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学基础》(本科)第一章导读
《管理学基础》(本科)第一章导读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教学重点:管理的内涵与性质;管理者角色及技能;管理的职能;环境与管理。教学要求:
1、掌握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性质;管理与组织环境的关系。
2、熟悉管理的职能;管理者角色与管理技能。
3、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参阅内容:《管理学基础导学》第一章,P2至P12 具体内容:
一、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这个含义包含以下内涵:(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是否明确并切合实际将直接关系着管理的成败和成效的高低;(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和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
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管理具有一组独特的性质:
1、管理二重性
管理二重性认为,管理一方面是由于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因此,具有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它又具有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生产过程的一种必然需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对于不同的社会形态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共性。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一种管理的职能,它与一定的社会形态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它具有一定的特性。
2、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3、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管理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三、管理的职能
管理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管理的具体职能是:
1、计划。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因为计划从明确目标着手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了保障;计划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计划通过规划、政策、程序等的制定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组织。组织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主要内容是:设置组织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为岗位配备人员。组织还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3、领导。管理的领导职能十一门艺术,它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不仅组织的高层领导、中层领导要实施领导职能,基层领导也担负着领导职能,各级领导都要做人的工作,都要重视工作中人的因素的作用。
4、控制。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计划是控制的标准。管理者必须及时取得计划执行情况的信息,并将有关信息与计划进行比较份喜,结合内外环境的变化请矿,找出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四、管理者的分类
每个管理者都处于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不用,可以将管理者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作为一名管理者,无论处于组织的哪一个层次,其履行的管理职能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只是履行职能的重点和程度不同。另外,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完全不同。
2、按管理者所处的活动领域不同,可以将管理者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和其他部门管理者。
五、管理者角色 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组织中扮演着十种角色,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即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六、管理者技能
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大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三类技能:
1、技术技能。它是指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技术能力对于各种层次管理者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对基层管理者尤为重要。
2、人际技能。它是指成功地与他人打交道并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组织内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地能力,正确地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
3、概念技能。它是指管理者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很强的概念技能为管理者识别存在的问题、设计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选择最好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提供了便利。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尤为重要。
七、组织的外部环境
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的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部分。
1、宏观环境。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全球化环境。
(1)经济环境。它是指一个组织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生产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通货膨胀状况、收入和消费水平、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经济体制等。
(2)技术环境。它是与组织业务开展有关的科学技术的现有水平、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技术环境对组织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对组织的影响更为显著,技术的变革正在从根本上影响着组织模式和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的变革。
(3)政治法律环境。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对组织活动有不同的限制和要求。任何组织都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4)社会文化环境。它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口因素以及被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规范。一些社会习惯和整个社会所持有的价值观,以及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购成了组织的伦理环境。如果将这些内容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就具有法律效力。
