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易经对教学的支撑
易经对教学的支撑
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心随境转是凡夫”,我,凡夫卒子,自然手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心理的影响。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配合老师,听得专注,津津有味,心理很有成就感,一天很高兴,愉悦的很。而一旦学生上课乱说话,下位,做小动作,静心备的课无法按计划完成时,则往往心灰意冷,甚至一天都感觉着灰暗,高兴不起来。
这种状态不好,我知道。但如何真正克服,力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向着圣人的方向的努力呢。圣人怎样呢,“境随心迁是圣贤”吗,这也就是所谓的“不以物挫志”吧。
易经学习的心路历程,给了我教学态度的支撑。
易经的“易”,就是变化的意思、容易的意思、不变的意思,即包含着至少三层含义。取其益者而用之。在不变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不变。上下日月为易,左右日月为明。易有阴阳,阴阳成四象,四象成八卦,八卦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有三百八十四爻。课堂中有易,有变,也有不变,一成不变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完全的瞬时变化是难以捉摸的。只能以不变来应万变,以不变的心理状态探寻课堂变化的规律,也谓课堂变化的道。以不变的心态适应变,成为常态,则心理就平和的多了,不会呈现喜怒两重天的境地了。
易经中还说道“穷则变,变则通”。课堂在变化,学生在变化中成长,成长中变化。老师如果固守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那么教学就会走向穷途末路,终究被变化的课堂淘汰的。当穷尽所能的时候,也正是变化的开始,只有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去适应变化的课堂,变化的学情,变化的形势,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变得通达。
易经中还提到氤氲观,“峻极于天,发育万物”,这是对泰山的称颂。以泰山的精神,氤氲学生,润泽学子。
第二篇:浅谈对支撑跳跃单元教学的感受
浅谈对支撑跳跃单元教学的感受
支撑跳跃项目的教学是一个趣味的教学,学生的兴致高,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对老师、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也高。结合实际教学感受如下:
首先,学生要克服一个字“怕”。老师在教学时,尽量多用鼓励的语言,使学生有充足的信心去面对;器械放置要稳固、合适,体操垫要放置均匀;讲解保护与帮助要清楚并分派好人员,使学生有‘即使有意外也有保护和帮助我的’这样的思想。
第二,由于支撑跳跃运动幅度大,所以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要把各关节充分活动开,韧带尽量拉开,这样既能使学生很好的做出动作又能避免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三,对老师和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高。支撑跳跃既有上下肢、腰腹力量配合,还要有很好的身体协调能力。老师也应很好地做准备活动,既能做出标准优美的示范,又避免出现意外伤害。对学生而言,要求不宜过高,让其掌握理论,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平时多对学生做上下肢、腰腹力量的练习。
第四,注重学生的差异,对个子矮小的学生,应降低高度,加强保护与帮助,使其能大胆顺利完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功感。对女生来说,上肢力量较差,也应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强保护与帮助。
以上几点与同仁共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
第三篇:《易经》
13.《易经》是一本什么书,简要地写出它的内容,以及在中国传统科学中的影响。《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一曰《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二曰《归藏》,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三曰《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我们看到的易经也就只有《周易》一种了。:《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挂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
《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和《序挂》。⑴、《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⑵、《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⑶、《文言》则专门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⑷、《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说明。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义中看不到的思想,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的必读之篇。⑸、《说挂》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⑹、《杂挂》则是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⑺、《序挂》则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易经》是一种人工编码系统。《易经》编码遵循严密的相似论、相应论、相关论、相对论规律,运用简单卦符系统对宇宙万物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摹拟,找到了事物间的抽相关联,比之研究具象关联的现代科学可谓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中的奥妙至今仍值得深入研究。《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易经》对军事理论有直接影历史上戚继光抗倭。《易经》对建筑学的影响主要和“风水”学说紧密相关,古代的城建布局、建筑设置等都要以《易经》理论为指导,四合院就是阴阳平衡、和谐观念建筑的典型。传统建筑中的“九梁十八柱”等都是《易经》中获得灵感,故宫角楼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围棋也是根据《易经》原理演变的游戏。随着科学的发展,其深远意义将日益被证明。《易经》强调与时偕行的变易思想,是和谐文化、与时俱进等国学传统思想的主要来源。《易经》实时定位的思想,是形成“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源,至今对环保,保健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易经》中常用的很多词语至今仍在我们口头应用,“突如其来”、“夫妻反目”、“谦谦君子”、“虎视眈眈”„„等。21世纪中国的崛起,正在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
