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教育学部分试题及答案[大全]

时间:2019-05-15 07:2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招教教育学部分试题及答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招教教育学部分试题及答案[大全]》。

第一篇:招教教育学部分试题及答案[大全]

1.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2.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简答题)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年编写的。A.1903 B.1908 C.1913 D.1924 5.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6.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 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7.各级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组织的活动以及展开的教育,这是()。A.早期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 8.14世纪掀起的文艺复兴对欧洲教育的影响有()A.促进了教育的世俗性 B.促进了教育的人文性 C.有利于科学教育的发展 D.增加了新的学科内容 E.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

9.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简答题)10.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A.练习法 B.实习法 C.实习作业法 D.实验法 11.熟练操作的特征是什么?(简答题)12.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是()。A.动机斗争

B.行动目标的确定 C.行动计划的制定 D.执行决定

13.下列属于前运算阶段特点的有()。

A.客体永恒性 B.泛灵论 C.思维可逆性 D.自我中心论

14.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15.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16.“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A.受教育的权利 B.受尊重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生存的权利

17.持教育论的教育思想家是()。

A.马克思 B.爱尔维修 C.狄德罗 D.涂尔干 18.下列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有()。A.5周岁的小美 B.小学一年级的小兰

C.刚出生一个月的小南 D.小学五年级的小新 19.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所创造的是人类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这是一种()。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20.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这是一种()。

A.获得的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生来的反射 21.下列思想家中,属于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有()A.蒙田 B.伊拉斯谟 C.维多里诺D.格里诺 E.拉伯雷 22.看见月亮在云彩中穿梭是自主运动。(判断题)23.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简答题)24.古代担任教师的有()A.僧 B.吏 C.农 D.巫 E.商

25..以下著作和作者匹配正确的有()A.《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B.《父母》——马卡连柯 C.《爱弥儿》——洛克

D.《雄辨术原理》——昆体良 E.《巨人传》——拉伯雷

1【答案】C。辐合型认知方式的表现即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

2【答案】A。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3参考答案:(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4【答案】D。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5.【答案】A。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6.【答案】B。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7.【答案】B。预期社会化是引导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8.【答案】ABDE 9.参考答案:(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教育学》。10.【答案】C。

11.(1)立即反应代替了笨拙的尝试;(2)利用微弱的线索;(3)错误被排除的发生之前;(4)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锁,受内部程序控制;(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12.【答案】D。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

13.【答案】BD。客体永恒性是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思维可逆性是具体运算阶段的特点。前运算阶段的特点:(1)“万物有灵论”;(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4)没有守恒概念;(5)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14.【答案】D。认同的含义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15.【答案】A。

16.【答案】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17.【答案】B。爱尔维修是教育论的代表,他认为人是教育的产物。

18.【答案】AB。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刚出生一个月的小南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五年级的小新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19.【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它所创造的是人类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

20.【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无条件反射是在人类种系的进化发展中形成且逐渐固定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的反射方式,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是人类先天就有的一种反射。21.【答案】ABCDE 22.【答案】×。中公讲师解析:月亮在云彩中穿梭是诱发运动,诱发运动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23.参考答案:(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24.【答案】ABD 25.【答案】ABDE

第二篇:教师公招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认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A_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著

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皮亚杰

2.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著名的书是1977年_____C_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乌中斯基 B.桑代尔 C.卡普切列夫 D.列昂节夫

3.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_C_____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50年代 C.20世界60-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4.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D_____ A.桑代尔 B.斯金钠 C.布鲁钠 D.冯特

5._____B_____是教学内容的裁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教学过程

6.心理学属于_____C____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何时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____A____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8.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__B_____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何心理活动的规律 C.心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9.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_____C____ A.卡普杰列夫 B.桑代尔 C.乌中斯基 D.???斯基

10.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____C_____规律的科学 A.基本教育 B.基本教学 C.基本心理 D.基本身心

11.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_____A_____ A.遵循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1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D______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13.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连的过程来考察何研究的原则是______C_______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学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知识性原则

14.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_____ B_____ A.描述 B.鉴测 C.解释 D.预测

15.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_______C______ 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和序教学

16.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_____D_____ A.陶门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17.学校教育依照特色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_____C_____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师 D.教学环境

18.学与教的过程中有起传递的主要信心部分是______C_____ A.教学媒体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19.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等是以______C_____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A.儿童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普通心理学 D.学习心理学

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_D_____ A.学生 B.教师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

第三篇:09年招教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09年招教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2、教育现象包括()和()(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的体现。(人们主观意志)

4、教育规律是()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教育经验)

5、我国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 》)还早300年。(《学记》、乐正克、《论演说家的教育》)6、1632年,著名的()国教育家()出版了(《 》),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8、狭义教育既是()有时可以作为()的同义语使用。(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