(5)全球化环境。“地球村”、“全球经济一体化”等说法反映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管理者的思维必须超越国界。无论是进行全球化运作的企业还是经营范围局限在国内的企业,无论是大学还是医院,每一个组织为适应来自外国同类或相关组织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都面临着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压力。
2、产业环境。它是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环境因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等。
(1)竞争对手。组织的竞争对手是与组织竞争资源的其他组织。(2)顾客。顾客是为购买组织产品和服务支付货币的个人或组织。(3)供应商。供应商是为其他组织提供资源的组织。
(4)战略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是指两家或更多家的公司在合资公司或其他形式的伙伴关系中达成协议。
八、组织内部环境
组织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拥有的资源条件,包括组织内部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
1、组织物质环境。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2、组织文化环境。它至少有两个层面内容:一是组织的制度文化,二是组织的精神文化。
九、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变化性的含义
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的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以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构成了环境的复杂性。
环境的变化性是指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的各种因素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和演进的程度。
十、组织环境的类型
依据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可以将组织环境分为四种类型:简单稳定、复杂稳定、简单动态、复杂动态。
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极大地影响着组织的兴衰存亡。因此,每个组织的管理者都必须通过自己主动的影响将环境的不确定性降至最低程度。
十一、提高组织环境管理能力的方法
1、创设一种组织机构和控制系统,让组织内所有的管理者都分别负责一些具体的环境因素。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
十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它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研究对象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第二篇:管理学基础
A.总体性和长远性B.总体性和全局性C.全局性和系统性D.长远性和风险性2.当整个行业日趋成熟时,行业成长变(),导致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激烈竞争,利润()。DA.快,上升B.快,下降C.慢,上升D.慢,下降3.(C)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A.经济环境B.技术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4.企业资源优势具有(B),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其优势。A.绝对性和时间性B.相对性和时间性C.绝对性和暂时性D.相对性和暂时性5.(B)属于企业的基本活动。A.采购管理B.售后服务C.企业基础设施建设D.技术开发6.在SWOT分析图中,位于第Ⅱ象限的企业应采取(A)战略。A.扭转型B.增长型C.防御型D.多种经营型7.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B)。A.领先原则B.有效原则C.总成本最低原则D.持久原则8.在一般竞争战略中.(C)是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和竞争的领域。A.低成本战略B.差异化战略C.重点战略D.稳定战略9.(D)行业的特点是销售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竞争加剧。A.新兴行业B.成熟行业C.衰退行业D.稳定行业10.衰退行业的战略制定包括(B)、合适定位战略、迅速推出战略。A.领导地位战略B.差异化战略C.重点战略D.稳定战略11.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A)。A.主体B.客体C.内容D.重点12.(C)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A.实际成效B.绩效评价C.战略评价标准D.纠偏行动13.安全余额越大,销售额紧缩的余地就(),经营越()。A A.大,安全B.大,危险C.小,安全D.小,危险14.当经营安全率低于(D)时,企业就要做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A.50%B.40%C.30%D.20%15.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①剪枝决策、②计算期望值、③绘制树形图,按照分析程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③②16.(A)又称为“华德决策准则”。A.悲观决策标准B.乐观系数决策标准C.中庸决策标准D.最小后悔决策标准17.PDCA循环法是将①计划、②执行、③检查、④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方式。将四个阶段按顺序排列正确 的是(A)。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18.建立合理有效的(C)是企业完成计划任务的关键。A.计划体系B.决策体系C.目标体系D.营销体系19.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B)。A.起步环节B.中心环节C.结束环节D.中间环节20.市场是()购买者和()购买者的总和。DA.显性,隐性B.男性,女性C.城市,农村D.现实,潜在21.按照(A)不同,可将市场分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A.买方的类型B.卖方的类型C.交换对象D.活动范围和区域22.(C)提供的产品具有以下特性:不可储存、无法转售和不可触知。A.服务市场B.商品市场C.技术市场D.金融市场23.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D)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A.家庭消费B.个人消费C.市场消费D.社会消费24.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包括①引起需求、②收集信息、③评价方案、④决定购买、⑤买后行为。将以上过程 排序正确的为(B)。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③①④②⑤D.④①③②⑤25.(A)是指企业的采购部门根据过去和许多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选取供货企业,并订购过去采购过的同类产业用品。A.修正重购B.直接重构C.新购D.间接重购26.所谓(A)就是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竞争优势的市场机会。A.企业营销机会B.企业竞争机会C.企业优势机会D.企业实践机会27.(C)是指某一品牌或产品大类内由尺码、价格、外观及其他属性来区别的具体产品。A.产品组合B.产品大类C.产品项目D.产品线28.产品组合的(D)是指产品大类中每种产品有多少花色、品种和规格。A.宽度B.长度C.关联性D.深度29.(B)是指已获得专利权并受法律保护的一个品牌或一个品牌的一部分。A.品牌名称B.商标C.品牌标志D.记号30.下列不属于投入期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的是(A)。A.改善产品策略B.快速掠取策略C.快速渗透策略D.缓慢掠夺策略31.下列不属于售前服务的是(C)。A.提供咨询B.协助选购C.提供零件D.提供资料1.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A)的谋划与方略。32.所谓销售渠道是指产品由()向最终顾客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环节,或企业通过()到最终顾客的全部市场营销结构。D
