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 第二课 农家乐 教案

时间:2019-05-15 07:1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音乐 第二课 农家乐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音乐 第二课 农家乐 教案》。

第一篇:五年级音乐 第二课 农家乐 教案

第二课 农家乐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了解朝鲜族的基本知识,热爱朝鲜族。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苹果丰收》,欣赏《快乐的农夫》

2、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创编活动

3、聆听欣赏《丰收锣鼓》

教学道具:钢琴、录音机、多媒体等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苹果丰收》这首歌曲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所以要求学生唱的非常流畅,以表达这种情感。

2、聆听欣赏《快乐的农夫》,感受音乐的情绪、节奏、速度等特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学唱新歌

1、导言引出课题《苹果丰收》:

师:同学们看到过苹果丰收的场面吗?有谁去摘过苹果? 学生议论发言

师:这首歌表现的是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感受下这种快乐的氛围。

2、带领学生一起听录音范唱

3、在听范唱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后,放慢速度学习歌谱与歌词。a、学习第一乐段,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三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弹琴,学生一起跟着琴声唱二遍,加深对第一乐段的熟悉程度。b、第二乐段的学习可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教师弹低声部,纠正唱不准的地方。c、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d、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求学生唱出欢乐的情绪。e、学生跟伴奏唱歌词。

4、选择节奏,为歌曲伴奏。

5、带领学生一起边唱边学着做做朝鲜舞的基本动作。

三、聆听《快乐的农夫》

1、初听全曲

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2、学唱主题的4小节

3、复听主题

全班分成三部分伴奏。一部分拍手,一部分拍腿,一部分学生使用打击乐器。

4、小结:简单介绍乐曲背景

四、教师总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1、学唱《赶圩归来啊哩哩》,了解彝族的基本知识,知道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部分。

2、创编活动,学习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在相互合作中,知道配合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学唱新歌

1、导入

教师引入所学新歌名称,想学生们解题“赶圩”的意思(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因此革命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聆听范唱

感受一组民族音调的风格以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熟练后再唱后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拍的只会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互补互学。(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4、歌曲表演:前4小节女声领唱、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

5、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四、创编活动——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

1、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2、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

3、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4、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五、教师总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求:

1、聆听欣赏《丰收锣鼓》,体验乐曲的节奏,情绪,速度,力度等

2、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喜欢民俗文化。

3、边听歌曲,边模仿演奏的动作。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欣赏教学

1、导入:

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学生讨论回答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a、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b、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c、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三、创编活动

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不求规范、正统、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因此创作的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四、教师总结,师生再见

第二篇:农家乐 第九册第二课 教案

农家乐 第九册第二课

(2008-10-07 22:14:22)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常规教案

总第课时

本轮第课时

第周 星期

课题:

2、农家乐(第1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的学习继续掌握二声部合唱的技巧。过程与方法: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教学重点:通过反映农家生活的两首中外作品,使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教学难点:通过歌曲的学习继续掌握二声部合唱的技巧

教学方法:综合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晚风》

二、新课教学

1、表演《苹果丰收》(1)播放范唱(2)教师放慢速度范唱

生表演唱

聆听

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放慢速度学

(3)歌谱与歌词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习歌谱与歌词。先慢是为了后快。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

(4)学习第一乐段。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

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为胜者(慢速度)(5)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曲调;

(6)帮助学生从音高方面找窍门,

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完整地表演(7)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8)配上伴奏。

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初听

2、聆听《快乐的农夫》

回答问题

(1)播放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3)学唱主题4小节。(4)教师弹主题 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A、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 B、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

部,木质类——高声部)。

次)。

(5)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三、组织下课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齐学 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

总第课时

本轮第课时

第周 星期

课题:

2、农家乐(第2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过程与方法: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教学重点: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方法:综合法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苹果丰收》

二、新课教学

1、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1)解题:“赶圩”就是…导入播放范唱

(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仔细聆听 情绪。

(3)为了降低难度,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后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划拍,并做到匀速。

(4)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

4小节齐唱。还可以边唱边跳。

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5)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唱等方式互补互学。高乐器。

