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中国的疆域 教案(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7:3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节 中国的疆域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节 中国的疆域 教案》。

第一篇:第1节 中国的疆域 教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与技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过程与方法

1、在地上图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关于这点,我想强调一下,以前的教材虽也提到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海和内海等,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海洋大国”这个概念。原来一提到我国国土时,往往学生想到的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现在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出发,补充或者说强调了海洋国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构成,这也是我们应该向学生特别强调的

2、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教学准备

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课时安排

本节共分2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语: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活动一: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活动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最南端到了哪里……

教师归纳:其实,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从今天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通过这样的一段导入语,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1.优越的地理位置

(谜语激趣)请同学们猜谜语,谜语是:“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由于初一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1.1 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让学生分别说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界线,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但对这幅图的理解,对有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因为在这幅表示立体地球的平面图中,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的比例似乎太不成比例了。有学生就说,我还以为赤道是北极圈呢!所以我用的是地球仪,请学生上来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界线的大致位置,再说出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就不难了。

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1.1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就可以。平时要求学生做到“左图右书”,哪怕学校没有挂图都关系不大。

位置问题讲完,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引出第3页活动题。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老课本中有直接的文字叙述,现在放在活动题中。这里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将学生分作两大组,每组讨论一小题。采用前后桌同学一起讨论的形式,推荐代表发言。通过与几国对比,在讨论中得出结论。归纳如下:

活动第1题──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觉得比较抽象,也可举一些例子,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

活动第2题──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①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沿海地区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如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

活动第3题的表格中最后一项“其他”,我想可以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综合考虑,那就是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海滨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南热带风光等等。

2.海陆兼备的大国 包括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

陆地国土中要求掌握一是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二是四至点,三是陆上疆界,四是陆上邻国。

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1.3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说明: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很形象,学生立刻就可记住。然后结合第5页活动题2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活动题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说明我国国土南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因为初一新教材有关时区的知识已删去了,所以只要跟学生解释说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就行了。通过这两个活动题,加深对我国国土辽阔的印象。

陆上疆界还有后面的海上疆界,请学生在图1.3中国疆域示意图中用笔描出来。用红笔沿逆时针方向描出陆上国界线,用蓝笔由北向南描出大陆海岸线,而且将它们的长度与赤道相比,再进一步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

邻国的教学,先让学生沿逆时针找出陆上邻国和自北向南找出海上邻国,老师再介绍一个口诀记忆:“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然后让学生比赛记忆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增强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水面积,管辖的海域面积,主要的岛屿和群岛,大陆海岸线,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内海、领海宽度12海里课本上没提及,但还是向学生介绍一下为好,说明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内海。领土、领海、内水和管辖的海域面积等这些概念我认为也应向学生稍作介绍。领海、内水是完全享有主权的,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后者则享有管辖权。我国可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1/3,说明我国是个海洋大国。它们是我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要树立寸土必争的领土观念,寸海不让的海洋观念。

最后活动题4让学生讨论我国领土面积大的好处。也可让学生补充一些不利的地方,培养学生要辩证地看问题。如边界很长,国防建设上就会有许多困难;领土很大,但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也不少,不利于全国统一、繁荣……

3.34个省级行政区

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因此,老师必须合理安排,多花心思,采用一些方法教学生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下面是我的一些方法:

首先我是利用一幅巨大的木制的中国政区挂图(虽然有些古老,但很好用,很直观),按照课本P8活动题中按方位将我国分作7个区域来讲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的。每讲到一个区域,都会同时辅以许多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⑴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如东北3省呈一斜线排列(东北—西南走向);黄河中下游4省2市,分别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布;长江中下游6省1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大致对称排列;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3省三角排列等等。

⑵根据形状单个记忆: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甘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

⑶根据已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泊、半岛、北回归线等):山西与陕西之间以黄河巨大的“几”字右边竖部分为界;黄河从山东注入渤海,长江从上海注入东海,珠江从广东注入南海;洞庭湖以南、以北分别是湖北、湖南;太行山以东、以西分别为山东、山西;辽宁、山东、广东都有向海洋凸出的大半岛;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等等。

⑷七字歌:“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⑸猜谜语(打一省级行政区名称):船出长江口(上海);碧波万顷(青海); 十一逢中秋(重庆);银河渡口(天津);宝地(贵州);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川)⑹拼图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同时将分散的各省级行政单位拼合成一幅中国政区图,看哪组拼得最快。

⑺练习:找出与江西省相邻的省;以辽宁省为起点,沿着海岸线,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以广西为起点,沿着陆上疆界,依次说出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找出长江干流、黄河干流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等等。