A.中间商,企业B.专卖者,消费者C.消费者,中间商D.企业,中间商33.渠道的(A)就是产品在从生产者流向最终顾客的整个过程中所经过的中间层次或环节。A.长度B.宽度C.层次数目D.多重性34.企业(B)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A.销售能力B.实力C.服务能力D.控制能力35.(A),即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A.独家性分销B.广泛性分销C.选择性分销D.密集性分销36.(A)是企业以一定的代价,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可能的购买者传递企业产品或劳务信息,以扩大影响、增加销售的一种手段。A.广告B.人员推广C.营业推广D.公共关系37.(D)不属于人性的内容。A.自然属性B.生物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38.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提出了(A)假说。A.社会人B.经纪人C.管理人D.复杂人39.(D)不符合人本管理思想。A.完善人B.开发人C.发展人D.约束人40.(C)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不正确。A.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B.人力资本凝结于劳动者体内C.人力资本是有形资本D.人力资本内含一定的经济关系41.(B)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形式。A.教育支出B.管理费用C.培训支出D.流动支出42.(D)不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A.多元性B.层次性C.整体性D.针对性43.(D)不体现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A.目标制定的整体性B.目标实施的整体性C.各个目标间不孤立D.目标设计的针对性44.(A)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A.人的发展B.社会发展C.企业发展D.组织发展45.(B)不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方法。A.格雷纳模式B.美国模式C.莱维特模式D.利温模式46.(C)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手段。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C.科技手段D.经济手段47.在管理内容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C)。A.以事为中心B.以企业为中心C.以人为中心D.以社会为中心48.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C)。A.静态管理B.权变管理C.动态管理D.权威管理49.在管理方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C)。A.科学化管理B.制度控制C.人性化管理D.权变管理50.在管理策略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B)。A.战术管理B.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C.战略性管理D.侧重当前人事工作的51.在管理技术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B)。A.照规章办事B.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C.以事为中心D.追求精确性与科学性52.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A)。A.主动开发型B.以事为中心C.被动反应型D.以人为中心53.在管理手段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A)。A.以计算机为主B.以人工为主C.以员工为中心D.手段很单一54.在管理层次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C)。A.处于操作层B.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C.处于决策层D.很少参与企业决策55.企业管理的核心是(C)。A.物的管理B.财务管理C.人的管理D.物流管理56.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ACD)之间的动态平衡。A.外部环境B.内部环境C.企业实力D.战略目标E.长远发展57.企业外部调研的方法主要包括(ABE)。A.获取口头信息B.获取书面信息C.外部环境预测D.获取电话信息E.专题性研究58.影响企业经营话动的效率因素很多,主要包括(BCDE)。A.客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B.生产率C.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D.工艺设计水平E.产能的利用程度59.企业的总体战略有(ABCD)。A.进入战略B.发展战略C.稳定战略D.撤退战略E.并购战略60.企业采取撤退战略的主要方式有(ABCDE)。A.特许经营B.分包和买断C.管理层与杠杆收购D.拆产为股/分拆E.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61.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包括(ABCDE)。A.合理的决策标准B.有效的信息系统C.系统的决策观念D.科学的决策程序E.决策方法科学化62.决策树的构成要素包括(BCDE)。A.概率收益值B.决策点C.方案枝D.状态节点E.概率枝63.现代企业计划职能的作用包括(ABC)。A.使决策目标具体化B.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C.为控制提供标准D.科学的决策程序E.决策方法科学化64.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ABCDE)。A.系统化的管理模式B.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C.富于参与性D.强调自我控制E.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65.按照交换对象不同,可将市场分为(ABCDE)。A.商品市场B.服务市场C.技术市场D.金融市场E.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66.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ABCD)。A.文化因素B.社会因素C.个人因素D.心理因素E.经济因素32.所谓销售渠道是指产品由()向最终顾客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环节,或企业通过()到最终顾客的全部市场营销结构。D 67.按照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角色可分为(ABCDE)。
68.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可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为(ABCE)。A.习惯性购买行为B.化解不协调的购买行为C.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D.和谐的购买行为E.复杂的购买行为69.组织市场是由各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其类型可分为(BCD)。A.买方市场B.产业市场C.转卖者市场D.政府市场E.卖方市场70.产业市场与消费者市场具有相似性,但产业市场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包括(ABCDE)。A.购买者集中在少数地区B.需求具体派生性C.需求缺乏弹性D.需求有较大的波动性E.专业人员购买71.企业采购中心是指由所有参与购买决策的人员构成采购组织的决策单位,它通常包括的人员有(ABCDE)。A.使用者B.影响者C.采购者D.决定者E.信息控制者72.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有(BCDE)。A.社会因素B.环境因素C.组织因素D.人际因素E.个人因素73.包装策略主要包括(ABCDE)。A.相似包装策略B.差别包装策略C.组合包装策略D.复用包装策略E.附赠品包装策略74.下列属于成长期企业采取的营销策略的是(ABCDE)。A.改进和完善产品B.开拓新的市场C.增强销售渠道功效D.树立产品形象E.适时降价67.按照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角色可分为(ABCDE)。A.倡议者B.影响着C.决策者D.购买者E.使用者 75.下列属于产品改良的是(ACDE)。A.品质改良B.市场改良C.特色改良D.式样改良E.附加产品改良
