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人买履教案及反思
郑人买履教案及反思
五二班
赖国梅
学情分析:
四年级时学生已经接触过文言文,本期二单元也正式学习了文言文《浙江之潮》,学生也知道利用金钥匙“学习古文,要大声朗读。要读熟,最好背诵下来。”而本课也有金钥匙“学习古文要一边读一边对照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不必一字一句地直译。”所以,本课教学还是应该放手让学生借助给出的译文进行学习。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字3个,其中两个是多音字;写字一个。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译文对照阅读,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3.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过分拘泥于形式,要注重实际。教学的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3 重点关注:
学生能充分利用金钥匙来学习本课。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郑人买履》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你发现今天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指导学生简单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2.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这样的小故事叫“寓言”。我国古代有许多寓言,你听过或读过哪些寓言?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则寓言。
3.自读《郑人买履》,注意读准字音,想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
二、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1)听朗读磁带读课文,听清语气语调、节奏、句子的停顿,注意自己正音。注意那些你把握不准的字的读音。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正音(吾wú、宁nìng、度duó、度dù);再指名读。提示:有个字出现了3次,两个读音。你知道是什么吗?(度duó——量长短;度dù——尺码)为什么?(若不知道就留在理解时解决)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3)这是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可不容易,老师相信你一定有办法学会它,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进行学习呢?(师生总结学习方法。)
(4)请大家运用以上读书方法,进一步深入课文内容,发现疑问时多读几遍课文,再解决不了的大家一起来帮你。2.小组探究学习
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解决。小组中有争议的地方提出来,全班共同研究。3.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在学习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哪些疑问?(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重点研究。)(1)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2)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放在座位上。等到他走到集市上时,忘记拿量好的尺码。
(3)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市,市罢,遂(suì)不得履。(他拿起鞋子,才说:“我忘记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尺码。等到他赶回来时,集市已散了,鞋子也就没买成。)(4)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他说:“我宁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解决争议的过程,通过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小结运用学习方法进行学习4.哪个小组愿意来讲讲这个故事,其他小组仔细听,看他们和你理解得一样吗? 5.谁能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
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
需要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三、探究寓意,加深理解
1.最终这个郑国人也没有买到鞋,为什么没有买到?
2.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回来没有买到鞋,就有人说他,如果这个人早些告诉他不就买到鞋了?(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再讨论。)3.小结:可见这个人真是“固执至极”,别人劝也听不进去。看来这则文言文故事用字不多,却能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最大的特点。4.生活中有没有像“郑人”这样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四、总结学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我们一起来总结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1.学生质疑,教师点拨。2.联系实际,提示寓意。
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方法预习《刻舟求剑》,并把《郑人买履》这个故事讲给朋友听,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2.写一写学习《郑人买履》后的感受。3.排练课本剧《郑人买履》。教学反思:
1.自读《郑人买履》,注意读准字音,想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既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回顾,又很好地领悟了文言文的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学生能够深入的读书,深入地理解课文,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2.设计自学的环节,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学习、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在学习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哪些疑问?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重点研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以情感表达的机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讲故事的内容,学生既对学习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又提高了口头表达的能力。学得轻松、主动、愉快,体现了主动学习的快乐。生活中有没有像“郑人”这样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大语文”教育观指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的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又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使学生们对寓言的学习走向深入、走向生活。
3.作业内容的开放,实际上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给学生一个更宽松的学习氛围,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更充分地学习。
第二篇:郑人买履教案
语文教案
一、课题名称:《郑人买履》 课题类型:新知课
二、教材及单元:《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寓言二则》
三、教具、学具准备:教材、黑板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中的生字,掌握几个多音字的读音,理解一词多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句子,能概括文章;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寓言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五、教学重点:
1..顺利流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2.掌握“度”的读音和意思,理解一词多义 3.理解寓意 4.复述故事
六、教学难点: 1.掌握“度”字 2.复述故事 3.理解寓意
七、教学方法:
讲述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八、教学过程:
(一)介绍寓言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看看题目,“古代寓言二则”。有谁知道什么是寓意吗?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2.师: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寓言书叫什么名字么?(《伊索寓言》)没错,就是《伊索寓言》。里面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有同学能说一说吗?(如《农夫和蛇》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3.师:那谁知道中国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又是什么呢?