(6)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2、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聆听并回答问题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A、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B、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C、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三、组织下课 板书

设计 教后

反思

聆听并回答问题

聆听并回答问题

第三篇:农家乐音乐教案

10、农家乐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丰收的节日》和《苹果丰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丰收锣鼓》和《打猪草》,了解民族乐器,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二、重点难点: 在音乐中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课前准备: 钢琴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丰收的节日》

1、聆听歌曲《丰收的节日》。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二、复习歌曲《苹果丰收》

1、聆听歌曲《苹果丰收》。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三、欣赏《丰收锣鼓》

1.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2.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四、聆听《打猪草》

1、初听《打猪草》,介绍歌曲的背景。

2、在听《打猪草》,说一说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表达的情绪有什么不同?第二乐段中两件不同乐器的交替出现,描绘了什么养的情景?

五、小结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二课

第二课 足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雨花石,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烈士为了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2、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体会休止符的作用,能正确演唱前倚音。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把握好相似乐句,休止符的演唱与运用,以情感为线,以感受音乐形象为主,引导学生用深情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教具准备:电子琴 多媒体课件 小石子 教学安排: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跟随镜头一起出发!(南京雨花台图片)这里就是南京市有名的雨花台。刚才我们通过镜头所看到的画面就是雨花台美丽的瞬间,然而,就是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英灵,在雨花台修建了烈士陵园。走进陵园,首先印入我们眼帘是一座巨型烈士群雕。看!那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工人;横眉冷对的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临危不惧的女干部;咬紧牙,抿着嘴的小报童,身陷囹圄却充满胜利希望的女学生„„我们知道,他们是成千上万革命先烈的代表,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此时此刻,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表达我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我想到了一首歌,我要把这首雨花石献给这些可敬的英雄烈士!孩子们,请用你的掌声给老师加油吧!(伴奏音乐+教师范唱)

二、学唱歌曲

1、节奏练习同学们,革命先烈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化作一颗颗美丽的雨花石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两颗漂亮的雨花石,请听„„老师刚才用雨花石敲的就是这条节奏,(出示节奏课件)你会吗?请拿出你们的雨花石,学老师敲敲这条节奏。

1.2/4 X X X X X XOX X X--(指出休止符的地方,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处理难点 1=c 2/4 6 3 6 545 3 0 203 321 2— 静静地躺 在 泥土 之 中。(1)教师弹唱示范,学生学唱(2)指出休止符处,学生跟琴声唱

请仔细听老师弹唱下边这句旋律,跟我们刚才唱的这句在音高上有什么区别? 1 6 2 176 5 0 403 2312 5— 深深地埋 在 泥土 之 中。跟着琴声学一学。

师:孩子们,无数的雨花石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请听,雨花石的心愿是什么?(教师弹唱)„„你知道雨花石的心愿吗?

看到歌曲的第一乐段,在这一个乐段中,又出现了一种装饰音,她是用一个小音符表示的,写在需要装饰的音的左上方,你找到她了吗?我们把她提出来(出示课件)她的名字叫前倚音,她和上波音有着一样的本领,也能够把旋律装饰得更加好听,也难怪,她们都是装饰音嘛!我们把她放到旋律中来唱一唱,(教师唱有无两种,让学生分辨)

3.学唱歌曲第一乐段(出示第一乐段课件)(1)学生跟老师的声音和琴声哼唱(2)小声跟琴声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大声跟琴声唱 学生深情演唱第一乐段。4.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先听老师唱一遍,然后请你说说这个乐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确定情绪:激动,激昂)(2)学生跟教师声音和琴声小声唱(3)学生跟琴声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学生带着激动的情绪演唱+教师唱结束句(5)学生跟着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6)让学生带着深情,激动的情绪,完整演唱。

(7)分形式唱(女生前两句,男生后两句,齐唱第二乐段,结束句)

三、教师小结

“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孩子们,让我们记住这优美的旋律,记住雨花石美好的心愿,努力学习,好好生活,做一名像雨花石一样无私奉献的好孩子!

