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的主动性表现
浅谈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的主动性表现
美工区活动是一种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的极好形式。将幼儿在美工区的创作和其生活融合起来,不仅体现了区域活动的开放性,美化和丰富了幼儿的生活,而且也给幼儿一个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是他们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满足。
一、给幼儿在美工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美工区活动主要是进行制作、创造的过程。我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有:剪刀、胶棒、画纸、蜡笔、水彩笔、液体染料、各种废旧材料,以及自然材料(树叶、秸秆、种子)等。这些材料的提供,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使他们都想去活动。幼儿会积极的选择游戏,较独立的使用材料。在操作中不断尝试新的活动方法,提高了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用雪糕棍制作小飞机;用碎蛋壳涂上胶棒制作成房屋的墙壁;还用液体染料滴在画纸上用嘴吹出漂亮的图案等。由于我们农村地大物博,有很多的自然资源可以利用,幼儿也很喜欢。我把各种秸秆进行加工,变成多种形状、多种颜色的材料,孩子们可以用它们制作成各种植物和建筑物等。还有各种种子,有很多的颜色,搭配在一起组成美丽的画面。
二、教师成为幼儿美工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首先,要善于发现活动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积极引导。我仔细的观察幼儿,看他们选择材料,尊重他们的想法、做法,充分发
挥幼儿的潜能。如:在让幼儿做一棵“柳树”时,有的幼儿在画,有的幼儿用彩纸剪,还有的幼儿在涂色,他们各自游戏。这时,鹏鹏说 :“老师,这里只有一棵柳树多孤单呀,我给它画些花、草吧!”我说:“好呀。”他就开始画花、草了。妞妞说:“那草里肯定有小虫子,我来画小虫子吧。”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的想法。
其次,教师要以宽容、接纳、尊重的态度来与幼儿交往。当孩子们选择美工材料时,难免会出现错误,我总是鼓励支持幼儿,启发幼儿。如:有一次,一个幼儿在画画,画上既有太阳又在下雨,我并没有进行纠正,而是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孩子说:“有一天早上,我看到一边有太阳,一边又在下雨。”在集体谈话中,我对该幼儿做了积极的肯定,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意愿。
再有,教师在美工区活动中,应该启发幼儿去选择游戏,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导幼儿,并积极的参与到幼儿游戏中去。如:三八妇女节时,我问小朋友们:“你们想给妈妈什么礼物啊?”很多幼儿都喜欢画花,接着小朋友们便开始制作了。有的画出花的轮廓,再涂上漂亮的颜色,有的则用彩纸剪出美丽的花进行粘贴,制作成一张小卡片,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我在帮小朋友们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这个过程体现了幼儿主动参与的精神,满足了幼儿活动的需要,感受了成功的喜悦。
三、游戏中幼儿与同伴间友好的交往,共同协商合作。《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间的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
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美工区活动时,请幼儿一起合作、协商游戏内容,使幼儿能顺利的进行游戏。如:在布置教室时,有很多墙饰是幼儿间合作共同绘制成的。绘画春天景色,有些幼儿在画柳树、小草、小燕子,有些幼儿就开始涂色了,还有些幼儿在布置教室了。活动中,大家一边交流,一边绘画,互相合作。体现了幼儿间的互动,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精神环境。
总之,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获得了兴趣感、成功感、自主感,充分体验了游戏,这是幼儿主体性的体现。由此可见,幼儿美工区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的独立个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展。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民主、和谐、自由的发展空间,保证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让每个幼儿真正富有个性的成长。
李娜 蔡公庄幼儿园
第二篇:利用美工区活动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利用美工区活动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推荐 收藏 包头第一热电厂幼儿园
