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魅力(教案)

时间:2019-05-12 19:1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字的魅力(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字的魅力(教案)》。

第一篇:文字的魅力(教案)

文字的魅力

课题:文字的魅力

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科书(冀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背景简介:

《文字的魅力》要求上两课时,此是第一课时。设立此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文的关感,文字的文化性以及文字作为一种单纯的图形所带给我们的视觉启迪和视觉冲击;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使书写和欣赏文字的“技术意识”与“艺术意识”得到更合谐的交融与提高。学生人数:

学生人数30人,座位6排,每排5人。不分组。原因是本课以讲授为主,结合幻灯片展示,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具:

1.课本:卡片、画架、画板(上钉有几张生宣纸);书法毛笔2-3支;墨汁;笔洗等。

2.多媒体教学仪器及教学幻灯片等。学具:课本

设计思路:

在讲授时,我立足于美术学习和美术文化研究的角度,引导学生去接触文字、感受文字、理解文字和欣赏文字。

首先,我以中国汉字的造法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想更多了解汉字的欲望。之后,以“中国汉字的发展与演变”为线索,通过欣赏图片,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理解和感受不同形式的字体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通过介绍古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了活跃气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从考古的角度深化文字的魅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文字的关感、文字的文化性以及文字作为一种单纯的图形所带给我们的视觉启迪和视觉冲击。教学难点:

理解和感受不同形式的文字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理解和感受不同形式的文字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

2、愿意从美术的角度关注文字,愿意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能够从文字形象中寻找灵感,创作具有文字韵味的美术作品。

(备注:此实录是第一课时)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请坐。

你们现在是初二的学生,与文字打交道得有十年了吧?那么请教诸位一个小小的问题,中国大概有多少个汉字?请举手。生1(小心翼翼地):八九千吧? 生2(肯定地):两万多。(老师笑而不语)生3(犹豫再三,下定决心):五万九千多字!(老师摇摇头,仍面带微笑看着学生)生4:名师,您快说吧,急死我们了!

师:好,我来告诉你们。(模仿播音员的声音)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共有汉字九万多个,其中常用字七千个左右。

生:哇!那么多,真没想到。(一片惊叹声)师:怎么样,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了吧?接下来,我再问你们,这些字是怎么来的?

生1(信口开河):外星人造的呗。(一片笑声)生2:不对!传说是一个叫仓颉的人造的。我看过一本书,书上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想把当时的重大事件记录下来,但是缺乏记录言辞的文字,记录工作难以进行,于是就有了造字的念头。有一天,他看到鸟兽留在地上的脚印,触发了灵感。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中国汉字。师:说得太好了!我希望同学们向她学习,博识强记,厚积薄发,关键时刻显身手。言归正传,请大家想想,仓颉一人造九万多字有多大可能性?不言而喻。通过学习历史咱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其实文字也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文字的起源一般认为呈距今约五六千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时期”。那么咱们的先民是怎样创造这些文字的呢?

(请同学们看黑板,最基本的造字方法是象形。

(老师把“象形”写在黑板上)象形即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也就是比着葫芦画瓢。大家请看我手中的卡片。(卡片上有象形文字),大家推测一下是什么字。第一个字好像是草,又好像是手;第二个字跟眼睛有关:第三个字是一个人立在地上;应该是“立”字;第四个字像一个人的张开嘴巴,应该是“口”;第五个看不出来是什么字? 师:谁有不同意见?

生:老师,从古代字与现代字的联系来看,我觉得第一个字像“手”,第二个字像是“目”。

师:这两个同学分析得非常对!由此看来象形文字是很帘易识别的。第一个字是“手”;第二个字是“目”;第三个字是“立”;第四个字是“口”;第五个字是你们最熟悉的字“男”,男生的“男”——扶着农具在田野里劳作的人是男人。生:哈哈!明白了,原来如此。

师:既然这么简单,请大家想想一下“刃”的象形造法。(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刃”)谁来试试? 生:我来试试。

师:好,请!(学生在黑板上先用白色粉笔画了一把刀的适型。

然后用红色的粉笔描刀处)现在请人家看看,是“刀”还是“刃”?