第二课时

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能忘记过去。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生发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勇敢地革命精神,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教学过程:

一、情感激发

学生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乐中进教室,像参观革命纪念馆一样,安静有序地绕教室一圈。你们了解红缨枪、红军帽吗?

引出王二小的生活年代,以及抗日英雄王二小。

二、歌曲学习

将歌曲进行分段处理。第一段:叙述性段落

1、听音乐故事

2、说一说

3、学一学(1)模仿演唱。(2)学唱歌谱。

4、唱一唱

全班随音乐演唱歌曲第一段。第二、三段:故事起因

1、师生探究,讲故事

师:二小到哪儿去了呢?在熟悉的音乐中谈我们来听听他的同伴怎么说的。

背景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

2、唱一唱,比一比

全班一起演唱歌曲第二、三段。第四段:二小机智斗敌人

1、剧情设想

师:二小被敌人抓住了,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你是王二小,被敌人抓住要你带路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2、歌曲学习(1)说情节:

(2)身势创作,激发情绪

3、歌曲表演

(1)表演设计: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演策划表,安排演员角色;教师巡回指导。(2)表演故事

4、唱一唱

全班随音乐演唱歌曲第四段。第五段:二小牺牲

1、激发情感

2、进一步激发情感

3、唱一唱 第六段:怀念二小

1、朗诵动情

2、跟唱歌曲

3、完整地演唱全曲

课堂拓展

师:从歌声中,我们感受到了大家对英雄王二小的无限崇敬和怀念。其实,在我们新中国成长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还有„„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我怎样长大》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回顾从潘冬子、王二小到“小萝卜头”的英雄足迹,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通过对歌曲创编歌词,说说自己应该怎样长大,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教学重点 有感情演唱歌曲,并能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用lu哼唱《苹果丰收》

三、节奏练习

出示一组3/4拍变化节奏

四、表演唱《我怎样长大》

1、生听录音,谈感受。

2、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复习3/4拍含义。

3、学习歌曲节奏。先学习前两句节奏,再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以后的节奏。

4、小组汇报。

5、教唱歌谱,学生跟琴视唱全曲第一声部。

6、加词演唱,纠正错误的地方。

7、分组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8、指名领唱,其他学生合唱。

9、以小组为单位,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10、小组合作为歌曲伴奏。

五、编创歌词

1、回顾从潘冬子、王二小到“小萝卜头”的英雄足迹。

对歌曲创编歌词,说说自己应该怎样长大。

2、唱一唱自己的歌词。

六、小结下课。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马头琴、欣赏《嘎达梅林》 教学目标:

1、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2、了解《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及《嘎达梅林》多种音乐题材的表现形式。

3、初步了解蒙古的风土人情。教学重点: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有很多家长来到我们班,希望咱们大家好好表现,咱们一起度过欢乐的“音乐四十分”。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是: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并回答问题: 1.乐曲的名称是?(板书:嘎达梅林)

2、多媒体所展示的画面表现的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

3、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板书:马头琴)

二、新授部分:

(一)蒙古族风土人情。

你能谈谈你所了解的蒙古族吗?

蒙古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自治区,地处高原,地哉辽阔,平均海拔在一千米以上。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

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吃:以肉食为主,多吃肉块、炖肉、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

奶食以马乳为主。穿:四件套(首饰、长袍,腰带。靴子。)

住:主要居住在蒙古包。圆形为主,冬暖夏凉。易于拆建。语言:使用本民族语言学家规范的蒙古文。

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蒙古笔举行那达慕“娱乐游戏”之意。包括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

歌舞:传编的有马刀舞、盅碗午、鄂而多斯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乐器:马头琴。宗教信仰:喇嘛教。

(二)认识马头琴

1、刚才乐曲演奏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呢?(马头琴)

2、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马头琴:(课件展示)

3、它为什么被称为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因为琴头上刻有马头而得名。

4、谁知道马头琴的传说?