以上是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和位置的记忆,注意一定要紧密结合地图。而简称和行政中心,主要交给学生课后记忆,下节课抽查、演示或板书就可以了。难写的字、有两个简称的都要特别提醒一下。有些也可适当联系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提一提。如湖南的湘,湘江、湘妹子、李湘;山东的鲁,鲁国,鲁花花生油,等等。

依据课标,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是要求学生在中国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记住,而不是也不可能在本节课中全部记住。后面有时间能做一节课练习最好。

课堂小结:

强调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我国的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当堂检测

(1-4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是渤海、北海、东海、南海 B.120°E是我国东西部分界线

C.北回归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海南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领土最南端在()A.黄岩岛 B.钓鱼岛 C.曾母暗沙

D.海南岛

3.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A.俄罗斯、美国 B.加拿大、美国 C.俄罗斯、加拿大 D.美国、巴西

4.一位香港游客利用假期,乘火车来哈尔滨旅游,短短几天就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那他来旅游时恰逢的节日应是()A.春节 B.劳动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5-14行政区划)

5.与江西省相邻的省(区)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是()A.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安徽

B.安徽、浙江、广东、广西、湖南、湖北 C.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浙江

D.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浙江

6.下列省份与濒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A.辽宁、河北、山东——渤海

B.辽宁、山东、江苏——东海

C.江苏、安徽、山东——黄海

D.浙江、广东、广西——南海

7.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省区有()A.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B.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台湾、广西、广东、云南

8.我国直辖市中,位于西南地区的是()A.重庆市

B.北京市

C.天津市

D.上海市

9.我国最南端的省区是()A.广东

B.海南

C.广西

D.黑龙江

10.下列省区中,邻省最多的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陕西省

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区

1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陕西省

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区

12.跨经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海南省

13.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海南省

14.位于我国最东部的省级行政区是()A.黑龙江省

B.上海市

C.江苏省

D.台湾省

板书设计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

一、位置优越

1.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 3.纬度位置

二、国土辽阔

1.面积、陆界、邻国 2.海岸线、相望国 3.四端点、盐场、渔场

三、行政区划

1.位置 2.名称 3.简称 4.行政中心

教学反思

第二篇:中国的疆域 教案

4.1 中国的疆域

地理组 陈凌宇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过程与方法: 能在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南北两端的直线距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述我国的疆域,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进而激励他们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难点】掌握我国优越的地理(纬度)位置和辽阔的国土,学会分析与评价一国地理位置的方法;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图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4.1中国的疆域。疆域是地理环境特点形成的前提条件;行政区划是掌握中国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这一章的内容对于以后各章节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学习4.1中国的疆域。

(二)讲解新课

一、从世界看中国(地图册P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P2“想一想”:)因为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我国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所以属于东半球;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我国位于赤道以北,所以又属于北半球。

二、我国的疆域(——国家领土,着重面积大小)P2“读图”:

1、辽阔的疆域:960万km、No.3

2、四端(四至):地图册P1“中国的疆域”

东端、北端以河流为国界。由于河流有个不断发育、变化的过程,河道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移动的,因此以河流为国界时,均以主航道的中心线为界。

西端国界有一段未定界,所以为73°E附近。

南北跨度约50°,温带、热带;东西跨度约60°,5个时区。

3、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练习巩固(P3“做一做”:)①2月,黑龙江冰天雪地,海南春耕大忙时期。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南北气候差异大,形成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夏季6:00,乌苏里江洒满阳光,帕米尔高原星斗满天、明月高悬。因为我国东西经度跨度约60°,由于地球自转,东边地点的地方时刻早。(我国东西两端点的地方时相差4h8m40s。北京时间地方时6:00时,我国最东端地方时7:00:40,最西端地方时2:52。

②5000km(15.6cm)。③5500km(50°)。

三、我国濒临的海洋(360万km2)

地图册P1“中国的疆域”:

1、我国东部濒临的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渤海在渤海海峡以西;长江口北岸是黄海与东海的分界;台湾海峡属东海,海峡以南为南海。

2、领海与内海

领海: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内海:政治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范畴的概念。

政治地理上的内海概念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它包括各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为陆地所包围但入口较狭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通道(海峡)等。内海处于沿海国主权之下,沿海国有权关闭内海,不让外国船只进入,或规定进入内海必须遵守的规则。——渤海、琼州海峡(课本)

自然地理上的内海概念,是指深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不大,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相通,而且海水较浅。——渤海

