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魅力》教学设计2[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23:4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点的魅力》教学设计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点的魅力》教学设计2》。

第一篇:《点的魅力》教学设计2

《点的魅力》教学设计2

课题:点的魅力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思路:

本节课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小圆点的魅力,用圆点来创造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 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3.安定感(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

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象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

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张)

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

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个红点、2个红点、3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

2.要美观.

3.更需要创意.

方法不限,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或点出作品轮廓后再填充彩点,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合在一起使用,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灵活机动.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彩绘圆点的方法完成美术作品,小圆点的魅力还远远不仅仅在于此呢!还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材料,如布、色卡、圆的小物件等等,都可以展示小圆点的魅力所在,在下一课时中我们会继续学习,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再次显示小圆点的魅力.

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

第二篇:《点的魅力》教学设计

《点的魅力》教学设计

课型: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教材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一个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奥妙。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意在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圆点的几种基本形状:圆面、圆圈;发现圆点在纸上不同的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产生基本变化: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处理,突出一个“玩”字,力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现点的魅力,用点来创造美。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点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难点:让学生有创意地玩“点”,用“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教学准备:

收集点状物品、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绘画、手工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模拟讲故事:《小圆点》。

“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点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点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点?

1/4

课件播放生活中的“点”的现象。

高楼中的小窗户、衣服上的花纹、装饰物的花边等。

1.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落感(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3)安定感(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4)相互吸引感。(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像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

2.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2/4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3.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等!)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4.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

5.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张)

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点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

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个红点、2个红点、3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2.要美观。3.更需要创意。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

方法不限,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或点出作品轮廓

3/4

后再填充彩点,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合在一起使用,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灵活机动。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彩绘圆点的方法完成美术作品,点点的魅力还远远不仅仅在于此呢!还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材料,如布、色卡、圆的小物件等等,都可以展示小圆点的魅力所在,在下一课时中我们会继续学习,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再次显示小圆点的魅力。

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

4/4

第三篇:《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2

《风筝的魅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风筝的起源、流派、分类、色彩图案特点及制作方法.

2、技能目标:

使学生尝试风筝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增强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风筝独特的魅力,培养对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风筝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风筝的传统文化艺术特色,并学会风筝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

风筝的制作方法及学生激情制作风筝.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竹篾架子教具、自制实体手绘传统工笔风筝(京沙燕、孙悟空)、自制半成品示范教学风筝(金鱼)、颜色(水粉、水彩笔)等风筝制作工具、学生资料袋.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欣赏“古诗《村居》”、“龙腾东方,生死博弈”等视频,唤起学生已有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增强民族自豪感,自然地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

2、示范教学法: 通过图片、实物的欣赏、分析及师生演示制作风筝,探究风筝的文化艺术特点及制作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与思维能力.

3、引导、启发教学法: 此法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与习惯.

六、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古诗《村居》引入,开门见山,声像唯美,引人入胜)板书课题:《五彩缤纷的风筝》 二)生动形象,讲授新课

1)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在什么季节、场地? 总结:就在这个时节——清明前后.空旷宽敞的地方.(设计意图:贴近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2)视频介绍,探究起源

提问:最早的风筝出自什么地方? 播放《龙腾东方,生死博弈》

总结: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风筝起源于中国.(设计意图:声像结合,增强民族自豪感)3)

古筝配乐,风筝文化

教师讲述风筝的由来:木鹞→纸鸢→风筝(设计意图:古乐遗风、文化积淀,视听结合、意境深远)4)欣赏图片,风筝流派

(设计意图:直观再现,扩大视野)

设疑:由于不同民族、地域的精湛工艺水平和美术构思,它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你对风筝流派了解多少?

四大风筝流派:北京、天津、潍坊、四川风筝. 设 疑:最著名的风筝产地在什么地方? ②

世界风筝之都:山东潍坊

5)实物、图片欣赏,共同归纳风筝的类型

学生探究:观察实物风筝,说说有哪些不同类型?(设计意图:培养观察能力,突出教学重点.)

师生共同完成风筝的分类:串式、立体、硬翅、软翅类、板子类(设计意图:用连线的方式,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非常有创意的风筝,像碰风筝、微型礼品风筝等,有创意吧!(设计意图:实物展示直观性强,激发创作欲望)

三)师生合作,释析难点 1)教师演示、学生辅助

扎架子(比例、捆绑方式及对称关系)、糊纸面.(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实践探究.)2)教师示范,金鱼风筝

绘花彩(注意色彩鲜艳、对比性强,可剪贴,形式多样.)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直观真切,解决问题)3)学生归纳总结风筝的“四艺” 板书:四艺:扎 糊 绘 放

(设计意图:讲述示范自然清晰,学生归纳水到渠成.不知不觉重点难点已经完成)

四)学生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创作实践: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一只风筝. 要求:图案美观、色彩鲜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

五)交流评价,展现自我 各组派代表展示本组成果,针对风筝的图案、色彩、创作意图等问题,进行生生、师生评价,讨论及改进方法.