76.折扣折让定价策略包括(ABCDE)。A.数量折扣B.功能折扣C.现金折扣D.季节折扣E.推广折让和补贴
77.心理定价策略包括(ABCDE)。A.整数定价策略B.尾数定价策略C.声望定价策略D.招徕定价策略E.分级定价策略
78.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有(ABCDE)。A.产品因素B.市场因素C.企业因素D.国家法律约束E.中间商的特性
79.企业促销策略包括(ABCDE)。A.广告B.人员推销C.营业推广D.公共关系E.宣传
80.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因素很多,主要包括(BCDE)。
A.客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B.生产率C.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D.工艺设计水平E.产能的利用程度
8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ABCE)。A.MRP=VMPB.VMP=MPC.MC=WD.MP=WE.WMP=MC
8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ABC)。
A.充分就业B.同质劳动力有同样工资C.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D.体现工资差异E.增大工资总额
83.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BC)。A.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B.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
C.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就业人口总量
84.货币工资的影响因素有(ABE)。A.货币工资率B.工作时间长度C.劳动力数量D.价格指数E.工资制度
85.关于货币工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BC)。
A.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B.计件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C.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D.计件工资率×总产品数量E.计时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
86.福利所具有的特征有(ABCD)。A.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B.法定性C.企业自定性D.灵活性E.公平性
87.福利的支付方式分为(BC)。A.当期支付B.实物支付C.延期支付D.支票支付E.现金支付
88.均衡国民收入等于(ABDE)。A.总供给B.总需求C.投资+储蓄D.消费+储蓄E.消费+投资
8.失业类型分为(ABCD)。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E.阶段性失业
90.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形式为(CD)。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E.阶段性失业
91.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BE)。A.平均劳动时间B.失业率C.就业人数D.失业人数E.事业持续期
92.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CD)。A.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B.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C.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D.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E.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增长
93.政府支出包括(BD)。A.赠与B.政府购买C.税收D.转移支付E.政府呆坏账
94.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BDE)。A.劳动力供给量B.最低社会保障C.劳动力需求量D.最低劳动标准E.工会
95.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ACE)。A.财政政策B.就业政策C.货币政策D.金融政策E.收入政策
96.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ACE)。A.扩大政府购买B.减少政府购买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D.增加税收E.降低税率
97.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ADE)。A.调节法定准备金率B.调整税率C.调整利率D.调整贴现率E.公开市场业务
98.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和作用有(ABCD)。A.增加货币供应量B.降低利率C.刺激投资和消费D.增加总需求 E.降低消费需求
第三篇:管理学基础
作业
(一)(一)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管理学是一门纯书本的课程,但用科学的方法运用可以把他用活,而管理的对象主要人,人与人之间沟通接触是要有技巧的,即一些手段方法,照搬书本上的东西只会把关系越处越差,所以说科学地艺术地运用才是最佳的方式.即活学活用.而这个艺术就是指一种巧妙的手段.管理是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是长起以来人门在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发展。人们将这些作以分析,整理并形成系统。成为理论。因此是当之无愧的科学。何况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开设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课程,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此话亦真,我们谈管理,不只是单纯的形式上的管理。理论上的管理。而是多姿多彩的全面的管理。管理对管理人才的要求很高,要他同时具备多种素质。有一篇文章曾将管理人才的素质分为几类:“一个管理人员应该同时是一个军师,一个元帅,一个花匠、一个战士等。”因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统帅全局、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作谋划,必须身先士卒和有缜密的思维。因此说管理是一门艺术也不足为过。何况当今的高级管理人才毕竟少的可怜。
管理肯定是科学,但同时又是艺术。因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机器,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了。有些管理者懂管理理论,但不会做人的工作,结果与愿望相反,有些管理者可能不是很懂理论,但会做工作,结果与希望相一致。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所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自然,管理是在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一项职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有管理学、管理方法、管理理论等形态;从艺术角度来看,则有具体的管理艺术,特别是在度的把握以及在具体应用时一些微妙的变化„„所以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象一台运转的机器,它遵循着它的运作模式,但是在机器陈旧的时候就需要改进和维护,从而为企业进行更好的服务,这时就产生了艺术,而管理步伐中的细小环节,模式所不能解决的它就必须有新的方式,新的手段,新的做法去解决,根据环境和问题的不同,作出不同的结论,这本身也是艺术,所以管理是科学,但是它同时也是一门最好的艺术!!