5、简介马头琴:

追溯马头琴的历史,非常久远。元朝初期,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1275年5月就到了内蒙古多伦县。仕元十七年他回国时,把马头琴带到了欧洲,对西洋拉弦乐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马头琴一般为独奏乐器,有时也用于民乐队演奏。演奏方法和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弓子不是在两根弦中间演奏,而是在两弦的外面演奏。

6、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马头琴独琴,体会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马头琴的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宽阔低沉,富有草原风味。)

(三)欣赏《嘎达梅林》

认识了马头琴,我们不得不提到,用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民歌《嘎达梅林》。

1、《嘎达梅林》是什么意思?

“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还有一种解释是: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嘎达”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衔。

2、《嘎达梅林》既然是英雄的名字,那《嘎达梅林》这首有名的蒙古民歌,为什么代代相传?(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

4、人们怀念英雄,就把这一动人的故事编成了民歌,在草原上代代流传。请同学们猜猜由这故事改编成的民歌最早有多少段歌词?(500多段)。现在我们所听到的四段,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改编的。

5、请同学们认真欣赏民歌《嘎达梅林》,谈谈你对歌曲的感受?

(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三、拓展延伸:

1、为了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人们还用各种形式表达着对嘎达梅林的赞美与追忆。刚才同学们看到的电影《嘎达梅林》。就是我国著名的导演冯小宁根据这动人的故事而创作的。整个电影获得了极大好评,并获得了中国“优秀故事片奖”。

2、你还知道《嘎达梅林》的哪些音乐表现形式?

3、作曲家辛沪光,以《嘎达梅林》这首民歌为素材,用音乐中的一个大型形式来全面而深刻的反映这一历史事件。交响诗《嘎达梅林》就这样诞生了。

3、简介交响诗

这首交响诗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草原主题;第二部分斗主题(包括第一次战斗和第二次战斗);第三部分民歌主题。我们欣赏音频:

[草原主题]:乐曲一开始仿佛把人带入那一望无垠的内蒙古草原,紧接着双簧管吹出了一段抒情而优美的草原主题。但在快结束时,这个主题失去了原有的抒情,而使人感到其中隐含的辛酸、哀痛和激动。为什么?因为这毕竟是在被封建奴役下的草原。

[斗争主题]

①第一次战斗:一声刺耳的音响,预兆王爷要出卖土地——人们被惊醒,愤怒、紧张——嘎达梅林领导人民反抗的战斗场面——再现草原主题意味战争初胜。

②第二次战斗:欣赏前先提问:发挥你的想象并回答,作曲家是怎样用音乐来告诉你战斗失败了?欣赏完后讲解:叛徒的出卖——嘎达部队被包围——战斗更激烈——一声沉重而漫长的音响,英雄倒下了——奏出哀乐。

[民歌主题]

最后欣赏民歌主题,请仔细欣赏并回答问题。这首民歌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这首民歌主题为何要重奏多遍?

4、当然,老师这里还有以《嘎达梅林》民歌改编的舞蹈以及蒙古族人民去年2008把马头琴喜迎奥运的图片

四、布置作业:

有关《嘎达梅林》的题材很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收集。我们下节课学唱歌曲。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为了让孩子们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不忘过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把聆听的三首歌曲,也作为学唱歌曲来进行教学,教会孩子们能够唱会一到两段,让他们在歌声中,感悟革命历史,谨记革命传统。我还让孩子们在课后写一篇“唱后感”,抒发对革命英雄烈士的崇敬之情,怀念之情和感恩之情。

第五篇:音乐赏析第二课教案

中华民族民间音乐

欣赏现代歌曲《龙文》

歌词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点点滴滴,音乐、书法、古诗词、茗道、戏曲……思绪纷飞与之一起贯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脉搏,自然而然娓娓道来,禁不住沉醉于中华文明的璀璨。

从大漠敦煌到小桥江南,从丝路驼铃到峻美三峡,从民间民俗到阳春白雪,从文人墨客到历史传说,一幅幅画卷从眼前掠过,似乎又看到了《牡丹亭》上演时的热闹,看到了了《梁祝》化蝶的悲情。歌词所描述的不仅仅是历史风物,还蕴含着几千年来炎黄子孙一脉相承的美德和智慧,山水萌动之间隐匿着黄皮肤,黑眼睛身上特有的真善美,彰显华夏文明的深邃大气。整首歌词含蓄而刚强别生,所以说《龙文》描绘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怀,信手拈来真是神秒之笔!

