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3《废墟的召唤》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废墟的召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过程与方法: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废墟么?废墟给你们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简介《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
二、作者简介 :
宗璞,原名冯宗璞,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生于北京。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先后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东藏记》,《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三、预习检测:
1、识记生字:
远瀛(yíng)观
甲胄(zhòu)
充塞(sè)
碣(jié)石
嗫(niè)
嚅(rú)
迤逦(yǐ lǐ)
窸窣(xī sū)
2、词语解释
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五、合作探究:
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六、精读品析: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1、“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2、如何理解:“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他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后文却说“能源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
明确:前面说的是改造历史,后面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内心经历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4、和年轻人说过哪些对话?你能否理解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明确:“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却介于冷和苦之间。
“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介于冷和苦之间。
本段话,“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神态和语言,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5、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6、题目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讨论 明确: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唏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而且没有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人的感叹就只能是浅薄和虚华。所以“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做出努力,应是每一个“我”的责任。
七、拓展延伸:
1、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①:
A: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B: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提示②:
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2、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板书设计】
3、废墟的召唤
描绘——融情于景; 号召——直抒胸臆; 呼唤——热情洋溢; 议论——点明主旨。
——呼唤改革,献身改革。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在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运用多种 方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自己进入到作者描述的情景中,去 领会作者的感悟和观点。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突破怎样抓住特点描 写景物、表达感悟这一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补充了圆明园的有关资料和近代历史知 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同时丰富了学生知识,加深了学生体验。在教学方法上,自主阅读和讨论探究灵活运用,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主动性,挖 掘学习潜力。
从圆明园的废墟入手,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反复朗读,理清作 者游踪及所见所闻所感。
用探究法、比较阅读法引导叙事理解 “废墟” 的寓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培养叙事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篇教学设计立足新课标,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课堂探讨为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能 使学生在提高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 的人生态度。
【反馈检测】
1、给加线字词注音。
嗫嚅()()迤逦()()方外观()绮辉()
2、选择用词正确的一组()(1)右侧在夏天是一片荷塘,现在也只剩下了冬日的_______。(2)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_______。(3)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_______,忽高忽低,如泣如诉。(4)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______。
A.凄冷
广阔
呼啸
冷清
B.清冷
广阔
呼啸
凄清 C.凄冷
广阔
呼啸
清冷
D.清冷
开阔
呼啸
凄清
3、选择书写正确的一组()A.呈现
干皱
寂寞
奇耻大辱 B.遗迹
凝固
石碑
鲜嫩润择 C.楚词
艳丽
苍烟
瞬息万变 D.藤萝
花瓣
桔梗
满怀热眈
4、“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这句话中的“铺天的霞锦”指什么?
5、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篇:《废墟的召唤》导学案
《废墟的召唤》导学案
【学习目的】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学习重点】
1、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2、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导】
继续学习作批注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时把对原文内容或表达方面的理解、体会、评判、质疑、勘误、引申开去的看法,由此及彼的联想和对原文疑难、关键之处的注释、阐发写在原文书页的相关位置。
2、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红豆》、《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小香结》,系列长篇《野葫芦引》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并充满正气。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阅读探究】
1、题目“废墟的召唤”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怎样一个废墟?
2、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3、“废墟”召唤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4、我和年轻人有哪些对话?我们的对话是真实发生的还是作者想象的?理解这些对话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5、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对“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这句话的体会?
6、“那‘怎样’不就是内容吗?”一句中的“怎样”指的是什么?