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和()。学校始建于()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和()。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和();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四学()、()、()、()。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士、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遗传、环境、教育)

12.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

13.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__。(归宿)14.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和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卢梭、洛克)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和__。(赫尔巴特、涂尔干)

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__和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

18.体育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本主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田径、体操、球类、游泳、军事体育;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

19. 美育的任务是__、___、___。(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20. 美育的途径是___、___、___。(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曰常生活实施美育。

21. 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__,培养__,发展学生的___。(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智力)

22. 普通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__的双重任务。(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23.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4. 广义的教育制度即__,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__和___。(国民教育制度、教育设施、有关规章制度)

25. 狭义的教育制度即__,简称学制。__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6. 建立学制的依据是___、__、___、___。(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政治经济制度;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

27. 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颁布于___年,称为__。(1902年,壬寅学制)

28. 中国实行的第一现代学制是__年,张之洞、荣庆、张伯熙三人重新修订的__。体现了“中学为体,__”的精神是。(1903年、癸卯学制、西学为用)

29.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__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壬子癸丑学制)

30. 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___学制,又称__或新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壬戌学制、“六三三制”)31. 新中国的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___年。(1951年)

32. 1958年9月19日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确定了“___”的方针和“___”、“____”的具体原则。(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六个并举)33.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主体)

34. 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__、___、___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35. 学生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式的一般的__、__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典型的、本质的)

36.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具体任务包括___、___、___。(教书育人、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

37. 教师的劳动特点是__、___、___、__。(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

38.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作用。(领导者、主导作用)39.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___,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___作用。(传递者、承前启后的桥梁)

40. 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41. 教学是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42. 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施教育目的的___。教学是学校工作的__,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___,全面安排。(基本途径、中心环节、教学为主)43. 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的__。(指导性文件)

44. 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学大纲、教科书)

45.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___,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基础知识和___,发展学生的___,形式科学世界观及培养__。教学过程是一种__。(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基本技能、智力和体力、道德品质的过程、特殊的认识过程)46.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问题,__和___曾有过长期争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派是____。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的学派是__。(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者、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47. 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__规律。(教育性)48. 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___。(基本要求)

49.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和____。(启发式、注入式)

50.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它是由17世纪捷克教育家__提出来的。中国在__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__中开始采用班级授课。(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1862年、京师同文馆)

51. 课的类型分为__和___。(单一课、综合课)

52.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__、___、___、___、___几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53. 教学的辅助形式有___、___、___。(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5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5. 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56.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方式有__、和__。(平时考查、考试)

57. 考试一般有___、___和__三种(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

58. 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一般有__、__。等级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__,另一类为__等。(百分制记分法、等级记分法、文字等级记分法、数字等级记分法)

59.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__的活动,它一般包括__、___、___三个方面。(品德、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60. 道德和品德不同。道德是__,品德是__。(社会现象、个体现象)

61.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__,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转化为___的过程。德育过程区别__的过程。(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受教育者品德、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62. 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__。(教育者提出的德育 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63. 德育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教育者___、___、__。(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64.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___、__、___、___的培养和提高过程。(知、情、意、行)

65. 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___。德育原则来源于实践,是德育实践经验的__。我国孔子曾提出过循循善诱、___原则,英国洛克提出___,法国的卢梭提出___,德国赫尔巴特提出__,美国的杜威提出__的原则。(基本要求、总结和概括、因材施教、环境教育的原则、自然后果原则、爱的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社会化活动)

66.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67.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___、___、___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68.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_、___、___。(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69.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自愿、灵活、实践)

70. 三结合教育指的是___、___、___。(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71.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___、___、___,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的__,也是沟通学校与__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组织者、指导者、教育者、纽带、家庭、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72. 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书面材料分析法)

73.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级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全面了解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D)。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C)。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D)。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2006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B)。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p;C.怀特海p;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C)。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B)。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C)。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B

3、C

4、D

5、A

6、B

7、C

8、D

9、D

10、A

11、A

12、C

13、C

14、B

15、B

16、B

17、C

18、B

19、B 20、C

多项选择题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A.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D

2、AC

3、ABCD

4、BCD

5、ADE

6、BCDE

7、ABD

8、ACDE

9、BCDE

10、ABE

名词解释

1.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

4.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5.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简答题

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3.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1)对事业无私奉献;(2)对学生,真诚热爱;(3)对同志,团结协作;(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三.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的产生从形式上看经历了(混合----度----发展)的阶段。

(3)狭义的教育只要是指(学校)教育。

(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教育,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门课程

(5)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基本方法:(教育观察法)(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和研究总结先进的教育经验等。

(6)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7)(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8)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四、判断题