作业
(三)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新特点 企业决策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以及企业目标的进一步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过去那种与小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只凭借领导者个人阅历、知识和智慧进行决策的经验决策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现代企业经营决策出现了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
1.决策的客体越来越复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大工业生产的时代早已到来。企业规模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使企业出现了新的特点。从性质上判断,具有广博性、多结构性、多分文性和综合性;其参变量之多,活动规律之复杂,都是过去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时代所无法比拟的。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庞大系统必然造成组织层次多,信息链长,相互影响大,难以控制,从、而导致了决策的复杂化。
2.决策环境变化越来越快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变的世界,和传统的社会环境相比,今天的社会环境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从一个科学发现、发明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据美国有关资料统计,这种转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为30年,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平均为1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平均为9年。而近10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明显加快,有些计算机技术的转化周期甚至才几个月时间。随着新技术不断被应用,旧技术不断被新技术所代替,导致了社会环境的加速变化,从而决策环境的加速变化,给决策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3.决策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随着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市场关联性的不断加强,决策的复杂程度越来越深。要正确的决策,单凭个别决策者的个人经验和直觉必将使决策面临着极大的风险。现代决策要求在准确、及时和充分的信息基础之上进行,那么所有相关联的市场、产品、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就成为决策的最重要依据。信息量的不断加大,不仅使处理信息的工作量加大,还使判断该信息的价值难易程度加大,从而使最后的决策复杂程度加大。
4.决策时间要求越来越短 决策环境的快速变化,必然对决策的时间和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天的决策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通过长时间的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认证、决策这种“一看、二慢、三通过”的程序来进行了,这样必定要坐失良机。决策之后,也必定是时过境迁。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能尽早地先他人而动,尽快地抢占市场“制高点”。在决策时,迅速地理清庞大复杂系统中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大量杂乱无章的信息中,通过科学的信息工程手段,找出其规律性,并迅速地对此进行判断,做出决策。也就是说,整个的决策时间将变得越来越短。
5.决策的影响面越来越大 由于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当今决策客体已变得越来越复杂。决策对整个企业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决策成败的意义己不仅是在决策本身,还必须更多地考虑决策可能引起的企业相关联的环节,甚至社会相关联环节的一连串连锁反应。这就是,决策的影响面越来越大 6.决策主体已由个人决策转向群体决策 在前工业时代,由于决策客体的规模小、变化慢、关联少,所以管理决策主要由个别的企业主要领导者进行个人决策,决策也多以领导者的个人经验和判断为主要依据。虽然在那个时候,领导者周围也有不少幕僚机构,但这种幕僚机构在决策中的作用则很小。而进入后工业时代,大工业生产和组织化使得决策在量和质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决策的关联性使决策变得异常复杂,决策已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仅凭个别领导者的经验和胆略就能完成,它逐步向群体决策转变;同时,由于决策的技术化和知识化不断加强,不少专家、学者,甚至是企业外部的专业人事也加入到这个决策群中。为防止决策失误,决策技术被更广泛地应用,主观判断的成分越来越少,决策己经成为了一种主要依靠决策技术的群体决策。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决策的这些特点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但不会改变或削弱,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决策客体的复杂程度还在加深,决策环境的变化速度还会加快,决策包含的信息量将会有增无减,决策时间的要求还会更短,决策的影响面还会加大,决策不仅保持着群体决策的特点,同时,决策对决策技术的依赖程度还会加大。也就是说,现代企业管理决策需要先进、科学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技术的支持。学习管理学的心得体会二
自从人们开始组成群体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目标以来,管理工作就成为协调个体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了。由于人类社会越来越依赖集体的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任务也就愈发重要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管理学同样与我们息息相关,管理是一切组织的根本,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种大小规模的组织,盈利与非盈利的企事业单位、制造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因此,学好管理学对于我们现在的一些学生会工作乃至今后步入纷繁的社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学分为计划、组织、人员、领导、控制六篇,每一篇都有特定的目标主旨。而计划作为管理学理论的基础,让我有了许多很深的体会。
在为群体中一起工作的人们设计环境,使每个人有效地完成任务时,管理人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使每个人理解群体的使命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如果要使群体的努力有成效,其成员一定要明白期望他们完成的是什么,这就是计划工作的职能,而这项职能在所有管理职能中是最基本的。计划包括确定使命和目标以及完成使命和目标的行动;这需要指定决策,即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确定行动步骤。计划制订分为如下步骤:寻找机会→确定目标→拟订前提条件→确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方案→制定衍生计划→用预算量化计划。计划制订的步骤可以用于大多数需要的场合,例如许多大学生准备出国留学,那就可以根据这些计划步骤来为自己做准备。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出国读书的机会以及因此所带来的机遇等,然后,我们就需要设定各方面的目标,如选择国家以及就读的专业领域等。我们还需要假设是否能在留学过程中获得奖学金以及是否能够在外兼职打工,无论哪种情况,都有几个需要仔细平衡的选择方案。因此,学生们可以就申请不同的学校利弊进行评价,选择适合自己的留学国家和学校。在成功收到入取通知书后和申请到签证后,我们就需要开始指定衍生计划,包括选择住处、搬到一个新的地址,或在学校附近找一份工作。然后,我们需要将一切计划转换成预算,包括学费、生活费等等。这些步骤都是一个计划的体现。
作为计划的一种——战略则是意指确定企业的使命和企业的长期基本目标,并制定行动方案,配置相应的资源以实现这些目标。这其中管理学为我们引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现代环境分析工具:TOWS矩阵,TOWS矩阵应用范围很广,所强调的重点不同于企业组合矩阵。TOWS矩阵是一种系统分析的概念框架,这种分析有利于把外界的威胁和机会及组织内部的优势和薄弱环节结合起来。在TOWS矩阵中,“T”代表威胁,“O”代表机会,“W”代表薄弱环节,“S”代表优势。通过这四种因素之间的不同组合,产生了四种不同的战略:“SO”“ST”“”“WO”“WT”,此外,人们还可以从过去的TOWS矩阵分析开始,接着分析当前情况,然后,集中在将来不同时期分析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个好的完善的计划必定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的确定行动方向,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许多著名品牌都制定了其长远的营销战略:可口可乐公司的长远目标宗旨就是 :“我们致力于长期为公司的股东创造价值,不断改变世界,We refresh the world。通过生产高质量的饮料为公司、产品包装伙伴以及客户创造价值,进而实现我们的目标。” AT&T则是:“我们立志成为全球最受推崇和最具价值的公司。我们的目标是丰富顾客的生活,通过提供新鲜有效的通信服务帮助顾客在商业上取得更大成功,并同时提升股东价值”;