《韩非子 外储说》是我国最早一部寓言故事集,我们学过的《自相矛盾》就是选自《韩非子》一书,而今天要学的《郑人买履》也同样出自《韩非子》这本书。
(二)题目解析
1.(板书题目,重点说“履”字)
师:“履”字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要使“尸字头”能包容里面的部分,我们做人也要学会“包容”。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按要求书写)2.请同学们齐读题目:郑人买履
3.师: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郑人买履”是什么意思? 生:郑国人买鞋。
师:你是怎么知道“履”的意思就是“鞋子”的呢? 生:从书上的解释中看出来的。
师:你真会学习!参照注释理解课文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4.(板书:参照注释理解。)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当我们拿到一篇文言文,首先应该做什么呢?
生:要多读几遍。
师: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板书:朗读。并将之与“参照注释,理解”共括为“方法”。)
(三)朗读课文
1.师:很好,今天我们就用你们自己归纳的方法来学习这篇文言文。首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把自己的不会的字注音。我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好吗?
(用缓慢语速一句一句读课文,学生跟读)
2.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读几遍,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读,给对方检查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3.(全班读——分小组读——分男女读——抽几人起来读)
(四)理解课文内容
1.师:把课文读通顺之后,我们接下来应该怎样学习文言文呢?(指板书——参照注释理解)
2.师:下面,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借助文中的注释和手上工具书,相互交流,弄清每一句话的意思。有弄不明白的地方就呼叫老师,老师会过来帮助你们的。(小组内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辅导)
3.师:通过刚才我去和你们交流,我发现有几个地方大家有点模糊的,(板书:“度、反、之、遂、”并解释)
4.下面就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一下刚才的学习情况,每组说一句好不好?
····(全班交流每句话的意思,师生互相订正讲得不合理的地方,将课文的意思讲清楚。)
5.(交流完毕,全班齐读课文)6.师:大家都已经理解了这篇课文的意思,下面我想请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来简单概括一下这个故事好不好?有没有主动的呀?
补充: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抓住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来进行概括。(抽人单独叙述)
(五)理解寓意
1.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经常的故事叙述,那么,老师现在要提几个问题了:这位郑国人为什么买不到鞋?
生:“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2.师:这位郑国人宁可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他买鞋的故事,成为了千古笑谈。谁能给他提点建议,告诉他今后应该怎么做?(生1:做事情要动脑筋,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
生一:我想告诉他,今后要尊重一些应该有的规律,不能够墨守成规。生二: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灵活处理。
3.师:从这个郑国人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生一:我们不能像他一样。我们应该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生二: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遇事要灵活处理。生三: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多动脑筋思考。4.(揭示寓意)
指导学生以“寓言通过_________的故事,说明(讽刺)了_______。”的句式来说完整的话。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谈看法,不求统一的答案,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1)从整个故事来看,说明做事不要太呆板,要灵活,善于变通;
(2)从那个郑国人忘了带尺码,说明做事不能马虎,要小心,多带点记性;(3)从郑国人宁愿相信自己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来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
九、布置作业
(一)改编并演绎故事。
师:希望大家能在课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个故事补充和改编一下,使这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大家可以想想:这个郑国人为什么要买鞋?他去买鞋之前是怎么想?卖鞋的老板又会说什么?没有买到鞋子他是怎么想?还有围观的别人还说了什么?等等问题。并且把这个故事演出来。以大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互相讨论,自行分配角色,下次课课前表演。
(二)背诵课文
十、板书设计
郑人买履 《韩非子》
度 遂 方法 { 朗读
反 宁 参照注释理解
第三篇:《郑人买履》教案
《郑人买履》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2、理解句意,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 读过这些寓言故事之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如“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寓意:骄傲使人落后、失败。“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寓意:成果靠劳动取得,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
这就是寓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两则寓言:《郑人买履》,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2、请学生起来介绍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郑人买履》时,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4、试着翻译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找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重点词语解释(1)郑人买履
(2)郑人有欲买履者
(3)先自度其足
(4)而置之其坐 ....(5)至之市
(6)而忘操之
(7)及反
(8)市罢
(9)遂不得履 ......(10)何不试之以足
(11)宁信度
(12)无自信也 .....
2、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3、一词多义 度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之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 而
(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4、特殊句式
郑人有欲买履者
定语后置结构
何不试之以足
倒装句
五、疏通文义
理解句意 讲故事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六、分析课文
A
最能体现郑人思想性格的句子在哪里?并反复朗读。
B
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郑人特点? 试各举典型一例作答。你怎样看待郑人? C
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今天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七、探究学习
分析郑人形象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什么
八、兴趣作业:
1、如果你是卖鞋的人,你会对这个郑国人说些什么呢?