(设计意图: 展示过程中,通过生生、师生评价,巩固风筝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表述与审美能力.)

六)艺术延伸,放飞梦想

风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一项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 时间是短暂的,课堂是精彩的,风筝的魅力是无穷的!让我们带着收获,怀着美好的愿望,随着风筝一起放飞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验制作风筝带来的欢乐与成功,使学生们进一步领会到中国传统风筝文化的魅力.)

第四篇:《点的魅力》教学设计1

《点的魅力》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本课是上一课《聚聚散散》的延续,一个小黑点在纸的不同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圆点的排列组合的魅力;激励学生自主创新,用小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美术素养,他们能够通过老师的引领,自主地感受小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魅力,并且能用点来组合各种美妙的图形,体悟美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不同的位置,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 同效果.

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感受抽象画面的魅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不同的位置,给人以不同的感觉;鼓励学生创作由圆点组成的艺术作品,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组合成的不同图形,产生的不同效果,感受其魅力.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思考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看见小圆点,用自己喜爱的工具表现出几个小圆点;准备彩笔、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教师准备:水粉颜料、范画、课件等.

课前交流:师:你觉得做什么最快乐?生:看书最快乐,运动最快乐……师:如果你问我们盐城二小的学生,做什么最快乐,有许多同学说在王老师的美术课上最快乐!现在就请大家走进王老师的快乐课堂.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走进神奇的大自然

1.欣赏图片 通过大自然中动、植物身上的点,来感受点的魅力. 2.说说生活中的小圆点,让学生体会小圆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动植物身上点的魅力,自然引导到小圆点,由此展开了探究小圆点魅力的快乐之旅.】

二、探究新知 访问小圆点之家

1.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一个小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感受. 2.通过观察,让学感受圆点不同的排列形式,给人不同的感受. 3.通过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排列,产生新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一个小黑点在纸中的不同位置,会给人不同的感觉;了解圆点排列组合给人以移动感、消失感、对称感、重复感、节奏感等.】

小画家赏名画

感受画家笔下小圆点的魅力:

1.欣赏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的作品. 2.欣赏法国画家修拉的作品. 3.欣赏中国大画家吴冠中的作品.

【设计意图:走近大师用圆点表现的画面,感受其魅力,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和冲动.】我的圆点最精彩

1.学生介绍自己表现圆点的方法:剪、画、贴等. 2.教师介绍几种有趣的表现圆点的方法.

3.教师示范,欣赏作品,让学生了解点、线、面能组成美丽的画面.

【设计意图:

1、发散学生思维,掌握多种表现小圆点的方法;

2、教师示范、欣赏学生作品旨在引导学生创作由小圆点组成的作品,提高作业水平.】

三、作业实践

1.作业内容: ⑴用小圆点点大胆地组合出美丽的画面. ⑵用小圆点装饰一件神秘礼物物品. 2.指导作业.

3.作业展示、讲评.

【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本课新知.】

四、链接生活

出示自主银行的标志,让学生感受小圆点的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

课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学校、班级或小组的标志,让小圆点在标志里一展风采.【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让学生体悟小圆点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

五、升华感情 今天我们和小圆点交了朋友,感受到了小圆点的魅力,相信在座的所有老师也感受到我们班同学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也能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圆点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第五篇:《点、线、面、体》教学设计2

《点、线、面、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体、面、线、点的概念;从运动的角度理解体、面、线、点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点、线、面、体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观念、形象思维能力和普遍联系的观点和转化的思想.

(3)用点、线、面、体这些基本的数学图形来初步描述、理解、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图形世界,为今后对图形世界的研究打下基础.

(4)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广泛性、实用性、重要性、趣味性,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培养其研究的意识,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重点: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活动. 2.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 学生的认知难点是理解从运动角度看点、线、面、体的关系,突破方法是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用课件演示实验辅助学生理解,举生活中的例子,并分析例子中点、线、面、体分别指什么,来突破难点.

3.例、习题的意图:

教材114页观察,使学生通过主动观察、触摸、思考,体会图形是由点、线、面、体构成的,从构成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简单几何体的特征.

教材115页练习,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平的面和曲的面,理解面分为两种:平面和曲面.

例1(补充题),学生动手画线,体验“点动成线”过程,能促进对知识的发现、理解、信服.

例2(补充题),课件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线动成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例3(补充题),学生动手实验,教师演示课件实验,都能促进新知的发现,课件实验是对学生动手实验的完善、补充,能促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和空间观念的形成.教师请学生设计实验: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练习(补充题)1、2、3,生活中大量的事例使学生看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她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的美、实用.并进一步促进对新知的理解,应用.请学生明确每个例子中“点”(“线”、“面”)是什么,是为了使学生正确的举例,明确点动成的“线”、线动成的“面”、面动成的“体”应理解为运动痕迹(轨迹).

练习5(补充题),借助实际应用问题来巩固“线动成面”.

教材116页思考,通过实例说明“点”是没有大小的,它是抽象后的概念. 例4(补充题),借助集合的思想思考问题,借助实际生活实例感受几何图形的构成,认识到“点”是构成图形的最基本的元素,发展几何直觉.