时代华纳(Time Warner)是:“我们力求成为最受尊敬和最为成功的媒体公司——在我们的经营范围内成为领导者;以优质、卓著闻名于世。我们成功的灵魂在于聚集最优秀的人才,包括世界上最好的记者和作家,并使大家创造性地思考和工作”。这些公司都清醒的规划好了其长远目标,这就使得他们之后的经营方向目标明确,并可以因此而调整其相关战略。
在学习了管理学后,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了一个企业或是团队的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曾经看过几期《创智赢家》,节目中的真人秀让我看到了管理学的实际应用,比如我之前提到的“计划”,每期节目中都会有两支队伍完成相同的一个任务,而最终胜出的那支队伍往往是计划最周密的,而且会应用不同决策方法,手段例如TOWS矩阵进行分析。例如为“甲骨文”公司招聘人才,两支队伍就分别策划去交大、复旦进行招聘,而其中一只队伍在第一天上午就详尽的计划好了所有方案,加之新颖的创意使得之后的招聘活动顺利进行,选拔出的人才也符合公司要求,圆满完成任务;反观另一支队伍,由于没有良好的活动规划、战略,使之的效率不如前者,并且整个活动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管理学这门学科的应用面之广。
综上所述,一个学期的管理学带给我很多心得体会,我也将会应用于今后的实践中,取得更多的收获。
第四篇: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补修课自测练习
一、单选(每题3分,共30分)
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D.控制)。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西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D.计划)的重要性。
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C.目标、部门和关系)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D.精神领袖)的角色。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C.技术技能)是最为重要的。答案:1.D; 2.C; 3.D; 4.C; 5.A;6.D; 7.C。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A.亚当•斯密)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C.提高劳动生产率)。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D.马克斯·韦伯)。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B.亨利·法约尔)提出来的。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B.经济人)。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C.社会技术系统)。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C.企业文化)。
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D.企业精神)。
答案:1.A;2.C; 3.D; 4.C; 5.B;6.B; 7.C;8.A; 9.C; 10.D. 3章
计划工作的前提是(.企业精神)。
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A.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的。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这就是它的(C.创新性)性质。
制定作业计划的依据是(D.战略计划)。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B.更短)。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之间是(A.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为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或技巧就是(C.策略)。
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B.市场预测)。
若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就需要对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A.长期预测)。定性预测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有关事物远期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需要进行(D.长期预测)。答案:1.B;2.A;3.C;4.D;5.B;6.A;7.C; 8.B;9.A; 10.D。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D.彼得·德鲁克)。
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B.权变性)原则。
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A.现实性)原则。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A.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B.满意利润)。
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B.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有些组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D.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有一位学者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他就是(D·麦格雷戈)。
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B.5个)以内。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A.层次性)。
(B.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答案: 1.D; 2.B; 3.A; 4.A; 5.B;6.B; 7.D;8.C; 9.B; 10.A;11.B; 12.D。
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A.决策)。
组织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是一种概括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是对组织未来的一种粗线条的设计。这是战略管理的(A.纲领性)特征。
像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这样的具体实施战略,属于(D.职能战略)。战略管理是组织(B.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
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B.SWOT分析)。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C.公司层战略)。
就组织的发展战略形式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的是(D.密集型发展战略)。答案:1.B; 2.A; 3.D; 4.B;5.B;6.C; 7.D。
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A.战略性决策)。决策的前提是(A.识别问题)。
属于确定型决策方法的模型很多,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是(A.盈亏平衡点法)。(C.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答案:1.A;2.A; 3.A; 4.C;
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A.组织目标)相匹配。矩阵式组织属于(B.有机式)组织结构。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A.责权利对等)原则。
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D.矩阵制结构)最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B.事业部制结构)。答案:1.A; 2.B; 3.A; 4.D; 5.B.