论曲调,《龙文》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五声调式,由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符变化而来的旋律古香古色,流淌着龙子之情,是自豪?是怀古?是依恋?……总之像是青茶在口,让人回味无穷!歌词中提到的宫商角徵羽,就是古代音乐曲谱,说明中国音乐历史悠久,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音乐属世界三大音乐体系之一(欧州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中国乐系),为什么说历史悠久,中华民族音乐的启蒙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xun),挖制骨哨。(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骨笛距今8000年左右,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其中的一支七孔骨笛保存得非常完整,专家们进行过实验,发现仍然能使用该骨笛演奏音乐,能发出七声音阶。但中国古代基本上只使用五声音阶。)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七声音阶:1、2、3、4、5、6、7,古代五声音阶指:宫--商--角--徵(zhi)--羽约等于简谱:1、2、3、5、6,到了周代,增加了“变徵”(Fa)和“变宫”(Si),形成七声音阶,比欧州的七声音阶早200多年,说明中国音乐对世界音乐的贡献和影响。

(一)中国民间音乐?

 是指民间基层普通民众通过集体或个体,口头或书面而广泛流传的音乐。例华彦钧(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流传于世,通过现场录音,得以保存。

(二)中华民族音乐

 广义: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全部音乐。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甚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盛行的通俗音乐也在其内。

 狭义的民族音乐:专指传统音乐,它是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 总的来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华民族民间音乐。

二、民间音乐的分类 

(一)民间歌曲 

(二)民间歌舞 

(三)说唱音乐 

(四)戏曲音乐 

(五)民族器乐 (一)民间歌曲的分类

 我国民间歌曲,简称民歌,它在分类上有多种角度和方法。此方面,汉族与少数民族既有共性,也有区别。

 依据歌词题材内容划分:将民歌分为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儿歌等。 依据历史年代或者产生的特定时间:将民歌分为古代民歌、近现代民歌、传统民歌、新民歌等;

 依据流传地区:将民歌分为陕北民歌、山西民歌、河北民歌、河南民歌、四川民歌、云南民歌等;(陕北民歌中的信天游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们下地干活,上山放羊,进林子砍柴,赶毛驴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开嗓子歌唱起来。它语言质朴,节奏明显,韵脚多变,一般为两句体结构,上下句押韵,不隔句押韵。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脚和谐,抒情色彩浓。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听原汁原味的信天游《泪蛋蛋抛在沙蒿(hao)蒿林》,再听一首创作歌《三十里铺》,是根据陕北绥德县三十里铺村的真人真事,用信天游曲调编唱的。歌中的四妹子名叫凤英,三哥哥名叫邱双喜,他俩真诚相爱,为了保卫家乡,双喜毅然参军上前线,凤英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为他送行。

 四川民歌:《康定情歌》当年李依若(原创者)在成都读大学时与一个康定的同学、姓李的子相爱因同姓遭父母反对,并因此与继母魏氏吵翻脸,不给李依若学费和生活费的情节。还说李依若后期学业全靠康定李大姐的帮助才读完大学。由于封建伦理观的影响,李依若和康定李家大姐的恋情终无圆满结局。李依若曾同李大姐到康定去耍过,为了纪念这段恋情创作了《跑马溜溜的山上》这首歌,当地人叫《跑马歌》,后为40年代中期,就读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校的福建学生吴文季在从军的康定人中收集到此歌,然后将此歌转交给他的老师伍正谦。伍正谦十分喜爱,又请作曲系的江定仙老师配乐伴奏以便演唱。江定仙配好伴奏后,将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改名为《康定情歌》,后来伍正谦在学校的一次音乐会上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曲,从此这首情歌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从国内唱到了国外,让中国民歌得以继承与发扬。

还有普遍使用的一种,即按照歌唱场合和音乐特点将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类

号子:(劳动歌的一种。又称吆号子。它由体力劳动直接激发出来,伴随劳动的动作歌唱,节奏感很强,具有协调劳动动作,鼓舞和调剂情绪的作用。)放川江船夫号子

 山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凡是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如黄四姐、柑子树等) 小调(一般指流行於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曲折等特点。