生1:应该是“刀”。虽然刀刃处是红色,但是整个形象看起来还是刀的造型。生2:应该是“刃”。因为我一眼就看到红色的刀刃了。

师:首先,我要肯定造“刃”字这个同学的大胆创意。但是请大家回忆一下,字典上的字有没有用其它颜色去刻意点明笔画的? 生:嘿嘿!没有。(学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师:看来你这种造字方法还有待研究。现在大家是不是发现用简单的象形造字法有点力不从心?现在咱们用第二种造字方法——指事(老师把“指事”写在黑板上)。指事通常表示某种局部的或相对的概念。具体的办法是在象形文字的相应部位加个抽象的标点符号,以此造字法还有“本”、“末”、“甘”等等。(展示写有象形文字卡片本、末、甘)生:哦,明了白!下面我再介绍一种造字法——会意(老师把“会意”写在黑板上)。会意就是会合成意,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例如:“冰”(板书),人斜靠在树上称之为“休”。生:老师,真有意思!再举几个例子。

师:好,再举两个例子。“歪”由“不正”会合成的;“尖”由上“小”下“大”会合成的。

生:老师,再说一个例子,最后一个!

师:不说了!如果大家真感兴趣,就去字典里挖挖宝,感受一下中国文字的魅力吧。

其实中国文字的造字方法不只这三种。还有形声、转注利假借,它们都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想了解详情的同学可以来找我。

通过学习中国文字的造字方法,大家发现了一个事实:中国文字属于象形文字,带有鲜明的图画痕迹。文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文字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是记录希望、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文字具有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或坚强刚毅、或修长秀美、或憨直敦厚、或苍劲瘦硬、或丰腆润畅、或端庄华贵、或灵动跳跃,向我们昭示着它画一般的艺术魅力。

来吧,咱们一起追溯中国文字的发展与演变,感受中国文字所蕴含的文化特征与审美价值。先请同学说说历史书上所学过的中国文字字体有哪些? 生:有甲骨文、金文、小篆,还有隶和楷书。师:谁来补充?

生:老师,我说。还有草书和行书。(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同时板书“甲骨文、金问、小篆、隶书、楷书、早书、行书”纵向排列)师:(展示幻灯片)——这是“马”字的不同字体的演变过程。今天咱们就顺着这条线索来探讨。(图略)

甲骨文主耍指殷墟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距今最早而且较为成熟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在商代后期主要用于王室的占卜记事。大家请看课本第八页的插图《祭祀狩猎涂朱骨刻辞》即是商代甲骨文。请哪位同学阅读一下文字介绍部分?好,请。生:甲骨文主要指„„(略)师:声音很宏亮。请坐。从以上资料看出甲骨文可以称作“汉字之祖”,同意吗? 生:同意!

(老师在“甲骨文”后面板书“汉字之祖”)师:大家请看幻灯片,这是一块甲骨文。这些象形文字大小错落有致,纯朴可爱。线条有曲有直,结构疏密相间,章法进退有序,塑造了抽象的空间美与线条美。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大篆的一种。在殷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被贵族垄断,所以有一种说法称金文为“豪门贵族”的文字。(老师在“金文”后面板书“豪门贵族”)请看幻灯片。这是金文《大盂鼎》的局部。金文的美是甲骨文美的升华,因制作过程的制约,使其气势磅礴,线条圆润饱满,反映出西周人敦厚、质朴的风度。金文的字型结构己相当成熟,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图略)下面说说小篆,那位同学能结合历史书说说小篆的由来?

生:历史上是这么说的,在春秋战国时期,政局混乱,各诸侯国使用的文字杂乱不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 同问,车同轨”,统一了文字就是小篆。

(与此同时,老师在《“小篆”后面板书“伟大的统一”》

师:嗯,同答得非常好!请大家看幻灯片。这是课本中《秦诏板》的放大图片。它天真烂漫,情趣盎然。装饰性是秦代书法的真正面貌。小篆应用广泛,比如课本上秦代的《阳陵虎符》、汉代瓦当《汉并天下》、清代《皇帝之宝》都是小篆字体。

大家请看画板,我在宣纸上书写一个小篆字体“相”(相),请计时。生:56秒!

