自己某种审美情感,感悟点、线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点、线构成的形式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表达一定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课件、相关图片,作品实例。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展示生活中点、线、面构成的图片,体会当中的美感。揭示课题:点与线的魅力。
2、从标志蕴含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到世界遗产包含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也是保护的象征。
二、课堂发展:
1、活动一:欣赏与探索点与线的特征。请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与大家分享探究的成果。
2、师生对小组课前的调查进行评价。
3、欣赏范例,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教材内容展开讨论,归纳平面构成的要素,加深对点与线的理解。
4、教师归纳点与线的特征。
5、活动二:欣赏与探索点与线的构成规律。设问:你能从身边的事物中感悟到点与线所构成的美吗?理解平面构成的定义。
6、展示图例作品,让学生找出构成规律,归纳、分析出几种基本的构成形式:重复、特异、渐变、发射。
7、手绘草图创作:运用所学的构成知识进行服装图案的设计,表达一定的情感。分小组确定正稿,用剪贴的方法完成一件服装图案制作。
8、评价:请学生对作品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部分有特点的作品。请同学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具体的美术知识,有什么感受!
三、课堂练习:
手绘草图创作:运用所学的构成知识进行服装图案的设计。
四、课后延伸:
要求学生完善设计作品并思考:探索平面构成中的色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