 放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战时期的1940年。当时抗大一分校由蒙阴县的垛庄一带迁驻费北,该校的文工团就住在下白石屋村。为配合八路军一一五师打击当地的反动地方武装组织“黄沙会”,他们创作了民歌《反对黄沙会》。由团员李林(现为上海歌剧院顾问)谱曲,阮若珊(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作词。后来经过不断地修改加工,便成了今天传唱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 按照风格特征:将民歌分为西北、东北、西南、客家等区域的。 在少数民族民歌中,有的按照民族将民歌分为藏族民歌、彝族民歌、羌族民歌、苗族民歌、蒙古民歌、维吾尔族民歌等;(放维吾尔族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放蒙古民歌草原之夜喻为中国的小夜曲) 有的按照歌曲的用途表现内容;将民歌分为狩猎歌、筵席曲、木格、赞歌、思乡曲、礼俗歌、叙事歌、宗教歌、儿歌和摇儿歌(即摇篮曲) 有的根据声部的多寡:将民歌分为多声部的大歌和单声部的小歌。 有的按照节拍形式将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

 有的根据音乐特点和表演方式将民歌分为抒情性、叙事性和歌舞性民歌。

(二)民间歌舞音乐的分类

 按照音乐与舞蹈二者结合的方式将民间歌舞音乐分为舞歌(或歌舞)和舞乐(或乐舞)两大类型:  按族属、流传地区、舞种和表演形式进行分类:  如我国汉族民间歌舞中,就有流传在南方各地的花灯、花鼓、采茶等,北方有秧歌,全国各地有跑旱船。

 花灯:花灯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欣赏云南花灯 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不同。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又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根据清代的记载,早期花鼓“音节凄婉,令人神醉”。 欣赏《凤阳花鼓》

 采茶:我国民间舞蹈。流行于南方各省。主要流行于峦山叠翠的茶农集中的山区。内容大多反映采茶的劳动生活。表演时,三五成群,左手提茶蓝,右手持扇子,载歌载舞。动作细腻优美,节奏明快清晰。曲调高亢嘹亮,舞姿矫健诙谐,生活气息特别强烈。

 民间歌舞中的音乐与我国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间器乐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舞歌基本按照民歌的分类,舞乐基本按照民间器乐分类 (三)说唱音乐的分类

 按艺术风格划分:我国汉族的说唱曲种大致可以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四大类。

 学术界一般是根据主奏乐器、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特点将其大致分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杂曲、琴书、走唱、板诵八大类. 根据音乐结构形式将其分为:单曲体、联曲体、板式变化体以及曲牌板腔混合体四类。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间民艺人,被称为鼓界大王)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京韵大鼓是唱中有说,说中有唱,主要以木板与大鼓来演唱,后来加入了十三弦、四胡、琵琶乐器伴奏。

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由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1985年)的主题歌,其旋律是采用京韵大鼓的音调素材写成的;这部作品通过众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抗战八年来沦陷区广大人民血与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血腥统治、汉奸的卑鄙下流的嘴脸,描述了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民族灾难,反映了在这一历史时期人民大众逐渐觉醒的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日的精神;其旋律激愤、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四)戏曲音乐的分类

 对于戏曲音乐的分类,我国学术界基本上有两种分法。

 一种是从声腔入手,将戏曲音乐氛围昆腔腔系、高腔腔系、梆子腔系、皮黄腔系四大声腔系统;

 第二种是在声腔系统基础上再按剧种、民族分为越剧、沪剧、评剧、吕剧、藏剧、壮剧、白剧、侗剧、京剧等。

 京剧: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旁白),二者相辅相成,做就是指表演舞蹈,打就指武打翻跌功夫,每个京剧演员都必须具备“唱念做打”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京剧伴奏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nao)、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