2、“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3、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4、“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迁移与拓展】
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达标测评】
一、填空题
1.宗璞,当代__(性别)作家。原名___,作品有小说____、_____等,其中作品____获
A.怅然凝望:若有所失的凝神观望。
B.若无其事: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马虎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C.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D.暮色四合:形容天气变黑暗,多指夜幕降临。
6.选择用词正确的一组()
(1)右侧在夏天是一片荷塘,现在也只剩下了冬日的。
(2)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
(3)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忽高忽低,如泣如诉。
(4)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
A.凄冷 广阔 呼啸 冷清 C.凄冷 广阔 呼啸 清冷
B.清冷 广阔 呼啸 凄清 D.清冷 开阔 呼啸 凄清
7.选择书写正确的一组()A.呈现 干皱 寂寞 奇耻大辱 C.楚词 艳丽 苍烟 瞬息万变
B.遗迹 凝固 石碑 鲜嫩润择 D.藤萝 花瓣 桔梗 满怀热眈
8.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比喻)
B.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设问)
C.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比喻)D.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反问)
三、判断题
9.“因为中国社会出奇的‘稳定性’,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到那拉氏,还不中止。”作者所说的“稳定性”是肯定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来的持续发展。()
10.“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以“鸦噪”突出“废墟”的“寒意”,暗示作者心中对“凝固的历史”的“寒意”。()
11.“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从文中看,作者写作目的是希望重建圆明园。()
四、阅读题: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巧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12.“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作者共用了几组比喻?找出来并说明本体和喻体。作者将一组建筑遗迹比作“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有什么效果?
13.上文
14.“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吗?”这两问有何不同?又有什么关系?
15.“凝固了的历史”是含蓄语句,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什么?
第三篇:《废墟的召唤》导学案
汉寿县龙池试验中学2013年下学期九年级《废墟的召唤》导学案编号:YW03编者:滕艳华 审核人签名
3.废墟的召唤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永远的伤口,屈辱的历史(背景)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2、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1979年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时代正呼唤着改革和振兴。
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79年,当时十年**结束不久。“文革”如一场梦魇,醒来之后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那样地震憾过中国乃至世界,无数热血青年卷进了这场本身就交织着正确与错误,庄严与荒谬,美好与丑恶的运动中 这场浩劫湮没了无数年轻人知识报国的梦想,青年人想尽责任却尽不了。大家刚刚从文革中经历过来,思想的禁锢和艺术的枷锁仍然捆绑着人们,社会政治环境,时而宽松时而紧张,让我们觉得随时都会倒退到文革的时代。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预习检测
1、注音
廓()藻()瀛()甲胄()嗫嚅()窸窣()迤逦()废墟()停滞()蘸()
2、词语识记
嗫嚅 :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 :曲折连绵。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并充满正气。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导学过程
一、导入
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课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10段)第三部分(11-20段)第四部分(21-21段)
三、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二)探究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1.和年轻人有哪些对话?理解这些对话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三、布置作业
1.带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思考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写法探究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怎样的景,就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比较几处景物描写的异同,谈谈你自己的感受。(1)第一段景物描写:运用了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斜阳无力,田地干皱,断石残碑,枯荷衰草,寂寂寥寥,凄凄切切。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2)第9段写粉红的天空与寒鸦,写晚霞的艳丽、西山的娇红与天空中的寒意所形成的鲜明的对比。“空中一阵鸦噪„„摸得着的寒意”这段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3)第14段中枯梗与绮辉,西山的鲜嫩润泽与浅淡的光照下的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明的对比之中更显出这天空、红日、西山的美丽可爱,作者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4)第19段描写了太阳下山之后的景色。“通红的火球消失„„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作者笔调由冷暗阴沉转为浓墨重彩。用“铺天的霞锦”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前程。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小结
散文主要写自己冬日漫游圆明园遗址,先写眼前的所见,表达作者对历史的凭吊;然后借对风声的描绘引出聆听到废墟的召唤,即由实景实写到虚景虚写。最后又由废墟的召唤而引发深沉的思考,阐释改变废墟这一疑固历史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点明主题。即全文的思路引子--凭吊――召唤――思考,思路清晰。凝重沉郁,蕴藉深远
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新生的废墟。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积极改革,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三、迁移与拓展
1.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四、课堂检测
1.给加点字词注音。
嗫嚅()()迤逦()()方外观()绮辉()2.选择用词正确的一组()
(1)右侧在夏天是一片荷塘,现在也只剩下了冬日的。(2)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3)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忽高忽低,如泣如诉。(4)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
A.凄冷广阔呼啸冷清B.清冷广阔呼啸凄清 C.凄冷广阔呼啸清冷D.清冷开阔呼啸凄清 3.选择书写正确的一组()
A.呈现干皱寂寞奇耻大辱 B.遗迹凝固石碑鲜嫩润择 C.楚词艳丽苍烟瞬息万变 D.藤萝花瓣桔梗满怀热眈
4.'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这句话中的'铺天的霞锦'指什么? 5.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什么?