师:将近一分钟的时间才写一个字,而且这个“相”字还不是笔画最多的。大家想想,如果用小篆字体让你写一篇文章是不是很费时费力?在秦汉,一些办理公文案牍的小文书,当时称“徒隶”,他们也发现篆体极费时间。为适应当时文件繁多,创造并使用了隶书。从篆书到隶书的变化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老师在“隶书”的后面板书“来自民间”)请看幻灯片,这是隶书《曹全碑》的。甲骨问、金文、秦篆间架结构趋向于长,而隶书则以扁结构独鳖头。隶书方笔直书,笔画夸张,结构简炼,奠定了现代汉字的基本形态。

咱们班那位同学练过隶书?请举手。我这里有书法毛笔,请上来在宣纸上写一个字,怎么样?(学生有点不好意思)同学们给她鼓鼓劲!(掌声)生:老师,写什么字都行吗? 师:对,你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生:那我就写长城的“城”。(大家认真看)师:好,写得不惜!很有功底。谢谢!请回。

楷书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字体,楷书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在字势上,隶书向外扩散,楷书字心向内集中,“永”字八法是著名的楷书理论。请看幻灯片。(展示“永”八法)楷书使汉字的结构,基本笔画、书写顺序、偏旁部首都固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咱们班练过楷书的同学请举手。(十余人举手)呵!这么多。说说你们都练的是什么字帖? 生1:我练的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生2:我练的是颜真卿的《勤礼碑》。生3:我练的是《九成宫》碑,欧阳询的。生4:我练的是魏碑。„„

师:还真不少!看来楷书不愧为“书法的楷模”,有时间我一定要欣赏欣赏诸位的大作。

下面请看草书的幻灯片(展示怀索的《自叙帖》)。什么感觉?(图略)生1:爽!(笑声)生2:龙飞风舞!生3:太乱了!一个字也不认识。

师:草书是楷书的快写体,它有自己的书写规律,是有法可循的。在此就不多说了,课下再探讨。从美术的角度来看草书,笔势犹如行云流水,狂风骤雨,形式感极强,是线条的艺术。

不过,刚才有个同学说草书不好辨认,不易阅读,也确是实情。有没有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有,那就是行书。大家请看幻灯片,这是王曦之的《兰亭序》,怎么样,看得出来是什么字吗?(图略)生:这次差不多。

师:行书集楷早于一体,字型俊美飘逸,便于书写,易于辨认,一直沿用至今天。

中国文字的演变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问世后,于之相应的印刷体也随之出现。黑体字、宋体字等都属于印刷体,这些字体的写法咱们在小学时都学过,在次就不再讲述。

到此为止,中国文字的演变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特征与审美简直已略知一二。生:老师,课本上有关东巴往文的字资料您怎么没讲?

师: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别着急,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插图把有关东巴文的小资料阅读一下。

(小结)东巴文从文字形态发展来看,它比甲骨文还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至今纳西族仍在使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生:我有个问题,您不是说过甲骨文是中国汉字之祖吗?东巴文怎么会比甲骨文还原始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这个同学很动脑筋。请坐。东巴文客观存在比甲骨文早,但被后人发现却晚于甲骨文。说“甲骨文是汉字之祖”是以前的定论。

老师:这么说“东巴文是汉字之祖”了?

师:这么说有点早。据最新考古消息:在宁夏中卫人麦地发现了大量的独立岩画群,研究证明有1500多个图画文字,距今约1.6万-1万年之间,比东巴文可能还要原始。

生:老师,按您“这么说,我们学的历史就不再是真实客观的历史了?(学生的问题有点“节外生枝”)师:这个问题一会儿再同答。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谁来说说纣王与商朝灭亡的故事?

生:老师,我说,我们历史课上讲过。纣王宠信妲己,荒淫无度,陷害忠良,残害百姓,很多人起来反抗纣王的暴虐,最后周王灭了商朝。师:历史学的不惜!请坐。

但最近在殷墟中出土了一块甲骨文,上面的文字是这样描述纣王的:纣王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君王,具有安邦治国的才能。纣王为了一统天下,不断东征,忽视了西周的兴起与发展。周王趁纣王不备联合其他诸侯大举进攻殷商,纣王战死。

同学们听到这明白了吗?真实的历史有时需要文字的佐证,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也是考古学家孜孜追求的原因所在。

同学们,咱们一起总结一下目前所学的内容:通过学习,咱们知道了中国文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表意文字,甲骨文字是目前所能看到的公认的古文字,但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现在能看到的古老文字还有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老师展示楔形文字和古埃及文字的幻灯片)(图略)

师:楔形文字是英国人取得的名字,来源于拉丁语是“楔子”与“形状”两个单词的复合词。大家请看课本第11页《楔形文字解读》部分,就明白英国人为什么叫它楔形文字了吧?大家是否发现了一个现象,楔形文字也是在图画基础上演变而来。不仅如此,大家再看课本的第10页《埃及文字解读》,古埃及文字更像图画。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类文字之祖是图画,文字和图画的作用是相通的,它们都是人类创造出来并用于交流的“图像”。苏美尔人的文字最早是印刻在泥板上,因此只适合书写较短的直线笔画。大家再看看课本上的《乌鲁克泥板》,它是一块词汇课本,一行行压印出来的字符如同跳跃的音符,简洁有力,充满节奏感。