《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儒家、道家、中医、政治、军事、文化、民俗影响深广,是世界上传承非常完整、绵延不绝、生生息息的文化活
化石。
第四篇:易经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贡献
2012-2013年第二学期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易经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贡献
系别:软件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12网络工程(升)三班学号:1215134046 姓名:谢昊天 任课教师:庞彦林
易经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贡献
【摘要】 《易经》的形成过程经历的几千年,从伏羲始作八卦,以后经过炎帝、黄帝、又经夏、商,不断地演进,再到周文王重新演绎,整理卦辞、爻辞,还有孔子作《十翼》?几千年来凝结了多少人共同的心血!《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正统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类似轻薄的讥讽。
【关键字】 《易经》 中国传统文化 哲学 感悟 命运
【正文】
易者,易也,不易也,于易中究其不易之道也,然人为其中心也。滚滚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朝代换了又换,风流人物出了无数,又都灰灰湮灭,人在变,风景在变,不变的是人生的终点与起点以及那人生中的智慧。
一、《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沟通天人这际的桥梁
人性本源于天道,然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却越来越背离了天道。背天离道之人,又何以见其本性而等天齐地呢?古圣先贤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之一,便是给人类留下了一部登天的梯子,造就了一座由人及天的桥梁--《易经》。
《易经》本身就是古人对天道规律的形象化演示与文字述说。《周易》原名《易》,汉代以后称为《易经》,是周代贵族求神问卜的书,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文部分包括卦形、卦辞、爻辞、传文则是后人对经文的解释。
一部《易经》,上达天道,下通万物,六十四卦,本身就是一座沟通天人之际的桥梁。人天尚未沟通,可以由此前往;人天已经沟通,便是进入了天人合一的高境界,便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即时时事事随心所欲,而又时时事事符合天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便也具备了天道恒昌特性而可心想事成了,因此,《周易》被列为群经之首,在古人眼里,知易者对,不知者愚,甚或把学易看作人生这幸事。
二、《易经》包含着“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宇宙观
“道非常道,有无相生”是中国道德哲学对自然界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总结。不仅包含着西方现代哲学唯物观、发展观、联系观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西方哲学一直未重视的终始观。
《易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自然界这些发展变化规律渗透到自己的预测理论体系之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置于正确的、科学的宇宙观指导之下,为其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追溯《易经》中包含的哲学原理,有助于我们对《易经》的理解,准确的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有助于我们驳开《易经》的神秘面纱,纠正唯心主义的不全面、不客观认识。《易经》通过卦名、爻名立论,通过卦辞、爻辞论述事物的发展变化,通过断辞指导人们吉凶趋僻。哲学原理就包含在卦序、爻序、卦名、爻名、卦变、爻变之中。
三、《易经》中包含“对立统一,负阴抱阳”的辨证法。
对立统一和负阴抱阳,是中西方哲学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不同表述,其实质相同。西方哲学关于对立统一的基本表述是对立双方,相互对立,相互联系,互为存在的前提。
中国道德哲学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既分阴阳说明二者不同是对立,既负又抱说明阴阳不可分离是统一,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双方就是在消长运动中达到平衡,从而使负阴抱阳的平衡体,能持续一定的时间而存在。当这个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就是事物灭亡的时候,构成了万物皆有生命(持续时间)的从有到无的过程。
中国人应用对立统一负阴抱阴的规律,表现为一分为
二、合二而一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也是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有独特的逻辑思维方法之所在。中国人对这一规律的应用可以说与生俱来,得心应手。西方人在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方面,自始至终显得生硬,不切合具体事物。《易经》中对一分为二,合而为一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
四、易经中含有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高校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归为三点:
1、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
2、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
3、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
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天人这中,人是重点,人要去认识天道,实践天道,体现天道,参与天道其中,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本出自《易传》的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为什么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为天行刚健有为,地道柔顺宽容,君子只不过是在法天则地而已。
至于中庸尚和,它本来也是上天的品质之一,中就是度,就是和,就是适可而止,不偏不依,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不就是不偏不依的中道吗?昼夜的交替,寒暑的变化,草木的枯荣,不都是上天中和的体现吗?