王海苓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幼儿差异,才能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遵循这一观念,我尝试在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让幼儿在一定的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愉快有益的自由选择,自由交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寓教育于生活与游戏中。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觉得这种游戏形式地开展,有益于幼儿个别化、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我以“儿童发展为本”把幼儿美工区活动地开展作为切入口,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逐步培养儿童的和谐个性,让幼儿去自主地选择、大胆地观察、积极地探索。发展幼儿的创造意识与实践能力,激发幼儿的自主性与积极能动性。美工区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材料符合幼儿好奇,善于动手动脑的特点。同时为幼儿创设好了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游戏环境,使幼儿能充分自由地去游戏、去交往。在这过程中,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与独特性。
一、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提供,激发幼儿主动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应创设一个自由、和谐、宽松的美工区环境。环境的创设与活动材料都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一种时机,为孩子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孩子的发展必须依靠他们与环境交往取得经验。我在美工区里,请幼儿一起来制作各种家具小图案,并用剪刀剪下来,集体合作布置在教室里,幼儿你一言我一语讲述自己家都有哪些家具。同时在制作后,幼儿感受到这是美工区游戏的地方。还把自己的左右手印在纸上再剪下来贴在墙上,表示着灵巧得小手能剪出智慧来。接着我还和孩子们一起绘制了其它活动区的场景,一同精心设计,大胆地制作。有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奥运会标、大爱心连着小爱心、好吃的水果、飞翔的积木房子、草原上的蒙古包等,分别表示着语言区、娱乐区、音乐区、科学区、结构区、娃娃家。孩子们在制作中,积极动脑,主动的与同伴交流,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创设了一个美丽有趣、新颖的活动环境。渐渐的幼儿在感兴趣的美工区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每次,要随教育需要,更换环境时,孩子们都会主动发表意见,认真准备材料,如: “热闹的动物园”教学活动刚结束。杨凯元小朋友就说:“老师我们来画小松鼠、小乌龟、长颈鹿、大树、来打扮我们的教室吧!”孩子们商量了一下,就开始动手制作美丽的墙饰“热闹的动物园”。师文说:“老师,我们用牙膏来做小松鼠的房子吧!”“好的”我说。过了一会儿,一座漂亮的牙膏房子造好了。在我们教室的环境里,有很多是孩子们自己想象、自己动手创作出来的。丰富有序的环境创设,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创造能力,也提高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美工区活动,主要是进行制作、创造的过程。我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有:橡皮泥、剪刀、胶棒、白纸和彩纸、蜡笔、水彩笔、记号笔、各种废旧材料,以及自然材料(树叶、瓜籽皮、各种米和豆)等。这些材料地提供,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使他们都想去活动。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提供了条件。幼儿会积极地选择游戏,较独立地使用材料。在操作中,不断尝试新的活动方法,提高了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用废旧材料制作“汽车的世界”时,幼儿大胆地用酸奶盒、药盒、瓶盖制作了出租车、大货车、小轿车还给起了奥迪、奇瑞、捷达等好听的汽车名,还选择了蜡笔、纸、记号笔绘画了汽车门窗、汽车轱辘、汽车标志等,最后布置在“主题”板上。一幅汽车世界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这是孩子们在自主选择、运用材料,将外部环境和他们的内部经验相互作用而进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因素。可见,美工区材料的提供是幼儿进行自觉活动的保证。
二、生动、活泼的美工区活动过程,促进幼儿个性充分发展
幼儿的创作过程,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在美工区活动中,幼儿的活动过程应处处体现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它包括教师对幼儿的游戏态度,幼儿自主有益的游戏活动,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协商程度,努力实现幼儿的个性发展。
首先,教师要成为幼儿美工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发现活动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积极引导。我仔细地观察幼儿,看他们选择材料,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尊重他们的想法、做法,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如:在让幼儿制作一棵“奇异树”时,有的幼儿在画花,有的幼儿在画树,有的幼儿在剪图案,还有的幼儿在进行涂色,他们各自游戏。这时,阳阳说:“老师,奇异树有没有小鸟啊?”我说:“有吧。”她就开始画小鸟了。亦涵说:“那树上还有小鸟的家呢,我来画小鸟的家吧。”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的想法。
其次,教师要以宽容、接纳、尊重的态度来与幼儿交往。当孩子们选择美工材料活动时,难免会出现错误,我总是鼓励支持幼儿、启发幼儿。如:画春天的景色,杨子业画了桃树、柳树、小姑娘在跳舞很漂亮,可石聿童小朋友在旁边画了一棵结满果子的苹果树,我问他:“春天有苹果吗?”他想了想说:“没有的。”“那该怎么办呢?”我问。他没回答就拿蜡笔在苹果上画起了花纹,不一会儿苹果树变成了花树,多么有主见的孩子呀!