师 :课本第10页的《罗塞塔碑》的发现与研究还有一个故事呢。1799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他的士兵在罗塞塔城附近修筑防御工事时,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岩断碑。碑文是三种文字刻印的。罗塞塔碑发现后,立即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他们试图解释碑上的文字,碑上的希腊文和当时通俗体文字很快被解读并被确认。但古埃及象形文字却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当时法国11岁少年商博良决心揭开这个谜,经过21年的努力,埃及象形文字终于被揭开了。原来“罗塞塔碑”上的碑文是公元前196年埃及孟裴斯城的僧侣们,给当时的国王写的一封歌功颂德的感激信。现在该石碑被英国博物馆收藏。生1:老师,商博良是怎样揭开这个谜的?用的什么方法?

师:你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是吗?这样吧,你课下先自己从网上查找一下,我这里有一些相关的资料,有时间咱们再一起研究研究,怎么样? 生1:好!

生2:老师,我想问个问题,我们现在学的英文是怎么演变来的?您怎么一直不提呢?

师:呵呵!着急了是吧?

好,我来告诉你们,世界上的所有拼音字母都是在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样吧,我给大家留一个课外探究题“拼音字母的形成与演变”,你们可以分组合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字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物象的描摹,古老文字具有强烈的象形意味,文字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字风格和体系。希望下节课大家能够从文字形象中寻找灵感,创作出具有文字韵味的美术作品。师:现在我布置课下作业,l.复习小学时学过的变体美术字的写法及相关知识。2.搜集你喜欢的书法作品。3.搜集你喜欢的带有文字的广告招牌或商标等。4.搜集民间剪纸、窗花或年画中的福字符。下节课需要携带的美术用具:

1.想制作泥板画的同学:带彩泥或胶泥巴;尖的硬物如小刀、牙签、刻刀等。2.想制作吹塑纸板画的同学:可带16开吹塑纸一张,同等大小的作业纸一张;尖硬物,以不出水的油笔为好;水粉颜料及其相关用具。

3.想创作装饰画的同学:可带16开白纸或彩纸一张及等相关的彩笔、彩钳、油画棒等

4.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携带美术用具。师:记清楚了吗? 生:记清楚了!(齐声)师:好,下课。生:老师再见!师:学生们再见!

教学反思:

这一课是传统美术教材中没有出现的课程,该课所涉及的知识很多,它不仅涉及到了闻名于世的中国的甲骨文、东巴文、各种书体的中国字;也有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还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民族文化,要想在短短的45分钟内,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不同形式的文字中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实属不易。为了避免形成“单纯的文字角度去了解文字”的课程面貌,我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生动地展示了具有鲜明象形图画感的古代文明的象形文字,以及凝聚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字书写艺术和审美观。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我尽力避免枯燥的说教,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并把疑问与探索延伸到课外。为了下节课的创作,我布置了课下作业,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文字,从美术角度了解文字、欣赏文字,从全文所蕴涵的美中寻找更丰富的美术创作灵感。

第二篇:魅力中国画教案

中国现代绘画

——魅力中国画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中国画的类型,知道其中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作品好在哪里。[能力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领会中国画在不同时期独特的审美意蕴。[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中国画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的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教学的难点:通过学习能够很好的区分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

三、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教学法

提出讨论的问题,提供图片资料,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分组讨论法

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在课前收集资料,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课前熟悉课本、上网查找资料。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欣赏以上作品,你们认为这三幅作品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中国画在中国现代这个时期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现代绘画之魅力中国画这一课。讲:现代中国画,也就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激烈变化,为了使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艺术传统的中国画紧跟时代的发展,中国画界的有识之士在艺术实践中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即: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

(二)新课讲授:

1.传统型中国画(重点)

现代中国画家中,有许多是维护或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不接受西方绘画影响:一支以模仿、传承前人技巧、风范为基本原则,保存与传授传统技巧。另一支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革新,使传统绘画更加完满,创造自己的艺术个性,建树自己的独特风格,给作品注入一定的新内容,而不动摇和改造传统模式。