因此,就其实质与其追求的最高标准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而不是三,这个一,便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之中,包含着人本主义,包含着自强不息,包含着厚德载物,包含着中庸尚和。
五、《易经》卦之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
就像易经的卦象需要一个定位一样,人生也需要一个定位,哪怕是不太明确的有了定位,才会知道自己的机会在哪儿,才能安静的走自己的路。定位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特别重要,大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是你腾飞的地方,也可能是你堕落的天堂。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就会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去哪儿,也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定位就像一个坐标,它让你充分的了解自己,对于自己制定目标和确立奋斗方向意义重大。如果你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你可以定位自己为搞科研的,专心做学问;如果你喜欢人际交往,你就是一个社交人才,学生活动是你努力做好的方向;如果你找不到自己明确的定位,可以先测试一下,易经的卦可以帮你,说笑的,得靠自己找寻,人生的定位得靠自己!定好位后就的静下心来走自己的路了,别管别人的风景有多美,默默地忍受路上的孤独与寂寞,渐行渐远。
希望自己锲而不舍下去,早日奋发图强,保留幼稚吧,留下童真,也许会慢慢磨掉,我也愿意。我们无法预知自己的命运。因为生活总在变,生活就流向大海的河流,河流很多,你不知道自己是那一条,上帝也不知道(我不信上帝)。命运就像一个长夜,我们永远活在黑暗中,黑暗无边,但也许前面就是光明。命运之所以精彩,就在于其不知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口味的。
命运无法预知,好好把握现在,我很期待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也相信易经,因为它不只是单纯的靠概率吃饭,它遵循某些客观的规律,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所用。
《易经》在科学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的指导下立说和论述,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一部完完全全的人文科学著作。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易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抛弃从唯心主义出发认识《易经》的立场和观点,确立其科学地位,使之尽快进入理论殿堂,进入国民教育的正式内容,为以德治国,人格治理奠定理论基础,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做出贡献。
第五篇:《易经》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启示
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易经》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启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形态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唯物)和认识论(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推动着哲学本身与社会实践一同进步。它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与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我们正确地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与联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对于事物的运动及变化规律,我国古代民族结合自身的生产生活经验,并考察自然规律与人文实践,亦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朴素而系统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易经》中的“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老子》中的“反者道之动”;还有自相矛盾、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寓言,其表达的思想本质无不在唯物辩证法中有所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思想认识上的重要飞跃,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革命与建设已取得瞩目成就。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指的是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更应是以中国式思想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才能更加深刻地对马克思主义加以理解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此,本文将从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易经》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分析,发掘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式意义。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易经》,传统文化
I 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1.引言
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将辩证法看作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把思维中的辩证法视为客观规律在头脑中的自觉反映,指明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论证了辩证法的规律来源于客观实际,而不是来自主观精神或绝对观念,从而使辩证法概念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获得了真正科学的内容。
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易经》以阴阳符号的相互作用表示自然现象及人文社会中的相互关系与变化规律,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由于古时生产水平的限制,《易经》中并没有十分系统完备的科学论证,且其形式又有几分神秘而模糊的色彩。但《易经》研究与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事物间联系与变化的阐述,对我们认识客观规律、发掘问题本质具有重大的启发指导意义,正如近代学者胡适评论《易经》时说,此学说侧重人的心思智慧,虽有偏处,然大体未可抹杀。[1]