再有,教师要学会期待,我总是提供给幼儿足够的空间,鼓励其自由的表现,大胆地去想象、去创造。由于幼儿游戏水平的不同差异。在美工区里,我比较有顺序地让幼儿进行撕贴、绘画、捏塑、自制物品,等待幼儿自己去绘画出物品来,并引导幼儿来完整、连贯地讲述活动内容,积极地交流。提高了幼儿的独立性。
最后,教师在美工区活动中,应该启发幼儿去选择游戏,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导幼儿,并积极的参与到幼儿游戏中去。如:在布置六一节日环境时,我问大家:“你们想怎么打扮我们的教室?”很多幼儿都喜欢画星星、邹纹纸做彩链。接着我们便开始制作了,大家把五颜六色的彩色邹纹纸剪成了一条条,再一个套一个用胶棒连接起来粘好,最后制作成了一条漂亮的彩链。经过大家的奇思妙想富有喜庆气氛的教室展现在幼儿眼前。这个过程,体现了幼儿主动参与合作的精神,满足了幼儿活动的需要,感受了成功的喜悦。又如:在请幼儿画“跳舞的小姑娘”时,一些幼儿都画了舞台、小姑娘、小花等。只有李陈昊鑫涂了黑色的底。当我问他原因时,他说:“小姑娘到天黑才表演节目。”他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地发现幼儿的不同之处,启发他们,保证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三、幼儿自主、自愿地参与美工区活动
作为美工区活动的主体参与者、游戏者,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自愿地参与选择美工区活动,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尝试,大胆的探索,主动地游戏。首先,幼儿对于美工区活动特别感兴趣,积极地选择游戏内容,有的玩泥工,有的画画,有的剪贴,有的自制玩具,有的折纸等。其次,幼儿在游戏中认真地、大胆地探索、操作,动手动脑。他们积极地制作小挂件,动物头饰等,动手画出了丰富多彩的画,有小蜗牛、春天和夏天的景色等。还用橡皮泥捏出各种蛋糕,有蝴蝶型蛋糕、心型蛋糕、多层型蛋糕等,真是形式各异、变化多样。
在游戏评价时,由于幼儿有了活动的体验和丰富的游戏经验。就很会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评价自己的作品和活动的过程。如:在讲评泥工时杨子业说他觉得师文捏得蛋糕好,蝴蝶边捏得很好看,而王欣羽捏得蛋糕下边一层都裂了没捏好。正确有效地评价过程也体现了幼儿独特的分析判断能力。整个美工区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使幼儿更加积极的参与活动,不断的进行绘画、制作、创造出新的物品来,体现出每个幼儿的个性。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
美工区活动时,请幼儿一起合作、协商游戏内容,使幼儿能顺利的进行游戏。如:在布置教室时,有很多墙饰,是幼儿间合作共同绘制成的。绘画夏天景色,有些幼儿在画荷花、青蛙、蜻蜓,有些幼儿就开始涂色了,还有些幼儿在布置教室了。活动中,大家一边交流、一边绘画、互相合作。在装饰“六一”节日环境时,有在剪贴图案,有的在画小花、气球,还有的在制作彩链。孩子们,学会了与同伴合作,体现了幼儿间的互动,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精神环境。
总之,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获得了兴趣感、成功感、自主感,充分体验了游戏,这是幼儿主体性的体验。由此可见,幼儿美工区活动地开展,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有利于幼儿的独立个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展。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民主、和谐、自由的发展空间,保证让每个幼儿真正富有个性地快乐成长。