 欣赏京剧《贵妃醉酒》,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乾隆时一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该剧经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加工点缀,是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描述杨玉环受李隆基(唐玄宗)的邀请去百花亭赏花欣酒,次日杨贵妃早早的叫下人备好酒莱,就赶去百花亭,左等右等,不见皇帝来,又叫人去看,可得到的回信,有事去了别的妃子那,杨贵妃懊脑欲死,借酒消仇,虽然自己集权贵宠爱于一身,她路过小桥时,连塘里的金鱼都向她朝拜,但她却觉得自己像天上的嫦娥,独守寒官,说明了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执着。京剧表现这个失宠贵妃从内心苦闷、强自作态到不能自制、沉醉失态的心理变化过程。(五)民族器乐的分类

 我国民族器乐主要按照演奏形式划分为独奏音乐和合奏音乐两类。 其中,独奏音乐又分为吹管乐、拉弦乐、弹拨乐三类;

 合奏音乐分为丝竹乐、吹打乐、打击乐、弹拨乐、民族管弦乐五类。 也有学者将合奏音乐分为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清锣鼓五类。

什么是丝竹乐:“丝”与“竹”是周朝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丝指的是弹弦乐器,竹则指的是竹制吹奏乐器。丝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趣。丝竹乐具有“柔、细、轻”的音乐特征:柔:指乐队合奏音响柔润的特点细:指演奏风格精致细腻的特点;轻;指乐曲侧重于表现轻快、愉悦的情趣。丝竹乐最有代表的是江南丝乐,泛指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民间丝竹合奏乐。欣赏《欢乐歌》欢乐歌: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曲调明快热情,起伏多姿,富有歌唱性,旋律流畅,由慢渐快,表示欢乐情绪逐渐高涨,常用于喜庆庙会等热闹场合,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

欣赏古筝曲《高山流水》,十大古曲之一,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古琴台,今武汉武阳区龟山西麓(lu),月湖东畔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音。(知音一词就来自这个典故)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比喻遇到知已或知音,友谊深厚。

(三)什么是传统音乐或是中国古典音乐?

 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归为传统音乐的范畴。

2、我国传统音乐的分类

(1)宫廷音乐(2)文人音乐(3)宗教音乐(4)民间音乐 (1)宫廷音乐:是指我国古代各个中央王朝和各个地方政权在宫廷内部或朝廷仪式中所用的音乐。

宫廷雅乐  宫廷音乐

宫廷燕乐 

 宫廷雅乐: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的音乐。

 宫廷燕乐:是宫廷中饮宴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的音乐。

(2)文人音乐  是指历代文人创作的自娱自赏的音乐

 它主要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以及琵琶音乐和部分丝竹音乐  古琴音乐:是由古琴唱奏的音乐,它包括用于古琴伴奏的琴歌

 词调音乐:是历代文人念诵诗词、古文时的吟诵歌调

(3)宗教音乐

 是指宗教信徒为了某种宗教目的而唱奏的音乐  它主要包括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

 佛教音乐:是佛教在各种佛事活动、节日庆典中所使用的音乐  道教音乐:是在道教斋醮和其他活动中配合使用的音乐 

下载五年级音乐 第二课 农家乐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音乐 第二课 农家乐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农家乐教案[范文模版]

    第二课 农家乐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课教案

    第2课 秋天的联想 一、教学目标: 1、用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的方法,了解什么是音色。 2、了解人声的分类,通过聆听与对比,听辨出人声的类别。 3、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初步掌握......

    第二课音乐教案(全文5篇)

    第二课《快乐的一天》 教学内容: 1、聆听音乐《快乐的一天》 2、了解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 教学目标: 1、能注意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可以动作的方......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二课农家乐四课时(共5则范文)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农家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

    天使音乐素养课程教案(第二课)

    天使音乐素养课程 小学一年级(上期)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音乐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2. 一起弹奏吧复习《猫鼠协奏曲》 3. 节奏连连看《快乐的音符》 2.1音乐欣赏《小星星变......

    五年级音乐教案

    一、 西部风情 第一、二课时(拉萨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五年级音乐教案

    新湘小学2014年下学期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新东北风 》,并用明朗、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欣赏《喜丰......

    五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内容: 一、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二、读谱知识:三连音三、综合训练: 1、节奏练习2、二部轮唱练习 四、欣赏:码头工人(男声齐唱) 学习目标:初......