第四篇:废墟的召唤学案及练习
《废墟的召唤》学案
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呼声。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墟(xū)
璞(pú)
廓(kuò)
皱(zhòu)
莽(mǎng)瀛(yíng)
胄(zhòu)镂(lòu)
怅(chàng)
嗫嚅(niè rú)迤逦(yǐ lǐ)绮(qǐ)
黛(dài)
窸窣(xī sū)蘸(zhàn)
2、形近字
┏缀(zhuì)点缀
┏镂(lòu)镂空
┏绮(qǐ)绮丽
┣辍(chuò)辍学
┗楼(lǒu)楼房
┗倚(yǐ)倚靠
┗啜(chuò)啜泣
┏嚅(rú)嗫嚅
┏渺(miǎo)渺小 ┣儒(rú)儒家
┗缈(miǎo)缥缈 ┗孺(rú)妇孺
3、多音字
┏(qiāo)静悄悄
┏(bó)停泊
┏(guān)观看 悄┫
泊┫
观┫
┗(qiǎo)悄然
┗(pō)湖泊
┗(guàn)道观
4、词语解释
【轮 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或线条,也指事物的概括。【宛如】好像。【甲胄】盔甲。【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欣然】愉快高兴的样子。【怅然凝望】若有所失的凝神观望。【悄立】默无声息地站立。【如泣如诉】像哭泣又像倾诉。【暮色四合】形容天气变黑暗,多指夜幕降临。【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然而充满正气。【嗫嚅】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匹夫有责】普通百姓都有责任。【迤逦】曲折连绵。【绮辉】美丽的光辉。【宛在】宛然还在,好像还在。【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5、文学常识真空
(1)宗璞,现代__(性别)作家。原名___,作品有小说____<_____等,其中作品____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_____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___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框外____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___,一派____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3)__如酒,__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想起春日的__,这铺天的___需要多少个藤萝___啊。
二、课文学习
1、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79年12月,时值党史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用这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散文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
2、解题:文章的题目借“废墟的召唤”来暗示对改革的呼唤,也是呼唤人们为处于落后状态的祖国和民族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号召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结构分析:全文共21自然段,可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1-3):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第二部分(4-10):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第三部分(11-19):通过“我”与年青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抒发,转向面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1):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4、“废墟的召唤”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怎样一个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明确】用拟人的写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尊重的“废墟”。“废墟”召唤的是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三、深入探究
1、写作特点探究:
(1)融情入景,意旨深远。析: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传达中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2)语言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析:作者描写景物,笔力娴熟,妙手偶得,信手拈来,而又韵味无穷<充满了诗意,如“摸得着的寒意”,“浓处如酒,淡处如梦”这些表现了作者敏锐<准确的观察<捕捉景物的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现力,而且也巧妙地映衬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奥妙变化与波动。
(3)叙议结合,对比鲜明。析:作者叙写历史,描写景物,中间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议论,如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就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这都是有深远的写作用意。文章前后部分的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都有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的情感,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2、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对“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这句话的体会?
【明确】本文写于1979年,当时“十年**”结束不久,国家百废待兴,党中央发出改革开放的号召,人们渴望变革,但又不知道道路在何方,且心有余悸,这句话写出了青年面对时代的变革的迷惘与徘徊,表现了青年人在时代变革前的思索,也表现了人们对好政策的渴望。
3、仔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1)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明确】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明确】本句从空中鸦噪与之静对比,写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下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3)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明确】“铺天的霞锦”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这一句,呼唤每一个人都要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4)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之士,在不忘记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4<如何面对圆明园的废墟?