(二00七年九月 荣获 包头市幼儿园教育优秀论文 评比二等奖)
第三篇:美工区活动教案
美工区:中班教案《葡萄熟了》
活动目标:
1、了解葡萄的特点,体验秋天葡萄园丰收的喜悦.2、学习用橡皮泥揉、团、捏、粘方法进行排列制作成熟的葡萄,体验制作的乐趣和美感.活动准备:
1、ppt课件,水果(葡萄)
2、范例1幅,布置在区域活动区。
3、托盘1个,橡皮泥1盒,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许多水果都成熟了,有苹果、香蕉、鸭梨、山楂、桔子、蜜桃等好多水果,今天就让我带你们到美丽的葡萄园去看看吧。(出示ppt课件),提问:
1、好多的葡萄架啊,葡萄架上结满了什么?(葡萄架上结满了许多葡萄。)
2.谁来说一说,葡萄是什么颜色的?(葡萄有许多种,有绿色的、有紫色的、有黑色的。)
3、老师特别想吃,谁能告诉我,葡萄是什么味道的?(葡萄有酸的、有甜的。)
4、葡萄粒是什么形状的?(葡萄粒有圆圆的、有椭圆形的。)
二、出示实物葡萄:
请小朋友品尝葡萄,说一说葡萄的颜色、味道、形状。
小结:葡萄有许多种,有紫色的、有绿色的、还有黑色的,一串葡萄它的上面宽下面窄,上面密下面稀,像个倒放的三角形。
三、幼儿动手制作一串葡萄
幼儿自取一个托盘,先将橡皮泥掰成许多小块,再将小块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团成一个小圆球,如此反复,把所有的小块橡皮泥变成小圆球。然后把小圆球放在托盘上排列成一串葡萄。最后再用橡皮泥捏出葡萄的藤叶。要求幼儿注意讲究卫生,不要把橡皮泥摆的很乱。重点指导幼儿“团紧橡皮泥,让葡萄粒紧挨在一起。”的制作要领。
四、将作品平放于区域活动区,大家一起分享制作经验,欣赏“橡皮泥葡萄”带来的美感。
五、整理活动后的材料,工具,放回原处。
第四篇:美工区活动教案
美工区活动教案
精品文档 美工区活动教案 字体:大 中 小 2011-01-210:05:00 公告: 区角活动 活动区域:美工区 活动内容:橡塑纸大本领等 活动目标:
1、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完成腰带,手表等。
2、活动结束后能将篮筐整理干净。活动准备: 各色橡塑纸半成品、腰带,手表的范例、即时贴、动物图案。活动过程
1、重点指导: 观察重点: ——幼儿是否能将半成品组合拼贴,完成作品。——幼儿在拼贴结束后,是否将篮筐整理干净。指导重点: ——引导幼儿想象制作出与范例不用的图案去装饰。——提醒幼儿用完了一张纸再用,不能浪费。1 / 10 精品文档
2、交流
预设:你觉得在做手表的时候有哪些好方法能让我们更快更好的完成呢, 运动活动 活动内容:数字宝宝竖起小耳朵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的反应敏捷度,观察了解幼儿对1-10的单双数的掌握。活动准备: 毛巾、衣物篮等。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
1、游戏介绍
现在先请10个朋友站到中间,命名十个小朋友是数字一到十。听口令进行游戏,如“数字一朋友和数字3朋友抱一起” “双数朋友站,但是朋友蹲”
“单数宝宝笑哈哈,双数宝宝哭啊哭”等。
二、幼儿游戏: 教师指导:
1、提醒:注意听清口令,不能你推我急。
2、想好了再做动作,做错了即输,换其他幼儿。2 / 10 精品文档
三、讲评: 反思与调整
记录:在开始这次区角活动之前,我跟幼儿介绍过我们美工区又新添了剪剪贴贴橡塑纸的内容,当我拿出自己做好的成品做范例给幼儿看时,孩子们都表现出了十分的兴趣。因此今天想来美工区玩橡塑纸的幼儿特别的多,有点争抢拥挤的景象。之后我让他们不要抢,保持安静。这次来到语言区拼古诗的两位都是话不多的小女孩,各自管各自埋头拼了起来,所以很安静。在拼古诗的时候张润瑾很快的就完成了一首古诗,刘颖到活动结束只有完成了第一句诗词。