问:什么是传统型中国画?代表人物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老师补充)师:传统型中国画是在努力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同时,力求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墨技巧等方面有所发展的地道中国画。代表人物: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下面我们以齐白石作品为例来了解一下传统型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以及绘画特点。

欣赏:《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作品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在语文课本里学过这一课内容,请同学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来欣赏这幅画的?(期间,教师提示,欣赏现代人物画关键一点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学生活动:先请一个学生讲,然后可再请2-3个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补充。

讲:《蛙声十里出山泉》是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是齐白石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幅水墨画。诗句是由老舍指定的。齐白石老人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个命题时还运用了特殊的联想手法。在该图中,画面上没有蛙,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听”见的,而是在数周后的,十里出山泉的溪水中。这是绝妙之至的构思。然而对于这幅画,我们更要了解的是它的绘画技法。(引导)探究活动:创作思路是什么,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的?运用了什么样的构图,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分组讨论,老师指导)

讲:创作思路:采用的命题绘画,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进行创作。而他这富有想象力的构思,巧妙而贴切地表达了诗意,显示了画家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继承中国自古强调表达诗意的绘画传统。从这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平时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表现形式:水墨画。画中的墨色来看。画的最上端(最远处)的两点远山墨色较浅,因为那是远山,近大远小,近实远虚。比远山近的就是一片山石,也就是引出一股山泉的山涧了。较上面(较远处)的山石墨色较深,下面(近处)的山石墨色较浅。与上面(远处)山石相对的下面(近处)的山石墨色较浅,甚至到画的尾部山石的色彩已经淡如水了。当然画中的蝌蚪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甚至是画的点睛之笔。画中有六只蝌蚪,每两个一组分布于画的上中下三个部分。这样分布就使得画面显得完满,不空洞。而六只的数量又使得画面不显杂乱,可谓“添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恰到好处便是最好了。

构图:一幅立轴作品。如果齐白石以横幅的形式来画,那么泉水便是横流,不论自东而西还是自西而东,给人带来的总是一种停滞的感觉,泉水显得无力,泉声激荡不出来,泉中的蝌蚪也会没有活力,那蛙声就很难显现出来了。但是采用了立轴的形式结果就很不一样了。在立轴作品里泉声是很自然的自上而下流的,它能给人带来一种激荡的逼迫感,不受之而不行。就像“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样,欲罢不能。泉水里的蝌蚪也因此有了生气活力,它们随着那泉水而来,谁能拒绝呢?

欣赏:《记写雁荡山花》(潘天寿)、《峨眉龙门峡纪游》(黄宾虹)、《墨虾》《蜻蜓点水》(齐白石)

问:传统型中国画得特点是什么??(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墨技巧等方面入手)(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讲:在表现上:传统中国画以笔墨为主,讲究“骨法用笔”,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强调墨分五色,墨分为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五种。

在意境上:传统中国画,不管是工笔还是写意,都尚写意。讲究气韵、追求意境。写形是为了传神。齐白石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似与不似之间”。

2、融合型中国画

我们刚讲了传统型中国画,与之对比,看到“融合”二字,又是发生在现代时期,我们就不难发现它也就意味着不再传统,我们先来看一下“融合型中国画”的定义是什么?

问:什么是融合型中国画?它的代表人物都有那几个画家?(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讲:指融合中西绘画之长的中国画。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多是曾经留学欧美或日本,或学过西方绘画又熟悉中国传统绘画的画家,如徐悲鸿,李可染等。

欣赏: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中国画《愚公移山》,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来欣赏这幅画的?(提示创作年代是在1940年)

讲:从故事反映的精神和表达的主题,可知画的主题思想,表现了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能取得胜利的精神。(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作者试图借愚公移山的故事来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这就是这幅画的内涵和主题。

探究活动:对于这幅画,我们更要了解的是它的技法,中国画的改革体现在哪里呢?同学们一定有所感觉了,这幅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对不对?那么它在技法上有什么改变呢?(引导)

讲:

1、线描—明暗(中西结合),采用传统的勾勒着色法,部分人物略使明暗,以显示其体积,这种把中国水墨画法与素描画法相结合起来的实验,体现了徐悲鸿以西方绘画的写实技巧改革中国画的主张。

2、裸体形式表现中国古代传说,这是一种创新,突出了力量与气势。

内容:移山

主题:抗战到底的决心

师:同样使抗战时期的作品,让我们再来看看蒋兆和的《流民图》又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来表现的呢?