【明确】作者站在时代的前沿,面对废墟,发出召唤,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因为这是一片耻辱的废墟,它记载着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保留这片废墟可以把它当作催人奋进的长鞭,时刻提醒着我们,只有不忘过去,珍惜今天,才能够有美好的未来。
《废墟的召唤》练习
一、选择训练
1.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轮廓(kuò)干皱(zòu)远瀛观(guàn)B.雕镂(lòu)海藻(zǎo)绮辉(qǐ)C.窸窣(sù)嗫嚅(rú)废墟(xū)D.召唤(zhāo)迤逦(lǐ)停泊(bó)2.选择用词正确的一组是()(1)右侧在夏天是一片荷塘,现在也只剩下了冬日的_________。(2)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_________。(3)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_________,忽高忽低,如泣如诉。(4)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_________。A.凄冷 广阔 呼啸 冷清B.清冷 广阔 呼啸 凄清 C.凄冷 广阔 呼啸 清冷D.清冷 开阔 呼啸 凄清 3.下面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呈现 干皱 寂寞 奇耻大辱B.遗迹 凝固 石碑 鲜嫩润择 C.楚词 艳丽 苍烟 瞬息万变D.藤萝 花瓣 桔梗 满怀热眈 4.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什么?()A.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描绘,意在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的关注,并付诸行动改变它。
B.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一样凝固的事物的关注,召唤起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C.宣扬废墟的警示作用,呼吁人们正视废墟。D.让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5.“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这句话中的“铺天的霞锦”指()A.远山被夕阳落照所染之色。B.作者所向往的未来。
C.象征着我们的祖国已经无比的强大,屈辱已成历史。D.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的前景。6.“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本句话中的“尽责任”指()A.呼吁人们不忘废墟,努力奋斗。B.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保护像圆明园这样的废墟。C.指如何为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D.废墟就是历史,我们都有责任铭记历史。
二、填空训练 1.宗璞,现代(性别)作家。原名,作品有小说、等,其中作品 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 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框外 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一派 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
3. 如酒,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这铺天的 需要多少个藤萝 啊。
4.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是通过对 废墟的凭吊、聆听,而思考,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 之中,运用的 手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新生的废墟。
5.文中通过“我”与 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抒发,转向面对 的呼唤,尤其是对 的呼唤。
6.全文写景抒情的中心是。
三、阅读训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巧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了,了。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我毕竟没有凝固── 1.选文中空白处应填的词语是()
A.停止 凝固B.停滞 凝固C.停滞 僵化D.停止 僵化 2.上文将一组建筑遗迹比作“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这样作比的效果是()A.这样作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的直观感受,又便于作者借此抒情。B.突显这里一片断壁残垣,给作者造成的直观印象。C.破败的景象使作者内心受到冲击,“覆没的船只”实际是在表现作者的心在下沉。D.含蓄地写出了作者的内心体验,为下文抒情做铺垫。3.对本文题目“废墟的召唤”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的题目借“废墟的召唤”来暗示对改革的呼唤。
B.也是在呼唤人们为处于落后状态的祖国和民族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C.题目体现了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在告诫人们牢记历史不要忘记过去。D.号召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凝固了的历史”是含蓄语句,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A.在比喻建筑的遗迹。B.把历史停留住。C.把历史保存了下来。D.就是指历史的见证。
5.上文第一段末句说“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这句运用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6.“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吗?”这两问有何不同?又有什么关系?
7.结合课文语境,对下列各句作批注。
(1)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第五篇:2015-2016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废墟的召唤》教案(新版)语文版(新)
《废墟的召唤》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时数:二教时
四、教学步骤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废墟么?废墟给你们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简介《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宗璞,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生于北京。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先后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东藏记》,《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三、生字词
远瀛(yíng)观 甲胄(zhòu)充塞(sè)碣(jié)石 嗫(niè)
嚅(rú)
迤逦(yǐ lǐ)
窸窣(xī sū)
四、词语解释
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五、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第二课时
一、问题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A、“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B、如何理解:“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他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后文却说“能源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
明确:前面说的是改造历史,后面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内心经历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4、和年轻人说过哪些对话?你能否理解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明确:“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却介于冷和苦之间。“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介于冷和苦之间。
本段话,“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神态和语言,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5、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6、题目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讨论
明确: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唏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而且没有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人的感叹就只能是浅薄和虚华。所以“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做出努力,应是每一个“我”的责任。
二、归纳总结:(中心内容)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三、迁移与拓展
1、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①:
A: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B: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提示②:
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2、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四、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