1、义务教育只在中国得到普及。

答:错。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自19世纪以来,一些欧美国家颁布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以后,义务教育逐步成为国际潮流,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现代世界上有近三分之二的国家提出了年限不等的义务教育年限。

2、学校教育是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

答:错。学校教育的出现较晚,适应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且语言发展到了文字出现以后,学校才开始出现,才有了学校教育。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分化。

答;错。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实施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二战以前,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趋势。

4、终身教育主要是指成人教育。

答 错。终生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生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活和职业教育都是片面的。

5、教育的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和师生关系民主化。

答:错。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指师生关系民主化,再次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

6、教育的多元化就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答:错。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7、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答:正确。战国后期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的产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8、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仅仅是对教育方法的批判。

答: 错误。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不仅是对方法的批判,而且是对整个教育目的的外铄性的批判,他认为,这种外铄的教育目的限制了人的思维,受教育者无主动创造的空间,学生消极的对教师所教的东西作出反应,成为教师和教科书的奴隶。

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的是启发式教学,答:正确

第四篇:招教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

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四、论述题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

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

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系统化与具体化。

37.人的情绪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3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特性。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的。

39.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

4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的需要和的需要。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42.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4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4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C2.B3.B4.A5.D6.A7.A

8.D9.D10.B11.D12.D13.B

二、填空题

1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5.教会骑士

16.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课时

17.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

18.小组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9.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1.(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2.(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

(2)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3)知识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学生智力。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3.D24.B25.A26.D27.C28.A29.B

30.B31.D32.A33.B34.C35.C

六、填空题

36.比较抽象与概括 37.需要面部表情 38.分配自动化

39.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40.尊重自我实现

七、简答题答案要点

41.(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42.(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43.(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八、论述题答案要点

44.(具体内容参见第七章第三节)

(1)阐述学习动机理论。可以详细阐述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也可以简述多种学习动机理论。

(2)运用所阐述的理论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

2009-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

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

四、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

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

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

五、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系统化与具体化。

37.人的情绪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

3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特性。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的。

39.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

4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的需要和的需要。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42.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4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4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C2.B3.B4.A5.D6.A7.A

8.D9.D10.B11.D12.D13.B

二、填空题

1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5.教会骑士

16.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课时

17.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

18.小组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9.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

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1.(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心理学部分

四、选择题

23.D24.B25.A26.D27.C28.A29.B

30.B31.D32.A33.B34.C35.C

五、填空题

36.比较抽象与概括 37.需要面部表情 38.分配自动化

39.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40.尊重自我实现

六、简答题答案要点

41.(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42.(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43.(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2009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

1、近代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以勒图尔诺为代表的教育起源理论是

A.生物学起源理论 B.心理学起源理论 C.劳动起源理论 D.需要起源理论

3、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4、学生的年龄特征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典型特征?

A.认识和情感 B.生理和心理 C.情感和意志 D.气质和性格

5、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是A.价值性教育目的 B.发展性教育目的 C.操作性教育目的 D.终极性教育目的

6、“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哪一种课程理论A.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B.活动课程理论 C.学科课程理论 D.潜在课程理论

7、制定教学计划首先考虑的问题是A.学科设置 B.学科开设的顺序 C.课时数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8、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社会效益论思想 B.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C.社会本位论思想 D.个人本位论思想

9、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0、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判断题:

1.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夸美纽斯。(错)

2.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功能和负功能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4.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5.单轨制最早产生于英国。

6.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7.奈勒是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错)

8.非指导性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理论。(错)

9.系统分析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强调教学目标的基点作用(错)

10.同辈群体主要指学生的非正式群体

单项选择: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论语》 B.《学记》 C.《雄辩术原理》 D.《大教学论》

2、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本体功能和派生功能

3、在教师的职业形象中最基本的形象是

A.教师的道德形象 B.教师的文化形象 C.教师的人格形象 D.教师的个体形象

4、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A.奈勒 B.多尔 C.杜威 D.巴格莱

5、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

A.道尔顿制 B.巴达维亚法 C.特朗普制 D.协同教学

6、只考虑被评价对象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受被评价对象在其特定整体中位置的影响,这种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 B.个体差异评价 C.绝对评价 D.总结性评价

7、信度是反映测试结果的

A.区别性指标 B.准确性指标C.难度性指标 D.可靠性指标

8、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活动,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9、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研究法 D.访谈法

10、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培根

判断题:

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的实践活动。(错)

2.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鲍尔斯。()

3.教育的个体功能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4.现代教育制度简称学制。(错)

5.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6.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7.综合课程又称设计课程。(错)

8.学业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错)

9.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10.斯金纳是认知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错)

单项选择:

1、泛智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D.洛克

2、被一定的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是

A.非正式的教育目的 B.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C.终极性教育目的 D.价值性教育目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为

A.六年 B.十二年 C.九年 D.十年

4、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A.知识拓展能力B.设计教学的能力C.教学创新能力D.教育教学能力