分析:张润瑾小朋友在家比较注重诗歌这方面的培养,有了很好的前期经验,所以能快速准确的找到相对应的文字卡片,刘颖小朋友的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很快的找到对应的文字卡片,这时便需要教师的个别指导。调整:
1、教师应该多投放些半成品供幼儿使用。
2、对于能力比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剪好半成品上的各种图案,先单让他们拼贴。
小班美工区活动教案 纸团印画
一、适合对象:小班
二、材料:废纸团,各种小狗轮廓
三、价值:
1、进一步让宝宝感知颜色的特征——红、黄、蓝、3 / 10 精品文档 绿。
2、让孩子用纸团蘸一蘸颜料,在小狗身上印一印,感知小狗身上毛的特征——毛茸茸,同时也培养孩子对作画的兴趣。
3、锻炼孩子的手部力量。
四、玩法:
1、教师利用废纸让幼儿放在手心拧一拧,变成一个小纸团,想一想:这小纸团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2、教师介绍另一种玩法:这废纸团还可以用来作画呢~师出示四种颜料:红、黄、蓝、绿,把纸团放在颜料里蘸一蘸,再在纸上印一印,就可以变出一副好看的画来了教师先可以让孩子在纸上随意的印画,激起孩子作画的兴趣。
3、提供各种小狗的轮廓图。师问:你们知道小狗的身上的毛是怎么样的,摸上去感觉怎样,那这些小狗身上没有毛,怎么办,让幼儿联想到可以用纸团印出来。
4、教师除了提供小狗以外,还可提供多种多样的动物图片,让孩子在印印画画中培养孩子画画的兴趣。儿童画教学教 案
初级儿童画教学计划表 第一课 美丽的小鸟一起飞 4 / 10 精品文档 教学目的:
1、了解小鸟的造型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达对小鸟的喜爱的情景和感受。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的张扬。教学难点:以有限的知识技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感受。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绘画纸、铅笔 水彩笔。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小鸟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你们都很喜欢小鸟,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许多小鸟呢~小朋友,你们仔细看啊~小鸟来了~ 哇~那么多小鸟向我们走来了~
2、小朋友,你们发现这些小鸟有什么特点,长的怎么样,3、老师还知道,有些小朋友特别喜欢小鸟。课前就已经收集了有关小鸟的资料,我们请他们拿上来和大伙儿一 5 / 10 精品文档
起来分享快乐,好吗,4、小鸟非常聪明,不但会帮助人们做事,而且还会表演节目。小朋友,你们看,上面的小鸟正在为我们表演精彩的节目呢~
二、激情表达,亲近大象
1、刚才小朋友们了解了那么多小鸟的知识,而且还看到了一幅幅精美的小鸟图片,那么此时的你想对小鸟说些什么呢,2、你们的想法五彩缤纷,让老师也深受感染~刚才,有几个小朋友说,想跟着小鸟一起去游玩,这个想法有多有趣啊~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吧~
三、大胆想象
1、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伴着悦耳的音乐,走进了想象的世界。现在,小鸟向我们走来啦~让我们赶快爬上去吧~想坐哪儿就坐哪儿,坐好了吗,我们出发啦~ 我们来到了茂密的森林,趟过了清澈的小河,小鸟飞过了山坡。哇~小鸟带我们飞起来啦~我们飞过了乡村、飞过了城市、看到了碧绿的草原、看到了壮观的大海、越过了高山、来到了北京??