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A.因事择人)原则。
应用模拟情景训练方法测试应聘者有较高的准确度,常用于招聘(D.高层管理者)。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B.关系部门)获取信息。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D.自我考评)。
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B.职务轮换)。答案:1.A; 2.D; 3.B; 4.D; 5.B。
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下列描述准确的是(C.管理者的权力源自职位)。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D.自身影响力)。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C.1-9型)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A.高工作—高关系)。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D.转移法)。答案:1.C; 2.D; 3.C; 4.A; 5.D。
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A.挫折)。
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的能力可发挥到(C.80%--90%)。
(A.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A.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D.成就需要)理论的观点。
根据强化理论,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这就是(C.消极强化)。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C.一般专业人员)。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A.积极强化)。
案例:1.A; 2.C; 3.A; 4.A; 5.D; 6.C; 7.C; 8.A。11章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沟通类型中,(B.情感式沟通)具有润滑剂的作用。(C.书面沟通)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A.地位差异)。
人们只记忆经过自己的选择愿意记忆的信息,这种认知过程产生的沟通障碍是由于个体障碍中的(C.选择性知觉)原因造成的。
导致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中,(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是由于组织中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经历、禀赋等都各不相同而导致的。现代管理中,需要激发的冲突是(A.建设性冲突)。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D.解决问题
答案:1.D; 2.B; 3.C; 4.A; 5.C;6.B; 7.A; 8.D。12章
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C.控制)。
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B.控制)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A.现场控制)。
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D.环节)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某企业将2006年本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A.历史标准)。
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B.实物标准)。
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C.可检验性)要求。
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A.全局观念)。
答案:1.C;2.B;3.A;4.D;5.A;6.B;7.C; 8.A. 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B.员工的行为)。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B.直接监督或巡查)。人事调整的目的是(C.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该掌握(C.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B.降低成本)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D.定额法)是以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对供应商的评价中,(C.协同能力)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方需求变化的能力。(D.总预算)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B.运营能力)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D.投资收益率)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答案:1.B; 2.B; 3.C; 4.C; 5.B; 6.D; 7.C; 8.D; 9.B;10.D;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组织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目标、结构和关系。(×)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有同等重要性。(√)
答案:1. 2.×; 3.√;4.×;5.×;6.×; 7.√;8.√。2章×
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答案: 1.×; 2.×; 3.×;4.;5.×; 6.×。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以效率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一般来说,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答案: 1.√; 2.×; 3.×; 4.√;5.×;6.√。
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比较看来,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不仅把企业看成是经济组织,还认为企业应当担负对社会的责任。企业不仅是一个由职工、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主体组成的经济组织,也是一个包含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要素在内的开放系统,应把这些系统要素的共同利益作为企业的目标。(√)
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目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强调它的中长期目标。(×)
答案:1.×;2.×;3.×; 4.√;5.×;6.×; 7.√; 8.×; 9.×; 10.×。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通常,组织的宗旨都是空泛而笼统的。(×)
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因此,也称为高层战略。(×)战略控制必须以战略目标为控制标准。(√)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降低产品价格。(×)答案:1.√; 2.×; 3.×; 4.√; 5.×。决策者所选择的方案一定是最优化的。(×)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效率较低。(√)
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
头脑风暴法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以起到互补作用。(√ 答案:1.×;2.×;3.√;4.×;5.√
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就是要求部门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形式。(.×)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组织发展是管理层的事,与普通员工无关。(.×)答案:1.×;2..×;3.√;4.×
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
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在管理人员考评时,由上级人员填写的考评表主要是考核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
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答案:1.×; 2.×; 3.√; 4.√; 5.×; 6.√
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
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
5.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答案:1.√; 2.×; 3.√; 4.×; 5.×。
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
根据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稳定因素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归于不稳定因素可以降低工作的积极性。(×)
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
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据美国一家公司估计,生产率的提高有20%得益于工人提出的建议,其余80%来自技术的进步,但是,管理人员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20%上。(√)
答案:1.×; 2.√;3.×; 4.√; 5.×; 6.√
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人们常常会说:“那不是我的意思!”或者“我还以为是这样!”这些话反映了错误地发出和接收信息在沟通中经常出现。(√)
口头沟通虽然比较精准,但是耗时较多,同样时间内所表达的信息远远不能与书面沟通相比。(×)
非语言沟通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
采用轮盘式沟通模式时,每位成员都可以与其他每个人自由沟通,因此沟通快,但由于沟通渠道太多,容易造成混乱并且降低传递信息的准确度。(×)
研发部门想要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市场部门需要尽快地把产品推向市场,需要赶时间。双方在沟通时就容易出现争执。这是由于目标不同导致的沟通障碍。(√)情绪异常影响人们的有效沟通,使信息的传递严重受阻。所以,当管理者情绪波动比较大时,最明智的做法是停止沟通。但是,由于管理者是沟通的主体,因此如果沟通的对象情绪不稳定,则不需要停止沟通。(×)
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
答案:1.×; 2.√; 3.×; 4.√; 5.×; 6.√; 7.×;8.×
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控制工作只是上级主管人员或主要是中层主管人员的职责。(×)前馈控制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
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控制的目的必须是对控制客体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价。(×)成本标准和收益标准都属于实物标准。(×)
统计师和会计师喜欢用复杂的表格形式,工程技术人员喜欢用数据或图表形式。控制工作必须切合管理者的个人情况。(√)
答案:1.√; 2.×; 3.×; 4.√; 5.×; 6.×; 7.√
授权是指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培训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机构的选择。(×)
质量不仅仅是指服务质量,还包括产品质量、管理质量、成本控制质量、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服务和协作的质量等。(×)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在不同环节发现的有关信息要尽可能在组织内部共享,以利于共同提高产品质量。(√)
在作业系统的产出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越高,作业系统的效率越高。(×)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员工个人绩效与组织资源条件、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等因素有重要关系。(×)在平衡记分卡的实施过程当中,会受到文化、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答案: 1.√; 2.×; 3.×;4.√; 5.×; 6.×;7.×; 8.√。
三、四、案例单选(每题5分,共20分)计算单选(每题5分,共20分)
第五篇:管理学基础
1、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的活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个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合实际,直接管理到管理的成败或成效的高低。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的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是:(1)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公认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什么是计划工作?具有怎样的性质?