3、半岛、岛屿、群岛

大陆海岸线18000多km。

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岛屿:台湾岛、海南岛

群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P4“想一想”:从海陆位置看:英国是岛国,蒙古是内陆国,中国与美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但又有不同。我国是面海背陆,一面临海,即东临太平洋;而美国则濒临三大洋,其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阿拉斯加州北临北冰洋。

4、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1)有利于农业生产。(2)便于发展海洋事业。(3)陆上交通便利。

(过渡)了解了我国的疆域和临海后,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周围的国家。

四、陆界和邻国

地图册P1“中国的疆域”:

1、陆界

我国有漫长的陆上国界,20000多km,有众多邻国。

2、邻国

广义的邻国概念,在陆上是指两个国土相连的国家,在海上是指隔海相望的国家。

陆上邻国(15):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在地图上看不到我国与巴基斯坦直接相邻,而是同克什米尔为邻。中巴两国政府于1963年正式划定了边界线,我国同巴基斯坦的边界,就是指我国与巴基斯坦实际防务的克什米尔地区相接的边界。)

海上邻国(6):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板书设计 中国的疆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陆位置

3、纬度位置

二、中国的疆域

1、国土面积

2、疆域四至点

三、濒临的海洋

1、内海和领海

2、半岛和岛屿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1、陆上疆界

2、陆上邻国

3、隔海相望的国家

五、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优越性

2、海陆位置优越性

第三篇: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考纲要求】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2.中国的民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考纲分析】

1、行政区划轮廓及空间位置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背景资料。2、陆上相邻国家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3、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分布和经济发展可能成为高考的热点。特别说明:

这部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基础知识的落脚点。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3.采用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多读图形成空间概念

【自主学习探究】

一、背诵《三维设计》91页“考点精讲坛”部分----考点一、二、三、四,并在《图说天下》173-174页练习《读图填图训练》1---2题。

二、在《中国政区图》、《中国人口密度图》、《中华民族分布图》上指图说出相关的地理事物。【知识分析】

一、中国的疆域

1、中国位置(准备好中国地图,从整体上把握空间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的疆域:

⑴ 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经济专属区)。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⑵ 领土四至(回答并在地图上填注)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多)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

南北跨纬度近,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3、疆界和邻国

⑴ 陆界和邻国:(填注邻国)

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参照地图册)。⑵ 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

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对于我国的海上疆界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几个概念:

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南海。这里应注意我国台湾岛的东部与太平洋直接相临。(广阔的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及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领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伸,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领海的范围是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国家对领海行使主权。我国领海面积约300万Km2

内海:指领海基线向内一侧的全部海水。如果边缘海或海峡完全属于我国领海,则为我国内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专属经济区: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中延伸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 2 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其它国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他符合国际法的用途(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

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

半岛:我国的半岛自北向南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岛屿:我国是世界上岛屿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90%的岛屿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注意]关注“海岛争端”

在东海、黄海地区,我国与朝鲜、韩国、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我国的钓鱼岛则仍被日本占据着。

南海地区的形势更为复杂。目前,在南海地区,各国的专属经济区相互重叠交叉,我国的海洋权益受损最严重。

目前,日本不但在东海钓鱼岛问题上态度蛮横,而且其海上自卫队走出国门,南下与东盟国家在马六甲海峡开展联合巡逻和联合军演,插手南海地区事务。

近年来,印度的军事战略有所调整,以“控制印度洋”为中心,同时开始执行“向东看”政策。印度加紧建设远洋海军,并已经“东进”南海海域,与越南等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颇令周边感到不安。美韩在黄海军演对我国政治、军事的影响不可低估。

4、我国的行政区划(填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其行政中心的名称)

三级行政区: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注意]这是我们学习的难点也是基础,建议同学们通过经常看电视(天气预报)、报刊、多看地图、多做填图练习和拼图游戏等方式,熟练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大小、轮廓特征等以及他们的简称、省会所在地城市等。

我国人口(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高考试卷经常涉及的内容。

⑴人口分布:(掌握腾冲-黑河一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城乡分布: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8%-60%,在这一期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8-9亿。);我国约有三千多万华侨和华人生活在国外。侨胞的原藉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

⑵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⑶人口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①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②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约占1/3,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还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防止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城市问题。所以,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有特色的新型乡镇。使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③人口迁移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形成了特殊的“民工潮”。民工流动一方面使城乡差别缩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使农村过剩劳动力部分得到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就业、交通、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带来很大压力。④人口老化。近年来,我国人口老化、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发展很快。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如何解决老年人 4 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6、中国的民族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各民族的地区分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民族政策: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少数民族节日: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

三、读《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数图》、《中国人口密度图》、《中华民族分布图》:

1、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注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省会名称。