5、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教育关系B.心理关系C.社会关系D.主客体关系

6、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 B.巴格莱 C.奈勒 D.多尔

7、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是

A.综合课程 B.核心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8、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教育家是

A.皮亚杰 B.赞可夫 C.维果茨基 D.苏霍姆林斯基

9、肯普提出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是

A.目标模式 B.系统分析模式C.程序模式 D.过程模式

10、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做出的失范行为可称为

A.情感型失范行为 B.传统型失范行为 C.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D.目的型失范行为

判断题:

1.偶像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错)

2.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组织的设计者,而且是班级组织建设的指导者。()

3.成文的制度管理具有个别性和针对性,是柔性的管理。(错)

4.行动研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活动。()

5.学生道德行为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

6.一个有较高信度的测验,一定是有较高效度的测验。(错)

7.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和学习后进行的评价。()

8.班级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错)

9.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两类。(错)

10.问答策略也叫提问策略。(错)

单项选择:

1、教育心理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勒图尔诺 B.孟禄 C.马斯洛 D.马克思

2、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4、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A.现代教育理论 B.传统教育理论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2、目标模式的提出者是A.迪克 B.加涅 C.肯普 D.斯金纳

3、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行为是

B.壬子癸丑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5、教师形象的核心是

A.教师的道德形象 B.教师的职业形象C.教师的人格形象 D.教师的文化形象

6、学科课程又称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核心课程

7、教育性教学的提出者是A.夸美纽斯 B.维果茨基 C.赫尔巴特 D.苏霍姆林斯基

8、非指导性教学属于

A.认知教学理论流派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流派 C.情感教学理论流派 D.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流派

9、行为目标描述的是

A.学校的行为 B.教师的行为C.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D.学生的行为

10、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指标叫

A.信度 B.效度 C.区别度 D.难度

判断题:

1.古代学校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错)

2.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

3.教育的社会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4.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错)

5.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错)6.涂尔干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7.教育的人文性体现为教育在社会中的人文价值。

8.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9.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10.核心课程主张以儿童为中心。(错)单项选择:

1、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

A.对话行为 B.讲述行为 C.指导行为 D.提问行为

4、由学生所在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A.广域课程 B.国家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5、认为课程最终要有学生的需要来决定是

A.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B.经验主义课程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存在主义课程论

6、国民教育的核心和实质

A.高等教育制度 B.中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7、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A.1951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2年

8、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旧的社会分工C.资本主义制度D.阶级剥削

9、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0、法律赋于教师在履行职责时所享有的权利是

A.教师职业的政治待遇 B.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C.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D.教师职业的权利

判断题:

1.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2.国家课程是自下而上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错)

3.课程评价即课程本身的评价(错)

4.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又称“传统评价观”。()

5.文化多元是指社会内部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

6.苏格拉底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年龄分期。(错)

7.《学记》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8.布鲁纳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错)

9.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错)

10.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仿真试题:2011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____价值。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___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____。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____。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和教科书。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____。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 ____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____。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__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____。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____。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简答题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五、论述题

1、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D

6、B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C

15、B

二、填空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延时

4、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创新

7、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8、教学大纲

9、学校教育

10、学生身心发展

11、模象直观

12、作业检查与批改

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15、教育者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2、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5、(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 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 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第五篇:2014年招教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精选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A.永恒性 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 B.复杂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二、境空题

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三、简答题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四、论述题

21.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试题二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A.《大学》 B.《中庸》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

二、填空题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第四卷)

一、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

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 D.调查法

二、填空题

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6.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三、简答题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②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③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试题三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C.教育 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 7.教材包括()

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A.延展 B.必要补充C.深化 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二、填空题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三、简答题

19.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A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B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①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

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

①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②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③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试题四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5.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A.1902年 B.1903年C.1912年 D.1922年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9.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11.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二、填空题

14.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5.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17.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8.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下载招教教育学部分试题及答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招教教育学部分试题及答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招教考试试题及答案

    招教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的是() A.家长批评孩子 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C.新生儿吸吮母乳 D.参加画展 2.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娜医学院宣布。......

    小学教师招考教育学试题及部分答案

    小学教师招考教育学试题及部分答案(一) 来源:山东教师招考网 www.xiexiebang.com 一、 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

    招教考试教育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非独立性: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无阶级性 原始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 2、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出现了专门的教师,产生了学......

    河南2018年招教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范文大全)

    河南2018年招教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2、教育现象包括和(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的体现。(人们主......

    招教考试案例分析及答案-教育学案例大全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 本文档囊括了常见的25种教育学中常见的案例,由名师分析及讲解答案,是您招教考试中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教育学部分 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制作人:毛燕庆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 期末作业考核 满分100分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 答: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