欣赏:(课件展示《流民图》)这是一幅描写中国人民苦难生活的历史画卷,我想请同学们看了作品之后,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绪和境遇,(一分钟讨论)哪位同学来说一说?(通过学生描绘画中人物形象,从而感受到民族的苦难)

讲:难道当时的中国真的就变成难民营了吗?如果再不起来战斗,中国就完全被侵略了。这幅画创作于1943年,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践踏了我国的半壁江山,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民族的苦难激发起了画家画了这幅画。主题也由此得出,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起来,参加战斗,坚持抗战到底一定能够取得胜利。(整个欣赏过程在教师的不断引导职能够展开并深入)我们再来看一下它的表现技巧。

探究活动:这幅《流民图》与上一幅《愚公移山》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提示:从题材、表现手法、表现主题)

(学生讨论,老师指导)

讲:技法:《流民图》采用的是线描+素描(改革了中国画),而《愚公移山》采用的是线描—明暗(中西结合)。

内容:难民

主题:抗战到底

(有了第一幅作品的审美经验,学生可以得出此欣赏过程)欣赏完两幅作品可比较其异同点。(题材一样,表现方法不同)

问:融合型中国画与传统型中国画的异同点?(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讲: 融合型中国画,在表现和意境上与传统型中国画一致的基础上,融合了西画对光影、虚实、体积的运用。

课堂拓展:欣赏徐悲鸿的《群马图》、《泰戈尔像》,李可染《江南春雨图》、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

3, 小结:

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

传统型中国画是在努力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同时,力求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墨技巧等方面有所发展的地道中国画。代表人物:齐白石 黄宾虹 潘天寿

融合型中国画指融合中西绘画之长的中国画。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多是曾经留学欧美或日本,或学过西方绘画又熟悉中国传统绘画的画家,如徐悲鸿,李可染等

九、课后小论文

结合这节课所学知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幅画,深入研究,写一篇小论文。

第三篇:魅力南阳教案

市情教育--魅力南阳

郭庄回中 张大年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南阳市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艺术以及南阳市的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发展学生的历史意识,形成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作懂礼貌、身心健康的少年。

2、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增长智慧,懂得生活,体验幸福,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家乡南阳的风土人情、特色小吃。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建设家乡。

教学准备:南阳市基本市情、相关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吗,知道南阳有几个省市?有那些美景美食?

生略作回答。

师:本节课老师就来带领大家了解一些关于南阳市的基本情况。

二、简介南阳(出示南阳地图)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南阳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全市辖10县2区和1个县级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90万。

南阳市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分别是:卧龙区,宛城区,邓州市,南召县,方城县,西峡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

三、结合课件介绍南阳市历史、文化、名人

南阳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城西卧龙岗是诸葛亮辅佐刘备前的躬耕地。

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邓艾

世界文化名人、科圣张衡

世界医史伟人、医圣张仲景

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商圣范蠡

奠定秦国统一中国基础的名相百里奚

中国汉史专家范晔

中国南北朝赋体文学的最高成就者庾信

盛唐时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边塞诗人岑参

中国科举制度的创始人左雄

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彭雪枫

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现代化贡献最突出的哲学家冯友兰

中国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姚雪垠

美国华人评选的“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二月河

中国拍摄“蘑菇云”的第一人陈书元

世界五笔字型计算机汉字输入第一人王永民

中国最新型飞机首席试飞员、“试飞英雄” 黄炳新

全国最大的沼气发酵池主持设计者司尚锁

“中国吉尼斯记忆擂主” 关牧林

中国“月季大王” 李文鲜

四、基础设施建设

南阳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7个县市 个县市区;国道312线、207线、209线和省道豫01线、豫02线分别从全市纵横穿过;南阳飞机场为河南三大民用飞机场之一。

五、介绍南阳的旅游资源和部分南阳之最

南阳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拥有众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和引 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南阳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处,省级64处,不同专题的博物院馆14处。其中南阳府衙、内乡县衙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两级衙门。南阳境内发现的大面积恐龙蛋化石群轰动世界,楚始都丹阳春秋墓群出土的稀世珍宝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遗址引人关注。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其中,宝天曼和老界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貌独特,植被良好,风景如画;2001年宝天曼被列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丹江口水库风景区以亚洲第一大水库和南水北调的渠首源头为世人关注;正在兴建的西峡恐龙蛋生物遗迹博物馆将成为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基地。内乡县衙、鹳河漂流跻身4A级景点行列,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评审,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距南召县云阳镇北3公里处的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是中原人类的发祥之地。1978年,科学工作者在此采集一颗猿人牙齿化石及大量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定名为“南召猿人”,为距今约50万年前更新世中期的古人类遗址,与北京周口店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南召猿人的化石地点,是国内发现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它填补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历史空白,扩大了猿人在秦岭地区的分布范围,为进一步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南阳之最:

世界第九大奇迹、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恐龙蛋化石群

中国“玉雕之乡” ——镇平县 中国“地毯之乡”——镇平县 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南阳独玉

中原人类的发祥地——南召县杏花山猿人遗址 中国最早的古长城——楚长城

中华科圣张衡的长眠之地——张衡墓园 中华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南阳医圣祠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卧龙岗 中国最大的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南阳汉画馆

六、观看视频:魅力南阳我的家,体会本地风土民情

七、作业

1、课后继续搜集家乡南阳的相关资料,比比谁了解得多,为召开家乡故事会作准备。

板书设计:

魅力南阳 热爱家乡 热爱祖国 刻苦学习建设家乡 教后反思:

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很浓,能够很快的进入状态,受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刻苦学习的教育,立志建设家乡。

第四篇:《变形的魅力》教案

《变形的魅力》教案

教学目标:

1、教养方面:学习人物变形画、黑白画的表现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认识美术中变化创新手法的多样性。

2、发展方面:能善于观察与发现,提升观察与思维的品质,发展想象与个性化创造的能力。

3、教育方面: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巧创造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态度,抒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透过变形现象,寻找变形的规律与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事物整体外形变化的关注,创造独特的新形象。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课件中含有在百度中搜索到的关于大自然变化的图片、明星漫画照、视频、艺术家的作品、经过photoshop软件处理后的学生照片、作业要求。)、气球、画好脸部线条的作业纸、相框。

学生课前准备:

1、凸透镜或不锈钢勺子、作业纸、2B铅笔、黑色记号笔或黑彩笔。

2、寻找生活中的变形现象。

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以生活中的变形现象与有意创造变化为线索,学习绘画创作中的变形方式及方法。教学思路侧重于对事物整体变形方法的学习,透过变形现象,寻找变形规律与特点。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设计有课前延伸环节,通过沟通交流导入新课。在课堂探究环节中设计激趣导入,观察发现;自主学习,观察现象;合作探究,感受探究;精讲点拨,评价反馈;巩固训练,完成作业;展示作业,多元评价;教师小结,拓展延伸等环节来解决教学难点。在尝试学习人物头像变形画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画人物变形画。课后提升环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沟通交流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个气球,大家认真看上面的图案,然后吹气球,观察气球吹大后表面图案发生了什么变化。(将气球分给小组成员)

2、再将气球拉长、压扁,观察图案变长、变扁等变形效果。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观察,观察能提高人的想像力,我们这节课就需要同学们认真观察。

(二)、课堂探究

1、激趣导入,观察发现。

(1)课件出示课本上水中倒影图片。

①先请孩子们用心观察,你们认为这是一张什么照片? ②当房子倒映在水中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课件出示课本上玻璃幕墙里的变形图像。①请孩子们边看边想,这又是倒映在哪里的图像呢?

②出示玻璃幕墙图片。在玻璃幕墙上,每一块玻璃都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景物倒映在上面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变形的现象。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我们的生活才平添了几分魅力。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去体会“变形的魅力”。(板书课题。)

2、自主学习,观察现象。

(课件出示“思考”。)孩子们,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变形现象?(学生回答,不完整的,教师补充。)利用课件演示。出示哈哈镜、鱼缸、车反光镜、道路广角镜„„这样的变形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

3、合作探究,感受探究。

(1)通过电脑软件,感受变形带来的趣味。

①除去前面我们欣赏到的变化之外,人在特定的环境之下也会发生变化。问:a、这是我们平时的样子吗?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变成这个样?b、你照过哈哈镜吗,你记得在哈哈镜里你有什么变化吗?