2、小朋友,刚才你们跟着小鸟,心里觉得怎么样呀,你们跟着小鸟都看到些什么呢, 6 / 10 精品文档
四、自主选择,表达小鸟
1、这些感觉真妙啊~小朋友,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来表达的。要是你来画,能不能比他表达得更好,更有趣,2、现在,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心爱的美术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刚才乘着大象的情景,尽情得表达出来吧~
3、想画的小朋友,只要完成构图,如果先画好的小朋友,可以和你最要好的小朋友交流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拿到前面来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的感受。
五、以点带面,超越小鸟
1、刚才小画家们把和小鸟一起的感受表达的淋漓尽致。是呀,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还有好多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呢~现在,你还想和什么动物去玩呢,六、相互友好,共同生存
1、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动物是那么的可爱~有了它们,我们的地球才这么生机勃勃;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这么多姿多彩;有了它们,小朋友们的想象才如此的丰富和有趣~
2、让我们和动物永远做好朋友吧~ 第二课 好吃的冰淇淋 教学目标: 7 / 10 精品文档
1.了解各种各样的冰激凌,体验冰激凌的奇特之处。
2.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冰激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教学过程 1.创境激趣。
小朋友们,没有空调热吗,现在的你最想要什么, 提问:你想吃冰激凌吗,你见过的冰激凌都有哪些样子的, 2.畅谈想法
我们平时常常会想吃各种冰激凌,冰激凌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形状。你想要什么样的冰激凌,你的冰激凌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对于学生的叙述,教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这个想法真棒,亏你想得出来~”“后来怎样了,”??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冰激凌说完整、说精彩,激活想象,加深体验。3.欣赏评析
课件播泛画,让学生解析这幅作品的含义。
课件播放书中的电脑绘画作品和动画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课件播放学生优秀作品,请学生评一评画,并谈谈冰 8 / 10 精品文档 激凌是怎样的。4.引导创作
冰激凌,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形状。你想表现什么样的, 冰激凌,色彩瑰丽神奇,但都有一个主色调。你的冰激凌有什么样的主色调, 让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启发,使梦更加生动、完善。5.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冰激凌 6.交流评价 以买“卖冰激凌”的形式实施评价。学生把自己描绘的冰激凌,向同组同学述说。每组选出最佳“冰激凌”上台讲述,然后进行拍卖,出价最高者且能说出缘由的中标。
第三课大树的故事 教学目标: 通过回忆、观察,大树的故事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
培养学生的大树的故事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树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围绕大树的故事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 9 / 10 精品文档 现。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教师讲一个有关大树的故事 2.板书课题: 大树的故事
二、创设情境: 1.提问: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2.学生根据教师讲的内容进行想象。10 / 10
第五篇:美工区角活动中的指导
幼儿园教师在美工区角活动中的地位角色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一种介于正式的教育活动和宽松的自由活动之间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兴趣、需要而创设的具有操作性和探索性的环境,在较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幼儿可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在动手操作中与材料相互作用,从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发展能力和个性。由此可见:区域活动有着集体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价值功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那么,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怎样做才能体现《纲要》的精神呢?应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才能进一步突显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结合对《纲要》的学习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区域活动开展前的教师角色定位。