2、由于这个人的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没买到鞋。请大家做一个小编导,充分发挥想象,为《郑人买履》编写续集,写在日记本上。(1)《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意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2)说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了它的现实意义。答案:(1)《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罢,遂不得履“一句讽刺了死搬教条者徒劳无益的结局。
(2)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
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第四篇:郑人买履教案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教师:王淑芳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将文言文和译文对照,弄懂词义和句意。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这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遇事不要墨守成规,要随机应变,相信实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寓言中的一些文言字词。3.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
读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让生猜谜语,学生很容易猜出是“鞋”。师:在古代,人们也往往将鞋称作“履”,板书“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与鞋有关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简单介绍作者。
二、初步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一。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听范读)。
3.给文章划节奏,根据节奏朗读。
三、整体理解 1.出示学习目标二。
2.参照译文,了解重点词语意思,师提问。(同桌相互讨论)3.翻译原文,并复述故事。
4.玩游戏,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师提问)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教师:王淑芳
5.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郑人为什么没有买到履?
四、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出示学习目标三。2.小组讨论。
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总结寓意:遇事不能太呆板,要从实际出发,懂得随机应变。
五、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说一说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六、作业 1.填写资料。
2.看寓言故事《郑人逃暑》。板书设计:
郑人买履
且置履 不得履
宁信度,无自信也 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
第五篇:郑人买履教案
《郑人买履》教案 内高预科(2)
朱芸婷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文言
2、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3、会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4、理解寓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1、会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理解寓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想:
新疆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和寓言这种文体,因此老师上课要讲解细致,放慢速度,引领学生学习文言文。重点是读准字音。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注重方法指导。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小贝壳,今天,我们就 采撷其中的一颗来学习探究一下,从中汲取知识的琼浆,明白做人的道理。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课,题目是《郑人买履》。解释标题
二、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三、教学目标
四、简介作者
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师从荀子,著有《韩非子》其书,这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代表作品有《孤愤》、《五蠹》等。五检查预习:
生字词
自度其足、已得履、宁信度、遂不得履
六、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熟读课文,分清句读(停顿)。
2、把握重点实虚词,根据语境联想
拆解。
3、熟悉文言特有现象:通假字,一 词多义、倒装句式等。
4、文言文翻译方法:留、补、删、换、调。
5、翻译时要逐字逐句,适当增删,表达完整
七、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
先听MP3,再跟读一遍;领读一遍,再齐读一遍
八、再看FLASH加深理解故事内容
九、合作交流探究
疏通课文(说翻译):
四人小组结合书下注解和古汉语常用字典,合作翻译。划出含糊、有疑难的地方,译完全班商讨释义和翻译。
十、检查翻译句子
检查所学,及时巩固翻译:
A、重点实虚词解释:
B、一词多义:之、而、度
C、通假字:坐、反
D、倒装句:郑人有且置履者、何不试之以足、无自信也
十一、质疑反馈:
提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句子或加点的字
十二、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背得快,背得好,背得准。
十三、寓意:
1、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2、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书本上的东西并不一定可靠,要根据现实的需要大胆、灵活地变通,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十四、作业、A、默写并翻译全文。
B、展开合理想象,重新编写该故事。
C、拓展延伸:生活中有“刻舟求剑”这样的人吗?你想怎样提醒他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郑人买履》,理解意思,体会深刻的寓意。
教学重点:
1、重点实词、虚词的归类
2、掌握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检查字词翻译和课文翻译。
1、老师范读(注意字音、朗读节奏、重音、语调)。学生找出应注意的字音和字型。
2、学生散读(两遍,体会朗读节奏,了解大意)。
3、老师细读(纠正字音和朗读节奏、重音、语调。
4、学生齐读(边读边注意事物的发生和发展)
三、构建画面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四、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圈划重点的文言词(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宁、无、其、以)A、独立学习,看课文注释查工具书。B、合作学习,四人小组疏通文字 C、老师巡回释疑。D、小组汇报
E、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师生讨论)(1)操、持、取的意义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3)宁信度、无自信也
五、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寓意(1)《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意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2)说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了它的现实意义。
答案(1)《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
(2)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罢,遂不得履“一句讽刺了死搬教条者徒劳无益的结局。
(3)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
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4)举出生活的实例。
六、总结全课,归纳中心
七、拓展延伸: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寓意: 文章通过“刻舟求剑”的故事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讽刺了那些办事愚蠢、不知道事物会变化的人。
八、多形式背诵课文。
九、作业:
1、扩写结局
2、翻译全文,会背翻译
3、会默写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