16、管理者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哪些?
管理者解决冲突的主要方法有:
1)协调解决、管理者可以召集冲突的双方协商解决
2)强制解决、即管理者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强行解决双方的冲突。
3)建立联络小组、党组织内部需要不同的部门精诚合作而部门之间又存在一些误会时,管理者可以建立
一个联系小组
4)树立远大目标、组织的的不同群体之间相互依赖,管理者就是通过树立远大目标来帮助其处理冲突和提高
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计划工作具有如下性质:
(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通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
4、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与缺陷?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1)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4)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4)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5、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一项有效的组织战略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战略远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织。
战略远景,就是指组织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一般来说,战略远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经营理念和企业宗旨。
目标与目的,目标是指具体的中期和短期定量目标,目的是指在相应期限内的定性期望。
资源,资源决定的是组织能做什么,资源是组织战略管理的关键要素。组织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业务,是指组织参与竞争的产业领域。组织是指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
6、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产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
1)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竞争的数量和相对实力的大小。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这种威胁只要来自于新加入该行业的企业。
3)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往往会挤掉供方的一部分利润。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强,同样可以挤掉购买者的一定利益。5)替代品的威胁。替代品是指那些与本行业产品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其他产品。
7、如何理解决策的意义?
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具体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8、如何理解组织结构的含义?
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正确认识组织结构的含义,必须把握三个方面的要素: 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
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部门再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9、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工作。设计组织结构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A卫组织目标的实现服务B较少的人员、较少的层次、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管理效果C
组织结构设计的工作过程要有效率。
2)分工与协作原则。分工是按照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率的要求
3)权责利对等原则。责任、权利和利益三者之间不仅是不可分割,而且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4)分级管理原则。要求每个职务都要有人负责。
5)协调原则。一是组织内部关系的协调,二是组织任务分配的协调。6)弹性结构原则。现在组织理论非常强调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
10、事业部制利弊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亦称M型结构或多部门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它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形式。)事业部制的优点:
A总公司领导可以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B 事业部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更能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C 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利于组织的发展。D 事业部内部的供、产、销等职能之间容易协调E 事业部经理要从事业部整体来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全能型管理人材。事业部的缺点:
A 总部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构成人员浪费。
B 事业部实行独立核算,各事业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C 由于科研资源的分散使用使得深层次研究活动难以开展。
11、内部提升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2)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3)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4)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
1)引起同事之间的不团结2)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
12、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外部招聘的优点是:
1)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地打开局面
2)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3)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外聘人员很验证迅速打开局面2)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3)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3、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源,个人自身影响力。
1)职位权力包含三种: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2)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
14、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友爱或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一层生理的需要这是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二层需要,这是有关人类避免危险的需要,三层社交需要,人们希望归属于一个团体已得到关心、爱护、支持、友谊和忠诚,四层尊重需要,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因此,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层次,确定激励行为。
15、如何理解沟通的含义?
沟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交流并理解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人的行为。1)沟通包含了信息的传递,如果信息或想法没有被传达到接受者,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2)沟通包括对信息的了解。要使得沟通成功,信息不仅要传递出去,还需要被理解。信息沟通的过程分为六个环节:信息源、编码、沟通通道、接受者、解码、反馈。
效率。
5)解决问题。是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
17、控制有哪些作用?
控制是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的活动。
控制的作用如下:
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2)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3)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18、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较高素质的管理者、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适当的授权、层层控制、各司其积。
19、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20、什么是零基预算方法?与传统预算方法相比较它有哪些优势?
零基预算法就是:在每个预算的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视为从零开始,重新编制预算。与传统的预算管理相比较,零基预算的优点是预算编制依据科学,按照变化后的实际情况考虑预算大小,有利于资金合理配置和节约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