1、创设者
任何一个年龄班区域的策划与布置,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本班区域活动的最重要的创设者。在区域活动之前,教师应就本班开设哪些区域?场地如何安排?区域如何布置?投放什么材料?作细致周密的思考。我班在创设各区域时,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各区域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可以用长条桌、玩具柜等隔开,使区域之间互不干扰,同时也不影响幼儿的交流与学习。如我班的数学区和美工区、语言区和建筑区之间用玩具柜隔开,既起到划分区域的作用,又能摆放幼儿需要的材料。(2)各区域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幼儿。如我班创设的每个区域,至少能容纳5~6名幼儿同时进行活动。全班一共有6~7个区域,能满足全班幼儿同时到区域活动的需要。(3)各区域的环境布置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作为依据的。例如我班在“运动小精灵”主题中布置区域,就以主题活动为外线,以大班幼儿数学学习内容为内线。数学区是将贴有数字的球倒序排列;美工区张贴多种特征的小朋友运动图片,幼儿可按不同特征对小朋友进行分合;展示区是将各种运动器械分类摆放;建筑区则可以统计体育馆用哪些几何形体构建,每种有几块……
2、设计者
这里的设计者专指对各区域中内容、材料的思考设计。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内容选择恰当,材料设计巧妙,这个区域一定会深受幼儿喜爱。我班设计区域内容与材料时注意到:(1)内容有别于集体教学活动。一些集体教学活动已经进行过的内容,我们尽量避免再在区域中出现。即使是幼儿特别感兴趣的内容,我们也要让它有所变化才投放到区域中,让幼儿感到这是他没有接触过的,保持他的新鲜感。如幼儿用各种形状的图形片拼贴出运动小人后,我们在美工区提供了一样大小的三角形片让让幼儿拼贴,进一步增加了活动难度,激发幼儿参与兴趣。(2)注重材料的“三性”。一是有“可操作性”,只有能让幼儿动手的材料才是他们喜欢的。如我班区域中的材料,有的可以分一分,有的可以拼一拼,有的可以捏一捏,有的可以画一画……只有幼儿进了区域,他的小手都可以动起来;二是有“层次性”,要让不同发展层面的幼儿在本区域中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材料。如在“社区是我家”主题中,幼儿制作“社区小报”,我们便在美工区提供剪好的图片、破旧图书画面、完整的报纸图片版块等不同层次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剪的能力、粘贴的需要进行选择;三是有“可变性”,一样东西玩时间长了都会令任何人感到乏味,更何况是孩子,因而材料本身或其玩法应能变动。如下棋活动是大班幼儿的最爱,但总是一种棋面会引起幼儿的操作疲劳。我们便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纯数字棋面给幼儿玩,进入“运动小精灵”的主题,就让幼儿画运动的小图片贴在棋面上,进行“社区是我家”的主题,便换上社区图片,到了“我要上小学”主题,更换成上小学的图片,然后再根据各图片内容决定进退,这样幼儿玩起来总是兴趣盎然。(3)材料投放要适宜。对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可以多投放一些,对幼儿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可以少投放一点或不投放。(4)规则简单明了。对于每个区域及各区域中材料的操作,教师要有明确的规则要求。这样才能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共同制订规则。
二、区域活动开展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1、观察者
蒙台梭利曾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的成长需要。我们认为,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应该首先是一个积极的观察者。观察的目的是了解所创设的区域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起到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了解区域下一步如何发展?了解幼儿还需要什么?教师可以给幼儿什么样的指导?例如我班开学第一周时,我们观察幼儿参与各区域活动情况,发现去语言区的幼儿不少,但玩的时间长的幼儿不多。通过进一步观察,我们了解到这是因为语言区提供的一些塑料小方凳幼儿坐时间长了会感到累。于是我们便调整了语言区的场地,为语言区铺上了塑胶垫,幼儿可坐可躺可靠着看书将故事,快乐极了。语言区一跃变成了选择率最高的区域。
2、引导者