②老师还可以让同学们发生变化

a、(课件出示提前照好的同学照片)孩子们这是谁呀?让这位同学走进我们的变形世界。b(课件出示变胖、变瘦、变大、变小、扭曲变化后的照片)

c、通过刚才的变形,你看到这位同学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课件出示对比图片)学生归纳。(2)利用不锈钢勺子做游戏,探究变形的特点与规律。

①孩子们,你想和××同学一样变形吗?拿起你面前的凸透镜和勺子,举得稍高一点,和头平齐,把它从远处慢慢地往前拉近,看看你的脸型和五官分别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画)。

②利用已知的变形方法,进行尝试创作。

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老师画了一张相,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请孩子们也拿起画笔,在白色的作业纸上,添画上你变形后的眼睛、嘴巴和鼻子。

4、精讲点拨,评价反馈。

(1)(选择画的效果好的同学作品),说一下你是捉住自己的哪些特点来画的。(2)孩子们在画的时候都突出了自己的特征,所以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漫画家也根据同样的方法,创作出许多的作品。(出示郭德纲原照与漫画照对比。)孩子们观察他的特征,漫画照中主要夸张了他的哪些特征?

(3)里有几十个明星的漫画照,同学们从中找四位感兴趣的人物,对比原照与漫画照,看一下“变化时要抓住什么进行夸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变化时我们要抓住什么进行夸张?(人物的主要特征)

(4)(课件出示变形规律)变形时,我们就是要抓住人物脸上或体形上最突出的那一点,进行夸张。使胖的变得更胖,受得变得更瘦,大的变得更大,小的变得更小。

5、巩固训练,完成作业。

现在,我们就用这些表现方法,抓住你好朋友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完成今天的作业。(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观察小组内好朋友的脸,捕捉他的特征,用变形的方法画出他的脸。)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完成作业。

6、展示作业,多元评价。

(1)学生完成作业后,贴在黑板上预先制作好的相框内。

(2)大家来猜猜画的是谁?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做哪些改正会更好?

7、教师小结,拓展延伸

孩子们,你们画的变形画像真不错,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变化的魅力,明白了变化的规律。(课件展示大阿福、创意家居、达利作品)

知道吗?我们中国人把这种变化运用到了工艺美术中。瞧,变化后的小孩形象变得更胖了,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表达的淋漓尽致。不光是人,看,甚至是家具也进行了夸张。还有艺术家们,他们从生活中受到启发,常常用变形的方法来创造新形象,这是艺术大师达利的作品《记忆的永恒》。我很希望大家能多做做这方面的尝试,说不定你也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来。

(三)、课后提升

观察生活中运用变形手法的美术作品和图片。

第五篇:色彩的魅力教案

新罗区初中美术郭贞鸿名师工作室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材料

课题:色 彩 的 魅 力 授课人:唐水金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的感情使学生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按课标的有关要求,教材侧重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力,在造型和色彩表现方面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讲授,让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基本常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色调给人的感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一些身边、校园的摄影作品,感受色彩的魅力。

(二)发展认知

1、色彩常识

三原色 :红黄蓝

三间色 :绿橙紫

2、冷暖色

3、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颜色的相貌)

明度(色的明暗深浅的程度,更亮或更暗的颜色调和提高降低明度)

纯度(颜色调和后纯度降低)

4、色彩的膨胀感与前进后退

5、色彩的心里联想

6、色彩的音乐感

7、色彩的味觉感

(三)体验与实践

根据色彩常识结合自己对色彩的分析感受,尝试将事先准备好的动漫人物进行上色,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讲评

学生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谈创作思路。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下载文字的魅力(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字的魅力(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莲花的魅力教案

    《综合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 、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

    色彩的魅力教案

    色 彩 的 魅 力 一、 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的感情使学生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

    《拓印的魅力》教案

    《拓印的魅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学习拓印版画的欣赏方法,掌握简单的拓印方法,并创作一幅纸版画。 2、过程与方法:A: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拓印版画的......

    彩色的魅力教案

    《色彩的魅力》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基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美术》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内容的一节关于色彩的基础知识的美术课。计划1课时,45分钟。本次课的重点......

    语言的魅力教案

    《语言的魅力》教案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出去游玩,在公园里、花园旁、草坪上经常会看到一些警示牌。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样两幅图,你更喜欢哪一幅呢?说说你喜欢的原......

    语言的魅力教案

    《语言的魅力》教案 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目标: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关心、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知识与技能:1、学......

    语言的魅力教案

    《语言的魅力》 一、看环保宣传语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经常会在花园、公园或者街道两旁看到一些环保广告语,大家看看黑板上这两条,分别读读,你认为哪一条更好?读,对比,谈感受 1、小......

    发挥个人魅力教案

    展示教员魅力提高教育质量 六中队李大明白 尊敬的首长、各位评委、亲爱的战友们: 大家好!这几年有一个现象越发突出,很多教员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难开展了”,我想原因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