由于近代东西方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近百余年来的世界主导权一直为西方国家掌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东西方之间的思想差异所造成的冲突与隔阂日益显著,西方思想的传入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同样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冲击。近现代西方的强势,使得西方式思维逐渐成为思考、诠释问题的主要思维模式。[2]而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西方的思维模式并不适合我国的发展道路,而“以西释中”的现象,又对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思想造成了误读与扭曲。以上种种问题,使我国的现代化道路面临西化问题的严峻挑战,而如何用中国的思考认知方式去理解西方的先进思想并加以运用,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应持同样的态度,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观念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而事实也强有力地证明,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引导着中国革命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值此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面对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冲击与挑战,如何把握时代特征、结合我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发展扩充,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议题,也就是发展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其理论价值及指导意义。[3]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是指导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易经》,也有研究者称其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究竟《易经》能否被称为辩证法,学术界尚有争议,但就其研究内容及表述思想对我们的启示与指导意义来看,确实与辩证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搁置这一争议,而从《易经》思想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本质上的契合出发,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理解并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2.《易经》与唯物辩证法
2.1对立统一——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马克思把辩证法的本质称为批判的和革命的;列宁强调辩证法的主要规律是对立面的斗争与统一,即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而《易经》中的基本符号——阴爻与阳爻,以及其同义词刚与柔,无不体现着对立统一这一根本规律。
“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揭示了矛盾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矛盾双方的相
[4]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互作用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则是矛盾双方统一性的最佳表现。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故矛盾是事物最普遍而本质的属性,因此矛盾双发的相互作用规律也是不断变化的,《易》曰:“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谓典要,唯变所适。”指出不能以停滞的眼光看待事物。再有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否卦“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表明了重视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对立统一规律早已为中国古典思想所发觉。
因为《易经》的存在,对立统一规律才最能够被中国人所理解接受。而对《易经》中阴阳相互作用的带给中国人的认知习惯,也有人指出会有概念不清、主次不明的缺陷,不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中,二元论盛行的西方国家的卓越成就也许反映了这一现象在科学领域的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易经》思维的缺陷,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中,纯阳的乾卦与纯阴的坤卦;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排序中,坎离两卦“水火不相射”的位置关系,无不是事物中矛盾特殊性的体现;“卦有小大,辞有险易”,每一卦都有主爻代表其主要特征,这是注重矛盾主次问题的体现。但事物中比较特殊、极端的方面到底是少数的,且难以把握尺度,易失于偏颇。对于某些问题,即使研究地再深入,若脱离了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很可能是无意义甚至于是灾难性的。因此,《易经》的思维所重视的是普遍现象与规律,这与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一致,而《易经》中又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其辞危”,而“危者使平,易者使倾”,谋求人类社会发展的长久稳定。
《易经》以乾坤为门,设天道、地道、人道,是最普遍联系的观点;“一阴一阳之谓道”,必是阴阳并举、刚柔相对,矛盾双方始终对立统一;“六爻之动,三级之道也”,“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运动是事物的存在形式,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是运动的根本原因。最为重要的是,《易经》在揭示这一规律的同时,又饱含忧患意识,在认识、利用规律的同时要“与天地准、弥纶天地之道”,这是《易经》为指导人类和平发展提供的宝贵财富。
2.2质量互变——亢龙有悔、龙战于野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即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表明事物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变化是通过量变和质变互相转化而实现的。[5]对《易经》而言,即使是对其不甚了解的中国人也会说,《易经》讲的是物极必反。虽然这种观点只代表整个《易经》哲学思想中的一小部分,是一种比较浅薄、片面的认识,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使得“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观念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意识观念中早已根深蒂固。
诚然,《易经》的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由初到上的发展,有很多呈现出物极必反的规律,如乾卦上九“亢龙有悔”;坤卦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还有“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毁身”等等。然而,物极必反并不是质量互变,更不是《易经》中表达的变化规律,仅仅是变化所产生的最终效果。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相互依存不断变化的。量变积聚引起质变,质变又可以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生生之谓易”,《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序始于乾坤而终于未济,“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变化发展的结果则是“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变化无穷而永无止境。《易经》中描述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所采用的词汇是“终始”而非“始终”,这种终而复始的观念即是对事物无限发展变化过程的深刻认识。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我们更加关注的变化过程,以认识理解变化规律,把握规律并加以利用。而《易经》对于如何认识并利用变化规律,至今仍旧十分深刻。《易经》的思维之于变化,在于“知几”,是认知质变与量变的相互作用,把握变化规律的核心。“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譬如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易经》对变化的敏锐与深刻的“知几”思维,是对变化规律的根本性认知与把握,“极深而研几”,则可“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同样,认知与掌握变化规律,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与马克思的实践主义精神相契合,把理论化为实际,以实践为标准检验理论。《易经》尽管是对宇宙万物整体性的直观思维方式,即像思维,但采取的方式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其对规律的认知与把握是来自于客观世界,而非主观想象,也可纳入现代科学的思维范畴。[7]