2、说出我国人口数量居前九位的省份。

河南、山东、广东、四川、江苏、河北、安徽、湖南、湖北

3、指图说出我国人口密度大于500人/平方千米、小于5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和相关省份。并分别用横线和竖线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将该省范围绘出。

第四篇:第1节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科学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说课稿

南安市鹏峰第二中学 林国友

一、对教材的分析

1、作用与地位

自由落体运动是选自(山东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的内容,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之后,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的学习,为今后研究比较复杂的运动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在这里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重点、难点分析

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推导及运动规律的掌握和运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推导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和性质,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概念;

(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认识,有些并不是正确的,而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实验和理论来研究问题;

(2)体会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思维方法,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三、学生的学情分析

物体下落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学生对物体的下落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这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加之学生在前面“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识学习基础上,让他们通过实验和科学的辨析,来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科学,因此在讲授本节课时,运用演示、讲解和讨论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从学生的认识心理出发,采用设疑、解疑、探求规律的教学程序,并辅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启发式教学。通过重视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探索的心态学习。

五、教学程序分析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来认识物体下落运动的现象,并举例说明(让学生对落体运动有个初步的认识)。介绍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确定概念

演示实验1: 让多种小物体下落,导出“落体运动”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研究物体下落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设疑)

学生实验2:根据课本“图3-26硬币与纸团下落实验” 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思考问题,初步体会物体下落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不同。

演示实验3:引导学生阅读“实验与探究——纸片和硬币下落得一样快吗”,通过实验来演示“牛顿管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分析归纳,阐述“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概念”,着重提出“只有重力作用下且由静止下落”的物体运动形式。

2、揭示性质,探求规律

展示课件:通过多媒体动画课件展示图3-28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 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阐述“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重力加速度概念”。

组织学生阅读“信息窗口”部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进一步理解重力加速度大小、方向及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类比,启发学生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公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回顾历史,总结应用 引导学生阅读“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部分,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引导从伽利略的悖论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逐步体会伽利略的“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引导学生利用教材设计的“迷你实验室——图3-31测测你的反应时间”及“讨论与交流——图3-32漫画:井有多深”进行讨论,加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设计例题,让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和规律进一步理解,并学会灵活应用。

(四)板书设计(略)

六、教学预测

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实验揭示问题的本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如何进行科学的思维和实验,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身边常见的现象来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突出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第五篇:第1节课《彩虹桥》教案

教学科目:《彩虹桥》

教学时间:一小时

教学目标:培养儿童对色彩的认识能力,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观察力,以及提高儿童对颜料的兴趣感,让儿童了解部分颜色的调合,并开发儿童的想象力来装饰“彩虹”。

教学重点:两种不同色彩的颜料混合后所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的过程,变后的颜色是由那两种颜色相结合的。

教学难点:儿童对色彩的理解,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教学方法:以彩虹的颜色和形状的形式开头,以此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及到本节课所讲课程的重点,或部分重点,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老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方法来进行。

教学过程:1.彩虹有几种颜色?彩虹的形状?彩虹是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什么地方?(老师在提问的时候先让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讲解和补充)

2.介绍画材:排笔、颜料、调色盘等(主要以学生能够理解的话)3.动手绘画

A:画彩虹(单个色彩的绘画)

B:彩虹有几种颜色?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如何调出其他颜色来?(老师以变魔术的方法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让孩子自己用两个手指沾上不同的颜色,和在一教学材料:起变出的颜色)黄加蓝——绿、黄加红——橙、红加蓝——紫、绿加蓝——青

C: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在彩虹上画一些东西(如:云,小鸟,太阳等等,老师记住他们在画面上画出的有特点、有意思的东西,到时候给家长讲解)

4.儿童自己讲解自己画面上的内容。(给家长讲解)

排笔、水粉颜料、纸、水桶、画板、透明胶布(窄)和本课教案

下载第1节 中国的疆域 教案(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节 中国的疆域 教案(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的疆域说课教案

    《中国的疆域》说课教案 重庆市23中学邱明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说课的主题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的这一主题是通过《中国的疆域》这一课题展现......

    第1节 透镜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正确解释会......

    第1节__浮力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 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交......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道并能用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什么是惯性,能够列举生活中有关惯性的现象。 2. 教学重点/难点 “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第1节_透镜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2.能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3.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4......

    第1节 电能 电功(教案)

    第1节 电能 电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能的各种来源与应用; 2.知道电能及电功的单位; 3.学会使用家庭电能表,能利用电能表做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

    第1节 透镜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②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1.2过程与方法 : ① 通过观察凸透镜和......

    第1节 力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