教材116页练习意图:使学生形象地感知面动成体,发展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新课引入: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老师展示一组图片(图片里面既有各种立体图形,又有“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生活中的原型),请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回答问题:

①图片里有哪些立体图形?

②这些立体图形有点、线、面吗?请指出来.

一组精彩的图片,创造愉悦的氛围.从其中找出立体图形和“点”、“线”、“面”,使学生看到数学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的兴趣,也是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复习,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观察模型,回答问题:

请学生观察触摸自制的立体图形模型,提问: ①这些体由什么围成?面有几种?

②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什么?线可分为几类?

学生通过亲手触摸、观察、比较,直观地感知点、线、面、体的概念及相互关系,能启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研究的意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三、例题讲解:

例1(补充题):用铅笔在纸上画一条线,用圆规画一个圆,回答点运动起来能形成什么?

点动成线

例2(补充题):教师演示“线动成面”课件(线动形成平面、曲面),请学生观察课件(图

1、图2为其中两个课件),回答:线运动能形成什么?

图1 图2 课件中,线运动生成的有平面、曲面,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小组讨论,总结出:线动成面,面分为两种:平面和曲面.

例3(补充题):直角三角板饶它的一直角边旋转,长方形饶着它的一边旋转分别形成了什么图形?分析上述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能再设计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结论吗? 让学生动手转一转. 分别得到圆锥和圆柱. 结论:面动成体 设计实验,如:用一枚硬币实现“面动成体”,学生将硬币立起来,饶中轴线快速旋转;也可将一摞硬币摞起来.

观察(教材116页)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互相纠正、补充、启发.认识到点是抽象的概念,没有大小,在地图上表示一个地方的位置.

例4(补充题):观察课件展示的图片(图3),你认为构成几何图形的最基本的元素是什么?

图3 学生总结出: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四、随堂练习:

1(补充题):举出生活中“点动成线”的例子,并分析每个例子中点是什么,“线”是什么.线能分成几种?

例子:节日礼花的奔放,流星划过天空,飞机尾部的烟雾,雨丝,缝纫机针走线,雪地上长长的脚印等

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2(补充题):举出生活中“线动成面”的例子,并分析每个例子中“线”是什么,“面”是什么.

实例: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运动,孙悟空挥舞金箍棒,挥舞起来的跳绳,夜晚街头闪烁的霓虹灯,用刷子刷墙,用刀切豆腐,钟表盘上分针时针的运动等.

3(补充题):举出生活中“面动成体”的例子,并分析每个例子中“面”是什么,“体”是什么.

例子:风扇转动,一摞作业本,旋转门旋转起来,等. 4(补充题)、下面的例子不是点动成线的是()A、用笔在纸上写字 B、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 C、节日美丽的焰火 D、汽车的雨刷的运动 答案:D 5(补充题)、小明用擦玻璃器在玻璃上从左往右擦出一块长方形的痕迹,若擦玻璃器的宽为20cm,玻璃器移动的长度为10cm,则长方形痕迹的面积为()

A、4cm2 B、100cm2 C、200cm2 D、150cm2 答案:C

6、教材116页练习可让学生先凭想象做,在动手实验验证.

五、课后练习

1、收集反映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资料、图片、实物模型,进行小组讨论;

2、研究有关“线”的知识.

3、区目标检测的同步练习.

下载《点的魅力》教学设计2[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点的魅力》教学设计2[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点的魅力教案

    点 的 魅 力 ——章 飞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点在不同的位置,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了解点排列与点有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3、让......

    点的魅力说课稿

    《点的魅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教育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点的魅力》。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

    魅力广告词教学设计

    应秀芳,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省小语会会员;获浙江省第二十届“春蚕奖”,浙江省课改实验工作先进个人;是丽水市第四届教坛新秀,丽水市第二届学科教学带头人,丽水市首批明星教师......

    初探粤剧魅力教学设计

    《初探粤剧魅力》教学设计 营盘镇中 陈永丽 教学目标: 1.了解粤剧的有关知识,初步感受粤剧的中唱、做、念、打等表演手段。 2.通过欣赏和感受和体验活动,感受和体验粤剧的风格......

    词语教学的魅力2

    词语教学,为阅读课堂撑起一片蓝天 赵黎英 聚焦当今名师的课堂,我们发现,词语教学总是能和阅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细节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为阅读课堂撑起一片蓝天。 词不离字,辨......

    点彩画教学设计

    《奇妙的点彩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浙美版第十册第十二课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分析: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色彩,对儿童而言,可能是最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美术语......

    书法教学设计,点

    篇一:书法教案:点 点的写法 教学目的: 1.了解斜点、横点、竖点、撇点的写法。 2.比较四种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点的写法。 3.学习书写这三种点。 教学重点: 1.点的......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点的魅力》 人教版

    《点的魅力》教案一、教材分析《点的魅力》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是让学生意识到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给人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对于学生来讲即抽象又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