质量互变不只强调事物的本质变化,更有双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变化的无限性与规律性。《易经》周而复始的逻辑,以及对变化征兆(几微)的重视,进而极其深而通其理,推而到天地万物,对质量互变规律的认识及利用做出了完备而科学的表述。
2.3否定之否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综合体现。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前进运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这一规律在《易经》中的体现则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循环。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内因,而《易经》的思维中不仅包括内因,还有强烈的时间与空间观念,即时位思考方式。
我国农业文明开发较早,且发达程度较高,而时间本身对于农业生产尤为重要,故对“时”的认识与思考,向来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也就是《易经》中所讲的“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放之于今日则是与时俱进。我国自古以来幅员辽阔,山川地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同样具有很大影响,反映到《易经》中则是代表坤之柔顺的“西南”及代表艮之险阻的“东北”。《易经》六十四卦所表达的意义,从序卦传中可以获得,而序卦传本身又带有很强的时间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对于每一卦六爻的表述,又体现了空间的概念,即“位”的重要性。“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事物本身的肯定部分与否定部分,及阴爻与阳爻,在不同卦象、不同位置的意义不同,则是将事物的内因与环境因素相结合,充分说明了事物发生变化的趋势:“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
否定之否定规律同样表明了事物的发展形式:螺旋式上升、曲折式渐进。《易经》中先天八卦排序所反映的“S型”太极线,后天八卦排序的“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也体现着螺旋式的前进运动。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趋势,是“矛盾—变化—修正—发展”,从易经的卦序来看,由“升”至“困、井”之艰难,接下来则是“革”故“鼎”新,变化所产生的新事物势必不够稳定,仍存在较大变动因素,及“震”,需要使其有所止,实现稳步渐进,即接下来的“艮、渐”。同样反映了发展的曲折性,而结果则是“曲成万物而不遗”。而又因为发展的曲折性,我们需要对发展这一问题持长远目光与敬畏之心,“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
[6]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谓易之道也”,保持发展的合理性及长久性。
《易经》在反映事物发展变化总趋势的同时,又将时空观念与事物内因相结合,这一思想对高速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意义重大。
3.结论
马克思说,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准确的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把人类社会发展大大向前推进一步。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所面对的国际环境日益复杂,马克思主义也应在全球一体化的总体趋势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趋势而进一步丰富其理论与内涵,进而更好地指导自身建设,引领时代发展。毛泽东主席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6]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往往是指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而对毛泽东主席所强调的“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我们对此方面的重视存在一定的不足。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思想精髓与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易经》的角度出发,我们对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事物发展本质、发展规律及形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性、矛盾性等问题,找出了中国式的理解与阐发,同时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空变化观念、对变化的忧患意识及发展的长远与和谐的统一,进一步扩充了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式内涵,对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人所说的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作为欧洲文化遗产的马克思的辩证法,所指涉的并不是同样的一种内涵。[8]因此,以中国式思维方式引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十分必要。作为世界强国,也必然是文化大国,其重要标志就是能够向世界输出本国家、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将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科学性结合,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成为实现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 杨金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野——读《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4期: 16-18.[2] 石菊,《易经》就是“辩证法”吗[J].《学术研究》2007年第9期: 67-72.[3] 李勇,毛泽东辩证思想:中国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第12期: 43-45.[4] 常帅,中国“通变”与西方“二元对立”辩证法思想的差别--读《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得到的启示[J].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5期: 355-356.[5] 赵伟, 刘志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周易》思想的若干体现[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5-8.[6]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7] 田辰山,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J].《北大中国文化研究》 2012年00期: 273-298.[8] 田辰山, 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 朱熹, 周易本义(繁体竖排版)[M].廖名春(注释), 中华书局;第1版(2009年11月1日).重庆大学热能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
[10] 南怀瑾, 易经杂说[M].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