班级开设的区域中,既有幼儿十分感兴趣,争着要玩的,也必定会有幼儿不怎么喜欢的。此时教师便十分关键,她的作法将关系到幼儿能否在区域中得到全面发展。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引导:(1)明确活动玩法。有些幼儿不喜欢的区域活动,是因为其操作程序或规则较多,幼儿不是十分明确。我们便请个别会操作的幼儿上来介绍,让每个人都清楚它怎么玩,为他们扫清选择时的心理障碍。(2)鼓励群体。我们在每个区域里,都贴上一张活动记录表,将一些重点的区域活动内容,或幼儿兴趣不大的活动内容记录在上面。然后奖励给每个主动去玩这些区域的幼儿一张小贴画,让其贴在记录表上。鼓励大家去找能得到小贴画的活动玩一玩,大大增加了这些区域的人气。(3)个别鼓励。早晨、下午人少的时候,我们都会去看一看区域中的记录表,了解幼儿选择的情况。对于极少到某一区域去的幼儿做到心中有数,利用单独交流的机会,鼓励他去,或教师和他一起去。努力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全面发展。
3、参与者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实践操作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比,其自主性更为凸现,这无疑需要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技巧把握更为巧妙。我们认为,教师应参与到活动中,在与幼儿一起玩的过程中进行隐性的指导,以最小的干预换取幼儿最多的活动。如何把握好指导的“度”,我们首先从观念上的改变,不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而是放在了“参与者”的位置。我们的参与,主要解决几个问题:(1)纠正幼儿活动中的错误。如:月月在数学区域中做加减速算,有错的题目没有发现。我便对她说:“我们一起来做,好吗?”月月答应了,做完以后,我们交换检查。我指着她做错的题目说:“你再算算看这题好吗?”月月再一次计算时便发现它们是错的,自己把它给改了过来。(2)解决区域中的矛盾。如:添添在建筑区玩的时候,将小远的建筑碰倒了,两人为此争执起来。我拿了一辆小汽车走过去,装做吃惊又为难的样子说:“高速公路还没有建好?我的车该在哪儿呢?”两个小朋友气呼呼地向我告状,我说:“小建筑师们,先让我们把路面清理出来,让汽车开过去,要不然会塞车的。你们的事呆会儿再讨论好吗?”两人点点头,一起动手收拾。等到区域活动快结束时,两人又合作搭了一座绕城公路,先前的不愉快早淡化了。(3)因材施教。如:然然平时不喜欢用剪刀,为了能做一份毕业礼物送给好朋友,他坐到了美工区里。我也跟了进来,向他了解:“打算做什么?”当得知他在做小报和做纸球之间举棋不定时,我帮他分析:“做小报是剪方形图片,做纸球要剪圆形纸。你觉得剪哪个你更有把握点?”然然选择了做小报。在他剪了几张方形图片之后,我又向他推介了一张圆形的图片:“这张图片好漂亮,把它放到你的小报中,好朋友一定喜欢。”最后,然然比较成功地剪下了圆形图片,他拿着图片,腼腆地低着头不停地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三、区域活动开展后的教师角色定位
1、倾听者
《纲要》要求:教师要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讨论当天的活动。这时,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倾听者的位置上,鼓励幼儿来讲述活动,表达感受,提出问题,同时接过幼儿抛来的球,将它转化为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再抛给幼儿,引发幼儿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继续突出他们的主体显性地位。例如甜甜在交流时提出智力区的棋和拼图要占较大的桌面,大桌子不够的问题。我便启发幼儿:哪些区域可以用长条桌?哪些区域可以用塑料方桌?让幼儿来调整个区域的桌子,既满足智力区的需要,又不影响其它区的活动。我们还经常让发言者站在教室的最前面,教师则坐在幼儿中间,使幼儿感受被关注和被尊重,自信心油然而生,表达的热情更高了。
2、评价者
《纲要》第四部分谈的就是教育评价,足以证明评价在当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的评价,是在《纲要》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幼儿、家长、幼儿园管理人员和其他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是围绕幼儿发展、教师成长进行的过程性动态评价。在评价中我们集园部、家长的反馈信息、幼儿的行为表现、教师的观察记录,分析以下问题:区域设置、内容、材料是否合理?是区域本身要作调整?还是教师的指导策略要做调整?幼儿是否获得发展?教师是否获得经验?这样的分析,对教师、对幼儿、对开展区域活动、对提升教育能力都有质的帮助。
3、支持者
教师的支持,是教育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会突发这样、那样的奇想,这些想法可能在当时的区域活动中实现不了。活动结束后,教师应作为一个支持者,支持幼儿有创意的想法,鼓励他为实现自己的想法收集材料,必要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幼儿共同准备。例如:婷婷在我班在展示区里欣赏同伴用纸盒制作的小区配套设施。她看过来,数过去,发现小区里少了牛奶站,评价时她提出要做一个牛奶站。我们对她的想法表示了支持,并让她到美工区找材料。她觉得材料都不满意,于是我们又带她到其他班去找,又发动小朋友回家找。第二天,她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材料,在区域活动时动手做了起来。
从实践中我们日渐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角色定位将直接影响到区域活动的效果,影响到幼儿在区域中主动建构的过程。为此,教师必须按照《纲要》的基本要求,对自身在区域中的角色定位进行调整,才可能在实际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的需要,才可能真正对幼儿发展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